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松以四萬兵能勝十四萬日軍,八萬明軍卻殘敗於二萬清兵,為何
1592年3月,五年前才統一日本的豐臣秀吉對當時的明朝屬國朝鮮發動戰爭,為了取得勝利,豐臣秀吉組建了九個軍團準備渡海至朝鮮作戰,以宇喜多秀家為日軍統領。一切戰爭準備到位後,豐臣秀吉以朝鮮拒絕攻向大明開戰為借口,於當年的4月正式發動對朝鮮的戰爭,從而揭開了長達七年的大明援朝抗倭戰爭大幕。
日軍騎兵
首戰失利在戰爭初期日軍處於絕對的優勢,其時的朝鮮王國已經有近二百年不知兵,武備廢馳、基本不設防,所以,日軍僅僅用不到一個月朝鮮京城即被攻陷,6月15日平壤也陷落。國王李昖只得逃亡。聞知朝鮮戰事起,起初大明朝廷先派出副總兵祖承訓為總指揮,率遼東鐵騎二千多人緊急趕往救援,結果卻因敵情不明,祖承訓並不熟悉侵朝日軍兵力、戰力、戰法,更加之連夜的大雨導致明軍使用的火器失效,日軍用火器猛烈攻擊這支小股明軍,明軍首戰失利,幾乎全軍覆滅,只袓承訓一人得返。
明軍與日軍在朝鮮血戰
李如松領軍出征
七月,大明在總結前期交戰的情況後,開始調集精銳部隊共4萬餘人由李如松統領,再次奔赴朝鮮抗擊倭寇。分別由遼東鐵騎,宣府、大同精騎;薊鎮、保定精銳步兵;江浙步兵;另有四川副總兵劉鋌率川軍5千,為援朝大軍的後續部隊向朝鮮進發。12月25日,總兵官李如松剛從寧夏勝利歸國後,尚未休整,隨即率步、騎共43000餘人進入朝鮮。
平壤大捷斬殺倭寇過萬人
平壤大揵
大軍於1593年元月5日進抵平壤城下,元月8日與小西行長的第一軍團18000人鏖戰於平壤,平壤城還是相當堅固的,易守難攻。當是明軍配有各種火炮有幾百門,有效地彌補了在槍支上的不足。李如松指揮得當,先以一萬人扮成朝鮮軍,誘使日軍以為是弱族,抵達平壤城下時,火力全開,日軍沒有防備,一時大亂。李如松收復平壤、開城,接著繼續向漢城進攻,這一戰,明軍以陣亡790人的代價,斬殺日軍超過1萬餘人的損失。之後接著是雙方的碧蹄館展開大戰,日軍接連失利,在受挫後和明朝議和,雙方於1595年達成協議,暫時結束了戰爭。
碧蹄館血戰
日軍失敗1597年正月,日軍14萬大軍再侵朝鮮。朝鮮二次求援,明朝緊急調4萬兵力赴朝迎敵,明朝後續不斷增兵,最高至7萬。日軍在豐臣秀吉死後難以為繼,遂全部從朝鮮半島撤退。萬曆援朝戰爭對當時東亞的格局有著深遠影響,經過此戰後,日本元氣大傷,豐臣秀吉集團的勢力徹底垮台,進入德川幕府時代。
日軍侵朝時重點防守的釜山港
薩爾滸明軍戰敗讓人疑惑不解的是,若干年後,大明出動8萬軍隊分四路去攻打剛崛起的努兒哈赤所率的清兵,薩爾滸一戰,明軍幾乎全部覆滅,此戰的失敗也拉開了明朝衰敗的步伐。為何此時大明軍隊戰力會衰落得如此之快,同樣令人不解,原來的哪支勇猛的軍隊哪去了?
推薦閱讀:
※芷江 日軍死傷30餘萬打兩個月卻未能拿下...
※桂柳會戰:日軍唱著凱歌摔進泥潭(圖)
※罕見老照片:大量侵華日軍照曝光 震撼寫實(組圖)
※1945年國軍三大王牌圍殲日軍因何應欽要獻禮未果
※新四軍老兵憶戰友犧牲後被日軍開膛 屍首被狗糟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