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恐懼與生命意志
出處:南海海上觀音網 作者: |
在這個世界上,有誰沒有思索過生死問題呢?筆者對這個問題就想得很多。 第一次知道人要死,記得是在五歲半。在鄉下外婆的茅草房內,油燈暗淡,蛐蛐凄鳴,一次童稚與老人間的偶然問答,說起我有一個外公,是媽媽的爸爸,已經死了多年,就埋在屋後半山腰那個長滿雜草的土堆下。當我刨根問底;終於弄清死就是不能說話,不能吃飯,不能玩耍,什麼也不知道,像外公那樣永遠被埋在地下,再感應到山區農村那特有的黑暗冷森,我頓時心中發虛,忍不住放聲大哭。整整一夜,任憑外婆百般哄慰,說我是不會死的,也本能換回我童稚的無憂。" 從此,我的童心溜走了一半,強烈的懼死戀生本能,使我過早地負載起生命短促的壓力,我每每於夜深人靜之際,躺在床上玄想生命的意義,咀嚼死後的無邊空虛。我想不通也不能接受那麼強烈鮮明地意識到我會永遠不存在,我企圖想出我的特殊、我的與眾不同,想出有了我就不該沒有我的理由,直想得神經衰弱,想得徹夜難眠,想得腎虛耳鳴…… 原先,筆者以為只有自己特別懼死戀生,以為自己是一個特殊的"我"而不應該永遠從人世間消失,後來筆者才明白,懼死戀生不過是人之常情,不過是每一個相我"的本能,誠如中國先秦時期一位名叫荀子的思想家所說的:"人之所欲,生甚矣,人之所惡,死甚矣。對此我們完全可以從一些實際事例中得到印證。 在《莊子·應帝王》篇中,記載了一則中國古人畏懼死亡的故事:"鄭有神巫曰季咸,知人死生、存亡、禍福、壽夭,期以歲月旬日若神。鄭人見之,皆棄而走。"雖然人人都明知自己終有一死,然而卻不敢坦然面對能測人死期者,都像逃避瘟疫一祥地躲避他,都想盡量掩蓋自己必死的事實,由此可見人們對死亡的恐懼是何等的驚心動魄。 人們常說;"人生七十古來稀。"一個人能夠活到七十歲,該心滿意足、無所遺憾了吧?但有位以繪畫聞名於世的仙崖和尚,是個有道高僧,他活到了八十木歲,臨終之前,仍免不了痛苦地大叫:"我還不想死!我還不想死!"這種垂死之人面對死亡研發出的撕心裂肺的慘叫,就連生命力仍然旺盛的人聽了也禁不住會對死亡的可怕感到毛骨驚然。 平時,我們偶患傷風感冒,也會感覺身體很不舒適,那些身患重疾之人所遭受的痛苦就自不必說了。筆者有一位多年交往的老友:不幸得了腸癌,疼痛難耐,死就能結束這種巨大的痛苦,但他不想死,想盡各種辦法治療,僅大手術就經歷了三次。漫長的治療,所遭受的痛苦不亞於下地獄。而且這種掙扎在明眼人看來顯然是毫無意義的,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的延長,也就是極度的病痛折磨的延長,那麼為什麼還要白白受此痛苦呢?只能有一種解釋,那就是在他的心目中,死亡的痛苦遠甚於疾病折磨的痛苦,只要能逃避死亡,延長生命,只要能看到這個世間,只要死亡還沒有最後降臨,付出再大的代價來留住生命他也願意。 從以上事例前以看出,對死亡的恐懼確實是一種普遍的人類心理現象。那麼,人為什麼會畏懼死亡,視死亡為大痛苦呢?從一般意義上講,死就是生物有機體生命的終止和結束,就是從存在到不存在。死意味著與自己所愛的親人永別,意味著自己的生活和事業被強行中斷,意味著失去自己在人生中所擁有的一切。因此,死無疑是一種巨大的痛苦,如果我們把死亡放到一個大富大貴的人身上來體驗,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人會俱死戀生。比如秦始皇,他一掃六合,統一中國,成為自開天闢地以來華夏民族的第一位皇帝,在人世間極盡輝煌。一切人世間的享受,如權勢、財富、亭台樓閣、錦衣玉食、歌舞管弦、如花美女,皆能隨心所欲,毫無阻礙。因此,他雖然在一生中威儀萬端,令天下人望而生畏,但他自己,卻對死亡懷有深深的恐懼。為了逃避死亡,為了永遠留住他所擁有的一切,為了永遠享受塵世間的歡樂,他廣招方士,派方士入海,遍訪仙島神山,尋覓不死仙藥,對不死的渴望,可謂刻骨銘心。 其實,漫說是秦始皇,就是一個在人生中生命有所附著的人,也有充分的理由迷戀人生。一個事業剛剛起步,正待時日大展宏圖的人,能不懼死戀生?一個夫妻纏綿恩愛,嬌兒繞膝的人,能不俱死戀生?一個家有厚財,享樂不盡的人,能不俱死戀生?然而問題在於,並不是所有懼死戀生的人都說得出俱死戀生的理由,那些一貧如洗,終日啼飢號寒的人;那些沉痾在身,癱瘓在床的人;那些孤獨寂寞,毫無生命樂趣的人;那些在各種生活競爭場中飽受逼迫,走投無路的人;那些活著就是不幸,就是受罪,就是痛苦;在現實生活中一無所有的人,也在恐懼著死亡,為了逃避死亡而痛苦地活著。在筆者所居住的城市,經常都可以看到一些衣不遮羞的流浪兒,在寒風中倦卧在街心花園或屋檐下;可以看到一些既老且殘的乞丐,寫上令人心酸欲絕的話,在路邊人行道上不斷向行人磕頭乞討。每當看到這些苦難的生命,筆者就會禁不住想:他們為什麼而活著?這個世界對他們有何意義?他們的生命有何歡樂?他們在塵世間還有什麼可留戀可期待?不管筆者作何感想,他們依然頑強地活著,也許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螻蟻尚且偷生,何況人乎";"好死不如賴活。"可見,懼死戀生其實是人的一種不分高低貴賤、富貧智愚、老幼強弱而盡皆具有的一種生命本能。正因為死亡是人所普遍最感恐懼的事,人與人之間鬥爭的極端化表現才是以死亡相威脅,以消滅生命為最有力的打擊手段;社會對罪犯最嚴厲的懲罰才是剝奪生命。 那麼,為什麼懼死戀生會成為人的一種生命本能呢?對此佛家有自已獨特的解釋。 佛家的十二因緣論認為,人的生命機體的產生;是起因於無明。無明緣行,即由於對人生真象的愚痴無知。而有種種世俗的意志活動生起,再經行緣識棗識緣名色棗名色緣六處棗六處緣觸棗觸緣受各階段,發育成人的身心器官,產生對外界的強烈欲求和渴望滿足的心理。這裡,無明是現實生命產生的起因,但無明的存在又是以生命循環論為基礎的,所以佛家對生命起源的解釋,無法用科學觀點來闡釋,但在這種不科學的神秘解釋中,實際包含了對生命過程的經驗觀察,因此佛家用一個神秘的無明作生命展開的邏輯起點,這其實是符合人的生命形式本身的神秘性的。無明作為一種原始的生命動因,促發出人對世界、對生活的慾望,因而由無明到慾望的產生是一個生命的原始生成過程,這一過程構成了人的生命本能附全部內容,其基本趨向就是求生。 對佛家的這一關於生命本能傾向的觀點,如果再用叔本華的思想來闡釋,就看得更清楚一點。叔本華從意志本體論出發,把佛家視為生命原始動因的無明替換成作為世界本體的生命意志,把由無明緣行到受緣愛的各階段改造成生命意志的表現,人的生命就是生命意志飽衝動,生命機體就是生命意志的外化,生命的內核和本能就是生命意志;生命意志的特性是要求實現,要求自我表現;要求滿足,日此必然拒斥否定,拒斥不存在,而死亡,恰恰是對生命意志的最大否定。所以,人的懼死戀生,是由人的生命意志所決定的,是生命構成中所天然包含的一種本能傾向,與人的具體生活處境並不相關。正因為如此,那些生活得極其艱難的人,那些根本不能享受生命樂趣的人,那些被病痛折磨得死去活來的人,也在頑強地維護和延續著自己的生命,這就是生命意志使然。在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中,在傑克·倫敦的《熱愛生命》中,那個被大海的驚濤駭浪所襲擊的老人,那個被沙漠的灼熱乾渴幾乎吸干生命水份的淘金者,全憑著與死亡抗爭的生命意志,才沒有被大海所吞沒,才沒有在沙漠中倒下。 |
|||||||
出處:南海海上觀音網 作者: | |||||||
更多文章>> |
推薦閱讀:
※人沒有死過,為什麼會怕死,恐懼的來源是什麼?
※我的無助,想為你鋪出一條開花的路
※官星受制 丈夫死亡
※既然死亡終究要來臨,那我們為什麼而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