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轉] 胖補氣 瘦補血2

第二節 養生秘訣:心平氣和(1)什麼是心平?一杯水你不停地攪動,沉澱物上下翻滾,水就會變得渾濁。你不攪動了,水靜了下來,雜質慢慢沉入杯底,水就變得清澈起來。心平就是心要像水一樣平靜不動。什麼是氣和?氣和就是氣的運行和諧順暢,該升的升,該降的降。一個人只有心平了之後,氣才能和。一天,北京一位姓王的局長來找我,見面就說:「胡教授,快幫幫我吧!我都快崩潰了!」這位王局長人很胖,面容疲憊,雙眼布滿了血絲。「不要著急,坐下慢慢說。」他坐下後對我說:「快半年了,頭一直昏昏沉沉的,有時眼睛發花,頭、脖子、後背也都硬邦邦的,跑了不少醫院,積水潭醫院也去了,拍了一大堆片子,也沒查出原因,醫生告訴我沒病,但為什麼這麼難受呢?」我問他血壓高嗎?他說不高。我又問他:「你患這個病之前,是不是有什麼事不順心,經常發火?」他回憶了一會兒說:「你不問,我倒忘了。半年前,一封匿名信寫到了上級紀委,說我受賄,我白天夜裡地干,沒想到有小人在後面放冷箭,這能不讓人生氣嗎?」說起這件事,他仍按捺不住怒火。他突然停頓下來問了一句:「胡教授,我這病與發火有什麼關係呢?」我說:「不僅有關係,而且關係還很大。」一個健康的人,體內氣的運動一定是順暢的。如果氣的運動不順暢了,身體就會感到難受。影響氣的運動的因素很多,不過最直接的莫過於自己的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古人總結為:「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怒則氣上,意思是說,經常發怒會改變氣的運行方向,人體內的氣是按照水升火降原則運行的,發怒之後,氣就會停留在上部,古人形容這一狀態為怒髮衝冠。氣滯留在上部之後,心火就不能下降,心火不能下降,下面的腎水就不能上承,腎屬水,肝屬木,肝木沒有腎水的滋潤,水不涵木,肝陽就會亢盛,這時人自然就會昏昏沉沉的。王局長就是這種情況,他是典型的肝陽上亢,如果不及時調整,很快就會患上高血壓。這位局長聽完我的話之後,立刻高興了起來:「胡教授,太好了,說實話,剛開始別人向我介紹你時,我還不相信,現在聽你這麼一說,我感覺真找對人了,你就給我開藥吧。」

王局長一聽,大驚失色。我連忙解釋說:「我的意思是,你的病僅僅靠葯是不行的,主要還是要調整心態,少生氣。」於是,我將我寫的《將中醫進行到底》送給了他。許多病僅僅靠葯是治不好的,必須調整心態,心態平和了,氣的運行就會順暢,病自然就好了。一些人的心態調整不好,關鍵是想不透、看不開。對於這樣的病人,我常開的藥方就是:《莊子》一部,細讀,主葯則為《逍遙遊》。我非常喜歡莊子的《逍遙遊》,一隻小鳥,看見一棵樹,會覺得很高,看見一個小池塘,會覺得很大,因為小鳥的眼界很低很窄。如果將眼光放高遠一些,就像那隻鯤鵬,直上青天,一飛就是十萬八千里,那麼,你還會在乎那些樹和池塘嗎?人也是這樣,如果你用金錢和官位的砝碼來稱自己,你就會看不透想不開;如果你用生與死的砝碼來稱自己,身外的一切皆不重要了。許多人參加別人的追悼會時,一下就想明白了,什麼功名利祿,什麼官位美色,這一切的一切與生命相比都無足輕重。為什麼這時的人會如此清醒呢?因為此時此刻,他是用生與死的砝碼稱自己,他站得很高,看得很遠,就像那隻鯤鵬。但追悼會一結束,一投身到現實的工作和生活之中,許多人又開始追名逐利,斤斤計較起來。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又變成了一隻小小鳥。一個人站不高看不遠,一丁點小事就會攪得他坐立不安,整天不是怒就是悲,不是憂就是恐,不是驚就是思,這樣一來,體內之氣亂成了一團,身體怎能安康。《黃帝內經》中有這樣兩句話:「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現在健康領域十分熱鬧,今天有人勸你吃素,明天就有人勸你吃肉。似乎都有道理。誠然,我們見過吃素的長壽老人,也見過吃肉的長壽老人,但我沒見過一個斤斤計較心胸狹窄的人能長壽。人的心胸開闊了,把一切都看得很淡,他身體內的氣就會順暢,這樣的人「真氣從之」,怎麼會生病呢?因此,要想健康長壽,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眼界,看淡一切功名利祿。一次,李連杰在坐飛機時,突遇險境,飛機上下顛簸,機艙內驚叫聲和哭喊聲混雜一片,李連杰雖為武功高手,內心也萬分恐懼。然而,就在這時,他卻看到座位旁的一位女士神態自若,毫不驚慌,李連杰非常奇怪。等到飛機脫險之後,他問:「你難道不害怕嗎?」女士回答道:「這世界上很多東西都是空的,你看穿了,也就無所謂了。」李連杰對她佩服得五體投地,不久便隨這位女士皈依佛門,並成立了壹基金。所以,一個人將很多事情看穿了,就能做到恬淡虛無;人做到了恬淡虛無,真氣就會順暢;真氣順暢,人就會百病不生,健康長壽。

第三節 養生秘訣:心平氣和(2)成都一位老人在公園裡打麻將,一個上午手氣都不好。到了中午,終於等來一手好牌,只差一個九條,就清一色了。別說,老人的運氣還真不錯,唯一一個九條硬是讓老人給摸了起來,老人激動不已,誰知樂極生悲,就在這時,老人突然心臟病發作,摔倒在了椅子上,手裡仍緊攥著那個九條。這個事例再次證明:任何情緒一旦過度,都會影響氣的運行。憤怒的情緒會讓氣往上涌。激動興奮的情緒會讓氣的運行渙散,成都那位老人就是這樣,高興過了頭,氣往外散,疾病就發作了,中醫稱這類現象為「喜傷心」。悲傷的情緒會讓氣的運行消沉,《黃帝內經》說:「悲則心系急,肺布葉舉,而上焦不通,榮衛不散,熱氣在中,故氣消矣。」人悲傷的時候肺葉會張開,心跳會加速,人就容易抽泣,但此時心肺之氣受阻,熱氣不能散發,氣便消沉了下來。《紅樓夢》中的林妹妹就是這樣。恐懼會讓人的氣往下走。人一恐懼,氣就會向下運行,腎在身體的下部,氣一下子都集中在了下部,腎一時怎麼承受得住,腎氣不固,人就會出現小便失禁、遺精、滑泄等癥狀。人們常說嚇得你尿褲子,就是這個道理。驚慌會讓人的氣四處亂走。驚慌時,人常常會六神無主,這是因為此時身體內的氣亂了,身體內的氣本來是按照「水升火降」規律進行的,心火下降,腎水上承,肺氣下降,肝氣上升,胃氣下降,脾氣上升…… 然而,人一驚慌,氣就會亂作一團,這就像一群兔子在草地上安閑地吃草,一看見人來了,它們便四面八方亂躥,人的氣亂了,六神自然會無主。憂思會讓人氣結。氣結,實際上就是氣滯。《黃帝內經》說:「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悟,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矣。」一個人總是憂慮,為瑣事煩惱,神就會凝於事,氣就會聚於某一處而不行,憂思便會成疾。中醫說「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思過了頭,脾氣就會鬱結,這時人常常會茶飯不思、胸脹肋痛,除此之外,憂思還會傷胃,氣滯留在了胃裡,胃氣不暢,人就容易消化不良,患上胃病。前不久,日本前首相因醜聞不斷而住進了醫院,醫院說安倍晉三患上了胃病。我一聽到這一新聞就樂了,你們看中醫是不是很准呀!安倍晉三首先整日為醜聞而憂思,中醫說憂思傷脾胃,這不,安倍晉三就患上了胃病。其實,很多人的脾胃之病,都是因為憂思過度引起的。現在,許多人都將疾病的原因歸咎於外在的病毒,生怕沾染上,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摸,其實,我們最應該注意的是身體內的病毒,當憂思、悲傷和恐懼成為習慣時,疾病就離我們不遠了。無論外界如何騷動,能保持內心平靜的人,也就遠離了疾病,這便是《黃帝內經》說的:「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養生沒有別的秘訣,關鍵就是要想得通,想得越通,活得越長,不哀悼過去,不擔心將來,用真誠和智慧之心好好活在當下。人是理性的,也是感性的,沒有七情六慾,人就不能稱之為人,沒有理性,人也不能稱之為人。我十分推崇古人的一句話,叫「以理節情」,就是用理性的態度來對待感情,可以喜,可以悲,可以怒,可以思,但是要有一個度,只有做到了這樣,人才能獲得長期的健康。第四節 仁者壽中國有句老話,叫仁者壽。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什麼是仁者呢?孔子說:「仁者,愛人。」又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意思是,仁者要有愛心,要寬宏大量,不要斤斤計較;自己不願做的,就不要讓別人去做,自己想要做的,要先讓別人去做。一句話,仁就是忠恕,就是要像對待自己一樣對待別人。具體地說,仁者要有三顆心:一顆善良之心,一顆慈悲之心,一顆寬容之心。擁有了這三顆心,你就稱得上仁者,這樣的人就會健康長壽。記得上個世紀50年代,我還在上海時,單位分傢具,一位老醫生因德高望重,分到了一套紅木傢具,而一位行政幹部分到了一套普通傢具。行政幹部對老醫生說:「您歲數大了不方便,我幫您把傢具送回家吧!」老醫生同意了,但誰知下班後回到家中一看,家裡擺放著一套普通傢具,那套紅木傢具卻被行政幹部掉包拉回了自己家,全家人義憤填膺,要去找行政幹部評理,老醫生卻淡淡說了一句:「算了吧,身外之物,不要太計較。」很快,這件事便在醫院內傳開了。當時,我還年輕,聽說這件事後,很不理解,認為老醫生太窩囊,自己以後千萬不能像他那樣被人欺負。一晃幾十年過去了,現在我對老醫生的做法深有體會了。老醫生是位真正的仁者,仁者註定會有好報。老醫生因擁有善良、寬容和慈悲之心,一生沒有大病,活到了101歲,而那位行政幹部不到50歲就病死了。天道就是這樣,人太算計了,天就會放棄你,人不算計,天則會助你,這就是仁者壽。如果你去過香港的淺水灣,就會發現岸邊有一座兩三丈長的小橋,叫仁壽橋,橋身的側面書寫著三個字:仁者壽。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這座橋每天的人都絡繹不絕,不少乞丐在橋的附近行乞,而來到此處的人,大多數都樂意施捨。行乞之人得到恩惠,臉上總是掛有笑容,而施捨的人,臉上也總是有一種平和、寬容、滿足的表情。很多人在橋上走來走去不願意離去。向人打聽了才明白,原來這橋還有一個非常吸引人的傳說:只要懷著向善之心走過此橋,可增壽三年。其實,這並不是傳說,而是事實。善是萬病之葯,善是養生之本,善心就像柔和的水,養育人的五臟六腑,讓全身的氣血達到平衡。善能讓人的心胸寬廣,善能讓人的心態平和,善能讓人遠離七情六慾。人善心靜,養血益氣。一個人真正地做到了向善,他體內的氣就會運行通暢,疾病就會遠離他。很多人都是這樣,自己有了疾病,吃藥不管用,於是便一心向善,幾年之後,病便慢慢地好了。但我說的向善,一定是真心向善,而不是形式上的向善。我曾在北京雍和宮看見這樣一幕,一位中年婦女,大年初一,一大早就去排隊燒香,可能是因為前面有個人加塞,她便與之爭吵了起來,最後還動了拳腳。我看後不禁搖頭嘆息,大家都是來敬佛的,都應懷著慈悲之心,為何為這些芝麻小事發火呢?如果帶著這樣的心態來拜佛,佛又豈能關照於你。佛在哪裡?佛就在你心裡,你的心不寬,佛就會離你而去。如果你擁有善良、慈悲和寬容之心,佛就會在你的內心安營紮寨、永遠長駐。佛是什麼?佛不是神、不是聖人、不是什麼超人,也不是超自然的東西。佛是一種心境,它就是平靜。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只要他脫離了內心的私慾,不再發脾氣、不再怨恨、不再嫉妒、憤怒、悲傷、憂慮和恐懼,也不再貪婪和自私,那麼,他就擁有了佛性。人生苦難重重,我們生活的世界不是天堂,痛苦總是多於歡樂。大家可以觀察一下自己的臉,兩道眉毛,一個鼻子,再加上一張嘴,活脫脫構成了一個漢字:苦。人生本來就是痛苦的,執著於痛苦,痛苦就會被放大百倍、千倍;追逐歡樂,歡樂又會稍縱即逝,最終讓人失望。唯有平靜能夠長久。平靜之心不取決於環境,而是取決於我們對待環境的反應。擁有佛性的人,就是一個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找到平靜並保持平靜的人。這樣的人恬淡虛無、真氣順從、精神內守,自然會健康長壽。

第五節 富人想長壽,就要像窮人一樣生活一天我剛到診所門口,一輛悍馬車便迎面開來,一個急剎停在了我的面前,從車上下來兩個身材魁梧的大漢,打開後車門,攙扶著一個男子走下了車。原來,男子是山西一個煤礦的礦主,那兩個大漢,一個是司機,一個是保鏢。煤老闆患糖尿病多年,希望能通過中醫來調養。談話間,煤老闆感嘆道:「真是奇怪,我的朋友中有六七個都患有這個病,有一天聚會喝酒,一桌十個人,有八個人都掏出胰島素來注射,那場景真令人難忘!以前窮的時候,什麼病都沒有,現在富了,攤上了這麼一個病。」其實,不只是糖尿病,心臟病、高血脂、高血壓和癌症等很多慢性病都盯上了富人,富人要想健康長壽,就要像窮人一樣生活。如果富人執意要像富人一樣生活,那麼他們多半會短壽。天道就是這樣,損有餘,以補不足,你在某一方面多了,在另一方面就會少。這就是「貧者多壽,富者多促」。富人與窮人最大的區別就是慾望:一個慾望多,一個慾望少。富人掙了十萬,還想掙一百萬,掙了一百萬,還想掙一千萬,他們有強烈的進取之心,同時,慾望也沒有止境。窮人大多知足常樂,缺少進取之心,同時慾望也少。慾望就像火,它能煮飯燒水,給人溫暖,如果不加以控制,火躥出來,釀成火災,就會燒掉衣物和房舍,讓你葬身火海。所以,古人說:「有欲則邪得而入之,無欲則邪無自而入。」其次,富人吃的好,整天大魚大肉,花天酒地,窮人吃的差,一日三餐多有蘿蔔青菜。富人應酬多,寢食沒有規律,窮人生活單調,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富人壓力大,窮人窮開心。富人身邊美女如雲,窮人身邊僅有糟糠之妻。大家看,富人的生活雖然風光,但都違背了長壽之道,窮人的生活雖然清貧,卻很健康。廣西巴馬有個長壽村,那裡的老人大部分都活到了90歲以上,百歲老人更是多得出奇,居住在那裡的人沒有一個高血壓和糖尿病,甚至連一例癌症都沒有,老人都是無疾而終。為什麼巴馬人會如此長壽呢?關鍵就在於他們沒有太多的慾望,巴馬人擁有愉悅的家庭生活,他們重視與人為善和融洽的人際關係,一日三餐以蔬菜和糧食為主,而且安於現狀。我見過一位113歲的巴馬老人,那是一個陽光燦爛的早晨,幾間農舍圍成了一個院落,一位老人坐在院落中央剝著玉米,陽光照在她滿是皺紋的臉上。近處,一隻母雞帶著一群小雞在覓食;遠處是望不斷的青山。這是一幅多麼寧靜、和諧的圖畫啊!我問老人多大歲數了,老人自豪地告訴我:「今年113歲了!」不用多問,從老人那知足的笑容里,我們就能體悟出她長壽的秘密。

健康長壽從來就不取決於你的地位有多高,你的財富有多少,你的食物有多好,它只取決於你是否有一顆寧靜的心。富人追逐名利,整日在憂慮、嫉妒、憤怒和恐懼中生活,心靈難得片刻的寧靜,他們怎能健康長壽。富人想要長壽就不能過富人的日子,而應像窮人一樣生活。具體地說,就是要用寧靜的心來對待財富和地位,台灣「經營之神」王永慶就是這樣,他是世界上最節儉的億萬富翁,他對吃的原則是「簡便」,對穿的原則是「整潔」,晚上9點之前必須回家,從不應酬,他雖身價68億美元,但卻將金錢看的很輕,他曾一次就捐給一家醫院2.5億美元。汶川地震後,王永慶向災區捐款1億元人民幣。他說:「有錢不去做公益,是一種罪過。」他最終活了93歲。一天,我正在301醫院給全國工商聯的企業家做健康諮詢,一位大夫進來問我:「胡教授,你懂中醫,太極拳真有那麼大的作用嗎?」我被這突如其來的問話弄得莫名其妙,一問才知,原來這位大夫曾治療過一位肝癌患者,出院時,家屬偷偷問還能活多長時間,根據西醫的經驗,他判斷頂多也就兩三年,這事兒已經過去七八年了,誰知今天他又碰見了那位病人和家屬,他十分驚訝,一打聽,病人也沒有採取別的治療,只是出院後迷上了太極拳。每天6點起床,一練就是兩個小時,8年來從沒間斷過。這位大夫很納悶,所以才來問我。老祖宗留下來的許多東西都是寶貝,我們千萬不能捧著金飯碗去乞討,就以太極拳為例,許多慢性病患者練了太極拳後,疾病不知不覺就消失了。我在給病人開處方時,也建議他們打一打太極拳,還經常開玩笑地說:「我這個葯的藥引子就是太極拳,不打拳,葯可就沒有效果喲!」在我的經驗中,凡是打太極拳的,葯的效果就好,不打拳的,葯的效果就差一些。太極拳與其他運動的區別就是一個字--慢。別的運動講究的是一個快,快運動鍛煉的是肌肉,慢運動鍛煉的則是氣。我常說練太極拳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尋找自我的過程,就是把自己的生命交給了我們自己。每天我們都在忙吃,忙喝,忙掙錢,每天我們都有喜、怒、哀、樂,我們越忙碌,自我就越容易迷失。當我們練太極拳時,隨著內心緊張、憂慮和恐懼的情緒漸漸遠去,自我便開始慢慢回歸;我們用意念引導動作,用動作配合著意念,那剛柔相濟的一招一式,會讓心靈進入一種寧靜平衡的狀態,那是一種難以用語言和文字來描繪的境界。內心沒有了雜念,你會體驗到從未有過的澄凈,全身上下的氣通了,你會感覺到從未有過的輕鬆。這便是《黃帝內經》所描繪的「恬淡虛無,真氣從之」。心空了,人靜了,氣便運轉起來了。所以,我常說太極拳是最好的補氣方法之一。不過,太極拳雖是補氣最好的方法之一,卻較難學,必須要有一定傳統文化的積澱,要有一定的悟性,而且非下苦功不可。不過也別擔心,還有很多補氣的方法,既簡單易學,效果也很好。

最簡單的補氣法:清晨拍手拍手很簡單,效果卻不簡單。拍手是一種至剛至陽的養生方法,其主要功能就是補氣。手是陽氣的大本營,腳是陰氣的大本營。手穴共有39個,拍手可以震動陽氣,推動全身氣的運行。為什麼要早上拍呢?因為早上太陽剛剛升起,天地間的陽氣開始慢慢積累,人體內的陽氣也隨著旭日開始升發,以人配天,此時拍手可以促進陽氣的升發,利於全身之氣的運行。乾隆皇帝活得很長,詩也寫得很多,不過好詩卻很少,他有一首詩是寫手與氣血的關係的:「掌上旋日月,時光欲倒流,周身氣血清,何年是白頭?」從文學的角度來說,乾隆爺的這首詩不足稱道,但從養生的角度看,這首詩卻很有價值。他說人的手掌上藏著健康長壽的秘密,掌握了這個秘密,歲月就會倒流。這個秘密是什麼呢?那就是拍手。拍手能疏通全身氣血,周身的氣血清了,什麼時候才會有白頭髮呢?乾隆爺的詩雖有些誇張,但拍手的確有不凡的補氣效果。一天清晨,在公園的角落裡傳來陣陣拍手聲,一群人一邊拍手,一邊高喊,仔細一聽,喊的是:「渾身通暢,百病不生……」路過的人看著這一群人,小聲嘀咕著:「這能管用嗎?神神道道的。」等他們拍完手後,我便上前與他們攀談起來,一位花白鬍子老人告訴我說,這拍手可管用了,他以前患有哮喘,心肺功能衰弱,求醫問葯十幾年也沒有多大改善,後來開始拍手,每天清晨都來公園,幾年來從沒間斷過,現在他的哮喘已好幾年沒犯了,顯然,拍手補氣法疏通了他全身的氣機。這時,一位滿頭白髮的老人從我們身邊走過,花白鬍子老人壓低了聲音,悄悄對我說:「你看見這位了嗎?他以前患有尿毒症,每星期要洗三次腎,後來練習拍手,每天用力拍一兩千下。現在,他跟換了一個人似的。」別人也許對拍手不以為然,我卻對此深信不疑。人身上有十二條經絡,與手掌相連的就有六條,它們分別是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和手陽明大腸經。經絡是氣的管道,連接著五臟六腑,經絡被堵塞了,氣的運行就不通暢,人就會生病。拍手可以同時疏通六大經絡,其作用不可小視。

為什麼要一邊拍手,一邊大喊大叫呢?我們的身體不僅是物質的,也是精神的,人的精神可分為三個層次,精神的第一個層次藏在人的大腦里,被稱為意識,人們常常用它來思考金錢、美女和權力;精神的第二個層次藏在人心裡,在這個層面上,人們常常會產生寧靜、憂慮和恐懼等情緒。精神的第三個層次藏在人的肝里,中醫稱為魂,《黃帝內經》說「心藏神、肝藏魂」。用西方術語來說,神和魂就相當於人的潛意識。在意識的世界中,人們需要的是思考,在潛意識的世界中,人們需要寧靜、愛和感恩。意識能給我們財富,潛意識則能給我們帶來健康。譬如,人睡覺了,大腦中的意識休息了,但心和肝中的潛意識仍在工作,它指揮你的腸胃仍在消化,指揮你的血液仍在流動。所以,身體要想健康,就要讓潛意識的工作正常。同時,人的意識也可以影響潛意識,意識影響潛意識的方法之一就是暗示。譬如你不斷重複某一句話,給身體以暗示,久而久之,這句話就會由意識轉化成潛意識,直接進入心和肝,從而影響我們的身體。公園裡的人不停地高喊「渾身通暢,百病不生」,這就是暗示,時間一長,這種意識就會轉化為潛意識,影響我們的全身。所以,人的意念有時比最好的葯還管用。但要注意的是,我們給身體暗示時,是向內進入人的潛意識,而不是向外調動人的意識。比如,你不斷重複這樣一句話:「我要活到一百歲」,這明顯是一種慾望,它調動的是人的意識。所以,你越暗示,慾望就會越強烈,以慾望來滿足慾望,無異於火上澆油。如果將這句話改為「我能活到一百歲」,雖然是一字之差,卻大不一樣了,這句話調動的是身體的潛能,它很容易進入人的潛意識。潛意識對意識是有選擇的,它不會選擇慾望和貪婪,只會選擇愛和感恩,所以,我們在暗示之時,一定要切記。下面,我把幾種簡單有效的拍手方法教給大家。

第二節 基本拍手補氣法十指分開,手掌對手掌,手指對手指,均勻拍擊,切記拇指與其他四指分開,以免拍手過度造成淤血(圖3)。開始可以輕拍,以後逐漸加重。以自己的雙手能承受為度,但不能太輕。否則起不到刺激手掌穴位和反射區的作用。拍手最好在清晨進行,如果覺得拍手時發出的噪音太大難以接受,也可以拍「空心掌」。手掌弓起,手指張開,拍下去時,能拍到手指尖及手掌的邊緣部分(圖4)。但是這種方法的打擊面縮小了,所以效果會差一些,因此拍打的時間要相對加長。除了最基本的手掌相拍外,還可以左右掌背互拍(圖5),左右手虎口對拍(圖6),兩手掌彎曲互拍(圖7),以一手的手刀擊另一手的掌心(圖8),以掌心擊虎口(圖9),兩手握拳對拍(圖10)。不要小看這些小動作,這些都是大有講究的。只要你細心閱讀那張手掌穴位和反射區的圖,就會明白,每一個小動作都對準了一個或幾個重要的穴位和反射區。刺激它們,就能打通經絡,保證氣血的通暢。

第三節 高級拍手補氣法(1)掌背輕拍背部及脊椎骨(圖11)脊椎骨的每一節都有督脈的穴位。督脈是人體奇經八脈之一,有調節陽經氣血的作用,既可以抵禦外邪,又可以溫通經脈,滋潤五臟六腑。兩手握拳,用手背輕拍後背督脈上的命門穴,可以益氣補腎,強腰壯陽,扶持正氣。如果能同時輕拍後背膀胱經的穴位,補氣效果更為明顯。(2)雙手掌背拍打尾椎骨上部、左右臀部外側(圖12)(圖13)尾椎骨末端,道家叫做「尾閭」,是打通督脈的起點,仙骨正在其上。拍打此處,可以加強督脈的氣,從而促進排便。有便秘的朋友可以試試這種方法,簡單有效。接著用左右掌輪流拍打左右臀部的中線(圖14),這是足太陽膀胱經所經過的地方,拍打膀胱經有助於利尿。最後輪流拍打臀部外側,這是足少陽膽經所經過之處,拍打此處可以促進膽汁分泌,提高肝膽的消化、供血、解毒功能。很多愛美的女士們總是抱怨臉色暗沉,長斑,實際上這是因為體內的毒素造成的,每天用這種辦法拍打,補督脈之氣,促進排便,將體內的毒素排出,體內乾淨了,皮膚自然變得白皙透亮,由內而外散發出動人的光彩。(3)輕拍腹部用左右手掌輕拍腹部(圖15)。腹部有幾條經脈經過:任脈、足陽明胃經、足少陰腎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雙手輪流輕拍此處,有助於加強脾胃肝腎之氣。任脈循行於腹部正中,總攬全身的陰經脈氣,負責人體的精血和津液。如果任脈不暢,泌尿生殖系統就會出現問題,如月經不調、陽痿、疝氣、盆腔腫塊等。經常輕拍腹部的任脈,可以刺激人體性激素的分泌,調節人體的陰經,從而延緩衰老。輕拍腹部,對肝膽疾病、泌尿生殖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眼科疾病等都有好處。有的人腰疼時總下意識地去捶捶腰,實際上,腰疼很可能是因為氣血在肝經中流通不暢引起的,堅持輕拍腹部,就能改善並治癒腰疼癥狀。(4)握拳擊掌一隻手用力握拳,一隻手張開,以拳擊掌,可以強化手掌筋骨之力,從而強化手部末梢神經,來加強全身氣血循環(圖16)。做此動作時要配合腳步,邊行走或者邊踏步來握拳擊掌。現在人們出門有車,上樓乘電梯,走路的機會越來越少,雙腳變得有氣無力,腳上六條經脈的氣不足,會導致肝、膽、脾、胃、腎、膀胱的功能衰退。人的腳和手一樣,也有很多反射區,這些反射區通達全身的臟腑。腳反射區的氣血堵塞,相對應的臟腑就會出現疾病。如果一邊走路一邊練習拍手,手腳都能得到按摩刺激,是非常好的保健治病之道。

第四節 站樁補氣法還有一種簡單的補氣法--站樁。「要把骨髓洗,先從站樁起」,站樁是一種姿勢,這種姿勢能調動全身的氣機,促進氣血的流通。站樁既能保養心神,又能鍛鍊形骸;既能健強腦力,又能增長體力。可能很多人會認為,你說的站樁不就是蹲馬步嘛,誰不會啊,哪有這麼神奇啊。蹲馬步是站樁的一種,站樁還有很多種類。大家可別小瞧了這個站樁,「萬動不如一靜,萬練不如一站」。人在年輕之時,一般下焦比較實,上焦比較虛,上焦是指心與肺,下焦是指肝與腎。上虛下實,元陽充足,頭目清醒,人就充滿了活力。這就像晴朗的天空一樣,天上風輕雲淡,地面綠樹成蔭。然而,到了老年,人會漸漸地變為下焦虛,上焦實。上虛下實,頭輕腳重,人就會神清氣爽;下虛上實,頭重腳輕,人就會昏昏沉沉。所以,中醫認為上虛下實是身體健康的標誌,上實下虛則是病態的表現。人為什麼會上實下虛呢?這是因為氣的流動不通暢了,氣都集中在了上部,不下降了,上面當然實了,下面當然虛了。天地是個大宇宙,人體是個小宇宙,人體的法則遵循天地的法則。天地之間清氣上揚,濁氣下沉,人體之內也應該清氣上升,濁氣下降;人體之內上虛下實,天地之間也應該上虛下實。如果下面的地虛了,森林被亂砍濫伐,水土流失,那麼,上面的天就變實了,沙塵暴會籠罩天空。那麼如何來改善這一狀況呢?國家的政策是植樹造林,讓下面先實起來,下面實了,上面自然就虛了。中醫養生的道理也一樣,要讓上焦的心肺之氣降下來,先要讓下面的肝腎之氣充實起來。方法之一就是站樁。站樁站樁,關鍵是一個樁字,樁就是要讓身體的下半部分穩定下來,要有生根之感。你一動不動地站在那裡,頭頂天,腳踏地,身體先有了根,體內的氣才會自動地慢慢回歸原位,該上升的上升,該下降的下降,清氣上升,濁氣下降,時間一長,身體就恢復到上虛下實的狀態。這就好比一杯渾濁的水,你越攪動,它越渾濁,你讓它靜止不動,輕的東西就會往上浮,重的東西就會往下沉,不一會兒,你就能看見一杯清澈見底的水。站樁時曲肘抬臂、屈膝下蹲,其目的就是讓身體重心下降,使下面充實,下面充實了,腎精就會充實,腎精充實了,宗氣運行通暢,心肺之氣下降,肝腎之氣上升,這樣一來,人就進入了上虛下實的狀態,就能健康長壽。《黃帝內經》對站樁有具體的論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骨肉若一,故能壽蔽天地……」千百年來的實踐證明,站樁是補充元氣最好的方法之一。元氣充滿以後,人就會身強力壯,具有抵抗一切疾病的能力。許多身體健康的人長期站樁,他們都享有高壽。而一些體弱多病之人,通過站樁,一樣從中獲益。站樁不僅可以疏通經絡,調和氣血,使陰陽相交,加速新陳代謝,還可以加強各臟器、器官以至細胞的功能,對許多慢性病都有很好的療效,如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肥胖症、高血脂症、痛風等。我在這裡給大家介紹的是一種最基本的站樁補氣法(圖17)。在練習站樁前,應排空大小便,並把衣扣腰帶鬆開,而且飯前、飯後一小時不宜練習。1.腳:兩腳呈內「八字」形站立,兩手抬至胸前,兩腳站得不能太寬,腳跟比肩稍寬一些,腳尖和肩寬度差不多。2.頭:頭要正,百會上領,下頦微收。口微微閉,舌抵上齶,神情平靜。目光平視,自然呼吸,全身放鬆。使周身上下氣機平衡、和暢。

3.手:手指自然舒張,中間彷彿有一個氣球,兩手要小心翼翼地捧著它、抱著它,兩臂圓撐,和身體環抱成半圓形,手的位置開始時可以放低一點,以後再慢慢上升,但兩手高不過肩,低不過臍。4.肩:肩部放鬆,不能繃緊,不能端肩膀。肩膀要很自然地耷拉著,往下松。這時鎖骨、胸部有點沉,所以肩下松時還要往兩側外撐。有的人站樁時間一長就身上流汗,兩手冰涼,原因就是肩肘沒放鬆,氣運行受阻。因此,在練習站樁前要把肩膀抖摟抖摟,放鬆地前後轉一轉。5.膝:膝蓋微屈,膝蓋不能過足尖,大腿根部空虛,呈似坐非坐狀態。6.身體:上身挺直,不能塌腰翹臀。胸部微含,把背拉直。腹部放鬆微回收。會陰上提,尾閭下垂指向地面。會陰往上提,氣就能往上升,配合著百會上領,這樣上下氣機連成了整體,氣機平衡,內蘊充足,才能顯現出「站如松」的挺拔英俊、內氣渾厚的姿態。體內氣機充足、通暢了,身形自己會往下矮。下矮時膝蓋不能過腳尖,這樣站樁既出功夫又長力氣。但是一定要注意尾閭下垂,否則體內的氣只上不下,氣機上涌,失去平衡會導致血壓升高。保持這個姿勢,盡量放鬆全身,什麼都不要想,讓氣血自然流動。一般至少站30分鐘。開始練習站樁時,會覺得很費力氣,膝蓋、大腿酸痛。有的人還會哆嗦,這是正常的反應,沒有關係,哆嗦勁兒過去慢慢就好了。腿酸痛時一定要堅持,忍耐一會兒,酸痛是因為你的身體里氣不足,無力支撐身體重量。這時你可以用意念去體會哪個部位酸,怎麼個酸法,氣隨著意念行走,你的意念到了酸痛的部位,氣就會注入這個部位。等到這個部位的氣慢慢充足之後,酸痛也就消失了,這時你的身體就會蹲得更低更穩了。大家一定要牢記,站樁站直了雖然省勁,但越直越沒有效果,如果能蹲得低一點盡量蹲低。當然,身體下蹲時不要勉強往下坐,低到一定程度就行了。站過樁的人都有這種體驗,只要站上一會兒,你就能感覺到四肢發熱,這是因為你的氣血開始旺盛起來了,再站一會兒,你會自然地感覺到體內氣的運動,你的意念到了哪裡,氣就會跟到哪裡,這是因為你身體內的經絡開始連通了,經絡連通之後,氣血就會暢通無阻,身體的各種病症就能很快得到改善,正如蘇東坡評價練站樁時所說:「其效初不甚覺,但積累百餘日,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藥,其力百倍。」我曾經治療過一位痔瘡患者,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他患痔瘡已經很多年了,一直沒有根治。只要一咳嗽或一使勁兒,就有可能出現肛門脫垂的現象。痔瘡給他帶來了無盡的煩惱,經常為此焦躁不安,坐卧不寧,而且他還有高血壓。痔瘡是身體氣虛的反應,人的身體一虛弱,正氣虛損,血脈阻滯,就容易生濕積熱,濕熱下注肛門,便引發了痔瘡。要想根治痔瘡,就應補氣。我建議他練習站樁。一開始他還不願意,不相信站樁就能治病,非得要我給他開一堆中藥。我勸說他,你吃了這麼多年的葯也沒見好,嘗試一下新的方法也無妨啊。他勉強同意了,回家後按照我說的,每天開始練習站樁,開始是每次站20分鐘,慢慢地每次站半小時。剛開始幾天他還總給我打電話抱怨,站樁時手腳經常出現發麻、發脹的感覺,皮膚就像是無數螞蟻爬過似的,很不舒服。我告訴他,皮膚出現這種「蟻走」的感覺,正是氣血開始通暢的表現,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如要血通,則氣必先通,不用擔心,這是好現象。後來,我就沒接到他的抱怨電話了,大概過了三個月,我已經忘了這件事了,一天他又打來了電話,告訴我,痔瘡已經好多了,血壓也穩定了,他興奮地說自己現在對站樁已上了癮,一天不站,心裡就沒著沒落的。聽完他的話之後,我又想起蘇東坡的話來,站樁有時比之服藥,其力百倍。

第五節 補氣六字訣有兩位病人,一位患了肺癌,一位患了肝癌,患肺癌的病人是部隊離休的老幹部,家裡條件好,什麼葯都能報銷,最好最貴的葯都用上了,每天五百多元,最後癌細胞倒是給控制住了,小腦卻萎縮了,不到一年就去世了。患肝癌的病人家裡很窮,吃不起那麼貴的葯,只好想別的辦法,聽說六字訣對身體很好,於是,每天一大早就起床,在公園的大樹下,練起了六字訣,一練就是八年。現在,他儼然成了公園裡的名人,每天早上,我們都會看到這樣一幅畫面:銀杏樹下,一位身材瘦高的男人,半蹲身子,緩緩發出一個長長的聲音--噓!補氣六字訣,是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吐納養生法,它的最大功能就是通過呼吸引導,調動五臟六腑之氣。五臟六腑之氣混濁,人就會生病,如果將五臟六腑的濁氣吐出,再吸納進清新之氣,人就會恢復健康。如何來吐出體內的濁氣呢?古人發明了六字訣--噓、呵、呼、呬、吹、嘻。發噓聲可以吐出肝上的毒氣。發呵聲可以吐出心上的毒氣。發呼聲可以吐出脾上的毒氣。發呬聲可以吐出肺上的毒氣。發吹聲可以吐出腎上的毒氣。發嘻聲可以吐出三焦上的毒氣。通過六字訣吐出了臟腑內的毒氣,再吸納進天地間的清氣,五臟六腑之氣如此循環,日日更新,就會激發它們的潛能,這樣一來,人就會精神百倍,健康長壽。那麼,六字訣為何對癌症病人有如此大的作用呢?因為癌細胞是厭氧細胞。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溫伯格醫生的研究證實,癌細胞與正常細胞最大的差異是,正常細胞需要充足的氧氣才能生存,而癌細胞正好相反,癌細胞是厭氧細胞,只有在氧氣不足和血中氧氣濃度太低時,才會生長。所以,一些人患了癌症後,進入深山老林過著簡單的生活,卻奇蹟般地康復了,就是因為深山中的空氣清新,負氧離子的含量很高。同樣的道理,清晨,人們通過六字訣,最大限度地吐出臟腑內的濁氣,最大限度地吸入空氣中的氧氣,就會增加身體內氧氣的含量,身體內的氧氣一多,癌細胞就失去了生長的條件。其實,不僅是癌症,幾乎所有的慢性病都是因為身體內的氧氣不足造成的,所以,六字訣不僅對癌症病人有幫助,對所有病人和沒病的人也都有好處。如何呼出肝上的毒氣(圖18.1-3)。要呼出肝上的毒氣,就要發出「噓--」音。首先,兩足開立,與肩同寬,頭正頸直,含胸拔背,松腰松胯,雙膝微屈,全身放鬆,呼吸自然。噓,讀( x  )。口型為兩唇微合,有橫綳之力,舌尖向前並向內微縮,上下齒有微縫。呼氣時念噓字,足大趾輕輕點地,兩手自小腹前緩緩抬起,手背相對,經脅肋至與肩平,兩臂如鳥張翼向上、向左右分開,手心斜向上。兩眼反觀內照,隨呼氣之勢儘力瞪圓。呼氣盡吸氣時,屈臂兩手經面前、胸腹前緩緩下落,垂於體側。再做第二次吐字。如此動作六次為一遍,做一次調息。噓氣功可以對治目疾、肝腫大、胸脅脹悶、食欲不振、兩目乾澀、頭目眩暈等症。如何呼出心上的毒氣(圖19)。要呼出心上的毒氣,就要發「呵--」音。呵,讀(k )。口型為半張,舌頂下齒,舌面下壓。呼氣念呵字,足大趾輕輕點地;兩手掌心向里由小腹前抬起,經體前至胸部兩乳中間位置向外翻掌,上托至眼部。呼氣盡吸氣時,翻轉手心向面,經面前、胸腹緩緩下落,垂於體側,再行第二次吐字。如此動作六次為一遍,做一次調息。呵氣功治心悸、心絞痛、失眠、健忘、盜汗、口舌糜爛、舌強語塞等心經疾患。如何呼出脾上的毒氣(圖20.1-3)。要呼出脾上的毒氣,就要發「呼--」音。呼,讀(h )。口型為撮口如管狀,舌向上微卷,用力前伸。呼字時,足大趾輕輕點地,兩手自小腹前抬起,手心朝上,至臍部,左手外旋上托至頭頂,同時右手內旋下按至小腹前。呼氣盡吸氣時,左臂內旋變為掌心向里,從面前下落,同時右臂迴旋掌心向里上穿,兩手在胸前交叉,左手在外,右手在里,兩手內旋下按至腹前,自然垂於體側。再以同樣要領,右手上托,左手下按,做第二次吐字。如此交替共做六次為一遍,做一次調息。

呼字功治腹脹、腹瀉、四肢疲乏、食欲不振、肌肉萎縮、皮膚水腫等脾經疾患。如何呼出肺上的毒氣(圖21.1-2)。要呼出肺上的毒氣,就要發「呬 --」音。呬,讀(x )。口型為開口張齶,舌尖輕抵下齶。呼氣念呬字,兩手從小腹前抬起,逐漸轉掌心向上,至兩乳平,兩臂外旋,翻轉手心向外成立掌,指尖對喉,然後左右展臂寬胸推掌如鳥張翼。呼氣盡,隨吸氣之勢,兩臂自然下落垂於體側,重複六次,調息。如何呼出腎上的毒氣(圖22.1-2)。要呼出腎上的毒氣,就要發「吹--」音。吹,讀( ch u )。口型為撮口,唇出音。呼氣讀吹字,足五趾抓地,足心空起,兩臂自體側提起,繞長強、腎腧向前劃弧並經體前抬至鎖骨平,兩臂撐圓如抱球,兩手指尖相對。身體下蹲,兩臂隨之下落,呼氣盡時兩手落於膝蓋上部。下蹲時要做到身體正直。呼氣盡,隨吸氣之勢慢慢站起,兩臂自然下落垂於身體兩側。共做六次,調息。吹字功可對治腰膝酸軟、盜汗遺精、陽痿、早泄、子宮虛寒等腎經疾患。如何呼出三焦的毒氣(圖23.1-2)。要呼出三焦的毒氣,就要發「嘻--」音。嘻,讀(x )。口型為兩唇微啟,舌稍後縮,舌尖向下。有喜笑自得之貌。呼氣念嘻字,足四五趾點地。兩手自體側抬起如捧物狀,過腹至兩乳平,兩臂外旋翻轉手心向外,並向頭部托舉,兩手心轉向上,指尖相對。吸氣時五指分開,由頭部循身體兩側緩緩落下並以意引氣至足四趾端。重複六次,調息。嘻字功治由三焦不暢而引起的眩暈、耳鳴、喉痛、胸腹脹悶、小便不利等疾患。補氣六字訣全套練習每個字做六次呼吸,早晚各練三遍,日久必見功效。

經絡就像一條條鐵路線,內連五臟六腑,外連四肢百骸,穴位是這些鐵路線上的一個個車站,它們的主要作用是為列車加水、加油,增加動力。而氣血則是列車上裝載的貨物。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是血運行的動力,當列車載著氣血在鐵路線上運行一段距離之後,氣就會逐漸減弱,列車就必須在下一個車站補氣,以便繼續前行。在人體中有十個最重要的補氣穴位,就是這些穴位負責為各條經絡補充真氣,增加動力。我們先來看一下脾腧穴。一、脾腧穴脾腧穴是足太陽膀胱經中的穴位,位於人體的背部,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兩指寬處。脾腧穴這個名字很有意思,你們看,脾是脾臟,這說明這個穴位一定與脾臟有很大關係,一個與脾有很大關係的穴位為什麼會跑到膀胱經上去了呢?如果我們弄懂了「腧」字的含義,也就明白了,「腧」通「輸」,意思就是運送。「脾腧」的意思就是將脾臟濕熱之氣向外輸送入膀胱經。膀胱經就像汽車的散熱器,人體內的外散之熱沿著它上行,冷降之液順著它下行。人感冒發熱了,多喝水多排尿,就會好起來,其原因就是體內之熱順著膀胱經散了出去。「脾腧穴」是專門負責外散脾臟濕熱之氣的。下文我們要說脾有四怕,怕濕就是其中之一。如果脾臟中的濕熱之氣散不出去,脾的功能就會受損,脾是氣血生化之源,脾一受損,氣血就會虛弱。所以,脾腧穴是人體內最重要的補氣穴位之一。脾腧穴就像鐵路線上的一個大樞紐,這個樞紐不通暢,整條鐵路就會癱瘓,脾臟內的濕熱之氣運送不出去,時間一長,整個人都會出毛病。那麼,如何保證脾腧穴的功能正常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勤按摩、勤拔罐、勤艾灸。根據季節的不同,採用的方法也要有所區別。早春和晚秋最好採用拔罐;夏末和冬季則用艾灸比較好。夏冬兩季進行艾灸不但可以溫補脾氣,還能祛濕。如果平常在家不方便拔罐和艾灸,那就選擇按摩的方法,不但簡單易行,還能取得同樣的療效。按摩的時間最好選擇在每天晚上的8點左右,因為這個時候運轉了一天的「脾氣」已經有些疲弱了,此時將廢氣排除,補充新氣,一則可以緩解白天的勞累,二則可以為第二天蓄積力量。利用指尖,強力按壓背部脾腧穴3次,每次3~5秒鐘,然後將手按放在脾胃部位,先自右向左平推30次,再自左向右平推30次。注意:按摩時,手掌要緊貼皮膚,向下的壓力不要過大。

二、足三里穴中醫認為,人體最多氣多血的經絡是胃經,而足三里穴是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它具有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之功能。刺激足三里穴,可以激發氣血的生化與運行。《黃帝內經》中說:「邪在脾胃,則病肌肉痛,陽氣有餘,陰氣不足,則熱中善飢;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寒中腸鳴腹痛。陰陽俱有餘,若俱不足,則有寒有熱。皆調於足三里。」在人體的360多個穴位中,具有保健養生作用的首推足三里穴,因此它也被人們稱為「保健穴」和「長壽穴」。此穴有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祛病延年的功效。經常按壓足三里穴能調節胃液分泌,增強消化系統的功能,並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延緩衰老。民間一直流傳有「常灸足三里,勝吃老母雞」的說法,可見足三里對於強壯身體有多重要。針灸或按摩足三里穴能治療消化系統的常見病,如胃或十二指腸潰瘍、急性胃炎、胃下垂等。它解除急性胃痛的效果尤其明顯,並且對於嘔吐、呃逆、噯氣、腸炎、痢疾、便秘、肝炎、膽囊炎、膽結石、腎結石絞痛以及糖尿病、高血壓等,也有輔助治療作用。我教大家幾個簡便易行的按摩方法,每天堅持按摩,可以防病健身,使人精神煥發,精力充沛。足三里穴位於外膝眼下,四指凹陷處便是。按足三里: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壓足三里穴,兩側同時操作。首先,按住幾秒後迅速鬆開;然後再按住緩緩加力,再迅速鬆開,鬆開時,手指不離皮膚,依次操作5分鐘。注意,每次按壓時要使足三里穴有針刺一樣的酸脹、發熱的感覺。揉足三里:用大拇指或中指揉兩側足三里穴。兩手按住兩側穴位,朝同一方向轉動(順時針或逆時針均可),轉36圈後,再朝反方向轉動。注意揉動不能太快,保持呼吸均勻和緩,兩手手指要帶動皮肉,不摩擦表面的皮膚。熨足三里:將兩手掌心搓熱,並迅速分別貼在兩側的足三里穴上。停留5~6秒,兩手沿上下方向擦動,操作5分鐘左右,這時小腿應感覺熱乎乎的,如果覺得熱感不夠,可以加長操作時間。用此方法鍛煉2~3周胃腸功能就會增強,不但可以改善睡眠狀況,還能使人精神煥發、精力充沛,很多慢性病都會得到不同程度的緩解。對於體形較胖,體內寒濕或痰濕較重的人,最合適的辦法是用艾灸灸足三里,每次15分鐘,一天1~2次即可,如果採取隔姜灸更好,不易燙傷。一般捏取5~7個艾柱就可以了。我的太太也是北京一家大醫院的內科主任醫師,退休以前工作特別忙。有一天,她剛剛風塵僕僕地出差回來,就遇到了重病號,她急著去做會診,抓起桌子上的礦泉水就喝了幾口。這下好了,三五分鐘之後肚子就開始痛起來,堅持到會診完,把任務交付給當班醫生,才回家。回到家裡以後,我就看她臉色發白,腰有點彎著,一問是肚子疼,就叫她趕緊坐下來,幫她把褲腳捲起來,按摩足三里,先按左邊,再按右邊。用力按穴位,她會覺得特別疼,而且酸脹,其實對一般人來說,按准穴位的那種痛感是難以忍受的,不過一旦你有這種比瘙癢和疼痛都難受的感覺,那說明穴位是找對了。就這樣按摩了15分鐘,她的肚子有很輕的水動的聲音,類似於飢餓的時候,肚子咕咕叫的聲音。這時,她的表情已明顯放鬆下來,肚子也不怎麼痛了。

三、膻中穴膻中穴是任脈上的主要穴道之一。如果你有胸悶、咳喘、吐逆、心悸等癥狀,只要按摩膻中穴,就能立刻取得良好的效果。有一天半夜,我們家樓下鄰居老張的氣喘病犯了,他的兒子跑來找我去給看看,我到他家時,他因為劇烈而連續性的咳嗽而呼吸急促,臉色煞白。如果再不趕緊採取點措施,人就有危險了,於是,我趕快在他的胸前找准膻中穴,有節奏地點按了幾十次,再配合按摩肺腧穴、內關穴等幾個穴位。幾分鐘後,他的氣喘終於平息下來,人也慢慢緩過氣來了。其實,老張患的是慢性支氣管炎,再加上他的煙癮特別大,所以經常會犯病。而點按膻中穴,可以有效地緩解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咳嗽、氣喘,寬胸順氣,改善不適癥狀。對肝病患者來說,經常按摩此穴,更有奇效。膻中穴為什麼會有如此奇效呢?膻中穴應該說是一個很特殊的穴位,它位於人體胸部的正中線上,在兩乳頭之間連線的中點,屬於奇經八脈中的任脈。《黃帝內經》說「膻中者,為氣之海」,「臣使之官,喜樂出焉」,即膻中穴是容納一身之氣的大海。所以,按摩此穴,可以打開「氣閘」,讓全身之氣通行無阻。遇到不開心的事,多按摩此穴,也能讓低落的情緒變得正常起來。如果你情緒不好,氣下不能達於足,上不能傳於頭,全身上下氣機不暢,當然會覺得心煩意亂、胸悶不堪,此時,只要按摩膻中穴,自然能寬胸順氣,情緒也就變好了。按摩膻中穴一般選用拇指或中指的指腹,力度以稍有疼痛感為宜。每次按摩10來秒即可,6次為1遍,一般每天按摩3~5遍。為了增強效果起見,按摩切忌用蠻力。體質好的朋友按摩時,用力可稍大些;體質不好的朋友,動作要輕柔些。女性朋友按摩此穴,還具有一定的豐胸效果。生產後乳汁不足的,也可常按摩此穴位。

四、湧泉穴湧泉穴位於足前部凹陷處第二三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為全身腧穴中最下面的一個,是腎經的首穴。《黃帝內經》中說:「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說:腎經之氣猶如源泉之水,發源於足下,湧出灌溉周身各處。因此,湧泉穴具有益精補腎、滋養五臟六腑的作用。在人體養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個方面,湧泉穴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經常按摩此穴位,能活躍腎經內氣、固本培元、延年益壽,特別對於神經衰弱、精力減退、倦怠無力、婦科病、失眠、嗜睡症、高血壓、暈眩、焦躁、糖尿病、過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礙、畏冷等疾病,都有很好的效果。我國民間流傳已久的自我養生保健按摩療法--「搓腳心」,實際上就是推搓湧泉穴的俗稱。通過推搓湧泉穴,可以達到對腎、腎經及全身進行由下到上的整體性調節和整體性治療的目的。有句俗話說得好:「若要老人安,湧泉常溫暖。」經常按摩湧泉穴對於老年人是特別有好處的,不僅可以使老人精力旺盛、體質增強、增強防病能力;還可以防治老年性的哮喘、腰腿酸軟、失眠多夢、神經衰弱、頭暈、頭痛、高血壓、耳聾、耳鳴、大便秘結等五十餘種疾病。我每天都堅持按摩湧泉穴,身體一直很健康,很少求醫問葯。按摩湧泉穴的方法有很多,我現在教大家最簡單有效的幾種方法。1.摩擦湧泉穴。端坐於椅子上,先將右腳架在左腿上,以右手握著腳趾,再用左手掌摩擦右腳心的湧泉穴,直至腳心發熱。再將左腳架在右腿上,以左手掌摩擦右腳心的湧泉穴,也是摩擦到腳心發熱為止。2.浸泡湧泉穴。每天晚上臨睡前,用熱水浸泡雙腳,熱水以自己能適應為度,加少許食鹽,浸泡15~30分鐘。3.拍打湧泉穴。在床上取坐位,雙腳自然向上分開,或取盤腿坐位,然後用雙手自然輕緩地拍打湧泉穴,最好拍到腳底有發熱的感覺。通過這幾種方法刺激湧泉穴,可以促進人體內的氣血循環,調整人體的代謝過程;而且還能刺激大腦皮質神經,使人感到輕鬆舒適,有防治神經衰弱和失眠的作用。

五、關元穴關元穴在下腹部,肚臍直下三寸。三寸的取法並不是要用尺子量,而是用自己的手量。將拇指之外的四指併攏,以中指中間一道橫紋為準,四指總共的寬度即為「三寸」。關元穴為任脈與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的交會穴,三焦元氣所發處,聯繫命門真陽,為陰中之陽穴。它是補益全身元氣的要穴,點按此穴可補攝下焦元氣,扶助機體元陰元陽。它也是歷代醫家公認的強壯要穴,可以保健和延緩衰老。按摩關元穴可以明顯改善氣虛體質。將雙手交叉重疊置於關元穴上,稍施壓力,然後用交叉的雙手快速地、小幅度地上下推動。注意不可以過度用力,按揉時只要局部有酸脹感即可。中老年人如果想強身健體、延年益壽,應該常灸關元穴,藉助火力,可以溫通經絡、行氣活血、培腎固本、調氣回陽、補虛益損,壯一身之元氣。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後,對準關元穴熏烤。艾條距離皮膚約2~3厘米,感覺皮膚溫熱但並不灼痛,每次灸15~30分鐘,以灸至局部皮膚產生紅暈為度,隔日灸1次,每月連續灸10次。

六、氣海穴氣海穴是補氣的要穴。氣海,任脈水氣在此吸熱後氣化脹散從而化為充盛之氣,因此,本穴如同氣之海洋,所以得名氣海。前人有「氣海一穴暖全身」的說法,是說氣海穴具有溫陽益氣、化濕理氣的作用。氣海穴在肚臍直下大約一寸半,中醫認為此處是人體之中央,是生氣之源,人體的真氣由此而生,所以對於陽氣不足、生氣乏源所導致的虛寒性疾病,氣海穴往往具有溫陽益氣、扶正固本、培元補虛之功效。我們常說的下丹田,實際上就是指以氣海穴為中心的一定區域。《黃帝內經》云:「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說到邪,我們先來說濕邪,它常常在疾病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體內有了濕邪,就會阻滯氣機,病症就會因此產生。而氣海穴作為人體中陽氣蒸發陰液的關鍵之處,對於濕邪為患、氣機不暢所導致的各種疾病--如繞臍腹痛、水腫鼓脹、脘腹脹滿、水谷不化、大便不通、遺精、陽痿、疝氣、月經不調、痛經、經閉、產後惡露不止、胞衣不下、臟氣虛疲、形體羸瘦、腰痛、食欲不振、夜尿症、兒童發育不良等,具有良好的療效。經常按摩氣海穴,能使百體皆溫、臟腑皆潤,促進腸胃蠕動、氣血順暢,強化肝臟及消化道功能。按摩的方法:先以右掌心緊貼氣海穴,按順時針方向分小圈、中圈、大圈,按摩100~200次。再以左掌心,按逆時針方向,如前法按摩100~200次,動作要輕柔緩慢,按摩至有熱感,你就能感覺到體內的氣血順暢,身體輕鬆。

七、太溪穴太溪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是足少陰腎經上的主要穴道之一。太溪穴是腎經的原穴,也就是腎臟的元氣居住的地方,因此太溪穴是一個大補穴,具有滋腎陰、補腎氣、壯腎陽、理胞宮的功能。凡是由腎虛引起的各種癥狀,如腰痛、腰酸、頭暈、耳鳴、脫髮、牙齒鬆動、哮喘、性功能減退、習慣性流產等,刺激該穴均可達到意想不到的療效。去醫院體檢,90 %的人都患有慢性咽炎,常覺得咽喉乾燥、腫痛,這就屬於中醫上講「腎陰不足」引起的咽症。如果一邊按揉太溪穴一邊做吞咽動作,就可以補充腎氣,病情當時就會有所緩解。兩年前我曾經治療過一個病人,一位三十多歲的女同志,她年紀輕輕就患上了遺尿症。她最苦惱的是憋不住尿,只要活動幅度稍大,就會尿失禁,她甚至都不敢大聲咳嗽,更不敢大聲笑。診斷之後,我發現她是腎氣虛弱導致無法固澀縮尿。我沒給她開藥,只是在她後背的腎腧穴上,左右各拔一個真空罐,同時按揉左右的太溪穴各10分鐘,我讓她回家後按此方法自己進行治療,告訴她,只要堅持二十來天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結果,一個星期左右,她的腎腧穴就拔出了大水泡,而且太溪穴也被揉得腫痛。事實上,拔出的水泡,還有穴位的腫痛,都是疾病由內到外的一個過程。它說明身體的確有問題,但通過拔罐和按揉穴位,達到了一定的療效。二十天後,她的遺尿症徹底好了,到現在也沒有複發過。工作了一天,很多人都覺得腰痛或者腰酸,其實,解決的辦法很簡單,按摩太溪穴就好了,癥狀很快就能緩解。女性朋友容易手腳冰冷,每天晚上睡覺前刺激太溪穴,堅持一周時間,手腳就會變得暖暖的。

八、百會穴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點處。頭為「諸陽之會」「百脈之宗」,因而百會穴是各經脈氣會聚之處。其穴性屬陽,又於陽中寓陰,故能通達陰陽脈絡,連貫周身經穴,對於調節機體的陰陽平衡起著重要的作用,是治療多種疾病的首選穴--如頭痛、頭重腳輕、痔瘡、高血壓、低血壓、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就算是身體健康的人,經常按摩百會穴也能清神醒腦,增強記憶力。對於很多受低血壓困擾的患者,我常常勸說他們回家時自己按摩百會穴,以拇指指腹按摩,力度要適中,注意,按摩時不是用指力,而是呼氣、沉肩、肩發力於臂而貫於指。按順時針方向和逆時針方向各按摩50圈,每日2~3次,按摩20天左右就能見效。

九、肺腧穴肺腧穴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肺主一身之氣,腧,通「輸」,有轉輸經氣的意思。因此,肺腧穴就具有調補肺氣,補虛清熱的功效。它主治呼吸系統疾病及與氣有關的疾病,比如說哮喘、咳嗽、嘔沫、腰脊痛、癲疾、喉痹等疾病。經常按摩肺腧穴,可以寬胸理氣,降逆止咳。如果能同時按摩天突穴,對治療連續咳嗽非常有效。用手掌根按揉左右側肺腧穴各36次,36次為一遍,再用拇指肚向後按壓天突穴36次,36次為一遍,一般施治3~5遍即可,或揉按至局部有酸脹感也可以。咳痰時也可以按摩肺腧穴,用手指強壓此穴6秒鐘左右,重複做3次即可。每位女性都希望擁有白皙美麗的肌膚,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中年女性的臉上就常常出現一些雀斑、蕎麥皮,為了去掉這些斑點,有些女性朋友用盡了各種方法,進美容院、進行激光祛斑、用高檔化妝品,但是效果都不盡如人意。那麼,應該怎麼防治臉上的斑點呢?其實很簡單,只要學會在肺腧穴上指壓就行,簡單、有效,而且絕對是免費的。因為,中醫有「肺主皮毛」一說,肺氣得到調補以後,皮膚就會變得滋潤,毛髮也會變得有光澤。時間長了以後,的確有美容祛斑的作用。方法如下:一面吐氣一面用指頭強壓6秒鐘,穴位在背部,如果不方便的話,可請他人協助。記住,每20次算一療程,每日應做5療程。

十、懸鐘穴懸鐘穴位於小腿外側,在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緣,屬足少陽膽經。懸鐘又叫髓會和絕骨。顧名思義,它和骨、髓都關係密切,專管人體骨髓的彙集,對與骨和髓有關的疾病都有治療作用。另外,它是會穴,會穴的特點就是一穴連著數條經絡,地位至關重要。老年人睡覺的時候特別容易落枕,一不小心就會落枕,好幾天脖子都恢復不過來,脖子只能保持一個姿勢,疼得寢食難安。因為老年人體弱,氣血虛弱,一旦睡眠姿勢不當,枕頭過高或過低,造成頸部一側肌群在較長時間內處於過度拉伸狀態,局部氣血失於調和,寒邪乘虛而入,導致血液循環障礙影響代謝產物的排出,頸部肌肉便產生了痛感和僵硬感。而懸鐘穴是治療落枕最好的穴位。因為它主髓,而髓與骨相連,因此對氣血虛弱和失調導致的落枕有很好的調節作用。落枕後只要用滾、揉、捏、推等手法給懸鐘穴強有力的刺激,只需十來分鐘,就能感到頸部變輕鬆了,如釋重負。而且,經常輕輕敲打懸鐘穴還有降血壓的功效。

一說到補氣,很多人自然就會想到人蔘。不錯,人蔘的確堪稱補氣之王。中醫里有一個很有名的方子,叫獨參湯。此方只有一味葯--人蔘30克,輔料為30克紅糖。記得很久以前,我還沒進中南海的時候,某天,鄰居家的老太太神色慌張地跑來叫我:「胡大夫,麻煩你去看看吧!」我問:「出什麼事兒了?」老太太語無倫次地說:「兒媳婦暈過去了。」我到她家一看,兒媳婦躺在床上,面色蒼白,人已經暈厥了。一家人哭作一團,束手無策。原來這家的兒媳婦產後失血過多,元氣大傷。我叫老太太趕緊去我家拿人蔘,又找來紅糖,熬了一碗獨參湯。一碗參湯下去後,她慢慢蘇醒過來,全家人這才長長地舒了口氣。人蔘大補元氣,回陽固脫,是葯之極品。但人蔘並不是人人都適用。其實,我們身邊許多物美價廉的食物都具有補氣的功效。如何選擇補氣的食物呢?我在這裡告訴大家一個秘訣,就是生長於水中的食物以及生在土裡的食物多有補氣的作用。因為這些食物吸收的地氣最多。中醫看待食物的方式與西醫不一樣,西醫只會分析食物的成分,中醫會去觀察食物的性能。中醫能根據食物的生長環境、生長時間和形狀來判定其功能。比如,蚯蚓生活在泥土中,它能在泥土中自由穿行,於是,中醫便將蚯蚓做成了一味葯,叫地龍。中醫的思路是,既然蚯蚓在泥土中能自由穿行,那麼,它在人體內就一定會有通絡化淤的作用。果不其然,地龍確實具有通絡化淤的功效。一些體內有血淤的病人喝了地龍水之後,淤血慢慢就散了。再比如穿山甲,大家一聽名字就明白了一大半,它具有很強的在地底下穿行的能力,製成中藥後,其主要功效就是攻堅散淤、治痹通絡。

推薦閱讀:

女人補血湯水--喝出好氣色。。5種「水」喝掉臉上斑點
臉上長斑,難過的是肝|祛斑,活血比補血更重要
胃募,補氣又補血
貧血會有什麼表現?女性這樣吃補血快
女性補血暖身全方案

TAG:補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