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至理名言30句:養身,養心,養生!
中醫文化是中國古代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傑出代表,中醫「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陰陽互補」「人命至貴」等優秀理念,蘊含著豐富的哲理,對中國人的生命觀及養生修身觀念影響深遠。
春節假期的奔波及連續宴飲之後,身體大多處於一個疲憊狀態,在此小編精選三十句關於養身、養心、養生的至理名言奉上。
古人修身養性多高見,請看這裡。
養 身
1飽食即卧,乃生百病。(《備急千金要方》)
解讀:飽食即卧,食物停聚未及消化,積而淤滯,氣滯不行,脾胃受傷,氣血痰食積聚而致百病叢生。
2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形氣亦然。形不動則精不流,精不流則氣鬱。(《呂氏春秋》)
解讀:流動的水不會腐惡發臭,轉動的門軸不會生蟲朽爛,這是由於不斷運動的緣故。人的形體、精氣也是這樣。形體不活動,體內的精氣就不運行,精氣不運行,氣就滯積。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生命在於運動。
3食畢,飲清茶一杯,起行百步,以手摩臍。(《昨非庵日纂》)
解讀:古人自古講究飯後養生,這裡提到用餐後要做三件事情,即飲茶、散步、揉腹,如能長期堅持做下去,必有益身體健康。
4早起不在雞鳴前,晚起不在日出後。(《太平御覽》)
解讀:中醫認為人們的作息應該符合生理作息規律,清代養生專家曹庭棟認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晝動夜靜,乃陰陽一定之理。」他還指出:「早起不在雞鳴前。蓋寅時初到(晨3時)為肺生氣之始,正宜酣睡。至卯時(晨5時)入大腸,方可起身」, 辰時(晨7時)日出陽氣升騰,應起身晨操,進食,不宜再卧床。晨起應在這兩個時辰中間。
5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解讀:四時陰陽之氣是萬物生存的根本,古人都會根據此而在春夏養陽,秋冬補陰,以便服從於其四時陰陽這個根本,才能與萬物一起生活並且生長。如果一旦違反了這個根本,就會損傷其本源,破壞其真氣,以上這些就是四時調攝的宗旨。
6齒,骨之窮也,朝朝琢齒,齒不齲。(《養生要集》)
解讀:「牙齒堅完」是健康長壽的象徵,叩齒術是在我國流傳的一種古老的養生方術。腎主骨,齒為腎之餘,也屬於骨頭的一部分。齲齒,是牙齒的大患,人們每天早晨口中上下牙齒相互敲啄,指上下相對應的每顆牙齒互啄,就可以減輕齲齒的危害,保持牙齒的健康。
7五穀為養,五蓄為助,五菜為充,五果為益。(《養生四要》)
解讀:五穀:麥、黍、稷、麻、菽(有以稻替麻)。五菜:韭、薤、葵、蔥、藿。
五畜:牛、犬、羊、豬、雞。五果:李、杏、棗、桃、栗。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穀物(主食)是人們賴以生存的根本,而水果、蔬菜和肉類等等都是作為主食的輔助、補益和補充。
8善養性者,先飢而食,先渴而飲,食慾數而少,不欲頓而多。常欲令飽中飢,飢中飽耳。(《備急千金要方》)
解讀:善於修身養性的人懂得在餓之前而吃東西,在渴之前而飲水。吃的次數多,攝入的食物量就少,不想吃的次數少,吃的次數少攝入的食物量就多。常想吃就會有飽腹感,餓極了就會吃很多。
這句話相當於我們所說的少吃多餐,感覺餓了再吃,這樣更有利於消化吸收。
9琴醫心,花醫肝,香醫脾,石醫腎,泉醫肺,劍醫膽。(《幽夢續影》)
解讀:這是古人論及的高級養生術,即是藉助各種方式來全方位修身養性,調理身體:美妙動人的琴聲,讓人聽了心曠神怡,有助於養心;嬌嫩鮮艷的花朵讓人欣賞,可以驅除煩躁情緒,利於養肝;撲鼻而來的香氣讓人味覺頓開,可以養脾;針灸按摩可以養腎;山林間的泉水瀑布,凈化空氣,可以養肺;持刀舞劍常鍛煉,可以使人形成勇敢果斷的品性,可以養膽。
10衣服厚薄,欲得隨時合度。是以暑月不可全薄,寒時不可極厚。(《養生要錄》)
解讀:我國古代醫學家早就懂得衣著與養生的關係,認為衣服的厚薄應該隨時節且適度。暑天不可穿太薄,寒天不可穿太厚。衣服要和外界氣候,有個適應度,不可過於極端。並進一步指出:「寒熱之時,妄自脫著,則傷於寒熱矣。寒欲漸著,熱欲漸脫。」
大道至簡,是宇宙萬物發展之規律,是中華文化之精髓,是中華道家哲學,是大道理極其簡單,簡單到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白。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 「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經》。大道至簡,不僅被哲學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視,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大道至簡,大道無形,大道無法,這是一種大道自然、返樸歸真的高級功態。在這種清凈無為、忘我無私、天人合一的狀態中,不求長功,功力自然上長;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調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顯現;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脈自然暢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簡單最普通的真理。把最複雜的變成最簡單的,才是最高明的。最偉大的人僅僅因為簡單才顯得崇高。
大道至簡,人生亦簡。開悟,深奧了就簡單,簡單了才深奧,從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樣,從簡單到複雜,再從複雜到簡單,就是升華。生活的意義在於簡單,人修鍊到一定程度,會淡泊一些事,會簡單,你可以理解別人,但別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實人不在理解,在認同。
精於心,簡於形。拷問靈魂這是人的終極問題,簡不僅是一種至美,也是一種能力、一種境界。看透了不說透,高境界; 朦朧地看,心透 ;透非透、 知未知 ,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徹;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徹後的不透徹,明白後的不明白,難得糊塗是真境界。
「大道至簡」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將一件複雜的事情化為簡單,那是需要智慧的。將繁雜的事情回歸到簡單,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決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歡大道至簡,因此,功和利,不可趨之若鶩;名和財,不可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我們要簡簡單單的做人,踏踏實實的做事,用智慧化難為簡。
為名利盡拋寵辱,清純似兒時天真的童貞,樸實如父輩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靜的人方能視見「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的悠閑,聽聞「荷風送秋氣,竹露滴清響」的天籟,感受那「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空曠。陶淵明就是這樣的人,所以他能夠吟出「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絕句;歐陽修也是這樣的一個人,所以他在謫居時仍能悠然自得的寫出《醉翁亭記》。
大道至簡,人生亦簡。簡不是物質的貧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簡不是生命的空虛,而是心靈的單純。大道至簡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簡明的,人要學會簡單、簡樸生活、簡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雜念,當超出自我慾望的牢籠,當真正忘記自己的思想,忘記自己的意識,進入忘我忘物的狀態。
人生的繁出於惑,以「仁」抗拒誘惑,以「智」解除困惑。不惑,才是人生由繁入簡的標誌。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人生百態,須當從一而終。樂以忘憂,簡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簡」。
有個大道至簡、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個行者問老道長:「您得道前,做什麼?」老道長:「砍柴擔水做飯。」行者問:「那得道後呢?」老道長:「砍柴擔水做飯。」行者又問:「那何謂得道?」老道長:「得道前,砍柴時惦記著挑水,挑水時惦記著做飯;得道後,砍柴即砍柴,擔水即擔水,做飯即做飯。」老道長和行者的對話讓我們開悟,許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蘊在一些極其簡單的思想中。
大道至簡,人生易簡。一千個人有一千種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走過歲月、走過生活,心裡有許多的感慨,一切放下,一切自在;當下放下,當下自在,生活中的很多問題並不需要放在心裡,人生的很多負擔並不需要挑在肩上。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簡單生活的樂趣,才能感受到心靈飛翔的快感。要想改變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給找回來。我們都有潛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習慣所掩蓋,被時間所迷離,被惰性所消磨。我們應該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我們要用最少的悔恨面對過去,用最少的浪費面對現在,用最多的夢面對未來。
天地之道,簡易而已。 人生苦短,諸事不想太複雜,簡單生活。人生這部大戲一旦拉開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場,都得演到戲的結尾。成長過程中最大的挑戰在於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靜地走,快樂工作、簡單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樂,所有的哀傷、痛楚,所有不能放棄的事情,不過是生命里的一個過渡,你跳過了就可以變得更精彩。
最好的生活就是簡單生活,一盞茶,一張桌,一處清幽,日子平淡,心無雜念。可是簡單的生活卻需要百般的努力,這樣才會無憂無慮欣然享受生活。生活總的來說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態,不懂得欣賞的人,就會用挑剔把一切變得有殘缺。簡單做人,率性而為,把握分寸,隨遇而安,坦然接受現實;簡單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
人生就是一場漫長對抗,有些人笑在開始,有些人卻贏在最終。試著微笑,試著回眸,放鬆自己,不強求、不萎靡、不浮躁。簡單生活,隨心、隨性、隨緣,做最好的自己,知足、微笑、淡然,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堅持往前走,屬於自己的風景終會出現。
生活容不容易,關鍵看你怎麼活。處境在於心境,心境改變了,處境也會改變。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會變得越緊張、越複雜,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對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滿足,越容易快樂。江山明月,本無常主,得閑便是主人;大道至簡,活在當下,知足便能常樂。
悟入無懷之靜境,一輪之心月獨明,盡顯心靜之境界;心靜自然從容洒脫,持心若水笑面人生,更現心靜之魅力。人生在世,平淡才是最真,靜默才是最美,生命里最持久的不是繁華,而是平淡,不是熱鬧而是清歡。保持一顆童心,不開心的時候,心無遮攔地向朋友傾訴煩惱,開心的時候,肆無忌憚地開懷大笑,也許所有的憂愁會在傾訴中流走,所有的緊張會在大笑中釋放。像孩子一樣,簡單生活,快樂生活,保持心靈原生態,一切都是美好的。
生命里總有一個故事,想講述卻難以開口,就這樣在心底,漸漸譜成了曲。人就是這樣,得不到的永遠嚮往,失去了的,才會覺到珍貴。所謂的,得失、情緣、風景、驛站,都在時光的塵煙中,慢慢淡散。雖然,有些事情放下很難,但是,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終究會走遠。
人的一生,註定要經歷很多。紅塵路上,有朗朗的笑聲,有委屈的淚水,懵懂的堅持著,有成功的自信,有失敗的警醒,每一段經歷註定珍貴。生命的豐盈緣於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緣於擁有一顆平常心,生活簡單讓人輕鬆快樂,想法簡單讓人平和寧靜。因為簡單,才深悟生命之輕,因為簡單,才洞悉心靈之靜。
養 心
1心有所愛,不用深愛,心有所憎,不用深憎,並皆損性傷神。(《急千金要方》)
解讀:孫思邈認為,修心之法,貴在靜怡中和,切忌過度和猛烈。有深愛的事物,切忌過分投入,同樣,心有很厭惡的事物,也不要厭惡久恨,這樣都是有損心性和心神的。
2養心莫善於寡慾。欲不可縱,欲縱成災;樂不可極,樂極生衰。(《養生四要》)
解讀:歷代醫家首列寡慾養神為養生學之第一要義,認為清心寡欲才是養生之道,凡事適度。過度縱慾就會引發身體有災害,過度追求享樂,則會讓肌體產生衰退。
3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素問·上古天真論》)
解讀:心志閑適而少有慾望,心裡安定沒有恐懼,形體疲憊但不倦怠,因此真氣調順,各人隨其所欲,都能滿足自己的願望。
4大喜盪心,微抑則定;甚怒煩性,稍忍即歇。(《退庵隨筆》)
解讀:大喜使人心神激蕩時,略微抑制便可安定;暴怒使人性情煩躁時,稍加忍耐就可平息。指情緒不穩時要自我剋制,這樣有益於你的健康。
5夫精神志意者,靜而日充者壯,躁而日耗者老。(《淮南子》)
解讀:養心在養神,我國歷代養生之論,無不強調清靜養神。心神安靜的人,精氣日漸充實,身體就健康;心神躁動的人,精氣日漸損耗,身體就衰老。
6物來順應,事過心寧,可以延年。(《龔廷賢壽世保元》)
解讀:是對於現實事物要順其自然,事情過後就不要耿耿於懷,做到內心寧靜,這樣才可以延年益壽。
7安則物之感我者輕,和則我之應物者順,外輕內順,而生理備矣。(《蘇沈良方》)
解讀:宋代文學家蘇東坡認為,人生於「安」、「和」二字。「安」即靜心,「和」即順心,追求安寧那麼外物感動我就輕,崇尚和諧那麼我感應外物就順,外輕內順,那麼人生的道理就具備了。
8人借氣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養,所忌最是怒。(《老老恆言》)
解讀:養生在貴在養氣,人的七情失常最易引起氣的運行失常,尤其是在生氣發怒時,最忌諱的就是犯怒,怒氣最傷身。
9仁人之所以多壽者,外無貪而內清靜,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養其身。(《春秋繁露》)
解讀:仁人之所以長壽,是因為他們外無貪慾而內心清凈,心境平定和順而不失中正, 取天地間的美好東西來保養身體, 所以壽命長久而且身體健康。
10多思則神殆,多念則志散,多欲則損智,多事則形疲。(《養生要集》)
解讀:想多了就會消耗過多的心神,念頭多了就會心志發散而不聚焦,慾望多了就會干擾清醒得運用智慧,事情多了就會感到身體疲勞。
養 生
1養生之道,莫先於飲食。(《嘉業堂叢書》)
解讀:指養生應該首先從合理飲食開始,「葯食同源」、「葯補不如食補」,吃對食物比仙丹靈藥更有用。
2精、氣、神,養生家謂之三寶。(《理虛元鑒·心腎論》)
解讀:中醫認為,精、氣、神為人身三寶,精足、氣盈、神全是養生延年益壽之根本。固本生精,精生而化氣,氣生而化神,神全而身健。
大道至簡,是宇宙萬物發展之規律,是中華文化之精髓,是中華道家哲學,是大道理極其簡單,簡單到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白。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 「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經》。大道至簡,不僅被哲學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視,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近代以來,以「知識就是力量」為先導的啟蒙理性開始成為人類征服自然與改造自然的思想基礎,最大程度釋放了人的生產能力與創造能力,帶來了現代化的巨大成就。然而,隨著現代化程度的不斷深入,其負面影響也日漸成為阻礙人類走向更高發展層面的巨大障礙。與啟蒙理性驅動下形成的「征服自然」理念相比較,中國傳統天人關係思維中的天人相參思維可以裨補西方理性至上思維的缺陷,為解決當前人類共同面對的現代化問題提供中國式解決思路。
從道法自然到天人合一
王國維《殷周制度論》有言:「中國政治與文化之變革,莫劇於殷、周之際」。這精確地概括了殷周時期中國古代社會所經歷的劇烈變革。歷史上每次重要的社會變革,最後必定要體現在制度與文化的革新上,殷周之際社會變革體現在文化更新方面的重要內容就是傳統天人關係的革新與重構,其結果是到戰國末年形成天人相參思維。天人相參思維的早期邏輯演變過程先後經歷了由天命至上向道法自然的轉變、由道法自然向天人合一的演進。
在西周以前,天是神聖之天與義理之天的結合,是人與自然的共同主宰。經歷殷周之際的社會歷史劇變之後,周人深刻反思商朝失敗原因,認為殷商由於不行德治而失天命導致滅亡。殷鑒不遠,故西周時期特別重視天命觀念。隨著周人理性思辨能力的進一步加強,《尚書》提出了「天命靡常」的疑問,開始對天的神聖屬性產生懷疑,進而提出「以德配天」的新思路,打破了傳統天人思維中神聖之天與義理之天並重的均衡。隨著以宗法製為基礎的西周家天下權威的日漸衰落,這種天命懷疑論思潮不斷發酵,人們開始逐漸以理性為工具,對神聖主宰之天的權威進行全面的祛魅運動。這種思潮發展到極致,由道家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完全褪去了天的神聖外衣,讓其從屬於道與自然,在天人關係中完成了從神聖之天與義理之天共同作為人與自然的主宰向理性之天單獨作為人與自然主宰的轉變。此後,法家更是進一步把理性原則功利化。
然而,神聖傳統的失落,也造成了社會秩序的混亂和社會倫理底線的失守。正如孔子所見,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人們在現實生活與精神層面上被雙重放逐天外。痛定思痛,思想家們開始結合新的時代主題對理性至上進行反思,為恢復社會穩定與心靈寧靜尋找新的理論根據。
孔子通過恢復周禮,開啟了重新尋找歷史人文傳統中合理因素來服務於時代需求的先河,同時提出仁作為調整社會秩序的新觀念,為理性與傳統的和解打開了方便之門,也為進一步尋找失落的崇高奠定了基礎。由於孔子處於理性至上的鼎盛時期,所以在天人關係上保持了謹慎的態度:「子罕言性與天道」。他關注的焦點是現實生活中倫理與秩序的重建。
孟子繼承孔子恢復傳統與開拓創新相結合的思維模式,進一步從思維觀念重建的角度提出「盡性知天」的思路,將知天(即把握天道)作為人類性善修養的歸宿,這樣就為孔子發軔的倫理重建運動尋找到了精神家園,從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為理性思維與神聖意識重新找到和解之道,以此來救治理性濫用對世道人心所造成的破壞。孟子的智慧被後世學者繼承並不斷發展完善,最終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哲學表述,成為中國傳統天人關係思想的標誌性理念。
從天人之分到天人相參
發軔於孟子的天人合一觀念實現了對理性濫用反思的理論突破,在此基礎上,以荀子為代表的思想家們進一步在實踐層面對理性至上思維進行清理與修正,將天人合一觀念內化於具體的社會實踐原則中,形成了天人相參思維。
荀子對天人相參思維的論述,從提出「天人之分」觀念開始。長期以來,人們望文生義,把荀子的「天人之分」錯誤解讀為「天與人相分離」,進而引申出「人定勝天」理論。其實荀子從來沒有說過「人定勝天」,他只講天人相參。準確理解荀子「天人之分」的關鍵在於「分」之含義不是動詞「分離」,而是名詞「職分」,因此「天人相分」是指天和人各有不同的職責,要各自按照自己的規律去運行,天不能隨意降禍賜福於人類,人也不能影響天的正常運行。荀子的天人之分,既保留了經過孔孟反思界定的理性思維革命的成果,又重新確定了理性使用的範圍。
完成對理性使用範圍的重新劃界後,荀子又將人的主體性引入天人關係思維中,形成天人相參思維。這一過程又分為兩步:首先,在界定天人之分的基礎上,進一步界定出天地人之分:「天有其時,地有其財,人有其治,夫是之謂能參」,指出天有四時變化,地有萬物出產,人能治理社會,三者既各自獨立,又相互補充。其次,突顯人的主體性:「君子者,天地之參也,萬物之總也,民之父母也。無君子則天地不理,禮義無統」,這就在分清天地人關係的基礎上,指出人可以與天、地相參,強調了人的主體性地位,人要合理利用理性來處理天地人三者之間的關係。因此,荀子論述的天人相參向上將理性原則注入到神聖之天中,使神聖之天與義理之天重新握手;向下將理性原則轉換成禮義之統,注入到人的主體性覺醒中,從而使人的主體活動在把握好自我界限的基礎上,在實踐活動中實現天地人和諧互動,共同發展。
正如《中庸》所言:「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中國式天人相參思維,可以在把握好自然界永恆規律的基礎上,對自然界保持敬畏之心,合理運用自然資源,在與自然界的共生互長中實現人與自然的動態平衡發展。這一模式可以為解決由啟蒙理性所引發的現代化問題提供中國式思維智慧。
天人相參與現代化弊病的中國式救贖
肇始於近代西方的現代化進程使人類完成了從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的迅速轉型。隨著現代化進程的深入發展,人們在征服自然的同時,也開始受到自然的反抗。今天我們正面臨著由於環境污染、資源枯竭等現代化問題引發的生態危機,日漸嚴重的生態危機甚至開始威脅到人類的生存。這些現代化問題產生的根源是在啟蒙理性主導下形成的征服自然理念。這種理念是對西方哲學二元對立思維傳統的反動:在擺脫中世紀神學思維束縛後,啟蒙理性進一步解決西方二元對立哲學傳統造成的物我兩分,採取了人對物的主—奴式思維,用人的一元主宰思維強行彌合了二元對立思維,從而在帶來現代化成果的同時也導致嚴重的負面影響。面對二元對立與一元主宰交錯影響下的西方思維所形成的困惑,中國式的天人相參思維提供了一種三元生成的新思路。在這種三元生成思維下,西方的人與自然二元關係被擴大到人與天(道)、人與自然(地)的三方二重關係鏈條中。這樣就在處理人與自然關係的時候,多了一層人與天道(包含神聖性與理性的雙重內涵)的關照,就可以避免片面追求效率而犧牲長遠利益的弊端;同時,人作為天道與自然的中介,主動把握二者的不同規律,然後共同參與天道與自然的變化生成過程,保留了現代化進程中人的主體性覺醒的思維進步成果。
陸九淵有言:「東海有聖人出焉,此心同,此理同;西海有聖人出焉,此心同,此理同」;面對現代化所引發的近代社會轉型與文化重構,作為西方哲學史上哥白尼式革命的始作俑者,康德說:「有兩種事物,征服了整個精神的歷史,我們愈是思索,就愈難以抑制讚歎和敬畏:頭上的星空和心靈的法則」,表達了與中國傳統天人相參思維同樣的精義。因此,我們要善於將古今中西的經驗加以融會貫通,取長補短,為解決當前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提出極高明而道中庸,極廣大而盡精微的創新思維。
大道至簡,大道無形,大道無法,這是一種大道自然、返樸歸真的高級功態。在這種清凈無為、忘我無私、天人合一的狀態中,不求長功,功力自然上長;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調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顯現;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脈自然暢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簡單最普通的真理。把最複雜的變成最簡單的,才是最高明的。最偉大的人僅僅因為簡單才顯得崇高。
大道至簡,人生亦簡。開悟,深奧了就簡單,簡單了才深奧,從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樣,從簡單到複雜,再從複雜到簡單,就是升華。生活的意義在於簡單,人修鍊到一定程度,會淡泊一些事,會簡單,你可以理解別人,但別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實人不在理解,在認同。
精於心,簡於形。拷問靈魂這是人的終極問題,簡不僅是一種至美,也是一種能力、一種境界。看透了不說透,高境界; 朦朧地看,心透 ;透非透、 知未知 ,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徹;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徹後的不透徹,明白後的不明白,難得糊塗是真境界。
「大道至簡」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將一件複雜的事情化為簡單,那是需要智慧的。將繁雜的事情回歸到簡單,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決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歡大道至簡,因此,功和利,不可趨之若鶩;名和財,不可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我們要簡簡單單的做人,踏踏實實的做事,用智慧化難為簡。
為名利盡拋寵辱,清純似兒時天真的童貞,樸實如父輩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靜的人方能視見「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的悠閑,聽聞「荷風送秋氣,竹露滴清響」的天籟,感受那「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空曠。陶淵明就是這樣的人,所以他能夠吟出「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絕句;歐陽修也是這樣的一個人,所以他在謫居時仍能悠然自得的寫出《醉翁亭記》。
大道至簡,人生亦簡。簡不是物質的貧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簡不是生命的空虛,而是心靈的單純。大道至簡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簡明的,人要學會簡單、簡樸生活、簡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雜念,當超出自我慾望的牢籠,當真正忘記自己的思想,忘記自己的意識,進入忘我忘物的狀態。
人生的繁出於惑,以「仁」抗拒誘惑,以「智」解除困惑。不惑,才是人生由繁入簡的標誌。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人生百態,須當從一而終。樂以忘憂,簡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簡」。
有個大道至簡、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個行者問老道長:「您得道前,做什麼?」老道長:「砍柴擔水做飯。」行者問:「那得道後呢?」老道長:「砍柴擔水做飯。」行者又問:「那何謂得道?」老道長:「得道前,砍柴時惦記著挑水,挑水時惦記著做飯;得道後,砍柴即砍柴,擔水即擔水,做飯即做飯。」老道長和行者的對話讓我們開悟,許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蘊在一些極其簡單的思想中。
大道至簡,人生易簡。一千個人有一千種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走過歲月、走過生活,心裡有許多的感慨,一切放下,一切自在;當下放下,當下自在,生活中的很多問題並不需要放在心裡,人生的很多負擔並不需要挑在肩上。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簡單生活的樂趣,才能感受到心靈飛翔的快感。要想改變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給找回來。我們都有潛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習慣所掩蓋,被時間所迷離,被惰性所消磨。我們應該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我們要用最少的悔恨面對過去,用最少的浪費面對現在,用最多的夢面對未來。
天地之道,簡易而已。 人生苦短,諸事不想太複雜,簡單生活。人生這部大戲一旦拉開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場,都得演到戲的結尾。成長過程中最大的挑戰在於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靜地走,快樂工作、簡單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樂,所有的哀傷、痛楚,所有不能放棄的事情,不過是生命里的一個過渡,你跳過了就可以變得更精彩。
最好的生活就是簡單生活,一盞茶,一張桌,一處清幽,日子平淡,心無雜念。可是簡單的生活卻需要百般的努力,這樣才會無憂無慮欣然享受生活。生活總的來說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態,不懂得欣賞的人,就會用挑剔把一切變得有殘缺。簡單做人,率性而為,把握分寸,隨遇而安,坦然接受現實;簡單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
人生就是一場漫長對抗,有些人笑在開始,有些人卻贏在最終。試著微笑,試著回眸,放鬆自己,不強求、不萎靡、不浮躁。簡單生活,隨心、隨性、隨緣,做最好的自己,知足、微笑、淡然,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堅持往前走,屬於自己的風景終會出現。
生活容不容易,關鍵看你怎麼活。處境在於心境,心境改變了,處境也會改變。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會變得越緊張、越複雜,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對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滿足,越容易快樂。江山明月,本無常主,得閑便是主人;大道至簡,活在當下,知足便能常樂。
悟入無懷之靜境,一輪之心月獨明,盡顯心靜之境界;心靜自然從容洒脫,持心若水笑面人生,更現心靜之魅力。人生在世,平淡才是最真,靜默才是最美,生命里最持久的不是繁華,而是平淡,不是熱鬧而是清歡。保持一顆童心,不開心的時候,心無遮攔地向朋友傾訴煩惱,開心的時候,肆無忌憚地開懷大笑,也許所有的憂愁會在傾訴中流走,所有的緊張會在大笑中釋放。像孩子一樣,簡單生活,快樂生活,保持心靈原生態,一切都是美好的。
生命里總有一個故事,想講述卻難以開口,就這樣在心底,漸漸譜成了曲。人就是這樣,得不到的永遠嚮往,失去了的,才會覺到珍貴。所謂的,得失、情緣、風景、驛站,都在時光的塵煙中,慢慢淡散。雖然,有些事情放下很難,但是,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終究會走遠。
人的一生,註定要經歷很多。紅塵路上,有朗朗的笑聲,有委屈的淚水,懵懂的堅持著,有成功的自信,有失敗的警醒,每一段經歷註定珍貴。生命的豐盈緣於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緣於擁有一顆平常心,生活簡單讓人輕鬆快樂,想法簡單讓人平和寧靜。因為簡單,才深悟生命之輕,因為簡單,才洞悉心靈之靜。
3戒暴怒以養其性,少思慮以養其神,省言語以養其氣,絕私念以養其心。(《續附·養生要訣》)
解讀:戒暴怒能養人的性情,少進行思考焦慮益於養神,少言語聒噪有利於養氣,杜絕各種私慾能養心。
4人於中年左右,當大為修理一番,則再振根基,尚余強半。(《景岳全書》)
解讀:這就是我國古代著名的「中興」養生理論,指的是中年是身體由盛轉衰的時候,人應當抓住中年時期元氣尚未大虛之機,認真地加以調理,使元氣得以復常,而人身之根本得固。
5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之。以一日分為四時,朝在為春,日中為夏,日入為秋,夜半為冬。(《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
解讀:我國的養生學特彆強調「天人合一」。先人們認為,人活於天地之間,與自然界是和諧統一的,當自然界發生變化時,人體也會相應地發生變化,只有順應自然,人們才會長壽。養生不僅要順應一年四季的變化,更要符合一日四時的變化。
6少年之情,欲收斂不欲豪暢,可以謹德;老人之情,欲豪暢不欲郁閼,可以養生。(《類修要訣》)
解讀:少年人的感情,希望收斂起來而不要豪放暢快,可以嚴謹自己的道德;老年人的感情,應該豪放暢快而不要悒鬱閼塞,可以培養自己的生命。
7善服藥者,不如善保養。(《永樂大典》)
解讀:中醫理論素有「三分治七分養」之說,平時保養得當,不僅身體健康,還可免遭服藥之苦。
8善攝生者,無犯日月之忌,無失歲時之和。(《備急千金要方·養性》)
解讀:養生之道,要順應自然和規律。善於養生的人,不違背日月自然的規律,不違背歲月年齡的特點。
9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素問·上古天真論》)
解讀:上古時代的人,是知曉養生大道的,能遵循陰陽的變化規律,符合自然運作的規則和定數,飲食有節度,起居有規律。
10讀書悅心,山林逸興,可以延年。(《壽世保元》)
解讀:古人重視精神層面的養生,認為讀書可以愉悅心靈,山林出遊可以陶冶情操,釋放興緻,精神層面的養生,對延年益壽很重要。
推薦閱讀:
※十二時辰養身經
※春季吃水果有講究,你注意了嗎?
※洗澡也有講究 三種洗澡水助女人養生
※五音養身給你聽
※真正的養生需精氣神並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