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儉之風如何長吹不敗
節儉之風如何長吹不敗 |
□丁燁
有鮑魚的飯局吃得累,做夢都想喝小米湯;一天6場飯局,從白天喝到黑,幾年下來血壓暴高;陪領導喝酒,常備解酒藥,控制著不敢吐。某基層幹部說,一場飯局一次機會,不敢怠慢。(據《河南商報》)
這是普通老百姓一輩子也不可能體驗的生活,許多人將這種「身處鮑魚之室」而發出的「哀嚎」命名為「嬌嗔」。而昨天,與這條新聞可同時參考的還有一則《法制晚報》的消息:「超7成省份『兩會』減餐飲支出,15地不上酒水」。表面上,前一條在回顧過去,後一條在描述當下,不過熟悉中國官場文化的人們卻知道事實上,前一條是一種常態,後一條才是期許的起點。
覺得「鮑魚飯局」是個負擔的領導幹部很多,不過真正能拒絕它的人卻很少。一個正常人一天平均吃三頓飯,要達到身心健康,各種食物種類的搭配都有一定的比例與額度,而小孩子也知道煙酒傷身,官員們又如何不知?領導們對於每天6頓鮑魚飯局的「哀嚎」多數乃發自肺腑,卻又被諷刺為「發嗲」與「嬌嗔」,民意對此類奢靡的抗拒與厭惡可見一斑。
不過,仔細推究官員們的這份「嬌嗔」,簡單將板子打在這些官員身上,雖然能平息民憤,卻會更加遠離問題的核心。究竟是什麼長期以來在助推這種風氣?解鈴還許系鈴人,如果不找到問題的原點,恐怕單靠中央下達的「八項要求」,這些面目可憎的奢靡只會打一槍換個地方,從公開轉入地下,讓反腐的難度有增無減。
問題的實質是中國人的「面子」心理。老百姓通過個體勞動來追求體面的生活,而這份「爭面子」到了官場上,與權力、金錢相結合,便異化成「鮑魚之局」。遠的不說,與此類官場面子息息相關的大到斥巨資打造的「奢華辦公樓」,小到請客送禮、名酒名煙。某領導說的「請你吃飯,請的不是你這人,而是你的位置、權力,你能給他的資源」,此話可謂一語中的。這種交易的實質是利用公權力達成各種利益,它的危害性無需多言。然而「中國式面子」已深植於人們心中,儘管有上行下效,還得有能「殺雞儆猴」的制度保障。
中央高層領導人早已身先示範,提倡輕車簡從,表率節儉之風。在「八項規定」下達後,正在進行的各地「兩會」也用實際的數據響應了中央的號召。不過公眾更關心的是,當「八項規定」的風頭過去,又用什麼來制約地方政府、甚至基層官員根深蒂固的「面子」心理,從而杜絕奢靡之風?讓官員們從根本上意識到濫用公款下的觥籌交錯才是最大的沒面子,讓官員們意識到「面子」和「里子」都不可能在推杯換盞中得來,才是長久之計。
要改變這種意識上以奢靡為美的病態,遠非一朝一夕可能達成。但在最初,恐怕還要從處罰上開始,加大執法力度。一旦發現公款大肆吃喝,處罰不逮,並令以返還公款,對相關責任人從嚴查處,甚至與仕途掛鉤。設計真正有約束力的制約制度,是扼殺腐敗糜爛的當務之急,也只有制度保障,才能讓「節儉之風」長吹不散。
推薦閱讀:
※看似節儉的N個壞習慣
※不怕勞苦,勤勞節儉,日後必富的手相
※節儉就能致富嗎?還要看是什麼命!
※什麼時候該投資?什麼時候該節儉?
※節儉,惜福,造福
TAG:節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