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老夫妻牽手76年 共慶103歲大壽(圖)
袁一平端營養粥給老父親袁玉峰。
身體還挺硬朗的郭慧娟。小剛 攝在揚州市江都區吳橋鎮世元村,有這樣一個家庭,從晚清開始,好幾代都從事教育工作,被當地人稱為「教師世家」。更讓人驚訝的是,這個「教師世家」還誕生了一對至今健在的百歲夫妻。大年初三,袁玉峰、郭慧娟夫妻二人共同度過了他們的103歲(虛歲)壽辰。就在前年底,二老拿到了國家頒發的《第三屆中國十大百歲夫妻排行榜參與證書》。值得一提的是,袁玉峰老人的父親,是清朝最後一屆秀才,曾被北京大學邀請當教授,還和陳毅同志有過交往。白頭偕老兩位同齡長壽老人 在一起生活76年了在一處古色古香的瓦房裡,記者見到郭慧娟老壽星。個子矮矮的她,穿老式女中裝,小腳,行動自如,神態安詳。看到記者到來,她精氣神很好地站起來讓座,記者趕緊請她在藤椅上坐好。記者問她:「老人家,您今年多大了?」她立即回答道:「103了(虛歲)!」據老人的兒子袁一平介紹,父親袁玉峰生於1912年農曆正月初三,母親郭慧娟的生日則是農曆四月初一。兩人結婚76年來互敬互愛,家庭和睦幸福。夫妻倆育有一子兩女,一家近30人四代同堂,其樂融融。如今,袁玉峰的身體狀況不如老伴,現在多數時間躺在床上,半身中風;老伴郭慧娟身體不錯,還能經常在家附近走走,但兩人的精神狀態都很好。袁一平介紹,父親之所以能夠成為百歲老人,與母親的細心照料分不開,「父親在20多歲的時候身體就不太好,經常得病,多虧了母親照顧。50多歲的時候,父親因為身體的原因提前退休。到了70歲以後,父親的病反而漸漸少了。」這個年初三,是他們在一起的第76年,也是他們在這個世界上的第103個春秋。兒媳李明霞說,「在性格上,他們一直很樂觀,為人和善。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們的生活很有規律,過去的幾十年里,他們每天早上6點左右起床,隨後到院子里散散步,然後吃早飯,吃完早飯後叫我讀報紙給他們聽,天一黑就睡覺,有時候看看電視新聞,看完了就睡覺。」在日常生活中,袁玉峰經常選擇置身事外,不喜歡多問事。而郭慧娟則似乎總是閑不下來。兒子介紹說,「老母親喜歡操心。大過年家裡燒什麼菜老母親都要過問一下。」就在記者採訪的過程中,郭老還不停地和記者拉家常。書香門第袁玉峰父親是清末秀才家中四代人出了5位教師「先生架子大!」「將軍門檻高!」一對一答,妙趣橫生,談話雙方哈哈大笑。談笑風生的不是別人,是當時在吳橋指揮抗戰的開國元帥陳毅和袁玉峰的父親袁守珍。袁守珍,字南賓,號鴻飛,1881年出生在吳橋一戶普通人家,他天資聰慧,18歲時參加科舉考試,成了清朝最後一屆秀才。「因為爺爺學識淵博,北京大學當年曾邀請他前去當教授,但他以啟蒙鄉鄰子孫為由婉言拒絕了。」而讓袁一平感到驕傲的是,當年陳毅同志在吳橋時,經常和袁守珍及當地的另一個秀才陸官蘭一起吟詩作對,抒情言志,成為當地人的美談。1936年,袁玉峰從揚州國學專科大專畢業。他思考再三,決定「返鄉興教」。袁玉峰先後創辦了進化小學、大袁小學、小袁小學等3所學校,還親自上課,擔當多個年級的語文、數學老師,可以說是桃李滿桑梓。同樣,郭慧娟也出身書香家庭。從袁守珍到袁玉峰,再到袁一平,再到袁一平的女兒、女婿,四代人有5位都是教師。袁一平是共和國的同齡人,23歲時成了吳橋小學的一名老師。令袁一平高興的是,儘管自己退休,但「家族事業」後繼有人,女兒、女婿也都是教師,一個教數學,一個教計算機。記者看到,袁家堂屋板壁上懸掛著袁玉峰96歲時以書寫的大幅楹聯。其中有「海為龍世界,雲是鶴家鄉」的句子,行楷敦厚有力,表達了老人清凈、閑逸的心態。長壽秘訣高壽離不開子女孝順兒子被評為揚州「十大孝星」長壽的秘訣離不開心態,家庭和睦、子女孝順是這一家子最大的特點。「這一年多,父母由於年事以高,睡眠時間特別長,而且不固定,經常晝夜不分。」袁一平說,老人經常白天睡覺,晚上醒來一喊餓,他就得起床給老人準備吃的。袁玉峰年輕時體質弱,54歲因病內退在家,當時還在讀書的袁一平就學著照顧父親。這些年,袁一平幾乎沒有睡過一夜的安穩覺。與父親相比,母親郭慧娟的身體還算硬朗,只是視力不好。老太太喜歡讀報紙,袁一平就坐在母親身邊,逐字逐句讀給她聽。公婆想吃什麼,妻子李明霞立馬去菜場買;逢年過節,她還要親手為老人做新鞋。在他和妻子的悉心照料下,兩位百歲老人至今身體還不錯,袁一平也因此被評為揚州市「十大孝星」。(通訊員馮小剛 揚子晚報記者 陳詠)
推薦閱讀:
※【33】揚州游
※全唐詩(揚州詩局本) (精校)卷七百九十九
※揚州大師剪出牛年喜氣
※揚州旅遊實現新跨越的路徑(閱)
※揚州——瘦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