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傷害,叫「只要你聽話,我們就去吃蛋糕。」

我們希望孩子能夠從食物中獲得營養,能夠與健康的食物做朋友,遠離不健康的食物。可是,就像中了魔咒一般,長輩將食物作為工具的做法一不留神就出現在我們自己身上,讓我們陷入誤區里。

常見誤區1:食物當獎勵

「只要你聽話,我們就去吃蛋糕。」

這是很普遍的一種現象。很多父母都會說:「寶寶乖,我們就吃一個冰激凌。」「寶寶今天睡覺好,獎勵一個棒棒糖。」但是,他們不知道這樣做會對孩子帶來很大的影響。

用來獎勵的食物常常是不健康的食物或零食。這些食物一般的特徵是:高熱量、沒有太多營養、口感比較好,平時吃不到的。這些食物由於平時稀缺,再加上積極的獎勵,其實已經在寶寶的心理層面建立了關聯——他會覺得被獎勵的食物是特別好的。但事實往往並非如此,只是父母無意中給寶寶造成了這樣一種不正確的關聯。常見誤區2:食物當慰藉

「把這顆糖吃掉,會讓你心情好一點。」

還有些父母在孩子心情不好時,或者哭鬧時,就用蛋糕、冰激凌或者糖果來哄孩子,這也是一個常見的誤區。人在心情不好時,由於生理機制的反應,本來就會多吃甜食,如果父母再進一步強化,就會讓孩子產生不恰當關聯。孩子上小學或者成人之後,可能會出現遇到挫折或壓力通過吃不健康的東西來緩解壓力。這種牢固的心理慰藉就是小時候不恰當的關聯所引起的。現在有很多人失戀了或者工作壓力大時,就開始暴飲暴食,或者吃高熱量的食物來緩解壓力,比如炸雞、巧克力、熱可可、蛋糕等。如果在孩子小時候,父母提供的慰藉食物是健康的食物,他長大以後也會偏愛這種食物。哪怕在壓力比較大時,他也會選擇健康的食物和方式,因為這種選擇代表的是安全感,是心理撫慰。常見誤區3:把食物變成愧疚

「把盤子里的東西全部吃掉,還有很多小朋友在挨餓。」

還有很多家長會規定孩子吃一定量的食物,如果孩子吃不完,會告訴孩子世界上還有很多地方的小朋友沒有飯吃,不能浪費糧食,必須把碗里的食物吃完。確實,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但有時候家長給孩子的分量確實太多,超過了孩子的需求。如此下去,孩子不容易建立對食物的控制感,反而容易被食物控制。現在都倡導吃到七分飽,但是真正能夠做到的人不多。這是因為我們常常缺乏對食物的控制感,很多時候雖然已經飽了,但是如果不把盤子里的東西都吃完,如果不感覺吃飽了,心裡就會覺得不舒服。這種不舒服的感覺就是來自於小時候我們常常被告知:「這一盤東西你必須得吃完!」於是,我們失去了食物的控制感,被食物控制了。這也是造成一些飲食障礙的原因。因此,從小建立對食物的控制感,讓孩子與食物建立良好的關係其實非常重要。建立吃飯的控制感,比較好的做法是讓孩子自己來決定吃多少,而不是一定要限制他必須得吃完。父母可以告訴孩子:「放到碗里的東西必須吃完。但是,我不知道你可以吃多少,所以,你自己可以每次都少一點,如果不夠吃,可以多來幾次,直到你自己覺得夠了為止。」

常見誤區4:食物當處罰

「把蔬菜都吃光,否則別玩遊戲。」

還有一個常見誤區就是把食物當做處罰。我們發現,把食物當作獎勵時,獎勵給孩子的都是零食或不健康的食物,而把食物當作處罰時,處罰孩子的食物往往是孩子不喜歡吃的健康食物。

獎勵:巧克力、蛋糕、冰激凌……不健康食物懲罰:胡蘿蔔、蘋果、大白菜……健康食物

如此一來,孩子跟健康食物之間的關係就變得更加惡劣了。有些孩子會在大人的強迫下吃掉食物,但他的心裡非常抵觸。此時,跟食物相關聯的是孩子的負面情緒。基本上可以預料,如果以後沒有人強迫,孩子是絕對不會吃曾經被逼迫吃的食物的,因為這個食物在他的心裡已經象徵著處罰與痛苦了。甚至,他會將這種厭惡情緒泛化,如果一盤菜里有某種食物,或者像某種食物都會覺得厭惡,而且會非常敏感。這其實也是人的自我保護機制在起作用。孩子一旦討厭某種事物,這種厭惡的泛化比積極的泛化會更快,而且影響更大。人有獨特的學習語言的能力,能夠把事物的概念、意義、功能進行關聯,所以我們可以把健康食物與積極的情緒、情感、乃至積極的認同,轉移到吃健康食物這件事情上。如果父母希望能夠培養寶寶一些較好的心理品質,或者說希望寶寶能夠吃一些健康的食物,就可以用這樣的方法進行關聯,而不是讓不健康的食物與好的情緒情感關聯,或者讓健康的食物與不好的情緒情感關聯。

插圖 |Elen Winata

作者 | 張婍

張德芬空間專欄作家,美食心理學創始人,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博士、博士後;現任北京聯合大學師範學院心理學系應用心理學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心理健康碩士生導師。

張德芬空間專欄作家持續開放邀請歡迎原創作者聯繫我們:ED@defenspace.com
推薦閱讀:

【園藝】我和老公和我們的花園
歷史,是需要我們「敬畏」的!——淺談中國歷史劇 【藤枝投稿】
判決之外,仍需吶喊!但是面對規則,我們選擇沉默!
那些年我們曾一起犯過的賤
關於出發前1天,我們有幾個不成熟的小建議...

TAG:蛋糕 | 傷害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