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簡政放權新觀察之資料(一)

新華時評:簡政放權不能一放了之

我要評論

2015年07月30日 21:08:47來源:新華網

(新華全媒頭條·簡政放權)新華時評:簡政放權不能一放了之

  新華網北京7月30日電(記者關桂峰)簡政放權兩年來,本屆政府削減三分之一行政審批項目的目標已完成,市場活力大大激發,政府行政效能也得以提升。但是改革實踐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一些地方、部門簡單地認為,簡政放權就是「一放了之」,後續監管和服務沒有跟上,減弱了簡政放權的實際效果。

  記者在多地調研發現,一些地方、部門一放了之,導致權力下放了監管沒跟上,權力下移了下面沒接住,出現監管「真空」;一些地方片面追求取消下放審批數量,出現法律支撐不足以及統籌協調不夠等問題;有的部門將管理難度大、責任重的事項下放給不具備監管能力的基層單位,造成基層難以應對……

  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長期以來,一些行政機構的工作思維就是依靠審批實現管理,「誰審批誰監管」。現在隨著權力的下放,就有人解讀為不審批就不用監管,任由權力「自由落體」;一些部門和地方執政水平有待提高,對於如何創新事中事後監管,優化服務,沒有好的辦法。

  當務之急是加強市場監管,為各類市場主體營造公平競爭的發展環境。商事制度等改革之後,新的市場主體大批湧現,如果監管跟不上,「劣幣驅逐良幣」的扭曲效應會放大,嚴重製約誠實守信經營者和新的市場主體發展。

  簡政放權是「一場自我革命」,其根本是政府職能轉變。「放」不是一放了之,而是放活、放好、放到位;「管」不是無所不包,而是管權、管責、管制度。「放」和「管」就像兩個輪子,只有兩個輪子都做圓了,車才能跑起來。

  在大量減少審批後,政府要更多轉為事中事後監管,切實把市場管住、管好。這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重大轉變,難度更大、要求更高。各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積極適應這一轉變,切實履行好管理職責,要明確「放」與「管」的邊界,創新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實現責任和權力同步下放、放活和監管同步到位。

  要轉變監管理念,強化法治、公平、責任意識,堅持依法監管。監管要與社會信用體系相銜接,建立健全誠信檔案、失信聯合懲戒和黑名單制度,促使市場主體自覺守法,營造公平經營環境。

  此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統籌安排、整體推進。唯有如此,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才能蹄疾步穩,各項改革發展任務才能落到實處

簡政放權如何掃除創新創業「攔路虎」?

我要評論

2015年07月29日 10:01:19來源:新華網

作廢封存的59枚公章擺放在銀川市市民大廳內(1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彭昭之 攝

  新華網北京7月29日電 創業中國潮起雲涌,簡政放權更添助力。

  「互聯網+」、新能源、生物醫藥、創客們的「新玩意兒」……對於市場經濟這些新業態,新一輪簡政放權讓它們放開了手腳,煥發了生機。

  同時,一些「吃螃蟹」的創業者也訴苦,在有的地方和部門,缺乏標準、審批繁瑣、申報無門、門檻過高等制約因素仍然存在,成為創新創業的「攔路虎」。

  讓這些「野蠻生長」的新業態長得更加茁壯而健康,簡政放權還需要做些什麼?

  寬容創新,企業為「政府放手」點贊

  「最欣慰的就是,我創業七八年了,和政府部門打交道的次數,不超過五次。」薄荷科技創始人馬海華的感受並不是個例。

  「創新創業不是管出來的,而是放出來的。」多位創業者向記者表示,政府對創新創業最大的扶持就是「適當地放手,培育公平環境」,更寬容地尊重專業意見,讓企業有更多精力關注產品和市場。

  P2P行業的發育與簡政放權直接相關。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呈現「後發優勢」,P2P網貸行業更是從無到有,今年上半年成交量預計超過3000億元,降低了交易成本。

  與此相應,今年1月,銀監會宣布監管架構改革,明確表示重點就是清減下放行政權力,明確風險監管主體職責,對於地方性機構,銀監會僅對法人機構的新設籌建、市場退出、重組改制和破產重整進行審批,其他市場准入權力下放給銀監局。隨後出台的《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第一條便是「鼓勵創新」,首次提出鼓勵省級人民政府加大對互聯網金融的政策支持。

  「這是互聯網金融發展迎來的又一大利好。」網貸平台「91金融」創始人許澤瑋說。

  因時、因勢而變,是簡政放權題中應有之義。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新業態,迫切需要打破舊框框,制定新的遊戲規則。

  在上海市閔行區眾創空間「起點創業營」,創辦人查立反映,初創企業因融資和退出造成的股權變更時有發生,特別是互聯網企業股東通常由多個投資人組成,而股權變更需要所有投資人必須到場簽字,但股東天南地北,有些還在海外,很難按要求同時到場辦理手續。「這一塊能不能簡化,讓企業更方便?」

  企業所呼,政府所應。上海市工商局出台辦法,允許企業在依法合規的前提下,通過多種方式申辦股東變更登記,放鬆政府對於企業自主經營的管制。

  上海親益保網路科技有限公司CEO宗繼感受深刻。「以前有一次為了『湊齊』股東,花了半個月時間;新政後,僅憑兩張股東的身份證,5分鐘就辦完了提交手續。這樣的速度,我們期盼已久。」

·

評論0

·

·列印

·字大

·字小

這是深圳華僑城文化創意園內柴火創客空間外景(1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陳建力攝

  缺乏標準,怎樣填補監管盲區?

  「我們也很困惑,外送食品和普通包裹,在衛生、保溫等指標上差別很大,能一樣嗎?可就是在這塊由於監管空白,快遞許可證就一直申請不下來。」動動手指把周邊的美食都送到家,「趣活美食送」這個創業項目迅速搶佔多地餐飲外賣市場後,其創始人俞陽對「遲遲辦不了合法身份」感到糾結。

  他在北京申請後,監管部門通知他「暫停申辦」,現在又在上海提出了申請,還在等結果。「我們不愁市場,今年有30多個城市要加入我們的網路。我們愁資質,不說不能,卻也不說何時能辦下來,企業只能懸著一顆心。」

  缺乏相應監管標準,導致監管部門「失語」,第一個「吃螃蟹」的創業者常面臨類似的困境。

  由專業護理團隊、全科醫生及醫療機構共同參與養老院的醫養結合模式受到國家鼓勵,但這個領域的一些創業者卻遭遇「玻璃門」。

  「我想在自己辦的養老院內設一個二甲中醫院,搞醫養結合,這在陝西屬首創,可正因為是第一個吃螃蟹,從省、到市、到縣,沒有一個部門接收我的申辦材料。」西安一位投資人已經跑了兩年多,至今還沒辦成,「一位官員對我說,中央文件雖然允許這樣做,但省里沒有先例,沒辦法辦。」

  而在江蘇一位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公司負責人看來,充電樁的建設並不複雜,項目審批周期卻過長。「我們有個項目兩年都沒有完成驗收。」

  「先報規劃,拿到多個部門的批文才能建設。有時候只是建個小樁群,但事事都要報批,很耽誤事。一旦涉及電力增容,周期更長。」這位負責人說,充電樁是新生事物,項目驗收沒有標準,一些部門怕擔責任,以「驗收標準不清晰」為由遲遲不驗收。

  為了穩妥,有些監管部門拿不準時,就讓企業沒完沒了地提供材料。

  俞陽說,即時配送是一個新行當,誰也不知道標準流程應該是擁有多少證件,「作為物流企業,我們在建立配送站點時,還曾受到食葯衛生部門的查處,說需要食品流通許可證。按這個說法,是不是所有物流企業和倉庫都需要食品流通許可證?企業到底需要哪些證件,能不能給個定論?」

  新事物層出不窮,舊規則已難以適應,新規則還沒建立起來,這讓一些監管部門無所適從。創業者則為此焦慮不已:不往前走,怕錯過商機;走得太快,怕被叫停。思前想後,頭上總像懸著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

  福建平潭市民陳以麒展示剛辦好的「一照一碼」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7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林善傳攝

  張弛有度,讓市場走在「市長」前面

  「市場的創新一定走在政府監管的前面。在不確定是好是壞之前,不應一棍子打死,可以先讓他干。」上海市浦東新區政府辦公室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處處長蔣紅軍說,促進新業態發展,必須轉換管理思路,允許新生事物可以「法無禁止皆可為」。

  「管理部門不能把新生事物拖得和自己一樣慢,而應該跑得更快,力爭跟上新生事物的發展速度。」蔣紅軍這樣形容。

  一些創業者和專家認為,管理者應用新眼光看待新業態,既不能不作為,也不能亂作為,而應進一步降低行業門檻,扶持培育科技創新企業,真正做大做強新興產業,使之成為推動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引擎。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說,傳統管理方式是「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具體到審批中就存在兩種現象,一種是沒規定就先去做,另一種是沒規定就不可以做,而後者往往佔上風。「然而政府不能主導創新,這樣效率比較差。」

  「積極嘗試和開放心態是解決新業態和舊管理矛盾的有效途徑。」中國道路交通運輸協會副會長王麗梅說,以互聯網約租車產業為例,目前這一新業態已經初步形成了規模,單憑設點設卡去抽查,很難達到監管效果。一方面網路約租車平台需要與政府監管部門保持溝通,爭取合作與理解;另一方面,監管部門也應主動加強調研,探索多方合作共贏的新機制。

  小微企業是創新主力,更需要政府一視同仁。

  湖南一家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曾在一家大型零售公司任職高管,現在自己創立一家專門經營山貨野味的移動電商品牌,真實感受到地方政府對小微企業的「不待見」。

  「對頂天立地的大企業,政府都高度關注,大力扶持,但對鋪天蓋地的小企業,很多優惠政策是『口惠而實不至』。」他說,例如土地、項目、扶持,對大企業審批很寬鬆,對小企業卻卡得很死,「地方政府應把資源更多地分配到廣大的創業企業中來。『廣撒網,才能多捕魚』,變革時代機會很多,說不定就會培育一批新的大企業。」

  「政府應該制定合理的遊戲規則,讓企業清楚知道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才能真正把『有形之手』的作用發揮好。」這位企業主說。(記者凌軍輝、周琳、關桂峰、毛海峰、袁汝婷、李勁峰)

破除「奇葩證明」要系統性簡政放權

我要評論

2015年07月16日 10:14:58來源:廣州日報

備受公眾詬病的「奇葩證明」,終於開始在各地走上清理整頓的道路:河北衡水公安局日前透露,經過反覆梳理,目前已不再出具健在證明、親屬關係證明等證明材料;四川成都也在近日開啟了民生領域證明材料集中清理工作。(7月14日《京華時報》)

  類似證明「你媽是你媽」的「奇葩證明」怪胎,終於要逐漸從公共服務體系中剝離出來了。這對於公眾而言,無疑是個利好消息。而從網間輿論來看,民眾除了給兩地著力取消無謂證明材料的舉措點贊,更是期待著類似的簡政放權改革能夠在各地迅速啟動,早日結束辦證「長征」,解放被各種繁雜手續、冗餘證明捆綁的民生。

  荒唐證明和證明過濫的問題,絕非孤立存在,它不僅存在某個職能部門、某個地方,更是廣泛存在於整個公共服務體系之中。這也是為什麼儘管「奇葩證明」早有曝光,問題卻久治不愈,以至於成為沉痾舊疾,並呈現出蔓延之勢。要從根本上治癒「奇葩證明」痼疾,恐怕關鍵還在於治理方向的轉變:即在簡政放權的改革背景下,由被動的各個擊破,轉而尋求系統性地解決。

  從基層公安機關反映的實際情況來看,多年來民眾到派出所要求開具的證明種類名目繁多,其中大部分應由其他部門予以調查證實,轉嫁公安機關開具並無法律依據。而這種局面的造成,除了審批事項太多之外,還在於職能部門角色定位不清、職責分工不明,表面上看是職能部門間的相互核實,實質上卻是責任的相互推諉。對民眾辦事要素材料以及辦事流程缺乏必要的梳理,履行自身職能時缺乏明確的清單,那麼職能部門的工作難免陷入混沌狀態,而證明材料泛濫成災甚至奇葩荒誕,也就無可避免。

  因而,只是公安機關等某個職能部門依法取消了某些證明,或許並不能從整體上破除「奇葩證明」困擾民生的問題。行政服務是成體系的,那麼破除「奇葩證明」自然也要進行系統性地求解。只有在依法行政的基礎之上,通過系統性地簡政放權,梳理民眾辦事的要素材料和規範辦事流程,捋清自身的職責清單,能減則減、能免則免,從源頭上減少對證明材料的需求,民眾為各類證明材料跑斷腿的現象才能得以終結。

  當然,要建立科學高效的行政體系,在民眾辦事要素和服務流程上刪繁就簡的同時,還需要打破各職能部門間的信息壁壘,實現有效聯動、互聯互通。社會已經進入互聯網時代、大數據時代,行政服務豈能停留在手工時代?信息已經能夠在網路上實現快速流通,又何苦讓辦事民眾跑腿奔波?建立公民信息共享的體系和機制,不僅於民便利,對於職能部門而言,也有助於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務水平。

  清理整頓「奇葩證明」,是對民意的積極回應,值得肯定。但深受證明過濫過度困擾的民眾,更期待著治標之後能深化治本。而治本之策,則在於按照簡政放權的改革要求,打破行政「堡壘」、聯通信息「孤島」,通過從源頭上梳理辦事要素和服務流程,明確權力清單和職責要求,系統性地建立科學高效的公共服務體系,從根本上治癒「辦事難」的行政痼疾。(時言平)

借互聯網根治「奇葩證明」

我要評論

2015年07月16日 09:34:09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前不久,央視《焦點訪談》報道了一個「奇葩證明」的新案例:女士欲將戶口從昆明遷至成都,結果耗時8個月才辦好未婚證明。雲南省紀委日前通報稱,相關單位在事件處理過程中存在嚴重不作為、人為設置條件、服務意識不強、敷衍漠視群眾、推諉扯皮問題。目前,18名涉事工作人員、相關責任領導被問責。

  以「證明我媽是我媽」為代表的「奇葩證明」,近來頻頻成為輿論熱詞。導致「奇葩證明」亂象的一個原因是,有些窗口單位工作人員不作為、慢作為。但我在調查中發現,更主要的原因是我們的改革沒有跟上社會變遷的步伐。如果不改變這種現狀,「奇葩證明」會越來越多,即使有問責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20世紀八九十年代,人口遷徙還受到嚴格限制,農民不能輕易離開土地,而城市的工人都是嚴格的單位人,許多人一輩子都沒有離開過自己出生的鄉村或一直效力的工作單位。農民出去打工,還要開好村委會的證明;城裡人離開單位去遠行,還要單位的介紹信,蓋上大紅印章。但現在,過去的單位人快速成為社會人,人口出現快速流動,我們的社會從過去的「熟人社會」進入了「陌生人社會」。

  面對如此劇烈的社會變遷,我們的社會管理卻沒有快速跟上新形勢。從結婚上戶到生老病死,依然依賴傳統的「證明」來管理。這種滯後勢必會帶來問題,最突出的問題是:過去可以由「熟人」來證明,而現在哪個「陌生人」願意給你開證明?敢給你開證明?「你要開,但我不熟悉你呀,萬一你是壞人怎麼辦?」

  我的一個朋友曾經歷過一件事:他符合「單獨二胎」的條件,計生部門說需要開兩個證明,一個是讓他的岳父岳母去所在戶口社區開具一份獨生子女的證明,但他岳父岳母因為工作變動,戶口遷移了好幾次,現在戶口所在地社區辦事人員說,我們都不知道你們家裡的情況,怎麼給開這個證明;另一個證明是需要那位朋友和愛人去社區開第一胎生育的證明,而朋友和愛人因為買房入戶的原因,離開了原來的社區,去現在所在社區開證明,同樣被拒絕。最後,他和懷孕在身的妻子託人找關係,又寫了承諾書,來來回回跑好幾趟,才開齊了兩份證明。

  我就這個問題向一些社區工作人員了解情況,他們也是一臉無奈。「本地常住人口還好,查一查就能清楚,但沿海發達地區有大量的外來人口,我們不熟悉他們的情況,而且很多打工者離開家鄉多年,當地部門也早已不熟悉他們,誰都不敢輕易開證明,但現在一出問題就來問責我們。說來好笑,我們還真是臨時工。」

  由此可知,要解決「奇葩證明」問題,或許不是簡政放權就能解決問題,也不是短期內抓作風能解決的。身處「互聯網+」時代,要從根子上解決問題,還是得利用現代網路技術,在全國層面建立統一的公民個人信息檔案系統,只要一鍵輸入公民的身份信息,就可查詢公民的基本信息、戶口遷徙情況、婚姻狀態、家庭成員、信用情況等。只有這樣,大家才不用反覆折騰去證明「我媽是我媽」。(裘立華)

治理奇葩證明勿忘治理其生成機制

我要評論

2015年06月19日 10:44:15來源:京華時報

 治理「奇葩」證明,先要治理政府的權力邊界。只有給政府部門劃定權力清單,才能讓給群眾辦事設置門檻、不以「奇葩」證明為恥的權力濫用行為失去法理性。

  最近,在李克強總理對群眾「辦事難」「辦證難」作出嚴厲批評以後,公安部、外交部、國家旅遊局針對社會反映強烈的「證明多」「證明繁」問題,立即研究制定一系列簡政放權措施。三部門負責人均表示,各種「奇葩」證明出現,說明政府服務人民群眾的工作還有差距,存在不規範、不透明、不作為問題,總理的批評目的是敦促政府部門進一步簡政放權,抓到了政府自我革命的要害之處。

  這是相關部門應當作出的回應。客觀來看,社會治理需要對公民戶籍、教育、就業、生育、醫療、婚姻等基本信息的系統化管理。基於公民信息檔案還沒有完整建立起來,沒有形成跨區域、跨部門的共享機制,日常生活中,辦事群眾一次次「往返跑」辦證明幾成常態。在政府信息化建設已經取得很大進展的今天,仍然讓辦事群眾付出這麼大的成本,已然顯現與現代化治理需求脫節的一面。而更大的問題在於,有許多不必要的證明材料仍然作為一種制度程序存在,甚至出現了種種「奇葩」證明,這已非技術條件跟不上可以解釋。「你媽是你媽」不是特例,司法考試要出具人品證明,去銀行兌換殘幣要社區開證明,賣房需要單身證明,這不能不讓人認定,在這些奇葩證明堆砌的制度牆的牆頭,閃現的是權力傲慢的俯視目光,以及通過權力設租尋租的身影。

  通過個人信息系統升級,合併、清除不必要的身份證明程序,減少「奇葩」證明,讓辦事群眾少跑一些腿、少付一些成本是應有之義。但是,僅僅做到這一點還不夠。不必要的證明程序可以合併清除,權力尋租的衝動難以合併清除;個人信息系統可以升級,滯後的社會治理思維難以升級。假如不從根子上治理,那麼「奇葩」證明總會換一副面孔重歸。

  因此,治理「奇葩」證明,先要治理政府的權力邊界。權力無界限則尋租空間無界限,尋租衝動無界限。只有給政府部門劃定權力清單,才能分清公區和私域邊界,才能讓給群眾辦事設置門檻、不以「奇葩」證明為恥的權力濫用行為失去法理性。治理「奇葩」證明,只有進一步推進政府自我革命,才不會「應景」,不會草草了事。

  此外,還需要對社會治理思維進一步反思。很大程度上,目前的治理思維仍然帶有計劃經濟色彩。簡單說,就是管制越嚴苛越有利於治理。這種以限制個人決策自由來降低管理成本的思維,也成為「奇葩」證明的一個源頭。而從建立服務型政府的角度出發,對管制型方式的使用也需要劃定邊界。

  治理「奇葩」證明,既是社會公眾的期望,也是政府自我革命進度的一個標尺。因此,在三部門負責人作出回應後,期待看到治理「奇葩」證明及其生成機制的更具體行動。(徐立凡)

用「個人承諾」取代繁瑣的證明

我要評論

2015年05月25日 08:44:35來源: 新京報

 以往我們過於強調證明材料,其著眼點傾向於「他證」;而眼下各地正在計生領域推動的承諾制,則更像是一種「自證」。「他證」往往高高在上,本質上是對公民的不信任。

  如何證明自己的婚育狀況?這是一件麻煩的事情。據報道,今後,福建省生育一孩無需辦理《生育服務證》,再生育審批實行個人生育情況制。對於以虛假承諾獲得再生育資格的申請人,其生育服務證自然無效,他們的失信記錄還將被納入衛生計生信用信息系統。

  在生育方面出台類似承諾制度的省份,還有河南。今年修訂《河南省生育服務證管理辦法》,明確規定二孩生育也可適用於承諾制。

  從要求民眾出具各種繁複的證明材料,到簡化程序並鄭重承諾,顯然是一次不小的政策性跨越。一方面,民眾可以不再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無奈地去鑽各種證明的怪圈,甚至屢屢為證明所困,去做「證明你媽是你媽」的無謂努力。另一方面,鼓勵公民個人承諾,也可在簡化行政程序的同時,強化公民自身的責任意識,有助於社會信用的構建。

  也即,證明也好,承諾也罷,均是一種自證的方式。以往我們過於強調證明材料,其著眼點傾向於「他證」;而眼下各地正在計生領域推動的承諾制,則更像是一種「自證」。「他證」往往高高在上,本質上是一種審視乃至不信任;而「自證」則更為溫和,有著強大的滲透力。一個社會的公民重承諾,則這個社會才會有信用。同樣,一個鼓勵公民個人承諾的社會,其信用指數註定會越來越高。

  一段時間以來,媒體報道了不少「人在證途」的事例,惹人發笑,也令人深思,甚至引發了總理的關注。由此也可見,「簡政放權」不能只是喊喊口號,而是應該真正從民眾的角度換位思考,並推己及人。以承諾制而言,一者,一些政府部門為什麼不能對民眾多一份信任?再者,為什麼不能將證明的責任分一部分出去給民眾?

  而既能簡化程序,又能增進社會信用,承諾制當然可以大膽嘗試。任何政策嘗試,惟有下沉到個體公民的身上,才有可能激發出生機與活力。

  當然,在生育政策方面,僅僅鼓勵公民個人承諾還遠遠不夠。或者說,「公民自證」只是一個方面,還需輔以相關的制度支撐。比如,完善的、各地聯網的人口信息系統;終身的、可查詢的公民信用記錄;還有,地域之間、部門之間互相開放的信息等等。

  比如,現在實行生育承諾的幾個省份均設定了問責環節,虛假承諾者將受懲戒。福建省還由省衛計委、發改委、省高院、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等聯合簽署備忘錄,相關失信人員將被列入計生領域不良信用記錄。應該說,這是一種積極的努力。但是,在社會流動特別是跨省流動已成常態的情況下,一省的作為顯然有限。

  不管怎麼說,生育承諾制在簡化行政程序、提高服務意識的同時,又給公民權利開了一道小小的口子。接下來,希望有更多的領域、更多的事項也可嘗試用承諾製取代繁瑣的證明

越來越高的含金量 越來越多的獲得感

我要評論

2015年08月03日 14:25:23來源:新華網

——簡政放權新觀察之一

  新華網北京8月3日電(記者趙超)簡政放權是改革「先手棋」,更是改革「牛鼻子」。

  新一屆政府從2013年成立到今年7月31日,召開了101次國務院常務會議。這其中,46次會議部署了簡政放權,目前國務院已取消和下放了800多項行政審批事項。

  兩年多來,簡政放權用越來越高的含金量,換來人民群眾越來越多的獲得感,不斷向縱深推進。

  開門搞改革,群眾來評判

  從吐槽到點贊,企業家吳海和大學教師翟繼光看到了政府在簡政放權上付出的努力。

  兩個多月前,二人被請進中南海,與專家學者、政府部門負責人圍坐一起,圍繞簡政放權談認識、找原因、想辦法、出對策。

  桔子酒店集團CEO吳海曾在網上發表了一封公開信,直陳企業經營過程中與政府部門打交道時遭遇的難點和痛點,反映出基層政府在轉變職能、管理服務中仍然存在的一些問題。中國政法大學教師翟繼光多年前在網上給剛出生的女兒寫了一封信,反映辦理准生證過程中遇到的重重阻礙。

  在那場座談會上,北京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尹培彥說:「兩位反映的問題,嚴重侵害了企業和群眾的切身利益,損害了政府形象,削減了政府改革的成效。我們必須嚴肅對待,立行立改,回應社會關切。」

  北京市政府還將拿出實招,在明年一季度前全市市級執法部門的裁量權標準全部在網站公示,各區縣政府在明年年底前全部跟進,這讓吳海和翟繼光感到很滿意。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人民群眾對審批之弊感受最深,對改什麼、如何改最有發言權。由政府部門「端菜」到更多由人民群眾「點菜」,是今年以來簡政放權向縱深發展的重大思路轉變。

  「簡政放權的一些舉措老百姓的感受好像並不強烈,一些不必要的證明還是有,一些繁瑣的程序還是得照辦。」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董克用說。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燕繼榮認為,原來很多行政審批都是政府自認為需要的,不僅造成了政府的行政性壟斷,而且影響市場機制的發揮。

  今年以來,針對企業登記註冊繁瑣問題,推行了「三證合一」試點,最大限度為市場主體鬆綁;針對職業資格過多過濫問題,決定取消62項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針對「紅頂中介」亂象,出台文件推動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

  「下一步要真正實現從『端菜』到『點菜』的轉變,就要了解社會公眾的真正需求,建立一套成熟的公眾訴求表達、收集、整合機制。」燕繼榮說。

  服務加監管,激發新活力

  「一顆印章管審批」讓天津祥恆瑞公司辦事員張璐不再受爬樓梯之苦。「以前跑審批的時候,包里都要放一雙平底鞋,因為經常要跑上跑下,現在不用了。」張璐告訴記者,天津濱海新區行政審批局開張當天,自己穿高跟鞋就拿到了開辦企業的「四證一章」。

  張璐的經歷恰恰反襯出一些地方行政審批中心存在的弊端:雖然相關部門進駐了,但現場審批力度普遍不夠,不同程度存在「傳達室」和「收發室」現象。而一些審批人員習慣於坐辦公室審批,申請人「兩頭跑」和審批「體外循環」的現象仍然存在。

  記者在天津濱海新區行政審批局看到,審批窗口打破了傳統按部門設置的方式,而是按辦理事項建立「車間流水線式」線上流程管理。行政審批局對審批要件實行唯一編碼鎖定、統一電子存檔,申辦者只需在一個窗口遞交所有材料,各個工作崗位分別在線上履行各自職能。

  審批速度快了,服務質量卻沒有缺斤短兩。辦事大廳設有幫辦服務區及掃描文檔窗口、傳真窗口和刻章窗口。一支83人的幫辦隊伍,可全程免費幫助申請人辦理一切審批事項。

  今年5月,國務院召開全國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職能轉變工作會議,提出在簡政放權的同時,要實現放管結合,並優化服務,做到「放、管、服」三管齊下。

  「通過簡政放權,政府減少了對經濟領域的微觀干預,把精力更多放在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搞好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上。」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主任張占斌說。

  放要放到位,管要管得住。國務院印發的《2015年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轉變政府職能工作方案》提出8個方面65項任務。除了提出一系列改革舉措,還特彆強調要深入推進監管方式創新,著力優化政府服務,包括研究制訂「先照後證」改革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的意見,大力推行隨機抽查、告知承諾、綜合執法、信息披露、舉報獎勵、誠信檔案等辦法。

  上與下聯動,落地見實效

  「沒想到行政服務中心的窗口竟然開到了我們晶科公司。」近日,浙江省海寧市行政服務中心的住建局、經信局、國土資源局等10個窗口的工作人員來到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進行了一場行政審批服務全方位、零距離的無縫對接。

  「關於竣工驗收備案,原先我們是一頭霧水。如今,現場面對面、零距離的交流解答,讓我們一清二楚,這樣的前移服務真好。」晶科公司負責人表示,「現場指導使企業在辦事流程中少走了很多彎路,省下了很多時間搞企業經營。」

  簡政放權各項改革能否落到實處,「最先一公里」和「最後一公里」至關重要。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李佐軍說:「如果部門和地方在簡政放權執行過程中明放暗不放、嘴上放手裡不放,只做一些『花樣文章』,老百姓就難以感受改革帶來的真正實惠。」

  今年6月,國務院派出11個督查組赴有關部門和部分省區市,對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開展了一次重點督查,其中的一項內容就是簡政放權。與此同時,國家統計局社情民意調查中心就簡政放權改革成效進行了抽樣調查,結果顯示九成以上企業對兩年來的改革表示滿意和基本滿意。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高世楫認為,讓簡政放權各項改革落地生根,除了督查,還應問責,「不管是放還是管,政府都應依法行政,要通過加強問責,避免懶政怠政行為。」

  對此,國務院明確提出,各地各部門要把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情況納入績效考核體系,加大督查力度,創新督查方式,並與第三方評估、社會評估結合起來,對落實不力的要嚴肅追究責任,確保各項改革措施落到實處

有效投資的助推器——簡政放權新觀察之二

我要評論

2015年08月04日 15:10:44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8月4日電(記者安蓓)投資是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在當前我國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的背景下,投資對「穩增長」發揮著關鍵性作用。

  本屆政府成立以來,簡政放權不斷向縱深推進,極大地激發了市場活力,成為「有效投資」的助推器。

  下放審批權培育投資增長內生動力

  只有將投資的選擇權更多交給市場,才能避免重複建設和產能過剩,形成符合市場需求的有效投資,對經濟社會發展發揮持續性支撐作用。

  2014年,地方政府共批複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項目16個,線路總長約340公里,總投資超過2600億元;今年全年全國城市軌道交通總投資預計完成3000億元,對經濟拉動作用明顯。

  國家發改委基礎產業司巡視員李國勇認為,去年城市軌道交通行業高速發展,主要緣於城鎮化步伐加快,但相關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釋放投資動力也是重要原因。

  2013年5月,按照國務院要求,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審批權下放,由省級投資主管部門按照國家批准的規劃核准。

  2013年和2014年,我國連續兩次修訂政府核准的投資項目目錄,將大量投資項目核准事項取消核准改為備案,或下放地方政府核准,使需報中央層面核准的項目數量減少了約76%,充分激發了市場活力,調動了地方積極性。

  與此同時,我國徹底改革外商投資和境外投資項目管理制度,由原來的一律實行核准制改為原則上實行備案制,外商投資項目實行備案管理的超過95%。在境外投資領域,除涉及敏感國家和地區、敏感行業的項目外,其他項目一律取消核准改為備案管理並實現網上辦理。

  許多企業反映,儘管國家下放了不少審批權,但投資項目仍然存在前置審批環節多、手續繁、時間長、效率低的問題。

  國家發改委投資司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說,我國正探索建立新型投資項目核准制度。

  據了解,目前已徹底取消銀行貸款承諾、電網接入意見、鐵路專用線接軌意見等屬於企業經營自主權範圍的18項前置手續。對有關部門負責的前置審批及其中介服務事項的清理確認工作已經完成,擬將項目核准的前置條件由原來的30多項減少為「兩項半」,也就是只保留「選址意見書、用地預審意見以及極少數重特大項目的環評審批文件」作為核准前置條件,其他審批事項一律與核准並聯辦理。在相關修法工作完成後,新型投資項目核准制度就將實施。

  深化改革助力重大工程建設

  今年5月,我國公布了社會資本參與重大水利工程建設運營第一批12個試點項目。明確相關部門和地方對試點項目開闢綠色通道,優先審查審批;鼓勵支持金融機構提供融資、保險等金融服務;創新項目產品定價機制,供水價格原則上由市場形成等方式,吸引社會資本進入。

  國家重大工程具有全局性、戰略性、基礎性影響,是促投資穩增長的「牛鼻子」。但要確保重大工程的投資推進力度,讓中央投資發揮「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尤須簡政放權向深入推進,以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

  國家有關部門初步梳理後發現,重大工程項目開工前的報建手續約有20多項。對此,水利部研究擬將7項審批事項,按照資源開發利用與管理、防洪安全與工程影響、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3類做進一步簡化整合。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土資源部也正在對多項報建手續研究提出清理意見。

  在簡政放權推動下,重大工程建設的穩投資效應日益凸顯。截至今年上半年,去年推出的7大類重大工程包已開工228個項目,累計完成投資3.3萬億元。儘管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1.4%,但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19.1%,增速比前5個月提高1個百分點。

  國家發改委政研室副主任趙辰昕說,為確保國家重大工程順利推進,國家發改委將創新支持方式,充分發揮政府資金引導作用,帶動更多社會資本特別是民間資本參與工程建設;完善政策環境,積極推動相關領域體制機制改革;切實加快重大工程組織實施,加強信息公開和事中事後監管。

  強化監管優化服務為穩投資保駕護航

  今年上半年,重慶兩江新區累計簽約重點招商引資項目270個,投資總額高達1532億元。高投資的背後,是地方政府以改革破解機制障礙、優化服務的努力。

  北京現代汽車重慶基地於去年12月30日完成項目簽約,總投資額77.5億元。為實現項目儘快開工,重慶兩江新區管委會以最快速度推進環評公示、土地招拍掛、項目核准、工程招標等關鍵結點工作。其中,兩江新區規劃分局的審查辦理時限由規定的10天縮短至1天。這一項目已於6月23日開工,預計將於2016年第四季度投產。

  在取消和下放審批權的同時,政府投資管理方式向加強監管和優化服務轉變,以便利投資創業、規範市場秩序。

  建立縱橫聯動的審批監管機制是投資審批改革的重要內容,即運用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建設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台,橫向聯通發展改革、城鄉規劃、國土資源、環境保護等部門,縱向貫通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推進網上受理、辦理、監管「一條龍」服務,做到全透明、可核查,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據了解,經過6月份的調試運行,中央層面「橫向聯通」平台已於7月1日試運行,目前已有16個部門接入,實現在線申報、平台賦碼、信息共享。年底前,該平台將進一步與地方「縱向貫通」,並儘可能提前1至2個月試運行。「這將使部門審批效率大大提高,對各個部門能否按照時限要求履職形成有效監督,並進一步提高透明度。」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勇說

哪些梗阻還要破?——從國務院督查看簡政放權之三

我要評論

2015年08月02日 16:21:01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8月2日電 作為本屆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轉變政府職能的「當頭炮」,簡政放權有效釋放了市場活力,激發了社會創造力,取得了積極成效,但改革實踐中也存在一些問題。6月上旬,新華社記者跟隨國務院11個督查組,深入了解各地各部門簡政放權的有效做法,調查簡政放權中仍然存在的問題。

  簡政放權要「真簡」「真放」

  記者在督查中發現,各地各部門積極出台舉措,有序推進簡政放權工作,企業和群眾從中得到很多實惠。但是,一些部門和地方也存在簡政放權不到位,手裡實權緊握不願意「真放」的個別情況。

  一位地方發改委主任說,在簡政放權過程中,還存在著放得不徹底的問題。比如一些產業項目的審批權下放了,但是規劃權上面把得很牢,而沒有規劃,下面根本不敢審批。

  針對一些地方和部門簡政放權不到位的情況,記者了解到,有的是改頭換面,形式上簡了、放了,但實際上仍然大權在握;有的是已經列入簡政放權的規劃中,但遲遲沒有推進。

  據一位地方市屬國有集團負責人介紹,不久前,集團控股的上市公司要在證券市場上增發重組,需要報市國資委、省國資委、國務院國資委和中國證監會審批,一套程序走下來,要8個月的時間。

  「2007年國務院國資委和中國證監會聯合頒布的《國有股東轉讓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市屬國有企業增發重組也必須報國務院國資委和證監會批。雖然暫行辦法里說條件成熟時要下放審批權,但這麼多年一直沒變。」該負責人說。

  簡政放權要「方便老百姓」

  近兩年來,為簡化辦事程序,方便群眾辦事,多個地方和部門設立了行政辦事大廳,效果明顯。但是記者隨督查組走訪也發現,一些地方的行政辦事大廳形同虛設,還有個別地方行政辦事大廳的選址不考慮群眾是否方便,大廳設在連公交車也不通的地方。

  記者在一些地方看到,有的辦事大廳里的公安部門只給辦身份證,不能辦戶口。有些雖然設立了辦事窗口,但後台服務跟不上,原來是群眾分別跑住建、發改委,現在改成是往辦事大廳跑兩趟。

  有一些下放的項目,下放後沒人懂,還得重新培訓相關人員,給群眾帶來不便。記者隨督查組走訪的某區縣級行政審批中心負責人表示,去年下半年以來,區行政審批承接的10項下放項目中,有7項無群眾來辦理,多是專業性比較強的項目。

  有一些辦理人員反映,一些審批事項在縣裡辦好,去了市裡卻不認賬,或是本市其他縣不認賬,反而增添了麻煩。

  「多部門、多機構一起辦公是否效率真正提高?應該分析總結,哪些情況可以在大廳辦理,哪些需要研究審批,不適合在辦事大廳辦理的,不能『一刀切』『玩數字遊戲』。簡政放權不能為下放而下放,應該考慮怎麼方便老百姓。」一位辦理人員說。

  讓簡政放權落地生根

  記者跟隨督查組了解到,一些簡政放權改革措施還存在法律政策不配套、上下不銜接、左右不協調等問題,一些改革項目難以落地生根。在處理「最先一公里」和「最後一公里」關係、突破「中梗阻」方面仍需進一步加強,行政權力下放基層後,「放得下、接不住」的問題也要引起關注。

  比如,一些項目在省市發改委立項後,開工前還需要履行較多的審批手續,環節較多。又比如,在擴權強鎮改革中,國土、規劃、建設等部門職權被法律限制在縣級政府部門,鄉鎮在擴權和承接上缺乏法律支持;商事制度等改革的關聯性強、環節多、涉及面廣,部門之間、部門與地方之間統籌、聯動、配套還不夠。

  一些企業負責人反映,稅務和海關等各部門都有自己的數據系統,企業報送時得分部門多次報送,企業麻煩,有關部門也麻煩。他們希望,在簡政放權的同時,政府能夠推動搭建信息平台,稅務、銀行、海關等相關部門都在一個資料庫內進行資源共享,信息可以及時傳送、及時收取。

  根據督查了解到的情況,2013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等7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政務部門信息共享建設管理的指導意見》。2014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電子政務協調發展的指導意見》。但是,目前,跨部門信息平台建設滯後,部門間政務信息共享進展緩慢;宏觀經濟信息庫、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空間地理信息共享平台等雖已建成,但部門數據的共享、獲取困難,有關工作體系亟待建立和完善。

  改革未有窮期,發展任重道遠。從重數量到提高含金量,從「給群眾端菜」到「讓群眾點菜」,從分頭分層級推進到縱橫聯動、協同並進,從減少審批到放權、監管、服務並重,簡政放權依然任務繁重。可以預期,簡政放權改革措施的進一步推出必將為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提供有力支撐,培育經濟社會發展新動力。(執筆記者趙曉輝;參與采寫:劉奕湛、杜宇、齊中熙、李延霞、陳夢陽、劉翔霄、向志強、李美娟、馮雷、朱峰、葉鋒)

「三管齊下」驅動「三駕馬車」——簡政放權新觀察之三

我要評論

2015年08月05日 14:46:46來源:新華網

漫畫:協同發力新華社發 蔣躍新 作

  新華網北京8月5日電(記者陳煒偉)近兩年,在世界經濟復甦一波三折、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背景下,我國經濟運行始終保持在合理區間。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三管齊下」,有效驅動了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成為穩增長的「先手棋」和重要抓手。

  發揮投資穩定器作用

  連接山東兩大城市濟南和青島的高鐵年內將全面開工。「從以往經驗看,這麼大的項目,從進入國家規划到立項、可研報告、審批,沒個三年五載一般批不下來。」山東省鐵路機場辦主任張妍華說,在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背景下,各部委簡化審批程序、提高行政效能,濟青高鐵從規划到可研批複,僅用了一年半時間。

  濟青高鐵項目的順利推進,恰是當下我國發揮投資在穩增長中關鍵作用的縮影。在資金偏緊、需求疲弱等不利因素下,我國加強「放、管、服」,讓投資這駕「馬車」全速前進。

  兩年多來,我國投資核准事項中央層面減少76%,境外投資項目核准除特殊情況外全部取消。

  今年上半年,我國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提高服務水平和審批效率。我國加快建立投資項目縱橫聯動協同監管機制,重點解決部門放權不同步、基層承接能力不足、監管機制不健全、監管手段不完善等突出問題。同時,各部委、各地打通政策落實的「最先和最後一公里」,確保重大工程儘快實施、儘快見效。

  簡政放權在穩投資上的效應已經顯現。截至今年上半年,去年推出的七大類重大工程包已開工228個項目,累計完成投資3.3萬億元。上半年,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9.1%,高於整體投資增速7.7個百分點。

  投融資體制改革將繼續深化。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此前介紹,一是「減審批」,能夠下放的儘可能下放,能夠取消的儘可能取消;二是「改機制」,即「前置改後置、線下改線上、串聯改並聯、分辦改大廳」;三是「寬准入」,在各領域創造條件,讓社會資本更方便有效地進入;四是「強監管」,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以市場之力推進轉方式調結構——簡政放權新觀察之四

我要評論

2015年08月06日 15:03:37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8月6日電(記者王宇)簡政放權,本屆政府開門第一大事,既是進一步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當頭炮」,也是轉方式、調結構向縱深推進的「催化劑」和「助推器」。讓政府權力之手不再亂伸,讓市場之手更多發揮作用,這是簡政放權題中應有之意,也是當前轉方式、調結構能否取得實質性突破的關鍵所在。

  轉方式、調結構呼喚「市場之手」

  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日益面臨供需兩方面制約:轉方式、調結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刻不容緩——

  從需求看,國際金融危機後歐美髮達經濟體復甦乏力,我國外需擴張明顯放慢,國內製造業投資受產能過剩約束增幅回落;從供給看,勞動年齡人口數量減少,儲蓄率和投資率趨於下降,土地和能源資源供需發生變化,環境約束強化,我國原有的低成本優勢明顯減弱。

  「依靠高強度投入、大規模鋪攤子的發展空間已越來越小,推進產業轉型升級上新台階、依靠創新驅動發展的壓力越來越大,必須痛下決心,大力推動轉方式、調結構,讓經濟發展轉入新軌道。」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王一鳴說。

  然而,發展方式怎麼「轉」,經濟結構怎麼「調」,不同的路徑選擇,導致的結果明顯不同。

  「從以往的案例看,政府扶持的行業,往往『有心栽花花不開』,而沒有扶持的行業,卻形成了『無心插柳柳成蔭』的局面。可見,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遠比給某些行業特定扶持更為重要。」王一鳴認為,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必須加快市場化改革,讓市場之手發揮決定性作用。

  「轉方式、調結構喊了二十年,最終效果並不明顯,原因就在於『轉』和『調』的過程中過度依賴行政手段,忽略了市場之力。」在經濟學家吳敬璉看來,我國經濟和產業結構之所以發生扭曲,根子就在於習慣用行政力量干預微觀主體的行為,轉方式、調結構呼喚「市場之手」。

  「新一屆政府強調要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減少對經濟的不必要干預。推進以行政審批體制改革為重點的政府改革,這既有利於改善供給端,也有利於改善需求端。」中國改革發展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匡賢明認為。

  簡政放權就是讓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看得見

  「我們的項目5月通過環評,6月就拿到了核准,跟以前比節省了一半時間。」在國家把低熱值煤發電項目核准權下放到省內後,山西一家低熱值煤電廠項目負責人老董慶幸自己搭上了簡政放權的順風車。

  通過核准權的下放,煤電產業的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有望加快。山西老董的遭遇,只是當前國家簡政放權改革大潮的一個縮影。

  經濟學家認為,簡政放權是實現市場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和保障,有利於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內生動力的增強。

  「簡政放權就是要讓權力這隻『看得見的手』看不見,讓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看得見,讓企業的活力被釋放,社會的創造力被激活,經濟發展內生動力得以增強。」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說。

  去年一年,國務院各部門取消、下放了200多項行政審批事項,而兩年多來,國務院相繼取消和下放了800多項行政審批事項,並公布取消了211項職業資格,大大釋放了市場的活力,結構優化跡象進一步明顯。

  數據顯示,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全國新登記註冊市場主體1691.1萬戶,同比增長16.3%;繼2013年我國第三產業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歷史上首次超過第二產業後,今年上半年第三產業佔比進一步提升為49.5%,比上年同期提高2.1個百分點,高於第二產業5.8個百分點。

  簡政放權改革措施是否取得成效,企業的感受最直接。國家統計局最近的一份調查結果顯示,一半以上的受訪企業認為簡政放權等改革「改善了營商環境」,超過57%的受訪企業認為改革「激發了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超過七成的受訪企業認為改革「規範了政府行為,提高了政府效率」。

  轉方式調結構取得突破亟須簡政放權「啃硬骨」

  今年4月,國務院推進職能轉變協調小組正式成立,由國務院領導親自挂帥。分析人士認為,相比此前相對容易改的,剩下要改的「比割肉還疼」,簡政放權要進「深水區」、要「啃硬骨」。

  行百里者半九十。今年以來,簡政放權推進步伐明顯加快,有力地激發了市場活力,但必須看到,事關資源配置領域的簡政放權改革,呼聲最為強烈。

  「下一步要提高簡政放權的含金量,提高取消放開項目的含金量,放開什麼,不放什麼,由市場、企業說了算。要在放開上以是否滿足群眾的需求論英雄,而不是單純以數量多少論功績。」國家行政學院常務副院長馬建堂說。

  日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把改革作為調整結構的根本依靠,繼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重點推進國企、財稅、金融等體制機制改革。

  「經濟結構的優化和調整,說到底就是配置資源方式的優化和調整。歷史經驗表明,市場是實現資源配置的最佳方式,但在這方面行政權力往往會越俎代庖,下一步需要在財政、金融等與資源配置關係密切的領域進一步加大簡政放權改革力度。」連平說。

  「簡政放權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認為,在大幅減少行政審批事項的基礎上,下一步如何推進行政權力結構改革,已成為行政體制改革向縱深推進的重點。遲福林建議,在中央和省級政府全面實施負面清單管理的時機和條件基本成熟之際,儘快基本實現中央和省級政府負面清單管理,並以此作為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標,倒逼轉方式、調結構取得實質性突破

在「一高一低」中惠民生——簡政放權新觀察之五

我要評論

2015年08月07日 08:31:05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8月7日電(記者劉羊暘、徐博)政府施政的要義在於以敬民之心行簡政之道。切實降低就業創業創新門檻;切實減輕企業和群眾負擔……本屆政府成立以來,簡政放權持續推向深入,不斷激發創新創業就業活力,在提高收入、降低成本這「一高一低」中讓百姓得到更多實惠。

  讓百姓少跑腿、多掙錢

  「以前註冊公司時手續一大堆,沒有十天半個月辦不下來。這一次辦手續時,當天就拿到了執照。」吉林省長春市高力汽貿城的一家輪胎輪轂修復店老闆程謨遠說。

  程謨遠是我國實行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後,長春市第一個成功申請到營業執照的法定代表人。公司營業以來,他的生意越做越大,8個月後就用第一家店賺來的錢開了第二家店,員工人數從3人增加到13人,營業額從每月二三萬元擴大到20萬元。

  「簡政放權和商事制度改革極大地促進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信長星說,近段時間以來,參與創業的主體增長非常快,今年一季度是日均1萬個。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當前,廣大人民群眾擁有強烈的創業創新願望。實踐證明,管多就會管死,只有放開才能搞活,從而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通過深化簡政放權等改革,進一步破除束縛創新創業發展壯大的枷鎖。

  商事制度改革以來,截至今年5月底,全國新登記註冊市場主體1691.1萬戶,同比增長16.3%,改革紅利日益顯現。

  另一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非公經濟的工業增加值比規模以上工業平均增速高了1.8個百分點;民間投資上半年增長11.4%,佔全部投資比重為65.1%。這說明在一系列簡政放權的措施的推動下,民營經濟的活力有所增強。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對就業的帶動作用不容小覷。中央黨校教授周天勇指出,簡政放權、減少市場干預、鼓勵創新創業,使我國市場主體穩步增長,就業也必然隨之「水漲船高」。

  如今,百姓創新創業就業的道路正不斷拓寬,人們的收入也隨之提高。今年上半年,我國城鎮新增就業718萬人,已完成全年目標的七成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速「跑贏」GDP。

  讓百姓減負擔、少花錢

  水平參差不齊、社會認同不一、類型多……這些問題長期困擾著我國職業資格認證制度。導致很多「考證族」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有了證書仍難以找到心儀的工作。

  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去年以來已取消149項職業資格的基礎上,再取消網路廣告經紀人、註冊電子貿易師、全國外貿業務員、港口裝卸工等62項職業資格。旨在減輕用人單位和人才負擔,釋放創業創新活力。

  與此同時,收費清理改革深入推進。2013年以來,各級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積極推進收費清理,取消、減免收費項目,減輕企業和個人負擔。

  中央層面累計取消、停徵、減免了420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每年減輕企業和個人負擔約920億元。地方層面也取消、減免了一大批本地區設立的收費項目。目前,各省區市依法合規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減少到10項左右。

  皖北煤電集團財務部部長朱四一說,安徽推進涉企收費清單制度,原來向企業徵收的河道工程修建維護管理費被列為「暫緩」徵收項目,實實在在給企業減了包袱。一年至少可減負300萬元,多則上千萬元。

  「清理規範收費有利於減輕企業、個人負擔。」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表示,深入推進收費清理改革,是統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職能轉變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減輕企業負擔、激勵投資創業、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舉措。

  讓百姓有更多「獲得感」

  從「我說你聽」到「你提要求我服務」;從「東市買馬、西市配鞍」到「一站式服務」;從「攔路虎」到「清障搭台」……深入推進簡政放權帶來的這一系列變化,讓百姓有了更多的「獲得感」。

  國家統計局社情民意調查中心進行的抽樣調查顯示,91.2%的受訪企業對兩年來的改革表示「滿意」和「基本滿意」,75.8%的受訪企業期望進一步大力優化政府服務,71.4%的受訪企業期望進一步加大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的力度。

  群眾和企業滿意不滿意,實踐效果如何,是檢驗簡政放權成效的根本標準。關鍵要看群眾和企業辦起事來是不是快了、花錢少了、成本低了。

  改革的「含金量」關係到百姓的「獲得感」。簡政放權將繼續向縱深推進,今年的重點工作已明確時限——

  年底前,再取消一批「含金量」高的行政審批、投資項目核准及前置審批、資質資格許可認定、評比達標表彰等事項;

  9月底前,國務院部門要簡化行政審批流程,壓縮前置審批環節並公開時限,推行並聯審批和網上審批,著力解決環節多、時間長、隨意性大等問題;

  繼續推進工商註冊便利化,年內實現「三證合一」「一照一碼」;

  年底前,沒有法律法規依據且未按規定批准、越權設立的收費基金項目,一律取消。擅自提高徵收標準、擴大徵收範圍的,一律停止執行。

  從重數量向提高含金量轉變,從「給群眾端菜」向「讓群眾點菜」轉變——這是國務院印發的《2015年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轉變政府職能工作方案》提出的。這樣的轉變也將給百姓增添更多的「獲得感」

監管方式創新助力簡政放權——簡政放權新觀察之六

我要評論

2015年08月08日 09:30:21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8月8日電(記者董峻、高敬)政府簡政放權持續推進,部門權力清單制度全面啟動,「紅頂中介」與行政機關脫鉤提速、企業登記「一證一號」開始推行……本屆政府成立以來,著力推動簡政放權、優化服務工作,成效顯著。

  同時,監管部門並沒有「一放了之」。作為創新監管機制的突破口,國務院辦公廳日前發布《關於推廣隨機抽查規範事中事後監管的通知》。這項規範事中事後監管的最新舉措,就是本屆政府轉變職能的重要內容之一。

  加強放管結合,根治任性檢查

  隨機不是隨意,而是有規則的。根據通知要求,隨機抽查將推廣四項措施:

  ——「列清單」,就是制定並公開隨機抽查事項清單。這是一項基礎性制度,讓老百姓知道政府部門該查什麼、怎麼查、查的結果是什麼。

  ——「雙隨機」,就是隨機確定檢查對象、隨機確定檢查人員。這項規定給執法人員戴上了「緊箍咒」,也給企業頭上懸了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不敢心存僥倖、冒險違規。

  ——「適度查」,就是合理確定隨機抽查的比例和頻次。要求各部門綜合考慮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監管領域實際確定比例和頻次。

  ——「用結果」,就是加大對違法行為的懲處力度。將隨機抽查結果與市場主體的社會信用掛鉤,讓失信者一處違規、處處受限。

  隨機抽查的監管新模式,在一些地方已經先期推進。天津市對信用良好企業適用無過錯推定原則,通過「雙隨機」的抽查機制「搖號」產生被檢查企業名單和檢查人員名單。為避免監督檢查活動中的不作為與亂作為,天津市還同步推行了「一表共享」的檢查方法。「兩個隨機」最終自動生成「一企一表」,表上內容包括企業基本信息、檢查項目、檢查人員及證件號碼、檢查結果等,檢查人員不得擅自增減項目。

  國務院推進職能轉變協調小組辦公室負責人表示,「雙隨機」抽查監管方式全面推開,標誌著本屆政府事中事後監管改革邁出重要一步,是創新事中事後監管的一個突破口。按照政府監管不擾民、不煩民但法度不缺的要求,用制度和機制嚴格限制監管部門自由裁量權,規範執法行為,強化企業自律,切實解決執法擾民與監管缺失並存的問題。

  政府職能轉變,從「重數量」轉向「提高含金量」

  回顧本屆政府成立伊始,開門辦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推進行政體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把簡政放權、放管結合作為「先手棋」,抓住了行政體制改革和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

  目前,國務院各部門共取消或下放行政審批事項537項,本屆政府承諾減少三分之一的目標提前兩年多完成。地方各級政府認真貫徹中央決策部署,有些省份行政審批事項取消和下放比例超過一半、最高達70%,有的省級非行政許可已全面取消。

  水利部在審批方式上由「串聯審批」改為「並聯審批」,壓縮了每個環節的審批時間;國家發展改革委推動建立縱橫聯動協同監管機制,有序推進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台建設,年底前將實現中央部門與地方的縱向貫通;交通運輸部通過探索創新監管方式,加強對市場主體的過程監督和後續管理,實行「寬進嚴管」。

  而商事制度的改革,更是政府部門轉變職能、創新監管方式的最大亮點。工商登記實行「先照後證」,前置審批事項85%改為後置審批;註冊資本由實繳改為認繳,企業年檢改為年報公示。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大加強了市場活力。上半年全國新增市場主體685.1萬戶,比上年同期增長15.4%;新登記企業200.1萬戶,增長19.4%,平均每天新增企業1.1萬戶。

  降低准入門檻,市場會不會「一放就亂」?工商總局局長張茅表示,今年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要把「嚴管」作為一項重要工作,積極探索建立事中事後監管的新模式,建立以信用監管為核心的新型監管制度。

  「建設全國統一的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改變了我們傳統的監管理念和方式,真正做到用信用監管,讓企業誠信經營,接受全社會監督。」張茅說。

  硬措施組合拳著力打通改革「最後一公里」

  世界銀行發布的全球2015年營商環境報告顯示,我國在189個經濟體中排在第90位,主要原因仍是各類行政審批等管制措施太多。國家統計局社情民意調查中心的一項抽樣調查也顯示,三分之二的受訪企業希望進一步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中央黨校教授王軍表示,政府部門過去習慣於行政審批、發號施令,現在要轉向市場監管和公共服務上來,是痛苦和困難的。改革的「最先和最後一公里」仍要著力打通。

  根據國務院確定的工作方案,今年政府職能轉變將重點圍繞阻礙創新發展的「堵點」、影響幹事創業的「痛點」和市場監管的「盲點」,從減少審批向放權、監管、服務並重轉變,統籌推進行政審批、投資審批、職業資格、收費管理、商事制度、教科文衛體等領域改革,著力解決跨領域、跨部門、跨層級的重大問題。

  國務院已確定,9月底前國務院部門要簡化行政審批流程,壓縮前置審批環節並公開時限,推行並聯審批和網上審批,著力解決環節多、時間長、隨意性大等問題。年底前,再取消一批「含金量」高的行政審批、投資項目核准及前置審批、資質資格許可認定、評比達標表彰等事項。同時,清理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實施的行政審批事項,年底前取消200項以上,為地方放權進一步打開空間。

  此外,積極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信息化手段,探索實行「互聯網+監管」模式。加快部門之間、上下之間信息資源的開放共享、互聯互通,打破「信息孤島」。推進統一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建立信息披露和誠信檔案制度、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和黑名單制度,讓失信者一處違規、處處受限


推薦閱讀:

TAG:放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