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朱序瑄先生三言兩語話風格 

朱序瑄先生三言兩語話"風格":

「風格」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中解釋為:「一個時代、一個民族、一個流派或一個人的文藝作品所表現的主要思想和藝術特點。」它包含了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藝術家的藝術思想,一方面是作品的藝術特徵。這兩方面的成熟標誌著一個人藝術風格的形成。 風格是藝術家成功的標誌,但不是藝術家的終極目標。風格的形成是建立在人格的基礎上,建立在對生活的感悟、對人生意義的理解、對社會的責任、對藝術真誠的基礎上。藝術風格不是某個方面的孤立存在,而是與生活、傳統、格調、形式和意境緊密相關,風格的創造是從客觀到主觀的全方位的整體創造。

(朱序瑄先生的寫意花鳥畫作品)

藝術是以外部形式來表達內心世界的語言,是對客觀世界的主觀詮釋,是主、客觀世界的二元對立統一,是基於對世界的深刻理解與獨特感受的再創造,藝術最大程度地豐富了這個世界並創造了一個相對獨立、自足的新世界。所以,藝術是最接近於「禪」與「道」的東西,它注重對事物從整體與直觀上把握與表現,形成了二象一元化的世界;藝術家最接近於上帝,他們都在創造著屬於自己的世界。

一切藝術形式都離不開技巧與自己獨特的表現形式、藝術語言,但只有超越於技巧「形而上」才有真正的藝術產生,所謂「游於技而近道」也。藝術的靈魂是境界,也稱意境,藝術的高下最終取決於境界的高下。世界小,境界大,境界是可以意會而難以言傳的真實不虛的東西,是「因之內而符於外」、流露在整個藝術作品中的一種精神表現。佛祖以心傳心於迦葉,傳的不正是一種禪的境界嗎?從根本上說,藝術境界的高低取決於作者人格境界的高低,藝術風格也體現了作者的強烈而鮮明的個性,同樣高度的境界可以有千變萬化的迥異風格。

常言道:功夫在書外。藝術境界的形成,在於取象萬物,遷想妙得,達其性情,形其哀樂,常取自然之趣,而後悟天趣,澄心志,返本真,綜合作者本人氣質、胸襟、學識、修養、閱歷、思想、情感乃至整個生命而貫注於作品之中。故人的境界有多高,作品的境界就有多高。這種境界正如莊子所謂的「坐忘」,使心靈與自然對話,身心在揮灑自如的狀態中完成靈性於天地萬物的交融。依量子力學與新時代的思想看來,沒有絕對的客觀世界,天地萬物具源於心,取法自然也就是心靈的擴展,回歸自然就是與宇宙合一。

藝術與人是互動的關係。一方面「字如其人」、「文如其人」,「心正則筆正」、「風格即人格」,人影響、決定了藝術;另一方面,「腹有詩書氣自華」,藝術又極大地陶冶、豐富、影響著人的生命。藝術與人品,素來有雅、俗之分,並由此而決定其境界的高下。學識淵博的人,有獨見卓識,下筆不落常套,不同凡響,行家習慣上稱之為有「書卷氣」,這種書卷氣被認為是高層次的藝術境界。反過來,為人有一點迂而不腐的「書生氣」也極可愛。書生氣就是不大在乎世俗的評論與導向,能淡薄物質享受與浮名奢華,堅守著自己樸實純真的靈魂,倔強、認真而又善良,渾身散發著一種自然的書香之氣,以一種純潔的本性默默地回報著這個世界與社會。

藝術與人生,其最高境界都是「自然」----「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的自由境界。自然不是粗糙的野蠻不化,而是源於後天不斷的努力與刻苦訓練而達到的精緻純樸;自由不是放肆,而是深刻掌握了規律之後的得心應手、筆隨意轉、出神入化、鬼斧天成。「無招勝有招」之獨孤九劍的神妙莫測源於不斷地揣摩、領悟與實戰,與絲毫不懂武功的蠻夫之「無招」實乃天壤之別!一個從未經過訓練的人站在舞台上跳芭蕾並不「自然」,一個從未經過訓練的人拿起大筆寫書法也並不「自然」,無為自然之妙境必源於有為的訓練!所以,真正的自然人,都是「托爾特克戰士」。道家祟尚的「復歸於嬰兒」,重點在於「復」字,「復」是超越與新生!

(朱序瑄先生的寫意花鳥畫作品)

凡是自然的就是美的,凡是美的都是自然的。以美為目標,藝術人性化,人生藝術化,就是大修鍊,是走向大道、走向真理、走向上帝的最好途徑,勝過許多具體的功法與教派。人法天地,道法自然,人天相應,個人意志與宇宙意志合一,是藝術、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大自由、大自在的完美境界。 無為自然的「無招境界」不是終點,到此才算真正踏入了藝術與生命的創造之門,方始邁入高的境界。學海無涯,藝無止境,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朱序瑄先生的繪畫心路

我從事中國畫的學習與探討,不知不覺也走了已四十年之久。回顧總結一下自己,自小喜畫是受家母與外公啟蒙,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中期,在西冷印社的書畫篆刻名家任小田老先生指點下,經歷了工筆與沒骨法的學習,書法也從柳體入手後轉歐體。後來我結識了杭城的花鳥畫名家許竹樓老先生後,繪畫也從工帶沒骨逐步進入小寫意,在許老引薦下,拜識了名家黃幻吾與唐雲兩位老先生後,對雅俗共賞的作品尤其喜愛,清惲壽平、任伯年、現代高劍父、張書旗、包括王雪濤、張大千等都是崇拜偶象,常常從臨摹中去感悟他們精湛的筆墨技巧,遵循「骨法用筆、隨類賦彩、形神兼備」的傳統作畫理念。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末,我改畫大寫意的原因有三,一是與我的個性相符,二是文人畫充滿著的「雅氣」,三是錢君匋、朱屹瞻等前輩對我的影響。我完全沉迷於傳統的文人畫,被明徐渭、清八大山人、吳昌碩、現代齊白石、潘天壽等大家各自所表現的筆墨見解、造型觀、作品中反映出來的思想境界與品位所吸引的如痴如醉,對傳統大寫意所提出的『筆簡意繁』、『似與非似』、『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等等這些『畫內、畫外』功夫修為的精闢論述是欽佩之極。用筆用墨也追求渾厚大氣、拙中見朴、水墨淋漓、天然意趣等等。這段時期,我下的功夫是最大也最長,作品也參加過一些全國性、全省性的畫展,在圈內、圈外的一些報刊雜誌上有所發表,也接受過一些媒體的採訪報導。 人一定要經歷一段過程後,再從展望與回顧中去反思自己的作品,就會發現自己是那麼地平庸與淺溥。正是因為固執地捍衛「傳統的筆墨就是正統」的理念,不敢去越「雷池」一步,而被束縛,墜入因襲、重複、類似的深淵之中。民族原創性的藝術,我始終認為其是具有先進性,也具世界性的。但民族原創性的藝術不是一成不變,它同樣需要生命力,那就是民族原創性藝術上的「再原創」,才會有進步與發展。然而傳統繪畫雖有源源流長的歷史,曾也演繹過無數動人篇章,但其過於穩定的程式性、套路性、習慣性,會形成我們一種思想觀念上的羈伴和自設的藩籬,也阻礙了現今中國畫的向前發展,更不符合「筆墨當隨時代」的要求,就連欣賞者也會產生審美疲勞。因此,本世紀以來我開始在探索這方面的問題。當然我堅持中國畫姓「中」這個本質,也提倡食古、食洋、食民間藝術、食工藝美術中有益的成分「轉化」為中國畫的表現形式,我認為這個「化」應是傳統與創新相統一的條件。擬古不化是承襲古人,以洋代中是承襲洋人,均屬基本功範疇。何謂先賢們對藝術提出「走進去」、「走出來」呢?就是要求我們通過對藝術特殊性的追求,掌握其普遍性,即是「走進去」。才是無法變有法。又要求我們在普遍性中,創立自己的特殊性藝術,就是「走出來」。就是有法化無法。其實就是要求我們應繼承傳統繪畫的主體精神---民族性,而不是去斤斤計較一招一式的出處,對傳統繪畫的筆墨、構圖、色彩構成等語言去拓展,脫離傳統中對我們會產生的不利束縛因素,創造出既有民族特徵、時代特徵又有個性特徵的藝術作品,這應該是藝術的發展規律,也是對每個畫家的要求吧!所謂「大象無形」、「一法生萬法」的藝術名言中也應是包含了這深層含義吧! 當然,藝術追求不能是相互排斥,應是「百花齊放」,相互借鑒,取長補短。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主張與見解,也有不同的長處與短處,我從不認為自己就是正確的,也始終不認為自己的作品有多麼的好,其實也是一個站在十字路口徘徊、摸索、探尋中的苦行者而已。在藝術無邊的海洋里,僅此是那一滴水而罷。

朱序瑄大寫意人物畫作品欣賞

朱序瑄大寫意花鳥畫作品欣賞

朱序瑄大寫意花鳥畫作品欣賞

朱序瑄大寫意花鳥畫作品欣賞

朱序瑄大寫意花鳥畫作品欣賞

朱序瑄大寫意人物畫作品欣賞

推薦閱讀:

先生進階課 領帶選點啥?
【深度思考】為何西方的道德能管住人性,瓷國卻虛偽?(黑白先生)
歷屆奧林匹亞先生們給的建議,像冠軍一樣去訓練!
一位奇妙的算命先生
無漏行─到達生命圓滿的「八正道」 耕雲先生講述

TAG:風格 | 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