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計(3)

  27.路在何方(之金銀雙童)  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為什麼會出現在西天取經路上?  【老君道:「不干我事,不可錯怪了人。此乃海上菩薩問我借了三次,送他在此托化妖魔,看你師徒可有真心往西去也。」】從太上老君的話中看來,似乎是觀音菩薩安排的一切。但是,當事人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的說法與老君的說法卻又不一致。【那老魔聞得此言,唬得魂飛魄散,骨軟筋麻,撲的跌倒在地,放聲大哭道:「賢弟呀!我和你私離上界,轉託塵凡,指望同享榮華,永為山洞之主。怎知為這和尚傷了你的性命,斷吾手足之情!」】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承認自己是私自下界為妖的。而且,下界的目的是佔山為王,據洞為主,享受榮華富貴。但是,如果金角大王說的是真話,既然是為了享受榮華富貴那又為什麼帶著唐僧師徒的畫像呢?【金角道:「……我記得他的模樣,曾將他師徒畫了一個影,圖了一個形,你可拿去。但遇著和尚,以此照驗照驗。」】金角大王並沒有見過唐僧師徒,他如何記得他們的模樣?而且,這幅畫中有師徒四人,因此成畫時間應在唐僧師徒全部到崗、隊伍成形之後。金角大王已經在平頂山為妖多年了,而且還和當地的地頭蛇九尾狐妖結了長幼之情、敘了母子之愛,他如何能夠做出這樣的畫來?因此,金角大王在此說的是謊話。再說,革命道路千萬條,跟著黨走幸福長。放著太上老君這樣的三界巨頭不抱,偏偏要下界去吃什麼唐僧肉以求長生不老,這不是捨近求遠嗎?  【詩曰:可恨猿乖馬劣頑,靈胎轉託降塵凡。只因錯念離天闕,致使忘形落此山。鴻雁失群情切切,妖兵絕族淚潺潺。何時孽滿開愆鎖,返本還原上御關?】從這裡來看,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始終是要回天庭的。之所以現在還不能回天庭,是因為罪孽未滿,愆鎖未開。所以,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下界是有人安排的是不爭的事實。這一點太上老君自己也是承認的。但關鍵是誰才是真正的幕後主使。是觀音菩薩嗎?還是太上老君自己?或者還有其他可能,是玉皇大帝嗎?老君把責任都推給觀音了,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既然最後連主人太上老君都承認金銀雙童下界是有人安排的,那麼為什麼雙童自己卻一直不敢說真話呢?金角為什麼非要強調是自己私自下界的不可呢?因為,老君沒有說真話。觀音的確向老君借過東西,但絕對不是金銀雙童。金銀雙童下界是肩負秘密使命的,就是要刁難取經隊伍。所以,金銀雙童不敢在群妖面前說出真話,只能說是自己下界鬧事。  那麼,觀音菩薩向太上老君借過什麼東西呢?紫金紅葫蘆。當年在流沙河三藏收沙僧的時候,取經隊伍最後是怎麼過流沙河的?觀音菩薩著徒弟惠岸行者拿了一個紅葫蘆配合沙僧項上攢著的九個取經人的骷髏頭製成了一隻法船。依靠這隻法船,唐僧才得以渡過流沙河。這隻紅葫蘆並非觀音所有。佛家修行者自來沒有個帶葫蘆之說。而且,法船的製造方法中九顆骷髏頭是依照九宮排列的,這分明是道家的工藝。當年,觀音菩薩勘察取經路線圖的時候,一見到流沙河就傻眼了。【菩薩道:「徒弟呀.此處卻是難行。取經人濁骨凡胎,如何得渡了」】因此,唐僧如何得渡流沙河觀音菩薩心裡根本沒底。後來,收了沙僧偶然得知他項上的九顆取經人的骷髏頭能漂浮於流沙河的弱水之上。菩薩因此而留心。再後來,觀音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到太上老君的紫金紅葫蘆可以助唐僧渡過流沙河。於是,菩薩親自去借。可是,老君不是吃素的,菩薩一連借了三次才得手。而且,還搭上自己的楊柳枝做抵押才借的此紅葫蘆。所以,在五庄觀甘露活寶樹的時候,觀音菩薩對悟空又撒了謊。當年楊柳枝枯死並非是因為她與老君賭鬥,被老君放在八卦爐里烤焦的,而是因為楊柳枝離開凈瓶甘露太久而自行枯萎的。太上老君哪有那麼無聊,烤楊柳枝玩?  其實,悟空是認識這隻葫蘆的。他第一眼看到這隻葫蘆的時候就認出來了,原本他是要搶這隻葫蘆的。但是,悟空心裏面對觀音菩薩多少是有點畏懼的。對於,平頂山上的妖怪到底是何背景悟空並不清楚。因為當初這隻葫蘆是在惠岸行者手上的,悟空擔心這平頂山的妖怪與觀音菩薩有關聯,所以悟空沒敢過份造次。但是,悟空賊心不死,想出了換葫蘆之說,還提出了立字據為證。就算將來菩薩追究起來,悟空也有話可講。悟空取經路上打死了多少問路的小妖怪,本節中的巴山虎、倚海龍也沒能倖免。但是,他卻放過了伶俐蟲和精細鬼,就是為了留下活口人證。當然,後來情況峰迴路轉,這兩個小妖與菩薩沒有關係。但是,但是悟空是不知道的。  而且,從觀音菩薩的行事風格來看,她借葫蘆碰壁之後,一定是向玉帝求援了。她比較喜歡直接找大領導。在玉帝出面之下,老君才答應將葫蘆借給觀音,但提出以楊柳枝作為抵押品。這個時候,突然間明白了玉帝為什麼要將捲簾大將發配到流沙河來了。因為,流沙河是取經的必經之路,而且沒有沙僧項上的取經人的骷髏頭,唐僧是渡不過流沙河的。而且,那九顆取經人的骷髏頭之說到底是不是真的還兩說呢。反正最後那九顆骷髏頭化為一陣陰風不見了,沒了對證。  金銀雙童下界為妖,玉帝是知道的。要不然,他不會罰奎木狼去給老君看爐火。所以,這件事情就算不是玉帝主使的,也是玉帝默許的。因此,金銀雙童下界就是沖這取經隊伍來的。至於吃唐僧肉只不過是一個幌子。前面說過吃唐僧肉可以長生的消息應該是從天庭流傳出去的,而最有可能放出這個消息的就是太上老君。當然不排除玉帝授意的可能。  金銀雙童下界執行任務,太上老君是如何操刀的呢?  從裝備調配上來說,給了五件寶貝,分別是紫金紅葫蘆、羊脂玉凈瓶、七星劍、幌金繩、芭蕉扇。其中,除了七星劍是件神兵利器之外,其他都是極品法寶。對於神兵利器七星劍,悟空憑藉自身的超群武藝和金箍棒的威力,還能制敵取勝;至於法寶,悟空基本上是無能為力了。紫金紅葫蘆和羊脂玉凈瓶,還能將就對付;對於幌金繩,就只有束手就擒的份了;遇上芭蕉扇,乾脆掉頭就跑了。  從人事安排上來講,太上老君許諾下界的山神土地盡憑雙童調度。【行者聽見「當值」二字,卻也心驚,仰面朝天,高聲大叫道:「蒼天!蒼天!自那混沌初分,天開地辟,花果山生了我,我也曾遍訪明師,傳授長生秘訣。想我那隨風變化,伏虎降龍,大鬧天宮,名稱大聖,更不曾把山神、土地欺心使喚。今日這個妖魔無狀,怎敢把山神、土地喚為奴僕,替他輪流當值?天啊!既生老孫,怎麼又生此輩?」】悟空聽說妖怪能夠調度山神土地來洞中輪流當值一事,大為驚異。頗有「既生瑜,何生亮」之感慨。  從鬥爭策略上來講,金銀雙童到了平頂山,就與地方實力派達成妥協。將幌金繩送與九尾狐妖,並拜其為母,自願與她做兒子以換取平頂山蓮花洞的產權。九尾狐另尋住處「壓龍山」。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而今天上來的狠角色就是連龍也都要壓下去。真正實施了「我們到了一個地方,就要同那裡的人民結合起來」的根據地策略。這一點,應該是老君安排好的。這樣做,既可以讓金銀雙童迅速的融入到新的政治環境中去,及時安全生存下來,不在地盤問題上與地方武裝內耗,同時也獲得地方實力派的擁戴,金銀雙童從他們那裡獲得了幾百個小妖來稱王建制。從後來的實際戰況來看,這一招是非常成功的,果然是「共建軍民魚水情」,和諧好社會。  但是,從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對話內容來看,似乎雙方對此次任務的真實情況了解得並不一致。其實,可以看出來真正知道這次任務底細的只有金角大王。而銀角大王對於此次下界的真正緣由並不了解。可以推測,太上老君只是交待了金童下界去執行任務,並給他講了詳細的計劃和實施步驟。讓金童以享受榮華富貴的名義拐帶銀童一起下界執行任務。銀童不知就裡,跟隨金童到了凡間,成了整個計劃中的一個棋子。從頭到尾,銀童雖然只是個跑腿的,但是對金童的提攜之恩真是非常感激,不僅唯金童馬首是瞻,而且工作異常出力,可謂殫精竭慮,最後還英勇犧牲了。  由於金銀雙童是燒鍋爐的出生,沒有什麼文化水平,老君擔心他們在下界出錯。萬一惹到了什麼狠角色,不但任務完成不了,還給領導捅了簍子,那就要命了。所以,老君想出了個很實在的辦法,把取經隊伍成員的樣子畫出來,讓他們按圖索驥。有時候向革命群眾講解革命理論和革命策略時,不僅難以做到盡知盡覺,而且還非常危險。因此有必要畫出一幅幅美好的革命畫卷,告訴他們什麼是我們要的。金角大王把圖畫一直藏著不拿出來,就是擔心太早拿出來會引起混亂。弟兄都很實在,萬一拿著圖畫往東尋,惹出什麼亂子來就不好了。只等唐僧到了平頂山,再提起此事,比較安全。  金銀雙童在平頂山要人有人,要裝備有裝備,要計謀有計謀,但是最後還是輸給孫悟空了。總結其失敗的原因,最主要的一條就是輕敵。雖然金銀雙童沒見過孫悟空,但是也聽說過孫悟空的威名吧。但是,年輕氣盛啊!什麼事情都交給伶俐蟲、精細鬼這樣的小妖精去辦,怎麼可能辦得好?自以為有了強大的武裝就不可一世了。殊不知,原子彈問世的時候有一位偉人曾經說過,「一切反動派都是paper tiger!」當然這句話傷很多一直關心和支持核彈事業發展的國際友人和科技界、政治界及媒介相關人士的心,他們都認為這位偉人瘋了。其實,老人家絲毫沒有貶低原子彈的意思,他只是看不起反動派。雙童之所以輕敵,還是因為燒鍋爐太久,缺乏相應的對敵鬥爭經驗。紫金紅葫蘆裡面裝了孫悟空,怎麼能夠聽信謠言半途打開來看呢?你當燒爐子煉丹哪:打開爐子一看丹頭沒熟,扔進去再繼續煉。  最後,金角大王在明知到不能打贏的情況下,還跑到壓龍山壓龍洞中去聚集人馬來找孫悟空火拚。這是為什麼呢?金角大王下界的時候,老君並沒有交待一定要滅了唐僧師徒,只是說要為難孫悟空。當金角大王意識到難不住孫悟空的時候,打算放棄了。這個時候,銀角大王卻不知深淺要抓孫悟空。後來,銀角大王因此而掛了。金角大王感到很震驚,也很傷心,覺得是時候交差了。於是,他領壓龍山的人馬來的目的就只有一個:滅口。果然,壓龍山的狐妖精怪全部英勇就義。他們到死都沒明白,原來自己是一次性的,被利用完了就毀滅掉。跟神仙打交道是件很危險的事情,千萬不要自作聰明,以為自己得了什麼便宜。出來混的,都是要還的!但是,沒想到悟空發威了,金角大王自己都沒跑掉。意外!這完全是意外。  【那老君收得五件寶貝,揭開葫蘆與凈瓶蓋口,倒出兩股仙氣,用手一指,仍化為金銀二童子,相隨左右。】這裡需要注意的是金童銀童是如何死而復生的。前文說過,仙死神氣散,人死換衣裳。金童和銀童在大領導家混了那麼多年,肯定是有仙籍的。那麼,為什麼他倆可以死而復生呢?其實,這正是老君小心謹慎之所在。老君讓金童銀童下屆為妖,不是走的黃袍怪的路子,而是採用了八戒借殼重生的模式。老君擔心這兩個童子在執行任務過程中會出現意外,所以所以使出了這麼一招。而且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才導致了悟空的火眼金睛不認識金銀雙瞳。當然,也有可能悟空本來就不認識金銀雙童,畢竟只是兩個燒鍋爐的嘛!這個暫且不提。  當老君離開平頂山的時候,所有的證據都已經毀滅了,平頂山風平浪靜。本來嘛,明明是平頂頭,偏偏上面長了兩個角,金角和銀角,這不是平地生事嗎?  取經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如來名正言順的傳經到東土。但是傳經到東土本質上是搶地盤,因此會受到各派勢力的圍追堵截。因此,取經實際上變成了一場劃分勢力範圍的談判。但又不似一般的談判桌上的談判那樣拿出地圖一點一滴的爭取勢力範圍。取經是一場象徵意義上的談判。取經的線路本質上就是一條勢力分界線。分界線兩邊就是各自的信眾。每當一方提出要求時,界線就會往外拓展以擴大自己的勢力。另一方解決問題的時候,就是把線路往反方向推進的過程。雙方不斷的提出自己的要求,由於各派力量的角逐,取經的線路在延伸的過程中不斷的改變方向,最後定格在取經隊伍到達西天大雷音寺見如來的那一刻。那一刻,談判終於成功,各派勢力範圍劃分清晰,界定版圖。  28.路在何方(之烏雞雪冤)  烏雞國這一節,看起來平平無奇。不管是救人,還是降妖,難度都很是一般,完全沒有到讓悟空到處搬救兵的地步。但是,這一節卻在全書中佔據了四個章回之多,是少有的濃墨重彩之作。就篇幅而言,此節已經到了跟平頂山之役、獅駝嶺之戰相提並論的地步了。那麼這一節之中是否隱含著什麼玄機呢?特別是四回之中的前三回,似乎無關痛癢的廢話太多,整個情節不免有拖沓之嫌,甚至讓人有摸不著頭腦的感覺。  第三十六回《心猿正處諸緣伏 劈破旁門見月明》整篇講述的是兩件事:一、師徒借宿寶林寺;二、中秋賞月悟道。這一回對於取經來說似乎是多餘的廢話,可以直接跳過不看。其實,這一回的內容對於解開本節之謎至關重要。這一回合之中並無什麼「旁門」,也沒有什麼「月明」。真正要「劈破旁門見月明」的是各位讀者看官,而不是唐僧師徒,這是本回的關鍵所在。那麼這一回到底要說明什麼呢?烏雞國的僧道背景。  【行者聞言,把腰兒躬一躬,長了二丈余高,用手展去灰塵道:「師父,請看。」上有五個大字,乃是敕建寶林寺。】既然是【敕建】的寶林寺,怎麼會蒙了污垢以致於字跡朦朧了呢?看了後面的內容,才知道原來這與烏雞國皇帝被害有關。烏雞國皇帝原來崇信佛教,是個虔誠的佛教徒。【三藏見了,點頭長嘆道:「我那東土,若有人也將泥胎塑這等大菩薩,燒香供養啊,我弟子也不往西天去矣。」】看來這個烏雞國老國王不是一般的敬佛,連唐僧都非常感嘆。所以佛祖感其誠,欲渡他為金身羅漢,可惜中途似乎出了意外。後來,國王被害,寶林寺也沒有了往日的輝煌,漸漸衰敗。【那眾和尚,真箇齊齊整整,擺班出門迎接。有的披了袈裟,有的著了褊衫,無的穿著個一口鐘直裰,十分窮的,沒有長衣服,就把腰裙接起兩條披在身上。行者看見道:「和尚,你穿的是甚麼衣服?」和尚見他醜惡,道:「爺爺,不要打,等我說。這是我們城中化的布,此間沒有裁縫,是自家做的個一裹窮。」】以此來看,寶林寺的僧眾之窮苦可見一斑。這只是烏雞國僧侶遭遇的一個縮影,他所反映出來的問題是烏雞國的這個妖怪皇帝並不敬佛。這也難怪,他不是鍾南山的一個全真道士嗎?  既然這個妖精皇帝不敬佛事,那麼他是否禮尚道教呢?他自己不就是化身道士的嗎?【那道人道:「師父莫怪,我做不得主。我是這裡掃地撞鐘打勤勞的道人,裡面還有個管家的老師父哩,待我進去稟他一聲。他若留你,我就出來奉請;若不留你,我卻不敢羈遲。」】看來道士的時運更是不濟,只是個洒掃撞鐘一僕人,而且還是寶林寺落魄僧眾的僕人。從僧官和道士的對話中,我們可以發現道士的地位及其低下,完全被僧侶呼來喝去。這個不禮道教的現狀與車遲國的情況完全不同:在車遲國有道士祈雨成功,因而道教大興,佛教大敗。這裡完全是另外一副模樣,道教不但沒有因道士祈雨成功而興盛,反而更顯衰敗。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答案只有一個,這個妖精國王既不信佛,更不信道。這與他本為文殊菩薩座騎的事實是矛盾的。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暫且放過不提。  師徒中秋賞月說明了什麼問題呢?【行者聞言,近前答曰:「……至今十五日,三陽備足,是以團圓,故曰望。……」】悟空說的這話跟唐僧所要表達的意思完全搭不上:唐僧說的是思鄉之意,悟空說的是月之弦前弦後陰陽規繩之說。悟空說了這麼一大段到底要說明什麼呢?就是【三陽備足】這四個字。這一夜乃是十五中秋月圓之夜,也就是悟空所說的【三陽備足】之夜,如此金陽之夜,試問烏雞國國王的陰魂何敢現身?如果說這一點作為推翻老皇帝顯魂的假相的證據尚顯不足,那麼到了第三十七回《鬼王夜謁唐三藏 悟空神化引嬰兒》的開篇又提供了重要線索。【卻說三藏坐於寶林寺禪堂中,燈下念一會《梁皇水懺》,看一會《孔雀真經》,只坐到三更時候,卻才把經本包在囊里,正欲起身去睡,只聽得門外撲剌剌一聲響喨,淅零零刮陣狂風。】這說明老皇帝的陰魂顯身是在夜半三更之時。三更時辰對應當今的計時系統就是23點至凌晨1點,按照干支計時法就是子時。那麼鬼魂應該在什麼時間出來活動呢?籠統的說是在夜裡。但是具體到哪一些時辰恐怕就沒有相關的說法了。常見情況就是在雄雞報曉之前,鬼魂必須隱遁,否則將會魂飛魄散。但是,對於此一問題《西遊記》裡面偏偏給出了相關的說法。第六十九回《心主夜間修藥物 君王筵上論妖邪》中,【八戒道:「我豈不知,鬼乃陰靈也,一日至晚,交申酉戌亥時方出。……」】這裡八戒說得明白,鬼是在申酉戌亥之時方才出來活動。申酉戌亥按照現在的計時方法來計算就是15點至23點。因此,這老皇帝被欺占君位是真,但夜半向唐僧報冤之事卻純屬子虛。那麼,究竟是誰在搞鬼呢?  第三十八回《嬰兒問母知邪正 金木參玄見假真》中,悟空和八戒幹了一件大事:把老皇帝的屍身從井裡面馱了回來。那麼八戒為什麼要取馱這個屍體呢?乍一看是悟空要馱的,其實不是。【行者道:「兄弟啊,這人死了三年,怎麼還容顏不壞?」】當悟空看到老皇帝的屍身時也是吃了一驚:屍身浸泡井中,三年未曾腐爛。看來,悟空對於屍身之事完全不知。他的目的就是為了把屍骨打撈上來,再加上白玉圭,就可以與妖精當堂對質了。但是,悟空沒有想到其實他已經墜入了一個陰謀之中。【龍王道:「元帥原來不知,他本是烏雞國王的屍首,自到井中,我與他定顏珠定住,不曾得壞。你若肯馱他出去,見了齊天大聖,假有起死回生之意啊,莫說寶貝,憑你要甚麼東西都有。」】其實,真正要八戒馱出屍身的是井龍王。井龍王為什麼要八戒馱出這個屍身呢?首先,這個井龍王的身份就是可疑的。【八戒大驚道:「罷了!罷了!錯走了路了!蹡下海來也!海內有個水晶宮,井裡如何有之?」原來八戒不知此是井龍王的水晶宮。】不止八戒不知道井裡也有龍王之事,其實悟空也不知道,否則這件事悟空不會處理得這麼複雜。其次,井龍王對待八戒的態度也是前恭而後倨。當他得知八戒不肯馱出屍身的時候,直接就把屍身扔了出來,然後他連同整個水晶宮都消失了。烏雞國皇帝溺水身亡而後復活的經歷和唐僧的父親陳光蕊的經歷是何其相似啊!但是,同為龍王,處理的手法完全不一樣。如果說當初陳光蕊是被打死後拋屍江中的,所以龍王沒能及時救他。但老皇帝落井的時候,龍王為什麼不救他呢?在他死後,又假裝好人保存了他的屍身。龍王要救老皇帝易如反掌,陳光蕊復活就是先例,只要將老皇帝的陰魂送出回歸屍身即可。可是,龍王除了保護屍身之外,似乎什麼也沒有做。再次,八戒剛到井底的時候,【那井龍王忽聞此言,心中大驚道:「這是天蓬元帥來也。昨夜夜遊神奉上敕旨,來取烏雞國王魂靈去拜見唐僧,請齊天大聖降妖。這怕是齊天大聖、天蓬元帥來了,卻不可怠慢他,快接他去也。」】這裡,井龍王所說的【奉上敕旨】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這個【上】是指玉皇大帝嗎?不好說。井龍王的身份揭示問題,暫且放在一邊。  屍身馱回來之後,八戒為了報悟空捉弄的一箭之仇,唆使師父以《緊箍兒咒》逼悟空以陽世之法去復活烏雞國皇帝。八戒真的這麼無聊又小氣嗎?當然不是。可以說這一節才真正暴露了八戒的真實身份。先說說悟空為什麼要去捉弄八戒吧。其實,悟空並沒有捉弄八戒。悟空是個自負又高傲的人,凡是自己能夠解決的問題絕不假手他人。但是,悟空有幾個死穴。第一個死穴就是水下的功夫很爛。烏雞國老皇帝是被妖怪推下井溺水而死的,這個井下的情況根本不清楚,悟空是不敢貿然下井的。現在的悟空可不是當年鬧天宮時稚嫩的猴頭了,完完全全是一個臨戰經驗豐富的西征指戰員。所以,悟空要找八戒下去又怕丟人,只好先找師父說了一段扭扭捏捏的話,徵得了師父的同意要晃點八戒去找寶貝。八戒有師父做靠山,也不懼悟空,隨時可以唆使師父念《緊箍兒咒》。而唐僧也很懂得利用八戒提供的各種機會,去教訓教訓這個指點江山、不可一世的孫悟空。那麼,八戒為什麼要悟空以陽世之法去拯救老皇帝呢?【那人道:「他的神通廣大,官吏情熟,都城隍常與他會酒,海龍王盡與他有親,東嶽天齊是他的好朋友,十代閻羅是他的異兄弟。因此這般,我也無門投告。」】因為這個冒充老皇帝的妖精與十代閻羅有關係,如果悟空真的到了閻羅殿三問兩問就能問出問題來了。因此,這是八戒故意使的計謀。其實這段話是有玄機的。既然海龍王與此妖怪有親,為什麼井龍王會救他的屍身和陰魂呢?在這個派系林立的三界之中,井龍王應該和海龍王一樣幫助這個妖怪朋友將老皇帝打翻在地,再踏上一腳讓他永世不得翻身才對啊!或者說對此妖怪的所作所為眼不見為凈,至少也不應該和他作對呀!又或者井龍王是實在看不下去了,見義勇為救下老皇帝的屍身和靈魂。但是他為什麼不直接救下活的老皇帝呢?或者說為什麼不復活老皇帝呢?另外,查遍全書沒有發現什麼妖精與龍王有親,除了九頭怪。但是,九頭怪與這節沒有絲毫的關係。龍族是個極少與外界通婚的種族,基本都是種族內部婚姻。所以老皇帝的這話意思是指他實際上是被井龍王囚禁在井底的。他也並沒有死,只不過是元神出殼而已。因此,方才可以子時與唐僧夢中相見。按照老皇帝的敘述,翻查了書中妖精的來歷,只有獅駝嶺的三個妖精具備地府人脈這一條件。公公道:「那妖精一封書到靈出,五百阿羅都來迎接;一紙簡上天宮,十一大曜個個相欽。四海龍曾與他為友,八洞仙常與他作會。十地閻君以兄弟相稱,社令城隍以賓朋相愛。」這裡三句話分別介紹了三個獅駝嶺大鵬、白象、青獅三巨頭。因此,這個妖精獅子和獅駝嶺的獅子應該是同一個獅子才對。況且他們的身份也是一致的,都是文殊菩薩的座騎。但是,獅駝嶺的獅子為什麼不認識孫悟空呢?此事暫且不提。  其實,這已經不是八戒在西天路上的第一出手了。八戒的第一次出手實際上是在萬壽山五庄觀。還記得在五庄觀的時候,八戒跟海外三星沒完沒了的插科打諢嗎?八戒當時是比較閑,但是還不至於閑到那個份上。實際上八戒是在偵查三星。當時,悟空在外求方尚未回觀,三星的到來很令人生疑,連鎮元子都比較意外。八戒並不知道三星的來意,悟空又沒回來,所以他想打探出三星到底帶了什麼秘方來五庄觀解圍。或者,三星此來另有深意?八戒又是揭帽,又是翻衣,實際是在搜身。  那麼,烏雞國這一節的真正用意是什麼呢?這一節只講了兩件事:救人和降妖。因此本節有兩個目的:一、救人的目的是給太上老君報信;二、降妖的目的是破解《緊箍兒咒》的軍事機密。  至於第一點,八戒不讓悟空去地府,那麼以悟空的個性和能力他只能去天宮找太上老君幫忙了。這一點,老君也不好推辭,之前在平頂山討寶貝還是欠了孫悟空一個人情的。而這正是八戒所要的結果,實際悟空的出現是在給太上老君報信。至於報什麼信呢?暫時不提。  我們就分析分析第二點,降妖的目的和破解《緊箍兒咒》的軍事機密有什麼關聯。這個妖精根本就沒有和悟空怎麼交手就跑了,後來證明這是個調虎離山之計。當悟空追上他,再轉回來的時候,妖精已經變成唐僧的模樣了。為了能夠正確區分真假唐僧,八戒獻計以是否知悉《緊箍兒咒》為準繩。悟空此時正因為誤中妖精伎倆差點傷及唐僧而焦躁不快,一時大意就聽信了八戒的計謀,結果是著了八戒的道。八戒這個計謀使得實在是高。不管是時機選擇,還是方法選擇,都是非常的巧妙。在悟空焦躁不安的時候,以冷笑刺激悟空,以致於悟空亂了章法。為什麼說八戒獻計以是否知悉《緊箍兒咒》為準繩是個陰謀呢?【行者聞言,捻訣念聲咒語,叫那護法諸天、六丁六甲、五方揭諦、四值功曹、一十八位護駕伽藍、當坊土地、本境山神道:「老孫至此降妖,妖魔變作我師父,氣體相同,實難辨認。汝等暗中知會者,請師父上殿,讓我擒魔。」原來那妖怪善騰雲霧,聽得行者言語,急撒手跳上金鑾寶殿。】悟空此時對唐僧警衛排的諸神念咒下達命令,不料此怪有聆音察理的能力,將命令聽得一清二楚。那麼,既然此怪有如此之能力,唐僧念咒他就聽不到嗎?很顯然,《緊箍兒咒》的軍事機密此時已經泄露了。這一點,直接影響到了後面真假美猴王的判別。  本節中的兩大任務全部都由八戒操刀完成,不能不讓人懷疑八戒的身份。前面已經說過,八戒不是玉帝的卧底,那麼八戒到底是向誰效命呢?這個時候,《西遊記》中神秘的第三股勢力已經開始嶄露頭角了。從妖怪不敬佛、不信道的特性,我們可以判斷這一派乃是一股妖勢力。能有與玉帝和如來爭高低的如此之妖勢力的,非金翅大鵬鳥莫屬。所以,前面提到的井龍王口中所稱【奉上敕旨】的【上】乃是金翅大鵬王。金翅大鵬鳥在獅駝國稱王聚集勢力,已經五百餘年了。  這個獅子到底是真是假還是個問題呢?最大的疑問就是,文殊菩薩收伏自己的坐騎,缺拿出個照妖鏡給悟空看。這是為什麼呢?在六耳獼猴這一節我會結合照妖鏡的功能仔細分析。  文殊菩薩似乎的確有兩個坐騎,一個是獅子,另一個相傳是孔雀。  關於道人一說,我的看法可能有欠妥當。  八戒是卧底,應該不會錯。因為西天路上他不止一次出手。最後還被如來當面揭穿了。  29.路在何方(之聖嬰大王)  聖嬰大王紅孩兒這一節是《西遊記》中非比尋常的一節。本節中觀音菩薩大顯神通,收伏紅孩兒,同時也從根本上收伏了孫悟空。收伏紅孩兒表面上看只是觀音菩薩一個人在操作,實際上由於紅孩兒的非比尋常的身世已經讓這一場鬥爭升級為《西遊記》中各派勢力的一次大交鋒。  前文說到八戒讓悟空到太上老君處求取「九轉還魂丹」的目的是向老君報信。究竟是報什麼信呢?這一點和紅孩兒的身世有關。紅孩兒實際並非是牛魔王的親生兒子。他的生身父親乃是道祖太上李老君,這一點原著中有很多線索可以與之印證。  首先,紅孩兒的母親鐵扇公主手上的那柄芭蕉扇就是一個疑點。鐵扇公主手握芭蕉扇已經很多年了,而老君手上的芭蕉扇在之前過平頂山的時候出現過,在之後金兜山收伏青牛精的時候又出現過。因此,《西遊記》中實際上有兩柄芭蕉扇,一把在太上老君那裡,還有一把就在鐵扇公主手上。根據靈吉菩薩給悟空的解釋,鐵扇公主手上那柄芭蕉扇乃昆崙山「太陰精葉」,扇之可滅「三昧真火」。那麼,根據陰陽相生的原理,老君手上的那柄就是「太陽精葉」了。老君用它來扇爐子,爐火必然越來越旺了。用鐵扇公主手上的芭蕉扇煽火,不把爐子煽熄火才怪呢!金角大王的確用老君的扇子在平頂山放過火,並因此而挫敗了悟空。鐵扇公主是《西遊記》全書之中唯一一個交待了最終去向的妖精。【那羅剎接了扇子。念個咒語,捏做個杏葉兒,噙在口裡,拜謝了眾聖,隱姓修行,後來也得了正果,經藏中萬古流名。】為什麼這裡要交待鐵扇公主羅剎女的最終去向呢?實際就是為了說明當前羅剎女的身份。羅剎女隱性修行,最後得了正果,意思就是說明眼前的這個羅剎女尚未得道。一個尚未得道的妖精為什麼會有這柄開天闢地時產生的至寶芭蕉扇?這柄芭蕉扇不是太上老君給的,誰給的?至於老君為什麼要給他芭蕉扇?暫且不提。  其次,再來看看太上老君的住處。第五回《亂蟠桃大聖偷丹 反天宮諸神捉怪》中,【(大聖)一見了,頓然醒悟道:「兜率宮是三十三天之上,乃離恨天太上老君之處,如何錯到此間?——也罷!也罷!一向要來望此老,不曾得來,今趁此殘步,就望他一望也好。」】老君的住處乃是三十三天之上離恨天兜率宮是也。可是遍翻佛道經典,不管是佛教的三十三天,還是道教的三十三天,都沒有離恨天這一說。佛教對天界的劃分為三界二十八天,其中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佛教的三十三天就是指欲界六天之一的第二天,忉利天。此間沒有離恨天之說。道教的三十三之說帶有明顯的佛教印記。《道書》以東方八天,南方八天,西方八天,北方八天,計三十二天,又有至上之大羅天,為三十三天。道經以大羅天為最高之天,其下有:音樂天、成輪天、月行天、速行天、智慧天、娑利天、善法堂天、影照天、威德顏天、眾分天、住輪天、清凈天、上行天、缽私地天、親地天、山頂天、住峰天、俱吒天、光明天、周行地天、歡喜園天、波利樹天、摩尼藏天、親險岸天、柔軟地天、險岸天、親莊嚴天、如意地天、微細行天、密殿中天、寰影上天、兜率天、大梵天,計為三十三天;加以三清所居之清微天,禹余天,大赤天,合為三十六天也。道教的天界劃分實際是三十六天之說。其中不僅沒有離恨天之說,而且還給出了三清居攝的三天界的具體名稱。太上老君寓居太清境大赤天。但是為什麼《西遊記》中的太上老君偏偏居住在離恨天呢?離恨天最早的說法大概是源自辛棄疾的詩句「三十三天覷了,離恨天最高;四百四病害了,相思病怎熬?」。其實,離恨天並不是真正的天界名,就如相思病不是真正的病理名一樣。離恨天和相思病對舉,用來形容男女抱恨、不得相見之意。看來老君也是難過美人關!  再次,「三昧真火」乃是道家的不傳之密。一個三四百歲的毛頭小妖精紅孩兒是怎麼煉成這無上法力的?而且,悟空和紅孩兒交手的時候,紅孩兒一擊擊中悟空的要害,以煙熏悟空的火眼金睛。這是悟空在八卦爐中鍛煉時落下的病根,紅孩兒是怎麼知道的?  再次,「六百里鑽頭號山」的山神土地竟達三十名之眾,而且全部都與紅孩兒【燒火頂門】,【提鈴喝號。小妖兒又討甚麼常例錢。】山神土地們是敢怒不敢言。這個山神土地當值侍奉的待遇,《西遊記》裡面的妖怪只有老君的手下金銀雙童曾經享受過。這裡紅孩兒不僅享受了山神土地的侍奉,而且完全就是對山神土地的壓迫和剝削。如此欺凌山神土地的妖精也就是這兩處了,而且兩處都能與老君扯上關係。  最後,紅孩兒本身就是人,他的人形不是修鍊出來的。從觀音菩薩收伏紅孩兒的過程來看,紅孩兒始終都是人形,沒有現出一般妖精都有的所謂原形本相,即使三十六把天罡刀傷身之時也是一樣。而他的父親牛魔王的本相卻是一頭大白牛。可見,紅孩兒與牛魔王沒有基因上的遺傳關係。【眾神道:「正是沒錢與他,只得捉幾個山獐野鹿,早晚間打點群精;若是沒物相送,就要來拆廟宇,剝衣裳,攪得我等不得安生!萬望大聖與我等剿除此怪,拯救山上生靈。」】此處可見紅孩兒不吃人,這與一般妖精已經有了本質上的區別。吃人對於妖精有著極為重要而又特殊的意義。暫且不提。  另外,在紅孩兒試探牛魔王真假時曾經提到天師張道陵。這樣一個野妖精居然認識天師張道陵!而且紅孩兒提到張道陵時稱為「祖庭道陵張先生」,其口吻頗具恭敬親熟之意,倒顯示出幾分家教涵養。而且,紅孩兒三百歲的年紀,卻是一副嬰兒相?為什麼?他應該是在天庭長大的。  再者,【妖王道:「父王把我八個字時常不離口論說,說我有同天不老之壽,怎麼今日一旦忘了!豈有此理!必是假的!」】此處,牛魔王為什麼說紅孩兒有同天不老之壽呢?牛魔王自己也才一千餘歲,也不敢自稱有長生不老之壽呀!其中必有隱情。  弄清楚了太上老君和紅孩兒的關係之後,我們就明白了八戒讓悟空向太上老君報信的內容了。實際讓悟空上天求丹就是為了要告訴老君取經團隊馬上就要到達號山火雲洞了,讓老君有所準備。看來太上老君和紅孩兒之間的秘密關係,也並非就是那麼的密不透風啊!三界之內還是有不少人看出了端的的,否則山神土地怎麼會無處具告?至少金翅大鵬、如來和觀音這三個人是看出了這層關係的。【眾神道:「說起他來,或者大聖也知道。他是牛魔王的兒子,羅剎女養的。他曾在火焰山修行了三百年,煉成三昧真火,卻也神通廣大。牛魔王使他來鎮守號山,乳名叫做紅孩兒,號叫做聖嬰大王。」】此處,眾神說到是牛魔王派紅孩兒來鎮守此山的。這顯然是說不通的。牛魔王自己都沒有個一官半職,還是個靠吃人度日的野妖精,怎麼會談得上什麼使人鎮守之說?此間,肯定是牛魔王拿了什麼領導批的條子,把紅孩兒送到了此處任職,責令山神土地聽其號令。  雖然金翅大鵬向老君報信了,且不管這報信到底是幫忙還是威脅,老君此時此刻是沒有辦法出面的。他能做的就是勸紅孩兒稍加收斂,不要到處惹事生非。不過,這個說法恐怕紅孩兒已經聽了幾百年了。況且,紅孩兒不一定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份,否則他怎麼會一直認牛魔王為父呢?紅孩兒因為自己一時失察叫了悟空一聲父親而感到奇恥大辱。如果他知道牛魔王不是他的親生父親,他還會對牛魔王如此恭敬嗎?其實,紅孩兒自己並不需要吃唐僧肉,因為他知道自己是長生不老的,他抓唐僧就是為了向牛魔王父親表示孝心的。否則,他為什麼沒有請母親來吃唐僧肉?這一系列的事情就是為了說明紅孩兒其實是被蒙在鼓裡的。再說,以紅孩兒驕縱不聽的性格,他幹嘛要在意那個老官兒的唧唧歪歪?  八戒在未知紅孩兒實力的情況下曾經出手救過他一次。【八戒暗想道:「不好啊,行者溜撒,一時間丟個破綻,哄那妖魔鑽進來,一鐵棒打倒,就沒了我的功勞。」你看他抖擻精神,舉著九齒鈀,在空里,望妖精劈頭就築。那怪見了心驚,急拖槍敗下陣來。】八戒擔心紅孩兒不是悟空的對手,因此出手把他嚇走了。這分明就是在救他脫身。後來,八戒看見紅孩兒會「三昧真火」之法,於是就撤了。整個收伏紅孩兒的戰役,八戒就再也沒有出手過,一直呆在紅孩兒的如意袋裡面偷閑。當然,經過平頂山一戰的考驗,讓八戒知道了做戲要做全套,否則很容易讓悟空找到破綻。所以,他在如意袋裡面也沒大閑著,口裡面還在戰鬥著。他始終擔心悟空會變作什麼飛禽走獸來觀察自己。其實,不光是八戒,就是悟空自己在經歷了平頂山一戰之後,他也改變了許多。最重要的是,悟空認識到取經之事恐怕並不是原來菩薩佛爺口裡說的那麼回事兒。悟空遇到了非常強大的阻力,問題變得很棘手,許多問題根本就不應該是取經的必然遭遇,這其中必有緣故。因此,從平頂山之後,悟空已經一改惹事生非的毛病,基本上不願意搭理荒郊野外的這些妖魔鬼怪了。能走就走,能避就避。對於凡間的一些問題,他還有興趣過問一下。對於仙佛鬼怪之類的問題,悟空採取了一律迴避的態度。初遇紅孩兒時,【長老道:「徒弟呀,那有難的人,大沒緣法,不曾得遇著我們。我們走過他了,你聽他在山後叫哩。」八戒道:「在便還在山前,只是如今風轉了也。」行者道:「管他甚麼轉風不轉風,且走路。」因此,遂都無言語,恨不得一步插過此山,不題話下。】要是擱在以前,悟空不把他找出來海扁一頓,恐怕連覺都睡不好。但是,自此以後「襄王無夢,神女有心」了,唐僧變得特別愛惹事生非了。不是要替你作怪,就是要替他降妖,到處亂接單子。給悟空亂下指標,完不成就要念「那話兒」。  為了能夠克服紅孩兒的「三昧真火」,悟空在沙僧的提醒之下想到了以水滅火的相剋之法,從東洋大海請來了四海龍王助戰。龍王的私雨到底能不能滅「三昧真火」?龍王自己沒有把握。相傳滅「三昧真火」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以真水乾坤玉露澆滅,另一種是以四海之水浸沒。但是,這兩種方法《西遊記》裡面都沒有提到。我們來看看,觀音菩薩是怎麼打算對付這「三昧真火」的。【菩薩道:「常時是個空瓶,如今是凈瓶拋下海去,這一時間,轉過了三江五湖,八海四瀆,溪源潭洞之間,共借了一海水在裡面。你那裡有架海的斤量?此所以拿不動也。」】緊接著,【菩薩坐定道:「悟空,我這瓶中甘露水漿,比那龍王的私雨不同,能滅那妖精的三昧火。……」】因此,觀音菩薩對付「三昧真火」的方法是凈瓶裝海水。但是,這個方法是否有效就不得而知了。因為,從後面的交戰情況來看,觀音菩薩此舉實在是有點故弄玄虛。紅孩兒根本沒放三昧火,所以滅火之事也無從談起了。再看看在火焰山的時候悟空是怎麼滅火的吧!【行者聞言,執扇子,使盡筋力。望山頭連扇四十九扇,那山上大雨淙淙,果然是寶貝:有火處下雨,無火處天晴。】自此,火焰山的「三昧真火」被滅。從火焰山的滅火過程可以看出來,芭蕉扇只能滅火,真正斷絕火根的還是靠天降大雨。天降大雨不是龍王的私雨嗎?看來四海龍王的水是可以滅火的,只是龍王的操作流程不對。必須是奉旨下雨之水才可以滅三昧火,若是私下運水澆火則三昧火不滅。看來芭蕉扇連扇四十九下是個對天祈雨的流程。  觀音菩薩來到號山離火雲洞四百里遠的地方停下來,交待山神土地讓周圍三百里方圓的生靈全部迴避。然後菩薩即扳倒凈瓶,將一海之水全部傾倒。因此,菩薩凈瓶裝的水就不是用來滅三昧火的。他此舉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清場。因為接下來的收伏紅孩兒之事,還必須對外界保密。  觀音來號山之前,還讓惠岸行者回上天庭找托塔李天王借了一副天罡三十六刀,用來收伏紅孩兒。可是,從收伏紅孩兒的過程來看,沒有此刀對收伏計劃的實施根本沒有任何影響。觀音只是把刀拿來用了一下,就還回去了。還刀之後,紅孩兒還繼續向觀音挑戰。觀音是憑藉「金箍咒」收伏紅孩兒的。那麼為什麼觀音還要向李天王藉此刀呢?  讓我們回過頭來看看悟空剛到普陀山來求救時的情景吧。悟空來到普陀山對菩薩細訴了前因後果之後,菩薩大怒,將凈瓶摜到海裡面去了。這一異常反映,著實把悟空嚇壞了。悟空以為自己說錯話了。後來才知道,菩薩此舉是為了八海四瀆借水。然後,又是讓悟空拿凈瓶,又是讓悟空踏蓮花。悟空是凈瓶托不動,蓮花不敢踏,自此對觀音菩薩的法力欽佩不已。直到此時,觀音菩薩才算是真真正正的收伏了悟空。悟空之前一直對觀音菩薩不服氣,沒交過手嘛。特別是在被套上「緊箍咒」之後,兩人之間是有隔閡的。而且,經過平頂山之役,以及烏雞國的來來回回,悟空對取經路上牽扯進這麼多的仙佛高層已經感到疑心了。菩薩在此時以甚深法力來收伏悟空心智,讓他不要胡思亂想,是絕對有必要的。除了展示法力以收伏悟空之外,菩薩當時還有一個非常異常的反映。那就是「王顧左右而言他」,似乎是在故意拖延時間。悟空那邊為了救師父心裡非常著急,而她這邊卻說一些不著調的話。說什麼龍女美貌,凈瓶寶貝,意欲讓悟空拿去,又擔心悟空騙色騙寶,這簡直就是不知從何說起啊!要悟空拿東西來抵押,這大概是跟老君學的吧。此處倒是印證了當年觀音向老君借葫蘆時以楊柳枝作為抵押品的這件陳年舊事。那麼,觀音菩薩的此舉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觀音此時不是在故意拖延時間,而是在急速的思考一個問題:如何才能安全高效的收伏紅孩兒?因為紅孩兒是老君的心肝寶貝,弄不好會「偷雞不成蝕把米」,「賠了夫人又折兵」。這個時候,觀音正在努力回想當年在天庭看到的花果山圍剿時的情景。她當時已然窺得天庭的政治動向。托塔李天王與太上老君政見不合,貌合神離。再加上這麼多年來佛教在天庭的精心開拓和積極運作,如何能夠利用天庭的此政治背景為自己服務呢?菩薩急速的轉動腦筋,冷靜的分析當前的政治形式,得出結論:這件事一定要讓李托塔卷進來才算安全,否則自己太勢孤力弱了。所以,觀音讓惠岸行者去找他父親借了一副沒用的天罡三十六刀。  收伏紅孩兒的時候,紅孩兒曾向菩薩說到,【「菩薩,我弟子有眼無珠,不識你廣大法力。千乞垂慈,饒我性命!再不敢恃惡,願入法門戒行也。」】這句話前面沒什麼,唯獨最後一句有問題。此時菩薩並沒有說要收紅孩兒入門來,但是紅孩兒卻自己提出來了。這紅孩兒的話說得很是奇怪啊!一個野妖怪而已,有什麼資格說願受戒行就可以活命。菩薩收八戒,收沙僧,收熊羆精,都沒有碰到過這樣的情形。都是菩薩先開口提出條件的,但是這裡似乎是紅孩兒提出條件的,以入菩薩法門換取自家性命。【菩薩見了,喚上木叉,「且莫傷他生命。」】可見菩薩並不打算傷他性命。因此,可以推斷之前菩薩曾經向紅孩兒提出過這個入門要求,只是當時紅孩兒沒有答應。不僅是向紅孩兒,而且也向大力牛魔王提過此要求,後面牛魔王在被收伏時同樣也說了這句話。佛派為什麼一再要收牛魔王和紅孩兒入門來呢?因為這兩個人對於取經大業的成功與否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30.路在何方(之車遲鬥法)  車遲國這一節首次道出了《西遊記》的主旨三教合一。其實,悟空在這一節的所遇都是有人安排好的。誰安排的呢?就是六丁六甲、護教伽藍及太白金星安排的。因此,可以看出來,觀音安排的39位保護唐僧的保鏢,不光兼職做各大媒體的狗仔,更重要的一個使命就是引路。取經路上除了要應付各派勢力的阻撓,以及山野妖怪的算計,還要宣傳佛法,增強佛教的影響力。這就好比長征,不光是戰鬥機,還是宣傳機,還是播種機。一場談判下來,既要私下裡談得攏,又要明面上唱得響,這樣就叫「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棧道修好了,陳倉也渡了,兩不耽誤。這些引路的就是要把唐僧師徒導向那國富民強之邦,市井繁華之都。這樣才能擴大取經的影響,傳經的意義。  五百名僧眾在六丁六甲和護教伽藍的保護下,求死不能,求生不得。連悟空都看不下去了,罵這伙毛神無理。要麼就自己把人救走,要麼就不要管閑事。把什麼事都推到悟空身上,到底是為什麼呢?是為了給大聖樹碑立傳,廣傳賢名嗎?當然不是。就是為了給大眾造就濟世活佛的印象。準確的說是給僧眾和皇帝造就這種印象。佛家其實在骨子裡是看不起平頭百姓的,他們從來都走高層路線。第五十回《情亂性從因愛欲 神昏心動遇魔頭》中,【行者見他關了門,心中暗想:「……常言道,道化賢良釋化愚。且等老孫進去看看。」】可見,佛家是不介意愚弄及欺騙老百姓的。反正他們也不會明白真相,只會隨波逐流。佛家對人性的把握非常之到位,因此一出手就直奔要害。車遲國的一番爭鬥雖然精彩,但還是關起門來的買賣,於車遲國國內形式來說,沒有掀起任何風浪。雖然,最後是國王拋棄了敬道滅僧的做法,儒釋道三家並重。但是,這完全是權力運作的結果,百姓只是被動的接受而已。佛祖是講求效率的,但是有時候效率往往是短期效應,長遠來看佛家這種操作手法最終是得不償失的。  悟空變化之後向五百僧眾及兩名小道士了解了一番情況,決定當晚去一探三位國師虎力大仙、鹿力大仙和羊力大仙的實力,並且藉機生事,向其挑戰。在悟空和三位國師來回賭鬥的過程中還是暴露一些問題的。其中有些問題對取經大業產生了重大影響。  首先,悟空竟然不認識三清。這個玩笑開大了。第五回《亂蟠桃大聖偷丹 反天宮諸神捉怪》中,【閑時節會友游宮,交朋結義。見三清,稱個「老」字;逢四帝,道個「陛下」。】可見,悟空是認識三清的。當然,是不是悟空只識其人,不知其號呢?有可能,但幾率不大。悟空在天宮住了大半年,而且和老君還是一對過節不斷的冤家,怎麼會連老君都不認識呢?當然,悟空可能確實不認識三清之中的另外兩個:玉清和上清。在五庄觀的時候,悟空差點和道童打起來,當時悟空就反問過道童彌羅宮中有誰是太乙天仙。第二十四回《萬壽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觀行者竊人蔘》中,【行者聞言,忍不住喝了一聲道:「這個臊道童!人也不認得,你在那個面前搗鬼,扯甚麼空心架子!那彌羅宮有誰是太乙天仙?請你這潑牛蹄子去講甚麼!」】不過,就算悟空不認識三清,沒道理連菩薩也不認識啊!整本《西遊記》中,除了毗藍婆之外,還真找不到哪位菩薩是悟空都不認識的。但是,他問八戒那三座金身是什麼菩薩。就在這道觀之中,悟空問八戒這樣的話,不怕被雷劈嗎?這是悟空故意在試探八戒。其實八戒在之前的取經路上還是露出了破綻的。第二十一回《護法設庄留大聖 須彌靈吉定風魔》中,【行者把帖兒遞與八戒,——念了一遍道:「李長庚是那個?」行者道:「是西方太白金星的名號。」】八戒出任天蓬元帥在天河統領水兵,連太白金星的名號都不知道?虧人家還救過他的命呢?所以這個八戒是有問題的。暫且不提。取經路上一旦遇到妖怪,八戒呆在妖怪那裡的時間比呆在取經隊伍的時間還要多。這不得不引起悟空的懷疑。八戒雖然知道三清,但是未必個個認識。悟空要求是【敘禮坐下受用】。但是,結果是【八戒變做太上老君,行者變做元始天尊,沙僧變作靈寶道君。】看來,八戒對三清也只是知道一丁點兒,不是位子搞不清就是模樣搞不清。按道理,八戒是二師兄,應該變做靈寶道君,沙僧才應該變做太上老君。但是,八戒沒想到那麼多。【原來孫行者不大吃煙火食,只吃幾個果子,陪他兩個。那一頓如流星趕月,風捲殘雲,吃得罄盡,已此沒得吃了,還不走路,且在那裡閑講消食耍子。】這是怎麼回事呢?悟空不是嚷著來找吃的嗎?怎麼他自己不吃呢?東西都偷吃完了,怎麼還在案發現場做無故停留,不怕被抓現行嗎?要記住悟空來三清觀的目的是試探國師並向其挑戰。所以要無事生非:把聖像扔到茅廁,偷吃貢品,另外更過份的是遺尿做聖水哄騙三位國師。在最後離開之時,悟空還不忘自報身家,生怕別人不知道是他闖的禍。【大叫云:「道號道號,你好胡思!那個三清,肯降凡基?吾將真姓,說與你知。大唐僧眾,奉旨來西。良宵無事,下降宮闈。吃了供養,閑坐嬉嬉。蒙你叩拜,何以答之?那裡是甚麼聖水,你們吃的都是我一溺之尿!」】  接著我們來看看這三位國師虎力大仙、鹿力大仙和羊力大仙的來歷。龍王敖順說他們的「大開剝」是源自小茅山,虎力大仙卻自稱幼時在鍾南山學道。乍看之下,似乎二者說法不一,有矛盾之處。其實,這個也算不上矛盾。因為,茅山道術和鍾南山道術是有淵源關係的。具體我們就不詳究了。二十年前,三位大仙從天而降,在車遲國呼風喚雨、點石成金、指水為油,因而能夠名動公卿、術安君王。西天路上不少城邦無緣無故的遇到大旱災,之前的比如烏雞國,之後的比如鳳仙郡,但事後都能找出原因之所在。這多是仙佛計劃中的一步棋。那麼,這一回中車遲國的旱災是怎麼來的呢?車遲國皇帝即位二十三年,也就是說在皇帝即位的第三年來了這三位仙長,當時已經大旱了。從後面的事態發展情況來看,這次旱災完全是為了讓這三位仙長欺佛以求上位的。那麼這到底是誰安排的呢?我們先來看一看這鬥法的過程吧!  悟空和三位國師的鬥法實際上可以分為兩大層次,每層次又分為三個環節。  第一層次的鬥法分為靈台祈雨、雲梯顯聖、隔板猜枚三個環節。其中隔板猜枚又有三個小環節。  先看看靈台祈雨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虎力大仙登壇祈雨,一番舞弄之後竟然真的招來了風雲雷電、四海龍王。原因是他的五雷正法是真的。其實,不僅這五雷法是真的,這三位國師也是真的仙長,並非妖精。唐僧師徒未入城池之前,悟空曾有一番查探。【好行者,將身一縱,踏雲光起在空中,睜眼觀看,遠見一座城池。又近覷,倒也祥光隱隱,不見甚麼凶氣紛紛。】如果三位國師是妖精,那麼為什麼沒有妖氣卻隱祥光?這是悟空為什麼要先進三清觀打探的原因。悟空現在已經成熟多了,不會再冒冒失失的去降妖了,西天路上的「妖」水份太大。上次在莫家莊四聖試禪心的時候,師徒們已然領教了什麼是兵不厭詐。在虎力大仙登台祈雨之前悟空問了一句話,【行者道:「我與你都上壇祈雨,知雨是你的,是我的?不見是誰的功績了。」】悟空的這個問題問的好。其實,從這次行雲布雨的整個過程來看,這次祈雨成功完全不是悟空的功勞。如果不是虎力大仙布施五雷法,風雲雷電有誰會來應這場雨?前面在過號山枯松澗火雲洞的時候,敖廣曾經說過,私雨用水可以,若要下雨卻要走流程。【龍王道:「我雖司雨,不敢擅專,須得玉帝旨意,吩咐在那地方,要幾尺幾寸,甚麼時辰起住,還要三官舉筆,太乙移文,會令了雷公電母,風伯雲童俗語云,龍無雲而不行哩。」】但是祈雨和玉帝直接下旨降雨又有點不一樣。祈雨成功之後,【國王滿心歡喜,文武盡皆稱讚道:「好和尚!這正是強中更有強中手!就是我國師求雨雖靈,若要晴,細雨兒還下半日,便不清爽。怎麼這和尚要晴就晴,頃刻間杲杲日出,萬里就無雲也?」】這說明,祈雨時風雲雷電收到的旨意並不具體,而是依照祈雨者的號令行事。只不過,這裡風雲雷電實際沒有按照虎力大仙的指令去操作,而是改聽悟空的指令行事。這一點,誰也不會來查。就算查起來,也可以推到悟空身上去。  這裡我們要仔細分析一下這個五雷正法。因為這關係到三位國師的真實身份。道法認為,諸法之中,威力最大的是雷法。也就是說,這三位國師修鍊的正是無上道法。修鍊五雷正法有很多門派,比如神霄派、清微派、天心派及茅山派等。而茅山派與上清派一脈相承。茅山派,也有人稱之為上清茅山宗。上清派是誰的勢力範圍呢?玉清元始天尊。所以這三位仙長的到來必然與元始天尊有著莫大的關聯。風雲雷電這幫小神這回是有眼不識泰山了。  第二個環節為雲梯顯聖。這個環節本來是虎力大仙贏定了的:悟空不會坐禪,唐僧不會駕雲。但是,卻出現了意外。悟空駕雲把唐僧送上去,最後又馱了下來。這是怎麼回事呢?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戰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凈》中,在過流沙河時,悟空曾經就能不能雲托唐僧這件事和八戒爭論過:  【八戒道:「哥啊,既是這般容易,你把師父背著,只消點點頭,躬躬腰,跳過去罷了,何必苦苦的與他廝戰?」行者道:「你不會駕雲?你把師父馱過去不是?」八戒道:「師父的骨肉凡胎,重似泰山,我這駕雲的,怎稱得起?須是你的觔斗方可。」行者道:「我的觔斗,好道也是駕雲,只是去的有遠近些兒。你是馱不動,我卻如何馱得動?自古道,遣泰山輕如芥子,攜凡夫難脫紅塵。象這潑魔毒怪,使攝法,弄風頭,卻是扯扯拉拉,就地而行,不能帶得空中而去。象那樣法兒,老孫也會使會弄。還有那隱身法、縮地法,老孫件件皆知。但只是師父要窮歷異邦,不能彀超脫苦海,所以寸步難行也。我和你只做得個擁護,保得他身在命在,替不得這些苦惱,也取不得經來,就是有能先去見了佛,那佛也不肯把經善與你我。正叫做若將容易得,便作等閑看。」那獃子聞言,喏喏聽受。】  這場關於雲托唐僧的爭論有三點意思:1、唐僧是濁骨凡胎,雲托不起來;2、可以通過其他方法將唐僧送往靈山,唐僧可以不必步行去靈山;3、如果唐僧不是步行去靈山,則取不得真經。這個三個說法,悟空不知道是從哪裡得知的,但八戒是認可的。就在前一場黑水河戰役中,我們通過八戒的口還重溫了這個說法。【三藏道:「你三個計較,著那個馱我過去罷。」行者道:「八戒馱得。」八戒道:「不好馱。若是馱著騰雲,三尺也不能離地,常言道,背凡人重若丘山。若是馱著負水,轉連我墜下水去了。」】  關於第一點,可以說是最關鍵的。到底能不能雲托凡體呢?這裡給出了肯定的答案。唐僧不是給悟空馱上高空了嗎?  關於第二點,妖怪們已經通過無數次的實踐證明了這個方法的可行性。  前面兩點都已證明了唐僧不必徒步前往靈山的可能性是真實存在的,至少在操作流程上是可行的。但是為什麼偏偏就是無法變為現實呢?這個答案就與這裡的第三點意思相關聯了。唐僧取經的任務本質就是為了談判,如果取經師徒投機取巧使取經團隊繞過障礙前進,那麼取經就沒有任何意義了。菩薩安排了39為護法輪流當值監督唐僧,監督取經團隊,特別是金頭揭諦晝夜不離唐僧左右。不僅如此,如來還親自做了系統設置,確保取經團隊在操作流程上沒有投機取巧的可能性。暫且不提。  看來天尊也很想弄清楚這裡面到底有什麼玄機?因為,八戒和悟空所說的理由很顯然是錯的。但是,這個問題終究還是沒有搞清楚。當唐僧被悟空駕雲馱上高台的時候,這個比試實際已經結束了。為了能夠真正的控制這個鬥法大會,三位國師必須要一敗再敗下來。這樣比試的內容和流程就全部控制在自己手上了。一再說過,好勇鬥狠不是真正的高手,真正的高手是能夠控制局勢,讓局勢按照自己的意願發展的人。深層次上講,這所有的比試雖然悟空都贏了,但是他什麼都沒得到。悟空一直被這三位國師牽著鼻子走。三位國師才是真正掌握鬥法大會的實際話語權的人。雖然還沒有完全弄清為什麼唐僧不能乘雲的原因,但至少在這裡可以肯定的是這與唐僧本人無關。  第一層次鬥法的第三環節是隔板猜枚。這個隔板猜枚又分為三個小環節。這三個小環節是悟空和三位大仙的一次交流。其實,悟空是認識這三位的。暫且不提。  第一個小環節是猜衣服。這個紅漆柜子裡面明明放的是【山河社稷襖,乾坤地理裙】,但是悟空卻偏偏把它變成了【一件破爛流丟一口鐘】。這個衣服的名稱政治寓意明顯,分明是內有乾坤。但是,悟空卻把他變作【一件破爛流丟一口鐘】。這口破鍾是什麼意思呢?似有「黃鐘毀棄,瓦釜雷鳴」之意。暗示天庭不用賢,自己不得志。  第二個小環節是猜仙桃。車遲國哪有什麼仙桃?說這個是仙桃只是為了印證天宮的蟠桃。這一小環節的過程可以分為皇帝(玉帝)藏桃和悟空(偷)吃桃兩件事。最後打開柜子發現桃子沒了。其實,這正是說明了天宮蟠桃是怎麼消失的(藏的藏了,吃的吃了)。  第三個小環節是猜道童。這個小環節是虎力大仙設計的。他將道童藏進柜子,結果出來的卻是一個小和尚,一個不會念經的小和尚。其實,這也正是說明了悟空本人棄道從僧的選擇及經歷。看來悟空是死心塌地跟著佛祖走了。觀音菩薩法力那麼強大,自己又帶著緊箍咒,不死心塌地又怎麼能行呢?  這一環節其實是暗喻了悟空從積極入道到墜入圈套,最終又棄道從僧的人生經歷。悟空把小道士變成了小和尚,這說明最後還是堅定了從僧的信念。這算是悟空在這一回合與虎力大仙的交流中給出的最後答案。  第二層次的鬥法,也有三個環節,分別是砍頭重生、剖腹挖腸和油鍋洗澡。實際上這三個環節是三位國師的謝幕表演。他們要以這三個環節為遮掩回玄都了,因為他們的任務已經完成了。就在這謝幕的過程中,虎力大仙還完成了一件大事。  先來看第一環節砍頭重生。這一回悟空先登場。悟空的頭被砍了下來,還劊子手一腳踢出三四十步遠。鹿力大仙又念動咒語教土地按住大聖的頭,至令大聖原頭不能回身。最後,悟空施法術重新又長了一個新頭。當然了這個也說不上是什麼法術,沙僧說得對【「他有七十二般變化,就有七十二個頭哩。」】對於這件事,在場的每一位觀眾都很驚訝,我也非常之驚訝。我驚訝的不是悟空頭被砍下來的怪異場面,而是悟空的頭為什麼會被砍下來。當年在天庭,雷打火燒、刀砍斧斫都未能傷悟空分毫,現如今怎麼人間一把凡鐵砍頭刀就把悟空的頭剁下來了呢?悟空在五行山不是喝銅汁吃鐵丸的嗎?按道理來講,悟空應該是銅頭鐵臂才對啊。其實,悟空根本不可能是銅頭鐵臂,世上哪有這樣的品種啊?到底算是妖精,還是算作神仙啊?反正肯定不是人。前面講過,當初天庭的武器傷不了悟空是因為如意珠的法力。後來如意珠破裂,法力不再如舊。八戒在介紹他的「上寶遜金耙」時說道:【何怕你銅頭鐵腦一身鋼,鈀到魂消神氣泄!】可見八戒的鈀是不怕銅鐵之器的。可是八戒的「上寶遜金耙」已然沒有築倒孫悟空。這說明八戒當時沒有築倒悟空,不是因為悟空是銅頭鐵臂,而是因為他的頭上有金箍。關於金箍的作用,我們一直以為是依咒語掯勒悟空的。實際上,金箍如果不結實,悟空還不他打個稀爛。悟空確實是拿金箍棒搗騰過頭上的這個金箍,但是毫無作用。連悟空的金箍棒都沒辦法撬開的金箍,八戒的巡金鈀只能一邊呆著了。所以這個金箍還有一個作用就是護頭。這個是大聖自己說的。第七十五回《心猿鑽透陰陽竅 魔王還歸大道真》中,【大聖笑道:「……唐僧還恐不堅固,預先又上紫金箍。」】  悟空不是銅頭鐵臂,因此照著脖頸這一刀下去,悟空的頭就沒了。但是他有七十二個頭,沒有一個頭也不會致命。問題是砍下來的那個頭去了哪裡了呢?沒有交待,只說是鹿力大仙教土地按住在地。暫且不提。悟空沒了那顆頭,有什麼關係嗎?不錯!實際上這場賭鬥真正要砍下來的不是悟空的頭,而是頭上的緊箍兒。因此虎力大仙在這裡真正要做的就是幫悟空卸下這緊箍兒。你悟空不就是因為《緊箍兒咒》的羈絆才死心塌地的在取經路上一條道走到黑的嗎?好!讓本天尊幫你清楚掉這個障礙。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來,道法的高下固然與修鍊的功夫相關,但更重要的是心智要通明。時刻要知道如何化解對方的招術,這除了博聞廣識、靈台清明之外,還要久經沙場、經驗豐富。原始天尊就是道行高啊!金箍打不破,你悟空怎麼就想不到原來是可以連頭都一起拋掉的?參破生死這一大玄關,不是一般人能輕易做到的。這裡元始天尊點撥了悟空。悟空參不破就是因為骨子裡捨不得這個頭。沒想到「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凡事「置諸死地而後生」。「倒洗澡水連澡盆里的孩子也一起倒掉」的說法在這裡發揮了創造性的大作用。悟空開始沒有反映過來,拚命要拿回那個頭。但是一通掙扎之後,終於領悟了。這件事情取經隊伍裡面的所有人看到了。八戒的反映是冷笑。沙僧的反映書上沒有直接講,但是他說出了七十二顆頭的問題,說明他也看得明白。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說明了悟空的頭被砍下來不是分身法所致。因為,分身法也可導致人體器官的分離及組合。後面會碰到這樣的情況。至於唐僧,一時尚未反映過來。  第二環節剖腹挖腸和第三環節油鍋洗澡,這兩個環節處理不好同樣也是玩命的買賣,但是悟空最終還是闖過來了。為什麼悟空不疼不癢呢?還記得在降伏黃袍怪的時候,悟空得了一樣寶物嗎?不錯!正是一顆舍利子玲瓏內丹。何以見得是這顆內丹在起作用呢?當時皇袍怪拿出內丹就是給悟空療傷治病的。因此,此丹有此功效。再說,剖腹挖腸並沒有致命的危險,有這顆內丹在可保無虞。至於悟空能在油鍋洗澡,仍然還是這顆內丹的作用。還記得在五庄觀的時候,鎮元大仙架起鐵鍋燒油欲煉悟空。當時,悟空用法術把鍋砸個洞,就跑了!當時為什麼不敢下去?鎮元子也是用的凡鐵凡火凡油啊!從五庄觀到這裡一路上,並沒見悟空學得什麼新本領啊!只是多了這顆玲瓏內丹。  悟空在油鍋里裝死,想要試探一下各位的反映。八戒知道悟空是裝死的,所以大罵孫悟空,逼他顯身。要知道八戒在這裡是不能出手的,因為這裡有高人在場,很容暴露身份。悟空要是不出來,自己就要下油鍋了。但是,真正把悟空逼出來的不是八戒而是唐僧。因為這個時候,唐僧開始意識到悟空摘掉紫金箍這個問題了。這不是因為唐僧的道行高,而是因為唐僧就那麼一個手段可以控制孫悟空,這是他唯一的法寶。現在悟空突然間就不見了,唐僧能不著急嗎?當然他還是掩飾了一番,不僅少有的表現出了視死如歸的勇氣,而且要去祭拜悟空以表師徒之情。這一點可以說是一反常態,平時要是悟空帶累一點他,唐僧是要罵人的!而且,這裡唐僧居然還不怕死。他到悟空面前祝了一段,就被八戒打斷了。八戒為什麼在這個時候打斷唐僧呢?因為,如果八戒此時要是不打斷唐僧,不提醒悟空,唐僧就要念《緊箍兒咒》來試探悟空了。要是試探出悟空的確卸下了紫金箍,師徒還不翻臉?到時候,悟空回花果山,唐僧怎麼辦?八戒、沙僧怎麼辦?八戒卧底在這裡,不是打算讓取經失敗。而是首先要搞清楚取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然後,打探佛界的情報。只要身份不暴露,就一直打探下去,打入靈山內部。這是八戒的真正使命。因此,這時八戒不能讓師徒在這個時候起衝突。如果師徒起了內訌,在場的所有問題都有可能暴露,包括這三位國師的身份。不但取經計劃可能失敗,而且極有可能使得靈山和天庭的爭鬥白日化。  最後,三位國師都掛了,現了本相:一個變成了黃毛虎,一個變成了白毛角鹿,一個變成了羚羊。但是,這個障眼法是白骨精都會使的伎倆。也就騙騙車遲國皇帝老兒吧。根據本節中虎力大仙的表現,他的道行極高應該就是元始天尊。而另外兩位就是靈寶道君和太上老君。根據後面的情節老君其間應該離開過,沒有一直呆在車遲國。其實,這二十年來元始天尊就銷聲匿跡了,一直在車遲國閉關。正所謂「小隱於野,中隱於市,大隱於朝」啊!所以,當年在五庄觀鎮元子說去上清天聽講「混元道果」是撒謊。當時,其實當時也留下了破綻:根本沒有什麼上清天。就算是上清境也是靈寶道君的別墅區。元始天尊寓居玉清境清微天。  至於唐僧後來有沒有試過默念《緊箍兒咒》?沒有。唐僧要是默念《緊箍兒咒》,悟空一旦沒有反映,機關就被拆穿了。從後面發生的事情來看,唐僧念《緊箍兒咒》的時候,悟空的反映是正常的。這是為什麼呢?暫且不提。  那麼悟空為什麼還要繼續裝下去呢?沒有了緊箍咒的挾制,他為什麼不離開呢?一方面,悟空現在已經是騎虎難下了,三界都知道這個取經大事,現在已經進行到一半了,不是說走就能走得掉的。如來、玉帝、菩薩會這麼容易放過他嗎?第五十七回《真行者落伽山訴苦 假猴王水簾洞謄文》中,【卻說孫大聖惱惱悶悶,起在空中,欲待回花果山水簾洞,恐本洞小妖見笑,笑我出乎爾反乎爾,不是個大丈夫之器;欲待要投奔天宮,又恐天宮內不容久住;欲待要投海島,卻又羞見那三島諸仙;欲待要奔龍宮,又不伏氣求告龍王。真箇是無依無倚,苦自忖量道:「罷!罷!罷!我還去見我師父,還是正果。」】這就是悟空的現實處境,要麼西天取經成正果,要麼就是「天地不容」。另一方面,骨子裡悟空一直想弄清楚自己真實的身份。他的身份跟取經的實質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要想弄清楚自己的身份,就得搞清楚取經到底是怎麼回事?而要揭開取經的秘密,就必須要往靈山大雷音寺走一遭。  本節之中,唐僧的護法諸神煞費苦心的安排了這麼一個弘揚佛法的計謀,到頭來還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老謀深算的三清天尊,還是道高一尺,原來早就在這裡布局撒網了。可惜了這些個護法小神在這裡跳梁獻醜,自以為得計。《西遊記》中計很多都是計中計,連環計。一定要抽絲剝繭,條分縷析,才會有真正的收穫。  31.路在何方(之靈感大王)  通天河靈感大王的來歷雖然與其他眾多妖精一樣,都是從三界高層領導家裡跑出來的,但是他下界為妖的目的在取經路上卻是獨一無二的,與唐僧師徒遇到的其他所有妖精都不同。暫且不提。  唐僧師徒離了車遲國都城,一路西奔,在悟空的強硬態度下(沒了緊箍咒就是不一樣)只到通天河邊才住腳。因一時無法過河,故而尋到車遲國會元縣陳家莊陳清家化齋借宿。並由此得知了通天河靈感大王納貢童男童女之事。由於感激陳家老施主的盛齋款待,悟空決定和八戒冒名頂替陳家子女陳關保和陳一秤金作被那靈感大王享用的童男童女。  這當中有一個小問題,就是陳家莊之所以要祭賽靈感大王,就是為了陳家莊能夠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前面在車遲國的時候說到,車遲國的風雨不是有三位國師來保佑的嗎?這陳家莊仍是車遲國的領地,怎麼皇帝不管這一方子民了?這說明,皇帝寵信國師不是因為風調雨順,而是因為三位國師答應幫他祈求長生不老。這三位國師很是特別,一般道士尋求長生不老都是寄希望與於煉丹的。比如後面的比丘國的國師。但是這三位國師搞什麼向三清祈求禱告之類的,真是會為自己打廣告啊!三清是領導做慣了,就知道開會!  靈感大王在祭賽大會上碰了釘子,回來悶坐不語。有鱖魚獻計凍冰結河以誘捕唐僧。靈感大王聞計大喜,言事成則與鱖魚拜兄妹。果然,唐僧不聽眾人勸阻要踏冰西行,結果著了妖精的道。這裡也有一點問題。  首先,鱖婆獻計時原文中是這樣描述的:【「……大王穩坐河心,待他腳蹤響處,迸裂寒冰,連他那徒弟們一齊墜落水中,一鼓可得也!」】可見鱖婆的意思是把唐僧師徒一網打盡的。但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靈感大王只是抓了唐僧,而沒有抓八戒和沙僧。這是為什麼呢?因靈感大王的目標只是鎖定在了唐僧本人。他為什麼抓唐僧?【那怪(靈感大王)道:「……一向聞得人講:唐三藏乃十世修行好人,但得吃他一塊肉延壽長生。不期他手下有這般徒弟,我被他壞了名聲,破了香火,有心要捉唐僧,只怕不得能彀。」】從這裡來看,似乎是為了吃唐僧肉而來的。但是此說不妥。  在觀音收伏靈感大王之後,【老黿道:「大聖,你不知這底下水黿之第,乃是我的住宅,……那妖邪乃九年前海嘯波翻,他趕潮頭,來於此處,仗逞凶頑,與我爭鬥,被他傷了我許多兒女,奪了我許多眷族。我斗他不過,將巢穴白白的被他佔了。……」】由此可見,金魚精來通天河是在九年前,而此時是貞觀二十年秋,取經上路才七八年辰光。依照之前的推論,九年之前取經之事還無從說起,唐僧肉之說還沒有形成。那麼九年之前金魚精到通天河來是做什麼的呢?其實,金魚精偷偷下界是有特殊原因的,但是來通天河卻是意外。當時金魚精乘海水漲潮游出蓮花池,出海周遊是為了找一個人。但是他一直沒有找到要找的人,因此流落在通天河,強佔了通天河的「水黿之第」。他並沒有打算久居此地,「水黿之第」的名稱並沒有改掉,這說明金魚精最終的打算是會離開這裡的。  他要找的人是誰呢?金蟬子。但是他當時並不知道金蟬子在哪裡。只到唐僧肉之說開始流傳,金魚精才知道原來金蟬子轉世為唐三藏了。由於妖精的地盤觀念極重,金魚精的生活又離不開水域,他不能在西天路上主動出擊,只能在通天河這個西行必經之路上等候唐僧的到來。至於金魚精為什麼要找金蟬子?暫且不提。  另外,唐僧師徒確實是打算以踏冰西行的方式渡過通天河的。而且,在通天河上行走的十分倉促,可以說是晝夜不停。並沒有打算一定要捉住金魚精。這一事實反映出取經隊伍的成熟,特別是孫悟空的成熟,不再惹事生非了。只不過後來,金魚精出手了,悟空沒有辦法,只能應戰。  八戒和沙僧來到水下,在與靈感大王交手之前,有一段對話令人生疑。  【妖邪道:「你原來是半路上出家的和尚。」八戒道:「我的兒,你真箇有些靈感,怎麼就曉得我是半路出家的?」……那個妖邪那裡肯信,舉銅錘劈頭就打,八戒使釘鈀架住道:「你這潑物,原來也是半路上成精的邪魔!」那怪道:「你怎麼認得我是半路上成精的?」】  這段對話是雙方瞎扯的嗎?不是。瞎扯也不會扯到這個上面來啊!而且,扯得還那麼准。其實,他們兩個是互相知道對方身份的。八戒在福陵山雲棧洞半路出家,觀音和木叉是知道的。因此金魚精知道這事並不奇怪。金魚精下界在通天河為妖,八戒是怎麼知道他是半路為妖的呢?其實八戒在黑水河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了。事情還得從烏雞國講起。當初說到烏雞國的那個井龍王的來歷有問題,但是一直也沒有揭示他的真實面貌。他真正的身份其實就是黑水河的小鼉龍。當時井龍王讓八戒把屍體抬走時,八戒伸手要錢,但是井龍王說沒錢。同時井龍王同時還說了一段醋意很濃的話。【龍王道:「可憐,我這裡怎麼得個寶貝?比不得那江河淮濟的龍王,飛騰變化,便有寶貝。我久困於此,日月且不能長見,寶貝果何自而來也?」】這裡井龍王為什麼提到江河淮濟的龍王?為什麼不提四海龍王?要說寶貝當然是四海龍王家裡多了呀!在黑水河這一節,【行者道:「你令妹共有幾個賢郎?都在那裡作怪?」龍王道:「舍妹有九個兒子。那八個都是好的。第一個小黃龍,見居淮瀆;第二個小驪龍,見住濟瀆;第三個青背龍,佔了江瀆;第四個赤髯龍,鎮守河瀆;第五個徒勞龍,與佛祖司鍾;第六個穩獸龍,與神官鎮脊;第七個敬仲龍,與玉帝守擎天華表;第八個蜃龍,在大家兄處砥據太岳。此乃第九個鼉龍,因年幼無甚執事,自舊年才著他居黑水河養性,待成名,別遷調用,誰知他不遵吾旨,衝撞大聖也。」】看到沒?江河淮濟的龍王職位都讓小鼉龍的四個哥哥給佔了。小鼉龍對於舅父這樣的安排十分之不滿,所以才在黑水河不安分守己。當然小鼉龍抓唐僧這件事並不單純。暫且不提。井龍王所說的【我久困於此,日月且不能長見】,其實是指被困在黑水河,日月不能常見,而不是指在井裡面。由於八戒在烏雞國跟他接過一次頭,在黑水河時八戒又被小鼉龍抓走,這其間小鼉龍一定告訴了八戒關於通天河的事情。小鼉龍之所以知道這事,是因為金魚精和小鼉龍是隔壁鄰居,雙方的勢力範圍是劃定接壤的。當然西天路上多出一個妖怪,任何關心取經的人都會去調查,這其中自認也包括八戒背後的黑手。當八戒在靈感大王廟擊中金魚精拿起那兩片魚鱗的時候,八戒就已經知道他是誰了。那怪物揭了八戒的底之後,又揭了沙僧的底。但是沙僧什麼也沒說,他並不知道那麼多。所以當八戒捉弄悟空的時候,沙僧以為師兄走了就不敢繼續下水了,而八戒卻敢繼續前進。因為八戒知道這個怪物的底細。否則,依八戒的道行他會那麼冒失嗎!  由於金魚精高掛免戰牌,而且還把門也堵死了,悟空沒有辦法只得前往普陀山求觀音菩薩幫忙。面對悟空的這一次求救,觀音的表現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悟空到了南海,諸神把他攔在潮音洞外,說是菩薩讓他在外面等候。悟空為救師父,十分心焦,就闖了進去。看見菩薩在編製竹器,悟空想對菩薩道明十萬火急之來意。但是菩薩一再讓他在外等候。看來菩薩的心情不好,悟空不敢爭強,只好在洞外等候。等到菩薩出來的時候,沒想到菩薩的心情比悟空還要急切。菩薩連外衣也沒來得及穿就要出門了。這把悟空嚇壞了,以為剛才亂嚷嚷把菩薩激怒了。跟之前一次悟空來南海求救相比,這一次觀音菩薩的反應完全不一樣。這是為什麼呢?很多人以為,觀音這是急著來救他的寵物小金魚來了。其實不是。如果悟空能夠奈何得了金魚精,悟空還會來這邊求菩薩嗎?觀音這次出來的目的是真真正正的救唐僧。而不像其他的大領導實際都是沖著座騎來的。因為觀音擔心金魚精一時衝動鑄成大錯。金魚精抓唐僧是要殺唐僧,而不是要吃什麼唐僧肉。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暫且不提。  32.路在何方(之金砂伏兕)  有了前面的鋪陳,從這一節開始,《西遊記》全書進入了GaoChao階段。全書的GaoChao階段始於第五十回《情亂性從因愛欲 神昏心動遇魔頭》,終於第七十七回《群魔欺本性 一體拜真如》。這其間的情節發展真可謂是風起雲湧,變幻莫測。作者寫得是大氣磅礴、波詭雲譎,讀者看得是酣暢淋漓,拍案叫絕。那麼,究竟是如何如何?且細細道來。  《西遊記》全書中,最愛丟東西的就是太上老君。丟仙丹,丟寶貝,丟座騎,凡是能丟的都丟了一遍。乾脆連老婆孩子也順便一起丟了。這一次,又丟東西了。還連丟了三樣,七返火丹、青牛和至寶金剛琢。自己丟就算了,還帶動自己家的老老小小一起丟,真是不像話。不是嗎?本回一開始,唐僧就師徒就撿著青牛兕大王丟了的三件織錦背心。真是「物像主人形」啊!什麼樣的主任就培養出什麼樣的科員。  這裡兕大王抓唐僧就抓唐僧唄!還搞什麼花花腸子啊?非要拿唐僧定罪嗎?其實,老君雖然丟了很多次東西,但是都沒有直接道出到底是怎麼丟的。好了!這下領教了,他們家就是一直這樣丟東西的。這次丟東西正是印證出了當年悟空為什麼能在他們家偷盜仙丹的:一切都是計劃好了的。  這一節,最後通過如來暗示主人公,悟空才知道去找太上老君的。其實,狗屁不通!悟空第一眼就看出來了。請看第五十回《情亂性從因愛欲 神昏心動遇魔頭》中,悟空和兕大王交手時的情形:【那魔王見孫悟空棍法齊整,一往一來,全無些破綻,喜得他連聲喝采道:「好猴兒!好猴兒!真箇是那鬧天官的本事!」這大聖也愛他槍法不亂,右遮左擋,甚有解數,也叫道:「好妖精!好妖精!果然是一個偷丹的魔頭!」】其實,他倆都互知底細。原來當年老君丟失的仙丹是這頭老牛偷走了。那麼悟空是怎麼知道的呢?首先,悟空可以肯定自己沒有偷老君的仙丹,至少沒有偷走五葫蘆仙丹那麼誇張。其次,老君家裡當時的確沒人,所有人都去聽燃燈古佛講道了。所以,雖然當時悟空把罪名扛下來了,但是實際上悟空私下裡還是琢磨過這件事的。所以,他說青牛是偷丹的魔頭,實際上是猜的。但是,悟空根本就沒真正認識這個道骨仙風的太上老君的真面目,完全沒想到這原本就是個大陰謀。  那麼,既然悟空知道這個兕大王的背景,為什麼不直接去找太上老君來收伏呢?此時的悟空已然漸漸成熟了。一路走來,很多有背景的妖怪雖然被降伏了,但實際是都被救走了。之前的靈感大王,吃了那麼多童男童女,最後觀音過來直接就帶走了。非但沒有懲罰那條金魚精,而且觀音還大開殺戒,把「水黿之第」的水族殺了個精光。這對悟空來說,不可謂不是一個教訓。所以,想要真的降伏制裁這個妖精,還得找玉皇大帝。玉帝明面上畢竟還過得去。當年的那個「黃袍怪」還是被玉帝「制裁」了的。所以,悟空沒找老君,就直接往上捅了。更何況,這個妖精還把悟空的金箍棒收走了。悟空能輕饒了他嗎?悟空另有一個小算盤,就是玉帝拿住這個傢伙後說不定會審出當年偷丹的實情,可以為自己翻案了。悟空自己說的那個去天宮查人的理由反而站不住腳。就是因為妖怪說了句「真箇鬧天宮之類」的話,就可以斷定他是天上來的嗎?西天路上聽說過鬧天宮的妖怪很多,再跟悟空一交手,說出這樣的話來並不稀奇。  悟空到了天庭,見過玉帝,玉帝即吩咐可韓司丈人查崗。這一次,悟空對玉帝算是低頭了,因為金箍棒不見了。但是,玉帝查崗只不過是個馬虎眼。何以見得?就在本回中,悟空去烏浩宮找水德星君時,【水德星君聞言,即將查點四海五湖、八河四瀆、三江九派並各處龍王俱遣退,整冠束帶,接出宮門,迎進宮內道:「昨日可韓司查勘小宮,恐有本部之神,思凡作怪,正在此點查江海河瀆之神,尚未完也,」】這說明,此時查崗工作尚未完工。但是,玉帝的查崗報告早在悟空上天庭求助之時就已經出來了。而且,此間火部眾神業已隨悟空下界擒魔,並遭了敗績。可見,玉帝的那個報告水份有多大。在這裡,玉帝為什麼要拿假報告騙悟空呢?因為,玉帝跟悟空一樣對這個所謂的兕大王的底細一清二楚。不要忘了,當初玉帝把奎木狼罰到老君家燒火到底是為了什麼的。600年前,悟空大鬧天宮的時候,老君拿出的那個「金剛琢」令眾仙驚心。所有現場觀眾,包括玉帝本人,都想知道這件寶物到底是怎麼回事。奈何一直沒有機會。這一次不是天賜良機了嗎?於是,玉帝就打了個馬虎眼,並不失時機的做了一回好人。讓悟空挑選天將下界降妖,其實是想一探老君的底牌。悟空一看到玉帝的查崗報告,就知道玉帝是靠不住了。老天師許旌陽自以為真是把悟空的心思看透了。說了句,【「此一時,彼一時,大不同也。常言道一物降一物哩,你好違了旨意?但憑高見,選用天將,勿得遲疑誤事。」】他覺得悟空之所以對玉帝的提議猶豫是因為悟空懷疑天庭諸將的實力。這的確是悟空考慮到的一個方面,但更重要的是悟空對玉帝沒了幻想。似這般,就算抓住了又能怎麼樣呢?但是,這個心思又不能表現出來。因此,悟空不得不硬著頭皮答應下來。【行者道:「既然如此,深感上恩。果是不好違旨。一則老孫又不可空走這遭,煩旌陽轉奏玉帝,只教托塔李天王與哪吒太子,他還有幾件降妖兵器,且下界與那怪見一仗,以看如何。果若能擒得他,是老孫之幸;若不能,那時再作區處。」】悟空是不抱什麼希望的。  悟空為什麼選擇了李天王父子呢?因為,天庭諸仙的實力悟空都沒有具體見識過。只有這個李天王的幾件寶貝是亮過相的。加上之前,悟空請觀音收伏紅孩兒時觀音曾向李天王借過三十六把天罡刀,使悟空開了眼界。雖然直到現在悟空還不能完全理解菩薩當時的用意,但是這件事至少讓悟空知道李天王還是藏有兩把刷子的。更重要的是,在天庭要找出一個地位、能力、權勢能跟老君相抗衡的天將來是在是太難了。看來看去,只有這個李天王還勉強當得這堵擋風的牆。死馬且作活馬醫吧!  李天王父子一出戰,果然不出所料,大敗而歸啊!李天王這個時候就不失時機的提議用水火來對付這個「金剛琢」。為什麼呢?因為老君當初吹噓這個「金剛琢」的時候,說到此物【「……乃錕鋼摶煉的,被我將還丹點成,養就一身靈氣,善能變化,水火不侵,又能套諸物;……」】到目前為止,這【善能變化】的屬性,在點化仙庄欺騙唐僧的時候已經證實過了;這【能套諸物】的功能,剛剛已經領教了;唯有這【水火不侵】的說法還未經驗證。李天王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奉玉帝旨意來探底的,當然他自己也想探底。【天王道:「套不去者,惟水火最利。常言道,水火無情。」】不知道這個立論的依據在哪裡。有誰說過這個圈子只能套取有情之物嗎?  另外,悟空還向玉帝要了兩個雷神下界助戰。但是這兩個雷神從頭到尾根本就沒出過手。這是為什麼呢?向時曾聞得上了年紀的老人家說過牛是怕雷擊的。在這裡,悟空大概也是憑著這一點做最後的一搏吧!但是,這兩個雷公根本就不敢出手。因為這青牛雖然武藝了得,但是法力到底如何卻無從知曉。萬一有個閃失,雷公也別想在天庭混了。因此,這兩個傢伙就是來走走過場的。  悟空用盡千方百計也不能降伏這個兕大王,最後沒有辦法只好直接去找如來幫忙了。為什麼悟空沒去找觀音菩薩呢?因為上次在平頂山時,老君說是觀音向他借了金銀雙童來考驗取經團隊的。悟空擔心這次也跟觀音扯上關係,到時候是翻臉還是不翻臉?最好請如來做個指示,免得大家難做。另外,悟空與如來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悟空。之前在平頂山悟空在曆數自己都向誰磕過頭的時候,悟空基本已經肯定了菩提祖師就是如來佛祖。而且,這個推測結果可能出來的更早,應該是在悟空被壓五行山的600年中悟出來的。現在,悟空沒了緊箍咒,繼續取經的目的已經明確了,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揭開自己的身份之謎。因此,此時有必要到靈山一探究竟。畢竟之前與如來只有一面之緣。  【那行者正然點看山景,忽聽得有人叫道:「孫悟空,從那裡來?往何處去?」急回頭看,原來是比丘尼尊者。】悟空到了靈山,【點看山景】入神了,如果不是比丘尼尊者叫他,他恐怕一時還回不過神來。悟空這個時候會是什麼樣心境呢?我們試著來推斷一下。起初,悟空的金箍棒被套,他去天庭求助。那個時候的心境如何?有詩為證:【風清雲霽樂昇平,神靜星明顯瑞禎。河漢安寧天地泰,五方八極偃戈旌。】這詩出自悟空本人之口,是他在等待玉帝查崗報告期間所作。此時悟空的心境,既有闊別重臨的蒼涼與感慨,更有無奈等候的忐忑和期許,與這首詩所描繪的情景截然相反。此時的悟空就像一個等待面試結果的應屆生一樣,天安地泰的情境與悟空的心境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此後,天庭諸將下界擒妖皆遭敗績。不但沒能制服妖精,還生出不少是非。【卻說那李天王帥眾回上高峰,火德怨哪吒性急,雷公怪天王放刁,惟水伯在旁無語。】這個時候,悟空的心境可以用【懷恨強歡】來概括。換句話說,此時的悟空表面上強顏歡笑,實際上卻是憂心忡忡。內心紛亂而繁雜的悟空,登上靈山卻又為何有心思【點看山景】呢?悟空初到南海普陀落伽山請觀音菩薩的時候,也曾觀看山景,但是那時是行色匆匆,走馬觀花。這次來靈山的心境要比上次去落伽山複雜的多,上次去不過是請菩薩幫忙收伏熊羆精找回袈裟罷了。悟空這次來靈山一定是發現了這個地方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所以是【點看山景】,而不是貪看山景,這一個【點】子突出了觀看本身所包含的目的性。悟空是在下意識的尋找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的來源,因此入神而不自知。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就來自靈台方寸山。這不是因為這裡種了和靈台山一樣的花草樹木,也不是因為這裡養了和靈台山一樣的珍禽異獸,而是一種氣氛,一種悟空呆了十年早已熟悉而又淡忘陌生的氣氛。應該說,神仙界里的基本設施存在著嚴重的重複建設問題。不僅私家花園遍地皆是,而且風格單一、缺乏創意,為了彰顯尊貴、凸顯經典,互相模仿、彼此抄襲已經蔚然成風。建築史上的敗筆正是發煌於此!  悟空見過如來,禮畢,說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如來又開始裝了:【將慧眼遙觀,早已知識。】裝吧!裝吧!只要不裝嫩!都可以接受。如來是怎麼知道這個妖精的來源的呢?天庭很多神仙在悟空大鬧天宮的時候見過這個寶貝。觀音也親眼見過這個寶貝。聽悟空的描述,傻瓜也猜得出來呀。如來神秘兮兮的告訴悟空,謎底不能揭穿,只可助力擒拿。如來說這話的時候,一定被諦聽聽到了。否則,諦聽怎麼也學會這一手了?如來著十八羅漢開寶庫拿了十八粒「金丹砂」跟隨悟空下界降妖去了。可是這十八粒「金丹砂」難逃厄運,依舊被「金剛琢」套走。  我們來當時的作戰情景。十八粒「金丹砂」一起拋出,頓時飛砂迷目,地積三尺。這裡有一句話非常奇怪,【手中就有明珠現,等時颳得眼生花。】為什麼說這句話奇怪呢?【明珠現】和【眼生花】有著什麼樣的關聯嗎?而且,這句話在書中不止一次的出現過。第七十回《妖魔寶放煙沙火 悟空計盜紫金鈴》中也出現國一次,【手中就有明珠現,時間颳得眼生花。】比較這兩句話出現的時機和環境,我們發現有著這樣兩個共同點:1、都有悟空在場;2、都是風沙迷眼。因此,可以推斷這個明珠實際就是指的悟空眼中的如意珠。這句話的意思實際是指,就算你有如意明珠在眼中,照樣不能抵禦飛沙迷眼之災。但是,這裡似乎有一點矛盾。在車遲鬥法的時候,悟空的頭被割下,以致於金箍被盜卸,按此道理眼中的如意珠也應該沒了呀!但是,這裡此話重現,實際就是在提醒我們這個如意珠並沒有丟。悟空還是暗中取回了自己的如意珠的。什麼時候拿回的呢?記得悟空在油鍋洗澡的時候,突然消失了,他幹嘛去了?拿回那顆頭去了。因為金箍和如意珠這兩樣都不能丟。這次,悟空能一眼看出這個青牛精,原因就在於這火眼金睛。這火眼金睛究竟有什麼樣的功能?跟照妖鏡有什麼樣的區別與聯繫?這是個謎團。暫且不提。  如來的法寶沒能降住妖精。這多少有點對不起觀眾了。其實,如來這次出手要降伏的不是這個妖精,而是他的主人公太上老君。解決問題要抓關鍵,抓筋節,否則只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能斷根絕症。如來手腕極強,處理矛盾一竿子到底。如來是怎麼收伏老君的呢?賄賂。【此砂本是無情物,蓋地遮天把怪拿。】看見沒?錢,才是世界上最厲害最無情的法寶。十八顆「金丹砂」撒下來就是「十八座」金山啊!如來和玉帝,一個有錢,一個有命。難怪他倆能穩坐大道,永享無極啊!前面說過了,這個老不死的太上老君不是什麼好鳥,乃天庭國有資產流失的最大受益者。最可惡的是還可以利用國有資產金爐銀爐鍛煉仙丹,名義上是為玉帝,實際上是監守自盜、損公肥私。而且還倚老賣老:仙丹沒了,既不請罪,也不抓賊,而是到玉帝跟前打個招呼,通知一聲就算完事了。要不是看在他是革命元老的份上,而且對玉帝沒什麼二心,政治上算是比較清白,玉帝哪會那麼縱容他?這一次,老君刁難了一下取經隊伍,就發了一筆橫財。之後,就安穩多了。不過,如來的錢也不是那麼好拿的!  玉帝通過天庭諸將與青牛精的一翻賭鬥,終於見識到老君的「金剛琢」的厲害了。善能變化、套取諸物、水火不侵的功能都不假。從老君的口裡,我們還知道原來芭蕉扇是克制「金剛琢」的唯一法寶。但是,這個信息究竟是真是假卻不得而知。而且,芭蕉扇是個什麼法寶?另一個謎團啊!老君的底不是那麼容易探的啊!但是,老君貪財的本性暴露無遺。只要有弱點,就可以被打敗。因此,老君雖然得了金山銀山,但是卻暴露了自己的軟肋。不過,老君真的就那麼容易暴露自己的弱點嗎?咱們還是騎驢看唱本→走著瞧吧!  33.路在何方(之六耳獼猴)  真假美猴王這一節最大的問題就在於這六耳獼猴與悟空一樣的來歷不明。有一種說法是比較深入人心的。那就是認為六耳獼猴是孫悟空的二心變化而來,是悟空惡的一面。前文說過,我們在這裡只是考據情節,不討論義理。這裡說到的魔由心生已經走到義理的範疇中去了,是典型的以義理代替考據,解釋考據。雖然,這個「魔障」的確是趁悟空的二心而來的,但是這二心和魔障畢竟不是一物,不能混為一談。就好比氣象學正在解釋天為什麼會下雨,必然會說到大氣蒸騰、濕氣上升、遇冷凝結、墜地成雨等等。但是忽然間給個解釋說是因為天上有雲,所以下雨。這個解釋雖然不錯,但是走到哲學範疇里去了。這種說法沒有對下雨在科學範疇內做出解釋,仍然沒有說明為什麼會下雨這個實際問題。我們考據情節就是要找出科學解釋,這個六耳獼猴必然有根有源!  六耳獼猴,真可謂是橫空出世!從頭到尾都是如來一個人自說自話,完全找不到印證。如來會不會當著眾位菩薩羅漢、揭諦比丘的面說謊呢?很有可能。  先來看看這起取經路上的重大人事變故是如何產生的。起因在於悟空打死了一幫草寇。這可不是悟空第一次打殺賊寇了。第十四回《心猿歸正 六賊無蹤》中,悟空也打死過幾個毛賊。唐僧為了這事,當時就跟悟空鬧翻了,並且直接導致悟空負氣離隊。後經東海龍王的勸說,悟空才再次回歸團隊。這裡,悟空為什麼會再次造孽打死這幫草寇呢?而且,仔細觀察這次草寇被誅事件的前後經過,悟空對唐僧做的的確過份。唐僧再三關照他不要殺生,悟空不但照樣打死了這幫草寇,還把一個血淋淋的人頭扔到唐僧面前。這分明就是在挑釁!悟空為什麼要挑釁呢?其實,悟空這次不是在向唐僧挑釁,而是向觀音向佛祖挑釁。  事情的起因還是要從女兒國那裡說起。在女兒國的時候,國王為了打發唐僧的三個徒弟西天取經,在唐王的通關文牒上添加了三個徒弟的名諱,以方便後涉諸國查驗通關。這件事本是國王的無心之舉,但是卻令唐僧的三個徒弟如夢初醒、恍然大悟。原來,我們這麼辛苦保護唐僧西去,根本就算不得取經,這通關文牒上連我們兄弟幾個的名字都沒有。取經成功的那天,兄弟幾個到底能得到什麼功果?菩薩當初許下的功果諾言,具體是指什麼?根本就沒文件保障。唐王的這個通關文牒是唯一的一個取經紅頭文件,上面竟然完全沒有提到弟兄幾個。弟兄幾個還不窩火?【孫大聖有不睦之心,八戒、沙僧亦有嫉妒之意,師徒都面是背非,依大路向西正走,忽見路北下有一座莊院。】這裡可以看出八戒、沙僧對此事還是很有意見的。否則,說他們【面是背非】根本就沒有依據。他們為了什麼事不痛快?還不是這個功果的事情?從女兒國一路走來,八戒說話就一直陰陽怪氣的,而且沙僧也不對勁。整個團隊的氛圍就不對!有點冷戰的味道哦。  悟空當然受不了,於是就開始找茬兒了。跟唐僧翻臉後,悟空直接就奔南海落伽山找觀音了。這一點就直接暴露了悟空的心思。  悟空是怎麼跟唐僧翻臉的?還不是因為《緊箍兒咒》!但是,前面說過悟空的金箍已經被卸掉了。為什麼悟空的反映還是那樣不露痕迹呢?不要忘了,那個砍下的猴頭並金箍還在悟空這裡呢!所以,悟空完全能夠拿捏到唐僧的操作。悟空見了菩薩,【止不住淚如泉湧,放聲大哭。】菩薩立即著善財童子扶起悟空,問明緣由,並好言撫慰。但是,悟空卻撂挑子不幹了,要求菩薩鬆掉金箍放他回花果山。菩薩沒有辦法,以看唐僧祥晦岔開話題。這不看還好,剛剛好看到了假悟空砑傷唐僧,搶去包袱行李。相信菩薩有遍觀宇宙的能力,但是這跟神機妙算沒有關係。此時,觀音又裝了一把,算出了唐僧的劫難。於是,悟空在這邊皈依等候不提。  卻說,悟空離開之後,取經隊伍西進了不足五十里,唐僧又飢又渴,便著八戒前去化齋。八戒化齋求水未回,沙僧可憐師父饑渴難耐,便去尋找八戒。這一去,翻開了取經歷史新篇章。假悟空趁機砑傷唐僧,搶走了取經的行李包袱。八戒沙僧回來之後,看見唐僧倒在上,以為已遭不測。不消講了,八戒便要分行李,沙僧傷心不已。豈料,唐僧氣走丹田,魂歸天靈,心上一熱,又活了。唐僧醒來之後,說出如此如此這般這般。八戒氣憤不過,就要往花果山找悟空算賬了。幸被沙僧阻攔,後來唐僧指派沙僧前往花果山討要行李。沙僧到了花果山看見一個悟空,話不投機。另到南海觀音菩薩處見到了另一個悟空,產生誤會。幸有菩薩作保,沙僧與行者往花果山一探虛實。自此,牽出了三界最最最棘手的一樁官司「真假美猴王」案。這樁奇案,案情簡單,卻只是原告被告難以區分。  雖然,書中的區分真假悟空是從沙僧和悟空回到花果山遇到另一個悟空開始的,但是,我們區分真假悟空要提前一個環節。我們首先要搞清楚,水簾洞口的悟空和潮音洞中的悟空哪個才是真的悟空。不要忘了,自從悟空離唐僧而去之後,真假悟空就開始混淆了。辨別要從源頭開始,從最能肯定的地方開始。否則,要是起步就錯了,結果就沒譜了。花果山的悟空是假的。何以見得?假沙僧被真沙僧打死後,水簾洞口的悟空是怎麼處理的?他把那隻死猴子吃掉了。真悟空會吃掉自己的兒孫嗎?不會。因此,花果山的悟空是假的。這一點對後文很重要。因為,菩薩並未辨別過來到自己跟前的這個悟空,要是這個悟空是假的,對於後文的推測影響較大。兩個悟空一經交手之後,真假難分了。自此,「真假美猴王」的官司算是徹底打響了。兩個猴頭開始四處告狀了。  首先,他們來到了南海觀音菩薩處,請菩薩驗明正身。菩薩領眾人先是查看多時,未能分出真假。於是想出了緊箍咒之法,但是沒有奏效。這裡的問題是,為什麼緊箍咒沒有奏效?前面已經說過,緊箍咒的機密已經泄露了。而且,悟空頭上的緊箍咒也沒有了。這裡需要仔細分析一下這個問題。這與揭開六耳獼猴的真實身份有直接關係。  根據前文的推斷,緊箍咒的機密是在烏雞國泄露的,緊箍兒是在車遲國被卸掉的。因此,緊箍咒判別法在此失效的原因必然與此二節內容有關。從烏雞國那一節的結局來看,盜走緊箍咒機密的是文殊菩薩的座騎青毛獅子。但是,很可惜這個青獅是假的。為什麼這麼說?  首先,我們來看看這個文殊菩薩是怎麼收伏這個青毛獅子的。【那菩薩袖中取出照妖鏡,照住了那怪的原身。】這個文殊菩薩很奇怪啊!收伏自己的座騎怎麼還要依靠照妖鏡?在獅駝嶺那一節結束的時候,文殊菩薩也來收伏自己的青毛獅子,怎麼不用照妖鏡了?因此,此處使用照妖鏡的目的實際就是向悟空透漏這個青毛獅子不是其他妖精變化而來的。  既然這麼說,問題又來了。第一,悟空的火眼金睛不能識別此怪物嗎?第二,三界的人都知道照妖鏡是托塔李天王的寶物。這個李天王看家寶貝怎麼到了你文殊菩薩手上了?第一個問題,悟空的火眼金睛是不能識別此怪物的。這個的解答需要和照妖鏡的功能聯繫在一起。暫且不提。至於第二個問題,其實這個照妖鏡到底是真是假根本無從認定。但是,由於悟空也不能識別這個妖怪,所以不論這個照妖鏡是真是假,對於達到欺騙悟空的目的沒有絲毫影響。  下面我們就結合照妖鏡的功能來仔細分析一下,這個火眼金睛的功能,也解釋一下悟空為什麼不能識別這個假獅子。悟空的火眼金睛在一路上的功能似乎不太穩定,令人看了頗有幾分恍惚之感。這一點,我們先放一放,但看這個照妖鏡的功能。  照妖鏡在全書總共出現過四次。第一次出現在花果山,用來照定妖猴孫悟空,在李天王手上;第二次出現在烏雞國,用來收伏青毛獅子,在文殊菩薩手上;第三次出現在本節,用來辨別真假悟空,在李天王手上;第四次出現在火焰山,用來收伏牛魔王,在李天王手上。其中第一次和第四次的功能是相近的,為鏡子外面現本相;第二次和第三次的功能是相近的,為鏡子裡面現本相。  先來分析鏡子外現本相的情況。第六十一回《豬八戒助力敗魔王 孫行者三調芭蕉扇》中,【才要變化脫身,又被托塔天王將照妖鏡照住本象,騰那不動,無計逃生,只叫「莫傷我命!情願歸順佛家也!」】可見,照妖鏡照住本相之後,妖精就無法騰挪了,只能乖乖受縛。注意,是現出本相之後才有此功能。照妖鏡四次出現,沒有一次可以證明照妖鏡能夠使妖精自身現出本相。否則,對付牛魔王李天王直接上照妖鏡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哪吒出手。但是,這一點卻和二剿花果山時的情形是矛盾的。怎麼說?當初二郎神讓李天王用照妖鏡照住悟空,但是悟空還是千變萬化,上竄下跳,甚至都跑到灌江口去了。這是怎麼回事呢?聯繫當時的情況,李天王在放水。他根本沒沒用照妖鏡照住悟空的本相。否則,悟空任何一般變化都使不出來。  再來分析鏡子裡面現本相的情況。不管文殊菩薩手上的照妖鏡是真是假,應該說這兩次都是失敗的。要弄清楚這一點,我們必須結合妖精和神仙的本質區別來分析。前往說過,妖精和神仙的本質區別就在於是否佔有編製,是否享有國民待遇。為了確保神仙的編製和待遇不出錯,所以神仙必須受仙籙。何謂仙籙?神仙的憑證,身份證是也。因此,所有的神仙都是登記在冊的。而那些不在冊的神仙,就是所謂的妖精了。於是,神仙系統是有資料庫的。這個資料庫的數據是自動及時更新的。其道理和地府的生死簿是一樣的。因此,照妖鏡實質上就是具有數據檢索功能的身份(本相)識別儀。它的資料庫和天庭的仙籙資料庫是同步更新的。當一個未知身份者出現在照妖鏡面前的時候,照妖鏡根據其本相就會自動搜索數據並將結果顯示出來:沒有數據的就系統報錯,有數據的就顯示本相。因此,對於不在神仙系統註冊中的妖精,照妖鏡只能是系統報錯,跟普通的鏡子沒什麼區別了。由於悟空和六耳獼猴均不在系統中,所以這個照妖鏡對他們來說就是一面普通的鏡子。就算烏雞國的青毛獅子是真的,在真的照妖鏡中也不會現出本相,頂多就是一副道士相。因為,青獅不在「蟠桃大會」邀請之列,換句話說它不在神仙系統中。因此,烏雞國文殊菩薩手上拿的照妖鏡是假的,青毛獅子也是假的。  因此,照妖鏡的功能有兩方面:1、鏡子外面可以照住妖精本相,使其不能動彈;2、鏡子裡面可以識別身份,照出神仙本相。  明白了照妖鏡的實質,關於火眼金睛的理解就簡單多了。其實,火眼金睛的功能和照妖鏡裡面的功能是一樣的。至於為什麼悟空的如意珠煉就的火眼金睛有如此之功能?只能說是作者的系統設置了,不可解釋。所以,西天路上悟空的火眼金睛的功能才那麼不穩定。神仙變化的妖精能識別,但是不一定都認識。比如奎木狼,600年前見過面,時間太長了,沒什麼印象了。奎木狼倒是認識他的,但也印象模糊了。再比如青牛精,悟空一眼就看出來了。但是,野妖精悟空就看不出來了。很多情況下,悟空是靠看殺氣,看凶氣,看黑氣,以及靠常識推斷,連猜帶蒙的。比如白骨精之類的。再比如觀音菩薩,沒了仙籍之後,悟空也是認不出來的。悟空是靠祥雲瑞靄來推斷的。  接著前面的思路繼續分析,既然這個青毛獅子是假的,他知道緊箍咒的秘密,那麼毫無疑問這個青毛獅子和六耳獼猴必然有聯繫。而且,可以斷定這個青毛獅子和六耳獼猴是一個人。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想要緊箍咒徹底失效,除了要知道緊箍咒的秘密之外,還必須具備能夠聽到念咒人的所念咒語的本領。否則,不但有可能錯過害疼的時機,還極有可能被假咒語試探出其身份偽裝。萬一觀音菩薩念得是假咒語,六耳獼猴卻在一邊痛不欲生,豈不是露餡了?因此,這個假獅子就是六耳獼猴。那麼此刻為止,「真假美猴王」案和假青毛獅子的身份識別問題可以併案處理了。只要能夠揭穿假青毛獅子的真實身份,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這個問題權且放過。繼續關注此事態的進一步的發展。  既然照妖鏡不能識別真假悟空,那麼玉帝為什麼又讓李天王拿出這個東西來照驗呢?因為對於六耳獼猴的出現,玉帝也是不知情的,他必須要判斷出這個妖精是否與天庭有關係。這個名為照妖鏡的寶貝其實是照仙鏡。玉帝一看照妖鏡不能分辨真假,斷定此事當與天庭無關,於是立即把他倆趕出靈霄殿外,把問題拋給如來。如來一定比玉帝更著急解決此事。就算這個問題轉了九十六個彎之後,最終又與天庭扯上關係了(肯定不會是直接關係),玉帝也可以一推二五六。這叫「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啊!此處印證了前文的一個推斷:烏雞國井龍王口裡的【奉上敕旨】的【上】並非指玉帝。否則,這件事就跟玉帝扯上關係了,玉帝也就不需要明知故問用照妖鏡照驗什麼真假了。  天庭不能辨其真假,於是真假悟空又到唐僧處折辨。唐僧念緊箍咒亦不能分真假。於是,二者又嚷至幽冥地府處折辨。地府拿出生死簿,奈何查無可查,依然不能區分真假。地藏王菩薩也跑出來湊熱鬧。之前已經分析過,這地藏王菩薩是假的,諦聽也不能區別真假悟空。雖然如此,諦聽還是指明了出路:如來佛祖。一見如來佛祖金面,這個問題就「水落石出」了。因此,我們要搶在如來前面揭穿這個假悟空的真實身份。否則,我們就會掉進如來的陷阱。因為如來說的這個假悟空的本源是六耳獼猴的說法是胡扯的!  前面提到,只要揭穿假青毛獅子的身份,假悟空的真實身份就揭開了。在分析烏雞國的時候,曾經得出結論這個假青毛獅子和八戒是金翅大鵬的羽翼。其實,這個假獅子就是金翅大鵬,也就是說這個假悟空就是金翅大鵬。膽敢站在如來面前耍花招的妖精,根本就數不出來,也只有這個金翅大鵬才有如此之能量了。看看如來收伏大鵬時的情景,就知道金翅大鵬是多麼的囂張了。可問題是六耳獼猴不是在如來面前現出了本相併且被悟空打死了嗎?再看看當時六耳獼猴是如何被伏的吧!  如來為了給諸佛一個合理的說法,編出了一大通理論。其精華就是有關於四猴的理論。【如來道:「第一是靈明石猴,通變化,識天時,知地利,移星換斗。第二是赤尻馬猴,曉陰陽,會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縮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獼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此四猴者,不入十類之種,不達兩間之名。我觀假悟空乃六耳獼猴也。此猴若立一處,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說話,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與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獼猴也。」】這段話,前面已經仔細分析過了,我們再來分析一下。靈明石猴不用說了,就是悟空。這個悟空的來歷,諸佛還真是搞不清楚,也只能聽如來講了。通臂猿猴,花果山有通背猿猴,二者應該是一回事。而這個赤尻馬猴在花果山也出現過。但是,如來對這兩類在出現過的猴子的解釋卻是錯誤的。如來說赤尻馬猴【曉陰陽,會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但是,當年引導悟空四方參禪悟道,以求超脫輪迴的卻是通背猿猴。因此,曉陰陽的並不是赤尻馬猴。如來又說通背猿猴【拿日月,縮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但是,悟空不在花果山的日子裡,群猴被欺,卻毫無還手的餘地。因此,這話也不真實。關於這個六耳獼猴,如來的解釋是【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但是,這一點只是解釋了緊箍咒判別法為什麼會失效。這個假悟空可不止這麼一點能耐。首先,武藝至少不在悟空之下,悟空打不贏他。其次,這個假悟空至少有變化功能。這不是說他和悟空同音同像,而是指在如來收他時,他可是變成了一隻蜜蜂的。【與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獼猴也。】如來的意思是指,假悟空和真悟空是真的長得一模一樣。這一點是用來解釋照妖鏡之所以失敗的原因的。但是,如來的話是有問題的。他做的解釋,都是別人發現了問題的現象,別人看不到問題的他就乾脆不提了。所以,他的話雖然不能說都是假的,但是隱瞞的痕迹很重。赤尻馬猴和通背猿猴的解釋,就是胡說的。六耳獼猴的說法勉強唬住了大眾,但是,妖精一轉眼就變成了一隻蜜蜂,給了他一記響亮的耳光。如果之前妖精與悟空賭鬥變化過,他肯定又要編出一套變化理論來。【此猴若立一處,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說話,亦能知之】。如果這是真的,如來的驚天陰謀豈不是早就完全曝光了?破解緊箍咒的秘密,也不用八戒那麼費心勞神了。千里眼和順風耳還要互相合作呢!人都不知道在哪?你怎麼聽?你聽誰?向哪個方位聽?  那麼如來是如何識別真假悟空的呢?又為什麼不當面道破呢?  其實,至少有三條途徑可以識別真假悟空。第一,悟空頭上的三根救命毫毛是觀音菩薩給的,別人根本不知道這回事。而且這是觀音的東西,她自己必然識得真假。第二,悟空的金箍棒是老君親造的大禹神兵,老君必然識得真假。另外,這個金箍棒是經如來加工過的,他比悟空了解這個金箍棒,也必然認得真假。第三,悟空的一身戎裝是四海龍王給的。四海龍王也應該識得真假。另外,悟空頭上的緊箍兒是如來的寶貝,也可以用來辨明真偽。不過,此法已經失效了。因為大家頭上帶的都是假的緊箍兒。但是,悟空身上有真的緊箍兒在,萬不得已可以一試真假。在這裡會有人認為,這些東西都可以通過變化之法來偽造,完全可以做到真假難辨。其實不然。在豹頭山悟空三兄弟計劃奪回自家兵器時,八戒曾言:【「哥哥,我未曾看見那刁鑽古怪,怎生變得他模樣?」】可見,欲變之,必知之。這個與我們通常理解的拷貝複製不是一回事。把這個思路往前推一步,想要和原物一模一樣,就必須對原物有十足的了解。舉個例子來說,如果刁鑽古怪的腳底有顆黑痣,八戒卻不知道這事,那麼變化偽裝就不可能到位。因此,變化之法並非十全十美,是經不起時間的琢磨的。  但是,觀音卻沒能辨明真假。這是為什麼呢?觀音應該是一時著急,忘記三根救命毫毛這回事了。主要還是因為震驚:緊箍咒的機密泄露出去了!後來觀音想起來了,特地從南海跑到靈山來向佛祖報告此事。但是,這時佛祖似乎已然成竹在胸了,觀音遂不便搭話。  其實,通觀如來辨別真假悟空的整個過程,我們就會發現如來根本就沒有辨別出真假悟空。如來先是編造了一通似模似樣的理論,然後指出這個假悟空的本相是四猴之一的六耳獼猴。問題的關鍵就出在這個「六耳」上面。這個「六耳」是什麼意思呢?有人認為這個是如來和真悟空之間在對暗語。因為,在靈台山如來夤夜開啟悟空心智就是在更無六耳的情況之下進行的。第二回《悟徹菩提真妙理 斷魔歸本合元神》中,【悟空道:「此間更無六耳,止只弟子一人,望師父大舍慈悲,傳與我長生之道罷,永不忘恩!」】這是原著全書中第一次提到「六耳」一詞,也是除六耳獼猴本節之外惟一一次提到「六耳」一詞的地方。對暗語的可能性極大。但是,從當時現場的實際情況來看,如來並沒有和真悟空對暗語。為什麼這麼說?如果如來和真悟空對暗語是真的,那麼當時根據如來「六耳」一詞做出反映的就應該是真悟空。但是,情況恰恰相反,第一個做出反映的竟然是假悟空。【那獼猴聞得如來說出他的本象,膽戰心驚,急縱身,跳起來就走。】可見,對暗語之說不能成立。  為什麼說如來沒有辨明真假悟空?又為什麼假悟空突然之間就要走呢?到六耳獼猴縱身逃跑為止,如來並沒有說明哪個悟空是真,哪個悟空是假。只是說出了妖精的所謂「本相」。其實,如來是知道這個妖精來歷背景的,並且他和此妖相熟已久。如來要是連對手都搞不清楚,那還做什麼治世之尊啊!如來之所以造出這個六耳獼猴之說,原因就在於「六耳」一詞的來歷。「六耳」一詞最早出自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六耳不同謀。且去,來日來」。此話的原意是指三個人都知道的秘密是守不住的。後來又有了「法不傳六耳」的說法。一個人有兩隻耳,所以六耳其實就是指三個人。當初,悟空引用這個典故,就是用的典故本身的含意,希望在沒有旁人的情況下祖師能夠傳他法術。但是,如來在這裡引用這個典故卻有弦外之音:我與悟空之間的事情,你最好不要來摻和,知道不該知道的秘密並不是什麼好事,你想做那個不該存在的第三人(六耳)嗎?我看你是有點想呢!所以,如來這六耳獼猴的論頭是十足的威脅。妖精一聽這話,當然就要跑了。因此,這裡講暗語的實際是如來和假悟空,外人根本就聽不出名堂來。如來根本就沒有必要辨別真假悟空!  這個所謂的六耳獼猴並沒有死!其實,諸位菩薩羅漢都沒看走眼,那個妖精的確逃走了。如來使得那個缽盂什麼也沒罩住。那個六耳獼猴是如來自己硬造出來的。反正諸位菩薩羅漢也不可能見過這個我如來編造出來的六耳獼猴。如來為什麼要當場硬造一個假的妖精出來呢?因為,這個妖精也就是金翅大鵬不簡單,他的確有實力逃走。這個確實有一點超出如來的估計。【如來見他走時,即令大眾下手】。可見,如來的本意是要拿住這個妖精的。如來放走這個妖精並為他遮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當時的情況下燃燈古佛和彌勒佛居然不在場。如來就是攔住他,也沒有十足的把握,把他消滅掉還不讓現出本相。因為一旦現出本相,如來編造的六耳獼猴的說法就不攻自破了。如來這回真是作繭自縛了!當然,如來也不能說他逃走了。那樣,如來純粹就變成空口說白話了,一點蛛絲馬跡也不讓諸佛見識啊!有了這一次的教訓,在獅駝國的時候,如來才會那麼興師動眾。為了降伏這個金翅大鵬漫天諸佛都出動了!但是,那一次觀音竟然不在場!  至此,這一樁驚天動地鬼神愁的「真假美猴王」案算是落下了帷幕。如來以鐵血之腕力壓大鵬,使其知難而退。但是,此一時之退,非長久之計!果然,獅駝嶺金翅大鵬捲土重來。  假悟空的問題已然解決,但是真悟空的問題尚未了結。不要忘了,這一節金翅大鵬之所以有機可乘就是因為真悟空的二心。悟空的二心,如來看得明白。當悟空拒絕繼續保唐僧取經的時候,如來說道:【「你休亂想,切莫放刁。我教觀音送你去,不怕他不收。好生保護他去,那時功成歸極樂,汝亦坐蓮台。」】此時,悟空才算是平靜了下來。如來並不是一個輕易受人威脅的人,之所以這麼輕易就答應了悟空的要求,原因還在於讓悟空成佛本就在如來的計劃之中。否則,如來不會調用得意門生地藏王菩薩來完成這一艱巨使命。  但是,《西遊記》乃經典名著,這一節是GaoChao中的GaoChao,問題並非如此簡單而已。金翅大鵬鳥為什麼要跑出來假冒孫悟空?難道他真是打算冒充悟空,並另選一支取經隊伍徑上靈山取經嗎?大鵬又不缺經書,他取經幹嘛?真的是想傳經到東土嗎?這是他在花果山前對沙僧說的獨自上靈山取經的緣由。原文中是這麼說的:【行者聞言,呵呵冷笑道:「賢弟,此論甚不合我意。我打唐僧,搶行李,不因我不上西方,亦不因我愛居此地。我今熟讀了牒文,我自己上西方拜佛求經,送上東土,我獨成功,教那南贍部洲人立我為祖,萬代傳名也。」】誰也沒有說過傳經到東土就可以被立為祖了。這裡是有問題的。權且放過。如果說金翅大鵬真想取而代之的話,就應該秘密的把真的取經隊伍幹掉,然後在偽裝成取經隊伍上靈山。或者,另立一支偽取經隊伍,搶在真的取經隊伍之前到達靈山騙取真經。不過,前面說過取經是一場政治談判,經書本身沒有任何意義。大鵬這麼說證明他還沒搞清楚取經的真實含義。況且,就算是要騙取真經大鵬也不應該出現在花果山呀!他應該帶著隊伍往西走才對啊!可是,大鵬是不是傻了?在水簾洞前,拿著個通關文牒顛倒來回的念,而且還把偽取經隊伍拖出來向沙僧一一展示。他這麼做不是在故意暴露自己嗎?不錯!他就是在故意暴露他自己。他來花果山的目的就是等候取經隊伍中的成員來發現他自己。果然,沙僧前來討要行李受挫,轉向南海觀音處就暴露了問題。  其實,我們都中計了,包括如來、觀音在內的所有人都中計了。什麼計?此計,從攻擊點上看是「聲東擊西」之計,從攻擊路經來看是「暗渡陳倉」之計。這一節真正要換掉的不是悟空,而是沙僧,此為「聲東擊西」之計;明換悟空,暗換沙僧,此為「暗渡陳倉」之計。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真假悟空上面,誰也沒想到沙僧會出問題。  為什麼說沙僧被換掉了?  悟空被趕走之後,八戒去替師父化齋。可是,八戒久去未歸,沙僧就撇了師父駕雲來尋八戒。其實,沙僧此一去就失蹤了。下落不明,生死未卜。自此之後出現的沙僧其實是假的。何以見得?沙僧找到八戒之後的第一句話就暴露了他的身份。原文是這樣的:【正走間,聽得有人叫「八戒」。八戒抬頭看時,卻是沙僧站在山崖上喊道:「這裡來!這裡來!」】這一聲「八戒」真似晴天霹靂。在此之前,沙僧一直叫八戒為二哥,或者是二師兄。在此節之後,沙僧叫八戒還是二哥,或者是二師兄。為什麼沙僧在此卻要叫二師兄為八戒呢?因為,假沙僧的角色還沒轉換過來,口吻自然不對。緊接著,沙僧又叫了二師兄一次八戒。原文是這樣的:【沙僧實不忍舍,將唐僧扳轉身體,以臉溫臉,哭一聲:「苦命的師父!」只見那長老口鼻中吐出熱氣,胸前溫暖,連叫:「八戒,你來!師父未傷命哩!」】那麼,沙僧是什麼時候改口的呢?就在真假悟空在唐僧面前折辨的時候。當時,真假悟空齊齊叫了八戒一聲「兄弟」。正是這一聲「兄弟」提醒了沙僧,沙僧立馬就改口了。【沙僧道:「施主休講,師父可坐在這裡,等我和二哥去,一家扯一個來到你面前,你就念念那話兒,看那個害疼的就是真的,不疼的就是假的。」】自此,假沙僧改稱八戒為二哥了。  實際上,從沙僧尋八戒回到唐僧身邊的時候,沙僧的整個人都變了,不僅僅是此一處稱呼變化。他兄弟二人發現唐僧倒地後,八戒以為唐僧被劫匪所殺。而當時的沙僧卻異常鎮定。【沙僧道:「且去把馬拴住!」只叫:「怎麼好!怎麼好!這誠所謂半途而廢,中道而止也!」叫一聲:「師父!」滿眼拋珠,傷心痛哭。】沙僧的第一反映是拴白馬,而不是看唐僧。唐僧沒有死,沙僧是早就知道的。他在這裡哭唐僧只是一齣戲而已。緊接著,一向沉默寡言,不出手不獻計的沙僧居然做起了取經隊伍臨時指揮員。八戒本來打算安排沙僧照顧師父,自己去花果山找悟空的。但是,硬生生的讓沙僧給頂回去了。從此以後,沙僧的性情大變了。再也不是一個「只顧埋頭走路,從不抬頭看天」的悶和尚了。凡事都會湊個「熱鬧」,讓悟空「帶挈帶挈」了。  實際上,沙僧和假悟空在花果山演的那齣戲是有破綻的。沙僧剛到花果山的時候,假悟空不認識沙僧,並把沙僧抓了起來。當時,沙僧以為是悟空翻臉不認人。如果那個是真的悟空,那麼這話是說得過去的。但是,前面已經說過那個悟空是假的。所以,翻臉一說不能成立。況且,書中說得明白:【那行者聞言,急抬頭,不認得是沙僧,叫:「拿來!拿來!」】可見,假悟空真的不認識沙僧。但是,蹊蹺的事情發生了。假悟空從水簾洞里拉出了一支偽取經隊伍,其中就有沙僧。試問,如果這假悟空不認識沙僧,這個偽取經隊伍中的假沙僧是哪裡來的?所以,假悟空不認識沙僧是裝的。他倆在水簾洞前演的這齣戲是前後矛盾的。後來,沙僧解釋為什麼沒有取回包袱時說道他不知道有水簾洞的存在。但是,這個也是假話。偽取經隊伍就是從水簾洞中拉出來的。沙僧怎麼會不知道水簾洞的存在?【果跑進去,牽出一匹白馬,請出一個唐三藏,跟著一個八戒,挑著行李;一個沙僧,拿著錫杖。】這裡的【進去】,如果不是進的水簾洞的話,還有其他的洞府嗎?如果有,書中應該會有說明。之所以這麼省略,就是因為這個是大家都知道的水簾洞。  另外,八戒取包袱回來說的話也是假的。他根本就沒去花果山,包袱是他的領導大鵬交給他的。他說打死了假唐僧、假八戒是假的。因為,花果山不止有假唐僧和假八戒,假沙僧打死偽沙僧離開之後,偽取經隊伍又找了一個妖猴變了一個偽沙僧。但是,這事八戒和假沙僧都不知道。八戒之所以編出打死了假唐僧和假八戒的謊話,是因為他既要證明自己去了花果山,又要和假沙僧的話統一口徑。但是,八戒和假沙僧應該是不通氣的,八戒之所以要和他統一口徑就是擔心沙僧會揭穿他。但是,要注意這裡八戒取回來包袱是有問題的。通關文牒變掉了。此事干係重大。暫且不提。  這一節發生的事情可以說是驚天動地,而且巧計連環。假沙僧被成功植入取經隊伍。由於假沙僧在取經路上一直沒有出手,所以這個假沙僧直到最後取經結束也沒能被發現。所以,《西遊記》註定是一部沒有結局的小說。沙僧進入取經隊伍的目的就是為了打探取經的真實意圖,並籍此潛伏在靈山以做長期鬥爭。取經結束,只是另一輪爭鬥的開始。爭鬥無處不在,矛盾無始無終。至於沙僧的真實身份,書中沒有交待。只在第八十一回《鎮海寺心猿知怪 黑松林三眾尋師》中略略提了一下,算是一個提醒。【那獃子慌得走也沒路,沙僧卻是個靈山大將,見得事多,就軟款溫柔,近前跪下道:「……」】可見沙僧原本就在靈山之上。之所以卧底在取經隊伍中重上靈山,原因之一當然是為了要搞清楚取經的真實意圖。另外一個原因可能是他的原有身份暴露了。當然,這一點只是猜測而已。  現在回過頭來,再看看真假悟空在如來面前折辨時的情景吧!為什麼如來一說出恐嚇的話,大鵬就非常知趣的逃跑了?因為,他的任務已經完成了。他的出現就是為了要迷惑如來。如來的狠話其實並不高明,升堂斷案的慣用術語罷了,並沒有拿出什麼確鑿的證據出來。但是,大鵬還是順著台階下了。因為,真的較量還沒開始呢!  由大鵬和沙僧的合作關係可以看出來,他們後面有人。這個人是誰呢?不用著急。要向玉帝好好學習,戒驕戒躁。不管是誰,西天路上緊要處終究是要露面的。  補 路在何方(之觀音禪院)  唐僧自鷹愁澗收了小白龍,又蒙菩薩差落伽山山神土地點化莊園送來鞍轡。自此,悟空隨唐僧一路西行,走了約有兩個月的太平之路。  貞觀十四年春,唐僧師徒兩個來到了荒山凹里的一座觀音禪院。來到殿中,唐僧一看是供奉觀音菩薩的禪院,為了表達對領導的綿綿滔滔之意,立即要求朝拜。【那行者拴了馬,丟了行李,同三藏上殿。三藏展背舒身,鋪胸納地,望金像叩頭。那和尚便去打鼓,行者就去撞鐘。】這時,悟空沒有隨三藏一同志心朝拜,而是撞鐘去了。據講,給菩薩叩頭的時候,一定要選好時機。要選擇在和尚擊磬敲鼓之時叩頭方才靈驗。為什麼呢?因為即使在工作時間領導大部分時間都在打盹。你沒看那些佛爺菩薩的眼睛一般都是眯著的嗎?即使不打盹也是迷迷糊糊的,或者忙於其他私事。若不是和尚擊磬敲鼓,他老人家怎麼知道你在志心朝拜啊?所以,當唐僧匍匐叩頭的時候,和尚很自然的跑過去打鼓,這是對三藏同志認真負責的表現。無疑,這是一個值得花大力氣表揚的好和尚。給他頒一個「人民的好和尚」的榮譽稱號,當不為過。所以,此時悟空沒去給菩薩叩頭,而是跑去撞鐘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問題緊接著就來了。【祝拜已畢,那和尚住了鼓,行者還只管撞鐘不歇,或緊或慢,撞了許久。那道人道:「拜已畢了,還撞鐘怎麼?」行者方丟了鍾杵,笑道:「你那裡曉得!我這是『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鍾』的。」】朝拜已畢,悟空為什麼還要撞鐘呢?而且還撞了許久。難道真是這個猴頭頑皮嗎?【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鍾】,這顯然不是真正的解釋,而且也解釋不通。想要弄清楚悟空不停撞鐘的目的,只需要留意一下這撞鐘達成的實際效果就可以了。【此時卻驚動那寺里大小僧人、上下房長老,聽得鐘聲亂響,一齊擁出道:……】這,其實就是悟空所要達到的目的。他撞鐘就是為了驚動寺中的老老少少,給他們來個緊急集合。那麼悟空為什麼要這麼做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悟空不停的撞鐘,不僅驚動了院中的一概僧眾,還驚動了老院主。這個二百七十歲的老不法金池長老,平生就愛收奇獵珍,尤好袈裟。當他拿出一套精美的茶具在唐僧和悟空面前顯擺的時候,悟空就提議讓唐僧亮出那佛寶錦鑭袈裟。這個金池長老根本不知道這悟空就是個闖禍的都頭,在他面前顯擺其實是自找沒趣。他讓僧眾們拿出自己一輩子珍藏的幾百件袈裟給悟空開眼界。這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這時候,悟空開始闖禍了。他不顧唐僧的再三勸住,硬是要拿出錦鑭袈裟與金池長老賭鬥珍奇。【三藏把行者扯住,悄悄的道:「徒弟,莫要與人鬥富。你我是單身在外,只恐有錯。」行者道:「看看袈裟,有何差錯?」三藏道:「你不曾理會得。古人有云:『珍奇玩好之物,不可使見貪婪奸偽之人。』倘若一經入目,必動其心;既動其心,必生其計。汝是個畏禍的,索之而必應其求,可也;不然,則殞身滅命,皆起於此,事不小矣。」行者道:「放心!放心!都在老孫身上!」你看他不由分說,急急的走了去,把個包袱解開,早有霞光迸迸;尚有兩層油紙裹定,去了紙,取出袈裟,抖開時,紅光滿室,彩氣盈庭。】唐僧關於與人鬥富的一番言論可謂是老江湖的歷練之語,但是悟空全不理會,而是一味的恃強蠻幹。悟空為什麼會這麼固執呢?其實,這是悟空在剛進觀音禪院的時候就計劃好了的。他是故意將這麼多人聚集在一起,然後再拿出袈裟來炫耀的。即使沒有喜歡廣覽奇珍的這個老院主的出現,悟空也會拿出這錦鑭袈裟來向諸位僧眾「炫耀」的。他不停的撞鐘的目的就在於此。悟空為什麼要向這些僧眾炫耀珍奇呢?因為悟空心裡裝著不可告人的秘密。  錦鑭袈裟一出現,【眾僧見了,無一個不心歡口贊】。【那老和尚見了這般寶貝,果然動了奸心】。動了什麼奸心?原來老不法必欲取錦鑭袈裟而後快。這個時候,廣智廣謀兩個心腹來給老領導出謀劃策了。這兩個跳樑小丑給老院主出了個殺人越貨、焚屍滅跡的妙計。可惜,妙計用錯了對象。悟空眼見他們在那裡堆柴架火,卻既不聲張也不阻止,而是暗地裡跑去向廣目天王借辟火罩。他借辟火罩幹什麼呢?保住唐僧的性命。為什麼不直接叫醒唐僧逃命,或者前去阻止僧眾放火呢?因為悟空需要這場大火。如果悟空叫醒唐僧,唐僧勢必要悟空前去阻止僧眾放火,或者讓悟空前去救火,那麼火就燒不起來了。悟空為什麼需要這場大火呢?因為悟空要報仇,報觀音菩薩賞賜緊箍兒咒的大仇。燒掉你觀音菩薩的留雲下院,方泄悟空我心頭之恨。  讓我們回過頭來整理一下思緒。事情的經過必然是這樣的:悟空一看到眼前的這座寺院竟是觀音禪院,於是計上心來。趁師傅叩拜之時,撞鐘驚動寺中老少。然後找機會當眾展示佛寶錦鑭袈裟,並以此袈裟作誘餌,誘使奸人犯科。因為悟空擔心在少數僧人前下餌恐怕未必能遇到真正膽大妄為的人,所以他儘可能多的聚集僧眾前來同瞻佛寶。俗話說的好,「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不怕沒有人上鉤。只要觀音禪院的僧眾有不法行為,悟空就立即衝上去煽風點火,乘機毀掉觀音禪院以泄他心中之恨。  事實果然如此。悟空看見僧眾們在做點火準備的時候,他的反應竟然是暗暗偷笑。【行者暗笑道:「果依我師父之言!他要害我們性命,謀我的袈裟,故起這等毒心。我待要拿棍打他啊,可憐又不禁打,一頓棍都打死了,師父又怪我行兇。——罷,罷,罷!與他個 『順手牽羊,將計就計』,教他住不成罷!」】悟空笑什麼呢?笑的是【果依我師父之言!】看來,對於與人鬥富會有什麼樣的後果,悟空與唐僧是一樣的心知肚明。【與他個 『順手牽羊,將計就計』,教他住不成罷!】這句話直接暴露了悟空的心思。悟空這一切的運作就是為了「將計就計」燒掉這座觀音禪院。【我待要拿棍打他啊,可憐又不禁打,一頓棍都打死了,師父又怪我行兇。】這說明,悟空報仇的對象不是觀音禪院的一概僧眾。  當觀音禪院燒起熊熊烈火的時候,悟空就坐在屋頂上扇風。火借風勢,一發不可收拾。悟空看著自己播下的火種正在茁壯成長,內心無比歡暢。這正是,螃蟹一激動,就要掉爪子。悟空得意忘形,沒想到有熊趁火打劫。想起了那句標語:熊出沒,請注意!  想來此熊也是良善之輩呀!看人家前來觀音禪院的動機多單純!我,就是來救火的。但見黑熊精捋起袖子,左手叉腰,右手一揮,「同志們,取水來」。正在這時,一眼望見後房頂上坐著個小青年,不但不救火,還在那裡放風。真是太過分了!「是可忍,孰不可忍」?黑熊精拽步撞將進去,叉腰舉手正欲批評發作。忽見霞光彩氣,台案放著一件佛寶錦鑭袈裟。於是乎,伸伸手彎彎腰,黑熊精見四下無人,屁也未放一個,抓起袈裟,調頭就走。  悟空弄巧成拙,玩出火來了,把錦鑭袈裟給弄丟了。要在平常,丟了也就丟了。唐僧也不能把他拉長了搓圓了。可惜啊!唐僧剛剛學會緊箍咒。要是悟空找不回來錦鑭袈裟,唐僧許願說要來回顛倒念上二十遍以鞏固記憶。悟空恨苦不提。為了要找回袈裟,悟空嚴加盤查,挖地三尺,也沒理出個頭緒。  想了半晌,悟空才想到有妖精盜寶這麼回事。原來離此觀音禪院三十里有一座黑風山,這個盜寶的黑熊精就是傳說中的黑山老妖。悟空料定是黑山老妖搞的怪。於是,悟空只身前往黑風山打探妖情。就在芳草坡前,悟空窺見三個妖精席地而坐,正在商議召開「佛衣會」為黑熊精賀壽。悟空不由分說,舉幫就打。當場打死白衣秀士一名,原是白花蛇怪所化。黑熊精和道人手腳利索,趁機悟空打死白花蛇怪的功夫就逃跑了。悟空緊追慢趕,一直追到黑風山黑風洞。在黑風洞前,悟空與黑熊精一番唇舌較量,沒見高低。接著又是一番武藝賭鬥,也未有分曉。沒想到,這個山野黑熊精譜卻大得驚人。他主動與悟空停戰,原因竟是為了按時用膳。黑熊精自顧自的罷戰關門,悟空不答應也沒辦法。【那怪虛幌一槍,撤身入洞,關了石門,收回小怪,旦安排筵宴,書寫請帖,邀請各山魔王慶會不題。】看來,這個黑熊精根本就沒把孫悟空放在眼裡。按理說,這不可能啊。明明知道悟空是大鬧天宮的弼馬溫,還這麼閑庭信步,更不煩惱?  悟空回來休整片時,素齋過後依舊前往黑風山索戰。半路上,悟空遇見了前來觀音禪院給金池長老送信的小妖。悟空殺妖奪信,方知這信是黑熊精邀請金池長老前往黑風洞慶賞「佛衣會」的。因此,問題來了。這個佛衣就是黑熊精從觀音禪院到來的錦鑭袈裟。俗話說的好,「偷來的鑼鼓敲不得」。現在倒好!不僅要把這偷來的錦鑭袈裟拿出來大肆慶祝,並且還邀請這名義上的「失主」前來觀賞。這怎麼說也說不通呀!那麼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其實,這封信並不是送給金池長老的,而是送給悟空的。黑熊精知道這錦鑭袈裟是悟空在觀音禪院丟掉的。他送信給觀音禪院的主持金池長老言並及錦鑭袈裟之事,其實是從側面讓金池長老給悟空帶信,讓悟空來黑風山。只可惜,黑熊精不知道此時的金池長老已然在投胎的路上了。問題是,一開始提出罷戰的就是黑熊精自己,那麼是什麼原因讓他又主動邀請悟空前來黑風洞呢?這黑風洞中必有玄機。  悟空打死送信小妖,化作金池長老模樣,前來黑風洞中查勘。【那怪大驚道:「剛才差了小的去下簡帖請他,這時候還未到那裡哩,如何他就來得這等迅速?想是小的不曾撞著他,斷是孫行者呼他來討袈裟的。管事的,可把佛衣藏了,莫教他看見。」】黑熊精既柬請金池長老來清賞佛衣,而金池長老到來之後,卻又將佛衣藏起,莫讓金池得見此寶。這不是「放了屁卻使手掩」嗎?黑熊精的腦子是不是壞掉了?這正說明了真正的收信人其實是悟空。  悟空到了黑風洞中,沒有應對幾句,身份就暴露了。黑風洞中的情景並沒有什麼異常,只是裝修規格過高,超標了,跟這個山野村夫的身份有點不相符。悟空的身份被識破,隨即和黑熊精刀槍相向。一番賭鬥,還沒有分出勝負,黑熊精又鳴金收兵了。這回的理由和上次一樣不著調,竟然是因為天黑了。【那怪道:「姓孫的,你且住了手。今日天晚,不好相持。你去,你去!待明早來,與你定個死活。」】注意這裡黑熊精說的話。他不僅是鳴金收兵,而且還和悟空約定了明日再戰。這又一次印證了之前的送信其實就是引悟空前來索戰。可問題是,黑熊精這麼來來回回的折騰到底是為什麼呢?引悟空來,又主動罷戰逼悟空走。黑熊精的舉止豈不是前後矛盾嗎?有一個案例,可能對理解這一矛盾有點幫助。金鏞大俠的《笑傲江湖》中有一段這樣的情節:令狐沖在華山後山的思過崖與淫賊千里獨行田伯光比武時,令狐沖幾次出入思過崖的石洞,每次出入功力就會大增一次。經過幾次反覆,終於反敗為勝,制服了田伯光。這件事告訴我們,令狐沖之所以要反反覆復的出入思過崖的山洞,就是因為洞中是有玄機的。同樣,黑熊精之所以每次引悟空來戰,悟空來了之後一經交手他卻又罷戰回洞,正是因為這黑風洞中有玄機。  但是,之前悟空已經進去勘察過了,黑風洞中並無異常。其實,這黑風洞中的破綻就在那個點破悟空身份的小妖身上。【正講處,只見有一個巡山的小妖,來報道:「大王!禍事了!下請書的小校,被孫行者打死在大路旁邊,他綽著經兒,變化做金池長老,來騙佛衣也!」】悟空打死小妖並趁機變化金池長老前來騙取佛衣這件事,這個小妖是如何得知的?難道他看見悟空行兇了?理論上有可能。但是,這個小妖報信時,金池長老就在面前,他為什麼不直接指出這個金池長老是假的,而是面對大王說出這一番極為精簡而又到位話呢?【被孫行者打死在大路旁邊】中的這個稱呼【孫行者】,而沒有直指眼前的孫悟空,這說明小妖根本沒有注意到面前的這個假金池長老孫行者。否則,他應該直指孫行者說出這番話。從小妖說話的語氣上看,他只知道悟空變化了金池長老來騙袈裟了,但是並不知道眼前的這個金池長老是真是假。事情必然是這樣的:這個小妖前來報信是受人指使的,他跑進來沒頭沒臉的說出的這番話是別人教的。小妖只是在背書,既緊張又害怕,所以話語情境才不對。這番話雖然簡單,但是這件事的前因後果全部說的清清楚楚,沒有一點疑問,可謂精當!稍加留意就不難看出這話是事前準備好了的。那麼究竟是誰在暗中操縱這一切呢?正是因為這個人的存在,黑熊精才幾次三番的罷戰回洞來請示下一步的動作。其實,並非是黑熊精故意要來來回回的耍悟空,而是因為悟空的每一次出現都有點令黑熊精措手不及。所以,倉促上陣的黑熊精還沒明白下一步的指示就與悟空交手了。因此,黑熊精不得已才會這麼來回折騰的。  想要撥開雲霧見青天找出這幕後主使之人,就必須排除干擾找出這件事的最終受益者。黑風山一劫,真正的最終受益者只有一個人,那就是觀音菩薩。因此,這個躲在黑熊精背後的人就是觀音菩薩。觀音菩薩欺騙唐僧,借他之手給悟空帶上了緊箍兒。難道這件事就這麼了了?觀音菩薩就甩甩手撣撣灰安心回南海落伽山了?不可能。觀音菩薩一定會關注悟空的反應。【菩薩道:「這猴子說話,這等無狀!既是熊精偷了你的袈裟,你怎來問我取討?都是你這個孽猴大膽,將寶貝賣弄,拿與小人看見,你卻又行兇,喚風發火,燒了我的留雲下院,反來我處放刁!」】前面說過,從來不相信誰有什麼知過去未來之事的能力。這就是關於菩薩一直在關注悟空的明證。果不其然,悟空藉機燒毀了觀音禪院。觀音也趁此機會,教訓一下悟空,力圖真正從心志上收服孫悟空。於是,她騙黑熊精前往救火的真實意圖是讓黑熊精趁亂盜取錦鑭袈裟。但是,她又擔心唐僧和悟空師徒不在意這個錦鑭袈裟。如果師徒兩個原地轉幾圈,找不到就放棄了,那麼觀音菩薩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所以,他就讓黑熊精去請金池長老過來清賞佛衣。但是,事情出了意外,金池長老真的來了,黑熊精倒是真的有點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小妖點破了悟空的身份之後,黑熊精更是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沒奈何,先趕悟空出去再說。  這個神通廣大的黑熊精就在觀音禪院附近,而且還與金池長老經常往來,時常出入禪院,不可能不引起觀音的關注。黑熊精之所以那麼聽觀音的話,八成是被觀音給騙了。觀音一定跟他說,如果辦事得力,這錦鑭袈裟就送給他黑熊精了。所以,黑熊精才那麼激動,要開什麼「佛衣雅會」以示慶祝。而且,還那麼有把握,明知道齊天大聖來找茬兒,卻全不在意。自說自話的要開什麼佛衣party。籌備宴會,書寄請柬,風風火火,搞得有鼻子有臉的。黑熊精剛到禪院救火的那會,【他大拽步,撞將進去,正呼喚叫取水來,只見那後房無火,房脊上有一人放風。他卻情知如此,急入裡面看時,見那方丈中間有些霞光彩氣,台案上有一個青氈包袱。】這【情知如此】正是說明了,黑熊精前來印證了菩薩有關悟空縱火的預言。否則,這【如此】作何解?黑熊精走進方丈,又看到佛寶袈裟,對菩薩的話更是深信不疑了,如果說一開始來救火的時候他對菩薩的話還是將信將疑。  收服黑熊精在悟空的安排下,觀音菩薩根本沒有出手。悟空鑽進了黑熊精的肚子,觀音現出本相,這個時候黑熊精知道自己上當了。但是沒有辦法,鐵血菩薩在此,黑熊精「好漢不吃眼前虧」,交出了袈裟。【行者早已從鼻孔中出去。菩薩又怕那妖無禮,卻把一個箍兒,丟在那妖頭上。】這個時候,菩薩又使了一陰招,出其不意的就給黑熊精帶上了金箍。【如來又取出三個箍兒,遞與菩薩道:「……假若路上撞見神通廣大的妖魔,你須是勸他學好,跟那取經人做個徒弟。他若不伏使喚,可將此箍兒與他戴在頭上,自然見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語念一念,眼脹頭痛,腦門皆裂,管教他入我門來。」】可見,這金箍是給唐僧收徒弟使用的。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三個金箍的去向分別是黑熊精、孫悟空和紅孩兒三處。只有悟空的緊箍兒是依照如來法旨的,其他的用途都不對。紅孩兒的暫且不談。為什麼要給黑熊精帶上金箍呢?因為,觀音不能讓黑熊精在悟空面前說出實話來,同時又不能當著悟空的面把他給殺了,情況緊急也只能使用金箍了。剛剛在悟空打死凌虛子時,觀音還在口口聲聲的教導悟空要心存善念呢。可憐,黑熊精正要起身報仇,卻不知道自己已經被菩薩暗暗套牢了。否則,拼了老命也要喊聲冤枉呀!  觀音收服了黑熊精,平息了這場風波。悟空表面上對觀音菩薩畢恭畢敬了,但是悟空可不是那麼容易就被收服的。想要真正收服悟空,菩薩還得繼續努力。菩薩加油!
推薦閱讀:

脫翁遊記(21):游江南─蘇州美女多,園林更多│脫苦海
《西遊記》中的觀音竟是毛澤東舞伴(1/13)
你真的看懂《西遊記》了嗎?
居庸關長城遊記
美女媽媽攜女游日本,在迪士尼看一場幸福的煙花

TAG:西遊記 | 西遊 | 遊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