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提高針灸療效

如何提高針灸的療效 ——讀《靈樞.終始篇》心得現在針灸在全世界都得到了很大的推廣,然而,在我們的各中醫院裡,不管是二甲還三甲的中醫院,針灸的優勢並沒有體現出來,而且萎縮到只能治療某些痛症的地步。為什麼會這樣呢?當我們走進中醫院了解一下就會知道。中醫院的針灸師們,基本上不講手法,而是在穴位扎針後,鉗上「針灸機」,夠鍾即出針。如果這樣的針法,也能保證良好的療效,那麼,這個針灸機真是一個偉大的發明!因為它不但緩解了醫生的勞動強度,而且為醫生釋放出寶貴的時間,可惜事實並非如此。而且我認為,針灸療效的萎縮,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用機器代替人工手法的結果。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相信,我們的中醫學院畢業的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們,應該對經絡穴位是了如指掌的。在辨證選穴上,我想也不會有太大的過失,之所以療效不顯,關鍵在於手法的缺失!只有通過適當的手法,激發內氣(針感)來達到調節人體的陰陽平衡,所謂「氣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風之吹雲」是也。而這種「得氣」,是人體自身的「內氣」,不是能用機器產生的電流可以代替的。所以,我認為,要想提高針灸的療效,就非在針灸手法上大下功夫不可。在有一定的中醫基礎理論,並精通經絡穴位學的前提下,要使針灸獲得滿意的療效,關鍵在於針法。在《黃帝內經》中,強調針法的篇章比比皆是,《靈樞.終始》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篇。本篇在開篇就說:「凡刺之道,畢於終始」,在《根結》篇中也說:「九針之玄,要在終始;故能知終始,一言而畢,不知終始,針道咸絕」。正因為「終始」如此重要,岐伯要黃帝(以《內經》的形式判定)在傳於後世時,要發「以血為盟,敬之者昌,慢之者亡。無道行私,必得天殃」的毒誓。希望各位後學者,也要嚴格遵守此誓言!下面談談我對《終始》的一點淺薄認識。終始者,就是以陰陽、經脈為紀。本篇中的陰陽,主要是指臟腑,即「五臟為陰,六腑為陽」。經脈就按「陽受氣於四末,陰受氣於五臟」進行表裡兩經的陰陽交接。以肺和大腸為例:「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即受氣於五臟)從肺系,橫出腋下,下循臑內,行於少陰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內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其支者,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大腸手陽明之脈,起於大指次指之端(受氣於四末),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上入兩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於柱骨之會上,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中,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靈樞.經脈》)。由此可以知道,陰經是先從所屬之臟開始(受氣),然後按各自一定的經脈路線,走向四肢。而陽經則是先在四肢末端,接其所屬表裡之陰經之氣,再沿著各自的經脈路線運行,形成一個周而復始,如環無端的臟腑表裡關係。這在手三陽和手三陰經中的運行是相一至的。但細心的讀者會發現,在足三陰和足三陽經中,好象就不合乎此例。因為「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胸腹」,不是應該說,足三陽(胃、膽、膀胱)受氣於頭,足三陰(脾、肝、腎)受氣於四末嗎?這又如何解釋呢?這的確是很茅盾,我也迷茫很久。直到看完武當山道醫祝華英的《黃帝內經十二經脈揭秘與應用》一書,才豁然開朗。祝道長在一次獲得「胎息」的練功中發現,手足三陰三陽的運動,都是呈左右相反的運行著,即當左手的三陰經從胸走手的同時,右手三陰則從手走胸;當左足三陰從足走腹的同時,右足三陰則從腹走足。手足之三陽亦如此。以此看來,經文:「手之三陰從胸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主要是講了經脈大循環的走向。即從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足陽明胃-足太陰脾-手少陰心-手太陽小腸-足太陽膀胱-足少陰腎-手厥陰心胞-手少陽三焦-足少陽膽-足厥陰肝-再回到手太陰肺,周而復始,如環無端。而經文:「陽受氣於四末,陰受氣於五臟」主要講的是臟腑表裡的關係,即五臟屬陰在里,六腑屬陽在表。知道「陽受氣於四末,陰受氣於五臟」並不是指經脈的起止,而是臟腑的表裡關係。那麼,經文接下來說的「故瀉者迎之,補者隨之,知迎知隨,氣可令和。和氣之方,必通陰陽。五臟為陰,六腑為陽」。里的「迎」「隨」之補瀉法,就不能簡單地理解為:針尖迎著經脈來的方向為瀉,順著經脈去的方向為補。在很多的針灸書籍中,是這樣認為的,就是說針手三陰經的腧穴,針尖向手指方向就叫「隨」,為補;針尖向肩方向就叫「迎」,為瀉。現在看來,這種認識是不對的,因為在《靈樞九針十二原》中,對持針之法明確指出:「持針之道,堅者為寶。正指直刺,無針左右」。那麼,「瀉者迎之,補者隨之」的補瀉法是如何的呢?那就是要憑脈氣來定,這就是終始之要!難怪在《靈樞.九針十二原》說:「凡將用針,必先診脈,視氣之劇易,乃可以治也」。正因為針道之要,在於終始,而終始則以經脈為紀,所以,要想學好針灸,提高療效,就必須會診脈。這也是為什麼在《終始》篇中,用那麼大的篇幅來論脈的原因。好,下面就讓我們來一起看經文,學脈診吧。經曰:「謹奉天道,請言終始。終始者,經脈為紀。持其脈口人迎,以知陰陽有餘不足,平與不平,天道畢矣。所謂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脈口人迎應四時也,上下相應而俱往來也,六經之脈不結動也,本末之寒溫之相守司也,形肉氣血必相稱也,是謂平人。少氣者,脈口、人迎俱少,而不稱尺寸也。如是者,則陰陽俱不足,補陽則陰竭,瀉陰則陽脫。如是者,可將以甘葯,可飲以至劑,如此者,弗灸。不已者因而瀉之,則五臟氣壞矣。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陽,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陽。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陽,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陽。人迎三盛,病在足陽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陽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數,名曰溢陽,溢陽為外格。脈口一盛,病在足厥陰,厥陰一盛而躁,在手心主。脈口二盛,病在足少陰;二盛而躁,在手少陰。脈口三盛,病在足太陰;三盛而躁,在手太陰。脈口四盛,且大且數者,名曰溢陰。溢陰為內關,內關不通,死不治。人迎與太陰脈口俱盛四倍以上,名曰關格。關格者,與之短期。人迎一盛,瀉足少陽而補足厥陰,二瀉一補,日一取之,必切而驗之,疏取之,上氣和,乃止。人迎二盛,瀉足太陽,補足少陰,二瀉一補,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驗之,疏取之,上氣和,乃止。人迎三盛,瀉足陽明;補足太陰,二瀉一補,日二取之,必切而驗之,疏取之,上氣和,乃止。脈口一盛,瀉足厥陰而補足少陽,二補一瀉,日一取之,必切而驗之,疏而取之,上氣和,乃止。脈口二盛,瀉足少陰而補足太陽,二補一瀉,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驗之,疏取之,上氣和,乃止。脈口三盛,瀉足太陰而補足陽明,二補一瀉,日二取之,必切而驗之,疏而取之,上氣和,乃止。所以日二取之者,陽明主胃,大富於谷氣,故可日二取之也」。以上經文,告訴我們是如果根據人迎及脈口的比較,得出病於何經及其針刺的方法。可是,現在有幾人用這一脈診法呢?幾乎看不到!為什麼世人將先腎前聖所倚重,要「血為盟」方可得傳的「秘法」棄之不用呢?難道現在的醫生,都象扁鵲一樣,掌握了「獨取寸口,以決五臟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了嗎?從事實上看是不可能的。多為醫聖張仲景所批評的:「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跗陽,三部不參;動數發息,不滿五十。短期未知決診,九候曾無彷彿;明堂闕庭,盡不見察,所謂窺管而已。夫欲視死別生,實為難矣!」之現象。如此下去,我真擔心「針道咸絕」!希望各位中醫人,引以為戒。最後,將《終始》篇的一句在理解上有出入的經文,和大家討論。就是在各種補瀉的刺法上都要達到的要求:「必切而驗之疏而取之上氣和乃止」。這句經文,因在斷句上的不同,就會有不同的解釋。一種為:「必切而驗之,疏(而)取之,上氣和,乃止」;另一種為:「必切而驗之,疏(而)取之上,氣和乃止」。問題:1、除了上面的兩種斷句法,你認為還可以有另外的斷法嗎?2究竟哪種斷法及解釋才合乎經旨呢?敬請大家討論,發表寶貴意見!附《靈柩.終始》原文:凡刺之道,畢於終始,明知終始,五臟為紀,陰陽定矣。陰者主臟,陽者主腑,陽受氣於四末,陰受氣於五臟。故瀉者迎之,補者隨之,知迎知隨,氣可令和。和氣之方,必通陰陽。五臟為陰,六腑為陽。傳之後世,以血為盟。敬之者昌,慢之者亡。無道行私,必得天殃。 謹奉天道,請言終始。終始者,經脈為紀。持其脈口人迎,以知陰陽有餘不足,平與不平,天道畢矣。所謂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脈口人迎應四時也,上下相應而俱往來也,六經之脈不結動也,本末之寒溫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氣必相稱也,是謂平人。少氣者,脈口、人迎俱少,而不稱尺寸也。如是者則陰陽俱不足,補陽則陰竭,瀉陰則陽脫。如是者,可將以甘葯,可飲以至劑,如此者,弗灸。不已者因而瀉之,則五臟氣壞矣。 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陽,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陽。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陽,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陽。人迎三盛,病在足陽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陽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數,名曰溢陽,溢陽為外格。 脈口一盛,病在足厥陰;厥陰一盛而躁,在手心主。脈口二盛,病在足少陰;二盛而躁,在手少陰。脈口三盛,病在足太陰;三盛而躁,在手太陰。脈口四盛,且大且數者,名曰溢陰。溢陰為內關,內關不通,死不治。人迎與太陰脈口俱盛四倍以上,名曰關格。關格者,與之短期。 人迎一盛,瀉足少陽而補足厥陰;二瀉一補,日一取之,必切而驗之,疏取之,上氣和,乃止。人迎二盛,瀉足太陽,補足少陰,二瀉一補,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驗之,疏取之,上氣和,乃止。人迎三盛,瀉足陽明,補足太陰,二瀉一補,日二取之,必切而驗之,疏取之,上氣和,乃止。 脈口一盛,瀉足厥而補足少陽,二補一瀉,日一取之,必切而驗之,疏而取之,上氣和,乃止。脈口二盛,瀉足少陰而補足太陽,二補一瀉,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驗之,疏取之,上氣和,乃止。脈口三盛,瀉中太陰而補足陽明,二補一瀉,日二取之,必切而驗之,疏而取之,上氣和,乃止。所以日二取之者,陽明主胃,大富於谷氣,故可日二取之也。 人迎與脈口俱盛三倍以上,命曰陰陽俱溢,如是者,不開則血脈閉塞,氣無所行,流淫於中,五臟內傷,如此者,因而灸之,則變易而為他病矣。 凡刺之道,氣調而止,補陰瀉陽,音氣益彰,耳目聰明。反此者,血氣不行。 所謂氣至而有效者,瀉則益虛,虛者,脈大如其故而不堅也;堅如其故者,適雖言故,病未去也。補則益實,實者,脈大如其故而益堅也;夫如其故而不堅者,適雖言快,病未去也。故補則實,瀉則虛,痛雖不隨,針病必衰去。必先通十二經脈之所生病,而後可得傳於終始矣。故陰陽不相移,虛實不相傾,取之其經。 凡刺之屬,三刺至谷氣,邪僻妄合,陰陽易居,逆順相反,沉浮異處,四時不得,稽留淫泆須針而去。故一刺則陽邪出,再刺則陰邪出,三刺則谷氣至,谷氣至而止。所謂谷氣至者,已補而實,已瀉而虛,故以知谷氣至也。邪氣獨去者,陰與陽未能調,而病知愈也。故曰:補則實,瀉則虛,痛雖不隨,針病必衰去矣。 陰盛則陽虛,先補其陽,後瀉其陰而和之。陰虛而陽盛,先補其陰,後瀉其陽而和之。 三脈動於足大趾之間,必審其虛實,虛而瀉之,是謂重虛。重虛病益甚。凡刺此者,以指按之,脈動而實且疾者,疾瀉之,虛而徐之,則補之。反此者,病益甚。其動也,陽明在上,厥陰在中,少陰在下。 膺俞中膺,背俞中背,肩膊虛者,取之上。 重舌,刺舌柱以鈹針也。 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在骨守骨,在筋守筋。 補須一方實深取之,虛按其痏,以極出其邪氣。一方虛淺刺之,以養其脈,疾按其痏,無使邪氣得入。邪氣來也緊而疾,谷氣來也徐而和。脈實者,深刺之,以泄其氣;脈虛者,淺刺之,使精氣無得出,以養其脈,獨出其邪氣。 刺諸痛者,其脈皆實。故曰:從腰以上者,手太陰陽明皆主之;從腰以下者,足太陰陽明皆主之。 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頭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腘。病生於頭者,頭重;生於手者,臂重;生於足者,足重。治病者,先刺其病所從生者也。 春氣在毛,夏氣在皮膚,秋氣在分肉,冬氣在筋骨。刺此病者,各以其時為齊。故刺肥人者,以秋冬之齊,刺瘦人者,以春夏之齊。 病痛者,陰也。痛而以手按之下不得者,陰也,深刺之。病在上者,陽也。病在下者,陰也。癢者,陽也,淺刺之。 病先起陰者,先治其陰,而後治其陽;病先起陽者,先治其陽,而後治其陰。 刺熱厥者,留針反為寒;刺寒厥者,留針反為熱。刺熱厥者,二陰一陽;刺寒厥者,二陽一陰。所謂二陰者,二刺陰也;一陽者,一刺陽也。 久病者,邪氣入深。刺此病者,深內而久留之,間日而復刺之,必先調其左右,去其血脈,刺道畢矣。 凡刺之法,必察其形氣。形肉未脫,少氣而脈又躁,躁厥者,必為繆刺之,散氣可收,聚氣可布。 深居靜處,占神往來,閉戶塞牑,魂魄不散,專意一神,精氣之分,毋聞人聲,以收其精,必一其神,令志在針。 淺而留之,微而浮之,以移其神,氣至乃休。 男內女外,堅拒勿出,謹守勿內,是謂得氣。 凡刺之禁:新內勿刺,新刺勿內;已醉勿刺,已刺勿醉;新怒勿刺,已刺勿怒;新勞勿刺,已刺勿勞;已飽勿刺,已刺勿飽;已飢勿刺,已刺勿飢;已渴勿刺,已刺勿渴;大驚大恐,必定其氣,乃刺之。乘車來者,卧而休之,如食頃,乃刺之。出行來者,坐而休之,如行十里頃,乃刺之。凡此十二禁者,其脈亂氣散逆,其營衛經氣不次,因而刺之,則陽病入於陰,陰病出為陽,則邪氣復生。粗工勿察,是謂伐身,形體淫泆,乃消腦髓,津液不化,脫其五味,是謂失氣也。 太陽之脈,其終也,戴眼,反折,瘈瘲,其色白,絕皮乃絕汗,絕汗則終矣。 少陽終者,耳聾,百節盡縱,目系絕,目系絕,一日半則死矣,其死也,色青白,乃死。 陽明終者,口目動作,喜驚、妄言、色黃;其上下之經,盛而不行,則終矣。 少陰終者,面黑,齒長而垢,腹脹閉塞,上下不得通而終。 厥陰終者,中熱,嗌干,喜溺,心煩,甚則舌卷,卵上縮而終矣。 太陰終者,腹脹閉,不得息,氣噫,善嘔,嘔則逆,逆則面赤,不逆則上下不通,上下不通則面黑,皮毛焦而終矣。

推薦閱讀:

一直瘦不下來?你需要提高基礎代謝了!
巧用古詩詞句,提高作文氣韻
癌症,真的就是絕症嗎 專家:提高免疫力是抗癌強大保障
?仔豬日增重提高36%?最新研究表明,飼料中添加這個就能做到

TAG:針灸 | 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