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歷史上的那些人和事兒-141 白馬之盟

白馬之盟是漢高祖劉邦在位時與劉氏諸王以殺白馬方式定立的盟約,此為古代盟誓的方式之一,要殺牲取血,並用手指蘸血來塗在嘴上,以示恪守盟約,而此盟約的內容為確保只有劉姓者可為王,即「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

楚漢相爭時,劉邦借著手下眾多將領與背叛項羽的諸侯王而打敗項羽取得天下,在戰後不得不將功績最高的一群將領封為諸侯王,但其卻對異姓諸侯王心存疑慮,害怕其謀反,危及自己的江山,於是開始著手翦除異姓諸侯王和功臣勢力。以漢初三傑之一韓信為例,劉邦在垓下之戰獲勝後即改封其為楚王,使其離開根據地齊地,並於翌年設計將韓信擄至長安,降為淮陰候,最後借呂后之手斬殺韓信。其後彭越、英布、韓王信、臧荼、盧綰等王皆一一被其貶殺。劉邦將異姓諸王清滅後,發現漢朝的控制力還只能停留在關中地區,在邊疆地區卻顯得鞭長莫及,因此大封同姓諸侯王,實行郡國制,以保劉氏江山穩固。然而隨著呂后勢力日大,其擔憂漢室江山被呂氏奪去,因此在其晚年與劉氏諸王殺白馬為盟,以策萬全。

白馬之盟就是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年)三月中旬,離劉邦去世還有一個月時間,劉邦拖著重病之身將朝廷重臣和他的老婆呂后聚集在一起,殺掉了一匹白馬,對天盟誓。這就是在漢朝歷史上影響極為深遠的白馬之盟。白馬之盟共有兩個內容,第一,(對大臣們發誓)國以永存,施及苗裔(只要漢帝國存在,大臣們及其子孫就永遠有酒喝有肉吃)。第二,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也就是說,非皇族成員不得封王,如沒有軍功者不得封侯。白馬之盟的兩個內容構成了一個整體,漢帝國對功臣諸侯們的厚待既是對其過去功勞的報酬,又是實現「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的基礎,後者則是劉邦白馬之盟的最終目的。

  劉邦死後,呂后想要封她的親戚為王,丞相王陵立即跳了出來,高聲叫喊,並指責陳平與周勃,「你們難道忘了當初與高帝歃血而盟的事了嗎?現在高帝死了,呂后想要違反高帝之盟,你們卻不制止,他日在陰間,你們有何面目見高帝?」雖然呂后的提案最終還是強行通過,但王陵的這一態度至關重要,有了王陵的這一態度,分封諸呂的行為就永遠是違法的。這樣的前提就為將來誅滅諸呂奠定了現實基礎。呂后自然知道白馬誓詞的重要,就在臨終前,她對自己已經被封為王的兩個親戚說:「老皇帝當初與大臣有約,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我快要死了,你們一定要小心從事。」事情果然如她所料,當周勃在軍營振臂一呼,呂氏瞬間土崩瓦解。

  許多年後,漢景帝的王皇后唆使景帝封自己的哥哥為侯,時任丞相的周亞夫又把白馬之盟拿出來,漢景帝只好作罷。漢成帝時,外戚王氏當政,大臣們乞靈於劉邦的白馬之盟,又把陰陽五行之說拿出來,最終迫使極不安分的外戚大將軍、大司馬王鳳辭職。由此看來,白馬之盟的誓詞簡直就是一道維護劉氏政權的護身符。到了東漢,白馬之盟依舊發揮作用,章帝時,皇帝幾次要封皇太后的兄弟為侯,這位老太后都以白馬之盟而婉言謝絕。安帝時,朝陽侯劉護的從兄劉環因娶安帝乳母王聖的女兒伯榮為妻,而襲劉護爵位。當時的大臣楊震上疏道:「我聽說高祖與大臣有白馬之盟,非功臣不得封,劉環無功,怎可得爵位?!」靈帝一朝,皇帝濫封宦官,大臣呂強上疏陳詞,其所依據的仍舊是劉邦與群臣的白馬之盟。

  事實上,白馬之盟的作用不僅僅如此,就在王莽托古改制,想要建立「王朝」時,被他逼瘋了的農民和豪強地主們都以「漢後」之名起兵。這些人之所以這麼齊心,與白馬之盟「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的深入人心有著密切的聯繫。當時最強大的造反大軍綠林軍提出的口號就是「立劉氏以從人望」,找了個飯桶劉玄做皇帝。而當有人建議劉玄效仿當初劉邦大封諸侯時,飯桶皇帝居然說道:「當初高祖說,非劉氏不王。」劉邦與大臣們殺白馬而盟,極大的原因是以秦亡的歷史為借鑒,以異姓諸侯王的基本被剪滅為前提和以一批功勛卓著的布衣將相功臣為基礎,這也就是劉邦(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講為偉大的人物)為鞏固劉氏統治採取的最後一個影響深遠的戰略性措施。這也正是他那道遺囑保住了大漢劉氏江山。

推薦閱讀:

《懸崖》的角色都有誰?
秦晉「殽之戰」復盤
古老的莊園如何顯示黃河流域中的重要文化價值?
鄭和下西洋[歷史]
潘安到底有多美?

TAG: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