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復禮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智慧
孔子的一句格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其人性和真理光輝,為越來越多人們所接受。1993 年在芝加哥召開的「第二屆世界宗教議會」,德國著名神學家孔漢思提出的全球倫理構想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格言,與《聖經》的「四不可」(即不可殺人、不可盜竊、不可撒謊、不可姦淫)一起,成為最基本的道德戒律。但孔子的另一句格言:「克己復禮」,也是十分重要的。是孔子留給後人的最寶貴遺產之一。
在《論語》一書中,孔子多次談到禮。在《八佾篇》中,孔子說:「君使臣以禮,臣使君以忠」,希望國君要以禮節對待臣,不要傲慢,要尊重臣的人格,不要隨意,注意保持君主的尊嚴。在《為政篇》中,孔子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指出統治者用「德」與「禮」相結合,才能建立起一個良善的社會。在《泰伯篇》說,孔子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指出一個讀書人,既要學詩,又要學禮,還要認真學習音樂,這樣才算是合格的讀書人。在《陽貨篇》中,孔子說:「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樂雲樂雲,鐘鼓云乎哉?」,提醒人們,禮與樂,不僅僅是外在儀式,而且有其深刻的內涵,如果忘記這些內涵,就是捨本逐末了。在《衛靈篇》中,孔子說:「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蒞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指出一個人,雖然有學問、有仁德、有莊重恭敬的涵養,但如果他對禮儀的遵守不夠,仍然是不好的,甚至會前功盡棄,完全的人格,應是學知、仁、庄、禮四方面的統一。
而最能體現孔子「禮」的思想的,是論《論語.顏淵篇》的一段:「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在這段話中,孔子給「仁」給了一個定義:克己復禮。孔子在不同場合,給「仁」下的定義,是不一樣的。子貢問仁,孔子說道:「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稱「仁」是指推己及人、幫助別人。子張問仁。孔子說道:「恭、寬、信、敏、惠」,說「仁」是實行五種品德:莊重、寬厚、誠實、勤敏、慈惠。樊遲問仁,孔子說道:「愛人」,說「仁」就是指對別人慈愛、友善。
而「克己復禮」,顯然是給「仁」下一個新的涵義。「克己」,就是約束自己。有私心,有貪求,有慾望。這些東西,如果任其發展,會害了自己,也會害了別人。在孔子看來,「仁」,很重要的是「克己」,約束自己,利己利人的事,才去做,不利己不利人的事,就不要去做。而「復禮」,就是給人的「克己」一個外在的標準,凡是符合「禮」的,人們才去做,凡是不符合「禮」的,人們就不去做。當人們較為地做到「禮」時,他就離仁者不遠了,這樣的社會,就離道德良好、秩序井然的社會不遠了。
孔子的「克己復禮」思想,是寶貴的。
一,先講「克己」。人追求自由,嚮往更美好的生活,這種要求無可非議。但是,這個世界的資源是有限的,所謂資源是無限的說法,純粹是對後人的不負責任。這種情況下,人們就必須克己,保護自然資源。許多情況下,這個人的需要,與另一個人的需要,這一群人的需要,與另一群人的需要,這一國家的需要,與另一國家的需要,是互相矛盾的。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必須克己,既保障自己的需要,也保障別人的需要。只顧自己的需要,不顧別人的需要,是對別人的不公道,最終也使自己的需要得不到保障。克己,還包括反省自己、知錯就改。人往往驕傲自大,知錯不改,意氣用事;甚至最優秀的人,也是如此。這使自己的缺點得不到克服,並給周圍的人帶來不應有的損害。對每一個人而言,反省自己,是一件痛苦的事。但只有勇於反省自己,對自己所犯的錯誤有羞愧之心,江努力改正,人們的人格才會不斷得到完善,人們才能少干錯事,活得問心無愧。
二,再講「禮」。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大家都遵守規矩,整個社會的良好秩序,才能建立。禮與法,都是調節人們行為的規矩。由於法律具有懲罰的性質,如果濫用,就會挫傷民心。人與人的關係,大量的是日常生活的範疇,這時起調節作用的,是「禮」,而不是「法」。「禮」同時又是儀式。作為儀式,禮包含著在別人面前的謙遜,對別人人格的尊重。這種謙遜的態度,對別人人格的尊重,是一個人有涵養的表現,體現出對別人價值的重視,有助於人與人之間的友好相處。這種「禮」,同時也是一種感化,它在使一個人外表更優雅的同時,也使一個人的內心變得更加優雅。如果說彬彬有禮,是西方紳士的標誌,那麼我們同樣可以說,對人禮貌,注重禮節,是中國古代君子的標誌。
三,「克己」與「復禮」,是相輔相成的。「克己」是內容,「復禮」是形式。如果一個人,有「克己」的意願,但不願「復禮」,沒有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動」,那麼他的「克己」,最終就要落空。如果「復禮」沒有「克己」的內涵,「復禮」也就失去意義。無論「克己」,還是「復禮」,最終的落腳點,是「仁」,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這就體現了道德修養中,道德目標、道德內容、道德形式三個方面的統一,體現出孔子對人性的洞察入微,對道德規律的深思熟慮。
四,孔子的「克己復禮」,固然是對平民百姓的要求,但更是對統治者的要求。統治者手中擁有各種權力。他們如果不「克己」,貪圖享受,苛捐雜稅,對待民眾殘暴成性,必然使民眾的生活陷入火深火熱之中。他們如果不「復禮」,不尊重別人,言行舉止失節,必然使更多的人不把綱紀倫常當回事,從而導致整個社會人與人的關係陷入混亂。一方面是民眾生活陷入水火,一方面是社會社會綱紀倫常敗壞,這個的社會豈能持久?最終難免社會危機四起,民眾生靈塗炭,而統治者也難免身敗名裂、禍及子孫。由此看來,統治者「克己」、「復禮」,既是對億萬民眾生命、財產和幸福的愛護,何嘗不是對統治者子孫生命、財產和幸福的愛護呢?
曾經有一個時期,人們把孔子的思想,說成是統治階級的工具。人們把古代社會的禮教,說成了吃人的東西。人們把克己復禮,說成復辟倒退,是維護落後的奴隸社會秩序。這些觀點,只能表明上一世紀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不正常。孔子的思想是不朽的,不但是中國的財富,而且也是人類的財富。禮教雖然有其局限性,但禮教的基本精神,是好的。有利於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同樣,克己復禮,不是什麼倒退,相反,是目光深邃的,既是對那個時代「禮崩樂壞」的批判,對以後時代人類的道德倫理建設,也有普遍的借鑒價值。
當前中國,官僚貪污腐敗,市場上假冒偽劣產品比比皆是,環境破壞嚴重,社會分配嚴重不公。出現這些問題,有體制、法律等原因。這個時代的中國人,過於自私、貪婪,過於追求自己的享受,不剋制自己的利益與追求,肯定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在這種情況下,倡導孔子的「克己復禮」思想,讓每一個人懂得約束自己,不放任自己的慾望,讓我們的官員們懂得約束自己,不濫用自己的權力,對我們民族當今各種社會問題的解決,對我們整個社會變得更為和諧,都是有積極意義的。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智慧。同樣,克己復禮,也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智慧。對於這些智慧,我們應該充滿敬意,並虛心學習。這樣,每一個人的人格,才會變得更加健康。而我們這個民族,也才會有更美好的未來。
推薦閱讀:
※智慧女人喜歡什麼樣的男人?
※為善的智慧
※你和牛人的差距僅在拍腦袋的一瞬間……
※什麼樣的錯誤你認為是不可以被原諒的?
※經典語錄:忍,才是堅強;容,才是智慧;靜,才是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