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晚清王爺

1、敦親王奕誴有5個兒子:載濂、載漪、載瀾、載瀛、載津。載濂,奕誴第一子。初封一等輔國將軍,累進輔國公,襲貝勒,加郡王銜。二十五年,子溥偁,賜頭品頂帶。二十六年,載濂以庇義和拳,奪爵,弟載瀛,襲。載瀛,奕誴第四子。初封二等鎮國將軍,加不入八分輔國公銜,襲貝勒。載漪,奕誴第二子。出為瑞郡王奕志後。獲罪,奪爵,歸宗。載瀾,奕誴第三子。初封三等輔國將軍,再進封不入八分輔國公。以庇義和拳,奪爵,戍新疆。載津,奕誴第五子。封二等鎮國將軍,加不入八分輔國公銜

2、恭親王奕有4個兒子,長子載澂、次子載瀅、三子載濬、四子載潢。其中三、四兩子俱幼殤。長子載澂襲貝勒,成年後胡作非為。這三個兒子,都死在他前面。另外一個兒子載瀅,一度過繼給奕的弟弟鍾郡王奕詥,襲貝勒爵位。庚子事變時,因捲入義和團活動又被奪去一切職銜。

3、醇親王奕譞有7個兒子。其中,長子、三子、四子均早殤。次子載湉,即光緒帝。五子載灃,襲醇親王爵。六子載洵,載漪廢后奉慈禧太后懿旨承繼瑞郡王奕誌為嗣,承襲貝勒;七子載濤,載瀅廢后承繼鍾郡王奕詥為嗣,也承襲貝勒,兩人均加郡王銜。他們雖出繼別支,但與載灃同出一父。一門三王,顯赫無比。清朝兩代醇親王,都是父以子貴。第一代醇親王奕譞,因次子載湉為帝(光緒),得享「世襲罔替」殊遇。第二代醇親王載灃,因長子溥儀繼光緒之後以幼齡繼帝位(宣統),遂做了監國攝政王。

瑞懷親王綿忻,仁宗第四子。嘉慶二十四年,封瑞親王。道光三年,命在內廷行走。八年七月,薨,謚曰懷。十月,奕約襲郡王,予半俸。尋更名奕志。三十年五月,薨,謚曰敏。無子。十年,命以惇親王子載漪為奕志後,襲貝勒。同治十一年,大婚,命食貝勒全俸。光緒十五年,加郡王銜。十九年九月,授為御前大臣。二十年,進封端郡王。循故事,宜仍舊號;更曰端者,述旨誤,遂因之。載漪福晉,承恩公桂祥女,太后侄也。二十四年,太后復訓政。二十五年正月,賜載漪子溥雋頭品頂帶。十二月,上承太后命,溥雋入為穆宗後,號「大阿哥」,命在弘德殿讀書,以承恩公尚書崇綺、大學士徐桐為之傅。

5、奕(訁合)文宗即位,封為鍾郡王。穆宗即位,命免宴見叩拜、奏事書名。同治三年,分府,仍在內廷行走。七年十一月,薨,謚曰端。無子,以恭忠親王奕子載瀅為後,襲貝勒。坐事,奪爵,歸宗。又以醇賢親王奕譞子載濤為後,襲貝勒,加郡王銜。

6、奕譓 文宗即位,封孚郡王。穆宗即位,命免宴見叩拜、奏事書名。同治三年,分府,仍在內廷行走,命管樂部。十一年,授內大臣,加親王銜。德宗即位,復命免宴見叩拜、奏事書名。光緒三年二月,薨,謚曰敬。無子,以愉恪郡王允潖四世孫奕棟子載沛為後,襲貝勒。卒,又以奕瞻子載澍為後,襲貝勒,坐事奪爵歸宗;又以貝勒載瀛子溥伒為後,封貝子。孚郡王府在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137號。最初是怡親王的新府。因康熙皇帝第十三子怡親王允祥死後,舍原府改建成賢良寺,皇帝又另賜此地給第二代嗣王弘曉,為和舊府有別,習慣稱其為怡親王新府。當傳至第六代襲王載垣,與鄭親王端華等同為顧命大臣,被慈禧皇太后奪爵賜死,府邸被朝廷收回。道光皇帝幼子奕譓道光三十年(1850年)封為孚郡王,同治三年(1864)遷出皇宮居住於此稱孚郡王府。因其排行第九,俗稱九爺府。奕譓死後,過繼載澍為嗣,襲貝勒,因而此府也稱澍貝勒府。

7、慶親王奕劻。乾隆帝第十七子永璘之孫。自幼過繼慶郡王綿慜為嗣。1850年(道光三十年)襲封輔國將軍。後歷封貝子、貝勒。1884年(光緒十年),慈禧太后罷斥恭親王奕訴,他因緣得接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主持外交,並進封慶郡王。次年設立海軍衙門,受命會同醇親王奕劻辦理海軍事務。1894年,封慶親王,權位漸崇,而庸碌無為。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禧太后與光緒帝逃往西安,奕劻奉命留京與李鴻章同任全權大臣,與各國議和。次年,代表清政府簽訂《辛丑條約》。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改為外務部後,他仍任總理大臣。1903年,榮祿病死,奕劻入軍機處任領班軍機大臣,旋又管理財政處、練兵處事務,集內外大權於一身。兒子載振。

推薦閱讀:

從蒙古台吉到滿清貝勒——巴林左旗前史
王爺與王府(四)
孚郡王爺墳
中國史上最慘王爺,本最受帝寵後卻被敵人煮熟分吃,成就一道宴名
人走頭三年,閻王爺會給他們上戶口,這個說法可信嗎?

TAG:晚清 | 王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