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諾貝爾獎

2011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在斯德哥爾摩舉行

201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文學獎以及經濟學獎頒獎儀式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音樂廳舉行,瑞典王室成員、政界領導人及其他各界人士共1500餘人出席。

  當地時間下午4時30分,頒獎儀式在瑞典王室樂曲「國王之歌」的歌聲中正式拉開帷幕,領獎人逐一登上領獎台就坐。諾貝爾基金會主席馬庫斯·斯托爾克首先致辭,歡迎獲獎者來瑞典參加頒獎儀式,並特別對代替今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加拿大已故科學家拉爾夫·斯坦曼前來領獎的斯坦曼夫人表示感謝。

  斯托爾克說,人們的生活條件在過去幾十年間不斷改善,但眼下仍面臨環境問題、能源危機等巨大挑戰。人們需要從科學中尋找解決辦法,因此世界各國都在不斷刺激科學發展與發明創造。

  斯托爾克還在講話中援引瑞典工業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傳記中的內容,歸納出提高個人創造力的5點因素,包括家庭學習氛圍、受到良好教育、參與國際交流、接觸前沿科技以及恆心與耐心。

  隨後,每個諾貝爾獎項評選委員會的代表分別介紹獲獎者成就,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向每名獲獎者頒發諾貝爾獎證書、獎章和獎金。同往年一樣,每項諾貝爾獎獎金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49萬美元)。

  榮獲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是美國科學家亞當·里斯、索爾·珀爾馬特以及擁有美國和澳大利亞雙重國籍的布賴恩·施密特;化學獎得主為以色列科學家達尼埃爾·謝赫特曼;文學獎得主為瑞典詩人托馬斯·特蘭斯特勒默;經濟學獎由美國經濟學家托馬斯·薩金特和克里斯托弗·西姆斯分享;生理學或醫學獎被授予美國科學家布魯斯·博伊特勒、生於盧森堡的法國籍科學家朱爾斯·霍夫曼以及加拿大科學家拉爾夫·斯坦曼。

  12月10日是瑞典工業家諾貝爾的逝世紀念日,每年的諾貝爾獎頒獎典禮都安排在這一天舉行。除和平獎外,其餘獎項均在斯德哥爾摩頒發。

諾貝爾生於瑞典的斯德哥爾摩,是傑出的化學家、工程師、發明家、企業家。

諾貝爾獎

他一生共獲得技術發明專利355項,其中以硝化甘油製作炸藥的發明最為聞名,他不僅從事研究發明,而且進行工業實踐,興辦實業,在歐美等五大洲20個國家開設了約100家公司和工廠,積累了巨額財富。

  1896年12月10日,諾貝爾在義大利逝世。逝世的前一年,他留下了遺囑,設立諾貝爾獎。經過幾年的籌備,1900年6月,諾貝爾基金會成立,並於次年諾貝爾逝世5周年紀念日,即1901年12月10日,首次頒發諾貝爾獎。自此以後,除因戰時中斷外,每年的這一天分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和挪威首都奧斯陸舉行隆重的授獎儀式。

  1968年,瑞典國家銀行(世界上最古老的中央銀行)於成立300周年之際,提供資金增設諾貝爾經濟獎(全稱為瑞典中央銀行紀念阿爾弗雷德·伯恩德·諾貝爾經濟科學獎金,亦稱紀念諾貝爾經濟學獎,並於1969年開始與其他5項獎同時頒發。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評選原則是授予在經濟科學研究領域作出有重大價值貢獻的人,並優先獎勵那些早期作出重大貢獻者。

  諾貝爾獎為何下午頒發 

  諾貝爾獎的發獎儀式都是下午舉行,這是因為諾貝爾是1896年12月10日下午4:30去世的。為了紀念這位對人類進步和文明作出過重大貢獻的科學家,在1901年第一次頒獎時,人們便選擇在諾貝爾逝世的時刻舉行儀式。這一有特殊意義的做法一直沿襲到現在。

編輯本段獎金獎品

  諾貝爾獎的獎金總是以瑞典的貨幣瑞典克朗頒發,每年的獎金金額視諾貝爾基金的投資收益而定,1901年第一次頒獎的時候,每單項的獎金為15萬瑞典克朗,當時相當於瑞典一個教授工作20年的薪金。1980年,諾貝爾獎的單項獎金達到100萬瑞典克朗,1991年為600萬瑞典克朗,1992年為650萬瑞典克朗,1993年為670萬瑞典克朗,2000年單項獎金達到了900萬瑞典克朗(當時約摺合100萬美元)。從2001年到2011年,單項獎金均為1000萬瑞典克朗(在2011年,摺合約145萬美元)。 金質獎章約重270克,內含黃金,獎章直徑約為6.5厘米,正面是諾貝爾的浮雕像。不同獎項,獎章的背面圖案不同,每份獲獎證書的設計和詞句都不一樣。頒獎儀式隆重而簡樸,每年出席的人數限於1500人到1800人;男士必須穿燕尾服或民族服裝,女士要穿莊重的晚禮服;儀式中的所用白花和黃花必須從義大利小鎮聖莫雷(諾貝爾逝世的地方)空運而來。

編輯本段評選流程

  根據諾貝爾遺囑,在評選的整個過程中,獲獎人不受任何國籍、民族、意識形態和宗教信仰的影響,評選的唯一標準是成就的大小。

  遵照諾貝爾遺囑,物理獎和化學獎由瑞典皇家科學院評定,生理或醫學獎由瑞典皇家卡羅林醫學院評定,文學獎由瑞典文學院評定,和平獎由挪威議會選出。經濟獎委託瑞典皇家科學院評定。每個授獎單位設有一個由5人組成的諾貝爾委員會負責評選工作,該委員會三年一屆。其評選過程為:

  ——每年9月至次年1月31日,接受各項諾貝爾獎推薦的候選人。通常每年推薦的候選人有1000—2000人。

  ——具有推薦候選人資格的有:先前的諾貝爾獎獲得者、諾貝爾獎評委會委員、特別指定的大學教授、諾貝爾獎評委會特邀教授、作家協會主席(文學獎)、國際性會議和組織(和平獎)。

  ——不得毛遂自薦。

  ——瑞典政府和挪威政府無權干涉諾貝爾獎的評選。

  ——2月1日起,各項諾貝爾獎評委會對推薦的候選人進行篩選、審定,工作情況嚴加保密。

  ——10月中旬,公布各項諾貝爾獎獲得者名單。

  ——12月10日是諾貝爾逝世紀念日,這天在斯德哥爾摩和奧斯陸分別隆重舉行諾貝爾獎頒發儀式,瑞典國王及王后出席並授獎。

  諾貝爾獎沒有數學獎,流傳最廣的傳說是因為他的情人和一個數學家在一起了。不過這只是一個傳說,實際上諾貝爾認為應該把獎授予在實際應用上能造福於人類的傑出人物,而不是數學這種比較抽象的事理。

1931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和1961年的諾貝爾和平獎都曾頒發給已去世的人。1974年開始,諾貝爾基金會規定,諾貝爾獎原則上不能授予已去世的人。與許多電影獎項及文學大獎不同,諾貝爾獎遵循的原則是,除了公布最終獲獎者外,候選人的名單都不對外公開,並設置了50年的保密期。因此,對於每年可能出現的各種傳說,說某人獲得提名成為諾貝爾獎候選人,其真實性必須50年後才能得到驗證。

編輯本段華人得主

  楊振寧:1922年生於安徽,美籍華人(獲獎時為中國國籍),195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時年35歲;

  李政道:1926年生於上海,美籍華人(獲獎時為中國國籍),195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時年31歲;

  丁肇中:1936年生於美國,美籍華人,1976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時年40歲;

  李遠哲:1936年生於台灣,美籍華人(因後來在台灣從政而放棄美國國籍),1986年獲諾貝爾獲化學獎,時年50歲;

  朱棣文:1948年生於美國,美籍華人,1997年獲諾貝爾獲

中國人諾貝爾獎得主

物理學獎,時年49歲;

  崔琦: 1939年生於河南,美籍華人,1998年獲諾貝爾獲物理學獎,時年59歲;

  達賴十四世: 1935年生於西藏(應該是中國的青海省),中國國籍,1989年獲諾貝爾和平獎,時年54歲,但中國政府對於這個深深傷害中國人民感情的評選結果拒絕承認;

  高行健:1940年生於江西,獲獎時為法國國籍,2000年獲諾貝爾獲文學獎,時年60歲。

  錢永健:1952年出生於紐約,美國華裔化學家,中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的堂侄。現為美國科學院院士、醫學院院士,美國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化學及藥理學兩系教授。他發明多色瑩光蛋白標記技術,為細胞生物學和神經生物學發展帶來一場革命。2008年10月8日錢永健與馬丁·沙爾菲、下村修共享諾貝爾化學獎。

  高錕:1933年出生於中國上海,英美雙國籍,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2009年因在「有關光在纖維中的傳輸以用於光學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與發明了半導體成像器件——電荷耦合器件(CCD)圖像感測器的博伊爾和史密斯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時年75歲。
推薦閱讀:

關於克服困難的名言警句
關於情感夢的解析有哪些?
我愛過你利落乾脆,再見不負遇見,關於前任,我有一些話想對你說 聽雲說
八字中關於神煞 3
關於父愛母愛的名言

TAG:諾貝爾獎 | 關於 | 諾貝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