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第587期:慢練潛修太極功

作者/強洪、馮福志⊙編輯/張宏婉


慢練潛修太極功

詩云:「毋矯毋惰事從容,慢練潛修日日功,抽絲掛線能貫串,冷快絕倫在慢中。」

這是一首言太極拳之「慢」的詩。「慢」,是太極拳區別於其他拳種的一個顯著特徵。

打太極拳為什麼要慢?

首先,從練氣的角度看,打太極拳要慢。

「開合虛實,即為拳經」。「一開一合,足盡拳術之妙」。太極拳運動原本就是「開與合」的運動。什麼是「一開一合」呢,就是人配合動作一呼一吸。古人認為,練太極拳就是練呼吸。呼吸對於人身體之重要這裡不予贅述,但呼吸之深淺、粗細、長短對於人的身體是絕對重要的。那些呼吸粗、淺、短的人,壽命不長,所謂「英雄氣短」即是。而呼吸細、勻、深、長的人,壽限更高。欲使呼吸深長、細勻,須於日常行為中慢慢練就。師爺李雅軒大師說:「穩靜安舒可以蓄神,呼吸深長可以養氣,久而久之,則神氣自能充實,身體健康也自然增進。」

氣沉丹田這一規則對太極拳的功夫很重要。但是,怎樣才能做到氣沉丹田呢,李雅軒大師說:「必須先松心,後松身,心身俱松之後,其氣意便可自然的沉到丹田了」。大師告訴我們,這種練法,急、快是不行的,必須慢慢來。在從預備式到起勢之間,有一個由躁到靜,由緊到松的過程,就是一個徐靜清濁的過程,通過這個過程,使氣意在身心俱松的狀態下,慢慢沉到丹田中去,這個功夫,絕不是一招一式,一朝一夕所能夠練成的,須得日復一日,久久為之,方能得到。

其次,從太極拳凝神運竅,節節貫串的機理來看,必須得慢。

人體之健,在於氣血流暢,節節貫通。打太極拳就是不斷地使周身之氣迴流至丹田,又不斷地將丹田之氣發散出去,遍布全身。隨著人體的扭轉,收放開合,氣血在人體內不停地流動著。如果氣血流通順暢,則身體就健,反之,如果氣血流通受阻,則會生出疾病來。而人之身體有許多關節、竅穴,氣血流動必須經過這些關節和竅穴,所以氣血在人體內流動不是激流奔涌的。而且,氣血流動還要求節節貫串,無論是大周天,還是小周天,都是個以意導氣,以氣運身的過程,是內氣在意念的引導下把各個關節竅穴串連起來,節節貫通的過程,這個過程必須緩慢循行。

最後,太極拳之功夫,是通過慢練潛修逐步獲得的。

在與人對決中,慢吞吞,軟綿綿是無法制人的,必須得快。但是沒有功夫是快不起來的,也是無法制人的。而太極拳之功夫卻要通過長久的慢練潛修才能獲得。

太極功夫也稱勁道。什麼是勁,意與氣合謂之勁。練意練氣都必須緩慢地進行。拳經有「抽絲掛線」之喻,這個比喻最恰當不過了,無論抽絲還是掛線都是急不得快不得的,須慢慢來。在人體緩慢運動中,氣在意的引導下,緩緩地運行,意與氣就自然地配合和協調,久而久之,人的勁道、功力就逐漸生長出來。

練功夫不外乎練神、氣、體。所謂神者,即周身虛靈之氣勢,莫測之動作,輕靈變化之謂也;所謂氣者,乃呼吸沉著之氣;所謂體者,即穩靜安舒,動作輕靈之謂。練體以固精,練精以化氣,練氣以化神,練神以還虛是練太極拳的四步功夫。循此細細練習,就能練到妙處。

吾師陳龍驥大師告誡我們,太極拳的功夫是無為無不為的功夫,出手虛無縹緲,包羅萬象,無論對方如何來手,我自存虛靈之氣,隨機應變,無不恰到好處。「只要周身有此虛靈之氣,則要輕則輕,要重則重,輕者如百所有,重者似泰山立崩」。但虛靈必先從實在做起,輕快亦必在沉穩之上著手,功夫日久,就能得到真正的輕快虛靈。有了真功夫,才能隨心所欲,「要輕則輕,要重則重」,才能冷快絕倫,克敵制勝。所以我們說,慢是為了快,快必先慢。即所謂「冷快絕倫在慢中」。

推薦閱讀:

馬寶善《易道太極說》一書連載之十四
鄭曼青述太極口訣、序及按語
楊氏85式太極拳圖解第四十九式野馬分鬃
說說太極拳的'慢'
各家傳抄太極拳經訣(1)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