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約翰福音(一)

大衛鮑森新約縱覽之

約翰福音(一)

我們曾經談到《聖經》是由許多不同的書卷集合而成的,《聖經》有兩面需要取得平衡,其中的一面是多樣性,另外一面則是一致性。有多樣性是因為《聖經》由40個作者,歷經了1400年,用三種語言所寫成的,而且這些作者彼此之間並不曉得對方在書寫《聖經》;有多樣性也是因為聖靈並不是把人當作文書處理器,各位了解我的意思嗎?聖靈利用不同作者身上不同的個性還有風格,所以《聖經》的書卷具有多樣性。但是從頭到尾卻有一致性,這是因為編輯只有一位,就是上帝,所以《聖經》有40個凡人作者,還有一個上帝編輯,所以有多樣性以及有一致性。

但是不同的基督徒團體各有他們所害怕的事,自由派基督徒他們所害怕的是《聖經》有一致性,他們希望可以挑出自己覺得妥當的經文,好像是拿著剪刀來讀《聖經》,一遇到不妥當的地方就把它剪掉。福音派基督徒則害怕《聖經》有多樣性,他們害怕有矛盾或者是不連貫的地方,《聖經》上的確是有一些前後不同的地方,需要仔細研讀來了解緣由。

我們如果研讀《聖經》的各卷書,就會發現其實每卷書確實都是與眾不同的,但是這種與眾不同的特色,卻讓《聖經》變得更豐富了,挑著讀就等於是把《聖經》制式化,好像只有一卷書、一個信息、一種風格和一種內容,但是《聖經》並不是這樣,《聖經》是由不同的書卷組成。

今天我們要來看《約翰福音》。當然《聖經》是上帝的話,反映出上帝本身,上帝本身有多樣性,同時也有一致性,天父有別於聖子,聖靈也有別於天父和聖子。但是我們相信只有一位上帝,祂具有一致性,甚至具有多樣性。這反映在《聖經》上,由不同的人書寫經文,就會有各自的見解,還有各自的風格,但是聖靈這位編輯,卻讓每一卷書都有祂的一致性。

如果我們去讀《聖經》的頭三章經文,還有最後兩章經文,也就是《創世記》的第一章到第三章,和《啟示錄》二十一和二十二章,你會很驚訝兩者之間的一致性,你會以為是同一個作者寫的,因為信息從頭到尾是一致的。

看《約翰福音》的時候,首先我們會注意到這卷書和對觀福音很不一樣,「對觀」就是觀點一樣。頭三卷書都從同一個角度看耶穌,馬太、馬可和路加的角度一樣,但是約翰顯然是從不同的角度來看耶穌,所以頭三卷叫對觀福音,都是從同一個角度來看,《約翰福音》則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再多解釋一下,頭三卷福音書是看耶穌的外在,但是《約翰福音》則是看耶穌的內在。

各位記不記得我談《馬太福音》的時候說了些什麼?一般人對偉人的興趣可以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對他的事迹有興趣,第二階段是對他的言論有興趣,第三階段是對他的身份有興趣。約翰是屬於第三階段,他是從裡面來看耶穌,耶穌有什麼特質,祂真正的身份是什麼?我們可以把這些歸納出五個不同的地方。

第一,頭三卷福音書中有許多內容在《約翰福音》沒有提到,約翰他省略這些內容,是因為頭三卷福音書已經講的夠清楚、夠多了嗎?還是他這麼做另有原因呢?我們會發現約翰的確有他特別的用意,不過《約翰福音》里沒有提到耶穌是由童女懷孕所生的,他也沒有提到耶穌受洗.沒有提到耶穌受試探,沒有提到耶穌趕鬼的事迹,沒有提到耶穌帶彼得、雅各還有約翰上山,在那裡變像,沒有提到最後的晚餐、餅和杯,沒有提到客西馬尼園、和耶穌在客西馬尼園中的掙扎,沒有提到耶穌升天。也許你讀《聖經》的時候,從來沒有注意過他少了些什麼,但是知道少了些什麼很重要,這些事他之所以一字不提,是因為跟他要傳達的信息完全沒有任何關係。

他要講的信息不同於頭三卷福音書,所以有些事沒有必要記載。《約翰福音》只記載了七件神跡,其它福音書卻記載了幾十件;《約翰福音》幾乎沒有提到天國,這一點很令人驚訝,因為其它三卷福音書書都經常提到。《約翰福音》只提過兩次「天國」,一次是耶穌告訴尼哥底母說: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的國。另外一次則是祂對彼拉多說:我的國不屬這世界。此外,都沒有再提過天國,這是《約翰福音》第一個不同點。

再來看第二個不同點,《約翰福音》除了省略一些記載、還增加了一些記載,《約翰福音》所記載的七件神跡,有五件是其它三卷福音書沒有提到的,只有兩件神跡是重複的。五件新神跡,第一件是把水變成酒,最後一件是叫拉撒路復活,約翰為什麼要選擇不一樣的神跡來記載呢?有一個線索是他不稱之為神跡,而是稱之為徵兆,徵兆的用意都是為了指出另外一件事。約翰認為神跡的意義非常重大,一般人只想要看到有神跡發生,但是約翰想知道的是這神跡要指出什麼?約翰的眼光超越了神跡本身,想要知道它的含意,所以才稱神跡為徵兆。約翰他挑選徵兆最明顯的神跡,是為了要向讀者指明一些事,所以《約翰福音》增加一些內容。像耶穌為彼得洗腳這件事,只出現在《約翰福音》中,就是因為約翰認為這件事迹很重要。

至於人的部分,《約翰福音》大多記載耶穌跟個人的談話,是一對一的談話內容,比如撒瑪利亞婦人,尼哥底母和其他人等,其他福音書都是記載耶穌向群眾說話,還有對群眾講道,但是《約翰福音》都是記載耶穌和人一對一的談話。

除此之外,在《約翰福音》中有七個地方記載了耶穌說:我是……。「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的糧;我是世界的光;我是好牧人;我是門;我是復活和生命;我是道路、真理和生命;我是真葡萄樹。」為什麼其它福音書的作者沒有寫這些呢?真是讓人難以相信,這些事這麼重要,另外三卷福音書竟然忘了寫嗎?我想是因為另外三位作者不覺得那麼重要,但是約翰認為這是耶穌所說過很重要的一些話,因為這些都是徵兆,是要指出祂真正的身分,約翰關心的是這些。

另外一個不同是重點不同。其它三本福音書採用《馬可福音》的架構來寫作,重點是放在北方加利利的三十個月期間,然後是在南方的六個月期間。但是《約翰福音》很不一樣,所記載的事幾乎都發生在南方,而且所記載的都是比較早期的事,看起來好像有矛盾。像馬太、馬可和路加福音說,耶穌頭三十個月在北方事奉,但是《約翰福音》卻說耶穌當時在南方。自由派學者最喜歡根據這點來指出有一些矛盾,所以不可能兩者都正確。但是我們讀《約翰福音》的時候會發現,耶穌剛開始傳道的時候確實去過南方參加節慶,祂跟敬虔的猶太人一樣,每一年會去耶路撒冷三次。

約翰他把重點放在耶穌早期去南方的事,而不是祂在北方的事奉,所以並沒有矛盾,一點都沒有。約翰的重點放在耶穌每年三次到南方,比如祂去參加住棚節,在那裡說了一些很重要的話,這是其它的三卷福音書里都沒有提到的。各位,你們可以感受到不同嗎?

接下來我們要看第四個不同——風格。《約翰福音》中沒有短的比喻,在他的記載當中,耶穌似乎總是跟人辯個沒完沒了,常常發表長篇大論,而不是講一些簡短的故事和比喻,讀者會覺得耶穌到了南方,突然一下子整個教導風格都改變了。這主要是因為耶穌在南方的時候,常常必須要為祂的身分跟猶太人辯論,在《約翰福音》第八章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猶太人對耶穌講了很難聽的話,他們說:我們知道我們的父是誰。他們又說:我們可不是私生子,不是從淫亂生的。這種話很難聽,對吧?耶穌回答說:我知道我的父是誰,你們不認識祂,但我認識祂。讀者可以看到這整段話都在描述耶穌和猶太人來來回回的激烈辯論,從這裡就帶出了一個重點來,在《約翰福音》中,猶太人他們恨惡耶穌,因為耶穌老是跟猶太人辯論,猶太人將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於是我們誤以為這句話適用在以色列全國,結果過去兩千年來,不斷的有人反猶太人。很可惜的是,很多基督徒譴責猶太人釘死了耶穌,但是《約翰福音》所說的猶太人,他其實指的是南方人,是住在猶大地的人,他不是指加利利人,曉得我的意思嗎?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約翰自己是猶太人,耶穌和門徒也全是猶太人,約翰並不是說:我們猶太人都反對耶穌。而是說:猶大地的人反對耶穌。耶穌每一次到南方都會碰到猶太人——指的是猶大地的人,這樣懂嗎?這一點是很重要的,你們要曉得《約翰福音》並沒有反對猶太人,猶太人之所以不喜歡《約翰福音》,是因為很多基督徒用這一點來譴責猶太人說:是你們殺了耶穌。但是其實有很多猶太人愛耶穌、跟隨祂,為我們建立教會,所以我們的判斷要客觀公正,這裡的猶太人是指南方人。

《約翰福音》的風格就是長篇大論探討上帝的事,而不是道德操守;討論該信什麼,而不是該怎麼做。《馬太福音》常常探討合宜的言行,但是約翰所談的大多是信仰的內容。

最後大不相同的一點是觀點,這個可能比較難以解釋,希伯來人的思考方式和希臘人的思考方式不同,我們談其它書卷時,會一再的提到這點。問題是西方教育是以希臘人的思考方式為主,所以西方人常以希臘人的角度來看事情,但是希伯來人的思考方式不一樣,《約翰福音》可以算是兩種都有。約翰在一個深受希臘文化影響的地方寫這卷書,就是以弗所城,在今天的土耳其西方,當年叫做亞西亞。那裡混合了希臘和希伯來文化,約翰綜合了兩者的思考方式,其中希伯來人是一種直線的思考方式,過去,現在和未來,昔在、今在、永在的神,一切想法都是按時間的先後直線發展,時間有目的和進度。可是希臘人的思考方式不同,他們是以垂直空間來思考,上和下,天上和地上。希伯來人的思考方式重視歷史的演進,所以時間很重要,朝一個方向前進,往某個目的地去,這目的地由上帝決定,祂開始的事一定會完成,都是以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方式思考,馬太、馬可和路加這頭三卷福音書,都是這種時間直線的思考方式。

約翰沒有完全摒棄這種思考方式,因為他也是猶太人,但是《約翰福音》主要是以垂直線的方式思考,像是天和地,上和下,《約翰福音》中說:除了從天降下仍舊在天的人子,沒有人升過天。這是一種垂直的思考方式,耶穌是從天上來的,祂降下到地上,這是一卷注重上下的福音,其它福音書則注重時間先後,各位看出不同了嗎?《約翰福音》兩者兼具,但是特彆強調「我從天上來」,這是很典型的希臘思考方式,這個世界和另一個世界,所以《約翰福音》的觀點是與其他不一樣的。

好,現在我們再進一步地來看一看,水平的時間線是希伯來人的思考方式,過去、現在和未來,這種水平思考方式的關鍵詞是世代,現今最惡的世代,將來的世代,這是《馬太福音》的思考方式。但《約翰福音》的關鍵詞是天上和這個世界,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我們,讓祂從天上來到地上拯救我們,這是垂直的思考方式,聖經的一大重點就在這裡。但是《聖經》中有幾卷書,尤其是《希伯來書》,我們談到這卷書的時候會發現,很強調這種垂直線,上和下的關係,差別就在這裡。

現在我們來看看作者,我們要從作者的角度來看。這個人很特別,他不但是一個捕魚的人,而且他也賣魚,就我們所知,他在加利利捕魚,但是他和耶路撒冷顯然有生意來往,他在加利利這個地方捕了魚之後,會載到耶路撒冷去賣,可以說他其實活躍於兩地,北方和南方,而大多數的門徒都是北方人。其實在十二使徒之中,只有加略人猶大是真正的南方人,不過我們不管他,他反正是個叛徒。耶穌真正的支持來自北方,但是約翰是南北兩地之間的橋樑,他在南方顯然挺吃得開的。

不曉得你有沒有發現,在這十二個門徒之中,至少有五個,甚至可能有七個,他們和耶穌有親戚關係,可見耶穌挺厲害的,能夠讓這麼多的親戚來跟從他,不過都不是至親的家人。在祂復活之前,都沒有至親的家人相信祂是神,祂的四個兄弟姐妹都不信,直到祂復活之後,他們才成了十足火熱的宣教士,其中兩位還寫了新約聖經里的《雅各書》和《猶大書》。所以耶穌的兄弟姐妹之前不信,但是祂的表兄弟相信,祂的十二個門徒之中至少有五個、可能七個是祂的表兄弟。而十二門徒中,又有三個跟祂最親近,就是彼得、雅各和約翰;在這三個人之中,又有一個是最特別的,耶穌不偏心,不過祂確實有幾個特別親近的門徒,其中還有一個最特別的。那個時候的人吃飯不像現在一樣是坐在椅子上,把腳藏在桌子底下,而是橫躺著吃,他們的腳剛好擺在旁邊那個人面前,所以吃飯之前必須要洗腳,我們的腳則是藏在桌子底下,只需要洗手,但是他們需要洗腳。用這種坐姿吃飯的時候,頭會靠在旁邊那人的胸膛上,會把頭靠在主人胸膛上的那個人,一定是跟主人最親近的朋友。每一次門徒在一起吃飯的時候,約翰都是坐這個位置,約翰很低調,並沒有直言是誰,但是在《約翰福音》中都是說:那是耶穌最愛的門徒。就是他,最親近耶穌的使徒,他不但和耶穌最親近,同時也是最後身亡的使徒,等到約翰寫完這卷書的時候,其它的使徒都已經殉道了,約翰必須要儘快地寫完,因為這個時候,只剩下他一個人存活了。

約翰比其它門徒都要了解耶穌,他跟耶穌坐得最近,可以和耶穌說悄悄話,即使大夥在一起,他仍然可以和耶穌說悄悄話,所以約翰對耶穌特別了解。如今他年紀老邁,在《約翰福音》之中最後談到,個性好奇的彼得,彼得他好管閑事,他忍不住問耶穌說:約翰會有什麼下場。因為耶穌告訴彼得,他將會被釘死在十字架上,這件事在彼得心中藏了三十年,彼得聽完後就問耶穌:那約翰會怎麼樣?耶穌的回答是你管自己的事就好了。耶穌對彼得說:我若要他活到我再來的時候,又與你何干?彼得,你跟從我吧。從那天起,就有話傳開來。說耶穌會在約翰死前再來,但這並不是耶穌的意思,《約翰福音》最後也說,耶穌並不是這個意思,祂只是要彼得管自己的事就好。但是約翰確實活的最久,也許這是耶穌托他照顧自己母親的原因吧。

我常常在想,為什麼耶穌的兄弟姐妹不照顧母親?其實他們都因為耶穌而殉道,耶穌存留約翰的性命,不只是為了要照顧祂的母親,我想耶穌保守約翰的性命,是因為耶穌祂要一個人來傳達關於祂的真理,所以最後帶領約翰寫下這些事,這是《約翰福音》的由來。

約翰不怕用自己的話來複述耶穌的意思,有些讀者覺得難以接受這一點,約翰複述耶穌的意思,把完整的意思表達出來,他相信他非常了解耶穌的心意,可以複述耶穌的意思。比如《約翰福音》三章十六節: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我想你們都曉得這節經文,這句話是誰說的?如果耶穌真的這麼說,實在有點奇怪,因為聽起來像是第三者在談論耶穌。「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像是某個人在談論耶穌,但是第三章卻記載這話出於耶穌之口,這種現象在《約翰福音》會常常看到,約翰是在複述耶穌的意思,因為他真的了解耶穌的意思,他把含意表達出來,幾乎像是幫耶穌在寫台詞,其實他是在複述意思,他為我們詮釋耶穌的意思,他是在聖靈的引導下寫的,所以我不覺得有什麼問題。當然這表示,有的時候會讓人猜想,這是耶穌親口說的還是約翰在詮釋耶穌的意思,兩者都有可能,但這仍然是上帝啟示給我們的話。

現在來看約翰寫這卷書的目的,這才是真正的關鍵。正如《馬太福音》最後告訴我們那捲書的寫作目的,是要基督徒使萬民作門徒,教導他們遵守耶穌的命令,《約翰福音》也在最後指出其目的,今早我們才讀過那段經文,我們知道這卷書的寫作原因,耶穌所行的事若一一寫出,連世界也容不下這些書,但記這些事……,他的意思是說:我選擇記錄這些事,在許多的資料中,我謹慎挑選出這些事,目的是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祂,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

我要重譯這段經文,你們都知道新約聖經原文是用希臘文寫的,希臘文和英文不一樣,在希臘文里有一些特殊的動詞詞態,很可惜英文不見得能夠譯得出來,有一種動詞詞態,我認為是非常重要的,這種詞態叫做「現在持續式」,意思指的是持續做某件事,在翻譯的時候,必須要加上「持續」一詞。比如說,耶穌當初並不是說,求就必得著,尋找就必尋見,叩門就必為你開門,原文其實是說:持續求,就必得著,持續尋找,就必尋見,持續叩門,就必為你開門。

曾經有人對我說:我求過聖靈,但是什麼也沒有。我回答說:可是耶穌說你要持續求啊,天父豈不更將聖靈給不斷求祂的人嗎?當你想要一樣東西的時候,不是會一直求嗎?孩子想要買腳踏車,會問爸爸可不可以買,爸爸說:還不行。一個禮拜後,孩子又來懇求說,別人都有了;再過一個禮拜,又來懇求說,騎腳踏車可以省公車錢啊。他會一直問。《路加福音》十一章的這段經文,耶穌說要不斷求聖靈,祂舉的例子就是說有一個人夜裡去敲鄰居的門,一直敲到鄰居起床,把他所請求的東西給了他為止。

現在,各位聽我怎麼樣把前面那段經文重新翻譯一次:記這些事是要你們持續相信耶穌是永生上帝的兒子,並且叫你們持續相信祂,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

現在再來聽聽我怎麼重譯《約翰福音》三章十六節: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持續相信祂的人,不至滅亡,持續得永生。整個意思都不一樣了,不是「想要相信」的人,而是「持續相信」的人。你們一定要知道,《以弗所書》五章十八節:要持續被聖靈充滿。這是同樣的詞態。

使你得救的這股信心,正是叫你持續相信的信心,昨天使你得救的信心,今天無法使你得救,你二十年前有的信心,明天無法使你得救,信心就是持續相信。所以《約翰福音》的目的不是讓你相信耶穌是上帝的兒子,而是要讓你持續相信,是要幫助成熟的基督徒持守信心,永遠不會忘記耶穌真正的身份,持續相信,持續得永生。

永生不但關乎時間的長短,也關乎生命的品質,是永遠的、豐盛的生命,在長短和品質上都是永恆的,不只是持續活下去,而是持續真正地活著。愛爾蘭人有一句問候語我很喜歡,「願你活出人生每一天」,這正是耶穌來的目的,來幫助我們活出人生每一天,活出豐盛的生命,但是前提是要持續相信。如果只是二十年前相信了一次,就不可能。你今天若相信耶穌,今天就能享有永生;你明天若持續相信耶穌,明天就能享有永生;你若持續相信耶穌,就不會滅亡,而會持續得到永生。這一點很重要。

「一旦得救永遠得救」,是一個陳腔濫調的說法,新約聖經上找不到這種話,但是很多人作見證的時候,只能夠講很久以前曾經發生過的事情,他們所憑靠的根本就不可靠。我今天會得救是憑靠今天的信心,明天的信心會救明天的我,持續相信,就會持續得永生,這就是約翰寫福音書的目的。

再來看看相信是什麼。在《約翰福音》中所講的信心有三個層面,而在約翰的書信中也同樣有,但是我們今天只看《約翰福音》。

「相信」這個動詞在《約翰福音》中出現了九十八次之多,這比其它三卷福音書加起來還要多很多,連《馬太福音》都沒有那麼多。我前面說過,信心是《馬太福音》的一大特點,「相信」一詞在《約翰福音》中談到近百次,而且是動詞,不是名詞,他很少談「信心」,都是談「相信」。因為相信是一種行動,有行動力,是動詞不是名詞,不是你所擁有的,而是你的行動,所以他總是用動詞。

《約翰福音》中的相信有三個層面,可惜不見得每個基督徒都能夠了解這三個層面,我為了用同一個字母來開頭,就取了三個複雜的名稱,其實不用太在意這些名稱,因為能不能夠押頭韻,並沒什麼大不了的。現在我們來看看這三個詞。

第一個詞是相信,意思是說相信某件事是真的。重點是放在所相信的事上,相信耶穌受死,相信祂復活,這也就是相信一些史實,就是接受福音是可信的,接受真理。但是這種信心不能夠叫人得救,因為誰都可以說他相信某件事,我看過一隻會唱聖詩的鸚鵡,這隻鸚鵡牠可以唱出「耶穌恩友」一整節的歌詞,每一次有訪客來的時候,就會聽到有一個聲音在唱:耶穌是我親愛朋友……。他們四下張望,看見有一隻鸚鵡關在鳥籠里,不知道為什麼,就把鈔票塞進鳥籠里,擁有這隻鸚鵡的老太太就把錢奉獻給非洲的宣教士,這隻鸚鵡所做的比大多數教會的會友還多,因為牠每天都在不停地讚美上帝,而且還支持非洲的一個宣教士,這個老太太到現在已經奉獻了175英磅了,可是牠只是一隻鸚鵡,不是信徒。我們知道在教會裡有很多鸚鵡,他們口中一直複述著信經,光會念:我相信,我相信。但是這只是信心的起點,就是相信真理,魔鬼也相信真理,真理令牠顫抖,至少牠有反應,但是牠不是信徒。所以相信某件事,是信心的起點,相信真理,相信聖經,相信耶穌的作為。

但是接下來必須進入真正相信,真正信任某個人。在座有多少人真正信任我?好像沒有什麼反應,在座有多少人相信我這個人是存在的?你們看,講對話就比較會有反應,相信我的存在是一回事,但是真正信任我這個人,我不知道猶豫要不要舉手的人是不是真正信任我,你如果把所有的錢,都交給我保管,我就相信你真正信任我。你要用行動證明你真正信任一個人,各位,了解我的意思嗎?這才是真正信任耶穌,相信真理是第一步。

再來是用信靠和順服向耶穌證明你信任祂,你如果遵行祂的命令,就是真正信任祂,但是光有這些還不夠,還有第三個層面,我已經提過就是持續相信。《約翰福音》中的相信一詞,也是現在持續式,表示持續相信。在希臘文和希伯來文中,信心和忠心是同一個字,有的時候不曉得是指哪個意思,換句話說,你如果真正信任某個人,不管發生什麼事,你都會持續相信,各位了解我的意思嗎?你如果充滿信心,就會忠心,你會持續信任某人,不管發生什麼事,或是需要付出什麼代價都一樣,那才是真正的信心。不只是相信真理,按真理而行,還要持守住真理。耶穌說:你們若持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門徒,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

持守是信心中很重要的一個層面,因為你的信心可能會垮掉,很多人就是這樣,沒有持守住。要好好抓住,所以接受真理就是相信,按真理去做就是真正相信,繼續持守信心,不僅充滿信心,而且還要持續忠心。我前面說過,信心和忠心在原文中是同一個字。

現在我們要來談談真理。在《約翰福音》中,彼拉多問耶穌:真理是什麼?在今天這個相對理論充斥的世代,也常常問這個問題,很多人在問真理是什麼,誰知道呢?你有你的看法,我有我的看法,真理是什麼?這個答案竟然就站在彼拉多面前六尺的地方。因為真理不是一句話,而是一個人,那是《約翰福音》的大啟示。很多人以為真理是一件事,其實不然,真理是一個人,你如果想要知道真理,就需要親自去認識這個人,所以人生最重要的問題是,你認為耶穌是誰?或是像第八章這裡,耶路撒冷的猶太人問耶穌:你以為你是誰啊?這是有關耶穌最重要的一個問題。

當那些曾經接觸過耶穌的人紛紛離世之後,謠言和傳說就悄悄地來了,開始對耶穌有一些猜測之言,尤其是在以弗所城這個地方。老邁的約翰在這裡寫下了這卷福音書,除了聖經中的福音書,你知不知道還有其它偽福音書呢?比如像是《多馬福音》,那些偽福音書中的故事十分詭異,有一卷偽福音書說耶穌小時候,有一次在拿撒勒街頭玩耍,有人把祂推在泥巴里,耶穌站起來咒詛他,那個推祂的男孩就得了大麻瘋;另外一個故事說,有一次耶穌用泥土捏成小鳥,然後說出祝福之話,這些鳥就飛走了。全是關於耶穌童年的記載,其實耶穌在三十歲之前沒有行過任何神跡,因為沒有聖靈的能力,祂不能行神跡。耶穌不是以神子的身份,而是以人子的身份,在被聖靈充滿後行神跡,所以耶穌才會說:我所做的你們也能做。所以我們知道上述故事是假的,當時關於耶穌的傳奇和謠言就是這樣滿天飛。

但是我可以告訴各位,在那個時候有兩件關於耶穌的不實陳述,約翰必須要寫這卷福音書來加以糾正,我現在先不講是哪兩件事,先停在這裡,下一集一開始,我會先來談這兩件事。


推薦閱讀:

如何傳福音
【轉載】天父愛的信
從創世到耶穌:神的拯救(圖文版,上)
【轉載】福音系列漫畫(上)
#益生菌#炎症性腸病的福音

TAG:福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