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手打人,後背使勁
06-11
轉載自張玉亮形意拳的內功、勁力可以說是內家拳諸般功夫里的奇葩,它的產生機理又是怎樣的?近百年來知之者秘不授人,不知者妄加揣測,致使真傳不彰,謬言不絕。 而內功內勁,無形無相,往往被傳的玄而又玄,似乎離開玄學就不能練功,許多人認為內家拳練法鬆柔無力,養生尚可,技擊效果不佳,甚至自作聰明的添上了很多「功法」,追求力量或硬功,殊不知南轅北轍,離內勁越來越遠。形意拳在五行拳之前要打下劈掌,要求上肢絲毫不用力,用腰背把手拿起來,再順著重力自然撂下去,動作順暢之後,再利用身體的運動給它加速。這麼說也許有的人還想像不出這種勁力的效果。試舉一例,有一種簡易暗器,就是用根繩子系個二兩沉的小鐵鎖,當甩手流星使——不少「江湖打鬥術」的研究者都很推崇它。形意拳習練者經過內功鍛煉,日久功深,把胳膊練得像兩條老藤,手頭則沉甸甸的,象個鉛砣,這種力量甩出來,落在血肉之軀上,威力可想而知。此勁出自易筋易骨之功,一旦練出,終身不退。下劈掌修鍊法極容易,只須牢記胳膊不使勁,一點點把沉勁摔出來既可。可惜習武之人往往好打,愛掄胳膊,總想發力。殊不知上肢三節有一點發僵之處,則如同用使木棍的力量去使流星錘,所練皆非,故此關反而最難過,慎之慎之! 後背是整體力傳遞之中很重要的一環,形意門裡有句口訣:「前手打人,後背使勁」,尚雲祥先生講得很生動,「就是狗熊在樹上蹭癢的勁」,《內功四經》和太極拳訣里也提到「貼背」。從生理結構上講,乃是脊椎立柱之後,斜方肌、背闊肌均勻的向兩側展開,並向前束裹,厚實如熊膀,形成「圓背」,這種狀態可以稱之為間架圓整,保證了根節(腰胯)產生的力量可以順達梢節(發力點)。但這只是初步功夫,使用時還要保持抱圓之形,所發之力尚為衝撞力,方向性明顯,平直而缺乏變化,發力前還需要預留空間加速。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要進一步鍛煉背部筋肉(俗稱兩膀扇兒)、肋部筋肉的開合之功,使其具有極大的彈性,達到「骨動肉不拘」,開如弓崩弦斷,合如獸夾咬閉,為發驚彈冷炸之力打下基礎。發力時以腰胯為輪盤,脊椎為傳動軸,左右兩背上下相錯,帶動雙臂自由揮舞勢如浪翻,即太極所云「牽動往來氣貼背」,到這時始可真正不受外形拘泥,任意發揮。丹田抖擻如同金雞抖翎。丹田是人體總重心之所在,丹田抖擻之勁是各種力量之源,以丹田的抖擻催動後背翻浪,如滔滔浪涌,連綿不絕,又乾脆利索得象金雞抖翎,猛虎宗身。這樣即使被對方纏抱得很死,也一樣能發出冷脆的爆發勁,「千金難買機靈顫」。正因為丹田抖擻是內家拳看家的寶貝之一,所以歷來只見用法,不見練法,而且「丹田」一詞,源於道家,很多人把它與玄學相附會,編出各種奇妙的理論,於拳術實修毫無意義。其實構成拳術運動中所謂「丹田」的就是腰、腹、襠、胯。 只有具備了開合功、抖擻勁,在實戰中,才能發揮粘連綿隨,大膽進身,做到「打人如親嘴」,「武當拳之長處,愈進身則愈得勢,若退至圈邊,為他種拳術之長處得以發揮也。」 形意拳,每一式俱含八卦、太極之理法,其表現在於舉手投足都由腰軸的轉動和劃圓而產生,故對腰脊的要求極高,不但要強壯似虎,更要變轉如龍。腰脊擰彈滾翻如同彈簧。三體式在傳統斜中寓正式的整勁基礎上,將腰轉四十五度,成正三體式,身正胯斜,空胸緊背,腰椎如彈簧發條般擰上勁。在所傳拳架中也有獨特的龍形劈拳,勢如龍行浪中,蜿蜒遊動而整勁不失,「輾轉合身不停步,束展二字一命亡」,把形意的龍形三折身練功、技擊之妙用體現得淋漓盡致,充分體現了形意與八卦合一,內家拳「鷹熊龍虎」 四相的奧義也盡在其中了。發勁時骨架接如斗榫,以上局部功夫具備之後,還需明全身各大關節的接骨斗榫之法,在發勁時形成剛體效果,保證腰胯抖擻之力沒有多餘損耗的傳至發力點,即常說的「龜尾轉抖」之勁,勁走螺旋如同衝擊鑽這才是形意拳的抖擻勁。大致過程是,腰胯的抖轉形成脊椎的擰轉蓄勁,脊椎一蓄即發,那種螺旋、彈抖的力量,沿著骨架傳遞到梢節,形成類似於衝擊鑽的穿透性殺傷力。(轉自網路)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央行出手打擊套利 外匯期權市場或迎來發展
※她用7年親手打造一個錯落有致的小院,讓四季花開不斷!
※手打蛋白100%成功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