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大會上演「舌戰群儒」 林毅夫為「中國模式」代言

  • 發布時間:2016-03-24
  • 已有 328 人閱讀
  • 圖為林毅夫教授與Gabriela RAMOS女士激辯

    鳳凰財經訊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於3月22-25日在海南博鰲召開,主題為「亞洲新未來:新活力與新願景」,鳳凰財經全程報道。

    在23日下午,博鰲論壇開展了以「對話思想者:中國模式的迷思與出路時間」為主題的辯論,討論嘉賓有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兼高級副行長、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春華資本董事長鬍祖六,印度轉型機構經濟學家Bibek DEBROY,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Nicholas LARDY和OECD G20協調人Gabriela RAMOS。

    本場電視辯論上,經濟學家林毅夫舌戰群雄,為「中國模式」「帶鹽」。

    全場電視辯論不光是各種口音英語語速極快,五個經濟學者及國際組織官員的思維也飛速運轉。辯論從林毅夫先生「挑戰」主持人關於中國減速原因的開場白開始,就火藥味十足,在第一輪專家們各自觀點陳述完畢後,盡然只有林毅夫教授肯定中國模式的存在,並為中國模式下了定義以及各種代言,他並肯定中國模式無法複製!

    會上,林毅夫舌戰群儒,不斷反駁幾位嘉賓觀點,力挺中國經濟與政策。很少聽見林教授在公開場合如此「強硬」,然而在碰到質疑中國經濟和發展模式的聲音,林教授時刻處於一種「激活」的戰鬥狀態。

    開場時,林毅夫首先挑戰主持人的開幕詞,稱「您說中國會面臨重新調整,那中國的經濟放緩的原因呢?就是因為深化了調整」。林毅夫表示,雖然現在中國經濟有所放緩,但是放緩的原因並不是結構調整的原因,而是因為外部的一些因素。

    接下來,林毅夫為中國經濟「代言」,稱「我想說中國在轉型經濟體中表現是最好的,在全球都是如此」,「可能中國模式未必適應所有的國家,比如美國,或者是其他的一些發展中國家」,但「中國的模式可能會適用於轉型期的發展中國家」。

    此言一出,嘉賓發表觀點,表示中國模式在其他國家未必適用,胡祖六更表示「我並不相信有中國模式存在」。

    辯論繼續進行。主持人詢問嘉賓觀點:「有人認為,中國的極權政治及大量的基礎設施所引導的經濟增長模式在過去十多年幫中國實現了高增長,而其他地方很難複製這樣的經濟模式」。

    「如果其他國家需要複製中國的模式的話,是不可能的。」林毅夫表示。「中國大量的控制了國有領域,以及國有企業,我們對於國有企業一直以來都有著樂觀的情緒,然而在俄羅斯或者是其他的一些發展中國家,他們並不應模仿中國的發展模式,因為國家並沒有控制經濟。中國的成功主要是由於中國對於整個的發展是很樂觀的,當然各個領域的發展是不足的,但是它卻符合中國的競爭力。」

    而後,林毅夫更是對中國的經濟發展充滿信心。「對於所有的中國的產業來說,我們都正在處於一個轉型期。我們保證這樣子的轉型順利的進行下去。」

    此時,Gabriela RAMOS似乎「聽不下去」了,直言想更換話題,「我們能不能討論一下政府對於市場的影響?比如拉美洲的經濟崩潰。」而後,幾位嘉賓愉快地就拉丁美洲及印度的經濟問題達成共識。

    話題回到中國,又出現分歧。Nicholas LARDY委婉表示,「中國有一些行業

    此時火藥味上升。林毅夫反駁道,一個國家可以做出選擇,要麼就依賴政府,要麼就依賴創業家。在遇到市場失敗的時候,我們需要政府來幫助解決問題。我們可以看到遵循華盛頓共識的很多國家的發展,像拉美,他們並沒有很依賴政府,但是他們的經濟發展也不是很快。

    Bibek DEBROY直接用無視的方法跳開了林毅夫的講話,「我想回應一下LARDY的話。」他表示非常明顯中國可能會有硬著陸,為現在外匯儲備

    主持人一看情況不妙,馬上將話題轉換,討論產能過剩與新動能轉換。

    Gabriela RAMOS表示,如何迎接下一次工業革命、尋找新技術是整個世界的難題。林毅夫直接反駁,您是來自經合組織,您的陳述是適合於經合體國家的,但是中國不是經合組織。中國的製造業仍然還有極大的市場有待開發。林毅夫更是力挺中國製造業道「如果沒有製造業,我們的經濟發展不會經歷如此大的發展」。

    面對爭執如此白熱化,可能現在主持人的內心是崩潰的,於是再次將話題轉換為電商。Nicholas LARDY表示,我們在過去看到中國環境排放問題,很多工業行業一直在放緩發展,甚至有的是崩潰。服務行業就迎頭而上,有著極大潛力。

    林毅夫表示,我們既需要服務產業,也不要忘記加工業,因為加工業也是極大的一個支柱產業。印度的收入比中國低很多,也就是說並不是說你服務業行業發展得好,收入就高。我們必須要保證工業發展。只有加工業發展強勁的時候,我們才能同時確保服務行業也勁頭強勢。

    最後,在觀眾提問環節,林毅夫再次為中國模式「代言」。他表示,中國的核心競爭力在不斷的改變,在過去36年當中,中國的發展是十分迅速的。「我們已經逐漸的從勞動力集中的經濟轉向了現在的資產豐富的狀態。中國的核心競爭力沒有改變,同時中國仍在不斷的升級它的工業體系。我認為中國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以下為辯論實錄:

    楊銳:女士們,先生們,歡迎來到特別對話節目,這裡是博鰲亞洲論壇,在海南,我是楊銳。在經歷了兩位數經濟增長的十多年後,中國現在正在一個痛苦的轉型時期,因為經濟增長放緩,那麼中國過去的經濟發展模式還適應於發展中國家嗎?世界的眼光會更加關注印度嗎?因為印度保證說將連續第二年超越中國的GDP

    林毅夫:在我做出我的解釋之前,我想挑戰一下您的開幕演講。您說中國會面臨重新調整,那中國的經濟放緩的原因呢?就是因為深化了調整。我想挑戰您,因為我覺得您的陳述跟我的想法有點出入,雖然現在中國經濟有所放緩,但是放緩的原因並不是結構調整的原因。而是因為外部的一些因素。而因為經濟放緩,所以我們才需要這些調整。所以這個問題,我想在接下來的三分鐘解釋一下。

    楊銳:好的。

    林毅夫:我還有三分鐘的時間來說。

    楊銳:那麼請您說完您對中國模式的理解。

    林毅夫:在講到中國模式。我覺得中國的經濟表現在1979年之後就發展迅速,我想說中國在轉型經濟體中表現是最好的,在全球都是如此。中國是發展中國家發展最快的。那現在讓我來定義一下中國模式,大家知道中國是一個共產國家,可能中國模式未必適應所有的國家,比如美國,或者是其他的一些發展中國家,就能複製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模式。中國有自己的發展原則。對其他的發展中國家帶來啟示。我的意思是,經濟的發展,需要這個動力,需要一些區別性,要發展各行各業,要轉型結構。這樣這個國家才有競爭力。保持自己有競爭力的優勢,自己的發展,這個經濟體就會有優勢。

    第二,每一個發展中國家都會有轉型的時期,這個過程中,會有很多的經濟障。那麼這些是很細分的很細節的困難,但是解決這些困難之後,都會得到發展。全世界都想有一個市場經濟的功效,那麼如何來控制這個轉型,我們需要切實的行動,中國有一些行動也是適用於其他國家的。我覺得中國模式就是以上這兩種。中國的模式可能會適用於轉型期的發展中國家。

    楊銳:那麼由Nicholas LARDY來講。

    Nicholas LARDY:我持懷疑的態度,我同意競爭是促進發展。中國依靠市場。因為市場是最終的追求。而且中國在市場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因為中國的改革開放,那麼投資,中國有很多有競爭力的企業,這些都促進了世界的發展。中國為私企,為外企都開放了渠道,在這方面中國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另外中國一直在控制,並沒有減少競爭。而且中國現在很依賴市場,所以我覺得這是為什麼還能保持快速的經濟發展。在建設和促進基礎設施上,也很依賴政府。我覺得很多經濟體可以學習這一經驗。在未來,我覺得依託市場發展,但是在基礎設計上,又依託於政府,我覺得這是一個有效的經濟模式。

    楊銳:每個人都有機會。

    Gabriela RAMOS;現在是我來講,我想說的是,因為我們在討論中國模式是否適用於其他的發展中國家,中國人在提升民生上獲得了巨大成功,但是我覺得未必其他國家能適用。第一個原因,因為現在世界經濟發展也在放緩,所以和之前發展時機、情形是不同的。因為如果控制不好發展的話,可能我們會有另外的新的一場經濟危機。第二個控制因素就是環境。因為像經合組織,一直都在尋求平衡,就是在經濟和環境保護中間尋找一個平衡。第三個元素,因為發展衡量標準只是GDP和人均GDP,但是整個利益是要惠及所有人的。還有其他很多維度,像環境、醫療,還有很多的發展因素。我覺得中國第一步做得非常好,但是前方還有很多要做的。

    Bibek DEBROY:在講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想解釋兩個問題,第一個中國對其他國家做的貢獻是什麼?我覺得國家與國家的情形是不同的,法制也是不同的。所以中國模式,不同時期的中國模式是不同的。像79年和99年的中國模式就不同。世界經濟的發展是不同的。在中國獲得自由話語後,我還想指出,在發展過程中的控制,政府的一些控制,在金融

    胡祖六:首先我並不相信有中國模式存在,所以我不好定義,實際上中國是取得了極大的發展。所有的參與者和旁觀者都看到了中國的轉變,在過去三十年,中國發生了極大的改變。但是中國哪一些是做對了呢?為什麼中國會取得成功呢?我覺得這不是一個特列,我覺得是一種世界共同的發展模式,在過去工業革命之後的兩三百年,世界都有一個共同的發展模式,有競爭,然後有正確的經濟刺激因素,從農村到城市都獲得了發展。我覺得這一些都是中國發展的因素,一些成分。但是這一些應不是中國特有的,比如在英國,在工業革命後,包括在北美,包括我們的鄰居,這一些南亞國家,日本、新加坡,所有的都有著類似的經濟發展模式。所以我不認為經濟存在這樣一種中國發展模式。

    楊銳:我覺得您的意見十分獨特,我們來看一個背景介紹。(播放視頻:貿易和投資,中國過去三十年創造的經濟奇蹟是依靠這兩大支柱,但是現在經濟發展放緩,亞投行可以在產能過剩的時候刺激經濟發展嗎?過熱的房市,傳統的經濟計劃仍然保持其勢頭,中國可能在經濟發展的同時進行改革嗎?網路新興,人工智慧,以及前端的革新,中國正在追尋工業4.0時代,中國在未來的人類歷史上可以起一個作用嗎?中國為此準備好了嗎?中國在私企和國家經濟體都有一個獨特的系統,那麼中國將如何完成市場化的這一承諾呢?)

    楊銳:接下來我們來繼續我們的討論。當然大家可以自由的發表觀點,挑戰別人的觀點。對於中國經濟有這樣的一個博弈論,有人認為中國的極權政治,以及大量的基礎設施所引導的經濟增長模式在過去十多年當中,幫助中國實現了雙位數的增長。然後其他地方很難複製這樣的經濟模式,您怎麼認為這樣的觀點呢?

    林毅夫:我剛剛已經解釋過了,如果其他國家需要複製中國的模式的話,是不可能的。所以如果我們在定義中國模式的時候,我認為這一模式並不適用於其他國家的經濟增長模式,其他國家也不應模仿中國的模式。當然有一些基本的概念可以幫助中國取得成功,比如說我同意LARDY的觀點,中國大量的控制了國有領域,以及國有企業,我們對於國有企業一直以來都有著樂觀的情緒,在俄羅斯或者是其他的一些發展中國家,他們並不應模仿中國的發展模式,因為國家並沒有控制經濟。在八十年代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華盛頓的一個民調錶示,當地應當允許市場發揮一定的力量。如果不這樣做,將會導致市場的崩潰,人們把這一經濟時期描述為經濟的轉型。中國的成功主要是由於中國對於整個的發展是很樂觀的,當然各個領域的發展是不足的,但是它卻符合中國的競爭力。如果我們不能很好的保證這樣的信心,那麼中國經濟將會很快崩潰,所以我們應當保證這樣的樂觀情緒,在其他的發達國家也是這樣,應當保證市場的穩定性以及市場活力。對於所有的中國的產業來說,我們都正在處於一個轉型期。我們保證這樣子的轉型順利的進行下去。

    對於製造業和出口為導向的經濟來說,我們需要積極的促進海外直接投資,推動發展,當然中國這樣的模式,對於其他的發展中國家的轉型是有一定影響的和參考價值的。但是基本上來說,我們需要繼續保證這樣子的活力。比如說在越南、寮國以及其他的一些發展中國家。

    Gabriela RAMOS:我們能不能討論一下政府對於市場的影響?比如拉丁美洲導致了拉美洲的經濟崩潰,因為他們並沒有很好的獲悉市場的信號。因為他們並沒有投入人力資本。那麼這個問題對於政府領導的私營產業領導的經濟發展來說,這樣的市場是不平衡的。對於其他一些發展中國家來說,他們的歷史當中都經歷了發展的環節。很多經濟成功的國家,他們總是開始由政府控制經濟的發展。當然同時也會避免海外對於經濟的影響和干預。這樣的轉型可以讓他們很好的獲悉這些投資資金的去向。對於一個國家的基礎設施和市場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如何分配資源也是非常重要的。

    楊銳:在發展過程來說這些是很困難的事情。不管有沒有這樣很強大的中央政府的管制。印度去年的經濟增長為7.7%,再一次超過了中國的GDP的增長。

    Bibek DEBROY:首先我想說三點,我對於印度這樣的增長很不樂觀,因為這樣的經濟增長是以出口為基礎的,以海外直接投資為基礎的。我跟大家分享幾個案例,我們需要看一下這個市場的事實。人們是不是可以很好的將基礎設施的投資自由化,可能很難。我們是否可以在沒有大量投資的情況下,推動公有領域的發展?很難。所以我對於這樣的經濟增長模式很不樂觀。還有另外個問題,印度在過去兩年當中的經濟增長超過了中國,但是隨著經濟的繼續增長,這樣的增長會有所降低。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去保證這樣子的生產率和GDP的增長速率呢?我們要很好的理解,經濟增長速度是會放緩,這是不可避免的。可以根據歷史事件而窺一知。對於人均GDP來說,我們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林毅夫:我很同意他的觀點。剛剛講到了一些,不論是中國還是美國。印度在GDP增長率上超過中國。正如剛剛我們的專家所說,中國現在已經開始失去相對的競爭力,印度卻抓住了這樣的機會,很快的實現了經濟上的增長。

    楊銳:印度在服務產業確實有很多的優勢,也推動了世界經濟的增長,但是同時在基礎設施上也缺乏。經濟的投入僅為2.2萬億美元

    胡祖六:我認為印度有大量的潛力,我們很民主。這些是印度經濟的實力。這些會為印度經濟帶來極大的潛力。剛剛毅夫比較了中印兩國的形式。這也表示,我認為這一些例子僅僅閑於過去兩年,可能有一定的局限性,印度當然仍在發展,與此同時中國的發展遠遠領先於印度,我認為兩國的經濟未來一段時間會放緩,轉向新的增長模式。過去一年當中,今年包括接下來的一年當中,我們的經濟發展會有所放緩,實現轉型。

    楊銳:對於中國經濟來說,它可能是這種極權權威的一種增長模式。也有人一直指責中國缺乏軟實力,甚至會可能硬著陸。

    胡祖六:很多中國人一直都認為政府強大的控制力可以幫助中國去應對全球金融危機。這一些極大的推動了全球對於金融危機的應對,對於政府在市場中所發揮的工具性作用,包括推動基礎設施的投資,特別是經濟區域的發展,都是十分重要的。

    楊銳:你剛才一直都沒有說話,你認為中國共產黨,對於推動企業家精神,以及創業,是否做出了一定的貢獻?是否推動了中國經濟的繁榮?那麼當前的一些中國政府的治理,是否會為我們提一些問題?

    Nicholas LARDY:我認為中國的經濟是很好的模式,我認為這樣的創業對於私營經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可以看一下農業在七十年代末期八十年代早期的時候,中國極大的依賴於農業來擺脫之前的政治形勢,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私營企業對於中國的出口來說是很重要的。當時中國有10%的經濟來自於產品出口。接下來我們看到了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因為它對於經濟來說佔比是十分重要的。同時我們可以看到印度的經濟增長速度甚至會超越中國。但是回到剛剛林先生所說的,我認為中國的經濟是十分有中國特色的。當前中國經濟在轉型,當前的一些轉型的項目,我們可以看到中國還可以繼續迎頭趕上,中國領導人在講話中也不斷的強調發展的一些模式和框架。所以我認為中國依然會保持強勁增長,在未來的5-20年,會和印度齊頭並進。

    Gabriela RAMOS:我注意到你講到一個循環這個詞。因為我們從環境中學到經驗,我們知道由於金融危機帶來了經濟放緩。現在很多行業都是停滯的狀態。我覺得經濟的崩潰是跟結構是有關係的。因為高產量高消費,當然我希望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Nicholas LARDY:我覺得中國的經濟在未來的生產量上還是有極大的潛力,還是有很多的財富,有很多的創新。當然有一些行業是由一些大型的國企壟斷。當然還有很大的市場。而且我相信這些領域也會開放給市場,這樣中國就能享有極大的發展。

    林毅夫:一個國家可以做出選擇,要麼就依賴政府,要麼就依賴創業家。創業非常重要,企業家非常重要。但是在遇到市場失敗的時候,我們需要政府來幫助解決問題。我們需要政府來協調,需要政府提高基礎設施建設,然後在機構間也需要一些協調。我們可以看到遵循華盛頓共識的很多國家的發展。像拉美,他們並沒有很依賴政府,但是他們的經濟發展也不是很快。所以我覺得每個國家都可以有兩種選擇,要麼依賴政府,要麼依賴企業家。來看這個市場經濟是否適應這個國家。我覺得在遇到市場失敗的時候,我們真的需要政府的幫助的。

    Bibek DEBROY:我想回應一下LARDY的話,剛剛講到硬著陸,這也是中國面臨的一個風險,非常明顯,中國可能會有硬著陸,我覺得顯而易見,因為現在外匯儲備很簫條。很多外匯的撤銷,這一些領域都亟待改革。

    楊銳:在2001年,我們進入了世界貿易組織之後,我們一直這些領域想改革,想推出新的政策,比如解決產能過剩,我們需求更多的專家在這些領域出謀劃策,來刺激經濟發展。那麼現在,在中國的兩會期間,就是前不久召開的兩會,在黑龍江省發生了什麼呢?發生了一些事故,還有另外的例子,就是瑞銀集團,歐洲的一個銀行也講在煤炭

    胡祖六:現在城市的勞動力非常少。在過去九十年代和二十一世紀初的時候,勞動力根本不是什麼問題。我們政府工作報告中,李總理指出未來將有超過一千萬的新的工作。因為去年我們新開設了1200萬的工作崗位來促進就業。因為失業的挑戰,可能會帶來社會動蕩。所以中國政府很重視。我們知道有一些夕陽產業有產能過剩的現象,這是不可避免的,那這些產業可能帶來數千萬下崗員工。九十年代的時候,中國面臨的挑戰是更大的。但是中國成功的度過那一段艱難的時期,而成為為一個更強大的經濟體。所以中國政府在艱難時期可以保證社會安全,重構經濟。來穩定社會。因為非常重要的是,在私營行業要開放更多的工作崗位。

    楊銳:我們要促進創業,這些都是有效的措施。然後製造業也能有更多的機會。在電子商務行業也創造了更多的崗位。但是現在的挑戰是沒有足夠的財政開支。現在雖然物價

    Gabriela RAMOS:剛剛Nicholas講到轉型,講到轉為服務業為基礎的一個經濟體,中國是發展中國家。中國現在的經濟學家都在尋求新,想確保如何能迎接下一次的工業革命。這不僅僅是中國面臨的難題,整個世界都需求不同的技術,在製造業需要各種技術。

    林毅夫:您是來自經合組織,您的陳述是適合於經合體國家的,但是中國不是經合組織。中國的製造業仍然還有極大的市場有待開發。要輸入技術,然後也要學習效仿一些技術。我舉個例子,2014年,中國進口了1.4萬億美元的技術。因為一些很高附加值的一些技術,中國現在還是有待開發。

    Gabriela RAMOS:我說製造業其實只佔40%,而且它們也在經歷一些組織改革。

    林毅夫:如果沒有製造業,我們的經濟發展不會經歷如此大的發展。

    楊銳:大家來談一談電商吧,像阿里巴巴這些電商帶動了電商發展,然後促進了經濟發展。但是在西方,對阿里巴巴有不同的聲音。這個帝國的信用度也有不同的質疑。我們知道一個企業可持續發展,信用度是極為重要的。你們看呢?

    Nicholas LARDY:我知道服務業有極大潛力,第三產業在很多國家是極大的促進了GDP。所以我覺得在未來十年,第三產業也會為GDP和經濟增長做出更大的貢獻。因為服務產業與其他行業相比,一直保持其發展勢頭。我們在過去看到中國環境排放問題,所以很多工業行業一直在放緩發展,甚至有的是崩潰。服務行業就迎頭而上。服務產業比銷售產業、零售產業,整個都是對經濟貢獻是更大的。但是我並不覺得服務產業會由電商來主宰,還有金融行業也發展很快。

    林毅夫:我們既需要服務產業,也不要忘記加工業,因為加工業也是極大的一個支柱產業。印度的收入比中國低很多,也就是說並不是說你服務業行業發展得好,收入就高。我們必須要保證工業發展。只有加工業發展強勁的時候,我們才能同時確保服務行業也勁頭強勢,以及還有家居的消費。

    楊銳:我們看到中國經濟增長問題的時候,我們考慮到美國的領導力會不會受到中國的挑戰,實際上發展中國家對於中國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大家看到G20在杭州

    胡祖六:這是很多問題,我們一個一個來解決吧。我並不認為中國的「一帶一路」會挑戰以美國為主的國際經濟秩序。我認為中國可以補充當前的世界經濟秩序。這樣一個想法並沒有在二戰中實現。比如在中國,效果是非常好的。很多發展中國家也面臨著很多發展瓶頸,在能源供應方面也遇到一些問題。我雖然不相應中國模式,但是中國確實在過去幾年當中,對於基礎設施的現代

    楊銳:福克亞瑪先生之前也表示過,我們可以相信中國的工業,以及結構轉型,在中國行之有效。因為中國政府的權利十分強大,我們可以在這裡繼續討論一下這個問題,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一些腐敗問題,以及其他一些問題,比如種族的歧視是否會影響這樣的政策,同時他也表示中國對於「一帶一路」雄心勃勃的計劃也將會幫助世界經濟轉型。

    Bibek DEBROY:之前我們講過這個問題,我認為這是來自經合組織的一些成員國的觀點,這些國家仍然在掌握著經濟的實力,同時它們也在實現轉型。我並不認為中國或者是印度需要做這樣的事情。比如說G20峰會來說,我們必須要在政治上表示正確的態度,但是G20確實正在努力尋找一些方式,幫助並改革國際金融的問題。同時也改變國際上的一些問題。你們看到歐洲國家並不願意與IMF進行合作。所以對於G20國家來說,當前的方法要得以實施是很困難的。所以這樣的形勢格局必須要改變。即使這些國家不願意,也要促進經濟的發展來進行改變。

    Gabriela RAMOS:我希望你不要用經合組織來舉這樣的例子。因為經合組織國家在過去很多年取得了很多的發展,並同很多新興經濟體建立了聯繫。我們很多國家也是發展中國家。當然我們也和G20有著緊密的聯繫。當然現在對於經合組織來說,國際的界限已經很模糊了。現在的問題在於政治的統治是否真的會影響發展。我認為像G20這樣的組織,真的在努力尋找解決的方法解決當前世界經濟所面臨的問題。您剛剛也談到如何擺脫人們對於中國模式的偏見。

    楊銳:在接下來的問答環節當中,我希望有兩個問題是來自我們觀眾的。如果大家有問題,請大家舉手。

    提問:我們剛剛一直在談世界形勢的不斷變化,以及中國對世界形勢的影響,那麼世界經濟面對問題,並非一日之寒。中國和印度的真正的角色是什麼呢?他們可以合作,還是單獨的努力來改變當前的格局呢?

    Gabriela RAMOS:我覺得對於當前世界經濟問題的解決方案,都需要中國和印度,因此這也是為什麼像經合組織這樣的組合,需要同印度、中國進行緊密合作,來提出各種各樣的政策,展開各種各樣的討論,來解決當前的狀況。經合組織也非常關注數字經濟的發展。比如說像優步這樣的平台來說,它與銀行業緊密相連,要發展這樣子的平台,我們需要做很多的事情,比如說在非洲,中國在這方面已經做出了很多的努力。比如說移動端的發展。我認為世界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來尋找解決的方法。

    林毅夫:在解決這樣的問題之前,我想評價一下您剛剛的觀點。我認為當前的技術和發展是很重要的,首先當前的技術,比如說一些手機上的應用,都會提高生產力以及降低成本。另外一種技術形式,也就是生產技術。生產技術也會有兩種形式,一種就是以人力資本為主的。另外是以創新創造技術為基礎的。它極大的依賴於資本的投入。同時也需要一些創業的精神和技術的創新。我認為對於經濟循環以及人力資本投入來說,依然是有機會的。但是對於長期的循環來說,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它們還需要努力提高,與其他國家進行競爭。比如說我們要提高他們的接待水平,為他們提供更多的資質。

    Bibek DEBROY:我可以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嗎?對於談到G20來說,我想來簡單的談一談,首先我想談一談G20成員國的資質和標準,如果想要成為一個有效的組織的話,那麼我們就需要做出很多的努力,同時我們也做出了很多的改革。之前我們對於印度和中國,進行了很多的討論。因為這兩個國家的增長可能是很快的,但是在薩哈里的經濟增長也是很快的。我們不僅僅要依靠中國和印度的經濟,我們看到世界其他地區的增長也是很快的。當然這也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林毅夫:我認為中印兩國在文化方面是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們正在努力實現現代化。兩國的經濟對於世界來說是十分具有影響力的。如果兩國可以通力合作,那麼這將惠及兩國及全世界。如果我們不進行合作的話,那麼它可能對於中印兩國以及全世界都沒有太多的好處,所以我們有這樣的文化,這樣的智慧,兩國應該合作。

    楊銳:在西方眼中,覺得印度制約了中國的影響力。那麼下一個問題。

    提問:我是來自馬來西亞的,很多人在講第四次工業革命,有人說生存的成本會下降,就業市場會蓬勃,您覺得發展中國家,要如何來迎接第四次工業革命呢?要保證國家的機會都是公平的,而避免被拋在後面?

    胡祖六:就是說要保證中國的發展,有人說需要第四次工業革命。我相信現在世界,或者是經合組織成員國都有特別好的機遇,像我們現在的移動互聯網也是提供了許多便捷,現在包括生命科學都發展迅猛。我們覺得未來會有更多的財富,人們的收入更高,這是極大有可能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因為現在航空和高鐵這些交通便捷,當然這些並不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特點。這一次工業革命不像上一起蒸汽船那樣明顯。政府會參與進來,促進人們的收入,我非常積極,對此覺得很看好。我覺得技術會獲得極大的發展。雖然現在有一些失業問題,但是這個是共同的問題。我覺得未來市場會有更多的工作機會。在面對不確定性,人們可能會有不安全感。但是在未來,覺得因為這個技術的發展,人們會獲取更多的利益。

    Gabriela RAMOS:技術是很令人激動人心的,但是也令人恐慌,因為世界會改變我們的生產方式,會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這個技術會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所有的這個流程,可能都會改變。由於技術,所有從高層到一線的生產員工,都會被聯繫起來,有技術的人們,他們掌握了技術,在這一方面,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中國的生產力巨大,那麼其他國家會進展如何呢?我不知道,但是中國的人力資本是促進了中國的轉型的。

    楊銳:我們剛剛並沒有聽眾問到最近的人機大戰。在我們接下來繼續討論之前,我們可以再提兩個問題。

    提問:我想請問一下林毅夫老師,我八年前在北大上學的,這是你送我的書,我今天是以海南百姓代表的身份參加博鰲論壇,為了見到林老師我也是非常努力,因為我們這次從1200名代表當中被選中,很興奮很激動。我當時在中國經營專題課上學習到比較優勢理論,我們現在中國資源稟賦巨大,我想我們中國的發展,是不是第三產業的發展越來越強勢。剛剛提到比較優勢的現狀,可能是不是不太利於第三產業的發展,我想我們比較優勢理論,在運用到第三產業服務業方面,是不是可以應用得好。想請林老師解釋一下?

    林毅夫:她剛剛問到了中國的競爭優勢,當然這是中國成功的一個主要的精神支柱,有人認為中國失去了競爭優勢,因為過去一段時間當中,中國一直極大的依賴於我們的出口,比如說在很多領域,我們已經失去了核心競爭力,導致了中國經濟的放緩。第二個問題她問到了服務產業的發展,是否影響到了核心的競爭力。首先我想說,核心競爭力在不斷的改變,在過去36年當中,中國的發展是十分迅速的。我們已經逐漸的從勞動力集中的經濟轉向了現在的資產豐富的狀態。當前中國當然需要從工業為主的轉向資本為主的經濟,同時我們也在提高我們的生產力,保證人們可以有更高的收入,對於這樣子一個轉型來說,我認為它是在不斷發展的。今天早些時候我也講過,外部的經濟形勢導致中國經濟出口的放緩,最後中國經濟的放緩。我認為這並不是因為中國的核心競爭力改變了,同時中國仍在不斷的升級它的工業體系。我認為中國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這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對於服務產業來說,對於產業的發展,也跟中國的核心競爭力其實是有關的。我們的服務產業的基礎是資本,所以我們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本和資本的投入。那麼對於服務產業來說,可能是勞動力密集型的。

    楊銳:有沒有其他問題呢?

    提問:您認為人民幣

    Nicholas LARDY:我覺得長期來看,人民幣

    楊銳:金融時報中文網的主編,您願意不願意提出一個問題呢?前排的聽眾還有沒有其他的問題?

    提問:我是中國經濟網的CEO,我的問題是提給我們的印度朋友的,事實上,印度有很多優秀的管理精英,管理著印度的跨國企業,當然中國也有,但是沒有這麼多。所以印度人才的優勢,很多程度體現在了印度的國際企業上,您的觀點是怎麼樣的呢?

    Bibek DEBROY:之前我們也講到,印度的經濟同我們的服務產業有關,因為它是金融領域、IT領域裡面很重要的一個能看到的領域。您剛剛講到了跨國企業的管理,我認為它也是一個我們可以看見的優勢。在印度有著很多的優秀的管理人才,他們對於這一些私營領域的投資來說,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對於這樣子一個發展來說,其實印度是有很大的基礎的。

    楊銳:謝謝。我們將繼續的討論中國的經濟,中國的經濟發展,以及中國的經濟泡沫。今天我們討論了印度的一些競爭優勢,我們討論了服務產業在中國,是否會持續發展下去,中國是否會極大的推動世界經濟的復甦,感謝各位參與到我們的討論當中,也感謝各位的分享,謝謝。感謝大家關注對話,博鰲特殊欄目,謝謝。(結束)


    推薦閱讀:

    11歲孩子的叛逆——家庭教育模式心理分析
    這樣的家庭教育模式,90﹪的家長都覺得有道理
    新模式:數字營銷框架
    互聯網金融主要的運營模式

    TAG:中國 | 代言 | 林毅夫 | 模式 | 國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