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為什麼重視《詩經》
孔子《論語》傳(版權所有)
第十一章 居家從教
王封臣 著
十二、孔子為什麼重視《詩經》
在禮、樂、射、御、書、數此「六藝」的基礎之上,孔子還要教學生們「六經」,即《詩》、《書》、《禮》、《易》、《樂》、《春秋》。當然,也有人認為孔子傳授的「六藝」其實就是這「六經」,不過我不這麼認為。藝就是技藝,經就是經卷、課本。由於《樂》後來失傳了,就剩下《詩》、《書》、《禮》、《易》、《春秋》了,所以後來就成為《五經》,它們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這四部書合稱「四書五經」。我們再來一一介紹這六本書。
《詩》
《詩》又稱《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它收集了從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大約500年間的詩歌,現存305篇,所以,又被稱為《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由風、雅、頌三部分組成。風包括十五國風,共160篇;雅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頌分周頌、魯頌、商頌,共40篇。各篇的創作年代,大部分已不可確知。根據部分詩篇考查,最早的約作成於西周初年,最晚的約作成於春秋中期。全書是經過五、六百年時間的積累、並經過搜集者的加工和潤色而成的。
《詩經》來源有二,一是王室派「行人」到民間「采詩」,二是公卿大夫給周天子的「獻詩」。但無論哪種詩歌,最後統一由周王室設在家廟的「守藏室」(即國家圖書館)刪定。春秋時期,諸侯宴饗、會盟,莫不賦詩,可見《詩》已普遍流傳。
《史記·孔子世家》載:「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義……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這就是說孔子刪編《詩經》。但是,這個說法遭到了後世很多學者的質疑。如唐代孔穎達、宋代朱熹、明代朱彝尊、清代魏源等都不太認同。《詩經》大約成書於公元前6世紀,此時孔子尚未出生;公元前544年吳公子季札至魯國觀樂,魯樂工為他所奏的風詩次序與今本《詩經》基本相同,說明那時已有了一部《詩》,此時孔子年僅8歲。 因此近代學者一般認為刪詩說不可信。但,《論語》裡面卻有一則,能說明孔子和詩經是有關係的。
子曰。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子罕9·15)
孔子說:「我從衛國回到魯國,開始正樂,使《雅》歸《雅》,《頌》歸《頌》,各得其所。」
孔子自衛反魯是在魯哀公十一年冬,那時候開始為《詩》正樂。楊伯峻先生在他的《論語譯註》上解釋:「『雅』和『頌』一方面是《詩經》內容分類的類名,一方面也是樂曲分類的類名。篇章內容的分類,可以由今日的《詩經》考見;樂曲的分類,因為古樂早已失傳,便無可考證了。孔子的正雅頌,究竟是正其篇章呢?還是正其樂曲呢?或者兩者都正呢?《史記·孔子世家》和《漢書·禮樂志》則以為主要的是正其篇章,因為我們已經得不到別的材料,只得依從此說。孔子只「正樂」,調整《詩經》篇章的次序,太史公在孔子世家中因而說孔子曾把三千餘篇的古詩刪為三百餘篇,是不可信的。」現在我們看到,孔子刪沒刪過《詩經》不好說,但一定為《詩經》正過樂。
孔子很重視《詩》的教育,他認為《詩》的內容和思想都是純凈的、無邪的,是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的,「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嘛。所以,就連《關雎》這樣的情歌,孔子認為也是人性純真的自然宣洩。
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八佾3·20)
孔子說:「《關雎》,快樂而不放蕩,悲哀而不痛苦。」
《關雎》是《詩經》的第一篇。孔子這麼讚揚它讓很多人看不明白。因為這篇是男子思念女子的。通篇似乎並沒有悲哀的情調,怎麼會有「哀而不傷」的評價呢?後人對此做了解釋,劉台拱在他的《論語駢枝》上說:「詩有《關雎》,樂亦有《關雎》,此章據樂言之。古之樂章皆三篇為一。……樂而不淫者,《關雎》、《葛覃》也;哀而不傷者,卷耳也。」他的意思,孔子說的不是《詩》上的《關雎》,而是《樂》里的《關雎》。在哪裡就有哀了。不過,我還是覺得李零先生在他的《喪家狗》里做的解釋比較恰當,他說:「大概樂是樂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哀是哀在『求之不得,輾轉反側』。」其實整篇孔子是要表達,樂哀都要以禮節之,要適度,不要過。「樂」過了就是「淫」,「哀」過了就是「傷」。
因為《詩》純潔無邪、情感適度,所以孔子特別愛看,愛讀,而且,在讀詩的時候,特別尊敬。
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述而7·18)
孔子有用普通話的時候。比如在讀《詩》,讀《書》,行禮時,他都用普通話。
普通話並非我們現在才有,古時,一直有,有時叫官話。只不過,每個時期的普通話不一樣,也就是以哪個地方的語言為標準不一樣。古書中的「雅」字跟「夏」字有關,在上博土簡中,《詩經》的大小《雅》都寫作「夏」。夏就是華夏。夏言就是相對夷言而說的,就是官話,當時的普通話。可見,孔子平常說家鄉話,魯國地方方言,就如同我們在地方上的學校一樣,師生平常都是用地方方言交談教學,唯獨到了朗誦課文的時候,用普通話。孔子則是在讀《詩》,讀《書》,行禮時,用普通話。證明孔子對《詩》很尊敬。
所以,孔子教育重在「三教」——「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詩》是禮樂的基礎、引子。《論語》中就記載了他教學生學《詩》。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八佾3·8)
子夏問道:「『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這幾句詩是什麼意思?」孔子道:「先有白色底子,然後畫花。」子夏道:「那麼,是不是禮樂的產生在(仁義)之後呢?」孔子道:「卜商呀,你真是能啟發我的人。現在可以同你討論《詩經》了。」
看,在這一則里,儒家再次提到,「仁」是「禮」的基礎、底子。
另外,孔子認為學《詩》還有很多好處。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羣。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陽貨17·9)
孔子說:「年輕人何不學習《詩》呢?《詩》,可以培養聯想力,可以提高觀察力,可以鍛煉合羣性,可以表達哀怨情感。近,可以運用其中道理來事奉父母;遠,可以用來服事君上;還可以認識許許多多的鳥獸草木的名稱(得到許多自然知識)。」
另外《詩經》不僅是一部詩歌集,在當時他還是一部政治禮儀規範手冊,作為使者出使他國必須精通《詩》,因為在外交場合,賓主雙方是需要用《詩》中的篇章、語句作為答對的。所以,孔子告誡兒子孔鯉「不學詩,無以言」—— 不學習《詩經》,就沒辦法和別人言談答對。
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子路13·5)
孔子說:「一個人雖然會把《詩》背的滾瓜爛熟,但授予他政治任務,辦不了;讓他出使外國,又不能獨立地去談判酬酢;(如果這樣的話),就算詩讀的再多,又有什麼用處呢?」
楊伯峻先生解讀說:「古代的使節,只接受使命,至於如何去交涉應對,只能隨機應變,獨立行事,更不能事事請示或者早就在國內一切安排好,這便叫做『受命不受辭』,也就是這裡的『專對』。同時春秋時代的外交酬酢和談判,多半背誦詩篇來代替語言(《左傳》里充滿了這種記載),所以詩是外交人才的必讀書。」
========
孔子《論語》傳
根據王封臣先生的國學課程講座整理而成。是將《論語》各條恰當的放入孔子生活的時代中,通過《論語》展示孔子的一生,通過孔子的一生詮釋《論語》的意義。
閱讀之前的篇章:
第一章 夫子家世
第二章 草根孔小二
第三章 三桓的前世今生
3-2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是怎麼回事兒?
第四章 「奮」青孔子
第五章三十而立
第六章 齊國內亂
第七章 初會齊景公
第八章 孔子適周
第九章 鬥雞之變
第十章 孔子適齊
第十一章 居家從教
推薦閱讀:
※請問如果你可以復活孔子,你會怎麼做,會復活他嗎?為什麼?
※孔子編年
※孔子經典名言名句妙語錄
※48、墮三都之前的孔子:一直沒有出仕的機會
※75、繪事後素:為什麼子夏說的「禮後」二字給了孔子很大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