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普洱茶文化大觀》:品味自然和文化的無窮滋味
- 編輯整理:雲南日報 / 時間:2010-01-11
《中國普洱茶文化大觀》:品味自然和文化的無窮滋味 普洱茶因近年的過度炒作,出現市場銷售回落的態勢。然而,這也為人們去除浮皮潦草的虛誇,還原它的本質,探討它相關的自然和文化背景提供了契機。有些研究者看到了這一點,沉下來,更深入地進行調查,品其味,觀其色,刨根問底,追根溯源,逐漸有所收穫。在最近推出的相關論述中,《中國普洱茶文化大觀》(雲南美術出版社出版)可說是一部有所發現,有所創新的著作。
眾所周知,雲南茶史因缺乏足夠的文獻記載,要追蹤其演變脈絡十分艱難。本書另闢蹊徑,從少數民族的生活習俗中尋找蛛絲馬跡,以之與漢文的史料相對照,為雲南乃至中國的茶脈理出了一條有趣的線索:
茶的生食時代,茶葉還只是採集經濟下可食用植物的一類,如布朗族的「鹽腌茶」,德昂族的「水茶」;
茶的熟吃時代,由於火的利用,人們懂得了以火烤的方式,去除茶葉的苦澀味,如佤族的「鐵板燒茶」,拉祜族、傣族、哈尼族的「竹筒茶」;
茶的藥用時代,隨著茶實用性功能的減弱,茶的醫藥功效被逐漸發掘,許多產茶的少數民族甚至把能治病救人的茶當做祭祀的對象;
茶的飲用時代,經過上千年的演變,茶終於從藥物里升華而出,成為必須的生活嗜好品。
這樣的探尋,不僅找到了茶文化的演化脈絡,更描繪出了茶文化豐富多彩的多樣性。這種多樣性,正是以普洱茶為代表的雲南制茶、飲茶習俗的基本特徵和獨特魅力。茶不但是用來「吃」的,也是用來「想」的,它是一種食物,更是一種承載傳統、習俗和思想的象徵物。
生活環境的多樣,決定了雲南茶文化的多彩多姿。在本書第三章里,作者對此有詳細的分析,光照,水質,熱量,地形地貌,物候等自然因素,無不對普洱茶的品質造成影響。從自然的意義上講,茶真是天作之合。它吸收了風雨甘露,吸收了浩然地氣,方成就那碧綠晶瑩的嫩芽。一壺瓊漿來自天地,象徵著人與自然萬物的融會貫通。在天地間,會品評鑒賞一片綠葉之美的人,有意無意充當了自然的代言者。
這片綠葉的誕生畢竟已非天然,千百年的栽培史,為它增添了豐富的人文積澱。雲南是中國乃至世界上野生茶樹群落保存面積最大,數量最多的地區,也是中國茶葉栽培最長久的地區。作者在大量調查的基礎上,按照栽培技術演變的歷史,沿著人類發現、利用茶樹的痕迹,結合雲南400多萬畝茶園的園相特徵和經營手段,將雲南茶樹資源和茶園劃分做四種代級:
第一代級茶園:為分布在西雙版納州、普洱市、臨滄市、保山市的野生茶樹群落和古茶園,古茶樹的樹齡大多在200—800年間;
第二代級茶園:分布於全省各主要產茶區的「滿天星茶園」,是近代國際茶葉貿易興起的產物,多種植於清末與民國期間,園相單一,品種以雲南大葉群體種為主;
第三代級茶園:是20世紀50至80年代雲南茶葉生產大發展的產物,以「等高條植、矮化密植」為特徵,其中又分為園相多已衰敗,產量低落而有待改造的等高條植茶園和矮化密植茶園,以及多物種集約化經營的高優生態茶園;
第四代級茶園:即20世紀90年代興起的 「有機茶園」,運用生態環保技術,不使用化肥農藥和基因改良品種,並通過有機認證的茶園。
這四級茶園的分類,勾勒出了雲南茶葉種植演化的歷史脈絡,從早期房前屋後隨意種植,自產自用,到逐步匯入商品貿易的渠道,又從盲目追逐商業利益而影響茶葉品質,到回歸自然,講求生態與健康的變化。這是人類認識茶葉的本質,認識自我的演化之路,是認識人與環境相互關係的演化之路。是人類憑藉科技逐漸背離自然之道,而最終又回歸自然之道的演化之路。
制茶飲茶,是人類飲食文化的一部分。人飲食之物,其主體依然出自天然,這是人類與自然萬物交換能量的基本方式。一片綠色的茶葉,既是自然的造化,亦是人工的產物。通過這片小小的,特別的樹葉,人品味著自然和文化的無窮滋味。它從山川綠野中來,進入人體循環一周,又復歸山川綠野中去。
這就是普洱茶的故事。
而講述這個故事的這本書,因其精美的封面,典雅的設計,已獲2009年全國第七屆書籍裝幀設計優秀獎。(肖超 凡芙)
推薦閱讀:
※道灋自然(360doc)
※百科不大全·動物篇(2)·刺胞動物門
※蚊子遇到暴雨沒處躲會被雨點打死嗎?
※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章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