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太極拳的起式難練?--殷鐵軍

殷鐵軍,1949年4月生,遼寧瀋陽人。中共黨員,大專學歷。曾任瀋陽冶金研究所供應部部長。武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世界武術八段,瀋陽市大東區武術協會副秘書長,瀋陽社區老人服務中心太極拳協會秘書長,遼寧拳仙搏擊俱樂部副秘書長,美國環球武術協會名譽會長,世界華人聯合總會、中華易學研究會專家,曾入選世界名人錄、中華武術太極人物誌。 自幼酷愛體育,16歲獲瀋陽市青少年滑速第一名,18歲入武門,拜民間拳師劉華先生學習傳統通背拳、形意拳,多年的寒暑苦練,深得通背拳、形意拳之精髓。1984年被大東區體委聘為武術教練,代表教練員在武術大會上做通背拳表演,深得武術界知名人士的賞識與肯定。為求得武術真諦,1985年帶藝投師拜武氏太極拳第四代傳人吳海清(河北三傑之一顧印珂的內弟)先生為師,習練武氏太極拳,有幸成為門下弟子,並得恩師真傳。數十年潛心習武,悟得武氏太極拳之精髓,在內而不在外,在氣勢而不在架勢,每逢與人切磋之時,不用絲毫之力,空松圓活,形成了自己與太極拳理論完全相符的技藝風格頗受業內人士的尊崇,在太極拳界提出自己的練拳心得,「無形無象」非練到極精境地者不能知的「地天泰」理論、「二五之功」陰陽、五行在人體內有序運行,天地陰陽之氣的交合,萬物生養之道暢通,天、地、人合一,全是以氣而言。 同時在遼寧教授秘不外傳的武氏太極拳勁法。(自古寧教十個招式、不教一個勁)古人云:「工夫好練勁難得」。如:引進落空勁法、彈簧勁法、胸中發人勁法、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落勁法、八卦上身用法、敷、蓋、對、吞等三十多種勁法。學習周易是為了練好太極拳,「不知易、不足以言太極拳。」為什麼太極拳的起式難練?練武之人常講「功夫好練勁難得」,對太極拳而言是練拳較易起式難,這話聽起來好像不合情理,或套拳都能練,起式就在套路里,練套路已經包括在起式之內,又有何起式難?聽起來也在理,也可以說是對的,但如果對照拳論的要求做標準就差異了,萬事開頭難,太極拳的起式也如此,對太極拳而言,一動無有不動,牽動一發而全身動,聽似簡單的一句話,但一動全身俱動的整勁,也是要有相當功夫的。武氏太極拳論所寫一曰心靜,二曰身靈,三曰氣斂,四曰勁整,上四者具備後五曰神聚。一動無有不動是在勁整的基礎上練出來的,全身整勁是在神意的指揮下做出來的,一起式五字訣都得在身內有所體現,是在練熟身法的前提下練出來的,身法的要求是涵胸、拔背、松肩、沉肘、裹襠、護肫、提頂、吊襠、尾閭中正、氣沉丹田、虛領頂勁、胯松直、塌腰胯、兩手意 向上,兩腿虛實分清,身法要練成肢體技藝,練熟後,在起式中運用身法的同時還同時加之勁法和心法的運用,真正做好一個起式是身法、心法與勁法融為一體的內動、身動之中存在的,缺一不可。為什麼人們都說太極拳起式難?會練拳不會起式,我把太極拳起式過程中內外動作簡單說幾句,起式首先是一動俱動,是從無極不動到陰陽出現的過程,古人云:動便是法,法於陰陽(忌雙重),一動手腳、雙眼、雙腎同時隨之變化,一動手與腳要相合,肘與膝要相合,肩與胯相合,,手與腳相系相吸,怎麼吸?動時小拇指與斜對的大腳趾相吸相系,象用一根小細皮筋內中拉著似的勁,無名指與二腳趾相系相吸……依次拇指與小腳趾相系相吸,這是四斜合,同時有四正手指與腳的上下相系相吸,這是節節貫穿的相系相吸狀,手動的同時又有螺旋向前和拇指往後撐拉狀,手又如同挖泥狀,用手挖河裡的稀泥一樣感覺,不用力用意去做的相吸狀,同時沉肘與膝部又有相系相吸狀,肘部自然沉與膝部相系相吸狀,肘下沉,膝有向上之意,這樣關節不會痛,肩微微內斂與胯相系相吸狀,肩往下松,與胯相吸,同時胯是松直狀,為保持中正,手腳相合,肩胯相合,肘膝相合是在四斜四正中相系相吸,一動手微上提,臀後溜,整個身體內圓,才有掤勁周身,我恩師吳海清先生手是怎樣上提的,我根本看不出來,他老人家是用內勁、內氣不知不覺中摧上去的,我多少次也看不出老人家起式(因師父從不叫任何人錄像),手往起抬,也看不出抬雙臂的感覺,是內氣摧外外形,體內鼓盪中身的整體變化,摧上去的,內氣摧外形的氣勢變化,說明了就是象發麵一樣,上下左右四面八方的膨脹勁,如果拳論所說的有上就有夏,有左就有右的內里變化,這同時塌腰落胯,臀後溜,命門外撐狀,我師父跟我說過,他練命門外撐練了二年多,一動同時肩松的,肘是沉的,松肩是頭部虛領頂勁,頭虛領,頭頂如用一根細繩吊著似的,虛領脖子上放一個假的衣領,浮放在脖肩上,用脖子輕輕靠撞狀,一定要輕輕的,越輕越慢越好,這樣頭部虛領與肩部一上一下對拉,肩自然就松下來了,沉肘是手臂如同高壓線的電線一樣,手搭在高壓線鐵塔一端,手臂腋窩在高壓線鐵塔的另一端,肘就象高壓線一樣在兩鐵塔中間自由拽拉下沉狀,圓襠是內氣摧圓的,涵胸是下頜內收一點就涵胸了,不要內收多,涵多了胸會不舒服的,雙手上提時,雙手抱球的意思,這個球是氣球。拳論云:輕靈活潑求懂勁,內中是按浮二個勁,又有擰大槍的勁,纏絲螺旋在內,又有捧簸箕的勁,又有推獨輪車上崗的勁,這些勁內含其中,要按古人所講要無形略意中練,不要求其外形,略略有點意念便可,一動無有不動要象海里的章魚一樣,動一爪全身俱動狀,又有全身的彈簧氣勢出來,意氣分開,骨肉分離狀,等等……想寫的太多,一本書也寫不完,時間 關係,以後慢續,正如拳論所云,太極拳之為技也,極精微巧妙。太極者,理也,其大無外,我大膽的說一句,當下極少有人能按太極拳論把太極拳的起式練標準,練到位的,我這麼講不是貶義,而是太極拳太難練了,我認為越是名拳師,越是有資質的太極拳大師,越會贊同我的觀點,只是相對練太極拳數十年的明(名)大師掌握的拳理練法多些,傳統的太極拳技藝真正得其真傳,哪怕是一部分,都會讓我們受用一生,正如王薌齋大師所說:「這拳看似簡單,聰明絕頂的人越練越覺其難」。2011.7.21
推薦閱讀:

【助你一臂之力】習練太極拳如何獲取內功真髓(下)
太極拳斂聚神氣論
陳家溝只不過是「陳式太極拳」的發源地,而不是中國太極拳的發源地;陳王廷只不過是「陳式太極拳...
從心意拳鷹捉實戰法,看戴家拳,形意拳大成拳的核心:周身勁整
陳式太極拳意解(一路)

TAG:太極拳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