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勃迪倫領獎了,中國網民臉還疼著呢
[摘要]在這個塑造聖人的過程中,每個人都不自知地向著政治正確的方向去使勁兒。真相往往不重要,借物言志更重要。所以當有關迪倫的那些假消息已經被他本人闢謠之後,很多不明真相。
作者:李岩
如果你在網上以鮑勃·迪倫和諾貝爾文學獎為關鍵詞搜索,可能會覺得上了假互聯網:「鮑勃·迪倫拒絕領獎」、「鮑勃·迪倫決定領獎」、「鮑勃·迪倫接受獎項但不親自領獎」、「鮑勃·迪倫不屌諾獎」、「鮑勃·迪倫表示受眾若驚」……如此矛盾的信息都能搜到,並且好像都是真的,這人是有毛病嗎?
終於,這一切貌似要結束了。在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將近半年後,獲獎者鮑勃·迪倫終於決定前往斯德哥爾摩,領取獲獎證書與獎牌。這小半年裡,迪倫本人的糾結與反覆,中國網民的熱情與段子,都非常值得回味。
一、從被宣布得獎以來,迪倫一直處在「領不領獎」的彷徨狀態,不見大師風骨,倒是俗得可愛
2016年10月13日,瑞典學院宣布鮑勃·迪倫獲得該年度諾貝爾文學獎。按照正常流程,他們將在兩個月後把獎盃給迪倫,結束這一個周期。當時他們肯定想不到,這兩個月的周期,生生被這位爺拖成了近半年。如果他們事先知道鮑勃·迪倫後來的舉動,估計會後悔當初的決定。
迪倫同學的反覆拉抽屜一共分以下幾步:
鮑勃·迪倫第一步:諾貝爾獎?Who cares!
得獎當天,評委就聯繫不到迪倫本人,而其實迪倫在獲獎當天正在拉斯維加斯巡演。之後幾天,他也跟沒這回事兒似的,一點沒對此發表過講話。巡演時他翻唱的一首歌,Frank sinatra的《Why Try to Change Me Now》(為什麼現在要試著改變我),也被媒體解讀為迪倫對諾獎的不屑。
諾獎評委第一次反擊:愛領不領吧,真煩!
10月17日,瑞典學院宣布,由於一直未聯繫到鮑勃·迪倫本人,打算放棄繼續聯繫他了。瑞典學院常務秘書薩拉·丹紐爾給比較親近迪倫的人打了電話也發了郵件,只是得到了友善的回復,而迪倫本人還是保持沉默。
鮑勃·迪倫第二步:官網承認,自己還是不出聲
10月18日,在瑞典學院宣布放棄繼續聯繫迪倫後,鮑勃·迪倫官方網站「承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官網在宣傳迪倫的新書時,悄沒聲在他名字前面加上了「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的稱號。「領不領獎再說,我先拿它宣傳著」,迪倫方面此時已經有點雞賊的跡象了……
鮑勃·迪倫第三步:官網撤掉獲諾獎信息
10月21日,可能迪倫自己也覺得一邊不說話,一邊拿諾獎宣傳有點不合適了,於是在官網上將其獲得2016年度諾貝爾文學獎的相關信息移除。此後,有關迪倫將拒絕接受諾貝爾文學獎的消息更是沸沸揚揚。
諾獎評委第二次反擊:這個「無禮、狂妄」的傢伙!
評委這個時候真的氣炸了,對冷暴力的迪倫採取了回懟的方式。瑞典文學院成員、作家佩爾·韋斯特貝里批評迪倫的態度「無禮、狂妄」,令文學院陷入「前所未有的窘境」。在他那個身份,說出這樣的話,幾乎等同於老百姓嘴裡的「給臉不要臉」,「給你獎是瞧得起你,你給我來這套」等很粗的罵街話了。
鮑勃·迪倫第四步:誤會誤會,獲獎消息「讓我感動得說不出話來」
10月28日,正當全世界以為這哥們將不領取諾獎,並且很多人都已經把他吹成反體制、反權威的模範時,迪倫同學突然「醒了」,態度來了180度的大轉彎。在接受英國的《每日電訊報》採訪時,迪倫說,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消息令人「難以置信……太棒了,不可思議。誰會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呢?」
至於為啥過了這麼久才回應,這哥們的說法更是讓人無語——他非常感激這個榮譽,聽聞自己得獎時「感動得說不出話來」(以至於這麼多天都沒說出話來)。
諾獎評委第三次反擊:呵呵,你高興就好
諾獎評委此時可能真正明白了搞音樂的藝術家是個什麼風格。瑞典學院常務秘書薩拉·丹紐爾的回應充滿了無奈:「(12月舉行的頒獎典禮)如果他不想來,也隨他吧。諾貝爾獎是為表彰他們的成就,而非誘惑他們來斯德哥爾摩……無論發生什麼,這個獎項屬於迪倫」。
鮑勃·迪倫第五步:那什麼,我還是不去領獎了
12月10日,諾貝爾頒獎典禮在斯德哥爾摩舉行,迪倫最終還是缺席,他的好友「朋克教母」帕蒂·史密斯代其領獎,並現場演唱了迪倫經典歌曲《A Hard Rain"s A-Gonna Fall》。之前也有沒去現場領獎的,比如2013年文學獎得主愛麗絲·門羅,獲獎時已經八十多歲,出不了遠門。但人家給現場錄了視頻,表達了足夠的尊重。迪倫雖然也70多歲了,但還能滿世界作巡迴演出,不去領獎,確實是不太給面子了。
鮑勃·迪倫第六步:我4月要去瑞典巡演,順便領個獎唄?
迪倫在今年初公布了自己的巡演計劃:歐洲巡演從4月1日的斯德哥爾摩演唱會開始,直到5月11日在都柏林結束。6月、7月,他還將繼續在加拿大和美國巡演。在經過與瑞典學院的溝通後,瑞典學院公布,鮑勃·迪倫4月1日和2日在斯德哥爾摩進行演唱會期間,將接受2016年度諾貝爾文學獎。
諾獎評委第四次反擊(妥協):來吧來吧,做不做講座隨你吧
薩拉·丹紐爾第N次代表瑞典學院出來面對媒體。她介紹,迪倫與文學院成員的會見將是「小型、閉門的」,並且不對媒體開放,「這是迪倫的個人意願」。「迪倫不會在斯德哥爾摩期間舉辦他的諾貝爾講座,文學院可能之後會收到迪倫錄製的講座。具體細節尚不可知。」
至此,為時近半年的鮑勃·迪倫「任性秀」終於快要落下帷幕了。根據諾貝爾基金會的規定,諾獎得主必須在12月10日起的6個月內舉辦一場諾貝爾講座,才能領取800萬瑞典克朗(約合620萬元人民幣)獎金。迪倫肯定不缺錢,但他是不是因為這個才決定在四月初「掐點」來領獎,就不得而知了。
縱觀他這半年來的表現,再說他是大師風骨,遺世獨立,卓爾不群之類的話,就太矯情了。這明明就是個瞻前顧後,猶豫不決的俗人,很像咱們普通人遇到重大決定時常有的那種彷徨。如果從俗的方面理解,倒是會覺得這老頭也挺可愛的。
二、萬里之外的中國網路界,集體腦補了一個「音聖迪倫」的形象
如果說章子怡眼裡的汪峰是音樂之帝,那汪峰眼中神一樣的鮑勃·迪倫就可以稱聖了。音樂界的評價如何先不談,起碼在諾獎宣布之後的幾天,迪倫真的在中國封聖了。不過這不是因為他的獲獎,而是因為他「拒絕」領獎。
諾獎宣布頒給迪倫後一天,中國網路上就流傳開了一篇文章《鮑勃·迪倫拒領諾貝爾獎:不需要諾獎肯定》。這本是一篇國產洋蔥新聞,其特點是以最正統的新聞報道手法,報道純粹虛構或真假摻半的新聞事件,從而達到娛樂或諷刺的目的。這篇新聞中充斥著「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我一個搞音樂的,怎麼就得文學獎了呢?」、「鮑勃·迪倫斷定,這裡面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我們美國人的音樂,不需要歐洲人指手畫腳。」等貌似正經,實則一眼就能看出是惡搞的語言,很明顯是用中國人的說話語氣去冒充老外講話。以洋蔥新聞的風格,這篇算是惡搞痕迹非常明顯的了。
但即便是這樣的惡搞文章,也迅速刷爆朋友圈。令人尷尬的是,很多人並不覺得它是惡搞,而是真的相信了其中所說,當正經新聞來轉發的。當時點開微信朋友圈,到處都是「美國人的脊樑」、「真正的覺醒者」、「有種,真正的搖滾巨人!」、「需要這樣的人給諾貝爾獎一點教訓!」這類評價。
如果說上一個是明顯的戲謔之作,那另外幾個拒絕領獎的「新聞」就更逼真一些。在一篇名為《鮑勃迪倫發布拒領諾貝爾聲明:接受比謝絕危險》中,鮑勃迪倫發表聲明,稱他在《費加羅文學報》上讀到該報駐瑞典記者發回的一條消息,知道自己獲獎了。覺得不安,並洋洋洒洒寫了幾千字的拒絕理由,並誕生了金句「在我看來,接受該獎,這比謝絕它更危險。」
這個新聞貌似逼真,但其實漏洞也很明顯。從常理判斷,除非迪倫長後眼,否則不太可能在宣布得獎結果第二天,就在拉斯維加斯巡演之餘,鼓搗出頗具思辨水準的幾千字長文謝絕領獎。其次,你不覺得在今天的信息時代,一個美國人要靠看報紙才知道自己得獎,很蹊蹺嗎?而且還是《費加羅xx報》,這聽著就像個歐洲報紙啊,美國人要看報紙也得看《紐約xx報》、《華盛頓xx報》吧?
稍加搜索便會知道,這篇號稱鮑勃迪倫的聲明,是從1964年法國作家薩特拒絕領取諾獎的聲明修改而來。
而第三個版本的假消息,就更具逼格了:弄了個中英文對照版,即使有些人有所懷疑,但看到英文「原文」,也就信了。而且這版的金句更加閃亮:「扼殺一個反叛者的最好方式,是給他頒發一個獎項,至少好過使用監獄和坦克」,這特別符合人們內心對於一個反抗體制,鐵肩擔道義的俠客的期待。於是,也成了朋友圈爆款。
在這幾篇假新聞的助推下,很多以前根本不知道他得獎,沒聽過他唱歌,甚至壓根沒聽過鮑勃·迪倫這個名字的人,紛紛加入到轉發點贊的大軍中,將迪倫的美名傳遍網路界。在那幾天,中國網民合力將迪倫推上聖壇,將一切美好的詞語加在他身上,他儼然是真理他老人家本人。
然而這一切,都被鮑勃·迪倫自己的聲音擊碎:「獲獎消息讓我感動得說不出話來」。
三、迪倫領獎,臉最疼的不是他本人,而是「藐視權威」的中國網民
很多人說,當你不理解鮑勃·迪倫的所作所為時,那證明你根本就不了解他。然而,他此次在接受諾獎的過程中,給自己加了這麼多戲,即使有些是無意的,有些是被人誤解的,但總體來講,是讓他掉粉的,甚至被打臉的。用中國古話講,此人行為做事詭譎乖張;用現在的話講,這人也太不靠譜了……
其實不用跟其他人比,就用同樣沒到場領獎的往屆獲獎者來對比,就能看出迪倫的不靠譜之處。上文說到的那篇假冒的迪倫拒絕諾獎聲明,原版出自1964年法國作家薩特之手。他在聲明中表明了自己的心跡:「我的拒絕並非是一個倉促的行動,我一向謝絕來自官方的榮譽。」實際上,幾千字的聲明也表現了薩特對諾貝爾獎,對評委會的尊重。後來的事實也證明,這次拒絕領獎行為非但沒有減損諾獎的權威,反而使薩特和諾獎組委會雙贏:薩特將自己的思想傳播世界,諾獎也贏得了識才的美名。
另一位沒到場領獎的愛麗絲·門羅,則在獲獎之後即錄製了獲獎人講座,在12月的頒獎典禮上播放,也是給足了評委會面子。相對而言,迪倫的行為往輕了說是沒太把這獎當回事,往重了說是有些傲慢無禮了,起碼擔不起人們口中的「大師」二字。當然,也可能像有些人說的,認為他傲慢的,都是不了解他。
愛麗絲·門羅
但整個事件中,臉被打得最狠的,卻是跟這事沒什麼關係的中國網民。一篇篇轉發的假消息,一個個激情的點贊行為,在後來都化為一個個尷尬的耳光打了回來:讓你裝x!
其實社交媒體的裝x行為是個了無新意的話題。小到星巴克喝杯咖啡一定要拍照,大到公眾話題一定要去湊個熱鬧,用各種方式顯示自己的格調、品味、見識、擔當,這種社交媒體鍵盤俠,我們每個人身邊都會有不少,可能我們自己或多或少也是這樣。但其實你越想表現什麼,可能往往就是越缺什麼。把鮑勃·迪倫推成音樂聖人,就很直接地說明了這一點。
那些迪倫拒絕領受諾獎的消息,之所以會短時間內瘋傳網路,莫不是因為它們符合中國網友的內心設定:覺得諾貝爾獎對中國人不公的,看到終於有人收拾諾獎評委了,內心感到了愉悅;覺得每天的日子過得循規蹈矩,渾渾噩噩的,看到有人在國際舞台玩了一把特立獨行,內心得到了釋放;覺得領導太傻x,但為了那點可憐的工資,不得不夾著尾巴做人的上班族,看到有人蔑視權威,用行動向那些高高在上的評委豎起了中指,內心有種打boss通關的爽感;覺得世上無英雄,全世界都越來越平庸的人,看到了一出現實版孫猴子大鬧天宮,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內心的英雄情結得到了極大滿足……
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鮑勃·迪倫,當他身上集結了大眾內心中那些藐視權威,拒絕被體制框定的訴求時,它就成為了網民心中的一個聖人。然而,這個聖人是大家集體腦補出來的,而且陷入了另一個邏輯悖論:用反抗權威的方式,塑造出了迪倫這個反體制權威;用塑造聖人的方法去反抗神聖化。
在這個塑造聖人的過程中,每個人都不自知地向著政治正確的方向去使勁兒。真相往往不重要,借物言志更重要。所以當有關迪倫的那些假消息已經被他本人闢謠之後,很多不明真相(或者更確切地說,是懶得管真相是什麼)的人依然在轉著那些假消息,就像不管闢謠多少次,都依然保有旺盛生命力的那些養生秘方一樣。
結語:
鮑勃·迪倫領不領獎,其實跟我們中國人都沒啥關係。透過被我們封聖的迪倫,照出的是我們自己的尷尬。而中國網民最大的尷尬,可能就是人人都正確,又懶得管真正的真相是什麼。不信?看看每天都反轉的辱母殺人案吧。
本文系騰訊文化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