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發展史與流派思想】

佛教創立於公元前6-5世紀的古印度,創始人是喬達摩悉達多,他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太子,父親凈飯王,29出家,35成道。此後一直宣傳發現的世界真理,公元前486或說前544圓寂,被稱為佛陀,釋加牟尼。他傳道一般在印度恆河流域,當時信仰其學說的人並不是很多。公元前3世紀,古印度有一個阿育王在位,佛教才廣泛傳播,然後向北傳入大夏,安息和大月氏,並越過蔥嶺,傳入中國西北部。下面圖像是佛陀誕生地,現在尼泊爾蘭毗尼園。

山西風景-雲岡石窟眾多彩色的佛像

中國佛教發展主要分成三階段,兩漢三國初傳期,魏晉南北朝快速發展期,隋唐佛教中國化時期。從西漢末年,佛教已經在長安、四川和東部沿海傳播,但影響力很小。後漢書記載,東漢明帝知道有這麼一個佛在西方,所以派大使到大月氏求佛經。這時有一些上層貴族開始信仰佛教,如楚王劉英,很信仰佛陀。中國內地流傳經書《四十二章經》,譯者不明,在金庸小說鹿鼎記中很有名,當時人們把它看成黃老方技一樣的巫術。下面是洛陽白馬寺,第一座佛教寺廟。東漢末年,桓帝靈帝時,佛教特徵開始被人們了解。三國初期有一佛教信徒叫牟子,真實姓名不詳,寫了一本理惑論,是因為他相信了佛教,但受到世俗非議,然後以自問自答形式,來反駁人們對佛教質疑。這本書介紹釋迦摩尼得到過程,佛教輪迴、天堂地獄的理念,以及佛教一些獨特修行方式,比如三皈依,皈依佛法僧,還有出家、禁慾等一些儀式,特別重要的是,它討論了佛教與儒家、道教區別,他認為儒家主要講治國一些道理,政治上道理,他講的是精神上道理。而道教主要講人的肉體,如何延長生命,肉體飛升,但是他發現,所有相信道教的人後來都死掉了,但是佛教追求的不是長生不死,而是涅盤境界,這是佛、道區別。這本書的出現表明,中國佛教的獨特特徵已經為人們中原地區所熟知。牟子理惑論表明佛教已經在中原顯示出其獨特信仰特徵。四川樂山大佛石像

魏晉南北朝,是佛教發展重要時期,這一時期中國人主動了解佛教的慾望更加強烈,精通佛教的域外高僧也被請到中原從事翻譯佛經工作,更多佛教經典傳到中國並得到翻譯。此前沒有中原人主動到西域取經。到曹魏時期,洛陽一個出家人朱士行,他鑽研佛教經典就發現有的經典特別是小品般若經講不通,他認為翻譯肯定有問題。他聽說西域有大量佛教經典原典,就下決心去西域尋找佛經。公元260年,從雍州,大約現在陝西鳳翔出發,越過流沙到達于闐,現在新疆和田一帶,終於找到小品般若經祖先大品般若經,在那裡抄寫,再沒回來,但他還是想辦法把經書帶回洛陽,這是中國第一個有記載向西天取經的人。到東漢又有一位僧人法顯,他沒有止步于闐,而是翻越蔥嶺到達古印度現在尼泊爾一帶,一直在那裡尋找佛經,然後乘商船到達斯里蘭卡,再經蘇門答蠟島回到山東嶗山。這是第一個真正到達印度取經,並停留很長時間,真正了解佛經原典的中國人。像這麼一批人,帶回了大量佛教典籍。

同時還有很多域外高僧被請到中原翻譯佛教經典,其中一個就是鳩摩羅什。他是西域人,現在新疆人,但是長期在古印度修習佛教,非常了解佛教,而且又懂漢語,他在後秦公元401年迎至長安,在那裡由國家出資出力,出人才,讓他在長安逍遙苑翻譯經典,翻譯出一系列大量佛教經典,共74部,384卷,對佛教發展有很大貢獻。因為他既了解佛教,漢語水平又高,弟子又多,他翻譯佛經很漂亮。到了鳩摩羅什,中國佛教面目煥然一新,這時開始接近佛教最核心本意。這是唐朝出土敦煌金剛經,有了這麼一個基礎,中國佛教徒開始能夠準確把握佛教義理精髓。鳩摩羅什有一弟子僧肇,西安人,活的年齡不大,31歲,但此人了不得,他通過鳩摩羅什翻譯的經典,對其中若干經書非常了解,他寫了四篇文章,物不遷論,不真空論,般若無知論,涅槃無名論,非常清晰明了的介紹大乘佛教中道緣起論,此理論非常契合佛教的真正本質。此理論出台,對於廓清中國佛教理論界迷惑,引導中國佛教根據佛教根本精神發展產生重要作用。為什麼?他在這幾篇論文中一方面介紹佛教理論,另一方面對他之前中國佛教中間出現的對佛教各種各樣的理解都進行了批評。指出它們這些理解哪些方面不對,這個工作不容易。由於有了他的工作,中國佛教發展有了一個非常堅實的理論土壤。大約到公元6世紀,中國佛教開始出現自己的理解,開始對佛教整個體系進行自己的架構嘗試。這時已經不滿足原汁原味的佛教經典,開始發表自己理解,看能否對佛教所有體系提出一種自己統一的認識。最先表現這一意圖的是南朝梁武帝蕭衍。甘肅敦煌莫高窟

這位皇帝迷信佛教不得了,在建康三次捨身同泰寺,把自己貢獻到寺廟做勞工做義務,弄的國家花大量金錢把皇帝贖回來,一次也就罷了,他弄了三次,最後國家經濟都出了問題。但他確實對佛教真喜歡,而且真有研究,寫了《立神明成佛義》。他提出自己一個理解,這麼一個龐大佛教理論體系,如何把它統一起來,關鍵在於有一個心識的神明,這是統一佛教的基點。心識有神明、無明兩方面,神明是現實佛教(無為法)光明的一面,無明顯示佛教有為法黑暗的一面。他認為這樣的話,佛教理論就好辦了。弘明集,是一部記錄自佛教傳入以來到南北朝時期各種佛教論爭的論文集,在這個集子里對梁武帝的佛教論文有非常清楚記載。因為皇帝出了一個見解,整個南朝知識分子和大臣紛紛發表見解,說皇帝見解高明,佛教理論原本龐雜沒辦法弄明白把握,但是立神明的觀點提出終於可以很好把握佛教,其中有吹捧的成分,但是也確有其實,代表了中國佛教開始要用自己理解,把佛教理論體系統一起來,這是佛教很重要一個變化。到隋唐時期,是中國佛教開始創宗立派的重要時期,開始產生很多中國化佛教理解,這時候完全是自己的一種比較圓融的理解,比如說吉藏,創立三論宗,論是佛教的一種理論,如中道論,吉藏以此傳播佛教關於中道論的看法。三世佛之阿彌陀佛

到隋代,還有智顗,創立天台宗。他主要通過對妙法蓮華經貫通性理解,創立自己對佛教的一種認識,創立自己一個宗派。還有玄奘,創立法相唯識宗,這個人物大家非常熟悉,西遊記唐僧原型,他也像前面法顯一樣,在研究佛教經典中發現問題無法解決,留學印度,呆了17年,基本了解佛教理論。回國之前在印度舉辦無遮大會,歡迎佛教界和非佛教界人事對他理論提出批評,整個佛教界和非佛教界提不出反駁,很了得。回國後,帶領弟子創立唯識宗。還有武則天時期法藏,創立華嚴宗,是關中華嚴宗思想為基礎的宗派,還有慧能禪宗。這是出現如此多宗派,它們不僅僅是解釋原汁原味的佛教是什麼,而是要對佛教提出自己理論架構。這些宗派一個共有的特徵,就是根據自己理解,建立持之有據,言之成理,反映佛教根本精神的各有特色佛教理論體系。不僅僅是傳播和了解佛教,而是要對佛教進行統一構建。這中間最有代表性的是禪宗,禪宗可以說是標誌佛教中國化的完成,佛教最高階段。 華嚴寺釋迦摩尼金佛

下面是華嚴宗祖庭--西安華嚴寺,唯識宗祖庭---西安慈恩寺禪宗,產生於唐朝中葉。禪宗在印度有非常悠久歷史,但在中國第一位人物是菩提達摩,梁武帝時一位印度高僧,到中原後曾經與梁見面,但高於梁,兩人談的不投機。他就一葦渡江,過長江到洛陽嵩山面壁,此人號稱禪宗開山鼻祖。一至六傳到唐中葉,出現慧能,中國禪宗創始人,本是河北人,因父親作小官被貶到廣東新興,生活貧苦。24歲從廣東到湖北,跟隨禪宗祖先弘忍學習,他對佛教理解深的師傅認可,弘忍認為他能擔當傳播禪宗重任,就把自己衣缽傳給他,他就回到南方創立真正禪宗。慧能很重要一個貢獻,對佛教理義一個創造性詮釋,他的詮釋跟前面所有宗派不同,他認為佛法體系並不駁雜,只要對佛法有自己真切體會,哪怕不認識字的人,都可以形成對佛法的正確理解。這一下不得了。此前所有宗派,所有創宗立派祖師都要閱讀大量佛教經典,然後找到經典中間邏輯關係,才能創立一個宗派。但慧能卻顛覆這一點,哪怕你不識字,只要你會佛法有自己切身體會,你就是佛,你就能創立一個宗派。

據說慧能自己就是一個不太識字的人,在湖北黃梅山,他的老師要進行一次考試,看看哪位弟子對佛教理解達到最高境界,以此挑選接班人。當時有大弟子神秀寫了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慧能當時還不是寺院真正出家人,聽到後,感覺好像沒參透,於是在旁邊寫了另一首,他實際不會寫字,是請人寫到牆壁上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兩首詩一比較,師父更認可後者,但是師傅為保護弟子,他脫下鞋趕緊擦掉後面的詩,並說不怎麼樣。因為這時寺院中真正有學問的大家都認可的是神秀,但突然之間一個做苦力的掌握佛教最高真理,這確實很麻煩。所以等到晚上,弘忍將慧能喚到自己房間,傳授了衣缽。這就證明,哪怕不識字,只要自己對佛教有了解,他就是佛,就能夠提出一種很全面的佛教理論體系。所以慧能強調,一定要從自身求得對佛法了解。且看他是如何解讀佛法的。我們知道佛有三身,法身化身報身,一般寺廟有三身佛,那麼何謂法身、化身、報身?一般師父回答問題時往往需要引經據典,討論。但慧能只根據自己理解來解釋,他說法身就是自身清凈之身,化身就是自身清靜之身的一種變化,報身是自性的一種智慧功用,一種作用。再比如三皈依,他認為三皈依就是皈依自性三寶,如果你自性不歸,你就根本沒地方可歸。慧能在廣東法性寺傳法,弟子記錄其語言成為《壇經》,這本經書主要談對佛法理解,一種全新理解,完全是根據自己理解去談佛法,將複雜的佛教教義回歸內心,簡易直截的佛教信仰形式是中國佛教一個最高的理論境界。另外一個順便提一下,唐代道綽、善導創立的凈土宗,這個宗派比較簡單,主要以無量壽佛經,觀無量壽佛經,阿彌陀經為主要經典,修行方法也簡單,只要念未來的佛就行,天天念他的名號,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你就能夠得到解救。這個理論沒有太大貢獻,但是深受下層老百姓歡迎,中國也流傳廣泛。這就是隋唐時期佛教,一個重要發展期。20世紀,中國一位重要佛教研究專家湯用彤先生,根據他對中國佛教史研究,認為中國佛教傳播分為三階段:格義、得意忘言、明心見性。所謂格義就是拿中國概念名詞去套印度佛教的概念和名詞,相當於僧肇以前中國佛教傳播階段。僧肇以後,從魏晉南北朝到隋唐,這個時候佛教講了什麼並不重要,主要是抓住它最關鍵核心思想,這是第二階段。明心見性,這時候不僅僅是抓住了它的意思,而且我們還能用我們自己語言,自己的理解,把佛教道理講得更加透徹,這是第三階段。湯先生看法很符合中國佛教實際情況。

第二講 佛教的基本理論佛教理論很多,但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個就是緣起論。緣起論主要解釋宇宙萬法皆由因緣所生起的相狀和原因,是對世界的一種理論上詮釋。釋迦牟尼創立佛教基本理論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你看是不是佛教,就看他的三個印章,如果符合這三個印章就是佛教。但最根本的是緣起理論。他當時在尼連禪河菩提樹下打坐,他悟出的道理就是緣起論。他從人生有痛苦這個結果去倒推,發現人的痛苦就是因為執著,有執著是因為對沒有實質性東西看成有實質內涵的東西,總之是因為無明,不能按照事物本來面目去認識事物,這就讓我們產生痛苦,這是釋迦牟尼的一個基本發現。釋迦牟尼認為眾生皆苦,痛苦的原因在於緣起。任何一個人是不能獨立於任何條件和關係,人不能超越一切關係和聯繫,所以他是痛苦的。但是人最可怕的是把一些沒有實質性聯繫看成是有實質內涵的聯繫,這就造成了痛苦。早期的佛教經典就由此展開分析,由此形成緣起論。如阿含經就認為,構成宇宙萬物的基本元素是5方面:色受想行識,世界各種各樣元素,物質感覺思想意志精神整體,稱為五蘊,世界就由這些元素構成,中間任何一種都沒有質的規定性,或常駐不變的實體,也沒有一個與之相應的獨立存在的客體,它們變化無常,這就是早期佛教關於世界的解釋。後面理論經典基本上在這些理論要點上進行理論詮釋。比如般若經,認為世界上所有的東西都是空的,人我空,法我空,一切皆空,空就是一切事物現象的事實。

如何表現佛教的緣起觀,在佛教歷史發展長河中就出現各種各樣理論。如業感緣起,中道緣起,阿賴耶識緣起和中國佛教的真如緣起。業感緣起是早期佛教理論,是比較符合釋迦牟尼原始精神的。他認為世間萬事萬物都是受有情眾生的業,因感召而流轉的變化。這個業的概念,指的是你思想語言行為所產生的結果,這個業感會產生很多變化。世界一方面確實存在,客觀世界是真實存在的,它的存在是由極微的積聚而組成,釋迦牟尼對此有所分析。客觀世界確實存在,但對一個個體來說,他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業感,是因為我們的思想語言行為才跟我們發生聯繫。它們的聚合和離散都是由用情眾生不同程度的業力所決定,這就是業感緣起論,比較符合釋迦牟尼早期佛教基本含義。中道緣起理論,他把人我空,法我空,一切皆空的事物本質弄得很清楚,看到宇宙萬物有一個基本品格: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我們看到的世界有生長有滅亡,有常態有斷裂,有一種統一有一種差別,有一種過去有一種現在,還有一種未來,但是根據佛教的理解,真正萬法的本質,這些東西都不存在,它是一種空。這時關於緣起的理解就發生變化了,他是通過這種真正本質性理解,它認為這個世界就衍生出來了,這就是中道緣起。大白佛石窟圖片

另外就是阿賴耶識緣起,阿賴耶識是我們先天的,統一我們所有的思想語言行為所產生的結果所留下的一個痕迹,一個統一體,是人最核心的。只要你沒有成道成佛,還在六道輪迴,這個統一體會一直留存,它是我們所有有為法、無為法所產生根源。也是所有有情眾生的生命體最終會結晶而成的一種意識存在,這種意識會在宇宙中永遠存在,只要你沒有超出輪迴。這就是這個世界所產生的基本根源。但在中國文化中,主要講真如緣起,認為世界萬有是心真如的一個緣起和顯現。與印度佛教不同,它認為佛的本體是空的,真的,但又認為佛的本體跟心密切相關,所以是心的緣起。慧能《壇經》有非常清楚的表述,如他認為摩訶就是心,心就像一個虛空一樣,但是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盡在其中,性含萬法是大,萬法儘是自性。

這種真如緣起論值得大家理解,佛教不一定要解釋客觀世界是怎麼回事,它主要解釋這個客觀世界為什麼會如此?我們通常認為客觀世界是地質運動必然結果,人也是世界一部分,這是物質性的理解。但佛教不一樣,佛教認為,我們之所以有這麼一個世界,是因為我們所有人的眾生業力的一個共同結果。今天你之所以在這裡,是因為你和其他眾生生命體,他們思想語言行動共同造成的一個結果,這就是緣起的基本實質。中國緣起論最流行的就是真如緣起,他們認為我們生活的世界並不是一個由氣的陰陽變化運動的結果,外部的自然世界對我們真實的生活實際上不起作用,所有眾生都生活在一種主觀世界中,是我們的思想、我們的言語、我們的行為所構造的世界真正主宰了我們生活,這是對中國傳統世界觀的一個顛覆。這就是緣起論。二、佛性論緣起論,使人們對世界產生幻滅感,那麼人類在世界中還有什麼希望?他必須給人類指出希望在哪裡,於是有了佛性概念。在印度佛教中,這一概念並不突出,是指現象的本質本體的分析,也可以說是成佛的依據。但在中國佛教中,它成為一個核心話題。

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得道的時候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每個人都有證得這個世界的品德和基礎,但是都沉迷在妄想中,有很多執著,不能像我一樣證得宇宙真正的本質。這個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是什麼呢?就是後面佛學經典論斷為佛性,像佛一樣的品性。這個詞真正在中國文化中成為一個主題話語,根源於竺道生。竺道生是鳩摩羅什一個弟子,與僧肇是同學,也是河北人。他當時敏銳意識到一切眾生皆可成佛,而且佛性本有,真理不分,而且他主張頓悟。這人完全是一種先知。他從佛教理論中自己提煉出這樣一種認知。當時認為眾生皆有佛性的佛教經典原典還沒有被翻譯過來,他的看法當時不被人認同,他本人也被逐出南京的佛教僧團。竺道生很痛苦,就只好跟一塊頑石講道,對對方說,你聽聽我的理解對不對,史書記載石頭不斷點頭,說你講的真對。其後,幾乎所有中國佛教理論都認為眾生皆有佛性,儘管後來玄奘大師從印度引入法相唯識宗,認為眾生有五種層次差異,有一些人永遠不能成佛,但中國人並不接受,而是樂於接受一切眾生皆能成佛看法。為什麼佛性成為中國人熱衷一個話題?是有原因的。佛教傳入中國之前,中國人有一個大家共同關心的問題,人性論,儒家道家都認為文化是由於心性發展過來,是由於心性而演化。孟子講人皆有四端,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世界為何會如此?是因為我們四端的擴充,我們內心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的一個展開,文化能發展到什麼地步,就看我們心性能培養到什麼層次。這是中國文化一個特點,心性因素非常重要。佛教傳入中國,對我們人類本質有一個更深刻揭露,發現人生的苦難和迷茫,社會的紛爭和動亂,都與人們對自身面目佛性的認識有很大關係,佛教提出對人性的另外一種觀察,所以就跟中國文化產生密切聯繫。佛教認為,如果不能從人類固有的更高價值出發,不從人類所共有的超越現實得更高價值出發,去提升人性的話,人自身進行超越解脫的能力,這種內在動力就發揮不出來。這一觀點恰恰豐富了傳統文化關於人性一個觀察。但是佛性與傳統人性有很明顯差異,儒家道家講人性都有具體內容,儒家人性善,有仁義禮智信,道家講赤子之心,是我們愚人之心,一種回歸道德的超越性情懷。但佛性不是這樣,它沒有具體內容。它是一種空性,一種遼闊的空的本性,但在空本性上面有自然的智慧,能夠洞悉一切皆空,他有超越性情懷。佛性按照慧能說法,就是外善能分辨諸法相,內於第一義而不動。這是佛性本質,它是由空靈產生的一個智慧。佛性實際上就是把人逼到絕境,置於死地而後生髮的一種智慧,這就是佛性,這就是中國人的解釋。

三、解脫論無論緣起還是佛性,最終要談到解脫,最終用什麼辦法達到一個眾生解脫境界?早期佛教提出有八個正道:有六度,有布施,有忍辱,有精進,有禪定有智慧,各種各樣方法,通過這些修行,最終能夠達到一個涅槃這樣一個境界。如何達到涅槃?涅槃是一種怎樣境界?佛教自身認識也有前後不同。小乘佛教主張自我的單純的個人的解脫,所以主張到一個人跡罕至之地,通過禪定方式,使自己心能夠沉寂下來,不受外物干擾,能夠得到一個羅漢果位。這是早期修行理論。後來大乘佛教不這樣看,他認為我們不能離開這個世界去求得個人解脫,因為每個人的存在都不可能是完全獨立的,它實際上和形形色色眾生世界不可分割,如果其他眾生沒有解脫,你一個人不可能解脫,哪怕你在思想上已經得到解脫,但是你要把你的生命跟這個眾生的世界統一起來。所謂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實際上要求你把生命投向這個現實眾生世界,但是又要引導這個眾生世界朝一個更好的世界發展,這才是真正的解脫。這就是大乘佛教倡導的菩薩行,他們追求的不是羅漢果,而是菩薩行,就是佛的一種基本品格。《維摩詰所說經》中間塑造的維摩詰居士形象就是這樣,此人對所有的佛教真理是得到解脫的,但是他又跟一般人差不多,有大量財富,生活在一個世俗世界,有妻兒大量奴婢,也參與政治活動,他和普通人一樣,但是他所理解解脫境界,超過佛的很多弟子。有一天他假裝自己病了,佛派弟子去看他,許多弟子不敢去,因為他們都曾經與維摩詰有過交流,但對佛的理解都不能超過他,佛後來派文殊菩薩帶弟子去看他,但也不能論辯過他。維摩詰這個形象告訴人們,真正的解脫不能離開世俗生活,我們解脫的境界也不能離開現實生活,樹立了這麼一個榜樣。唐朝王維字摩詰,可見當時人物影響。佛教本來主張超出三界,擺脫輪迴,與中國傳統特別關注現實本來有非常大衝突,但是大乘佛教上述見解為佛教與中國文化溝通又搭起一座橋樑。到了唐代,主要的佛教宗派都對佛教理論與修行方法都進行了調整。由通過出世追求解脫的修行途徑逐漸變化為不離世間而追求解脫的修行途徑,甚至主動介入到現實政治中間。佛教由印度出世性質的宗教轉變為中國世俗性宗教。比如禪宗,它認為真理絕不會在現實生活之外,離開現實生活的真理肯定不是真正真理。比如佛教主張打坐最好是趺坐,但禪宗不認為這樣好,他說趺坐找到的真理,站起來就不管用了。這當然不是真理。你在深山老林悟出的真理,一到現實花花世界馬上就崩潰了,那肯定不是真理。所以行止坐卧都是禪,只有做到這點,才是真正真理。所以他反對所有儀式化方式,中間有很多生動故事,就是要破除我們關於真理修行固定化認識。上述緣起論、佛性論、解脫論是佛教文化中最根本性話題。

三、佛教和中國文化的精神釋迦牟尼與中國孔子老子大約同一時代,都是公元前5-6世紀,中國和古印度地理距離也不遙遠,而且從來沒有間斷來往,從西域可以到印度,從海路也能到印度,為什麼佛教到600多年後才與中國產生聯繫?1000年後才在中國生根發芽?為什麼早期沒有在中國產生影響?我認為關鍵是因為春秋戰國到秦漢時期,我們中國的傳統思想資源能夠對現實問題進行有效解決。魏晉時代,傳統思想資源在解決新的時代問題時出現困難。春秋時期,在我們夏商周禮治文明出現問題時,我們孔子老子諸子百家,使我們文明渡過難關,進入漢代併產生是秦漢帝國。當時的思想文化能夠有效解決我們政治問題和社會問題。魏晉南北朝社會政治出現很多變化,我們當時思想家希望能夠利用傳統文化資源解決問題,所以就回到老子莊子周易,回到論語,重新解讀,解讀中國傳統文化,看能不能探討出一條中國文化新的出路,而且也意識到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時代問題。但是探索半天,因為民族矛盾社會矛盾惡化,這一文化思潮根本找不到現實出路。佛教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在中國開始生根發芽,這是根本性原因。為什麼呢?第一,它提出一個關於世界的全新的認識。佛教傳入之前,中國對世界的認知就是董仲舒的天人感應式世界觀。這種世界觀認為有一個很客觀的世界秩序,是陰陽五行的,是陰陽二氣流轉變化。這種變化,按照董仲舒解釋,它就是我們現實生活中五倫倫理秩序,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就是三綱六紀,一個非常穩定的世界。董仲舒反覆論證宇宙真正真理就是顯示出這麼一個客觀秩序。

但是緣起論認為客觀世界不是陰陽變化結果,而是我們思想言語行為所產生結果的一個共同體。這兩種解釋完全不一樣。前面的解釋就提出一個問題,誰發現宇宙中真理?董仲舒回答是聖人和帝王,帝王是因為天的兒子,聖人是一位耳聰目明,先知先覺,所以他們能夠發現宇宙真理,他們能夠在宇宙和真理之間起到中介作用,他們是宇宙中間擔當者。但是緣起論解釋就不同,我們眾生任何一個個體都是平等的,每個人都是你生活中間你所生活世界的一個始作俑者,也是世界到哪裡去的一個擔當者。這種解釋是不一樣的,也是全新的世界觀。第二它高揚了人的倫理責任和社會責任,傳統的認識認為我們有帝王將相有聖人,他們是擔當者。每一個個體人主要依託家庭存在,沒有一個獨立個人意識,我們都是在家族中間存在的。但是佛教認為我們的業報結果都不是他們能決定的,哪怕是父子、夫妻,哪怕是最親密朋友,對你都不產生實質性影響,你的所有的存在結果,都是自作自受。所以這就意味著,如果你要擔當,關鍵在於擺脫,最容易影響你的就是家庭。男女關係最使人執著,最讓人糊塗,但佛教講這個關係很可笑,它沒有實質性內容,這個關係恰恰是你難以解脫的一個枷鎖,如果你想要有一種另外真正純粹的生活,你首先必須要離開這個家庭,離開你的現實生活。它確實對中國以農業為主,以家庭為基礎的社會構成一定程度破壞,它在某種程度上動搖中國古代社會存在根基。所以為什麼中國文化,中國統治者對佛教進行排斥,就是因為它對中國傳統政治秩序家庭秩序帶來一定破壞,軟化了古代家族一個堡壘。但是他同時使個體在家庭以外社會關係中間得到更廣闊展開,你可以離開家族思考更廣泛問題。是一個人在社會中主體性能夠凸顯出來,這是佛教關鍵的第二點。特別佛教宣揚眾生平等思想,為解決民族衝突打開思路。在漢文化中間華夷之辨,華夏之辨非常嚴格,公羊春秋主張有仇要報九世之讎,仇恨情緒,家族之仇民族矛盾是不能忘記的。但是到唐太宗時候說,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這樣的認識,如果沒有佛教思想熏陶,恐怕難以出現。這恰恰為解決魏晉南北朝非常複雜的民族矛盾提供思想上空間。第三方面,它擴展眾生的生活世界。佛教觀念里,眾生生命個體肯定有生存滅亡,但是有一個東西不會滅亡,就是你的意識言語行為所產生的後果,它會凝聚到你的精神實體,就是阿賴耶識,你雖然不存在,但是它會在宇宙中間流轉。何謂流轉?佛教認為世界由六個大的層面所展示的,有上天層面,人的層面,仙的層面,鬼的層面、地獄層面,叫六道輪迴,眾生的生命個體就在六道中間來回輪迴。你的業力就在六道輪迴中間不斷變化,你產生的所有結果,所凝聚的這個東西,就會演化為個體不同的生命的現象。你今生是個男孩,但你前生不見得是人,因為你的識體會轉變到另外一種因緣和合,它會產生一種緣起,你有可能是一條小狗,只因為你前輩子沒咬人。你老老實實,也沒有把不是你的東西看做你的東西,說不定這時你的識體把你這輩子變成一個男人。你這輩子思想言語行為將決定你下一輪迴在哪一個層面,你有可能成為天上仙,也有可能成為地獄鬼,只要你沒有超越輪迴,就一直在六道中輪迴。這麼一個遼闊的精神世界為中國文化打開另外一個寬廣世界,此前中國古代文化沒有這些。這種理論告訴人們,人的生命遼闊生活空間是無窮無盡的,雖然你面對的是一個遼闊的虛空,但是你的精神世界豐富了。它一方面有助於個體化解對現實境遇的不滿和憤懣,很多問題你可以得到解釋,同時也有利於清醒個體對現實境遇的麻木不仁,還有助於個體對眾生平等具有高度自覺意識。所以佛教還是有他的獨特作用,它確實擴展了精神空間。他們彌補了魏晉南北朝思想家所操心的擔心的中國文化的另外一個方向,提出一種新的思考,一種新的辦法。但是佛教世界觀也有一些難以迴避的矛盾。

第一它確實沒有對客觀世界引起足夠認識。有一故事說一人問釋迦摩尼這個世界從哪裡來到哪裡去,釋迦摩尼訓斥了他一頓,說你就像一個受了毒箭的病人,你不趕快治療,還去研究這支箭從哪裡來,它的毒性是什麼,沒等你研究清楚,人命早沒了。所以你不必要對這些問題發生進行研究。但是客觀世界存在的規則確實對我們是有用的。雖然緣起觀分析認識到這點,但它沒有對這個客觀世界到底有哪些客觀規律以及它們在我們現實生活中能產生怎樣影響,這方面是一個理論盲點。第二它很容易滑向真理相對論。根據佛教解釋,我們世界確實會朝向一個更美好世界發展,如果所有人都按照佛教所說真理去做實踐,我們都是如是如是觀,按照真理本來面目認識世界觀察世界,不把不該是你的東西當成你的東西,大家都如此,這個世界當然就比較和諧安詳美好。但是要做到這點很難,佛教認為恰恰因為難,所以強調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比如你看見對方痛苦,你雖然掌握真理,但是你也不能以你的方式強加使另外一個生命體接受你的理解,你只能和他一起痛苦、悲歡離合,在這過程中使他認識到並朝一個更好方向發展,這種功夫非常困難。設想中國文化中間如果都是這樣,沒有一個明確的主導,這種事情很容易成為一種空想。而且他就會覺得這個世界中真理都是相對的,容易產生文化中間的問題。另外還容易使人認為真理途徑在現實生活之外,雖然禪宗提出行走坐卧皆是禪,真理不能離開現實生活,只有在現實生活中掌握的真理才是真正的真理。但他畢竟還是一個佛教,佛教基本的東西還在,這就恰恰給我們中國文化提出一個問題,既然行住坐卧都是禪,儒家提倡的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婦柔就不是真理呢?這些問題的存在恰恰是我們文化發展的另外一個挑戰。所以到了宋代,特別是唐宋之際,中國文化發生一種轉折,中國文化重新回到中國的原典,把佛教的很多思考跟中國傳統儒家經典道家經典結合起來,發明了宋代的新儒學新道教,這就使中國文化走到另外一個高峰。紅豆杉開光佛珠手串

從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看來,一是外來文化的輸入和傳播肯定是在本土文化遇到自身難以克服的矛盾背景下才會出現,佛教的在中國的傳播證明了這麼一個基本道理。二是外來文化最核心的衝擊力必然是他的世界觀及其衍生人生觀,比如佛教傳入很多生活方式,如男僧女尼,單一性別群體有組織化生活,開創我們生活另外一種形式,佛教也傳入很多藝術形式,他們確實影響了中國文化,但是他們背後的東西才是關鍵,即他們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的深刻思考,沒有這些不可能在中國產生深遠影響,這後面的東西才是他核心競爭力,核心穿透力,這是在佛教和中國文化交涉中間應該看到的。第三,面對外來文化的傳播,最好的方法就是要消化吸收,就像吃飯一樣,不但要吃進去,還要咀嚼,消化,讓他們成為我們血液一部分,這個時候,外來東西才能被真正理解,因此最佳途徑是消化吸收。佛教傳入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中國世界觀,但最終中國文化最終消化了佛教世界觀,使之成為中國文化一個組成部分。有人說,中國文化精神是和諧,實際上,中國文化是和而不同,是在不同之間要和諧,而不是以和諧為和諧。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佛教與道教?
佛祖和觀音慈眉善目,為什麼十八羅漢卻是面目猙獰的?
你不可不知的佛教經典語錄(二)

TAG:中國 | 思想 | 佛教 | 發展 | 發展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