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推拿治療進展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推拿治療進展

腰椎間盤突出症(LIDP)是推拿臨床中的常見病,也是臨床中的多發病。LIDP治療方法繁多,但總而言之可分為非手術及手術治療兩大類。越來越多學者認為,對其治療應儘可能地採取用非手術療法。在LIDP的非手術療法中,推拿是一項重要的治療方法。現將推拿治療LIDP的現狀綜述如下。

1.治療機理

1.1消炎退腫 長期以來,多數人認為,LIDP的發病是由於神經根受到突出的椎間盤的機械壓迫所引起,但事實上,神經根受到機械壓迫後所繼發的炎性反應以及髓核突出後所引起自身免疫反應,繼而產生的炎性致痛物質所引起的化學刺激是其重要的病理機制。因此,推拿手法尤其是松解類手法的治療機制在於其化學效應,即改善血液循環、增加局部組織營養、促進致痛性無菌性炎症產物與免疫複合物的吸收和消退等作用。臨床上 ,採用類似於現代康復醫學的關節鬆動術腰椎彈壓手法有利於促進腰椎關節內關節液的流動,增加關節軟骨和椎間盤無血管區的營養供給,從而有利於神經根水腫與炎症的消除。

1.2緩解肌肉痙攣LIDP病人由於突出物壓迫或刺激神經根,使神經根發生水腫,水腫神經的興奮性增強,一旦壓力發生變化,就會使神經根受壓迫產生劇烈的疼痛,神經所支配的肌肉發生痙攣;此外,神經根長期受壓後,神經根的感覺纖維應激閾值升高,也會造成肌肉的痙攣狀態。 作用於腰臀部的推柔法與彈撥法其主要起效機制就是緩解肌肉痙攣,重建脊柱的力學平衡。

1.3促進組織新陳代謝推拿手法通過解除神經對肌肉的痙攣作用,能夠解決誘發肌肉痙攣的原因,減少肌肉組織代謝產物的沉積。由於腰肌疼痛性痙攣及局部炎症的存在,使得局部血液循環不暢,即中醫所說的氣滯血瘀,不通則痛。力度適中推拿手法,可以通過解痙鎮痛,達到促進局部組織新陳代謝和清除肌肉組織代謝產物的作用。傳統的點按、推揉、彈撥椎旁肌等手法,其作用也是通過作用力引起肌肉的伸展和隨後出現的反射性肌肉鬆弛而使肌肉痙攣得到松解,提高椎旁肌肉的興奮性,促進局部組織新陳代謝。

1.4糾正錯位推拿手法糾正錯位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突出物髓核移位、糾正腰椎小關節錯位及改變椎間盤與神經根位置關係。如陳興 採用倒懸旋推拿法治療LIDP,認為該方法可以增大椎間隙,減輕椎間盤內壓力,使椎間盤內形成負壓。在旋轉扳時,可增加瞬時壓力,使問盤產生形變,致突出髓核改變原來的位置,即使突出物與神經根產生位移,減輕神經根受壓或粘連而改善椎間盤突出的癥狀,達到了治療椎間盤的目的。腰椎突出髓核還納複位的「複位」觀點目前仍有爭議,候莜魁 認為,正確的骨傷手法治療,其作用事實上主要表現在調整神經根管容積,鬆動上下關節突,使神經根管內容核小關節的粘連獲得松解,改善局部循環有利於緩解LIDP癥狀。謝維兵在臨床上採用過度背伸腰椎手法治療LIDP,認為過度背伸手法治療腰椎小關節錯位整復率高。梁振華等人 採用的腰椎大推拿手法,作者認為能迫使髓核向椎間中心甚至對側移動,從而改變突出椎間盤與神經根的位置關係;剝離粘連,迫使突出物往對側移動,具有一定的回吸突出物的作用。

2.治療方法

2.1松解類手法單獨採用松解類手法也能取得理想的臨床療效。如季有波等人。 所介紹的僅以拍擊類手法治療:雙掌交替拍法輕拍後背部、腰臀、下肢背側,患肢後外側,以單掌拍法拍腰骶部,以空拳蓋擊法擊打背部、腰骶部臀部,以空拳豎擊法擊打腰骶部俞穴及阿是穴,掌根擊環跳、殷門、委中、承山等。殷建波等人 所採用壓痛點強刺激推拿法,該方法較之傳統的中醫推拿手法治療LIDP具有省時省力、易懂易學、操作簡便精確的特點。

2.2複位類手法 毛書歌等 的方法就是以複位類手法為主治療LIDP的代表:患者仰卧於硬板床上,屈膝屈髖位,自然放鬆,助手按住雙肩固定;術者雙手摟住患者雙膝關節,由輕到重將膝關節推向胸壁,當阻力達到最大時,用力一推,使腰椎最大限度屈曲,骶尾即離開床面15cm;當骶尾部回落接觸床面時,雙手順勢下滑用力握牽雙踝。

2.3松解與複位類相結合 雷龍鳴等人 的三通推拿法是將松解與複位類手法結合起來應用的方法,其操作分為3步:①「解通」:即松解肌肉痙攣,主要採用松解類推拿手法,重點在腰部疼痛部位操作。②「促通」:即促進氣血流動,主要採用中醫推拿法、按壓、彈撥與點穴法,以及垂直按壓(彈壓)腰椎、側方推棘突與推脊。③「矯通」:即矯正筋骨錯縫,主要採用按壓與牽拉手法,直腿抬高牽伸坐骨神經、腰部斜扳及肘尖按壓阿是穴。

2.4分期治療根據病人病情發展的不同階段進行分期推拿治療 :①急性期:以降低椎問盤內壓力,糾正小關節紊亂為原則。以輕快的揉、摩、擦、理筋、定位斜扳抱膝腰等手法為主。②亞急性期:以加強局部氣血循環、擴大椎間隙、緩解神經根受壓、松解粘連為原則。以推、拿、按、撥、點穴等較重而深透的手法,並運用坐位旋腰複位法、定位斜扳法、後伸扳法、屈髖搖臀法、顫腰法等。③慢性期:以松解粘連和改善受壓神經根的營養障礙為原則。推拿範圍宜大,以深透的按壓、拿、撥筋、肘壓點穴、斜扳、顫腰、下肢直腿抬高法、旋髖等手法,對於肥胖和體壯者可用踩蹺法。

3.小結

目前臨床中運用推拿治療本病方法多樣,並取得了較好臨床療效,但不管方法如何,其起效機制均是因為推拿具有下述作用:消炎退腫、緩解解除局部肌肉與韌帶等軟組織痙攣、改善局部代謝以及松解粘連和改變突出物與神經根的位置。臨床中,診斷明確與否是決定是否施以推拿療法的重要前提,在實施推拿療法之前應十分謹慎,以排除部分推拿禁忌病症如結核、惡性腫瘤骨轉移引起的腰腿痛,對既有LIDP又合併有腫瘤骨轉移尤應注意。

推薦閱讀:

中醫治療多囊卵巢綜合症所致不孕的研究進展
EM菌應用研究進展
痤瘡的口服治療藥物現狀及進展
碳青黴烯酶的研究進展

TAG:腰椎間盤突出 | 治療 | 推拿 | 進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