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詞學基礎講座手記

今天開始,我們準備用幾周的時間來說「詞」,說詩詞的「詞」,說唐詩宋詞中的「宋詞」。我們在談論詩歌文體的時候總愛說到「詩詞」兩字,也常常順口說到吟詩填詞。在捨得之前的講座中,談到的大都是詩,尤其是近體詩。詩,我們可以知道是怎麼回事了,那麼這「詞」是怎麼回事呢?

中華詩文化,源遠流長,在各種詩歌類體裁中,最為輝煌的有兩種,一個是唐詩,另一個就是宋詞。甚至可以說,唐詩和宋詞就是中國傳統詩歌的象徵性代表。唐詩的典型體裁就是近體詩,這宋詞,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律詞。之所以稱它們為唐詩或宋詞,是因為他們分別興旺於這兩個朝代,並以這兩個朝代中湧現的大量優秀作品為主體,直接影響著中華詩歌文化千年的走向和發展。以朝代的名稱來稱呼這種詩體,是對那些輝煌時代的一種尊重,不是說,非那個朝代的人寫的這種詩體的詩就不能叫唐詩了。我們今天寫的七律也好,五絕也好,同樣也可以稱為唐詩。我們今天填的《如夢令》《蝶戀花》《滿江紅》這類的詞作,同樣也可以稱為宋詞。

我們要學好詞,首先就要懂得詞,要知道,它是從怎麼形成的?它具有什麼獨到的特點?它和詩的區別在哪裡?具體依什麼法則去填詞?如何賞析詞作品的?我們在以後的幾周時間內,將對此做詳細的討論和學習,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共同參與,對捨得所做的講座提出批評和指導,以期共同把它搞懂搞透,進而熟練地掌握它。

如果說詞是起源於《古樂府》,那麼我們就想了,詞這種體裁一定和這〈古樂府》有什麼相同或類似之處。我們都熟悉的王國維大師就持這個觀點,同樣持此觀點的,還有宋時的王應鱗,明朝的徐師曾。王國維在《戲曲考源》中說「詩餘之興,齊梁小樂府先之」,徐師曾在《文體明辯》中也說:「詩餘者,古樂府之流別,而後世歌曲之濫觴也」。注意一下這裡有個名詞叫「詩餘」,指的就是我們今天說的「詞」。宋詞的稱呼很多,我們稍後再一一解釋,「詩餘」便是其一叫法。

我感興趣的是另一種說法,是說「詞」來源於「近體詩」,我們都熟悉的王力老師就抱有這樣的觀點。與此同樣觀點的還有沈括(宋)、胡仔(宋)、朱熹(南宋)、況周頤和(清)等學者,他們的觀點是:「詞為唐詩之末造」。王力老師就說過:「詞是一種律化的、長短句的、固定字數的詩」。這再注意一個詞兒「長短句」,這也是宋詞的另一個名稱。王力認為,詞就是律詩,只是句有長短不齊而已。他們認為,唐朝的詩人啊,往往在早上寫了一首詩(律詩),晚上就把他付之弦管而詠唱。但是常常與音樂不合拍,需要加些音調以諧調之,這些所加的調子被稱為「和聲」,相當於一些過渡性質的旋律曲調吧。把這些補加上去的調子,用實字填之,說白了就是這被後加上的調也配上字,那就形成了詞。加的調子長短不一,那字數也就不同於律詩了,形成了長短並存的文體,長短句成也,這就是詞。因為唐初的歌詞,也多半是五七言的,與律詩很近哦。

關於詞乃「詩餘」的說法爭議很大,有的人不僅認為它不是詩餘,反而是詩之源。這裡試引用一下《雨村詞話》(李調元)的序言之言,以供觀點之借鑒:「詞非詩之餘,乃詩之源也。周之頌三十一篇,長短句屬十八;漢《郊祀歌》十九篇,長短句屬五;至《短蕭鐃歌》十八篇,篇皆長短句,自唐開元盛日,王之渙、高適、王昌齡絕句流播旗亭,而李白菩薩蠻等詞亦被之管弦,實皆古樂府也。詩先有樂府而後有古體,有古體而後有近體,樂府即長短句,長短句即古詞也。故曰:詞非詩之餘,乃詩之源也。」

再說一種詞的起源理論吧,那就是詞起源於「燕樂」。燕樂是什麼東東?沈括的《夢溪筆談》中有解釋:「先王之樂為雅樂,前世新聲為清樂,合胡部為燕樂。」說白了,燕樂那就是西域胡夷流傳來的流行小調。這理論是鄭振鐸老先生提出的,龍榆生老師,唐圭璋老師都持這類的觀點。這類觀點的依據,主要是根據詞產生的歷史條件,和特殊的音樂環境來推論的。此說認為,詞,主要是為這些燕樂配的詞,先有曲,後配詞,即所謂的倚聲而填詞-----這裡再注意一個概念名詞「倚聲」,「倚聲」,也是宋詞的名稱之一,這稱呼的含義和來源也即如此。

關於宋詞的起源還有不少其他的說法,甚至,有的人還認為李白是填詞的鼻祖,他的那首《菩薩蠻》,是至今發現最早的一首詞(《詞苑叢談》中說的),哪種說法是對的呢?其實,捨得認為,都對,也都不對。這些說法對宋詞的探討和認知是有益的,但是,卻都偏於方法論上的狹隘。我們都知道一個成語叫做「盲人摸象」是吧?這些大名鼎鼎的盲目的公公婆婆們摸到的都只是「詞」這個大象的一條腿或象尾巴,他們摸到的是象不,是象,但不是象的全部。宋詞,做為文學史上載譽極高,與唐詩並列為中國古典文學的姐妹雙葩的文學形式,它曾經以聲樂文學而存在,並以聲樂的美感而繚繞至今日,它的形成,絕不是一種單一的發展模式。遠古的民歌對它的形成有影響不?漢魏的雅樂清樂有痕迹不?隋唐的樂府及近體詩對它的影響有不?它的形成是一個多元素的綜合的漸進的滲透式的過程,漫漫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孕育,培養,是其以前各種詩歌體裁的衝撞、沉浮、融會之後而成熟的,宋朝,只是恰逢其時。它因而一鳴驚人一飛衝天後來者居上而光耀千年。

前面我們說了,詞有很多別名,它叫詞,我們還可以稱它為宋詞,還被稱為曲子、曲子詞、倚聲,長短句、詩餘等等。從詞的這些別名上我們就可以體會到,詞的音樂屬性是非常強的。從前面說的其來源也是離不開這個音樂屬性的。說白了,起初詞的性質,和今天的歌詞沒什麼區別,它實際上就是古代的歌詞。歌,當然要有樂曲和文片語成的。樂曲和文詞不論是從節奏上,旋律上,聲調上,內涵上都是互相配合的。比如我們唱一個《今兒老百姓真高興》,文辭用的當然都是拜年嗑的詞,說喜說慶說樂呵事,而所配的音樂,也是歡快的,節奏感很強很緊湊,洋溢著一種喜慶的調子。把這個文辭,如果用悲傷的調子配合一下試試,用什麼《江河水》《二泉映月》或白毛女中的《北風吹》那樣的曲調唱出來,就會不倫不類,給你勉強搭配上你也唱不出來。

這麼簡單的道理,在宋詞的創作填制過程中是同樣的。我們都知道宋詞都是有詞牌的,每個詞牌都代表著一種寫作格式,對應著一種相應的文字布局形式,也有著其獨立的聲律上的音韻要求。這個詞牌是什麼?其實就是音樂曲子的名稱。比如今天我們都知道的《二泉映月》就是一個二胡曲的名字,那麼,要是為它配上文字唱出來,我們就叫填詞。那麼,這個《二泉映月》就相當於所謂的詞牌了。怎麼填呢?有了曲子當然就要按照曲子表現的特點來填了,《二泉映月》是個很傷感的樂曲,我們要是為這個曲子配詞,肯定就不能寫那些開心喜慶的詞了。倚聲而填詞,所以,填出來的詞,也就叫「倚聲」。所以,同理,那些宋詞的詞牌基本都是音樂曲子的名字,每個名字都具有它自己的特定含義。第一個為它配上文辭的人,就是這個詞牌的首創人,他設計了用於配合這個曲子的文辭的形式,流傳效果很好的話,就被大家認可了,那麼後面的人,再想填同樣曲譜的詞,就基本按照他所創的格式填了。

比如捨得為《二泉映月》這個曲子配上了詞,共用了多少句,分了多少段,押的是什麼韻等等都很周密細緻。大家傳唱開了,都覺的好,那麼就認可了這個《二泉映月》的配詞就該這樣配文字,別人一來了情緒,也想借《二泉映月》這個旋律曲調來寫上幾句,以抒發他自己的感懷或心情,那麼,那就用《二泉映月》這個「詞牌」就可以了。當然,他寫作的格式,自然就取捨得起初些作的格式來填寫了。他不能改,因為捨得設計的格式是被大家認可的,成了一個標準格式。但是,某人如果足夠有名,實力也很強,當然這樣的人個性也很強了,他偏要變動一下捨得設計的格式,大家也拿他沒辦法,也只能認可他寫的詞了。雖然都是倚《二泉映月》這個曲子寫出來的,但是他寫的格式和捨得的不一樣,又被大家也認可的,怎麼辦?那就當做一種變格吧。我們翻看《欽定詞譜》等詞譜的時候,也會發現這樣的現象,同樣一個詞牌,並不都是唯一的格式,有的竟然有好多種變格,就是這麼來的。比如《浣溪沙》這個詞牌就有五種變體。但再怎麼變,它都是《浣溪沙》。每一體的句子布局有些變動而已。還比如前面說的比喻例子,捨得填了《二泉映月》,捨得是首創,總有個先來後到吧?捨得設計的這種格式就是正格。以捨得所填為準,其他的都屬於變體。

說捨得為《二泉映月》填詞,進而成為這個詞牌的首創人,那只是舉例說明而已,有點玩笑了,俺自己先偷偷高興一把再說。實際上,捨得是沒這個實力的,因為捨得對音律懂的並不多。其實,不僅捨得沒這個實力,對宋詞而言,就是諸多前輩名家,也是沒這個實力的。我們說過,詞是倚曲而填的,謂之填詞,也叫倚聲。那麼,實際上,應該是有曲也有詞,真正的行家,應該是既懂曲,又懂詞。我們知道了「倚聲」是指依曲而填之詞,也叫填詞。實際上還有個「填曲」,也叫「填腔」,就是說,先有文辭,根據詞而譜曲。在漢代叫做「自度曲」,到宋代就被稱為「填腔」。宋以前(至少說到北宋)的詩詞人,其實也都是音樂家,都是懂音律的。即使不能填腔,也要懂得音律之腔的。因為一個曲調的轉折、節奏、快慢,如果不能聽懂,所作歌詞就不能選字、協韻、合拍。這樣做出來的歌詞,就會使歌唱者拗口、失律、犯調。又能填腔(做曲)又能填詞的人是全才,這樣的人其實也不是很多。代表人物就是周美成、姜白石(姜夔),深諳音律之道。到了南宋後期,那些所謂的詞家基本都不怎麼懂音律了。他們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文辭的文法之上了。比如要對入聲字的緊守,平聲、入聲、上聲之間的替換規律,基本上就是到了模擬其四聲句逗,依樣畫葫蘆的程度了。這時候,其實就不是「倚聲」了,這時候開始,所謂的填詞,實際上就是在「依句填詞」了。我們現在的填詞,實際上也就是依句填詞,詞譜上怎麼規定的,前人怎麼填的,我們就按找他那個平仄四聲的規律來填寫。

詞,宋詞,它由曲子詞演變成純文字體裁的過程,因對音律的缺失而演化。按施蟄存的說法,現今所說的「填詞」也是不準確的,因為現在大家都不知道那些詞牌的曲子是什麼樣的曲調。大家現在所謂的填詞,都是在比照著葫蘆在畫瓢,詞譜怎麼寫的,咱就怎麼照著寫,呵呵。如果不懂音律,甚至不懂其樂理表徵寓意,詩學功底又不足的話,寫出來的「詞」自然是破句落韻,拗音澀字,生堆硬湊,屢見不鮮。

其實,事情也不是這麼絕對。我們可以不知道原詞牌的曲調具體是什麼旋律調子,但是,如果能融匯一些音樂性質上的理解,掌握住其詞譜原作上的音樂痕迹。從文字的聲律上去體會品味這個牌子的風味,也不是不可行的。音律的意義是什麼?就是諧和,蘊籍,達情,舒懷。我們有了古典詩歌的體會,尤其是近體詩聲韻以及平仄格律的基礎,有了對文字美感的把握,填出一闋好詞來,也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詞的音樂屬性很重要,但也不必拘泥於它的曲子性。要廣義的,深層次地理解這種音樂美感。用文字的表現力來表現出來,不僅可以傳承古典詩詞之旋律美感,還可以形成自己獨到的美學風味。無限風光在險峰,險峰的攀登是需要付出努力的,險峰處的美景享受是不可言喻的快樂。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快樂的過程,

從今天開始,我們就對如何「填詞」展開全面的探索和學習,儘可能全面細緻地了解並掌握它。需要大家和捨得一起共同的努力,學習的路途會有險和難的,但是更會有絕妙的美景在等待著我們。我們共同努力吧。

詞學基礎講座手記(二)

大家周末好!今天繼續和大家說宋詞。現在所講的概念性的東西多了些,可能有點枯燥,希望能看的進去,這些都是為後面詞的寫作方法的鋪展打下基礎。上講我們主要了解了詞的來源的一些說法,幾種不同的分析其實都有道理,古今學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從對文字屬性的分析的角度看,直觀感覺上,我本人偏向於詞來源於近體詩一說,但是從其音樂感的屬性來看,我更相信詞是出於「燕樂」這個說法。

關於詞的真正起源處,我不認為有個真正清晰的界限,詞,應該是個多來源而統一的聲詩新體,詞的形成是個漸進的融合的過程。大致來源有這些:1,清樂(六朝俗樂),2,里巷小曲(隋唐俚曲),3,宴樂(由楚漢舊聲到樂府新聲),4,胡夷之樂(西域音樂),5,歌辭(文人歌曲)。

參考了多種資料,我在這裡用較大的篇幅來說詞的起源,其目的不是要做詞學史學術上的研究,而是和大家一起品味詞這種體裁特點的多樣性。詞曲的各種曲牌其實也揭示出了這種詞之來源的多樣性。八百多個詞牌,反映了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不同來源的多樣性。大致了解這種多樣性,知道哪些詞牌是屬於那類性質的來源,也利於我們賞析其古典作品,也利於我們自己的填詞寫作。強調詞的音樂屬性,希望大家重視起來,其實是希望培養一種詞感或詞味,這是有別於詩味的一種品味。書墨以言志,發聲以言情,詩要有詩味,詞要有詞味,不知其源,不解其質,談何其味?而寫詩填詞,其實就是重在一個「味兒」。那麼,今天就重點對詞的詞味加以分析和了解,以此為契機,深入了解詞這種文學體裁。

首先,我們一起來商榷詞和詩有什麼不同之處。詩與詞雖然同屬詩之範疇的體裁,但是畢竟各有所格。認識其不同之處,也是我們必須要做的,填成的詞要有詞味,別把他寫的象詩歌了,就不合適了。下面分幾個方面來認識一下。

一,從音樂屬性上分析。對於詩而言,只有「樂府詩」具有音樂的屬性,與音樂的聯繫很緊密,其餘的一般只要能誦讀就可以了,並不都是需要配上樂曲歌唱的。而「詞」則純粹是倚聲填詞可以唱的文學形式。所以,詞很重要的一點是,要符合曲律的要求,這說明它的屬性是和音樂是密不可分的。也就是說,詩和音樂是可以互相獨立的,而詞則是從屬於樂曲的地位。所以,詞的音樂屬性是很強的,這是它有別於詩的很重要的一點。

二,聲韻角度分析。古體詩一般只要求能押韻,達到一種聲韻上的整體協調就可以了,近體詩除了押韻限制外,還有固定的平仄安排和對仗的要求。而詞對聲韻的要求就相對嚴格的多了。不僅押韻和平仄安排要符合詞牌規定,同樣也會有對仗的要求,不僅忌孤平、忌三平三仄尾,甚至還要忌「拗救」。聲韻上對四聲要求比較嚴格。比如用入聲字可以與上聲去聲通押,或通篇只用一個聲押韻。詞的領字重視仄聲,常有「一字豆」的說法,「一字豆」是詞的術語之一,是指句式上句子的第一字為一獨立音節,以帶領後面字句(多為一四格式),這樣的字一般是仄聲,且多數是虛詞。比如「看-萬山紅遍」「望-長城內外」「又-酒趁哀弦」「念-武陵人遠」等等式樣。

這是詞的聲韻的特點,而詩的第一字的聲韻多是不講究的,也不允許句子的第一字為獨立音節的情況,詩的平仄要求一般是以兩平兩仄來分配的,特別是前四字不允許出現一三形式的。詩一般是一詩一韻的,韻押在雙數句的句尾,通常不許換韻,或平仄通押。而詞韻則複雜多變,韻位變化很多,還有一闋中換三四個韻腳的。詞中時常還有「暗韻」及「藏韻」等現象。

三,形式上的不同。詩的形式比較整齊,特別是近體詩就不允許句子的長短不一樣。當然「樂府詩」也有長短句的存在。說到這,我們回看剛才第一點說到「音樂屬性」時會注意,正是只有「樂府詩」在詩里具有音樂屬性,而句子的長短不一,也正是音樂屬性的一種必然吧。按《欽定詞譜》來看,詞有八百二十多調,加上變格有二千三百多體格,一個詞牌一個樣式。其複雜性遠非詩可以相比的。詞的斷句也比較靈活,前面說的「一字豆」就是一種,一般還可隨作者的意思靈活處理。

四,風格表現的分析。我們都熟悉的那句是「詩庄詞婉」,詩以端正、嚴整、典博、宏肆等氣象為特點。而傳統的說法上,一般對詞的習慣評價是「繞指柔」「溫婉」「清淺」「艷科」,這類評價。有的人會說了,這樣的說法是不對的,蘇辛之詞就絕不是這柔弱風格。對了,其實現在對詞的格調一般是以「婉約」和「豪放」兩種風格而論的。以「詩庄詞婉」這樣定性詩和詞的不同風格是非常片面的。詩,其實也不完全是端正、嚴整、典博、宏肆這類莊嚴的不得了的格調。清新婉約之詩也是不勝妹舉。但是,這樣說不等於就可以混淆了詩和詞的風格的。

我想,還是從音樂的角度來分析更合適。詞的本質是適合唱,那麼唱出來的歌詞其文辭就不可能也不適合很艱澀,諸如詩中的引典一類的現象就不會有,適合唱,當然語言就要近於口語化而不適合文言化。詩語多為文言辭彙,書面語言,典雅凝重,耐品味,多蘊含,這些其實都不適合入譜而唱的,唱出來也難懂,讀起來卻有味。而詞,不論你寫的豪放還是婉約,都更需要口語化(只能說是接近口語化而不是真的口語大白話),語言表達上要清淺一些。這些都是受音樂的屬性的影響所致。它的起源就依附於曲,即使現在所謂的詞文學性質更重些,甚至是不知曲調之所蹤,但是它的基因就是由音樂組成的,你填詞就不能象寫詩那樣去填詞牌。所謂詩可以有詞味,詞不可以帶詩味,就是這樣。

下面介紹一下詞的特點和分類。明朝的徐師曾在《文體明辨》中論到詞時說到:「調有定格,字有定數,韻有定聲」,用這三個「定」把詞的特點說的很清楚了。

再詳細點說可以這麼羅列一下:

1,句式長短不齊(長短句);

2,每一詞調(就是「詞牌」)有每一詞調的句格、句數和字數;

3,每一詞牌的字聲平仄、韻律和韻字數量也各不相同;

4,對偶、粘合、迭唱與否,每一調詞也各不相同,因詞而異;

5,為樂去而填詞,適合吟唱。

關於詞的特點大致如是,我們可以在以後的學習中慢慢體會,自可品味得出的。

詞的分類,在宋初時只按兩類來分,短一點的就叫做「令」,長一點的就叫做「慢」。到了明代編輯詞集《草堂詩餘》的時候,就分的比較細了,按詞的長短分為小令、中調和長調。因為唐五代以前的詞多數都是比較短的小令,中長調的詞是宋以後開始出現的。

現在我們分類是按清時毛先舒的方法來確定的,58字以下的算小令,58-91字範圍的算中調,91字以上的稱為長調。現在知道最長的長調是吳文英的《鶯啼序》共有240個字呢。其實,一首詞算小令還是中調或長調,也就是個人為的規定,大家都約定俗成沿用而已。前面提到了「令」「慢」等這樣的字,這關係到宋詞的一些專用術語問題,下面用一點時間對宋詞的一些術語做一些解釋,以後大家在賞析或學習填詞的過程都會不斷遇到的,查閱詞譜時,也會常見到。先認識一下有好處的。

1,闋——是詞所特有的單位名詞,一首詞被稱為一闋詞。小令或雙曳頭的慢詞,都以一首為一闋。分為上下片的詞,可以稱為上下闋,或叫做前後闋。有時也是詞的代名詞。「闋」乃古字,因詞而復活,為宋詞所用。

2,令、小令——唐時以「令」代替「曲」字。一曲稱為一令,小令就是小曲。「醉翻衫袖拋小令」即其意。在唐時,稱呼「小」物為「子」,現在廣東方言里的「仔」字,就是唐遺風未改。既然「子」有小的意思,那麼曲名後面加「子」,則基本都是小令了。比如漁人的小曲,就叫「漁歌子」,流行於酒泉的小曲,就名曰「酒泉子」,這類「XX子」的曲牌名不少。到了宋時,一般就不叫「子」了而稱呼為「令」,比如「喝火令」「訴衷情令」等等,只要是小調都可以加「令」字。看詞牌,「子」和「令」的意義沒什麼區別,但是我們由此可以知道「子」多是唐時的牌子,「令」則是宋時的牌子。

3,引——原是琴曲的名字,後來有人用唐五代時的小令,曼延其聲,變為新腔。引,在這裡就有了引申的意思了。凡題有引字的,引申之意,字數必多於前。有學者注釋稱「凡調名加引字者,引而伸之也。即添字之謂。「添字」和「攤破」也是對原調擴大的含義,區別是,「添字」和「攤破」對原調變動不大,僅是在字句之間,「引」則離原調比較遠了。在查看詞牌詞,這些都經常看到的。

4,近——就是「近拍」的簡稱。「近拍」就是舊曲翻成新調的意思,也就是新調的含義。

5,慢——「慢」在古書上被寫做「曼」,延長、曼延的含義。一旦歌曲延長了,必然有遲緩。用在詞上,就是指著「長調」。「慢」字加不加,就看有沒有同名的令曲了,有則加,以示區別,沒有則不必加。

6,拍——拍做名詞用,就是指音樂上的節奏單位。寫歌詞來配合音樂時,在音樂的節拍處,詞也應該告一段落或者停頓一下。一般的講,在宋詞中是以一拍為一句的,「拍」的時間是固定的,一句字字的多少卻不定,多了就擠的急促點,少了就慢些悠然點。「拍」也可以被引申為曲的代名詞,詞的過片處,也可以稱過拍。

7,攤破,添字——從音樂含義上看,「攤破」就是將一個曲調增加一些調變成一個新的曲子。從文字角度看,「攤破」就是「添字」。比如詞中最常見的有《攤破浣溪沙》,就是在《浣溪沙》上下片的後面分別添加了三個字。

8,換頭、過片、么——詞的早期形式主要是以單片的小令為主的,所以不存在什麼「換頭」或著「過片」的。後來由單片發展成重疊的二片,也就是兩個段落。下片的起句和上片的起句不一樣的,就被稱為「換頭」。「過片」就是指著下片的起句,也叫做「過」或「過處」。「過」字有音樂曲中「過門」的意思。「換頭」,其實也是過片,它還有個名字叫「過腔」。詞的下片,有個稱呼叫做「么」,這是借用了北曲的稱呼了,北方人管最後的或最小的叫「老么」,下片為後,估計是這麼來的。

關於宋詞的一些術語以後還會陸續介紹的,因為這些術語和詞的特點及相關的寫法有密切關係,所以,在以後結合寫作方法時一起講解更有效一些。

現在對詞的特性再略做分析一下,以增加對宋詞的基本認識。

一,詞是音樂文學。詞為倚聲之作,它比詩的新異之處就在於這種新的詩體可以盡情謳歌,詩言志,詞言情,詞的音樂屬性是它的第一特徵。前人有言謂之「選詞以配樂」「由樂而定詞」(胡震亨言)乃是其本性也。乾隆年間編的《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為了突出詞的音樂本性,稱之為「詞本管弦冶盪之音」。

二,詞的美學意義,重在雅俗共賞。其實,對於詞的一些諸如「艷體」「別格」這類的說法,雖然有失偏頗,但是卻也反映了它通俗的一面。詞乃「小道」也是一種習慣上的看法,不少論調是詞為「女性詩體」,「軟性聲調」,所以稱它為「艷體」。歷代大家也不乏此論者,晚唐詩人溫飛卿即有言「本工詩餘,下流至韓幄……」(註:幄是錯別字,應單人旁)。其實,客觀地看,就詞體而言,可謂是美學經典載體之頂也。兩宋以來,創調數百,列體過千,作家不計其數。其詞調繁盛,聲律之嚴密、旋律之多變、風韻實為高雅近俗,已在某種程度詩莫能之過也。它對格律嚴謹、韻致奇妙、節奏出新等藝術上高難度的要求,均在一切詩歌韻文之上的。詞的生命就是樂曲的旋律,其美學意義也是與之密不可分。

三,調與情相合,詞與調相應,詞,為情思所寄託之詩體。其調如何現在多已不知道,但是調與情感的配合,從以往的詞作上看,也可以品味得出的。例如《梅溪詞》中的《壽樓春》調,連用四個平聲,這個聲調濁而低沉,屬於悼亡之音,其情表達,在文字的音韻上講究的也是如此搭配。

詞的發聲、節奏,要皆音的,要分明的,它的嚴格和巧妙,有時達到令人驚奇的程度。平仄要求極其嚴格,清濁音要分清,音和聲要分明。每一處都要細緻處理好。

詞學基礎講座手記(三))——詞的構成元素及其構思立意

大家晚上好。今天繼續做《捨得詞學基礎講座之三》。因為今天涉及的內容相對多了點,時間會略長,希望各位多加諒解。我講座歷來的原則是「就低不就高」,盡量面對初入門者,所以希望盡量說的明白一些,這樣難免有時話會說的羅嗦點,也請各位詩友給予海涵,呵呵。

關於詞的一些理論雜說,史上數不勝數。我們可以看到宋以來的各種《詩話》《詞話》以及各種雜評不勝枚舉。我們前兩講粗略地談了一下詞的來源以及詩和詞的大致區別之處。我們還對詞的一些特性做了介紹,主要是強調詞的音樂屬性。雖然我們現在所見到的各種詞牌,其曲調早已不知所蹤,但是,我們仍然要記住「詞」的本性是離不開音樂的。雖然我們現在更多的是在文字上對「詞」進行藝術上的注重和提煉,更多的是追求文學上的風采,但是,其樂理樂感的成分仍然是詞的本源。如果不懂得這個本質性的意義,那麼,用再華麗的辭藻堆砌出來的詞,也會全然失去詞之風味,不成其「詞」了。相關詞學上的理論論述,我會在其後每一章節上綜合講解的,我會結合具體的詞作的賞析點評來闡述的。下面,我們直接進入大家都比較關注的主題——就是「如何填詞」。

我們現在先了解一下「詞」的基本構成和基本要求。

整體上看,詞的構成有以下幾個元素和層面:境象、情性、意蘊、神韻、風采。

1,這裡說的「境象」,其實就相當於我們在講解近體詩時說的「意象」。構成詞境的材料,有景、物、事、理。按唐人的說法是「景、心、風、色」。這「境」不能單純看做是僅指風景或外物,它也包括「事」在其中的,事件、故事、細節、景物等等。對於境象者,人常說它是文學的「最外層」,實際上也不完全正確,有時候,一「事」本身可能就是「詞眼」所在,所以,境之展現不僅是詞之外貌,也可以能是詞之要點,這是要靈活看待的。

2,情者,可以理解為情趣、情感、情致、情味等等。詩詞的本質就是詠情之體,那麼這個「情」字理所當然就是詞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前人言說「緣情而綺靡」,謂之情也。「吐納精華,莫非性情」,也是情論。人常說「詩言志,詞言情」,情之於詞,乃神之於體,無情之句,難以為詞也。

3,意蘊,包括意旨、意圖,旨趣等等,它接近於「理」,這裡說的「意」就相當於詞章的中心思想所在吧。其實說這三樣「境」「情」「意」,是沒法嚴格的分開的,它們應該屬於一體的,或者說是詞之神體的不同方面。這些要素的構成體現了一定的詞的境界、風度、文采以及氣格,也就是說形成了詞的意境所在。王國維的《人間詞話》起篇就說「詞以境界為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我們說詞的構成,沒有說詞是由哪種文字格式或曲調格式的構成外型,而只是從其神韻處說起,這是針對詞這種特殊體裁的特殊性而言的。

不要把這些概念看成空泛的論調,在賞析前人詞作時,我們可以認真揣摩其中的風味和意境,品味其帶來的美之享受,進而可熏染我們的美學細胞。培養成良好的審美習慣,自己下筆寫作也會自然地神采流露。那麼同此理,對倚聲填詞的基本要求,也是從這個層面上來說的。我們主張:填詞者,填寫時當胸襟鼓盪,淋漓盡情。當意蘊內涵,心境空明。當寫照傳神,事語奇妙。重要的,是要雅俗共賞,不裝深沉,不落俗套,方為好詞是也。下面分條說明一下,以求與同道者商榷交流:

1,詞氣堂正,腔調介於雅俗之間。怎麼理解這裡說的「雅」和「俗」呢?在捨得做《古詩漫談》講座時介紹了,自古來,詩為風雅之體,尤以「雅」為詩之正格。詞和詩的不同點,其實更多地也體現在這個「雅」的有無之處了,詩為風雅之物,詞承其風格,淡薄於其雅也。那麼這個「俗」呢,就是指著「曲」而言吧。「曲」我們泛指元曲而言,其文體直白多俗,市語頗多,所以謂其為「俗」。詞,正好介於二者之間。不及詩之雅,不似「曲」之俗。詞人難做,也難在這裡了,呵呵。既要別與詩,也要別於曲。宋時的李之儀說過:「長短句於遣詞中最為難工,自有一種風格,稍不如格便覺齟齬」。「上不似詩」,上不必象詩那樣直言其「志」,「下不類曲」,又不能只象「曲」那樣娛樂於人。

2,詞要追求一個「妙」字。這個「妙」字可能只得各自意會了。還是綜合詩和曲之長而發揮吧,妙者——美妙、神妙、精妙、巧妙、絕妙也。那麼詞中之「妙」從何來呢?嚴羽在《滄浪詩話》中云:「詩有別才,非關書也;詩有別趣,非關理也」。我想,這個詞之妙點,更在於其「別才」和「別趣」之處吧。這所謂的「別才,別趣」,其實就是指超脫理性範圍的形象思維而言的。如果朋友們喜歡,待稍晚些時日,捨得擬對《滄浪詩話》做一專題講座,嚴羽之詩學思想,深得文學之精髓,深暗詩歌學之要旨,可學之。詞之「妙」是一種境界,在後面的學習中,我們還將繼續探討,慢慢體會吧,但願學詞者都能有所妙悟為上。

3,情與景的關係。關於情和景,我在做近體詩基礎講座時,以及在做詩作點評時曾經大量說及到。景色的描寫,實際上就是對情之抒發的鋪墊,景色是為情(意)而設而造而鋪的。情與景的關係,可參見捨得近體詩基礎知識講座之九(意象和意境)。在這裡要強調的是,如李漁所說的「要說的情出,要寫的景明」,也就是說,關於「情」的描寫,要表露的出,要讓人看的見,可以多一些婉轉,但務必要少一點晦澀。晦澀一點,於詩而言有情可原,但是於詞而言,是不合理的。關於景色描寫,要清亮,要明晰可見,少借隱喻,可以變化,不可以引申。

現在把李漁在《窺詞管見》中的相關話列出,供大家商榷:「作詞之料,不過情景二字,非對眼前寫景,即據心上說情,說的情出,寫的景明,即是好詞。情景都是現在事,舍現在不求,而求諸千里之外,百世之上,是舍易求難,……安得復有好詞?」。若情和景真要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不論是寫詩還是填詞,均是上佳之作。填詞之景色,要的是那種「搖蕩性情」之景色,如何品味,則各自省得吧,呵呵。

4,填詞寫作要扣題。這是行文的一般基礎要求,填詞照樣不例外。對此不多言了。

5,情與理融,不滯於理。這裡再引用前面《滄浪詩話》里的話「詩有別趣,非關理也」。怎麼說呢,填詞取趣,不能在詞里給人講大道理,詞這東西,不是你用來進行教育人的工具載體,如果你填的一闋詞里,大道理擺了一大堆,用詞的形式給人上政治思想課呢,那你就廢了。傳說中的「老乾體」被譏笑為不侖不類之體,就是這樣原因。寫詩喊口號,填詞來說教,一看就令人生厭。概因為,這些老乾體的作者們,只認識這詩呀詞呀的外形,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來就用,根本就不知道這詩詞之品位高下。看到一匹千里馬,他不識得,卻牽來推碾子拉磨使用了,呵。

詞者,「所謂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其實,填詞一道,不是就不講道理了,那要辨證地理解什麼是理?怎麼來講?「說的情出,寫的景明」,實際上這「理兒」自然就在其中了。這道理前人也早就說明白了,看《貞一齋詩話》(清·李重華)里說的就非常到位:「情愜,則理在其中矣」。

6,詞的語言風格。要求很簡單——貴在清新。捨得論詞,常說到詞語要「清淺」一些為上,清者,使人氣爽而暢。你想啊,詞的本質是配合曲子可以唱的,你嗚魯巴突地說些渾濁晦澀而生澀的字眼,唱給誰聽?誰聽的懂?詞語一經口出,人即能聽的懂是最基本的。說到這,還要提醒一下注意,要謹慎對待「同音多義字」的使用。這就是我所說的詞語要「清淺」的意思。不追求高雅華詞類於詩賦,但又淺而不俗,有別於曲。語言使用,要注意斟酌的,只是合轍押韻對上詞譜了還不算完事,要掂量一下是否有「清新」之氣。

7,最後再說一下填詞要忌諱的「三氣」吧。一是「道學氣」,二是「書本氣」,三是「禪氣」(神秘味道,參禪悟道的味道)。這幾條應該不難理解,這幾樣都不符合詞之味道的。填詞之時,要注意一下別沾上這「三氣」為好。

好,到此為止,我們對詞的基本概念及風格特點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了。我們更多人的目的不是僅僅了解,我們更需要知道如何去填詞,填詞應該具體的遵循哪些原則和注意事項。常見的思路和方法是什麼?這是我們下面要討論的。詞的做法,和寫詩有相似之處。但是真要著筆來寫,則必須依附詞調了。每個詞調,在片數、句數、字數、用韻以及平仄等,都有自己的獨特的要求。一個調一個樣,幾乎沒有完全一樣的。調兒多,式樣繁多,不象詩那樣只有律和絕那麼簡單。

寫詩的時候,還要首先考慮的是選擇用七律寫還是用七絕或五絕來寫,有一定的選擇呢。填詞,當然首要考慮的也是選擇詞調。這和寫詩時選擇律或絕是一樣的。但是,不同之處是考慮之點要複雜的多。近體詩有五種格式(七律、七絕、五律、五絕、排律),算上古體詩或楚辭等,也是可數的。詞,則有二千多種格式,幾乎到了多不可數的程度。所以,這量變到一定程度就會達到質變,詞之調的選擇,當然就格外重要了。擇調,就是選《詞牌》,擇調的目的是:擇腔、擇律、按譜、押韻(楊守齋語)。

這裡,我再借用一下龍榆生的相關論述:「填詞為倚聲之學,不但它的句度長短,韻位疏密,必須與所用曲調(一般叫做詞牌)的節拍恰相適應,就是歌詞所要表達的喜、怒、哀、樂,起伏變化的不同情感,也得與每一曲調的聲情恰相諧會,這樣才能取得音樂與語言、內容與形式的緊密結合,使聽者受其感染,獲致"能移我情』的效果。」對於擇調,初學填詞者要遵守「取徑宜慎」的原則。說到這,還是強調詞的性質的音樂屬性,楊守齋曾言:詞欲協音,「腔不韻則勿作」「律不應,則不美」。每腔每調,則都具有其獨到的情感意義,我們常說的一個詞兒是「聲情並茂」,有什麼樣的情,就會發什麼樣的聲(腔),情借聲以達之。

詞調就相當於聲,我們填詞的內容就是情,聲情配合是必須的,第一步,當然是要選擇好「調」(詞牌)。總不能欲言喜事而取哀聲吧?以《欽定詞譜》為例,八百多個詞牌,二千多個格式,我們想全都記住很難,其實也沒必要,就算全都能背下來,也不代表你多厲害,只能說你很用功,也很傻。建議喜歡填詞的朋友,要熟悉記住幾個自己喜歡的詞牌,了解它的來龍去脈,知道它屬於什麼性質的腔調。最好是典型的能分別代表各種情致的調子都選擇幾個來熟悉它,甚至熟記於心。這樣,使用起來很方便,不用花費精力現去查詞譜,想填便填,情思詩脈不被(查詞譜這類的雜事所)擾亂,何其快哉!

據前人經驗總結,填詞之法有個「三步曲」。第一步,就是構思、立意和取材;第二步,注重長短的結構與離合;第三步,則是完善詞的文采、音節和色調。今天就從第一步來說起——詞的構思立意、取材。

朋友們大多都看過《紅樓夢》吧?也許會記住林黛玉和香菱論詩的那一段,黛玉說:「詞句究竟還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緊」,這話,當然是曹雪芹借黛玉的口來表達的他自己的觀點,但是,這話也非常懇切。「做詩要先下意。詩之有意,如人之有骨。人而無骨,行屍走肉也」——這是清代的學者王楷蘇的言論。關於詩詞的立意,捨得也有自己的言論,請參見捨得的講座手記《近體詩寫作的立意與謀篇》一文。現在結合詞的特點,綜合諸多前人的一些論述,對此之「立意」分述如下,以求詩友之商榷:

1,立意要深,用語清淺。我們賞析詩詞作品時,強調這樣一個觀點,意深語淺,乃是佳作。前面我提到的填詞的詞語要「清淺」也是指此而言。我們看一下馬致遠著名的小曲《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不做其他分析,我們只看他的用語,沒有生澀之字,沒有艱深的詞語,多麼平實的字句,可是,卻生動地勾畫出一幅羈旅荒郊圖,其境遠也,其意深也,寥寥數字,意蘊深遠,結構精巧,平仄起伏,頓挫有致,音韻鏗鏘,直貫靈心。……言簡意深,是寫詩填詞的最高境界。「意貴深,語貴淺,意不深則薄(淺浮,淺薄)」「意深義高,雖文詞平易,自是奇作」。不妨再看一下我們熟悉的李白之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語言之淺白,剛會說話的小兒都可以朗朗上口,可是這淺白之字表達出的內蘊含義,卻牽動無數漂泊思鄉人的心腸。

這一點說的多些,主要是看有些朋友寫詩填詞,總喜歡去找那華麗無比的辭彙,反覆地堆砌,表面上一看,哇,這詞好靚!再仔細一品,除了語病之外,啥都沒有!返樸歸真,才是大道,別去總琢磨找那些花哨詞兒了。意深,不在詞的華麗之處,而在於詞的組織運用上。

2,立意要新,不點鬼簿。說句白點的話,就要是有點個性。寫出來的東西,別人一看就是你張三的,不是他李四的。獨立的風采和個性,就是新意!我們這裡再借用《窺詞管見》中的言論,以述其義:「文學莫不貴新,而詞尤甚,不新不可作。意新為上,語新次之。……所謂新意者,非於尋常見聞之外,別有所聞所見而後謂之新也」。

3,詞意真切,浪漫寫實。詞家常說的是,填詞之道須「隨事命意,遇景得情」。凡事講究個真。前面提過的「要說的情出,要寫的景明」,就是對真實的描述。景明而真,情切而真。情出肺腑而非虛偽強構,真情流露,不求而自工。人皆說詩人為性情之人,填詞吟詩,實為性情之產物。我們自己也有感受,有情緒時,便有了詩興,有情調時,便喜哼曲叨詞。如果煩躁苦悶不安時,給你命題,你也難有上佳之作。刻板木訥之性格性情,實難出好詩好詞的。「詩有別才,非關書也,詩有別趣,非關理也」,做詩填詞弄曲,乃是高雅情趣之為,豈是那整天扳著臉,一臉死相之人所玩的起的?愛詩之人,皆有一顆火熱真切之心,有了這份真,我們才有緣在此相聚交流。詞意須真切,自在情理之中。

4,詞有別味,在其詞意----「貴遠不貴近,貴淡不貴濃」。怎麼理解這意思呢?其實主要是指表現手法而言的。濃而近則很容易見識,遠而淡,則霧裡看花,欲得而難求。在講近體詩時說到一個「含蓄」的概念,這裡實質上就是這意思。唐詩宋詞的美學特點就是兩個字——含蓄。其意的表達要具有藝術性,也就是說要注重修辭的運用。多用比和興,有話別直說。我在相關講座時提過,寫作時,別直言其義。比如,寫相思,文就盡量不要用「相思」這兩個字,寫悲傷,文中就不要直接寫上「悲傷」,比喻比擬,借物達意,這個意則表現的就不那麼淺顯了。直接說出,那就是「近」了「濃」了,用修辭手段藝術地表達,就是「遠」了「淡」了。

順便再說一點,填詞之立意,立意還貴在一個「銳」字上,貴在言外之意,這在後面的講評時我們會一一分析品味。

詞學基礎講座手記(四)——詞的布局結構

大家周末好!今天繼續做詞學講座。今天做第四講《捨得詞學基礎講座(四)》。今天主要想側重詞的結構上討論一下。但在講座前,先和大家聊侃一段詞話吧。

關於對詞的認識,從文學角度看,它只是詩的一種「體」而已。它區別於我們正規概念中的詩,是因為它比詩「俗」。說它「俗」,是因為它更接近民間,是因為它可以配樂詠唱,說詞「俗」,那是相對的,比詞更俗的是「曲」,且不管那南曲北曲,那就不能允許你拿捏文詞,基本上就是市井白話。

在這順便說說詞曲的大致區別,是這麼個脈絡。曲和詞基本屬於一類的體裁,沒有什麼嚴格的區分,但是相比較,詞的文氣更重一些,也相對清雅高調了許多。不管如何,就文辭而言,都屬於詩這個大家族的,只是不同的詩體而已。其實,文學意義上講,體裁之間不存在什麼高雅或低俗之區別的,文字形式及韻律要求不同而已。宋詞呢,以李煜、柳永、晏殊、歐陽修、秦觀、周邦彥、李清照等等這些人為代表的作品,被定位了「婉約派」。

所謂「婉約派」,他們的特點主要是內容側重兒女風情,結構深細縝密,音律婉轉和諧,語言圓潤清麗,有一種柔婉之美,故名之。然我們還知道一種詩詞流派被稱為「花間派」,這是比宋要早些的晚唐五代的一種詞派。其名的由來是因為一本詞集叫做《花間集》,是由當時的18家詞人500首作品編輯而成的,編者為五代西蜀趙崇祚。作品代表人物是溫庭筠、皇甫松、韋莊等等。其作品內容無外乎也是離情別恨,旅愁閨怨,男女私情燕爾這類的。格調嘛,歷來被詬病,被多數人說其格調很低。

如果看《花間集》,其實不能不看《花間集序》,歐陽炯在這個序里給出的定位是「詩客曲子詞」,頗為耐人尋味。曲子詞,是供歌妓們在酒席間歌唱以娛樂所用,是其「俗」的一面,但是,這「曲子詞」卻為「詩客」們所寫,這自然又帶點雅的風味。說的透點就是雅人去俗一把。我們可以認為,雅人可以俗,而俗人卻無法雅,雅和俗的本質區別是內涵氣質的區別。官僚啊,大學教授啊,在KTV里一樣俗的一塌糊塗,只是「俗」的時候呢,還忍不住得玩點高格調。呵,扯的稍遠了點,《花間集》就是一群雅客們寫的,其實是一群詩人們寫的。說的俗點,它在當時,相當於現在KYV練歌房裡的點歌單,歌本,比喻雖然不太恰當,但其作用大致如此。但是,由於作者們多是當時的大文豪,所以,其文學價值當然也相當高,甚至,形成了一個流派以至於影響到後來的詞學風貌。

說到對詞之文體的演化,不能不提到一個北宋時非常重要的人物---柳永,他原名叫「三變」(也叫「柳七」),後來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他對詞學的貢獻極大,詞由小令向慢詞的發展和豐富,他起了關鍵性的作用,詞境的開拓,內容題材的豐富,詞的通俗化、口語化,其影響在詞史上皆功績彪炳。可惜這位大詞家,平生過於放浪,終生潦倒,死的時候還是一群妓女們捐錢給葬了的。柳七的態度是「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其人性情,鄙視功名利祿,放言狂之「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這個「奉旨填詞柳三變」的詞,雖然也有「花間派」的痕迹(這和他的生存環境有關),雖然也免不了凄婉纏綿,兒女情長,但是卻無靡靡之氣。他的詞作中有股放浪不羈的豪氣,詞境清新脫俗,畢竟在文學地位上屬於大家巨匠的。

唐代強豪詩人輩出,而宋時詞界群星璀璨,風格流派也自然不一樣,以蘇東坡和辛棄疾為代表的豪放派,異軍突起,以詩為詞的特點,和婉約派分庭抗禮。在後期,我將專題介紹蘇東坡其人及其作品風貌,這裡只說一下「東坡」之名的來歷。蘇軾,號東坡居士,這個「東坡」其意是取自白居易的《東坡種花》而來。其起句是「持錢買花樹,城東坡上栽」,詩中還有「東坡春向暮,樹木今何如」之句,蘇軾是白居易最忠實的粉絲哦,非常非常地崇拜他,甚至自比為當代的白居易。

好了,這詞話啊,聊起來沒完,以後咱再接著聊。我們經常了解一下詞的各種淵源和傳由,於我們習詞也是大有裨益的,至少我們可以熏陶在一種詞的「氛圍」之中。咱別跑題,大家喝點茶水,咱言歸正傳,還是說詞法吧。

詞的布局結構之特點

現在想大致地介紹一下詞的布局結構之特點,介紹一下詞的「起」、詞的「結」以及詞的「過渡」問題。用我們講詩時的說法,就是詞的「章法」。在古典詩詞學的概念里,「章法」,就等同於「結構」,以後不論是說到哪個,意思都是一樣的。比如我評說你的作品「結構」有點問題,那意思就是指你寫的不合「章法」。

在我們前期修習近體詩的時候,我們常說到它的章法是「起承轉合」。其實,這個概念也適合用在詞學裡來,只是,我們不能照搬。在詞中,我們可以忽略「承」的表面意義,而只去注意它的起、結和轉。我們稱它為「詞的發端」,「詞的煞尾」,「詞的過變」。所謂「過變」就是前時我們所說的「過拍」、「換頭」等意思。詞的起法可謂是多種多樣,一會我會比較詳細地分析的,首先要了解一下詞的起篇大致可以有這樣三個思路:

一是要「謀勢」。看過我以前的講座的朋友都知道,記得我在講七絕的寫法時,說到「起句要押住陣」這話吧?這詞的特點,也有這意思,起句開門見山,有陣勢,可以一下子就吸引住眼球,直抒主題。我們看一下蘇軾的《江城子》中的起句「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也是這個作用。開篇就先給你狂妄一把,然後再得意地從態上說如何的狂,左手牽著黃狗,右手擎著蒼鷹,玩的夠瀟洒吧,呵呵。再看一下陸遊的《訴衷情》「當年萬里覓封候,匹馬戎梁州」,先把自己曾經的大志亮了出來,也算是一種「勢」的渲染,起句,有勢乃佳。

二是要「謀境」,典型的有如蘇軾的《念奴嬌》「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斯境大也。還比如黃庭堅的《定風波》(次高左藏使臣韻)的起句「萬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終日似乘船。」寫房子漏就房子漏唄,他卻給你先來一個「萬里黔中」,呵呵,這就把「境」給你鋪染一下,還帶出了「萬里」之勢。溫婉一些的,如朱淑真的《秋波媚》的起句「遲遲春日弄輕柔,花徑暗香流」,這裡用視覺和嗅覺來造境,勾勒家園美好的春日景色。

三是要「謀思」,這是要以意為先,常常是先以問句而起。我們看黃庭堅的一首《清平樂》(晚春)「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這闋詞的過片也是一問「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說起黃庭堅,文學史上和蘇軾並肩被稱為「蘇黃」,也是不得了的人物。那麼就再把蘇軾的句子也搬來做例子「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這都是先設問,引人發思,然後再鋪展敘述,辭以賦之。

關於詞之結構的說法,下面漫而談之吧。曾經聽過這樣的話「詩重發端,惟詞亦然」,查了之後知道,這是清時沈祥龍說的。詞的「起」,是要給予足夠重視的,比如我們前面說的那「三謀」,都是指要對起句加以構思的。

填詞起篇不能油腔滑調的,也不能濃裝艷抹的。還要避免用那些俗套的陳詞濫調,令人一瞥,望而生厭,何談美哉?詞的起,講究是是一種「開門見山」,清麗淺白,開口就讓人聽個明白。這點有別於近體詩的。詩的起,雖然也有「興起」一說,但是,詩重含蓄,重比興的修辭技巧,在文辭上給你埋伏筆,設鋪墊,然後再中而興之,那是有章有節的鋪展,而詞,開門見山就可以了。這個「開門」也別亂開,要重視一個「凝重」,不要裝模做樣,不顯露輕浮。凝重而有神韻,則大勢可成。按嚴羽的話說「發端忌做舉止」,就是這意思。我們在前幾講里說了,詞類分為小令,中調和長調。中長調的,也稱為「慢詞」。對於慢詞而言,它的起是有講究的。現在不少人做這類「慢詞」,在起處多是描寫景色來鋪引,然後到第二韻的時候在點到題,也就是次片才進到意麵。其實這不是正規的詞法。慢詞之起,應該立即扣緊題意,籠罩全篇。也就是說,適宜實起,而不適宜虛寫,不適合泛泛地寫景。起便定住題面,後面就順勢而下。

我們說起法,說的是一些常見的例子,其實,詞之起法幾乎沒一定之規。悟得其妙時,法便無定法。有如蘇子的「大江東去」「明月幾時有」這樣起句便籠罩全篇的,也有起意言題之後,另言他意的。還有起句之前便已經有「語意」存在的,虛擬的語已經在,而「起」只是對起接續而已,比如李易安的《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還比如辛稼軒的《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這樣的句子,看似不完整,嚴格講究,前面好象缺點啥。可是,我們讀來仍然能夠意會。這就是詞的結構的特點,很靈活。具體的修習,我們以後結合作品,分別講之,細推敲之,不在於掌握幾個起法,而在於認識詞之「起」的性質和規律

大致上我們可以粗淺地這樣認識一下,

第一,可以在開端處點出中心思想。

第二,可以從容開端,步步為營,漸入佳境。

第三,由景入情,先景後情。

第四,由情起句,再襯以景緻。可以先從這幾個方面考慮謀篇入句。

說起法,其實是不能獨立來說的,它只是詞之結構布局的一部分,要綜合全篇來考慮的。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有這樣的論述:「凡思緒初發,辭采苦雜,心非權衡,勢必輕重。是以草創鴻筆,先標三準:履端於始,則設情以位體;舉正於中,則酌事以取類;歸餘於終,則撮辭以舉要。」。他這裡說的,我們看做是主要是針對慢詞而言,是指篇幅比較長的詩體而說。就如我前面所講,慢詞的起,取得牢籠全體的姿勢,取得概貌。大的起,中間部分就不能幹癟,要飽滿起來,開闔變化,鼓盪起伏而無懈可擊。結尾則需要收神,做一總結,完成全篇的收口。

有朋友可能會注意到我的簽名處寫了這麼幾句話「小詩精深,短章蘊藉,大篇開闔乃妙」。這是白石道人(姜夔)在他的《白石道人詩說》里的話,在這話的意思,白石點出的就是題材、選材及組織成章的法旨。其中「大篇開闔乃妙」,要是就是一整體布局的全局觀。關於詞的發端,我們再多說幾句。常言道是「萬事開頭難」,詞也是啊,有了好的開端,後面的結構一般也就「心中有數」了,這個起,也好比是高樓大廈的奠基石。「底兒」打好了,後面的譜寫也有信心了。信心在,情緒暢,詩思自然有脈而舒整。

這裡再參考一下龍榆生的相關講義,他將詞之「起」分為兩種態勢,一是「飄忽而來,奄有壓倒一切的氣概」,二是「故取逆勢,藉以激起下文所要鋪寫的壯闊波瀾」。其實講的就是兩個不同的角度切入的問題。一個是正寫,一個是反寫。

當然,我們也可以自己總結出,還可以側寫,借勢起勢。我們在這裡要注意因調而區謀劃不同的起法。調的長短不同,其結構也必然不同,比如剛才說的慢詞,是適合中長調的一般規律(不是死規定)。由此,我們也可以根據體裁而分析出單起之調,適合突兀而起,精神而驚警,對起之調,就應該規整而洗鍊。這裡說的「對起之調」是指起句採用對仗的形式的「起」。諸如此說,可與諸君於閑暇時推而論之。

現在,利用今天的節餘時間,再說幾句題外話。大家可能都注意到了,我的講義中引了不少古代的詩話詞話,基本上都是用文言文寫成的。我們修習古典詩歌,文言文的閱讀能力是很重要的。不要求你如何熟練地用文言文去寫作,但是,必須要習慣文言文的通常用法,它的語言習慣和語法特點。古典詩歌,尤其是近體詩,實際上它所使用的辭彙,就是文言辭彙。我經常提到的「底蘊」二字,其實,能通順地讀懂古文,是最基本的要求。古詩詞的語言風格,實際上是和文言文之精練雅緻之語非常地切合。

在此做一友情建議,閑時多讀古文,於修詩一道,大有裨益。

詞學基礎講座手記(五)——詞的「過變」和「煞尾」

我們今天還是從閑聊開始吧。有的朋友在聽了捨得的詩法講座之後,或者看了捨得對詩詞作品的點評之後,跑來對捨得說:「聽了你的話後,忽然感覺自己不會寫了,感到「不會寫了」時更要去寫,多讀,多看,多思考,多動筆!感到不會寫了,那是一種自我覺醒,是一種升華,是詩詞修學之路上的真正起步。我們該感到高興。

好,繼續我們的詞學講座。今天主要講詞的「過變」和「煞尾」。先談一下「過變」的問題吧。

一、詞的「過變」

過變,就是所謂的「過拍」「換頭」「過片」,也被稱為「過腔」,名堂挺多的。早期的詞是不分片的,基本都是單遍的小令。後來發展成了重疊的兩遍,再後來甚至發展了三片四片的長調了。這片和片之間就需要個過渡,就如我們唱的歌曲,兩段或兩遍之間,就需要個「過門」,在音樂上需要有個間歇和過渡,在文辭上,也需要有個承接和轉變。這就是「過」。說詞是音樂化的文學,在這術語上也體現出來了。

對於下一片的起句,我們都可以稱為「過變」或「過片」「過拍」等,但是稱為「換頭」還有另有一說的,就是下一片的起句,不是在句式上單純重複上一片的,而是有所變化,才叫換頭。比如《望遠行》、《阮郎歸》、《憶秦娥》這類的詞牌,下片的起句和上片的句式就不一樣。而《採桑子》《蝶戀花》《浣溪紗》這類的詞牌,上下片的格式是完全一樣的。在翻看施蟄存的講義時,我們了解到這一點:「換頭」也可能是來源於律詩的格律,大家都知道律詩格律中有「對」和「黏」的要求,這「對」就是上下句的平仄性要相反,特別是指前兩句而言,這也稱為「換頭」,當然是這指聲韻而言了。據施蟄存老師講,這個說法是來自日本和尚遍照金剛的《文鏡秘府論》,這我們就不多考究了,做為一般了解就可以了。我們現在要理解的,就是如何「過變」,下一片的起句,和上片的一樣不一樣我們都不管,叫它「過變」「過片」「過拍」「換頭」等等都沒大關係。

之所以對這個名詞說道這麼多,是因為它在詞中的結構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我們研究近體詩詩法的時候,我就特彆強調了「起承轉合」中的「轉」,所謂轉者,變化也。詩意之美感,尤其需要一種動態的變化美。詞為音樂文學,對於變化之表現,要求更甚。我們看詩,是不分片的,一體貫之,一韻貫之,如此,尚有前後變化之講究,「前有浮聲,後須有切響」。詞有上下片,當然更不可以上下一樣味道,平淡而無變化,就體裁而言,分片已是形變,其變之法,自當用心琢磨。詞的過變換頭之處,是全詞的樞紐所在,我們多數人還是關注其具體的作法。其過片的作法,我們可以參考一下夏承燾先生的論述。

在總結大量前人的作品之後,夏先生將之歸納為七種類型:

1,承上啟下而曲意不斷的(例--蘇軾的《水龍吟》;

2,下闋另詠其它事和物(例--辛稼軒的《感皇恩》);

3,上闋結句引起下闋(例--馮延已的《長命女》);

4,下闋申說上闋(例--辛稼軒的《玉樓春》);

5,上下闋文義並列的(例--朱淑真的《生查子》);

6,上闋問,下闋答的(例--劉敏中的《沁園春》);

7,打破分片定格的(例--劉過的《沁園春》)。

大致說來,過變處以換筆、換意的情況比較多,也有連續寫下去接上片的意思不變的。具體的作法,捨得個人感覺不必拘泥於什麼形式,主要把握的是要有兩個原則,一是要「變」,這個變不一定要改變上片的意思,但是在語氣上一定要有「新」的感覺。正如一支曲子的譜寫,第二段的時候,總要再起個「頭」,使人為之精神一振,謂之旋律起伏之的再起是也。二是「不能變」,與上片的總的脈絡不能斷,也就是上下片演奏的是一個主旋律,詞的主格調不能變。

用樂感來品味詞感,是因為二者在美學上是具有通感的。比如我們欣賞著名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從它的曲式分析來看,大概就分了這麼三段:呈示部分、展開部分、再現部分。從快樂的學校生活到十八相送是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是祝英台回家抗婚不成,樓台會以及哭靈,第三部分就是化蝶了,這是主題再現。每一部分都是各不相同,這種不同就是「變」,變的開始或過渡階段,反映在詞學中就被稱為「過變」。

所以,變,要考慮的是一個過程,而不能只拘泥在過片之句上。填詞時,只考慮過片如何寫,其實是不全面的。先要有謀篇的設計,上片可以寫什麼,下片可以寫什麼,這樣,在寫法上,至少上片的結句,不能單純的去「結」,而是要留有餘音,這樣,下片的「變」才會變的有理。這樣,就要綜合考慮上片的「結」和下片的「起」,要兼而顧之。這都是「過變」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上闋的末句要似合而又似起,下闋的的起句要似承而又似轉」說白了,不管是作詞的開端,詞的過變,還是詞的煞尾,都需要前後兼顧而有所設計的。尤其是過變,既不可以讓前後脫節,又要體現出這個變化感來。「過片不可斷了曲意,需要承上接下」--這是《詞源》(張炎)所說的。還如前面引用的夏承燾先生所論述的幾種過變方式,其中就有曲義不斷的這種方法。既然不斷,那怎麼能「過變」呢?不妨就看看舉例吧:

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蘇軾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楊花者,柳絮也。這是蘇軾的和韻之作,是非常經典的佳作。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對其贊曰「東坡《水龍吟》詠楊花,和均而似元唱。章質夫詞,元唱而似和均」,這說的是,蘇軾寫的是和韻,卻看起來象原唱原韻了,而所和的章質夫的原詞,看起來反而象和韻之作了。和韻本來就已經很難,一般很難抵上原韻的,能夠勝於原韻,當然是蘇軾功底更深厚了。王國維又說到「詠物之詞,自以東坡《水龍吟》為最工」。我們這裡呢,暫時不對這個作品做全面的詳細賞析,且先關注它的「過片」---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

這是下片對上片的直接呼應,寫的還是楊花。上片寫的尚且還是「愁」,這過片開始演化的就成了「恨」了。正如前面所列的第一條作法--「1,承上啟下而曲意不斷的」。「愁」化作「恨」,傾注惜春之情,也是在更深的層次上寫柳絮「也無人教墜」的際遇。這一韻對應了上闋首韻「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呼應有致,同曲同義而旋律遞進,情致更濃。

我們結合以往的優秀作品可以再進一步分析,過片處還應該體現這樣一些特點:

1,上闋和下闋,看著斷了,實際還是還連著的,如前所說,主脈(或暗脈)不能斷。

2,上闋寫景,下闋言情。情景之關係,是一種互融的互襯的互動的關係。關於情景之關係,我們在講近體詩的時候多次講到,填詞的時候,也要有這種不可撕裂性的考量。

3,上片具體鋪述,下片進行引申或演繹,這一點我們看個例子,王沂孫的《眉嫵》(新月)一詞:

漸新痕懸柳,澹彩穿花,依約破初暝。便有團圓意,深深拜,相逢誰在香徑。畫眉未穩,料素娥、猶帶離恨。最堪愛、一曲銀鉤小,寶簾掛秋冷。

千古盈虧休問。嘆慢磨玉斧,難補金鏡。太液池猶在,凄涼處、何人重賦清景。故山夜永。試待他、窺戶端正。看雲外山河,還老盡、桂花影。

上闋是對新月的具體描寫,寫它如何可愛。下闋,我們注意他的過片「千古盈虧休問」這一句的概括,就引出了亡國之恨的感慨。以月之「盈虧」而引申,可以看做歷史煙波的起伏、成敗、榮辱等等。

4,上闋寫感,下闋寫感的來由,下闋可以寫今昔,是利用對比的描寫。或者,先在上闋寫出總的概括,下闋分層地寫具體的緣由。還有的,上闋的結尾那裡留下一個問,下闋再給出一個答。

我在這裡分出的幾種幾種的形式,其實是不需要記的,形式的樣數還可以多了,如何設計,是要根據內容的需要,更主要是作者的如何設計安排了。好象同樣一塊布料,不同的設計師就可以剪裁出不同式樣的衣服。結構上安排,其實重在一個「巧妙」上。如何巧,如何妙,那就看你是否獨具匠心了。布局的關鍵點,就是在「過片」這裡,我們可以把它看做是一個「節點」,或者是一個平衡點,這個節點,是需要非常經心處理的。劉熙載說過「詩之局勢非前張後歙,則前歙後張」,歙(xī),是收斂的意思。疏密張弛,錯落有致,把握的如何,也是考量你作品的品位高下之重要看點了。我們在平時賞析古典優秀作品時,要多注意作者的這種布局上的安排,也多注意一下他的「過變」是如何處理的,不要生硬地抄襲他的「過片」模式,而是要領會他這麼安排的目的,以及所取得的效果。

二、詞的「煞尾」

詞的煞尾,就是我們所謂的「結句」了,是收尾之句。

提起收尾,想起一句老話---「編筐編簍,全在收口」。其重要性不需要我多強調大家都很理解的。其實,別說是詩詞作品,任何文章體裁的寫作中,收尾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說寫文了,就是我們平時的工作生活中的大事小情,結尾(最後一步)都是很重要的。前面做的都很好,最後一關節沒處理好,一鎚子給砸飛了的事兒,也是常見的。最後一步,離成功最近,也最遠。再套用一句民間的老話「二十四拜都拜了,別差這最後一哆嗦了」。填詞之道,也是同樣道理,煞尾,很重要。

關於如何煞尾,我在這裡引用一下沈起龍在《論詞隨筆》中的言論------詞起結最難,而結尤難於起。結有數法:1,或拍合。2,或宕開。3,或醒明主旨。4,或轉出別意。5,或於眼前指點。6,或於題外借形。不外《白石詞說》所云「辭意俱盡」「辭盡意不盡」「意盡辭不盡」三者而已。

前人詞話中還認為,詞之煞尾,貴在以神盪見奇,貴在以迷離稱雋。也就是說,貴在虛寫而不適合用「實語」,著一實語,即為敗筆。這裡我理解的是,詞的煞尾,不能寫的太老實了。一是要注意收束,一是要注意發散,或者收中有散。姜白石所云之意,也不外如此。其實所謂「辭意俱盡」,當是一吐胸懷,取其痛快淋漓之感。讀過《水滸傳》的朋友都會記得宋江在潯陽樓醉酒後「題反詩」的情節,我們就試以宋江的這個「反詩」來做例子:

這黑三郎寫的其實是一首《西江月》,對於這闋詞,我們印象最深當是它的煞尾「他年若得報冤讎,血染潯陽江口」。這是借酒澆愁,轉而為恨,往日積累一腔憤怒,借筆而直抒胸襟。大丈夫可殺不可辱,豪邁如斯也。私以為,這等煞尾,當屬「辭意俱盡」了。我們還看蘇軾的《江城子》,起句為「老夫聊發少年狂」,其結尾是「西北望,射天狼」,點明主題,立即收筆。這都應該屬於「辭意俱盡」之煞尾了。一般的以豪邁風格的作品,採用這樣的收束比較多見,效果是比較暢快。

我們再看一下姜白石關於收尾的原話:「一篇全在尾句,如截奔馬,辭意俱盡。如臨水送將歸,辭盡意不盡。所謂辭意俱盡者,急流中截後語,非謂辭窮理盡也。所謂意盡辭不盡者,意盡於未當盡處,則辭可以不盡矣。非以長語益之者也。至若辭盡意不盡者,非遺意也,辭中以彷彿可見矣。辭意俱不盡者,不盡之中固已深盡之矣」。

對此多加揣摩,深刻理解,當可體會在詞的煞尾時,如何對「辭」和「意」進行藝術處理。前次講座時我建議朋友們熟練掌握文言文,於此便有收益。修習古典文學而不識古文,將舉步維艱。歷代詩話詞話數不勝數,若能輕鬆翻閱賞讀,當如蛟龍歸大海,當如放虎回深山。何須去看什麼如何寫詩填詞這類的書籍。遍覽群書,自會形成自己的理念和風格,你自己也可以編寫學習方法和心得了。

哦,又跑題了,咱接著說「煞尾」。在白石上述這番議論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用於詞的收尾可有三個境界,這三個層面其實是不分優劣高下的,主要是根據自己辭文的主題、格調以及設計思想而取決的。前面說了「辭意俱盡」,那麼「辭盡意不盡」呢?「意盡辭不盡」呢?我們這時當可想到「含蓄」二字,當可想到修辭手段,所謂不盡者,即是餘味繚繞。不盡之中,實已盡之更深了。

我們可以再看一個辛稼軒的《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一直很喜歡這闋詞,拿來舉例,可以更好地品味。我們看他在這闋詞中的煞尾「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這裡,我們可以理解成「辭盡意不盡」了。如只是從字面看,江天色晚,山中鳥隱,該回家睡覺了,沒啥說的了。可是,結合前面的辭義,讀到這裡,我們肯定不會回家睡大覺。我們此時會咀嚼到一種含蓄、深惋而又十分沉鬱的感覺。「西北望長安」而不可歸去,好無奈的情懷,意緒綿綿而不盡,乃至流傳千年仍有餘音呢。

多品味這樣的作品,把這種感覺找到了,其實就是找到了我們學習寫作的方法。即使我們不去寫作而只是欣賞,也會享受到詩詞之美的無上樂趣。這類優秀的詞作很多,再比如我們都熟悉的李易安的《醉花陰》,她那結句寫的是「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人比黃花瘦」只是說人的胖瘦嗎?顯然不是!這裡含有「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味道,妙在深婉含蓄,妙在辭語之外,辭語可盡,而餘味無窮。還有她的那首《聲聲慢》的煞尾「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拋給你了一聲嘆,她走了千年了,卻讓你今天還跟著這句抹眼淚呢。

好,對於煞尾,我們歸納一下,在具體的演繹手法上,無外乎這樣二種情況:以景色來結,或以情思來結。景色做結,還可以分為實景結和虛景結。情思做結,又可以分為寓情而結和抒情而結。通過這種分類,我們不需要多解釋,就可以理解關於煞尾的大致可採取的形式了。

我們一直在說詩須依法而又詩無定法,對於倚聲填詞,其實也是要有這種理念。知其法,才可以不拘於法。記住這樣的順序,先知法,才可以無法,前提是要知法。這是一種高層次的藝術境界之發揮,而不是不懂法而去胡來。前面說的「景結」或者「情結」,也不是死板的分類哦。還可以亦情亦景,還可以亦景亦情。如果真的這麼細分下去,按圖索驥,會累死你。掌握一種靈活和靈動,才是學詞的真諦。方法論,只可借鑒而不可拘泥。站在高一點的層次來看「方法」,才是大道。

今天是周末,索性再佔用大家點時間,多說幾句。捨得在這裡已經分別說了「詞的發端」,「詞的煞尾」以及「詞的過變」,告訴你方法了嗎?既告訴了,也沒告訴,捨得希望為大家提供的是一種謀篇的思維方式。詞之為道,乃是智者的事。詞道不是給那些懶于思考的懶人開放的,也不是給那些拘泥於死板教條的方法論者準備的。填詞之作,需要經心,需要精心,更要有大局觀,時刻要有大局的視角。

總結上面的起、結、過,我們可以對詞的結構做一大致綜述。詞章之妙要之法,在於「篇意前後摩盈,則精神百出」,長篇敘事,短篇寫意。小詩精深,短篇蘊藉,大篇開闔乃妙。布局時不僅要考慮到意的流動緩急,也要在節拍,句式上相應配合。意的流動,在慢詞而言,就適合大開大合,大起大落,要的是一種大貌的氣勢。在小令而言,要見到一種精巧,要風吹波瀾而起意,要體現個「精」與「巧」。大的內容,可以寫到小令里,壓之縮之以精之,小的內容,卻不可以拉伸成長篇,一旦以小拉大,必然拉雜瑣碎,強填硬湊,也必然乏味生厭。

關於結構中句式的配合,也要領悟其機。比如,同樣是《念奴嬌》,蘇軾和辛棄疾等人就用「四、三、六」拍或者是「四九」起句領銜。而朱希真、黃升等人卻用「四、五、四」句式起句領銜。同樣還是《念奴嬌》,劉克莊、姚孝寧等人的作品,使用的是「七、六」拍的兩句相銜。大家可去查看他們相關的作品便可以看出這般端倪。語氣,詞義,句式,節拍皆須配合而動,協調感是重要的,整體觀是關鍵的。

  詞學基礎講座手記(六)——詞調與情感

今天重點說一下「詞調」的問題。詞調名,就是我們所謂的詞牌名,比如我們熟悉的《菩薩蠻》《臨江仙》《念奴嬌》《唐多令》等等。在這裡,我們再強調一下詞和詩的一些不同之處。

1,詞,是要有調名的,詞調名就是曲調名,曲調的名,除了說明音樂的內容之外,還顯示了曲調的性質及音樂類別,比如適合什麼樣的樂器演奏,什麼樣的節奏旋律等等。詞調是依附曲調而來的,不再另外起名。所以,詞調名(詞牌)就是曲調名。

2,與近體詩不同的是,詞的韻位是不統一的。每段音樂分為幾個小段,這叫做「均」。一均為一個比較完整的音樂單位,樂曲到這裡便「頓」或「住」了,相應地,詞調也隨著在這裡斷句以及押韻。所以,正是因為詞是隨著音樂而走的(倚聲填詞),所以詞的斷句長短不同(長短句),詞的押韻也並不整齊劃一的。整體上的音韻感,是由曲子來決定的,而不是象近體詩那樣由韻腳決定的,故詞也被稱為「曲子詞」。

3,相對與近體詩而言,詞之字聲的結合更加複雜化了,曲調的節奏和旋律,是用七音十二律表現出來的,所以詞調要配合上,就需要動用平上去入這樣的四聲搭配,以及要區分音的清音和濁音。我們寫近體詩只需要區分出字的平仄就可以了,而詞選用字的用聲用韻就不能這麼簡單。雖然近體詩也有講究什麼《四聲遞用法》的,但是現在多都被拋在一邊了。關於聲的遞用細緻化,近體詩不需要這麼嚴謹的。相反,樂府歌行等古體詩倒是應該注意一下字和字間的聲調的清濁協調性。古體詩沒格律的限制,但是對音韻的講究反而更需要注意了,這也是古體詩的寫作學習難於格律詩的原因之一。總而言之,我們對詞的形式及風味的品味及認識,是要記住它的音樂屬性,上述這幾點就說明了,它是依曲而定體的。

我反覆地強調音樂屬性這一點,是有目的的。我們知道音樂有獨立表達情感取向這樣特點的,音樂本身也是一種語言,它可以表達喜怒哀樂,也可以表達婉轉柔情,也可以表達豪放悲壯激烈。那麼,我們就該認識到,既然詞調是由曲調決定的,我們填詞所寫的辭意,就不能與所選詞調的原味不一樣。每個詞調(詞牌)都有自己蘊含的情感傾向及品貌在其中。選詞調(詞牌),絕對不能亂選的。有的適合喜,有的適合悲,有的適合歡暢,有的適合雄壯,這樣,詞的味道和曲的味道一致,才能達到一種和諧的美感。雖然我們現在大多都不知道原曲是什麼樣的音樂了,大多已失傳了。但是,我們對某一詞牌所代表的意蘊取向也是要有了解的。後面我會比較細緻地介紹這個的。這一點,一定要注意。

比如人家正在祝壽擺生日宴呢,你唱著《哀樂》曲調就進去了,雖然你嘴裡念叨著都是祝賀的喜慶的詞兒,但是,人家聽了,還是要把你打出去的。其實,以前就發生過這樣被趕出門的事。有個詞牌名是《壽樓春》,有人在別人祝壽辰的時候,就填了這個牌子去祝賀人家,有「壽」有「樓」有「春」,這幾字看著很吉祥啊,他自己還覺的挺美呢,卻被主人趕了出來。為什麼?因為這個《壽樓春》實際上是悼亡的曲調名,是懷念死人的。

還有一個大家比較熟悉的《賀新郎》,這個牌子常被不少人填來派去做喜慶啊祝賀啊這樣的用途了。人家過生日或著婚慶,都去填這個《賀新郎》去祝賀。其實,這要是被詞學行家看到了是要鬧笑話的。《賀新郎》其實是個曲調比較高昂的調子,音韻洪暢,歌時浩唱,它表達的是慷慨激昂,豪邁氣壯的風格,千萬別搞錯。

好,我們繼續往下說。在前面我說到一個術語「均」字,實際上它是音樂範圍的術語,詞上的很多術語都和音樂有關聯,相同或相近,有的是直接借來使用。還有一個常見的,就是「遍」這個字。遍,就是片。在曲為遍,在詞為片,也可以通用的。關於詞調,有大致這麼幾個方向的來源,這在我們前期說的「詞的來源」的時候已經說到了。詞的來源,也決定著詞調的風格所在。

一,因樂器、樂曲及樂調而來的,約定俗成,就形成了詞調了。比如我們上期講座說到蘇軾寫的《水龍吟》。《水龍吟》原來是用笛子或嗩吶吹奏的曲子,它的俗名是「龍吟曲」也叫「大開門」,用「龍吟」來形容笛子的聲音的。管狀樂器,其狀亦如龍也。還有,因為笛子的聲音嘹亮軒昂,所以,豪壯派的詞人都比較喜歡它,以龍之象而名之,其雄壯勢也不凡矣,取做詞牌名,也在情理之中。還有個牌子是《六幺令》,幺,就是小的意思。這是唐代教坊曲,這種調,節奏短促煩急,羽弦最小,所以被稱為「六幺」。用在詞曲之中,被取做詞牌。我們還知道一個牌子叫《水調歌頭》,這個本來是大麴中的序曲,比較舒緩散漫,所以入詞之後呢,也被取做詞牌的名了。

二,因為地而成調名的。比較典型的的例子就是《沁園春》。起因呢,是在東漢時的沁水公主所擁有的一個園子,這園子名是「沁園」,皇家園林嘛,景色當然十分優美了。後來幾經易手,因豪強搶奪而不知所向。後人追憶其園其事而詠之,故而得名《沁園春》。這個《沁園春》後來也被演變成曲牌,南曲中的呂宮,北曲中的黃鐘宮,皆可見之。因地而名,這也算是詞調的一種來歷吧。(關於「呂宮」、「黃鐘宮」等名詞,在稍後會做一解說)

三,因人的名字而來的詞調名。我們熟悉的一個牌子叫《念奴嬌》就是來源於人名。據說,在唐玄宗的天寶年間,宮廷里有個歌女叫「念奴」,善歌舞,身窈窕,非常美麗,其名氣相當於現在的歌舞明星了,非常壓場。再嘈雜的宴樂場面,一說她出來了,大家都鴉雀無聲,瞪大眼珠子期待能一睹芳容艷姿。「念奴」女子非常美,詞人多慕其「嬌」態而詠之,這《念奴嬌》的詞牌就形成了。「念奴嬌」不是她全名,其女只叫「念奴」而已。

四,因為和中原以外的少數民族或方國交往時所形成的詞調名,如《菩薩蠻》。「菩薩蠻」原來是指「女蠻國」的意思,古時中國,中原之外皆以「蠻」稱之。大約在唐初貞觀年間吧(李世民那時),女蠻國的人結隊組團來中原朝拜,其裝束與中原大不相同,金冠高髻,纓縷纏身的,很怪異。當時被稱為「菩薩蠻隊」。這也被當時的詞人及優人做成了曲子歌而傳之,《菩薩蠻》的牌子就這麼形成了。後來,在北曲的中宮曲牌中也被列了進去。

五,還有一類就是詞人們的「自度曲」了,柳永(奉旨填詞柳三變)、姜夔(白石道人,也常被稱為「姜白石」)等就是其中的高手。那時的詞家,多數也是詩人,音樂家或書法家,古來這些名詞人,皆是優秀的詩人,只是宋時這些人的詞學造詣更強一些。他們在音樂上的造詣一般也非常人可比,琴棋書畫詩酒茶,這七味其實在貫穿融化在古時文人的血脈之中的。若有一樣不通,難稱其雅客。說來有趣,現在不少人粗知詞道一二,便也總想琢磨一下「自度曲」,殊不知這詞牌的「自度」要求可非比尋常哦,對聲律、音律以及詩詞造詣不達精通高深程度,枉自自度就容易鬧笑話。捨得早期也曾偷偷嘗試過,未敢示人,已知失敗,慚愧。

如此,詞調來歷各有不同,詞調品位也大不一樣,那麼,我們填詞寫作時,就首先要有所選擇了。這和寫近體詩是不同的。比如我們選擇寫七律,即可以表達喜悅,也可以抒發豪情,還可以訴說相思哀怨,還可以怡情山水而趣之等等。我們寫作內涵的情感,並不依賴於七律這種外在的體裁。填詞則不可以,所謂倚聲填詞,我們還可以把它理解成「倚情填詞」,因為每個詞調所寓含的情感標識是不一樣的。如我們前面所講的,你選擇不好,就要鬧笑話的。

選擇詞調,也叫「擇腔」、「擇曲」或「選聲」。當然,我們現在基本上屬於是「擇句」了,呵呵。再次強調,即使不懂其聲樂,也要了解這個牌子的聲調來源,詞學的本質就是這樣,它從屬於音樂性。要注意了解詞的聲情特點。曲調不僅有長短之分,也是有聲情區別的。

在唐宋的宮廷舞曲中,一般分為「鍵」與「軟」兩大類,按現在的理解就是「豪壯」與「婉約」的意思了。前者剛健,後者柔婉。我們現在也能理解,唱歌不是僅僅唱聲的,主要還是在唱情的。壯詞不可以用來艷歌,艷情也不可以使用雄曲。

我們看「花間詞」使用的都是什麼歌調,其主要是用《定西番》、《清平樂》、《浪淘沙》、《慶春時》、《浣溪沙》、《隔簾聽》、《憶秦娥》、《宛溪柳》等等。而雄壯詞呢,卻常選擇《破陣子》《六洲歌頭》這類的調門。

《破陣子》,是唐教坊樂《破陣樂》中的一段有武打動作的舞曲,雄壯豪鍵。而《六州歌頭》,那就相當于軍樂曲了,其風味如何,可想而知。下面列出二十調,是根據一些教學資料而來,源頭是取自唐宋前人所述的,大致說明了什麼詞調代表了什麼樣的聲情,給朋友們參考一下:

1 《竹枝》:怨咽凄苦的曲調。 2、《甘州遍》:出於大麴《甘州》,是個高調。3、《漁家傲》:高調。4、《水調歌頭》:歌頭是大麴散序之後歌唱部分的第一曲遍,水調歌頭就是《水調》的頭遍歌曲。是個高亢而悠揚的曼聲長調。5、《水龍吟》:清澈嘹亮的笛曲。6、《念奴驕》:是個高調,有響喝行雲之喻。7、《賀新郎》:音韻洪暢,歌時浩唱。 8、《雨中花》:悲壯激烈。9、《霜天曉角》:聲調凄婉。10、《沁園春》:仁宗時的都下新聲,甚清美。11、《蘇武令》:聲韻凄楚。12、《雨霖鈴》:頗極哀恕。13、《小重山》:宛轉抽繹,其聲有琴中韻。14、《蘭陵王》:笛曲,末段聲尤激越。15、《暗香》、《疏影》:音節諧婉。 16、《撲蝴蝶》:腔調婉美。17、《采綠吟》:楊纘所制,音極諧婉。18、《解語花》:音韻婉麗 19、《夢行雲》:音韻婉麗 20、《花犯》:低聲吟唱。

我們寫詩的時候,常常會有個標題,從題目上,我們就可以大致能知道這詩的內容寫的是什麼。而詞就不一樣了。有的詞牌名是和詞文的本意是一樣的,有的則不一樣了。所以一般的填詞的詞作都是「無題」的。沒題或和詞牌名字的意差別又挺大,怎麼辦?一般採用的方法是加個小注釋,或者做個小序,來說明作詞的緣由和內容。蘇軾和姜白石就比較喜歡這麼做,比較清楚,姜白石做的自度曲也會在前面有所說明的,使我們今天能對其了解一二,非常好。詞調,大多數是可以通用的,但是有的詞調因為本意或歷史來源的原因,所以適應的範圍是有限制的,或者說是有特定適用範圍的,最好不離太遠,比如我們在前面句的例子,選不好詞調也會鬧笑話的。

下面也引用一些例子(範例性質),以做參考:

1,用於祠神:黃帝鹽、蘇合香、滿江紅

2,用於應制:醉蓬萊、黃河清、舜韶新、並蒂芙蓉、壽星明

3,用於詠物:黃鶯兒、荷華媚、惜紅衣(荷)。春草碧(草)、惜紅衣、暗香、疏影(梅)、雙雙燕……

4,用於節序:鵲橋仙(七夕)、人月圓(元夕)、龍山會(重陽登高)、水調歌頭(自蘇詞後定為詠中秋)

5,用於祝壽或悼亡:長壽仙、大椿、慶壽光(壽)、壽樓春(悼亡)

6,用於酒詞:解愁、落梅、鴛鴦、拋球樂、上行杯、摘得新、三台、勸金船、金蕉葉、荷葉杯

7,用於佛曲、道曲:梁州、八相、太常引、三扳依、柳含煙、漁父、撥棹子、漁家傲、千秋歲

對於這些,我們有必要做一些了解,不必深究,但不可不知。其實,我的建議是去看詞譜(比如《欽定詞譜》)中的例詞,我們個人喜歡哪幾種詞牌,我們就去看它的例詞,再找一些這樣詞牌的前人之作,我們自己也能品位出它的相關性質所在了。

另外,經朋友介紹,我在網上看到這樣一些資料,內容是把一些詞調與情感類別對應起來的列表,比較詳細。我會把這個「對比表」資料性地列在本次講座講義的後面,放在群空間論壇上,做為一個小貼士,供大家參考。注意,是僅供參考而已,不要格式化照搬。

下面利用一點剩餘的時間,簡單介紹一些古樂律的知識。關於樂律,在沈括的《夢溪筆談》、王灼的《碧雞漫志》、張炎的《詞源》上都有一定的論述。這在當時是專門學問,專業性比較強。我們只做一下概念性的了解就可以,我們不必玩的那麼專業,當然個人特別愛好那是外話了。還有,除我們所知道的唐詩和宋詞之外,我們知道還有個元曲呢,了解一下相關的樂律方面的知識,至少知道一些名詞和基本概念,對於修學詞和曲都非常有益處。既然對這些學問感興趣,我們知其然,當然還想知其所以然。

樂律:就是音律,我們在這裡也可以稱之為「詞樂」。現在我們熟悉的音樂簡譜上是分為七個音階的,分別是1(do)、2(re)、3(mi)、4(fa)、5(sol)、6(la)、7(si)。但是在過去,是講究五音(或稱為「五聲」),五聲音階是中國古樂的基本音階。這五聲分別用「宮、商、角、徵(zhǐ)、羽」來表示。尋常我們說某個人唱歌總跑調,說這個人沒有音樂細胞,就往往說他是「五音不全」,這五音是老的說法,指的就是這「宮商角徵羽」了。1234567是西式的說法。

那「宮商角徵羽」和「1234567」有對應關係嗎?怎麼對應起來的?按順序來,就是宮=(1),商=(2),角=(3),徵=(5),羽=(6)。

在正宗的中國古典音樂中,是沒有「發」4(fa)和「西」7(si)這兩個音階的,如果你發現有帶這4和7音階的所謂中國古典音樂,那都是冒牌的,或者是後來自己改造的。我們可以去欣賞一下江南小調《mlh》,那就是個古曲,看看那個曲里有沒有這兩個音階,那裡是沒有的。

我們是五音,而西式的音階卻是7個,我們的樂律音階是不是比他們少點什麼?其實不是的,在「宮商角徵羽」之外,還有個「變徴」和「變宮」,這樣,其實也是七個音。這樣,實際上就是「宮、商、角、變徵、徵、羽、變宮」這樣七個音階了。後加這個「變徵」不等於那個「發4」,而只相當於這個半拍音「#4(fis)」,我國傳統音樂沒有和4(fa)相當的能對上號的音。還要知道的是,這些音節只是相對的音高,沒有絕對的音高。相鄰的次序不能變。

我們剛說的是「七音」,兩宋的詞樂講究的是七音十二調,這十二調也稱十二律。分別是:黃鐘、大呂、太簇、夾鍾、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律。這十二個調中,按順序來,奇數的六個叫陽律,也叫「六律」,偶數的六個叫陰律,也叫「六呂」,合稱為「律呂」。

但是古書上常說的「六律」一般是指包括這十二律所言的,而不是特指「律」還是「呂」了。過去常把這「五音」和「六律」一起說。「音」我在前面說了,那麼這十二律里的「律」是怎麼回事呢?我前面說了那五音(包括兩個變音)沒有絕對的音高,它們之間都是相對的,你這個音,那我挨著你就比你高一個音階。而「律」就是定這絕對的音高的了。所謂的「律」,其實就是用來定音的竹管,稱為「律管」。用十二個長度不同的律管,吹出十二個高度不同的標準音,用以確定樂音的高低,這十二個「標準音」也就叫做「十二律」。前面列的十二個稱呼就是標稱的這十二個標準音,分別是「黃鐘、大呂、太簇、夾鍾、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律」。

有聲了,有律了,那麼,把這「七音」和這「十二律」互相組合,分別搭配,就構成了所謂的「調式」了。怎麼搭配,也有個說法的,以「宮」音為主搭配組合的,就稱為「宮」,以其他六個音來和律搭配組合的,就被稱為「調」。做一下簡單的算術,我們就知道了,「宮」是十二個,叫「十二宮」。「調」是七十二個,叫「七十二調」。合起來,就是「八十四宮調」。所以,我們就可以知道了,「宮調」是由七音與十二律呂構成的。所謂的「燕樂二十八調,兩宋詞樂不出七宮十二調」就好理解了。

唉,這個「詞樂」說的好累,不知道我說明白沒有?呵呵。今天關於詞調的問題就先說到這吧,謝謝大家!

附錄:詞調與情感

1.壓抑凄涼類:

《河傅》悲切。

《金人捧露盤》蒼涼激楚。

《釵頭鳳》聲情凄緊。

《祝英台近》宛轉凄抑。

《劍器近》低徊掩抑。

《西吳曲》蒼涼激楚。

《雨霖鈴》纏綿哀怨。

《摸魚兒》蒼涼鬱勃。

《菩薩蠻》緊促轉低沉。

《天仙子》傷春傷別,情急調苦。

《蝶戀花》、《青玉案》是達幽咽情調。

《卜運算元》婉曲哀怨而略帶幾分激切。

《南鄉子》適宜抒寫纏綿低抑情調。

《憶舊遊》、《高陽台》憂婉凄抑。

《阮郎歸》情急凄苦,凄婉欲絕。

《生查子》比較諧婉、怨抑。

《一斛珠》婉轉凄抑,不宜表達壯烈豪邁之志。

《風入松》輕柔婉轉、掩抑低徊,適宜表達和婉情調。

《憶舊遊》、《揚州慢》、《高陽台》音調纏綿,適宜表達凄抑情調。

《何滿子》哀歌憤懣,悲涼凄怨的哀曲,「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

《壽樓春》凄音哀樂,抑鬱悲哀,原是悼亡之作,宜寄託哀思。不可顧名思義用來祝壽。

《千秋歲》凄涼幽怨、聲情幽咽,宜表達悲傷感抑之情,絕不能祝壽喜慶。

《凄涼犯》、《惜分飛》不宜用於祝賀之詞。這種詞牌與內容相符合的只是少數。

2.纏綿婉轉類:

《洞仙歌》音節舒徐。

《調笑令》多演唱故事。

《最高樓》輕鬆流美。

《鵲橋仙》多用於男女相會。

《一剪梅》等細膩輕楊的詞調。

《浣溪沙》上半闋急,下半闋緩和。

《鷓鴣天》宜哀怨思慕、柔婉風麗之情。

《暗香》、《疏影》音節和婉,古人多以詠梅。

《木蘭花慢》和諧婉轉,宜於寫纏綿悱惻之情。

《桃園憶故人》一般抒發情感,表現友情。

《長相思》多寫男女情愛,以聲助情得其雙美。

《滿庭芳》、《鳳凰台上憶吹簫》和諧婉約,輕柔婉轉,宜表達纏綿情緒。

《小重山》、《定風波》、《臨江仙》感情細膩,宜表現細膩婉約之情調。

《憶江南》、《浣溪沙》、《浪淘沙》、《少年游》音節流麗諧婉,用來表達不同的思想情感。

3.豪放激壯類:

《永遇樂》激越情感。

《好事近》表達激越不平的情調。

《蘭陵王》表達拗怒激越聲情。

《水龍吟》激越,表達凄壯鬱勃情感。

《清平樂》,上片感情拗怒,下片轉為和婉。

《南浦》高昂歡樂,不宜表達凄涼悲傷送別之情。

《破陣子》為軍樂,適合抒發激昂雄壯情緒。

《漁家傲》拗怒,表達兀傲凄壯、爽朗襟懷的情調。

《沁園春》、《風流子》壯闊豪邁,顯示寬宏器宇和雍容氣度。

《念奴嬌》多表達雄壯豪邁情感,不宜形容女性嬌弱婉曲心態。

《六州歌頭》音調蒼涼悲壯,適於表達慷慨悲壯的聲情,多言古興亡之事。

《賀新郎》調高昂,宜表達慷慨激昂、豪邁雄壯的英雄情感。不宜作催妝喜慶的祝賀曲詞。

《釵頭鳳》、《更漏子》、《調笑令》、《憾庭秋》、《鹽角兒》適宜表達激昂慷慨壯烈情感。

《水調歌頭》、《滿江紅》,調子較高,感情激烈,聲情俱壯,適宜於表達慷慨悲壯、豪放雄渾激情的詞。一般不宜寫委婉柔情的思想情感。

4.其他:

《六么》歡快爽利。

《憶餘杭》因描寫杭州而來,描寫風景最宜。

《八聲甘州》搖筋轉骨,剛柔相濟,最使人蕩氣迴腸。

《霓裳中序第一》音節閑雅。

《江神子》為祀神之樂,宜於莊嚴。

一般短篇宜抒情,長篇宜舖敘。 一般上下句平仄相對的較和婉,如秦觀《八六子》「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 上下句平仄凌犯著多拗怒,如岳飛《滿江紅》「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以近體五、七言為主的詞牌大多適於舒緩雍容的感情,如《浣溪沙》、《採桑子》、《蝶戀花》。 凡多轉韻之調皆屬於一種拗怒,如《減字木蘭花》、《虞美人》。 句法長短參差的詞牌宜於拗怒悲咽的感情。如《蘭陵王》、《六丑》、《浪淘沙慢》。

初學者宜用書寫精壯質樸之情的《八聲甘州》;從容和婉柔情的《滿庭芳》;以及《驀山溪》、《減字木蘭花》、《臨江仙》、《蝶戀花》、《菩薩蠻》,比較好掌握。

詞學基礎講座手記(七)——詞的「句式」(上)

大家周末晚上好!我們今天繼續說詞——捨得詞學基礎講座(七)捨得按慣例還是先閑談幾句吧。

詩也好詞也好,我們首先要注重的是它的意境的把握。大家都知道,寫詩填詞,要的就是那個「意境」。時常見一些朋友都在喊著「意」為先,把格律啊,文辭啊等等都可以放在一邊,而統統為「意」讓路。這樣的說法在我們平時的詩詞交流當中,大行其道。尤其是為自己文辭不通的作品辯解時,這個「意為先」是最常被使用的武器了,呵呵。捨得可以在此嚴肅說明,這種說法是行不通的,格律等外在「形」的表現,是「意」之存在的基本,沒有形,就沒有「意」可言的,脫離「形」的架構而空談「意」為先,基本是屬於無知的表現。捨得尋常點評詩詞作品,習慣上是分為三個層次來賞析的,首先就注重文辭語言的表現,其次是注重意象的選取和組合,最後,才能談到意境如何如何,意義如何。

說起「意」與「形」的關係,我們不能不說到一個人,就是魏晉時期的玄學家王弼。有的人知道他,有的人不熟悉這個名字。但是,只要是中國人,沒有不知道《易經》和《道德經》的。要知道,我們現在看到的《易經》和《道德經》,都是王弼版的。《周易注》、《周易略例》、《老子注》、《老子指略》、《論語釋疑》等數種學術論著都出自王弼筆下。總之是個名副其實的高人吧。我們現在只引用他關於「意」與「言」的相關論述,以說明「意」與「形」的關係。

王弼曰:「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盡意莫若象,盡象莫若言。言生於象, 故可尋言以觀象;象生於意,故可尋象以觀意。意以象盡,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雖然他是個周易學家,但是,他這言論對我們來說頗有啟發。我們注意這兩句「盡意莫若象,盡象莫若言」。什麼意思呢?就是說,要想表達出「意」沒有比用「象」來說明更好的了,象,我們可以看做是「意象」。進而,要想形容好這個「象」,沒有比用語言來表達來更恰當合適的了。言生於象,象生於意,「尋言以觀象」「尋象以觀意」,說的多清楚啊。沒有語言的組織和表述,就沒有意象的生動體現。沒有意象的表現和組合,就不存在所謂的「意境」了。拋開語言等外在形式的正確表達,而空談「意」如何如何,那不是瞎扯嗎?雖然是老話題,但還是要說明的,注重文法,修辭,格律等基礎性的知識,是必須的。道理說開了非常簡單,學問二字是需要認真的,浮躁浮誇之風,要不得。

好,另外。對於上期的講座,我現在補充說明一下。

上期講座結束時,我說了一下關於「詞樂」的一些概念,可能不少朋友沒聽懂。這不要緊,主要是被那些名詞給嚇唬住了。其實,象「宮、商、角、徵、羽」這類的名稱,只是一些符號,加上「變徵,變宮」共是七個音的標記符號而已,其性質相當(不等於)於西樂簡譜里的「1叨2來3眯4發5騷6拉7西」。我說的那個「十二律」,其十二個名稱也挺嚇人的:「黃鐘、大呂、太簇、夾鍾、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律」。初接觸的人一看就發矇。其實,每一個只是代表一個標準「音準」,是用長短不同的十二個竹管(被稱為「律管」)吹出來的音的高低。

七音十二律,是詞樂的基本術語,不可怕,也不必死記。看到這些名稱知道它們是什麼意思就可以了。七音是相對音階,高和低不是絕對的,只是一個高低次序的排布。十二律則是絕對的音準,因為一支固定長度的竹管,吹出來的聲音是不變的。

彈過鋼琴或電子琴的人都知道,鍵盤上每一個琴鍵都可以當做1(叨dao)(半音鍵#和b不算,#是升調,b是降調),那麼,它下面挨著的一個鍵就是2(re)了,然後可以依次排布。所以說,七音不是絕對的。而每一個鍵盤鍵所發的音調是固定的,這個鍵盤鍵,就相當於那個「律管」了,稱做「律」或「調」。好,把「宮」定在「黃鐘」上起音,那麼,這個「調式」就是「黃鐘宮」了。比如鋼琴最左邊的那個低音鍵是LA,也就是A,往右依次,包括黑鍵就是什麼降B,B,C等等,依次類推。 咱不叫它什麼A調C調,或降D降D的,咱叫它「黃鐘宮」或「南呂商」等等。這種類比關係,應該好理解了吧?

好,這是對上期講座時關於「詞樂」中一些辭彙的一些補充說明。關於宋詞理論性的一些知識,我說了不少了,可是還遠遠不夠。因為詞,既不好學,更不好講。要想深入了解以及掌握是有難度的,必須要常年侵淫其中,才能登堂入室而可得其中三味。

大家注意到,捨得講座時的《閑談》不少,分享知識是其一,交流體會也是其一,更重要的,是意圖以「拉家常」式的對話,形成融洽的交流氛圍,大家開心了,學習也才會事半功倍。捨得講座的同時,也是和大家共同在學習。

今天,我們再談一下詞的「句式」問題

詞,也是格律體裁的文學形式。在詞的格律體系中,「字有定句」是其本色要求。詞,我們也稱呼它為「長短句」,每個詞牌(詞調)都是由長短不一的句子按照不同的平仄要求組合起來的。也就是說,每個詞牌的每句話,都是有其平仄定格的。我們稱它為「詞譜」。詞中句子的平仄組合是有序的規定好的(也算約定俗成的吧),不可隨意變動的。

在講詞的開始時,我說過,要想學詞,就必須先學近體詩。有了近體詩的基礎,學起詞來就容易一些。為什麼呢?因為詞中所用的句子,大多是屬於「律句」,其平仄排布規律和近體詩是一樣的。詞的句子,可以分為「律句」和「非律句」二種,律句嘛,就參考近體詩的平仄譜了,以兩個字為一個「節點」,兩平兩仄的交替排布。其注意事項也和近體詩相同的,135不論啊,246分明啊,不要孤平,不要三平尾,這些都是律句的基本特點和要求的。這種律句,佔了詞的句式中的絕大部分。所以我們讀詞的時候,也多是以這種律句的平仄譜來讀的。但,完全都是律詩的律句,那就不叫詞了,呵。

所以,詞中還有具有詞自己特點的句式,也就是「非律句」。詞之長短句的多樣性,也給「非律句」的搭建了精彩演出的好平台。非律句,數量不是很多,卻常常集中表現了詞味所在,可以把它看成是特殊句式。說起詞的句式,可謂是非常複雜,可以從單子句,直到十一個字的句子,都有。我們慢慢分析一下吧,這得需要點耐心呢,呵。

1,一字句。一字句,就是一個節拍,聲韻可平也可仄。一字,就構成了一句。有時候一字構成不了一句的意思,但是為了詞意表達的需要,也把它單獨給分了出來。我們熟悉的《十六字令》,其第一個字(取平聲),就是個「一字句」。還常被用來舉例的是《釵頭鳳》,它的煞尾句是三個仄音字--「仄,仄,仄」。例如陸遊的《釵頭鳳》,「錯,錯,錯」,「莫,莫,莫」,這三個獨詞句,都屬於一字句。這兩種情況下,這個「一字句」總是需要入韻的。

2,一字豆。這個「豆」其實就是「讀」(dòu)字,我們讀古文的時候,講究的「句讀」,也就是文章句子需要停頓的地方。「一字豆」我在前幾期講座時提過了,它常用在五言的句子中。它做為領字,和後面的四個字構成了「上一下四」的句式關係。它也經常被用在引領八字句的兩句之上,用一個字,引領出二個「四字句」。也就是構成了常見的「X-XXXX,XXXX」。例如「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王安石-《桂枝香》),「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毛澤東-《沁園春》雪),再如「恨-玉奴消瘦,飛趁輕鴻。(吳文英-《聲聲慢》)等等。

一字豆,基本是由虛字構成的,比如「但、又、正、更、漸、尚、甚、況、且、乍、方、縱」等;有些是動詞,如望、對、嘆、看、念、料、算、想、恨、怕、悵、問等。這些字又大多是去聲。在詞中,逢五言句時,多注意是否是由「一字豆」來領字的,注意了,節奏鮮明清亮,不然,讀起來都不順的。我說到「領字」二字,其實,「一字豆」也可以被稱為「領字」的,「領字」是清朝時興起的說法,我們也來說說這「領字」。

一個字來引領全句的,就是我們前面說的「一字豆」,用二個字來領呢?就叫「二字豆」,同樣,三字領句的,叫做「三字豆」。因為這個領字的概念於詞而言比較重要,我們就多說幾句。現在看一段詞話吧:

「詞與詩不同,詞之句語,有二字、三字、四字,至六字、七、八字者,若堆疊實字,讀且不通,況付之雪兒乎。合用虛字呼喚,單字如正、但、任、甚之類,兩字如莫是、還又、那堪之類,三字如更能消、最無端、又卻是之類,此等虛字,卻要用之得其所。若使盡用虛字,句語又俗,雖不質實,恐不無掩卷之消。」

這是《詞源·虛字》(張炎)中對領字的專門論述。這裡說的「虛字」就是所謂的「領字」---合用「虛」呼喚。這段詞話里,連「二字豆」「三字豆」都說的比較明白了,還舉例呢,二字豆常用的如「莫是、還又、那堪」等等,三字豆常用的「更能消、最無端、又卻是」這類的例子。我們說「一字豆」適合用虛字來寫,其實看這二豆三豆,也都適合虛字領的。還有,《樂府指迷》(沈義父著)中對此也有比較清晰的論述,捨得會在稍後幾期的講座中,對《樂府指迷》等前人詞話進行領讀,和大家共同學習的過程,也是享受前人詞學思想的快樂過程。這個「領字」,有領一句的,也有領二句三句的,最多是領四句的。一字豆或領字,是學詞必須搞懂的概念,須用心領會之。

有個問題,在這裡再次鄭重提醒一下:古典詩詞範圍內,對字的虛實劃分有其特殊性的。唐宋詞中的虛字並不等同於現代語法概念上的虛詞,它是針對其藝術職能而說的,而非指詞性而言的。詞中擔當領字(虛字)的就包括有副詞、動詞、連詞、介詞、形容詞等。我在講近體詩鍊字的時候強調過「虛字」的概念,這點,有些朋友曾經來問過我,在此一併做答。

「一字豆」或「領字」看詞譜是找不到的,需要自己根據詞意斟酌品味以及設計的,下面再舉幾個領字的例子,大家了參考體會一下:

一字領一句:

向-抱影凝情處。(周邦彥-《法曲獻仙音》)

想-繡閣深沉。(柳永-《傾杯樂》)

但-暗憶江南江北。(姜夔-《疏影》)

縱-芭蕉不雨也颼颼。(吳丈英-《唐多令》)

一字領二句:

探-風前津鼓,樹抄旌旗。(周邦彥-《夜飛鵲》)

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柳永-《八聲甘州》)

正-思婦無眠,起尋機抒,(姜夔-《齊天樂》)

奈-雲和再鼓,曲終人遠。(賀鑄-《望湘人》)

恨-玉奴消瘦,飛趁輕鴻。(吳文英-《聲聲慢》)

一字領三句:

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柳永-《八聲甘州》)

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盡日惹飛絮,(辛棄疾-《摸魚兒》)

奈-華岳燒丹,青谿看鶴,尚負初心。(陸遊-《木蘭花慢》)

帳-水去雲回,佳期奮渺,遠夢參差。(張袁-《木蘭花慢》)

一字領四句:

漸-月華收練,晨霜耿耿。雲山摛出,朝露漙漙。(蘇軾-《沁園春》)

皇-一川冥靄,雁聲哀怨。半規涼月,人影參差,(周邦彥-《風流子》)

想-驄馬鈿車,俊游何在。雪梅蛾柳,舊夢難招。(張翥-《風流子》)

正-驚湍直下,跳珠倒濺。小橋橫截,新月初籠。(辛棄疾-《沁園春》)

3,二字句。屬於律句了。二字句用起來也是有說道的。一般是用平平,平仄。前面的第一字常為認為是中性的,可平可仄。但是要注意,「仄仄」的情況是比較少見的「拗句」,而「仄平」則是屬於罕見的「拗句」了,這兩種情況要慎用。二字句還有個特點,不用則已,如果用,就一定要押韻的。說起二字句,我們自然會想起了那個小令《如夢令》了,其中就要求有兩個疊用的「二字句」。試看李清照的《如夢令》吧:「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前面說了一個「二字豆」的概念。二字虛詞做領字,就常被稱為「二字豆」,例如「怎禁、卻是、漫道、況值、莫是、試問、可是、卻道」等都等這類詞。其實,這要看句子的長短,以及怎麼拆分句讀的。二字句做領,一般都用在五言以上的長句之中。這兩字做「領字」,即使沒有和句子分開,也是要入韻的。它可以單獨做一個節奏單位而存在的,這點需要注意的。這種情況,也多用在慢詞當中。

看一下黃庭堅的《滿庭芳》,他的下闋的起句是:「堪聽,微雨過,媻姍藻荇,瑣碎浮萍」。其首句原為「平平平仄仄」,卻可以變成「平平,平仄仄」而論了。這裡「堪聽」是而個虛字,可做二字豆而起,「聽」字入韻。這只是經驗性質的介紹。大家做一下了解,可自己再參考一些詞作品味吧。

4,三字句。也屬於律句範疇之內了。一般可以看做律句(五言或七言)的後三字,用「上二下一」或「上一下二」這樣的格式來組合而成的。以律句來看,那麼,就應該是這樣一些組合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如同律句有拗的情況,這裡也存在「拗句」的形式,只不過,詞里的這種拗的時有所見的,不象律詩那樣嚴格限制。「仄仄仄、仄平仄」這樣的拗句比較常見,「平仄平、平平平」則是比較少見的拗句。

這裡還是要強調的,「仄仄仄」和「平平平」這樣的三同句一般是格律之大忌,還是不要輕易去嘗試。概因為,格律的守則的二字為一音節,以示聲韻交替之美感,一色的平或仄,非特別需要,不要輕易使用。三字句是比較常見的,比如我們熟悉的《鷓鴣天》,它的第五六句,要求的就是三字句。看個例子,順便欣賞一下晏幾道的《鷓鴣天》:

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拚卻醉顏紅。

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

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看這「從別後,憶相逢」,就是三字句,也是律句,其格律是「平仄仄,仄平平」。《鷓鴣天》這個詞牌,和七律挺象的,三四句要求對仗,兩個三字句,一般也要求對仗的。其平仄分布,還有粘對,都和七律很接近。但它不是七律哦。它是分成上下闋的一個詞牌。三字句,在這裡是過拍。這闋詞填的漂亮吧。小山的詞,歷來被評為「秀氣勝韻,得之天然」,獨步直可追「花間」了。

晏幾道,號小山,他爹就是大名鼎鼎的太平宰相晏殊,詞學大家。晏殊的名句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的詞是富貴閑愁,小山之詞則是王孫公子的落魄傷情。

呵。講「三字句」的句式,俺卻借題發揮起來了。時間也差不多了,今天就說到這裡吧。各位,再見!

詞學基礎講座手記(八)——詞的句式(下)

我們今天接著上期上周末的講座內容,繼續說詞的句式。一字句怎麼寫?二字句怎麼寫?N字句怎麼寫?說實在的,捨得個人是不喜歡這樣分門別類的。我以為,按字數來理解詞的句式有點刻板,也比較枯燥。如同我在講近體詩鍊字的時候,也說了這字在第幾個位置時怎麼煉,這給人的感覺好象是對號入座是的。所以,對於近體詩的鍊字,我最後說的是「見虛字就要煉,而不管它在第幾個位置」。同樣,詞的句式雖然可以分為一字句、二字句、三字句乃至十一字句,我也可以詳細地講講「幾字句」是什麼特點,但是,我強調的是要把握詞之句式的規律性的東西。

比如我在前面說了,詞的句子,可分為律句和非律句,律句是什麼特點,就是按照所謂的「平仄譜」分布的句子。近體詩一般都是幾字的句子啊?當然,是五字和七字的了,那麼,我們就可以推論,至少詞中的五言或七言的句子,大都是律句了。什麼是非律句呢?首先,一字句肯定是非律句了,單蹦一個字,一個音節而已,哪來的律可言呢,呵呵。「平仄譜」的規律是,二平二仄交替排列,那麼,二字句則可以以律句的面貌出現了。其實,二字以上都不是絕對的律句或非律句,我在前面對「一字豆」說的比較多,其實,象這樣的「豆」,才是決定詞的句式的關鍵。比如我們說到的五言七言常為律句,也多是律句,這很容易理解。但是,如果你僅僅把它看做象近體詩一樣的律句,那你又錯了。

近體詩形式上的難點是格律,僅是這格律一關就難倒一大批人。可是,我嚴肅地告訴你,詞律,比近體詩的格律還要嚴!嚴在哪呢?至少,詞律是不允許你有近體詩的那種「拗救」的。特別是所謂的「對句救」。我們在講近體詩的平仄時說了,「對句救」只發生在一種句式上,那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五言是:仄仄平平仄),如果第五字的「平」變成了「仄」則使第六字的平成為了「孤平」,這是拗句,是格律不允許的,補救的方法是,讓下句的第五字原本應該的「仄」,變成「平」,就OK了。挺寬容的,是吧?但是,在詞這裡就不允許了。於詞而言,對於「平平仄仄平平仄」(五言是:仄仄平平仄)這樣的句子,第五字(五言是第三字)只能是「平」,而絕不允許變格。這點要記住的。

還有一種「特拗」的句式,我們在講近體詩平仄的時候也說了,「仄仄平平平仄仄」這樣的句子,可以變成「仄仄平平仄平仄」,這樣的變格,在近體詩中是允許的,甚至在古時的科舉考試的試帖詩也被允許,這不算出律。但是,這在詞中是被禁忌的。重申一下這個禁忌,七言律句「仄仄平平平仄仄」(五言是平平平仄仄)中,七言的第五字(五言的第三字)必須是平。後面三個字,是不允許出先「仄平仄」的情況。詞律,比詩律嚴吧?呵呵。同樣同理,「平平腳」的律句,七言之第五字(五言第三字)必須是仄,這也是沒商量餘地的。

總結一下規律吧,在詞中,對於五七言的律句而言,要特別注意倒數第三個字,必須按正規的平仄譜來填寫。千萬別習慣地依賴著那個「一三五不論」的說法,想著可以拗一次?可以寬一下?不可以的!

我在詞學講座開始時說過,學填詞的基礎是先要學近體詩,現在可以明白我的意思了吧?不學近體詩,我上面列出的那些平平仄仄的也看不懂的,何況什麼「拗救」「特拗」這一類的術語呢。說詞的句式,其文學理論基礎是詩的句式,但,僅僅是基礎而已。詞畢竟是詞,它不等於詩的。我們要理清哪些和詩的特點是一樣的,哪些是不一樣的。

前面說了,詞句式區別於詩的句式的地方,主要是這個「一字豆」在搗亂。在上期講座時說了,一字豆,基本是由虛字構成的,且大多是「去聲」,那麼,基本上就是仄了。這樣,它這一個字的聲韻就比較重了。那麼,一重之下,就可以帶出幾個平音出來了,而不必再去死板地按正規的平仄譜來寫了。這樣,我們就常看到這樣的句式了「仄平平平仄」,第二第四皆是平聲,對近體詩的律句而言是典型的拗句了,但是,這樣的句式,在詞中,就是一個標準「律句」,詞中就這麼規定的。我剛剛對其聲韻上的理解,算是個人見解吧,約定俗成,咱按規矩執行就是了。

除了上面的那種情況,還有一種「一字豆」引起的情況,也在這說明一下,為的是不讓大家對它有誤會。在「上一下四」的五字句中,那個「一字豆」是上一了,它用的當然慣常是仄。下面四個字呢,則用「(仄)仄平平」,注意一下這個括弧,是說明它可平可仄的。如果選用了「平」,那麼,第二第四字也都是平,如前所述,這又是拗句了,不合平仄譜了,呵呵。我還要說,這在詞學慣例中,不算拗,是正規的詞之律句,別把它誤會成「拗句」哦。

這兩個不合詩律的詞律的律句,例子很好找,在前期的舉例中就可看到:

漸-霜風凄緊(柳永-《八聲甘州》)----仄平平平仄。

探-風前津鼓(周邦彥-《夜飛鵲》)----仄平平平仄。

奈-華岳燒丹(陸遊-《木蘭花慢》)----仄平仄平仄。

怪-瑤佩流空(王沂孫-《齊天樂》)----仄平仄平仄。

關於七字的句式,我們再說一下。多數是按詩律的律句走的,這種情況,我們好理解的。近體詩的句式有個特點,那就是前四個字必須是二字一個音節,以二字為一個單位,吟誦起來也要這樣讀比如「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這樣的特點使得詩讀起來合乎正,而且節奏感很鮮明。前四字要二二結構,不可以用一三結構,或三一結構。這是對七言說的(於五言而言,那就前二字不可脫節,不能出現「一字豆」的讀法)。

但是對詞來說呢,則不一樣了,除了詩用律句之外,還有一種上三下四的情況,是常見的。其實,可以看做是詩之律句的倒裝模式。這樣,把前三字與後四字分開來看,可以有幾種類型:

1,前三字和後四字都是律句。

2,前三字拗句+後四字律句。

3,前三句律句+後四字拗句。

還記得我在前面說過「二字豆」和「三字豆」吧,七言的這種情況,其實就是屬於「三字豆」。我們借用一些例子吧,讀下這類句子就好理解了:

憑欄處-瀟瀟雨歇(岳飛-《滿江紅》)

抬望眼-仰天長嘯(同上)

自吳馬-窺江去後(姜燮-《揚州慢》)

算到今-重到須驚(同上)

波心蕩-冷月無聲(同上)

常南望-翠葆霓旌(張孝祥-《六州歌頭》)

背西風-酒旗斜矗(王安石-《桂枝香》)

念自昔-豪華竟逐(同上)

但寒煙-衰草凝綠(同上)

倚高寒-愁中故國(張元千-《賀新郎》)

謾暗澀-銅華塵土(同上)

一絲柳-一寸柔情(吳文英-《風入松》)

有當時-縴手相凝(同上)

想當年-金戈鐵馬(辛棄疾-《永遇樂》)

憑誰問-廉頗老矣(同上)

二十年-重過南樓(劉過-《唐多令》)

舊江山-渾是新愁(同上)

通過對五字及七字句的理解,我們可以認識到,多字句的形式主要還是由少數句的組合而來的。字數多時,就要注意領字的作用。這其間,還可以視為由律句及非律句的搭配組合。比如7字句,就常常是三字句與四字句的搭配而來的。

關於「四字句」,前面沒多說,我們一般可以把它看成是近體詩句型的前四字。近體詩句型前四字的特點,剛才也順便說到了,這不難理解。要點是,第二字和第四字平仄不能一樣。這些是常識,不再具體的嘮叨了。我們關注的「四字句」,還是要注意它非律的情況。在欣賞前人作品時,尤其是看正規詞譜時,我們會注意到,時常有見不那麼守「規矩」的四字句。也就是所謂的「拗句」。一般常見的有: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這幾種情況。比較少見的的情況有仄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特別罕見的拗句,有: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

例子很多,我不多舉了,這裡只用史達祖的《壽樓春》來說明一下。

《壽樓春·尋春服感念》(史達祖)

裁春衫尋芳。記金刀素手,同在晴窗。幾度因風殘絮,照花斜陽。誰念我,今無裳?自少年、消磨疏狂。但聽雨挑燈,攲床病酒,多夢睡時妝。

飛花去,良宵長。有絲闌舊曲,金譜新腔。最恨湘雲人散,楚蘭魂傷。身是客、愁為鄉。算玉簫、猶逢韋郎。近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蘋藻香。

大家注意到這裡的四字句了吧?特殊的拗句可不少呢。「照花斜陽」「楚蘭魂傷」是「仄平平平」,而「消磨疏狂」「猶逢韋郎」這二句竟然用的是「平平平平」,非常的罕見。更有甚者,大家注意一下他的首句「裁春衫尋芳」簡直令人匪夷所思地用了五聯平---平平平平平。

說起史達祖,我們自然就會想起非常有名的《梅溪詞》。史達祖,字邦卿,號梅溪,祖籍河南開封(汴),是與辛棄疾幾白石道人同時代的南宋詞人。他的這首《壽樓春》是他的自度曲。這闋詞全部共一百零一字,平聲字佔了六十四個,上面我們例舉的那幾個「連平句」是對以往詞律的大膽突破,在婉約詞人中,實則是很罕見的。梅溪對詞的發展貢獻很大。關於詞中的這個「連平」現象,其實也是和詞在表達情感時的音樂表現力有關係。

平聲連出,則容易使得聲調的節奏悠慢,聲情壓抑。在表達極度悲切時,顯得凄切悠遠,常見於悼亡之音。嗩吶吹奏大家都聽過吧?我們有時聽到嗩吶演奏悲哀的樂曲時,就常常見到這現象,持續的高平音,聽來悲切滿腔,時而會令人幾乎窒息。梅溪此調,我想也同此理吧。以緩為頓挫,是音樂表現特點。倚聲填詞,其跡可尋也。講座的後期我們會詳細賞析這類名人作品的。

話說回來,我們繼續說詞的句式。這裡重複一下詞律句式的特點,一是使用律句,一是使用非律句。使用律句的時候,強調的是「不可拗」。比如我們見到有五字和七字的句子,他們常常是律句,卻未必總是律句,一旦選用律句,則必須要嚴格按律而行,不可拗變之。用非律句,則變化比較多,我們要注意的是「一字豆」「二字豆」「三字豆」的領句作用。這個「豆」的出現,常常改變了律句基本的平仄譜,而顯示詞律自己的特點。

也許有的朋友會說,我們知道這些有用嗎?想填詞,按詞譜走就可以了啊,詞有定格,哪處平哪處仄都規定好的,往上套就可以了。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這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詞別於詩,詞有別味,其實重要的一點就是它的句式的多樣性。而它的多樣性又是取決於詞的音樂屬性的。詩言志,詞言情,面對其音樂屬性所帶來的詞句的變化,若不了解其內在變化規律,則不能很好駕馭詞句,就不能填出好詞來。比如前面一再提起的「一字豆」,哪個詞譜里告訴你這「豆」在何處了?還比如這非律句所蘊涵的情感表現力(如前面說的四連平五連平),哪個詞譜標註出來了?都沒有,都需要我們學習品味吃透它。

稍長的句子,多是由短句子組合而來的,七字句以內的,我們都基本說了,我是把五字句和七字句結合起來一塊說的了。因為這二者有共性,它們不僅長見,其變化也比較多。但再變化,也是有跡可尋的,在我們熟知近體詩格律的基礎上,我們對它的變化就很好掌握了。

下面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句式---六字句。我們繼續說一下它。六字句在詞中很常見。我們可以把它看成是二字句和四字句的組合。上四下二,或上二下四。還可以把它看成是七言近體詩的前六個字。既然這樣,那麼六字句的句型一般就是這樣的兩種了---「平平仄仄平平」和「仄仄平平仄仄」。這兩句式,要注意的是第四個字。前一句的第四字不允許用平,否則就構成三平尾了。後一句的第四字不允許用仄,否則就成了三仄尾了。這二種情況都是律句之大忌,所以要強調的。

說這話的同時,也要提醒,不要以前面講的那種幾連平的罕見的特拗句來做參考,尤其是初學者,謹記。除了上面說的二種,六字句還有一個特定的句型「仄仄仄平平仄」,這個句型要熟悉它,很常見。

可看一下李易安的《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如夢令》大家都比較熟悉了,它也叫做《憶仙姿》《宴桃源》《比梅》《無夢令》等等,三十三字,單調,仄韻。其詞譜是: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可以看出,四個六字句時,都是要用「仄仄仄平平仄」句型的。關於六字句,也存在一些常見的拗句情況,仄平平仄平仄(首字必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一三字必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我這裡不一一舉例了,大家可以在以後對宋詞的賞析時,注意一下就可以了。

詞的句式樣比較複雜,雖然我用了兩期講座來說它,可還是感覺意猶未盡,沒說的很透。如前所述,句式是千變萬化的。一個個條例來照搬是愚蠢的事,咱不需要那麼教條。我雖然說了一到七字的句式,但是,我更希望側重其本質意義的闡述。認清詞律所特有的規律和特點,才是最重要的。比如我所強調的非律句的特點,比如我說的一字豆領句的特點。這樣,我們在選擇詞譜時,在按譜填詞的時候,不至於盲目地對號入座,我們怎麼也要知道入的是什麼樣的「座」,如何入,才會使這個詞譜真正的為我所用,而不是傻忽忽地被詞譜牽著走。終極目的是做它的主人,了解它,善用它,而不是被它所拘,所擾,所困。

詞學基礎講座手記(九)——賞詞/朱淑真

關於詞的美學意義,它可以包含了詩韻美,音樂美,繪畫美,關於詞的歷史意義,它可以折射唐宗宋祖的「略輸文采」。關於詞的文學意義,我們還在品味中。

如果簡單地說說填詞方法,那也不算難。可是任何文學體裁寫作上的方法,都是需要對其體裁本質有深刻理解才能真正地掌握。唯方法論,實際上等於沒方法。說起方法論,好友「狗子哥」昨天給我推薦了一個填詞方法方面的資料---《填詞十法》,實用性比較強。尤其其中關於「一、二、三字領字」的列舉以及「鍛煉詞句法」中的古人摘句,可借鑒,可參考,可揣摩玩味。《填詞十法》挺實用,但它不是秘籍,我會附於本次講座之後與各位共同分享的。

今天,我們賞析宋詞作品。結合作品,品味作品,也是我們實踐詞學理論必要的一環。從賞析作品的角度理解詞學理論,應該更有效,也應該更有真實感。

我們前期說了,詞大體上分為「豪邁」與「婉約」兩大類風格。所謂豪壯與婉約,其實也不是絕對的。比如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李清照,女性,文風婉約,得之天然,但其作品中,也不乏豪邁坦蕩之作。她的一首《漁家傲》,詞境闊大,全無婉約小兒女之態。起句便是「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結尾更用了「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此等句子,何其大氣,此作定為豪邁作品,可算是絕對的「國標」了。豪邁派代表人物蘇辛,其詞作豪放壯觀,但是,如魯迅所言「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豪邁詞人,婉約幽情詞句,也絕不缺乏。如我QQ心情上的字句「夢回人遠許多愁 只在梨花風雨處」就是出自豪邁派詞人辛棄疾的手筆,被俺借來表表心情。我們還都熟悉的蘇軾的《江城子》,也非常婉約凄情,僅看其結束部分「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都會不禁為之柔腸寸斷,幽婉悲慟。

蘇子之豪邁,得之於「以詩為詞」之變革,將詞當詩來寫。易安之婉約,更在於她的尊體思想,側重的是詞之本質的音樂屬性。皆成大家,各領風騷,其實質在於他們對文體的本質上的理解和參透,故而將文體為我所用。我們學習前人之精美文筆,從他的作品來揣摩品位,當是最好的方法之徑。

兩宋詞人,群星璀璨,但大都是男人的天下。可是封建時代,女人地位弱而艱難,所以在詞壇展現風姿的,我們通常所熟悉的,也就兩位而已。一個是朱淑真,一個就是李清照,我們讀宋詞作品,不妨就從認識這兩位女詞家開始吧。咱們這是新時代了,特別講究的是女士優先。這二位女士皆是才藝甚高之人。能詩、能詞、善書畫、諳音律,多才多藝乃名副其實的大家閨秀之才女。尤其,二者皆有清高而典雅之性情品位,皆有超乎一般小女子的大境界和深度情懷。清人周頤對她們的評價是「淑真清空婉約,純乎北宋;易安筆情近濃至,意境較沉博,下開南宋之風氣」。

這南朱(杭州)與北李(濟南)二女,其實幾乎是生活在同一個時代的,朱淑真(1065-1135)略早於李清照(1084-1151),我們姑且按順序先介紹一下朱淑真。朱淑真,自號幽棲居士,浙江錢塘(杭州)人,還有一說是海寧人。史上曾有人說她是宋代理學家朱熹的侄女,據史料查,朱熹是沒兄弟的,誰知道怎麼掛靠起來,呵呵,這就不得而知了。但是我們知道,她是個標準的大家閨秀,生長在一個優越的仕宦之家。從她自己的詩句中,也可以得知「拔悶喜陪尊有酒,供廚不慮食無錢」(《江上阻風》)。那麼,如此優越的家庭環境,從小就可以賞花吟月,書畫棋琴,從小就有條件接受文學藝術的熏陶,也就可以理解了。她享受的,非是一般窮苦人家的女孩子可以享受得到的教育資源。

朱淑真其實是善詩的,其詩作遠遠多於詞作品。她留下來的有兩本集子,一個是詩集《斷腸詩集》,還有個就是詞集《斷腸詞》。如此優越環境里的女子,錦衣玉食的,哪來那麼多斷腸傷心情呢?朱淑真的詩詞之中,最多的就是一個「愁」字。這,就和人的環境及追求有關了,窮人家,吃飽了穿暖了那就是最大的幸福,而她這樣的大家閨秀,衣食不愁,追求的當然就是思想上的自由解放了。

其實,朱淑真是挺不幸的,她的不幸來源於她對命運的抗爭,來源於她自己思想境界的覺醒,她的愁以及斷腸之嘆,其實是對封建社會總的抗訴。自己喜歡的對象被生生拆散了,父母硬把自己嫁給一個庸俗不堪的俗吏。情趣不同,當然也無樂趣可言。要麼分道揚鑣,要麼委屈求全。淑真可是個有性格有情趣又有追求的女子,不堪忍受那般無聊惡俗,自然就把她那老公給「休」了。回娘家長住不返,終生鬱悶惆悵,畢竟是那個封建年代,女子沒什麼社會地位的。這也造就了這位多愁才女的一世之愁了。其《斷腸集》和《斷腸詞》,來之有因。了解其作者背景,是為了更好地理解其作品所表現的詩情畫意,了解其內涵所在,也就了解了其作品美學意義所在。

羅嗦這麼半天朱淑真的背景資料,也該看一下她的作品了。我們先看一下她的一闋《謁金門》春半:

春已半。觸目此情無限。十二闌干閑倚遍,愁來天不管。

好是風和日暖,輸與鶯鶯燕燕。滿院落花簾不卷,斷腸芳草遠。

詞譜就不在這裡列了。這是一首典型的閨愁之作。起句便扣住主題《春半》,這種起法,我們在講詞的開端的時候說過,起句扣題,開門見山。「春已半。觸目此情無限」,緊扣了題目,並具體而深雋地標達了詞人寫景抒情的意象中心。看到這句,似曾相識,其實,她這句應該是借來的句子。李煜的《清平樂》里有句是「別來春半,觸目愁腸斷」,淑真可是毫不客氣,稍加修改,拿來就用,呵呵。接下來「十二闌干閑倚遍」之句,委曲婉轉之功力便顯現出來了。

我們熟悉的是這個「十二闌干」,在李商隱及歐陽修等人的作品中也都見過。這「十二闌干」其實也是有來歷的,來自古樂府的《西洲曲》「盡日闌幹頭,闌干十二曲」。這典啊,要化用。我們做近體詩時,引典是個重要課題,我們要求的是引典無痕,化之為己。填寫詞作,更要要求化的乾乾淨淨,如同己出。看看朱淑真這前幾句,該借的也借了,該化的也化了,完全變成了自己的心情語言。她能這麼自如地借來化去的,憑的是什麼?當然是她博覽群書,底蘊深厚啊!不然,看的書少,知識淺浮,你想借還沒地方可借呢,呵呵。

關於這「十二闌干」,還有一說是來自「十二樓」,《史記·武帝紀》中提到「黃帝為五城十二樓以候神人於執期」,乃上古時的傳說。「十二樓」慢慢演變成了「十二欄杆」,而「欄杆」與「闌干」是可通用的。後來,還演化為女子閨閣的代稱了。比如在小山的詞中就有「十二樓中雙翠鳳,緲緲歌聲,記得江南弄」之句。闌干、闌干、十二闌干這類的詞兒,我們現在不少人填詞寫詩,也常常寫上,知其來龍去脈,以及所蘊之意。才會用的更貼切。

其實,我們最關注的是她上片的這個煞尾「愁來天不管」,這絕對是怨天之辭了。觸景生情,閑愁無度,思佳偶而不得,怨天尤人,此愁此怨,老天也管束不住也。說起這個「愁」,算是朱淑真作品的典型標誌了。她的作品裡,愁字特別多,各種各樣的,花樣翻新的愁。在我們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時候,可以不妨借鑒一下呵。比如他的詩詞中我們可以見到「一點愁」「一種愁」「一曲愁」「一段愁」「倍增愁」「滿眼愁」「滿紙愁」「字字愁」「日日愁」「萬觚愁」等等一腔愁緒皆被「傾心吐盡重重恨,入眼翻成字字愁」了,在她看來「人間處處皆是愁」了。直至我們看到的這句「愁來天不管」。這這闋詞中,「愁來天不管」,是對上闋情景描寫的一個收束,此結手法,可借鑒。

看下片我們該注意什麼?對,注意它的過片。「好是風和日暖」,這是以仲春之景色佳好,來作為反襯過渡的。「風和日暖」,「鶯鶯燕燕」,這樣的景色描寫,其實是反襯自己孤單愁悶的思緒的。我們在這裡,重點關注這裡的領字「好是」。這個在宋詞中常被用到,也就是我們前面講句式的時候說的「二字豆」,它引領了二句「好是-風和日暖,輸與鶯鶯燕燕」。

「好是」一般有這樣幾種用法,可以在這大致介紹一下:

1,當做「正是」「恰是」講的。如看白樂天的詩句「況當豐歲熟,好是歡游處」(《吳中好風景詩》),再如劉禹錫的「何況菊香新酒熟,神州司馬好狂時」。皆「正是」「恰是」的意思。

2,當做「好一個」的意思。「好是漁人,披得一蓑歸去,江上晚來堪畫」(柳永《望遠行-雪》),好一個漁人,嘆也。

3,是有「真是」的意思,「城上望鄉應不見,朝來好是懶登樓」(岑參《臨河客舍呈狄明府兄留題縣南樓》),這裡的「好」是加強語氣的意思,當做「真」講。

4,看成是「好在於」的意思。例子可看「紫膩紅嬌扶不起,好是未開時」(張鎡《念奴嬌-宜雨亭詠千葉海棠》),這裡,就有「好在於」「還好」的意思了。

虛字領,有時意是只可領會而不可真的清晰解釋的,這裡藉機會,不妨把常用的二字領字再羅列一些(取自《填詞十法》),也使大家多點感性認識,熟悉些,也容易借用:試問 莫問 莫是 好是 可是 正是 更是 又是 不是 卻是 卻喜 卻憶 卻又 恰又 恰似 絕似 又還 忘卻 縱把 拚把 那知 那番 那堪 堪羨 何處 何奈 誰料 漫道 怎禁 遙想 記曾 聞道 況值 無端 獨有 回念 乍向 只今 不須 多少

往下繼續看詞。「滿院落花簾不卷」,這是寫窗里窗外的景色了,景中自然寓含情。「落花」為景傷,「不卷」為傷態。過片的「好是風和日暖,輸與鶯鶯燕燕」寫本盡了春日之美好,而自己孤單無侶,寂寞深閨,還不如那「鶯鶯燕燕」們來的快活呢。這種對比修辭的手法,當真也值得我們學習的。下片的煞尾「斷腸芳草遠」,當是有所思念了。以比興收結,收的隱涵而深境。「芳草」肯定不是指真的草木而言了,該是比喻所念之人了。注意結句的「斷腸」,與前面的「輸」字「愁」字,在氣脈上非常順和允貼,意連貫也。在這煞尾處表現的,正是我們先前說的「辭盡而意不盡」。在闋詞,情調怨傷,清空流麗,婉轉而留有餘音,特別符合倚聲填詞之三味真音。

朱淑真愛寫愁,朱淑真總是寫愁,朱淑真的詩詞全是愁。但,她真的是林黛玉那樣的整天哭咧咧的小女子嗎?雖然她寫的「人間處處皆是愁」,但,她其實不是一個柔順的弱女子。她的「愁」也並非的為賦新詞強做的愁,決非是那種無病呻吟的詞句。仔細看過她的《斷腸集》《斷腸詞》就可以品味得出,她的愁其實是一種不平之氣。看她的「傾心吐盡重重恨,入眼翻成字字愁」,足可以表達出她的不滿之情了,不是小恨小怨,按現在的話講,她表現的是對社會不滿,是對封建社會桎梏男女情愛自由的一種不平。

她也不象林黛玉那樣的軟弱逃避,她對愛的追求,其實也是蠻大膽的。「待將滿抱中秋月,分付蕭郎萬首詩」,就是在她的《秋日偶成》中所書。那時候敢寫出如此熱烈奔放的字句,也可稱上「狂傲」之句了,不羈鎖絆,熱情表達。她還大膽地寫到「嬌痴不怕人猜,和衣倒在人懷」,膽兒挺肥的吧,呵呵。曾有考證曰,「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這首大家都熟悉的《生查子》也是出自朱淑真之筆下,而非歐陽修所作。在古時,寫男女情愛之句,出自男人手筆則無所謂,出自女子手筆,則為不雅,不潔,而被那些道學家們群起而攻之。那個年代,就那樣。

再簡單看一下她的另一闋詞《減字木蘭花 春怨》

獨行獨坐,獨唱獨酬還獨卧。佇立傷神,無奈輕寒著摸人。

此情誰見,淚洗殘妝無一半。愁病相仍,剔盡寒燈夢不成。

看起句的寫法,「獨行獨坐,獨唱獨酬還獨卧」,連續使用幾個「獨」字,行啊,坐啊,唱啊,酬啊,卧啊,其實表現的是一種心緒不寧之態。心煩意亂,坐也不是,卧也不是,這種情勢描寫,實際上也為下面的的心緒描寫做出了一個充足的情態鋪墊。反覆重出「獨」字,意味頗重,這種寫法,也是一新穎奪目手法。獨特。「佇立傷神,無奈輕寒著摸人」,呆立窗前,品位孤寒。這裡要注意的是「著摸」二字,這二字現在雖然少見,但是在唐詩宋詞中,常常見到。例如「深林鳥語流連客,野徑花香著摸人」「明月風送,清香苒苒,著摸美人詞客」等句。

過片「此情誰見」,是以問來過渡,屬於設問句,用問的方式來使詞意進入更深一步。「淚洗殘妝無一半」那就是描寫傷悲愁苦之態了。淚水把臉上的妝粉都沖刷沒了,「此情誰見,淚洗殘妝無一半」這兩句,也可以理解成倒裝描寫,也說的過去的。「愁病相仍,剔盡寒燈夢不成」,煞尾句,仍然是情景相融。在這裡反扣主題,寫的還是不盡愁。注意在下片中,「淚洗殘妝」「愁病相仍」是對上片的深化和復推,屬於一種遞進的描寫。

詞學基礎講座手記(十)——賞詞/李清照

我們今天繼續說詞——捨得詞學基礎講座(十)。

因為今天要多說一點人物傳記,所以講座時間大概要略長點,請各位見諒。今天大致分為二部分內容,一是人物介紹,二是作品賞析。下面就開始今天的講座內容:

今天要說到的,在談詩論詞時,尤其是討論詞學時,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的一個人,她就是---李清照。我請好友「大漠彎弓」(小蛇)做了一幅李清照的畫像,現貼如下:

捨得稱此女子為文豪,蓋不僅尊其文學上的成就,也景仰其浩蕩坦博的胸襟。「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是她的《夏日絕句》。僅這區區20字,就足以令眾多男兒為之汗顏。人都說李清照是宋詞婉約派的代表,殊不知其文筆的豪邁氣概,絲毫不讓於蘇辛等豪邁派代表人物。

最早的詞集是趙崇祚編輯的《花間集》,不論其作者名氣多大,它實則就是用於休閑風流之用的一個歌本而已。蘇東坡以詩為詞,以豪邁取代溫艷,確實為詞正了名,但就詞之文體之本質而言,終非歸於詞之本質正體。而正是李清照提出的「詞,當別具一家也」之論,有助於為詞之文學地位奠定了不同於唐詩,且與唐詩並駕齊驅的輝煌地位,這方面她功不可沒。李清照的《詞論》只有區區幾百字,但是其影響力,已遠勝諸多詞家大論,其對詞的尊體觀點,開一代文學之先,可嘆,可敬!

上期我講了宋代女詞人朱淑真和她的作品。李清照是與她同時代的一位傑出的女詞人。李清照(1084.2.5--1155.4.10.),號易安居士,山東濟南(齊州章丘)人。生活在北宋與南宋交替的時代中。17歲時,此女就嫁給了大她三歲的趙明誠。這個趙明誠也不是一般人物,他是北宋宰相趙挺之的第三子。趙明誠的成名作《金石錄》在歷史上非常有影響力。

為什麼我用這麼多口舌來說這《金石學》呢?趙明誠是個「考古學家」,家中不僅有藏書豐富,當然更有無數的稀珍文物。所以,我們的主人公李清照,喜也因金石,悲也緣金石。金石學是他丈夫的事業,夫妻舉案齊眉,共同研究,相濡以沫,痴迷於「考古」學問的快樂之中。在屏居青州那段時間裡,是他們夫妻最快樂的日子,也是趙明誠最出成果的時期。

然而,金石也是釀造她人生悲劇的根源,易安後期之不幸,也與這金石有著大大的關係。當時,金人入侵,國家破敗,丈夫故去,悲慟凄慘。攜帶這些丈夫生前所遺留的大量文獻和文物,顛沛流離,一個孤單的弱女子如何是好?李清照就是李清照,她怎麼辦?從她寫的《夏日絕句》中我們可以看出,她憂慮的其實不僅僅是個人的困境與得失,這是對當時宋徽宗父子的喪權辱國的一種譏諷。丈夫的故去,大量的資料及文物喪失於戰火之中,誠然是很大的打擊,但她「雖處憂患窮困而志不屈」,她憂慮的更是國家的安危。她深知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這樣的道理,可見,她是個眼界寬闊、深明大義、學識通達的一個女子。面對金兵的肆虐,她積極主張北伐收復中原。一個愛國的文人,一個不讓鬚眉的弱女子。

她的身世非常的坎坷,在此不一一述說了。值得一提的是,歷經劫難後,關於她再嫁一事,又遭到士大夫階層的污詬渲染。不去看她的文學貢獻,卻專愛以其偽道學對其人進行人身攻擊,相當的卑鄙齷齪(其實這類人現在也不絕種的,大可一笑帶過,一腳碾過就是了)。

好了,如此重筆介紹李清照的背景資料(更多更詳實的資料,大家可自去查詢翻閱,很方便),也會使我們對她的作品有更深的理解和認識。我也常對朋友們說,寫詩詞,就是寫人生。讀詩詞,也是在品味作者的人生,同時在和自己的人生品味進行交融。詩歌作品,是心情文字,有什麼樣的境遇,當然就反應了什麼樣的心情,什麼樣的心情,也自然就使用上了什麼樣的文字。我們修習「文法」很重要,它是我們抒發心情的重要工具,但是不要忘了,它僅僅是工具而已,為我所用它才有價值。若我被它牽著走,那它就沒任何價值可言,甚至會減低了「我」的價值。

易安詞作留傳到今的其實不多,我們現在就結合前期捨得講座時所理解的詞學知識,對其進行賞析。不多贅言,先從她的這手知名的小令說起吧:

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捲簾人,

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寫風雨,寫落花,風吹雨打催花去,這樣的手法,其實從孟浩然的《春曉》詩就開始了--「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這樣寫的人多了,可大多都是從鋪敘的角度描寫的。但是,易安這首小令,將「風雨」聯繫到「落花」卻別出心裁地通過問答的方式寫出的,可謂是獨具匠心了。全篇語句清淺,以明白話為基本的寫作風格,但又不是大白話。我們品味再三,可以讀出其語工意新,張馳有致的詞韻詞味出來。同樣類似景緻的描寫,我們知道唐時的韓偓是這麼寫的:「昨夜三更雨,臨明一陣寒。薔薇花在否,"側卧捲簾看』」,與之比較,易安的寫作手法應該更勝一籌。以人物對話的形式來描述,更具人氣,更靈動。

這首小令妙在,所刻畫的人物內心世界非常生動。寫的是閨中女子在春天時寂寞的心緒,詞中人物形象的刻畫也非常飽滿,寥寥幾句後,便躍然破紙而出,令人如有親臨之感。這就是我說的「人氣」,也就是詞中的人文意義。這是一首惜春詞。「昨夜雨疏風驟」,因昨晚喝了點酒,不勝酒力,故而沉睡一夜,到早晨醒來時酒勁還沒過去呢,卻已惦記室外的花事了。一夜風雨,花兒想必凋謝了不少。所以就問侍女(丫鬟)外面的花兒如何了。侍女回答:海棠依舊在開著。女主人便說道:知道嗎?這時節應該是花少葉肥了。主婢一問一答,巧妙地表現了惜春之情,霍然生趣,也避開了單純傷感的描寫。「綠肥紅瘦」已經成為名句而被人傳唱至今了。易安用辭之妙,可見一斑。

我們在賞析這闋詞的時候,要注意這句「試問捲簾人」,應該是這個小令的「關節」處。承上而啟下,看是舒緩之句,實則語透情急。急什麼?關注花事啊。詞中的「捲簾人」說是「海棠依舊」,而她卻更正為「應是綠肥紅瘦」。一般講,小令沒什麼詩詞意義上的章法可言,但是如能在小令中體現一種變化和錯落的感覺,當是小令的「提神」之處。這裡的「試問」,體現的就是一種轉折,「試問」在問什麼呢?省略去了,我們卻知道她在問花事,精練如斯,卻又自然令人會意。兩個疊句「知否,知否」,疊的非常有味。這看似是對侍女而說的,象是一種糾正,其實,更是對她自己說的,可以看成是急於糾正(侍女的說法),也可以看成是沉吟自語,那麼,結句「應是綠肥紅瘦」,其實就完全是作者沉浸在自己的思想想像中了。詞外之味,透出的是一種寂寞情緒下的自感自傷之意。

如夢令 單調三十三字,七句五仄韻、一疊韻

後唐庄宗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鸞歌鳳。

⊙●⊙○⊙▲ ◎●◎○⊙▲

長記別伊時,和淚出門相送。

⊙●●○○ ⊙●◎○⊙▲

如夢,如夢疊句殘月落花煙重。

⊙● ⊙●  ⊙●◎○⊙▲

上面是《如夢令》的詞譜。易安所填,正是依這個譜所制。這個譜是正格,除此之外,還有五種變體。名稱的來歷,是因為這闋詞本為唐庄宗所制。原來的名稱是《憶仙姿》,後嫌其名不雅。又因詞中有「如夢,如夢」的疊句,所以改為《如夢令》。這個詞調,還曾被稱為多個名字,如《宴桃源》《不見》《比梅》《古記》《無夢令》《如意令》等等都是它,知道就可以了。可參考《欽定詞譜》所注。

在講近體詩的時候我說過,五絕字最少,卻是近體詩中最難寫的。詞中的小令,猶如詩中的絕句,看著字少簡單,實則極難寫。「小調要言短意長,忌尖弱」(填詞雜說)。前人詞話有雲「詞不難於長調,而難於長句。詞不難於短令,而難於短句」「詞字字有眼,一字輕下不得」,斟字酌句,當是填詞的必備功課。尤其是詞牌規定的平仄聲調,是不可馬虎的。其實,看詞譜時,有標記◎或⊙的字,是所謂可平可仄的字,也不可輕率填之。要注意不要形成孤平等詞律上的忌諱。

比如這個《如夢令》的詞譜中,第二句是◎●◎○⊙▲,第三字◎和第五字⊙就不要同時平或同時仄,我們在講句型的時候針對六字句就說了,一般適合採用●●●○○●這樣的句式,句守律句時,就儘可能地嚴守平仄譜。

我們再來看一下易安的另一闋詞《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聲聲慢》,也叫《勝勝慢》。還有幾個稱呼如《鳳示凰》、《寒松嘆》、《人在樓上》等。易安這闋《聲聲慢》,押韻在《詞林正韻》的第十七部。葉入聲「錫」、「職」、「陌」、「緝」韻。這個詞調變體挺多的,按《欽定詞鋪》看,共有十四個分例。詞譜注云:「此調有平韻、仄韻兩體,平韻者,以晁補之、吳文英、王沂孫詞為正體;仄韻者,以高觀國詞為正體」。我們注意到,若依正體(高觀國詞)看,上片的第四地五句應該是四、六節奏,而易安給變成了六、四節奏。上片的煞尾依正格多為三、五、四節奏,被易安變成了三、三、六節奏。

按理說這都屬於不合正體的,但沒辦法,李易安在詞學上的地位太強大了,清時編輯的《欽定詞鋪》也得認可,所以把她的詞也例為一個變體體例。姑且列出如下:

又一體 雙調九十七字,前段九句五仄韻,後段八句五仄韻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 ●●○○ ○○●●●▲

乍暖還寒,時候正難將息。

●●○○ ○●●○○▲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 ●●○ ●○○▲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 ●○○ ●●●○○▲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忺摘。

●●○○○▲ ○●● ○○●○○▲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 ●●●○●▲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 ●○○ ●●●▲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 ●●● ○●●▲

易安這闋詞大家都比較熟悉了,尤其印象深刻的,是起首的七組十四個疊字,可謂是古往今來詩詞「疊字」用的最出神入化的典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這十四個勾畫詞人心境的疊字,將詞人自己在國破、家亡、喪夫之後痛苦沉鬱的心緒描寫的細緻入微。讀之再讀,使人不卒忍讀,卻又不得不讀。品味這組疊字,其實是具有清晰的層次感而非隨意堆砌的。這幾字使得「內、外、動、靜」互相協調勾連,白描式描寫,議論式述談,或者類於臨摹式樣的手法,在多個層次多個角度來下筆的,互動互連,互為補充。

我們看「尋尋覓覓」,這是一個動態描寫,尋什麼?覓什麼?其實,沒有想真正的要找什麼東西,而只是反映了一種百無聊賴,下意識的迷茫狀態。東尋西覓的,體現的是一個焦慮的心態。我們自己有時也會有這情況,心情焦慮時,手足無措,坐也不是卧也不是的那樣。正如上期說到的朱淑真的詞中寫的那樣「獨行獨坐,獨唱獨酬還獨卧」,異曲同工,各有所長,只是,易安鍛造的更為精緻。接下來的「冷冷清清」呢,與前面的「尋覓」之態形成了對比,寫的是一個靜態,是尋覓的結果。

用「冷清」反襯「尋覓」,讓你尋無可尋,覓無可覓,如此茫然失所,自然而然,就過度到了下面的一種感嘆之言「凄凄慘慘戚戚」。這「凄凄慘慘戚戚」比之「冷冷清清」之空無態的描寫,是更進一境的意趣。孤獨,傷感,凄涼……無以言復!此等描寫手法,情景婉絕,實屬古今之絕唱,真乃「公孫大娘劍手」也。如前評家所言「連下十四個疊字,真如大珠小珠落玉盤也」。一句三境,境境相扣,層層遞進,互為補襯而驚絕古今。

說起這疊字,按理講也不是易安的獨創,她也可能是借鑒了李上隱《菊》中的句法「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義山寫的工巧,易安則做的更為精妙,大家手筆,也常常是拿來可用,關鍵是看你怎麼化而用之了。我們寫詩填詞,也常常會想到借古人的句子,這本正常,但要學會化用,切要修鍊的化之無痕。有的初學的朋友不知道化用,甚至有的人把古句一字不改的就拿來套在自己的詩作之中了,是為笨舉也。

上闋十句,是從大的時空背景處寫起的,寫的是時節的清冷,鋪墊的是主人凄涼孤苦的情緒背景。上片所述之景物形態皆是日常很熟悉的情景,自然樸實卻生動凝練。這裡,「乍暖還寒」反映的是時節。「三杯兩盞淡酒」是主人的形態(飲酒澆愁),而「雁過也」則是借物以寄思遠,舊時雁又來,韶華付流年。下闋過片是「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忺摘」。說到這「滿地黃花」,多是認為這是秋景特點,該作品應該是寫秋色時分,詞意也以悲秋為主調。但是聯繫到上闋的「乍暖還寒」,則生出許多歧義來,有說是寫春的,有說是寫秋的,議論紛紛。

一般習慣的講,「乍暖還寒」當是寫春用語,沒有聽說寫秋天時還用「乍暖還寒」這話的。那「滿地黃花」呢?卻又象是寫秋的,黃花,多是以為寫菊花的。菊花當秋,也說的過去。那麼,這闋詞到底是寫春寒的,還是寫秋涼的呢?歷史上大多評論家多是以秋而論之。捨得私人以為,季節應該是寫在春時,而作者的心態卻是深秋。道理上講,環境和心態是可以互相影響的,可以境由心生,也可以心隨境變。在這闋《聲聲慢》中,一個「乍暖還寒」實際上就確定了季節所在。

一般的講,上片寫景,多為實寫,以「乍暖還寒」來寫時令,很自然。同樣也在宋代,劉清夫的《玉樓春》詞中也這麼寫到了它:「柳梢綠小眉如印。乍暖還寒猶未定」,這也分明是寫春啊,「柳梢綠小」即是春景無疑的了。想易安一代文學大家,文學功底極其深厚,不至於亂用這個「乍暖還寒」吧。再說這個過片的「滿地黃花」,也不一定就非指菊花而言的。迎春花也是黃色的,況且,春時的「菜花」也是黃色的,司空圖的《獨望》一詩中「綠樹連春暗,黃花人麥稀」寫的就是油菜花。所以,黃花未必就一定是菊花。

填詞而言,上片實寫,下片則多為虛寫了,下片之景則多取決於作者的心思想像而成。說到秋意,則是作者本人的心態則是秋意深深了。此時的作者已經是歷盡劫難的老婦了,年華之秋為一秋,悲涼感懷也一秋,詞語詩意,頗可理解。還注意到上片的煞尾「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舊時相識---這不正是去年飛走的大雁又飛回來了嗎?私以為,這裡應該說的是大雁北歸之象,扣合的是「乍暖還寒」之時。這些評論,不合以往慣例解釋,純屬捨得個人見解,以供聽者參考。

在下闋中,還要注意這句「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以「黑」入韻,屬於押險韻了。藝高人膽大,於此也是一例,呵呵。關於這闋《聲聲慢》因為大家都比較熟悉,相關評論也很多,捨得在此就不多做分析了。我們都知道易安是婉約派的詞風,其實,由於身世心態的變化,也直接影響了詞的風格的變化。早期的李清照詞作,那是屬於「婉麗」的詞風,而後起的李易安,則是屬於「凄婉」的風味了。如前面說的這個《聲聲慢》,無疑反映出其「凄婉」之典型特點。說到「凄婉」,我們自然也會想到李後主、小山、朱淑真、秦少游等人,同屬此類。

易安還有一首反映這類風格的詞作是《武陵春》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其詞風也是」凄婉「如斯。這種凄婉的特色,實際上也開闢了南宋現實主義詞作的一個先章。南宋朝廷偏安杭州,喪權辱國,時被侵擾。大可影響文人憂國之心,小可波及恩怨離恨。易安的其他一些詞作,也大多反映此種心態思緒,表現在詞中則是---「又凄婉,又勁直」。婉約詞中,凄婉乃一主流詞風。清時的沈謙評論說「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對這類詞的推崇,也極重視我們今天所講的李清照。順便提一下,剛提到的這個《武陵春》,其結句「載不動許多愁」,也疑是易安借用秦觀的一首詞中之句「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江城子》)

關於兩位宋代的女詞人朱淑真和李清照,就先介紹到這裡吧。以後在做詞論講座時,還會陸續介紹其他詞人的大作,共同學習探討。今天耽誤大家很多時間,捨得在此深表謝意,再見!

  詞學基礎講座手記(十一)——賞詞/蘇軾

我們今天繼續說詞——捨得詞學基礎講座(十一)。

在今天講座開始前,我們一起來把玩一首小詩:

酡顏玉碗捧纖纖,亂點余花唾碧衫。

歌咽水雲凝靜院,夢驚松雪落空岩。

這首七絕詩的特點很別緻,別緻在哪呢?就是它可以倒著念,依然是合乎格律的七絕。而詩的意思卻又別有風味。倒過來讀,這詩就變成了:

岩空落雪松驚夢,院靜凝雲水咽歌。

衫碧吐花余點亂,纖纖捧碗玉顏舵。

具有這樣特點的詩叫迴文詩。迴文詩其實有多種多樣的。歷史上文人們花樣翻新,藏頭的,嵌字的,玉連環的,軲轆體的,詞的曲的,律絕的等等等。發展到後來,其實就已經是一個藝術門類了。史上最壯觀最有名的的迴文詩是《璇璣圖》,橫列29字,豎列29字,八百四十多字的一個大方陣,橫著豎著斜著都可以成詩,交互讀,正反讀或退一字、迭一字讀也可成詩。三四五六七言不等,按一些很較真的人的統計算,內藏七千九百五十多首詩,這還沒找全呢。真的是令人嘆為觀止。將文字遊戲玩到出神入化的程度,就已經不是遊戲而是藝術了。

寫迴文詩雖然可以看成戲作,卻需要深厚的文學功底及巧妙的構思,歷代文人玩者頗多。寫詩填詞看重的不僅僅是誰讀的書多,更在於其一個「巧」字。嚴羽謂之「詩有別才,非關書也」,意也在此吧。我們上面看到的這首迴文詩的作者就非常有名,他就是我們今天要重點說到的一代文學巨匠---蘇軾。

先貼一幅蘇軾的親筆手跡,也使我們對這位前輩詞人增加點親熱感:

要是講蘇軾,可不好講,主要原因是他太家喻戶曉了。即使不懂詩詞的人,說起蘇東坡來也不陌生,可以不愛吟詩填詞,卻不能不愛那令人垂涎的「東坡肉」吧。央視《百家講壇》上,康震老師大講「蘇東坡」,說的比我好,所以,我就不對他的生平多做詳細介紹了。俺免費給康震老師做個廣告吧,希望都去看看《百家講壇》的蘇軾系列,聽了後會很有趣,也很有益的。蘇軾是個文學大家,自不必說。他們一家子都很厲害,「唐宋八大家」中,他們老蘇家就佔了三大家,父子三人(他及他爹蘇洵、他弟蘇轍)榜上有名。

捨得在這裡是做詞學基礎講座,不是在講故事,所以,雖然蘇軾其他方面才學抱負更厲害,但咱們只說關於蘇軾在詩詞方面的成就,也好使我們借而鑒之,學而用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我們最常稱呼他的是「蘇東坡」。他已不能僅僅用多才多藝來形容了,而是在各個文化領域皆為一代領袖,成就極高。中國文化藝術史上,如此全才者當屬罕見。其,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與辛棄疾並稱蘇辛(開闢豪放詞風)、書法則名列北宋四大家(蘇、黃、米、蔡)之首,繪畫上,他則開創了湖州畫派。如此多方面的全才,反映在他的詩詞作品及詩學理念上,必定有其獨到的思想光輝。在詩詞領域,我們今天先關注一下他的詩學的理念體系,了解一下蘇東坡是怎麼看待詩詞的。在中國詩詞藝術領域,他的影響太大了,以至於所有愛詩之人,都不能忽略他。我們同樣也不能。東坡論詩言論很多,其理論體系不僅源自於他「讀萬卷書」而打下的紮實的文化底蘊基礎,也來自於他「行萬里路」的社會實踐經歷。

他寫過大量的詩詞作品,其中,描寫了人物、獸蟲、亭台、江河、古迹、山嶽、湖海、泉石、園林、風雪、雷雨、花木……羅列如此種類繁多的題材寫作,反映了他大量寫意傳神的佳篇精製,我們就要問了,他是怎麼琢磨的,他是怎麼看待詩詞的?下面簡略闡述一下他的詩詞思想,以餉各位詩友。

首先,從最基礎的基本功學起,守規守法,是他一貫的主張。詩聞九皋,當學老杜。他言之「學詩當以子美為師,有規矩,故可學」。因為杜甫寫詩非常嚴謹,寫物極工,有規矩法則在,所以,「可學」!他的名言是「學杜不成,不失為工」,就是說,你即使寫不出老杜那樣沉鬱頓挫之神韻,那麼你也能學到他嚴謹精工的治學精神。端正態度,「寫物之工」,乃是學詩的第一要物。其實說的就是一個學習態度的問題。寫詩「寫物之工」,那是必備的基本功,沒有基本功的紮實鋪墊,沒有底蘊的厚實積累,就很難表達出什麼奇思妙想來的。

換就話說,沒有基本功,你也難以有什麼「奇思妙想」的詩意,偶爾的一時心血來潮,那叫衝動,而不是詩意。動輒主張可以不拘、可以不工來表達所謂的激情詩意,言之「以辭害意」者,其實都是荒唐的借口,為自己貧瘠的文化家底找借口遮羞而已。

其次,「寫物之工」那是基本功,合章守法那是遵循「遊戲規則」,如果詩詞僅僅一個「工」字還算不得好作品,那不是詩人的追求所在。東坡又說了「新詩如玉屑,出語便清警」,他推崇老杜的不僅僅的是老杜的一個「工」字,更推崇老杜的「語不驚人死不休」。

提高詩人的語言藝術能力,是至關重要的。東坡的總結是,清警精到,化俗為雅。「街談市語皆可入詩,但要人融化」(竹坡詩話)。「語帶煙霞從古少,氣含蔬筍到今無」這是他在《贈詩僧道通》中的句子,寫出山裡的煙霞景色,能含有蔬筍新鮮氣味的詩,自古以來就很少。詩人作家們的才力不足,關鍵在於基本素質不足,浮躁而不守工,不求新,不求雅。化俗為雅的能力就大大的缺乏。清麗警拔,語貴創新,要的是在工的基礎上,更要新奇獨特。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詩須要有所為而作」(《又題柳子厚詩》)。東坡強調寫詩的生活實踐性,反對為寫詩而寫詩的那種「酸餡氣」。年輕時的蘇東坡就有這樣的觀點「自少聞家君之論文以為古之聖人有所不能自己而作者,故軾與弟轍為文至多,而未嘗敢有作文之意」。---我們注意這裡寫到的「不能自己」,其實指者就是一種創作的激情而言。寫詩作文,應該抱有「有所感、有所為而發」這樣的宗旨。我們常說到的「詩言志」,其實也是這意思。情至而不能自己,塊壘待發而無法抑制,這時候,一種情緒之下就是一種創作的衝動,不管這樣的情緒是快樂的還是憂傷的,這樣寫出來的詩,抒發的是自己內心的塊壘,是一種自然的情緒釋放,相信大家也都有一定的體驗的。這樣寫出來的作品,不管如何,它是有為的!自己有寫作衝動時,易出好詩,那種命題作文,則常常強人所難。

蘇東坡象現實主意詩人杜甫那樣,是在民生艱難,仕途坎坷的重重壓力下,悟懂了一個詩人應該走的正確的創作方向。他的這種「詩須有所為」的創作思想,也應該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

其四,體氣韻味,精敏豪放,揮灑自如,詩由我心。我們都知道蘇軾是個豪邁派的詞人,所謂的豪邁派風格,雖然不源於他,但自他而起,卻鼎足詞壇與歷來的花間派及婉約派分挺抗禮。使得宋詞因此變成百花齊放,繁華似錦,為中國文學發展奠定了一派獨特的風格取向。

所謂的豪邁派詞,其實,主要主張的是以詩為詞。什麼叫「以詩為詞」呢?,就是象寫詩那樣去寫詩,著重的是文字本身的作用,而忽略了詞的「曲子」特性。豪邁者,婉約者,就風格而言是對比鮮明的,所以,兩派詞人也並不總是相融的。李清照對蘇東坡的詞作就頗有微辭,質疑他不尊體。甚至指出他在格律上的一些錯漏之處。蘇子是當時北宋中葉後的文壇領袖,他的文學成就前面已說了,非常巨大。他的詩作有二千六百多首,詞作有三百五十多首,相對於填詞而言,他更應該是個詩人。

對於詞的尊不尊體於他而言可能並不是那麼重要。或者是習慣使然,或者是他就有意使詞的風調如此豪邁起來,以使其適應自己坦蕩豪放的胸襟。「為我所用」應該是他的一貫風格。在詞風盛行的北宋年間,如此一代文豪不識音律是不可能的,雖然他不一定會擅長自度曲來創調,但是,倚聲填詞對他來講應該不為難事。但以他的性情、品位、以及坎坷的經歷,花間詞調肯定不合他的口味,婉約纏綿也不是他的追求,一顆為民不平之心,報國愛家之心,才是他心中最大的塊壘。

即使填詞,也是率性地豪氣大發,不羈英氣,大胸襟的鼓盪,自然就反映在他的筆下了。所謂豪邁,其由人也。開闢一代豪邁詞風,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對詞的文學性的追求,對詞的性情志向上的表達,更甚於其音樂性的依賴,這就是蘇軾豪邁派詞風的本源所在。

限於時間關係,對於蘇子的詩學思想,捨得說的並不全面,只是針對我們初學者,擇其所需而言的。更重要的是,能反映他理念的,還是要看他自己的寫作是如何寫的。理論和實踐總要結合起來才是完美的,也是應該追求的。如捨得講詩詞評詩詞的時候,第一強調的就是詩詞的結構性,大局觀,捨得在自己的詩詞寫作時,也就自然地注意這方面的嚴謹性。我們多熟悉一種理論體系,自然會在寫作中自覺地去實踐它。不斷地完善自己,是我們對美感的追求的永遠的方向。

好,現在我們就賞析一下蘇軾的一些詞作,從他的寫作上,探求一些我們可以借鑒和學習的東西,從而對我們自己的水平提高有所幫助。前面分析詞的結構時,我曾經以蘇的《江城子》(密州狩獵)為例說明了詞的開端和煞尾,現在就還把他的這篇作品拿來,賞析一二。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這個牌子,在《欽定詞譜》的名目上你是找不到的。實際上,它在「卷二一下」這裡,因為它與《江城梅花引》句讀相同,所以被合併到了一個調中去了。這個調,一般的是以五代的韋莊詞為準的,以前是三十五子單片的詞,到了宋時,開始流行做雙調。共七十個字,前後各七句,三十五字。在一二三五七字的句尾,葉平聲韻,也有間押入聲韻的。蘇詞的這個《江城子》與我們在《欽定詞譜》上看到的不合,它上面實際上屬於《攤破江城子》,我們在前期講了,所謂「攤破」就是在原詞上加字加句了。

所以,這闋詞的詞譜,我們不去查看《欽定詞譜》了,現將「參考詞譜」列如下:

江城子

⊙平⊙仄仄平平(韻)仄平平(韻)仄平平(韻)

⊙平⊙仄(句)⊙仄仄平平(韻)

⊙仄⊙平平仄仄(句)平仄仄(句)仄平平(韻)

⊙平⊙仄仄平平(韻)仄平平(韻)仄平平(韻)

⊙平⊙仄(句)⊙仄仄平平(韻)

⊙仄⊙平平仄仄(句)平仄仄(句)仄平平(韻)

這闋《江城子》,看起句寫的「老夫」,實際上是正值蘇軾年富力強的時期,這時候的他,躊躇滿志,英思洋溢,志在青雲之上,正準備在仕途上大展拳腳的時候。詞文筆法是模仿李白「黃河之水天上來」這樣的豪放風格,一任詩思傾瀉,萬丈瀑布高懸,淋漓盡致,滿篇豪語,豪邁如斯。一反五代以來凡詞必不離那種男女之情及春愁秋怨的風格之羈絆,我以我筆寫我心,詞為我所用,文筆達我思。「老夫聊發少年狂」只這一起句便使人有驚世駭俗之感,崢嶸突兀,奪人眼球。我在前面講詞的開端時提起過,詞之起勢,當可「造勢」,這一句之造勢,可謂之勢不可擋。讓人看到一個狂放高傲之形象。

造勢而起,「左牽黃,右擎蒼」緊隨跟上,連環相扣,頗有李白之「奔流到海」之氣勢筆調。起句扣題,也是我在講解詞的結構時強調的,看著幾句,其栩栩如生的形象描寫,緊扣其「狩獵」的主題,讓人一看就知他在幹什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接續起句,這裡就說明狩獵隊伍的陣勢了,「錦帽貂裘」是說他們的服飾,「千騎卷平岡」則是描寫狩獵時的一種陣勢了 ,馳騁千里,獵場喧囂,一個「卷」字就都給概括進去了 。

上片的煞尾挺有意思「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這裡的「太守」是指蘇軾自己,全城的軍民都很擁戴自己啊,為了報答一下大家的擁戴和支持,咱得親自出馬錶示一下啊,揚弓搭箭,那氣勢,自我感覺非常良好,不亞於三國時期的「孫郎」了。這裡的「孫郎」說的是誰呢?其實他借用的是個典故,孫郎者,三國孫權也。《三國志·吳志》中記載「二十三年十月,權將如吳,親乘馬射虎於亭。馬為虎所傷,權投以雙戟,虎卻廢,常從張世擊以戈獲之」。

孫權出行時遇上了老虎,馬被老虎給咬傷了,孫權「投以雙戟」殺了老虎,夠牛的。蘇軾在這裡,得意地把自己比做那時的孫權,要想「狂」,當然得有點狂的資本才行,把孫郎搬來當成了自己(想像),好使。

下闋的過片,是在意上對詞的一個提升。「酒酣胸膽尚開張」這句,氣勢上是和上闋連貫起來的,酒壯英雄膽,借著酒勁,膽也肥了,正手癢著要施展呢。注意這裡的「尚」字,煉的非常好,算是這裡的詞眼所在吧。一個「尚」字,把這種蓄勢待發的勁頭就表達的的淋漓盡致了。「尚」在這裡有一種欲動的動感,可以看做是心中積累的塊壘,憋著勁的那個「憋」。再往下看,「鬢微霜,又何妨」,呵呵,這裡又扣合上了起句的「老夫聊發少年狂」,鬢角已經發白了,是年歲已大的意思,老了嗎?不服老,鬢角掛霜又何妨!很口語化,卻又非常凝練。詞之氣脈,一貫注此,令人鼓盪不息。環環相扣,步步遞進,其寫作手法不服是不行的。

再下來「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又是用了一個典故,這句,其實才是全詞的中心思想所在。他不直接寫自己如何希望報效國家,如何高喊口號,而是借用一個典故的比喻,藝術地把自己的志向和心情表達了出來。那麼,要弄懂這句,就必須要知道這句里的典故是什麼意思。在漢文帝的時候,有個叫魏尚的太守據守雲中,抵禦匈奴是屢立戰功。可是後來因為一次虛報戰功(多報了幾個匈奴的首級)而被罷了官了。後來,文帝聽取了一個叫「馮唐」的意見,赦免了魏尚。就是派「馮唐」持「符節」到雲中去宣布赦免令的。這裡作者把自己比喻成了「魏尚」,自己如此高才大志,什麼時候朝廷也能學學漢文帝那樣,派一個「馮唐」一樣的人來宣布重用自己呢?懷才不遇,卻充滿期待。

從狩獵寫起,寫的挺熱鬧,其實心思琢磨的還是在政治上的抱負,他更希望在仕途上的「親射虎」。「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這句的煞尾,寫的堅實有力。其實表達了詞人已經是急不可耐的心情了(只要你給我機會,只要你給,我就能出大成績)。自信,自豪,狂傲,而躊躇滿志。展現詞人的雄心大志。

這詞的寫法,上闋寫情景,寫闋寫心情。煞尾「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是他最終的志向,面對北宋後期金人的不斷侵擾,蘇軾其實是有政治抱負的,願意領命抗擊,不甘於朝廷一味的軟弱求和。這樣的煞尾,其實也是緊扣詞題的。射狼,射虎,射殺那虎狼一般的「匈奴」之輩,大宋文人,不乏這樣愛國之士,如上期我們講到李清照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還有後來的陸遊的那首《示兒》「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一腔熱血,天地可昭。

轉頭看,可悲的是現在一些所謂的精英文人,滿口「理性」的幌子,缺少的就是這種大氣和硬朗之氣,透過所謂理性的幌子,他們實際和當年的秦儈口氣如出一轍,軟骨症是也。捨得在此順便鄙視一下!

詞學基礎講座手記(十二)——賞詞/《詞源》上

我們今天繼續說詞,關於宋代詞人的名篇佳作,其人其事,我們在前期講了二位女士(朱淑真、李清照)和一位男士(蘇軾)。在後期的講座中,捨得會在適當的時間裡,繼續對宋詞各種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進行一一介紹,和大家共同賞析及學習。但今天開始,捨得準備用幾次講座的機會,重點說一下「詞話」的話題。

所謂詞話,就是對詞、詞人、詞流派進行評論,並對詞的本質、寫法及表現手段進行議論闡述的一些論著。詞是宋時興起並發展的一種文學形式,當然,最早的詞話也就產生在了宋代。據記載,楊繪(宋)所作的《時賢本事曲子集》,是最早的詞話了。我們前時講李清照時說到過她曾寫有一篇《詞論》,也算是詞話了。宋人有不少詞話問世的,如王灼的《碧雞漫志》、胡仔的《苕溪漁隱詞話》、周密的《浩然齋詞話》、吳師道的《吳禮部詞話》等等。捨得今天重點推介的是沈義父的《樂府指迷》以及張炎的《詞源》。

其實,流傳到現在的大多數詞話都是由清朝人寫的,比如《窺詞管見》(李漁)、《雕菰樓詞話》(焦循)、《白雨齋詞話》(陳廷焯)等等,僅捨得這樣非專業人士就知道至少不下數十部。說詩論詞的,清時人似乎更熱衷,這可能與當時的「領導人」的愛好有關係吧?乾隆皇帝就喜歡附庸風雅,他這輩子差不多寫了十萬多首詩吧,在數量上,連被稱為多產詩人的陸遊都對他望塵莫及。按金庸的話來說,他詩寫的不咋樣,卻到處題詩、碑刻、蓋章、賦聯,所到之處,肯定題字「到此一游」,非常令人討厭。皇帝老兒喜歡這口兒,寫的再臭,別人也不能罰他款,更沒人敢砸他的磚,呵呵,這是題外話了,暫且按下不表。

清時的「詞話」很多,其中不乏佳論名言,也是非常精彩,有很多真知灼見。但是,我們為了認知詞學的本源,還是先到宋朝去看看當時的人是怎麼論詞的。原汁原味的宋詞詞話,也許使我們更接近詞的本質核心所在。捨得首先推介《樂府指迷》和《詞源》,原因是,捨得個人認為這兩部「詞話」對學習者幫助更大,關於作詞的原則、寫法及基本概念,說的更細緻,於我們而言,也就更實際。尤其是張炎的《詞源》,其中對詞的體制及意味上的論述,對於一個學詞人來說,甚至可用「修詞寶典」來形容它,今人說它「足為詞家之圭臬」,毫不誇張。實際上,《詞源》對後世的影響,對後世詞學詞品的藝術指導意義,是不可估量的。那麼,我們就從《詞源》開始說起吧。

說到《詞源》,就不能不說到它的作者---張炎。張炎是何許人也?在宋元交替時期,有四位最著名的詞人,被稱為「宋末四大家」,其中,張炎就佔據了一席之位。他在當時詩詞界的影響可想而知。其餘三位是周密、王沂孫、蔣捷。張炎(1248-1320),字叔夏,號玉田,晚號「樂笑翁」。其祖上甘肅天水人,後南流遷移到臨安(杭州),他本人也就出生在江南的一個貴族之家了。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多才多藝,能詩會畫,有極好的文化底蘊,所以,他才有基礎可以成為後來的詞壇名宿及詞學理論家。其經歷大起大落:生在富貴大院,惹禍逃亡十年,本來人稱「春水」,終成落泊「孤雁」。----張孤雁,張炎也。這個人的故事太多,咱這裡沒時間說,只說他寫的《詞源》吧,書歸正傳了:

《詞源》分為上下兩卷的,上卷呢,主要是對詞的音律(詞樂)的介紹,說的非常專業,非常細緻。記得前幾期捨得曾經簡單介紹過關於詞樂的一些概念,還用鋼琴做比喻來說名那「七音十二律」呢,對這詞樂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詳細看一下《詞源》的卷一,說的很詳細,比喻的也很生動。我介紹「宮、商、角、徵、羽」這五音的時候,也就直說其名,然後用西樂的簡譜來做比喻,說的很笨,有些朋友都沒聽明白。可是這張玉田就是真的厲害了,他把這「五音」說的很生動,分別解釋為「土、金、木、火、水」,用中國傳統的五行相生相剋來套上了,非常形象。

他甚至,將十二律,分別用家庭里的輩分來比喻,對十二律間的關係比喻的也很形象,如:

律呂隔八相生

黃鐘為父,陽律。三分損一,下生林鐘。

林鐘為母,陰呂。三分益一,上生太簇。

太簇為子,陽律。三分損一,下生南呂。

南呂為子妻,陰呂。三分益一,上生姑洗。

姑洗為孫,陽律。三分損一,下生應鐘。

應鐘為孫妻,陰呂。三分益一,上生蕤賓。

蕤賓為曾孫,陽律。三分損一,下生大呂。

大呂為曾孫妻,陰呂。三分益一,上生夷則。

夷則為元孫,陽律。三分損一,下生夾鍾。

夾鍾為元孫妻,陰呂。三分益一,上生無射。

無射為來孫,陽律。三分損一,下生仲呂。

關於《詞源》上卷,捨得在這裡就不多詳細介紹了,我們重點對下卷做一賞析。為使大家理解更方便,捨得在這裡試以自己的語言解讀,間或引用原文,特此說明。

《詞源》下卷分為如下幾個部分:音譜 、拍眼 、制曲 、句法 、字面 、虛字 、清空 、意趣 、用事 、詠物 、節序、賦情、離情 、令曲 、雜論。下面擇其重點來看下:

1,音譜。

古人制譜,是按律制譜,以詞定聲的。曲譜有法曲,有慢曲。若是法曲,其聲就非常清越,激揚。若是慢曲,其聲就偏於流美,舒暢,悠然。我們在接觸古典音樂時,常見到「法曲」這個名詞,那麼,這個「法曲」是什麼?傳統的說法上好象不太一致。有的說是來源於「佛教法會」而得名,在隋唐時,外來音樂與漢族的清商樂的結合,樂器多用有鐃鈸、鍾、磬、幢簫、琵琶這類的,可想而知,相當於打擊樂,管弦樂,合奏而鳴,陣勢也是比較震撼的。白居易有詩云「能彈琵琶和法曲,多在華清隨至尊」(《江南遇天寶樂叟》句)。

還有一說是唐玄宗時成立了一個「法部」,這個法部由一些優秀樂工組成的。玄宗懂音律哦,他就組織一幫樂工成立了這麼個「班子」,因為這個「法部」在一所梨園成立的,所以,也叫「梨園法部」。這以後,那些唱曲演戲奏樂的人,就也被稱為「梨園弟子」了。所謂「梨園」代指戲曲班子的稱呼,也是由此而來,有皇家背景呢,呵。法部演習的樂曲便是「法曲」。不管怎麼說,法曲就是這樣的一些樂曲,由於其所用樂器的原因吧,其聲清越,也是可以理解的。關於詞樂,《詞源》的上卷說的比較多,這裡就不多介紹了。重要的是,這裡強調曲譜與詞的字聲是要搭配協調的。

古時人做詞時,同時在旁標註有樂譜的,做完了就讓歌者按譜去唱。如果唱出來發現唱辭與曲調不合的,立即就修改。這裡介紹了一個例子,說做了詞,交給歌者唱了,都挺好,只是其中有句「粉蝶兒、撲定花心不去,閑了尋香兩翅」,這裡的「撲」字唱出來很難聽,於是立即就改了,改成了「守」字,就很順暢音諧了。

這說明啥?字的發聲特別重要,常說的五音,分有唇音、齒音、喉音、舌音、鼻音,那麼,表現的輕重清濁也就各有不同,對音樂的影響也就不同了,該清音的,你用上了濁音字,該上聲的,你卻用了去聲字,唱出來自然就不協調了。所以,所以說,填詞的時候,對字的聲韻要求,比寫詩要講究的多。不是只分出平仄就完事了,還要對這四聲分別區分對待。古韻表裡,對平聲字是不分陰平陽平的(這是現代是分韻法),但是要分清音和濁音的(可在學習字的「反切法」時做相關了解)。

有些字音在詞里是可以互相替代的,比如「平聲字」可用「上,入」替代,但有些是不可以的,必須嚴守。現在我們應該理解了,為什麼說寫古典詩詞要用古韻,尤其是填詞的時候,絕對不可以採用所謂的「新韻」。不論選哪個詞調(詞牌)填詞,詞調都是已經確定好了的,你要做的是倚聲填詞,即使你不知道這個曲子是什麼樣的音樂,但是,其詞譜還是確定的,比如該用入聲的,你在新韻里找不著,又不懂得替換之法(用新韻者多數是不懂的),亂湊一個上去,豈不貽笑大方?那麼為了你的新韻去修改詞譜嗎?你又何必標上這個詞牌的名,又何必來填詞呢?詞調不同,其韻味風格也自不相同,「名曰小唱,須得聲字清圓」,小唱慢曲,各不相同,若能仔細品味其中音樂感,對於填詞寫作自是大有益處。

關於「拍眼」和「制曲」,專業性太強,這裡忽略過去,咱先不說了。下面繼續說「句法」和「字面」。

2,「句法」、「字面」「虛字」。

《詞源》中對句法的要求很簡單--「詞中句法,要平妥精粹」。一闋詞中,不可能每句都寫的高妙精彩,但是對關鍵的地方,也就是所謂「詞眼之處」,一定要深加雕琢,修鍊,不可放過。

全篇詞中,也不要求你句句都是亮點,捨得在做詩詞謀篇講座時也曾強調過這樣的觀點,要有「紅花」,同樣要有「綠葉」。要有主角說唱,也同樣需要有配角捧哏。其實,我在講《鍊字》的時候也說了,詩應有詩眼,詞也有詞眼,上片下片還各自有眼,每句之內,尚且也有句眼所在。重要的不是哪一句寫的多麼出彩,而是全篇的整體搭配和協調。

昨天看了一位朋友的作品,我先誇了她的某些句子寫的特別好,精神,出彩!但是,接著我就指出了這個單看很好的句子,與全篇的結構是不搭調的,作品中所選取的「意象」之間互無聯繫,那麼,零散而互不相干的意象的組合,能表現出上佳的「意境」來嗎?

張炎所說的「要平妥精粹」,說的很精準,就是要整體結構要好,平妥自然,再深雕關鍵句,才能綠葉托起紅花艷,配角不搶主角的戲。我們也常看一些相聲段子說的,這捧哏的總搶逗哏的飯碗,這段子還咋說下去呢?道理是一樣的。巧的是,《詞源》中舉的蘇東坡的《楊花詞》的例子,捨得在前期講座時也舉例過:「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此等鍊句,可稱的上是「平妥精粹」了,平易之中有句法,只要貼切,便是好句。還有些例子也羅列如下,大家共賞之:

鳳閣綉幃深幾許,聽得理絲簧。----美成(周邦彥)

臨斷岸、新綠生時,是落紅、帶愁流處。----邦卿(史達祖、梅溪)

自憐詩酒瘦,難應接許多春色----邦卿(史達祖、梅溪)

連呼酒,上琴台去,秋與雲平----吳夢窗(吳文英)

簾半卷,帶黃花、人在小樓----吳夢窗(吳文英)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姜白石(姜夔,白石道人)

關於「字面」,實際上就指「文句中的字眼」。張炎在這強調的是「詞中一個生硬字用不得。須是深加煅煉,字字敲打得響,歌誦妥溜,方為本色語」。除了《詞源》之外,不少詞話都很推崇吳夢窗(吳文英)的詞在「字面」上很講究,後期講座時,如果時間允許,我會專門介紹他的。還有賀鑄(賀鬼頭)對字面也很講究,說開了,所謂字面,就是鍊字。捨得系列講座中,關於鍊字也有專門講座,可參考相關講義。在此不多說了。關於「虛字」的使用,我們在講詞的句型時說過,主要是在一字豆,二字豆,三字豆中多有體現。這類的虛字,用的要貼切,不能有生硬牽強的感覺,不然會有生造做作的印象。也就是文中所說的「要用之得其所」,要善於虛字實用,貼住實字,而要避免虛字虛用。

3,清空,用事,詠物。

大家注意這個「清空」二字,這實際上已經成為一種詞學理論了,謂之「清空派」。清空,是一種詞的風格,其說法就源自張炎的這個《詞源》。張炎年輕的時候,特別崇拜姜白石和史梅溪,尤其是對姜白石的「野雲孤飛,去留無跡」之句,倍加推崇。要是說來,姜白石(姜夔)也當真是個絕代的大才子。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詩詞飄逸空靈,為人聰俊靈秀卻又有些孤標傲世。一如那種小說傳奇里出現的才子典範。這男子才多與女子色絕是一樣的,曲高而和寡,高處不勝寒。姜白石一生困蹇,懷才不遇,捎帶著為其一嘆。

我們說到張炎的這個「清空」,是要結合作品來的。其實,我覺得可以拿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來理解一下。清空,也是一種詩詞的美學風格,有時候,這種詩詞所具有的風格品位,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只有在讀作品時,才能自我覺醒地體會到這種風格和韻味。比如司空圖在說《二十四詩品》的時候,他也沒法用語言解釋說明哪種詩品是什麼樣,說明書一樣的解釋,對詩詞這種文學藝術是無效的,所以,他就很聰明地形象地採用各種意象,能代表或接近這種風格的意象,能使人聯想到相應的品位的意象來解說。

我尤其反感將古詩用現代語言翻譯過來這種做法,詩詞的魅力就在於其語言的精練組織,你用白話給翻譯過來,無疑將它最典型的美感特點就給翻沒了。這如同將中外詩歌互相翻譯一樣,翻的再好,也是屬於再創作,根本就沒有了原作的那種美學上的品位了。要想讀海涅的詩,就去學德文,用德文去讀他的詩歌。要想歌詠普希金的詩歌,就去學俄語,用俄語來讀他的《自由頌》。要想學習或欣賞中國古典詩詞,也是同樣的道理。

張炎推崇「清空」詞風,舉例說明的就是姜白石的詞作,如疎影、暗香、揚州慢、一萼紅、琵琶仙、探春、八歸、淡黃柳等曲。稱其為「不惟清空,又且騷雅,讀之使入神觀飛越」。

關於「用事」一題,說的其實就是詞中敘事。大家都知道,詩言志,詞言情,要想說事講故事,去看小說好了。可是,情志有時也需要藉助事端的情節來襯托或做前提背景的,所以,情之表達,總要因人因事而起的,這樣,就時常要在詞中寫上「事」的,這在詞中,叫做「用事」。張炎嘆之「詞用事最難,要體認著題,融化不澀」,這是對「用事」的一個基本要求。既不能變成單純的講故事,寫情節,又要借用"所用之事",就比較難了。比如上一期我講到了蘇軾的《江城子》(密州狩獵),這闋詞就是在「用事」。

去打獵算一「事」,引了二個典,一個是自比「孫郎」,一個是自比「魏尚」,這也算「事」。能將這些事揉合到一起,又不被「事」所喧賓奪主,而讓「事」為自己的抒情言志服務,這就是他強大的藝術塑造功力。蘇軾在這裡的引典,實際上是借用了詩法中的引典之法,所以稱他的詞為「以詩為詞」,也是常說。我們在講「引典」這個課題時,一再講究的是「引典無痕」的要求,情同此理。《詞源》舉例也是用的蘇詞「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永遇樂),用張建封事(註:張建封,字本立,唐玄宗時諫臣。蘇軾引用的是「張建封父子與關盼盼的傳說」)。

例白石的「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里,飛近蛾綠。」及「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想佩環月下歸來,化作此花幽獨」,用的是少陵詩(杜少陵,杜甫也)。

關於「詠物」以及《詞源》的其他議題,因為課題比較大,限於時間關係,周六我們再繼續討論。今天就說這些,謝謝大家!

詞學基礎講座手記(十三)——賞詞/《詞源》下

今天繼續對宋末張炎的《詞源》進行解讀。與其把《詞源》看做是個詞話,不如把它看做是一本詞學學習的教科書。其對詞學本質及規律的認識,有前人經驗的總結,有張炎自己的感悟,也有對於詞學之美學的普適價值的經典提煉。賞析《詞源》,其實就是在探詢詞的真味在哪裡。

在今天說張炎的《詞源》這本詞話前,不妨先說一說「捨得詞話」吧,呵呵。捨得認為,我們在閱讀《詞源》這類詞話時,甚至在學習其他詩詞理論或寫作方法時,都要有一種「大」的審美意識做基礎。也就是說,要先認識到美的通感效應,認識到藝術創作最基礎的最通用的規律性的東西,這才是最關鍵的。詩詞寫作的過程,其實就是藝術創作的過程。如果沒有基礎的藝術創作理論做指導,如果沒有藝術的感覺來觸摸你的思路,只是生硬地按格按體的填塞文字,那麼,你所寫出來的東東則很難被稱為真正的詩詞。

什麼叫藝術的感覺?說的通俗點,就是一種意會上的美感。藝術所帶給人的那種美的享受,就是這種美感。那麼,藝術創作中的所有手段和過程,都是以獲得這種美感為終極目的的。我們在詩詞創作中,應該視每一項對詩體的原則和要求,都是構成這種「美」的要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詞的「規矩」是美之構件,詞之意象布局,也同樣要符合這種美感的要求。只有牢牢地把握整體的旋律感,才能更好地調動每一個跳動的音符,才能更合理而靈動地安排每一篇「樂章」的節奏。

好,我們繼續接前一講,對《詞源》中所述賞而讀之。先說一下「詠物」這個課題。

詠物----關於「詠物 」這樣的課題,《詞源》作者嘆之「詩難於詠物,詞為尤難」。其實,何止是吟詩填詞,即使是對其他形式的文體而言,詠物同樣是個大難題。寫山水容易,寫風月容易,但是寫出你心中的山水就不容易了,而寫出你眸中的風月也不是簡單事了。我們試著先體會寫詩時是怎麼詠物造境的。我們在學近體詩時強調了,寫景寫物,不要寫的太「實在」了,詩之寫物,其實更相當於中國畫中的大寫意,大多適合潑墨筆法,而不適合工筆細描。該留白的時候,大膽留白,該渲染的地方,直管潑墨染去。

所以,詩之景物的描寫,多是虛寫,起句可以稍平而起,那是屬於為詩體「奠基」,後面的景物,那就純屬想像中的潑墨筆法了。比如,我們看一下杜甫的這個《絕句》:

絕句

唐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寒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兩個黃鸝鳴翠柳」,比較寫實,這是「起句」。就是想飛,也得先踏一下地再起飛不是?所以,起句可以「實」寫,但是所謂的「實」也不是真的實,而是靈動的「實」,他寫成「鳴翠柳」而不是「棲翠柳」,一個鳴字,煉活了這個「實句」,這是屬於實中的虛,寫實需要靈動,是之也。下一句,就開始起飛了「一行白鷺上青天」,在意境上品味,感覺他就已經宕開了筆法,「上青天」,青天無垠,如此造境,其實就是引領讀者跟著去神思,眼界盪開,眼是心靈的窗戶,心懷也自然開闊無界。起承二句,一抑一揚,很自然的就使人入了「境」。

看轉句「窗含西嶺千秋雪」,是寫景不?是寫景,但是這已經不是單純的寫景了,這句,實則是在寫意。雪乃千秋雪,嶺可窗中含,這實際上已經是在虛寫了,而不是真正的寫實。這句不是人眼中直觀的如實而寫,而是經過思想過濾,重新進行藝術提煉,進而構造出的一種「虛景」了,這種「虛景」現實中是找不到的,那麼,這種景色,其實就是屬於「意」的範疇了,所謂的情景交融,以景含意,進而代意,蓋如是之。再看這絕句的最後一句「門泊東吳萬里船」,同樣是寫意重於寫景。不少人評這詩,是以四句皆景來解讀的,其實,景物有虛實,即使詩中的實景,也是不可能單純的只為寫景,那麼,詩中景色的虛寫,實際上大多都是以景代意,虛寫之景,就是寫意。

藝術表現手段,大體都遵循著相同的美學理念。那麼,對填詞而言,詠物造境,其實也是離不開情意二字的。寫詩時的造境,多是比較大、庄、深而意味比較長。所以在造境意象的選取上,則多取能蘊藉比較深味的景物。即使是一小物,也當可蘊藉深意而發散,進而以小見大,以小寫大。而詞,則不然。在表現手段上,似乎是反其道而行之,詞重「清空」,清淺空靈為上。

張炎在這舉了幾個例子,如史梅溪的《春雨》就是一個典型的詠物詞:

綺羅香-春雨

做冷欺花,將煙困柳,

千里偷催春暮。

盡日冥迷,愁里欲飛還在。

驚粉重、蝶宿西園,

喜泥潤、燕歸南浦。

最妨它,佳約風流,

鈿車不到杜陵路。

沉沉江上望極,

還被春潮晚急,難尋官渡。

隱約遙峰,和淚謝娘眉嫵。

臨斷岸、新綠生時,

是落紅、帶愁流處。

記當日門掩梨花,剪燈深夜語。

這闋《綺羅香》寫的是春雨纏綿之景象,利用多角度多手法來刻畫。上片寫近景,下片寫遠色,寫的是春雨,可是我們在這闋詞中卻找不到一個「雨」字。沒有雨字,卻句句透出雨中的意象。引用孫麟趾的《詞徑》所論:「詞中四字對句,最要凝鍊。如史梅溪云:『做冷欺花,將煙困柳』只八個字已將春雨畫出」。做冷欺花,誰「做冷」?當然是冷雨了,冷雨吹打,也當然就是「欺花」--形象生動,省略主語,卻不言自明。「將煙困柳」,那細雨如霧如煙,隱然霧蒙蒙小雨景象。詞中寫景色,景中要含情,詞中的景色不是白描,而是情感的代言人。所以,既不能高深的太飄渺,又不能大白筆直寫,看梅溪此詞,當真可是情景交融了,用語工麗,意境清幽,處處穩妥貼題---不離雨意。

《詞源》在這裡還例舉了幾首範例,用姜白石的和史梅溪的,若能細加品味,都能給人以示範開思,當明其中味道。我為什麼總拿詩的寫法來比對詞的寫法呢?我主要是想強調對景物的描寫時我們習慣接受的審美的通感,以及個別體裁不同的表現特點,掌握「通感」的普遍性,再結合具體體裁的特殊性,那麼,所謂的詠物言事,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難事。《詞源》言之「體認稍真,則拘而不暢,模寫差遠,則晦而不明」告訴我們其實就是一個描寫之藝術性的問題。說的是,寫的過於細緻而真實描寫,那麼,則拘泥在物象本身的形容上了,自然就拘泥而不「暢」了,這裡所謂的「暢」,不僅僅是文字的流暢,而是指這樣的描寫缺少一種生動感.

什麼叫生動感呢?當然是含情之景物才生動啊。那麼反過來「模寫差遠」呢?「模寫差遠」,就是指太不著邊際的景物描寫了,雲山霧海的,寫的太大,太誇張,太虛浮,太不著主題的調兒,我們初學寫作時常有這樣的現象的。描寫物是,本是要「貼邊兒」,但是因為筆力不足,寫著寫著就寫飛了,從天山南北,寫到大河上下,就是不沾主題的邊兒。「要須收縱聯密,用事合題」這是最要緊的,寫的精彩不精彩那是看筆力了,起碼,別離了題兒。關於詠物如何寫法,以後我們還會不斷地探討。此節先告一段落。

4,節序--所謂節序題材,就是應時應景之作,中秋來了,寫寫中秋,元旦到了,題一闋元旦之詞。這類題材,「附之歌喉者,類是率俗,不過為應時納祜之聲耳」。也就是說,多是應付時景,湊趣湊意而多容易流俗。比如中秋節剛過去,我們都可能來寫寫中秋詞,可是有幾個人能寫出蘇軾的《水調歌頭》那樣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之精警意深之句呢?大家都來寫月,卻沒幾個能寫出中秋月之靈魂的。原因是,皆為應時而湊,順手套熟,了無新意。

張炎在這裡例舉了柳永的《木蘭花慢·拆桐花爛漫》說的是清明,也不過爾爾;黃裳的《喜遷鶯》「梅霖初歇」寫的是端午,也沒什麼新意;柳永的《二郎神·炎光謝》寫的是七夕,這類應時應景的,在我們看來已經很不錯的詞了,可是卻被其說成了「若律以詞家調度,則皆未然」,也就是很一般般的意思了,楞沒瞧的上眼。那怎麼樣寫才叫好呢?張炎沒說,他只是例了幾個他認為的好詞,算是寫節序之佳品。

例如周邦彥(美成)的《解語花 高平 元宵》,我們也看一下:

風銷焰蠟,露浥烘爐,燈市光相射。桂華流瓦。纖雲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纖腰一把。簫鼓喧,人影參差,滿路飄香麝。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門如晝,嬉笑遊冶。鈿車羅帕。相逢處、自有暗塵隨馬。年光是也,唯只見、舊情衰謝。清漏移、飛蓋歸來,從舞休歌罷。

我們寫東西筆墨一定要精,感情一定要真,謀篇一定要巧妙。這裡寫的是元宵佳節的情景,自然也是屬於「節序」之題了。但是,「節」在這裡,其實只是起到了一個背景鋪墊的作用。美成寫的是什麼,其實更是抒發了他仕途失意之鬱悶、遠離京師之苦楚、不舒坦不爽的心緒。在用筆遣詞上,語言格外精粹,在構思布局上,又獨出新意。我們可以注意開端起句中的「燈市光相射」這句,鋪墊的就是全篇之情調的背景氛圍。

還可以再注意一下起句的「風銷焰蠟,露浥烘爐」這兩句,我們也體會到那句詞論之言,遇二同句,能對則對。風銷焰蠟-露浥烘爐,這起句對的多工啊。說到這,想起了前時看朋友填的《臨江仙》,那裡上下片的煞尾都是二個五言句,我曾言,《臨江仙》里的二個煞尾適合對仗,尤其是上片的煞尾應該是必對的,而下片的煞尾可以不必去對。這是題外話了。

關於「節序」,《詞源》沒有告訴我們怎麼寫,沒有告訴我們應該注意什麼,只是舉了一些好的或不怎麼推薦的例子,讓我們自己來比較品味。捨得個人理解是,節序之寫作,首先應該「避熟,避俗」,大家都寫爛了的那些套話,我們就盡量不去寫或少去寫,而是應該有感而發。在此時節,我們感觸最深的是什麼?把我們自己這感觸寫出來,就是獨特的,就的有新意的。比如,那個「明月」,幾千年來都被詩人詞人們寫的濫濫的了,如果我們還是不加思量的去寫,必然習慣性地用上前人用過NN次的手法了。

「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時明月照古人」,面對古今同樣的一輪「明月」,每個人的感想必然不同,把自己的感想寫出,就不怕辭窮。他人月下對酒歌,我則可以月下撕紙鳶,他人中秋吟風月,我則可以筆下沾桂香。以我為主,以筆牽動詞調,而不是被習慣性的思維牽著走,取決於什麼?取決於寫作時的真情實感。心無主見,必然就去東張西望的去找別人的句去了,我以我筆寫我心,我心自有千秋月。

5,賦情,離情---這樣的話題,如同前面說的「詠物」一樣,其實是很大的課題的。前面我們一再說過,詩言志,詞說情,但如何賦情於詞中,卻絕非三言兩語可以說的清的。所謂「離情」其實也是屬於賦情的範疇之內的,只不過,自古離情別恨,都是詩詞的主材料,所以,對「離情」單獨列出,只不過是強調一下而已。在剛講的「節序」一題時,我就強調了以情為主,以自己的真情為主,才能出好詞文。其實,在說「詠物」之時,強調的也是情之一字。我們須記住,無情之景物,是入不了詩詞的。那麼,詞之用情,到底該如何用呢?

「簸弄風月,陶寫性情」這兩句,說的其實是詞的真味。從有詩歌時起,男女之情就是一個永恆的主題。其他的所有情感,都是男女之情派生出來的。沒有男女情,則無家庭可言,沒有家庭,談什麼親情?沒有人類家庭的繁衍,哪來的家國可言?所謂的愛國愛鄉之豪邁之情,又何嘗不是愛自己的家的眷戀之情呢?我們翻開《詩經》看到的第一篇,就是「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求」之句。人之本,就是情。正說情,那是真愛,邪說情,那是淫蕩。詞,不過一文學載體而已,詞體本身不具有什麼情感或道統可言,不論是正說還是邪說,其實皆出於填詞人的詞心。

同樣一闋詞調,可以填成情真意切的佳詞妙調,也同樣可以寫成艷科淫蕩的小曲,在於什麼?在於如何去看待品味理解這「情」之一字。賦情於詞,手段是次要的,用心才是第一的。「詞婉於詩」,「婉」是什麼意思?乃是其詞體可以更自然樸實地表達人之本性的真情感。清淺道白,花前月下,「鶯吭燕舌」之際,任誰不會搖動心神而情隨所溢呢(除非你不是人)?不必介意寫的多麼纏綿曖昧,只要是真情感,只要不是虛情假意的堆砌強湊,只要是自然的詩意流淌,那就是好的。情到真切時,邪念自然無,寫自己的真性情吧,讓那些傳統的道學家們的慷慨岸然君子貌,見鬼去吧。

所謂「賦情」,首要是「真」!具體的寫作手法,那非一朝一夕可成極致佳境的。有一個真字,事半功倍,技巧性的東西一點都不難。

這裡,還是引用《詞源》中的一例吧,賞析時品味其情,兼學其法:

辛稼軒《祝英台近·晚春》

寶釵分,桃葉渡,煙柳暗南浦。

怕上層樓,十日九風雨。

斷腸片片飛紅,都無人管,倩誰喚、流鶯聲住。

鬢邊覷,試把花卜心期,才簪又重數。

羅帳燈昏,嗚咽夢中語:是他春帶愁來,春歸何處?卻不解、將愁歸去。

時間關係不對這闋詞做詳細賞析了,但為了賞析方便,在這裡注釋一下:(1)祝英台近。也做祝英台令。(2)分釵:乃古代風俗,夫妻或情人離別時,有將釵分成兩股,各持一股,當做紀念。(3)南浦:原義是南面水畔,但在詩詞中常用來代做「分別之地」(我們也可借用的,呵)。(4)倩(qiàn),在這裡做動詞用,當做請或借的意思。

好,關於南宋張炎的《詞源》,用了兩次講座的時間,捨得所做的領讀賞析,就先到這裡吧。雖然它內容還很多,但不做一一解讀了。我們賞析詞話,領略的是其審美之品位,借鑒的是其做詞之通法。其實看來,真正的詞話,還是應該由我們自己來做出的。對詞的理解和愛好,使我們願意浸淫其中,痴醉於其中的至上樂趣。多看,多寫,多學習,多用心,就是最好的修詞之道。

詞學基礎講座(十四)——賞詞/晏殊、晏幾道

我們今天繼續說詞——捨得詞學基礎講座(十四)

前兩次講座介紹了一部詞話《詞源》,這是一部很有價值的詞話,尤其是對初學者,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很具體的指導意義。很多「詞話」都是對各詞家的詞說長道短的,說來說去其實也沒說出自己的什麼東西。評頭論足容易,立論創說卻不簡單。《詞源》的作者張炎,在這本書中並沒有夸夸其談,他說的都是很實在的具有學詞指導意義的內容。

他很重視詞的音聲格律的技法,提倡的是「詞以諧音為先」,提倡的是「聲字悠揚……不忍絕響……餘音繚繞」這類的美學意義上的詞風。他堅決反對「忘聲」「失律」這樣的輕視詞律之為。所以,《詞源》的上卷,主要說的是詞樂,幾乎就是關於詞樂的一本教科書,識樂譜,通樂理,精聲韻,是填詞的基本功。而《詞源》的下卷,無疑是一部《填詞指南》.其列出的音譜 、拍眼 、制曲 、句法、清空 、意趣 、用事 、詠物、賦情等詞學理論,幾乎是詞家必知之理論基礎。我們簡單的賞析了,還可以在以後的時間裡繼續學習品味的,例如《樂府指南》等都值得我們去閱讀賞析。

詞話暫時先介紹到這裡,今天,我們繼續賞析宋代詞人的精彩詞作。在賞析的過程中,享受詞的美感,領略詞的風貌,理解詞的本質,進而掌握填詞所需要的理論技巧及感覺。今天,想重點說一對晏家父子倆。老子叫晏殊,兒子叫晏幾道。父子二人皆是詞學史上具有建樹的優秀詞人。雖然二人詞風不同,背景不同,但是我們仍然放在一起欣賞。

天大地大,捨得認為還是親情最大,將二人風格迥異的詞作放一起同時欣賞,不僅因為他們是一家的人,也更便於比較和鑒別類同風格的詞作品。先說一下晏殊吧。先看一幅他的畫像,以示親熱,呵:

晏殊,北宋前期的著名詞人。官位做到宰相級別,自幼多才,十四歲時就做了進士了。為人謙和,性情挺好,愛喝點酒,屬於一個「太平宰相」,事兒不多,也不操心,閑來飲酒吟詩弄曲,日子過的是相當的愜意。說他性情好,是他善識人才並舉薦之。我們熟悉的范仲淹、歐陽修等人都出自他的門下。晏殊能寫善寫,著作很豐富,據說有一百多卷的文稿呢。《珠玉詞》是他詞作的代表文集。關於他的個人生平情況,網路上大家自可百度去,捨得這裡不多介紹了,我們主要重點看一下他的作品,先看一闋《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我們一看到這個《浣溪沙》,最熟悉的肯定是這過片的兩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很多人只是知道這兩句話,卻不知道這麼膾炙人口的句子,出自晏殊筆下。其實,嚴格的講,這兩句名句,也不完全是晏殊寫的。晏殊做此詞時,只想出了「無可奈何花落去」這句,因為《浣溪沙》的過片這兩句是要對仗的,他百思千轉都想不出這對句該如何來對了,卡在那了。要說晏殊這人性情隨和,這就體現出來了,他找到官位比他低很多的一個叫王琪的人來了,這王琪是晏殊以前在揚州巡視時候認識的人,僅是個主薄,官位很低。但這人詩寫的很好,晏殊就求救於他了。王琪看到上句後,略一沉思,揮筆就寫出了「似曾相識燕歸來」之句,對的既自然又工巧。把個老晏喜歡的手舞足蹈連連稱妙,當然就採用了。這故事,也是宋人詞話里傳下來的,捨得也沒親眼看到,呵呵。

這闋詞,就是一闋閑適的詩酒篇。消閑愁,感光陰,一個富貴宰相也沒什麼大起大落的坎坷可言,嘆嘆光陰流逝,填點閑情小詞還是可以的。

詞的開端「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寫「夕陽西下」的情景,舉杯小飲閑呷,聽家中歌伎的演唱,一切照舊,和去年沒什麼不同。可是,沒什麼不同,為何還要發問呢?「夕陽西下幾時回」實際上是一個問句。這個問,其實更應該看做是一種感嘆,是一種深層次的哲理上的反思。間或,帶有一絲傷感吧。

前面先介紹了過片的那兩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兩句也可以看做是惜時傷春之語吧。這個對仗句之精彩,其實也出乎詞人自己的想像,它所產生的美學效應,不僅是作者本人,甚至千年來每個讀到此句之人,都會為之一嘆。每個讀者,都會結合自己來讀它的,這就是詩詞所產生的美學震撼力,穿越時空,潤及到每個人的靈魂深處。

「花落去」,葉落去,大自然的規律是也,誰也無法改變,看春去春來,看時光流逝,能怎麼的?只能是「無可奈何」!「燕歸來」時,卻已是又一年的光景,"似曾相識",又不相識,那種恍惚的感覺,無形中帶給人一種迷思。即使是做為一種閑愁,也通過這樣精警精彩而意蘊深遠的句子,這閑愁也就不閑了,這就是詩詞的魅力,化腐朽為神奇,變平庸為佳妙。一闋詞中,只一兩句精彩,構成不了什麼精彩可言,重要的是那種協調性。

看煞尾之句「小園香徑獨徘徊」,香徑者,無疑是那種殘紅滿地,暗香未盡,但已欲西風雕碧樹的形態。孤身隻影,徘徊輾轉,暗示的是一種心情。用一個「獨」字來收尾,有排遣愁思之意,又有舊夢重溫,回味前塵之意味。恍惚間惆悵無度,意境上隱約迷茫,餘音裊裊。好煞尾!按理說,從詞的立意上看,這闋詞不過是閑愁消遣,詩酒閑吟之作,但是,因為在寫作上注重了較高的藝術性,與以往的脂粉之氣還是大不相同的。

本詞平白話語中,如此的耐人琢磨,這闋《浣溪沙》可以算做晏殊的代表之作了。

《浣溪沙》詞譜如下:

浣溪沙 雙調四十二字,前段三句三平韻,後段三句兩平韻 (韓偓 例詞)

宿醉離愁慢髻鬟 六銖衣薄惹輕寒 慵紅悶翠掩青鸞

中仄中平中仄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

羅襪況兼金菡萏 雪肌仍是玉琅玕 骨香腰細更沈檀

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

一般的講,下片前兩句要求對仗的。我個人習慣理解,把《浣溪沙》當做類於七律的形式來看的,只是減去一句罷了。所以,過片二句對仗,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我們再來看一個晏殊的《蝶戀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鸞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先注釋一下:1,檻(jiàn)菊--就是欄中之菊花。2,彩鸞--這裡代指意中人,也有版本寫做「彩箋」的。就是便箋或信箋之意。3,《蝶戀花》這個詞調,原名是《鵲踏枝》是唐教坊曲。五代時,馮延巳給改名叫《金縷曲》。是晏殊給改成了《蝶戀花》,延用至今。

晏殊這闋詞,以「檻菊愁」和「蘭泣」開篇,基本上就奠定了這個詞的情調是寫凄楚之愁緒的,有些模仿花間詞中離別相思的聲韻。晏殊為北宋初的詞人,距五代也近,受「花間」影響也是可以理解的。起端為「移情入景」的手法,用菊之愁,蘭之泣,用的是物的意象,表達的是作者的心情。接下來,又以月擬人,還是以物事融情的筆法,非常的含蓄。修辭手段,當真可以借鑒用之。

我們再看一下他關於意象的安排是如何做到的。「菊」和「蘭」,是一個層次,到「羅幕」是大了一個層次,再到室外的「雙燕」「碧樹」「高樓」……等等,最後擴展到了「山長水闊」以及「天涯」……怎麼著?這是從空間上由小及大,由窄向寬里寫,使境界逐漸地放大,拓寬。從時序上看呢?從傍晚的「明月」之夜,進而寫到「斜光到曉」的拂曉清晨了。

另外,在季節上,其實也體現了一個有序的變化,看「檻菊愁煙」是秋中之景色,再到「西風凋碧樹」無疑寫的就是深秋之色了,這也體現了一個變化的「動態感」。用的深秋之蕭瑟凋零之意象,「燕子雙飛去」這樣的景色描寫,其實是起著一個反襯的作用,反襯出閨中女子獨處幽幽室中的孤單情態。以秋意來襯托心意,比興之法,運用相當老辣。

這些藝術上的處理,都是我們可以借鑒的。尤其是在景色的安排上,我們初學寫作的朋友就經常處理不好。寫景物,忽遠忽近的,忽大忽小的,夠隨意的,但是卻常常表現得很亂。其實,在填詞中,寫景物就是寫情。景色的安排,一定要有所設計,要有一個大局上的設計才好。至少自己心裡要有數,自己寫的是什麼。自己寫的這景物,和自己要表達的詞的意思有什麼關係?

切忌平行描寫。所謂的平行描寫,就是前一句寫了某景物,下句還是寫它。即使換了個說法,其實還是說它,毫無新意,毫無變化。在我們講對仗的時候,有一個詞叫做「合掌」,說的也是這意思。景物的挪移,要有動感。景物是死的,不動的,但是,我們在安排上就不能死板了。比如,那個介紹多次的馬致遠的《天凈沙》:「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我們介紹過它,他這裡精彩在什麼地方?就是在對景物的合理安排,有序化,情感化,意象融情。

我們看晏殊的這個《蝶戀花》,同樣感受到這景物的藝術化處理。說的簡單點,就是在寫景物的時候,不要太隨意,要「有心」。謀篇之謀,不可空說。這闋詞寫作上的藝術特點,就是移情入景,物事相襯,意象選取生動,情境具有感染人的穿透力。看煞拍二句「欲寄彩鸞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就是寫人的心理活動了,寫的深厚沉鬱,特別有餘味。

「知何處」是一個問,這個問,反映的是一個「思」,不是真要你回答什麼?而是以問代思。這種手法是常見的,使用得當,尤其是是結句中運用,當憑添幾許蘊藉,含蓄而幽悠。

詞學基礎講座手記(十五)——賞詞/《臨江仙》

我們今天繼續說詞,我們先來看一闋詞吧,今天的講座,就從這闋詞開始:

臨江仙

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 去年春恨卻來時。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 琵琶弦上說相思。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為什麼要拿出這闋詞出來?這個詞,不過是一公子哥兒給歌女寫的思情之詞,粗看來,也不過是懷春思情,念舊離別之詞。但是,若細心賞玩其中的遣詞造句,品味詞的結構謀篇,再細看一下其中的比襯手法,我們則會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一種美。這種藝術上的感染力,超然於我們傳統的理念規範和道德視角,使我們隨著文字的跳動,彷彿觸摸到了一種自然而優美的旋律,進入一種感思的忘我境界。我們且先不管誰寫給誰的,只是感受這種藝術上美的穿透力,就足以讓我們得到一種莫大的享受。

在賞析這闋詞之前,先介紹一種修辭手法——互文。「互文」的概念對於我們修習古典詩詞而言,其實是很重要。互文:的意思,也就是互文見義。一般的解釋是「在有意思相對或相關的文句里,前後兩句詞語互相呼應,互相交錯,意義上互相滲透、互相補充,使文句更加整齊和諧、更加精鍊的一種修辭手法」。

看到這,我們就能聯想到,在我們寫近體詩的時候,在填詞的時候,甚至是在寫對聯的時候,都能不斷地接觸到這種上下句需要互動的情況。尤其是使用需要對仗的句子時,上下句沒有這種互動的關係,那叫什麼?用對聯的語言上講,那就叫「隔」了。寫近體詩,不論是律詩還是絕句,那裡的句子都是成對出現的,所以,我們常稱律詩的句子為「聯」,兩句一聯,首聯、頷聯、頸聯、尾聯。那麼,這上下句,尤其是中間二聯需要對仗的句子,如果互相之間沒有什麼關聯,那麼,必然使得對仗離散無神,也必然破壞詩體的完整性。善於利用「互文」這種修辭手法,就能彌補這種不足。如果把上下句當做一句來寫,當做一個整體來寫來設計,就會最大程度地避免啊種「隔」的缺陷,也會避免「合掌」現象的出現。

好,回頭來看上面這闋《臨江仙》。我們注意一下他的起端二句「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其實利用的就是一種「互文」的手法。寫景,寫境,寫眼前之實境,對偶非常工整,意境渾然天成。

說到詞的對仗,我在這再羅嗦幾句。填詞,不是寫近體詩,不是寫楹聯,詞中所用的對仗,是不需要詩聯所要求的那麼嚴格。字面的詞性及意思能對上,基本就可以了。至於尋常所謂的平仄相對,在詞中則不嚴格要求,以平對平,以仄對仄這類的情況,甚至是常見的。比如蘇軾的《水調歌頭》中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裡的上下句的平仄幾乎一樣的。上句使用仄聲字「合」來收尾,下句收尾之字「缺」也是個仄聲字,呵,按一般對仗要求,早被大磚頭拍回去了。可這就是對仗啊,詞中的對仗。常常就這樣,以後見了不要大驚小怪就可以了,呵呵。

結束插話,繼續說詞。

這《臨江仙》起句的「夢後」「酒醒」二句形成互文,起句的「樓台」被「高鎖」當然就是指著那昔日歡宴嬉樂時的樓台庭榭了,想起往日情景,如今人去樓空,會是什麼感覺?傷心哦。這裡所說的樓台,是實寫也是在虛寫,面對的是荒蕪中被緊鎖的舊樓台,那記憶中的樓台情景卻縈繞在心頭,此一「高鎖」,隔斷的是今與昔,一明寫,一暗含,反襯出一種傷感之情。不忍卒睹,寂寥中「簾幕低垂」,這是獨處一室中的孤獨與空虛。起篇就如此的傷感啊。

接下來「去年春恨卻來時」,我們注意這個「卻」字,這句里,這個字最是意味深長了。「卻」,這裡是還來、再來的意思。舊地重遊,想起了去年的那段「春恨」之事,春恨情未了,今宵憶舊時。心緒之翻騰,可見一斑。上片最動人之處,在它的煞尾---「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凄艷絕倫之精美之句!對仗極工,經典蘊藉,可謂是妙手天成了。我們注意一下,如同前面起句的「夢後」與「酒醒」那樣,「落花」與「微雨」又構成了一個互文。前後互見,表現的是一定的因果關係。

看到微雨和落花,讀到這裡,忽然想起小時候就背熟了的一首詩「春日春風有時好,春日春風有時惡。不得春風花不開,花開又被風吹落」。同樣,春雨滋養了春花綻放,春雨又摧打下殘紅片片。花落時分是特別傷感的,不然林妹妹怎麼抗著花鋤去葬花呢。這種感覺,是一種通感,所以,在「落花」「微雨」的氛圍下,「人獨立」,那不是高傲,而是孤寒。「燕雙飛」也不是幸福的親密,而是舊時歡娛情景對此時的一種刺痛。一個巧妙比襯,就能造就了一種意境,一定的意象組合,就構成了一幅凄美之圖。

我們應該怎麼借鑒這種筆法呢?那就多在物情之通感的角度去尋找靈感吧。這闋詞的作者,就是利用了「落花」的意象所帶來的聯想,表達自己的傷感孤獨之情的。因為這種通感的特性,說到落花,他不需要再詳細寫多少了,讓讀者自己去品味「落花」具有怎麼樣的傷感寓意。

我們再注意一下這闋詞中,可有什麼「傷心」啊、「哭泣」啊、「哀愁」啊這一類的字面嗎?呵,再仔細找一下,一個都沒有。可是他表達出來的,卻是如此的惆悵傷情,如此的令人心碎凄迷。這給我們了什麼樣的啟示?我在點評詩友作品的時候,常常告戒朋友,寫一定的情感時,就盡量不要用這情感直白表達的字面來寫,比如寫悲痛的時候,就盡量不要用類似哭泣啊啥的字來表達。寫什麼意思,就盡量避開那個意思的直白的表達字句,用意象組合,用景緻說話,用動作說話,這樣就會使自己的作品有了含蓄之美,有了回味的餘地。古人的詩為什麼那麼耐讀?以至於讓我們讀了上千年都讀不厭煩呢?最大的秘密就是在這裡!如果,想寫悲傷就滿紙都是哭字,想寫歡喜就全篇都是笑字,那就真的是一杯白開水了---沒味!為什麼傳說中的「老乾體」那麼令人生厭呢?就是因為他們根本不懂這個道理。

好,詞的上片我們看完了,在這隻言片語中,只要我們足夠用心,我們就能領略到如此之多的美妙意境,就能吸取這麼有價值的學問營養。上片主要是寫景緻,我們看到了景緻所在,其實感受到的是一縷情的流淌。我說了,寫景就是寫情,情景交融,寓情於景,是詩詞寫的修辭基本功,熟練掌握這種技巧,是必須的。在《捨得近體詩基礎講座》的系列講義中,有相關的詳細分析,有興趣者可來共同參考、切磋及交流。

這闋《臨江仙》的全詞樞紐所在,其實還是在它的過拍這裡---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這「小蘋」是作者寄情於本詞的那個歌女的名字。挺平凡的名字,簡單樸實的稱呼,其實倒也不失一種親切感,呵呵。蘋,就是現在的「蘋」字,蘋果的蘋。

這裡的「記得」二字,起的是一種過渡的作用。一個「記得」,首先是一個「轉」的作用,類於近體詩章法中的「轉」,我這所說的轉,其實是一種「提升」的作用,是由景到情的過變所在,所以,說它是樞紐所在,應不為過。我們比較這闋詞的上下片,可以清晰的感覺到,這就是上景下情的寫法。按詞的術語,這不叫「轉」,叫過變或過片、過拍等,也就是下片的「起」。但是因為整體結構上仍然是一般的先景後情,看做是轉,也無所謂。這裡的「記得」所透露出的含義,其實不僅僅是轉或「過渡」這麼簡單,它把詞的時間跨度推到了比「去年」更為遠的時間點上了。

這其實也到出了上片所謂「春恨」的原由所在,初見時那女子,天真爛漫,嬌艷可人,當然是詞人眼裡令人心動的尤物。「兩重心字羅衣」是寫小蘋的裝束,大概是小蘋所穿的羅衫,上面綉有雙重心型的花紋吧。但是,「兩重心字」不僅僅是寫衣著了,其實也通過這個「心」字,寓意著意有所鍾愛,心心相印的含義了。那初見時。但見這小蘋,斂眉半含羞,盈盈不得語,琴音幾度,傳遞著涓涓不盡的情意。所以啊,不用喊那句「我愛你」哦,只須「琵琶弦上說相思」。用弦音表心,用眉目傳情,這公子自然會意其中了,如此美妙之情景,令其多年以後仍難忘懷---「記得」。

看下片的煞尾--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又是一精警妙語。這裡,其實也算是借典了。我們注意一下這句「彩雲歸」,有古詩曾雲「巫山彩雲合,淇上綠條稀」這樣的句,語出王融的《和王德元古意二首》。那麼,彩雲,實際上就是指「巫山雲」了。「巫山雲」,是源自宋玉的《高唐賦》,是說巫山神女和楚襄王夢合而後終於離去的故事。那麼,本詞的作者,可能就是借這個典故來暗喻小蘋和他自己的愛情故事的。

明月下繾綣留戀,依依不捨,沒辦法,緣分不到啊,小蘋最終還是離去了,消失在茫茫人海中,再無音訊……。在這煞尾句中,「當時」「明月「曾照」這幾個字,是對意象的點染和提煉,意在以月喻人是也。對這個結句,《白雨齋詞話》中是這樣評價的:「這煞拍,既閑婉,又沉著,當時更無敵手」。捨得也感覺妙,但表達不出怎麼妙。因為,「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這句的解釋,只能意會,只能用它自己解釋自己,而無法言傳。相信各位都能有自己的品味之悟吧,藝術上美的享受品味,有時,語言就是多餘的。

全篇看來,上片寫的比較委婉含蓄,下片則直率的進行了抒情。兩個煞拍,尤其精彩。《臨江仙》的煞拍,盡量的對仗起來,尤其是上片的煞拍,最好能工對。《臨江仙》的詞譜在這就不列了,有興趣的,可查詢《欽定詞譜》。

這闋詞的作者,其實,我不說大家也都知道了,就是我們上期講的晏殊的兒子---晏幾道。

晏幾道(1040-1110),字叔原,號小山,是晏殊的第七個兒子(老疙瘩)。老爹是高官,也算是出身豪門了,但是這小山挺有個性,性情耿直而天真,不願意追逐俗流。他的性情如此,也導致了他在仕途上沒什麼大的發展,還因為犯事頓過大獄,做做一般的小官,早早就辭職不幹了,晚年,家道中落,也算飽嘗世態炎涼了吧。論才學,那沒的說,能詩文,善工詞,「平生潛心六藝,玩思百家」。

他的詞作,屬於婉約派的,和秦觀齊名,風格也近一些。他和秦觀還被後來的評論家們推舉為「古之傷心人也」。我們從上面這闋《臨江仙》其實也能看出來,他的詞「於樂府之餘,寓以詩人之句法」,也就是說,也喜歡「以詩為詞」,用寫詩的筆法來填詞,但,卻走的卻是那種風雅靈秀的風格。可歸為婉約一族了。人稱他「妙在得於婦人」「小山集直逼花間,字字婷婷裊裊」,秀氣工謹是也。說他的詞艷,那是艷而不俗。清淺之處,意蘊卻極深,可回味性強。小山在詞上的成就,接近他的父親,但在詞的藝術造詣上,卻超出了他父親晏殊很多。可能他的人生之路遭遇更多的坎坷吧,沒他父親那種雍容悠閑,所以他詞的內涵意義,要比他父親深刻的多。

小山的詞不少,有二百多首吧,但是,他的詞有個特點,就是愛寫「夢」,借夢說事,借夢言情,是他的特點。總的看呢,是那種王孫落魄的傷情一類的,題面比較窄,寫男女之情,寫愛恨離合,寫自己幽幽小情感,呵呵。

詞學基礎講座手記(十六)——詞學基礎講座總結篇

捨得用了二個多月的時間,對宋詞做了一些粗淺的介紹,基本是圍繞著基礎性的知識和認識而來的,這期間,捨得也是在和大家一起學習。詞學很複雜也很深,作為基礎性的普及講座,詞學基礎講座暫時就先做這些,以後我們可以做深一步的探討。今天擬做一總結性的概括,隨意談談,算是和大家作一漫談性的交流。

在詞的系列講座中,捨得總是強調詞的音樂屬性,期間還對詞樂做了部分介紹。所謂的「宮、商、角、徵、羽」,我們初學者可能還是不很熟悉。這不要緊,只要對其有個最基本的了解,知道詞是按音樂的譜子來填的這樣的性質,就可以了。填詞,是要按譜來填的,所謂的「詞譜」,其實就是過去的樂譜,有了這個概念,那麼,我們在填詞或者欣賞詞作品時,至少可以抱有一種音樂般的情感旋律,來抒發我們自己的情感脈絡。不論是婉約風格的,還是所謂豪邁風格的,詞的第一特點,就是樂感,沒有這種音樂般的感覺存在,是很難填出有真詞味的好作品。

詞,不僅僅具有音樂的屬性,對我們來說,更重要的,它還具有獨立的文學性。在過去的詞樂大多散佚之後,我們現在所做的,其實就不僅僅是倚聲填詞了,主要是按譜填詞了,也就是所謂的按「句」填字了。那麼,詞作為一種獨立的文學體裁,它的文學性,更多的是從屬於近體詩。詞,也被稱為律詞,為什麼呢?因為從我們對詞的來源的分析而看,詩,是詞的文辭之本源,所謂長短句,其實就是在律詩文句的基礎上,依音樂的旋律而加長或截短的。其文辭運用規律,主要依據的還是平仄譜。

所以,詞中所用的文句,基本上是屬於律句的,也就是說按照近體詩那樣平仄分配規律而形成的句子。不論是從詞的結構角度看,還是從鍊字煉意的角度分析,詞所遵循的,與近體詩是同出一脈,還有比如對仗,比興等文法上的修辭手段,也是具有詩一樣的要求。因為體裁上的區別,只是有所變化而已。從文法上,基本要求還是基本相同。那麼,這說明了什麼?至少,說明一點,要想學好填詞,首先你得先學會近體詩的寫作。沒有近體詩的基礎,詞,你是填不好的。我們看歷史上那些著名的詞人,其實個個都是優秀的詩人,沒有哪個詞人不懂詩而只會詞的。

詞還有個名稱,叫做「詩餘」,我們且不論它與詩孰輕孰重,只從這個名稱上,至少能體會到它與詩具有割捨不斷的血脈關係。其實,廣義上說,詞,就是詩。所以,在文學分類的時候,把詞也看做是一種詩體。那麼,我們就知道了,如果有人對你說,某某對近體詩不很在行,但是填詞還是很厲害的,你就不要相信他了。詩都寫不好,還填什麼詞呢?曾經有位朋友就對捨得談過這樣的體會,對近體詩沒怎麼研究透,就奔著填詞去了,因為實在喜歡詞這種文學形式。但是,在學填詞日久之後,越來越感覺吃力了,還得回過頭來重新修習近體詩。學好近體詩,是學會填詞的基礎,這一點一定要理解。

我們還可以品味一個詞兒,叫「詩感」。詞的音樂屬性是什麼?是旋律美。那麼詩歌呢?它的美學意義,其實也是取決於其旋律美。所謂的節奏感,其實也是旋律美的一部分。詩歌注重的是那種節奏性,而詞,則更注重其整體的旋律感,那麼,詩和詞,其實是具有通感之美的。但是詩歌適合吟誦,而詞更適合歌唱。這樣一些具有通感美學意義的文體,文辭文法上具有一致性,也就不奇怪了。

捨得所做的《詞學基礎講座》,就是在詩學基礎上進行的,因為在之前做過比較全面的近體詩基礎講座。對於基礎而言,近十萬字的捨得詞學講座,其實已經超出了基礎的層面。所以,有些初學的朋友可能聽著有點吃力,這不要緊,我們會繼續對詩學基礎進行反覆交流學習的。

從最基本的聲韻開始,從最基本的格律知識開始,打好牢固的詩學基礎,那麼,就不僅僅是學習填詞了,即使面對大家都喜聞樂見的對聯,寫起來也會駕輕就熟的。「格律」如此的重要,是因為,它是所有古典詩歌體裁的基礎,詩詞曲賦,其實都是遵循著格律的基本規律而繁衍發展的起來的,學習好格律知識,是我們跨入古典詩歌領域,乃至學習領略中國傳統文化很重要的一步。別嫌格律枯燥,也別煩,其實,靜下心來,賞玩文字的平平仄仄,掌握文字聲調那具有節奏性的音樂般美感的規律,何嘗又不是一種樂趣呢?捨得曾改過一個名句「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趣』做舟」。靜下心來,所謂的枯燥感,都會化為一種樂趣的,搬弄文字,總比玩積木有趣的多吧,呵呵。

對於宋詞的喜歡,應該說,是有廣泛的群眾基礎的。所以,我們不少人都喜歡學習填詞,這裡探討的,就是如何學習的方法問題。學習方法很重要,比具體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種感覺。認識詞到底是什麼東西,理解它的性質,才能更好地尋求學習的方法。所以,包括詞的起源,詞的分類,詞的一些基本概念性的知識,捨得都做了大致的介紹。根據前期做的講座,我們體會一下,首先,填詞的要點,就是要有詞味兒,要使自己寫的東西首先是詞,而不是其他文體。

怎麼才能整出這個詞味兒呢?說句實在的,並不是把句子分成長長短短的一些句子組合就算是詞了,即使你按照詞譜來填,如果對詞的性質沒有一定的基礎認識,你填出來的,也不叫詞。如前所說,要有近體詩的基礎,那麼,詞的用句,就基本是按律句而來的了。最基本的,要識別每個字的聲韻。在學習近體詩的時候,基礎要求是先要識別每個字的平仄,這個要求其實很簡單,只需要區別出字的平仄就可以了,至於哪個字用的是什麼聲,不是那麼重要的。

有的詩學講義中,強調什麼寫詩時用的「四聲遞用法」,也就是怎麼有序的利用平上去入這四聲,其實,這是沒必要的。四聲遞用,嚴格地說,不算做格律的範疇,它只能被看做是一種技巧,而不是基本的要求。寫詩時過於追求這種聲的要求,反而走向偏狹了。所以,寫詩時,對聲韻的要求,只是要求區分平仄。但是,對於填詞而言,就嚴格多了,平上去入,是要有講究的,甚至字的陰陽清濁之區分,也要有講究的。所以,我們平時看《詞林正韻》貌似用韻很寬,比那《平水韻》寬泛多了,但是,其實這也給填詞寫作增加了難度。

如何取捨,該用哪個聲的字,選擇範圍越寬,選擇難度反而越大。詞為什麼對字的聲調要求如此之嚴呢?根本原因,還是在它的音樂性。詞,是跟著音樂走的,即使你不知道它原來的音樂是什麼樣的旋律,你也要依原譜要求的字的聲韻走。沒辦法,這至少是得尊體。前人制的譜,所用之字是諧音的,不按原規定的來,至少是不尊體的。填詞就是講究這個,呵呵,想玩詞,就先得守詞規。其實,這也沒什麼大的難度,我們在查譜的時候,多留意一下原例詞,尤其注意他使用沒使用入聲等字,特別是在字句的關節點處,比如韻腳。

首先,聲韻的正確使用,是體現詞味的基本面,想出詞味,首先不能忽略聲韻。

其次,在句法上,要多注意。在講詞的句型的時候,我多次講到所謂的一字豆,二字豆,三字豆等,這樣的領字,對於詞味的體現很重要。詩的句法不那麼複雜,近體詩,也不過就是分為七言句和五言句二種,再折騰,也翻不出更多的花樣來。而詞,可以從一字句,二字句,直到十一字句,那麼,詞句所表現的節奏就複雜的多了。

詞的斷句

如何斷句,也就是所謂的「句讀」,就很重要了。比如我們舉過的例子,「漸霜風凄緊」、「奈華岳燒丹」「看萬山紅遍」。這裡的第一字,就是「一字豆」,要單獨成一個音節的。如果和後面不加區分的連讀,就會很亂了而不成句了,喪失了合理優美的節奏旋律。其實,譜上曲子,也是要把音節拉開的。而這現象,在近體詩里,就不存在。這種領字的意義,其實就是詞味所表現的美感特點。

常用的一些「領字」:說明了什麼樣的字適合做領字,比如「但、又、正、更、漸、尚、甚、況、且、乍、方、縱」等,以及動詞「望、對、嘆、看、念、料、算、想、恨、怕、悵、問」等等。善於用它們,不僅可以增強語氣的感染力,更可以讓你的詞讀來更有節奏感和旋律美。

關於句式問題,再強調一下,詞的句子分為律句和非律句,非律句,多數會出現領字的,非律句的恰當使用,是詞味體現的重要因素。如果需要使用律句的地方,一定要嚴格按照正規的平仄譜填寫,而絕不允許出現「拗句」。詞,不存在什麼近體詩中的那種「拗救」的問題。拗了就是出律了,不可救的,尤其所謂的「對句救」是不允許的。所以,套用近體詩的格律規律也不能死板的。詞為什麼這麼嚴呢?還是那句話,是它的音樂性決定的。每一句都有每一句的旋律,是定格。你拗來救去的,無疑是對其音樂性的一種破壞,於此詞而言,禁止通行!

捨得曾經說過這樣的話:「謀篇和鍊字,是永遠的課題」。對於填詞,也不外如此。捨得素常點評詩詞作品,第一要看的就是作品的結構如何。寫詩填詞,就如在蓋一座房子,如果房子的地基、斗拱和大梁都不正,那麼,裝修的再豪華又有什麼用?房子的第一要求是要穩健牢固,能抗得住八級地震,才是好房子。我們寫作詞,其實就是在作文。一般的行文要求,尚且需要有起頭,有主文,有結尾呢,很自然的要求啊,至少,最基本要求的是一個有序性。作為文章之冠華的詩詞,對其結構的要求,更應該很講究的。最最基本的,要有其工穩有序性。

我們都熟悉一個成語,叫做「觸景生情」,其實,這個成語就是最基本的章法要求。有所見,便有所思,人類很自然的反映啊,所以,大多數情況下,先景後情的設計安排,是最穩健的結構設計了,也是最常見的。那麼,這也是一種通感的體會,所以,在寫詩歌的時候,我們也常常是先寫景色,進而根據景色鋪墊,再來抒情言志。填詞,不外如此。

如果是雙調的詞,一般而言,上闋基本是在做景色描寫,下闋則可以盡情的言情了。如果採用這種大眾化的設計,那麼,在上闋中,就多做景色的藝術化構思,不要過早的把自己的情緒直接的宣洩出來。一定要沉的住氣,很多初學者沒這個耐心,過早的宣洩情緒,其實是達不到最佳的表現效果的。

試著憋一下,把情緒宣洩勁頭,用來設計景色的情感味道,把情一定融到景色中去,讓景物來說話,讓景物來擬人,才可以達到一種含蓄的婉轉優美的效果來。前期表述,要移情入景,我一再說過,寫景,就是寫情,其實,這樣做一點都不耽誤你情感的表達。尤其注意的是,不要用過於明顯的情感語言來表述。捨得前期曾領讀過幾篇前人的作品,特別是上期的小山的《臨江仙》,我們也做了比較詳細的賞析了,看他是怎麼設計的?「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多優美的句子啊!整個上闋,基本是用景物人事來說話的,也就是所謂的「意象」組合,藝術性非常強。這一點都不影響他在下闋的直抒心緒。下面的直白表露「琵琶弦上說相思」,只有在上片的足夠的鋪墊和渲染之後,才能達到一種最高潮的效果。小令還好說,如果是三疊四疊的長調大篇,那麼,整體上的安排設計,也就是所謂的謀篇,一定要事前有所謀劃的。咱這是在藝術創造啊,當然要有所構思的,呵。

其實,先景後情,不是唯一的模式,詞的結構比較複雜,一個詞牌一個樣,但是,只要是有所設計,就不一定是一定之規的。填詞注意三個節點,一個是開端,一個是煞尾,還一個就是過變。三者間的如何互動呼應,以及內在的脈絡聯繫,才是最最重要的。至於各種起或結的手法,那就根據詞意自己適當設計安排了,比如起,就可以有以景起、以情起、以事起、以問起等等多種方法,同樣,結尾,也就是我所說的煞尾,也可以以景結、以情結、以問結等等。我說過的那幾種「辭意俱盡」「辭盡意不盡」等等,都是值得我們在寫作時多加考慮的。有所思,才能有所為。即興的激情,需要藝術的錘鍊,才能變成藝術品,僅僅是即興隨意之筆,只能算做一種衝動,沒有藝術加工,則毫無價值可言。

關於詞的遣詞造句,也就是所謂的鍊字,和近體詩是一樣的,主要是要注意在它的虛字上的,重點考慮虛字中的動詞和形容詞。和近體詩不同的是,要注意清淺的特點,要提煉清空的味道。靈活易懂而不直白,巧妙貼切而不堆砌。方法上,還是我以前講過的,在換位思考上多下工夫,靈感自然就來了。換一個角度,就是一個新境界,再換個角度,又是一個新境界,鍊字的好壞,不在於你選多麼炫目的辭彙,而在於你描寫的角度是否恰當和新穎。視角如何,決定著你鍊字以及煉意是否成功。

這裡,尤其要提醒的是,辭彙的選用,真的不要去追求那些所謂的「華麗」。構思到了,華麗的氣質自然就體現出來了,所謂詞的佳美與否,與你選用的辭彙是否華麗沒直接關係,要構成整體的協調,才是最關鍵的。塗個紅臉蛋,掛著大鑽石,不代表你就是個大美人,如果具有那種自然和諧之美,即使是素衣淺妝,也能表現出真正的風韻所在。

關於宋詞,有太多的優秀詞人和優秀的作品,如果我們挨個賞析,一年也讀不完的。各種詞學理論,也非常多。其實,細揣摩來,詞學,不單單是一種詩體形式,它本身就是一個綜合性的文體。要想填好詞,僅僅是搬個詞譜來填字,是不夠的。要學詞,需要學的可不僅僅是詞的一些基本的技法。

詩詞形式本身沒什麼更多的東西,但是其背後承載的底蘊和意義,卻遠非詞表面所表現的那麼簡單,挖掘詞之美感,是需要進行更多的學習和修鍊。其實,學習本身,又何嘗不是對自己文化底蘊的充實和豐富呢?


推薦閱讀:

挺腹、屈髖、臀下垂—下交叉綜合征的肌動學基礎及處理策略
基礎中的基礎--養生樁
堪輿基礎
文件夾【基礎知識】
五、六氣解一:六氣基礎

TAG:講座 | 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