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要解
詆呰。非達士也。昔五百應真各解佛言。而問誰當佛意。佛言。皆非我意。眾曰。不當佛意將無得罪。佛言。雖非我意。各順正理堪為聖教。有福無罪。吾唯守此。以當或者之非。 東南方二佛。一名師子音。二名師子相。 東南巽為柔順。師子音者所說無畏。師子相者所示無畏。此佛以慈柔應物。以無畏說法。 南方二佛。一名虛空住。二名常滅。 南方離為虛明。虛空住者。體到虛以應群實也。常滅者。了一切法當體虛凝。即寂滅相。不復更滅。是謂常滅。 西南方二佛。一名帝相。二名梵相。 西南坤為資生。帝相者神出而應物。為帝梵凈也。此佛以神應物。物資以生。而其德常凈不累於物。 西方二佛。一名阿彌陀。二名度一切世間苦惱。 西方兌為毀折。阿彌陀雲無量壽。世間苦惱即生死無常也。此佛於毀折之際示無量壽。則了無生死。以救度世間生死苦惱。 西北方二佛一名多摩羅?旃檀香神通二名須彌相。 西北干為剛健。多摩羅旃檀香清遠潛通以比神通。須彌相亦無動義。此佛神通應物。如乾道不息。寂然不動感而通。 北方二佛。一名雲自在。二名雲自在王。 北方坎為險陷。雲自在謂無心而利物。雲自在王又自在之至也。此佛以無緣慈覆陰。利澤險難眾生。而無心無著。如雲之自在。 東北方佛名壞一切世間怖畏。 東北艮為萬物成始成終之所。始終之理在物為成壞。在人為生死。乃世間之所怖畏也。此佛於生死畏中。以一真凝常之道。開覺群物。使達其無始無終。而入於不死不生。則世間怖畏壞滅矣。 第十六我釋迦牟尼佛(至)三菩提。 釋迦牟尼。雲能仁寂默。謂其德仁濟群類。其道寂默無為。以示化堪忍故號能仁。此繼東北方而持標者。大覺雖具成始成終之德。而其道圓應不滯方隅。無始無終。為眾德之總故也。蓋自無動而出應群動。能柔能剛說是無畏。虛己應物現壽運神。乃至濟險滅怖。無非釋迦隨宜之行。故歷言八方佛德。而以釋迦總之。斯乃範圍天地曲成萬物。無方無體之至德也。非成無上正道何以與此。故曰釋迦牟尼於娑婆國成阿耨菩提。 △三成就所化。 諸比丘等為沙彌時(至)漸入佛道。 明昔因今緣。使知功行已深而成就之也。舉為沙彌所化。明昔因也。於今所化。明今緣也。應以是法漸入佛道。即成就之也。 所以者何。如來智慧難信難解。 釋上既曠劫蒙教。今猶漸入者。以如來智慧難信解故。然眾生莫不有如來智慧。而難解若此者。塵習自障故也。以今人觀之。幸聞正法不無宿因。安知吾徒非智勝之遺塵。非未來之弟子。然緣障尚稠道果渺邈。即曠劫蒙教。今猶漸入者也。若能勤進猶可庶幾。設復退墮。又安知未來之期。比前塵劫不復過於是數耶。然則所謂難解者。非佛智之難機自難耳。 爾時所化無量恆河沙等眾生者(至)聲聞弟子是也。 上明蒙化之因。此指所化之人。 △四廣度遺余。 我滅度後(至)除諸如來方便說法。 上雲未來聲聞。謂曾蒙化者。此雲復有弟子。言未蒙化者。其因緣展轉終當遇佛。而依一乘得度也。余國作佛者。示滅於此而應緣於彼也。更有異名者。華嚴雲。如來名跡應眾生心各各不同。於一四天下乃至十方。各各十千是也。 △五結會終實。 諸比丘(至)唯一佛乘得滅度耳。 前明始權此會終實也。涅槃時到言化緣將畢。眾又清凈言根機已熟。眾清凈者。已於藏教斷惑除結也。信堅固者。已於通教心相體信也。了達空法謂已悟般若。深入禪定謂妙造玄源。如此則諸病已除醫方亦遣。故廢二權特明一實。得滅度者。得真常道果也。 △四喻明權實六。 一立譬本。 比丘當知(至)是人若聞則便信受。 為樂小者權說小果。彼便信受如滯化城。 △二正引喻。 譬如五百由旬險難惡道。曠絕無人怖畏之處。 譬諸生死煩惱惡道險難長遠也。五百由旬舊說尤多。今取二乘斷三界結惑。離分段生死。證有餘涅槃。是過三百由旬而至化城。然尚滯變易生死。若回心向大。進至七地斷盡習氣。是過四百由旬近於寶所。又進八地已上斷盡無明。離變易生死證無餘涅槃。是過五百由旬到寶所也。曠絕無人等譬生死長遠。無真知見妄起怖畏。 若有多眾。欲過此道至珍寶處。 譬三乘求佛。 △三善知方宜。 有一導師聰慧明達(至)欲過此難。 導師指津之人。譬釋尊也。通斯進之塞斯止之。通譬斷惑塞譬起障。又善則通惡則塞。乃可無難。 △四眾心懈退。 所將人眾中路懈退(至)今欲退還。 譬二乘求道難進易退。 △五設化權濟。 導師多諸方便而作是念(至)亦可得去。 譬因二乘斷三界結惑。後息以小果而進之智地也。隨意所作即任力所能。漸得入道之義。 是時疲極之眾(至)快得安隱。 稱願息之心故也。 於是眾人前入化城。生已度想生安隱想。 樂小忘大。 △六廢權立實。 爾時導師知此人眾(至)為止息耳。 化非真有故斯須即滅。唯寶所為真。權非實有故終竟而廢。唯一乘為實。 △五合顯權實五。 一合引喻。 諸比丘。如來亦復如是。今為汝等。作大導師。 △二合知方宜。 知諸生死煩惱惡道。險難長遠應去應度。 △三合眾懈退。 若眾生但聞一佛乘者(至)乃可得成。 若但聞一乘而無權濟。則厭大而不欲見佛。憚煩而憂其道遠。故須權濟也。上言惡道長遠。此言佛道長遠者。上以正見觀眾生。此以倒見觀佛道故也。佛道初不遠人本無修證。特由生死背馳復之之難。故見其長遠。惑業積障治之之難。故見其勤苦。則長遠勤苦由倒妄起。何關於道哉。苟無生死無惑業。則當體凝凈何復何治。長遠之見勤苦之功了無所施矣。昧者不知出此。而致咎佛道遂生懈退。大覺所以敘其倒見。而誘進之。 △四合權濟。 佛知是心怯弱下劣(至)說二涅槃。 中道即大小乘之中間也。二涅槃即二乘涅槃。下雲二地是也。 △五合廢權立實。 若眾生住於二地(至)我化作耳。 住於二地。謂滯二乘權果而不知進。故語之佛慧。令觀察籌量而進取實果也。 △六以偈重宣五。初頌昔因八。 初頌大通成道。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大通智勝佛(至)心皆懷踴躍。 △二頌王子隨佛。 彼佛十六子。皆與其眷屬。千萬億圍繞。俱行至佛所。 △三頌王子贊佛請法。 頭面禮佛足(至)震動於一切。 聖師子者。贊聖力無畏也。世尊難值已下。頌出世本懷而請法。 △四頌瑞動諸天請法。 東方諸世界(至)轉無上法輪。 △五頌受請開漸。 無量慧世尊(至)汝等應當知。 無明至老死。舉十二因緣也。皆從生緣有明無生。即無眾過患也。 宣暢是法時。六百萬億垓。得盡諸苦際。皆成阿羅漢。 頌初會聞法獲益之利根也。風俗通雲。十萬曰億。十億曰兆。十兆曰京。十京曰秭。十秭曰垓。垓為總大之數。即所謂那由他也。 第二說法時(至)不能得其邊。 頌次第獲益中下之根。 △六頌因小請大。 時十六王子(至)慧眼第一凈。 小乘慧眼未免緣影。求其第一清凈無如世尊。故願得之。 △七頌受請說頓。 佛知童子心(至)如恆河沙偈。 知童子心。即前雲。深心所念佛自證知也。說六波羅蜜等。即前雲。過二萬劫之事也。六波羅蜜即般若教。諸神通事即方等教。且分別實法為大乘之始而已。過是已後乃說法華。然有如恆沙偈者。妙法應機廣略不同。故釋迦則一期而說。燈明六十劫說。大通八千劫說。今經止於二十八品。常不輕於威音。則聞二十千萬億偈。喜見於日月凈明德。則聞八百萬億阿閦婆偈。蓋各隨其緣之賒促根之廣狹故。說有豐約。其實稱性之法無所終窮。是以華嚴有三部之文。而一字法門書海墨而不盡。則恆沙之偈不為多也。 △八頌沙彌演妙。 彼佛說經已(至)恆河沙等眾。 △二頌今緣四。 一頌征昔會今。 彼佛滅度後。是諸聞法者。在在諸佛土。常與師俱生。 因法華緣。世世相值。 △二頌陳名跡。 是十六沙彌。具足行佛道。今現在十方。各得成正覺。 △三頌成就所化。 爾時聞法者(至)引汝趣佛慧。 明遠緣深功。而成就之也。 △四頌結會終實。 以是本因緣。今說法華經。令汝入佛道。慎勿懷驚[怡-台+(目/大)]。 △三頌喻權實五。 一頌譬本。 譬如險惡道(至)經五百由旬。 毒獸譬生死。煩惱水草譬菩提資根。 △二頌善知方宜。 時有一導師。強識有智慧。明了心決定。在險濟眾難。 △三頌眾心懈退。 眾人皆疲倦。而白導師言。我等今頓乏。於此欲退還。 △四頌設化權濟。 導師作是念(至)各可隨所樂。 前止雲化作一城。即通譬道果。此又雲郭及舍宅男女等者。詳譬果中德用也。國邑有城。重城為郭。城以郭為防。果以德為輔。舍宅譬依止之德。以畢竟空寂為莊嚴。園林譬庇賴之德。以無漏法樹為周匝。浴池譬潔凈之德。以八解定水為渠流。樓閣譬超達之德。以空無相無作為重門。男女充滿。即所謂善心誠實男慈悲心為女也。然此譬二乘果德。而有似大乘之德者。乃以似量權進之耳。故總依化城為言。及乎即滅化城則此等皆滅。譬二乘之德曾無實證。終歸壞滅也。世之學者以比智知道。以似量見性。緣無實證亦若是矣。 △五頌廢權立實。 諸人既入城(至)當共至寶所。 △四頌合顯權實四。 一頌合譬本。 我亦復如是。為一切導師。 △二頌合知方。 見諸求道者。中路而懈廢。不能度生死。煩惱諸險道。 △三頌合權濟。 故以方便力。為息說涅槃。言汝等苦滅。所作皆已辦。 此雲已辦乃權進之。及其住於二地。即實說未辦。 △四頌合廢權立實。 既知到涅槃。皆得阿羅漢。爾乃集大眾。為說真實法。 如科。 諸佛方便力(至)乃是真實滅。 此令觀察籌量所得非真。勉之令趣實果也。 △五頌總結。 諸佛之導師。為息說涅槃。既知是息已。引入於佛慧。 總結化城一品意義也。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三之三卍續藏 第 30 冊 No. 0602 法華經要解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四之一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 戒環 解 妙法蓮華經五百弟子授記品第八 △二下根領悟得記二。初無學眾領悟得記二。 初略敘標科。 三周說法各隨機領悟而述成與記。前化城品因緣說一周以被下根。滿慈與五百羅漢等於此領悟。佛為述成與記。五故曰百授記品。然此先記滿慈。次記五百千二之眾。而特取五百名品者。滿慈乃大弟子。內秘外現為眾標領。雖先與記非是當機。又千二居末不當名品故也。十大弟子無非上根。領悟得記本無先後。但各專一德隨機總眾耳。滿慈說法第一。而五百羅漢常說無上道故。號為普明。是當說法之機故。以滿慈總之。如阿難羅雲。亦大弟子而總學眾。各有以也。 △二依文正解五。 初滿慈領悟。 爾時富樓那彌多羅尼子(至)瞻仰尊顏目不暫舍。 聞智慧方便隨宜說法。通領三周之說也。又聞大記。通領舍利弗等受記事也。復聞因緣。即別領大通王子之事。復聞神力。別領導師神化之事。罕聞故得未曾有。惑除故心凈踴躍。於是避座致恭。而後申嘆發誓。 而作是念(至)能知我等深心本願。 前乃經家敘置。此正滿慈之辭。言奇特希有至處處貪著。總嘆三周說法也。我等於佛功德言不能宣。總嘆授記。乃至導師神化之德不能備宣也。唯佛世尊已下申本願而誓護持也。深心本願。謂精進護持助宣佛法。乃至過去未來助宣之事。非謂願求記也。 △二如來述成。 爾時佛告諸比丘(至)無能盡其言論之辨。 述成其深心本願也。問眾見不者。以眾等徒知滿慈之跡。而不知其深行。故開端以示之。說法第一述其正行也。種種功德述其眾行也。精進護持述其本願也。言論之辯述其才辨也。 汝等勿謂(至)常作佛事教化眾生。 上總述此廣陳也。舉九十億佛所。即廣陳護宣遠因也。於佛空法明了通達者。非若二乘滯於斷空也。得四無礙清凈說法者。如所如說不泥名相也。菩薩神通非二乘比也。隨其壽命言盡形壽也。令立菩提者。令於正道有立也。為凈佛土故化眾生者。藉利他行成己行也。故凈名雲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所謂凈佛土者。自凈其心以致佛土之凈也。為凈佛土而必須教化眾生者。要即塵勞而能凈。非若二乘厭塵勞以求凈也。由是觀之。其木乃大權聖人示現弘法耳。故偈以內秘外現頌之。 諸比丘(至)漸漸具足菩薩之道。 上陳遠因。此舉三世。皆明說法宣化之深行也。七佛即毗婆屍。屍棄。毗舍浮。拘留孫。拘那含。迦葉。釋迦是也。上三屬前劫。下四屬今劫。三劫三千佛。始於妙光佛末法出家修道。聞五十三佛名深心仰慕。復化他人滿三千眾。深心敬禮。即超多劫生死之罪。得證佛果。其初千人於莊嚴劫成佛。華光為首至毗舍浮是也。其次千人於賢劫成佛。拘留孫為首至樓至是也。其後千人於星宿劫成佛。日光為首至須彌相是也。 △三滿慈得記二。 一正記。 過無量阿僧祇劫(至)天人師佛世尊。 滿慈既於多佛植因之遠。而猶過僧祇劫乃得菩提。號法明者。謂於無數劫量法門。一時明達即成佛道。非如情見久遠劫也。華嚴記發心菩薩過千不可說劫。當得作佛號清凈心。論謂明達如是劫量法門總清凈故。正此意也。余記劫數深意並同。 其佛以恆河沙等(至)無有淫慾。 此皆依報清凈之相。由因中常修梵行。廣化眾生令立正道。故果地無邪穢之事。而交接皆上善之人也。 得大神通(至)普皆金色三十二相而自莊嚴。 既以化生離諸欲染故。本來體相凈妙若此。如是妙體人固有之。特為粗濁欲惡染蔽而已。故阿難曰。欲氣粗濁腥臊交遘。不能發生勝凈妙明紫金光聚。苟斷欲愛不受胎生。則本來體相無復染蔽。通光莊嚴自能發現。以世考之。精華之氣或化列星。吐納之人猶能輕舉。則滓濁既盡妙體精明。飛行自在無足疑矣。 其國眾生常以二食。一者法喜食。二者禪悅食。 不由胎藏故不假段食。唯餐采法喜禪悅而已。 有無量阿僧祇千萬億那由他諸菩薩眾(至)及八解脫。 上明國土人民。此明同德法侶。滿慈具足菩薩神通之力。得四無礙智。審諦說法教化眾生。明了通達。故報緣法眾其德皆類。 其佛國土(至)起七寶塔遍滿其國。 結前也。劫有法寶真明故名寶明。國無女人惡道故名善凈。由三世說法續佛壽命故。佛壽無量法住甚久。滅後起塔遍滿其國。又以余德散沾也。 △二重頌三。 初頌述成二。 初述權應。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諸比丘諦聽(至)心則懷疑惑。 此通舉諸大弟子權應之德。述成滿慈內秘外現之行也。自善學方便至度無量眾悉得成就。皆權應之德也。小欲懈怠漸令作佛。言善化也。少欲厭生死則外現之事。實自凈佛土則內秘之事。示三毒現邪見等者。諸大弟子權跡皆由示化彼類。如舍利弗與羅度爭勝。即示瞋也。難陀愛婦示貪也。調達害佛示痴也。是謂三毒。憍陳如三迦葉等昔為外道。即現邪見也。其大權難測。故聞者疑惑。 △二述護法。 今此富樓那(至)護持法寶藏。 通頌三世宣護之行也。現居弟子上者。謂於諸佛所。皆示現為眾標領也。度大神通。言已超越小聖也。 △三頌正記。 其後得成佛(至)亦無諸惡道。 通頌劫國眾德文義同前。以是等為僧者。言其國僧眾皆三明四智。無凡流也。 △三頌結前。 富樓那比丘(至)我今但略說。 △四千二百得記四。 初請記。 爾時千二百阿羅漢(至)不亦快乎。 △二通許。 佛知此等心之所念(至)三菩提記。 迦葉為眾上首。故告之。 △三別授二。 初記憍陳。 於此眾中(至)天人師佛世尊。 憍陳最初得度為眾首。故特記之。號普明者。偈雲。常放大光明一切之所敬。又雲。常說無上道。故號曰普明。謂以智慧明破諸痴暗。普使眾生明了法性。即今住世應真之首也。 △二記五百。 其五百阿羅漢優樓頻螺迦葉(至)盡同一號名曰普明。 五百威德具足為千二之傑。故又別記。目連記末雲。我諸弟子威德具足其數五百。即此也。餘七百眾但於前通許於頌通記。優樓頻螺等即序分所列羅漢上首。詳略互舉也。同號普明以德同故。 △四重頌三。 初頌記陳如。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憍陳如比丘(至)故號為普明。 頌正報也。常放大法光明。普照迷暗也。 其國土清凈(至)有如是神力。 頌依報也。 佛壽六萬劫。正法住倍壽。像法復倍是。 頌化緣也。 △二頌記五百。 法滅天人憂。其五百比丘。次第當作佛。同號曰普明。 前法既滅天人失望。則後佛繼出安隱天人。 轉次而授記(至)亦如我今日。 此詳記五百次第出興事也。我滅度之後等。乃五百轉次相授之辭。以轉次不一不可定指。故云某甲。非謂釋迦指五百眾。釋迦次補自當彌勒也。 國土之嚴凈(至)皆如上所說。 五百依正之果皆如憍陳。 △三通記餘眾。 迦葉汝已知。五百自在者。余諸聲聞眾。亦當復如是。 引五百之事。而例記七百之眾。通為千二之記。 其不在此會。汝當為宣說。 令迦葉宣揚勝事。以勉後進。 △五五百自慶四。 初陳情。 爾時五百阿羅漢(至)而便自以小智為足。 悔責者。悔昔之失慶今之得也。如來智慧。即一切種智我等應得。而悔不早悟。 △二設喻二。 一喻昔因。 世尊譬如有人至親友家(至)若少有所得便以為足。 親友系珠。譬佛預十六菩薩時。為說法華結大乘因也。醉酒而卧。譬我預千萬億眾時。皆生疑惑昏昏如醉也。官事當行。即佛化將畢余處利生。公而不黨。故譬官事。起已遊行轉迷也。到於他國棄本也。為衣食等樂小也。 △二喻今緣。 於後親友會遇見之(至)常可如意無所乏短。 親友會遇譬今復值佛。咄叱警戒譬呵小進大。言丈夫者。指大乘種性而警進之也。余意如下合顯。貿易所須譬即性發揮當得大利也。以時物遷貨曰貿。以有易無曰易。 △三合顯二。 一合昔因。 佛亦如是(至)一切智願猶在不失。 令發智心而廢忘不覺。如系珠醉卧也。既得羅漢而未離法縛。是資生艱難也。智願不失。如衣珠現在。 △二合今緣。 今者世尊覺悟我等(至)而汝謂為實得滅度。 合咄吒警戒也。 世尊我今乃知實是菩薩(至)甚大歡喜得未曾有。 合貨寶如意也。 △四重頌四。 初頌陳情。 爾時阿若憍陳如等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等聞無上(至)便自以為足。 頌得記歡喜悔過自責也。 △二頌設喻二。 初頌喻昔因。 譬如貧窮人(至)有無價寶珠。 △二頌喻今緣。 與珠之親友(至)五欲而自恣。 △三頌合顯二。 初頌合昔因。 我等亦如是(至)自足不求余。 △二頌合今緣。 今佛覺悟我。言非實滅度。得佛無上慧。爾乃為真滅。 △四頌總慶。 我今從佛聞。受記莊嚴事。及轉次受決。身心遍歡喜。 以記為決。謂決定道果也。 妙法蓮華經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 △二有學眾得記二。 初略敘科名。 此記小聲聞眾也。舊說裂此為二。謂學與無學。然無學即羅漢。已在千二之記。不當重列。此即學於無學小聲聞而已。研真斷惑名學。真窮惑盡名無學。此未得無學而亦預佛記者。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故也。 △二依科釋文二。初請佛授記二。 初二師請記。 爾時阿難羅睺羅而作是念(至)我願既滿眾望亦足。 阿難多聞護持法藏。羅雲密行。皆大弟子。而與學眾同授記者。示彼亦內秘外現密行之儔也。觀學眾記雲。當供微塵數佛護持法藏。即與阿難羅雲同德。故以二師總之。阿難羅雲親邇於佛。既為眾所見知。若不得記則無塞眾望也。菩薩為通達佛道無所不現。故凈名佛道品以法喜為妻慈悲為女誠善為男。而釋迦所以有耶輸羅雲。皆為示現非同世俗妻子也。 △二學眾請記。 爾時學無學聲聞弟子(至)住立一面。 △二大眾得記七。 一阿難得記。 爾時佛告阿難(至)然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山海慧自在通王者。高莫逾于山。深莫浚于海。阿難宿持法藏多聞博達。智慧等之。於諸法中得大通達。自在如王。故得果以因為號。當供多佛護持法藏然後成佛。蓋其本願也。 教化二十千萬億恆河沙諸菩薩等(至)劫名妙音遍滿。 阿難當來作成如此其多者。為宿持法藏化緣深故。幡表尊勝之德。阿難多聞第一故。國名常立勝幡。宣傳法藏故。劫名妙音遍滿。為由法音宣流也。 其佛壽命無量千萬億阿僧祇劫(至)復倍正法。 佛壽無量劫。而正像之法又復倍倍者。由其宣傳法藏因力綿遠也。問。壽劫之說悠然不窮。何所據依視不睹睫。況渺冥乎。曰萬物死生而不亡者存。壽有終窮乎。古今代謝而曾無紀極。劫有終窮乎。聖人離死生至道無代謝。則雖倍倍之劫。未足盡其靈長矣。 阿難是山海慧目在通王佛(至)稱其功德。 為其護持法藏報得殊勝。名聞十方故。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今僧中說(至)種佛道因緣。 頌文大意同前。佛有大威德名聞滿十方。頌諸佛共嘆也。壽命無有量以愍眾生故。非徒羨久生也。眾生於法中種佛道因緣者。能持法藏故群類資焉。 △二初心生疑。 爾時會中新發意菩薩八千人(至)而諸聲聞得如是決。 阿難果號劫國教化作成等事。特異眾記。初心不知遠因。故疑其何緣而得。 △三佛為決疑。 爾時世尊知諸菩薩心之所念(至)故獲斯記。 此告其遠因。以同佛發心功深願廣。宜得是記也。校其遠因則功已齊佛。但彼願護持法藏。故常樂多聞。佛願成道利生。故常勤精進。由是佛已成道。而阿難尚須護法教化。然後成佛。蓋其本願如是。非由根智勝劣而有先後也。俱舍論說。空王佛乃釋迦三僧祇劫中間所逢之佛。 △四阿難獲益。 阿難面於佛前(至)如今所聞亦識本願。 即時憶念等者。因佛與記又敘往因。於是得法性覺自在三昧。能憶過佛法藏。又識本昔願持之因也。 爾時阿難而說偈言。 世尊甚希有(至)護持諸佛法。 謝記自勵也。既識本願所以無疑。而益勤方便。 △五羅雲得記。 爾時佛告羅睺羅(至)猶如今也。 蹈七寶華乃妙凈密行之應也。作長子者。常以密行繼續佛道也。如華嚴以普賢為長子。亦表大行能建佛家法也。蓋弘道以德行為尚。故儒門四科亦先德行。 是蹈七寶華佛國土莊嚴(至)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多聞密行常相資故。羅雲國劫正像之果並同阿難。而當來亦為阿難長子。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為太子時(至)以求無上道。 記羅雲繼續佛道綿綿不絕也。隱大權之跡而示現為佛子。功德不可數。唯佛能知之。是謂密行也。 △六二千得記。 爾時世尊見學無學二千人(至)天人師佛世尊。 此亦昔日所化故今與記。其意柔軟謂根機已熟。問。其見不默示昔因也。而阿難多聞博達固已默知。二千果號皆同以因同也。了學無學即證實相。是謂實相。 壽命一劫。國土莊嚴。聲聞菩薩。正法像法。皆悉同等。 言二千同時成佛。依報法化皆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是二千聲聞(至)漸入於涅槃。 名聞周遍漸入涅槃者。出興功成則反一無跡。佛佛然也。 △七學眾贊謝。 爾時學無學二千人聞佛授記。歡喜踴躍而說偈言世尊慧燈明。我聞授記音。心歡喜充滿。如甘露見灌。 慧燈明贊也。聞記歡喜謝也。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四之一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四之二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 戒環 解 妙法蓮華經法師品第十 △二授廣記圓該前記二。 初分科略敘。 能持正法足以師人。謂之法師。此授廣記以圓該前記。而號法師品者。所以廣記持經之人。而推尊之故也。經舉現前八部四眾等類。及佛滅後聞經隨喜。皆與授記。是謂廣記。前雖對三周法授三根記。而收機未盡。故此圓該。乃圓教之統要也。既為統要。允屬正宗。而舊科於此遂分流通。亦隨所見。 △二依科釋文二。初廣記推尊五。初授廣記二。 初現前廣記。 爾時世尊因藥王菩薩(至)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將授廣記而因藥王告大士者。以廣記渺漠法利勝妙。非深知宿契及大菩薩。無能證知故也。藥王即喜見菩薩。久持此經燒身然臂。可謂深知宿契矣。八萬大士即經首八萬菩薩。現前八部四眾皆與授記者。所謂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也。 △二後世廣記。 佛告藥王(至)我亦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言滅後有人。則其機未兆。亦懸記之。則此品廣記無所不圓。無所不該矣。 △二推尊其人。 若復有人(至)愍眾生故生此人間。 自受持讀誦至合掌恭敬。為六種法師。一受持。二讀。三誦。四解說。五書寫。六供養。能備六種難故。必由供佛宿福及大願也。 藥王若有人問(至)於未來世必得作佛。 令藥王宣明勝因也。 何以故若善男子善女人(至)生於惡世廣演此經。 釋上以顯緣勝人尊故當作佛。但於一句能具六種法師之功。猶足推尊瞻奉而當成菩提。況於一經盡能受持。則其緣愈勝其人愈尊。其作佛必矣。自舍凈報者。當是凈土果人示生惡世。 若是善男善女人(至)廣為人說。 使即將命之人。遣有付託之義。此令敬持經人。視同將如來命。為如來付託讚揚大事。宜在尊尚也。 △三戒勿輕毀。 藥王若有惡人以不善心(至)其罪甚重。 萬德慈尊不可毀也。然毀之其罪尚輕者。以無能損故。毀持經之人其罪尤重者。以斷佛種故。 △四勉人信向。 藥王其有讀誦法華經者(至)天上寶聚應以奉獻。 以佛莊嚴而自莊嚴者。謂具佛眾德也。則為如來肩所荷擔者。謂佛所尊重也。佛尚尊之。則人者固當隨方欽向尊重之也。 所以者何(至)三菩提故。 征釋所應尊重之意也。 △五重偈頌五。 初頌教師承人法。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欲住佛道(至)並供養持者。 自然智即本覺真智也。欲住佛道成就此智。必藉法師發明。故當勤供養持法華者。一切種智即諸佛果智也。欲求佛果疾得此智。必依此經修證。故當持是經並供持者。 △二頌推尊其人。 若有能受持。妙法華經者。當知佛所使。愍念諸眾生。 頌於諸佛所成就大願。愍眾生故生此人間。 諸有能受持(至)供養說法者。 頌是人自舍清凈業報等。自在所欲生者。所欲生處隨願自在。 吾滅後惡世(至)冀得須臾聞。 此令推尊。以求妙法。 若能於後世。受持是經者。我遣在人中。行於如來事。 非如來遣。則莫之能。 △三頌誡勿輕毀。 若於一劫中(至)其罪復過彼。 如科。 有人求佛道(至)其福復過彼。 顯讚美之福也。 △四頌勉信向。 於八十億劫(至)我今獲大利。 頌華香伎樂人中上供等文。於八十億劫。言不倦持久之志。以冀須臾之聞。須臾聞之即得菩提。故為大利。 △五結告顯勝。 藥王今告汝。我所說諸經。而於此經中。法華最第一。 故宜信向也。 △二顯勝勸持十一。 初深妙難解。 爾時佛復告藥王(至)此法華經最為難信難解。 已說即般若等。今說即法華。當說即涅槃。而獨法華所詮皆妙法。所示皆實相。非眾生知見所以難信。是諸佛秘要所以難解也。 △二非機勿授。 藥王此經是諸佛秘要之藏(至)況滅度後。 秘密法要妄授則上慢退席。顯說則窮子怖父。而怨誹憎嫉生焉。如來現在尚爾。況滅後惡世可不擇機。 △三能持為勝。 藥王當知(至)則為如來手摩其頭。 是經難得聞。信受者亦難。故凡書持讀說非假如來覆護。及自有信願善根。莫之能矣。為如來衣覆。謂得佛忍力也。與如來共宿。謂棲心同佛也。為如來摩頂。謂蒙佛慰安也。如此故能於後惡世持說是法。 △四在處應敬。 藥王在在處處(至)此中已有如來全身。 三周開示及余助顯。無非如來全身也。 此塔應以一切華香(至)三菩提。 為其因正而緣勝故也。 △五為道津要。 藥王多有人在家出家(至)乃能善行菩薩之道。 行菩薩道而不聞是經。如欲濟渴而不知須水也。 其有眾生求佛道者(至)三菩提。 如人鑿井已近泉源。 △六設譬津要。 藥王譬如有人渴乏須水(至)其心決定知水必近。 高原鑿水譬修菩薩道不得其要。猶見干土。施功不已譬從干慧地由漸而進。轉見濕土喻歷聞般若。逐漸至泥喻初聞法華。然尚滯修習則於佛智水近之而已。若夫脫然造其真源。則妙湛圓發不勞功用。視前所為皆滓濁矣。經不言此者。所謂引而不發使其自進。蓋無功用處不容言諭也。 △七合顯所譬。 菩薩亦復如是(至)今佛教化成就菩薩而為開示。 佛果菩提皆屬此經。則未聞未解安可得道。開方便門猶鑿井也。示真實相猶見水也。法華經藏即眾生如來藏也。於眾生則蘊在塵勞。於菩薩則蘊在萬行。於寶所則過乎五百由旬。可謂深固幽遠也。人無能到故。唯菩薩可以開示。 △八辨明非機。 藥王若有菩薩(至)當知是為增上慢者。 大根有新發意。小根有增上慢。皆非機也。 △九具體乃說。 藥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至)云何應說。 先標次釋。 是善男子善女人(至)廣說是法華經。 夫說法教化之道。必己有所處然後能安人。己有所服然後能伏人。己有所據然後能達人。如來以慈悲為室柔忍為衣法空為座。入慈悲室則己有所處也。著柔忍衣則己有所服也。坐法空座則己有所據也。如此則具佛之體乃可廣說斯經。苟未體此。自無主正。何以為人哉。故曰。安住是中然後以不懈怠廣說是法。今夫據寶華座而聖讀庸行者。宜深鑒乎此。一切法空者非斷空也。即一切法廓然了達之謂也。 △十佛化護助。 藥王我於余國(至)我還為說令得具足。 此佛力變化讚揚大事也。余國則他方世界。在異國而令見。所謂隱顯化眾生。 △十一以偈重宣六。 初頌顯勝勸持。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欲舍諸懈怠。應當聽此經。是經難得聞。信受者亦難。 欲於正道易進而無懈者。當依此為津要。 △二頌譬津要。 如人渴須水(至)決定知近水。 △三頌合顯。 藥王汝當知(至)近於佛智慧。 決了聲聞直入佛慧。 △四頌具體乃說。 若人說此經(至)念佛故應忍。 以佛為念當忍諸惡。所謂著如來衣。 △五頌佛化護助。 我千萬億土(至)能令大眾喜。 皆余國遣化護助事也。若人具是德。謂具慈悲柔忍德也。空處讀經得見我身者。令於法空座行柔忍德。使心空境寂。則此中全身昭然可見。是謂清凈光明身也。若未具是德。徒誦此經而欲以色相見我是行邪道。 △六結勸師承。 若親近法師。速得菩薩道。隨順是師學。得見恆沙佛。 恆沙諸佛全身在此。 妙法蓮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三會諸佛圓證前法二。 初標科敘義。 自開會至此。三周法備四眾記圓。法身已全本願已足。故感過去多寶踴願塔現全身。盡集十方說法分身諸佛圓會圓證。所以然者。示十方三世過現諸佛說示修證之道。圓備於此。 △二依科釋文二十三。 初寶塔踴現。 爾時佛前有七寶塔(至)高至四天王宮。 寶塔殊勝乃果行依報。諸莊嚴具彰果行德用也。種種庄校即萬德之像。五千欄楯即總持之力。龕室千萬應慈悲無量也。幢幡無數應摧邪表正也。垂寶瓔珞即眾善下化。寶鈴萬億即法音廣振。四面出香表神通四達如意周遍。七寶幡蓋高至天宮。表眾德尊勝也。 △二諸天供塔。 三十三天雨天曼陀羅華(至)恭敬尊重讚歎。 知有如來全身故。 △三印贊釋迦。 爾時寶塔中出大音聲(至)皆是真實。 平等大慧。即一乘實智也。 △四四眾喜怪。 爾時四眾見大寶塔(至)恭敬合掌卻住一面。 聞嘆大慧真實之說故得法喜。 △五樂說問緣。 爾時有菩薩摩訶薩(至)又於其中發是音聲。 △六釋迦明告。 爾時佛告大樂說菩薩(至)贊言善哉。 多寶滅度全身不散。如入禪定。而能隨願在處證經。此示法身無滅無生自在之力。使聞妙法者了無滅生頓悟實相。故示現作證如此。 彼佛成道已(至)應起一大塔。 敘塔緣起也。 其佛以神通願力(至)贊言善哉善哉。 不獨此處。 大樂說(至)贊言善哉善哉。 結示今緣也。 △七願見多寶。 是時大樂說菩薩(至)我等願欲見此佛身。 欲表圓證當現全身。此非小緣。故假如來神力發起。 △八當集分身。 佛告大樂說菩薩摩訶薩(至)然後我身乃出現耳。 必待十方說法諸佛畢集。然後出現者。表圓會圓證也。分身諸佛即千百億化。水月應物者。 大樂說(至)今應當集。 當副多寶之願也。 △九願見分身。 大樂說白佛言(至)禮拜供養。 △十釋迦光召。 爾時佛放白毫一光(至)遍滿諸國為眾說法。 此皆釋迦分身在十方說法者。 南西北方四維上下。白毫相光所照之處。亦復如是。 遍照十方咸召使集。 △十一因召將至。 爾時十方諸佛各告眾菩薩言(至)並供養多寶如來寶塔。 △十二初變凈土。 時娑婆世界即變清凈(至)移諸天人置於他土。 變士將容分身之眾也。琉璃為地等者。現佛國之凈相。無諸聚落等者。滅眾生之染緣。移天人置他土。如凈名說菩薩斷取大千擲沙界外。其中眾生不覺不知。 △十三東方來集。 是時諸佛各將一大菩薩以為侍者(至)猶故未盡。 一方即東方也。釋迦分身譬如一燈然百千燈。真應無盡而器界有窮。故雖大千不能容受。 △十四再變凈土。 時釋迦牟尼佛(至)諸天寶華遍布其地。 目真鄰陀此雲石。 △十五復變凈土。 釋迦牟尼佛(至)諸天寶華遍布其地。 凈名丈室能廣容多座。釋迦化土如自在天宮。湧出之眾有無量河沙。各詣靈山未聞迫窄。而此必三變凈土。乃能容受分身者。特因事顯法耳。蓋凈土妙境生佛本共。法身化體物我無虧。唯眾生識心自染自局。故聖人因分身之來。特與開示。初於娑婆一變者。滅眾生染緣也。次於八方再變者。遣識心限礙也。後於八方復變者。廓法界真境也。三變之後分身畢集。多寶全現者。示染緣既滅礙心既遣真境既廓。則法身化體當處現前。一多圓融隨念自在。妙法大旨明此而已。故茲因事特與開示也。凈名直示不思議境。故即丈室而廣容。法華意在引權入實。故自穢土而三變。宗趣有異故建立不同。得旨歸根夫何異也。 △十六分身畢集。 爾時東方釋迦牟尼佛所分之身(至)遍滿其中。 前初變土東方已集。此復舉者。言東方集後十方次第而集。 △十七問訊咨請。 是時諸佛各在寶樹下坐師子座(至)亦復如是。 分身之來不躬覲佛者。體同故也。皆遣侍者致問開塔者。願同故也。與音預。同欲也。 △十八開塔見佛。 爾時釋迦牟尼佛(至)如卻關鑰開大城門。 右表順道開發也。一指聊舉關鍵脫然。如來全身於是可見。 即時一切眾會(至)而來至此。 信知諸佛雖不實滅。而言滅度。 △十九眾喜散華。 爾時四眾等(至)及釋迦牟尼佛上。 △二十多寶分座。 爾時多寶佛於寶塔中(至)坐其半座結加趺坐。 妙法實際一切圓融。物我不分古今一致。是以過去多寶與現在釋迦。於寶塔中共坐一座。以示三界之相無有生死若退若出。亦無在世及滅度者。非實非虛非如非異。斯妙法之極致也。故作證如此。 △二十一眾獲親近。 爾時大眾(至)接諸大眾皆在虛空。 塔在空中故。升空乃可親近。 △二十二釋迦宣傳。 以大音聲普告四眾(至)付囑有在。 說證事圓於是付囑。言有在者。傳布法利期在得人也。日月燈明說是經已。即於眾唱滅授記付託。今佛至此。亦云不久涅槃付囑有在。足知三周開示至此乃畢。此後顯妙勸持別是一番。故雖唱滅結經。而復有後說至神力品。湧出之眾方請流通。則神力品前猶屬正宗明矣。此乃經之節目歷然可辨。 △二十三以偈重頌八。 初頌多寶作證。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聖主世尊(至)以難遇故。 因多寶勉眾也。 △二頌多寶本願。 彼佛本願。我滅度後。在在所往。常為聽法。 △三頌分身來意。 又我分身(至)故來至此。 化佛為欲聽法及見多寶故。舍妙土諸事而來作證令法久住。 △四頌三變凈土。 為坐諸佛。以神通力。移無量眾。令國清凈。 △五頌分身畢集。 諸佛各各(至)令法久住。 此皆頌美化佛來儀也。如風吹枝。言眾生喜心靡然向佛也。 △六頌釋迦宣傳。 告諸大眾(至)當知此意。 初四句詢求其人。次下令發願持經。則多寶釋迦及分身佛。當為作證。 諸佛子等(至)及諸化佛。 再求其人也。此中已有如來全身。故能護能說則為供我見我及多寶化佛也。嚴飾世界指化佛來儀也。 △七顯難勸持二。 初令眾諦思。 諸善男子(至)未足為難。 諸餘經典。教理行果未圓未頓故也。 △二引喻顯難六。 一說難。 若接須彌(至)是則為難。 接須彌動大千則神通等於菩薩。立有頂說余經。則大辨壓於諸天。未若惡世說此之為難。何以故。惡世心高不啻如須彌之難接。無明堅厚不啻如大千之難動。慢心增上不啻如有頂之難壓故。有頂天即色界頂也。 △二書難。 假使有人(至)是則為難。 掊把也。有象可把虛空難掊。即言可書離言莫寫。蓋由此經言辭相寂故。 △三讀難。 若以大地(至)是則為難。 以大地置足甲升梵天。喻末世下根能舉重任。以極高明之道。是誠不易也。 △四持難。 假使劫燒(至)是則為難。 末世暴惡過於劫燒。於中持經易遭魔難。故能持為難。 △五聽難。 若持八萬(至)是則為難。 持八萬藏。未如一乘之頓。得六神通。孰若證性之圓。 △六奉難。 若人說法(至)是則為難。 諸餘法化終滯權乘。奉持斯經疾得佛道。 △八頌結勸持。 我為佛道(至)則持佛身。 結顯勸持也。則持佛身者。所謂此中已有如來全身。 諸善男子(至)自說誓言。 前已詢求持人。今自說誓此復諄諄者。欲以妙法付囑有在故也。 此經難持(至)無上佛道。 此及下文皆結顯勸持也。古之所謂持經非手執口誦而已。要以是道內自攝持。由是得無畏力故是則勇猛。超不退地故是則精進。內外自正故是名持戒。塵勞自凈故是為頭陀。如此乃可疾得佛道。所以暫持為難而諸佛喜嘆也。若雖書持讀說而不能造此。其猶蠹蟲食木野禽鳴春。風氣宣使曾無意謂。又何貴於書持而稱難。若此學者當明深旨。以盡持經之道。 能於來世(至)世間之眼。 化澆漓世必藉淳風。開人天眼實資解義。 於恐畏世。能須臾說。一切天人。皆應供養。 所謂若見此法師生心如佛想。此尊師重道勉進弘持也。三周開示文終於此。總而言之。初於法說嘆二智明十如。全提妙法開佛知見。次喻說斥羊鹿示白牛。明迷此則墮火宅。悟此則造佛地。後因緣說顯所迷之通智。示教導之遠因。滅化城指寶所。皆所以開而示之。使見自己本來佛性。以見是性則無不成佛。故領悟之後各示佛記。而卒於圓該圓證之事。是為三周開示之終也。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四之二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四之三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 戒環 解 △二顯妙勸持二。 初分科略敘。 顯法妙利勸進弘持。令深證妙法也。 妙法蓮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二依科釋文七。初顯法妙利二。初釋尊獲因二。 初略敘科名。 提婆達多亦曰調達。此雲天授。為斛飯王子禱天而生也。昔為仙人授佛妙法。如來因之遂致成佛。今欲明其所授而顯法妙利。故以名品。 △二正釋文義七。 一敘昔求法。 爾時佛告諸菩薩(至)心不退轉。 欲以正道優於天下。 為欲滿足六波羅蜜(至)不惜軀命。 欲以正行率彼貪迷。 時世人民壽命無量。為於法故。捐舍國位。委政太子。 由道之優裕故。君遂無為。 擊鼓宣令四方求法(至)吾當終身供給走使。 兼忘天下惟道是從。 △二仙人應求。 時有仙人來白王言(至)若不違我當為宣說。 △三屈己尊道。 王聞仙言歡喜踴躍(至)精勤給侍令無所乏。 此終身供給也。以身為床座。示忘身為法無疲厭也。 △四以偈重宣。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念過去劫(至)身心無懈惓。 屈己如此。使天下知有至貴者不在國爵也。阿私此雲無比。其形與法皆無比也。樹生曰果。藤生曰蓏。 普為諸眾生(至)今故為汝說。 皆頌往昔求法也。 △五結成因行。 佛告諸比丘(至)皆因提婆達多善知識故。 △六轉記提婆。 告諸四眾(至)世界名天道。 號天王者。釋迦資之以成道。是為天中天之法王也。 時天王佛住世二十中劫(至)得無生忍至不退轉。 記其當來住世利被三乘。 時天王佛般涅槃後(至)至不退轉。 滅後正法亦被三乘。 △七聞品獲益。 佛告諸比丘(至)若在佛前蓮華化生。 此品明釋迦因行求法以致成佛。故聞者凈信不疑。斯可遠惡道生佛家也。 △二龍女獲果二。 初略敘科名。 前明釋尊資成佛因。此明龍女資成佛果。皆顯一乘妙利也。 △二正解文義十七。 一智積發起。 於時下方多寶世尊所從菩薩(至)當還本土。 作證事畢。於是告還發起後緣。 △二釋迦開端。 釋迦牟尼佛告智積曰(至)可還本土。 △三文殊來儀。 爾時文殊師利(至)卻坐一面。 序眾之初文殊預會。今又從海湧出者。智體周遍十方對現。如響應聲無去來相。但隨機顯法耳。今顯龍宮所化之事。故示從海出也。 △四智積問化。 智積菩薩問文殊師利(至)自當證知。 △五海眾湧出。 所言未竟(至)今皆修行大乘空義。 此文殊於龍宮所化之眾也。龍宮非人所居。則所化眾生皆龍類。而一聞妙法遂成菩薩。足知一切眾生莫不具佛知見。只欠開悟耳。言本聲聞人等者。明所化之機亦具三乘而由權入實也。 △六文殊指答。 文殊師利謂智積曰。于海教化其事如是。 △七智積偈贊。 爾時智積菩薩以偈贊曰。 大智德勇健。化度無量眾。今此諸大會。及我皆已見。 謂已見智德健化之事。此領自當證知之語。 演暢實相義。開闡一乘法。廣導諸眾生。令速成菩提。 上贊所化。此贊能化。 △八文殊再答。 文殊師利言。我于海中唯常宣說妙法華經。 此答前偈也。前含問意而譯文不顯。正法華則顯矣。彼前偈雲。至仁慧無量化海眾寶數。惟為露聖旨分別說其意。普首答曰。在海中唯演正法華經。 △九智積重問。 智積問文殊師利言(至)修行此經速得佛不。 △十文殊顯示。 文殊師利言(至)志意和雅能至菩提。 即修行此經速得佛之證也。龍宮無數菩薩。皆是文殊化度。而獨舉八歲龍女成佛者。明佛性不間男女。不在老成不擇異類。但根智之利所造之深。剎那回光則菩提可至。亦乃破三乘遠系。而進其濡滯也。 △十一束教疑難。 智積菩薩言(至)不信此女於須臾便成正覺。 此執別教之跡。疑圓頓之理。 △十二龍女贊顯。 言論未訖時(至)以偈贊曰。 深達罪福相(至)無不宗奉者。 因智積滯相故。贊文殊深達也。唯其滯相則以畜類佛身罪福有異。故不信此女須臾成佛。唯其深達則大智遍照十方廓然。生佛等同罪福不二。則微妙凈體觸處端嚴不擇龍女矣。 又聞成菩提。唯佛當證知。 言文殊許之成道。其事超絕。非小智所測。 我闡大乘教。度脫苦眾生。 因其許可誓度群生。 △十三小乘對辨。 時舍利弗語龍女言(至)速得成佛。 鶖子依小乘教跡辨難。示為小智釋疑故也。言佛道懸曠女身多障。皆小乘教跡也。梵王凈行。帝釋少欲。魔王堅固。輪王大仁。佛具萬德。而女人多染多欲。懦弱妒害。具足煩惱。皆反於上。故致五障。 △十四龍女現變。 爾時龍女有一寶珠(至)演說妙法。 珠表妙圓真心。持以上佛。表舍法愛也。法愛不存則妙心無垢。成佛之要無速於此。故即往南方無垢世界成等正覺也。經雲。法性如大海不說有是非。凡夫賢聖人平等無高下。唯在心垢滅取證如反掌。所以龍女才舍法愛遂速成佛也。 △十五四眾具瞻。 爾時娑婆世界(至)心大歡喜悉遙敬禮。 △十六彼此蒙益。 無量眾生聞法解悟(至)無垢世界六反震動。 彼眾蒙益彼土瑞應也。道記者。印證其得道也。 娑婆世界三千眾生(至)而得受記。 此眾蒙益。亦得道記也。 △十七結顯勸信。 智積菩薩及舍利弗。一切眾會默然信受。 智積鶖子聞龍女事。初皆驚疑而終皆默信。蓋妙法功利顯然神速。孰當不信哉。 妙法蓮華經持品第十三 △二聖眾願持二。 初分科略敘。 因前宣付。又因上顯勸故。眾願持說以廣道化。故名持品。於文初。藥王等願此方持。次聲聞眾願他方持。後大菩薩願十方持者。此方堪忍難化。非藥王洪願不能。他方為善國土故聲聞能之。十方廣漠故須八十萬億大菩薩也。 △二依科解文三。 初誓此方持。 爾時藥王菩薩(至)當奉持讀誦說此經典。 此由寶塔品末顯難勸持。故藥王等發大願力不憚其難。而願佛無慮。 後惡世眾生善根轉少(至)種種供養不惜自命。 此領入劫燒接須彌喻難之意。而發誓也。雖末世惡暴有如劫燒。上慢心高有如須彌。難可教化而誓無所避。故云當起大忍不惜身命。 △二誓他方持二。 一聲聞僧眾。 爾時眾中五百阿羅漢(至)心不實故。 此領立有頂舉大地喻難之意。而聲聞自量其力。誓化他方善國土也。 △二聲聞尼眾。 爾時佛姨母摩訶波闍波提(至)俱為法師。 摩訶波提此雲大愛道。欲誓持經未奉親記。故翹佇瞻仰。憍曇彌此雲尼眾主。女人出家自愛道始。故號尼主。 汝如是漸漸具菩薩道當得作佛(至)三菩提。 果號喜見者。因為法師以法喜悅人故。 爾時羅睺羅母耶輸陀羅(至)佛壽無量阿僧祇劫。 耶輸示跡。蓋表大悲法喜稱適大智。智悲雙運。然後萬德具足千相光嚴。故其果號具足千萬光相。 爾時摩訶波闍波提(至)而說偈言。 世尊導師。安隱天人。我等聞記。心安具足。 謝記也。下誓持。 諸比丘尼說是偈已(至)廣宣此經。 亦量力故怯於娑婆。 △三十方誓持三。 一顧盻付託。 爾時世尊視八十萬億那由他諸菩薩摩訶薩。 此方他方不該不遍。故青蓮回盻意被十方也。八十萬億即十方來集之眾。 △二利智嘿從。 是諸菩薩皆是阿[鞥-合+(白-日+田)]?致(至)在於他方遙見守護。 彼一娑婆尚怯弊惡則十方誠難。故歸功佛力復求加護。 △三同聲說偈四。 初勇敢發願。 即時諸菩薩俱同發聲。而說偈言。 唯願不為慮。於佛滅度後。恐怖惡世中。我等當廣說。 此亦挾前顯難勸持之意說偈。故其辭皆敘末世諸難。 △二廣陳忍力四。 一誓忍無智。 有諸無智人。惡口罵詈等。及加刀杖者。我等皆當忍。 無智昏惑故邪正相寇。 △二誓忍邪慢。 惡世中比丘。邪智心諂曲。未得謂為得。我慢心充滿。 此大林之荊棘。大田之根莠也。 或有阿練若(至)如六通羅漢。 此寄法借勢矯言偽行。以竊名苟利濫膺恭敬者也。阿練若此雲寂靜處。 是人懷噁心(至)分別於是經。 以愚嫉賢以偽謗真。正末世之情耳。 常在大眾中(至)皆當忍受之。 此皆溢惡之言。所謂好出我等過也。謗謂自作此經。故刺言汝皆是佛。皆輕慢之言。 △三誓忍怖惡。 濁劫惡世中(至)護持佛所囑。 惡鬼入身如楞嚴說。惡魔能飛精附人訐露人事。罵者操法禁之近於羈。詈者肆言岡之異於罰。 △四誓忍擯逐。 世尊自當知(至)皆當忍是事。 隨宜說法意趣難解。故濁流昧之。惡口而謗顰蹙而嫌。乃至擯逐而不容。以念前勸持之敕故皆當忍之。 △三觸處流布。 諸聚落城邑(至)願佛安隱住。 世尊使者。言假佛威力故能無畏而善說。願佛安隱不以為慮也。 △四結誓盡誠。 我於世尊前。諸來十方佛。發如是誓言。佛自知我心。 諸來十方。即多寶及分身也。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四之三卍續藏 第 30 冊 No. 0602 法華經要解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五之一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 戒環 解 妙法蓮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三持經妙行二。 初標敘科義。 萬行依於三業本於智悲。智以處己。悲以應物。皆欲不失其正。正則安而樂。不正則危而憂。故此特依文殊正智。示正身正語正意大悲四法。名安樂行品。由前持品菩薩敬順佛意。願於惡世護持此經誓忍諸難。而大聖以謂。能忍諸難。未若必使之無難。故為說四安樂行。四行既正則一性安恬。靜與道合動與神會。其完不為物挫。雖臨危難不知其為危難也。其固不為物傾。雖對欲惡不知其為欲惡也。夫躬行是行則涉惡世而持經。入紛華以應物。無所往而不安且樂矣。是謂必使之無難也。 △二依科釋文二。初文殊贊請二。 初贊前。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至)護持讀說是法華經。 贊持品事也。 △二請後。 世尊。菩薩摩訶薩於後惡世。云何能說是經。 請問云何所行。乃能說是經得無諸難。此發起安樂行法也。以文殊請者。示依正智發起正行。 △二佛示四法二。 初總標行法。 佛告文殊師初(至)當安住四法。 即四安樂行也。一正身行。二正語行。三正意行。四大悲行。繼三業以大悲者。三業既正則正智真凈逮得己利。須起大悲廣行利他。智悲相濟。乃能於惡世演說是經得無諸難。 △二別開科釋四。初正身行三。 初總標二處。 一者安住菩薩行處親近處。能為眾生演說是經。 趣操之謂行。狎習之謂近。二者不違於道。是謂菩薩行處近處。此身行之要也。 △二別釋二處二。初釋行處二。 初事行。 二處各有事行理行。非事無以涉俗。非理無以契真。理事兼通真俗不礙。然後利生弘法。觸處安樂矣。 文殊師利(至)而不卒暴心亦不驚。 行處必住忍辱者。六度適時為用而涉難。莫尚於忍。蓋趨事而動則悔吝生焉。故須忍以御之。惟能忍故於剛能柔而物不能挫。於逆能順而物不能害。於事能審而所施不暴。於微能察而所遇不驚。由是克成安樂行也。 △次理行。 又復於法無所行。 法指一切行法也。雖行是法而不住相。名無所行。蓋有所則有能。能所角立物我成敵。則患難生而安樂喪矣。 而觀諸法如實相(至)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處。 自所行之法而觀諸法也。如實相即無所觀。亦不行言亦無所行也。不分別即情識都忘。是非雙泯。菩薩趣操如是而已。 △二釋近處二。 初征。 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近處。 △二釋文二。初事行以戒定為體又二。初戒八。 初戒近權勢。 菩薩摩訶薩不親近國王王子大臣官長。 雖外護可尊。恐挾勢妨道。苟志於此。則身處山林心懸魏闕能暫安樂乎。 △二戒近外道。 不親近諸外道梵志(至)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 梵志即出家外道。尼犍在家外道。路伽耶此雲惡論議。逆路伽此雲惡問難。不親外道息異見也。不造俗文絕異端也。遠惡議難離曲辨也。 △三戒近凶戲。 亦不親近諸有凶戲相叉相撲(至)種種變現之戲。 遺教雲。若種種戲論其心則亂。戲論尚亂況親近乎。相叉摛擒也。相撲抵角也。那羅延神勇捍多力。今指騰躍凶伎變現戲。即諸幻術也。 △四戒近惡律。 又不親近旃陀羅(至)則為說法無所希望。 遠惡緣也。旃陀羅此雲嚴幟。謂以嚴厲自幟。如文身惡服之類。毗尼藏有善律儀惡律儀。如是人等通指權勢已下。雖不親狎。或為法來即清凈為說。 △五戒近小乘。 又不親近求聲聞比丘(至)無所希求。 小乘於法未融多起議論。妨安樂行故不親近。亦不問訊。非慢之也。慎媟狎耳。 △六戒近婦女。 文殊師利(至)不與小女處女寡女等共語。 說法當忘情想。接語當避嫌疑。小女處女非賓主之敵。乃譏毀之端。 △七戒近不男。 亦復不近五種不男之人。以為親厚。 既非法器。又近於染故不應親。五種猥媟不須辨析。 △八潔正身心。 不獨入他家。若有因緣須獨入時。但一心念佛。 不獨入欲潔身也。但念佛欲正心也。 若為女人說法(至)況復餘事。 容止不攝則致疑生染。 不樂畜年少弟子沙彌小見。亦不樂與同師。 易致擾惱妨安樂行。 △二定。 當好坐禪(至)是名初親近處。 △二理行以觀智為體二。 初正觀。 即第二近處也。初親近處以戒定為體。第二近處以觀智為體。所以融前戒定使圓契實相。乃成妙行也。 複次菩薩摩訶薩(至)不顛倒不動不退不轉。 一切諸法當體真凈。不受一塵曰空。無動無壞離諸幻妄曰實相。菩薩觀一切法空。如其實相無所加損。故見不顛倒而心無動轉也。見不顛倒即頌所謂亦不分別諸法有無是非等也。心無動轉即頌所謂攝心不動如須彌山也。蓋心法本寂相待成搖。由見顛倒則以法為有生有起。故於心有動有轉。若雲駛故月運也。能如實觀則於心不動不退。而了法不生不起。若風止則波澄也。然則心法一也。以倒心觀之則妄境紛拏。以實相觀之則真機自寂。是故修安樂行。貴如實觀。 △二喻明。 如虛空無所有性(至)第二親近處。 無所有性者。生出起滅名相等性皆無也。名相皆無則詮示不及。故語言道斷。無量無邊言如空之不可窮極也。無礙無障言如空之不可分辨也。實相如是。何言說之能及耶。則凡可說者。但是從緣而有顛倒之法。當知不從緣有不從倒生者。竟不可說也。常如是觀。乃能融前事行。以成妙行。 △三以偈重宣四。 初通頌二處事行。 爾時世尊欲重此義。而說偈言。 若有菩薩(至)及親近處。 初標次釋。 常離國王(至)皆勿親近。 此戒離權勢外道凶戲等。三藏學即愚法小教。破戒言無行。名字言無實。戲笑言多僻。著欲言多染。求現滅度。謂不修梵行妄希道果。皆非正人。故勿親近。 若是人等(至)而為說法。 頌清凈說法也。能無所著。故無所畏。 寡女處女(至)皆勿親近。 戒離婦女不男惡律也。 兇險相撲。種種嬉戲。諸淫女等。盡勿親近。 牒結前文也。 莫獨屏處(至)一心念佛。 正身之至也。屏僻處里廛中也。乞食之法。自伏貢高發他仁善。 是則名為。行處近處。以此二處。能安樂說。 雙結也。 △二別頌二處理行二。 初頌行處。 二處理行。長行各連事行而舉。偈文各離事行而頌。文義可辨。 又復不行(至)菩薩行處。 頌又復於法無所行至不分別等。不行上中下法。謂於三乘法無所行也。 △二頌近處二。 初頌正觀。 一切諸法(至)如須彌山。 頌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不顛倒不動轉等也。真空實相擬心即妄。若復分別有無是非皆顛倒也。 △二頌喻明。 觀一切法(至)是名近處。 頌如虛空無所有性至無礙無障等。常住一相。謂無生出動退等異也。 △三結頌二處。 若有比丘(至)無有怯弱。 深造於理故無怯弱。謂無怖畏心能安樂說也。 菩薩有時(至)無有怯弱。 頌常樂觀如是法相。而釋無怯弱之所以。 △四結頌正身行。 文殊師利(至)說法華經。 初法即正身行也。 △二正語行二。 初正說長行。 又文殊師利(至)若口宣說。 應住等者。要心住口說也。心口相應則語行正矣。 若讀經時(至)不說他人好惡長短。 經有大小乘。人有大小機。以乘對機隨宜難解。故讀經之時易求其過。是以戒之。不慢余師者。不依大輕小不以圓慢偏也。不說長短者。內以息業外以息諍。此語行之要也。 於聲聞人亦不稱名說其過惡(至)令得一切種智。 說其過則令失小贊其美則令退大。亦不怨其妨道嫌其鄙劣非唯不出諸口。又亦不生於心。可謂善修安樂心也。由其善修安樂之心無所贊毀怨嫌。故能順其機而導達之。 △二重以偈說二。 初頌語行相。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菩薩常樂(至)隨問為說。 常樂說法無復俗論。則語行自正。凈身凈衣非好為雅潔。欲稱其心凈與說法凈耳。故曰內外俱凈。安處隨問者。虛己應物如鍾待扣也。西方以香油為凈飾。 若有比丘(至)咸令歡喜。 此依正語順機導達也。懶墮妨於勇猛。懈怠妨於精進。憂惱妨於安樂。菩薩欲依語行說法利物。故除懶墮意離諸憂惱。晝夜常說者。弘法之心無間斷也。 衣服卧具(至)安樂供養。 所志在法不在物故。不希衣服四事供養。但念說法安樂供養。蓋四事供養特為小利。說法供養乃為大利。 我滅度後(至)安住忍故。 明語行當宗於忍也。說斯經者。內之恚惱憂愁。外之罵怖杖擯諸難自無。為能安住忍故。則忍不可不宗也。諸難自無。所謂必使之無難。 △二頌結顯益。 智者如是(至)說不能盡。 如是善修者。如上正語之行以修里。善修其心所謂修己。能住安樂所謂安安。修己安安聖人之徒也。為聖人之徒行聖人之道。則功與道洪。德隨物廣。何可勝窮哉。 △三正意行四。 一息業。 又文殊師利(至)亦勿輕罵學佛道者求其長短。 嫉妒諂誑下至戲論諸法。皆意地微細邪行。故須正之也。法欲滅時世道交喪邪暴交作。人多嫉諂。則學佛者易見輕罵而求其長短。故戒持經者無懷嫉諂等事。乃因時制行。所以息業也。 若比丘比丘尼(至)又亦不應戲論諸法有所諍競。 四眾有求三乘者。當隨機與進。輒勿惱之令失善利。從語其人言下皆惱之之事。顛倒分別諸法有無。名戲論諍競。皆為意業。故應息之。 △二起行。 當於一切眾生起大悲想(至)於諸菩薩起大師想。 悲想則愍其迷淪而思濟也。父想則依其法化而求怙也。師想則景其道行而思齊也。 於十方諸大菩薩。常應深心恭敬禮拜。 為其愍眾行道深心利物故。應深心敬之。 於一切眾生平等說法(至)亦不為多說。 平等言不黨。順法言稱理。雖彼深愛當量所堪。貴不失人亦不失言。 △三顯益。 文殊師利(至)說是法時無能惱亂。 此必使無難之效也。 得好同學共讀誦是經。亦得大眾而來聽受。 行是行故。樂而得朋寬而得眾。 聽已能持持已能誦(至)恭敬尊重讚歎。 因使法利展轉浸廣。則法雖欲滅而未滅。故應成就。是第三行。 △四重頌三。 初頌息業。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欲說是經。當舍嫉恚慢。諂誑邪偽心。常修質直行。 此意行之要也。 不輕蔑於人。亦不戲論法。不令他疑悔。雲汝不得佛。 頌不惱四眾等。蔑忽也。 △二頌起行。 是佛子說法(至)說法無障礙。 忍為四行之宗。故每言之。自慈悲於一切已下。頌當於一切起大悲想等。 △三頌顯益。 第三法如是。智者應守護。一心安樂行。無量眾所敬。 質直柔忍慈下恭上。安行是道孰不愛敬。 △四大悲行六。 初起行。 又文殊師利(至)於非菩薩人中生大悲心。 大乘修行。初皆以智正行。終皆以悲成智。故四安樂行先依正智正業。而後起大悲利生也。然或生大慈或生大悲者。慈能與樂悲能愍濟。四眾信解佛法名在家菩薩出家菩薩。闡提不信名非菩薩以能信解故生大慈而與之法樂。以闡提故生大悲而愍其迷失也。 △二愍濟。 應作是念(至)令得住是法中。 此皆愍其迷失也。隨宜說法即開三顯一之法也。不聞不知不覺言昏迷自障也。不問不信不解言顓蒙自墮也。然彼雖不問不解。而菩薩大悲誓終濟度。 △三離過。 文殊師利(至)說是法時無有過失。 第四行法回智運悲。總備前行故無過失。 △四獲益。 常為比丘比丘尼(至)諸佛神力所護故。 慈與悲大故七眾悅服。行與法勝故諸天歸向。難問必有折挫。得其衛護則正念不失。以諸佛所護故諸天不得不護。 △五嘆法四。 初嘆難遇。 文殊師利(至)何況得見受持讀誦。 難遇如此。所以愍其不信不解為大失。 △二喻難得二。 初喻。 文殊師利(至)起種種兵而往討伐。 此喻意明是經所以難聞難見者。為陰魔熾盛多怨難信不妄說故。輪王譬化身佛。諸國譬五陰境。小王譬五陰等魔。不順其命譬無明煩惱未調伏也。以威不行而起兵討伐。譬但以如來知見力無畏法。不能攝伏諸微細惑。故設三乘斷治之法。是謂起種種兵。 王見兵眾戰有功者(至)王諸眷屬必大驚怪。 此譬三乘之眾能伏陰魔。隨功淺深獲諸法利。唯未與說一乘法也。輪王髻珠用鎮寶位。妄與則王屬驚怪。法華上乘佛佛授手。妄說則眾心驚疑。 △二合。 文殊師利(至)如來賢聖諸將與之共戰。 如輪王振威小王不順。遂起種種兵。法國土即法界真境。賢聖將指三乘眾也。 其有功者心亦歡喜(至)而不為說是法華經。 如隨功賞賜而不與髻珠也。無漏根力即五根五力。諸法之財通指道品利用之法。涅槃城即中道止息之權果。 △三喻今得二。 初牒喻。 文殊師利(至)不妄與人而今與之。 言難信珠者。賜非其宜則大驚怪。 △二牒合。 如來亦復如是(至)先所未說而今說之。 魔羅此雲殺者。謂能興苦難殺人慧命也。煩惱魔為生死因。陰魔死魔為生死果。故滅之破之。即出三界也。多怨為眾魔未伏。難信為群機未淳。 △四顯最勝二。 初再牒。 文殊師利(至)久護明珠今乃與之。 第一之說如頂上一珠。末後賜與如久待大功。 △二結顯。 文殊師利(至)始於今日乃與汝等而敷演之。 秘密如藏髻中。最上如在王頂。四十餘年於生死長夜守此待機。故云長夜守護。 △六重頌六。 初頌行本。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常行忍辱。哀愍一切。乃能演說。佛所贊經。 惡世說經多怨難信。當以忍辱哀愍為本。 △二頌起悲。 後末世時(至)應生慈悲。 △三頌愍濟。 斯等不聞(至)令住其中。 △四頌嘆法三。 初喻難得。 譬如強力(至)明珠賜之。 諸皆喜賜。獨難髻珠以待大功。 △二頌法合。 如來亦爾(至)明珠與之。 △三頌最勝。 此經為尊(至)為汝等說。 △五頌結答。 我滅度後(至)如是四法。 結答云何能說是經之問也。 △六由行得果三。 初轉障樂果。 能行四行故。讀持是經易克勝果。 讀是經者(至)如日之照。 常無憂惱顏色鮮白者。轉報障滅順現衰惱也。不生貧窮卑賤醜陋。轉業障滅順生惡業也。眾生樂慕刀毒不加。轉煩惱障滅順後粗報也。智慧光明如日之照。轉無明障滅三際痴暗也。樂慕給使言常享妙樂。口則閉塞言無由發惡。如師子王言障怖永離優遊自在。 △二先見妙果二。 初標。 若於夢中。但見妙事。 持經之人四行功成。當克妙果。已定於未形之分。故先於夢中見之。以行純障凈故。無複雜想。但見妙事下舉妙事。 △二釋四。 初見佛說法。 見諸如來(至)演說諸法。 行純心凈無雜想故。於自他境不離法行故。見佛說法見已亦然。 △二蒙佛授記。 佛為四眾(至)合掌聽法。 △三修證實相。 又見自身(至)見十方佛。 諸佛身金色。百福相莊嚴。聞法為人說。常有是好夢。 重諷見十方佛之事。以結前起後也。 △四圓成佛道。 又夢作國王(至)如煙盡燈滅。 此歷見修進成佛始終之行也。諸皆由行得果之先見。是相現前當克是果矣。然皆依夢說者。欲令行人觀一切法空無所有。但以因緣從顛倒生。自雖見佛聞法乃至圓成佛道。皆為夢事了不可得。無有常住亦無起滅。常觀是相。然後於一切處。得真安樂行也。 △三結顯前文。 若後惡世中。說是第一法。是人得大利。如上諸功德。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五之一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五之二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 戒環 解 妙法蓮華經從地湧出品第十五 △四顯跡勸持二。 初略敘科名。 此顯妙法智力所化之跡也。娑婆下界有六萬恆沙菩薩。從無數劫修佛智慧。悉是釋尊所化。常樂靜處勤行精進故。不依人天而住下方空中。以示常樂深智無有障礙也。今為顯此妙跡示作遺模。兼將發起壽量秘說故。從地湧出因以名品。 △二依科解文三。初敘發起二。 初他方請持。 爾時他方國土(至)當於此土而廣說之。 此法集之眾。欲從他方來此持經。 △二如來不許。 爾時佛告諸菩薩(至)護持讀誦廣說此經。 佛止之者。非有違拒。為將顯跡顯法故也。顯跡者顯佛所化示彼來儀。顯法者此固圓足無待於外。 △二正顯跡六。初來儀顯妙二。 初來儀。 佛說是時(至)同時湧出。 深智現前大千不礙。 是諸菩薩身皆金色(至)此界虛空中住。 在此娑婆界下方空中住。以示常樂深智無有障礙也。 是諸菩薩聞釋迦牟尼佛所說音聲。從下發來。 此以真說彼以心聞。文殊所謂心聞洞十方。 △二顯妙三。 初一多互陳。 一一菩薩(至)乃至千萬億那由他分之一。 此指沙數自多反少。 況復千萬億那由他眷屬(至)三二一弟子者。 此指垓數自多反少。 況復單己樂遠離行(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 此指單數自少反多。偈雲。單己無眷屬其數轉過上。乍而觀之。六萬河沙多於單己。詳而觀之。單己之數轉過河沙。然則一己非寡沙眾非多。法法本體離諸數量。多寡之限特人情妄立耳。此眾來儀所以遣情顯妙也。 △二延促互現。 是諸菩薩從地出已(至)令諸大眾謂如半日。 聖人神智方便法門。能延一日以為一劫。能促一劫以為一日。蓋道無遷變情有頃久。猶如夢人不移一時而夢歷多歲。則頃久之情初無定也。故聖人對機示現延促而本無延促。所言菩薩贊佛經劫。則於促示延耳。又令大眾謂如半日。則於延現促耳。所以然者。將欲顯發宣示諸佛智慧自在神通之力。使忘延促之情。而深證實相故也。華嚴雲。一念普觀無量劫。無去無來亦無住。如是了知三世事。超諸方便成十力。夫能一念普觀無去來住。則了斯延促皆方便耳。 △三通礙互用。 爾時四眾亦以佛神力故(至)國土虛空。 四眾肉眼礙而非通。而能見無量國土者。假佛通力故也。夫於眾一多互陳。於時延促互現。於見通礙互用者。以明物量無窮時無止分。無常而警發常情。使去其倒心限意。依無礙智圓融妙達。繇是進契壽量秘說。而得入佛慧。成就佛身故也。是故此品事法雖為顯跡勸持。又為壽量引發也。 △二眾首問訊。 是菩薩眾中有四導師(至)而說偈言。 世尊安樂(至)生疲勞耶。 問居堪忍與民同患之事也。 △三釋尊敘告。 爾時世尊於菩薩大眾中(至)入於佛慧。 言世世受化。正顯壽量本門所化。言亦於過去種善。則兼明智勝會中所化。以化緣深故。始見始聞即皆信受。 △四聞風隨喜。 爾時諸大菩薩而說偈言。 善哉善哉(至)我等隨喜。 於時世尊讚歎(至)發隨喜心。 △五時眾疑問二。 初此眾疑問三。 初示疑。 爾時彌勒菩薩(至)問訊如來。 彌勒道同大覺智無不照。以補處示疑。欲利當來之機耳。故後偈雲。願佛為未來演說令開解。 △二請問二。 初總問。 時彌勒菩薩摩訶薩(至)以偈問曰。 無量千萬億(至)以何因緣集。 總問何來何集。 △二詳問二。 初問何來。 巨身大神通(至)為從何所來。 容儀挺特智力異常故聳動眾問。下問來儀。 一一諸菩薩(至)億萬分之一。 此頌沙數自多反少。 千萬那由他(至)乃至三二一。 此頌垓數自多反少。 單己無眷屬。樂於獨處者。俱來至佛所。其數轉過上。 此頌單數自少反多。 如是諸大眾(至)修習何佛道。 見其頗多疑。非一世一佛所化。故詳問之。 如是諸菩薩(至)國土之名號。 結問何來也。 △二問何集。 我常游諸國(至)願說其因緣。 △三請決。 今此之大會(至)唯願決眾疑。 △二他眾疑問。 爾時釋迦牟尼分身諸佛(至)汝等自當因是得聞。 各白其佛白分身也。 △六釋尊顯答三。 初開許。 爾時釋迦牟尼佛(至)諸佛威猛大勢之力。 彌勒姓也。號阿逸多。此雲無能勝。大事者。智慧神通奮迅威猛所化多眾之事也。將欲宣示先令被精進鎧等者。戒使勇銳諦聽無以趣深而生疑退也。下雲。我於娑婆得菩提已。教化成就如是多眾。即總宣示。廣在後文也。宣示諸佛智慧。即壽量偈雲。我智力如是慧光照無量是也。諸佛自在神通。即方便現涅槃而實不滅度是也。師子奮迅之力。即常說法教化無數億眾生是也。威猛大勢之力。即令顛倒眾生雖近而不見是也。此宣釋迦化跡。而言諸佛者。佛佛道同故。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當精進一心(至)汝等一心聽。 出信力者勉今發信。住忍善者戒令勿退。即令被進鎧發堅固意也。 △二正答。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至)調伏其心令發道意。 答誰說法教化。從誰初發心。 此諸菩薩皆於是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虛空中住。 答願說所從國土名號。 於諸經典讀誦通利。思惟分別正憶念。 稱其德也。於諸經典能讀以取其理。誦以通其義。思惟以精之。正念以持之。則其德足稱矣。 阿逸多(至)一心精進求無上慧。 釋所以住下方空中之意。 △三頌答。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阿逸汝當知(至)令發大道心。 頌答誰為教化。從誰發心。 此等是我子(至)學習我道法。 頌答受持誰經修習何道。 晝夜常精進。為求佛道故。在娑婆世界。下方空中住。 頌答願說所從國土名號。 志念力堅固。常勤求智慧。說種種妙法。其心無所畏。 頌德也。 我於伽耶城(至)悉當得成佛。 答本末因緣也。意若近跡實指遠因。摩竭陀國西南。度尼連河至伽耶城。又數里至菩提山。有畢缽羅樹。佛坐其下成道。 我今說實語。汝等一心信。我從久遠來。教化是等眾。 結答也。 △三執跡生疑五。 初敘疑。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至)令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迷壽量遠因。故有此疑。 即白佛言(至)如此之事世所難信。 執伽耶近跡。故有此難。 △二設喻。 譬如有人色美髮黑(至)是事難信。 父少譬釋尊闡化之近。子老譬湧出成德之久。化近跡久理不相當。必言二十五及百歲者。取其少猶未壯老已過耆。益見相違也。 △三合顯。 佛亦如是(至)乃能作此大功德事。 得佛未久合父少也。而此大眾至甚為希有合子老也。今日世尊至能作大事合相違也。善入出住者。於無量三昧或入或出或住。妙用自在。 △四請決。 我等雖複信佛隨宜所說(至)亦不生疑。 △五偈諷四。 初頌敘疑。 爾時彌勒菩薩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佛昔從釋種(至)如實分別說。 執近跡疑遠緣。而致問也。 △二頌設喻, 。 , 譬如少壯人(至)舉世所不信。 所謂寂場少父。寂光老兒。 △三頌合顯。 世尊亦如是(至)於下空中住。 從志固無怯已下。皆頌老成之德。 △四頌請決。 我等從佛聞(至)而住不退地。 妙法蓮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五顯本勸持二。 初略釋科名。 前品顯跡而滯者迷本。故情疑久近見起生滅。欲契如實本際難矣。故此顯本釋其疑滯。使知如來本無生滅。伽耶之化特為機。所受之命稱性無量。故曰如來壽量品。文雲。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無有生死退出。亦無在世滅度。後雲。其有菩薩聞說壽量即能信受。願於未來長壽度生。至坐道場說壽亦爾。意明本跡一如世相常住。稱性之壽人皆有之。苟能正信順受。不以生滅心行而自夭閼。則三界之相可如實知。遂能現壽量以存存。示生滅而化化。智力神用與如來等矣。故曰顯本勸持。 △二依文正釋三。初敘發起二。 初告眾發信。 爾時佛告諸菩薩(至)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 以壽量之本趣深難信。故再三發之。心實曰誠。言當曰諦。 △二深信勤請。 是時菩薩大眾彌勒為首(至)我等當信受佛語。 △二正顯本三。初正說壽量三。 初正說。 爾時世尊(至)如來秘密神通之力。 應量非量現滅不滅。天人莫測。是謂秘密神力。 一切世間天人(至)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 但見其跡本實無量。 △二喻明。 譬如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至)知其數不。 並如智勝塵墨之喻。 彌勒菩薩等(至)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 正明佛壽無量也。諸佛壽量悉皆無量。眾生壽量亦復如是。但迷真智故妄逐生死。如一墮地獄至無數劫。豈非無量壽耶。苟不迷墮則與佛無別矣。 △三顯常。 自從是來(至)導利眾生。 自從是來。謂從塵劫成佛已來言常在此。又在余處。則不唯身相常住。亦顯國土常住也。是知娑婆及萬億國無非凈土。同一法界未常壞滅。其有壞滅皆別業妄見也。 △二釋疑顯本三。初征古釋疑二。 初征受記入滅。 諸善男子(至)如是皆以方便分別。 既曰成佛之久常在利生。而中間自說於然燈佛所得法受記等事。疑若近跡。又復現言當入涅槃。疑非常在。此皆隨機方便之說耳。 △二征隨應異跡。 諸善男子(至)能令眾生髮歡喜心。 信等諸根。謂信根智根等也。觀利根即現長年說大法。觀鈍根即現劣應示涅槃。所以名字有不同。年紀有大小。說法有種種。皆為隨機利導發其善心耳。 △二征今釋疑二。 初征本跡。 諸善男子(至)令入佛道作如是說。 跡少出家本久成佛。 △二征教說。 諸善男子(至)諸所言說皆實不虛。 所演經典說雖異同。理無不實也。己謂釋迦。他謂諸佛。說見於言。示見於行。 所以者何(至)所作佛事未曾暫廢。 釋上理無不實而說有異同也。三界萬法不容擬心。以眾生妄見則種種紛紜。以如來實見則一切真寂。無有生死乃至滅度者。不以生滅相見也。不如三界見於三界者。不以往來相見也。既明見無滯則宜無異說。特以眾生性慾行想之心種種不同故。說示教化之跡亦種種不同也。所作佛事。指說示不同之事。 △三結顯。 如是我成佛已來甚大久遠(至)常住不滅。 △三明權顯本四。 初唱滅善權。 諸善男子(至)如來以是方便教化眾生。 敘唱滅意也。 所以者何(至)是故如來以方便說。 釋唱滅意也。貧窮下賤言乏功德財。憶想妄見為生死網。即見惑思惑也。 △二深慈警?。 比丘當知(至)而言滅度。 言難值遇乃警之令渴仰種善也。 又善男子。諸佛如來法皆如是為度眾生皆實不虛。 明諸佛利生善權皆如是也。 △三喻明權意八。 初立譬之本。 譬如良醫智慧聰達(至)若十二十乃至百數。 佛如醫師。教如醫方。理如妙藥。種種性慾行想分別。是謂眾病。佛能以若干緣喻。隨其所宜發葯而蠲除之。是謂良醫善治也。火宅之子對三乘言。故數止三十。良醫之子對眾生言。故兼至百數。 △二喻背覺合塵。 以有事緣遠至余國(至)葯發悶亂宛轉於地。 醫師遠適而諸子飲毒。猶宅主近出而其家失火也。飲他毒藥喻隨順邪法。宛轉於地喻輪墮諸趣。 △三喻佛慈垂化。 是時其父還來歸家(至)無復眾患。 三界之家佛所舊化故云來歸。彼中邪毒深者失其良心。淺者雖或未失。亦為惡習所障。未能親造覺體。故云遙見。願賜壽命即冀不夭閼於橫邪也。發葯除苦即令其斷惑而證真也。依諸佛經濟之方。求聖賢斷治之葯。顯性空之真色。示戒定之五香。品乳酪之五味。無不具足也。搗者折剛為柔。篩者化粗入細。和合令服則無矯拂之失。色味香美則無瞑眩之毒。聖人病人之病憂人之憂。調御之德蓋見於此。 △四喻化有易難。 其諸子中不失心者(至)而謂不美。 △五喻權巧示滅。 父作是念(至)遣使還告汝父已死。 留葯喻遺教。去國喻示滅。 △六喻感悟從化。 是時諸子聞父背喪(至)即取服之毒病皆愈。 人情常忽於所賴。常感於去思。 △七喻障盡見佛。 其父聞子悉已得差。尋便來歸咸使見之。 水澄月現亦何去來。 △八核審誕信。 諸善男子於意云何(至)不也世尊。 △四以法合顯。 佛言我亦如是(至)亦無有能如法說我虛妄過者。 導迷貴權於法無過。 △三以偈宣二。初頌正說顯本二。 初頌壽量無量。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自我得佛來。所經諸劫數。無量百千萬。億載阿僧祇。 △二頌真化常住。 常說法教化。無數億眾生。令入於佛道。爾來無量劫。 △二頌明權顯本五。 初頌唱滅善權。 為度眾生故。方便現涅槃。而實不滅度。常住此說法。 此總舉善權。下詳述權意。 我常住於此(至)現有滅不滅。 雖近不見所以伏憍恣也。令生渴仰所以發厭怠也。 余國有眾生(至)但謂我滅度。 敬信之心如聲。說法之慈如響。聲有彼此響無生滅。但應於彼如此。不聞故謂之滅耳。蓋聖人雖有權應之跡。實無權應之心。如響而已。 △二頌隱顯常化五。 初頌隱顯之意。 我見諸眾生(至)乃出為說法。 飢然後甘食。渴然後甘飲。 △二頌所依凈土。 神通力如是。於阿僧祇劫。常在靈鷲山。及余諸住處。 △三頌即壞而存。 眾生見劫盡(至)散佛及大眾。 大火所燒此土安隱。其何土耶。即實報凈土亦曰性土也。言常在靈山則不離娑婆化土。而能不壞者報化一土爾。依妄業所現故有成與壞。依實報所現故無成與壞。成壞之相楞嚴所謂別業妄見。譬如目眚妄見燈影。彼非眚人雖同不見。所以眾生見燒而我常安隱也。自我求之。所謂性土不離自性。所謂靈山不離己靈。非形非器故劫火莫燒。亘古亘今故常在不滅。達斯妙旨則壽量凈土竿事皆備於我。而不疑於佛矣。 △四頌隨緣感變。 我凈土不毀。而眾見燒盡。憂怖諸苦惱。如是悉充滿。 所謂別業妄見。 是諸罪眾生(至)為說佛難值。 以罪業背佛。即惡緣同感者。以修德見我。則善業同感者。由其或背或見故。佛或說壽量或說難值。但應彼緣曾無定跡。 △五頌結上勸信。 我智力如是(至)佛語實不虛。 智照無量壽命無數。乃久修凈業之實報。非虛說示也。 △三頌喻明。 如醫善方便。為治狂子故。實在而言死。無能說虛妄。 △四頌合顯。 我亦為世父(至)墮於惡道中。 苦患即妄纏惡業。顛倒即妄見生死。 我常知眾生。行道不行道。隨所應可度。為說種種法。 頌是故如來以方便說。 △五總結前義。 每自作是意。以何令眾生。得入無上慧。速成就佛身。 每思方便利導群機故。或說壽量以發其慧。或現涅槃以感其情。皆欲速成故也。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五之二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五之三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 戒環 解 妙法蓮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六聞法獲益二。 初略敘科名。 時會欽聞壽量秘說。而造道證性淺深不同。佛為隨根稱揚之。故曰分別功德。文五。 △二依科隨釋五。 初經家標敘。 爾時大會聞佛說壽命劫數(至)得大饒益。 得大饒益如下所說。 △二如來分別三。 初入道功德。 於時世尊告彌勒菩薩(至)得無生法忍。 因聞壽量了無生滅。以無生法忍可成行。而無了無忍名為法忍。忍者行之成名。 復有千倍菩薩摩訶薩。得聞持陀羅尼門。 一聞千悟得大總持。諸餘總持自此而出。故謂之門。如圓覺陀羅尼門流出一切。 復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得樂說無礙辨才。 造道自得左右逢原。故能樂說無礙。即四無礙辨之總也。四辨。一法。二義。三詞。四樂說。 復有一世界(至)得百千萬億無量旋陀羅尼。 於一切法反本還源。方便利生逆順自在。名百千萬億無量旋陀羅尼。 復有三千大千世界(至)能轉不退法輪。 入正位說正法。迥超二乘無復退轉。 復有二千中國土(至)能轉清凈法輪。 即言辭相寂一乘妙法也。從聞持陀羅尼至此。皆地上菩薩之德。十地論雲。得陀羅尼菩薩在五地。 △二得果功德。 復有小千國土微塵數菩薩(至)三藐三菩提。 此約隨根得果遠近也。八生等者。以超入聖位。如初生佛家之生。非出沒生死之生也。初言八生謂超入四地。取妙覺之位有八。故曰余各八生在當得成佛道。次言四生謂超入八地。取妙覺之位有四。三生二生謂九地十地。一生即超入等覺。取妙覺一間耳。故曰余有一生在當成一切智也。如來壽量即本覺不壞之實相。悟是實相則無不了達。故會眾聞說隨根各證。 △三發心功德。 復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至)三菩提心。 聞實報理髮正因心也。先舉入道得果之菩薩。後舉隨喜發心之眾生。乃事之序。而舊以此文合在初列。又廣配十信十住等位文理互違。今不必配。問壽量之法一也。古今之性同也。昔者眾生一聞遂得法忍。菩薩深達遂成佛道。而數比沙塵今幾何也。曰今之聞者以大千計之真若沙塵。果亦深達則得忍成佛不讓在昔。唯其不能深信深達耳。 △三妙瑞助顯。 佛說是諸菩薩摩訶薩(至)歌無量頌讚嘆諸佛。 諸瑞皆從空雨遍於九方。乃助顯壽量法利。如空無邊不可得而思議也。故彌勒贊曰世尊說壽量不可思議法。多有所饒益如虛空無邊。言九方者除下方非法會所。菩薩執幡上至梵天。言其滿空供養讚歎也。 △四彌勒偈贊四。 初頌敘贊法利。 爾時彌勒菩薩從座而起(至)而說偈言。 佛說希有法(至)歡喜充遍身。 △二頌別功德三。 初頌入道功德。 或住不退地(至)清凈之法輪。 △二頌得果功德。 復有小千界(至)當成一切智。 隨數謂隨四三二數也。 如是等眾生。聞佛壽長遠。得無量無漏。清凈之果報。 稱實報法故。無漏清凈。 △三頌發心功德。 復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聞佛說壽命。皆發無上心。 △三頌妙瑞助顯。 世尊說無量(至)歌詠諸如來。 由其法利如空無邊。故感瑞亦爾。 △四頌結贊所顯。 如是種種事(至)以助無上心。 結贊妙瑞所顯之意。由十方諸天聞佛壽量廣獲饒益故各具善根。雨諸妙瑞以自表助無上道心也。 △五校量後益五。初生信益二。 初宣揚信福。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至)所得功德無有限量。 解壽量說。即得不壞體證真常用。故功無限量。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至)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 如來壽量乃智力慧光久修所得。能一念信則為已具般若智因。故五度深功莫比。 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至)無有是處。 已具正因故。有進無退。 △二重頌信福五。 初標頌五度。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人求佛慧。於八十萬億。那由他劫數。行五波羅蜜。 △二別頌五度六。 初施。 於是諸劫中(至)以迴向佛道。 △二戒。 若復持禁戒。清凈無缺漏。求於無上道。諸佛之所嘆。 △三忍。 若復行忍辱(至)如是悉能忍。 △四進。 若復勤精進。志念常堅固。於無量億劫。一心不懈息。 △五禪。 又於無數劫(至)盡諸禪定際。 一心福即禪波羅蜜也。一切智即心之極造。禪定際即道之極造。 △六結。 是人於百千。萬億劫數中。行此諸功德。如上之所說。 △三頌校信福。 有善男女等(至)其福為如此。 一念之信福過五度。然當悉無疑悔福乃如此。正法華雲。當棄捐猶豫。諸著思想事。信樂大法義。其福為若斯。 △四上士必信。 其有諸菩薩(至)說壽亦如是。 菩薩行道經無量劫。則智力慧光已幾實報。故聞斯信之。而於未來願得是報。至坐道場願說是道。蓋深悟稱性壽量。人皆有之故。願不夭?而?及如來也。 △五通結不疑。 若有深心者(至)於此無有疑。 深心則志固。清凈則智明。質直則無偽。多聞則博識。總持則貫通。隨義則不滯。有是全才盡智。可於壽量無疑也。 △二解趣益。 又阿逸多(至)能起如來無上之慧。 壽量之說趣在斷生滅見顯真常體。苟能明解。則起無上慧等同如來。故功無限量。 △三廣持益。 何況廣聞是經若教人聞(至)能生一切種智。 聞佛壽命則斷生滅見顯真常體。能起上慧而已。廣聞是經則具四知見盡一乘道。故能生種智也。然世之聞持不計。而果能起上慧生種智者誰耶。是亦遇王膳而不餐。得衣珠而醉卧耳。惜哉。 △四深信解相。 阿逸多(至)共大菩薩諸聲聞眾圍繞說法。 生滅見盡。則真常之相觸目宛然。 又見此娑婆世界(至)其菩薩眾咸處其中。 穢凈情忘。則勝妙之境舉步皆是。 若有能如是觀者。當知是為深信解相。 身土實相本自一如。生滅穢凈皆出情見。故見盡情忘。則真常之相勝妙之境觸處現前。非深信解壽量秘說。莫預於此。 △五廣顯妙功五。 初如親戴佛。 又復如來滅後(至)斯人則為頂戴如來。 上明一品之利。此明一經之利。故但能隨喜而功已侔上。故曰已為深信解相。若正心讀持功又過上。故曰則為頂戴如來。雲頂戴者。謂得此中全身。而無以上之也。 △二為供佛僧。 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至)作是供養已。 諸供養中法供養勝故也。上顯隨喜功。次顯書持功。 阿逸多(至)以此現前供養於我及比丘僧。 殿堂三十有二以安四方僧。稱八正道也。西天寶多羅樹其高七仞。諸皆縱舉過量之事。以顯法供養勝。 △三牒前結勝。 是故我說(至)及造僧坊供養眾僧。 △四理行相濟四。 初兼行諸度。 況復有人能持是經(至)疾至一切種智。 △二復能供養。 若人讀誦受持是經(至)讚歎菩薩功德。 △三備具眾善。 又為他人種種因緣(至)利根智慧善答問難。 前言行五波羅蜜不及一念信解。又雲不須復起塔寺。非廢於行也。姑離事顯理。使人深造不滯於跡而已。若理既深造非行不修。如舟無楫終何以濟。故須理行相濟然後其德為最勝也。世之空談名理便廢行實。諸度不修一善無取。安為痴兀化為闡底者。宜三複於斯。 △四結顯前相。 阿逸多(至)一切天人皆應供養如佛之塔。 已趣道場言已得真趣登證有期。近坐道樹言已幾於道成佛不遠。故所在之處當尊重之。 △五以偈重宣四。 初總頌勝福。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我滅度後。能奉持此經。斯人福無量。如上之所說。 △二頌為供佛僧。 是則為具足(至)具足諸供養。 上頌供佛。次頌供僧。 若能持此經(至)種種皆嚴好。 △三頌理行相濟三。 初引持經之福。 若有信解心(至)其福亦如是。 須曼薝蔔多伽三華最香。以此薰油。 △二頌兼行諸度。 況復持此經。兼布施持戒。忍辱樂禪定。不嗔不惡口。 △三頌備具眾善。 恭敬於塔廟(至)隨順為解說。 △四頌結顯之文。 若能行是行(至)經行及坐卧。 佛子住此即佛受用等者。所在之處則為有佛之意也。夫敬持經之人如佛者。所謂若有能持則持佛身。又決有成佛之期故也。此為分別功德品故偏明持經勝德。或以此地其中之語。為指妙法奧域。文勢不然。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五之三卍續藏 第 30 冊 No. 0602 法華經要解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六之一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 戒環 解 妙法蓮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七廣顯持功二。 初略標科敘。 前品分別聞說壽量功德。自此至法師不輕三品。廣顯聞持正宗功德。隨功淺深有暫持圓持精持之序。次第廣顯自暫持始也。言隨喜者。謂未能一心聽讀如說修行。但隨其所聞喜為人說。隨其所教喜須臾聞。亦獲勝福。故為暫持功德。 △二依文正釋三。初暫持功德三。 初彌勒請問。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白佛言(至)而說偈言。 世尊滅度後。其有聞是經。若能隨喜者。為得幾所福。 △二釋尊垂答三。初明隨喜福四。 初自聞喜說。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至)隨力演說。 △二展轉聞教。 是諸人等聞已隨喜(至)如是展轉至第五十。 法會初聞從師親授。其福最勝。隨喜轉教則法師。漸遠至第五十。言又甚遠而福亦無量。如下所校。 △三校最後福五。 初標敘。 阿逸多其第五十(至)汝當善聽。 △二舉財施。 若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至)七寶所成宮殿樓閣等。 僧祇世界生類不窮。而能以寶物等施。其福多矣。天人鬼畜分為六趣。胎卵濕化總為四生。而形想等類預焉。自胎卵至非無想。通該三界十種異生。 △三舉法施。 是大施主(至)於深禪定皆得自在具八解脫。 既以財施。復以法施令得聖果。則其福倍多。 △四征明。 於汝意云何(至)何況令得阿羅漢果。 △五正校。 佛告彌勒(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 財施外物道果小乘。故迥不可及。 △四校最初福。 阿逸多如是第五十人(至)不可得比。 △二明隨喜報三。 初專聞報。 又阿逸多若人為是經故(至)及乘天宮。 轉身謂後身也。上妙車輿即人中勝報。及乘天宮即天中勝報。故偈雲。後生天人中。 △二分座報。 若復有人於講法處坐(至)若轉輪聖王所坐之處。 分座勸人則為法心廣。故報又勝前。 △三轉教報三。 一生處報。 阿逸多若復有人(至)共生一處。 語人轉教利倍廣故報倍勝也。十地論說。得陀羅尼菩薩居五地。 △二六根報。 利根智慧百千萬世(至)無有一切不可喜相。 喑言不成音。啞則塞矣。下垂上褰皆唇之惡相。唇瘡曰胗。口戾曰咼。黧亦墨也。黎水之黑墨火之黑。匾?謂平薄。曲戾謂不端。窊即陷而曲也。一切者通言六根無惡。 唇舌牙齒悉皆嚴好(至)人相具足。 △三生善報。 世世所生見佛聞法信受教誨。 由轉教善生生不窮。 △三以劣顯勝。 阿逸多汝且觀是(至)如說修行。 勸人往聽即隨喜之事。一心修行即圓持之事。隨喜之功既爾。圓持之功可知。 △三以偈重宣三。初頌隨喜福四。 初頌自聞喜說。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人於法會。得聞是經典。乃至於一偈。隨喜為他說。 △二頌展轉聞教。 如是展轉教。至於第五十。 △三頌最後福四。 初頌標敘。 最後人獲福。今當分別之。 △二頌財施。 如有大施主。供給無量眾。具滿八十歲。隨意之所欲。 △三頌法施。 見彼衰老相(至)三明八解脫。 △四頌正校。 最後第五十。聞一偈隨喜。是人福勝彼。不可為譬喻。 △四頌最初福。 如是展轉聞。其福尚無量。何況於法會。初聞隨喜者。 △二頌隨喜報三。 初頌轉教報。 若有勸一人(至)常從其口出。 即六根善報也。多說口報者。以展轉教誘由口業起。 △二頌專聞報。 若故詣僧坊(至)及乘天宮殿。 故詣專於引聽。 △三頌分座報。 若於講法處。勸人坐聽經。是福因緣得。釋梵轉輪座。 △三頌以劣顯勝。 何況一心聽。解說其義趣。如說而修行。其福不可限。 一心修行福見次品。 妙法蓮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二圓持功德二。 初敘意分科。 前品隨喜暫持。在五種法師方得其一。未能一心聽讀如說修行。則功未圓也。雖獲根智具足而未及六千之報。則德未圓也。此品行人五種功備。六千德圓堪為模範。故命品謂之法師。而為圓持功德。前法師品依持經人以彰圓記。此法師品依持經人以彰圓德。名同義別。故加功德字別焉。 △二依科釋文二。 初總標。 爾時佛告常精進菩薩摩訶薩(至)皆令清凈。 持法華者。開佛知見則見聞覺知無非真覺。證諸實相則色香味觸無非真法。以真覺對真法則萬象徹照大千一視。故圓持功成即得六根清凈功德。自非精心不雜進道不倦未易能致。故告常精進菩薩也。數有千二八百者。眾生世界依器世界而立。以織妄為界故有四方。身相遷流故有三世。惟世與界二者相涉。三世四方宛轉十二。依十二數流變三迭成千二百。圓持功成每根各全其用。故有千二功德。然復於中克定優劣。以眼見前傍而不及後。鼻息出入闕於中交。身合能覺離不知觸。皆三分闕一。故唯八百功德。此乃權依世論數量。以顯妙用大略而已。使由常眼對色而開佛知見。常耳聞聲而得其實相。則眾塵不隔十方廓然。萬象莫逃大千圓照。則千二八百之功無足論矣。如經雲。父母所生眼悉見三千界。何復三分之闕八百之劣耶。故知此體本絕數量也。 △二別釋六。初眼根二。 初標敘。 是善男子善女人(至)悉見悉知。 父母所生即人人本具者。清凈肉眼即眾塵不隔者。眾塵不隔則正智現前。故大千內外一切色像悉見悉知。所謂應眼時如千日萬象不能逃影質者此也。問。理則然矣。事若之何。曰六湛圓明本所功德現量如是。但隨所證耳。夫小羅漢見小千。大羅漢見大千。辟支見百佛世界。菩薩見百千佛界。如來見微塵國土。非獨果體也。阿那律陀不離父母生身。而能觀大千猶如掌內。則其中一切烏乎不見。蓋塵消覺凈冥極則一。夫何理然而事不然哉。楞嚴曰。逆彼業流得循圓通。與不圓根曰劫相倍。即不可狥於業流以不圓根。而疑經之說也。誠知眼力如是則下之五根不假詳喻。 △二重宣四。 初敕聽。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於大眾中。以無所畏心。說是法華經。汝聽其功德。 △二頌德。 是人得八百。功德殊勝眼。以是莊嚴故。其目甚清凈。 △三頌功。 父母所生眼(至)一切皆悉見。 彌樓此雲光明。即七金山之一也。清凈肉眼有生皆具。凡能開佛知見證諸實相。則大千一切莫不歷然。此其現量也。以跡明之。人人知見若離前塵本無限礙。且日月之高太虛之遠。不知其幾千萬里。苟無所蔽目能見之。而意之。所緣其疾俯仰之間。再撫四海之外。非假賢智凡人能之。則六根之用廣大靈通。固如是也。 △四結顯。 雖未得天眼。肉眼力如是。 △二耳根四。 初標德。 複次常精進(至)得千二百耳功德。 △二敘功二。 初總舉。 以是清凈耳(至)其中內外種種語言音聲。 六湛實相在眼圓照。在耳圓通。 △二別明七。 初雜類。 象聲馬聲(至)笑聲語聲。 △二六對。 男聲女聲(至)喜聲不喜聲。 循道合理名法。無道無義名非法。 △三八部。 天聲龍聲(至)摩睺羅伽聲。 △四三災。 火聲水聲風聲。 △五三惡。 地獄聲畜生聲餓鬼聲。 △六二眾。 比丘聲比丘尼聲。 △七四聖。 聲聞聲辟支佛聲菩薩聲佛聲。 △三結勝。 以要言之(至)而不壞耳根。 信謂應耳時如幽谷。大小音聲無不足也。不壞耳根者。雖分別種種。而耳根於中本相如故。無壞無雜。此耳之實相也。 △四重頌三。 初頌德。 爾時世尊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父母所生耳。清凈無濁穢。 言父母所生。明人人本具不假他求。清凈無穢。即眾塵不隔無壞無雜者。 △二敘功。 以此常耳聞(至)悉皆得聞之。 頌雜類六對至二眾四聖七科也。聽而不著為與響等。故能清凈也。命命即共命。 △三結勝。 三千大千界(至)功德已如是。 △三鼻根三。 初標德。 複次常精進(至)成就八百鼻功德。 △二敘功三。 初總舉。 以是清凈鼻根(至)上下內外種種諸香。 清凈言眾塵不隔湛圓。故大千俱聞。 △二別明三。初人聞香二。 初妙。 須曼那華香闍提華香(至)於此間住悉能分別。 須曼那此雲善稱意。薝蔔此雲黃花。小而香。波羅羅雲薰華。多摩羅?雲賢無垢香。多伽羅木香也。 △二粗。 又復別知眾生之香(至)悉皆得聞分別不錯。 △二天上香二。 初外香。 持是經者雖住於此(至)無不聞知。 波利質多羅即帝釋員生樹。拘[鞥-合+(白-日+田)]陀羅雲大遊戲地樹。 △二身香。 又聞諸天身香(至)並聞諸天所燒之香。 △三四聖香。 及聲聞香辟支佛香(至)知其所在。 △三結勝。 雖聞此香(至)憶念不謬。 不壞不錯言無壞無雜也。華嚴鬻香長者善能別知天人龍鬼所有諸香。治諸病香斷諸惡香。乃至一切菩薩差別地位香悉皆了達。得調和香法門。表於善惡薰習之法一切通達。而調治和融以成萬德法身香也。今鼻根功德能知天上人間諸香。乃至菩薩諸佛身香。亦表持法華者能通達異習。和融眾妙而證萬德法身之香歟。 △三重頌四。 初總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是人鼻清凈。於此世界中。若香若臭物。種種悉聞知。 △二別明二。 初人間香。 須曼那闍提(至)聞香知其身。 輪王七寶女寶居一。 △二天上香。 諸天若行坐(至)悉知其所在。 △三廣明三。 初廣人間香。 諸山深險處(至)出處及所在。 △二廣天上香。 天上諸華等(至)聞香悉能知。 所觀遠達曰觀。如所謂諸台樓觀也。如是展轉上者。自六欲天而上也。梵世即初禪。光音二禪。遍凈三禪。有頂即色界頂也。 △三廣四聖香。 諸比丘眾等(至)聞香悉能知。 比丘兼聲聞辟支也。在在方謂十方所在。 △四結頌。 雖未得菩薩。無漏法生鼻。而是持經者。先得此鼻相。 菩薩離分段身則六根皆依無漏法生。故鼻身意皆言無漏。 △四舌根三。 初總標。 複次常精進(至)得千二百舌功德。 △二別明二。 初辨味。 若好若丑(至)如天甘露無不美者。 好醜苦澀皆屬妄塵。於此無染得清凈舌。則苦澀美惡皆成法味。 △二說法二。 初能說。 若以舌根(至)皆令歡喜快樂。 △二感致四。 初諸天。 又諸天子天女(至)皆悉來聽。 △二八部。 及諸龍龍女(至)為聽法故皆來親近恭敬供養。 △三五眾。 及比丘比丘尼(至)盡其形壽隨侍供養。 四輪王生時。各有金銀銅鐵之輪。現於空中。自有七寶。曰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藏寶兵寶。又有千子端正勇健。 △四四聖。 又諸聲聞辟支佛(至)又能出於深妙法音。 △三重頌二。 初頌辨味。 爾是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是人舌根凈。終不受惡味。其有所食啖。悉皆成甘露。 好醜苦澀皆為法味。 △二頌說法二。 初頌能說。 以深凈妙聲(至)設諸上供養。 △二頌感致。 諸天龍夜叉(至)或時為現身。 △五身根三。 初總標。 複次常精進(至)得八百身功德。 △二別明二。 初瑩凈。 得清凈身如凈琉璃。眾生喜見。 於是體中能如琉璃不容纖翳。則孰不喜見。 △二應現三。 初生死報應。 其身凈故(至)善處惡處悉於中現。 凈言不為情塵染蔽也。不以情塵自蔽。則當體無所不現。 △二三界形色。 及鐵圍山大鐵園山(至)所有及眾生悉於中現。 △三四聖體用。 若聲聞辟支佛菩薩諸佛說法。皆於身中現其色像。 楞嚴雲。浮塵幻化虛妄稱相。妙覺明體常自瑩然。含吐十方循業發現。故得是體者無所不現。雖然理則明矣。孰能證耶。昔者。阿難大眾蒙佛開示。身心蕩然得無掛礙。各各自知心遍十方含容萬有。反觀父母所生之身。如太虛一塵巨海一漚。起滅無從瞭然不礙。此其證也。 △三重頌三。 初頌瑩凈。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持法華者。其身甚清凈。如彼凈琉璃。眾生皆喜見。 △二頌應現四。 初頌總相。 又如凈明鏡(至)餘人所不見。 常自瑩然含吐十方。餘人不見為非己智分。 △二頌生死報應。 三千世界中(至)皆於身中現。 △三頌三界形色。 諸天等宮殿(至)皆於身中現。 △四頌四聖體用。 諸佛及聲聞。佛子菩薩等。若獨若在眾。說法悉皆現。 △三頌結前。 雖未得無漏。法性之妙身。以清凈常體。一切於中現。 無漏性身離於分段而常體不離分段。唯清凈故能現一切。嘗觀毗盧十法界圖。見其相而不明其義。誦法華身根功德。聞其義而不達其相。今以二法合明。則妙相深義觸處昭然矣。 △六意根四。 初總標。 複次常精進(至)得千二百意功德。 △二別明三。 初深達。 以是清凈意根(至)通達無量無邊之義。 聞一句而達無量義。蓋無量之義不出一句。 △二圓說。 解是義已能演說一句一偈(至)皆順正法。 或一月一際一歲而演一句偈。由意根精了達無量義也。九旬談妙蓋得諸此。西天歲分三際。謂雨際熱際塞際。四月即一際也。證意實相則諸所說法無非實相。故不相違背。雖說俗事亦順正法。 △三知機。 三千大千世界(至)皆悉知之。 由意清凈故他心通也。所行即循常心也。動作即感變心也。戲論即分別心也。 △三結顯。 雖未得無漏智慧(至)亦是先佛經中所說。 為得意根清凈。實相與佛同體故。 △四重頌三。 初頌總標。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是人意清凈。明利無濁穢。以此妙意根。知上中下法。 上中下即三乘法。 △二頌別明三。 初頌深達。 乃至聞一偈。通達無量義。 △二頌圓說。 次第如法說。月四月至歲。 即一月四月乃至一歲。 △三頌知機。 是世界內外(至)一切皆悉知。 △三頌結顯。 十方無數佛(至)於眾無所畏。 頌凈意運用冥契實相也。 持法華經者。意根凈若斯。雖未得無漏。先有如是相。 結顯根勝也。 是人持此經(至)持法華經故。 結顯經勝也。此經純談諸法實相開佛知見。故於六根功德一一發明。儻能脫去情塵。以清凈根照清凈境。遂見山林周匝禽獸鳴呼。醭鼻沾唇殊形異意。無非實相無非妙法。即一身而圓證。遍六處而常彰。本不欠虧曾無窒礙。經文方便駢旁開示。行人應須充擴悟入也。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六之一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六之二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 戒環 解 妙法蓮華經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三精持廣利二。 初略敘標舉。 常不輕者。釋迦前身威音王時。精持妙法廣施利導之跡也。以佛性義遍記四眾。於善則拜逢恚不怒。一切見敬故號不輕。不專讀誦以持無相經。確忍罵辱以持無我行。無相無我所謂精持也。於萬億歲廣說是經。化萬億眾令住正道。使上慢者信伏隨從。使畢罪者還得道果。所謂廣利也。蓋前之持經具五種功雖圓而未精。前之蒙利獲六千德雖勝而未廣。以有人法之緣影存焉。必靳造於無相無我之妙。其於讀誦不知所專不知所忘。其於四眾不知所敬不知所慢。使妙行遍彰億眾自化。敬慢之心罪福之跡。凡所謂人法緣影者。皆?然於正遍正等之域。然後為精廣。茲實持經之盡道也。故勸持之文終於此品。 △二依文正釋五。 初牒前持毀。 爾時佛告得大勢菩薩(至)眼耳鼻舌身意清凈。 謗毀之罪。如喻品末與法師品說。聞持之禮如法師功德品說。將顯精持先舉此者。所以警眾使知持毀之報不謬。而深信精持廣利也。得大勢。即大勢至也。 △二精持遠因六。 初所師之佛。 得大勢乃往古昔(至)國名大成。 綿歷往古事千億佛。無相無我精持廣利。非具法力大勢難勝其任。故告得大勢菩薩也。威音王者。以大音聲普遍世界。為諸法王說法無畏也。故不輕既得其道。即能於眾說法心無所畏。劫名離衰。謂世道交興。國名大成。言正化無缺。 其威音王佛(至)說應六羅蜜法究竟佛慧。 此敘威音亦說三乘也。因阿耨菩提者。因無上道為說六度。使由是而趣證菩提究竟佛慧。 得大勢是威音王佛(至)皆同一號。 亦如初後燈明二萬皆同一號。為道同故。所敘多佛。明釋迦往因之曠遠也。 △二發跡之時。 最初威音王如來既已滅度(至)名常不輕。 △三釋名彰行四。 初平等行。 得大勢以何因緣名常不輕(至)當得作佛。 此以佛性義遍記四眾也。四眾容行不等。而不輕以佛性等之。故皆悉禮拜深敬。以謂皆行菩薩道皆當作佛。蓋眾生佛性本自圓成。世間業行皆順正法。凡能觀一切行皆菩薩道。知一切人皆當作佛。夫何輕慢之有。 △二無相行。 而是比丘不專讀誦經典(至)汝等皆當作佛。 此持無相經行無相行也。 △三無我行。 四眾之中有生瞋恚心不凈者(至)汝等皆當作佛。 歷年罵詈不生瞋恚。是真無我也。眾生痴迷不能自信。故以記為妄授。菩薩大悲不舍救度。故避走之際猶切示之。 △四雙約名行。 以其常作是語故(至)號之為常不輕。 △四聞持。 是比丘臨欲終時(至)廣為人說是法華經。 始則不專讀誦而終能聞持多偈。增億萬壽廣為人說者。由其無相無我緣影俱亡故。神智真明慧命不夭。而冥契若此也。威音雖滅法音不滅。故先所說經可以具聞。然於空中聞者。示使忘能所絕影像。然後能具此法。故得二十千萬億偈也。以能所忘影像絕故。即得六根清凈功德也。前舉六根功德。方明所證之法。今舉不輕。乃示能證之人。 △五利導。 於時增上慢四眾(至)三菩提。 四眾見聞信伏隨從。所謂妙行遍彰億眾自化也。大神通力即具聞益壽是也。樂說辨力即億歲廣說是也。大善寂力即六根清凈真常功德是也。 △六積德。 命終之後(至)功德成就當得作佛。 引威音王日月燈雲自在。意明不輕積德致道。宣布法華源流之遠也。要使說是經則如威音王得大無畏。明是道則如日月燈相繼無窮。布是利則如雲自在潤覆無極。凡精持廣利期造乎此。 △三顯示今緣二。 初不輕。 得大勢於意云何(至)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明精持成己之道。以致今日其道愈光。 得大勢彼特四眾(至)教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明廣利成人之德。雖歷惡緣其利不失。 △二眾會。 得大勢於汝意云何(至)不退轉者是。 此文漏闕句義不分。合依正法華雲師子月等五百比丘比丘尼。又加優婆夷。乃成四眾。正法華雲。五百清信士五百清信女。 △四結顯勸持。 得大勢當知(至)常應受持讀誦解說書寫是經。 結顯廣利勸令精持也。 △五以偈重宣三。 初頌精持遠因。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過去有佛(至)疾成佛道。 將導者。後曰將前曰導。言威音以神智妙力。前後導達群生。使趨於道也。計著於法。謂拘
束教迷佛性義也。其罪畢己等者。謂慢眾畢是罪已。復遇不輕臨終聞經而教化成就也。不輕命終值無數佛。即日月燈雲自在等。 △二頌顯示今緣。 彼時不輕(至)聽法者是。 △三頌結顯勸持。 我於前世(至)如是經典。 結顯廣利也。令住涅槃。謂令得真常道果也。 億億萬劫(至)疾成佛道。 勸令精持也。以億劫乃聞億劫乃說。故當生難值想而深信精持。以成就佛道也。顯妙勸持文終於此。 △三流通分二。 初敘義分科。 自神力品發起囑累品付授。其餘六品全體前法。示現行境流通此道。名以行契智常然大用之門。蓋藥王妙音觀音妙嚴化跡。皆現實相行境以契前智境。而終於普賢常行。故名常然大用。 妙法蓮華經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 △二依科別釋八。初發起流通二。 初敘義。 正宗既終。意將傳付利澤萬世。是以菩薩伸請。如來即現神力嘉贊經德。以發起群心使廣流布。故名如來神力品。而為發起流通也。 △二釋文四。 初菩薩伸請。 爾時千世界微塵等菩薩摩訶薩(至)而供養之。 即湧出品佛所化眾。於前顯跡勸持。於此伸請流通也。廣說即利他。受持即自利。 △二神力嘉贊二。初神力顯勝六。 初現舌放光。 爾時世尊於文殊師利等(至)皆悉遍照十方世界。 出廣長舌上至梵世者。現辨說之神力也。放無量光遍照十方者。現智照之神力也。將贊經德先現神力。始自出舌放光。以至震動諸天通達佛土。終乃結雲。若以如是神力。於億萬劫說此經德。猶不能盡者。極顯斯經勝妙也。如來神力乃法界體中無作妙用。華嚴雲。幻師之幻法能現種種事。修羅變作身齊等須彌山。龍王瞬息雨悅澤遍天下。彼具貪嗔痴神力尚如是。何況法界慧具足自在力。然則舌至梵世光遍十方。特法界慧中一微用耳。舊住菩薩即在此娑婆下方住者。梵世即初禪天。 眾寶樹下師子座上(至)然後還攝舌相。 此釋迦分身諸佛亦以同道助發。 △二現聲震動。 一時謦欬俱共彈指(至)地皆六種震動。 於數寸之舌現至梵世。一會之頃現百千歲。又一謦欬彈指而其聲能遍十方震大地。皆顯神力勝妙也。 △三假彼通力。 其中眾生天龍夜叉(至)皆大歡喜得未曾有。 十方異界眾生礙心。而能見此娑婆佛事。乃因佛神力假彼通力。蓋顯勝妙也。 △四諸天歸依。 即時諸天於虛空中高聲唱言(至)皆共遙散娑婆世界。 此皆神力或使。 △五合異達礙。 所散諸物從十方來(至)如一佛土。 此又神力變現。 △六結顯經德。 爾時佛告上行等菩薩大眾(至)說此經功德猶不能盡。 上行即湧出眾首也。舌相之廣身光之遠。一謦欬一彈指。而能動六震感諸天。以至合異達礙。則神力可謂至大。而不能說盡經德者。如來一切深妙功德盡萃此經。不可勝窮故也。 △二嘉贊秘妙。 以要言之(至)皆於此經宣示顯說。 所有之法即道場所得者。自在神力即稱性示現者。秘要之藏即法之不可示者。甚深之事即心之不可傳者。皆於此經盡之。所以功莫盡說也。 △三正發流通。 是故汝等(至)諸佛於此而般涅槃。 當知是處已下。明諸佛修證。始終不離此法。故所在之處皆應欽奉。 △四以偈重宣三。 初頌神力顯勝。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諸佛救世者(至)地皆六種動。 頌現舌放光現聲震動。 以佛滅度後(至)不可得邊際。 頌結顯經德。 △二頌嘉贊秘妙。 能持是經者(至)教化諸菩薩。 成佛之道。分身之理。教化之法。皆不離此。 △三頌正發流通。 能持是經者(至)亦令得歡喜。 道得其傳稱佛心故。 諸佛坐道場(至)一切無障礙。 能持是經。則一切徹了左右逢原。復何障礙。 於如來滅後(至)畢竟住一乘。 上皆贊發流通之德也。下結勸。 是故有智者(至)決定無有疑。 妙法蓮華經囑累品第二十二 △二付授流通二。 初標敘。 以言托之曰囑。以法系之曰累。欲使傳續妙法利達無窮。故曰囑累而為付授流通也。然法會未終遽說囑累者。此經以智立體以行成德。前之開佛知見明一大事。立體之法既備。故說囑累以明佛佛授手之要止此而已。後之以行成德者。唯體前法推而行之。更無別法。既無別法則於此囑累宜矣。華嚴有三十九品。敷列修進至等覺位終。如來出現品才三十七。遂即囑累流通。而後說普賢常行及善財南遊二品。亦以前法既備。後唯躡前以成行德。更無別法故也。又前彰智境。所以簡情顯解。後示行境。欲其解終趨行故於此辨焉。所謂行境者。無復簡顯無復情解。唯全體運用之而已。觀曰若不洞明前解。無以躡成後行。又須忘絕前解然後能入行境。是故行由解成行起解絕。則後之行境非言所及非解所到。亦非囑累所能相授矣。學者當進乎此。闍那笈多後翻此經。移囑累置卷末。失華嚴之旨矣。 △二釋文六。 初世尊囑累。 爾時釋迦牟尼佛(至)令一切眾生普得聞知。 再三摩頂示諄勤也。首楞嚴等諸秘密教謂之佛頂。表無上法。諸佛授記付囑皆摩其頂。表授無上法也。無量菩薩。即從地湧出者。 △二示流通行。 所以者何(至)示教利喜。 所以令其廣宣此法者。使學如來三行與諸眾生施大法利也。一大慈悲行平等滋濟。二無慳吝行竭內外財。三無所畏行不憚煩難。如是乃能與諸眾生三種智慧。佛智離二乘見。如來智離菩薩見。自然智離諸證取。不由他悟。通唯一乘實智也。但隨德用異稱耳。信如來智慧。謂能信種智趣向一乘者。當為說是經。令得佛慧而不滯二乘也。余深妙法指權漸教也。亦曰深妙者。是法皆為一佛乘故。 △三結勸成行。 汝等若能如是。則為已報諸佛之恩。 乃所謂將此深心奉塵剎也。 △四時眾稟命。 時諸菩薩摩訶薩(至)願不有慮。 佛三囑以示勤。眾三反以示敬。 △五遣化留塔。 爾時釋迦牟尼佛(至)多寶佛塔還可如故。 令分身各還者。示法得其傳化身遂隱。留寶塔如故者。以後說未周。尚須圓證。 △六眾得法喜。 說是語時(至)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一喜遣化達隱顯之道。二喜留塔得復聞之法。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六之二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六之三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 戒環 解 妙法蓮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 △三苦行流通二。 初標敘。 藥王昔為喜見菩薩。精苦為法燒身然臂。其於釋迦法中受持是經。一切天人無如之者。今示其本因。使人跂慕共尊此道。故名藥王本事。而為苦行流通。即宿王請問難行苦行是也。竊觀此經以智立體以行成德。前之智境所以遣情顯解。後之行境欲其解終趍行。如藥王之燒身。妙音之隨應。觀音之普門。妙嚴之轉邪。普賢之勸發。皆示實相行境。使人忘情絕解隨行悟入。故說是藥王品時。八萬菩薩得解一切語言。則以苦行成圓通之德也。說妙音品時。華德菩薩得法華三昧。則以妙行成實相之德也。說普門品時。八萬之眾發無等等心。則以圓行成最上之德也。及說陀羅尼品。則六萬八千人得無生法忍。說莊嚴王品。則八萬四千人得法眼凈。此又以神力正力助成德行。乃至說勸發品時。沙數菩薩得旋陀羅尼。塵數菩薩具普賢道。則以常行成不德之德也。夫能底此則法華妙行至矣盡矣。故終會焉。然始於苦行終於常行者。將欲以行成德非精心苦志無以深造。故必精苦而後造妙。造妙而後能圓。能圓而後真契普賢常行。亦教之序也。 △二釋文十二。 初宿王發問。 爾時宿王華菩薩(至)及此聲聞眾聞皆歡喜。 此品因宿王華髮起者。為明宿世弘經自在之因。 △二佛示往因三。 初所師之佛。 爾時佛告宿王華菩薩(至)七十二恆河沙大聲聞眾。 智慧真光幽明並燭不為物累。故號日月凈明德。眷屬法侶三乘體具。 佛壽四萬二千劫(至)以為供養。 女有五障及四趣皆難報。樹去台一箭道。言其蔭廣也。 爾時彼佛為一切眾生(至)說法華經。 藥王尊經自此始。 △二因經得道。 是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至)得現一切色身三昧。 精進一心滿萬二千歲。而後得現一切色身者。一切色身不離根塵中現。所言滿萬二千歲。即依根塵十二處圓融互照。至於功行滿足之時也。圓融互照得其實相。則知根根塵塵一切色法咸一實相所現。由是以一實相融一切根塵。於一根塵現一切色法。交徹融攝重重無盡。是名滿萬二千歲。得現一切色身三昧。此即深證實相行境也。華嚴多舉過量劫數直明。以無限智悲修如是行。曾無限量之心。此經過量之數。凡皆如之。 △三苦行遵奉三。 初神力供養。 得此三昧己心大歡喜(至)以供養佛。 此三昧香非人間比。所以六銖價直娑婆也。二十四銖為一兩。六銖言少分耳。 △二然身供養。 作是供養已從三昧起(至)作是語已而各默然。 神力所化不過外財。財不及法。故復然身作法供養。薰陸乳香也。兜樓婆草香。畢力迦丁香。膠香松香也。即服諸香。又飲華油滿千二百歲。表以妙德妙行凈治根塵也。香油外塗。表內外俱凈也。寶衣纏身灌諸香油。以神力然身光明遍照等。表被忍辱衣資妙行力。以智慧火爍滅幻緣。顯發真光照明法界。此皆顯示法力行境。所以諸佛贊言。是真精進真法供養也。彼華香繒幡之勝特外物耳。國城妻子之重特愛緣耳。非法供養故皆不及。夫為法不顧其身。非特佛氏也。至人得道皆能外形骸忘死生。或喪之若遺土。或喜之如決疣。若楊雄不羨久生。孔聖甘於夕死。凡以達本知當恃有不亡者存。而蘄脫乎塵垢患累故也。而大聖又能固之以悲願濟之以神力。故燒身然臂曾無憂吝。世俗或駭其所為在。至人觀之。與遺土決疣一而已。亦以妙覺圓照離於身見得蘊空故。乃能如是。若識見未亡諸蘊違礙。不達法行空慕其跡。是徒增業苦為妄作之凶矣。十住斷結經雲。過去有女名提謂。孤寡多難。或告之曰。今身之厄由前世之罪。欲滅前罪莫若捨身。有道人辨才曰。先身罪業隨逐精神不與身合。徒自燒身。何於苦惱欲求善報。故律制燒身然指悉皆得罪。而大乘或聽許者。以大乘之人法行備故。非妄作故。 其身火然千二百歲。過是以後其身乃盡。 直使六根六塵一切洞徹。故千二百歲其身乃盡。 △三後身供養四。 初生處。 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至)忽然化生。 三昧功成不為身累。生死去來猶如夜旦。 即為其父而說偈言。 大王今當知(至)為求無上慧。 敘前緣也。 說是偈已(至)我今當還供養此佛。 先供佛已謂然身之後也。於然身之後得陀羅尼及聞萬億偈。乃依法性身而得。依法性土而聞也。由依性土而聞故。有八百萬億等偈。蓋亦稱性而說也。初聞經之後得現身三昧者。由證得法身故。應物現形無非妙體也。然身之後得語言總持者。由離諸相見故。圓通眾音無非真說也。體無非妙則森羅萬象皆一切色身。說無非真則[少/隹]噪鴉鳴皆語言三昧。非深證行境超情離見者。何以與此。甄迦羅等即俱舍論六十大數中。第十六十八二十之數。 △二再覲。 白已即坐七寶之台(至)合十指爪以偈贊佛。 容顏甚奇妙。光明照十方。我適曾供養。今復還親覲。 敘往昔然身之緣也。 爾時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至)世尊猶故在世。 師資道合知其將化。故發此問。 爾時日月凈明德佛告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至)於夜後分入於涅槃。 佛法通指三乘菩提法。別指大乘菩薩弟子言法眾。三千寶界言化境。寶樹給侍言所御。來以舍利起塔者。戒定余勛欲沾無際故也。若干者。不定之數。意任其緣力耳。 △三供涅槃。 爾時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至)垂諸幡蓋懸眾寶鈴。 現滅不滅聖意所知。而悲感戀慕者。示與眾生同一悲仰耳。須彌四海剡部居南。言海此岸。即南岸出美栴檀。積之為??以奉闍維。示誠敬也。佛說火化之法。在己則顯三昧之力播熏練之功。故化火自焚舍利迸透。在人則掩臭腐之穢免螻蟻之食。使其魄不滯其神清升。而此方以卧淤膿於荒郊。埋腐骸於朽壞為是。且以火化為不忍。方其穴地負土全體而坑之。為可忍耶。二皆出於不得已耳。達者觀之。一等歸盡則卧淤埋腐。不若火化之愈矣自道觀之。沈之可也露之可也。衣薪而棄諸溝中。袞文而納諸石擲無不可者。奚足為焚瘞之競。 △四供舍利。 爾時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至)一切色身三昧。 昔之然身為離相見。今復然臂為除法執。故令小乘離諸見執發正道心。根境圓融故。皆得住現身三昧也。昔之求佛滿萬二千歲。今之然臂復七倍其久者。言益以無限智悲行菩薩大行。如其智悲有限。何足以化無數無量之人。 爾時諸菩薩(至)而今燒臂身不具足。 愛見未忘故哀其不足。此初心菩薩而已。 於時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至)福德智慧淳厚所致。 臂之於手為辟。能役眾指而我無所役。則兩臂表我執法執根本也。我執能生煩惱續諸生死。法執能生所知礙正知見。舍一存一則為二乘。故舍兩臂必當得佛。還復如故者。若果得佛即無所舍矣。此非淺薄所能。故稱淳厚。 當爾之時(至)一切人天得未曾有。 以非常之事感非常之瑞。人天因是得大法利也。上皆敘往因。 △三結指今緣。 佛告宿王華菩薩(至)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數。 此結答若干難行苦行之問。 △四勸睎法行。 宿王華若有發心(至)而供養者。 手足之指譬微細執著。能障菩提故。欲得菩提者。雖未能頓舍。且欲微而損之。亦勝有為之福。故曰能然一指勝諸供養。夫聖人言行動必有法。非徒教末代然手足以求福也。苟不明此。殘形焚穢竟何益耶。故藥王將欲然身。且以法行凈治根塵。使功行滿足。然後以神通力化火自焚。其光能照河沙佛界。後人慾晞其跡。如斯可矣。 △五廣令尊奉。 若復有人(至)其福最多。 七寶供養其福有限。一偈超悟非限量福。 △六廣顯勝德十。 初深大。 宿王華譬如一切川流江河(至)最為深大。 川流江河已異於溝港。而海為深大。如來所說已異於小乘。而此為第一。 △二最上。 又如土山黑山(至)於諸經中最為其上。 環須彌之外有土山黑山。而堅大不及鐵圍。大海之內有十寶山。而貴高不及須彌。土山黑山譬人乘天乘之經。鐵山寶山譬二乘菩薩乘之經。須彌則譬一乘之經。故曰最上。 △三照明。 又如眾星之中(至)最為照明。 諸經設法為破昏冥。然微茫漸顯如星之照。此經頓悟陰翳俱盡。圓融廓徹如月之明。 △四除暗。 又如日天子能除諸暗(至)能破一切不善之闇。 日光出時不與冥合。人得正智諸闇自除。 △五最尊。 又如諸小王中(至)於諸經中最為其尊。 前言最上明部分。此言最尊明威德。 △六統攝。 又如帝釋(至)諸經中王。 三乘之教隨機稱尊不能相攝。此經會三歸一為諸經之正統。 △七作怙。 又如大梵天王(至)及發菩薩心者之父。 大梵即娑婆界主。父言為之依怙。 △八乘勝。 又如一切凡夫人中(至)亦為第一。 四果未離凡位而支佛為第一。以根利故。眾生未離凡夫而因經為第一。以乘勝故。 △九增進。 一切聲聞辟支佛中(至)最為第一。 前於凡夫推第一。此於三乘推第一。後於佛位推第一。乃增進顯勝也。 △十圓顯。 如佛為諸法王。此經亦復如是。諸經中王。 總而舉之。以圓顯勝德也。然顯經勝德只此可盡。而必引諸義者。明妙法隨機在處皆勝故也。 △七廣顯勝功三。 初總標。 宿王華此經能救(至)充滿其願。 △二喻明。 如清涼池(至)如炬除暗。 燈能發明未能除暗。 △三合顯。 此法華經亦復如是(至)能解一切生死之縛。 眾生眾苦病痛縛著。皆因迷妄。能開佛知見則一切皆離。 △八廣顯勝益五。 初書持益。 若人得聞此法華經(至)籌量多少不得其邊。 △二供養益。 若書是經卷(至)所得功德亦復無量。 薝蔔已下皆華名。以此熏作香油。 △三聞品益。 宿王華若有人聞(至)儘是女身後不復受。 為正因故功德無邊。女人能持可盡障漏。 △四勤修益。 若如來滅後後五百歲中(至)諸垢所惱。 大集經雲。佛滅後初五百歲解脫堅固。第二五百歲禪定堅固。第三多聞堅固。第四福德堅固。第五斗諍堅固。即後五百歲也。斗諍堅固則善根難得。故雖女人可致勝福。此就劣顯勝意兼男也。貪瞋痴為根本煩惱。憍嫉等垢為隨煩惱。既生安養。所依者凈業。所會者善人。故無垢惱也。 得菩薩神通無生法忍(至)千佛共說不能令盡。 心法俱寂而能照用。名菩薩神通無生法忍。心寂根凈故能見多佛。華嚴十地菩薩功圓智滿心境交徹。能見多百佛至多百千億那由他佛。其意同此。非有為福故不能焚漂。稱實相德故說不能盡。 汝今已能破諸魔賊壞生死軍。諸餘怨敵皆悉摧滅。 贊其所得法忍妙力也。諸魔賊即五陰煩惱等。生死軍即無明六識等。賊言侵害。軍言攻擊。余怨即隨情對境之惑業。以得是忍故皆悉摧滅。 善男子百千諸佛(至)無有與汝等者。 上皆諸佛遙贊之言。 宿王華。此菩薩成就如是功德智慧之力。 結勤修益也。 △五隨喜益。 若有人聞(至)所得功德如上所說。 一稱經名則蓮華出口。一能隨喜則法香在身。善種不亡功成自著。如上者指隨喜品。 △九結顯流布。 是故宿王華(至)病即消滅不老不死。 真知見力卻痴愛病。是為良藥也。痴愛病除則生死緣斷頓證真常。何復老死。如般若智照能空五蘊度苦厄無老死。是也。 △十令敬持人。 宿王華汝若見有(至)應當如是生恭敬心。 散華作念等。令生心如佛想也。取草者。佛成道時取吉祥草為座。 △十一聞品成行。 說是藥王菩薩本事品持(至)語言陀羅尼。 喜見聞經即得現身三昧。及然身之後即得語言總持。為證得法身離諸相見。而洞契妙圓故也。及其然臂則聲聞得住現身三昧。今說本事則菩薩得解語言總持者。蓋由悟其然身然臂之事。亦能離諸見執洞契妙圓。此所謂以苦行成圓通之德也。然皆得三昧又得總持者。現身三昧隨類分形。語言總持隨類說法。二者蓋常相需而皆由妙法所證。故說妙音品時。諸菩薩眾亦得是三昧及陀羅尼。 △十二多寶結贊。 多寶如來於寶塔中(至)利益無量一切眾生。 非宿曾成就聞持自在之德。不能發起是利。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六之三卍續藏 第 30 冊 No. 0602 法華經要解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七之一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 戒環 解 妙法蓮華經妙音菩薩品第二十四 △四妙行流通二。 初標敘科名。 妙音者深體妙法。能以妙音隨應演說。而流通是道者也。名雖妙音實彰妙行。觀其往昔植因。於雲雷音王佛所獻樂奉缽。蘄在妙音說法妙行隨應。故報生宿智佛國。果能有是神力。今使學者體其妙行。而隨應說法闡揚斯道。故說妙音品為妙行流通。夫體妙音則不滯言詮。能隨應則不局心跡。不滯不局所以為妙行也。繼此復有圓行常行。而次前苦行說者。將欲以行成德必精心苦志然後造妙。造妙然後能圓。能圓然後真契普賢常行。已如前解。 △二釋其文義九。 初釋尊光召。 爾時釋迦牟尼佛(至)諸佛世界。 開會及召分身。但放眉間毫相。今召妙音乃兼放肉髻光者。肉髻為無見頂相。為最上果光。蓋將宣示妙圓之行乃極果行相。故以極果之光召現也。佛有九十七種大人相。肉髻頂其一。 過是數已有世界(至)遍照其國。 華嚴與菩薩所從來國表所行之行。本所事佛表所證之果。凈光莊嚴即依智之行也。凈華宿智即依行之智也。智行互嚴因果合體。妙音妙行依此示現。 △二妙音玄應七。 初經家敘德。 爾時一切凈光莊嚴國中(至)諸大三昧。 植德供佛成就深智。言福慧兩足。三昧此雲正定。圓覺雲。三昧正受者。謂正定中受用之法簡異邪受。非謂梵語三昧此雲正受也。故寶積雲三昧及正受。妙幢相者。摧邪表正而不住相也。法華三昧深入一乘證諸實相。凈德三昧眾德真凈物莫能染。宿王戲者本智自在無所滯著。無緣則照而常寂。智印參合萬法。解一切語言謂了皆真說。集一切功德謂萬德圓備。清凈三昧纖塵不立。神通遊戲變現自在。慧炬以能破痴暗。莊嚴王以總攝妙行。凈光明者得妙智明。凈藏者得法眼藏。不共謂二乘不及。日旋則大千圓照。得如是等河沙三昧。謂交徹融攝重重無盡。皆妙音所具也。由具此故能成妙行流通妙法。 △二妙音發跡二。 初白彼佛。 釋迦牟尼佛光照其身(至)葯上菩薩。 此皆靈山法眾。 爾時凈華宿王智佛(至)如來功德智慧莊嚴。 娑婆佛身乃隱勝現劣。比光嚴勝身。在分別心遂生劣想。如來正見本絕異同。故宿王以彼此異跡為告。而妙音以如來三德而答。示無劣想也。三德皆稱如來者。謂今我所往其力用其神變其莊嚴。皆假如來之德。皆出如實之道。則於一切法無不如矣。何復勝劣之異哉。是以現種種形說種種法。而於神通智慧無所損減。為如故也。 △二現此瑞。 於是妙音菩薩不起於座(至)甄叔迦寶以為其台。 將與八萬菩薩俱共發來。故先現此瑞。甄叔迦此雲鸚鵡寶。赤如其觜故。 △三文殊問瑞。 爾時文殊師法王子(至)甄叔迦寶以為其台。 此皆行境依智示現。故假文殊智體而問。 △四釋尊垂答。 爾時釋迦牟尼佛(至)亦欲供養聽法華經。 △五文殊願見。 文殊師利白佛言(至)彼菩薩來令我得見。 請問之辭皆為機發。 △六多寶為現。 爾時釋迦牟尼佛(至)欲見汝身。 文殊願世尊以神通力為現妙音。而世尊反命多寶者。多寶以神通願力在處證經。欲假其神通願力故也。 △七妙音來覲。 於時妙音菩薩於彼國沒(至)百千天樂不鼓自鳴。 與八萬四千菩薩俱來者。示妙行隨應廣化塵勞也。蓮華遍雨天樂自鳴。表妙行隨處示現妙音離於作意。 是菩薩目(至)如那羅延堅固之身。 此言其四萬二千由旬之相好也。和合猶聚集也。肇法師雲。那羅延天力士名。端正殊妙志力雄猛。 入七寶台上升虛空(至)頭面禮足奉上瓔珞。 示以法寶莊嚴法身。 而白佛言(至)眾生能降伏諸魔怨不。 問示居堪忍事也。貪恚痴慢等皆堪忍難度之事。五情言五欲。諸魔言五陰。 久滅度多寶如來(至)堪忍久住不。 上皆宿王傳問之辭。 世尊。我今欲見多寶佛身(至)故來至此。 寶塔高遠仗佛求見。表尊敬耳。佛於囑累品。從法座起時已出塔。故云多寶佛塔還可如故。舊謂二佛至此尚同座。而妙音能見釋迦不見多寶。徒構疑難。 △三華德問因。 爾時華德菩薩白佛言(至)有是神力。 華德即妙莊嚴王后身。欲助揚妙因故發此問。 △四釋尊答示五。 初敘往因。 佛告華德菩薩(至)劫名喜見。 佛名雲雷音者。一音利潤開覺群動也。國名現一切世間。若根身器界皆能隨應也。劫名依上而立。由利潤隨應故時眾喜見。 妙音菩薩於萬二千歲(至)有是神力。 樂宣法皆。缽為應器。樂獻十萬種伎者。示欲廣宣妙法也。缽奉八萬四千者。示欲應化塵勞也。故今果有妙音隨應之神。 △二顯今跡。 華德於汝意云何(至)今此妙音菩薩摩訶薩是。 △三明德本。 華德是妙音菩薩(至)百千萬億那由他佛。 △四明應化二。 初總舉。 華德汝但見妙音菩薩(至)說是經典。 △二別明二。 初略敘。 妙音觀音應化應化皆能現十界。身自天人獄鬼畜修羅名六凡。聲聞辟支菩薩佛名四聖。是為十界。 △二隨釋。二初應六凡眾八。 初應諸天眾。 或現梵王身(至)或現毗沙門天王身。 △二應王臣士庶。 或現轉輪聖王身(至)或現婆羅門身。 △三應入道四眾。 或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 △四應主婦童真。 或現長者居士婦女身(至)或現童男童女身。 △五應八部類。 或現天龍夜叉(至)而說是經。 △六應三惡趣。 諸有地獄餓鬼畜生及眾難處。皆能救濟。 諸應皆言現身說經。獨於惡趣不言者。惡趣方沈幽昏無由聞經。但以神力救濟而已。 △七應宮禁等。 乃至於王后宮變為女身。而說是經。 △八牒前廣顯。 華德是妙音菩薩(至)亦復如是。 此有三節。初牒在此娑婆救濟。二牒神變智照之功。三牒此方如是十方亦然。是謂廣顯也。言種種變化而神智無損者。前所謂得如來三德能一切如故也。言智慧明照者。方便開導也。各得所知者。隨類各解也。 △二應四聖位。 若應以聲聞形得度者(至)示現滅度。 △五總結答。 華德妙音菩薩摩訶薩(至)其事如是。 △五請問三昧。 爾時華德菩薩白佛言(至)度脫眾生。 △六佛答所問。 佛告華德菩薩(至)能如是饒益無量眾生。 如凈摩尼隨方現色。妙行流通期至於此。 △七大根同證。 說是妙音菩薩品時(至)亦得三昧及陀羅尼。 及解一切語言陀羅尼也。諸菩薩皆具體而微者。故因說是品皆得發明。 △八妙音還歸。 爾時妙音菩薩摩訶薩(至)作百千萬億種種伎樂。 於彼發來所經亦爾。示來往經行不離是道。 既到本國(至)得現一切色身三昧。 菩薩舉措自他兼利。 △九聞品成行。 說是妙音菩薩來往品時(至)華德菩薩得法華三昧。 無生法忍者。證妙法之體。法華三昧者。得實相之用。此所謂以妙行成實相之德。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五圓行流通二。 初略敘科儀。 單發為聲。雜比為音。於世間眾苦雜聲齊觀並救。號觀世音妙圓之行。自一心出應無不遍。號曰普門。此繼前品說者。妙音現形說法救濟眾難。與觀音無異。但略而未普妙而未圓。觀音不離是行。而能觀其音聲隨響而答。大千圓應無去來相。所謂自在之業普門示現則進於妙音。其實二聖一道相為始終耳。故後頌觀音之德而兼雲妙音。是知二聖一道也。即妙音之行而演為普門。是知相為始終也。夫欲體前之法須兼二行。從妙而普有始有終然後圓備。故繼妙音說普門品。為圓行流通。文殊於華嚴會終現法化已。南歷人間說普照法界修多羅門。所以圓彰前法體用。善財歷百城已到普門國。成就阿僧祇法門。遂能於諸有中普現其身。斯皆以行成德使圓而普也。觀彼設法次序名義。與此宛同。 △二依科正解十。 初無盡發問。 爾時無盡意菩薩(至)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將顯普門而因無盡意發起者。表普門圓行應現無盡也。若愚贊雲。世界無邊塵擾擾。眾生無數業茫茫。愛河無底浪滔滔。是故我名無盡意。觀音之行亦若是矣。 △二佛答名緣二。 初答總相。 從此至受持名字。名十四無畏功德。 佛告無盡意菩薩(至)皆得解脫。 此於眾苦雜聲齊觀並救也。於音言觀者。以觀智應物之謂。觀即真觀凈觀智慧慈悲是也。觀觀之體聞聞之性。本無苦樂。眾生不能返聞。循聲流轉故受諸苦惱。觀音不隨聲塵妄起知見故一切解脫。而令苦眾生持其名。蒙其觀者亦得解脫。實真凈慈悲觀力加被故也。昔琳法師稱名七日而免難於唐。孫敬德誦經千遍而全生於魏。即脫諸苦惱之驗也。 △二答別相三。初脫外業五。 初脫三災。 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至)名觀世音。 楞嚴明十四無畏功德。一者由我不自觀音以觀觀者。令苦眾生觀其音聲即得解脫。夫不自觀音以觀觀者。即離塵復性之真觀也。離塵復性則諸妄自脫。故能令苦眾生蒙我真觀即得解脫。二者知見旋復則火不能燒。三者觀聽旋復則水不能溺。蓋見覺屬火聞聽屬水。知見旋則離火塵。聞聽旋則離水塵。幻塵既離真性斯復。所以無能燒溺也。能旋見聽則煩惱之火貪愛之水皆無能燒溺矣。四者滅妄斷殺則鬼不能害。皆由離塵復性之觀力加被也。昔於相國問黑風漂墮之義於紫玉。玉呼名諷之。公悖然變色。玉曰。便是黑風漂墮。則凡不能離塵循聲流轉。一念漂墮皆如是也。 △二脫刑戮。 若復有人臨當被害(至)而得解脫。 此由菩薩以六根消復。同於聲聽之力。加之以同聲聽無復形礙。故使刀兵猶割水吹光。性無損動。 △三脫鬼害。 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夜叉(至)況復加害。 此假聞熏精明之力。爍諸痴暗故鬼不能視。斷滅妄想心無殺害。故害不能加。 △四脫囚系。 設復有人若有罪若無罪(至)皆悉斷壞即得解脫。 此由音性圓消離諸塵妄之力加之。塵妄既離則身相不有。故枷鎖自脫。 △五脫怨賊。 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怨賊(至)稱其名故即得解脫。 此由滅音圓聞遍生慈力加之。蓋因聞兩立則物我成敵。滅音圓聞則內外無待。故能遍慈而卻敵也。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結外業也。 △二脫內業三。 初淫。 若有眾生多於淫慾(至)便得離欲。 此由熏聞離塵色所不劫之力加之。蓋眾生以欲習合塵故為色劫。一蒙妙力則欲愛乾枯根境而不偶。雖有妖色不能劫動。故便得離欲。 △二恚。 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嗔。 此由根境圓融無能所對之力加之。蓋嗔由違情而起對境而生。圓融則無違無對。則不嗔矣。 △三痴。 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痴。 此由消塵旋明朗徹無礙之力加之。以痴由妄塵所蔽無明所覆。消塵則無蔽朗徹則無覆。故能旋復真明永離痴暗也。內業有十。而壞滅法身唯淫怒痴為甚。故舉三以兼余。上皆依楞嚴漸說。自頓言之。三毒水泡元無自性。知觀觀者豈不便離。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至)是故眾生常應心念。 結內業也。 △三示福應。 若有女人設欲求男(至)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 融形涉世遍事諸佛。為法王子之力加之。即生男。圓通合界承順如來。受領法門之力加之。即生女。 若有眾生(至)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 此第十四無畏功德也。楞嚴雲。此大千界現住世間有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修法垂範方便利生。持名供養得無量福。而持觀音名其福齊等。蓋由觀音得真圓通。一多平等彼我無二故也。 無盡意(至)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 總結十四無畏之福。 △三問現形說法。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至)其事云何。 △四佛答所現二。 初且略敘。 即三十二應也。觀音於楞嚴會上自說。我昔供養觀音如來。授我如幻聞熏聞修金剛三昧。與佛如來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應入諸國土。始自佛身終至人非人等。為三十二。皆以無作妙力自在成就。 △二正科釋二。 初現四聖。 佛告無盡意菩薩(至)而為說法。 但舉三聖者。妙音品開菩薩位。此則合在佛位。應讀為膺。當其根而應之也。 △二現六凡眾三。 初現天。 應以梵王身得度者(至)而為說法。 梵王為初禪天主。帝釋為忉利天主。自在天居欲界頂。大自在天居色界頂。天大將軍統領鬼神。四天王統領世界。毗沙門居北方為最尊。初二從顯舉。以梵釋常隨佛故。次四從總舉。謂欲界之總。色界之總。鬼神之總。世界之總也。 △二現人三。 初現王臣士庶。 應以小王身得度者(至)而為說法。 妙音品先言輪王。次言小王。乃總別兼舉。此從總舉。合依正法華言輪王。輪王統四天下。小王治一[邱-丘+(看-目)]國。長者族姓推尊。居士清節養素。宰官判斷[邱-丘+(看-目)]邑。婆羅門術數攝衛。 △二現入道四眾。 應以比丘比丘尼(至)而為說法。 前二出家持大戒。後二出家持五戒。 △三現主婦童真。 應以長者居士(至)而為說法。 △三現神。 應以天龍夜叉(至)而為說法。 手執金剛護佛法者。六凡止舉天人神三類者。舉得度者而已。若地獄鬼畜方沈幽昏未應得度。則漸滅其苦。於頌見之。 △三結所現。 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至)度脫眾生。 △五勸興供養。 是故汝等(至)皆號之為施無畏者。 △六無盡興供。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至)受此法施珍寶纓珞。 妙音供養釋迦特奉纓珞。無盡供養觀音亦奉纓珞。皆表法寶莊嚴。故曰法施。 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至)一分奉多寶佛塔。 普門性中本無施受。但為物故施愍物故受也。分奉二尊者。示為四眾莊嚴福聚也。 △七總結前文。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至)游於娑婆世界。 結答云何游此之問。 △八以偈重頌二。 初無盡重聞。 爾時無盡意菩薩以偈問曰。 世尊妙相具。我今重問彼。佛子何因緣。名為觀世音。 △二釋尊偈答二。 初總敘。 具足妙相尊(至)能滅諸有苦。 △二別答八。初頌脫外業五。 初頌三災。 假使興害意(至)波浪不能沒。 於水言漂。浪則兼風災。自此至電雹消散。皆頌外業。在長行為十四無畏。而頌文事相不同。又加傍頌者。十四無畏特舉大略。實具一切功德故也。次傍頌險難。 或在須彌峰(至)不能損一毛。 言峻利之極尚不能損。況其小難。 △二頌怨賊。 或值怨賊繞。各執刀加害。念彼觀音力。咸即起慈心。 △三頌刑戮。 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 △四頌囚系。 或因禁枷鎖。手足被杻械。念彼觀音力。釋然得解脫。 次傍頌詛毒。 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 具正念者橫逆莫加。出爾反爾自貽伊戚。 △五頌鬼害。 或遇惡羅剎。毒龍諸鬼等。念彼觀音力。時悉不敢害。 次傍頌蛇獸。 若惡獸圍繞(至)尋聲自回去。 信謂兕無所投角兵無所投刃也。次傍頌災變。 雲雷鼓掣電。降雹澍大雨。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 雷電調適為常。鼓掣為變。陰包陽則為凝雹。陰過陽則為大雨。是皆災變故欲其消散也。 △二頌脫內業。 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眾生由無妙智力故。為欲恚痴之所困逼。 △三頌現形說法。 具足神通力(至)以漸悉令滅。 智方便即所謂有慧方便也。雖三惡趣方沈幽昏未應得度。亦與漸滅其苦。 △四結顯觀智。 真觀清凈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 其所以觀音脫苦能施無畏現形度生。皆五觀之力。故此結顯也。真以息妄。凈以治染。智以破惑。悲以拔苦。慈以與樂。以是五觀加被群迷故。妄染惑苦應念息滅。所以常願仰而依之。然性本圓澄。因迷起妄。惑染既生故觀智繁設。苟無妄染則真凈不立矣。蓋以真息妄等事。皆聖人不得已也。故楞嚴曰。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 △五重嘆觀智。 無垢清凈光。慧日破諸暗。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 無垢慧日嘆觀智之體。伏災普照嘆觀智之用。伏災言脫苦。普照言現形。 △六總嘆說法。 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焰。 戒教戒也。法身無體以悲為體。故教戒所行如雷作動。聖人無意以慈為意。故利澤之興如雲潤覆。 諍訟經官處。怖畏軍陣中。念彼觀音力。眾怨悉退散。 此亦傍頌施無畏德。 △七頌名勸念。 妙音觀世音(至)念念勿生疑。 觀音之行不異妙音。由能從妙而普故兼二號。以說法不滯為妙音。尋聲救苦為觀音。音性無著為梵音。應不失時為潮音。此所以勝世間音也。具是眾德故須常念不間不疑。則觀行智力無不相應矣。 △八頌德勸歸。 觀世音凈聖(至)是故應頂禮。 觀聽反入離諸塵妄。是謂凈聖。乘彼正念假之福力。是謂依怙。具一切德則隨所求而應之。不止十四無畏也。慈視眾生則擇可度而度之。不止三十二應也。其福聚如海利澤不窮。故應歸命。 △九持地贊顯。 爾時持地菩薩(至)當知是人功德不少。 持地菩薩昔遇毗舍浮佛。教之平持心地則一切皆平。是能以妙法內平自心。使外患自平。不能為害者也。故聞此品深贊其功。意顯自在之業普門之行。實為心地法門。聞持之人苟能以是平持心地。則外患自平不能為害。可以於諸怖畏能施無畏。由是自在之業普門之行遂為己有。故曰若有聞者當知是人功德不少。觀音之號或曰觀世音。或曰觀自在。其行或曰普門。或曰圓通者。依悲觀慈觀應物之德言之。故號觀世音。依真觀凈觀照心之功言之。故號觀自在。自一心而出應無不遍則謂之普門。自萬物而反照無不融則謂之圓通。其實一而已。故或以自在為號。或以自在名業。以自在為號。言心得自在。如心經稱觀自在菩薩是也。以自在名業。言行得自在。如楞嚴無作妙力是也。然諸法行無非示使平持心地。故此終以持地贊顯。 △十聞品成行。 佛說是普門品時(至)三菩提心。 無等等者。無等即物無與等。等者俱物為等。既物無與等而能與物為等。此如來最上德也。觀音體此以成普門行。隨類應化與物為等。故聞其風者皆能發如是心。此所謂以圓行成最上之德。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七之一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七之二 溫陵開元蓮寺比丘 戒環 解 妙法蓮華經陀羅尼品第二十六 △六弘護流通二。 初且略敘科。 前品從妙而圓。既備成德。然無以守衛。恐魔事或作妄沮成功。故二聖二天十神說陀羅尼咒。誓以驅辟魔障消除衰患。故名陀羅尼品。而為弘護流通也。然成德之行既妙而圓。烏有魔事耶。楞嚴曰。本覺妙明昧為頑空。一切魔鬼皆依空昧。明能破暗。故一人發真彼皆消殞。況彼群邪戀此塵勞。恐其隳裂。於三昧時僉來惱亂。是為奢摩他中微細魔事。故須防衛。茲實流通之助也。陀羅尼此雲總持。即念慧妙力諸佛密語。有一字多字無字之異。能以一字總無量法持無量義。摧邪立正殄惡生善。皆能總而持之之謂也。其體名陀羅尼。其用名咒。咒祝也。以是法而祝之。使從所祈也。咒或諸佛密語。出於心術妙用冥加之功。不可得而思議。或鬼神王名。呼其王則妖魅竄伏。以密語神名不應翻譯。故或謂之真言。 △二依文正釋七。 初藥王問福。 爾時藥王菩薩即從座起(至)如說修行功德甚多。 藥王即喜見後身。苦行持經志存弘護。故發起此品。然持經功德前品屢明。如法師品比功不過供十萬億佛隨喜品比功不過施諸外物及得少果而已。至此比功則勝供八百萬億河沙佛者。明持行益深獲功益勝也。將伸弘護先問得福者。使後世知其持行益深獲功益勝。而遞為弘護耳。 △二藥王說咒。 爾時藥王菩薩白佛言(至)即說咒曰。 安爾(一)(至)阿磨若(荏者反)那多夜(四十三) 世尊是陀羅尼神咒(至)則為侵毀是諸佛已。 由彼諸佛所授故也。次釋尊印贊。 時釋迦牟尼(至)於諸眾生多所饒益。 △三勇施說咒。 爾時勇施菩薩白佛言(至)而說咒曰。 痤(誓螺反)隸(一)(至)涅梨墀婆底(三十) 世尊是陀羅尼神咒(至)則為侵毀是諸佛已。 妙音欲詣娑婆禮覲釋迦及見藥王勇施。當知勇施乃此會上首。故特說咒諸佛亦皆隨喜者。亦隨喜擁護也。富單那熱病鬼。吉蔗起屍鬼。鳩槃茶可畏鬼。伺窺察也。 △四毗沙天說咒。 爾時毗沙門天王(至)即說咒曰。 阿梨(一)(至)拘那履(六) 世尊以是神咒(至)令百由旬內無諸衰患。 △五持國天說咒。 爾時持國天王(至)即說咒曰。 阿伽禰(一)(至)浮樓莎抳(入)頞底(九) 世尊是陀羅尼神咒(至)則為侵毀是諸佛已。 毗沙北方天王力護佛法。持國東方天王為四方首。 △六十神說咒。 爾時有羅剎女等(至)而說咒曰。 伊提履(一)(至)?醯(十九) 寧上我頭上莫惱於法師(至)亦復莫惱。 害人之鬼無甚於羅剎女鬼子母。亦誓護持則余神可知。此咒皆鬼神之名。毗陀羅等即食精氣為殃害鬼。若一日等皆熱病鬼。若男形等皆魑魅類。 即於佛前而說偈言。 若不順我咒(至)當獲如是殃。 諸羅剎女說此偈已白佛言(至)消眾毒樂。 此偈所以來咒使嚴警也。阿梨樹枝墮地自成七片。弒父母破僧為三逆。壓油多殺蟲命。弄斗躡秤或為雷霆震殺。皆重罪也。調達曾於佛會。將五百比丘散去為破和合僧。次釋尊印贊。 佛告諸羅剎女(至)應當擁護如是法師。 △七聞品成行。 說是陀羅尼品時。六萬八千人得無生法忍。 因總持妙力。得忍成行也。 妙法蓮華經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七轉邪流通二。 初且略敘科。 妙圓之行既獲弘護。又說轉邪者。弘護所以衛外。轉邪所以正內。外衛內正乃可安於妙圓。而進於普賢常行故也。天台雲。昔四比丘結契山林精持妙法。以餒乏故一人分衛。見王威仗忽生愛著。壽終。因是俗念感生為王。號妙莊嚴。其三友得道欲救其失。以其邪著非愛緣無能感動。於是一為端麗婦。二作聰明兒。托生設化。轉其邪心令歸正覺。以致法華會上為華德菩薩。今敘其本事。欲使行人以道自衛。外防見魔內絕惡覺。消息邪緣入佛知見。故為轉邪流通。此實諸佛究竟進修最後垂範也。楞嚴法會將終。說過去佛覺明分析微細魔事。使行人諸識心垢洗除諸魔褫魄。直至菩提無諸乏少。於大涅槃不生迷悶。其意同此。 △二依文正釋四。初敘本事二十五。 初化導之佛。 爾時佛告諸大眾(至)劫名喜見。 △二父子之名。 彼佛法中有王名妙莊嚴(至)二名凈眼。 凈德者雖示染身其德本凈。凈藏者妙理之所蘊。凈眼者妙智之所顯。皆其德所具也。以具妙凈理智故能轉邪而為華德。 △三二子之德。 是二子有大神力福德智慧(至)皆悉明了通達。 方便非六度之數。而通濟六度。慈悲喜舍名四無量心。大乘行法以四心為體。六度為用。道品為助。乃成佛果。而二子皆悉明了通達。三十七品者。身受心法為四念處。斷惡生善為四正勤。欲勤心觀為四神足。信進念定慧為五根。五根伏魔外為五力。念擇覺喜輕安定舍為七覺支。見思語業命進念定為八正道也。念以觀法。勤以進修。足以趣證。根能不拔。力能不屈。覺能決了。正能總攝。皆相因而設也。心性如大地。念處如種子。正勤如種植。神足如抽芽。五根如根。五力如莖。七覺如華。八正如果。二子悉具所謂具體者也。 又得菩薩凈三昧(至)於此三昧亦悉通達。 凈三昧者。凈藏凈眼之所本也。日星宿表本智別智之照用也。凈光能現眾像。凈色不為形礙。凈照照了萬法。長莊嚴非素法身。大威德藏具大神用。 △四宿王說經。 爾時彼佛(至)愍念眾生故說是法華經。 △五二子勸母。 時凈藏凈眼二子到其所(至)宜應聽受。 △六母遣化父。 母告子言(至)汝等應往白父與共俱去。 △七二子生悔。 凈藏凈眼(至)而生此邪見家。 △八凈德再勉。 母告子言(至)或聽我等往至佛所。 △九二子現變。 於是二子念其父故(至)令其父王心凈信解。 得果人能現十八變。即此類也。 △十父發凈信。 時父見子神力如是(至)可共俱往。 △十一子喜報母。 於是二子從空中下到其母所(至)三菩提心。 △十二子請出家。 我等為父已作佛事(至)以偈白母。 願母放我等(至)願聽我出家。 △十三母即聽許。 母即告言。聽汝出家。所以者何。佛難值故。 △十四勸親覲佛。 於是二子白父母言(至)諸佛難值時亦難遇。 阿含雲。妙高山下海中有一眼之龜一孔之木。龜得木孔可濟沉溺。然其木流繞須彌三千年乃一相值。且以一眼趍一孔為至難。喻佛法難值如此。蓋眾生偏見自溺而聖人且不世出故也。 △十五敘合宮德。 彼時妙莊嚴王后宮(至)能知諸佛秘密之藏。 此敘合宮有德易為勸化也。後宮之德根機純利。凈眼之德妙達實相。凈藏之德善能接濟。夫人之德深知法要。王及後宮為當機。凈藏凈眼為能教。機教相契所以易化也。集三昧者。諸佛會要三乘指歸也。故得是三昧則能知秘藏。 △十六合宮從化。 二子如是以方便力(至)繞佛三匝卻住一面。 △十七佛為說法。 爾時彼佛為王說法示教利喜。王大歡悅。 △十八舍愛回心。 爾時妙莊嚴王(至)以散佛上。 △十九佛力示現。 於虛空中化成四柱寶台(至)放大光明。 所施珠纓化成法空之座。柔忍之衣。寶覺之體。乃佛力示現以發其正念也。 △二十邪心頓絕。 爾時妙莊嚴王作是念(至)成就第一微妙之色。 時王一睹勝相。頓覺世間幻惑之色無可愛樂。故深贊佛身微妙之色。此則邪心拚絕正念現前。故得授記。 △二十一佛與授記。 時雲雷音宿王華智佛(至)其國平正功德如是。 佛號取廣蔭群生。國名取破諸邪暗。劫名取超諸貴高。皆符其因行。以一念凈信風化臣妾使皆得法利。即廣蔭行破邪行也。由是舍王位得佛位。即超諸貴高也。 △二十二舍國得道。 其王即時以國付弟(至)得一切凈功德莊嚴三昧。 於八萬四千歲修法華行。所以凈治塵勞也。過是已後。謂塵勞既凈則三昧現前。遂轉邪見染莊嚴。為功德莊嚴也。 △二十三感善知識。 即升虛空高七多羅樹(至)饒益我故來生我家。 二子神變即現十八變事。宿世善根即四人結契事。 △二十四宿王印證。 爾時雲雷音宿王華智佛(至)三菩提心。 印證前言之當也。 大王汝見此二子不(至)令住正見。 為陳二子轉邪遠因也。言歷事恆沙多佛愍念邪見眾生。則不獨今日轉妙嚴之邪耳。 △二十五妙嚴贊謝。 妙莊嚴王即從虛空中下(至)唇色赤好如頻婆果。 歷贊相好妙德者。深悟昔所愛著皆幻惑也。功德智慧贊福智二嚴。 爾時妙莊嚴王(至)說是語已禮佛而去。 前贊福報。此贊法化也。言具足成就等者以己一聞正法遂能轉邪。一得三昧遂能神變。是如來之法能具足成就不可思議妙功德也。言教戒所行安隱快善者。喜蒙法化慶所成就也。不隨心不生邪。皆法化教戒之力。故贊而謝之。 △二示今緣。 佛告大眾(至)今藥王菩薩葯上菩薩是。 △三贊二子德。 是藥王葯上菩薩(至)一切世間諸天人民亦應禮拜。 △四聞品成行。 佛說妙莊嚴王本事品時(至)得法眼凈。 塵謂邪見垢謂邪染。外遠見塵內離垢染。則法眼圓明絕諸瑕翳矣。此以正力助成德行也。 妙法蓮華經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 △八常行流通二。 初略敘科名。 窮妙法之始終。然後盡出興大事。合諸佛之智行。然後見如來全身。是經之作。始於文殊問答。終於普賢勸發。二十八品條理一貫。乃所以窮始終合智行大事因緣於是乎畢。如來法身於是乎全也。蓋智能發覺所以作始。行能成德所以成終。而中間事法無非智行互相資發也。華經最初因門以文殊發信。以開進修之序。最後果門以普賢結法。以示果後之行。今經意義?然同矣。普賢者德無不遍曰普。佑上利下曰賢。即遍具妙德。上佑佛化下利群物之號也。勸發者勉進義也。前雖開佛知見明因地心。顯佛本跡成果地覺。洎明妙圓之行猶是等覺行相。若坐於此而不進。則有虧妙覺成德。未極向上之道。故復勉而進之。庶德無不遍而佑上利下。以成果後常行。以盡妙覺之道。故名普賢勸發。而為常行流通也。華嚴至十一地。佛功德海一切滿足。然後說普賢常行。名善入世間三昧與萬法相應不二真實法門。即此意也。所謂常行者。泯覺觀無作任。冥物我同染凈。一切平常恬然自在。此妙覺向上之事。遮那平道之教。乃所謂平實者也。然須詳斯經依佛知見海順流而入。滿足一切佛功德海。然後逆流而出乃可蹈此。哀今之人望涯逐塊。以世俗愚陋之見。而擬妙覺平實之行。於諸教門專事呵毀。縱脫不修確守無時。枉受輪轉。楞嚴所謂譬如平人妄稱帝王自取誅滅。可不慎哉。使學佛者皆如逐塊之流。呵教執俗棄智絕行。直謂無修。則妙法始終復何所明。大事因緣亦幾乎息矣。然則始於佛之知見。終於普賢常行。極而示之存乎教。備而證之存乎人。達者宜盡心焉。 △二依科略釋四。初普賢勸發八。 初來儀軌範。 爾時普賢菩薩(至)從東方來。 普賢統事法界圓具萬行。即事而真。其應身無乎不在。且於法會之終。示從東方來者。東方震帝之所出也。以法會至此。因地智圓果地覺滿。十一地妙圓之行備。則進修之功已盡。妙覺之體已成。於是依無功用行出震利物。故示從東來。華嚴過十一地說佛海功德既終。即說如來出現利世間行。即此意也。以不離常行無為應物。故曰自在神通。以德無不遍名無不聞。故曰威德名聞。與無邊菩薩俱來者。示萬行圓攝無盡也。 所經諸國普皆震動(至)種種伎樂。 妙音來儀亦雨蓮華作伎樂。皆所以彰顯妙行宣流法音也。 又與無數諸天龍(至)右繞七匝。 △二請問顯法。 白佛言世尊(至)云何能得是法華經。 寶威德上王者。利行自在之號也。普賢既具自在威德。又言從寶威德上王佛國來者。明其示現蓋體諸佛自在利行。普賢心聞能洞十方故曰遙聞。得者得之以成德行也。前之所問唯修持讀說而已。獨此問云何能得是經。欲人人自得也。 △三示普賢行。 佛告普賢菩薩(至)於如來滅後必得是經。 為佛護念謂道契佛心。植眾德本謂福慧兩辦。入正定聚即體佛妙體也。發救生心即行佛妙行也。四法成就乃能真得是經。以成普賢常行。 △四發行流通。 爾時普賢菩薩白佛言(至)皆不得便。 普賢常行無復己利純是利他故。自此皆則流通法化。護持經人無別行相。毗舍闍惱害鬼。韋陀羅厭禱鬼。 是人若行若立讀誦此經(至)還令通利。 普賢乘象錶行儀庠序也。言若行若立若坐者。示於四威儀中念念常見普賢妙行。 爾時受持讀誦法華經者(至)得如是等陀羅尼。 由此經故。真見普賢常行之體。於一切法返本還源。名旋陀羅尼。既能旋末返本即復旋體入用。於一塵一法一切時處。方便利生逆順自在。名百千萬億旋陀羅尼。此即普賢遍一切處之行也。前旋為轉物。所謂旋假入空。後旋為應物。所謂旋空入假。轉物為體應物為用。若未能轉物而遽然應物。則為物所轉矣。然則二旋異用而相需也。法音方便即隨應說法之行。 △五說咒護持。 世尊若後世(至)而說咒曰。 阿檀地(遲賣反)(一)(至)辛阿毗吉利地帝(二十) 利智修觀凡以三七日為期以求感應。故滿三七日普質即現。楞嚴雲。縱彼障深未得見我。我與其人暗中摩頂擁護安慰。古今修觀屢有瑞應。亦屢有不應者。或不精誠或非利智故也。楞嚴雲。欲坐道場先持凈戒凈衣清心。若本戒師及同會中一不清凈。如是道場終不成就。圓覺雲。鈍根未成者。常當勤心懺。諸障若消滅。佛境便現前。 △六自述願力。 世尊若有菩薩(至)皆是普賢威神之力。 後世聞咒持經。皆藉普賢流通願力也。 △七勸正憶念。 若有受持讀誦(至)為諸如來手摩其頭。 持經要行在正憶念。蓋憶不正則雜想變亂。念不正則邪習汩擾。欲成深行難矣。故普賢於此特明正憶念行。而下文再三言之。憶念既正則所行無非普賢妙行。故為如來摩頂印證。 若但書寫(至)解其義趣如說修行。 持經五功書寫為下。若但書寫即生忉利況具五功。又正憶念其福倍勝。如下所明。 若有人受持讀誦(至)正憶念如說修行。 此牒上文明倍勝之福也。忉利乃第二天所共唯天人。兜率即第四天所共乃菩薩。倍勝可知矣。授手提接義也。內宮天女皆以化生無有淫慾。 △八總結流通。 世尊我今以神通力故(至)使不斷絕。 △二釋尊助揚四。 初嘉贊普賢。 爾時釋迦牟尼佛贊言(至)普賢菩薩名者。 △二助揚正福四。 初冥證妙利。 普賢若有受持讀誦(至)釋迦牟尼佛衣之所覆。 此助宣正憶念福。以成普賢前說也。則見釋迦如從口聞等者。謂能正憶念則即是經而見佛。不滯於名相。即是法而造妙。不異於親聞也。是為供佛謂能作佛事。為佛所贊謂深契佛心。摩頂言得果有期。衣覆言成柔忍行。皆由憶念之正故。冥證若此。 △二自具妙樂。 如是之人不復貪著世樂(至)能修普賢之行。 此皆正憶念力也。有正憶念自然具足安樂行法。而三毒妒慢所不能惱。真能修普賢行。當知正憶念力實妙行真要。所以普賢再三言之。釋尊又復助揚。意使後世知普賢所以勸發成行不在多術。唯正憶念足矣。行人識之。 △三當成妙果。 普賢若如來滅後(至)師子法座上。 已得正因故。 △四得清凈生。 普賢若於後世(至)亦於現世得其福報。 憶念既正。趣操自高所願自遂。 △三明贊毀業。 若有人輕毀之言(至)諸惡重病。 報應之理出乎性命之微。蓋由性生心由命制業。心以內感業以外召。各從其類毫末不忒。意報應之於心業。猶萬形之於模範焉。吉凶美惡類自為范莫不相肖。是以毀持經之正見則世世無眼。供養讚歎則得現果報。出其過惡則得惡疾。輕笑之者則獲丑狀。若手腳之繚曲乖戾。眼目之角擘倒視。皆丑狀也。又加之臭惡瘡膿鼓喘重病。凡皆心之模範。以類自召故也。世之艱窮醜陋癃殘百疾者。不無宿因。昧者雖睹其然。莫知其所以然。故或不覺愆失而行將自及。為可悲者。此佛所以助揚普賢利行而因言報應之端。使人以類推之。知自防閑庶無愆失之患。蓋亦利行之緒餘也。易道彰往察來明得失之報。因貳以濟民行。其意同此。 △四結勸崇尚。 是故普賢。若見受持是經典者。當起遠迎。當如敬佛。 毋召毀業也。 △三聞品成行。 說是普賢勸發品時(至)具普賢道。 萬億旋陀羅尼即遍一切處之行也。普賢道即遍一切處之體也。說普賢品無量菩薩皆得是行。剎塵菩薩皆具是體者。妙法終談智行體用一切圓備。故聞品成行若此其至。即所謂以常行成不德之德。是乃法華實相之極證也。自藥王品進至於此。為以行契智常然大用之門。華嚴法終善財復見文殊普賢。為以行契智果法大用常然之門。其意同此。彼經雲。善財游百城已。到普門國見文殊。文殊告言。若於一善生住著。於少功德以為足。不能善巧發行願。不能究了諸法門。善財因是成就阿僧祇法門。即見普賢。普賢告言。我於塵劫行菩薩道求一切智。得究竟平等法身。復得無上色身。入一切剎遍一切處。隨機應現。善財因是具足普賢諸願行海。與普賢等與諸佛等。此皆最後勸發使得萬億旋陀羅尼及具普賢道也。 △四總結法會。 佛說是經時(至)受持佛語作禮而去。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七之二(終)
推薦閱讀: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
※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簽卷第十七
※妙法蓮華經擊節----明憨山老人
※《妙法蓮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妙法蓮華經大意(第四十九集)
TAG:妙法蓮華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