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一家庭有70年未分過家 全家同吃一鍋飯|家風

  楚天金報訊 文/本報記者王友和 圖/本報記者鄒斌

  黃陂區蔡店鄉蔡店村毛竹灣的甘向東一家,是這樣一個超級家庭,從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以來,除了出嫁的女兒之外,這一家子人就沒有分過家。他們同吃一鍋飯、共管一把鑰匙。責任田、宅基地以及家裡每個男人在外打工賺的錢等均貢獻出來,作為大家庭的財產統一分配。目前這個家庭四世同堂,成員加起來有22個人。

  對於甘家70多年來合而不分、兄弟同心妯娌和睦的風雨歷程,當地村民深為敬重。而甘家三代人對兩個60多歲的殘疾、未婚長輩的接力關照,更是當地美談。

  一本戶口無法裝

  黃陂一家庭成員達22人

  在黃陂區蔡店鄉,很多人都知道毛竹灣甘家這一戶家庭。昨日記者走訪甘家,在村裡問路時,很多人都能指出它的具體位置。

  這是一棟位於蔡店村毛竹灣村村通公路一側的三層樓房。從遠處看,甘家的房子與村裡其他的房子並沒有什麼區別。但走進去一看,家裡大廳上坐滿了人,他們都是家庭成員,聚齊了共有22人之多。「我們有兄弟五人,還有一個姐姐。除了女子出嫁,一直沒有分家,而是繼續在一起過生活。」甘家現在的「家長」,也是五兄弟中的長子甘向東對記者說道。

  甘向東1963年生人,今年51歲。他們五兄弟,加上各自的孩子以及孫輩,還有兩個年老的叔叔,一共有22人。現在全家人中,年齡最大的是甘向東的大叔叔甘安生,67歲;年齡最小的,是甘向東的孫女,今年4歲。

  在這個由22名成員組成的家庭中,成員的職業也遍布軍人、工人、農民、老師、公務員等各個行業。

  這個家,從甘向東的祖父輩開始就沒有再分過,至今已有70多年。「祖父有三個兒子,除了我父親之外,兩個叔叔都有殘疾,一個是啞巴,一個有智障,都是終身未婚,現在依然由我們贍養。」甘向東說。這也是這個家一直未分家的起源之一:在甘向東的父母結婚之後,為了照顧兩個叔叔,甘家一直合居至今。

  這樣一個「超級家庭」要上戶口,可為難了蔡店鄉派出所的民警們。「目前甘家戶主是甘向東,每本戶口最多也只能上6個人,而他們全家都不願意分寫到別的戶口本上去。」派出所戶科登記的工作人員說。

  五兄弟中,除了老大甘向東、老二甘旭東、老五甘武東在家務農外,老三甘建東和老四甘文東兩人都在襄陽上班,但家都安在了老家。每個周末,老三、老四都要回家。

  一口鍋里吃飯

  周末似辦流水席

  昨日清晨5點,天還沒有亮,甘家大嫂劉運香和往常一樣,早早地出了門。當天是清明節,甘家的人都要往家回趕,她得忙著去張羅全家的飯菜。

  下午一點左右,甘家的男人們從山上上墳下來,而家裡的女人們早已將準備好的飯菜擺到了客廳的長桌上。

  在這樣的節日里,甘家人吃個飯要擺長桌子。「大廳里都坐不下。」劉運香說。甘家的廚房位於院子的左前方,與別的家庭碗櫃中的小碗小盤不同,走進甘家的廚房,記者發現這裡全是大鍋大盆。

  甘家的「大鍋飯」在當地無人不知,由於沒有分家,甘家人至今在一口鍋里吃飯。

  記者看到,在甘家的廚房裡,炒菜的鍋是兩個直徑近半米的大鐵鍋。每到周末,一家人如果聚齊了,張黨花都要和嫂子劉運香忙活一上午,「就跟辦流水席一樣」。

  事實上,甘家並非只有一個廚房。在甘家二樓和三樓,也都分別預留了廚房,「現在這些廚房基本上用不上,沒有廚具,基本上堆放著雜物。」老二甘旭東說道。

  除了吃「一鍋飯」,甘家承包的責任田和林地等,也只有一本產權證。據甘旭東回憶,包產到戶時,全家當時還只有13個人,分了6.3畝責任田。如今,包括責任田在內的宅、林地承包證書,甘家還是那一本。

  一棟樓房一把鑰匙

  全家共用一個錢袋子

  看著甘家由大哥主持打理,一大家子和和睦睦,羨煞了村裡的村民,甚至有村民上門向甘向東取經:我們管教自己的兒子尚且管不住,你是如何讓弟弟們都團結一致,兄弟之間心往一處想的?

  甘向東笑而不語。他說,這樣的團結並不是刻意而成的,而是兄弟之間自發形成的默契。這樣的默契,從甘家去年新建這棟樓房時,即看到了一二。

  由於家庭成員實在太多,原來的老房子無法容納這麼多人。思前想後,甘向東決定在原來的宅基地上新建一棟房子。

  去年3月,這棟樓房破土動工。「當時我們的預算是25萬左右,於是兄弟很有默契的每人出了五萬。」當房子建成後,算了一算,前前後後一共花了40多萬。「這部分超出預算的錢,是我們兄弟幾人今天他買門窗,明天我買地板,後天他買房門這樣補起來的。」甘向東說,至於兄弟5人具體每人花了多少,他們也不特意去做這筆賬。「我和我愛人在家打理,其他兄弟四個在外面上班或者打工的,一周回來一次,看缺什麼就補什麼了。」甘向東說。

  如今,這棟已經建成的房子只有一個大門,這棟大門的鑰匙由全家公管。「我們對家裡的每一個人都很放心,所以只要一把鑰匙就可以了。」老二甘旭東說。甘旭東和老三甘建東兩家的卧室在二樓,記者在二樓看到,這裡的每一個房門上都有鑰匙,但基本上沒有上鎖,鑰匙也沒有拔。

  對於家裡的開支,甘家雖然沒有明確是誰管錢,但一旦家裡用錢時,五兄弟會第一時間將錢湊到一起。「平時我們就形成了這樣的計劃,家裡勞作和在外打工,會拿一部分錢放在那裡,自己不能動,一旦家裡要辦事兒需要錢時,就可以馬上拿出來。」甘武東說道。幾年前家裡一個侄輩的婚禮,就是全家的錢籌辦的。

  家風后繼有人

  親兄弟偏不明算賬

  說到甘家,村民們看到他們一大家子人和和氣氣而羨慕不已,上了年紀的村民知道,甘家的這種家風是有「遺傳的」。

  故事得從解放初開始說起。上個世紀50年代,甘向東的母親雷慧珍嫁到甘家時,甘家還有兩個只有9歲和4歲的小叔子,這兩個小叔子一個啞巴,一個智障。

  都說長嫂如母,雷慧珍將這兩個先天不足的小叔子像撫養自己的兒子一樣關心和照顧,直到2006年雷慧珍過世。這件事在當地一直被傳為美談。

  而說到甘家家風的靈魂人物,當數大哥甘向東。「作為長子,他將甘家的家風繼承得最好最到位。」甘向東的姐夫蔡厚耀這樣說道。

  新大樓建好後,儘管還沒有來得及裝修,還是毛坯房,但甘向東主動將一樓最好的房間給了兩位叔叔住,並給他們配了一部電話和一台電視機。全家唯一的熱水器,也是安裝在兩位叔叔的房間中。

  「除了長輩,他還非常照顧弟弟們。」張黨花說。甘向東和劉運香1982年結婚後,就挑起了家裡的大梁,弟弟們和後來幾個侄輩的婚禮,甘向東都是一手幫忙操辦的,「要人出人,要錢出錢」。

  「我們還記得當時大嫂到我們家的時候,還沒有通自來水,每天早上大嫂很早就要起床挑水,當時也有十多個人,每天生活用水基本上是她挑。」老二甘旭東說。

  姐夫蔡厚耀說,他很喜歡回到這裡,因為有家的感覺。「每年回來時,家裡他都收拾打理妥當了,我們不需要操心。」

  讓蔡厚耀印象深刻的是,只要是家裡的事情,甘向東都會主動攬下。每年過年回去,這個大舅子會自己出錢準備好一大家子的臘魚臘肉等年貨。「他每年這樣做真是一筆糊塗賬,是在犧牲自己的利益謀求兄弟的團結。」

  而甘向東並不在乎這些「糊塗賬」,只要看到這家子其樂融融,家的溫馨和幸福寫在每個人的臉上,甘向東說,「糊塗點」又何妨。

(原標題:黃陂「超級家庭」70年沒分家 22名成員吃一鍋飯(圖))


推薦閱讀:

迪士尼6分鐘,揭開「獨立」教育之秘
如此強勢的南通丈母娘,怎麼辦?
揭密:原來監獄是這樣子!
當夢想被家人踐踏是什麼感覺?
家庭必備的食物營養表

TAG:家庭 | 武漢 | 家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