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古方:「菊花甘草湯"治疔瘡重者不過二劑即消

菊花甘草湯【來源】《醫學心悟》卷六。【組成】白菊花120克 甘草120克【用法】水煎服,滓再煎服。重者不過二劑即消。【主治】疔瘡。

- 疔瘡 -
【概述】
疔瘡系指瘡形如粟,堅硬根深,狀如釘丁的一種感染性病證。以顏面部和手足部多見,前者常因「走黃」而出現兇險危候;後者則可損筋傷骨,影響功能。病名首見面禮於《內經》。疔瘡的針灸治療,在唐代,孫思邈就提到刺血敷藥法、灸法等,他特彆強調:「丁腫,灸掌後橫文後五指,男左女右,七壯即差,已用得效。丁腫灸法雖多,然此一法甚驗,出於意表也」(《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及北宋,《醫心方》轉錄了《錄驗方》、《經心方》等方書中用放血、火針、蠟療等方法治療本證的內容。南宋時期《扁鵲心書》用灸關元來治療「諸般疔瘡」;《針灸資生經》則以灸背部穴來治療。由以上所述可見,及至唐宋,古人對本證已有較為深入的研究,使用的方法較多。到明代,《奇效良方》記錄了治療本證的民間驗方;《外科理例》對本證的針灸治療作了十分詳細的討論;《名醫類案》則記載了用艾灸、刺血治療本證的成功醫案。清代《針灸易學》中有「七十二翻」的記載,其中有12翻含「疔」證,治療方法以挑刺為多。 現代西醫學中的癤腫與本證相當。
【病因病機】
  疔瘡病因頗多,有因恣食膏梁厚味、辛辣炙煿之品,致臟腑積熱,火毒結聚於肌表;或為器械所傷,昆蟲叮咬等,感染毒邪,蘊蒸肌膚,凝滯結絡氣血為病。如毒邪治不及時或濫作擠壓,則可內損營血臟腑,熱毒熾盛,擾及神明。
【辯證分型】
著重討論顏面疔瘡和手足疔瘡中之沿爪疔。 疔瘡,證多發於肌膚之表,形如粟米,根盤堅硬,深如釘狀。如為顏面疔瘡,見於面部,初起或癢或麻,漸現紅腫熱痛,甚者畏寒發熱,便秘溲赤,口渴欲飲,脈數,苔黃膩;如為沿爪疔,初起多限於指甲一側邊緣近端,輕微紅腫熱痛,既而釀膿,蔓延對側,甲背可呈黃或灰白色積膿之象,脈數或平,苔黃;如為疔瘡走黃,則瘡頂黑陷無膿,周圍膚色暗紅,高熱頭痛,煩躁神昏,皮膚瘀斑,脈洪數,苔黃糙。
【治療】
  1. 治則:清泄火毒。 2. 處方:身柱、靈台、阿是穴;面疔加合谷,手疔加曲池,足疔加足三里,疔瘡走黃加委中、十宣、大陵。 3. 方義:疔瘡屬表屬陽,身柱、靈台均系督脈之穴,督統諸陽,取此以泄熱毒達火邪,是治療疔毒之經驗要穴;阿是穴乃直取病所,敗毒祛邪。面疔多發於陽明經分布區城,故取手陽明之原合谷,合谷、曲池、足三里都分屬手足陽明經,不僅可疏利面及手足局部之經氣,且可清解陽明之熱毒。疔瘡走黃,加十宣通接陰陽,配委中清血中火毒,心包經之原穴大陵清心寧神。 4. 治法:阿是穴,周圍敷以蒜泥,暴露疔瘡之頭,用艾卷雀啄法灸之,疼者灸至不疼,不疼灸至疼。十宣、委中穴以三棱針點刺出血。余穴均施瀉法。疔瘡走黃症情險重,宜配合其他中西醫療法。 5. 古方輯錄 《神應經·瘡毒門》:「疔瘡生面上與口角:灸合谷;疔瘡生手上:曲池(灸)」。 《類經圖翼·十一卷》:「又有疔瘡一證,……甚則以蒜膏遍塗四周,只露毒頂,用艾著肉灸之,以爆為度,如不爆者難愈。更宜多灸,百壯以上,無弗愈者」。 《針灸大成·卷九》:「疔瘡(以針挑,有血可治;無血不可治):合合、曲池、三里、委中」。
【古案選介/名家驗案】
1.疔瘡案之一 一男子患疔作癢,噁心嘔吐,時發昏亂,脈浮數。明灸(直接灸)二十餘壯始痛。以奪命丹一服,腫始起。更用神異膏,及荊防敗毒散而愈。 (《外科發揮》) 2.疔瘡案之二 一老婦手大指患疔,為人針破出鮮血,手背俱腫,半體皆痛,神志昏憒五日矣。用活命飲,始知痛在手,瘡勢雖惡,不宜大攻;再用大補劑,又各一劑,外用隔蒜灸,喜此手背赤腫而出毒水;又各一劑,赤腫漸潰,又用托里葯而瘥。 (《外科樞要》)

推薦閱讀:

《黃仕沛經方醫話》麥門冬湯與甘草乾薑湯的應用
甘草是大寶庫,日本人從中挖掘出治療肝病的一線藥物
方舟子:甘草不能多吃
甘草的作用
藥方 | 身心太累,防止心臟「偷停」,喝「炙甘草湯」來調理!

TAG:甘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