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與永恆的樂章——東莞文化發現之旅走進南社(二十九)(本期有兒童不宜圖片請...

第九章 終結與永恆的樂章——東莞文化發現之旅走進茶山南社(二十九)作者:醉紅顏巨野子木

死亡真的是那麼可怕嗎?走進南社,揭開當地神秘的喪葬文化· 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死亡既代表了終結,也預示著永恆。對於死亡,人們除了敬畏之外,或許當中的神秘色彩亦是許多人希望了解的。那麼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殯葬風俗的呢?· 在中國的原始社會中,人們逐漸形成了「靈魂不死」的觀念,因而殯葬的風俗也隨之漸漸形成。儒家的創始人孔子提倡孝道,提出「慎終追遠」的觀念,教育年輕人對老人要孝順,進而提出「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這種觀念在中國古代社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使祭祖、掃墓成為中華民族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那麼在古老的南社村,人們的喪葬習俗是怎樣的呢?· 第一問:喪葬風俗中, 「上三下二」的壽衣代表了什麼?在南社,女性的壽衣早在結婚的時候已經準備了,當中又有怎樣的寓意?一段離奇的「死而復生」往事又是怎樣發生的呢?· 人至將死,兒子便將壽衣取出,為死者穿上。因為人死去的時間過長,屍體就會僵硬。穿壽衣不好穿,那就只好請「癩濕婆」幫忙(癩濕婆:土話,意思為臟婆子)。而請「癩濕婆」則是村民們不願意的,正所謂「有兒何必求人」呢!若兒子年幼,則由家人代勞,而兒子也要禮制上拿著壽衣。如果沒有兒子,就只能由家人或者親戚來完成穿壽衣的禮製程序了。當官者則將當官時的服巾(服巾:帽子)戴上。平民百姓則無需戴帽子。

在莞城買的壽衣是五件的與南社人說的三件有點不同· 東莞人覺得,褲腰帶有「帶走」的意思,人去世了,不要帶走其他人,所以在死者的身上是不能用褲帶和腰帶的。舊時高壽之人臨終之前解下的褲腰帶據說是個寶貝。這條褲腰帶不用洗也不用裁,用來扎到嬰孩的身上有保佑其快高長大的說法。更有甚者,有的小孩受了驚嚇,父母則以此褲腰帶與銀器煲水喂以孩子,據說能定驚。

褲子上果然是沒有腰帶的· 壽衣為「上三下二」意思是說衣服有三件,褲子有兩條,寓意五行。壽衣的顏色以黑色、靛藍、白色為主。在南社,女性出嫁的時候裡面穿白衣,外面罩黑衣。拜堂前,黑白衣裳脫下壓在箱底,換上紅色衣服拜堂。待公婆壽終時穿上白色的衣服為其守孝。待自己正寢時,則穿上黑色的衣服。人們認為,穿上出嫁時的黑衣正寢,來生還能見到自己的父母。據說穿了紅色壽衣的人死了之後將化為厲鬼,故而壽衣的顏色切忌紅色。人們認為,死者行的是「白路」,故而壽衣最外面一件必當為白色。而孝男孝女們也要穿上白衣白褲白鞋,以麻繩束之,有錢人家還要外披「綁仔衫」(綁仔衫:黃麻編的衣服)這就是所謂的「披麻戴孝」。如今,有些服裝設計師大膽地將類似綁仔衫或麻繩一樣的裝飾點綴在衣服上,其實這樣的服裝在以前是非常忌諱的。

香港著名導演王天林先生葬禮上,孝男孝女們穿著孝服.jpg· 南社謝先生(82歲): 我六十多歲的時候見過我們村有一個人穿上壽衣之後卻「死而復活」的怪事。那天我剛好喝早茶回來,走到學校那裡。聽到有人說,阿乜名去世了!我便到他家看看。阿乜名已經七十多歲了,平時以獵鳥為生。我到了他家,看到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阿乜名。我們都覺得他快不行了,於是大家七手八腳地為他穿好了壽衣等八里佬來為他裝束。

謝先生說,當年他就在這附近聽說阿乜名去世了,邊趕緊去看看· 中午我回家吃過飯後,又來到了阿乜名家。進他房間一看,只見阿乜名居然坐起來扇扇子!我馬上將大家喊了過來,一問,才知道他居然又活過來了!於是趕緊給他脫下壽衣。· 第二天,阿乜名又到山裡獵鳥去了!及至一個禮拜後才真真正正去世。

獵人阿乜名死而復生,給大家留下了茶餘飯後常常說道的話題(圖片來源:百度圖庫)· 第二問:老莞人忌諱說「買水」,到底源於當地何種風俗?什麼叫「買早水」?「大悲咒水」又是怎樣的一回事呢?· 「買水」即「買天水」。在南社村,「買水」指大殮之日,孝子著赤腳,一手執綁了元寶的蒲扇,一手端小瓦罐率領家人沿街痛哭,行至埗頭,即彎身用蒲扇向水中扇三下,然後將三個小錢和蒲扇扔入水中,再用瓦罐裝水,端回家中為遺體洗臉。因為所有白事都不是好事,人們為了講究好意頭故認為水不能白拿,所有辦喪事的物件不能贈送,必須要用「真金白銀」買回來。

上圖左邊白衣站立者手裡的瓦罐和蒲扇正是用於買水的(圖片來源:百度圖庫)· 一般來說,未曾上壽的死者只能到附近的小河涌或者從沙井那裡買水。對於上壽(60歲以上)或者有功名者,則要走到江河上買水。而有錢的大戶人家,還要「買早水」。買早水意思是買還沒天亮就到外面買水,據說這樣的水才潔凈。據說謝遇奇過世時,他的兒子就是到石龍東江邊上買早水的。

上壽或是有功名者要到大江邊上買水· 若家中無兒、無孫、無侄,則請用「道力」化道符請「大悲咒水」了。據說人的一生只能當兩次孝子,一次為父親一次為母親。在舊時也有專門替人當孝子的職業。· 話說在清朝嘉慶年間,廣州光孝寺附近有一富戶人家,老人家去世時兒子不在身邊,到了發喪時,無人扮演孝子的角色,很多禮節無法進行,在族人中找子侄代替,別的事大家都答應,無獨充當孝子這個角色誰都不願做。老人家的遺孀一時想不開,偷偷跑到光孝寺附近的一棵樹下準備尋短見,正在這時,在樹後睡覺的一個乞丐被驚醒了!乞丐嚇得連忙將老人家救了下來,並問:「阿婆,什麼事值得您去尋死啊?」當阿婆將夫死子別無法安葬丈夫的事告訴乞丐時,乞丐哈哈一笑,說:「原來這點小事,這好辦,我無爹無娘,我去幫您扮孝子,您到時給口飯吃就行。」老太太疑惑地看了這個乞丐半天,把他帶回了家,老爺子的喪禮終於按常歸舉行了,出殯的前一天晚上,乞丐帶上孝子帽,穿上孝子服,拿著老太太給的幾枚銅錢,在鑼鼓的伴送下來到江邊買水,當晚守靈,第二天出殯時帶上孝竹,與送殯的隊伍一起將棺材送至埋藏地。禮成之後,老太太問乞丐有什麼要求,乞丐說:「我只是演了一齣戲罷了,我還去討飯去。」老太太過意不去,就塞給他幾兩銀子,以作酬謝。後來,老太太的兒子從海外回來,再去找這個乞丐時,已不見其蹤影。從此以後,凡有人去世後孝子不在身邊或無孝子的人家,每舉辦喪事,就主動上街找那些願意充當孝子換口飯吃的乞丐充當孝子,因為主家往往有小費相送,後來有些家境困難的窮人也加入這個行列,使之漸漸成為一門職業。·

有些無父無母的可憐人充當孝子還口飯吃(圖片來源:百度圖庫)· 一直以來,東莞人都忌諱說「買水」。 在瓶裝水剛推出的時候,很多外來的朋友不明就裡,他們會百無禁忌地說「買水」,東莞人一聽就要來氣,他們會一邊「呸、呸!」地吐口水一邊忙不迭地講「大吉利是!」外來的朋友如果此時還不知趣,矛盾難免要發生。·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曾見一外地來的朋友到一士多店問老闆娘:「有沒有水買?」老闆娘白了他一眼,揚了揚手,說:「去去去,買水到別處!」「那不是有嗎?」「沒有!沒有!」看著老闆娘怒氣沖沖的樣子,外地人如何知曉,他如果問老闆娘:「有沒有益力買?」或者說「有沒有XX(牌子)買?」那麼這個小矛盾就不會發生了。· 第三問:「詐屍」是怎樣的一回事?傳說中,黃泉路上是黑暗無邊的,活著的人又是如何為死者指明方向的呢? 水至家中,放於死者床頭,等以奚錢、元寶蘸水為死者凈臉。口中念念有詞。禮畢,用木板或門板置於大廳地上,鋪上凈色被子,此被稱作「下被」。將死者頭朝內腳朝外躺於下被之上,蓋上白色被單,此白色被單稱為「上被」。上被一直蓋到臉上,將臉蓋住。

上被蓋於遺體之上,連遺容一起蓋過· 南社處於蛇蟲鼠蟻常常出沒的南越之地,人們為了不讓這些蛇蟲鼠蟻爬咬屍體,或者防止「詐屍」,孝男孝女們在屍體旁邊鋪上幾捆稻草,人窩在稻草上面。他們每夜都在遺體旁邊伴守,直到遺體大殮入棺為止。舊時守靈的女性還會唱哭喪歌。其聲之悲切,聞著無不容。歌詞屬於即興創作,大致意思是緬懷死者生前往事,告誡後人。

電影《繡花鞋》中守靈劇照.· 何謂「詐屍」?我們百度「詐屍」發現有這麼一段解釋:古人稱:人死時有時胸中還殘留一口氣,如果被貓鼠什麼沖了就會假復活,即平常說的詐屍。但是這一口氣完全不能支撐起生命,只會讓復活的屍體野獸般的亂追咬,最後那口氣累出來倒地,才算徹底死了。

巴西整人節中,演員在電梯內假扮詐屍.jpg· 已故的溫姓老婆婆曾經給我們講過一個她年輕的時候的故事。那是溫婆婆年輕的時候,有一天,隔壁的一個女人死了。家裡人便給她裝扮好,準備入殮。突然,一隻貓從她身上跳過。這女人輕輕地「哎」了一聲,然後坐了起來。「詐屍啦!」家裡人一邊叫一邊嚇得連忙躲了起來。· 這女人睜開眼睛向四周看了看,叫了幾聲家裡人,卻沒人敢應她。於是起床將衣服換下然後挑著水桶到井頭打水。女人的丈夫看了老半天,覺得她不像詐屍,便壯著膽子走出來問道:「你到底是人還是鬼?」答曰:「人!」「何以見得?」「你看我是有腳的!你再摸摸下巴……」男人看了看女人的腳,果然腳跟著地,他輕輕摸了一下她的下巴,道:「果然有下巴!現在正好有太陽,你隨我到外面來。」女人跟了過去,「果然有影子!大家都出來吧,她是人!」· 當家人問女人何以復活的時候,女人說,她像做夢一樣走在一條黑暗的道路上。前面只有一丁點燈光,也不知道從哪裡來的力量驅使她要走到燈光那裡。燈光忽明忽暗,路又遠又長,好像怎麼也無法到達一樣。女人一生氣,心裡想,我幹嘛要往前走,不走了,我回去!於是轉身掉頭走。就這樣,女人就活過來了。曾經問過溫婆婆,女人看到的那盞燈是腳尾燈嗎?溫婆婆笑而不語。也許這世界上根本沒有鬼神一說?

遠處只有一點燈光,是甩頭往回走還是繼續向前?·人們在守夜的時候要不停地為死者燒金銀紙,這些金銀紙是「買路錢」。用於賄賂帶死者走的公差。有好事者說,要是此時不給錢,這些公差就會對死者拳打腳踢了。死者的頭下要枕的那一條金銀紙才是屬於死者的。一條金銀紙則大約3000到5000張不等的金銀紙捆綁在一起。這條金銀紙是要留在死者做「百日」的時候才燒掉。· 傳說人去世之後並不知道自己已經去世。到了第一百天,他會到河裡洗手,發現手指甲沒有了,於是便知道自己已經去世,變成了鬼魂。此時燒之前下去他就可以領受到了。

傳說中的鬼是沒有手指甲的……(圖片來源:百度圖庫)· 在傳統觀念中,黃泉路上是黑暗的,所以遺體的腳後面點上一盞油燈。這盞燈叫腳尾燈。點上腳尾燈,便可以讓死者上路的時候看到路。哭聲讓死者知道路的方向,以免掉進「鬼仔嶺」。據說要是掉進鬼仔嶺就得當鬼仔,受盡大鬼的凌辱折磨,不得超生了。· 點腳尾燈是有講究的,只能點一條燈草,而且要及時用竹籤將燈草撥起,不能讓燈滅了。如果死者有子女先於死者而亡,則燒子女之衣草,讓他們為死者帶路。·

為親人點一盞腳尾燈,讓親人一路走好 第四問:透視莞俗中遺體入殮的幾種方法,你是否會毛骨悚然? 親戚朋友接到報喪後,便紛紛到死者家弔唁送喪。他們以白紙包一包錢給喪主。這包錢稱為「寶燭錢」,錢多錢少都無所謂。· 下葬這天,喪主便在家煮了一大鍋糯米飯,這些飯稱為:「壽飯」。· 我們在《水韻漳澎》一文中曾經寫道過關於熱心公益的村民陳冠傑先生的一段回憶:「……這天,剛好羅根笑又來了,我就跟著她去看『鬼梁』。『鬼梁』是舊時漳澎人對棺材的稱呼。當時羅根已經死去兩天了,被子也已經被拉了出來。棺材袋在這邊,棺材在那邊。(接著,陳冠傑一邊模仿起仵作佬搬運屍體的過程一邊繼續說道)只見那個仵作佬在棺材袋的這邊拿了一條布帶打上結,然後一頭吊住死人的頭,一頭斜掛在自己的肩上,雙手抱起屍體的腳,只聽得『咔!』的一聲!為什麼會有咔的一聲呢?因為屍體已經僵硬了,咔的一聲是骨頭的聲音。然後慢慢地轉身,『嘭』的一聲放進身後這邊的棺材裡……」

熱心公益事業的陳冠傑先生為我們講述兒時故事的時候提到了當地的喪葬風俗· 那麼,南社習俗中斂葬是否也一樣呢?· 南社村民謝先生(78歲)· 我們這邊通常是幾個人提起屍體下面的下被被角,將屍體放進棺材。· 南社村民謝承運(82歲):· 舊時我們南社也有用三道帶的,三道帶即是三條麻繩分別將頭、腰、腳三個部位固定,然後再放進棺材。· 遺體從屋裡被抬了出來,孝男孝女一般每兩人舉一個窩箕,跟著屍體從裡面移步到外面。遺體躺在棺材內,腦後枕著瓦片。棺木蓋上了蓋板。移到一空地上,用兩張長條凳架起。

棺木被移到一空地上,用兩張長板凳架起· 喃嘸佬念著經文咒語,揮著鈴鐺主持祭奠儀式。兒女家人輪流捧壽飯捧入兩個陶瓷罈子里。剩下的可由女眷們用簸箕裝回家吃。在哭聲中,親友們圍著棺材逆時針走三圈,追思緬懷死者。

壽飯裝入類似這樣的陶瓷罈子中,隨棺材一起埋到墓穴里· 禮畢,喃嘸佬一人在前,四個或八個吹鼓手跟著喃嘸佬。吹鼓手奏的是《過洋樂》。《過洋樂》並不悲哀低沉,而是雄壯響亮。· 第五問:在葬禮中吹奏的《過洋樂》並不悲哀低沉,而是雄壯而響亮,當中有著怎樣的故事呢?下葬時為何偶有婦人以衣服兜墳上泥回家?· 為什麼會選《過洋樂》作為哀樂呢?這得從南宋年間說起,當時的東莞篁村白馬人李用(字叔大,號竹隱)潛心研讀周敦頤、程顥、程頤諸人的著作近三十載,深得理學精髓,桃李滿天下。其著作《論語解》,深入淺出地闡明周、程理學深奧的意旨,追溯儒家學說的根源,對書中詞語解釋得清楚明白,便於人們講解誦讀和學者傳授。

白馬的李氏大宗祠已經重建多年,人們是否還會偶爾在茶餘飯後談起「夫子」李用?· 1276年,竹隱公以古稀高齡隻身東渡日本,遠涉重洋,擬向日本乞師出擊元朝北方,以牽制元軍,緩解南宋危局。可惜其乞師抗元的遊說未能成功,而南宋不久即被元朝滅亡。竹隱公無以為家,且不甘事元,便在日本以《論語》、《詩經》、《尚書》等授徒,以儒學教化當時尚屬蠻荒的日本人。因其化被功深,日本人尊稱其為「夫子」。· 竹隱公81歲時逝世(元朝初年),日本人如喪考妣,異常悲痛。其國王特命衛隊數人、宮庭樂隊數人以帝王之禮將其棺槨護送歸國,「以鼓吹一部,送喪返里」。因途中要過洋,日本水手頂風劈浪,划船必須儘力,只能用雄壯歌曲。對此,明東莞詩人陳靖吉《昔人詠俗詩》中有「簫鼓不知哀樂事,衣冠難辯吉凶人。」的詩句。· 至今,東莞民間舉辦喪事,都是奏這首哀樂送葬的。

東莞民間辦喪事,吹奏的是雄壯響亮的《過洋樂》· 擔幡,指出殯當日孝子手執一棍,棍端綁有白色布條隨風飛揚,謂之幡,由死者的長子嫡孫提著,代表引領亡靈升 天,所以又叫引魂幡。在南社,吹鼓手的後面由死者的大女婿或請人擔幡,擔幡者在棺材前面撒放奚錢、旺生錢開路,同時讓死者認住這些紙錢,認得回家的路。· 由女兒用竹籮裝著壽飯,挑著跟在棺材的後面。孝子持喪棍披麻戴孝率領家人及送殯者緊跟棺材後面。遇橋就跪下,一直送到山上。山上早已有「八里佬」(仵作)幫忙挖好了一個足以放下一口棺材的大土坑。喃嘸佬高呼「眾人擰轉面!」送葬者則背過臉去,棺材放進墓穴,所有送葬者手捧一撮土入穴內。此時,沾滿了泥土的手不能拍,只能到附近的草叢中擦拭。墓穴慢慢地被泥土填埋,攏起一個長形的墳堆,眾人在墳前再哭祭一番。

親人即將長眠於地下,掬一捧黃土,撒向冰冷的墓穴,寄託千千萬萬縷哀思……· 偶有生不出孩子的女人就會到一些長壽多子的死者墳前趁著捧泥的時候偷偷地用衣服兜了一捧泥回家,放到自己的床底下。據說這樣就能生出孩子。· 第六問:出殯後喪主給送葬者分發的東西有怎樣的寓意?送葬者返回時要沿路拆一段樹枝,這到底又是為什麼呢?在喪葬習俗中何謂「一路英雄」?· 安裝完畢,喪主在山上給送殯者糖果、毛巾和「長壽錢」以及一段紅頭繩。給紅頭繩是為對方掛紅,意思是喪主希望對方從此好運。給糖,意思是從此甜蜜吉祥。· 從山上返回,所有人都要折一段樹枝,沿著來時的路走回死者家,並將樹枝放到死者家門口。喪主給的糖果可以馬上吃掉,毛巾要在外面洗一下,長壽錢給小孩買糖果。當天晚上到喪主中吃壽飯。做飯時不能炒菜,吃飯時不能端菜到桌上吃,而是要將飯菜置於窩箕(竹匾),人們蹲在竹匾前端碗吃飯。· 葬禮的第二天要「還山「。孝男孝女們要在天亮之前準備好雞、鵝、豬等祭品到新墳拜祭。沿途不能與人打招呼,祭拜完徑直回家。死者的家中設置靈堂,香燭長明,孝子們每隔七天哭祭一次,連續七七四十九天。稱為 「做七」。 親人死後頭七天為「頭七」,現在許多地方的人就在親人死後立即打齋;「二七」之期送「火種」、「走馬燈」意為使「亡靈」在陰間作取火和照明指路之用;之後「三七」之期不管「打齋」與否,凡出嫁的女兒及三親六戚都得來參加祭奠活動,燒紙錢及用用紙、竹糊制的物品(汽車、房子、電視、手機、童男童女等等)給逝世的親人。

做七打齋(圖片來源:百度圖庫)· 到一百天的時候要「做百日」。傳說這一天是死者發現自己已經變成鬼魂的一天,所以要穿上鬼衣。家人就會在這一天將死者去世時枕在腦後的金銀紙拿出來,和一些紙糊的衣服一起燒給死者。有的有錢人家也會在這天給死者打齋。打齋是為表示對逝世的親人的思念及尊敬,為他(她)念佛祝禱招魂,希望逝世的親人在陰間路上一路好走,在西方凈土活得自在。打齋儀式有:一是招魂,二是哭靈,三是帶魂魄順利通過陰槽地府,四是祭奠,五是給逝世的親人送東西等等。· 其實,全國各地都有打齋的俗例。打齋持續時間各地有所不同。據說解放前打齋儀式有持續近半個月的。如今,許多地方將這一習俗都簡化了。· 到了死者去世一周年,死者家裡還會為死者「做英雄」。做英雄意思是將一切喪事撤除了,從此「一路英雄」。聽南社村的老人說,「做英雄」這一天,喃嘸佬為喪家主持祭拜儀式後會給喪家一副對聯,但是其中寫的什麼內容大家都不大清楚了。· 黎先生(殯葬工作者): 其實在「喃嘸佬」這個行業中,是各師各法的。在莞城,很多喃嘸佬在「做英雄」祭拜儀式後給喪家的是一條紅布,上面寫著「一路英雄」。如今,人們把這些繁文縟節簡化了,一般在火化的當天就連「百日」、「英雄」一起做完。· 無論鄉間的做法有怎樣的不同,但是「做英雄」撤除喪事,從此好運的習俗在南社、在東莞都是存在的。

如今,人們的喪葬習俗從簡了,所有的事宜都在殯儀館完成的(圖片來源:百度圖庫)· 第七問:家中遇到喪事有哪些禁忌?· 如果死者的家中有外不能及時趕到送終的子女,則要從村口脫鞋跪爬回家,並由一長者執杖輕打,責其不孝,以息亡魂。未婚的男女死亡,則不需要點腳燈,也不用擔幡買水等儀式。無論如何,家裡有人去世都是不吉利的,所以死者的家屬在死者去世後一個月不能進入別人家。到了當年過年的時候,既不能給人派利是,也不能收別人的利是。· 總之,喪葬文化過程中的所有活動和實物中也都是有「含義」的,它們分別表達了人們對生命的熱愛,追求生命的永恆,不忘先人恩德的報恩心理等。殯葬是生者按照自己對人生、生命的理解所創造的,它的最終目的仍是生者。因而殯葬文化本質上是一種特殊的生存文化。(未完,待續)溫馨提示: 【麒麟合創】系列皆為原創作品,轉載請與作者聯繫,謝謝!相關鏈接:1、南社,小樓深巷的千年畫軸——東莞文化發現之旅之走進茶山南社(一)http://bbs.sun0769.com/viewthread.php?bfid=30&tid=1100957&extra=page%3D12、南社,小樓深巷的千年畫軸——東莞文化發現之旅之走進茶山南社(二)http://bbs.sun0769.com/viewthread.php?bfid=30&tid=1102921&extra=page%3D13、 解秘南社千年古村——東莞文化發現之旅之走進茶山南社(三)http://bbs.sun0769.com/viewthread.php?bfid=30&tid=1104925&extra=page%3D14、南社明代遺存古圍牆(上)——東莞文化發現之旅之走進茶山南社(四)http://bbs.sun0769.com/viewthread.php?bfid=30&tid=1107477&extra=page%3D15、第三章 南社明代遺存古圍牆(下)——東莞文化發現之旅之走進茶山南社(四)http://bbs.sun0769.com/viewthread.php?bfid=30&tid=1108468&extra=page%3D16、第四章 晴耕雨讀的書香南社(上)——東莞文化發現之旅之走進茶山南社(五)[url=http://bbs.sun0769.com/viewthread.php?bfid=30&tid=1110238&extra=page%3D1]http://bbs.sun0769.com/viewthread.php?bfid=30&tid=1110238&extra=page%3D1[/url]7、第四章 晴耕雨讀的書香南社(下)——東莞文化發現之旅之走進茶山南社(五)http://bbs.sun0769.com/viewthread.php?bfid=30&tid=1112015&extra=page%3D18、第五章 暗藏玄機的深巷古井(二)——東莞文化發現之旅之走進茶山南社(七)http://bbs.sun0769.com/viewthread.php?bfid=30&tid=1116885&extra=page%3D1 9、 第五章 暗藏玄機的深巷古井(三)——東莞文化發現之旅之走進茶山南社(八)http://bbs.sun0769.com/viewthread.php?bfid=30&tid=1120157&extra=page%3D110、第五章 暗藏玄機的深巷古井(四)——東莞文化發現之旅之走進茶山南社(九)http://bbs.sun0769.com/viewthread.php?bfid=30&tid=1121688&extra=page%3D111、第五章 暗藏玄機的深巷古井(五)——東莞文化發現之旅之走進茶山南社(十)http://bbs.sun0769.com/viewthread.php?bfid=30&tid=1123507&extra=page%3D112、第六章 南社廟宇,撲朔迷離的文化信仰——東莞文化發現之旅之走進茶山南社(十一)http://bbs.sun0769.com/viewthread.php?bfid=30&tid=1125130&extra=page%3D113、游南社廟宇,聽民間傳說——東莞文化發現之旅之走進茶山南社(十二)http://bbs.sun0769.com/viewthread.php?bfid=30&tid=1126730&extra=page%3D114、武帝廟,折射崇文尚武的精神——東莞文化發現之旅之走進茶山南社(十三)http://bbs.sun0769.com/viewthread.php?bfid=30&tid=1128506&extra=page%3D215、第七章 以血緣為紐帶的南社宗祠文化——東莞文化發現之旅之走進茶山南社(十四)http://bbs.sun0769.com/viewthread.php?bfid=30&tid=1130288&extra=page%3D116、嶺南建築經典之作——謝氏大宗祠——東莞文化發現之旅之走進茶山南社(十五)http://bbs.sun0769.com/viewthread.php?bfid=30&tid=1132857&extra=page%3D117、百歲坊,東莞唯一的坊祠合一建築——東莞文化發現之旅走進茶山南社(十六)http://bbs.sun0769.com/viewthread.php?bfid=30&tid=1135149&extra=page%3D118、源,眾里尋她千百度——東莞文化發現之旅走進茶山南社(十七)http://bbs.sun0769.com/viewthread.php?bfid=30&tid=1136870&extra=page%3D119、謝家寶樹,百世其昌的傳承——東莞文化發現之旅走進茶山南社(十八)http://bbs.sun0769.com/viewthread.php?bfid=30&tid=1139447&extra=page%3D120、清代建築群的標本——東莞文化發現之旅走進茶山南社(十九)http://bbs.sun0769.com/viewthread.php?bfid=30&tid=1141824&extra=page%3D221、武進士,英勇睿智俊朗偉岸的南社男兒——東莞文化發現之旅走進茶山南社(二十)http://bbs.sun0769.com/viewthread.php?bfid=30&tid=1147991&extra=page%3D122、建威將軍,南社人的驕傲——東莞文化發現之旅走進茶山南社(二十一)http://bbs.sun0769.com/viewthread.php?bfid=30&tid=1149658&extra=page%3D1%26amp%3Bfilter%3Dtype%26amp%3Btypeid%3D49823謝遇奇家廟,嶺南建築的代表——東莞文化發現之旅走進茶山南社(二十二)http://bbs.sun0769.com/viewthread.php?bfid=30&tid=1151957&extra=page%3D124、第八章 南社,百年好合的吉祥地——東莞文化發現之旅走進茶山南社(二十三)http://bbs.sun0769.com/viewthread.php?bfid=30&tid=1153288&extra=page%3D125、 第八章 南社,百年好合的吉祥地——東莞文化發現之旅走進茶山南社(二十四)http://bbs.sun0769.com/viewthread.php?tid=115785226、南社,歌韻婚俗——東莞文化發現之旅走進茶山南社(二十五)http://bbs.sun0769.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59997&fromuid=65316327、 第九章 明風清俗說南社——東莞文化發現之旅走進茶山南社(二十六)http://bbs.sun0769.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97985&fromuid=65316328、第九章 明風清俗說南社——東莞文化發現之旅走進茶山南社(二十七)http://bbs.sun0769.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99046&fromuid=65316329、第九章南社燈酒,麟趾呈祥——東莞文化發現之旅走進茶山南社(二十八)http://bbs.sun0769.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00228&fromuid=653163
推薦閱讀:

單純補鈣不能治療兒童缺鈣
653.與喵共舞324~輸液
520.與喵共舞263~開始記錄日程
流傳千年的小兒童限十六關煞(寧可信其有)
706.與喵共舞348~周末跳舞學琴

TAG:圖片 | 兒童 | 文化 | 發現 | 東莞 | 永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