標籤:

禪的實證方法——參話頭(三)

雖然禪門自慧能而下,花開五葉,枝接七條,代有人出,但畢竟脫不出日積塵生,時久弊興的歷史規律。《指月錄》、《五燈會元》等書記載,自黃檗禪師以下的歷代祖師,幾乎一致對於學人「修道(實證)者少,說理者多」的浮誇虛飾的作風,呵斥有餘。溯自五代而還,禪門宗風,由於前有臨濟的三玄三要,曹洞的五位君臣,後有黃龍的三關,圓悟的《碧岩錄》等等的施設;又因宋代興倡文風之實,流風所及,遂使天下淪於戲論之流;更有甚者,徒以公案、評唱,妄心意解,總不實證,穿鑿牽強,以為契悟之機,而與禪道祖意,南轅北轍;不啻誤人自誤,更且使千古心燈,智慧心法,滅絕失色。

袁煥仙先生在《黃葉閑談》中有言:「話頭者,黃檗揭於前,妙喜(大慧)倡於後,比來宗門下客,趣乎入此(明心悟道),莫不競尚話頭。此法至易至簡、至高至玄,勝行中之特行,要法中之妙法也。」引申袁老之意:參話頭,正是為了天下叢林緇素精進修行而起的,明眼宗師剋期取證,從旁呵護,俾使參學之士心無旁鶩,一門深入期致真參實悟。南懷瑾先生有言:「溯自隋唐之世,叢林衲子,不必實有話頭橫梗胸中,其於一機一境上,善致疑情之用者,亦能了徹心性而得大機大用。」說明宋代之前,可以不用參話頭心法,但還要以疑情為用,方可了徹明心,可知疑情之於參話頭,其功其用大矣哉。

前文袁老所說「話頭者,黃檗揭於前,妙喜倡於後。」其中妙喜之於參話頭心法,在中國禪宗史上確是值得大書特書。妙喜即是南宋大慧宗杲的別名,大慧杲所處的時代恰恰是文字禪泛濫之世,當時禪門學人紛紛熱衷於公案的文字義理上的註解和答問(如同現代日本的公案禪),少有人能真參實悟,以續心燈。宗杲針對當時叢林流弊,為突破當時流行的文字禪的束縛,(盡天下衲子大半死於「言下句中」不得超脫)確立走古人的老路,即「黃檗揭於前」的「參話頭」之心法。他說:「第一莫把知得的變為事業,墮在見網中,更不求妙悟,又落在無事甲里(頑空、消極)。」

為了直取真參實悟的實踐心法,他更將其師圓悟勤的公案評唱大作《碧岩錄》的梓版和已流通的成書,盡皆付之一炬,以免流通;因為這本書記載了圓悟禪師對古人公案評唱的解說之辭,影響所及,使得學人徒以耳食自飽,自欺為是,全不悉心參究,以致斷滅宗門心法。

在他極力倡導獨樹一幟的「看話禪」,即後世所謂的「參話頭」不久,效應皆佳,人才輩出,「賢士大夫往往爭與之游」,門下從其悟旨者有八十餘眾。同時,宗杲又以「參禪」的革新和進取的精神,對同時代曹洞宏智正覺所提倡的「默照禪」展開批判(日本曹洞的道元禪師正是此宗傳人)。宗杲認為默照禪與歷代祖師所提倡的創新進取精神大相違背:攝心靜坐,閉眉閉眼,沒有絲毫自在活潑,就像三冬雪景一樣毫無生機,它只會使學者心如死灰,身如枯木,妨礙學者明心見性,智慧自在。

默照禪所主張的靜坐默究,休歇身心,對那些要求擺脫世事困擾的官僚士大夫來說,確有很大的吸引力。宗杲於紹興四年(1134)作七閩之游時,見當地叢林默照禪廣泛流行,修行者幾與時代社會完全隔絕、脫離,深感痛心。於是奔走疾呼、予以痛斥,將士大夫居士引導到「參禪」的正路上。他說:「而今諸方有一般默照邪禪,見士大夫為塵勞所降,方寸不寧貼,便教他寒灰枯木去。」又說:「往往士大夫為聰明利根所使者,多是厭鬧喜靜,又被邪師指令靜坐,卻見省力,便以為是。」

厭鬧求靜是習禪者的共同需求,若於太平盛世,尚屬無妨,還可悠閑養性,但若大敵當前,民族存亡之際,為逃避社會責任而盡情靜坐默照,則絕非士大夫輩所當為。宗杲認為禪不應著意擺脫世俗的干擾,它仍然可以與世事打成一片,不相違背,參禪者當能更好地做官營生,當能更好的忠君愛國,憂時憂民,禪門更強調「一切治生產業與諸實相不相違背」(《法華經》)。

禪宗的宗旨就是要自覺而覺他,已立而立人,化腐朽為神奇,轉愚痴為智慧,多快好省地為社會、國家、人民謀最大的福利。宗杲舉當時名臣楊億為例,指出士大夫學禪的要義:「昔楊文公大年,三十歲見廣慧璉公,除去礙膺之物(明心見性)。自是以後在朝庭,居田裡,始終一節(如),不為功名所移,不為富貴所奪。亦非有意輕功名富貴,道之所在,法如此故也。」士大夫在學禪同時,照樣讀書看報,修仁義禮,侍奉師長,教誨後學,吃粥吃飯,將禪與世間社會生活結合成一片,屆時便能體驗到儒即禪、禪即儒、僧即俗、俗即僧,凡即聖,聖即凡的境界,這就是士大夫所要修行的禪。

唐末五代,禪宗異軍崛起,它不僅在佛教界猶如春雷轟鳴,震撼著古老傳統的寺院,並且在整個文化思想界掀起一陣驚濤巨浪。《宗門武庫》記載說:王荊公一日問張文定公,曰:「孔子去世百年生孟子,後絕無人,何也?」文定公曰:「豈無人?亦有過孔孟者。」公曰:「誰?」文定公曰:「江西馬大師、坦然禪師、汾陽無業禪師、雪峰、岩頭、丹霞、雲門。」荊公聞舉,意不甚解,乃問曰:「何謂也?」文定公曰:「儒門淡泊,收拾不住,皆歸釋氏焉。」公欣然嘆服,後舉似張無盡,無盡撫幾嘆賞曰:「達人之論也。」

宋代士大夫的參禪,多數因受禪學心性的啟發和激勵,他們通過接受和體驗參禪悟心的體會,重新審視社會人生,更從積極處領會,於憂患之際開拓心性,頂天立地,對社會人生多能貢獻無盡的心力,誠如禪門所謂:深深海底行,高高山頂立。


推薦閱讀:

這才是公狗腰的真正塑造方法!
古典占星和現代占星常用的流年預測方法
修持方法:身識界
主持的時候話筒掉了怎麼辦?
弓的演奏方法

TAG:方法 | 實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