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孩子容易在人際關係中受傷?

  文:安之| 壹心理專欄作者

  12月中旬,復旦大學醫學研究生投毒案落下帷幕。兩位青年才俊的隕落,帶來兩個家庭的悲劇,也留下很多警示。林森浩因為瑣事與同學積怨已久,終對其下毒手。林的案例比較極端。但現實生活之中,很多孩子確實不知如何處理與同學之間的矛盾和糾紛。很多男孩之間因為一點兒矛盾大打出手,傷人傷己。一些女孩子會因為看不慣某個同學,而拉攏其他人一起孤立這個同學,用「冷暴力」解決問題。

  正確處理好人際關係,應該是孩子重要的一課。如今的孩子心思更複雜,家長應該如何引導孩子處理好矛盾糾紛?如何讓孩子做到有分寸地對待他人,成為一個溫和而又懂得捍衛自己權益之人呢?

  圓桌第1問:什麼樣的孩子容易在人際關係中受傷?

  特邀觀察員:安之(心理諮詢師、專欄作者)投毒案給所有家長與學校敲了警鐘,同時引起了社會普遍關注。

  拋去所有「復旦大學」「研究生」的頭銜,我們來看這兩個普通的男孩。一個性格陰鬱、敏感內向,一個性格開朗、對人際互動沒有覺察。當神經大條的人遇上心思敏感的人,他們倆的戰爭是一個在外一個在內。

  性格內向的人,要學會隨時對自己的情緒感受有覺知。比如別人的哪句話引起了他的不滿,但他沒有讓別人知道自己受傷了。長此以往,就是開啟了一個別人「欺負」他的入口。內向的人要學會在恰當的時候努力表達自己,讓別人知道你的底線在哪裡,應該怎樣對待你。神經大條的人,對身邊人的情緒並不覺知。他們需要多讀一些情商提高類的書籍或者文學作品,提高對情緒情感的辨識度,多接觸一些社會事件,對不同的人有更廣泛的了解。

  身為家長,首先要對自己孩子的性格有客觀的了解——孩子的自尊心是強還是弱?孩子是不夠成熟還是過分敏感?孩子在同學中間總是領導地位還是受別人指揮?這些如果都能做到心中有數,就能有目的地為孩子指引正確的方向。

  圓桌第2問:孩子與人相處的能力,父母應從何時培養

  特邀觀察員:王輝(心理諮詢師,《教育家》互聯網教育產品創始人)受傳統的中庸之道影響,在面對衝突時我們要麼採取逃避、忍讓等方式,要麼採取打架爭吵或背後傷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很難遇到好榜樣。沒有外在引領,也沒有正式的教導,孩子們基本沒有機會學會如何有效處理人際困境。

  其實,在處理矛盾和糾紛時,人們都會經歷一系列的心理過程,這個過程需要在兒童時期學習。4~6歲的發展期,就是孩子人際交往能力建立的關鍵期,這期間要讓孩子充分地與其他同齡人接觸,孩子通過不斷地製造衝突和解決衝突,在實踐中練習和矯正,最後內化,變成自動化的行為模式。這就是我們經常看到的,孩子從單獨玩到和小朋友各玩各的,然後到合作遊戲,學習互動。

  面對矛盾時,我們先要認識自己和他人的感受,接著能夠識別和分析對方產生這樣感受的原因。在此基礎上,我們才能提出各種解決辦法(妥協、協商、折中、放棄等),進而對各種解決辦法的後果進行評估,挑選出最優辦法後,選擇合適的機會去實施。這個過程需要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孩子去學習和體會。

  圓桌第3問:讓孩子擁有良好人際,父母如何做

  特邀觀察員:武自存(存真國際心理教育諮詢中心主任)每一個孩子都是通過觀察他們的父母,學習如何尊重、愛與表達,以及關係的建立。父母期待孩子能表現出一種什麼樣的行為,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做給他看,讓孩子「邊看邊學,邊做邊學」,父母需要意識到,每個孩子天生有著不同的個性,青年群體更是充滿活力和個性飛揚的。如果在成長過程中,他們沒有榜樣可以效仿,就可能採取更加謹慎的、更敏感的、被動的方式,進行人際交往的初步探索。這可能會導致他們在人際關係中施展受挫,阻力重重,同時還可能感受到更多無意中的「傷害」,埋下痛苦與敵意的記憶棒。

  特邀觀察員:李文華(首都師範大學副教授,北京市語文現代化研究會副秘書長)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與人相處的能力比學習課本知識更重要。

  首先,應該找出孩子不會處理矛盾與糾紛的癥結所在。現實中,許多家長過度保護孩子,不敢讓孩子見風、見雨、見生人、見世面。過度保護是一種狹隘的愛,它限制了孩子社會交往能力乃至智商、情商的發展,且易於造成孩子的 「獨」——自我意識強烈,心中無他人,性格孤僻、乖戾。而「獨」是「毒」——易於走極端的先導。作為家長,要為孩子創造接觸小夥伴、接觸社會的機會和條件。

  同時,父母要教育孩子學會「自省」「忍讓」「妥協」。這不是懦弱,而是有智慧的表現,它可給自己留下可進可退的廣闊空間。俗話說「不挨罵,長不大」;老子說「弱勝強,柔勝剛」「曲則全」。它們講的都是一個道理,就是不要逞強,要善於與人相處,在照顧自己利益的同時,也要照顧到對方的利益,這樣才能建立起和諧的人際關係。

  特邀觀察員:成運廣(中國教育學會「家庭中的自我教育」課題組副組長)如今好多孩子交往的意識和能力較差,這不是他們的錯,而是環境的「過」。首先,獨生子女從小就缺一個與同輩人交往的條件與環境。其次是住宅的變化,網路的發達,使得家庭和個人漸趨封閉。三是因競爭加劇,一些家長只注重孩子應試能力。

  在我的諮詢案例中,從小學一年級到初中生都有孩子是因沒有朋友而逃學。家長必須鼓勵孩子與人交往,重視培養其處理人際矛盾的能力,不要等到亡羊再補牢。可以和孩子討論如何交友,比如通過找共同點(如興趣、特長、形象、同鄉)、分享(經驗、好書,故事等)以及助人等等去與人交往。孩子之間產生矛盾是正常的,而且是鍛煉、成長的機會。家長不要直接出謀劃策,要鼓勵孩子自己想辦法,自己處理,更不能越俎代庖(如找老師、找對方家長甚至直接找當事的孩子)。要啟發孩子遇事換位思考、大度待人,學會變通和退讓。如果不是緊急情況,家長還要學會等待,讓孩子在實踐中體驗和思考。我兒子小時候就曾和朋友因聽誰指揮鬧彆扭,後來他們自己商討出「輪流執政」的辦法。

  特邀觀察員:袁衛星(江蘇省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著有《爸爸在這裡》等書)父母可以告訴孩子一些交友原則:平等、尊重、寬容、互利等。

  但真正的治本在於從小培養孩子擁有善良的情感。蘇霍姆林斯基說:「善良的情感是良好行為的肥沃土壤。善良的情感是在童年時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將永遠無法彌補。」

  父母必須重視從小對孩子進行良好的情感教育。過去大多數家庭孩子多,生活條件差,孩子往往從小就能感受到父母的艱辛和深沉的愛,也就自然接受著情感教育。現在的家庭中孩子少,物質生活條件好,獨生子女成為全家關注的重心,很容易形成孩子在情感上只知獲取,不知給予,心中無他人,事事以自我為軸心的缺點。如果孩子從小對人對事淡漠無情,長大後就不可能與人和諧共事,也不可能對家庭、對事業、對國家有責任感。

  作者註:本文為筆者參加《現代教育報》圓桌討論採訪稿件,全文作者:王小艾

【責任編輯: 成蕊 】
推薦閱讀:

《解讀王菲》(三):小時候是「不聽話」的孩子
家長對孩子的一些傷害,真的是一輩子的
如何對孩子進行性教育?(二)
講堂回顧 | 李力老師教你如何處理0至6歲孩子的依戀關係
挨罵後不說話的孩子,心裡都在想什麼?

TAG:孩子 | 受傷 | 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