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妙法蓮華經要解

此土著述.第 1609 部 編輯:比丘戒環  妙法蓮華經要解  No. 602-A 妙法蓮華經解序  前住福州上生禪院嗣祖沙門及南撰  諸佛出興唯為一事。千經所演無有餘乘。直以妙萬法而明一心。即幻華而示實相。則妙法蓮華經者。諸佛之本宗千經之輨轄。一心之元鑒實相之妙門也。秦譯已還垂八百載。訓辭釋義代有哲人。而責備求全互有得失。信曰滿世間之鶖子。如恆沙之菩薩。盡思度量莫知少分。故雖多歷講解有所未盡。而潤色評論不拒來者。溫陵蓮寺環師。深究一乘博探眾說。研幾摭要為之科解。宣和己亥初辱不鄙命予校證。既又遍質宗匠務契佛心。越丙午復會予南山。討疏尋經參詳再四。黜名相芟蘩蔓。使入佛知見者。無摘葉尋枝之厭。有析薪秉燭之觀。是真能發明秘要之藏也。或者扣師七軸文中何處為正說。妙法曰千經萬論唯為此事。豈茲一席輒有異談。世尊以是而開示。群迷以是而悟入。火宅以是而出離。寶所以是而前進。若等多劫以半日。現大千於一身。龍女之成佛不輕之遍記。藥王之然身。觀音之隨應。凈藏之轉邪。普賢之勸發。凡以是也。不明此事則滿目陳言。開佛知見則孰非妙法。竊觀一期之問答。見全經之述作矣。儻沿披味深造而自得。遂可跏趺無量義處。反照白毫相光。開方便門示真實相。直拋糞器長御白牛。則一乘妙法備在我而不在佛。備在心而不在經矣。譬如琴瑟箜篌雖有妙音。若無妙指終不能發。則夫欲發明是事。當以斯解為妙指也。  靖康丁未春暮中浣日謹序  法華經要解目次卷首科卷第一之一序祥邁注弘傳序序品第一卷第一之二序品之餘方便品第二卷第一之三方便品之餘卷第二之一譬喻品第三卷第二之二譬喻品之餘卷第二之三信解品第四卷第三之一藥草喻品第五授記品第六卷第三之二化城喻品第七卷第三之三化城喻品之餘卷第四之一五百弟子品第八人記品第九卷第四之二法師品第十寶塔品第十一卷第四之三提婆達多品第十二持品第十三卷第五之一安樂行品第十四卷第五之二湧出品第十五壽量品第十六卷第五之三分別功德品第十七卷第六之一隨喜功德品第十八法師功德品第十九卷第六之二不輕品第二十神力品第二十一囑累品第二十二卷第六之三藥王品第二十二卷第七之一妙音品第二十四普門品第二十五卷第七之二陀羅尼品第二十六莊嚴品第二十七勸發品第二十八  法華經要解目次(終)  No. 602-B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  道者山如意野老 祥邁 注  妙法。  注曰。梵雲薩達磨。此雲妙法。或雲正法。蓋薩字之中含攝二義。故秦本妙法晉本正法皆無失也。具十妙義獨勝余經。故云妙也。一乘真宗中道了義。故云正也。住持真理為物軌範。故云法也。天台玄義慈恩玄贊廣陳義門。此不具錄。  蓮華。  注曰。梵雲奔茶利迦。此雲白蓮華。白為眾色之本。一乘為余乘之宗。故取喻之。如下經中初放白毫之光。終賜白牛之駕。是此義也。蓮華者。居泥不染因果齊彰。喻前妙法開權顯實會三歸一。明佛知見不同餘經。法喻雙題。故云妙法蓮華。  經序。  注曰。梵雲素呾[纜-(罩-卓)]。此雲契經。契謂契理契機。經謂貫攝常法。即契理合機之教。故云契經。今略契字務從簡也。述經奧旨敘列源由。名為序也。故天台曰。發秘密之奧藏。稱之為妙。示權實之正軌。故號為法。指久遠之本果。喻之以蓮。會不二之圓道。譬之以華。聲為佛事稱之為經。圓詮之初目之為序。此經盪化城之執教。廢草庵之滯情。開方便之權門。示真實之妙理。會眾善之小行。歸廣大之一乘。文博義深余經莫及。若廣說者。妙有十妙。法有三軌。蓮華六義。經有六釋。具如玄義中說。更有光宅疏文慈恩玄贊。學者知之。  終南山釋道宣述  注曰。終南山名。在長安城南。與秦嶺太白太一皆連接也。在扶風武功縣。關中記雲。終南一名中南。在天之中居都之南。故曰中南。三秦記雲。終南一名地?可避洪水。道宣律師名也。姓錢氏。彭祖之後。湖洲長城縣人。隋吏部尚書錢申之子。生於隋開皇之間。大作佛事。於唐太宗高宗之代。文采照灼戒德不群。制四分律鈔弘贊毗尼。又述弘明僧傳等百有餘卷。有時行道失跌感韋將軍捧足。錯裁座具致黃瓊天人指授。借得天上舍利流布人間。別有感通傳具詳異事。謚號澄照大師。法華要覽雲。師述序時韋天以法華尊上未易冠言。遂稟報十方諸佛。佛皆許肯。即今法華經之序也。故慈照頌雲。南山大士最幽玄。撮成樞要在經前。韋馱天將親垂報。十方諸佛許師言。  妙法蓮華經者。統諸佛降靈之本致也。  注曰。致意也。諸佛出世本說此經。開方便門示真實相。誘火宅之痴子。指衣下之明珠。悟諸法空入佛知見。故下經雲。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所謂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凈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是為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天台師雲。一即法身大即般若事即解脫。此之三法眾生本具為因。諸佛顯示為緣。出世元意秪為此矣。此釋一大事因緣。四種知見以四義釋。一約四位。二約四智。三約四門。四約觀心。皆言佛知見者。謂分真之初。三智五眼一時開發。同入一乘諸佛實相也。天長釋雲。非三非五故云一。廣博包含故稱大。說此化生故曰事。機能感佛為因。佛隨彼應名緣。有此一大事之因緣。所以出現於世也。開示悟入者。上二即能化。謂大開而曲示。下二即所化。謂始悟而終入。知即根本智。見即後得智。亦名一切智智。南嶽思大師雲。開佛知見是十住位。示佛知見是十行位。悟佛知見是十迴向位。入佛知見是十地位及等覺位。皆言佛知者。得一切種智也。皆言佛見者。悉得佛眼也。此約位釋。谷響鈔雲。三智圓觀名佛知。五眼圓覺名佛見。  蘊結大廈出彼千齡。東傳震旦三百餘載。  注曰。蘊結積聚也。大廈西域也。震旦東國也。佛滅度後千年之外教流東方。故積聚西域出於千年也。自西晉法護創傳此經。至於唐國三百餘年也。  西晉惠帝永康年中。長安青門燉煌菩薩竺法護者。初翻此經名正法華。  注曰。晉司馬氏都於洛陽。望於東晉故云西晉。惠帝世祖之子。永康惠帝年號。青門長安東門。本長安霸城門。俗呼為青門。竺法護本月氏國人。後移居燉煌。故又為燉煌郡人也。少出家傳道為懷。以西晉之代來化洛陽。立寺於長安青門外。設像行道助誘後徒。譯出眾經光揚像法。人美其德號為菩薩。初翻此經名正法華經。勒成十卷。其真言字句皆作晉言。  東晉安帝隆安年中。後秦弘始龜茲沙門鳩摩羅什。次翻此經。名妙法蓮華。  注曰。西晉遭亂。元帝渡江建都江東。故云東晉。安帝孝武之子。隆安安帝年號。後秦姚興也。弘始姚興年號。晉居正位。秦為旁僭。故先舉晉而後秦也。鳩摩羅什龜茲國人。傳教秦[邱-丘+(看-目)]大弘佛法。譯出般若維摩等經智度中百等論。再翻前經名妙法蓮華經。文成七卷。今所行者。  隋氏仁壽。大興善寺北天竺沙門闍那笈多。後所翻者同名妙法。  注曰。隋氏謂隋文帝也。仁壽文帝年號。闍那笈多三藏法師名也。笈多與師那連提梨耶舍同來此土。文帝禮重安置於大興善寺。官給所須。譯出眾經。後翻此經名添品妙法蓮華經八卷。但於藥草喻後加千餘字。外者皆與羅什本同。  三經重沓文旨互陳。時所宗尚皆弘秦本。  注曰。上之三譯本是一經故。文詞意旨重沓互有。世人傳讀皆弘什譯。  自余支品別偈不無其流。具如序歷故所非述。  注曰。宣公作大唐內典錄十卷。備括眾經該論本末。今言三本之外。更有支流別行品偈。具如所撰內典錄中。事多冗雜故此不述也。已上序翻譯源流。已下述本經旨趣。  夫以靈岳降靈。非大聖無由開化。  注曰。靈岳降靈。謂山嶽蘊英靈之秀。生此靈明之大聖。開化世間。意借詩中惟岳降神生甫及申之文也。靈神也。彼美賢臣降生。此嘆聖人現化降神也。  適化所及。非昔緣無以導心。  注曰。佛雖大聖。不化無緣之人。故適化所及皆有昔緣開導其心。故聞今所說。方能信受也。  所以仙苑告成。機分小大之別。  注曰。仙苑即波羅奈國鹿野苑也。是昔五通仙人聞宮女音墮落之處。故又號仙人苑也。如來世尊初成佛後。向此苑中三轉法輪。諸聞法者有登大乘位者。有證小乘果者。從此世間有大小乘。蓋隨機器分也。  金河顧命。道殊半滿之科。  注曰。金河即拘屍那城北阿利羅?提河。此譯為有金河。河畔有娑羅林。如來於此娑羅林中入於涅槃。顧命謂命將欲終而垂言教。謂之顧命。昔成王將終。作顧命之書。今佛將終。說涅槃之經。殊分也。如來於彼涅槃經中。說半滿二字。分大小二乘。  豈非教被乘時。無足核其高會。  注曰。仙苑初唱。金河終談。道分大小者。豈非教被隨根乘時設化。但愧無足得預考核於高會也。  是知五千退席。為進增慢之儔。  注曰。如來將說法華一乘。五千比丘禮佛而退者。欲顯今經甚深。令增上慢人進求大乘爾。  五百授記。俱崇密化之跡。  注曰。富樓那等五百聲聞。於古佛所久修梵行。皆蒙釋迦往生勸化。內蘊菩薩外現聲聞。今於法華會上。俱得授記作佛。  所以放光現瑞。開發請之教源。  注曰。放光現瑞發起教之因緣也。如來初放白毫相光。照於東方萬八千界。於是彌勒睹七事以騰疑。文殊擬十因而領答。此起教之因緣也。  出定揚德。暢佛慧之宏略。  注曰。佛從定起。明二種甚深。演暢佛慧之大略也。二甚深者。一證甚深。經雲。諸佛智慧甚深無量。二阿含甚深。經雲。其智慧門難解難入。此序意也。  朽宅通入大之文軌。  注曰。此火宅喻也。火宅喻於三界。諸子喻於眾生。火宅門外而設三車。喻昔權說三乘也。末後等賜大白牛車。喻今實說一乘也。破三顯一誘入大乘。此如來之本致也。光宅疏主立四乘教。義准於此。  化城引昔緣之不墜。  注曰。此化城喻也。化城喻二乘。寶所喻於大乘。勸進二乘令歸一極。勿滯權宗而為究竟。昔為王子已化汝等。今說法華再引令入。此上三句明三周之旨也。  系珠明理性之常在。  注曰。系珠喻也。珠喻一乘佛性。醉人衣下而系寶珠。昏沉不知枉受辛苦。喻諸聲聞。佛於往昔大通佛所。為王子時。以大乘法而令發心。多劫廢忘不知不覺。既得羅漢以少為足。今蒙佛說昔事方憶授無上記。喻如親友指珠示之令離貧苦。  鑿井顯示悟之多方。  注曰。鑿井喻也。水喻法華一乘。穿鑿求之喻聞解思修。若見濕泥知水必近。若聞法華成佛不遠。開示多方令人悟入。又干土喻如眾生。濕土喻如二乘。泥喻菩薩。水喻諸佛。  詞義宛然喻陳惟遠。  注曰。佛說此經言詞義理明白宛然。譬喻鋪陳其致惟遠。非佛智深悲厚。孰肯如是。  自非大哀曠濟拔滯溺之沈流。一極悲心拯昏迷之失性。  注曰。哀悲也。曠遠也。一極至極也。言三周七譬顯示一乘。四行六記攝諸含識。文喻巧妙勸進諄諄。拔出生死之流。援拯昏迷之性。自非如來大悲遠濟至極慈心。誰能如此。  自漢至唐六百餘載。總歷群籍四千餘軸。受持盛者無出此經。  注曰。大教東傳自漢至唐。中間經籍四千餘卷。受持轉誦斯經獨盛。  將非機教相扣。並智勝之遺塵。聞而深敬。俱威王之餘績。  注曰。績功也。扣投也。言根教相投聞而便敬之人。皆大通智勝佛之遺塵。威音王佛之餘功也。  輒於經首敘而綜之。庶得早凈六根。仰慈尊之嘉會。速成四德。趣樂土之玄猷。  注曰。庶冀欲也。此經殊勝隨喜者獲五福。書持者凈六根。仰攀也。慈尊嘉會謂慈氏如來龍華之會也。四德謂涅槃具常樂我凈之四德也。樂土謂法性常寂光土。玄妙也。猷道也。  弘贊莫窮。永貽諸後云爾。  注曰。貽遺也。言弘贊此經永遺後代。冀流通之無盡也。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  No. 602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一之一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 戒環 解  △開釋科五。  初通釋經題。  實相妙法巧喻蓮華。內則直指乎一心。外則該通乎萬境。方華即果處染常凈。此蓮之實相也。生佛本有淪變靡殊。此心之實相也。其狀虛假其精甚真。此境之實相也。心境萬類通謂之法。精粗一致凡聖同源。即諸世諦觸事而真。言詞不可示分別不能解。故以妙稱也。六趣之所迷淪。蓋迷此也。諸佛之所修證。蓋證此也。洎夫廣演言教無數方便。蓋為此也。但以眾生垢重根器未純。先說三乘假名引導。故權而未實粗而未妙。及乎諸糞既除心相體信。乃示實相會歸一乘。則妙而無粗矣。諸佛能事終畢於是也。然所謂妙法非去粗而取妙。蓋即粗以顯妙也。所謂一乘非離三而說一。蓋會三而歸一也。即粗顯妙猶蓮之即染而凈。會三歸一猶蓮之自華而實。法喻雙彰名實並顯。故號妙法蓮華。夫證是法者。必以大智為體妙行為用。智譬則蓮行譬則華。智行兩全乃盡其妙。故經文始於一光東照。智境全彰終於四法。成就行門悉備正宗之初。三周開示皆所以明體也。囑累之後六品敷揚。皆所以明用也。中間轍跡無非智行。旁顯體用。兼明彰實相之大全。列開悟之真范。發明種智成就果德。故若有聞者無不成佛。凡能領悟即得授記。一事一相無非妙法也。由是而往。山河大地明暗色空。擴而充之則物物燈明智體。推而行之則步步普賢行門。直下即法以明心。不復離物以觀妙。則所謂大事因緣一題盡之矣。  △二通述己意。  欽惟斯典盛行於世。人莫不願洛誦深造。而每見其難能者。非經之難特傳記難之也。夫傳以通經為義。辭達則已。類且繁分名相虛尚。多駢煙颺細科塵飛。雜辯滔滔謾謾杳莫可究。所以難能也。竊觀近世明經之體。一於經旨不泥陳言。欲約而盡深而明。釋義不出科目立言必求綸貫。煥乎有文釋然易解。今輒效為斯解。然有其志無其才。深愧其不逮也。妄意之初。竊謂法華為三乘檃括大事指南。與華嚴實相終始。於是兩載覃思華嚴經論。深考吾佛降靈之本致。復咨謀宗匠探賾講肆。歷窮智者慈恩廣疏古今作者註解。摭其所聞。參諸圓覺楞嚴維摩諸經。稽核宗趣證正事法。然後命筆。雖立科釋義有異舊說。而綜文會意稍合華嚴。削繁錄實務在疏明。一大事佛知見而未敢自許。達者苟不是古非今以人廢言。試詳覽之一校其當否。  △三通敘科判。  釋經有科。判教有宗。如禾有科以容其苞本。如水有宗以會其支派。嘗謂華嚴法華蓋一宗也。何以明之。夫法王應運出真兆聖。唯為一事無有餘乘。是以首唱華嚴特明頓法。雖知根鈍且稱本懷。及乎怖大昏惑。乃權設方宜。至於眾志真純則還示實法。然則二經一始一終實相資發。故今宗華嚴而科釋也。或謂華嚴純談實性。獨被大機。法華引權入實。三根齊被。二經旨趣迥不相及。引彼釋此殆不知宗。而愚竊觀信解品。其父先來求子不得。中止一城。其家大富。窮子遙見恐怖疾走。正喻初說華嚴也。臨終命子委付財物。窮子歡喜得大寶藏。正喻終說法華也。跡此觀之。始而驚怖終而親附者無異父。窮之所棄達之所獲者無異寶。既無以異何為而不應宗之耶。又況二經以智立體以行成德。放光現瑞全法界之真機。融因會果開修證之捷逕。凡所設法意緒並同。二經相宗亦足見聖人說法始終一貫。果唯一事無有餘乘。旨趣稍馴幸無深誚也。今科判此經二十八品分三。初序分一品。二正宗分十九品。三流通分八品。正宗二。初三周開示十品。自方便至學記八品。說三周法授三根記。自法師至寶塔二品。授廣記以圓該前記。會諸佛以圓證前法。二顯妙勸持九品。自提婆至安樂行三品。顯功行之妙也。自湧出至壽量二品。顯本跡之妙也。自分別至不輕四品。顯聞持之妙也。使由前開悟依此弘持。乃不失宗圓契妙法。流通八品。自神力品發起囑累品付授。其餘六品全體前法示現行境。流通是道。名以行契智常然大用之門。今初序分者。開發正宗之端緒也。其法有二。自人天眾集無量義畢。佛踞大定天雨四華。六震撼無明之障緣。一光現智境之實相。此釋尊標本圓發其緒也。其次彌勒示問文殊決疑。引燈明之本光。證今佛之瑞相。此大士承流助發其緒也。自余廣引意皆懸敘一經本末。欲達正宗必先明序分。則於深經猶繹絲之得緒無所不盡。猶升堂之得序必臻其奧矣。  △四譯經人時。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奉詔譯  姚秦東晉偽王也。姓姚名興。為秦國王。梵語鳩摩羅什此雲童壽。謂童年而有耆德也。奉秦王詔翻譯此經。  妙法蓮華經序品第一  △五正解文義三。初序分分四。  一說法時處。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  如是之法我從佛聞。此阿難結集時。升座最初之唱。以證法有所授而已。不必玄說。一時之語乃佛遺言。諸經通用故不定指也。王舍城即靈山所附之城。摩竭陀國之屬境也。即西域人間。耆闍崛山此雲鷲頭山。從形得名。即古佛住處。以古佛所住故稱靈鷲。夫說法所依各隨宗趣。華嚴展轉十處為圓彰法界。圓覺依大光明藏為直示本起。此依人間之城者。同染凈以明蓮華之義。據古佛之處者。示祖述以繼燈明之道耳。  △二法會聽眾二。  初標敘科義。  二法會聽眾三。初聲聞次菩薩後人天。此經會權歸實。聲聞當機所以初列。菩薩即主伴眾也。人天外護眾也。  △二依科列眾三。初聲聞眾二。  初無學眾。  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至)心得自在。  佛常隨眾止千二百五十人。今言萬二千者。兼他方所集也。阿羅漢義翻殺賊。亦曰應供。亦曰不生也。善淵之心不能全一。粘湛發識流逸奔境名漏。諸漏者謂欲漏有漏無明漏。皆以粘湛妄識為體。為三界煩惱之本。煩惱即貪嗔痴等十使。為諸漏之緣。戕害法身逼惱正性。名煩惱賊。言漏盡無惱者。以本盡故緣無。是謂殺賊也。己利即證智斷惑之事。文句謂三界因果皆為他事。智斷功德乃名己利。逮得己利乃堪為人天福田。故號應供。律文凡於應供須忖己德行全缺者。使忖己利也。蓋夫苦身而作端坐而食。擎跽而拜逆立而受。苟無己利之德其害非細。行人識之。諸有結者即惑習之業為二十五有之生因。以因盡則果亡。是謂不生也。小乘有定無慧為偏縛未得自在。今雲心得自在。乃是定慧兩足俱解脫人。以明大阿羅漢影響眾爾。  其名曰阿若憍陳如(至)如是眾所知識大阿羅漢等。  此舉萬二千人領袖上德。即十大弟子之列也。佛有十大弟子。為法王法臣各備眾德。權示專門輔弼大化。故大迦葉頭陀第一。身子智慧第一。目連神通。旃延論議。阿?天眼。富那說法。善吉解空。阿難多聞。波離持律。羅雲密行。各居第一。如孔門十哲之列。是其常數。今從憍陳至羅雲有二十人者。旁兼眾德圓彰法化也。亦各有第一之德。增一阿含雲。憍陳初悟解。優樓供養眾。伽耶伏諸結。那提善教化。劫賓知星宿。憍梵受天供。離婆不倒亂。畢陵能苦坐。薄拘壽不夭。俱絺善答難。孫陀容挺特。各第一也。眾所知識者。其德顯著故。諸名緣義非經要旨。不必繁講。  △二有學眾。  復有學無學二千人(至)亦與眷屬俱。  此小聲聞眾。尚在學地。學於無學者也。摩訶波闍此雲大愛道。為尼眾首。與耶輸皆示跡同塵。影響眾也。  △二菩薩眾。  菩薩摩訶薩八萬人(至)能度無數百千眾生。  菩薩摩訶薩者。謂菩薩中之大菩薩。即地上等覺之列。揀非地前也。阿耨菩提此雲無上正遍正道。陀羅尼此雲總持。謂得一切智總持萬法也。樂說辯即四辯之總。八地已上名不退位。五地七地得陀羅尼。說決定法名不退輪。諸皆嘆德也。住不退位者。得是道以處已。轉不退輪者。運是道以利人。此自覺覺他之德也。以慈修身者意在共濟。善入佛慧謂能運漚和。通達大智則所證者明。到於彼岸則所造者實。此內德也。由是充實著現。故名稱普聞。此外德也。內德通達則有見而化者。外德普聞則有聞而化者。故其所度至於無數百千。皆大菩薩之德。地前所無矣。  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至)八萬人俱。  此經以智立體故文殊居首。蓋文殊具大智妙德為法身體。為諸佛師為世間眼。開佛知見莫先於此。余各表此經之一德也。觀音助智行悲。大勢具大德用。精進念不退轉。不息億劫勤修。寶掌掌握法寶。藥王應機發葯。勇施一切能舍。寶月覺體明凈。月光能除痴闇。滿月兼上二德。大力負荷大法。無量力對境不動。越三界不現身意。?陀羅善護正見。彌勒以慈續佛。寶積能聚能利。導師導邪入正。此八萬之上首一經之表法也。蓋由大智開佛知見。而助智以悲歷備眾德。乃至導邪入正。則一乘之體具萬行之用全矣。不列普賢者。自觀音已下皆普賢之行。但初且以智立體開佛知見。終至以行成德。乃見普賢各專表也。  △三人天眾二。一天龍八部六。  初諸天眾。  爾時釋提桓因(至)與其眷屬萬二千天子俱。  釋提桓因即帝釋也。明月月天子。普香星天子。寶光日天子也。欲界六天曰四天王天忉利夜摩兜率化樂他化自在。帝釋即忉利天主。化樂天主號自在。他化天主號大自在。不言夜摩兜率者。舉上下以該中也。色界四禪十八天。初禪三梵天。其王為娑婆界主號屍棄大梵。二禪三光天王號光明大梵。不舉余天者。言等以該之。  △二諸龍眾。  有八龍王(至)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難陀此雲喜。?雲賢。以時雨喜物有賢德故。二龍乃目連所降者。娑伽羅雲海。和修吉雲多頭。德叉迦雲現毒。阿耨達池名。摩那斯雲大身。優缽羅雲青蓮池。若干即不定數。謂不勝數也。  △三緊那羅眾。  有四緊那羅王(至)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緊那此雲疑神。似人而有角可疑。亦云歌神。隨佛說法皆能歌之。故皆名法也。法緊歌四諦。妙緊歌十二緣。大緊歌六度。持緊歌一乘。  △四乾闥婆眾。  有四乾闥婆王(至)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乾闥婆此雲嗅香。能尋香奏樂也。樂謂歌舞等伎。樂音謂鼓節弦管。美即伎中勝者。美音音中勝者。  △五阿修羅眾。  有四阿修羅王(至)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修羅此雲非天。多瞋無天行故。婆稚雲有縛。好鬥戰故。佉羅雲廣肩。涌海水者。毗摩質多雲海水波音。擊海波者。羅睺雲障蔽。能障日月。  △六迦樓羅眾。  有四迦樓羅王(至)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迦樓羅此雲金翅鳥。常啖龍。大威懾龍。大身勝群。大滿龍常滿意。如意頷有此珠。八部皆神眾能變形預會。不列夜叉摩睺羅。略之也。  △二人王等眾。  韋提希子阿闍世王(至)退坐一面。  摩竭陀國頻婆羅王夫人。號韋提希。其子號阿闍世。不舉人民者。王出而民從可知。各禮佛足退坐一面。言雖多不逼肅然有序。  △三大覺圓發六。謂之六瑞。  一說法瑞。  爾時世尊四眾圍繞(至)教菩薩法佛所護念。  △二入定瑞。  佛說此經已(至)身心不動。  無量義經雲。無量義者從一實相生無量法。眾集先說無量義經。經畢復入無量義定者。所以發妙法端緒也。示於一事一理一動一寂之間。莫不具無量義。然後可入妙法。  △三雨華瑞。  是時天雨曼陀羅華(至)而散佛上及諸大眾。  摩訶雲大。曼陀羅雲適意。曼殊沙雲柔軟。皆天妙華也。華表正因。以因必趣果故。散佛上而又及大眾者。示此會當得正因也。  △四動地瑞。  普佛世界六種震動。  六震者。動起涌震吼擊六種也。東涌西沒動遍等遍之說皆不離此。所以六震者。表依六識翻破無明。楞嚴說。山河大地皆無明感結本唯一真。故云普佛世界。  △五眾喜瑞。  爾時會中比丘比丘尼(至)歡喜合掌一心觀佛。  喜睹前瑞翹佇嘉應。  △六放光瑞三。  一光相周亘。  爾時佛放眉間白毫相光(至)靡不周遍。  一光周亘全彰妙體也。白毫即本覺妙明。東方為不動智境。萬八千界依根塵識十八界言也。眾生迷此本明本智成十八界。自為限礙難造妙體故。將說法華先現此瑞。使行人直下自發本明照了本智。則根塵識界通為智境。無復限礙廓達圓融。故言萬八千界。  △二圓現法界事相。  下至阿鼻地獄(至)及聞諸佛所說經法。  阿鼻此雲無間。即地獄最下。阿迦膩吒雲質礙究竟。即色界極頂。不言無色者。無色非可見故。上極諸天下窮地獄。於此世界盡見彼土。所謂圓現。  △三圓現生佛始終。  並見彼諸比丘比丘尼(至)以佛舍利起七寶塔。  始自比丘四眾修行得道。次見菩薩諸佛行相。終至涅槃起塔。是現眾生諸佛之始終也。一光東照周亘圓現。如此詳悉者。直依智境示諸法實相也。世間萬法自識境觀之。悉皆幻惑莫得其實。自智境觀之。如是性相因緣。如是果報本末。咸一妙明無非實相。若諸眾生本明洞發本智現前。則廓照圓現與佛不殊。妙體實相昭昭心目矣。故文殊曰。今佛放光明助發實相義。自後經文全顯斯旨。故先發緒如此。  △四大士助發二。初彌勒示問二。  初示疑發問。  爾時彌勒菩薩作是念(至)悉見彼佛國界莊嚴。  彌勒為補處之主。欲作當來之利。故於此示疑以問。文殊為世間之眼。欲發群盲之智。故於後援古以證。是謂助發。  △二以偈重宣二。初申疑問二。  初總問六瑞所以。  於是彌勒菩薩欲重宣此義。以偈問曰。  文殊師利(至)得未曾有。  此問放光雨華動地眾喜四瑞也。不問說法入定二瑞者。為所常見故。  △二詳問光中所見二。  一問圓現法界事相。  眉間放光(至)於此悉見。  頌上極諸天下窮地獄等相也。  又睹諸佛(至)為說凈道。  頌見聞諸佛所說經法也。聖主師子言說法無畏。演說經典微妙第一至令人樂聞。即以一乘教諸菩薩也。講說正法種種因緣至為說凈道。即以三乘開悟眾生也。若人遭苦至盡諸苦際。即小乘四諦法。四句如次配見苦斷集修道證滅也。若人有福至為說緣覺。即中乘十二緣法也。聲聞三生種福為厭苦。支佛百劫種福為求道。故有福供佛志求勝法可授中乘。若有佛子至為說凈道。即大乘六度法也。六度以種種行為用。以無上慧為體。行得慧濟即無染著。故名凈道。於二乘言人。於大乘言佛子者。止宿草庵自同使人。成就大志乃命為子。  文殊師利(至)今當略說。  結前開後也。  △二問圓現生佛始終。  我見彼土(至)而擊法鼓。  此頌修行之始。後頌涅槃之終。此即種種因緣信解相貌。而大要不出六度。從或有行施至求佛智慧檀度也。我見諸王至而被法服戒度也。比丘處閑誦經忍度也。菩薩勇猛為道進度也。離欲修禪至贊諸法王禪度也。智深志固至而擊法鼓智度也。戒有三聚。謂攝善法戒。攝眾生戒。攝律儀戒。諸王問道攝善法也。舍臣妾攝眾生也。被法服攝律儀也。忍有三種。謂生忍苦忍第一義忍。比丘處閑誦經。即閑林靜谷惡人惡獸為生忍。礪比丘節為苦忍。樂誦經典即第一義忍也。離欲有三。謂五塵欲二乘欲法愛欲皆離也。得五神通者非凡夫五通。以初學對佛分有漏無漏耳。  又見菩薩(至)求無上道。  此廣頌菩薩行道因緣相貌也。天龍恭敬不以為喜。菩薩自重也。處林放光濟地獄苦。菩薩大悲也。痴眷屬謂唯恣情慾不能遷善者。自未嘗睡眠至歡喜無厭。乃六度。眾行不複次第。但隨所見。或有說寂滅法等者。或以教說求道也。觀諸法性等者。或以覺觀求道也。心無所著等者。離教觀忘心跡以求道也。雖種種因緣相貌不同。無非實相妙行。故於光中詳現。  文殊師利(至)其華開敷。  此頌涅槃之終也。直曰縱橫曰廣。四十里為一由旬。天樹王者。忉利天員生樹。寶華開時天界自然嚴飾妙好。乃佛滅後供養舍利果報也。故諸佛子為供舍利嚴好如之。  △二請答疑。  佛放一光(至)為說何等。  仁指文殊也。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一之一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一之二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 戒環 解    妙法蓮華經序品第一之餘  △二文殊決疑四。  一忖答。  爾時文殊師利(至)故現斯瑞。  雨以一味沾洽。螺以一音亘徹。鼓以號令群眾。義以開發隨宜。  △二引證二。  初引燈明本始。  諸善男子(至)天人師佛世尊。  阿僧雲無數。劫雲時分。欲原光瑞本始。而推之於無數不思之劫者。此光此法固始於無始。超乎數量也。佛號日月燈者。日昱晝月昱夜。燈則照於日月所不照。而通乎晝夜之道相續無窮。彼佛妙智真明兼三者之德。故以為號。十號初言本終言跡。中言德本謂真性一切如也。故曰如來。跡謂道化。人天尊仰。故曰世尊。德即萬德種智事也。為良福田故應供養。圓具四智。故能正遍知。萬行真明曰明行足。善入塵勞窮盡萬法曰善逝世間解。證無等等曰無上士。化物不暴挺然不屈曰調御丈夫。三界摸范曰天人師。自他覺滿曰佛。總而言之。從如實道來具萬德應物。為世所尊之號也。  演說正法初善中善後善(至)成一切種智。  此敘燈明亦於一乘隨宜說三也。初中後者。指三乘之法。皆應機契道無不善也。藉權顯實故其義深遠。方便隨機故其語巧妙。本於一乘故純一無雜。明菩薩行。故具足清白梵行之相。以一乘應三乘而說。故云說應四諦等。於二乘言求。於菩薩不言求者。佛為大事出興。本說教菩薩法。故不待求於余乘非所願說。特因樂小者求而後說也。於聲聞言涅槃。於辟支菩薩言種智者。聲聞厭生死苦取滅諦小果。故進之於究竟涅槃。辟支利智菩薩大根。故成之以一切種智。一切種智唯佛能具。  次復有佛(至)植諸善本。  此又引然燈本始。以明妙法傳續之由也。自初燈明至最後燈明。有二萬佛。然燈即最後燈明之王子也。名字姓皆同者。明道同也。有八王子者。聖人示跡表法也。依燈明有八意。表從妙明真心出妙觀察意。其用有八也。妙心本空而能有用故名有意。此妙有也。出乎妙心用無不善故名善意。此妙善也。量不可測名無量意。此妙量也。對境利用名寶意。此妙寶也。觸類而長名增意。此妙增也。善能覺了名除疑意。此妙覺也。應物如響名響意。此妙響也。建立萬法名法意。此妙法也。領四天下者。未出家時未免物累也。聞父得道舍位出家者。離情去累乃趣正覺之表也。智勝王子有珍玩之具。聞父得道。舍之而往。其意同此。心王出三界家。則八識之子隨出而為諸法師。亦若是矣。  △二引瑞事同今四。  一六瑞同。  是時日月燈明佛說大乘經(至)如今所見是諸佛土。  △二示疑同。  彌勒當知(至)欲知此光所為因緣。  昔眾見瑞欲知其緣亦如今眾。  △三說證同。  時有菩薩名曰妙光(至)佛所護念。  妙光即文殊前身。昔因妙光而說者。為其為世間眼能證此法故。今亦因其助發。  △四廣引五。  一三昧同。  六十小劫不起於座(至)而生懈倦。  昔眾六十小劫謂如食頃。今眾五十小劫謂如半日。皆由得法華三昧於道不倦如此。蓋法華三昧真知見力不為頃久推移。不為時劫加損故也。  △二唱滅同。  日月燈明佛於六十小劫(至)當入無餘涅槃。  經已唱滅欲付大事故。今佛經已亦云不久涅槃。欲以妙法付囑有在也。涅槃此雲滅度。謂滅盡諸苦度生死海。真常道果之號。非喪亡之號也。真常者生靈性命之大本也。本真無妄凝常不變。由一念之迷妄。沈幻苦而失其所謂真。淪變生死而失其所謂常。聖人復還元覺。不沈諸妄不受諸變。故曰真常。與儒所謂復則不妄。老所謂復命曰常同意。所謂有餘無餘者。小乘厭生死苦。欲速出三界滯於偏真。證性未圓故名有餘。大乘離生死見無退無出。凝然常寂。證性已圓故名無餘。今雲入涅槃者。示脫幻妄塵擾而反乎本真凝寂也。  △三授記同。  時有菩薩(至)入無餘涅槃。  亦如今說經後記諸弟子也。多陀阿伽度雲如來。阿羅訶雲應供。三藐三佛雲正遍正覺。略稱十號之三也。  △四助化傳續同。  佛滅度後(至)名曰然燈。  妙光昔助燈明為然燈之師。今助釋迦續燈明之道。八子生於燈明師於妙光。至其成佛又號然燈。而然燈又為釋迦之師。蓋是道出於本覺明心。而常資妙光智體。傳續不窮。如一燈明然百千燈。其明不窮其光不二。此妙法大本也。故援引證此。  △五顯益同。  八百弟子中有一人(至)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彌勒初心貪著小乘利養。故於眾經唯求名言。無所通達忘失正見。蒙燈明教故。得值多佛趨補處果。如須菩提等貪著小果一日之價。於此大乘無有志求。蒙釋迦教故。得近法王獲大寶位。  △三結證所忖。  彌勒當知(至)佛所護念。  今昔之事宛然相契。則將說法華斷可忖矣。夫引瑞事同今所忖惟。此且又廣引三昧唱滅等者。意在冥敘一經本末。故廣引之事皆契後文。  △四以偈重頌三。初頌引證二。  初頌燈明本始。  爾時文殊師利於大眾中。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念過去世(至)亦隨修梵行。  此通頌初後燈明法化及八子之跡。  △二頌瑞事同今五。  一頌六瑞同。  時佛說大乘(至)現諸希有事。  △二頌光相同二。  一頌圓現法界事相。  此光照東方(至)悉見彼大眾。  自然成佛道者。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二頌圓現生佛始終。  或有諸比丘(至)說法求佛道。  不頌涅槃相略之也。  △三頌疑問同。  爾時四部眾(至)是事何因緣。  △四頌說證同。  天人所奉尊(至)令妙光歡喜。  △五頌廣引同五。  一頌三昧同。  說是法華經(至)悉皆能受持。  △二頌唱滅同。  佛說是法華(至)佛滅一何速。  諸子悲惱非為生滅。起愛見之悲為眾生悲也。諸法實相義即法華要旨。下至億劫時一遇。皆燈明臨滅宣付勉勖之辭。此經凡長行略則偈詳。長行詳則偈略。聖言說約文體皆然。今此疑問等文。即前詳偈略。唱滅之文。即前略偈詳也。  △三頌授記同。  聖主法之王(至)以求無上道。  由眾悲惱故慰安之。而授德藏記使依歸也。無漏實相即妙法真體也。大覺滅度譬薪火者。以薪雖窮而火傳不知其盡。所謂示滅也。自分布舍利起塔至精進求道。言弟子追慕景仰之事。  △四頌助化傳續同。  是妙光法師(至)度脫無量眾。  妙光廣宣即助化事。八子已下明傳續之由。  △五頌顯益同。  時妙光法師(至)其數無有量。  心常懈怠等者。如懈退寶所貪著小乘也。多游族姓即尚名相也。棄捨所習不務本也。余如前解。  △二頌結證所忖。  彼佛滅度後(至)欲說法華經。  △三頌總牒決疑。  今相如本瑞(至)令盡無有餘。  疑悔者。以小疑大也。上序分竟。  △二正宗分二。初分科敘義。  二正宗分十九品分二。一三周開示十品分三。初說三周法授三根記。即方便至學記品是也。二授廣記圓該前記。即法師品三會。諸佛圓證前法即寶塔品也。所謂三周者。法說一周被上根。即方便品也。為上根猛利則直說法體故曰法說。喻說一周被中根。即譬喻品也。為中根稍鈍以譬喻始解。因緣說一周被下根。即化城品也。為下根甚純故假宿世因緣款啟。然根雖列三。教實通被也。  妙法蓮華經方便品第二  △二依科解文二。初三周開示三。初說三周法授三根記三。初法說一周被上根二。初科分敘義。  前之一光東照妙體已全然默而識之不言而信。非垢重眾生所及。須假語言方便開示。故名方便品。蓋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唯在方便開示使自悟入。故下正說之文。但云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又雲。諸佛唯以一大事出現。欲令眾生開佛知見。自此之外無復正說。特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而已。至於三周九喻百界千如。皆異方便也。然則所謂妙法所謂一大事者。終何說示。所謂佛知見所謂第一義者。若為開顯。而法華最後之唱又豈徒然哉。由是觀之。信有非思量分別所解者。存乎其間。而雲不可言宣。固不誣矣。則凡涉語言文字。皆為方便。故於正宗首標方便之名。深有旨也。  △二科釋正文三。初出定稱嘆二。  初出定。  爾時世尊從三昧安詳而起。  從無量義三昧起也。  △二稱嘆三。  初嘆諸佛二智。  告舍利弗(至)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  雙嘆二智一乘之深也。諸佛智慧指權實二智也。權智說法實智證法。其智慧門指一乘妙法也。經初發緒獨因文殊。而出定輒告鶖子者。此經以智立體會權歸實。文殊為實智之首。鶖子為權智第一。所以告之。意在引權入實也。  所以者何(至)隨宜所說意趣難解。  釋上智深法深之由也。親無數佛則所學之深。行無量道則所造之深。勇猛精進則建志之深。名稱普聞則積德之深。成就深法則所證之深。隨宜所說則方便之深。所以難解難入也。如此深嘆者。將以引權入實會三歸一。欲發起二乘願慕也。  △二嘆自行二智。  舍利弗吾從成佛已來(至)皆已具足。  釋尊出興種種演說方便導生。皆由權實二智耳。方便波羅蜜權智也。知見波羅蜜實智也。非權不能導生。非實不能離著。故須兩具也。諸著者。粗即六塵業。細即二乘法。  △三嘆二智德用五。  一嘆實智證法。  舍利弗(至)成就一切未曾有法。  如來真知見力。廣無不容深無不極。故四無量心四無礙辯。十力四無畏深禪大定。諸解脫法諸三昧門。一一深造實際。凡一切未曾有法無不由此成就。蓋是智也。攝一切法如空包色。融一切相如海納流。故稱廣大深遠。  △二嘆權智說法。  舍利弗(至)言詞柔軟悅可眾心。  如來真方便力。能分別萬法巧說三乘。曲狥機宜故言詞柔軟。稱適物性故悅可眾心。  舍利弗。取要言之。無量無邊未曾有法。佛悉成就。  結二智德用也。  △三重顯深妙。  止舍利弗不須復說(至)乃能究盡諸法實相。  止之不說益顯深妙也。第一難解之法。即實相妙法。非言所及故不須復說。非意所到故希有難解。非二乘所造故唯佛能究。  △四陳諸法實相。  所謂諸法如是相(至)如是本末究竟等。  上所謂實相者。即世間諸法性相體力本末究竟等是也。可見為相。相本為性。形具為體。利用為力。乍起為作。資始為因。助因為緣。緣熟為果。應果為報。始終為本末。窮盡為究竟。一切諸法不離此十。亦各具此十也。如是者。隨事指法之辭。謂諸法有如是之相如是之性。乃至如是而始終。如是而窮盡。無非實相也。即此而推現前種種。松直棘曲鵠白烏黑。竹如是翠華如是黃。凡即諸世諦之事無非實相也。唯其即世諦而無非實相。故證之者當不虧其天真。不離其當體。而默得於色心之外。是謂第一希有難解之法也。舊約四聖六凡十法界而說。以一界各具十如合為十界。百如攝為百界千如。融之以至於無盡。此乃即實相。而明法性也。又作三觀回互而釋。空則是相如。假則如是相。中則相如是。此乃即實相而明觀智也。然此正明諸法實相。乃一乘極談。不應作如如理性釋之。況十如三觀方是大乘圓融之法。於一乘實相同途異轍。達者審之。  △五以偈重頌六。  初頌嘆智德用。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世雄不可量(至)我已悉知見。  世雄不可量至無能測量者。嘆諸佛二智之深也。本從無數佛至難見難可了。頌諸佛智深之由也。於億劫行道至我已悉知見。括顯自行也。佛號世尊又號世雄者。世尊為十號之總。余皆隨德之稱。故或曰雄猛曰慧日曰兩足等。今言世雄者。乃釋迦稱諸佛智德雄猛絕世也。余如長行。  △二頌嘆法實相。  如是大果報(至)其力所不堪。  頌十如及止身子不說之意也。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者。如是實相觸事而真。擬之即差言之即乖也。言諸餘生類無能解者。以即諸世諦性相。而默得於色心之外。為難也。言除諸菩薩信堅固者。許以信得入也。言諸弟子眾力所不堪者。明非二乘法也。漏盡後身即二乘之果。所謂住最後身有餘涅槃者。  △三頌廣嘆智。  假使滿世間(至)亦復不能知。  此自寡智而之眾智。以廣嘆佛智之深也。舍利弗智慧第一。而寡不如眾。故雖滿世間。又滿十方第一之智。皆不足測佛深智也。  辟支佛利智(至)亦復不能知。  此又自利智而之上智。以廣嘆也。聲聞之智不及辟支之利。而辟支既證無漏後身。則其智為極明。新發意菩薩能供佛以增長智慧。能了義以決擇智慧。能說法以發明智慧。則其智之妙又過辟支之利矣。地上不退菩薩之智。又過於地前發意。如是竟不能知者。明佛智非三乘人所知。意在激發權小也。辟支此雲獨覺。竹林稻麻譬最多也。  △四頌廣嘆法。  又告舍利弗(至)十方佛亦然。  無漏妙法。即一乘實相也。二乘不能測故。唯我知是相。諸佛所同證故。十方佛亦然。  △五頌正顯今實。  舍利弗當知(至)要當說真實。  △六斥權使悟。  告諸聲聞眾(至)引之令得出。  斥昔之權使悟今實也。初四句召二乘人。後四句斥權而告之。  △二眾疑請問六。  一聲聞疑念。  爾時大眾中(至)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及。  二乘聞佛深嘆二智。而不能解故疑之。從而作是言已下。皆敘佛前言。  佛說一解脫義(至)而今不知是義所趣。  因佛嘆解脫諸三昧。遂以二乘解脫等佛解脫。謂己已得。不知二乘但離虛妄名為解脫。其實未得一切解脫也。  △二身子發問。  爾時舍利弗知四眾心疑(至)而說偈言。  慧日大聖尊。久乃說是法。  二智破暗故稱慧日。此嘆久默斯要。下乃申問。  自說得如是(至)願佛為解說。  此皆頌佛前言為問。即佛力無所畏解脫諸三昧等文。道場所得法。言所證實智也。我意難可測。言說法權智也。諸羅漢言已得果者求涅槃。言未得果者求緣覺。即前所謂發聲聞辟支佛心之比丘。皆疑佛所嘆。  於諸聲聞眾(至)欲聞具足道。  究竟法即道之絕域。所行道則循斯須而已。佛口所生者。諸弟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具足道即圓頓法。  △三佛止不說。  爾時佛告舍利弗(至)皆當驚疑。  道大機小故。聞者驚疑。  △四身子再請。  舍利弗重白佛言(至)而說偈言。  法王無上尊。惟說願勿慮。是會無量眾。有能敬信者。  佛依小根而止。故獨言天人驚疑。身子依大根而請。故廣言諸根明了。  △五世尊再止。  佛復止舍利弗(至)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諸增上慢者。聞必不敬信。  佛意非慮大根。預知有退席之眾。及恤人天驚疑而已。身子未諭。故佛重舉天人增慢之眾止之。墜大坑者。破法墮惡道之類也。  △六身子三請。  爾時舍利弗重白佛言(至)而說偈言。  無上兩足尊(至)則生大歡喜。  身子為法之切固仗大根而請也。長夜安隱者。眾生痴盲如處長夜。若蒙發明則得大安隱。兩足福足慧足也。舍利弗於聲聞眾智慧第一。故稱長子。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一之二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一之三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 戒環 解    妙法蓮華經方便品第二之餘  △三正說妙法四。  初佛許說。  爾時世尊告舍利弗(至)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聖慈之心感之則應。故雖欲無言。不可得也。  △二上慢退席。  說此語時(至)世尊默然而不制止。  佛止不說俯為此輩故。諸增慢儔果然退去。然靈山勝集豈有凡材。蓋亦大權示跡。警進未學耳。故宣師雲。是知五千退席為進增慢之儔也。於法未得而謂已得。於道未證而謂已證。已實下而自增上。以慢法慢人曰增上慢。  △三眾凈誡聽。  爾時佛告舍利弗(至)願樂欲聞。  枝葉譬瑣末之眾。貞實譬成德之眾。敬對曰唯。領善聽之誡也。  △四正為開示二。  初全提。  佛告舍利弗(至)如優曇缽華時一現耳。  直指妙法全體也。下明一大事佛知見。與所謂是法非思量分別所解者盡此矣。直可非思量分別而解之。優曇此雲靈瑞華。三千年一現。現則金輪王出。譬妙法為一大事時乃說之。  △二款啟十四。  初令篤信。  舍利弗。汝等當信。佛之所說言不虛妄。  既已全提。復將款啟。故飾之使以信得入。  △二明權顯實二。  一標。  舍利弗。諸佛隨宜說法。意趣難解。  △二釋。  所以者何(至)唯有諸佛乃能知之。  雲我以方便演說。即明權也。雲是法非思量所解。顯實也。所以非思量分別者。離識情也。唯佛能知。非二乘法也。  △三示出世本懷。  所以者何。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一大事者。一乘妙法也。即諸佛知見當人妙心。萬法實相無二無三故曰一。此非小緣故曰大事。  舍利弗(至)出現於世。  征釋上義。明諸佛出興本懷也。佛知見者。徹了實相真知真見也。在法名一佛乘。在因名一大事。在果名一切種智。故曰諸佛因一大事故出興。為一佛乘故說法。欲令眾生開佛知見而究竟皆得一切種智也。此真知見生佛等有本來清凈。唯人以妄塵所染無明所覆而自迷失。故佛與開示使得其本來清凈者而自悟入不復迷失也。開者破無明之封。蔀示者指所迷之真體。悟者豁然洞視。入者深造自得。而證一切種智。是謂佛知見道也。  舍利弗。是為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結釋也。  △四示無他道。  佛告舍利弗(至)無有餘乘若二若三。  諸佛為一大事出現故。諸有所作常為一事。以此而教菩薩。以此而示眾生。以此而說諸法。曾無他道也。  △五十方道同。  舍利弗。一切十方諸佛法亦如是。  亦莫不由斯道也。  △六三世道同。  舍利弗(至)究竟皆得一切種智。  雖說百千億無數諸法門。其實為一乘。一切種智即佛果智也。  舍利弗(至)欲令眾生入佛之知見故。  結指歸同也。不言開者。雲教化即開義。  △七自行道同。  舍利弗(至)如此皆為得一佛乘一切種智故。  我今說法皆式諸佛也。種種欲著者。或依濁業欲五塵著愛染。或依凈業欲小果著二乘。  △八結顯一乘。  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無二乘。何況有三。  △九原始要終。  舍利弗(至)於一佛乘分別說三。  此原聖人始以乘時濟導。不得已而說三。然要其終實為一乘耳。五濁皆依性說。性本淵澄五事交擾。起諸塵滓名濁。所謂劫濁者。劫言時也。時多惡事混濁起業。煩惱濁者。開即九十八使。總即貪嗔痴等五鈍。混濁障事。眾生濁者。長養無明支離六道。眾惡相生混濁障性。見濁者。開即六十二見。總即身邊等五利。混濁障理。命濁者。業識為種交遘發生。隨劫短減汩沒生死。劫濁無別體。但依四者增劇立名。釋迦出當劫減壽百歲時。四者正劇。故云劫濁亂時眾生垢重等。  △十斥名會實。  舍利弗(至)非辟支佛。  法王法中雖有二乘之名。曾無二乘之實。如來出興但說教菩薩法而已。傳此乃為弟子。得此乃堪應供。覺此乃真辟支。而不聞不知者烏足為弟子等。故曰非也。是以迦葉領悟之後。乃雲我等今者真是聲聞。真阿羅漢。  △十一揀邪勸信。  又舍利弗(至)無有是處。  以羅漢為後身。以小果為究竟。而不復回心求正道者。皆為增慢邪人名字羅漢而已。  △十二示作遠因。  除佛滅度後現前無佛(至)於此法中便得決了。  除佛滅後去聖逾遠。容有不信。然亦可作得度因緣故。若遇余佛。於此法中便得決了。  △十三結勸。  舍利弗(至)無有餘乘唯一佛乘。  △十四以偈重宣三。  初頌退席。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比丘比丘尼(至)不堪受是法。  前獨雲罪深增慢。此又雲我慢不信等者。前則通舉此則別頌。以比丘出家進取聖果多增慢。優婆塞在家豪貴矜高多我慢。優婆夷女懦邪僻多不信故也。護惜瑕疵謂覆罪文過。眾中糟糠謂亂淳混粹也。佛威德故去者。若窮子之怖父也。  △二頌誡聽。  此眾無枝葉。唯有諸真實。舍利弗善聽。  △三頌正說二。  一頌全提。  諸佛所得法。  直指妙法也。  △二頌款啟十四。  一頌明權。  無量方便力(至)以故說是經。  明應小機開權也。言眾生心所念等者。謂知其所念小法所行小道。所欲小果所系濁業。故以方便說九部法。修多羅雲契經。伽陀雲孤起頌。本事說佛本行。本生說佛前因。未曾有即希有之瑞。因緣即種種緣法。譬喻引事顯法。祇夜雲應頌。優婆提舍雲論議。此小乘九部也。大乘加方廣自說授記。為十二部。是經指九部經也。蓋為樂小之人。權設方便引入佛慧。為大乘之本而已。  △二頌顯實。  有佛子心凈(至)故為說大乘。  明應大機顯實也。心凈則異上欲性。利根異上鈍根。行深妙道異上不行。是故為說大乘而記其成佛也。深心念佛即念自性佛。修持凈戒即持無相戒。此所以為得佛之道也。  聲聞若菩薩。聞我所說法。乃至於一偈。皆成佛無疑。  所謂究竟皆得一切種智也。夫佛道懸曠經劫積行然後乃成。此則才聞一偈而成何耶。蓋佛性之在纏若神珠之在衣。小乘向外求索。故甚大艱難。法華直指當體。故不求自得。是以彼必經劫積行。而此則不幾乎一偈。可以成佛也。  十方佛土中(至)說佛智慧故。  結顯一乘也。但以假名字等者。雖假三乘之名。實說正智之法。  △三頌出世本懷。  諸佛出於世(至)濟度於眾生。  △四敘實通妨。  佛自住大乘(至)為說實相印。  聖人平等行慈至誠待物。故自安住大乘而一如所得之法。加之定慧莊嚴以此度生。欲人同證。若自證大道而以小乘化物則為慳法。於道有妨。是不可也。故凡歸我以信則我待之以誠。不欺小機不誑未學。不貪法利不嫉彼勝。蓋法中諸惡佛皆已斷。故能說法無畏也。安樂行雲。若欲說是經。當舍嫉恚慢諂誑邪偽心。此斷諸法中惡之義也。我以相嚴身等者。謂有能信歸於我。我斯為現勝身說實相法。其所說法皆與實相不相違背。名實相印。又以一實相印一切法。如所謂山河大地一法所印。  舍利弗當知(至)皆令入佛道。  昔願眾生同證實相。今獲顯實是滿本願。此結敘實也。  △五敘權通妨。  若我遇眾生。盡教以佛道。無智者錯亂。迷惑不受教。  以一實化雖我本願。柰何機小怖大。若窮子之驚愕迷悶。則於物有妨。是以用權也。  我知此眾生(至)是亦非真滅。  彼所以迷不受教者。為善本未植濁業強盛故也。堅著五欲痴愛生惱。即煩惱濁也。以欲因緣墜三惡輪六趣。即眾生濁也。受胎微形增長眾苦。命濁也。入邪見林著妄諂曲。見濁也。若有者常見。若無者斷見。眾生因此二見於五蘊計我。故具足六十二見。由是執妄益堅去道益遠。是以於萬億劫。不聞佛名不聞正法。即劫濁也。五者交擾汩昏其性。難以正道度之。是故不得已。而說盡苦道示權果法。即小乘滅諦非真滅也。下示真滅。  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佛子行道已。來世得作佛。  修道證滅。是亦非真了法。本來常自寂滅不假修證乃為真滅。能行此道與覺相應。故得作佛也。  △六會權歸實。  我有方便力(至)唯一無二乘。  雖說三乘皆歸一實。  △七頌三世道同三。一頌過去道同二。  初諸佛等同。  過去無數劫(至)令入於佛道。  言皆依權演實也。  又諸大聖主(至)助顯第一義。  此又廣演諸佛隨機方便異。之言多也。謂以多方便助顯妙法第一義諦。即下文所陳。上至菩薩下至人天小善微因。皆成佛道是也。下文旁出四科。  △二菩薩等同三。  初頌菩薩行。  若有眾生類(至)皆已成佛道。  施戒忍進禪智。六度也。前四為福後二為慧。故曰種種修福慧。自下諸行纖悉備舉。即多方助顯也。使即其所顯明第一義。則一行一相無非妙法。舉手低頭無非妙行。所以皆成佛道。縱雖未成其道已具矣。  △二頌聲聞行。  諸佛滅度已。若人善軟心。如是諸眾生。皆已成佛道。  以善軟為聲聞行者。大品嘆羅漢心調柔軟。凈名雲。住調伏心是賢聖行。  △三頌人天行四。  一造塔善行。  諸佛滅度已(至)皆已成佛道。  萬億種者。或七寶香木。或瓦石沙土。貴賤華質之不同等。妙剎也。精誠戲笑之所寓等。妙心也。所以皆成佛道。  △二造像善行。  若人為佛故(至)度脫無量眾。  諸形像者。或木雕漆布。或泥塑寶鑽。或金銀乃至錫鐵而鑄。或眾彩乃至指爪而畫。若形若影之精朴等。妙相也。自作使人之專略等。妙心也。至若漸積功德具足大悲。如是種種無非實相。皆第一義。所以皆成佛道。然此非二乘所及。故曰但化諸菩薩也。  △三供佛善行。  若人於塔廟(至)如薪盡火滅。  或香華幡蓋出於敬心。或眾鼓伎樂出於喜心。或一色一香出於亂心。乃至歌唄之小音低頭之小善。而皆成佛道者。第一義諦離敬怠絕喜惡。靜亂小大皆通為一故也。若以敬喜為是。以怠亂為非。則終身處乎是非之境喜惡之場。雖歷塵劫碎身粉命。未有得道之期。況一舉手低頭之頃耶。度眾入滅乃詳言成佛轉化之事也。貝螺也。大者繚曲似角。故名角貝。  △四散亂善行。  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  諸行首舉六度。福慧為最難。末舉亂心稱佛為最易。而皆成佛道者。信乎道無難易。顛沛造次無非妙法。無非第一義也。  於諸過去佛。在世或滅後。若有聞是法。皆已成佛道。  結過去道同也。  △二頌未來道同。  未來諸世尊(至)亦同得此道。  此同釋迦本立誓願。次明隨機助顯。  未來世諸佛。雖說百千億。無數諸法門。其實為一乘。  此同過佛以異方便助顯等意。而簡其文也。  諸佛兩足尊(至)導師方便說。  重明佛說一乘之意也。法常無性則言詞相寂不容有說。但為發起佛種故說一乘。此同後文知第一寂滅以方便力說也。是法住法位者。森羅萬像皆即實相也。世間相常住者。山河大地當體真常也。三乘遣相明真故。法不住位。釋動求靜故。見有遷流。一乘觸事而真。不生情解故。法法住位世相常住。道場所證如此而已。故為眾生方便演說也。  △三頌現在道同。  天人所供養(至)其實為佛乘。  次明隨機助顯。  知眾生諸行(至)隨應方便說。  亦同前助顯簡文。  △八頌自行道同。  今我亦如是。安隱眾生故。以種種法門。宣示於佛道。  次明隨機助顯。  我以智慧力。知眾生性慾。方便說諸法。皆令得歡喜。  此亦助顯簡文也。所以逐節舉助顯事者。明三世諸佛以至釋迦。說法儀式並同。  △九頌原始開權。  舍利弗當知(至)而起大悲心。  頌佛出五濁等文。窮無福慧。眾生濁也。生死不斷。命濁也。著欲盲冥。即煩惱濁。不求佛法。即劫濁。深入邪見。即見濁也。以苦舍苦。言不知出要。聖人所以為此起悲開權也。五眼中肉眼礙而不通。天眼通而滯相。慧眼直以破相。法眼直以觀俗。佛眼無不洞徹。而善觀眾生緣業。故云以佛眼觀也。??牛南夷之獸。蔽於愛尾因以害生。眾生蔽五欲之愛害猶是也。大勢佛者。眾生窮無福慧墮險遭苦。唯佛有大勢能救險道。法有大力能斷諸苦。  我始坐道場(至)云何而可度。  始坐道場者。華嚴之後隱舍那身現大權相。示成正覺之始也。觀樹經行思以道蔭物也。三七思惟思開三闡化也。眾生耽湎五欲迷失正道。名樂痴所盲。  爾時諸梵王(至)請我轉法輪。  方思闡化而諸梵適請。乃世道交興機緣默感也。  我即自思惟(至)疾入於涅槃。  為機沉思進退未決。  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應說三乘。  欲效三世佛說法之儀式也。  作是思惟時(至)但為教菩薩。  此皆十方佛語嘆釋迦之善思合諸佛之方便。  舍利弗當知(至)我亦隨順行。  釋迦昔聞十方佛語慰喻。乃稱名歸依而隨順其語。以狥物機也。南無者歸依之辭。  思惟是事已(至)法僧差別名。  思得其宜。即趣鹿野苑。依實開權也。波羅奈即鹿野苑之境號。最初說四諦處也。五比丘即憍陳如等。於迦葉佛學道未證。誓於釋迦法中最先開悟。故先度之。因是而三寶之名出焉。始坐道場故有佛名。轉法輪說涅槃故有法名。度憍陳為羅漢故有僧名。皆自一道而有差別也。若知佛即是法法即是眾入不二法門。則何差別之有。  從久遠劫來。贊示涅槃法。生死苦永盡。我常如是說。  結始權意也。贊示涅槃法而說生死苦永盡。所謂說諸盡苦道示之以涅槃。蓋曲狥機權耳。  △十頌要終顯實。  舍利弗當知(至)今正是其時。  終見機熟乃思顯實。  舍利弗當知(至)但說無上道。  鈍根小智指退席眾也。今喜退矣。故不假方便。  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  既遇如來正修行路。根無大小皆成佛果。  如三世諸佛。說法之儀式。我今亦如是。說無分別法。  結終實意也。  △十一廣贊一乘。  諸佛興出世(至)過於優曇華。  贊一乘難值難聞也。如大通之前百八十劫空過無佛。佛難值也。釋迦出五濁四十年待時。法難說也。由是二者。故曠劫難聞。又有退席故聽受亦難。四難相際所以希有如優曇華。而聞法能贊者。又過前四。蓋是法甚深奧少有能信者故也。能贊是法則為供佛者。三世諸佛皆從此出故。  △十二慰喻勸信。  汝等勿有疑(至)無聲聞弟子。  創說一乘。恐其驚怪。故慰使勿疑。而知法王法中本無二乘也。  △十三流通法說。  汝等舍利弗(至)廣贊一乘道。  言當知秘要。使護持而流通也。言五濁惡世及當來惡人。使擇機而流通也。言有慚愧清凈等。使應機而流通也。  △十四總結法說。  舍利弗當知(至)自知當作佛。  知昔之權為隨宜。信今之實而無惑。則諸佛實智汝已得之。宜自忻慶知當作佛也。身子領悟偈雲。安住實智中我定當作佛。蓋領悟此語。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一之三卍續藏 第 30 冊 No. 0602 法華經要解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二之一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 戒環 解  妙法蓮華經譬喻品第三  △二喻說一周被中根二。  初標敘科義。  譬者引淺況深。喻者託言訓曉。由前法說。示多方便。皆為一乘。上智已悟中根未解。故引三車一門之淺。以況三乘一道之深。而訓曉焉。故名譬喻品。經有九喻。謂火宅窮子藥草化城系珠鑿井王髻父少醫師。舊唯言七喻。遺卻鑿井父少二喻。謂是旁出實非旁也。喻說文二。初法說緒餘。二喻說正文。然法說緒餘合聯前品之末。喻說名題合標緒餘之後。而分品似濫者。身子既自領悟法說。欲以悟人故陳悟喜之意。而為機起疑發茲喻說。然則悟喜等意。乃為喻說之由。宜屬此品。文不為濫。  △二依科解文二。初法說緒餘四。初身子領悟四。  初悟喜。  爾時舍利弗踴躍歡喜(至)得未曾有。  身子既悟法說。自知作佛故踴躍而作慶所未聞。  所以者何(至)甚自感傷失於如來無量知見。  釋上也。謂昔者方等會上共聞是法。然彼得授記我乃不預。是失如來無量知見。今既得之所以踴喜。無量知見即一乘正智也。  △二悔責。  世尊我常獨處山林樹下(至)是我等咎非世尊也。  居常推克聞同記異。非佛所私咎實在我。同入法性謂同證真理。  所以者何(至)初問佛法遇便信受思惟取證。  釋自咎也。所因即般若實智為菩提正因也。佛固將說而我不款待。但初聞四諦。即便信受速取小果。蓋自誤也。  △三自慶。  世尊我從昔來(至)得佛法分。  自慶所悟也。口生者。因聞一音。法生者。悟如是法。法分者。得如來知見寶藏之分也。  △四重頌四。  初頌悟喜。  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聞是法音(至)聞亦除憂惱。  法音指法說也。漏盡宜無憂惱。而雲亦除者。向雖漏盡余習未盡。今得極證則除失大乘之憂。及余習未盡之惱。  △二頌悔責。  我處于山谷(至)云何而自欺。  頌居常自咎也。  我等亦佛子(至)我為自欺誑。  頌不預授記失佛功德也。三十二相初自足下安平。終至頂相高圓猶如天蓋。十力初是處非處智力。終至永斷習氣智力。八十種好初自指爪狹長。終至胸萬字相。十八不共謂不與二乘共也。初自無過失終至知過現未事無著無礙。  我常於日夜(至)籌量如此事。  見贊菩薩知我之非。故籌量其失。  △三頌自慶。  今聞佛音聲。隨宜而說法。無漏難思議。令眾至道場。  而今乃知隨宜之說。皆無漏法。直可以證道也。  我本著邪見(至)永盡滅無餘。  感悟自慶也。身子昔事珊闍耶為外道梵志之師。因佛為之拔邪說法。乃入佛道。於空偏證非是實滅。即相圓證始謂無餘永盡滅。即無餘涅槃也。  佛於大眾中。說我當作佛。聞如是法音。疑悔悉已除。  牒偈首之詞。通結也。上頌長行已終。  △四別自釋疑二。  初征疑自釋。  初聞佛所說(至)我聞疑網斷。  初聞會三歸一。聲聞得佛以非己智分故疑之。及詳觀佛說其心如海。窮之益深測之益遠。乃信為實道無復疑也。  △二引證釋疑。  佛說過去世(至)波旬無此事。  此引方便品三世道同及自行道同之文。以自釋也。波旬魔名。  以是我定知(至)教化諸菩薩。  牒釋前疑。以由領悟也。實智即一乘正智也。夫身子大智於佛聞法宜不言而諭。乃綢繆疑慮至於以佛為魔者。蓋道大機小。乍聞其言鮮不悖戰眩亂而非毀交謫。譬聞姑射之說以為狂而不信。望哀駘之風以為惡駭天下。蓋後世末俗聞佛道者。類多如此。則大智疑慮有所為而設矣。  △二如來述成。  爾時佛告舍利弗(至)我以方便引導汝故生我法中。  述其本因。以明領悟得記之由也。言於天人眾中說者。將明遠因遠記示不妄也。戒經雲。舍利弗曾於六十劫修菩薩道。今雲二萬億佛所。指彼時也。長夜隨學。言正智未明。  舍利弗(至)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  昔已系珠。今復示珠。  △三上根得記二。  一與記。  舍利弗(至)天人師佛世尊。  既悟妙法當成佛道。故得記作佛也。諸授記文皆二。初供佛行道因記也。次十號劫國果記也。此記大因大果。以?進小乘也。號華光者。華表因行光能發明。由最初領悟發明是道故也。既受佛記。猶過多劫然後得果者。成佛由智得果由行。小乘雖悟實智。未修大行。是謂素法身佛。未有莊嚴。故須經劫供佛行菩薩道。所以廓其大心成就萬德。萬德圓備乃成十號具足之佛。非自性天真之佛比矣。若此頓教所謂過無量不思議劫者。直約正智。頓斷無明頓圓種智。則無邊劫迷一時頓滅。是謂過無邊劫成佛。  國名離垢(至)其國中以菩薩為大寶故。  劫國莊嚴皆因行依報也。身子因行以大智為本。故國名離垢。因行發明教菩薩法。故劫名大寶莊嚴。而以菩薩為大寶。清凈嚴飾則無諸穢土。安隱豐樂則無三災苦。天人熾盛則無三惡道。有八交道等者。八正道之所會也。七寶行樹等者。七覺支之所生也。凡諸佛依報皆然。蓋因行所同也。若眾生依報則國名堪忍。劫名五濁。其土坑坎沙礫為地。亦因行所同也。反而求之離垢清凈之相。皆即心地安隱豐樂之事。無非性德。染凈轉變常存乎人。使眾生不為堪忍苦。不起五濁業不行邪諂行。則真離垢平正安隱豐樂之國矣。  彼諸菩薩(至)其國人民壽八小劫。  除為王子時。獨記作佛後壽十二劫。  華光如來過十二小劫(至)其佛國土亦復如是。  此身子轉記堅滿。使傳續妙道也。過十二小劫。即臨滅時也。法華妙道本於燈明。傳於妙光繼於然燈。佛佛授手光光相續。故身子得之而記號華光。蓋發明是道。使有目者共睹也。堅滿得之又號華足安行。則率循是道使有趾者共由也。至於其國菩薩。行則寶華承足。則從其化者。莫不由是道也。抑記號華足安行。取其帶果行因也。菩薩寶華承足。取其藉因趍果也。因果互為始終。展轉不離是道。欲續而不泯。故有轉記。  舍利弗(至)像法住世亦三十二小劫。  法初盛行。人能以現量體悟為正。去聖逾遠。人惟以比量仿解為像。正法教理行果備具。像法有教理行而無果。故古多聖賢得道。今乃蔑聞。此正像異效也。及乎末法則空騰似量荒唐無實。雖有教理無行果矣。  △二重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舍利弗來世(至)出家成佛道。  此偈全頌與記。皆即前意。普智即遍知也。佛為王子時者。諸佛皆示為王子棄國舍榮。警諸貪著。如八意之於燈明。十六之於智勝。是也。生分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名最後身。  華光佛住世(至)宜應自欣慶。  △四天人贊喜四。  初踴喜。  爾時四部眾(至)心大歡喜踴躍無量。  踴喜以謂我等亦如是。必當得作佛。  △二供佛。  各各脫身所著上衣(至)雨眾天華。  衣服人之弢帙也。性障天之弢帙也。迴轉即迴向意也。諸天因聞妙法得離性障。遂回小向大。是以脫衣供佛以藉其誠。表解天弢隳天帙也。衣住空中而自迴轉。乃迴向精誠所感也。  △三稱讚。  而作是言(至)今乃復轉無上最大法輪。  昔轉四諦為最小。今轉一乘為最大。  △四重頌三。  初頌稱讚。  爾時諸天子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昔于波羅(柰至)少有能信者。  鹿苑分別五趣眾生。生滅粗相容有能信。今茲一乘旨妙義奧。故少能信者。  △二頌喜意。  我等從昔來(至)最尊無有上。  △三結贊迴向。  佛道叵思議(至)盡迴向佛道。  結贊自誓回小向大也。謂今世前世之福業。及值佛所作之功德。皆誓舍小果迴向佛道。叵從反可。謂不可也。  △二喻說正文四。初發起喻說四。  初身子自慶。  爾時舍利弗白佛言(至)三菩提記。  △二為機起疑。  是諸千二百心自在者(至)聞所未聞皆墮疑惑。  心自在。即無學羅漢。學無學即小聲聞。昔蒙佛教自謂究竟。而息見趣寂。今聞雖說涅槃亦非真滅。是以疑惑也。  △三請佛決疑。  善哉世尊。願為四眾說其因。緣令離疑惑。  △四佛與開喻。  爾時佛告舍利弗(至)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  上皆發起喻說。下文正演喻說。  二引火宅喻。明昔權教皆為化迷也。  △二正引火宅文十。  一宅主財力。  舍利弗(至)多有田宅及諸僮僕。  譬佛王化三界也。國有邑邑有聚落。譬大千有三界。三界有六道四生。大長者譬如來。為一切世間之父。其年衰邁譬應緣已久欲般涅槃也。財富無量譬無量知見之法財。多有田宅譬方便智慧之福田。僮僕譬慈悲無倦以佑助正道。從事群機。  △二家廣人眾。  其家廣大(至)乃至五百人止住其中。  譬五趣苦聚也。家譬三界。一門譬一乘出離之道。五百人譬五趣眾生。言一百二百者。自人天次第而數也。  △三宅弊火逼。  堂閣朽故牆壁隤落(至)焚燒舍宅。  譬身老苦逼也。家有堂閣舍宅。舍宅有牆壁柱根梁揀。皆朽腐將傾而不可居。譬三界有五陰眾生。眾生有四大命根。支體皆變異速壞而不可保。然且於中競造惡業。為五欲財利生死悲惱之所燒煮。天上人間無能免者。故曰周匝俱時歘然火起。  長者諸子若十二十。或至三十在此宅中。  言五百人。又言諸子者。人則泛舉群生。子則特舉從化者。若十指菩薩子。二十三十指二乘子。前於五趣言百。此於三乘言十者。以五趣眾生從三乘之化者。十一而已。  △四長者悲救。  長者見是大火從四面起(至)心不厭患無求出意。  譬觀六道苦起大悲心。四面即生老病死四相。為眾苦之本。所燒之門安隱得出。譬佛於生死苦永盡。憂患不能襲也。諸子樂著不覺不怖。譬深著世樂無有慧心。徒見得忘形見利忘真。火宅之人皆如是也。  舍利弗(至)唯有一門而復狹小。  沉思救焚之方也。謂恃身手有力顧幼稚之微。欲以衣裓密扶而出之。或以几案憑挈而出之。又思其門狹小不可用此。但以殷勤方便引而出之也。此譬三七思惟設教之意。身手全體譬如來知見力無所畏。衣裓密用譬有大神力。几案可憑譬智慧力。其門狹小譬二乘心劣不堪此法。故後文雲。若我但以神力及智慧力。贊如來知見力無所畏者。眾生不能以是得度。故但以方便拔濟之也。三藏法師雲。衣裓者西國盛華之具。貢上貴人用之。  諸子幼稚未有所識(至)汝等速出。  憂其無知。明告其害使知趍利。  △五諸子痴迷。  父雖憐愍善言誘喻(至)但東西走戲視父而已。  譬眾生為貪慾所迷。雖遭大苦不以為患。耽湎既甚。不知何者是苦何者是身云何為貪。但迷己逐物火馳不返。雖值佛法不從其化。特視之而已。  △六長者方便。  爾時長者即作是念(至)隨汝所欲皆當與汝。  徒令速出則怫其所欲。既不能化故順其所欲而化之。長者亦自恐被焚者。譬佛示身三界與民同患也。知子所好等者。譬知諸眾生有種種欲。隨其本性方便說三也。車表果法。不屬三界。故云今在門外。可以遊戲者。喻法樂可以自娛也。牛正服乘之大力者。正譬大根以任大乘。羊鹿非可服乘。徒以像牛為幼稚玩好之具。權譬小根以任小乘。知羊鹿非可服乘徒為玩好之具。即知二乘不足致道。徒為戲論之法而已。  △七諸子出宅。  爾時諸子(至)競共馳走爭出火宅。  言適其欲故化無不從。進之為推退之為排。此爭出之勢也。譬隨根利鈍決擇三乘以求出離。  是時長者(至)其心泰然歡喜踴躍。  乍喜諸子脫苦也。四衢露坐等。譬依四諦造偏空而不知進也。  時諸子等各白父言(至)願時賜與。  諸子出宅就父索車。譬因獲三乘之利。遂執三乘之果。  △八長者賜車。  舍利弗(至)又多僕從而侍衛之。  譬說三之後等示一乘。使知無二無三。即廢權立實也。車譬一乘。牛譬大根。余表一乘大根之德用也。其車高廣者。高出三乘廣攝九部也。眾寶譬萬行。欄楯譬總持。懸鈴譬四辨之下化。幰蓋譬慈悲之普覆。雜寶譬眾善所以嚴慈悲也。寶繩譬四誓所以固慈悲也。垂諸華瓔則外布妙因聯續如瓔。重敷婉筵則內弘忍力柔軟如筵。安置丹枕者。使心冥覺觀而默處是道也。駕以白牛者。非純一大根不堪此乘也。膚色充潔得其所養而無染也。形體姝好全其所賦而無惡也。有大筋力譬堪任大事。行步平正譬允蹈大方。其疾如風譬一念頓造。又多僕從譬方便利生助道之事。總而譬之。即後所謂諸佛禪定解脫等娛樂之具。一相一種凈妙之樂也。  所以者何(至)與諸子等。  釋所以賜等一大車之意。譬如來有無量知見力無所畏諸佛法藏。能與眾生大乘之法。  今此幼童(至)不宜差別。  譬諸眾生皆是我子。等與大乘。不令有人獨得滅度。  所以者何(至)何況諸子。  萬物皆往資焉而不匱。此之謂也。  是時諸子各乘大車得未曾有。非本所望。  譬二乘得佛。過其所望。  九核審誕信。  舍利弗(至)於彼火宅而拔濟之。  問許三而賜一。猶始權而終實。始終相違涉虛妄不以全身命為得玩好者。身之可玩固甚於物。蓋身為道本。本全則道全。所以至人常遺物抱道。以全身養生。而火宅之人唯物之玩。不自貴愛。故此警之耳。  △十結答不妄。  世尊若是長者(至)如汝所言。  △三以法合顯十。  一合宅主財力。  舍利弗。如來亦復如是。則為一切世間之父。  視四生如一子。等三界以同仁。  於諸怖畏衰惱憂患(至)恆求善事利益一切。  怖畏惱患即三界苦相。無明暗蔽即四生苦本。於此永盡。即如如佛知見力無畏正智也。方便智度權智也。神力智力所以資正智。慈悲無惓所以運權智。  △二合家廣人眾。  而生三界朽故火宅(至)三菩提。  由慈悲故。示生三界之家。濟度五趣之眾。以自永盡無明暗蔽故。欲度眾生愚痴暗蔽。以自成就無量知見故。欲令眾生得大菩提。所謂欲令一切眾如我等無異也。  三合宅弊火逼。  見諸眾生(至)雖遭大苦不以為患。  此備舉三界火宅苦狀。該三世六道因果也。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為果業。屬前因。五欲財利追求等苦為因業。屬後果。畜生餓鬼天上人間。即緣上因果成六道業。化為異類淪替不停。實可警怖。彼且喜而不厭遭而不患。實痴暗所蔽也。  △四合長者悲救。  舍利弗(至)眾生不能以是得度。  無邊佛慧樂。即一乘法樂。如來知見力無所畏。即一乘法體。雖足以拔苦。然非凡夫事故。不能以是得度。  △五合諸子痴迷。  所以者何(至)何由能解佛之智慧。  所以不能以是得度者。為眾苦所迷故。  △六合長者方便。  舍利弗(至)為說三乘聲聞辟支佛佛乘。  法喻雙明。  而作是言(至)則為所燒。  此善言誘諭力拔其苦也。色等五欲俗以為軟美。佛以為粗弊。為皆幻惑濁惡能發業苦。實致火之具也。故貪著生愛則為所燒。  汝速出三界(至)便得無量安隱快樂。  示以三乘而贊其法。使向慕也。此三乘法聖所稱嘆者。諸佛共尊也。能離生死故自在無系。異有為法故無所依求。得是乘者。斯得無漏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四禪九次第定。八解脫諸三昧法。足以娛樂脫三界苦。  △七合諸子出宅三。  初聲聞乘。  舍利弗(至)如彼諸子為求羊車出於火宅。  此辨三乘根性不等取果有異。如彼諸子玩好不同。內有智性者。謂正因信種。揀非闡提也。內有是因故從佛為緣。觀四諦理聞聲悟道。名聲聞乘。欲速機小。故譬羊車。  △二緣覺乘。  若有眾生(至)如彼諸子為求鹿車出於火宅。  辟支此雲獨覺。亦通緣覺。出無佛世。觀物變易自覺無生。故號獨覺。觀十二緣覺真諦理。故號緣覺。求自然慧樂獨善寂。即獨覺也。深知諸法因緣。即緣覺也。此乘斷三界見思。與聲聞同。更侵斷習氣根性猛利。故居聲聞上。其機稍大。故譬鹿車。  △三菩薩乘。  若有眾生(至)如彼諸子為求牛車出於火宅。  此兼三乘集眾智之大根也。一切智即菩薩智也。佛智即一切種智也。自然即離諸證取者。無師即不由他悟者。能求眾智及如來知見廣大德用。而愍安利度。所以為大菩薩。其機為最。故譬牛車。  △八合長者賜車二。  初牒。  舍利弗(至)等以大車而賜諸子。  此牒見子得出露地而坐。自念財物無極。不與小車等文。  △次合。  如來亦復如是(至)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  合上可明。出三界苦得涅槃樂。即權乘小果。如來滅度而滅度之。即大乘極果。  是諸眾生脫三界者(至)能生凈妙第一之樂。  疏上等與大乘之意也。謂彼脫三界者。雖得小乘禪定解脫。然猶厭有著空。非一相也。裂為二乘。非一種也。執著未除。非凈也。空有未融。非妙也。故與之諸佛禪定解脫娛樂之具。一相一種凈妙之樂。如彼大車眾美具備。  △九合核審誕信。  舍利弗如彼長者(至)然彼長者無虛妄之咎。  先牒次結。  △十合結答不妄。  如來亦復如是(至)於一佛乘分別說三。  總結前文也。不盡能受者。機不齊故。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二之一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二之二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 戒環 解    妙法蓮華經譬喻品第三之餘  △四重以偈頌五。初頌喻十。  初頌喻本。  佛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譬如長者。有一大宅。  譬佛王三界。  △二頌宅弊人眾。  其宅久故(至)止住其中。  大宅譬三界。堂舍譬人身。三界之相其來無始。故曰久故。五濁同會故曰頓弊。五陰堂舍虛幻架構。危而易傾命無牢強。若柱根之摧朽。質非貞固。類梁棟之傾斜。無明為基。所以成是堂也。余緣為陛。所以入是堂也。是十二緣念念變異。故曰基陛頹毀。牆壁圮坼譬四大之衰謝。泥塗阤落譬皮膚之皴皺。覆苫譬毛髮。椽梠譬骸骨。苫茅覆也。阤壞也。亂墜差脫皆敗壞之狀。此其外相也。其內則關膈府藏周障屈曲。膿血便利雜穢充遍。其弊敗不凈若此。而俗尤痴愛貪著。故詳喻之。五百人者。五道眾生所共有也。椽梠一類。在檐曰椽。在脊曰梠。椽從緣。相緣屬也。梠從呂。如脊骨也。  △三頌怖畏相四。  一喻三毒相。  結文雲。其舍恐怖變狀如是。是也。  鴟梟雕鷲(至)交橫馳走。  身為苦器。主殺盜淫謂之三業。意為苦本。主貪嗔痴謂之三毒。身三意三相資而互具也。今鴟等八鳥譬貪毒而具三業。鴟啖生類。土梟相食。具殺貪也。雕善搏兔。鷲食死屍。具盜貪也。烏鵲鳩鴿傳沫自運。具淫貪也。余皆可推。蚖等六蟲譬嗔毒。蚖元也。為毒之首蛇同類。其性多嗔。蝮復也。晝不能視。觸之則復而螫人。人得復而殺之。蠍多處陰而不可知。蜈蚣蚰蜒善伏而含毒。凡嗔之類如此。或天性之嗔毒如蚖蛇。或觸之而後嗔人如蝮。或非色作慍現。徒陰險以嗔人。潛伏以毒人。如蠍蜈蚣之類是也。守宮等六蟲譬痴毒。守宮類蜥蠍。多在陰室。百足名蚿蠍之類。多足而行不進。鼬鼠之類能由穴啖鼠。狸狐之類老為精魅。鼷甘口鼠。物遇食而不知痛傷。鼠多奸而善藏。痴者陰昧濡滯潛傷奸伏其狀如此。諸惡蟲輩交橫馳走譬三毒交擾斗競不休也。  △二喻四倒相。  屎尿臭處(至)骨肉狼藉。  於身受心法四念失正為倒。屎尿臭處不凈流溢。譬身倒也。觀身不凈如此。而俗以為香潔。??螂諸蟲而集其上。譬受倒也。觀受是苦如此。而俗以為欲樂。遂於革囊眾穢。生美麗想而惑著不舍。真若??螂之集不凈也。狐狼野干咀嚼踐踏。譬心倒也。狐多疑狼害物野干變怪。倒心似之。觀心無常。則一切法皆不足戀。然且咀踐纏著。豈非倒耶。嚌嚙死屍骨肉狼藉。譬法倒也。觀法無我猶如死屍。由疑倒心妄計窮詰。是謂嚌嚙。轉見倒妄是謂狼藉也。野干類狐。巢危岩高木。群行夜鳴怪獸也。齒決曰嚌。斷骨曰嚙。  △三喻六識相。  由是群狗(至)啀喍嗥吠。  狗性苟且而善執守。譬識情執著也。群狗譬六識。搏撮即執取義。一切幻法無可愛樂。而六識妄著無異。群狗競搏死屍也。言由是者。由四倒而發六識。由六識而發三毒。展轉相資也。慞惶求食譬識倒而發貪也。斗諍揸掣譬識倒而發嗔也。啀喍嗥吠譬識倒而發痴也六識三毒倒妄相因。於諸幻境競執貪求。其狀如此。揸掣相掣奪也。啀喍拒物之惡聲也。  △四結成諸相。  其舍恐怖。變狀如是。  △四頌怖畏難五。  初頌罔昧難。  結文雲。如是諸難是也。  處處皆有。魑魅魍魎。  言宅多怪物也。譬者性覺本明離明而昧。曰魑魅。心本一真物罔而二曰魍魎。言處處者。人人性皆若是。此為起難之端。故首言之。  △二無明三毒難。  由罔昧而起無明。由無明而起三毒也。  夜叉惡鬼(至)甚可怖畏。  夜叉。此雲苦活。譬無明識種攬眾苦以自活。而??害法身故。譬食啖人肉。毒蟲禽獸通譬三毒。孚乳產生言其類日滋。各自藏護譬畜積忿毒不可凌犯。夜叉競來爭取食之。譬互起無明交相惱害。食之既飽噁心轉熾。譬以三毒而資無明。猶以膏而益火所以轉熾也。斗諍之聲甚可怖畏。譬無明三毒彼此交攻。如夜叉之哄斗真可畏也。孚卵屬以爪保之也。乳胎屬以乳哺之也。又孚乳通保養義。  △三無常難。  鳩槃茶鬼(至)怖狗自樂。  鳩槃茶。此雲可畏。譬無常殺鬼也。土埵譬地居欲界。一尺譬色界。二尺譬無色界。三界皆未免無常。故殺鬼往返遊行於其間。縱逸殺害視殺如戲焉。言踞土埵。又言或時離地者。地居命促故殺鬼以踞地為常。天居命長故殺鬼或時而往。捉狗兩足等者。狗譬識。兩足譬行想。蓋五蘊自識生行想。乃有所行。而識由行想取無常苦。如捉其兩足而撲之也。識為無常所苦。則行想顛倒。故譬以腳加頸也。怖狗自樂者。識為無常所怖。而殺鬼樂然無怖。所謂彼為衰殺非衰殺也。  △四三惡難。  復有諸鬼(至)或復啖狗。  身大裸形譬地獄難。經雲。阿鼻地獄縱廣三十二萬里。罪人業力身如鐵花遍滿獄中。可謂其身長大也。墮此經。歷八萬四千大劫。故曰常住。其中裸形叫呼。即地獄苦狀也。其咽如針譬餓鬼難。首如牛頭譬畜生難。或食人肉或復啖狗譬三惡道。不但傷害法身。亦乃苦楚識神也。  頭髮髼亂。殘害兇險。饑渴所逼。叫喚馳走。  舉諸鬼可畏之狀。譬三惡道貌狀行業也。頭髼貌惡也。兇險行惡也。飢逼業惡也。三者因果相召迭起。故譬叫喚馳走。  △五結成難相。  夜叉餓鬼(至)恐畏無量。  總明無明三毒惡習熾盛。逐境無厭伺隙而出。故譬飢急四向窺看窗牖。古有六窗獼猴之喻。其意類此。  △五頌火逼輪轉五。  初火宅壞滅。  是朽故宅(至)不能自出。  三界無安如朽故宅。唯佛能化故屬於一人。眾生緣盡佛遂示滅。才無善化則煩惱增熾。故曰其人近出。於後火起四面俱熾。譬生老病死四相同逼也。棟樑[焊-干+恭]摧譬四支疾若。牆壁崩倒譬四大壞散。諸鬼神等揚聲大叫。譬捨命時神識慞惶苦事迫切呻吟狂叫。雕鷲鳩槃不能自出。譬三毒業果無常苦報交會煩煎。莫由免脫也。  △二業識不亡。  惡獸毒蟲(至)四面充塞。  火既逼極蟲獸竄伏鬼神潛避。譬身壞之後三毒不滅。唯藏於阿賴耶識生死窟穴也。毗舍闍即惱害鬼。所謂諸惱人者。譬煩惱之本。亦住其中者。亦潛伏藏識而不亡也。薄福德故為火所逼者。所謂生不修福死歸苦處。復於穴中共相啖害。譬於幽陰業識相尋交為仇對也。野干之屬譬四倒。而曰已死者。三毒根本實業不亡。四倒支末隨幻起滅故也。以隨幻滅則亦為四相所吞。故曰諸大惡獸競來食啖。臭煙?塞者。死業交煎逼極之相也。  △三生死相續。  蜈蚣蚰蜒(至)隨取而食。  即前毒蟲藏竄為穴內火逼。又爭出穴還被鬼食。譬三毒隨識而逝。受死報已復生諸趣。命未須更。又為無常所殺。故曰隨取而食也。既以苦逼而死。復以苦逼而生。未須臾間又遭殺苦。六趣生死凡皆若是也。悲哉。然生死由識為種。而依三毒言者。生死苦逼。皆由三毒而致故也。  四輪迴根本。  又諸餓鬼。頭上火然。饑渴熱惱。周慞悶走。  圓覺雲。眾生無始皆因淫慾而正性命。當知輪迴愛為根本愛欲為因愛命為果。由於欲境起惑造業。是故復生地獄餓鬼。今舉餓鬼示愛欲之果也。頭上火然示愛欲之因也。欲熾盛為五欲之首。故譬頭上火然。饑渴熱惱周慞悶走譬為欲業逼惱。又逐愛命輪轉諸趣。無有窮已。  △五總結前譬。  其宅如是。甚可怖畏。毒害火災。眾難非一。  夫生死循環眾苦逼切。真若火宅可畏之狀。而俗以倒心自迷徒惑欲愛。不知業因苦果皆自此起。沉湎其中冥若大夢。故我大覺。依一身之苦器。初明三毒六識之苦相。次明無常三惡之苦難。終明業識輪迴之苦本。喻而示之。使由樂而覺苦怖果而絕因。則生死迅輪庶幾停息。出火宅難到無畏處。實導師慈父之至德也。  △六頌長者悲救。  是時宅主(至)況復大火。  在門外立。譬如來已離三界火宅。驚入火宅。譬大悲願力雲見受生。方宜猶方便也。  △七頌諸子痴迷。  諸子無知。雖聞父誨。猶故樂著。嬉戲不已。  △八頌長者方便。  是時長者(至)可以遊戲。  為救稚子巧說三車。譬為度小智權說三乘。權則非實。故云造作。湎沉迷也。  △九頌諸子出宅。  諸子聞說(至)我今快樂。  譬二乘樂小於空速證。四衢道言子既離難。師子座表父得無畏。所謂若子病癒父母亦愈也。生育甚難譬人身難得。恐痴迷復失。故切救之。  爾時諸子(至)惟垂給與。  頌諸子索車也。  △十頌長者賜車。  長者大富(至)等賜諸子。  以富藏眾寶造諸大車。譬於無量知見演出一乘。然雖一乘亦未離造作。蓋既已謂之一矣。當知妙法一亦不守也。裝校嚴飾等譬一乘果法萬德圓備。睢大根能乘以佑助正道。方便利生並如前解。  諸子是時(至)自在無礙。  得一乘妙用則不滯於一隅。故曰游於四方。不縛於諸法。故云嬉戲快樂。蓋戲者之於物。毋意毋必。調而應偶而會。曾無縛著之心。道人於一切法若嬉戲。然乃能自在無礙。  △二頌法合十。  一頌合譬本。  告舍利弗。我亦如是。眾聖中尊。世間之父。  △二合宅弊人眾。  一切眾生(至)猶如火宅。  △三合怖畏相。  眾苦充滿。甚可怖畏。  △四合怖畏難。  常有生老。病死憂患。  △五合火逼輪轉。  如是等火。熾然不息。  △六合長者悲救。  如來已離(至)能為救護。  △七合諸子痴迷。  雖復教詔。而不信受。於諸欲染。貪著深故。  △八合長者方便。  以是方便(至)出世間道。  出世間道且令脫三界苦。未與開佛知見。  △九合諸子出宅。  是諸子等(至)不退菩薩。  此因三乘得出世間者也。不退指地前菩薩。皆權果也。三明者。過去宿命現在天眼未來漏盡。除三際愚故謂之明。即六通之三也。六通加天耳他心神境。  △十合長者賜車。  汝舍利弗(至)成得佛道。  為其以權果為決定。故說一乘而進之。  是乘微妙(至)直至道場。  贊一乘德也。妙契佛心所以悅可一切眾生。至供養禮拜令尊敬一乘也。無量億千至及佛余法。指一乘所具也。諸力解脫即十力諸解脫也。得如是乘直至道場。示一乘之利也。得是乘者。得智慧日照生死夜等。頃久劫超情量數。於一切法優遊自在。故云日夜劫數常得遊戲。直至道場。謂直下座道樹成正覺也。  以是因緣。十方諦求。更無餘乘。除佛方便。  結顯一乘也。  △三牒明三。  一牒喻警眾。  告舍利弗(至)令出三界。  △二牒明權實。  我雖先說(至)皆是菩薩。  我雖先說至而實不滅。牒昔權也。今所應作唯佛智慧。明今實也。不滅言非真證也。若有菩薩已下。謂能以大心聽此實法。則知諸佛雖說三乘。皆為化菩薩故。  △三牒明四諦。  若人小智(至)名得解脫。  牒明所以說四諦之意也。四諦之初。為治小智愛欲故說苦諦。使知厭離苦。即生老病死由愛欲起也。二為眾生深著苦因。故說集諦。使知伏斷集。即煩惱惑業為苦之因。為其深著故方便說集諦。以導之使知舍離也。道音導三為滅苦本。絕其依止故說滅諦。使滅盡貪慾生死諸苦。即小乘涅槃也。四為求證滅故說道諦。使知進修道者。略即戒定慧。廣即三十七品。覺觀之法乃離苦脫縛之道也。四法皆謂之諦者。其義諦實當理無差。故遺教雲。日可令冷月可令熱。佛說四諦不可令異。  是人於何(至)令至滅度。  牒上解脫非真也。離虛妄為解脫。即厭有著空者也。得一切解脫即無厭無著者也。為其猶有厭著。故說是人未實滅度。以有厭著非無上道。故不欲令證也。  △四頌結告。  我為法王(至)世間故說。  結答大眾。使知佛之出現說法之意。而求其安隱利益也。法印即所謂實相印。  △五擇機宣傳三。  一大機。  在所遊方(至)阿[鞥-合+(白-日+田)]?致。  勿妄宣傳。為非小智所堪。能隨喜受。當知是大菩薩。阿[鞥-合+(白-日+田)]致此雲不退。指地上菩薩也。  △二信機。  若有信受(至)力所不及。  供佛言夙福之厚。聞法言夙因之深。故能信此。我汝比丘菩薩指靈山法眾也。謂在所宣傳能信汝說。即見靈山法會宛爾常存也。若深智以現量證之。則觸事而真。淺識以情見分別。故迷惑不解。  汝舍利弗(至)非己智分。  聲聞力雖不及。然許以信入故。凡能隨順非其智分所能。皆信力爾。故須擇信機宣傳也。前雲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而獨許信力堅固者能解此。又計舍利弗等。以信得入以信隨順。當云何信耶。傳曰。不言而信者天也。又曰。有諸己之謂信。今欲解言辭相寂之法。當依不言之信。信乎已而已。即華嚴五位之初十信是也。彼依自性不動智以立信體。令信自心與佛無異。由是覺了智相不動。萬法不遷因果不移。聖凡不二心境?然。印契實相一切相應。是謂不言之信也。能發是信。頓翻無明業識。見聞覺知成一切種智矣。則於此經以信得入以信隨順者。如此。  △三非機三。  一非機人。  又舍利弗(至)亦勿為說。  憍怠計我。即外道無信者。凡淺著欲。即凡夫無信者。皆在所擇。  △二非機業。  若人不信(至)而懷疑惑。  此經所詮即人人妙性。是謂佛種。不信而毀則佛種斷滅。業種增熾則說之不如其己。蓋信而後言。未信則以為厲己。故頻蹙也。又未信則以為謗己。故疑惑也。  △三非機報二。  初總標。  夫心者萬形之模範。業者一心之影響。三世善惡一唯心造。如器出模無不相類。如影隨形在處莫逃。故謗經罪報各從其類。如下所列。  汝當聽說(至)汝今復聽。  △二別釋四。  一地獄報。  其人命終(至)至無數劫。  此斷佛種之報也。自斷佛種故永沈幽趣。劫盡更住。謂一劫命盡復生地獄。獄報劫數如是之長者。失性隨業如石投水。易沈難浮。其勢然也。  △二畜生報。  從地獄出(至)受斯罪報。  狗由苟且害正。野干由狐疑不信。此毀謗疑惑之報也。又縈疥癩之病觸嬈之害。乃至楚毒鞭撲瓦石打擲。此輕賤憎嫉之報也。??音屈。白禿也。黧黮黑雜色。嬈擾弄也。  若作馲駝(至)獲罪如是。  非毀正乘故召駝驢乘負之報。疑情偏見故召野干一目之報。來入聚落即業力所使。自求打擲也。蟒大蛇性多嗔。乃憎嫉結恨之報。聾無聞騃無識。亦不信之類也。  △三人間報。  若得為人(至)橫羅其殃。  蔑智慧明故六根暗鈍。毀正法身故矬短醜陋。手拘攣足跛躄也。有所言說等。即謗誹口業之報。附而不親乃至橫遭殃罪者。為不順正理故。報皆乖背也。上明業報。次明難報。  如斯罪人(至)獲罪如是。  不見佛不聞法。皆難報也。園觀舍宅譬游處。於是不暫離也。是謂常生難處。  若得為人(至)獲罪如是。  以病為衣服言難脫諸衰也。身常不凈淫熾不擇。由棄捨凈業增長惡習。  △四通結三。  初非機。  告舍利弗(至)莫說此經。  △二正機。  若有利根(至)乃可為說。  精確鑽仰。如求舍利。  △三結正機。  告舍利弗(至)妙法華經。  如上正機正行不可勝舉。聊示大略。使以類擇授之正法也。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二之二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二之三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 戒環 解  妙法蓮華經信解品第四  △二中根領悟二。  初分敘科義。  信解者。因聞喻說。以信得入悟解法要也。前法說一周。身子於喻品之初領悟。佛於喻品述成與記。喻說一周。四大弟子於此品領悟。佛於藥草品述成。授記品與記。然大迦葉為上首弟子。而領悟後於身子者。此經融會二智。身子當機故先領悟也。諸大弟子皆內秘外現。根非中下悟無先後。為助揚法化故。次第敷陳也。  △二依文釋義五。  一聞法喜踴。  爾時慧命須菩提(至)發希有心歡喜踴躍。  須菩提年德高眾。故稱長老。或曰具壽。或曰慧命。戒經雲。是人佛法中能得智慧命是也。合先列大迦葉。而先須菩提者。亦當機故也。須菩提解空第一。而聲聞但念偏空。於菩薩法心不喜樂。今乃舍空法證實道。故以解空人表敘。至下說偈即當迦葉。及授記亦先迦葉。乃正序也。  △二敘信解情二。  一敘昔失。  即從座起(至)不復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偏右肉袒示降志尊法。右膝虔跪示屈節致欽也。袒跪不唯西竺之禮。此方春秋鄭伯肉袒降楚。示為臣僕。及禱則跪罏祭則跪奠。皆致欽也。白佛已下敘其早耽小乘晚聞大道之意。此總標。下自釋。  世尊往昔說法既久(至)心不喜樂。  說法既久指四十年說小教時也。以疲懈故但念小乘空法。不復求進也。空無相無作。即小乘三解脫門也。智者謂依四諦以觀諸法無我我所。名空。以空故萬法一異等相實不可得。名無相。知一切法無相不可得。即於三界無所願求。不復造作三有生死之業。名無作。亦名無願。由是離諸苦縛而得解脫。然此特小法不足念也。菩薩法即大乘法也。遊戲神通等即大乘行也。彼唯樂小沈空趣寂。故於大法大行心不喜樂。  所以者何(至)不生一念好樂之心。  釋上之失為小滯故。  △二慶今得。  我等今於佛前(至)無量珍寶不求自得。  △三說喻自慶二。一喻昔失四。  一喻迷淪。  世尊我等今者樂說譬喻(至)漸漸遊行遇向本國。  幼稚譬顓蒙無知。舍父譬棄背本覺。他國譬淪滯五道。故曰至五十歲。或十二十譬次第而淪也。年長窮困四方求食。譬困五道歷四生以自活命。漸向本國譬因遇佛教遂能反省。然方向之未能至也。  其父先來求子不得(至)商估賈客亦甚眾多。  其父譬覺皇也。先求不得譬昔曾教化後還退墮也。中止一城譬華嚴法菩提場。其家大富財寶諸珍。譬道場所得法具無量功德也。倉盈法喜之食。庫溢諸法之財。僮僕所以自奉。臣佐所以治民。譬自利利他事也。象馬牛羊以譬五乘。教授滋息廣被大千。故曰出入息利乃遍他國。由是群生咸求法利。故曰商賈眾多。總譬出與利澤也。商以遷有資無。賈以覆藏待價。商估猶商人也。  時貧窮子游諸聚落經歷國邑。遂到其父所止之城。  窮子譬困於五道乏功德財。聚落荒淺譬小乘權教。國邑盛麗譬中乘漸教。其父所止譬大乘正教。意謂在昔迷淪。因教漸引遂入正道也。  父每念子(至)坦然快樂無復憂慮。  父每念子等者。譬佛念二乘之子久淪五道。性習昏淺未堪說大也。思惟悔恨者。悔昔之教未深。恨今之機退大也。自念老朽等者。憂其無以續佛慧命也。  △二喻樂小。  世尊。爾時窮子佣賃展轉。遇到父舍住立門側。  為人之用曰佣。任力取利曰賃。城譬乍入。舍譬深入。謂資藉權乘積漸深造也。然佣賃而作。徒取小利功非己有。譬資藉權教終無實證也。到舍而住立門側。譬雖值佛道不能正入。猶依遍空而止。為樂小故。  △三喻怯頓。  遙見其父(至)作是念已走而去。  譬二乘初聞佛果萬德種智之事。而迷小怖大也。遙見其父譬未能親證。踞師子床者。表無畏之德也。寶幾承足者。尊萬行之本也。萬行本真而能涉俗故。剎利居士皆悉圍繞。二乘不能涉俗矣。因萬行以成萬德故。以真珠瓔珞莊嚴其身。二乘無此莊嚴矣。吏所以治。民所以役。僮任輕。仆任重。譬一乘法中所治所役輕重纖悉之法無不備者。所謂治世語言資生業等皆順正法。但以不染不偏為尚。故執白拂侍左右。蓋拂能去塵。白言不染。左右表拂去空假之塵而歸中道也。寶帳譬慈悲廣被故言覆。華幡譬眾善下化故言垂。水譬智。華譬因。香水灑地者。以妙智凈眾生心地也。散眾名華者。以妙因嚴眾生心地也。羅列寶物所以示其玩好。出內取與所以隨其欲樂。譬成就大根而誘進小乘也。上皆萬德種智之事。自窮子見父已下。即迷小怖大之事。王謂國王。王等謂王之族。譬法報二身也。貧居里巷譬二乘小道。肆力有地譬進修有方。非得物處譬大法難證。衣食易得譬小果易求。或見逼迫譬慮佛道長遠久受勤苦。內音納。或出或納也。  時富長者於師子座(至)即遣傍人急追將還。  見子便識譬昔緣已熟。財物有付譬法有所授。我雖年朽猶故貪惜。譬曠劫所修不妄與也。遣人急追譬令菩薩為說頓法。即華嚴五位法門皆菩薩所說。  爾時使者疾走往捉(至)轉更惶怖悶絕躄地。  父命追子實欲親之。而子驚悶絕乃自棄也。譬二乘初聞華嚴怯其頓說。蓋頓教以煩惱即菩提。而二乘以煩惱為冤賊。故稱怨也。頓以生死即涅槃。而二乘以生死為苦縛故大喚。不犯而被捉譬不求而強化。急執而強牽譬不從而強率也。菩薩示生三界。而二乘以三界為牢獄。故云無罪被囚。菩薩出入塵勞。而二乘恐喪定果。故云此必定死。由是如聾若啞。悶然不解。故曰轉更惶怖悶絕躄地。  父遙見之而語使言(至)莫復與語。  見其驚急悶絕令姑息之。譬舍頓開權也。冷水能蘇悶絕。譬權教能治煩惱。  所以者何(至)往至貧里以求衣食。  譬知其志劣難堪大乘故權息之也。不雲我子未即顯實也。使者放之譬舍頓也。隨意所趣譬開權也。從地而起即從迷而覺也。往至貧里以求衣食。即依二乘貧所樂法。為入道資糧也。  △四喻滯權。  爾時長者將欲誘引其子(至)具陳上事。  先敘設權也。密遣二人者。使秘菩薩行者示二乘法也。形色憔悴即所謂隱其自在之力。倍與汝直譬因樂小而示近果也。雇汝除糞即所謂以貧所樂法度之。除糞譬斷煩惱。煩惱惑業糞穢心地。二乘作諸觀以除之。菩薩煩惱涅槃不相留礙。而雲亦共汝作者。以同事攝也。具陳上事。譬順佛揚化。  爾時窮子先取其價(至)以方便故得近其子。  先取其價譬樂小慕果然後修因。所以四諦法中先果後因也。其父愍怪。怪其樂小棄大也。又以他日於窗牖中等。譬又多設方便循其小見。潛施密化使令慕大也。瘦悴塵坌譬二乘伏斷煩惱不得其要。翻為煩惱所擾也。左逆右順。右手執器。譬順方便道而誘之。  後復告言(至)勿復憂慮。  方便叱省而親厚之。使安而無怯也。當加汝價譬自預流而進四果。盆器譬助道等法。米面譬資糧等法。鹽醋所以和味。使於諸法均調適中也。老弊使人譬二乘己陳之法。如所謂己陳芻狗也。  所以者何(至)名之為兒。  貶己衰老褒子心力。譬斥大褒小權進其功。言自今如子等者。益親厚而進之也。兒憐愛之稱。更與作字。譬改預流而進後果。上皆譬設權。  爾時窮子雖欣此遇(至)於二十年中常令除糞。  正譬滯權也。謂雖欣佛化而志尚卑劣。故且令於二乘法中斷除十使煩惱之糞也。  過是已後(至)然其所止猶在本處。  窮子過二十年久漸親父。而猶住門側。譬依二乘教斷結之後。聞方等教揚大而不謗斥小而不疑。是謂心相體信也。進可語大退不滯小。是謂入出無難也。猶在本處。譬未能頓入。  世尊爾時長者有疾(至)當體此意。  譬為說般若漸引入實也。長者有疾譬方等之後。名相未遣。人多法執之病。佛亦病之將死而語寶藏。譬化緣將畢故說般若為法華先導。如方語之寶藏未即付也。般若教中六度萬行具備。故譬倉庫盈溢。然未為圓教故。其中寶物又有多少。或取以自利或與以利他。聖人之用心如是宜當體法。此令轉教菩薩之譬也。大般若告須菩提雲。汝當為菩薩說般若。下文雲。我等又因如來智慧。為諸菩薩開演。即轉教事。  所以者何。今我與汝便為不異。宜加用心無令漏失。  和同父子之情。使無疑間而欣領寶藏也。我汝不異等。譬般若之理一切皆如無二無別。是入圓頓之門。故宜加用心。  爾時窮子即受教敕(至)下劣之心亦未能舍。  既領寶藏而略不希取。譬受敕以大乘轉教而自於此無有志願也。下劣之心亦未能舍。譬但念空無相無作而已。上總喻昔失。  △二喻今得。  復經少時(至)先所出內是子所知。  子志既大。父乃聚族始定父子。全付家業也。復經少時等譬般若之後大機已熟。可一變而至道也。自鄙先心譬舍小趣大。臨欲終時命子會族。如化城雲。如來自知涅槃時到。便集菩薩聲聞為說是經。則聲聞為子菩薩為族也。聚族宣言。此是我子。即於天人眾中說。我昔曾化故生我法中之譬也。於某城中舍吾等者。自昔之後汝今悉忘之譬也。蓋彼時根性未定。後還退墮流浪五道。故曰竛竮辛苦五十餘年。其本字某等者。指本名字以證父子之的也。其本字某。即化城云爾時所化之眾汝等比丘聲聞弟子是也。我名某甲即第十六我釋迦是也。本城推覓此間遇會。譬昔依本性闡化。至此頓門乃適然契會也。此實我子等結上的證。全付家業譬授記作佛紹法主位也。我有財物皆是子有者。此一大事人人本具。不從外得也。先所出納是子所知者。即平常運用見聞之法。非今別有也。自我求之本始之覺。真父子德性之用。真寶藏生而固有。誰獨且無。柰何自失於背馳。自迷於外物。故佛慈憂慮急使追復。倘能心相體信。斯可遇會得之曾無難者。彼且驚愕而失。己稱怨以疑佛。設非真慈多方善誘。終則竛竮窮困於四生五道。可為長嘆矣。  世尊是時窮子聞父此言(至)今此寶藏自然而至。  結喻今得也。  △四通合前喻二。一合昔失三。  一合譬本。  世尊大富長者則是如來(至)如來常說我等為子。  須菩提真佛子。為合譬故言似。  △二合迷淪樂小。  世尊我等以三苦故(至)迷惑無知樂著小法。  三苦者。一苦苦。若根若境乖違逼迫。生老病死諸現苦相。二壞苦。因樂變異生諸憂惱。所謂樂未畢哀又繼之。即愛別離求不得之類。三行苦。即念念遷謝之相。五趣蘊苦皆行苦攝。  △三合怯頓滯權。  今日世尊(至)汝等當有如來知見寶藏之分。  敘滯權也。雲今日者。對多生言。謂多生樂小而今猶濡滯也。於一切法妄起惑染。顛倒分別種種戲論糞污心地。名戲論糞。一日之價譬少果之利所獲不多。  世尊以方便力說如來智慧(至)於此大乘無有志求。  說如來智慧。即般若教。  我等又因如來智慧(至)而我等不知真是佛子。  此以般若轉教菩薩。而自不希求也。  △二合今得。  今我等方知(至)佛則為我說大乘法。  今得法華。始知般若之時己欲全付。但以樂小自迷。若我樂大則全付久矣。  於此經中唯說一乘(至)然佛實以大乘教化。  觀今說一視昔彈偏。足知佛心本以大化。  是故我等說本無心有所希求(至)皆已得之。  結慶今得也。佛子所應得者。一乘修證之法也。  △五重頌前義五。  初頌聞法喜踴。  爾時摩訶迦葉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等今日。聞佛音教。歡喜踴躍。得未曾有。  △二頌敘信解情。  佛說聲聞。當得作佛。無上寶聚。不求自得。  △三頌說喻二。一喻昔失四。  一頌迷淪。  譬如童子(至)四方推求。  譬困五道歷四生。  求之既疲(至)當如之何。  頌救迷事也。一城譬覺場。舍宅譬慈悲。五欲譬法樂。家富眾寶等譬道場所得法具無量功德。益憂念子等譬化緣將畢法藏未傳。憂其無續佛慧命也。  △二頌樂小。  爾時窮子(至)遂至父舍。  從邑至國譬緣循諸教漸入正道也。法力未強故或得不得。法喜未充故飢餓羸瘦。體生瘡癬者。未能善入佛慧而反傷本自無瘡之身也。佣賃展轉遂至父舍。譬資藉權教積漸深入。  △三頌怯頓。  爾時長者(至)註記倦疏。  於門內施設諸事。欲引令入也。倦以出納財物。疏以疏明事件注而記之。譬為大根度量功德。疏明行位而與授記。誘進小乘也。  窮子見父(至)何故至此。  怖法報事。非己智分。  覆自念言(至)欲往佣作。  懼長遠道。思取小果。  長者是時(至)使我至此。  譬怯華嚴頓說也。怖煩惱冤故驚。畏生死縛故喚。悶然不解故云躄地。恐喪道果故疑見殺。  △四頌滯權。  長者知子(至)倍與汝價。  譬舍頓開權也。眇少一目譬二乘偏見也。矬短醜陋皆隱勝現劣事。  窮子聞之。歡喜隨來。為除糞穢。凈諸房舍。  譬樂小滯權也。房譬六入。舍譬五陰。  長者於牖(至)語令勤作。  循其小見。隱勝現劣多方誘進。  既益汝價(至)若如我子。  益親厚而誘之也。既益汝價譬增進四果。塗足油傭人用之使足不龜。譬護戒定助道之法。薦席譬小乘諸定姑息之法。若一乘大定之法。則譬繒纊絪褥非薦席比矣。  長者有智(至)我無此物。  心雖漸大猶滯權也。漸令入出喻入大出小。經二十年喻歷二乘法。示其金銀喻說般若也。父於門內施寶帳而引之。子處門外止草庵而不入。喻大小乘人相戾如此。是以性相相忌禪律相非。古今不息。何當一定父子全保家業而兩忘同異者耶。上總頌昔失。  △二頌喻今得。  父知子心(至)得未曾有。  歷頌昔失以慶今得。  △四頌通合二。一頌合昔失二。  初頌合樂小。  佛亦如是(至)聲聞弟子。  佛亦如是者。如長者知子愚劣未認為子也。而說我等等者。且進以小果使成就也。  △二頌合滯權。  佛敕我等(至)亦復如是。  佛敕我等至說無上道。頌為說般若令轉教也。諸佛子等至當得作佛。謂轉教之眾各獲大利也。一切諸佛至說斯真要。慨雖聞般若自不希求。如彼窮子云雲。皆為滯權故迷實也。此後翻牒前文。廣敘滯權之意也。  我等內滅(至)不生喜樂。  此牒品初自謂已得涅槃不復求進菩提於菩薩法心不喜樂等文。謂滯權之故。獨以內滅煩惱取小果為足。而以凈佛土化眾生之事為外。所以者何等。牒但念空無相無作之文。以釋都無欣樂之意。  我等長夜(至)謂是究竟。  此牒聞般若無有志求。  我等長夜(至)報佛之恩。  此牒勤加精進得至涅槃一日之價。自以為足之意。凡以迷滯冥然莫曉。故屢稱長夜。以出三界證小果。為已得道為已報佛。皆迷滯也。  我等雖為(至)乃教大智。  此牒轉教菩薩自無志願而佛亦縱舍之意。明佛之縱舍。蓋欲調伏俟其回心。乃教大智。如富長者云云。乃雙牒法喻總結滯權也。所以重重翻牒者。二乘曠劫為樂小之心誤甚。今既造大乃知深悔。故歷陳昔失而反覆言之。以攄所懷。如人憤劇必厲聲疾詬而後快。然則文似繁重。實有深意也。  △二頌合今得。  我等今日(至)應受供養。  慶今始得真實道果。知昔所得皆非真也。所謂得道得果者。於無漏法得清凈眼是也。無漏法者諸法實相上妙法也。清凈眼者諸佛知見正法眼也。昔持凈戒雖得果報。非真道果特冥行爾。故曰長夜持戒。始於今日得其果報。昔修梵行雖得小果非真無漏。特權息爾。故曰久修梵行今得無漏無上大果。夫然後乃可振揚道聲為真聲聞。乃可普受應供為真羅漢。斯皆調伏誘進之大恩也。故下頌大恩而念報。  △五念報佛恩三。  初念報不能。  世尊大恩(至)亦不能報。  以希有事方便憐教。是謂大恩。前修空法證小果。自謂已得報佛之恩。既不足報。此又欲窮手足肩頂之內財。極美膳衣寶之外財。思以長劫供養亦不能報。何以故。內外諸財皆有為法。不與大恩相應故。  △二感慈悲恩。  諸佛希有(至)隨宜而說。  諸佛希有至諸法之王。贊盛德之至也。能為下劣至隨宜而說。感慈悲之深也。以盛德之至而曲為劣輩忍斯本事。以狥取相凡夫隨宜而說。所謂隱無量自在之力。乃以貧所樂法度脫眾生。是希有重德慈悲大恩。誠不可報也。  △三感方便恩。  諸佛於法(至)隨宜說三。  諸佛於法得最自在。贊方便之德也。知諸眾生至而為說法。贊方便之力也。隨諸眾生至隨宜說三。感方便之恩也。世尊大恩凡本於慈悲方便二行故。上陳諸事既不能報。終則深感之而已。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二之三卍續藏 第 30 冊 No. 0602 法華經要解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三之一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 戒環 解  妙法蓮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三如來述成二。  初科分敘義。  此品為中根述成領悟之意也。大迦葉等前雖領隨宜之權會歸之實。而未明一音密闡真知冥化之功。如彼大雲雨於一切。草木叢林隨分受潤。故佛以此喻重與述成。以顯聖人平等之慈。若天地之無私由萬物之自私也。故名藥草喻品。三乘根性譬諸草木。覺皇道化等如一雨。雨雖一味而種有差別。故根莖大小之不同。法雖一相而機有利鈍。故道果證趣之各異。此慈無不等而萬物自私也。草能治病名藥草。以喻人天善種三乘智因能遠害滅惡者。若四趣惡種生死業因。則徒為蕪穢非藥草矣。此譬三乘文兼樹木。獨以藥草名品者。為中根述成。取當機立名耳。偈雲。聲聞緣覺。聞法得果。是名藥草。各得增長是也。若諸菩薩是名大樹。非當機矣。  △二依文正釋六。  一述成前義。  爾時世尊告摩訶迦葉(至)誠如所言。  迦葉領悟喻說。即設大富長者之喻。嘆佛隱勝現劣誘諸庸鄙。使得大法利。又於偈末感嘆慈悲方便之大恩。是善說如來真實功德。  △二示所未及二。  初標不盡。  如來複有無量無邊阿僧祇功德(至)說不能盡。  此明一音密闡真知冥化平等之慈。尤為無量功德。雖迦葉善說。而言未及此。故復示之也。  △二釋所以二。  初示一音密闡。  迦葉當知(至)其所說法皆悉到於一切智地。  方便為權智地為實。於一切法以方便說而皆到智地。所謂密闡也。到一切智地者。契實相智境也。  △二示真知冥化。  如來觀知(至)示諸眾生一切智慧。  諸法歸趣。即一乘實相。眾心所行。即三乘性慾。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不知法之歸趣難以度心。不知心之所行難以說法。今於二者通達無礙。可謂真知冥化矣。而又究明諸法以開示眾生一切智慧。欲令悟入。皆所謂無邊僧祇功德也。  △三喻明所示四。  一立譬之本。  迦葉譬如三千大千世界(至)若干名色各異。  大千同為一地。而有山川溪谷之高下。譬一真境而有三界諸趣之別也。卉木同生一地而有種類名色之各異。譬一法性而有三乘大小之辨也。眾草為卉草之總名也。卉有叢。木有林。  △二喻一音密闡。  密雲彌布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一時等澍。其澤普洽。<, BR>  雲喻慈意。澤喻法雨。言密雲者。雲不密則不能等澍。慈不密則不能廣利。一雲所雨大千普洽。譬一音密闡大小均被也。  △三喻真知冥化。  卉木叢林及諸藥草(至)華果敷實。  喻真知冥化物物自遂也。根莖大小總辨草木。以明根機有異。諸樹大小總結草木以明一雨是同。夫以一雲一雨而滋眾物。稱其大小種性曾無夭閼。使為華者敷為果者實。各各自遂。則佛之真知冥化若此而已。木質曰斡草質曰莖。皆依根而立。根譬種性。莖譬發心。枚葉譬所薰教理。華果譬所修行果。謂三乘種性發心熏習之不同。同是一音教澤之被。而各有所成也。  △四喻作成不同。  雖一地所生一雨所潤。而諸草木各有差別。  草木皆植類。樹之一地同。潤之一雨同。而有大小之殊者。根自異也。群生亦類也。所賦一性所化一道。而有三乘之殊者。亦機自異耳。  △四以法合喻四。  一合立譬之本。  迦葉當知(至)如彼大雲遍覆三千大千國土。  明佛出興廣覆群有。雲起無心喻無緣慈也。大音聲即廣長舌相之音也。天人修羅為三善道。不言三惡道。為障重非機也。  △二合一音密闡。  於大眾中而唱是言(至)未涅槃者令得涅槃。  此敘佛初坐道場唱顯化跡宣度生事。使知聖人出興之意也。超證菩提曰度。了達萬法曰解。離眾結縛曰安。究竟永寂曰涅槃。  今世後世如實知之(至)皆應到此為聽法故。  此示正知見欲廣開悟也。今世後世如實知者。以實相智了三世事。如華嚴一念普觀無去來住也。一切知一切見者。以佛知見徹了諸法也。知道者。言已先知先覺也。開道者。能以是道開覺後人也。說道者。能以是道方便演說也。如是唱者。為警群機。故召天人使令聽受。  爾時無數千萬億種眾生。來至佛所而聽法。  因召而集也。  △三合真知冥化。  如來於時觀是眾生(至)皆令歡喜快得善利。  所來之眾根性不同。佛各隨其所堪而化之。以堪人天者為說十善。堪二乘者為說諦緣。堪大乘者為說六度。以至定不定性人非人類。各隨所堪而為說法。雖根有無量而皆令利喜。是謂冥化。  △四合作成不同。  是諸眾生聞是法已(至)具足蒙潤各得生長。  明作成之利也。聞法安隱者。眾生汩於塵勞。二乘縛於空寂。聞是法者。足以滌塵勞解縛著。釋然物外優遊一生。此現世安隱也。後生善處即聞法之報。以道受樂即修道之果。言以道者。各隨其道受樂不同也。修十善則受人天樂。修諦緣即受二乘樂。修六度則受菩薩樂。各以其道也。離諸障礙者。惡道離業障而之人天。人天離事障而入二乘。二乘離理障而入菩薩。各遂其才也。故曰於諸法中任力所能漸得入道。如彼大雲雨於一切。  如來說法一相一味(至)所得功德不自覺知。  疏闡化之功也。謂如來說法方便雖多。實則一相一味如一雲一雨而已。解脫離滅者。指一相一味之體也。解脫相則不縛諸法。離相則不合諸塵。滅相則生死永盡。而究竟皆至一切種智無上道也。眾生聞持而所獲功利不自覺知者。一音密闡真化冥運。若天地之產百嘉。雨露之滋眾卉。自生自遂孰足以知之。  所以者何(至)而不自知上中下性。  此明觀根逗教不怫其性故。物得自遂也。三乘種類性慾不同。故念思修得亦各不同。唯如來能知能化而彼不自知也。念何事等。謂或念人天事。乃至聲聞菩薩事也。云何念等。謂或正或邪有為無為也。以何法念等。謂或以大小頓漸。或以定慧覺觀也。以何法得謂。或以四諦得聲聞法。乃至或以六度得菩薩法也。如是念思所住各各不同。是謂住於種種之地。如來皆能如實見之。如此委曲言者。明如來知根之詳也。  △五結嘆迦葉。  如來知是一相一味之法(至)隨宜說法難解難知。  牒前一相一味等文。以明隨宜說法難解難知。而嘆迦葉能信受也。一相一味等即一切種智所證之法。如來雖知而觀眾生性慾不同。且將之護之。不即明說。故甚難知而迦葉能信能受。是謂希有。此牒前文。而前言究竟至於一切種智。此言究竟涅槃常寂滅相者。前依正智言。此依實相言。其揆一也。終歸於空者。自解脫離滅。究竟至於常寂滅相。則識心緣影一切盪盡。而歸乎實相妙空非斷空也。  △六以偈重申七。  初頌述成前義。  爾時世尊欲重此義。而說偈言。  破有法王。出現世間。隨眾生欲。種種說法。  此述成迦葉前贊諸佛於法得最自在。知諸眾生種種欲樂。隨為說法之意也。眾生失真沈妄。而滯於無明生死諸有封蔀。大覺出興為說真法。以破妄有以除障滯。故號破有法王。  △二頌示所未及。  如來尊重(至)令得正見。  頌密闡冥化平等之慈也。久嘿不說者。所以待機也。蓋有智則信無智則疑。而永失大利。故用以漸導之。而隨力為說。令得正見。此為密闡等慈。而迦葉言所未及。  △三頌喻明四。  初頌譬本。  迦葉當知。譬如大雲。起於世間。遍覆一切。  譬佛出興也。  △二頌喻一音密闡。  慧雲含潤(至)率土充洽。  大雲將雨則電曜雷震。譬如來出興放光說法。慧雲含潤日光掩蔽者。所謂慈意妙大雲滅除煩惱焰也。雲陰叆然下逮與地。親邇可以承攬。譬慈意逮下俯同萬物也。其雨普等譬法利均一。四方俱下譬不擇四生。率土充洽譬教被大千也。  △三頌喻真知冥化。  山川險谷(至)葯木並茂。  譬群機不同而不失其應也。前止言草木。此加百穀等者。草木譬三乘種性。特為入道之機。未顯在??故加百穀等。以譬有生纖悉皆蒙潤澤也。乾地譬未沾法水者。悉皆利潤故云普洽。葯木者藥草樹木也。  △四頌喻作成不同。  其雲所出(至)而各滋茂。  △四頌法合四。  初合譬本。  佛亦如是。出現於世。譬如大雲。普覆一切。  △二合一音密闡。  既出於世。為諸眾生。分別演說。諸法之實。  雖方便多門。而不離實相。  大聖世尊(至)及涅槃樂。  頌唱顯化跡宣度生事也。皆令離苦已下頌未度令度等。由其得度以至於涅槃。故離苦安隱而世出世樂無不得也。  諸天人眾(至)甘露凈法。  頌召集人天聽法也。  其法一味(至)而作因緣。  頌一相一味等文。常為大乘作緣者。所謂究竟至於一切種智。  △三合真知冥化。  我觀一切(至)而無懈倦。  此皆真知冥化平等之大慈也。  △四合作成不同。  一切眾生。聞我法者。隨力所受。住於諸地。  諸地如下明。始於人天終於十地。  或處人天。轉輪聖王。釋梵諸王。是小藥草。  人天乘也。輪王王四天下。帝釋王忉利天。梵王王初禪天。  知無漏法(至)是中藥草。  聲聞乘也。得無漏小果起六通三明。乃聲聞緣覺之同行。但於中利根則得緣覺證。  求世尊處。我當作佛。行精進定。是上藥草。  藏教菩薩也。此依權乘修菩薩行。雖求佛果勤行精進。而未離小乘。故為上草。  又諸佛子(至)是名小樹。  通教菩薩也。此依方等教修菩薩行。為大乘初位。以根雖大而蔭未廣。故為小樹。  安住神通(至)名為大樹。  圓教菩薩也。此依一乘修菩薩行。迥出三乘安住神通。轉不退輪度億千眾。則其蔭廣矣。  佛平等說(至)所稟各異。  結上作成不同。明佛至化冥同造物。  佛以此喻(至)如海一滴。  指上喻說雖廣。然於佛真智海中方明一滴之相耳。此結顯如來阿僧祇功德說不能盡之意。  △五明隨機增進。  我雨法雨(至)漸增茂好。  此明增進之利。下明增進之機。  諸佛之法(至)皆得道果。  此總標。下別明。  聲聞緣覺(至)各得增長。  此依二乘之法增進者。最後身者將證辟支佛果。不復人間受生也。  若諸菩薩(至)而得增長。  此依方等之法增進者。  復有住禪(至)而得生長。  此依大乘之法增進者。  如是迦葉(至)各得成實。  總結增進隨機不同也。人華謂善根秀髮者。因佛冥化各得成實。  △六明諸佛道同。  迦葉當知(至)諸佛亦然。  密闡冥化佛佛道同。  △七結前開後。  今為汝等(至)悉當成佛。  總結前說立實廢權。而開後與記之文。說最實事即立實也。皆非滅度即廢權也。修行是道悉當成佛。即開後與記文也。  妙法蓮華經授記品第六  △四中根得記二。  初略敘科義。  大迦葉等領悟喻說。得佛正道。當踐佛位。故與說來果。名授記品。法華一會乃群機貞實所作已辦之時。故正宗說示了無多事。直則會三乘於一致。開四見使悟入。而一一授記印其成佛。以示出與功成本願滿足之意耳。然昔凈名嘗怪彌勒授一生記。以正位中本無授記及得菩提。而法華已入正位。何滯跡耶。抑有己故有記。入正位者尚有己乎。蓋正位中雖無授記。亦不廢於授記。若華嚴性海豈非正位。而十住之初妙覺之終。屢聞記莂。如所謂清凈心所謂殊勝境界者。曷嘗無哉。凈名曰。說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無我無造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亡。正證之人固無己也。然善惡之業豈有己之可記。豈無己之可忘哉。若世之貧富貴賤修短苦樂。昔作而今受。前召而後應。懸疏網而不漏。淪浩劫而莫遺者。其誰與記耶。今所謂記者。特以助明不亡之理。而引發行人耳。  △二正依釋文三。  初迦葉得記。  爾時世尊說是偈已(至)劫名大莊嚴。  諸授記文皆二。十號之前為因記。後為果記。諸弟子覲佛多寡之不同。各隨其願緣也。事佛功用之不同。各隨其才力也。成佛果號之不同。各隨其因行也。大迦葉因地事日月燈佛。至佛滅後然燈續明。以紫光金塗佛形像。又於法華妙性開明。故號光明。至於國名光德劫名莊嚴。皆類其因行也。  佛壽十二小劫(至)像法亦住二十小劫。  凈法界身本無出沒。然於未來世而出住十二劫而沒者。隨大悲願力而示現耳。正像之法各二十劫而後滅者。隨眾生機感而隆替耳。佛身法性固無加損於其間。  國界嚴飾無諸穢惡(至)散諸寶華周遍清凈。  依報所感皆由心地。瓦礫荊棘雜心感也。便利不凈染心感也。坑坎堆阜諂心感也。諸佛無雜染諂心故。國界嚴飾無諸穢惡。唯修清凈妙行故。其土平正百寶周遍。凈名曰。隨其心凈則佛土凈。隨其心凈則一切功德凈。此其證矣。  其國菩薩無量千億(至)雖有魔及魔民皆護佛法。  問。釋尊成佛尚煩戡剪。飲光何為獨無魔事。曰釋尊示化五濁。正與眾魔共作勞侶。若無魔事不名惡世。飲光成佛當善國土。故雖有魔皆護佛法。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告諸比丘(至)其事如是。  頌應長行可明其心。調柔言慈悲之至也。逮大神通言應化不測也。逮及也。大神通者。不為而應不慮而遍。異於小聖也。無漏後身即聲聞果體。法王之子即大心聲聞也。  △二三聖請記。  爾時大目犍連(至)即共同聲而說偈言。  法說雲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則與記已竟。於此特授迦葉上首。則三聖之記不言可諭。而目連等心不自安。如逢王膳未敢便食。是以悚栗而請也。  大雄猛世尊(至)除熱得清涼。  初四句贊謝法喻之賜。其次請記求益也。  如從飢國來(至)然後乃敢食。  此設譬。下自釋。  我等亦如是(至)爾乃快安樂。  每惟小乘過。所謂如從飢國來也。言我等作佛。所謂忽遇大王膳也。  大雄猛世尊。常欲安世間。願賜我等記。如飢須教食。  結請也。  △三三聖得記又三。  一善吉得記。  爾時世尊知諸大弟子心之所念(至)國名寶生。  色心初破萬法皆空。理事還源一切真實。須菩提昔者解空無名無相。色心初破也。今證實果反號名相。理事還源也。又其生時家物忽空。今劫名有寶。國名寶生。亦其義也。那由他即垓數。  其土平正(至)度脫無量菩薩及聲聞眾。  所舉十號明正報。劫國莊嚴明依報。華樹台閣皆悉寶成。應劫國之名也。其佛常處虛空說法者。示因空悟解使由空證實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諸比丘眾(至)二十小劫。  須菩提於靈山勝集居僧之首。於般若大會解空第一。其道德功行疑若亞聖。而記果猶當供無數佛。隨佛所行而漸具大道者。為小乘但念無相不修大行。雖經多劫不成正覺。故鬚髮菩提大心具菩薩大道。然後成佛也。人民合掌聽受佛語。言皆篤信樂善無薄俗也。  △二旃延得記。  爾時世尊復告諸比丘眾(至)而說偈言。  諸比丘眾(至)莊嚴其國。  閻浮那提金紫艷無比。旃延果體金色如之。由旃延論義第一。理性精瑩。又緣過去勤掃佛地。資成嚴凈之果也。斷一切有者。理極情忘纖塵不立。言其證道精徹。非謂舍有之無也。  △三目連得記。  爾時世尊復告大眾(至)像法亦住四十小劫。  多摩羅?栴檀香清遠潛通。目連神通第一果德如之。西北方佛名多摩羅?栴檀香神通。則香喻神通明矣。一由旬四十里。目連供佛起塔高千由旬者。神通所建故也。諸因記行。皆所以?進聲聞開廓大心。令舍空寂廣修大行。以成就佛道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此弟子(至)汝等善聽。  長表金剎者。剎具雲掣多羅謂塔上覆缽柱。為塔之表故名表剎。以金為之。其塔高千由旬則表之長可知也。目連記頌至像法亦爾之句已終。從我諸弟子威德具足已下。即許五百記。及開第三周說法之端。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三之一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三之二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 戒環 解  妙法蓮華經化城喻品第七  △三因緣說一周。被下根二。  初略敘科義。  化城本無而權設。以濟阻修願息之人。而進之令至寶所。喻小果非實而權設。以濟樂小求證之人。而引之令入佛慧也。謂之因緣說者。由前喻說乃至藥草。皆以法一而機異。恐下根以為終不可及。遂生懈退。於是明曩因曾化示。今緣已熟勝果在近。使無退墮而遂舍化城趍寶所也。  △二依科釋文二。初正說因緣六。  一標本始。  佛告諸比丘(至)劫名大相。  大通智勝者。一乘實智之果佛也。其智之體。囊括十虛為大。徹照塵劫為通。物無與等為勝。以跡言之則釋迦因地之宗師。以理推之則眾生本源之覺體也。眾生覺體本來若此但為自迷色心之內故小而不大。封滯無明之殼故礙而不通。潛伏妄識之陋故劣而不勝。夫能了色心之迷滯。破無明之封殼。則勝智現前與佛無別矣。言過無量不思議劫者。明此智體其來無始。非情塵數量所及也。  諸比丘(至)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種。  將明極多之地。設此為種。以出生餘地。  假使有人磨以為墨(至)不也世尊。  此舉極多之地。  諸比丘(至)盡抹為塵一塵一劫。  此數極多之劫。  彼佛滅度已來(至)百千萬億阿僧祇劫。  勝智無古無今。未始滅度。而彼佛滅度如是久遠者。對下根述情言之耳。若吾輩者失滅勝智。迷淪已來不知過若干劫耶。誠不可以塵墨數也。法說明所化之因。但舉成佛已來而不言劫數。喻說則舉二萬億佛所教化之事。至此則舉塵劫因緣。其對上中下根明矣。  我以如來知見力故。觀彼久遠猶若今日。  以眾生知見則迷淪妄計。故智勝之佛隔塵墨劫。以如來知見則古今一時。故觀彼久遠猶若今日。此又釋迦之大通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念過去世(至)通達無量劫。  頌大通本始。及示釋迦宿智之明達也。知彼佛滅度者。所謂猶若今日也。及聲聞菩薩如見今滅度者。亦知彼眾滅度之事如今見也。佛智凈微妙通達無量劫者。頌釋迦之大通也。來諸比丘使知者。將說宿世因緣。使信如來明見無錯謬也。  △二敘昔因十二。  初大通成道。  佛告諸比丘(至)而諸佛法猶不在前。  法身慧命其來無始。則五百萬億垓劫。猶為應緣之壽不足多也。所謂佛法者。一乘實智佛知見也。上根頓悟即成佛道。下根障重必假漸修。今大通經十小劫猶不現前。乃應下根示現而已。蓋下根因十使煩惱惑障。失滅勝智。甚大久遠。勢須積行次第斷治。故言自一小劫至十小劫。斷盡惑障智乃現前。所以大通應機若此。故王子贊曰。為度眾生故。於無量億歲。爾乃得成佛。此應機示現明矣。  爾時忉利諸天(至)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敘大通將坐道場。諸天設座請佛也。或謂本坐道場佛法不現。移坐於此即得菩提。表遣跡忘緣然後契道。然下雲適坐此座滿十小劫。殆非移坐即得。  適坐此座時(至)至於滅度亦復如是。  適坐初坐也。初坐而雨華作樂。乃至滅度亦復如是。言諸天欽向之至也。  諸比丘(至)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表十使惑盡勝智圓現成最正覺。  △二王子隨佛。  其佛未出家時。有十六子。其第一者名曰智積。  諸佛應跡本為表法。燈明未出家有八子。大通未出家有十六子。皆表在纏八識。前對上根正而不邪。故唯八而已。此對下根邪正兼混。故有十六。一名智積者。由智有所積故為在纏之識。若運而無積斯為大通勝智矣。燈明之子一名有意。亦有積之義。  諸子各有種種珍異玩好之具(至)繞佛畢已。  燈明之子止言領四天下。表上根唯四大為累而已。智勝之子言各有種種玩好者。表下根有種種欲深心所著之積。舍珍詣佛者。以其有積則未能大通。能舍欲著乃證通智也。王子所養之母不一。故言諸母涕泣而隨。以愛難遽舍也。輪王即大通之父。於智積為祖。  △三王子贊佛三。  初贊滿願成道。  一心合掌瞻仰世尊。以偈頌曰。  大威德世尊(至)善哉吉無上。  久乃成佛。待度生之願滿也。善吉無上。贊吉祥之道尊也。  △二贊定慧功圓。  世尊甚希有(至)安住無漏法。  安憺不亂定圓也。究竟無漏慧圓也。  △三慶己值遇。  今者見世尊(至)永不聞佛名。  得善利者。將除苦盲。識苦盡道知求解脫也。盲言內無慧目。瞑言外無慧日也。苦盡道即所謂說諸盡苦道示之以涅槃。乃初心之利。  今佛得最上(至)歸命無上尊。  結慶也。  △四請轉法輪。  爾時十六王子偈贊佛已(至)重說偈言。  法輪取運濟無滯也。  世雄無等倫(至)當轉無上輪。  初四句頌德請法。從度脫於我等至眾生亦復然。即希慕法利也。從世尊知眾生至當轉無上輪。願應機而說也。所念所行言向道之機。智力福力言受道之質。宿命行業言得道之因。各有小大淺深。佛悉知見。故當應機也。  △五瑞動諸天。  佛告諸比丘(至)此中云何忽生眾生。  眾生以無明固結。感地大礙而不通。障蔽妙明。故諸佛得道皆動地放光。示翻破無明顯發智光也。其國中間幽瞑之處。即所謂鐵圍兩山黑暗之間也。其中眾生昔處幽瞑各不相見。因明乃見故疑忽生也。夫人以五蘊眾相和合有生。而封蔀無明。誠非日月威光所能照燭。及乎勝智開明。乃知眾生之相。從芒芴間忽然幻有。亦若是矣。  又其國界諸天宮殿(至)勝諸天光。  諸天雖有常光。不及佛光。  △六諸天請法五。一東方五百梵王四。  初佛光感動。  佛光大明感動十方。各尋光詣佛獻供請法。復有四科。  爾時東方五百萬億諸國土中(至)而說偈言。  我等諸宮殿(至)遍照於十方。  諸天有大威德者。將生則祥光先見。名大德天。  △二尋光詣佛。  爾時五百萬億國土(至)請佛轉法輪。  諸天有隨身宮殿。故云與宮殿俱。  △三禮佛獻供。  即時諸梵天王(至)所獻宮殿願垂納處。  以華散佛所以尊師。並以供樹所以重道。華如須彌山。樹高十由旬。皆佛報身之量感變也。譬龍王降雨洪注十方。豈彼水之能多。所變在龍而已。  時諸梵天王即於佛前。一心同聲以偈頌曰。  世尊甚希有(至)唯願哀納受。  具無量功德能救護一切。贊所蘊也。十方諸眾生普皆蒙饒蓋。贊所利也。我等所從來等。陳遠慕也。我等先世福等。伸投獻也。  △四請佛轉法。  爾時諸梵天王偈贊佛已(至)而說偈言。  世雄兩足尊。唯願演說法。以大慈悲力。度苦惱眾生。  涅槃道。即脫生死輪迴之妙道也。  爾時大通智勝如來嘿然許之。  佛知時未至。受請嘿然坐。  △二東南方五百梵王四。  一佛光感動。  又諸比丘(至)為諸梵眾而說偈言。  是事何因緣(至)度脫苦眾生。  △二尋光詣佛。  爾時五百萬億諸梵天王(至)請佛轉法輪。  △三禮佛獻供。  時諸梵天王頭面禮佛(至)一心同聲以偈頌曰。  聖主天中王(至)今得值世尊。  迦陵頻伽雲好音鳥。其聲清和感悅。譬佛法音。此天雲百八十劫空過無佛。南天雲百三十劫乃得一見。上天雲昔無量劫空過無佛。如此不同者。信知佛身無所不在無時不現。但隨緣所感故有延促生滅之見耳。為眾生眼者。開惡道昏迷也。為眾生父者。作世間歸趣也。  △四請轉法輪。  爾時諸梵天王偈贊佛已(至)一心同聲而說偈言。  大聖轉法輪(至)忍善者增益。  度苦惱眾生令得大歡喜者。失真沈妄故苦。脫黏解縛故喜。得道若生天者。上或深造得道。下或獲福生天。忍善者勉力為善也。  爾時大通智勝如來嘿然許之。  △三南方五百梵王四。  一佛光感動。  又諸比丘南方五百萬億國土諸大梵(至)而說偈言。  我等諸宮殿(至)為佛出世間。  △二尋光詣佛。  爾時五百萬億諸梵天王與宮殿俱(至)請佛轉法輪。  △三禮佛獻供。  時諸梵天王頭面禮佛(至)以偈頌曰。  世尊甚難見(至)惟願垂納受。  △四請轉法輪。  爾時諸梵天王偈贊佛已(至)以偈頌曰。  惟願天人尊(至)當演深遠音。  鼓螺雨皆譬大法能號令警眾利澤群物。  爾時大通智勝如來嘿然許之。  △四例余方梵天。  西南方乃至下方。亦復如是。  △五且約上方五百四。  初佛光感動。  爾時上方五百萬億國土諸大梵王(至)而說偈言。  今以何因緣(至)為佛出世間。  △二尋光詣佛。  爾時五百萬億諸梵天王與宮殿俱(至)請佛轉法輪。  △三禮佛獻供。  時諸梵天王頭面禮佛繞百千匝以偈頌曰。  善哉見諸佛(至)皆共成佛道。  善哉見諸佛者。此天過無量劫乃得一見。故稱善自慶也。前謂三界為火宅者。以眾苦逼切為名。此謂三界為獄者。以業累系滯為名。言救世勉獄贊悲願也。言普智廣度贊智力也。十方暗瞑者。無大智光明故。由無智光則三惡增長天眾轉減。不從佛聞法等者。佛法能繕性澄神。外資色力內資智慧。為善業因緣。能致樂事能生樂想。由其不聞故反之也。樂想者。厭苦想樂也。末後一偈為廣大迴向。  △四請轉法輪。  爾時五百萬億諸梵天王偈贊佛已(至)而說偈言。  世尊轉法輪(至)無量劫習法。  前言甘露門。此言甘露鼓。皆取其能除苦惱。惟門言悟入。鼓言警發。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三之二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三之三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 戒環 解    妙法蓮華經化城喻品第七之餘  △七受請開漸。  爾時大通智勝如來(至)即時三轉十二行法輪。  三轉者。示相轉勸修轉作證轉。令入見修無學三位也。示相者。示四諦之行相使知向方。即見道位也。勸修者。示四諦之功利使知修行。即修道位也。作證者。示我已證汝亦應證。即無學位也。又三轉者。泛應三根。若下根須三。中根可二。上根唯一。若上上根則目擊道存不容聲矣。有所謂十二教法論。有所謂十二行法輪。教為能轉行為所轉。依示勸證三轉四諦。即十二教法轉也。依見修學三悟四諦。即十二行法輪也。舊謂於一轉中令聞法者。發生真聖慧眼及智明覺。三轉各四為十二行。亦不離見修無學也。  若沙門婆羅門若天魔梵。及余世間所不能轉。  謂此等未能正證。則雖轉唯滯言詮。  謂是苦是苦集是苦滅是苦滅道。  示所轉之相即四諦法也。皆謂之苦者。四諦因苦而設。為滅苦之道故也。生老病死等八現前逼惱。曰苦。煩惱結業召致未來八苦。曰集。此通三世。謂過去集致現在苦。現在集致未來苦也。結業盡則生死八苦永盡。曰滅。治結業則修三十七道品。曰道。三十七品見凈藏凈眼文。  及廣說十二因緣法(至)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  廣四諦說十二緣也。自無明緣行至生緣老死等。示生起相。即廣苦集二諦而說也。自無明滅至憂悲苦惱滅。示修斷相。即廣滅道二諦而說也。四諦為下根。聊陳粗相所本在跡。十二緣為中根。細觀四諦所本在心。謂性智本明妙湛精了。由妄塵瞥起俄然晦昧名無明。於無明體一念初動名行。晦昧搖動則失彼精了。粘湛發知故轉智名識。十二緣中。此三為根本。餘九為支末。相因以成三世之緣耳。智本無知由識故知。形為妄心謂之名。乃六賊之主也。性本無生由識故生。形為幻質謂之色即四陰之依也。則名色者識初托胎凝滑之相也。由凝滑而具六根名六入。根成出胎根與境交名觸。領納前境名受。有所受故受心生而受斯取之。由受取故惑業相結善惡有狀名有。由諸有結為三界之生因名生。有生則老死苦惱隨之矣。此生起之相也。將欲滅之。以何為要耶。當知彼無明者非實有體。初一心源廓然妙湛。由知見立知。妄塵瞥起。故有無明。若知見無見則智性真凈復還妙湛洞徹精了。名無明滅。則自行已下莫不皆滅。蓋本既不存末無所附。此修斷之相也。夫四諦十二緣名一而義多。有所謂小乘生滅四諦。則依分段生死名苦。煩惱及業名集。擇滅名滅。生空智品名道。有所謂大乘無作四諦。則依變易生死名苦。所知障名集。無住涅槃名滅。法空智品名道。或曰八諦。即合上言之。又有無量四諦。則依一乘圓頓而說。即諸苦集明第一義。外求滅道了無所得。是謂四聖諦也。十二緣亦如之。故諦緣之法雖屬二乘實通大乘。其要皆為斷生死本滅無明因。使復還本明妙性而已。凡為道看教。當深明乎此。  佛於天人大眾之中(至)具八解脫。  此於初會聞法獲蓋之利根也。不受一切法者。悟諦緣空了無所著也。蓋心本解脫有受故累。性本明定有著故昏。是以不受一切法故。遂於諸漏心得解脫。又得禪定三明六通。然則聖凡一體迷悟同源。人者苟能悟患累之由。達汩昏之始。果亦於法不受。則禪定解脫六通三明皆可得矣。  第二第三第四說法時(至)不可稱數。  此於次第聞法獲蓋中下之根也。利根一聞千悟。中下多聞少悟。故至於第三第四時。乃獲蓋也。從是已後非一席說。又有小根獲蓋其數不計。  △八因小請大。  此正敘請說法華也。然前所請皆願轉無上輪。而大通止說諦緣之法。又待此請者。諸佛說法皆自漸之頓。藉權顯實。蓋導之無漸則駭而不信。非惟教不陵節。亦欲學不躐等故也。  爾時十六王子(至)佛自證知。  十六王子聞法獲蓋。於是出家復求大乘。皆已成就謂已成就大志故請說大法。我等志願下自陳大志望說大法也。如來知見即所謂一大事也。  爾時轉輪聖王(至)王即聽許。  △九受請說頓。  爾時彼佛受沙彌請(至)佛所護念。  過二萬劫乃久嘿斯要以待機也。則二萬劫前且說方等般若之教。偈雲。說六波羅蜜及諸神通事是也。釋迦現壽八十。而四十年說般若等教。大通現壽五百萬億那由他劫。則宜於二萬劫說也。  說是經已(至)皆共持諷誦通利。  欣樂大法敬奉宣明。  △十聞根不等。  說是經時(至)八萬四千劫。  菩薩必信聲聞或信眾生不信。所謂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而已。未曾休廢者。所謂熾然說無間說也。  △十一沙彌演妙。  是時十六菩薩沙彌(至)三菩提心。  為疑惑之眾曲講也。十六王子表在纏八識。十六菩薩表出纏八智。然有十六者。示以八正伏八邪也。於八萬劫各度多眾者。表既得大通之道。則八萬法門無所不通故。非唯八正為妙智。雖八邪亦妙智也。非唯八正之能度。雖八邪亦能度也。所謂聖性無不通逆順皆方便。唯其如此。故各能演妙至於窮劫。各能度眾至於恆沙。不如是。不足為大通之道。  △十二大通印證。  大通智勝佛(至)而供養之。  可其所說贊其德行。使眾親附也。  所以者何(至)三菩提如來智慧。  三乘得妙。則同歸一乘。  △三示今緣五。  一征昔會今。  佛告諸比丘(至)於今不盡。  征昔所化會今之緣也。所化之眾常與師俱者。為化緣深故。以是得值億萬多佛。其緣未盡。今復相值。  △二歷陳名跡。  諸比丘我今語汝(至)二名須彌頂。  陳十六王子成佛名跡也。天地設位道運乎其中。聖人法之以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故八方之佛各依一方而示一德。所以開物所以成務。原始要終。則天下之道無不冒矣。東方震為動。歡喜亦動也。阿閦雲無動。須彌頂又無動之極也。經雲。毀譽不動如須彌。此佛出應群動而其體無動。又在動國。示即動而靜也。二佛並化其德相資。故雖二名可以合釋。或曰。八卦乃中夏之書。引配竺教豈佛意耶。李長者用釋華嚴。呂觀文用釋此章。或者非之。子復蹈襲何也。曰竺夏一天下耳。疆畿所及方位所同。而卦乃天地自然之理。獨不同哉。伏羲畫之以示人。吾佛象之以設法。各默得其同耳。今經雖無八卦之文。顯有八方之象。借事明理烏乎不可。而必拘

詆呰。非達士也。昔五百應真各解佛言。而問誰當佛意。佛言。皆非我意。眾曰。不當佛意將無得罪。佛言。雖非我意。各順正理堪為聖教。有福無罪。吾唯守此。以當或者之非。  東南方二佛。一名師子音。二名師子相。  東南巽為柔順。師子音者所說無畏。師子相者所示無畏。此佛以慈柔應物。以無畏說法。  南方二佛。一名虛空住。二名常滅。  南方離為虛明。虛空住者。體到虛以應群實也。常滅者。了一切法當體虛凝。即寂滅相。不復更滅。是謂常滅。  西南方二佛。一名帝相。二名梵相。  西南坤為資生。帝相者神出而應物。為帝梵凈也。此佛以神應物。物資以生。而其德常凈不累於物。  西方二佛。一名阿彌陀。二名度一切世間苦惱。  西方兌為毀折。阿彌陀雲無量壽。世間苦惱即生死無常也。此佛於毀折之際示無量壽。則了無生死。以救度世間生死苦惱。  西北方二佛一名多摩羅?旃檀香神通二名須彌相。  西北干為剛健。多摩羅旃檀香清遠潛通以比神通。須彌相亦無動義。此佛神通應物。如乾道不息。寂然不動感而通。  北方二佛。一名雲自在。二名雲自在王。  北方坎為險陷。雲自在謂無心而利物。雲自在王又自在之至也。此佛以無緣慈覆陰。利澤險難眾生。而無心無著。如雲之自在。  東北方佛名壞一切世間怖畏。  東北艮為萬物成始成終之所。始終之理在物為成壞。在人為生死。乃世間之所怖畏也。此佛於生死畏中。以一真凝常之道。開覺群物。使達其無始無終。而入於不死不生。則世間怖畏壞滅矣。  第十六我釋迦牟尼佛(至)三菩提。  釋迦牟尼。雲能仁寂默。謂其德仁濟群類。其道寂默無為。以示化堪忍故號能仁。此繼東北方而持標者。大覺雖具成始成終之德。而其道圓應不滯方隅。無始無終。為眾德之總故也。蓋自無動而出應群動。能柔能剛說是無畏。虛己應物現壽運神。乃至濟險滅怖。無非釋迦隨宜之行。故歷言八方佛德。而以釋迦總之。斯乃範圍天地曲成萬物。無方無體之至德也。非成無上正道何以與此。故曰釋迦牟尼於娑婆國成阿耨菩提。  △三成就所化。  諸比丘等為沙彌時(至)漸入佛道。  明昔因今緣。使知功行已深而成就之也。舉為沙彌所化。明昔因也。於今所化。明今緣也。應以是法漸入佛道。即成就之也。  所以者何。如來智慧難信難解。  釋上既曠劫蒙教。今猶漸入者。以如來智慧難信解故。然眾生莫不有如來智慧。而難解若此者。塵習自障故也。以今人觀之。幸聞正法不無宿因。安知吾徒非智勝之遺塵。非未來之弟子。然緣障尚稠道果渺邈。即曠劫蒙教。今猶漸入者也。若能勤進猶可庶幾。設復退墮。又安知未來之期。比前塵劫不復過於是數耶。然則所謂難解者。非佛智之難機自難耳。  爾時所化無量恆河沙等眾生者(至)聲聞弟子是也。  上明蒙化之因。此指所化之人。  △四廣度遺余。  我滅度後(至)除諸如來方便說法。  上雲未來聲聞。謂曾蒙化者。此雲復有弟子。言未蒙化者。其因緣展轉終當遇佛。而依一乘得度也。余國作佛者。示滅於此而應緣於彼也。更有異名者。華嚴雲。如來名跡應眾生心各各不同。於一四天下乃至十方。各各十千是也。  △五結會終實。  諸比丘(至)唯一佛乘得滅度耳。  前明始權此會終實也。涅槃時到言化緣將畢。眾又清凈言根機已熟。眾清凈者。已於藏教斷惑除結也。信堅固者。已於通教心相體信也。了達空法謂已悟般若。深入禪定謂妙造玄源。如此則諸病已除醫方亦遣。故廢二權特明一實。得滅度者。得真常道果也。  △四喻明權實六。  一立譬本。  比丘當知(至)是人若聞則便信受。  為樂小者權說小果。彼便信受如滯化城。  △二正引喻。  譬如五百由旬險難惡道。曠絕無人怖畏之處。  譬諸生死煩惱惡道險難長遠也。五百由旬舊說尤多。今取二乘斷三界結惑。離分段生死。證有餘涅槃。是過三百由旬而至化城。然尚滯變易生死。若回心向大。進至七地斷盡習氣。是過四百由旬近於寶所。又進八地已上斷盡無明。離變易生死證無餘涅槃。是過五百由旬到寶所也。曠絕無人等譬生死長遠。無真知見妄起怖畏。  若有多眾。欲過此道至珍寶處。  譬三乘求佛。  △三善知方宜。  有一導師聰慧明達(至)欲過此難。  導師指津之人。譬釋尊也。通斯進之塞斯止之。通譬斷惑塞譬起障。又善則通惡則塞。乃可無難。  △四眾心懈退。  所將人眾中路懈退(至)今欲退還。  譬二乘求道難進易退。  △五設化權濟。  導師多諸方便而作是念(至)亦可得去。  譬因二乘斷三界結惑。後息以小果而進之智地也。隨意所作即任力所能。漸得入道之義。  是時疲極之眾(至)快得安隱。  稱願息之心故也。  於是眾人前入化城。生已度想生安隱想。  樂小忘大。  △六廢權立實。  爾時導師知此人眾(至)為止息耳。  化非真有故斯須即滅。唯寶所為真。權非實有故終竟而廢。唯一乘為實。  △五合顯權實五。  一合引喻。  諸比丘。如來亦復如是。今為汝等。作大導師。  △二合知方宜。  知諸生死煩惱惡道。險難長遠應去應度。  △三合眾懈退。  若眾生但聞一佛乘者(至)乃可得成。  若但聞一乘而無權濟。則厭大而不欲見佛。憚煩而憂其道遠。故須權濟也。上言惡道長遠。此言佛道長遠者。上以正見觀眾生。此以倒見觀佛道故也。佛道初不遠人本無修證。特由生死背馳復之之難。故見其長遠。惑業積障治之之難。故見其勤苦。則長遠勤苦由倒妄起。何關於道哉。苟無生死無惑業。則當體凝凈何復何治。長遠之見勤苦之功了無所施矣。昧者不知出此。而致咎佛道遂生懈退。大覺所以敘其倒見。而誘進之。  △四合權濟。  佛知是心怯弱下劣(至)說二涅槃。  中道即大小乘之中間也。二涅槃即二乘涅槃。下雲二地是也。  △五合廢權立實。  若眾生住於二地(至)我化作耳。  住於二地。謂滯二乘權果而不知進。故語之佛慧。令觀察籌量而進取實果也。  △六以偈重宣五。初頌昔因八。  初頌大通成道。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大通智勝佛(至)心皆懷踴躍。  △二頌王子隨佛。  彼佛十六子。皆與其眷屬。千萬億圍繞。俱行至佛所。  △三頌王子贊佛請法。  頭面禮佛足(至)震動於一切。  聖師子者。贊聖力無畏也。世尊難值已下。頌出世本懷而請法。  △四頌瑞動諸天請法。  東方諸世界(至)轉無上法輪。  △五頌受請開漸。  無量慧世尊(至)汝等應當知。  無明至老死。舉十二因緣也。皆從生緣有明無生。即無眾過患也。  宣暢是法時。六百萬億垓。得盡諸苦際。皆成阿羅漢。  頌初會聞法獲益之利根也。風俗通雲。十萬曰億。十億曰兆。十兆曰京。十京曰秭。十秭曰垓。垓為總大之數。即所謂那由他也。  第二說法時(至)不能得其邊。  頌次第獲益中下之根。  △六頌因小請大。  時十六王子(至)慧眼第一凈。  小乘慧眼未免緣影。求其第一清凈無如世尊。故願得之。  △七頌受請說頓。  佛知童子心(至)如恆河沙偈。  知童子心。即前雲。深心所念佛自證知也。說六波羅蜜等。即前雲。過二萬劫之事也。六波羅蜜即般若教。諸神通事即方等教。且分別實法為大乘之始而已。過是已後乃說法華。然有如恆沙偈者。妙法應機廣略不同。故釋迦則一期而說。燈明六十劫說。大通八千劫說。今經止於二十八品。常不輕於威音。則聞二十千萬億偈。喜見於日月凈明德。則聞八百萬億阿閦婆偈。蓋各隨其緣之賒促根之廣狹故。說有豐約。其實稱性之法無所終窮。是以華嚴有三部之文。而一字法門書海墨而不盡。則恆沙之偈不為多也。  △八頌沙彌演妙。  彼佛說經已(至)恆河沙等眾。  △二頌今緣四。  一頌征昔會今。  彼佛滅度後。是諸聞法者。在在諸佛土。常與師俱生。  因法華緣。世世相值。  △二頌陳名跡。  是十六沙彌。具足行佛道。今現在十方。各得成正覺。  △三頌成就所化。  爾時聞法者(至)引汝趣佛慧。  明遠緣深功。而成就之也。  △四頌結會終實。  以是本因緣。今說法華經。令汝入佛道。慎勿懷驚[怡-台+(目/大)]。  △三頌喻權實五。  一頌譬本。  譬如險惡道(至)經五百由旬。  毒獸譬生死。煩惱水草譬菩提資根。  △二頌善知方宜。  時有一導師。強識有智慧。明了心決定。在險濟眾難。  △三頌眾心懈退。  眾人皆疲倦。而白導師言。我等今頓乏。於此欲退還。  △四頌設化權濟。  導師作是念(至)各可隨所樂。  前止雲化作一城。即通譬道果。此又雲郭及舍宅男女等者。詳譬果中德用也。國邑有城。重城為郭。城以郭為防。果以德為輔。舍宅譬依止之德。以畢竟空寂為莊嚴。園林譬庇賴之德。以無漏法樹為周匝。浴池譬潔凈之德。以八解定水為渠流。樓閣譬超達之德。以空無相無作為重門。男女充滿。即所謂善心誠實男慈悲心為女也。然此譬二乘果德。而有似大乘之德者。乃以似量權進之耳。故總依化城為言。及乎即滅化城則此等皆滅。譬二乘之德曾無實證。終歸壞滅也。世之學者以比智知道。以似量見性。緣無實證亦若是矣。  △五頌廢權立實。  諸人既入城(至)當共至寶所。  △四頌合顯權實四。  一頌合譬本。  我亦復如是。為一切導師。  △二頌合知方。  見諸求道者。中路而懈廢。不能度生死。煩惱諸險道。  △三頌合權濟。  故以方便力。為息說涅槃。言汝等苦滅。所作皆已辦。  此雲已辦乃權進之。及其住於二地。即實說未辦。  △四頌合廢權立實。  既知到涅槃。皆得阿羅漢。爾乃集大眾。為說真實法。  如科。  諸佛方便力(至)乃是真實滅。  此令觀察籌量所得非真。勉之令趣實果也。  △五頌總結。  諸佛之導師。為息說涅槃。既知是息已。引入於佛慧。  總結化城一品意義也。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三之三卍續藏 第 30 冊 No. 0602 法華經要解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四之一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 戒環 解  妙法蓮華經五百弟子授記品第八  △二下根領悟得記二。初無學眾領悟得記二。  初略敘標科。  三周說法各隨機領悟而述成與記。前化城品因緣說一周以被下根。滿慈與五百羅漢等於此領悟。佛為述成與記。五故曰百授記品。然此先記滿慈。次記五百千二之眾。而特取五百名品者。滿慈乃大弟子。內秘外現為眾標領。雖先與記非是當機。又千二居末不當名品故也。十大弟子無非上根。領悟得記本無先後。但各專一德隨機總眾耳。滿慈說法第一。而五百羅漢常說無上道故。號為普明。是當說法之機故。以滿慈總之。如阿難羅雲。亦大弟子而總學眾。各有以也。  △二依文正解五。  初滿慈領悟。  爾時富樓那彌多羅尼子(至)瞻仰尊顏目不暫舍。  聞智慧方便隨宜說法。通領三周之說也。又聞大記。通領舍利弗等受記事也。復聞因緣。即別領大通王子之事。復聞神力。別領導師神化之事。罕聞故得未曾有。惑除故心凈踴躍。於是避座致恭。而後申嘆發誓。  而作是念(至)能知我等深心本願。  前乃經家敘置。此正滿慈之辭。言奇特希有至處處貪著。總嘆三周說法也。我等於佛功德言不能宣。總嘆授記。乃至導師神化之德不能備宣也。唯佛世尊已下申本願而誓護持也。深心本願。謂精進護持助宣佛法。乃至過去未來助宣之事。非謂願求記也。  △二如來述成。  爾時佛告諸比丘(至)無能盡其言論之辨。  述成其深心本願也。問眾見不者。以眾等徒知滿慈之跡。而不知其深行。故開端以示之。說法第一述其正行也。種種功德述其眾行也。精進護持述其本願也。言論之辯述其才辨也。  汝等勿謂(至)常作佛事教化眾生。  上總述此廣陳也。舉九十億佛所。即廣陳護宣遠因也。於佛空法明了通達者。非若二乘滯於斷空也。得四無礙清凈說法者。如所如說不泥名相也。菩薩神通非二乘比也。隨其壽命言盡形壽也。令立菩提者。令於正道有立也。為凈佛土故化眾生者。藉利他行成己行也。故凈名雲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所謂凈佛土者。自凈其心以致佛土之凈也。為凈佛土而必須教化眾生者。要即塵勞而能凈。非若二乘厭塵勞以求凈也。由是觀之。其木乃大權聖人示現弘法耳。故偈以內秘外現頌之。  諸比丘(至)漸漸具足菩薩之道。  上陳遠因。此舉三世。皆明說法宣化之深行也。七佛即毗婆屍。屍棄。毗舍浮。拘留孫。拘那含。迦葉。釋迦是也。上三屬前劫。下四屬今劫。三劫三千佛。始於妙光佛末法出家修道。聞五十三佛名深心仰慕。復化他人滿三千眾。深心敬禮。即超多劫生死之罪。得證佛果。其初千人於莊嚴劫成佛。華光為首至毗舍浮是也。其次千人於賢劫成佛。拘留孫為首至樓至是也。其後千人於星宿劫成佛。日光為首至須彌相是也。  △三滿慈得記二。  一正記。  過無量阿僧祇劫(至)天人師佛世尊。  滿慈既於多佛植因之遠。而猶過僧祇劫乃得菩提。號法明者。謂於無數劫量法門。一時明達即成佛道。非如情見久遠劫也。華嚴記發心菩薩過千不可說劫。當得作佛號清凈心。論謂明達如是劫量法門總清凈故。正此意也。余記劫數深意並同。  其佛以恆河沙等(至)無有淫慾。  此皆依報清凈之相。由因中常修梵行。廣化眾生令立正道。故果地無邪穢之事。而交接皆上善之人也。  得大神通(至)普皆金色三十二相而自莊嚴。  既以化生離諸欲染故。本來體相凈妙若此。如是妙體人固有之。特為粗濁欲惡染蔽而已。故阿難曰。欲氣粗濁腥臊交遘。不能發生勝凈妙明紫金光聚。苟斷欲愛不受胎生。則本來體相無復染蔽。通光莊嚴自能發現。以世考之。精華之氣或化列星。吐納之人猶能輕舉。則滓濁既盡妙體精明。飛行自在無足疑矣。  其國眾生常以二食。一者法喜食。二者禪悅食。  不由胎藏故不假段食。唯餐采法喜禪悅而已。  有無量阿僧祇千萬億那由他諸菩薩眾(至)及八解脫。  上明國土人民。此明同德法侶。滿慈具足菩薩神通之力。得四無礙智。審諦說法教化眾生。明了通達。故報緣法眾其德皆類。  其佛國土(至)起七寶塔遍滿其國。  結前也。劫有法寶真明故名寶明。國無女人惡道故名善凈。由三世說法續佛壽命故。佛壽無量法住甚久。滅後起塔遍滿其國。又以余德散沾也。  △二重頌三。  初頌述成二。  初述權應。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諸比丘諦聽(至)心則懷疑惑。  此通舉諸大弟子權應之德。述成滿慈內秘外現之行也。自善學方便至度無量眾悉得成就。皆權應之德也。小欲懈怠漸令作佛。言善化也。少欲厭生死則外現之事。實自凈佛土則內秘之事。示三毒現邪見等者。諸大弟子權跡皆由示化彼類。如舍利弗與羅度爭勝。即示瞋也。難陀愛婦示貪也。調達害佛示痴也。是謂三毒。憍陳如三迦葉等昔為外道。即現邪見也。其大權難測。故聞者疑惑。  △二述護法。  今此富樓那(至)護持法寶藏。  通頌三世宣護之行也。現居弟子上者。謂於諸佛所。皆示現為眾標領也。度大神通。言已超越小聖也。  △三頌正記。  其後得成佛(至)亦無諸惡道。  通頌劫國眾德文義同前。以是等為僧者。言其國僧眾皆三明四智。無凡流也。  △三頌結前。  富樓那比丘(至)我今但略說。  △四千二百得記四。  初請記。  爾時千二百阿羅漢(至)不亦快乎。  △二通許。  佛知此等心之所念(至)三菩提記。  迦葉為眾上首。故告之。  △三別授二。  初記憍陳。  於此眾中(至)天人師佛世尊。  憍陳最初得度為眾首。故特記之。號普明者。偈雲。常放大光明一切之所敬。又雲。常說無上道。故號曰普明。謂以智慧明破諸痴暗。普使眾生明了法性。即今住世應真之首也。  △二記五百。  其五百阿羅漢優樓頻螺迦葉(至)盡同一號名曰普明。  五百威德具足為千二之傑。故又別記。目連記末雲。我諸弟子威德具足其數五百。即此也。餘七百眾但於前通許於頌通記。優樓頻螺等即序分所列羅漢上首。詳略互舉也。同號普明以德同故。  △四重頌三。  初頌記陳如。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憍陳如比丘(至)故號為普明。  頌正報也。常放大法光明。普照迷暗也。  其國土清凈(至)有如是神力。  頌依報也。  佛壽六萬劫。正法住倍壽。像法復倍是。  頌化緣也。  △二頌記五百。  法滅天人憂。其五百比丘。次第當作佛。同號曰普明。  前法既滅天人失望。則後佛繼出安隱天人。  轉次而授記(至)亦如我今日。  此詳記五百次第出興事也。我滅度之後等。乃五百轉次相授之辭。以轉次不一不可定指。故云某甲。非謂釋迦指五百眾。釋迦次補自當彌勒也。  國土之嚴凈(至)皆如上所說。  五百依正之果皆如憍陳。  △三通記餘眾。  迦葉汝已知。五百自在者。余諸聲聞眾。亦當復如是。  引五百之事。而例記七百之眾。通為千二之記。  其不在此會。汝當為宣說。  令迦葉宣揚勝事。以勉後進。  △五五百自慶四。  初陳情。  爾時五百阿羅漢(至)而便自以小智為足。  悔責者。悔昔之失慶今之得也。如來智慧。即一切種智我等應得。而悔不早悟。  △二設喻二。  一喻昔因。  世尊譬如有人至親友家(至)若少有所得便以為足。  親友系珠。譬佛預十六菩薩時。為說法華結大乘因也。醉酒而卧。譬我預千萬億眾時。皆生疑惑昏昏如醉也。官事當行。即佛化將畢余處利生。公而不黨。故譬官事。起已遊行轉迷也。到於他國棄本也。為衣食等樂小也。  △二喻今緣。  於後親友會遇見之(至)常可如意無所乏短。  親友會遇譬今復值佛。咄叱警戒譬呵小進大。言丈夫者。指大乘種性而警進之也。余意如下合顯。貿易所須譬即性發揮當得大利也。以時物遷貨曰貿。以有易無曰易。  △三合顯二。  一合昔因。  佛亦如是(至)一切智願猶在不失。  令發智心而廢忘不覺。如系珠醉卧也。既得羅漢而未離法縛。是資生艱難也。智願不失。如衣珠現在。  △二合今緣。  今者世尊覺悟我等(至)而汝謂為實得滅度。  合咄吒警戒也。  世尊我今乃知實是菩薩(至)甚大歡喜得未曾有。  合貨寶如意也。  △四重頌四。  初頌陳情。  爾時阿若憍陳如等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等聞無上(至)便自以為足。  頌得記歡喜悔過自責也。  △二頌設喻二。  初頌喻昔因。  譬如貧窮人(至)有無價寶珠。  △二頌喻今緣。  與珠之親友(至)五欲而自恣。  △三頌合顯二。  初頌合昔因。  我等亦如是(至)自足不求余。  △二頌合今緣。  今佛覺悟我。言非實滅度。得佛無上慧。爾乃為真滅。  △四頌總慶。  我今從佛聞。受記莊嚴事。及轉次受決。身心遍歡喜。  以記為決。謂決定道果也。  妙法蓮華經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  △二有學眾得記二。  初略敘科名。  此記小聲聞眾也。舊說裂此為二。謂學與無學。然無學即羅漢。已在千二之記。不當重列。此即學於無學小聲聞而已。研真斷惑名學。真窮惑盡名無學。此未得無學而亦預佛記者。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故也。  △二依科釋文二。初請佛授記二。  初二師請記。  爾時阿難羅睺羅而作是念(至)我願既滿眾望亦足。  阿難多聞護持法藏。羅雲密行。皆大弟子。而與學眾同授記者。示彼亦內秘外現密行之儔也。觀學眾記雲。當供微塵數佛護持法藏。即與阿難羅雲同德。故以二師總之。阿難羅雲親邇於佛。既為眾所見知。若不得記則無塞眾望也。菩薩為通達佛道無所不現。故凈名佛道品以法喜為妻慈悲為女誠善為男。而釋迦所以有耶輸羅雲。皆為示現非同世俗妻子也。  △二學眾請記。  爾時學無學聲聞弟子(至)住立一面。  △二大眾得記七。  一阿難得記。  爾時佛告阿難(至)然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山海慧自在通王者。高莫逾于山。深莫浚于海。阿難宿持法藏多聞博達。智慧等之。於諸法中得大通達。自在如王。故得果以因為號。當供多佛護持法藏然後成佛。蓋其本願也。  教化二十千萬億恆河沙諸菩薩等(至)劫名妙音遍滿。  阿難當來作成如此其多者。為宿持法藏化緣深故。幡表尊勝之德。阿難多聞第一故。國名常立勝幡。宣傳法藏故。劫名妙音遍滿。為由法音宣流也。  其佛壽命無量千萬億阿僧祇劫(至)復倍正法。  佛壽無量劫。而正像之法又復倍倍者。由其宣傳法藏因力綿遠也。問。壽劫之說悠然不窮。何所據依視不睹睫。況渺冥乎。曰萬物死生而不亡者存。壽有終窮乎。古今代謝而曾無紀極。劫有終窮乎。聖人離死生至道無代謝。則雖倍倍之劫。未足盡其靈長矣。  阿難是山海慧目在通王佛(至)稱其功德。  為其護持法藏報得殊勝。名聞十方故。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今僧中說(至)種佛道因緣。  頌文大意同前。佛有大威德名聞滿十方。頌諸佛共嘆也。壽命無有量以愍眾生故。非徒羨久生也。眾生於法中種佛道因緣者。能持法藏故群類資焉。  △二初心生疑。  爾時會中新發意菩薩八千人(至)而諸聲聞得如是決。  阿難果號劫國教化作成等事。特異眾記。初心不知遠因。故疑其何緣而得。  △三佛為決疑。  爾時世尊知諸菩薩心之所念(至)故獲斯記。  此告其遠因。以同佛發心功深願廣。宜得是記也。校其遠因則功已齊佛。但彼願護持法藏。故常樂多聞。佛願成道利生。故常勤精進。由是佛已成道。而阿難尚須護法教化。然後成佛。蓋其本願如是。非由根智勝劣而有先後也。俱舍論說。空王佛乃釋迦三僧祇劫中間所逢之佛。  △四阿難獲益。  阿難面於佛前(至)如今所聞亦識本願。  即時憶念等者。因佛與記又敘往因。於是得法性覺自在三昧。能憶過佛法藏。又識本昔願持之因也。  爾時阿難而說偈言。  世尊甚希有(至)護持諸佛法。  謝記自勵也。既識本願所以無疑。而益勤方便。  △五羅雲得記。  爾時佛告羅睺羅(至)猶如今也。  蹈七寶華乃妙凈密行之應也。作長子者。常以密行繼續佛道也。如華嚴以普賢為長子。亦表大行能建佛家法也。蓋弘道以德行為尚。故儒門四科亦先德行。  是蹈七寶華佛國土莊嚴(至)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多聞密行常相資故。羅雲國劫正像之果並同阿難。而當來亦為阿難長子。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為太子時(至)以求無上道。  記羅雲繼續佛道綿綿不絕也。隱大權之跡而示現為佛子。功德不可數。唯佛能知之。是謂密行也。  △六二千得記。  爾時世尊見學無學二千人(至)天人師佛世尊。  此亦昔日所化故今與記。其意柔軟謂根機已熟。問。其見不默示昔因也。而阿難多聞博達固已默知。二千果號皆同以因同也。了學無學即證實相。是謂實相。  壽命一劫。國土莊嚴。聲聞菩薩。正法像法。皆悉同等。  言二千同時成佛。依報法化皆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是二千聲聞(至)漸入於涅槃。  名聞周遍漸入涅槃者。出興功成則反一無跡。佛佛然也。  △七學眾贊謝。  爾時學無學二千人聞佛授記。歡喜踴躍而說偈言世尊慧燈明。我聞授記音。心歡喜充滿。如甘露見灌。  慧燈明贊也。聞記歡喜謝也。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四之一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四之二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 戒環 解  妙法蓮華經法師品第十  △二授廣記圓該前記二。  初分科略敘。  能持正法足以師人。謂之法師。此授廣記以圓該前記。而號法師品者。所以廣記持經之人。而推尊之故也。經舉現前八部四眾等類。及佛滅後聞經隨喜。皆與授記。是謂廣記。前雖對三周法授三根記。而收機未盡。故此圓該。乃圓教之統要也。既為統要。允屬正宗。而舊科於此遂分流通。亦隨所見。  △二依科釋文二。初廣記推尊五。初授廣記二。  初現前廣記。  爾時世尊因藥王菩薩(至)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將授廣記而因藥王告大士者。以廣記渺漠法利勝妙。非深知宿契及大菩薩。無能證知故也。藥王即喜見菩薩。久持此經燒身然臂。可謂深知宿契矣。八萬大士即經首八萬菩薩。現前八部四眾皆與授記者。所謂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也。  △二後世廣記。  佛告藥王(至)我亦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言滅後有人。則其機未兆。亦懸記之。則此品廣記無所不圓。無所不該矣。  △二推尊其人。  若復有人(至)愍眾生故生此人間。  自受持讀誦至合掌恭敬。為六種法師。一受持。二讀。三誦。四解說。五書寫。六供養。能備六種難故。必由供佛宿福及大願也。  藥王若有人問(至)於未來世必得作佛。  令藥王宣明勝因也。  何以故若善男子善女人(至)生於惡世廣演此經。  釋上以顯緣勝人尊故當作佛。但於一句能具六種法師之功。猶足推尊瞻奉而當成菩提。況於一經盡能受持。則其緣愈勝其人愈尊。其作佛必矣。自舍凈報者。當是凈土果人示生惡世。  若是善男善女人(至)廣為人說。  使即將命之人。遣有付託之義。此令敬持經人。視同將如來命。為如來付託讚揚大事。宜在尊尚也。  △三戒勿輕毀。  藥王若有惡人以不善心(至)其罪甚重。  萬德慈尊不可毀也。然毀之其罪尚輕者。以無能損故。毀持經之人其罪尤重者。以斷佛種故。  △四勉人信向。  藥王其有讀誦法華經者(至)天上寶聚應以奉獻。  以佛莊嚴而自莊嚴者。謂具佛眾德也。則為如來肩所荷擔者。謂佛所尊重也。佛尚尊之。則人者固當隨方欽向尊重之也。  所以者何(至)三菩提故。  征釋所應尊重之意也。  △五重偈頌五。  初頌教師承人法。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欲住佛道(至)並供養持者。  自然智即本覺真智也。欲住佛道成就此智。必藉法師發明。故當勤供養持法華者。一切種智即諸佛果智也。欲求佛果疾得此智。必依此經修證。故當持是經並供持者。  △二頌推尊其人。  若有能受持。妙法華經者。當知佛所使。愍念諸眾生。  頌於諸佛所成就大願。愍眾生故生此人間。  諸有能受持(至)供養說法者。  頌是人自舍清凈業報等。自在所欲生者。所欲生處隨願自在。  吾滅後惡世(至)冀得須臾聞。  此令推尊。以求妙法。  若能於後世。受持是經者。我遣在人中。行於如來事。  非如來遣。則莫之能。  △三頌誡勿輕毀。  若於一劫中(至)其罪復過彼。  如科。  有人求佛道(至)其福復過彼。  顯讚美之福也。  △四頌勉信向。  於八十億劫(至)我今獲大利。  頌華香伎樂人中上供等文。於八十億劫。言不倦持久之志。以冀須臾之聞。須臾聞之即得菩提。故為大利。  △五結告顯勝。  藥王今告汝。我所說諸經。而於此經中。法華最第一。  故宜信向也。  △二顯勝勸持十一。  初深妙難解。  爾時佛復告藥王(至)此法華經最為難信難解。  已說即般若等。今說即法華。當說即涅槃。而獨法華所詮皆妙法。所示皆實相。非眾生知見所以難信。是諸佛秘要所以難解也。  △二非機勿授。  藥王此經是諸佛秘要之藏(至)況滅度後。  秘密法要妄授則上慢退席。顯說則窮子怖父。而怨誹憎嫉生焉。如來現在尚爾。況滅後惡世可不擇機。  △三能持為勝。  藥王當知(至)則為如來手摩其頭。  是經難得聞。信受者亦難。故凡書持讀說非假如來覆護。及自有信願善根。莫之能矣。為如來衣覆。謂得佛忍力也。與如來共宿。謂棲心同佛也。為如來摩頂。謂蒙佛慰安也。如此故能於後惡世持說是法。  △四在處應敬。  藥王在在處處(至)此中已有如來全身。  三周開示及余助顯。無非如來全身也。  此塔應以一切華香(至)三菩提。  為其因正而緣勝故也。  △五為道津要。  藥王多有人在家出家(至)乃能善行菩薩之道。  行菩薩道而不聞是經。如欲濟渴而不知須水也。  其有眾生求佛道者(至)三菩提。  如人鑿井已近泉源。  △六設譬津要。  藥王譬如有人渴乏須水(至)其心決定知水必近。  高原鑿水譬修菩薩道不得其要。猶見干土。施功不已譬從干慧地由漸而進。轉見濕土喻歷聞般若。逐漸至泥喻初聞法華。然尚滯修習則於佛智水近之而已。若夫脫然造其真源。則妙湛圓發不勞功用。視前所為皆滓濁矣。經不言此者。所謂引而不發使其自進。蓋無功用處不容言諭也。  △七合顯所譬。  菩薩亦復如是(至)今佛教化成就菩薩而為開示。  佛果菩提皆屬此經。則未聞未解安可得道。開方便門猶鑿井也。示真實相猶見水也。法華經藏即眾生如來藏也。於眾生則蘊在塵勞。於菩薩則蘊在萬行。於寶所則過乎五百由旬。可謂深固幽遠也。人無能到故。唯菩薩可以開示。  △八辨明非機。  藥王若有菩薩(至)當知是為增上慢者。  大根有新發意。小根有增上慢。皆非機也。  △九具體乃說。  藥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至)云何應說。  先標次釋。  是善男子善女人(至)廣說是法華經。  夫說法教化之道。必己有所處然後能安人。己有所服然後能伏人。己有所據然後能達人。如來以慈悲為室柔忍為衣法空為座。入慈悲室則己有所處也。著柔忍衣則己有所服也。坐法空座則己有所據也。如此則具佛之體乃可廣說斯經。苟未體此。自無主正。何以為人哉。故曰。安住是中然後以不懈怠廣說是法。今夫據寶華座而聖讀庸行者。宜深鑒乎此。一切法空者非斷空也。即一切法廓然了達之謂也。  △十佛化護助。  藥王我於余國(至)我還為說令得具足。  此佛力變化讚揚大事也。余國則他方世界。在異國而令見。所謂隱顯化眾生。  △十一以偈重宣六。  初頌顯勝勸持。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欲舍諸懈怠。應當聽此經。是經難得聞。信受者亦難。  欲於正道易進而無懈者。當依此為津要。  △二頌譬津要。  如人渴須水(至)決定知近水。  △三頌合顯。  藥王汝當知(至)近於佛智慧。  決了聲聞直入佛慧。  △四頌具體乃說。  若人說此經(至)念佛故應忍。  以佛為念當忍諸惡。所謂著如來衣。  △五頌佛化護助。  我千萬億土(至)能令大眾喜。  皆余國遣化護助事也。若人具是德。謂具慈悲柔忍德也。空處讀經得見我身者。令於法空座行柔忍德。使心空境寂。則此中全身昭然可見。是謂清凈光明身也。若未具是德。徒誦此經而欲以色相見我是行邪道。  △六結勸師承。  若親近法師。速得菩薩道。隨順是師學。得見恆沙佛。  恆沙諸佛全身在此。  妙法蓮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三會諸佛圓證前法二。  初標科敘義。  自開會至此。三周法備四眾記圓。法身已全本願已足。故感過去多寶踴願塔現全身。盡集十方說法分身諸佛圓會圓證。所以然者。示十方三世過現諸佛說示修證之道。圓備於此。  △二依科釋文二十三。  初寶塔踴現。  爾時佛前有七寶塔(至)高至四天王宮。  寶塔殊勝乃果行依報。諸莊嚴具彰果行德用也。種種庄校即萬德之像。五千欄楯即總持之力。龕室千萬應慈悲無量也。幢幡無數應摧邪表正也。垂寶瓔珞即眾善下化。寶鈴萬億即法音廣振。四面出香表神通四達如意周遍。七寶幡蓋高至天宮。表眾德尊勝也。  △二諸天供塔。  三十三天雨天曼陀羅華(至)恭敬尊重讚歎。  知有如來全身故。  △三印贊釋迦。  爾時寶塔中出大音聲(至)皆是真實。  平等大慧。即一乘實智也。  △四四眾喜怪。  爾時四眾見大寶塔(至)恭敬合掌卻住一面。  聞嘆大慧真實之說故得法喜。  △五樂說問緣。  爾時有菩薩摩訶薩(至)又於其中發是音聲。  △六釋迦明告。  爾時佛告大樂說菩薩(至)贊言善哉。  多寶滅度全身不散。如入禪定。而能隨願在處證經。此示法身無滅無生自在之力。使聞妙法者了無滅生頓悟實相。故示現作證如此。  彼佛成道已(至)應起一大塔。  敘塔緣起也。  其佛以神通願力(至)贊言善哉善哉。  不獨此處。  大樂說(至)贊言善哉善哉。  結示今緣也。  △七願見多寶。  是時大樂說菩薩(至)我等願欲見此佛身。  欲表圓證當現全身。此非小緣。故假如來神力發起。  △八當集分身。  佛告大樂說菩薩摩訶薩(至)然後我身乃出現耳。  必待十方說法諸佛畢集。然後出現者。表圓會圓證也。分身諸佛即千百億化。水月應物者。  大樂說(至)今應當集。  當副多寶之願也。  △九願見分身。  大樂說白佛言(至)禮拜供養。  △十釋迦光召。  爾時佛放白毫一光(至)遍滿諸國為眾說法。  此皆釋迦分身在十方說法者。  南西北方四維上下。白毫相光所照之處。亦復如是。  遍照十方咸召使集。  △十一因召將至。  爾時十方諸佛各告眾菩薩言(至)並供養多寶如來寶塔。  △十二初變凈土。  時娑婆世界即變清凈(至)移諸天人置於他土。  變士將容分身之眾也。琉璃為地等者。現佛國之凈相。無諸聚落等者。滅眾生之染緣。移天人置他土。如凈名說菩薩斷取大千擲沙界外。其中眾生不覺不知。  △十三東方來集。  是時諸佛各將一大菩薩以為侍者(至)猶故未盡。  一方即東方也。釋迦分身譬如一燈然百千燈。真應無盡而器界有窮。故雖大千不能容受。  △十四再變凈土。  時釋迦牟尼佛(至)諸天寶華遍布其地。  目真鄰陀此雲石。  △十五復變凈土。  釋迦牟尼佛(至)諸天寶華遍布其地。  凈名丈室能廣容多座。釋迦化土如自在天宮。湧出之眾有無量河沙。各詣靈山未聞迫窄。而此必三變凈土。乃能容受分身者。特因事顯法耳。蓋凈土妙境生佛本共。法身化體物我無虧。唯眾生識心自染自局。故聖人因分身之來。特與開示。初於娑婆一變者。滅眾生染緣也。次於八方再變者。遣識心限礙也。後於八方復變者。廓法界真境也。三變之後分身畢集。多寶全現者。示染緣既滅礙心既遣真境既廓。則法身化體當處現前。一多圓融隨念自在。妙法大旨明此而已。故茲因事特與開示也。凈名直示不思議境。故即丈室而廣容。法華意在引權入實。故自穢土而三變。宗趣有異故建立不同。得旨歸根夫何異也。  △十六分身畢集。  爾時東方釋迦牟尼佛所分之身(至)遍滿其中。  前初變土東方已集。此復舉者。言東方集後十方次第而集。  △十七問訊咨請。  是時諸佛各在寶樹下坐師子座(至)亦復如是。  分身之來不躬覲佛者。體同故也。皆遣侍者致問開塔者。願同故也。與音預。同欲也。  △十八開塔見佛。  爾時釋迦牟尼佛(至)如卻關鑰開大城門。  右表順道開發也。一指聊舉關鍵脫然。如來全身於是可見。  即時一切眾會(至)而來至此。  信知諸佛雖不實滅。而言滅度。  △十九眾喜散華。  爾時四眾等(至)及釋迦牟尼佛上。  △二十多寶分座。  爾時多寶佛於寶塔中(至)坐其半座結加趺坐。  妙法實際一切圓融。物我不分古今一致。是以過去多寶與現在釋迦。於寶塔中共坐一座。以示三界之相無有生死若退若出。亦無在世及滅度者。非實非虛非如非異。斯妙法之極致也。故作證如此。  △二十一眾獲親近。  爾時大眾(至)接諸大眾皆在虛空。  塔在空中故。升空乃可親近。  △二十二釋迦宣傳。  以大音聲普告四眾(至)付囑有在。  說證事圓於是付囑。言有在者。傳布法利期在得人也。日月燈明說是經已。即於眾唱滅授記付託。今佛至此。亦云不久涅槃付囑有在。足知三周開示至此乃畢。此後顯妙勸持別是一番。故雖唱滅結經。而復有後說至神力品。湧出之眾方請流通。則神力品前猶屬正宗明矣。此乃經之節目歷然可辨。  △二十三以偈重頌八。  初頌多寶作證。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聖主世尊(至)以難遇故。  因多寶勉眾也。  △二頌多寶本願。  彼佛本願。我滅度後。在在所往。常為聽法。  △三頌分身來意。  又我分身(至)故來至此。  化佛為欲聽法及見多寶故。舍妙土諸事而來作證令法久住。  △四頌三變凈土。  為坐諸佛。以神通力。移無量眾。令國清凈。  △五頌分身畢集。  諸佛各各(至)令法久住。  此皆頌美化佛來儀也。如風吹枝。言眾生喜心靡然向佛也。  △六頌釋迦宣傳。  告諸大眾(至)當知此意。  初四句詢求其人。次下令發願持經。則多寶釋迦及分身佛。當為作證。  諸佛子等(至)及諸化佛。  再求其人也。此中已有如來全身。故能護能說則為供我見我及多寶化佛也。嚴飾世界指化佛來儀也。  △七顯難勸持二。  初令眾諦思。  諸善男子(至)未足為難。  諸餘經典。教理行果未圓未頓故也。  △二引喻顯難六。  一說難。  若接須彌(至)是則為難。  接須彌動大千則神通等於菩薩。立有頂說余經。則大辨壓於諸天。未若惡世說此之為難。何以故。惡世心高不啻如須彌之難接。無明堅厚不啻如大千之難動。慢心增上不啻如有頂之難壓故。有頂天即色界頂也。  △二書難。  假使有人(至)是則為難。  掊把也。有象可把虛空難掊。即言可書離言莫寫。蓋由此經言辭相寂故。  △三讀難。  若以大地(至)是則為難。  以大地置足甲升梵天。喻末世下根能舉重任。以極高明之道。是誠不易也。  △四持難。  假使劫燒(至)是則為難。  末世暴惡過於劫燒。於中持經易遭魔難。故能持為難。  △五聽難。  若持八萬(至)是則為難。  持八萬藏。未如一乘之頓。得六神通。孰若證性之圓。  △六奉難。  若人說法(至)是則為難。  諸餘法化終滯權乘。奉持斯經疾得佛道。  △八頌結勸持。  我為佛道(至)則持佛身。  結顯勸持也。則持佛身者。所謂此中已有如來全身。  諸善男子(至)自說誓言。  前已詢求持人。今自說誓此復諄諄者。欲以妙法付囑有在故也。  此經難持(至)無上佛道。  此及下文皆結顯勸持也。古之所謂持經非手執口誦而已。要以是道內自攝持。由是得無畏力故是則勇猛。超不退地故是則精進。內外自正故是名持戒。塵勞自凈故是為頭陀。如此乃可疾得佛道。所以暫持為難而諸佛喜嘆也。若雖書持讀說而不能造此。其猶蠹蟲食木野禽鳴春。風氣宣使曾無意謂。又何貴於書持而稱難。若此學者當明深旨。以盡持經之道。  能於來世(至)世間之眼。  化澆漓世必藉淳風。開人天眼實資解義。  於恐畏世。能須臾說。一切天人。皆應供養。  所謂若見此法師生心如佛想。此尊師重道勉進弘持也。三周開示文終於此。總而言之。初於法說嘆二智明十如。全提妙法開佛知見。次喻說斥羊鹿示白牛。明迷此則墮火宅。悟此則造佛地。後因緣說顯所迷之通智。示教導之遠因。滅化城指寶所。皆所以開而示之。使見自己本來佛性。以見是性則無不成佛。故領悟之後各示佛記。而卒於圓該圓證之事。是為三周開示之終也。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四之二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四之三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 戒環 解  △二顯妙勸持二。  初分科略敘。  顯法妙利勸進弘持。令深證妙法也。  妙法蓮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二依科釋文七。初顯法妙利二。初釋尊獲因二。  初略敘科名。  提婆達多亦曰調達。此雲天授。為斛飯王子禱天而生也。昔為仙人授佛妙法。如來因之遂致成佛。今欲明其所授而顯法妙利。故以名品。  △二正釋文義七。  一敘昔求法。  爾時佛告諸菩薩(至)心不退轉。  欲以正道優於天下。  為欲滿足六波羅蜜(至)不惜軀命。  欲以正行率彼貪迷。  時世人民壽命無量。為於法故。捐舍國位。委政太子。  由道之優裕故。君遂無為。  擊鼓宣令四方求法(至)吾當終身供給走使。  兼忘天下惟道是從。  △二仙人應求。  時有仙人來白王言(至)若不違我當為宣說。  △三屈己尊道。  王聞仙言歡喜踴躍(至)精勤給侍令無所乏。  此終身供給也。以身為床座。示忘身為法無疲厭也。  △四以偈重宣。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念過去劫(至)身心無懈惓。  屈己如此。使天下知有至貴者不在國爵也。阿私此雲無比。其形與法皆無比也。樹生曰果。藤生曰蓏。  普為諸眾生(至)今故為汝說。  皆頌往昔求法也。  △五結成因行。  佛告諸比丘(至)皆因提婆達多善知識故。  △六轉記提婆。  告諸四眾(至)世界名天道。  號天王者。釋迦資之以成道。是為天中天之法王也。  時天王佛住世二十中劫(至)得無生忍至不退轉。  記其當來住世利被三乘。  時天王佛般涅槃後(至)至不退轉。  滅後正法亦被三乘。  △七聞品獲益。  佛告諸比丘(至)若在佛前蓮華化生。  此品明釋迦因行求法以致成佛。故聞者凈信不疑。斯可遠惡道生佛家也。  △二龍女獲果二。  初略敘科名。  前明釋尊資成佛因。此明龍女資成佛果。皆顯一乘妙利也。  △二正解文義十七。  一智積發起。  於時下方多寶世尊所從菩薩(至)當還本土。  作證事畢。於是告還發起後緣。  △二釋迦開端。  釋迦牟尼佛告智積曰(至)可還本土。  △三文殊來儀。  爾時文殊師利(至)卻坐一面。  序眾之初文殊預會。今又從海湧出者。智體周遍十方對現。如響應聲無去來相。但隨機顯法耳。今顯龍宮所化之事。故示從海出也。  △四智積問化。  智積菩薩問文殊師利(至)自當證知。  △五海眾湧出。  所言未竟(至)今皆修行大乘空義。  此文殊於龍宮所化之眾也。龍宮非人所居。則所化眾生皆龍類。而一聞妙法遂成菩薩。足知一切眾生莫不具佛知見。只欠開悟耳。言本聲聞人等者。明所化之機亦具三乘而由權入實也。  △六文殊指答。  文殊師利謂智積曰。于海教化其事如是。  △七智積偈贊。  爾時智積菩薩以偈贊曰。  大智德勇健。化度無量眾。今此諸大會。及我皆已見。  謂已見智德健化之事。此領自當證知之語。  演暢實相義。開闡一乘法。廣導諸眾生。令速成菩提。  上贊所化。此贊能化。  △八文殊再答。  文殊師利言。我于海中唯常宣說妙法華經。  此答前偈也。前含問意而譯文不顯。正法華則顯矣。彼前偈雲。至仁慧無量化海眾寶數。惟為露聖旨分別說其意。普首答曰。在海中唯演正法華經。  △九智積重問。  智積問文殊師利言(至)修行此經速得佛不。  △十文殊顯示。  文殊師利言(至)志意和雅能至菩提。  即修行此經速得佛之證也。龍宮無數菩薩。皆是文殊化度。而獨舉八歲龍女成佛者。明佛性不間男女。不在老成不擇異類。但根智之利所造之深。剎那回光則菩提可至。亦乃破三乘遠系。而進其濡滯也。  △十一束教疑難。  智積菩薩言(至)不信此女於須臾便成正覺。  此執別教之跡。疑圓頓之理。  △十二龍女贊顯。  言論未訖時(至)以偈贊曰。  深達罪福相(至)無不宗奉者。  因智積滯相故。贊文殊深達也。唯其滯相則以畜類佛身罪福有異。故不信此女須臾成佛。唯其深達則大智遍照十方廓然。生佛等同罪福不二。則微妙凈體觸處端嚴不擇龍女矣。  又聞成菩提。唯佛當證知。  言文殊許之成道。其事超絕。非小智所測。  我闡大乘教。度脫苦眾生。  因其許可誓度群生。  △十三小乘對辨。  時舍利弗語龍女言(至)速得成佛。  鶖子依小乘教跡辨難。示為小智釋疑故也。言佛道懸曠女身多障。皆小乘教跡也。梵王凈行。帝釋少欲。魔王堅固。輪王大仁。佛具萬德。而女人多染多欲。懦弱妒害。具足煩惱。皆反於上。故致五障。  △十四龍女現變。  爾時龍女有一寶珠(至)演說妙法。  珠表妙圓真心。持以上佛。表舍法愛也。法愛不存則妙心無垢。成佛之要無速於此。故即往南方無垢世界成等正覺也。經雲。法性如大海不說有是非。凡夫賢聖人平等無高下。唯在心垢滅取證如反掌。所以龍女才舍法愛遂速成佛也。  △十五四眾具瞻。  爾時娑婆世界(至)心大歡喜悉遙敬禮。  △十六彼此蒙益。  無量眾生聞法解悟(至)無垢世界六反震動。  彼眾蒙益彼土瑞應也。道記者。印證其得道也。  娑婆世界三千眾生(至)而得受記。  此眾蒙益。亦得道記也。  △十七結顯勸信。  智積菩薩及舍利弗。一切眾會默然信受。  智積鶖子聞龍女事。初皆驚疑而終皆默信。蓋妙法功利顯然神速。孰當不信哉。  妙法蓮華經持品第十三  △二聖眾願持二。  初分科略敘。  因前宣付。又因上顯勸故。眾願持說以廣道化。故名持品。於文初。藥王等願此方持。次聲聞眾願他方持。後大菩薩願十方持者。此方堪忍難化。非藥王洪願不能。他方為善國土故聲聞能之。十方廣漠故須八十萬億大菩薩也。  △二依科解文三。  初誓此方持。  爾時藥王菩薩(至)當奉持讀誦說此經典。  此由寶塔品末顯難勸持。故藥王等發大願力不憚其難。而願佛無慮。  後惡世眾生善根轉少(至)種種供養不惜自命。  此領入劫燒接須彌喻難之意。而發誓也。雖末世惡暴有如劫燒。上慢心高有如須彌。難可教化而誓無所避。故云當起大忍不惜身命。  △二誓他方持二。  一聲聞僧眾。  爾時眾中五百阿羅漢(至)心不實故。  此領立有頂舉大地喻難之意。而聲聞自量其力。誓化他方善國土也。  △二聲聞尼眾。  爾時佛姨母摩訶波闍波提(至)俱為法師。  摩訶波提此雲大愛道。欲誓持經未奉親記。故翹佇瞻仰。憍曇彌此雲尼眾主。女人出家自愛道始。故號尼主。  汝如是漸漸具菩薩道當得作佛(至)三菩提。  果號喜見者。因為法師以法喜悅人故。  爾時羅睺羅母耶輸陀羅(至)佛壽無量阿僧祇劫。  耶輸示跡。蓋表大悲法喜稱適大智。智悲雙運。然後萬德具足千相光嚴。故其果號具足千萬光相。  爾時摩訶波闍波提(至)而說偈言。  世尊導師。安隱天人。我等聞記。心安具足。  謝記也。下誓持。  諸比丘尼說是偈已(至)廣宣此經。  亦量力故怯於娑婆。  △三十方誓持三。  一顧盻付託。  爾時世尊視八十萬億那由他諸菩薩摩訶薩。  此方他方不該不遍。故青蓮回盻意被十方也。八十萬億即十方來集之眾。  △二利智嘿從。  是諸菩薩皆是阿[鞥-合+(白-日+田)]?致(至)在於他方遙見守護。  彼一娑婆尚怯弊惡則十方誠難。故歸功佛力復求加護。  △三同聲說偈四。  初勇敢發願。  即時諸菩薩俱同發聲。而說偈言。  唯願不為慮。於佛滅度後。恐怖惡世中。我等當廣說。  此亦挾前顯難勸持之意說偈。故其辭皆敘末世諸難。  △二廣陳忍力四。  一誓忍無智。  有諸無智人。惡口罵詈等。及加刀杖者。我等皆當忍。  無智昏惑故邪正相寇。  △二誓忍邪慢。  惡世中比丘。邪智心諂曲。未得謂為得。我慢心充滿。  此大林之荊棘。大田之根莠也。  或有阿練若(至)如六通羅漢。  此寄法借勢矯言偽行。以竊名苟利濫膺恭敬者也。阿練若此雲寂靜處。  是人懷噁心(至)分別於是經。  以愚嫉賢以偽謗真。正末世之情耳。  常在大眾中(至)皆當忍受之。  此皆溢惡之言。所謂好出我等過也。謗謂自作此經。故刺言汝皆是佛。皆輕慢之言。  △三誓忍怖惡。  濁劫惡世中(至)護持佛所囑。  惡鬼入身如楞嚴說。惡魔能飛精附人訐露人事。罵者操法禁之近於羈。詈者肆言岡之異於罰。  △四誓忍擯逐。  世尊自當知(至)皆當忍是事。  隨宜說法意趣難解。故濁流昧之。惡口而謗顰蹙而嫌。乃至擯逐而不容。以念前勸持之敕故皆當忍之。  △三觸處流布。  諸聚落城邑(至)願佛安隱住。  世尊使者。言假佛威力故能無畏而善說。願佛安隱不以為慮也。  △四結誓盡誠。  我於世尊前。諸來十方佛。發如是誓言。佛自知我心。  諸來十方。即多寶及分身也。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四之三卍續藏 第 30 冊 No. 0602 法華經要解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五之一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 戒環 解  妙法蓮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三持經妙行二。  初標敘科義。  萬行依於三業本於智悲。智以處己。悲以應物。皆欲不失其正。正則安而樂。不正則危而憂。故此特依文殊正智。示正身正語正意大悲四法。名安樂行品。由前持品菩薩敬順佛意。願於惡世護持此經誓忍諸難。而大聖以謂。能忍諸難。未若必使之無難。故為說四安樂行。四行既正則一性安恬。靜與道合動與神會。其完不為物挫。雖臨危難不知其為危難也。其固不為物傾。雖對欲惡不知其為欲惡也。夫躬行是行則涉惡世而持經。入紛華以應物。無所往而不安且樂矣。是謂必使之無難也。  △二依科釋文二。初文殊贊請二。  初贊前。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至)護持讀說是法華經。  贊持品事也。  △二請後。  世尊。菩薩摩訶薩於後惡世。云何能說是經。  請問云何所行。乃能說是經得無諸難。此發起安樂行法也。以文殊請者。示依正智發起正行。  △二佛示四法二。  初總標行法。  佛告文殊師初(至)當安住四法。  即四安樂行也。一正身行。二正語行。三正意行。四大悲行。繼三業以大悲者。三業既正則正智真凈逮得己利。須起大悲廣行利他。智悲相濟。乃能於惡世演說是經得無諸難。  △二別開科釋四。初正身行三。  初總標二處。  一者安住菩薩行處親近處。能為眾生演說是經。  趣操之謂行。狎習之謂近。二者不違於道。是謂菩薩行處近處。此身行之要也。  △二別釋二處二。初釋行處二。  初事行。  二處各有事行理行。非事無以涉俗。非理無以契真。理事兼通真俗不礙。然後利生弘法。觸處安樂矣。  文殊師利(至)而不卒暴心亦不驚。  行處必住忍辱者。六度適時為用而涉難。莫尚於忍。蓋趨事而動則悔吝生焉。故須忍以御之。惟能忍故於剛能柔而物不能挫。於逆能順而物不能害。於事能審而所施不暴。於微能察而所遇不驚。由是克成安樂行也。  △次理行。  又復於法無所行。  法指一切行法也。雖行是法而不住相。名無所行。蓋有所則有能。能所角立物我成敵。則患難生而安樂喪矣。  而觀諸法如實相(至)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處。  自所行之法而觀諸法也。如實相即無所觀。亦不行言亦無所行也。不分別即情識都忘。是非雙泯。菩薩趣操如是而已。  △二釋近處二。  初征。  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近處。  △二釋文二。初事行以戒定為體又二。初戒八。  初戒近權勢。  菩薩摩訶薩不親近國王王子大臣官長。  雖外護可尊。恐挾勢妨道。苟志於此。則身處山林心懸魏闕能暫安樂乎。  △二戒近外道。  不親近諸外道梵志(至)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  梵志即出家外道。尼犍在家外道。路伽耶此雲惡論議。逆路伽此雲惡問難。不親外道息異見也。不造俗文絕異端也。遠惡議難離曲辨也。  △三戒近凶戲。  亦不親近諸有凶戲相叉相撲(至)種種變現之戲。  遺教雲。若種種戲論其心則亂。戲論尚亂況親近乎。相叉摛擒也。相撲抵角也。那羅延神勇捍多力。今指騰躍凶伎變現戲。即諸幻術也。  △四戒近惡律。  又不親近旃陀羅(至)則為說法無所希望。  遠惡緣也。旃陀羅此雲嚴幟。謂以嚴厲自幟。如文身惡服之類。毗尼藏有善律儀惡律儀。如是人等通指權勢已下。雖不親狎。或為法來即清凈為說。  △五戒近小乘。  又不親近求聲聞比丘(至)無所希求。  小乘於法未融多起議論。妨安樂行故不親近。亦不問訊。非慢之也。慎媟狎耳。  △六戒近婦女。  文殊師利(至)不與小女處女寡女等共語。  說法當忘情想。接語當避嫌疑。小女處女非賓主之敵。乃譏毀之端。  △七戒近不男。  亦復不近五種不男之人。以為親厚。  既非法器。又近於染故不應親。五種猥媟不須辨析。  △八潔正身心。  不獨入他家。若有因緣須獨入時。但一心念佛。  不獨入欲潔身也。但念佛欲正心也。  若為女人說法(至)況復餘事。  容止不攝則致疑生染。  不樂畜年少弟子沙彌小見。亦不樂與同師。  易致擾惱妨安樂行。  △二定。  當好坐禪(至)是名初親近處。  △二理行以觀智為體二。  初正觀。  即第二近處也。初親近處以戒定為體。第二近處以觀智為體。所以融前戒定使圓契實相。乃成妙行也。  複次菩薩摩訶薩(至)不顛倒不動不退不轉。  一切諸法當體真凈。不受一塵曰空。無動無壞離諸幻妄曰實相。菩薩觀一切法空。如其實相無所加損。故見不顛倒而心無動轉也。見不顛倒即頌所謂亦不分別諸法有無是非等也。心無動轉即頌所謂攝心不動如須彌山也。蓋心法本寂相待成搖。由見顛倒則以法為有生有起。故於心有動有轉。若雲駛故月運也。能如實觀則於心不動不退。而了法不生不起。若風止則波澄也。然則心法一也。以倒心觀之則妄境紛拏。以實相觀之則真機自寂。是故修安樂行。貴如實觀。  △二喻明。  如虛空無所有性(至)第二親近處。  無所有性者。生出起滅名相等性皆無也。名相皆無則詮示不及。故語言道斷。無量無邊言如空之不可窮極也。無礙無障言如空之不可分辨也。實相如是。何言說之能及耶。則凡可說者。但是從緣而有顛倒之法。當知不從緣有不從倒生者。竟不可說也。常如是觀。乃能融前事行。以成妙行。  △三以偈重宣四。  初通頌二處事行。  爾時世尊欲重此義。而說偈言。  若有菩薩(至)及親近處。  初標次釋。  常離國王(至)皆勿親近。  此戒離權勢外道凶戲等。三藏學即愚法小教。破戒言無行。名字言無實。戲笑言多僻。著欲言多染。求現滅度。謂不修梵行妄希道果。皆非正人。故勿親近。  若是人等(至)而為說法。  頌清凈說法也。能無所著。故無所畏。  寡女處女(至)皆勿親近。  戒離婦女不男惡律也。  兇險相撲。種種嬉戲。諸淫女等。盡勿親近。  牒結前文也。  莫獨屏處(至)一心念佛。  正身之至也。屏僻處里廛中也。乞食之法。自伏貢高發他仁善。  是則名為。行處近處。以此二處。能安樂說。  雙結也。  △二別頌二處理行二。  初頌行處。  二處理行。長行各連事行而舉。偈文各離事行而頌。文義可辨。  又復不行(至)菩薩行處。  頌又復於法無所行至不分別等。不行上中下法。謂於三乘法無所行也。  △二頌近處二。  初頌正觀。  一切諸法(至)如須彌山。  頌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不顛倒不動轉等也。真空實相擬心即妄。若復分別有無是非皆顛倒也。  △二頌喻明。  觀一切法(至)是名近處。  頌如虛空無所有性至無礙無障等。常住一相。謂無生出動退等異也。  △三結頌二處。  若有比丘(至)無有怯弱。  深造於理故無怯弱。謂無怖畏心能安樂說也。  菩薩有時(至)無有怯弱。  頌常樂觀如是法相。而釋無怯弱之所以。  △四結頌正身行。  文殊師利(至)說法華經。  初法即正身行也。  △二正語行二。  初正說長行。  又文殊師利(至)若口宣說。  應住等者。要心住口說也。心口相應則語行正矣。  若讀經時(至)不說他人好惡長短。  經有大小乘。人有大小機。以乘對機隨宜難解。故讀經之時易求其過。是以戒之。不慢余師者。不依大輕小不以圓慢偏也。不說長短者。內以息業外以息諍。此語行之要也。  於聲聞人亦不稱名說其過惡(至)令得一切種智。  說其過則令失小贊其美則令退大。亦不怨其妨道嫌其鄙劣非唯不出諸口。又亦不生於心。可謂善修安樂心也。由其善修安樂之心無所贊毀怨嫌。故能順其機而導達之。  △二重以偈說二。  初頌語行相。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菩薩常樂(至)隨問為說。  常樂說法無復俗論。則語行自正。凈身凈衣非好為雅潔。欲稱其心凈與說法凈耳。故曰內外俱凈。安處隨問者。虛己應物如鍾待扣也。西方以香油為凈飾。  若有比丘(至)咸令歡喜。  此依正語順機導達也。懶墮妨於勇猛。懈怠妨於精進。憂惱妨於安樂。菩薩欲依語行說法利物。故除懶墮意離諸憂惱。晝夜常說者。弘法之心無間斷也。  衣服卧具(至)安樂供養。  所志在法不在物故。不希衣服四事供養。但念說法安樂供養。蓋四事供養特為小利。說法供養乃為大利。  我滅度後(至)安住忍故。  明語行當宗於忍也。說斯經者。內之恚惱憂愁。外之罵怖杖擯諸難自無。為能安住忍故。則忍不可不宗也。諸難自無。所謂必使之無難。  △二頌結顯益。  智者如是(至)說不能盡。  如是善修者。如上正語之行以修里。善修其心所謂修己。能住安樂所謂安安。修己安安聖人之徒也。為聖人之徒行聖人之道。則功與道洪。德隨物廣。何可勝窮哉。  △三正意行四。  一息業。  又文殊師利(至)亦勿輕罵學佛道者求其長短。  嫉妒諂誑下至戲論諸法。皆意地微細邪行。故須正之也。法欲滅時世道交喪邪暴交作。人多嫉諂。則學佛者易見輕罵而求其長短。故戒持經者無懷嫉諂等事。乃因時制行。所以息業也。  若比丘比丘尼(至)又亦不應戲論諸法有所諍競。  四眾有求三乘者。當隨機與進。輒勿惱之令失善利。從語其人言下皆惱之之事。顛倒分別諸法有無。名戲論諍競。皆為意業。故應息之。  △二起行。  當於一切眾生起大悲想(至)於諸菩薩起大師想。  悲想則愍其迷淪而思濟也。父想則依其法化而求怙也。師想則景其道行而思齊也。  於十方諸大菩薩。常應深心恭敬禮拜。  為其愍眾行道深心利物故。應深心敬之。  於一切眾生平等說法(至)亦不為多說。  平等言不黨。順法言稱理。雖彼深愛當量所堪。貴不失人亦不失言。  △三顯益。  文殊師利(至)說是法時無能惱亂。  此必使無難之效也。  得好同學共讀誦是經。亦得大眾而來聽受。  行是行故。樂而得朋寬而得眾。  聽已能持持已能誦(至)恭敬尊重讚歎。  因使法利展轉浸廣。則法雖欲滅而未滅。故應成就。是第三行。  △四重頌三。  初頌息業。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欲說是經。當舍嫉恚慢。諂誑邪偽心。常修質直行。  此意行之要也。  不輕蔑於人。亦不戲論法。不令他疑悔。雲汝不得佛。  頌不惱四眾等。蔑忽也。  △二頌起行。  是佛子說法(至)說法無障礙。  忍為四行之宗。故每言之。自慈悲於一切已下。頌當於一切起大悲想等。  △三頌顯益。  第三法如是。智者應守護。一心安樂行。無量眾所敬。  質直柔忍慈下恭上。安行是道孰不愛敬。  △四大悲行六。  初起行。  又文殊師利(至)於非菩薩人中生大悲心。  大乘修行。初皆以智正行。終皆以悲成智。故四安樂行先依正智正業。而後起大悲利生也。然或生大慈或生大悲者。慈能與樂悲能愍濟。四眾信解佛法名在家菩薩出家菩薩。闡提不信名非菩薩以能信解故生大慈而與之法樂。以闡提故生大悲而愍其迷失也。  △二愍濟。  應作是念(至)令得住是法中。  此皆愍其迷失也。隨宜說法即開三顯一之法也。不聞不知不覺言昏迷自障也。不問不信不解言顓蒙自墮也。然彼雖不問不解。而菩薩大悲誓終濟度。  △三離過。  文殊師利(至)說是法時無有過失。  第四行法回智運悲。總備前行故無過失。  △四獲益。  常為比丘比丘尼(至)諸佛神力所護故。  慈與悲大故七眾悅服。行與法勝故諸天歸向。難問必有折挫。得其衛護則正念不失。以諸佛所護故諸天不得不護。  △五嘆法四。  初嘆難遇。  文殊師利(至)何況得見受持讀誦。  難遇如此。所以愍其不信不解為大失。  △二喻難得二。  初喻。  文殊師利(至)起種種兵而往討伐。  此喻意明是經所以難聞難見者。為陰魔熾盛多怨難信不妄說故。輪王譬化身佛。諸國譬五陰境。小王譬五陰等魔。不順其命譬無明煩惱未調伏也。以威不行而起兵討伐。譬但以如來知見力無畏法。不能攝伏諸微細惑。故設三乘斷治之法。是謂起種種兵。  王見兵眾戰有功者(至)王諸眷屬必大驚怪。  此譬三乘之眾能伏陰魔。隨功淺深獲諸法利。唯未與說一乘法也。輪王髻珠用鎮寶位。妄與則王屬驚怪。法華上乘佛佛授手。妄說則眾心驚疑。  △二合。  文殊師利(至)如來賢聖諸將與之共戰。  如輪王振威小王不順。遂起種種兵。法國土即法界真境。賢聖將指三乘眾也。  其有功者心亦歡喜(至)而不為說是法華經。  如隨功賞賜而不與髻珠也。無漏根力即五根五力。諸法之財通指道品利用之法。涅槃城即中道止息之權果。  △三喻今得二。  初牒喻。  文殊師利(至)不妄與人而今與之。  言難信珠者。賜非其宜則大驚怪。  △二牒合。  如來亦復如是(至)先所未說而今說之。  魔羅此雲殺者。謂能興苦難殺人慧命也。煩惱魔為生死因。陰魔死魔為生死果。故滅之破之。即出三界也。多怨為眾魔未伏。難信為群機未淳。  △四顯最勝二。  初再牒。  文殊師利(至)久護明珠今乃與之。  第一之說如頂上一珠。末後賜與如久待大功。  △二結顯。  文殊師利(至)始於今日乃與汝等而敷演之。  秘密如藏髻中。最上如在王頂。四十餘年於生死長夜守此待機。故云長夜守護。  △六重頌六。  初頌行本。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常行忍辱。哀愍一切。乃能演說。佛所贊經。  惡世說經多怨難信。當以忍辱哀愍為本。  △二頌起悲。  後末世時(至)應生慈悲。  △三頌愍濟。  斯等不聞(至)令住其中。  △四頌嘆法三。  初喻難得。  譬如強力(至)明珠賜之。  諸皆喜賜。獨難髻珠以待大功。  △二頌法合。  如來亦爾(至)明珠與之。  △三頌最勝。  此經為尊(至)為汝等說。  △五頌結答。  我滅度後(至)如是四法。  結答云何能說是經之問也。  △六由行得果三。  初轉障樂果。  能行四行故。讀持是經易克勝果。  讀是經者(至)如日之照。  常無憂惱顏色鮮白者。轉報障滅順現衰惱也。不生貧窮卑賤醜陋。轉業障滅順生惡業也。眾生樂慕刀毒不加。轉煩惱障滅順後粗報也。智慧光明如日之照。轉無明障滅三際痴暗也。樂慕給使言常享妙樂。口則閉塞言無由發惡。如師子王言障怖永離優遊自在。  △二先見妙果二。  初標。  若於夢中。但見妙事。  持經之人四行功成。當克妙果。已定於未形之分。故先於夢中見之。以行純障凈故。無複雜想。但見妙事下舉妙事。  △二釋四。  初見佛說法。  見諸如來(至)演說諸法。  行純心凈無雜想故。於自他境不離法行故。見佛說法見已亦然。  △二蒙佛授記。  佛為四眾(至)合掌聽法。  △三修證實相。  又見自身(至)見十方佛。  諸佛身金色。百福相莊嚴。聞法為人說。常有是好夢。  重諷見十方佛之事。以結前起後也。  △四圓成佛道。  又夢作國王(至)如煙盡燈滅。  此歷見修進成佛始終之行也。諸皆由行得果之先見。是相現前當克是果矣。然皆依夢說者。欲令行人觀一切法空無所有。但以因緣從顛倒生。自雖見佛聞法乃至圓成佛道。皆為夢事了不可得。無有常住亦無起滅。常觀是相。然後於一切處。得真安樂行也。  △三結顯前文。  若後惡世中。說是第一法。是人得大利。如上諸功德。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五之一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五之二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 戒環 解  妙法蓮華經從地湧出品第十五  △四顯跡勸持二。  初略敘科名。  此顯妙法智力所化之跡也。娑婆下界有六萬恆沙菩薩。從無數劫修佛智慧。悉是釋尊所化。常樂靜處勤行精進故。不依人天而住下方空中。以示常樂深智無有障礙也。今為顯此妙跡示作遺模。兼將發起壽量秘說故。從地湧出因以名品。  △二依科解文三。初敘發起二。  初他方請持。  爾時他方國土(至)當於此土而廣說之。  此法集之眾。欲從他方來此持經。  △二如來不許。  爾時佛告諸菩薩(至)護持讀誦廣說此經。  佛止之者。非有違拒。為將顯跡顯法故也。顯跡者顯佛所化示彼來儀。顯法者此固圓足無待於外。  △二正顯跡六。初來儀顯妙二。  初來儀。  佛說是時(至)同時湧出。  深智現前大千不礙。  是諸菩薩身皆金色(至)此界虛空中住。  在此娑婆界下方空中住。以示常樂深智無有障礙也。  是諸菩薩聞釋迦牟尼佛所說音聲。從下發來。  此以真說彼以心聞。文殊所謂心聞洞十方。  △二顯妙三。  初一多互陳。  一一菩薩(至)乃至千萬億那由他分之一。  此指沙數自多反少。  況復千萬億那由他眷屬(至)三二一弟子者。  此指垓數自多反少。  況復單己樂遠離行(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  此指單數自少反多。偈雲。單己無眷屬其數轉過上。乍而觀之。六萬河沙多於單己。詳而觀之。單己之數轉過河沙。然則一己非寡沙眾非多。法法本體離諸數量。多寡之限特人情妄立耳。此眾來儀所以遣情顯妙也。  △二延促互現。  是諸菩薩從地出已(至)令諸大眾謂如半日。  聖人神智方便法門。能延一日以為一劫。能促一劫以為一日。蓋道無遷變情有頃久。猶如夢人不移一時而夢歷多歲。則頃久之情初無定也。故聖人對機示現延促而本無延促。所言菩薩贊佛經劫。則於促示延耳。又令大眾謂如半日。則於延現促耳。所以然者。將欲顯發宣示諸佛智慧自在神通之力。使忘延促之情。而深證實相故也。華嚴雲。一念普觀無量劫。無去無來亦無住。如是了知三世事。超諸方便成十力。夫能一念普觀無去來住。則了斯延促皆方便耳。  △三通礙互用。  爾時四眾亦以佛神力故(至)國土虛空。  四眾肉眼礙而非通。而能見無量國土者。假佛通力故也。夫於眾一多互陳。於時延促互現。於見通礙互用者。以明物量無窮時無止分。無常而警發常情。使去其倒心限意。依無礙智圓融妙達。繇是進契壽量秘說。而得入佛慧。成就佛身故也。是故此品事法雖為顯跡勸持。又為壽量引發也。  △二眾首問訊。  是菩薩眾中有四導師(至)而說偈言。  世尊安樂(至)生疲勞耶。  問居堪忍與民同患之事也。  △三釋尊敘告。  爾時世尊於菩薩大眾中(至)入於佛慧。  言世世受化。正顯壽量本門所化。言亦於過去種善。則兼明智勝會中所化。以化緣深故。始見始聞即皆信受。  △四聞風隨喜。  爾時諸大菩薩而說偈言。  善哉善哉(至)我等隨喜。  於時世尊讚歎(至)發隨喜心。  △五時眾疑問二。  初此眾疑問三。  初示疑。  爾時彌勒菩薩(至)問訊如來。  彌勒道同大覺智無不照。以補處示疑。欲利當來之機耳。故後偈雲。願佛為未來演說令開解。  △二請問二。  初總問。  時彌勒菩薩摩訶薩(至)以偈問曰。  無量千萬億(至)以何因緣集。  總問何來何集。  △二詳問二。  初問何來。  巨身大神通(至)為從何所來。  容儀挺特智力異常故聳動眾問。下問來儀。  一一諸菩薩(至)億萬分之一。  此頌沙數自多反少。  千萬那由他(至)乃至三二一。  此頌垓數自多反少。  單己無眷屬。樂於獨處者。俱來至佛所。其數轉過上。  此頌單數自少反多。  如是諸大眾(至)修習何佛道。  見其頗多疑。非一世一佛所化。故詳問之。  如是諸菩薩(至)國土之名號。  結問何來也。  △二問何集。  我常游諸國(至)願說其因緣。  △三請決。  今此之大會(至)唯願決眾疑。  △二他眾疑問。  爾時釋迦牟尼分身諸佛(至)汝等自當因是得聞。  各白其佛白分身也。  △六釋尊顯答三。  初開許。  爾時釋迦牟尼佛(至)諸佛威猛大勢之力。  彌勒姓也。號阿逸多。此雲無能勝。大事者。智慧神通奮迅威猛所化多眾之事也。將欲宣示先令被精進鎧等者。戒使勇銳諦聽無以趣深而生疑退也。下雲。我於娑婆得菩提已。教化成就如是多眾。即總宣示。廣在後文也。宣示諸佛智慧。即壽量偈雲。我智力如是慧光照無量是也。諸佛自在神通。即方便現涅槃而實不滅度是也。師子奮迅之力。即常說法教化無數億眾生是也。威猛大勢之力。即令顛倒眾生雖近而不見是也。此宣釋迦化跡。而言諸佛者。佛佛道同故。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當精進一心(至)汝等一心聽。  出信力者勉今發信。住忍善者戒令勿退。即令被進鎧發堅固意也。  △二正答。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至)調伏其心令發道意。  答誰說法教化。從誰初發心。  此諸菩薩皆於是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虛空中住。  答願說所從國土名號。  於諸經典讀誦通利。思惟分別正憶念。  稱其德也。於諸經典能讀以取其理。誦以通其義。思惟以精之。正念以持之。則其德足稱矣。  阿逸多(至)一心精進求無上慧。  釋所以住下方空中之意。  △三頌答。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阿逸汝當知(至)令發大道心。  頌答誰為教化。從誰發心。  此等是我子(至)學習我道法。  頌答受持誰經修習何道。  晝夜常精進。為求佛道故。在娑婆世界。下方空中住。  頌答願說所從國土名號。  志念力堅固。常勤求智慧。說種種妙法。其心無所畏。  頌德也。  我於伽耶城(至)悉當得成佛。  答本末因緣也。意若近跡實指遠因。摩竭陀國西南。度尼連河至伽耶城。又數里至菩提山。有畢缽羅樹。佛坐其下成道。  我今說實語。汝等一心信。我從久遠來。教化是等眾。  結答也。  △三執跡生疑五。  初敘疑。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至)令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迷壽量遠因。故有此疑。  即白佛言(至)如此之事世所難信。  執伽耶近跡。故有此難。  △二設喻。  譬如有人色美髮黑(至)是事難信。  父少譬釋尊闡化之近。子老譬湧出成德之久。化近跡久理不相當。必言二十五及百歲者。取其少猶未壯老已過耆。益見相違也。  △三合顯。  佛亦如是(至)乃能作此大功德事。  得佛未久合父少也。而此大眾至甚為希有合子老也。今日世尊至能作大事合相違也。善入出住者。於無量三昧或入或出或住。妙用自在。  △四請決。  我等雖複信佛隨宜所說(至)亦不生疑。  △五偈諷四。  初頌敘疑。  爾時彌勒菩薩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佛昔從釋種(至)如實分別說。  執近跡疑遠緣。而致問也。  △二頌設喻, 。 ,  譬如少壯人(至)舉世所不信。  所謂寂場少父。寂光老兒。  △三頌合顯。  世尊亦如是(至)於下空中住。  從志固無怯已下。皆頌老成之德。  △四頌請決。  我等從佛聞(至)而住不退地。  妙法蓮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五顯本勸持二。  初略釋科名。  前品顯跡而滯者迷本。故情疑久近見起生滅。欲契如實本際難矣。故此顯本釋其疑滯。使知如來本無生滅。伽耶之化特為機。所受之命稱性無量。故曰如來壽量品。文雲。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無有生死退出。亦無在世滅度。後雲。其有菩薩聞說壽量即能信受。願於未來長壽度生。至坐道場說壽亦爾。意明本跡一如世相常住。稱性之壽人皆有之。苟能正信順受。不以生滅心行而自夭閼。則三界之相可如實知。遂能現壽量以存存。示生滅而化化。智力神用與如來等矣。故曰顯本勸持。  △二依文正釋三。初敘發起二。  初告眾發信。  爾時佛告諸菩薩(至)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  以壽量之本趣深難信。故再三發之。心實曰誠。言當曰諦。  △二深信勤請。  是時菩薩大眾彌勒為首(至)我等當信受佛語。  △二正顯本三。初正說壽量三。  初正說。  爾時世尊(至)如來秘密神通之力。  應量非量現滅不滅。天人莫測。是謂秘密神力。  一切世間天人(至)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  但見其跡本實無量。  △二喻明。  譬如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至)知其數不。  並如智勝塵墨之喻。  彌勒菩薩等(至)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  正明佛壽無量也。諸佛壽量悉皆無量。眾生壽量亦復如是。但迷真智故妄逐生死。如一墮地獄至無數劫。豈非無量壽耶。苟不迷墮則與佛無別矣。  △三顯常。  自從是來(至)導利眾生。  自從是來。謂從塵劫成佛已來言常在此。又在余處。則不唯身相常住。亦顯國土常住也。是知娑婆及萬億國無非凈土。同一法界未常壞滅。其有壞滅皆別業妄見也。  △二釋疑顯本三。初征古釋疑二。  初征受記入滅。  諸善男子(至)如是皆以方便分別。  既曰成佛之久常在利生。而中間自說於然燈佛所得法受記等事。疑若近跡。又復現言當入涅槃。疑非常在。此皆隨機方便之說耳。  △二征隨應異跡。  諸善男子(至)能令眾生髮歡喜心。  信等諸根。謂信根智根等也。觀利根即現長年說大法。觀鈍根即現劣應示涅槃。所以名字有不同。年紀有大小。說法有種種。皆為隨機利導發其善心耳。  △二征今釋疑二。  初征本跡。  諸善男子(至)令入佛道作如是說。  跡少出家本久成佛。  △二征教說。  諸善男子(至)諸所言說皆實不虛。  所演經典說雖異同。理無不實也。己謂釋迦。他謂諸佛。說見於言。示見於行。  所以者何(至)所作佛事未曾暫廢。  釋上理無不實而說有異同也。三界萬法不容擬心。以眾生妄見則種種紛紜。以如來實見則一切真寂。無有生死乃至滅度者。不以生滅相見也。不如三界見於三界者。不以往來相見也。既明見無滯則宜無異說。特以眾生性慾行想之心種種不同故。說示教化之跡亦種種不同也。所作佛事。指說示不同之事。  △三結顯。  如是我成佛已來甚大久遠(至)常住不滅。  △三明權顯本四。  初唱滅善權。  諸善男子(至)如來以是方便教化眾生。  敘唱滅意也。  所以者何(至)是故如來以方便說。  釋唱滅意也。貧窮下賤言乏功德財。憶想妄見為生死網。即見惑思惑也。  △二深慈警?。  比丘當知(至)而言滅度。  言難值遇乃警之令渴仰種善也。  又善男子。諸佛如來法皆如是為度眾生皆實不虛。  明諸佛利生善權皆如是也。  △三喻明權意八。  初立譬之本。  譬如良醫智慧聰達(至)若十二十乃至百數。  佛如醫師。教如醫方。理如妙藥。種種性慾行想分別。是謂眾病。佛能以若干緣喻。隨其所宜發葯而蠲除之。是謂良醫善治也。火宅之子對三乘言。故數止三十。良醫之子對眾生言。故兼至百數。  △二喻背覺合塵。  以有事緣遠至余國(至)葯發悶亂宛轉於地。  醫師遠適而諸子飲毒。猶宅主近出而其家失火也。飲他毒藥喻隨順邪法。宛轉於地喻輪墮諸趣。  △三喻佛慈垂化。  是時其父還來歸家(至)無復眾患。  三界之家佛所舊化故云來歸。彼中邪毒深者失其良心。淺者雖或未失。亦為惡習所障。未能親造覺體。故云遙見。願賜壽命即冀不夭閼於橫邪也。發葯除苦即令其斷惑而證真也。依諸佛經濟之方。求聖賢斷治之葯。顯性空之真色。示戒定之五香。品乳酪之五味。無不具足也。搗者折剛為柔。篩者化粗入細。和合令服則無矯拂之失。色味香美則無瞑眩之毒。聖人病人之病憂人之憂。調御之德蓋見於此。  △四喻化有易難。  其諸子中不失心者(至)而謂不美。  △五喻權巧示滅。  父作是念(至)遣使還告汝父已死。  留葯喻遺教。去國喻示滅。  △六喻感悟從化。  是時諸子聞父背喪(至)即取服之毒病皆愈。  人情常忽於所賴。常感於去思。  △七喻障盡見佛。  其父聞子悉已得差。尋便來歸咸使見之。  水澄月現亦何去來。  △八核審誕信。  諸善男子於意云何(至)不也世尊。  △四以法合顯。  佛言我亦如是(至)亦無有能如法說我虛妄過者。  導迷貴權於法無過。  △三以偈宣二。初頌正說顯本二。  初頌壽量無量。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自我得佛來。所經諸劫數。無量百千萬。億載阿僧祇。  △二頌真化常住。  常說法教化。無數億眾生。令入於佛道。爾來無量劫。  △二頌明權顯本五。  初頌唱滅善權。  為度眾生故。方便現涅槃。而實不滅度。常住此說法。  此總舉善權。下詳述權意。  我常住於此(至)現有滅不滅。  雖近不見所以伏憍恣也。令生渴仰所以發厭怠也。  余國有眾生(至)但謂我滅度。  敬信之心如聲。說法之慈如響。聲有彼此響無生滅。但應於彼如此。不聞故謂之滅耳。蓋聖人雖有權應之跡。實無權應之心。如響而已。  △二頌隱顯常化五。  初頌隱顯之意。  我見諸眾生(至)乃出為說法。  飢然後甘食。渴然後甘飲。  △二頌所依凈土。  神通力如是。於阿僧祇劫。常在靈鷲山。及余諸住處。  △三頌即壞而存。  眾生見劫盡(至)散佛及大眾。  大火所燒此土安隱。其何土耶。即實報凈土亦曰性土也。言常在靈山則不離娑婆化土。而能不壞者報化一土爾。依妄業所現故有成與壞。依實報所現故無成與壞。成壞之相楞嚴所謂別業妄見。譬如目眚妄見燈影。彼非眚人雖同不見。所以眾生見燒而我常安隱也。自我求之。所謂性土不離自性。所謂靈山不離己靈。非形非器故劫火莫燒。亘古亘今故常在不滅。達斯妙旨則壽量凈土竿事皆備於我。而不疑於佛矣。  △四頌隨緣感變。  我凈土不毀。而眾見燒盡。憂怖諸苦惱。如是悉充滿。  所謂別業妄見。  是諸罪眾生(至)為說佛難值。  以罪業背佛。即惡緣同感者。以修德見我。則善業同感者。由其或背或見故。佛或說壽量或說難值。但應彼緣曾無定跡。  △五頌結上勸信。  我智力如是(至)佛語實不虛。  智照無量壽命無數。乃久修凈業之實報。非虛說示也。  △三頌喻明。  如醫善方便。為治狂子故。實在而言死。無能說虛妄。  △四頌合顯。  我亦為世父(至)墮於惡道中。  苦患即妄纏惡業。顛倒即妄見生死。  我常知眾生。行道不行道。隨所應可度。為說種種法。  頌是故如來以方便說。  △五總結前義。  每自作是意。以何令眾生。得入無上慧。速成就佛身。  每思方便利導群機故。或說壽量以發其慧。或現涅槃以感其情。皆欲速成故也。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五之二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五之三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 戒環 解  妙法蓮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六聞法獲益二。  初略敘科名。  時會欽聞壽量秘說。而造道證性淺深不同。佛為隨根稱揚之。故曰分別功德。文五。  △二依科隨釋五。  初經家標敘。  爾時大會聞佛說壽命劫數(至)得大饒益。  得大饒益如下所說。  △二如來分別三。  初入道功德。  於時世尊告彌勒菩薩(至)得無生法忍。  因聞壽量了無生滅。以無生法忍可成行。而無了無忍名為法忍。忍者行之成名。  復有千倍菩薩摩訶薩。得聞持陀羅尼門。  一聞千悟得大總持。諸餘總持自此而出。故謂之門。如圓覺陀羅尼門流出一切。  復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得樂說無礙辨才。  造道自得左右逢原。故能樂說無礙。即四無礙辨之總也。四辨。一法。二義。三詞。四樂說。  復有一世界(至)得百千萬億無量旋陀羅尼。  於一切法反本還源。方便利生逆順自在。名百千萬億無量旋陀羅尼。  復有三千大千世界(至)能轉不退法輪。  入正位說正法。迥超二乘無復退轉。  復有二千中國土(至)能轉清凈法輪。  即言辭相寂一乘妙法也。從聞持陀羅尼至此。皆地上菩薩之德。十地論雲。得陀羅尼菩薩在五地。  △二得果功德。  復有小千國土微塵數菩薩(至)三藐三菩提。  此約隨根得果遠近也。八生等者。以超入聖位。如初生佛家之生。非出沒生死之生也。初言八生謂超入四地。取妙覺之位有八。故曰余各八生在當得成佛道。次言四生謂超入八地。取妙覺之位有四。三生二生謂九地十地。一生即超入等覺。取妙覺一間耳。故曰余有一生在當成一切智也。如來壽量即本覺不壞之實相。悟是實相則無不了達。故會眾聞說隨根各證。  △三發心功德。  復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至)三菩提心。  聞實報理髮正因心也。先舉入道得果之菩薩。後舉隨喜發心之眾生。乃事之序。而舊以此文合在初列。又廣配十信十住等位文理互違。今不必配。問壽量之法一也。古今之性同也。昔者眾生一聞遂得法忍。菩薩深達遂成佛道。而數比沙塵今幾何也。曰今之聞者以大千計之真若沙塵。果亦深達則得忍成佛不讓在昔。唯其不能深信深達耳。  △三妙瑞助顯。  佛說是諸菩薩摩訶薩(至)歌無量頌讚嘆諸佛。  諸瑞皆從空雨遍於九方。乃助顯壽量法利。如空無邊不可得而思議也。故彌勒贊曰世尊說壽量不可思議法。多有所饒益如虛空無邊。言九方者除下方非法會所。菩薩執幡上至梵天。言其滿空供養讚歎也。  △四彌勒偈贊四。  初頌敘贊法利。  爾時彌勒菩薩從座而起(至)而說偈言。  佛說希有法(至)歡喜充遍身。  △二頌別功德三。  初頌入道功德。  或住不退地(至)清凈之法輪。  △二頌得果功德。  復有小千界(至)當成一切智。  隨數謂隨四三二數也。  如是等眾生。聞佛壽長遠。得無量無漏。清凈之果報。  稱實報法故。無漏清凈。  △三頌發心功德。  復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聞佛說壽命。皆發無上心。  △三頌妙瑞助顯。  世尊說無量(至)歌詠諸如來。  由其法利如空無邊。故感瑞亦爾。  △四頌結贊所顯。  如是種種事(至)以助無上心。  結贊妙瑞所顯之意。由十方諸天聞佛壽量廣獲饒益故各具善根。雨諸妙瑞以自表助無上道心也。  △五校量後益五。初生信益二。  初宣揚信福。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至)所得功德無有限量。  解壽量說。即得不壞體證真常用。故功無限量。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至)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  如來壽量乃智力慧光久修所得。能一念信則為已具般若智因。故五度深功莫比。  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至)無有是處。  已具正因故。有進無退。  △二重頌信福五。  初標頌五度。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人求佛慧。於八十萬億。那由他劫數。行五波羅蜜。  △二別頌五度六。  初施。  於是諸劫中(至)以迴向佛道。  △二戒。  若復持禁戒。清凈無缺漏。求於無上道。諸佛之所嘆。  △三忍。  若復行忍辱(至)如是悉能忍。  △四進。  若復勤精進。志念常堅固。於無量億劫。一心不懈息。  △五禪。  又於無數劫(至)盡諸禪定際。  一心福即禪波羅蜜也。一切智即心之極造。禪定際即道之極造。  △六結。  是人於百千。萬億劫數中。行此諸功德。如上之所說。  △三頌校信福。  有善男女等(至)其福為如此。  一念之信福過五度。然當悉無疑悔福乃如此。正法華雲。當棄捐猶豫。諸著思想事。信樂大法義。其福為若斯。  △四上士必信。  其有諸菩薩(至)說壽亦如是。  菩薩行道經無量劫。則智力慧光已幾實報。故聞斯信之。而於未來願得是報。至坐道場願說是道。蓋深悟稱性壽量。人皆有之故。願不夭?而?及如來也。  △五通結不疑。  若有深心者(至)於此無有疑。  深心則志固。清凈則智明。質直則無偽。多聞則博識。總持則貫通。隨義則不滯。有是全才盡智。可於壽量無疑也。  △二解趣益。  又阿逸多(至)能起如來無上之慧。  壽量之說趣在斷生滅見顯真常體。苟能明解。則起無上慧等同如來。故功無限量。  △三廣持益。  何況廣聞是經若教人聞(至)能生一切種智。  聞佛壽命則斷生滅見顯真常體。能起上慧而已。廣聞是經則具四知見盡一乘道。故能生種智也。然世之聞持不計。而果能起上慧生種智者誰耶。是亦遇王膳而不餐。得衣珠而醉卧耳。惜哉。  △四深信解相。  阿逸多(至)共大菩薩諸聲聞眾圍繞說法。  生滅見盡。則真常之相觸目宛然。  又見此娑婆世界(至)其菩薩眾咸處其中。  穢凈情忘。則勝妙之境舉步皆是。  若有能如是觀者。當知是為深信解相。  身土實相本自一如。生滅穢凈皆出情見。故見盡情忘。則真常之相勝妙之境觸處現前。非深信解壽量秘說。莫預於此。  △五廣顯妙功五。  初如親戴佛。  又復如來滅後(至)斯人則為頂戴如來。  上明一品之利。此明一經之利。故但能隨喜而功已侔上。故曰已為深信解相。若正心讀持功又過上。故曰則為頂戴如來。雲頂戴者。謂得此中全身。而無以上之也。  △二為供佛僧。  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至)作是供養已。  諸供養中法供養勝故也。上顯隨喜功。次顯書持功。  阿逸多(至)以此現前供養於我及比丘僧。  殿堂三十有二以安四方僧。稱八正道也。西天寶多羅樹其高七仞。諸皆縱舉過量之事。以顯法供養勝。  △三牒前結勝。  是故我說(至)及造僧坊供養眾僧。  △四理行相濟四。  初兼行諸度。  況復有人能持是經(至)疾至一切種智。  △二復能供養。  若人讀誦受持是經(至)讚歎菩薩功德。  △三備具眾善。  又為他人種種因緣(至)利根智慧善答問難。  前言行五波羅蜜不及一念信解。又雲不須復起塔寺。非廢於行也。姑離事顯理。使人深造不滯於跡而已。若理既深造非行不修。如舟無楫終何以濟。故須理行相濟然後其德為最勝也。世之空談名理便廢行實。諸度不修一善無取。安為痴兀化為闡底者。宜三複於斯。  △四結顯前相。  阿逸多(至)一切天人皆應供養如佛之塔。  已趣道場言已得真趣登證有期。近坐道樹言已幾於道成佛不遠。故所在之處當尊重之。  △五以偈重宣四。  初總頌勝福。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我滅度後。能奉持此經。斯人福無量。如上之所說。  △二頌為供佛僧。  是則為具足(至)具足諸供養。  上頌供佛。次頌供僧。  若能持此經(至)種種皆嚴好。  △三頌理行相濟三。  初引持經之福。  若有信解心(至)其福亦如是。  須曼薝蔔多伽三華最香。以此薰油。  △二頌兼行諸度。  況復持此經。兼布施持戒。忍辱樂禪定。不嗔不惡口。  △三頌備具眾善。  恭敬於塔廟(至)隨順為解說。  △四頌結顯之文。  若能行是行(至)經行及坐卧。  佛子住此即佛受用等者。所在之處則為有佛之意也。夫敬持經之人如佛者。所謂若有能持則持佛身。又決有成佛之期故也。此為分別功德品故偏明持經勝德。或以此地其中之語。為指妙法奧域。文勢不然。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五之三卍續藏 第 30 冊 No. 0602 法華經要解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六之一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 戒環 解  妙法蓮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七廣顯持功二。  初略標科敘。  前品分別聞說壽量功德。自此至法師不輕三品。廣顯聞持正宗功德。隨功淺深有暫持圓持精持之序。次第廣顯自暫持始也。言隨喜者。謂未能一心聽讀如說修行。但隨其所聞喜為人說。隨其所教喜須臾聞。亦獲勝福。故為暫持功德。  △二依文正釋三。初暫持功德三。  初彌勒請問。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白佛言(至)而說偈言。  世尊滅度後。其有聞是經。若能隨喜者。為得幾所福。  △二釋尊垂答三。初明隨喜福四。  初自聞喜說。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至)隨力演說。  △二展轉聞教。  是諸人等聞已隨喜(至)如是展轉至第五十。  法會初聞從師親授。其福最勝。隨喜轉教則法師。漸遠至第五十。言又甚遠而福亦無量。如下所校。  △三校最後福五。  初標敘。  阿逸多其第五十(至)汝當善聽。  △二舉財施。  若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至)七寶所成宮殿樓閣等。  僧祇世界生類不窮。而能以寶物等施。其福多矣。天人鬼畜分為六趣。胎卵濕化總為四生。而形想等類預焉。自胎卵至非無想。通該三界十種異生。  △三舉法施。  是大施主(至)於深禪定皆得自在具八解脫。  既以財施。復以法施令得聖果。則其福倍多。  △四征明。  於汝意云何(至)何況令得阿羅漢果。  △五正校。  佛告彌勒(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  財施外物道果小乘。故迥不可及。  △四校最初福。  阿逸多如是第五十人(至)不可得比。  △二明隨喜報三。  初專聞報。  又阿逸多若人為是經故(至)及乘天宮。  轉身謂後身也。上妙車輿即人中勝報。及乘天宮即天中勝報。故偈雲。後生天人中。  △二分座報。  若復有人於講法處坐(至)若轉輪聖王所坐之處。  分座勸人則為法心廣。故報又勝前。  △三轉教報三。  一生處報。  阿逸多若復有人(至)共生一處。  語人轉教利倍廣故報倍勝也。十地論說。得陀羅尼菩薩居五地。  △二六根報。  利根智慧百千萬世(至)無有一切不可喜相。  喑言不成音。啞則塞矣。下垂上褰皆唇之惡相。唇瘡曰胗。口戾曰咼。黧亦墨也。黎水之黑墨火之黑。匾?謂平薄。曲戾謂不端。窊即陷而曲也。一切者通言六根無惡。  唇舌牙齒悉皆嚴好(至)人相具足。  △三生善報。  世世所生見佛聞法信受教誨。  由轉教善生生不窮。  △三以劣顯勝。  阿逸多汝且觀是(至)如說修行。  勸人往聽即隨喜之事。一心修行即圓持之事。隨喜之功既爾。圓持之功可知。  △三以偈重宣三。初頌隨喜福四。  初頌自聞喜說。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人於法會。得聞是經典。乃至於一偈。隨喜為他說。  △二頌展轉聞教。  如是展轉教。至於第五十。  △三頌最後福四。  初頌標敘。  最後人獲福。今當分別之。  △二頌財施。  如有大施主。供給無量眾。具滿八十歲。隨意之所欲。  △三頌法施。  見彼衰老相(至)三明八解脫。  △四頌正校。  最後第五十。聞一偈隨喜。是人福勝彼。不可為譬喻。  △四頌最初福。  如是展轉聞。其福尚無量。何況於法會。初聞隨喜者。  △二頌隨喜報三。  初頌轉教報。  若有勸一人(至)常從其口出。  即六根善報也。多說口報者。以展轉教誘由口業起。  △二頌專聞報。  若故詣僧坊(至)及乘天宮殿。  故詣專於引聽。  △三頌分座報。  若於講法處。勸人坐聽經。是福因緣得。釋梵轉輪座。  △三頌以劣顯勝。  何況一心聽。解說其義趣。如說而修行。其福不可限。  一心修行福見次品。  妙法蓮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二圓持功德二。  初敘意分科。  前品隨喜暫持。在五種法師方得其一。未能一心聽讀如說修行。則功未圓也。雖獲根智具足而未及六千之報。則德未圓也。此品行人五種功備。六千德圓堪為模範。故命品謂之法師。而為圓持功德。前法師品依持經人以彰圓記。此法師品依持經人以彰圓德。名同義別。故加功德字別焉。  △二依科釋文二。  初總標。  爾時佛告常精進菩薩摩訶薩(至)皆令清凈。  持法華者。開佛知見則見聞覺知無非真覺。證諸實相則色香味觸無非真法。以真覺對真法則萬象徹照大千一視。故圓持功成即得六根清凈功德。自非精心不雜進道不倦未易能致。故告常精進菩薩也。數有千二八百者。眾生世界依器世界而立。以織妄為界故有四方。身相遷流故有三世。惟世與界二者相涉。三世四方宛轉十二。依十二數流變三迭成千二百。圓持功成每根各全其用。故有千二功德。然復於中克定優劣。以眼見前傍而不及後。鼻息出入闕於中交。身合能覺離不知觸。皆三分闕一。故唯八百功德。此乃權依世論數量。以顯妙用大略而已。使由常眼對色而開佛知見。常耳聞聲而得其實相。則眾塵不隔十方廓然。萬象莫逃大千圓照。則千二八百之功無足論矣。如經雲。父母所生眼悉見三千界。何復三分之闕八百之劣耶。故知此體本絕數量也。  △二別釋六。初眼根二。  初標敘。  是善男子善女人(至)悉見悉知。  父母所生即人人本具者。清凈肉眼即眾塵不隔者。眾塵不隔則正智現前。故大千內外一切色像悉見悉知。所謂應眼時如千日萬象不能逃影質者此也。問。理則然矣。事若之何。曰六湛圓明本所功德現量如是。但隨所證耳。夫小羅漢見小千。大羅漢見大千。辟支見百佛世界。菩薩見百千佛界。如來見微塵國土。非獨果體也。阿那律陀不離父母生身。而能觀大千猶如掌內。則其中一切烏乎不見。蓋塵消覺凈冥極則一。夫何理然而事不然哉。楞嚴曰。逆彼業流得循圓通。與不圓根曰劫相倍。即不可狥於業流以不圓根。而疑經之說也。誠知眼力如是則下之五根不假詳喻。  △二重宣四。  初敕聽。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於大眾中。以無所畏心。說是法華經。汝聽其功德。  △二頌德。  是人得八百。功德殊勝眼。以是莊嚴故。其目甚清凈。  △三頌功。  父母所生眼(至)一切皆悉見。  彌樓此雲光明。即七金山之一也。清凈肉眼有生皆具。凡能開佛知見證諸實相。則大千一切莫不歷然。此其現量也。以跡明之。人人知見若離前塵本無限礙。且日月之高太虛之遠。不知其幾千萬里。苟無所蔽目能見之。而意之。所緣其疾俯仰之間。再撫四海之外。非假賢智凡人能之。則六根之用廣大靈通。固如是也。  △四結顯。  雖未得天眼。肉眼力如是。  △二耳根四。  初標德。  複次常精進(至)得千二百耳功德。  △二敘功二。  初總舉。  以是清凈耳(至)其中內外種種語言音聲。  六湛實相在眼圓照。在耳圓通。  △二別明七。  初雜類。  象聲馬聲(至)笑聲語聲。  △二六對。  男聲女聲(至)喜聲不喜聲。  循道合理名法。無道無義名非法。  △三八部。  天聲龍聲(至)摩睺羅伽聲。  △四三災。  火聲水聲風聲。  △五三惡。  地獄聲畜生聲餓鬼聲。  △六二眾。  比丘聲比丘尼聲。  △七四聖。  聲聞聲辟支佛聲菩薩聲佛聲。  △三結勝。  以要言之(至)而不壞耳根。  信謂應耳時如幽谷。大小音聲無不足也。不壞耳根者。雖分別種種。而耳根於中本相如故。無壞無雜。此耳之實相也。  △四重頌三。  初頌德。  爾時世尊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父母所生耳。清凈無濁穢。  言父母所生。明人人本具不假他求。清凈無穢。即眾塵不隔無壞無雜者。  △二敘功。  以此常耳聞(至)悉皆得聞之。  頌雜類六對至二眾四聖七科也。聽而不著為與響等。故能清凈也。命命即共命。  △三結勝。  三千大千界(至)功德已如是。  △三鼻根三。  初標德。  複次常精進(至)成就八百鼻功德。  △二敘功三。  初總舉。  以是清凈鼻根(至)上下內外種種諸香。  清凈言眾塵不隔湛圓。故大千俱聞。  △二別明三。初人聞香二。  初妙。  須曼那華香闍提華香(至)於此間住悉能分別。  須曼那此雲善稱意。薝蔔此雲黃花。小而香。波羅羅雲薰華。多摩羅?雲賢無垢香。多伽羅木香也。  △二粗。  又復別知眾生之香(至)悉皆得聞分別不錯。  △二天上香二。  初外香。  持是經者雖住於此(至)無不聞知。  波利質多羅即帝釋員生樹。拘[鞥-合+(白-日+田)]陀羅雲大遊戲地樹。  △二身香。  又聞諸天身香(至)並聞諸天所燒之香。  △三四聖香。  及聲聞香辟支佛香(至)知其所在。  △三結勝。  雖聞此香(至)憶念不謬。  不壞不錯言無壞無雜也。華嚴鬻香長者善能別知天人龍鬼所有諸香。治諸病香斷諸惡香。乃至一切菩薩差別地位香悉皆了達。得調和香法門。表於善惡薰習之法一切通達。而調治和融以成萬德法身香也。今鼻根功德能知天上人間諸香。乃至菩薩諸佛身香。亦表持法華者能通達異習。和融眾妙而證萬德法身之香歟。  △三重頌四。  初總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是人鼻清凈。於此世界中。若香若臭物。種種悉聞知。  △二別明二。  初人間香。  須曼那闍提(至)聞香知其身。  輪王七寶女寶居一。  △二天上香。  諸天若行坐(至)悉知其所在。  △三廣明三。  初廣人間香。  諸山深險處(至)出處及所在。  △二廣天上香。  天上諸華等(至)聞香悉能知。  所觀遠達曰觀。如所謂諸台樓觀也。如是展轉上者。自六欲天而上也。梵世即初禪。光音二禪。遍凈三禪。有頂即色界頂也。  △三廣四聖香。  諸比丘眾等(至)聞香悉能知。  比丘兼聲聞辟支也。在在方謂十方所在。  △四結頌。  雖未得菩薩。無漏法生鼻。而是持經者。先得此鼻相。  菩薩離分段身則六根皆依無漏法生。故鼻身意皆言無漏。  △四舌根三。  初總標。  複次常精進(至)得千二百舌功德。  △二別明二。  初辨味。  若好若丑(至)如天甘露無不美者。  好醜苦澀皆屬妄塵。於此無染得清凈舌。則苦澀美惡皆成法味。  △二說法二。  初能說。  若以舌根(至)皆令歡喜快樂。  △二感致四。  初諸天。  又諸天子天女(至)皆悉來聽。  △二八部。  及諸龍龍女(至)為聽法故皆來親近恭敬供養。  △三五眾。  及比丘比丘尼(至)盡其形壽隨侍供養。  四輪王生時。各有金銀銅鐵之輪。現於空中。自有七寶。曰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藏寶兵寶。又有千子端正勇健。  △四四聖。  又諸聲聞辟支佛(至)又能出於深妙法音。  △三重頌二。  初頌辨味。  爾是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是人舌根凈。終不受惡味。其有所食啖。悉皆成甘露。  好醜苦澀皆為法味。  △二頌說法二。  初頌能說。  以深凈妙聲(至)設諸上供養。  △二頌感致。  諸天龍夜叉(至)或時為現身。  △五身根三。  初總標。  複次常精進(至)得八百身功德。  △二別明二。  初瑩凈。  得清凈身如凈琉璃。眾生喜見。  於是體中能如琉璃不容纖翳。則孰不喜見。  △二應現三。  初生死報應。  其身凈故(至)善處惡處悉於中現。  凈言不為情塵染蔽也。不以情塵自蔽。則當體無所不現。  △二三界形色。  及鐵圍山大鐵園山(至)所有及眾生悉於中現。  △三四聖體用。  若聲聞辟支佛菩薩諸佛說法。皆於身中現其色像。  楞嚴雲。浮塵幻化虛妄稱相。妙覺明體常自瑩然。含吐十方循業發現。故得是體者無所不現。雖然理則明矣。孰能證耶。昔者。阿難大眾蒙佛開示。身心蕩然得無掛礙。各各自知心遍十方含容萬有。反觀父母所生之身。如太虛一塵巨海一漚。起滅無從瞭然不礙。此其證也。  △三重頌三。  初頌瑩凈。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持法華者。其身甚清凈。如彼凈琉璃。眾生皆喜見。  △二頌應現四。  初頌總相。  又如凈明鏡(至)餘人所不見。  常自瑩然含吐十方。餘人不見為非己智分。  △二頌生死報應。  三千世界中(至)皆於身中現。  △三頌三界形色。  諸天等宮殿(至)皆於身中現。  △四頌四聖體用。  諸佛及聲聞。佛子菩薩等。若獨若在眾。說法悉皆現。  △三頌結前。  雖未得無漏。法性之妙身。以清凈常體。一切於中現。  無漏性身離於分段而常體不離分段。唯清凈故能現一切。嘗觀毗盧十法界圖。見其相而不明其義。誦法華身根功德。聞其義而不達其相。今以二法合明。則妙相深義觸處昭然矣。  △六意根四。  初總標。  複次常精進(至)得千二百意功德。  △二別明三。  初深達。  以是清凈意根(至)通達無量無邊之義。  聞一句而達無量義。蓋無量之義不出一句。  △二圓說。  解是義已能演說一句一偈(至)皆順正法。  或一月一際一歲而演一句偈。由意根精了達無量義也。九旬談妙蓋得諸此。西天歲分三際。謂雨際熱際塞際。四月即一際也。證意實相則諸所說法無非實相。故不相違背。雖說俗事亦順正法。  △三知機。  三千大千世界(至)皆悉知之。  由意清凈故他心通也。所行即循常心也。動作即感變心也。戲論即分別心也。  △三結顯。  雖未得無漏智慧(至)亦是先佛經中所說。  為得意根清凈。實相與佛同體故。  △四重頌三。  初頌總標。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是人意清凈。明利無濁穢。以此妙意根。知上中下法。  上中下即三乘法。  △二頌別明三。  初頌深達。  乃至聞一偈。通達無量義。  △二頌圓說。  次第如法說。月四月至歲。  即一月四月乃至一歲。  △三頌知機。  是世界內外(至)一切皆悉知。  △三頌結顯。  十方無數佛(至)於眾無所畏。  頌凈意運用冥契實相也。  持法華經者。意根凈若斯。雖未得無漏。先有如是相。  結顯根勝也。  是人持此經(至)持法華經故。  結顯經勝也。此經純談諸法實相開佛知見。故於六根功德一一發明。儻能脫去情塵。以清凈根照清凈境。遂見山林周匝禽獸鳴呼。醭鼻沾唇殊形異意。無非實相無非妙法。即一身而圓證。遍六處而常彰。本不欠虧曾無窒礙。經文方便駢旁開示。行人應須充擴悟入也。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六之一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六之二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 戒環 解  妙法蓮華經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三精持廣利二。  初略敘標舉。  常不輕者。釋迦前身威音王時。精持妙法廣施利導之跡也。以佛性義遍記四眾。於善則拜逢恚不怒。一切見敬故號不輕。不專讀誦以持無相經。確忍罵辱以持無我行。無相無我所謂精持也。於萬億歲廣說是經。化萬億眾令住正道。使上慢者信伏隨從。使畢罪者還得道果。所謂廣利也。蓋前之持經具五種功雖圓而未精。前之蒙利獲六千德雖勝而未廣。以有人法之緣影存焉。必靳造於無相無我之妙。其於讀誦不知所專不知所忘。其於四眾不知所敬不知所慢。使妙行遍彰億眾自化。敬慢之心罪福之跡。凡所謂人法緣影者。皆?然於正遍正等之域。然後為精廣。茲實持經之盡道也。故勸持之文終於此品。  △二依文正釋五。  初牒前持毀。  爾時佛告得大勢菩薩(至)眼耳鼻舌身意清凈。  謗毀之罪。如喻品末與法師品說。聞持之禮如法師功德品說。將顯精持先舉此者。所以警眾使知持毀之報不謬。而深信精持廣利也。得大勢。即大勢至也。  △二精持遠因六。  初所師之佛。  得大勢乃往古昔(至)國名大成。  綿歷往古事千億佛。無相無我精持廣利。非具法力大勢難勝其任。故告得大勢菩薩也。威音王者。以大音聲普遍世界。為諸法王說法無畏也。故不輕既得其道。即能於眾說法心無所畏。劫名離衰。謂世道交興。國名大成。言正化無缺。  其威音王佛(至)說應六羅蜜法究竟佛慧。  此敘威音亦說三乘也。因阿耨菩提者。因無上道為說六度。使由是而趣證菩提究竟佛慧。  得大勢是威音王佛(至)皆同一號。  亦如初後燈明二萬皆同一號。為道同故。所敘多佛。明釋迦往因之曠遠也。  △二發跡之時。  最初威音王如來既已滅度(至)名常不輕。  △三釋名彰行四。  初平等行。  得大勢以何因緣名常不輕(至)當得作佛。  此以佛性義遍記四眾也。四眾容行不等。而不輕以佛性等之。故皆悉禮拜深敬。以謂皆行菩薩道皆當作佛。蓋眾生佛性本自圓成。世間業行皆順正法。凡能觀一切行皆菩薩道。知一切人皆當作佛。夫何輕慢之有。  △二無相行。  而是比丘不專讀誦經典(至)汝等皆當作佛。  此持無相經行無相行也。  △三無我行。  四眾之中有生瞋恚心不凈者(至)汝等皆當作佛。  歷年罵詈不生瞋恚。是真無我也。眾生痴迷不能自信。故以記為妄授。菩薩大悲不舍救度。故避走之際猶切示之。  △四雙約名行。  以其常作是語故(至)號之為常不輕。  △四聞持。  是比丘臨欲終時(至)廣為人說是法華經。  始則不專讀誦而終能聞持多偈。增億萬壽廣為人說者。由其無相無我緣影俱亡故。神智真明慧命不夭。而冥契若此也。威音雖滅法音不滅。故先所說經可以具聞。然於空中聞者。示使忘能所絕影像。然後能具此法。故得二十千萬億偈也。以能所忘影像絕故。即得六根清凈功德也。前舉六根功德。方明所證之法。今舉不輕。乃示能證之人。  △五利導。  於時增上慢四眾(至)三菩提。  四眾見聞信伏隨從。所謂妙行遍彰億眾自化也。大神通力即具聞益壽是也。樂說辨力即億歲廣說是也。大善寂力即六根清凈真常功德是也。  △六積德。  命終之後(至)功德成就當得作佛。  引威音王日月燈雲自在。意明不輕積德致道。宣布法華源流之遠也。要使說是經則如威音王得大無畏。明是道則如日月燈相繼無窮。布是利則如雲自在潤覆無極。凡精持廣利期造乎此。  △三顯示今緣二。  初不輕。  得大勢於意云何(至)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明精持成己之道。以致今日其道愈光。  得大勢彼特四眾(至)教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明廣利成人之德。雖歷惡緣其利不失。  △二眾會。  得大勢於汝意云何(至)不退轉者是。  此文漏闕句義不分。合依正法華雲師子月等五百比丘比丘尼。又加優婆夷。乃成四眾。正法華雲。五百清信士五百清信女。  △四結顯勸持。  得大勢當知(至)常應受持讀誦解說書寫是經。  結顯廣利勸令精持也。  △五以偈重宣三。  初頌精持遠因。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過去有佛(至)疾成佛道。  將導者。後曰將前曰導。言威音以神智妙力。前後導達群生。使趨於道也。計著於法。謂拘

束教迷佛性義也。其罪畢己等者。謂慢眾畢是罪已。復遇不輕臨終聞經而教化成就也。不輕命終值無數佛。即日月燈雲自在等。  △二頌顯示今緣。  彼時不輕(至)聽法者是。  △三頌結顯勸持。  我於前世(至)如是經典。  結顯廣利也。令住涅槃。謂令得真常道果也。  億億萬劫(至)疾成佛道。  勸令精持也。以億劫乃聞億劫乃說。故當生難值想而深信精持。以成就佛道也。顯妙勸持文終於此。  △三流通分二。  初敘義分科。  自神力品發起囑累品付授。其餘六品全體前法。示現行境流通此道。名以行契智常然大用之門。蓋藥王妙音觀音妙嚴化跡。皆現實相行境以契前智境。而終於普賢常行。故名常然大用。  妙法蓮華經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  △二依科別釋八。初發起流通二。  初敘義。  正宗既終。意將傳付利澤萬世。是以菩薩伸請。如來即現神力嘉贊經德。以發起群心使廣流布。故名如來神力品。而為發起流通也。  △二釋文四。  初菩薩伸請。  爾時千世界微塵等菩薩摩訶薩(至)而供養之。  即湧出品佛所化眾。於前顯跡勸持。於此伸請流通也。廣說即利他。受持即自利。  △二神力嘉贊二。初神力顯勝六。  初現舌放光。  爾時世尊於文殊師利等(至)皆悉遍照十方世界。  出廣長舌上至梵世者。現辨說之神力也。放無量光遍照十方者。現智照之神力也。將贊經德先現神力。始自出舌放光。以至震動諸天通達佛土。終乃結雲。若以如是神力。於億萬劫說此經德。猶不能盡者。極顯斯經勝妙也。如來神力乃法界體中無作妙用。華嚴雲。幻師之幻法能現種種事。修羅變作身齊等須彌山。龍王瞬息雨悅澤遍天下。彼具貪嗔痴神力尚如是。何況法界慧具足自在力。然則舌至梵世光遍十方。特法界慧中一微用耳。舊住菩薩即在此娑婆下方住者。梵世即初禪天。  眾寶樹下師子座上(至)然後還攝舌相。  此釋迦分身諸佛亦以同道助發。  △二現聲震動。  一時謦欬俱共彈指(至)地皆六種震動。  於數寸之舌現至梵世。一會之頃現百千歲。又一謦欬彈指而其聲能遍十方震大地。皆顯神力勝妙也。  △三假彼通力。  其中眾生天龍夜叉(至)皆大歡喜得未曾有。  十方異界眾生礙心。而能見此娑婆佛事。乃因佛神力假彼通力。蓋顯勝妙也。  △四諸天歸依。  即時諸天於虛空中高聲唱言(至)皆共遙散娑婆世界。  此皆神力或使。  △五合異達礙。  所散諸物從十方來(至)如一佛土。  此又神力變現。  △六結顯經德。  爾時佛告上行等菩薩大眾(至)說此經功德猶不能盡。  上行即湧出眾首也。舌相之廣身光之遠。一謦欬一彈指。而能動六震感諸天。以至合異達礙。則神力可謂至大。而不能說盡經德者。如來一切深妙功德盡萃此經。不可勝窮故也。  △二嘉贊秘妙。  以要言之(至)皆於此經宣示顯說。  所有之法即道場所得者。自在神力即稱性示現者。秘要之藏即法之不可示者。甚深之事即心之不可傳者。皆於此經盡之。所以功莫盡說也。  △三正發流通。  是故汝等(至)諸佛於此而般涅槃。  當知是處已下。明諸佛修證。始終不離此法。故所在之處皆應欽奉。  △四以偈重宣三。  初頌神力顯勝。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諸佛救世者(至)地皆六種動。  頌現舌放光現聲震動。  以佛滅度後(至)不可得邊際。  頌結顯經德。  △二頌嘉贊秘妙。  能持是經者(至)教化諸菩薩。  成佛之道。分身之理。教化之法。皆不離此。  △三頌正發流通。  能持是經者(至)亦令得歡喜。  道得其傳稱佛心故。  諸佛坐道場(至)一切無障礙。  能持是經。則一切徹了左右逢原。復何障礙。  於如來滅後(至)畢竟住一乘。  上皆贊發流通之德也。下結勸。  是故有智者(至)決定無有疑。  妙法蓮華經囑累品第二十二  △二付授流通二。  初標敘。  以言托之曰囑。以法系之曰累。欲使傳續妙法利達無窮。故曰囑累而為付授流通也。然法會未終遽說囑累者。此經以智立體以行成德。前之開佛知見明一大事。立體之法既備。故說囑累以明佛佛授手之要止此而已。後之以行成德者。唯體前法推而行之。更無別法。既無別法則於此囑累宜矣。華嚴有三十九品。敷列修進至等覺位終。如來出現品才三十七。遂即囑累流通。而後說普賢常行及善財南遊二品。亦以前法既備。後唯躡前以成行德。更無別法故也。又前彰智境。所以簡情顯解。後示行境。欲其解終趨行故於此辨焉。所謂行境者。無復簡顯無復情解。唯全體運用之而已。觀曰若不洞明前解。無以躡成後行。又須忘絕前解然後能入行境。是故行由解成行起解絕。則後之行境非言所及非解所到。亦非囑累所能相授矣。學者當進乎此。闍那笈多後翻此經。移囑累置卷末。失華嚴之旨矣。  △二釋文六。  初世尊囑累。  爾時釋迦牟尼佛(至)令一切眾生普得聞知。  再三摩頂示諄勤也。首楞嚴等諸秘密教謂之佛頂。表無上法。諸佛授記付囑皆摩其頂。表授無上法也。無量菩薩。即從地湧出者。  △二示流通行。  所以者何(至)示教利喜。  所以令其廣宣此法者。使學如來三行與諸眾生施大法利也。一大慈悲行平等滋濟。二無慳吝行竭內外財。三無所畏行不憚煩難。如是乃能與諸眾生三種智慧。佛智離二乘見。如來智離菩薩見。自然智離諸證取。不由他悟。通唯一乘實智也。但隨德用異稱耳。信如來智慧。謂能信種智趣向一乘者。當為說是經。令得佛慧而不滯二乘也。余深妙法指權漸教也。亦曰深妙者。是法皆為一佛乘故。  △三結勸成行。  汝等若能如是。則為已報諸佛之恩。  乃所謂將此深心奉塵剎也。  △四時眾稟命。  時諸菩薩摩訶薩(至)願不有慮。  佛三囑以示勤。眾三反以示敬。  △五遣化留塔。  爾時釋迦牟尼佛(至)多寶佛塔還可如故。  令分身各還者。示法得其傳化身遂隱。留寶塔如故者。以後說未周。尚須圓證。  △六眾得法喜。  說是語時(至)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一喜遣化達隱顯之道。二喜留塔得復聞之法。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六之二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六之三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 戒環 解  妙法蓮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  △三苦行流通二。  初標敘。  藥王昔為喜見菩薩。精苦為法燒身然臂。其於釋迦法中受持是經。一切天人無如之者。今示其本因。使人跂慕共尊此道。故名藥王本事。而為苦行流通。即宿王請問難行苦行是也。竊觀此經以智立體以行成德。前之智境所以遣情顯解。後之行境欲其解終趍行。如藥王之燒身。妙音之隨應。觀音之普門。妙嚴之轉邪。普賢之勸發。皆示實相行境。使人忘情絕解隨行悟入。故說是藥王品時。八萬菩薩得解一切語言。則以苦行成圓通之德也。說妙音品時。華德菩薩得法華三昧。則以妙行成實相之德也。說普門品時。八萬之眾發無等等心。則以圓行成最上之德也。及說陀羅尼品。則六萬八千人得無生法忍。說莊嚴王品。則八萬四千人得法眼凈。此又以神力正力助成德行。乃至說勸發品時。沙數菩薩得旋陀羅尼。塵數菩薩具普賢道。則以常行成不德之德也。夫能底此則法華妙行至矣盡矣。故終會焉。然始於苦行終於常行者。將欲以行成德非精心苦志無以深造。故必精苦而後造妙。造妙而後能圓。能圓而後真契普賢常行。亦教之序也。  △二釋文十二。  初宿王發問。  爾時宿王華菩薩(至)及此聲聞眾聞皆歡喜。  此品因宿王華髮起者。為明宿世弘經自在之因。  △二佛示往因三。  初所師之佛。  爾時佛告宿王華菩薩(至)七十二恆河沙大聲聞眾。  智慧真光幽明並燭不為物累。故號日月凈明德。眷屬法侶三乘體具。  佛壽四萬二千劫(至)以為供養。  女有五障及四趣皆難報。樹去台一箭道。言其蔭廣也。  爾時彼佛為一切眾生(至)說法華經。  藥王尊經自此始。  △二因經得道。  是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至)得現一切色身三昧。  精進一心滿萬二千歲。而後得現一切色身者。一切色身不離根塵中現。所言滿萬二千歲。即依根塵十二處圓融互照。至於功行滿足之時也。圓融互照得其實相。則知根根塵塵一切色法咸一實相所現。由是以一實相融一切根塵。於一根塵現一切色法。交徹融攝重重無盡。是名滿萬二千歲。得現一切色身三昧。此即深證實相行境也。華嚴多舉過量劫數直明。以無限智悲修如是行。曾無限量之心。此經過量之數。凡皆如之。  △三苦行遵奉三。  初神力供養。  得此三昧己心大歡喜(至)以供養佛。  此三昧香非人間比。所以六銖價直娑婆也。二十四銖為一兩。六銖言少分耳。  △二然身供養。  作是供養已從三昧起(至)作是語已而各默然。  神力所化不過外財。財不及法。故復然身作法供養。薰陸乳香也。兜樓婆草香。畢力迦丁香。膠香松香也。即服諸香。又飲華油滿千二百歲。表以妙德妙行凈治根塵也。香油外塗。表內外俱凈也。寶衣纏身灌諸香油。以神力然身光明遍照等。表被忍辱衣資妙行力。以智慧火爍滅幻緣。顯發真光照明法界。此皆顯示法力行境。所以諸佛贊言。是真精進真法供養也。彼華香繒幡之勝特外物耳。國城妻子之重特愛緣耳。非法供養故皆不及。夫為法不顧其身。非特佛氏也。至人得道皆能外形骸忘死生。或喪之若遺土。或喜之如決疣。若楊雄不羨久生。孔聖甘於夕死。凡以達本知當恃有不亡者存。而蘄脫乎塵垢患累故也。而大聖又能固之以悲願濟之以神力。故燒身然臂曾無憂吝。世俗或駭其所為在。至人觀之。與遺土決疣一而已。亦以妙覺圓照離於身見得蘊空故。乃能如是。若識見未亡諸蘊違礙。不達法行空慕其跡。是徒增業苦為妄作之凶矣。十住斷結經雲。過去有女名提謂。孤寡多難。或告之曰。今身之厄由前世之罪。欲滅前罪莫若捨身。有道人辨才曰。先身罪業隨逐精神不與身合。徒自燒身。何於苦惱欲求善報。故律制燒身然指悉皆得罪。而大乘或聽許者。以大乘之人法行備故。非妄作故。  其身火然千二百歲。過是以後其身乃盡。  直使六根六塵一切洞徹。故千二百歲其身乃盡。  △三後身供養四。  初生處。  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至)忽然化生。  三昧功成不為身累。生死去來猶如夜旦。  即為其父而說偈言。  大王今當知(至)為求無上慧。  敘前緣也。  說是偈已(至)我今當還供養此佛。  先供佛已謂然身之後也。於然身之後得陀羅尼及聞萬億偈。乃依法性身而得。依法性土而聞也。由依性土而聞故。有八百萬億等偈。蓋亦稱性而說也。初聞經之後得現身三昧者。由證得法身故。應物現形無非妙體也。然身之後得語言總持者。由離諸相見故。圓通眾音無非真說也。體無非妙則森羅萬象皆一切色身。說無非真則[少/隹]噪鴉鳴皆語言三昧。非深證行境超情離見者。何以與此。甄迦羅等即俱舍論六十大數中。第十六十八二十之數。  △二再覲。  白已即坐七寶之台(至)合十指爪以偈贊佛。  容顏甚奇妙。光明照十方。我適曾供養。今復還親覲。  敘往昔然身之緣也。  爾時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至)世尊猶故在世。  師資道合知其將化。故發此問。  爾時日月凈明德佛告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至)於夜後分入於涅槃。  佛法通指三乘菩提法。別指大乘菩薩弟子言法眾。三千寶界言化境。寶樹給侍言所御。來以舍利起塔者。戒定余勛欲沾無際故也。若干者。不定之數。意任其緣力耳。  △三供涅槃。  爾時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至)垂諸幡蓋懸眾寶鈴。  現滅不滅聖意所知。而悲感戀慕者。示與眾生同一悲仰耳。須彌四海剡部居南。言海此岸。即南岸出美栴檀。積之為??以奉闍維。示誠敬也。佛說火化之法。在己則顯三昧之力播熏練之功。故化火自焚舍利迸透。在人則掩臭腐之穢免螻蟻之食。使其魄不滯其神清升。而此方以卧淤膿於荒郊。埋腐骸於朽壞為是。且以火化為不忍。方其穴地負土全體而坑之。為可忍耶。二皆出於不得已耳。達者觀之。一等歸盡則卧淤埋腐。不若火化之愈矣自道觀之。沈之可也露之可也。衣薪而棄諸溝中。袞文而納諸石擲無不可者。奚足為焚瘞之競。  △四供舍利。  爾時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至)一切色身三昧。  昔之然身為離相見。今復然臂為除法執。故令小乘離諸見執發正道心。根境圓融故。皆得住現身三昧也。昔之求佛滿萬二千歲。今之然臂復七倍其久者。言益以無限智悲行菩薩大行。如其智悲有限。何足以化無數無量之人。  爾時諸菩薩(至)而今燒臂身不具足。  愛見未忘故哀其不足。此初心菩薩而已。  於時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至)福德智慧淳厚所致。  臂之於手為辟。能役眾指而我無所役。則兩臂表我執法執根本也。我執能生煩惱續諸生死。法執能生所知礙正知見。舍一存一則為二乘。故舍兩臂必當得佛。還復如故者。若果得佛即無所舍矣。此非淺薄所能。故稱淳厚。  當爾之時(至)一切人天得未曾有。  以非常之事感非常之瑞。人天因是得大法利也。上皆敘往因。  △三結指今緣。  佛告宿王華菩薩(至)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數。  此結答若干難行苦行之問。  △四勸睎法行。  宿王華若有發心(至)而供養者。  手足之指譬微細執著。能障菩提故。欲得菩提者。雖未能頓舍。且欲微而損之。亦勝有為之福。故曰能然一指勝諸供養。夫聖人言行動必有法。非徒教末代然手足以求福也。苟不明此。殘形焚穢竟何益耶。故藥王將欲然身。且以法行凈治根塵。使功行滿足。然後以神通力化火自焚。其光能照河沙佛界。後人慾晞其跡。如斯可矣。  △五廣令尊奉。  若復有人(至)其福最多。  七寶供養其福有限。一偈超悟非限量福。  △六廣顯勝德十。  初深大。  宿王華譬如一切川流江河(至)最為深大。  川流江河已異於溝港。而海為深大。如來所說已異於小乘。而此為第一。  △二最上。  又如土山黑山(至)於諸經中最為其上。  環須彌之外有土山黑山。而堅大不及鐵圍。大海之內有十寶山。而貴高不及須彌。土山黑山譬人乘天乘之經。鐵山寶山譬二乘菩薩乘之經。須彌則譬一乘之經。故曰最上。  △三照明。  又如眾星之中(至)最為照明。  諸經設法為破昏冥。然微茫漸顯如星之照。此經頓悟陰翳俱盡。圓融廓徹如月之明。  △四除暗。  又如日天子能除諸暗(至)能破一切不善之闇。  日光出時不與冥合。人得正智諸闇自除。  △五最尊。  又如諸小王中(至)於諸經中最為其尊。  前言最上明部分。此言最尊明威德。  △六統攝。  又如帝釋(至)諸經中王。  三乘之教隨機稱尊不能相攝。此經會三歸一為諸經之正統。  △七作怙。  又如大梵天王(至)及發菩薩心者之父。  大梵即娑婆界主。父言為之依怙。  △八乘勝。  又如一切凡夫人中(至)亦為第一。  四果未離凡位而支佛為第一。以根利故。眾生未離凡夫而因經為第一。以乘勝故。  △九增進。  一切聲聞辟支佛中(至)最為第一。  前於凡夫推第一。此於三乘推第一。後於佛位推第一。乃增進顯勝也。  △十圓顯。  如佛為諸法王。此經亦復如是。諸經中王。  總而舉之。以圓顯勝德也。然顯經勝德只此可盡。而必引諸義者。明妙法隨機在處皆勝故也。  △七廣顯勝功三。  初總標。  宿王華此經能救(至)充滿其願。  △二喻明。  如清涼池(至)如炬除暗。  燈能發明未能除暗。  △三合顯。  此法華經亦復如是(至)能解一切生死之縛。  眾生眾苦病痛縛著。皆因迷妄。能開佛知見則一切皆離。  △八廣顯勝益五。  初書持益。  若人得聞此法華經(至)籌量多少不得其邊。  △二供養益。  若書是經卷(至)所得功德亦復無量。  薝蔔已下皆華名。以此熏作香油。  △三聞品益。  宿王華若有人聞(至)儘是女身後不復受。  為正因故功德無邊。女人能持可盡障漏。  △四勤修益。  若如來滅後後五百歲中(至)諸垢所惱。  大集經雲。佛滅後初五百歲解脫堅固。第二五百歲禪定堅固。第三多聞堅固。第四福德堅固。第五斗諍堅固。即後五百歲也。斗諍堅固則善根難得。故雖女人可致勝福。此就劣顯勝意兼男也。貪瞋痴為根本煩惱。憍嫉等垢為隨煩惱。既生安養。所依者凈業。所會者善人。故無垢惱也。  得菩薩神通無生法忍(至)千佛共說不能令盡。  心法俱寂而能照用。名菩薩神通無生法忍。心寂根凈故能見多佛。華嚴十地菩薩功圓智滿心境交徹。能見多百佛至多百千億那由他佛。其意同此。非有為福故不能焚漂。稱實相德故說不能盡。  汝今已能破諸魔賊壞生死軍。諸餘怨敵皆悉摧滅。  贊其所得法忍妙力也。諸魔賊即五陰煩惱等。生死軍即無明六識等。賊言侵害。軍言攻擊。余怨即隨情對境之惑業。以得是忍故皆悉摧滅。  善男子百千諸佛(至)無有與汝等者。  上皆諸佛遙贊之言。  宿王華。此菩薩成就如是功德智慧之力。  結勤修益也。  △五隨喜益。  若有人聞(至)所得功德如上所說。  一稱經名則蓮華出口。一能隨喜則法香在身。善種不亡功成自著。如上者指隨喜品。  △九結顯流布。  是故宿王華(至)病即消滅不老不死。  真知見力卻痴愛病。是為良藥也。痴愛病除則生死緣斷頓證真常。何復老死。如般若智照能空五蘊度苦厄無老死。是也。  △十令敬持人。  宿王華汝若見有(至)應當如是生恭敬心。  散華作念等。令生心如佛想也。取草者。佛成道時取吉祥草為座。  △十一聞品成行。  說是藥王菩薩本事品持(至)語言陀羅尼。  喜見聞經即得現身三昧。及然身之後即得語言總持。為證得法身離諸相見。而洞契妙圓故也。及其然臂則聲聞得住現身三昧。今說本事則菩薩得解語言總持者。蓋由悟其然身然臂之事。亦能離諸見執洞契妙圓。此所謂以苦行成圓通之德也。然皆得三昧又得總持者。現身三昧隨類分形。語言總持隨類說法。二者蓋常相需而皆由妙法所證。故說妙音品時。諸菩薩眾亦得是三昧及陀羅尼。  △十二多寶結贊。  多寶如來於寶塔中(至)利益無量一切眾生。  非宿曾成就聞持自在之德。不能發起是利。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六之三卍續藏 第 30 冊 No. 0602 法華經要解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七之一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 戒環 解  妙法蓮華經妙音菩薩品第二十四  △四妙行流通二。  初標敘科名。  妙音者深體妙法。能以妙音隨應演說。而流通是道者也。名雖妙音實彰妙行。觀其往昔植因。於雲雷音王佛所獻樂奉缽。蘄在妙音說法妙行隨應。故報生宿智佛國。果能有是神力。今使學者體其妙行。而隨應說法闡揚斯道。故說妙音品為妙行流通。夫體妙音則不滯言詮。能隨應則不局心跡。不滯不局所以為妙行也。繼此復有圓行常行。而次前苦行說者。將欲以行成德必精心苦志然後造妙。造妙然後能圓。能圓然後真契普賢常行。已如前解。  △二釋其文義九。  初釋尊光召。  爾時釋迦牟尼佛(至)諸佛世界。  開會及召分身。但放眉間毫相。今召妙音乃兼放肉髻光者。肉髻為無見頂相。為最上果光。蓋將宣示妙圓之行乃極果行相。故以極果之光召現也。佛有九十七種大人相。肉髻頂其一。  過是數已有世界(至)遍照其國。  華嚴與菩薩所從來國表所行之行。本所事佛表所證之果。凈光莊嚴即依智之行也。凈華宿智即依行之智也。智行互嚴因果合體。妙音妙行依此示現。  △二妙音玄應七。  初經家敘德。  爾時一切凈光莊嚴國中(至)諸大三昧。  植德供佛成就深智。言福慧兩足。三昧此雲正定。圓覺雲。三昧正受者。謂正定中受用之法簡異邪受。非謂梵語三昧此雲正受也。故寶積雲三昧及正受。妙幢相者。摧邪表正而不住相也。法華三昧深入一乘證諸實相。凈德三昧眾德真凈物莫能染。宿王戲者本智自在無所滯著。無緣則照而常寂。智印參合萬法。解一切語言謂了皆真說。集一切功德謂萬德圓備。清凈三昧纖塵不立。神通遊戲變現自在。慧炬以能破痴暗。莊嚴王以總攝妙行。凈光明者得妙智明。凈藏者得法眼藏。不共謂二乘不及。日旋則大千圓照。得如是等河沙三昧。謂交徹融攝重重無盡。皆妙音所具也。由具此故能成妙行流通妙法。  △二妙音發跡二。  初白彼佛。  釋迦牟尼佛光照其身(至)葯上菩薩。  此皆靈山法眾。  爾時凈華宿王智佛(至)如來功德智慧莊嚴。  娑婆佛身乃隱勝現劣。比光嚴勝身。在分別心遂生劣想。如來正見本絕異同。故宿王以彼此異跡為告。而妙音以如來三德而答。示無劣想也。三德皆稱如來者。謂今我所往其力用其神變其莊嚴。皆假如來之德。皆出如實之道。則於一切法無不如矣。何復勝劣之異哉。是以現種種形說種種法。而於神通智慧無所損減。為如故也。  △二現此瑞。  於是妙音菩薩不起於座(至)甄叔迦寶以為其台。  將與八萬菩薩俱共發來。故先現此瑞。甄叔迦此雲鸚鵡寶。赤如其觜故。  △三文殊問瑞。  爾時文殊師法王子(至)甄叔迦寶以為其台。  此皆行境依智示現。故假文殊智體而問。  △四釋尊垂答。  爾時釋迦牟尼佛(至)亦欲供養聽法華經。  △五文殊願見。  文殊師利白佛言(至)彼菩薩來令我得見。  請問之辭皆為機發。  △六多寶為現。  爾時釋迦牟尼佛(至)欲見汝身。  文殊願世尊以神通力為現妙音。而世尊反命多寶者。多寶以神通願力在處證經。欲假其神通願力故也。  △七妙音來覲。  於時妙音菩薩於彼國沒(至)百千天樂不鼓自鳴。  與八萬四千菩薩俱來者。示妙行隨應廣化塵勞也。蓮華遍雨天樂自鳴。表妙行隨處示現妙音離於作意。  是菩薩目(至)如那羅延堅固之身。  此言其四萬二千由旬之相好也。和合猶聚集也。肇法師雲。那羅延天力士名。端正殊妙志力雄猛。  入七寶台上升虛空(至)頭面禮足奉上瓔珞。  示以法寶莊嚴法身。  而白佛言(至)眾生能降伏諸魔怨不。  問示居堪忍事也。貪恚痴慢等皆堪忍難度之事。五情言五欲。諸魔言五陰。  久滅度多寶如來(至)堪忍久住不。  上皆宿王傳問之辭。  世尊。我今欲見多寶佛身(至)故來至此。  寶塔高遠仗佛求見。表尊敬耳。佛於囑累品。從法座起時已出塔。故云多寶佛塔還可如故。舊謂二佛至此尚同座。而妙音能見釋迦不見多寶。徒構疑難。  △三華德問因。  爾時華德菩薩白佛言(至)有是神力。  華德即妙莊嚴王后身。欲助揚妙因故發此問。  △四釋尊答示五。  初敘往因。  佛告華德菩薩(至)劫名喜見。  佛名雲雷音者。一音利潤開覺群動也。國名現一切世間。若根身器界皆能隨應也。劫名依上而立。由利潤隨應故時眾喜見。  妙音菩薩於萬二千歲(至)有是神力。  樂宣法皆。缽為應器。樂獻十萬種伎者。示欲廣宣妙法也。缽奉八萬四千者。示欲應化塵勞也。故今果有妙音隨應之神。  △二顯今跡。  華德於汝意云何(至)今此妙音菩薩摩訶薩是。  △三明德本。  華德是妙音菩薩(至)百千萬億那由他佛。  △四明應化二。  初總舉。  華德汝但見妙音菩薩(至)說是經典。  △二別明二。  初略敘。  妙音觀音應化應化皆能現十界。身自天人獄鬼畜修羅名六凡。聲聞辟支菩薩佛名四聖。是為十界。  △二隨釋。二初應六凡眾八。  初應諸天眾。  或現梵王身(至)或現毗沙門天王身。  △二應王臣士庶。  或現轉輪聖王身(至)或現婆羅門身。  △三應入道四眾。  或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  △四應主婦童真。  或現長者居士婦女身(至)或現童男童女身。  △五應八部類。  或現天龍夜叉(至)而說是經。  △六應三惡趣。  諸有地獄餓鬼畜生及眾難處。皆能救濟。  諸應皆言現身說經。獨於惡趣不言者。惡趣方沈幽昏無由聞經。但以神力救濟而已。  △七應宮禁等。  乃至於王后宮變為女身。而說是經。  △八牒前廣顯。  華德是妙音菩薩(至)亦復如是。  此有三節。初牒在此娑婆救濟。二牒神變智照之功。三牒此方如是十方亦然。是謂廣顯也。言種種變化而神智無損者。前所謂得如來三德能一切如故也。言智慧明照者。方便開導也。各得所知者。隨類各解也。  △二應四聖位。  若應以聲聞形得度者(至)示現滅度。  △五總結答。  華德妙音菩薩摩訶薩(至)其事如是。  △五請問三昧。  爾時華德菩薩白佛言(至)度脫眾生。  △六佛答所問。  佛告華德菩薩(至)能如是饒益無量眾生。  如凈摩尼隨方現色。妙行流通期至於此。  △七大根同證。  說是妙音菩薩品時(至)亦得三昧及陀羅尼。  及解一切語言陀羅尼也。諸菩薩皆具體而微者。故因說是品皆得發明。  △八妙音還歸。  爾時妙音菩薩摩訶薩(至)作百千萬億種種伎樂。  於彼發來所經亦爾。示來往經行不離是道。  既到本國(至)得現一切色身三昧。  菩薩舉措自他兼利。  △九聞品成行。  說是妙音菩薩來往品時(至)華德菩薩得法華三昧。  無生法忍者。證妙法之體。法華三昧者。得實相之用。此所謂以妙行成實相之德。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五圓行流通二。  初略敘科儀。  單發為聲。雜比為音。於世間眾苦雜聲齊觀並救。號觀世音妙圓之行。自一心出應無不遍。號曰普門。此繼前品說者。妙音現形說法救濟眾難。與觀音無異。但略而未普妙而未圓。觀音不離是行。而能觀其音聲隨響而答。大千圓應無去來相。所謂自在之業普門示現則進於妙音。其實二聖一道相為始終耳。故後頌觀音之德而兼雲妙音。是知二聖一道也。即妙音之行而演為普門。是知相為始終也。夫欲體前之法須兼二行。從妙而普有始有終然後圓備。故繼妙音說普門品。為圓行流通。文殊於華嚴會終現法化已。南歷人間說普照法界修多羅門。所以圓彰前法體用。善財歷百城已到普門國。成就阿僧祇法門。遂能於諸有中普現其身。斯皆以行成德使圓而普也。觀彼設法次序名義。與此宛同。  △二依科正解十。  初無盡發問。  爾時無盡意菩薩(至)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將顯普門而因無盡意發起者。表普門圓行應現無盡也。若愚贊雲。世界無邊塵擾擾。眾生無數業茫茫。愛河無底浪滔滔。是故我名無盡意。觀音之行亦若是矣。  △二佛答名緣二。  初答總相。  從此至受持名字。名十四無畏功德。  佛告無盡意菩薩(至)皆得解脫。  此於眾苦雜聲齊觀並救也。於音言觀者。以觀智應物之謂。觀即真觀凈觀智慧慈悲是也。觀觀之體聞聞之性。本無苦樂。眾生不能返聞。循聲流轉故受諸苦惱。觀音不隨聲塵妄起知見故一切解脫。而令苦眾生持其名。蒙其觀者亦得解脫。實真凈慈悲觀力加被故也。昔琳法師稱名七日而免難於唐。孫敬德誦經千遍而全生於魏。即脫諸苦惱之驗也。  △二答別相三。初脫外業五。  初脫三災。  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至)名觀世音。  楞嚴明十四無畏功德。一者由我不自觀音以觀觀者。令苦眾生觀其音聲即得解脫。夫不自觀音以觀觀者。即離塵復性之真觀也。離塵復性則諸妄自脫。故能令苦眾生蒙我真觀即得解脫。二者知見旋復則火不能燒。三者觀聽旋復則水不能溺。蓋見覺屬火聞聽屬水。知見旋則離火塵。聞聽旋則離水塵。幻塵既離真性斯復。所以無能燒溺也。能旋見聽則煩惱之火貪愛之水皆無能燒溺矣。四者滅妄斷殺則鬼不能害。皆由離塵復性之觀力加被也。昔於相國問黑風漂墮之義於紫玉。玉呼名諷之。公悖然變色。玉曰。便是黑風漂墮。則凡不能離塵循聲流轉。一念漂墮皆如是也。  △二脫刑戮。  若復有人臨當被害(至)而得解脫。  此由菩薩以六根消復。同於聲聽之力。加之以同聲聽無復形礙。故使刀兵猶割水吹光。性無損動。  △三脫鬼害。  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夜叉(至)況復加害。  此假聞熏精明之力。爍諸痴暗故鬼不能視。斷滅妄想心無殺害。故害不能加。  △四脫囚系。  設復有人若有罪若無罪(至)皆悉斷壞即得解脫。  此由音性圓消離諸塵妄之力加之。塵妄既離則身相不有。故枷鎖自脫。  △五脫怨賊。  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怨賊(至)稱其名故即得解脫。  此由滅音圓聞遍生慈力加之。蓋因聞兩立則物我成敵。滅音圓聞則內外無待。故能遍慈而卻敵也。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結外業也。  △二脫內業三。  初淫。  若有眾生多於淫慾(至)便得離欲。  此由熏聞離塵色所不劫之力加之。蓋眾生以欲習合塵故為色劫。一蒙妙力則欲愛乾枯根境而不偶。雖有妖色不能劫動。故便得離欲。  △二恚。  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嗔。  此由根境圓融無能所對之力加之。蓋嗔由違情而起對境而生。圓融則無違無對。則不嗔矣。  △三痴。  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痴。  此由消塵旋明朗徹無礙之力加之。以痴由妄塵所蔽無明所覆。消塵則無蔽朗徹則無覆。故能旋復真明永離痴暗也。內業有十。而壞滅法身唯淫怒痴為甚。故舉三以兼余。上皆依楞嚴漸說。自頓言之。三毒水泡元無自性。知觀觀者豈不便離。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至)是故眾生常應心念。  結內業也。  △三示福應。  若有女人設欲求男(至)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  融形涉世遍事諸佛。為法王子之力加之。即生男。圓通合界承順如來。受領法門之力加之。即生女。  若有眾生(至)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  此第十四無畏功德也。楞嚴雲。此大千界現住世間有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修法垂範方便利生。持名供養得無量福。而持觀音名其福齊等。蓋由觀音得真圓通。一多平等彼我無二故也。  無盡意(至)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  總結十四無畏之福。  △三問現形說法。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至)其事云何。  △四佛答所現二。  初且略敘。  即三十二應也。觀音於楞嚴會上自說。我昔供養觀音如來。授我如幻聞熏聞修金剛三昧。與佛如來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應入諸國土。始自佛身終至人非人等。為三十二。皆以無作妙力自在成就。  △二正科釋二。  初現四聖。  佛告無盡意菩薩(至)而為說法。  但舉三聖者。妙音品開菩薩位。此則合在佛位。應讀為膺。當其根而應之也。  △二現六凡眾三。  初現天。  應以梵王身得度者(至)而為說法。  梵王為初禪天主。帝釋為忉利天主。自在天居欲界頂。大自在天居色界頂。天大將軍統領鬼神。四天王統領世界。毗沙門居北方為最尊。初二從顯舉。以梵釋常隨佛故。次四從總舉。謂欲界之總。色界之總。鬼神之總。世界之總也。  △二現人三。  初現王臣士庶。  應以小王身得度者(至)而為說法。  妙音品先言輪王。次言小王。乃總別兼舉。此從總舉。合依正法華言輪王。輪王統四天下。小王治一[邱-丘+(看-目)]國。長者族姓推尊。居士清節養素。宰官判斷[邱-丘+(看-目)]邑。婆羅門術數攝衛。  △二現入道四眾。  應以比丘比丘尼(至)而為說法。  前二出家持大戒。後二出家持五戒。  △三現主婦童真。  應以長者居士(至)而為說法。  △三現神。  應以天龍夜叉(至)而為說法。  手執金剛護佛法者。六凡止舉天人神三類者。舉得度者而已。若地獄鬼畜方沈幽昏未應得度。則漸滅其苦。於頌見之。  △三結所現。  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至)度脫眾生。  △五勸興供養。  是故汝等(至)皆號之為施無畏者。  △六無盡興供。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至)受此法施珍寶纓珞。  妙音供養釋迦特奉纓珞。無盡供養觀音亦奉纓珞。皆表法寶莊嚴。故曰法施。  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至)一分奉多寶佛塔。  普門性中本無施受。但為物故施愍物故受也。分奉二尊者。示為四眾莊嚴福聚也。  △七總結前文。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至)游於娑婆世界。  結答云何游此之問。  △八以偈重頌二。  初無盡重聞。  爾時無盡意菩薩以偈問曰。  世尊妙相具。我今重問彼。佛子何因緣。名為觀世音。  △二釋尊偈答二。  初總敘。  具足妙相尊(至)能滅諸有苦。  △二別答八。初頌脫外業五。  初頌三災。  假使興害意(至)波浪不能沒。  於水言漂。浪則兼風災。自此至電雹消散。皆頌外業。在長行為十四無畏。而頌文事相不同。又加傍頌者。十四無畏特舉大略。實具一切功德故也。次傍頌險難。  或在須彌峰(至)不能損一毛。  言峻利之極尚不能損。況其小難。  △二頌怨賊。  或值怨賊繞。各執刀加害。念彼觀音力。咸即起慈心。  △三頌刑戮。  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  △四頌囚系。  或因禁枷鎖。手足被杻械。念彼觀音力。釋然得解脫。  次傍頌詛毒。  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  具正念者橫逆莫加。出爾反爾自貽伊戚。  △五頌鬼害。  或遇惡羅剎。毒龍諸鬼等。念彼觀音力。時悉不敢害。  次傍頌蛇獸。  若惡獸圍繞(至)尋聲自回去。  信謂兕無所投角兵無所投刃也。次傍頌災變。  雲雷鼓掣電。降雹澍大雨。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  雷電調適為常。鼓掣為變。陰包陽則為凝雹。陰過陽則為大雨。是皆災變故欲其消散也。  △二頌脫內業。  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眾生由無妙智力故。為欲恚痴之所困逼。  △三頌現形說法。  具足神通力(至)以漸悉令滅。  智方便即所謂有慧方便也。雖三惡趣方沈幽昏未應得度。亦與漸滅其苦。  △四結顯觀智。  真觀清凈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  其所以觀音脫苦能施無畏現形度生。皆五觀之力。故此結顯也。真以息妄。凈以治染。智以破惑。悲以拔苦。慈以與樂。以是五觀加被群迷故。妄染惑苦應念息滅。所以常願仰而依之。然性本圓澄。因迷起妄。惑染既生故觀智繁設。苟無妄染則真凈不立矣。蓋以真息妄等事。皆聖人不得已也。故楞嚴曰。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  △五重嘆觀智。  無垢清凈光。慧日破諸暗。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  無垢慧日嘆觀智之體。伏災普照嘆觀智之用。伏災言脫苦。普照言現形。  △六總嘆說法。  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焰。  戒教戒也。法身無體以悲為體。故教戒所行如雷作動。聖人無意以慈為意。故利澤之興如雲潤覆。  諍訟經官處。怖畏軍陣中。念彼觀音力。眾怨悉退散。  此亦傍頌施無畏德。  △七頌名勸念。  妙音觀世音(至)念念勿生疑。  觀音之行不異妙音。由能從妙而普故兼二號。以說法不滯為妙音。尋聲救苦為觀音。音性無著為梵音。應不失時為潮音。此所以勝世間音也。具是眾德故須常念不間不疑。則觀行智力無不相應矣。  △八頌德勸歸。  觀世音凈聖(至)是故應頂禮。  觀聽反入離諸塵妄。是謂凈聖。乘彼正念假之福力。是謂依怙。具一切德則隨所求而應之。不止十四無畏也。慈視眾生則擇可度而度之。不止三十二應也。其福聚如海利澤不窮。故應歸命。  △九持地贊顯。  爾時持地菩薩(至)當知是人功德不少。  持地菩薩昔遇毗舍浮佛。教之平持心地則一切皆平。是能以妙法內平自心。使外患自平。不能為害者也。故聞此品深贊其功。意顯自在之業普門之行。實為心地法門。聞持之人苟能以是平持心地。則外患自平不能為害。可以於諸怖畏能施無畏。由是自在之業普門之行遂為己有。故曰若有聞者當知是人功德不少。觀音之號或曰觀世音。或曰觀自在。其行或曰普門。或曰圓通者。依悲觀慈觀應物之德言之。故號觀世音。依真觀凈觀照心之功言之。故號觀自在。自一心而出應無不遍則謂之普門。自萬物而反照無不融則謂之圓通。其實一而已。故或以自在為號。或以自在名業。以自在為號。言心得自在。如心經稱觀自在菩薩是也。以自在名業。言行得自在。如楞嚴無作妙力是也。然諸法行無非示使平持心地。故此終以持地贊顯。  △十聞品成行。  佛說是普門品時(至)三菩提心。  無等等者。無等即物無與等。等者俱物為等。既物無與等而能與物為等。此如來最上德也。觀音體此以成普門行。隨類應化與物為等。故聞其風者皆能發如是心。此所謂以圓行成最上之德。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七之一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七之二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 戒環 解  妙法蓮華經陀羅尼品第二十六  △六弘護流通二。  初且略敘科。  前品從妙而圓。既備成德。然無以守衛。恐魔事或作妄沮成功。故二聖二天十神說陀羅尼咒。誓以驅辟魔障消除衰患。故名陀羅尼品。而為弘護流通也。然成德之行既妙而圓。烏有魔事耶。楞嚴曰。本覺妙明昧為頑空。一切魔鬼皆依空昧。明能破暗。故一人發真彼皆消殞。況彼群邪戀此塵勞。恐其隳裂。於三昧時僉來惱亂。是為奢摩他中微細魔事。故須防衛。茲實流通之助也。陀羅尼此雲總持。即念慧妙力諸佛密語。有一字多字無字之異。能以一字總無量法持無量義。摧邪立正殄惡生善。皆能總而持之之謂也。其體名陀羅尼。其用名咒。咒祝也。以是法而祝之。使從所祈也。咒或諸佛密語。出於心術妙用冥加之功。不可得而思議。或鬼神王名。呼其王則妖魅竄伏。以密語神名不應翻譯。故或謂之真言。  △二依文正釋七。  初藥王問福。  爾時藥王菩薩即從座起(至)如說修行功德甚多。  藥王即喜見後身。苦行持經志存弘護。故發起此品。然持經功德前品屢明。如法師品比功不過供十萬億佛隨喜品比功不過施諸外物及得少果而已。至此比功則勝供八百萬億河沙佛者。明持行益深獲功益勝也。將伸弘護先問得福者。使後世知其持行益深獲功益勝。而遞為弘護耳。  △二藥王說咒。  爾時藥王菩薩白佛言(至)即說咒曰。  安爾(一)(至)阿磨若(荏者反)那多夜(四十三)  世尊是陀羅尼神咒(至)則為侵毀是諸佛已。  由彼諸佛所授故也。次釋尊印贊。  時釋迦牟尼(至)於諸眾生多所饒益。  △三勇施說咒。  爾時勇施菩薩白佛言(至)而說咒曰。  痤(誓螺反)隸(一)(至)涅梨墀婆底(三十)  世尊是陀羅尼神咒(至)則為侵毀是諸佛已。  妙音欲詣娑婆禮覲釋迦及見藥王勇施。當知勇施乃此會上首。故特說咒諸佛亦皆隨喜者。亦隨喜擁護也。富單那熱病鬼。吉蔗起屍鬼。鳩槃茶可畏鬼。伺窺察也。  △四毗沙天說咒。  爾時毗沙門天王(至)即說咒曰。  阿梨(一)(至)拘那履(六)  世尊以是神咒(至)令百由旬內無諸衰患。  △五持國天說咒。  爾時持國天王(至)即說咒曰。  阿伽禰(一)(至)浮樓莎抳(入)頞底(九)  世尊是陀羅尼神咒(至)則為侵毀是諸佛已。  毗沙北方天王力護佛法。持國東方天王為四方首。  △六十神說咒。  爾時有羅剎女等(至)而說咒曰。  伊提履(一)(至)?醯(十九)  寧上我頭上莫惱於法師(至)亦復莫惱。  害人之鬼無甚於羅剎女鬼子母。亦誓護持則余神可知。此咒皆鬼神之名。毗陀羅等即食精氣為殃害鬼。若一日等皆熱病鬼。若男形等皆魑魅類。  即於佛前而說偈言。  若不順我咒(至)當獲如是殃。  諸羅剎女說此偈已白佛言(至)消眾毒樂。  此偈所以來咒使嚴警也。阿梨樹枝墮地自成七片。弒父母破僧為三逆。壓油多殺蟲命。弄斗躡秤或為雷霆震殺。皆重罪也。調達曾於佛會。將五百比丘散去為破和合僧。次釋尊印贊。  佛告諸羅剎女(至)應當擁護如是法師。  △七聞品成行。  說是陀羅尼品時。六萬八千人得無生法忍。  因總持妙力。得忍成行也。  妙法蓮華經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七轉邪流通二。  初且略敘科。  妙圓之行既獲弘護。又說轉邪者。弘護所以衛外。轉邪所以正內。外衛內正乃可安於妙圓。而進於普賢常行故也。天台雲。昔四比丘結契山林精持妙法。以餒乏故一人分衛。見王威仗忽生愛著。壽終。因是俗念感生為王。號妙莊嚴。其三友得道欲救其失。以其邪著非愛緣無能感動。於是一為端麗婦。二作聰明兒。托生設化。轉其邪心令歸正覺。以致法華會上為華德菩薩。今敘其本事。欲使行人以道自衛。外防見魔內絕惡覺。消息邪緣入佛知見。故為轉邪流通。此實諸佛究竟進修最後垂範也。楞嚴法會將終。說過去佛覺明分析微細魔事。使行人諸識心垢洗除諸魔褫魄。直至菩提無諸乏少。於大涅槃不生迷悶。其意同此。  △二依文正釋四。初敘本事二十五。  初化導之佛。  爾時佛告諸大眾(至)劫名喜見。  △二父子之名。  彼佛法中有王名妙莊嚴(至)二名凈眼。  凈德者雖示染身其德本凈。凈藏者妙理之所蘊。凈眼者妙智之所顯。皆其德所具也。以具妙凈理智故能轉邪而為華德。  △三二子之德。  是二子有大神力福德智慧(至)皆悉明了通達。  方便非六度之數。而通濟六度。慈悲喜舍名四無量心。大乘行法以四心為體。六度為用。道品為助。乃成佛果。而二子皆悉明了通達。三十七品者。身受心法為四念處。斷惡生善為四正勤。欲勤心觀為四神足。信進念定慧為五根。五根伏魔外為五力。念擇覺喜輕安定舍為七覺支。見思語業命進念定為八正道也。念以觀法。勤以進修。足以趣證。根能不拔。力能不屈。覺能決了。正能總攝。皆相因而設也。心性如大地。念處如種子。正勤如種植。神足如抽芽。五根如根。五力如莖。七覺如華。八正如果。二子悉具所謂具體者也。  又得菩薩凈三昧(至)於此三昧亦悉通達。  凈三昧者。凈藏凈眼之所本也。日星宿表本智別智之照用也。凈光能現眾像。凈色不為形礙。凈照照了萬法。長莊嚴非素法身。大威德藏具大神用。  △四宿王說經。  爾時彼佛(至)愍念眾生故說是法華經。  △五二子勸母。  時凈藏凈眼二子到其所(至)宜應聽受。  △六母遣化父。  母告子言(至)汝等應往白父與共俱去。  △七二子生悔。  凈藏凈眼(至)而生此邪見家。  △八凈德再勉。  母告子言(至)或聽我等往至佛所。  △九二子現變。  於是二子念其父故(至)令其父王心凈信解。  得果人能現十八變。即此類也。  △十父發凈信。  時父見子神力如是(至)可共俱往。  △十一子喜報母。  於是二子從空中下到其母所(至)三菩提心。  △十二子請出家。  我等為父已作佛事(至)以偈白母。  願母放我等(至)願聽我出家。  △十三母即聽許。  母即告言。聽汝出家。所以者何。佛難值故。  △十四勸親覲佛。  於是二子白父母言(至)諸佛難值時亦難遇。  阿含雲。妙高山下海中有一眼之龜一孔之木。龜得木孔可濟沉溺。然其木流繞須彌三千年乃一相值。且以一眼趍一孔為至難。喻佛法難值如此。蓋眾生偏見自溺而聖人且不世出故也。  △十五敘合宮德。  彼時妙莊嚴王后宮(至)能知諸佛秘密之藏。  此敘合宮有德易為勸化也。後宮之德根機純利。凈眼之德妙達實相。凈藏之德善能接濟。夫人之德深知法要。王及後宮為當機。凈藏凈眼為能教。機教相契所以易化也。集三昧者。諸佛會要三乘指歸也。故得是三昧則能知秘藏。  △十六合宮從化。  二子如是以方便力(至)繞佛三匝卻住一面。  △十七佛為說法。  爾時彼佛為王說法示教利喜。王大歡悅。  △十八舍愛回心。  爾時妙莊嚴王(至)以散佛上。  △十九佛力示現。  於虛空中化成四柱寶台(至)放大光明。  所施珠纓化成法空之座。柔忍之衣。寶覺之體。乃佛力示現以發其正念也。  △二十邪心頓絕。  爾時妙莊嚴王作是念(至)成就第一微妙之色。  時王一睹勝相。頓覺世間幻惑之色無可愛樂。故深贊佛身微妙之色。此則邪心拚絕正念現前。故得授記。  △二十一佛與授記。  時雲雷音宿王華智佛(至)其國平正功德如是。  佛號取廣蔭群生。國名取破諸邪暗。劫名取超諸貴高。皆符其因行。以一念凈信風化臣妾使皆得法利。即廣蔭行破邪行也。由是舍王位得佛位。即超諸貴高也。  △二十二舍國得道。  其王即時以國付弟(至)得一切凈功德莊嚴三昧。  於八萬四千歲修法華行。所以凈治塵勞也。過是已後。謂塵勞既凈則三昧現前。遂轉邪見染莊嚴。為功德莊嚴也。  △二十三感善知識。  即升虛空高七多羅樹(至)饒益我故來生我家。  二子神變即現十八變事。宿世善根即四人結契事。  △二十四宿王印證。  爾時雲雷音宿王華智佛(至)三菩提心。  印證前言之當也。  大王汝見此二子不(至)令住正見。  為陳二子轉邪遠因也。言歷事恆沙多佛愍念邪見眾生。則不獨今日轉妙嚴之邪耳。  △二十五妙嚴贊謝。  妙莊嚴王即從虛空中下(至)唇色赤好如頻婆果。  歷贊相好妙德者。深悟昔所愛著皆幻惑也。功德智慧贊福智二嚴。  爾時妙莊嚴王(至)說是語已禮佛而去。  前贊福報。此贊法化也。言具足成就等者以己一聞正法遂能轉邪。一得三昧遂能神變。是如來之法能具足成就不可思議妙功德也。言教戒所行安隱快善者。喜蒙法化慶所成就也。不隨心不生邪。皆法化教戒之力。故贊而謝之。  △二示今緣。  佛告大眾(至)今藥王菩薩葯上菩薩是。  △三贊二子德。  是藥王葯上菩薩(至)一切世間諸天人民亦應禮拜。  △四聞品成行。  佛說妙莊嚴王本事品時(至)得法眼凈。  塵謂邪見垢謂邪染。外遠見塵內離垢染。則法眼圓明絕諸瑕翳矣。此以正力助成德行也。  妙法蓮華經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  △八常行流通二。  初略敘科名。  窮妙法之始終。然後盡出興大事。合諸佛之智行。然後見如來全身。是經之作。始於文殊問答。終於普賢勸發。二十八品條理一貫。乃所以窮始終合智行大事因緣於是乎畢。如來法身於是乎全也。蓋智能發覺所以作始。行能成德所以成終。而中間事法無非智行互相資發也。華經最初因門以文殊發信。以開進修之序。最後果門以普賢結法。以示果後之行。今經意義?然同矣。普賢者德無不遍曰普。佑上利下曰賢。即遍具妙德。上佑佛化下利群物之號也。勸發者勉進義也。前雖開佛知見明因地心。顯佛本跡成果地覺。洎明妙圓之行猶是等覺行相。若坐於此而不進。則有虧妙覺成德。未極向上之道。故復勉而進之。庶德無不遍而佑上利下。以成果後常行。以盡妙覺之道。故名普賢勸發。而為常行流通也。華嚴至十一地。佛功德海一切滿足。然後說普賢常行。名善入世間三昧與萬法相應不二真實法門。即此意也。所謂常行者。泯覺觀無作任。冥物我同染凈。一切平常恬然自在。此妙覺向上之事。遮那平道之教。乃所謂平實者也。然須詳斯經依佛知見海順流而入。滿足一切佛功德海。然後逆流而出乃可蹈此。哀今之人望涯逐塊。以世俗愚陋之見。而擬妙覺平實之行。於諸教門專事呵毀。縱脫不修確守無時。枉受輪轉。楞嚴所謂譬如平人妄稱帝王自取誅滅。可不慎哉。使學佛者皆如逐塊之流。呵教執俗棄智絕行。直謂無修。則妙法始終復何所明。大事因緣亦幾乎息矣。然則始於佛之知見。終於普賢常行。極而示之存乎教。備而證之存乎人。達者宜盡心焉。  △二依科略釋四。初普賢勸發八。  初來儀軌範。  爾時普賢菩薩(至)從東方來。  普賢統事法界圓具萬行。即事而真。其應身無乎不在。且於法會之終。示從東方來者。東方震帝之所出也。以法會至此。因地智圓果地覺滿。十一地妙圓之行備。則進修之功已盡。妙覺之體已成。於是依無功用行出震利物。故示從東來。華嚴過十一地說佛海功德既終。即說如來出現利世間行。即此意也。以不離常行無為應物。故曰自在神通。以德無不遍名無不聞。故曰威德名聞。與無邊菩薩俱來者。示萬行圓攝無盡也。  所經諸國普皆震動(至)種種伎樂。  妙音來儀亦雨蓮華作伎樂。皆所以彰顯妙行宣流法音也。  又與無數諸天龍(至)右繞七匝。  △二請問顯法。  白佛言世尊(至)云何能得是法華經。  寶威德上王者。利行自在之號也。普賢既具自在威德。又言從寶威德上王佛國來者。明其示現蓋體諸佛自在利行。普賢心聞能洞十方故曰遙聞。得者得之以成德行也。前之所問唯修持讀說而已。獨此問云何能得是經。欲人人自得也。  △三示普賢行。  佛告普賢菩薩(至)於如來滅後必得是經。  為佛護念謂道契佛心。植眾德本謂福慧兩辦。入正定聚即體佛妙體也。發救生心即行佛妙行也。四法成就乃能真得是經。以成普賢常行。  △四發行流通。  爾時普賢菩薩白佛言(至)皆不得便。  普賢常行無復己利純是利他故。自此皆則流通法化。護持經人無別行相。毗舍闍惱害鬼。韋陀羅厭禱鬼。  是人若行若立讀誦此經(至)還令通利。  普賢乘象錶行儀庠序也。言若行若立若坐者。示於四威儀中念念常見普賢妙行。  爾時受持讀誦法華經者(至)得如是等陀羅尼。  由此經故。真見普賢常行之體。於一切法返本還源。名旋陀羅尼。既能旋末返本即復旋體入用。於一塵一法一切時處。方便利生逆順自在。名百千萬億旋陀羅尼。此即普賢遍一切處之行也。前旋為轉物。所謂旋假入空。後旋為應物。所謂旋空入假。轉物為體應物為用。若未能轉物而遽然應物。則為物所轉矣。然則二旋異用而相需也。法音方便即隨應說法之行。  △五說咒護持。  世尊若後世(至)而說咒曰。  阿檀地(遲賣反)(一)(至)辛阿毗吉利地帝(二十)  利智修觀凡以三七日為期以求感應。故滿三七日普質即現。楞嚴雲。縱彼障深未得見我。我與其人暗中摩頂擁護安慰。古今修觀屢有瑞應。亦屢有不應者。或不精誠或非利智故也。楞嚴雲。欲坐道場先持凈戒凈衣清心。若本戒師及同會中一不清凈。如是道場終不成就。圓覺雲。鈍根未成者。常當勤心懺。諸障若消滅。佛境便現前。  △六自述願力。  世尊若有菩薩(至)皆是普賢威神之力。  後世聞咒持經。皆藉普賢流通願力也。  △七勸正憶念。  若有受持讀誦(至)為諸如來手摩其頭。  持經要行在正憶念。蓋憶不正則雜想變亂。念不正則邪習汩擾。欲成深行難矣。故普賢於此特明正憶念行。而下文再三言之。憶念既正則所行無非普賢妙行。故為如來摩頂印證。  若但書寫(至)解其義趣如說修行。  持經五功書寫為下。若但書寫即生忉利況具五功。又正憶念其福倍勝。如下所明。  若有人受持讀誦(至)正憶念如說修行。  此牒上文明倍勝之福也。忉利乃第二天所共唯天人。兜率即第四天所共乃菩薩。倍勝可知矣。授手提接義也。內宮天女皆以化生無有淫慾。  △八總結流通。  世尊我今以神通力故(至)使不斷絕。  △二釋尊助揚四。  初嘉贊普賢。  爾時釋迦牟尼佛贊言(至)普賢菩薩名者。  △二助揚正福四。  初冥證妙利。  普賢若有受持讀誦(至)釋迦牟尼佛衣之所覆。  此助宣正憶念福。以成普賢前說也。則見釋迦如從口聞等者。謂能正憶念則即是經而見佛。不滯於名相。即是法而造妙。不異於親聞也。是為供佛謂能作佛事。為佛所贊謂深契佛心。摩頂言得果有期。衣覆言成柔忍行。皆由憶念之正故。冥證若此。  △二自具妙樂。  如是之人不復貪著世樂(至)能修普賢之行。  此皆正憶念力也。有正憶念自然具足安樂行法。而三毒妒慢所不能惱。真能修普賢行。當知正憶念力實妙行真要。所以普賢再三言之。釋尊又復助揚。意使後世知普賢所以勸發成行不在多術。唯正憶念足矣。行人識之。  △三當成妙果。  普賢若如來滅後(至)師子法座上。  已得正因故。  △四得清凈生。  普賢若於後世(至)亦於現世得其福報。  憶念既正。趣操自高所願自遂。  △三明贊毀業。  若有人輕毀之言(至)諸惡重病。  報應之理出乎性命之微。蓋由性生心由命制業。心以內感業以外召。各從其類毫末不忒。意報應之於心業。猶萬形之於模範焉。吉凶美惡類自為范莫不相肖。是以毀持經之正見則世世無眼。供養讚歎則得現果報。出其過惡則得惡疾。輕笑之者則獲丑狀。若手腳之繚曲乖戾。眼目之角擘倒視。皆丑狀也。又加之臭惡瘡膿鼓喘重病。凡皆心之模範。以類自召故也。世之艱窮醜陋癃殘百疾者。不無宿因。昧者雖睹其然。莫知其所以然。故或不覺愆失而行將自及。為可悲者。此佛所以助揚普賢利行而因言報應之端。使人以類推之。知自防閑庶無愆失之患。蓋亦利行之緒餘也。易道彰往察來明得失之報。因貳以濟民行。其意同此。  △四結勸崇尚。  是故普賢。若見受持是經典者。當起遠迎。當如敬佛。  毋召毀業也。  △三聞品成行。  說是普賢勸發品時(至)具普賢道。  萬億旋陀羅尼即遍一切處之行也。普賢道即遍一切處之體也。說普賢品無量菩薩皆得是行。剎塵菩薩皆具是體者。妙法終談智行體用一切圓備。故聞品成行若此其至。即所謂以常行成不德之德。是乃法華實相之極證也。自藥王品進至於此。為以行契智常然大用之門。華嚴法終善財復見文殊普賢。為以行契智果法大用常然之門。其意同此。彼經雲。善財游百城已。到普門國見文殊。文殊告言。若於一善生住著。於少功德以為足。不能善巧發行願。不能究了諸法門。善財因是成就阿僧祇法門。即見普賢。普賢告言。我於塵劫行菩薩道求一切智。得究竟平等法身。復得無上色身。入一切剎遍一切處。隨機應現。善財因是具足普賢諸願行海。與普賢等與諸佛等。此皆最後勸發使得萬億旋陀羅尼及具普賢道也。  △四總結法會。  佛說是經時(至)受持佛語作禮而去。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七之二(終)
推薦閱讀: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
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簽卷第十七
妙法蓮華經擊節----明憨山老人
《妙法蓮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妙法蓮華經大意(第四十九集)

TAG:妙法蓮華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