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燈【美文】
心燈
沒有星星的夜晚,思緒不肯入眠。心兒在一瞬間突然嚮往起窗外的一星燈光,彷彿那就是一盞生命之燈。人活一世總是要有點精神的,在滿足物資需求的同時,精神是維繫生存的動力。尤其是在當今物慾橫流、拜金蜂擁的年代,無論貴賤貧富,精神的缺失讓人們迷失了前進方向,信仰的危機更讓人們失去了一盞心燈。現實的燈光也許會熄滅,然而人類的思想卻不能停滯。也許長夜漫漫,黑暗侵蝕了靈魂,風雨滄桑了容顏,永不可滅的是那一盞亮在心靈深處的燈光。如何點亮這盞心燈,無論黑暗如何的無邊,無論夜色如何的漫漫,矚目的是心靈向住的聖處,是被心燈照亮的地方,嶄新的世界就會呈現在眼前。
尋找心燈(一)「嫻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電視劇《紅樓夢》里千嬌百媚的「林黛玉」的扮演者,現已辭世的陳曉旭,竟會在離世之前剪下了萬縷青絲,法號妙真,遁入空門!她因參演電視劇 《紅樓夢》紅透一時,因投身商界而身家上億,但在這名望和財富之巔離開了,舉動讓芸芸眾生驚詫莫名。從霍元甲的扮演者黃元申剃度,到歌星李娜皈依青燈古佛,再到「林妹妹」遁入空門,演藝圈的出家名單已經長長一串,如果再將目光轉向商界、政界、知識界,禮佛之人更是比比皆是,而某知名大學最近的一次調查更得出結論,中國已有近3億人信仰宗教,其中社會中有知識、有文化、有地位的成功人士多數篤信佛教。在世人眼中,能得到名、權、利三者,可謂功成名就,飛黃騰達,是夢寐以求的願望。世人總概莫能外,容易在塵世間迷失。特別是眼下,世風日下,價值體系崩盤,拜金主義盛行。投機取巧,見利忘義早已不被世人取笑。世人只笑貧,而不管娼惡盜。只要有金錢,道義與良心早被拋作了路石。本善之人,隨世風而行,久而久之,也難免引自身為恥,漸悟於心,幡然而改。不與世人爭,不與惡俗伍,做己之本真,行世之超然。很難,但糊塗不得。利之不得,應有糊塗之心,義之不行,則應有較真之心。
(二)人世是一個短短的旅程。為著輕率,為著匆忙,錯過了許多美麗的景緻,錯過了許多可愛之人。光陰荏苒,世界變遷。當幼稚化為圓通,當熱情化為冷漠,當風花雪月化為利欲熏心,當一切塵埃落定,痛與不痛,幸與不幸早已彌散在風中。世人需要尋找一個新的精神家園,讓心靈得以清涼和慰藉,面對慾望的快速膨脹,社會的急劇變遷,價值體系的崩塌與重建,無疑也感受最深,苦痛最烈。尋找心燈,世人從開始就選擇了兩條不同的道路,一路尋根探尋中華文明,一路放眼眺望西方文明。於是出現了特有的現象:孔子突然走紅,佛教日益復甦,基督信徒日眾,甚至土地公和財神爺,也各有各的供奉。形成了一個信仰開始蓬勃,精神家園重建的年代。多元的價值觀如何角逐,中西的文化如何共融,信仰的競爭最後如何和衷共濟?需要有一個時間和歷史雕琢的過程,然而最終的結果尚未知曉。而對世人而言,無論選擇哪一種信仰為自己的人生底色,不能逃避的是對個人價值的思考,對社會責任的選擇。生命訊忽,沒有為曾忽略而去追悔的時間。唯有讓心靈有所寄宿,讓世人在寒涼的風雪中回首的時候,仍然相信人世間一切美好的感情。
(三)古今中外,探尋心燈之路頗為坎坷,先人已為世人做了許多的思考。「心燈」之一:蘇格拉底說:未經審視的人生不值得過。作為西方思想史原點人物的蘇格拉底,一生都在實踐「審視」與「論辯」。當大陪審團以220票反對、280票同意判定他的論點荒謬,他將因此獲罪時,他冷靜視之,繼續審視「比分」如此靠近的原因。當蘇格拉底最終飲下毒藥,史載其鎮定自若、表情淡然。這份「淡然」比「慷慨」有著更深的力量——「慷慨」是被真理佔有者的舉動,「淡然」是佔有真理者的反應。蘇格拉底審視了人生,為終生追求的「智慧」與終極之「善」獻出生命,但並不影響他對自己人生意義的評價。這就是這份淡然的來歷。人生一世,如白駒過隙,如此短暫,卻又如此豐富。浮生百年,進退出處、迎拒取捨,都需要回答「為什麼」,這就是必須弄清的人生目的。想不清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就不能獲得人生的動力,也會因此失去對自己一生價值的評價。
(四)「心燈」之二:黑格爾說:密納瓦的貓頭鷹到黃昏時才起飛。認識起於頹敗,新生始於認識。西方理性之路到此才在智慧層面與東方的「窮通」認識一致,不過,西方哲學的偉大之處,是在此基礎上完善了邏輯學及認識論。拋開學理的感慨,這樣的認識正有益於心路與人生。人生總是在路窮時,方能徹悟,所悟之道,方能引出人生的轉機,於是一個生命獲得新生。而人類正是在這樣的「新生」累積下,成就智慧。時時慨嘆:人與人的人生千差萬別,卻又是那樣的一致;古人、今人際遇起伏几近相似;人與人的關係古今也差相類似。可是,閱歷不足的世人看不見這樣的一致。所以人生綺麗之夢總是在年輕之時,只有年輕相信自己會過一個完全不同的人生。所以理想的「烏托邦」多是不成熟群體的相像,多成為年輕人的信仰。
(五)「心燈」之三:問:祖師西來意?答:庭前柏樹子。答非所問,是禪宗求頓悟的一個法門,希望問者從答者的話語中懂得佛法真諦不可以用語言能傳達,只能「以心傳心」。而「傳心」的顯現就是在一瞬間的開悟,這一瞬間之後即是永恆。人生可能有不少的感悟,領悟之後,人生即進入新的境界。人與人的境界不同,那是因為對人生領悟的深度不同。然而,真正的頓悟是很難的,一生青燈古佛,也未必得到那能致永恆的一瞬間。禪宗常說三重境界:第一重是「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第二重是「空山無人,水流花開」;第三重是「萬古長空,一朝風月」。無非在說:悟是一個過程。可是既然悟是一個過程,「頓」也需要積累,又何必要遠離塵世呢?其實,人生的大徹大悟往往從真實生活中,從真實的苦痛中得來,刻意出紅塵,結果是遠離了頓悟的機緣。
(六)「心燈」之四: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對老子這句話從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人生而言,從中看到的是一個選擇的艱難。學習知識可以增進自身,然而知識的增進也帶來人變得複雜,文飾增加而本質深藏;追求自然規律,帶來的是人變得越來越簡單,簡單到一定程度便會順其自然,並不積極探求改變。「無為而無不為」,說是一種境界,不如說是一種理想。「順勢而為」本來是一個大智慧,但真正絕對順勢之後,「勢」比「人」大,還有什麼「無不為」。真正要領悟老子高論的現實意義,無非兩點:其一審勢;其二以拙勝巧。
(七)「心燈」之五:伊甸園中的蛇對夏娃說:你們不一定死,因為神知道,你們吃禁果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們便如神能知道善惡。按聖經的記載,神對亞當和夏娃說了謊:吃了善惡樹上的果子,就會死。而伊甸園中的蛇向夏娃說了真話。神為什麼說謊,宗教的解釋是讓人類聽神的話,像神一樣在伊甸園中享福。而今天為何不可理解成,神希望人類永遠都不要明白善惡、是非、羞恥。因為在神的眼中,人永遠都與他不一樣,「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蛇有何過錯?它不過說出了真相。重溫伊甸園中蛇的那句真話,可以看到要麼神一開始就把人當賤種看,要麼伊甸園中的善惡規則與人間不一樣:謊言是美德,真話是錯誤。可無論怎樣,這樣的神如果用於心理依靠,尚可理解,用以託付靈魂就顯得荒謬。經過啟蒙運動,人已是獨立的,不是神的僕人了。可是,當只是內心有痛苦掙扎,需要慰藉時,就重新將自己的靈魂交付給神,豈不可笑?
(八)目前在世人篤信的宗教中,近三分之一信仰佛教。據此推算佛教信眾就高達1億,居五大傳統宗教之首。世人的精神生活中,為什麼偏偏是佛教扮演著如此舉足輕重的角色,而不是外來的基督教,抑或本土的道教?基督教來華不過二百年,又與近代帝國主義入侵有著脫不清的關係,沒有成為中國人的第一選擇不難理解,而道教信眾不多與近代以來,佛教適應時代的進程起步較早且比較成功有關。從19世紀末,楊文會大量刊刻佛經、創辦僧學,開始了近代佛教復興。此後不斷有愛國志士力圖用佛教來提高國民素質。民國時期,佛教刊物多達170餘種,而道教刊物只有2種。而利用刊物進行宣傳,完全是現代產物。本來佛教是一種出世的思想,現在卻越來越入世,這和佛教在近代以來不斷適應時代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九)明代的林兆恩曾提出「儒教治國,道教治身,佛教治心」之說。區別於儒道兩家,佛教更多的是解決人內心的安頓。目前年輕人是信教群體的主體。現在的年輕人與過去不同,在現有社會經濟條件下,社會生活節奏加快和安全感下降,個人生活的不穩定,人情的淡漠,人際關係的疏離,引發普遍的焦躁不安的社會心理;還有社會轉型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社會矛盾,這些情況都促使世人尋找新的精神寄託。1965年前,台灣發展最快的宗教是外來的基督教、天主教,信眾人數倍增,但1965年後,這些外來宗教突然停止了發展,佛教、道教、民間信仰等傳統宗教迅速發展,這一情況目前仍在延續。這是一種「文化自覺」現象,在全球化受西方思潮衝擊下堅守本土文化的陣地;世人雖然未必會這樣思考,但都以不同的形式顯示出了「回歸傳統」的心態。宗教不僅治理社會帶來的迷亂之心,還適時地為社會提供倫理資源。這有似於馬克思·韋伯所講的,資本主義精神與新教倫理的聯動過程。民間日益興旺的「接財神」信仰,財神從道教的小神升格為佛教的主神,背後是整個社會對財富追求的神聖化。有的地方將關公視為「武財神」,關公的精神核心是「忠義」;比干是「文財神」,因為比干被紂王剖心,無心者最無私。這些包含了宗教倫理,財神可以保佑人發財,但不保佑不義之財。宗教至少是一千年之內,絕對不會消亡。宗教的神聖性是一切世俗文化所不能替代的。宗教對人心靈的慰藉,也是任何科學不能替代的。沒有信仰的人是最可怕的!三億人信仰宗教,精神上有了寄託,這本身就是對社會的最大貢獻。
獲取心燈(一)大師的心燈。傳說著名高僧一燈大師藏有一盞「人生之燈」,燈芯鑲有一顆歷時500年之久的碩大夜明珠。此珠晶瑩剔透,光彩照人。得此燈者,經珠光普照,便可超凡脫俗、超越自我、品性高潔,得世人尊重。有三弟子跪拜求教怎樣才能得此稀世珍寶。一燈大師聽後哈哈大笑,他對三個弟子講:世人無數,可分三品:時常損人利己者,心靈落滿灰塵,眼中多有醜惡,此乃人中下品;偶爾損人利己者,心靈稍有微塵,恰似白璧微瑕,不掩其輝,此乃人中中品;終生不損人利己者,心如明鏡,純凈潔白,為世人所敬,此乃人中上品。人心本是水晶之體,容不得半點塵埃。所謂「人生之燈」,就是一顆乾淨的心靈。人生天地間,要想活得堂堂正正俯仰無愧,就要學會不斷擦拭自己的心靈,為自己的心靈除塵。做人當自省,面對是非恩怨,當從檢點自己開始。遭遇坎坷泥濘,切記不可損人利己。只要心中無愧,自可面面對世間的一切風雨;做人當自重,只要你不讓心靈被灰塵所掩,讓醜惡所擒,你就永遠是你靈魂的主人,人生又豈能不進品位?人的一生中,你可以沒有顯赫的威名,可以沒有萬貫家資,可以不是偉人巨子,可以不是達官顯貴。但是,只要你擁有一顆潔白無瑕的心靈,乾乾淨淨,你的靈魂就可以直面上天。
(二)開悟的心燈。一位比丘尼問師父:「弟子看破紅塵,出家多年,青山白雲之間,暮鼓晨鐘,禮佛誦經,可為何妄念不斷,未能開悟」?「去點一盞燈吧,使它非但能照亮你,而且不會留下你的身影,你就開悟了」……數十年過去……有一座尼庵遠近馳名的萬燈庵;庵堂內點滿了燈,成了燈的海洋,一片片燦爛輝煌。這裡的住持,就是當年的比丘尼,她每做一椿功德,都點一盞燈,卻無論把燈放在腳邊,還是懸在頂上,乃至以一片燈海將自己團團圍住,總是會見到自己的影子,甚至可以說,燈愈多,影子愈多。她困惑了,卻已經沒有師父可以問。她圓寂了,據說,就在圓寂之前,她終於開悟:人在燈下,豈能無影。她沒有在萬燈之間找到一生尋求的東西,卻在黑暗的禪房裡覺悟。如果一個人身外的成就再高,點的燈再亮,都只能造成身後的影子。唯有點燃屬於自己的那一盞心燈,才能使自己皎然澄澈,心無掛寧,照亮一個無限寬廣的空間。
(三)盲人的心燈。一個盲人在夜晚走路時,總是提著一個明亮的燈籠,別人看了很好奇,就問他:「你自己看不見,為什麼還要提燈籠走路」?那盲人說:「這個道理很簡單,我提燈籠並不是為自己照路,而是讓別人容易看到我,不會誤撞到我,這樣就可以保護自己的安全了」。世人在漫漫人生道路上,自己走路是多麼孤寂與危險,旦夕禍福,沒有人知道你從何處來,又往何處去。人生其實很複雜,也很簡單,要麼是苦,要麼就是樂。有的時候可以學學盲人提燈籠,不能要求別人提燈籠,我們何不自己提盞燈籠,儘管自己用不著,但是可以退一步,照亮別人,同時也可以幫助自己,既是一種人生智慧,也是一種胸懷……
(四)金庸的心燈。金庸31歲完成自己的第一本武俠小說 《書劍恩仇錄》 ,35歲創辦自己的報紙。一支筆寫武俠,開創江湖,縱橫天下;一支筆縱論時局,享譽香江。少年遊俠,中年遊藝,老年遊仙。為文可以風行一世,為商可以富甲一方,為政可以參國論要……文人立言、立名、立功的夢想,全部在金庸身上實現。金庸的佛教信仰也非常人一般地打坐燒香,而是精研論藏,善思妙悟。他對日本的佛教領袖池田大作說:「在中國佛教的各宗派中,我心靈上最接近般若宗。」 般若就是洞世的智慧,洞世之後,自生出世心。金庸在其巨著 《天龍八部》 有對佛教思想的發揮。這是一部「以佛教的透徹智慧正面觀照大千世界,以大慈悲、大法力來化解人世無窮冤孽的真正傑作」。《天龍八部》 這個名字就是從佛學中來的,八部天龍,各屬欲界,儘管業報不一,但終入輪迴,漸然俱盡。小說中為惡之人必有為惡之因,為善之人必有為善之果,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苦惱和孽緣,然而業報不一,冤冤相報。人世無常,身不由己。蕭峰曾經發誓,說終我一生,絕不殺一個漢人。可是結果聚賢庄一戰,很多自己昔日兄弟,都殺了不少。虛竹的理想是做一個標準的一心一意的好和尚,而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肉也吃了,酒也喝了,女色也近了,簡直要崩潰了。可是峰迴路轉,當所有的規則都破掉之後,這個時候突然發現虛竹是一個最好的和尚,佛學的光輝這個時候才普照出來。他是小說中最慈悲的人物之一,也是慾望最少的人。慕容復是「貪」,對功名執著,落得癲狂;蕭峰是「嗔」,對復仇執著,錯殺愛人;段譽是「痴」,對情愛執著,終日自苦。在最後一卷,一個少林寺掃地的無名老僧,輕描淡寫地打敗所有高手。這裡就包含著佛家的無名無相的思想,道理講的是非常深刻的。晚年的金庸開始學會放棄。他說:「世人必須克服的是,每個人心中都存在的那種可無限膨脹、永遠無法知足的慾望」。
(五)西方的心燈。在西方,科學與法制的力量已被推展到極致,西方整個社會結構,都是建立在理性基礎上,當世人看到戰爭、恐怖、歧視造成的困惑之後,迫切尋求與這種理性力量融合的東西。除非新的社會結構出現,西方的崩壞是必然的。理性不是人類的全部,當理性發展到極致,世人都感到自己掌握著終極真理時,衝突與災難乃至因尋求能源而起的新的世界大戰,就是不可避免的。西方很深刻地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也因此,眼下的西方社會有句流行語:看東方!有趣的是,西方人正藉助媒體的力量和自身的需求,讓禪宗在西方世俗化,化為生活的力量。禪宗起源於中國,強調以靜坐沉思企求進入精神集中的境界。禪宗是一種重要的感性力量。中國古老文化和佛教的根本要素是人。如何定義一個人,是整個人類的文化基礎。人有理性、感性兩個部分,只有其一是不能存活的。科學是發現真理的方法,禪是安靜心靈的方式。千萬不可硬把禪往科學上套,兩者不可比較高下,一旦比較,禪反而會失去自身的魅力。禪在中國是安靜的,但禪能補救西方感性的不足。西方人知道問題在於心靈的不安,禪宗能告訴安下心來,這是禪宗在西方大受推崇的原因所在。在世界上大力宣揚「武術禪」和「文化禪」少林寺,在國外建立了許多分支機構,擁有數百萬的信徒和追隨者。在少林寺後面的五乳峰巔,經常看到外國人在給達摩燃上幾支香之後,面向落日,沐浴陽光,端坐冥想;在少林寺的大殿里,經常有外國人靠在牆邊,閉上雙眼,聆聽小到三十多歲、大到八十多歲的高僧們念經、敲木魚、擊罄。世人嘲笑美國的500個人到少林寺朝拜山門,是做秀,但是對於這500個美國人和他們的朋友家人來說,也許不是這麼簡單。西方人把唯心的禪和唯物的科學結合在一起,通過對歷史和哲學的研究論斷:禪宗必將成為拯救世界人類的力量之一。在種種的學問中,禪對人的態度是非常進步的。
(六)未來的心燈。現在整個世界,最嚴肅的問題是:如果未來的社會是機器人社會,或者說半人半機器的社會,人類還有沒有存在下去的價值與意義!人類目前還不能回答這個問題,但這個問題就在眼前!科學和政治、宗教不同,不是誰掌握的話語權愈多,誰被證明犯錯的幾率就愈少。大教皇與獨裁者是永遠都不會犯錯的。科學的世界沒有神聖的戒律,只要明天出現了一個有力的反對證據,不管先前曾經正確過多少次,它還是必須被重新理解與修正。事實上,認識這個世界的途徑並不只有科學一途。世界可以通過理性(科學實驗)來認識,也可以通過感性(心靈感悟)來認識。從科學認識世界中人類能夠獲得物質力量,從感性認識世界中人類能夠得到精神力量。這兩者,恰恰都是人類不可或缺的東西。世界過分強調了理性的力量,而忽視了感性的力量,但理性的力量沒有辦法給出生命的價值、生命的意義。禪宗告訴如何在一個變動的環境里完整、完美地生活下去。禪宗會提供一個理性跟感性結合的橋樑。光靠感性沒有辦法建構一個和諧的人類社會,喜歡搶就去搶,喜歡偷就去偷,完全憑感性去生活,社會不可能穩定。未來一個比較完整的社會,一定是能夠提供一種理性和感性平衡的社會,而禪宗的學說的實現,就是一個關鍵的學問。人類的社會中,理性不是全部,除了理性的生活以外還需要感性的生活。從今天科技的角度來看,人機的新一代生命的出現是無可避免的,人跟機器的結合作為下一個新的生命形式是無可辯駁的。過去禪只是一種學問,一種態度。有限的能源可以通過禪的篩選,達到一個比較完整的生存模式而存活下去,為未來提供一種方向,為未來的人機社會提供一種可能的答案。
點燃心燈(一)點燃一盞心燈,塑般若之慧。一盞心燈點亮千年的智慧,能滅萬年的愚痴,為什麼不把這盞心燈點燃呢?般若智慧是指能夠了解道、悟道、修證、了脫生死、超凡入聖的智慧,是屬於道體上根本的智慧。世人的一切自性本來清凈的,所有的萬法都是從自己本性生出,當想一切惡性事的時候,就有一種惡事行為現出,若心裡思量一切善事,就有善的行為表現出來,所以一切善惡諸法是由自性生出,就象天常是晴朗,日光常是明照。但因為虛空中有浮雲,將陽光覆蓋,所以就上面明朗下面黑暗,若忽然遇到一股風將雲吹散,使得上下都明澈,那所有萬事萬物都會明朗俱現。人性常浮游,就像天上雲彩,若有智就像太陽,有慧就像月亮一樣。雖般若智慧常常明照,但若執著外面的境界,則被妄念的浮雲覆蓋自性,變得愚痴而得不到大智慧。假設遇到明眼善知識,聽聞真正的法,而把自己的無明煩惱及迷妄除去,則內外明澈猶如琉璃筒一樣,在自性中萬法朗然,能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也就像天空無雲,心平百難散,意定萬事吉。心若平時什麼災難也沒有,意若定時什麼事都吉祥。所以說:「千燈萬盞不如心燈一盞」。
(二)點燃一盞心燈,行本善之源。每天煩惱,活在妄想、分別之中是痛苦,自己卻不知道、津津有味的品嘗,苦、辣、酸、甜、咸人生五味散,每天都在懲罰自己,找不到自己的清凈自性,拚命的掙扎、抱怨、勞騷,找不到什麼是真正的自我,也不知道什麼是清凈的藏性。自在就是沒有煩惱,有了煩惱就不自在,包括了看得破、放得下、不著、不偏心、不動心念,不為七情所轉,不被五欲所惑,若六根安穩,則心恆清凈,意常歡樂,身體柔軟泰然,舉止安祥和悅,待人接物,無一不令人樂於親近,沒有絲毫的憂愁煩惱,但假如不調伏六根,任令六根合作,便生起六識,這時它就作了心的主人,一切由它馳騁之配,見色迷色,聞聲著聲,如是盡在六塵中奔波往來,愛憎之心,不能自覺,無明煩惱,常伴左右,終此一生被境界所轉,有了愛憎之心,怎能自在?情緒不自在的時候就發狂發顛,什麼壞事都做得出來。如果想得到自在,就要修梵行,持戒清凈,由戒生定,由定發慧,不生愛憎,故心得自在,然後就能達到,眼觀形色內無有,耳聽塵事心不知,所謂見而不見,聞而不聞,嗅而不嗅,嘗而未嘗,觸而未觸,法而不法。一切的一切都在不可思議的境界中過生活。世人皆惡之,豈能獨善?世人皆惡,惡之循環,善更無存!街頭常有各類行乞者,世人言此乃騙子也。寧願信其真,而慷慨相助,也不想讓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受世態炎涼之傷。況且區區幾塊錢,幾十塊錢,乃至幾百塊錢,並不重要,有時亂用了,反不能體現其價值。對於需要幫助的人,可能意義非比尋常。或許真是一個十幾歲孩子一個月的生活費,或許真是旅途的人歸家所需路費,或許就是一家三口餐風宿露之餘的一頓溫馨的晚餐,或許真是病重的人急等的救命錢……凡此種種,寧願信其真,而不願因著心中的自私與猜忌,使得危難之人得不到幫助,使得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更為遙遠而難以癒合。不以人之所為,而左右自己內心之念,不以人之所行,而左右自己做人之準則。常在心頭燃一盞本善之燈,只為做回自己。做一個向善之人,做一個守德之人,為這濁世,辟一條清流,雖細小不足道,然其涓涓不息,尚可以盪去一點點的污濁,或可以感化一兩個迷失的路人。足矣!
(三)點燃一盞心燈,明大愛之理。做善事,做好事,本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看起來很渺小、很不起眼。但古人說過:勿以善小而不為。能在別人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手來幫一把,別人便可以度過一道難關,便能平平安安的生活。而自己又能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享受到一種快樂!再則,誰還能沒有個溝溝坎坎,沒有個為難的時候。當你最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別人也同樣會伸出手來幫你一把,讓你也能度過一道道的難關,讓你也能一生都平安。如此和諧的大家園,世人不嚮往、不渴望嗎?其實,欲想做到這一點,也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只要人人心裡既想著自己,又想著別人。遇事不要只做魯迅筆下的「看客」,而是伸出溫暖的手、獻出火熱的心。點亮心燈,沒有人打擾,卻還是無法照亮心程!無邊的困惑何時才能走開?心燈永遠長明……世人都有對前路感到茫然的時刻,周遭驟而變得晦暗灰沉,人就畏縮起來,遲疑著不敢踏前一步。然而當心燈漸亮,一切又回復正常了,樂觀與自信的性情再度發揮鞭策作用,還彷彿有一首伴行曲,鼓舞著前瞻的心。任何人、任何事都可能成為一盞燈,適時適地映照著遲緩的步伐,給予一股恰到好處的行動勇氣。每個人的心燈是什麼顏色的?是亮還是暗?是持久還是短暫?不會一輩子都亮著,也不可能一輩子都暗著,無常......就像人生的際遇,不能掌控。也許世人心裡都有過這麼一盞燈,為別人點亮的同時也為自己點亮;為自己守候的同時也守候著別人。彷彿一個人在風雪中趕赴太遠的路已經很累,相伴的卻只有自己那寂寞的足音。偶然的駐足回望,卻發現,歲月深處,有那麼一盞燈,穿過了時空的玻璃窗,溫潤著漸漸失去了溫度的心。若是人人都能點亮自己心中的那盞燈,生活的家園該是多麼的和諧與美好!
(四)點燃一盞心燈,舉和諧之道。人生之路上,眼睛能看清東西,心靈能辨別方向。天黑了,開一盞電燈,能讓房屋明亮;迷茫時,點亮一盞心燈,做自己最知心的朋友,心靈從此不會再迷失。如果要凈化社會,必須要先凈化自己、凈化心靈。凈化心靈就是點亮自己內心的明燈,要把自己的慈心點亮起來,才能凈化。點亮家庭倫理的心燈:有時候只看到自己,沒看到家人;有時候看到外面的人,沒有看到自己身邊的人。要注重家庭倫理,如果連自己家人都不尊重,又怎麼去愛社會國家呢?家庭倫理就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互敬互愛。能夠把家庭倫理的心燈點亮了,才能讓家庭里的所有親人都活得非常的歡喜,過著非常快樂的日子。點亮尊敬和諧的心燈:人與人相處是彼此互動的,最要緊的是互相尊敬。不尊敬別人,就得不到別人尊敬,由此引起彼此間互相欺詐、鬥爭。所以對於世人要點亮一種尊敬和諧的燈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互相友好尊重。點亮祝福友愛的心燈:要常常心香一瓣,祝福世人身心健康,事業如意,社會自然呈現一片祥和之氣;點亮互相包容的心燈:盡量幫助別人,包容別人,要時時刻刻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點亮守法服務的心燈:心中要有法治觀念,對於社會要有服務的觀念。心中有明明亮亮的燈光,才能把一切是非得失照得清清楚楚;心中有守法、服務的觀念,才能福利大眾;點亮勤勞節儉的心燈:心裏面勤勞的燈光點亮了,告訴自己:要工作,要勤勞。不但對自己的事業要勤勞,對別人的事業也要勤勞,對國家社會大眾的事業更要勤勞。此外,點燃節儉的心燈,不僅在金錢上要節儉,財務上要節儉,尤其要愛惜時間、珍惜感情,要有節儉時間、節儉感情的觀念。能夠勤勞節儉,必能有一番作為,所以要點亮勤勞節儉的心燈。點亮忍讓和平的心燈:在我們的心裡,要朗朗的照耀著:我要對別人忍讓、和平,要給人尊重,給人和諧,如此才能與大眾和合相處。
(五)點燃一盞心燈,揚希望之光。人生的路上點盞心燈,照亮心靈的方向,也照亮人生的路向。讓不滅的心燈成為人生道路上的太陽。不滅的心燈是人生中永遠的方向,路上有很多路口,這盞燈照亮最適合的那個方向,即使出現困難也賦予力量,繼續前進。既然選擇就要執著向前,哪怕風浪艱險,成功的喜悅只有堅持的人才會嘗到。執著向前,成功就在不遠的地方。不滅的心燈讓夢想插上飛翔的翅膀,如同心想遠方的海燕,心中的燈塔永遠照著嚮往的地方。那是在風雨中海浪中飛翔。也是動力和希望,只要心燈不滅夢想就在眼前。不滅的心燈是點燃生活的希望。生活多麼的艱難或是貧窮,或是疾病或是失業,甚至是一無所有的浪子,在車水馬龍的街上絕望,或是在午夜的十字路口彷徨。一切的自暴自棄都不能從苦難中解救,而會使不幸雪上加霜。有一天借著太陽的光和北極星的亮把心燈點亮,會發現過去是多麼的愚蠢可笑,過去的生活是多麼的不可理喻,從此打起生活的鼓點,心中有希望的燈光,會發現自己原來這麼能幹,明媚的陽光使你想快樂的歌唱。看到美麗的風景才發現生活是這麼的美好。人們臉上燦爛的笑容,才發現人世間是多麼的溫暖,用善良的目光尋找方向,人們真誠的微笑觸發感動,原來愛心隨處可見,點盞心燈會發現生活原來如此美好,微笑著面對生活充滿陽光。不滅的心燈是愛情幸福,家庭美滿。曾經單身的時侯,渴望心慕依舊的異性出現,而身旁卻是那個關心冷暖的人經常出現,或許天天相見,但卻沒有發現彼此已是難分難捨,各自等待著自己夢中的那一半。心中彼此相同的溫暖,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思念。其實另一半早就在心間,只是沒有發現。點燃一盞心燈是生命不會迷失方向,一路心燈不滅是照亮錦繡前程的光芒點亮這盞心燈永遠不滅的源泉是理想信念與愛共同的攪拌。點燃一盞心燈讓心燈不滅成就幸福你我美麗人生美好家園。
(六)點燃一盞心燈,守信念之堅。一盞心燈一份愛,一盞心燈一片情。送一個書包,帶來希望,送一件棉襖,溫暖人生。點一盞心燈,點燃慈悲的燈;點一盞心燈,點燃智慧的燈;送一個微笑,驅走寒冬,送一個快樂,撫慰心靈。快將心燈燃點起了,心燈亮起了,就不肯絕望。漫長的黑夜,需要燈的普照。無明的人生,更需心燈的普照。快將心燈燃點起了,心燈亮起了,就可在迷霧中還能眺望未來之窗。寒冷的冬天,需要燈的溫暖。冷漠的人心,需心燈的化解。點燃心燈,持著篤信就會永遠相信遠方,永遠相信夢想,不論走在風中雨中都會有人給您溫暖雙手和可靠肩膀。只有歡喜感恩,只有對愛的奉獻,就會將心燈燃點。追求清凈的提升,追求無限的永恆,就會將心燈燃點。快將心燈燃點起了,心燈亮起了,就可以擁抱,可以傾訴,忘卻傍徨。光明的普照,真理的傳播,智慧的傳承,皆需將心燈的燃點和延續。心燈在默默地燃著,燃點自己同時,也默默地普照,照亮了別人。
(七)點燃一盞心燈,修好生之德。在人生的旅途中,不可能一路光明,隨時都會陷入黑暗,陷入迷途,在那裡迷失了前進的方向。一位得了眼疾,視力急劇下降的老艄公仍和兒子在海上捕魚。一次正在捕魚的時候,風暴突然來臨,一時間陰雲密布,惡浪翻騰。黑暗籠罩了整個小船。這時,兒子絕望了,但是父親卻推開了正在掌舵的絕望的兒子,搶過舵柄。自己掌起舵來。於是,小船又見到了光明,父子倆又看到了閃著燈火的碼頭。事後,兒子問父親:「您視力不好,怎麼還能辨出方向」?「因為我心裡有一盞燈」,父親回答說。老艄公之所以說自己的心裡有一盞燈,是因為心中那不滅的希望。是那希望催促著他前進令他不言放棄,終於在艱苦的環境下戰勝了困難,絕處逢生。所以,世人也都要有一盞永恆的燈火,來催促自己不要在迷途中絕望,不要在迷途中失去自我,要永不放棄,要燃起自己的希望之火!在生活上,世人曾想過要努力奮鬥,要創下一番事業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但是因為人本生的能力有限,而不能「闖蕩社會,笑傲江湖」。也或許是為了認為已經做了的事,沒有挽回的餘地了。所以,認為自己是無可奈何了,必需要放棄自己的心愿。所以,放棄了,意志變得消沉了,在迷中空虛著、絕望著。然而這種思想在旁觀者的眼裡則會被認為:只是懦弱罷了,根本沒有心存希望的燈盞,所以在絕處的時候,永遠也得不到一條生路的。在生活上,也有人相信希望的奇蹟存在。可能因為一些事情經常徘徊在生死邊緣,但是在緊要關頭,不灰心,不絕望,心中的燈盞徹夜明亮著,燃燒著,手上的工作也依舊忙碌著。所以,成功的機率比前者高出許多,能夠力挽狂瀾,扭轉乾坤。所以是值得尊敬的,是值得學習的,而且相信,即使是在「懸崖峭壁」上,也能「化險為夷」。點亮心中那悠悠的燈,不要讓它熄滅,哪怕黑夜再漫長,只要有它的陪伴,就不會迷失前行的方向。
(八)點燃一盞心燈,正心凈之念。世人內心如同一盞燈,在寧靜的時候它明亮地照耀著自己的靈魂;在浮躁的時候它忽閃著將陰影四處投射,讓靈魂迷失了雙眼。每次一個人靜靜的坐著,無論是天高雲淡,月明風清,還是霧雨飄飛,冷氣逼人,都能感覺著自己內心的燈火那麼明亮地照耀著自己。如此清楚地看到了人生的軌跡,走過病痛的折磨,走過挫折的歲月,在孤獨中梳理一切雜念,強烈地感受到了生命力的旺盛。在燈火中,拂拭著自己心靈的塵埃,讓自己起碼的道德良知能保持潔凈,讓頭腦清醒少沾染些無恥的念頭,凈化著自己可能具有的的劣根性,時時修剪著自己可能隨時都在滋長著的魔爪,在一個人獨自觀看內心的時候,不曾發熱,也不曾麻木,明明白白地認知著自己本質的健康。撒旦也因為獨處而遠走,不曾撒下誘惑的惡毒,活著心燈也那麼明亮,天使似乎就住在心裡!世界的包圍,美女、金錢、權位在擠壓著單薄的身體,如同襲來的一陣陰風,讓心燈的火焰搖曳不定,幾欲熄滅。雙眼已然迷離,任由撒旦牽引著,心魔狂舞,笑了,卻笑出了別人的痛苦,笑出了別人的悲傷!哭了,卻哭出了魔鬼的笑聲!從高山之巔跌入谷底深淵,而顯現在眼前的卻滿是鮮花的芬芳和美酒的濃香。魔鬼化成天使給予無休無止的饋贈,彷彿成了一個手執權杖的國王,統領著寵大的帝國。心燈凄迷,魔鬼的夜明珠卻閃閃發光,靈魂在黑夜裡和魔鬼縱情舞蹈。一個人是聖徒,一群人卻變成了魔鬼,如不是上蒼的靈光閃現,重新聽到了心燈的呼喚,看到了心燈的光亮,還在魔鬼的詛咒中沉睡。世人心中都有一盞燈,只不過有的人不曾常常靜靜的和這盞讓自己清醒的燈獨處過,肉體在人群中穿梭來往,卻讓它孤獨地被遺忘,肉體自然成了心魔的依附。手捧著心燈,就是人生再大的風浪,也竟安然度過。手捧著心燈,竟然也看到了別人在它的指引下寧靜的微笑。心燈若是回歸了,人間也不再接納骯髒和醜陋,人世間到處是歡歌和幸福。
(九)點燃一盞心燈,化無為之相。心燈,是無形的,也是有形的,隱藏在世人的內心深處,如若這盞燈長期黑暗,世人就會在自己設計的陷阱里無法自拔,看不到前方的路,看不到生命的陽光,久而久之,便自我封閉,逃避現實。而一旦點亮這盞燈,眼前就會是另一番天地,因為生命不能沒有亮光,不能總在黑暗中摸索,必須適時調整自己,打開心窗,陽光才能照進來,點亮心燈,才能看到生命的色彩。人生總有不如意的地方,明媚的陽光也有照不到的地方,生長的這個世界,同一個太陽,同一個月亮,卻有著不同的山水和季風,有著不同的風景和自然。有的地方鮮花盛開,有的地方冰凍三尺,有的地方碧水藍天,有的地方寸草不長,不能片面的說哪個地方好,哪個地方不好,好的地方未必盡如人意,不好的地方也未必沒人光顧,重要的是世人怎麼去看待,從哪個角度來看問題。心態好的人,即使久居貧寒地帶,仍舊活得快樂充實,心態不好的人,哪怕周圍儘是鮮花掌聲,仍然感到彷徨苦悶。問題很簡單,快樂的人很容易滿足,時時懷著感恩的心,不管身處那裡,總不忘把自己心靈深處的那盞燈點亮,讓它隨時照亮自己的心。而不快樂的人,大多急功近利,追逐浮華,在貪慾面前,常常遺忘了自己心靈深處的那盞燈,殊不知心燈才是自己的財富,是自己最寶貴的資源,捨棄原本富有的精神財富而去追逐虛無的功名利祿,當然不快樂了。點亮心燈,其實不難,不需要花費多大力氣,只需要一顆平和的心,用心活著,用心來感受一切,很多時候都會是開心的,哪怕是一次美麗的邂逅,一回真情的握手,一頓豐盛的晚宴,一個甜蜜的美夢,一次傾心的交流,都會讓人心情愉悅。因為只有點亮心燈,才能擁有一顆明朗的心境,以一顆豁達的心,來應對一切突如其來的不幸,用燦爛的微笑來話界所有的傷痛。只有心靜如水,才能遠離浮華,遠離枯燥和乏味,在平淡中找到生活的樂趣。不要忘了,隨時點亮你的心燈。
(十)點燃一盞心燈,渡涅磐之限。習慣了生活的平靜,心靈淡然得微波不興。心燈是個抽象的概念,與心路是對應的。在世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盞燈。哀沒過於心死,如果心燈滅了,人也死了,即使未死,也形同走肉。有時候和老人在一起,會因多變的世界,紛紜的事物,飛快的節奏,感到茫然失從,常常發出喟嘆老了。其實老的不是身體,而是那顆心。再退一步說,老的也不是心,而是心燈暗淡了。最簡單的道理,世人是用心活著的。心臟如果停止跳動了,就意味著生命的終結;世人是用心分辨事物的,眼睛不過是心靈的窗戶,不用心將一事無成。世上最長的路不是馬拉松賽場,也不是二萬五千里長征,而是心路。作為要用心去實施,感受要用心去體驗,交流要用心去溝通。而在茫茫的心路上,需要點燃一顆心燈,才能照亮前行的路。心燈是智慧的火花。智慧會擦亮你的眼光,看到滄桑巨變的過程,心燈是愛的閃光,用愛的眼光去看待世間的一切。
(十一)點燃一盞心燈,解人世之惑。世人在這個世界裡不是山,但心魄能把山裝點;在這個世界不是天,但思想能把天洞穿;在這個世界不貧寒,但一生不只是艱難;在這個世界不遺憾,但還有個夢幻般的心愿……世人心裡都點著一盞燈,一盞不盡相同的心燈。失落在心裡,那是陰鬱的燈,日子會被浮雲遮住了光明;希望在心裡,那是清亮的燈,月會在曲折里走進平靜;崇高在心裡,那是靈魂的燈,點燃了就能照亮人的一生。每個人心裡,都點著一盞燈,一盞陪伴自己的心燈……有些人雖然雙目失明,看不見世上繽紛萬物,但依然生活得精彩。那是因為點亮了屬於自己的那一盞心燈,心兒明亮了,許許多多的事情也就明晰了,幸福和歡樂也就隨之而來。世人明明擁有明亮、漂亮的眼睛,前途光明一片,而內心卻是灰暗的。整天的自怨自艾,怨天尤人,活在自己為自己建造的心囚之中,又怎能夠活的坦然,活的快樂。不如點燃屬於自己的那一盞心燈吧,這樣能使我們擁有更多的歡聲和笑語。
(十二)點燃一盞心燈,持操守之戒。世間有一種「事物」,就像天邊的一縷白雲,大海中的一朵浪花,美麗得動人心魄,飄渺得令人傾慕,苟活於塵世的生命,渴望能抓住那瞬間的美麗,變美麗為虛無人生永恆珍藏。為此可以無微不至的呵護生命;也可以毫無私念地放棄生命。雖然生命總是那樣脆弱和堅韌,從誕生到死亡的過程,短暫到來不及做想要做的事情,又漫長到在路途的滄桑中,深沉感受著從生到死的過程,是人生最難行走也是最遙遠的旅程。真正地感受到人生的苦辣酸甜,人間的離合悲歡。正像宋人辛棄疾所感慨的「今古恨,幾千般,只因離合與悲歡。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人生就是在這古來已有的「行路難」的唏噓聲里,背負著人生所該有的背負,行走著人生坎坷而崎嶇的路途。無論做任何事,在憧憬的時候是美好和激動,在做的時候是滿懷朝氣,艱苦不畏,磨難不倒。而放棄則往往是心靈的一種死滅,那是在絕望之後很痛的一種選擇。然而,人生就是在一次次的放棄中學會了淡泊,也學會了洒脫。在一次次放棄中尋找著生命中的靈性,在一次次放棄中學會用智慧和大度對待自己,也對待別人。在長期的波折沉浮中心靈深處漸漸地亮起了一盞不息的心燈。探索人生的最高境界,追求生命的最高價值,是人與生俱來的天性。旅途的遙遠,路途的坎坷,只能更加發奮,披甲帶瑣前行。對於生命也許是一種虐待,但有時卻可以是意志的天平,會準確地稱量出一個人抗拒誘惑,抵禦災難的砝碼有多重,意志有多堅。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世人都有自己前行的方向,也都有不同的軌跡可循。愛吾所愛,恨吾所恨。茫茫人海,浩瀚宇宙,前行的旅途中能有一盞心燈照耀,即使是迷霧籠罩,山水阻隔,風雨兼程,有理由以堅定的步伐走完生命的最終歷程。黑夜行走、旅途迷茫的人們,點亮一盞心燈,迷茫的心兒將不再迷茫,這心燈不是來自哪一個能工巧匠,來自每一個人在歷經磨難之後,崛起的意志,以及挫折和失敗帶來的智慧。人生太過匆忙,如果心中點亮了一盞神燈,那就讓它照耀前進的路途,用智慧的思想,創造出人生的價值;以洒脫不羈的風格,塑造幸福的生活。
(十三)點燃一盞心燈,敞慈悲之懷。世人心情有時很難說清楚,沒有經過沙漠的人,無法體會見到綠洲時無與倫比的喜悅;沒有經歷過孤單寂寞,在茫茫黑夜行走至心力衰竭的人,就無法體會見到光明時熱淚盈眶的真實!也許只有在黑夜裡,才能感覺到凝重的另一面。在權力和慾望,夢想和現實,青春和衰老的解讀中,有一些東西會逐漸清晰起來,有一些就將模糊直至消失。還有一些便只能仰望了。夢想就像是大海里的一座燈塔。佇立在明日的航道。不知道人生之船,什麼時候才能行駛到此,也不知道還能不能見到承載著希望的明日之燈,但可以肯定有希望總比沒有希望要好些。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並且一定有一盞屬於自己的心燈。 如果回望是必然,不管是已經逝去的昨日之燈,還是遙不可及的明日之燈,甚至把握現實的今天之燈,在經歷風霜和坎坷之後,都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而這一切的燈光,都遠不及一盞心燈那般明亮。那麼在渴望得到一盞心燈時,是不是要隨時詢問自己的心是否已經皎然澄澈,心無掛礙?
(十四)點燃一盞心燈,養品行之性。一盞心燈溫暖百無聊賴的靈魂,一盞心燈照亮黑暗處的艱險旅程。那是遠方的燈塔,那是如夢般的眼神。遊人思家,智者思問,仁者思辨,隱者思歸。黑夜中彷彿看到李叔同的削髮剃度,李商隱的輾轉反側,范仲淹的劃粥而讀。還有瞿秋白的《雪夜》「雪意凄其心惋然,江南舊夢已如煙。他年沽酒長安市,猶折梅花伴醉眠」。靈魂深處的頓悟,心靈時空的相交,文化良知的覺醒,社會道德的凈化。點一盞心燈,蒸發沉積多年的污垢,散發出新生的熱量,構建起更為強健的人格構架。記得清冷殊俗的《水調歌頭》,坡仙的道風仙骨,溶之於文,達之於意。官場上的發配、貶職、斥責、賞賜,已成為過眼雲煙。幾番淪落,唯求守住自己的清白之身。還做著「老夫聊發少年狂」的雄心之夢,怎能不望月生情感慨萬千。即使名聲再高,文才再佳,也抵不過朝中眾臣的「圍啄」,越是才高八斗就越是傷痕纍纍。「天地一孤鴻」,「寂寞沙洲冷」,一盞心燈照亮了北宋的文壇,也照亮了中國文學史的坎坎坷坷,曲曲折折。然而原本不在思考範圍內的帝王將相,尤其命運判若霄壤,身負亡國之恨,抑或身經百戰,從馬背上奪得天下的人物,卻漸漸地顯現於歷史之中。其中一顆耀眼的明珠當屬李煜。造化弄人,命運多舛,無盡的榮華富貴轉瞬即逝,家國敗亡,拘於建康,夜半歌女散盡,睹物生情,化作了那首《虞美人》,七分秀氣加三分惆悵,可當作宋詞的典範:「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故國不在了,宮殿傾圮了,嬪妃流散了,皇位奪走了。生命的落差太大太快,心靈猛地變韌,遠遠超出了尋常的強度,一切都變輕、變淡、變遠了,只剩下長風呼嘯園月照人。點一盞心燈,於無聲處,黑暗處悄然滋養著受傷的心靈,空虛的意念,殘破的理想,遠年的夢幻。心燈的微熱只要有足夠的空間,依然能夠化成紅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點一盞心燈,阻擋襲人的寒冷。輕拾幾枚炭火,讓燈火燒得更猛。點一盞心燈,照出生命的本真。在撲跳的火焰中,有最清純的夢。
(十五)點燃一盞心燈,凝生命之華。注視心所嚮往的地方,那是被心燈照得透亮的地方。生活在一個充滿競爭的時代,喧嘩與騷動充斥著周圍。世界可以從白晝走向黑夜,內心卻不可以在黑暗中迷失方向。生活中有陽光,就會有黑暗,有風和日麗,就會有暴風驟雨,站在黑暗中里永遠看不到陽光。想起一個關於珍珠的故事:珍珠像星星一樣璀璨奪目,但形成的經歷更像一場噩夢。當珍珠貝被強行撬開,投進一粒沙子後,不幸便開始了。但貝殼無比堅強,承受巨大痛苦,把沙粒緊緊銜住,直至變成一顆亮晶晶的珍珠。正視磨難,在沉默和堅韌中孕育輝煌!人生之路千萬條,但都不是坦途大道。一株梅花在寒冬里傲然盛開,最後的命運零落成泥碾作塵。花香如故定然是梅花暗香浮動在心頭。走過了炎熱就會清涼,走過了寒冬就是暖春,未來永遠值得期待,生命終能超越所有的憂患和磨難。滾滾紅塵,碌碌人生,身為世人註定要不斷品嘗得失成敗,觸摸歡樂憂愁。雖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可以控制生命的寬度;雖不能左右命運的好壞,但可以變換心情的美好;雖不能阻止黑夜的到來,但可以點亮自己那一盞心燈。別在困難面前低下高貴的頭顱,成為憂傷的俘虜;別在痛苦面前怨天尤人,成為冰封的河流。點一盞心燈,無論黑暗多麼漫長,無論夜色如何浪漫,眼睛注視的應是心所嚮往的地方,那是被心燈照得透亮的地方。點一盞心燈,坦然走過坎坷,輕輕抹去心頭的塵世陰雲。點一盞心燈,世界閃亮在眼前。
結束語真正的智者,心靈深處永遠都是光明的。當太陽升起的時候,懂得讓生命在陽光下奔跑。當太陽降落的時候,期盼那一輪高掛夜空的月亮。當月亮隱藏的時候,尚有滿天閃爍的星星。如果有一天,星星也消逝了,那就以聖心為燈,以慈愛為盞,以信念為芯,以軀體為油,以靈魂為光……點起一盞心燈,為自己,也為別人。點一盞心燈,驅散靈魂的黑暗,照亮人生的漫漫旅程。點燃一盞心燈:心燈能爍大千界,心燈能結十方緣,心燈能破千年暗,心燈能銷萬古愁!
背景音樂:心燈演唱:黃思婷
地雅大嗡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De Ya Da Hom, Ga De Ga De, Ba La Ga De)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Ba La San Ga De, Bu Di So Ha)點燃一盞心燈照亮這世界看那人間凈土就在眼前一顆心 一個真 一個人 一畝田幸福的種子在一念間閉上眼在雙手合十間我感覺慈悲在蔓延當淚水洗凈容顏那是甘露的化現閉上眼在雙手合十間我感覺慈悲在蔓延一個願無量善緣菩提心永不褪變
推薦閱讀:
※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美文)
※月之影[美文欣賞]
※美文雅集 (71)
※讓優雅,穿透歲月【情感美文】
※美文欣賞:《踏雪》(響琳主播)
TAG: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