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雨水養生

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萬物開始萌動,春天就要到了!

雨水節氣期間的天氣變化大,倒春寒是這個節氣的特點。

起居養生

1防風寒

雨水時節,時常倒春寒,所以要適當春捂,不要過早脫棉衣,並根據氣候變化添減衣物。這是古人根據春季氣候變化特點而提出的養生原則,以防風寒侵襲,引發疾病。

春捂重點是下半身

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醒,春時衣著宜「下厚上薄」,就是說,春令時節,下身應多穿一些。中醫養生諺語「寒從腳起,濕從下入」講的也是關於下體腿腳的保暖。

敲擊按摩風市穴

如果是 「風寒腿」,可以敲擊按摩大腿外側膽經上的風市穴,具有將虛邪賊風拒之門外的功效。

坐著、站著都可以敲擊按摩,每次敲20~30下左右。

忌「春捂」過頭

「春捂」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捂」過了頭,同樣對健康不利。「春捂」並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而是強調脫衣要「遞減」,即衣物增減既要視天氣的變化情況而定,也要根據自身的體能素質。春季氣溫日差較大,早晚較冷,此時可適當「捂」一會兒。而晴日的中午時刻,氣溫一般都在10℃以上,此時可適當減衣服。

2防春困

緩解春困最好的辦法是——運動

緩解春困僅靠睡是不行的,會出現越睡越困的現象。鍛煉可以大大加快腦處理信息的反應速度,有效防止春困。

最好多在陽光充足、綠化好的地方活動,多做些深呼吸並適度運動,給大腦提供新鮮充足的氧氣,使人心情舒暢,精神振奮,消除睏倦。

巧用穴位驅趕「春困」

按摩以下幾個養生穴位,也可以提神醒腦,擺脫春困。可以用拇指按揉內關、神門、三陰交。這三個穴位互相配合,每天按揉5~10分鐘,就可起到安神定志、調整睡眠的作用。

3防流感

雨水節氣期間,天氣變化不定,是全年寒潮過程出現最多的時節之一,氣溫會忽高忽低,易導致感冒,防流感要做好這4件事。

飲食養生

>>省酸增甘以養脾

唐代藥王孫思邈認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雨水節氣宜少吃酸、多吃甜味食物以養脾。中醫認為,春季與五臟中的肝臟相對應,人在春季肝氣容易過旺,太過則克己之所勝,肝木旺則克脾土,對脾胃產生不良影響,妨礙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因此,雨水節氣在飲食方而應注意補脾。甘味食物能補脾,而酸味入肝,其性收斂,多吃不利於春天陽氣的生髮和肝氣的疏泄,還會使本來就偏旺的肝氣更旺,對脾胃造成更大傷害。故雨水飲食宜省酸增甘,多吃甘味食物,如山藥、大棗、小米、糯米、核桃仁、虹豆、扁豆、黃豆、胡蘿蔔、芋頭、紅薯、土豆、南瓜、桂圓、栗子等,少吃酸味食物如烏梅、酸梅等。同時宜少食生冷油膩之物,以顧護脾胃陽氣。

>>多食粥以養脾胃

雨水節氣還應適當多喝粥以養脾胃。粥被古人譽為「天下第一補人之物。」粥以米為主,以水為輔,水米交融,不僅香甜可口,便於消化吸收,而且能補脾養胃、去濁生清。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中記載:

「春時宜食粥,有三方:

一曰地黃粥,以補虛。取地黃搗汁,待粥半熟,以下汁。復用棉包花椒50粒,生薑一片同煮,粥熟,去棉包,再下熟羊腎一具,碎切成條,如韭葉大,加少許食鹽食之。

二曰防風粥,以去四肢風。取防風一大份,煎湯煮粥。

三曰紫蘇粥,取紫蘇炒微黃香,煎湯汁作粥。」

除以上三款粥以外,還可常食扁豆紅棗粥、山藥粥、栗子桂圓粥等。另外,雨水時大氣逐漸轉暖,早晚溫差較大,風邪漸增,風多物燥,人體易出現皮膚脫皮、口舌乾燥、嘴唇乾裂等現象,故此時應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以補充水分。

《黃帝內經》中說「濕氣通於脾」,這是由於人的脾胃受到濕氣困擾所引起的。所以,這一時期要加強對脾胃的養護,健脾祛濕,將多餘的水分排出體外。那麼怎麼做才能達到健脾祛濕的良好效果呢?

經絡養生

中醫認為,雨水節氣與人體的手少陽三焦經相對應。手少陽三焦經亥時(21~23點)旺。亥時百脈通,養身養嬌容。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諸氣、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時三焦能通百脈。亥時是十二時辰中最後一個時辰,被稱為「人定」,其含義為:夜已很深,人們停止活動,此時是安歇睡眠的時間。人如果在亥時睡覺,百脈可得到最好的體養,對健康十分有益。

運動養生

雨水節氣可適當練導引功以鍛煉身體。具體做法是:

①每天晚上,盤坐,兩手相疊按右大腿上。上體向左轉,脖項向左扭轉牽引,略停數秒鐘,再以同樣動作轉向右,左右各做15次。

②然後上下牙齒相叩,即叩齒36次,漱津(即舌溉上愕,並兩頰、上下齒唇間,此時唾液則增加分泌,養生家稱為津液)幾次,待津液滿口分3次咽下,意想把津液送至丹田。如此漱津3次,一呼一吸為一息,如此36息而止。

常練此功法可改善咽喉干腫、嘔吐、呢逆、喉痹、耳聾、多汗、而頰痛等證。

情志養生

雨水節氣大氣變化不定,很容易引起人的情緒波動,使人出現精神抑鬱、憂思不斷等表現,對健康造成較大影響。尤其對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哮喘患者更是不利。

中醫認為,憂思傷脾。也就是說,人過度憂慮,會影響脾胃功能。比如,我們若在吃飯前與人發生爭執或發生其他不愉快的事,就會有「氣飽了」的感覺,這時若強制進食,很可能會產生噁心、嘔吐等癥狀。因為低落的情緒可使人的中樞神經受到抑制,而使交感神經興奮,導致各種消化液分泌減少,還可使消化系統肌肉活動失調,造成食慾降低、噁心、嘔吐等癥狀。

因此,雨水節氣情志養生至關重要。我們應盡量調整心態,做到心情恬淡、開朗豁達、與人為善。遇到不順心的事也不要冥思苦想鑽牛角尖,力爭及時從不良情緒中擺脫出來。肝喜順暢而惡抑鬱,只有保持心平氣和的狀態,才能使肝氣平穩,脾胃才得以安寧。

=====================================
推薦閱讀:

養生堂 | 秋季養生第一瓜,吃出N多新花樣
春末夏初, 養生保健要設防
[養生精選]有這特徵的人註定二婚命
饞嘴貓——人為什麼會生病
 【運動養生】人未老,膝先痛,靜蹲是預防膝蓋損傷的不二法門

TAG: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