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海鮮到底是不是「發物"?哪些人不宜吃?

海鮮到底是不是「發物」?哪些人不宜吃?  養生正道2016-11-04閱讀原文  現在正值吃大閘蟹的好時節,說起大閘蟹,我們就會想到滿滿一桌子的海鮮盛宴。可是與海鮮相對應的還有一個詞,就是「發物」。「發物」是中醫忌口的重點,因為這可能會使舊病複發,或者再添新病。很多人一想到這兒,即使海鮮再好吃,也會對它望而卻步了……那麼一些急、慢性病患者是不是真的與海鮮無緣了呢?趕緊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  海鮮是蛋白質含量較高的一類食物,但是中醫認為海鮮是「發物」,很多急、慢性病患者都不宜吃海鮮。  事實真的如此嗎?一旦生病就徹底無緣美味的海鮮了嗎?

  過敏人群請避讓  1  首先,對海鮮過敏的人群,應慎吃或禁吃。海鮮是一類高蛋白質食物,其所含的蛋白質種類比較特殊,被稱為「異體蛋白質」或「異種蛋白質」。有些人因為缺乏相應的分解酶,這些異種蛋白質就會直接或間接地激活免疫細胞,從而引起過敏反應。輕者出現皮膚瘙癢、皮疹等不適癥狀,重者引起哮喘,甚至會導致窒息,危及生命。  腎病患者看分期  2  蛋白質分解代謝後的產物是通過腎臟排泄的,腎病患者對蛋白質可謂又愛又恨。過量攝入蛋白質會給腎臟增加負擔,如果患者的腎功能已有損傷,那麼無疑是雪上加霜。當腎功能衰竭到一定程度,就需要限制蛋白質的攝入量,但機體健康仍然離不開蛋白質這一重要的營養成分。這個時候就需要盡量選擇優質蛋白質(即動物蛋白質),在保證營養所需的同時,產生的代謝廢物也最低,這樣就能給腎臟減輕一定的負擔。  海鮮類屬於優質蛋白質的來源之一,蛋白質含量非常高,腎病患者只能少量食用,否則很容易超標。因此,腎病患者要根據自己的腎功能分期,在專業醫師或營養師的指導下,制訂合理的飲食方案。

  痛風患者多算計  3  痛風與海鮮的恩怨由來已久。高蛋白質的海鮮可以說是嘌呤的「高產戶」,每年夏天都有不少痛風患者在海鮮與啤酒的美味誘惑下「痛並快樂著」。對於痛風患者來說,發病期不宜食用海鮮,疾病的緩解期可以少量食用海鮮,但要計算好每天的嘌呤攝入量,嚴格把關。  一般人日常膳食攝入的嘌呤為600~1000毫克。在痛風急性期,嘌呤攝入量應控制在每天150毫克以內,宜選用嘌呤含量很少的食物;在緩解期,可適量選用嘌呤含量較少的食物;不論急性期或緩解期,均應避免使用嘌呤含量較高或很高的食物。  除了對海鮮品種和量的掌控外,食用方法也是一種技巧。痛風患者吃海鮮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先將海鮮用水煮一下,去掉嘌呤和苷酸,煮海鮮的湯要倒掉,不可食用。  (2)大量飲用開水,及時將尿酸排出體外。  (3)吃海鮮的同時,搭配富含維生素A、C、E的蔬菜和水果,因為這些維生素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可減輕尿酸鹽的沉積,但菜花、菠菜和蘑菇等高嘌呤的蔬菜除外。  建議痛風患者在吃海鮮的同時,可以搭配各種蔬菜、水果、鮮果汁等鹼性食物。如:紅蘿蔔含有豐富的活性酶,生食可有效促進嘌呤的代謝;芹菜、黃瓜、冬瓜、葡萄有利於尿酸的排泄;青菜、茄子、捲心菜、馬鈴薯、甘薯、南瓜、梨、蘋果、玉米、蘆根、胡蘿蔔、西紅柿、絲瓜、菜瓜、薺菜、大白菜、菊花腦、茼蒿、洋蔥、甘蔗、香蕉、柑橘、杏子、桃子、櫻桃、栗子等都適合痛風患者食用。  甲狀腺病細斟酌  4  近些年來,甲狀腺疾病高發,餐館裡常常會出現這樣的場景:美味的海鮮上桌了,卻有那麼一兩個人只能望「鮮」興嘆,想吃卻又不敢吃。因為他們患有甲狀腺疾病。但事實上,並非所有的甲狀腺患者都要禁食海鮮,有些患者是可以吃的,還有些患者需要補碘,反而需要多吃海產品。因為甲狀腺疾病的種類很多,除了地方性甲狀腺腫(俗稱「粗脖子病」),近些年來橋本甲狀腺炎、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癌等也成了高發病,由此導致的甲狀腺功能亢進(甲亢)、甲狀腺功能減退(甲減)患者也不少。有些患者的甲狀腺已經失去或部分失去功能,而有些患者的甲狀腺功能還是正常的,故能不能吃海鮮,應諮詢專業醫師或者營養師,根據自己具體的病情來判斷。  吃海鮮不能過量  5  曾有媒體報道,有人因大量食用河鮮、海鮮後出現橫紋肌溶解症、急性腎功能衰竭和多臟器功能衰竭,導致生命垂危。  河鮮、海鮮大都是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在大多數人的觀念中,蛋白質是個好東西。脂肪吃多了會肥胖、會得高脂血症,碳水化合物(糖)吃多了會升高血糖、會長胖,但沒聽說過蛋白質吃多了會胖的,反而常聽說蛋白質有助於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云云。事實上,蛋白質攝入過量也可能會危害健康。  蛋白質在人體內的分解產物較多,其中氨、酮酸及尿素等對人體會產生副作用,不僅增加肝腎負擔,還容易引起消化不良,長此以往,就會影響肝腎功能,造成消瘦及免疫功能低下。蛋白質攝入過量可出現三大併發症:高尿素氮血症、代謝性酸中毒和滲透性利尿。對於腎功能原本就有問題的人群,如慢性腎功能衰竭的患者、痛風的患者等,更要限制蛋白質的攝入。  另一方面,飲食搭配要合理、多樣化,不要短時間內大量地攝入同種食物,以免營養失衡,使某種營養素攝入過量而影響健康。  現在,食品的安全問題倍受關注,如果長期食用某一種食品,就更容易導致同種物質在體內的蓄積,過量後就有危害健康的風險。所以我們主張,不要短期內大量食用同一種食物的同時,也不要頻繁地食用同一種食物。嗜酒嗜煙有害健康,嗜食某種食物也可能有害健康。而食物品種多樣化,不僅保證了營養的均衡,還可以避免大量蓄積有毒有害的物質。  在此要提醒大家,即使是愛吃的食物也不可過量進食,尤其不能大量進食單一的食物品種,以免「過猶不及」,反而損害身體健康。  版權聲明:  本文選自《實用中醫養生要訣》,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杜玉玲,蔣美琴主編,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由養生正道
推薦閱讀:

甲狀腺患者可以多吃海帶、海鮮嗎
年夜飯上怎能少得了海鮮, 教你做八道海鮮擺在年夜飯上
『知食小菜譜』冬天想來點辣的嗎?香辣蔥姜炒蟶子很不錯哦
如何用最偷懶的辦法做出家常大餐?
為什麼你家小龍蝦放苗存活率低?

TAG:海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