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屑病中西醫結合治療》——4

《銀屑病中西醫結合治療》——4

2008-10-13 00:22:52|分類: 銀屑病文摘 |標籤: |字型大小大中小訂閱

第七章 銀屑病的中醫辨病論治

一、治以清熱解毒、涼血活血為主

1.孫瑞珍等(上海解放軍第41l醫院)報道用「抗銀沖劑」。

大青葉、板藍根、白花蛇舌草、苦參、紫草、草河車、丹參、黃芩、生甘草等。將上藥提製成顆粒劑,每袋36g(相當於生葯115g)。服用方法:每次18g(半袋),每日2次,沖服,兒童減半。

採用抗銀沖劑治療尋常型銀屑病104例,其中有家族史者12例。部分患者外用10%尿素霜塗於手及上肢暴露部位皮損。1~3個月後評定療效。結果:基本痊癒39例、顯效14例、有效43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92%。其中有6例出現不良反應,其中5例為消化道癥狀、l例頭痛,1周後消失。停葯後未見反跳,複發時再用該葯仍有效。

2.賈中華等(壽光市皮防站)報道 對尋常型銀屑病用中藥沖劑治療。

生地黃30g,丹參30g,生槐米15g,板藍根15g,土茯苓15g,雷公藤15g,紫草10g,赤芍10g,丹皮10g,雞血藤10g,烏梢蛇10g。水煎濃縮製成沖劑,每包15g,成人每次2包,每日2次。

用上方治療尋常型銀屑病349例,結果,痊癒75例、基本痊癒181例、顯效35例、有效44例、無效14例,總有效率達96%。

3.崔栓效報道採用中藥內服外洗治療尋常型銀屑病。

內服藥物:生地黃30g,白茅根:30g,土茯苓30g,板藍根30g,丹參30g,金銀花15g,白花蛇舌草15g,土貝母15g,皂刺15g,青黛10g,甘草10g。

外用洗葯:芒硝60g,生大黃30g,土槿皮30g,透骨草30g,白礬30g。

治療尋常型銀屑病146例。結果,痊癒35例、顯效76例、好轉28例、無效17例,總有效率88%。

4.陳蘇(江蘇徐州市中醫院)報道採用中藥湯劑治療尋常型銀屑病。

生地黃30g,生槐花30g,白鮮皮30g,白花蛇舌草.30g,金銀花20g,土茯苓15g,丹參15g,菝葜15g,丹皮12g,赤芍10g,梔子10g,黃芩10g,連翹10g。

加減:血熱風燥型加水牛角(沖服)15g,紫草12g。血虛風燥型去赤芍,減少生地黃用量,加熟地黃、當歸、白芍各12g。瘀滯肌膚型加雞血藤、桃仁各12g,紅花9g。

治療尋常型銀屑病132例,結果,痊癒71例、好轉48例、無效13例,總有效率90.2%。

5.時水治報道採用土槐六根湯與扶正盪邪合劑同用治療尋常型銀屑病。

內服土槐六根湯:土茯苓、生槐花、紫草根、板藍根、生地黃根、白茅根、北豆根、苦參根、赤芍、丹參。水煎服,每日1劑,同時服扶正盪邪合劑100ml。

外用5%~10%京紅粉軟膏或薄膚膏,主要成分為:黃柏、苦參、旱蓮草等。30天為1療程。

治療銀屑病118例,其中尋常型95例、關節型14例、掌跖膿皰型19例、泛發膿皰型1例。用藥3個療程治後評定結果,痊癒76例、好轉33例、未愈9例,總有效率92%。

6.楊志波等(湖南中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皮膚科)報道「竹黃顆粒劑」。

淡竹葉、黃芩、党參、梔子、生石膏、麥冬、黃柏、黃連、漏蘆、水牛角、山藥。每次10mg,每日3次,1個月為1個療程。

治療銀屑病30例,其中尋常型25、膿皰型5例,檢測治療前後血清白介素6、腫瘤壞死因子α的水平顯示,治療前銀屑病患者血清中自介素6、腫瘤壞死因子a的水平明顯高於正常對照組,治療2個療程後均接近正常水平。總有效率為92.5%。

7.上海市銀屑病防治研究協作組報道「銀屑病一號方」。

乳香15g,沒藥15g,紅花15g,制大黃15g,莪術15g,秦艽15g,地鱉蟲15g,石菖蒲15g,甲片54g,雄黃4.5g,桃仁霜7.5g。將上藥製成丸藥,口服,每日3次,每次6~12g。

臨床觀察結果:治療銀屑病113例,基本痊癒33例、顯效28例、有效29例、無效23例,總有效率為79.7%。遠期療效:停葯2~3個月後,部分病例有所複發。副作用:發生白細胞下降10例,發生谷丙轉氨酶升高6例,尿中出現紅細胞1例,5例尿砷定量超過1mg/L(正常為0.5mg/L~0.87mg/L)。

8.周萌採用單昧葯大黃治療尋常型銀屑病。

對銀屑病患者伴有扁桃體腫大者用大黃15~20g,加適量開水浸泡後,代茶含咽,每日1劑。待急性扁桃體炎控制後,改用大黃30~60g,水煎5~20min後內服,每日1劑,連服20天~25天;同時用大黃100~200g水煎外洗,每日1次。結果:64例,痊癒43例、好轉20例、無效1例。

二、治以麻黃宣肺為主

1.宋同春報道用麻黃湯和合清熱地黃湯治療銀屑病。

麻黃5~15g,桂枝5~15g,地黃30g,槐花20g,紫草20g,苦參20g,當歸15g,水牛角粉(沖服)15g,烏蛇15g,丹皮10g,蟬蛻10g,生甘草10g。隨症加減。待皮屑減退後,麻黃、桂枝可減量。

治療風熱血燥型銀屑病64例,3個月後痊癒41例,好轉13例,未愈10例;對痊癒者中的25例,追訪2年,未見複發。

2.於秀海報道用開鬼門法治療銀屑病。

內服藥物:麻黃12g,赤小豆30g,土茯苓30g,烏梢蛇20g,連翹15g,地龍15g,荊芥10g,防風10g,穿山甲10g,甘草6g。

加減:進行期加生地黃30g,野菊花30g,生槐花15g,赤芍12g;靜止期加雞血藤30g,丹參30g。瘙癢嚴重者重用苦參60~120g。

外洗藥物:苦參250g,徐長卿250g,黃柏100g,紫草100g,蒼耳子100g,狼毒30g,木鱉子30g。

治療尋常型銀屑病36例,結果36例均在15~20天左右皮疹消退,30天左右皮膚恢復正常。

三、治以黃芪益氣為主

1.薛永久報道採用黃芪桂枝湯與該方去黃芪桂枝對照治療銀屑病。

主方:黃芪50g,桂枝15g,當歸15g,防風15g,連翹15g,甘草6g。

加減:進行期加生地黃30g,金銀花20g,花粉15g;靜止期加丹參25g,赤芍25g,苡仁20g,花粉15g;瘙癢重者,加白鮮皮30g。對照組除不用黃芪、桂枝外,其他組成和加減同治療組。結果:治療組212例。總有效率97%;對照組136例.總有效率80.2%。

2.封建君等報道採用滋陰益氣涼血活血治療尋常型銀屑病。

生地黃80g,黃芪50g,大黃50g,莪術50g,白花蛇舌草50g,赤芍30g,丹皮30g,青黛30g,丹參:30g,苦參10g,羚羊角粉0.6g。

以上各葯研末過120目篩後備用,羚羊角粉另行沖服。每次3~5g,每日3次,連服4周為1療程,可連續服用3個療程。

治療尋常型銀屑病142例,結果痊癒97例、好轉37例、無效8例。

四、治以土茯苓為主

1.萬福源報道採用內服外用中藥治療尋常型銀屑病。

內服藥:土茯苓60~90g,金銀花60~90g。水煎服,每日1劑。

外用藥:馬錢子60g,米醋50¨。ml,浸泡7天後備用。每日外擦患處2次。

治療尋常型銀屑病166例。結果,痊癒102例、顯效51例、無效13例,總有效率92.1%。

2.蔣金花報道採用內服外用中藥治療尋常型銀屑病。

內服藥:土茯苓30g,生地黃15g,當歸10g,黃精15g,金銀花30g,白花蛇舌草30g,雞血藤15g,絲瓜絡15g,白花蛇15g,蜂房15g,三棱10g,蟬衣10g,胡麻仁10g,生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劑。

外用藥:黃柏30g,黃芩30g,苦參30g,荊芥20g,防風20g,木鱉子20g,地膚子20g,當歸15g,川芎15g,紫草15g,白鮮皮15g。水煎外洗,每日2~3次。

治療尋常型銀屑病100例。結果,痊癒48例、好轉41例、無效11例。

3.張風華報道以土茯苓為主葯治療銀屑病。

土茯苓30g,白鮮皮20g,生地黃20g,白花蛇舌草20g,威靈仙12g,丹皮12g,赤芍12g,虎杖12g,蚤休12g,蜂房15g,金銀花15g。

治療尋常型銀屑病108例,總有效率達92.6%。

4.韓首章報道以土茯苓為主葯治療尋常型銀屑病。

土茯苓40g,菝葜40g,金銀花30g,蒲公英各30g,生地黃20g,赤芍20g,玄參20g,丹皮20g,當歸20g,胡麻仁15g,丹參15g,紅花10g。

治療銀屑病160例,總有效率為90.62%。

5.裘凝才報道以土茯苓為主葯治療銀屑病。

基本方:土茯苓25g,補骨脂25g,莪術25g,牛蒡子25g,山楂25g,丹參25g,烏梢蛇15g。

加減:血熱型加白鮮皮25g;血燥型加何首烏25g;頭部及上肢加藁本25g、白芷15g;下肢加獨活25g。

治療銀屑病200例。結果基本痊癒105例、顯效57例、好轉31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96.5%。遠期療效:隨訪5年,複發6例。副作用:少數病例有便溏現象,勿需治療可自愈。

6.王鳳嶺採用單味葯土茯苓治療尋常型銀屑病。

土茯苓60g水煎,口服,每日1劑。連服15劑為1療程。~般服藥2個療程,皮損好轉,3~4個療程皮疹開始消退。

臨床治療尋常型銀屑病50例,痊癒25例、顯效14例、有效7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92%。其中進行期的尋常型銀屑病30例,痊癒21例。遠期療效:對痊癒患者隨訪1年,複發6例(20%),複發者病情較輕,再服藥仍有效。未見毒副作用。

五、治以蟲類葯為主

王愛民報道用蟲類葯治療銀屑病

烏梢蛇、全蠍、蜈蚣、虎杖、雞血藤、土茯苓、紫草、丹參、苦參、黃柏、防風、甘草等,將上藥經水煎、濃縮、乾燥、製成顆粒劑。每次10g,每日3次,1個月為1療程,連用2個療程。

治療銀屑病212例。結果:治癒125例,好轉68例,未愈19例,總有效率9l%。

參考文獻

1.孫瑞珍,葉琳.抗銀沖劑治療尋常型銀屑病104例.中華皮膚科雜 志,1999,32(2):135

2.賈中華,桑智先.銀消靈沖劑治療尋常型銀屑病.山東中醫雜誌,1998,17(3):111

3.崔栓效.消庀方治療尋常性銀屑病146例.中國皮膚性病學雜誌,1998,12(6):376

4.陳蘇.消銀方治療銀屑病.山東中醫雜誌,1998,7(11):499

5.時水治.土槐六根湯配合扶正盪邪合劑治療銀屑病118例.北京中醫,2001,(1):29

6.耿曉蘭,潘樹偉,郭景春.消庀飲治療尋常型銀屑病360例.中醫藥信息,2000,(1):46

7.楊志波,向啞萍,歐陽恆.銀屑病患者口服竹黃顆粒劑前後血清白介素6和腫瘤壞死因子α水平的比較.中華皮膚科雜誌,2000,33(6):423

8.上海市銀屑病防治研究協作組.銀屑病1號方治療銀屑病的臨床觀察.皮膚病防治研究通訊,1975,4(1):19

9.周萌.大黃治療銀屑病伴急性扁桃體炎64例.遼寧中醫雜誌,1997,24,(8):362

10.宋同春.疏表清熱化瘀治療風熱血燥型銀屑病64例.實用中醫藥雜誌,1999,15(5):22

11.於秀海,閻炳來.開鬼門法治療銀屑病.山東中醫雜誌,1997,16(7):332

12.薛永久.黃芪桂枝湯治療銀屑病212例臨床觀察.黑龍江中醫藥雜誌,1990,9(2):18

13.楊擎宇,皮先明.中藥治療銀屑病38例療效觀察.湖北中醫雜誌,2002,24(2):35

14.封建君.消銀散治療尋常型銀屑病142例.實用中醫藥雜誌,2000,16(11):22

15.張風華.消銀湯治療銀屑病108例.四川中醫,1999,17(8):42

16.蔣金花.中藥內服外洗治療銀屑病100例.浙江中醫雜誌,1998,33(9):408

17.韓首章.自擬消銀煎治療銀屑病160例.遼寧中醫雜誌,2001,28 (10):624

18.劉燕.中醫治療銀屑病285例療效觀察.皮膚病與性病,1999,21(4):35

19.裘凝才.復方土茯苓湯治療銀屑病200例療效觀察.遼寧中醫雜誌,1981,(10):38

20.李道五.烏蛇消銀散治療銀屑病96例觀察.實用中醫藥雜誌1999,15(7):4

21.王鳳嶺.土茯苓治療銀屑病50例臨床觀察.黑龍江中醫藥雜誌,1988,(3):24

22.王愛民,陳明星,姚亞南.銀康顆粒劑治療銀屑病212例臨床觀察.江蘇中醫,200l,22(10):31

第八章 臨床研究觀察治療報道

(一)涼血活血湯

「涼血活血湯」為白疤一號方改良而成,並對此方進行了臨床觀察研究。其立法仍為涼血活血,清熱解毒。主治進行期銀屑病。藥物組成:白茅根、生地黃、紫草根、茜草根、板藍根、山豆根、雞血藤、赤芍、丹參、熟大黃、羚羊角粉等。

1.臨床觀察將260例尋常型進行期銀屑病患者分為治療組211例,對照一組19例,對照二組30例。治療組用涼血活血湯;藥物:對照一組用復方青黛膠囊(青黛、土茯苓、烏梅、白芷、丹參、五味子、蒲公英、白鮮皮、建曲);對照二組用克銀l號方(土茯苓、北豆根、草河車、板藍根、白鮮皮、忍冬藤、威靈仙、生甘草)。療程60天。皮損均外用凡士林或非皮質類固醇激素外用藥物。

結果:治療組211例,痊癒114例(54.03%)、顯效69例(32.7%)、有效23例(10.90%)、無效5例(2.37%),總顯效率86.73%,總有效率97.63%。對照一組19例,痊癒5例(26.32%)、顯效6例(31.58%)、有效5例(26.32%)、無效3例(15.79%)、對照二組30例,痊癒15例(50.00%)、顯效9例(30.00%)、有效5例(16.67%)、無效1例(3.33%)比較:治療組與對照一組、對照二組比,療效均無差異P>0.05。

2.實驗室檢查 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是花生四烯酸的代謝產物,它們的前身血栓素A2 (TXA2)和前列腺素I2 (PGI2)具有強烈的血管活性,前者使血小板聚集,小血管收縮,後者作用與此相反。對23例進行期尋常型銀屑病患者作治療前後的檢測,並與30位正常人作對照,治療所用藥物為「涼血活血湯」。

結果:涼血活血湯治療進行期銀屑病對患者血清細胞因子的影響:①進行期銀屑病患者的血清IL-8顯著增高,治療後明顯下降。②進行期銀屑病患者的血清TNF-α顯著增高,治療後明顯下降。

3.辨證分型與血漿TXB2和6-Keto-PGF1α相關的研究 TXB2是TXA2的降解物,TXA2具有血小板聚集作用和血管收縮作用。6-Keto-PGF1α是PGI2的降解物,PGI2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和擴張血管作用。被檢測患者132例,其中血熱證(進行期)71例;血瘀證(靜止期)25例;血燥證(消退期)36例。

結果:①血漿TXB2和6-Keto-PGF,在銀屑病三證型患者血漿中的含量均較健康者顯著增高,說明銀屑病三證型均有血瘀。②並且三證型間也有顯著性差異,血熱>血瘀>血燥。

4.辨證分型與甲皺微循環相關的研究銀屑病患者甲皺微循環有較明顯改變,主要為管袢變細、變短、交*、畸形管袢增多,呈拐杖型、八字型扭曲。血瘀者半數以上血色黯紅、伴有滲出、少數有出血;血熱組證積分高於血燥組及正常組;血燥組與正常組各項指標均接近。

5.涼血活血湯對進行期尋常型銀屑病患者角質形成細胞(LC)增殖的影響。(見表7)

表7涼血活血湯對LC增殖的影響

分組

細胞存活率(%)(x±SD)

正常人LC

患者LC

患者LC+地塞米松

患者LC+涼血活血湯(25μl)

患者LC+涼血活血湯(50μl)

患者LC+血清

20%RPMll640

108.35±23.64

222.58±90.1l

12.37±0.88

29.61±2.68

21.32±3.64

194.46±74.79

100.00

(二)消銀解毒飲

水牛角片15~30g,金銀花各15~30g,蚤休30g,土茯苓30g,白鮮皮30g,生地黃25g,板藍根25g,赤芍20g,丹皮15g,苦參10~15g,生甘草6g。

1.臨床研究將115例血熱型銀屑病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85例,對照組30例。治療組口服銀解毒飲,每次50ml,每日2次;對照組口服復方青黛膠囊每次4粒,每日3次。連續觀察治療8周後評定。

結果:治療組85例,痊癒22例、顯效38例、有效18例、無效7例;對照組30例,痊癒2例、顯效7例、有效15例、無效6例。治療組明顯優於對照組。

2.實驗室檢查 用ELISA法對20例銀屑病患者服用「消銀解毒飲」(消銀一號)前後鱗屑中白介素-8(IL-8)含量進行測定。結果:服藥前最高值為1.872ng/mg,平均值為1.186ng/mg。服藥4周後平均值為0.918ng/mg,痊癒者其值為0.804ng/mg。表明中藥消銀解毒飲可以降低銀屑病患者鱗屑中IL-8含量。

(三)上海市銀屑病防治研究協作組「活血系列方」

1.藥物

(1)平肝活血方(活血潛陽):菝葜100~150g,生牡蠣50~100g,烏梅50~75g,磁石50g,珍珠母25~50g,莪術10~20g,三棱10~15g,生甘草5~10g。

(2)烏梅活血方(活血軟堅):烏梅50~125g,生煅牡蠣各75g,白石英50g,紅花20g,莪術15g,丹參10~15g。

(3)祛風活血方(祛風活血):麻黃10~20g,生石膏50~100g,六月雪25~50g,當歸10~20g,紅花10~20g,川芎10~20g,桂枝10~15g荊芥各10~15g。

(4)養陰活血方(養陰活血):生牡蠣50~60g,平地木25~50g,女貞子15~50g,鉤藤15~25g,旱蓮草10~25g,熟地黃10~20g,枸杞子10~20g,紅花10~20g,白芍15g。

2.臨床觀察

(1)療效評價:上述四方的總有效率分別為:平肝活血方77.9%、烏梅活血方69%、祛風活血方66.1%、養陰活血方59.7%。遠期療效:對平肝、烏梅二方治癒及顯效的43例進行6個月~4年的隨訪,複發20例。副作用:以平肝、烏梅二方較多,主要為胃腸道反應,如胃不適、腹痛腹瀉等。血、尿常規和肝腎功能檢查未見異常。

(2)對比觀察:劉承煌等採用「平肝活血方」與乙亞胺對照治療銀屑病452例,其中治療組172例,對照組280例。藥物:治療組用烏梅30g,磁石30g,菝葜6~9g,三棱6~9g,莪術6~9g,生牡蠣30~60g,珍珠母15~30g,生甘草3g。水煎口服,每日2次。對照組用:乙亞胺。每次0.2g,每日2次,口服。結果:總有效率分別為77.9%、58.9%。

(3)遠期療效:平肝活血方的複發率為85.4%,平均緩解在兩年左右;乙亞胺的複發率為92.5%,平均緩解在一年左右。在半年內複發者,平肝活血方為24.4%、乙亞胺為50.9%;緩解在6年以上者,平肝活血方為9.7%、乙亞胺為2.8%。可見無論是總體療效還是遠期療效,平肝活血方都明顯優於乙亞胺。

(四)蔣蔚論治銀屑病

蔣蔚認為銀屑病纏綿難愈是濕邪所致,故提出從風寒濕論治銀屑病

1.風寒濕型治以解表散寒化濕,藥用:

炙麻黃5g,生苡仁30g,土茯苓30g,生槐花30g,桂枝10g,杏仁10g,蒼朮10g,白朮10g,秦艽10g,甘草6g。

2.風濕熱型治以宣肺解表、清熱化濕,藥用:

麻黃5g,土茯苓30g,生石膏30g,連翹10g,杏仁10g,桑葉10g,散白皮10g,防風lOg,赤小豆10g,白朮10g,甘草6g,大棗6枚。

3.濕熱蘊毒型治以清熱化濕解毒,藥用:

土茯苓30g,生苡仁30g,紫花地丁30g,黃芩10g,黃柏10g,梔子10g,金銀花10g,七葉一枝花10g,車前子10g,黃連3g。

4.血阻經絡治以祛風除濕、活血通絡,藥用:

獨活10g,羌活10g,桑寄生10g,秦艽10g,當歸10g,川芎10g,牛膝10g,党參10g,黃芪10g,杜仲10g,制川草烏各6g,全蠍3g,細辛3g。

臨床觀察治療風寒濕型49例,風濕熱型53例,濕熱蘊毒型2例,血阻經絡1例。連續用藥30天後評定。結果:顯效59例,有效32例,無效14例。

(五)陳洪採用迪銀片結合中藥內服治療尋常型銀屑病

1.中藥湯劑

進行期,治宜清熱解毒涼血:土茯苓、生地黃、大青葉、板藍根、槐花、丹皮、玄參、麥冬、金銀花、連翹、黃芩、當歸、紅花、甘草。

靜止期,治宜清熱祛濕活血:土茯苓、茵陳、三棱、莪術、野菊花、公英、地丁、雙花、連翹、生地黃、玄參、生石膏。

2.西藥:迪銀片每次5片,每日2次。

臨床將80例尋常型銀屑病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對照組各40例,兩組皆口服迪銀片,兩組服法、劑量相同。治療組加服中藥湯劑,結果治療組明顯優於對照組,並且副作用小,複發率低。

(六)納猛等採用迪銀片結合中藥內服治療尋常型銀屑病

1.中藥湯劑

、消銀1號用於進行期:水牛角30g,金銀花15g,板藍根15g,白茅根15g,槐花15g,雞血藤15g,丹參15g,生地黃15g,刺蒺藜15g,紫草10g,麥冬10g,黃連6g。

消銀2號 用於靜止期:生地黃15g,當歸15g,赤芍15g,玄參15g,雞血藤15g,土茯苓15g,威靈仙15g,烏梢蛇15g,川芎10g,麥冬10g。

2.西藥迪銀片每次5片,每日2次。

臨床將60例尋常型銀屑病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對照組各30例,兩組皆口服迪銀片,服法、劑量相同。治療組加服中藥湯劑,結果:有效率治療組93%;對照組90%,兩組無顯著差異。停葯後3個月內複發率,治療組25.0%;對照組51.9%,兩組有顯著差異。

(七)王硯寧等採用中藥片劑與維A酸對照治療尋常型銀屑病

1.中藥組成

克銀片1號用於血熱或風熱夾血熱型:大生地黃、赤芍、雞血藤、生槐花、白茅根、銀杏葉、黃芩、生大黃等。

克銀片2號 用於血虛或血瘀型:乾地黃、當歸、雞血藤、土茯苓、威靈仙、銀杏葉、黃芪、蜂房等。上藥製成片劑,成人每次4片,每日3次。

2.西藥全反式維A酸膠囊每次10mg,每日3次。

臨床將113例尋常型銀屑病患者分為治療組65例、對照組48例,兩組皆口服維A酸膠囊,服法、劑量相同。治療組加服中藥片劑。結果:治療組痊癒37例(56.92%),對照組痊癒16例(33.33%),治療組優於對照組。

(八)王雨採用中藥湯劑與乙亞胺對照治療尋常型銀屑病

1.中藥組成

內服藥:白芷、蜂房、土茯苓、山豆根、白鮮皮、仙靈脾、草河車、貝母、白花蛇舌草、金銀花等,隨症加減,每天1劑。

外洗葯:苦參、秦皮、蛇床子、白鮮皮、黃芩等。

2.西藥

口服:乙亞胺(雙酮嗪)0.1~O.2g,乙雙嗎啉0.2g,每日3次。

外用:曲安西龍(去炎松)霜。

臨床將146例銀屑病患者分為甲、乙兩組,甲組80例、乙組66例。甲組用中藥,一般用藥3~6個月;乙組用西藥,一般用藥在2個月左右。結果:分別治癒44例、28例;顯效29例、26例;有效7例、12例。甲組優於乙組。

(九)高炳愛等採用中西藥聯合治療慢性斑塊型銀屑病78例

1.中藥組25例,內服中藥

生地黃30g,丹參30g,白蒺藜30g,土茯苓30g,白花蛇舌草30g,草河車15g,烏蛇10g,三棱10g,莪術10g,茯苓10g,甘草6g。

2.西藥組18例,內服迪銀片,每次5片,每日2次。

3.綜合組35例,內服中藥的同時加服迪銀片,每次4片,每日2次。

三組分別用藥8周後判定療效。結果:中藥組顯效9例、有效13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88.00%;西藥組痊癒1例、顯效4例、有效10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83.33%;綜合組痊癒5例、顯效17例、有效11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4.29%。三組之間無顯著性差別。

(十)宋興霞等用甘利欣注射液與鬱金銀屑片對照治療銀屑病。

治療組:甘利欣注射液30ml靜滴,每日1次,2周後酌情減量至停葯,一般用藥2~3周;青黴素注射液常規用量加入靜滴,每日1次,連續1周;口服鬱金銀屑片,每次3~5片,每日3次,連續4周。

對照組:單純口服鬱金銀屑片,用量、時間同上。

臨床將72例進行期的尋常型銀屑病患者分為治療、對照兩組,治療組42例、對照組30例。用藥4周後判定療效。結果:治療組治癒30例、顯效8例、有效4例;對照組治癒11例、7例、10例,治療組優於對照組。

(十一)劉秀琴等採用內服中藥湯劑外用激光血療治療銀屑病

1.中藥組成

血熱型:生地黃、槐花、赤芍、丹皮、紫草、丹參、白茅根、白花蛇舌草、白鮮皮、土茯苓。

血燥型:熟地黃、首烏、當歸、天冬、麥冬、白芍、白鮮皮、蜂房。

血瘀型:三棱、莪術、桃仁、紅花、雞血藤、白花蛇舌草、生地黃、丹皮、威靈仙。

2.激光波長632.8nm,末端輸出功率1.5~2.5mw,每次照射60min,每日1次,7日為1療程,每療程間隔3天,最多進行3個療程。

單純內服中藥組32例,中藥加激光照射組30例,結果:單純中藥組總有效率為72.7X;中藥加激光照射組總有效率為96.7%。

參考文獻

1·周冬梅,王萍.涼血活血湯治療進行期銀屑病140例臨床觀察.北京中醫,2000,(3):23

2·婁衛海,張志禮,鄧丙戎,等.涼血活血湯治療進行期銀屑病的臨床及實驗研究.中華皮膚科雜誌,1999,32(2):80

3·張志禮,鄧丙戎,王萍,等.涼血活血湯治療進行期銀屑病的臨床及實驗研究.京津冀2000年皮膚科學術年會論文彙編,1 7

4·張曉紅,瞿幸,牛福林,等.消銀解毒飲對銀屑病患者鱗屑白介素8的影響.中華皮膚科雜誌,2000,33(2):124

5·上海市銀屑病防治研究協作組.活血方治療387例銀屑病的探討.皮膚病防治研究通訊,1975,4(1):13

6·蔣蔚,趙蔚.從風寒濕論治銀屑病105例.遼寧中醫雜誌,2001,28(9):548

7·陳洪-迪銀片結合中藥內服治療尋常型銀屑病療效觀察.京津冀2000年皮膚科學術年會論文彙編,]76

8·納猛,李蘭英.迪銀片結合中藥內服治療尋常型銀屑病療效觀察.臨床皮膚科雜誌,1998,27(4):252

9·王硯寧,劉新民,楊振平.克銀片治療銀屑病的臨床觀察.河北醫藥,1999,21(6):471

10.王雨.中藥治療銀屑病80例報道.天津中醫,1999,16(1):20

11·宋興霞,崔鍾哲.中西醫結合治療尋常型銀屑病42例.中醫藥學報,2001,29(3):42

12·高炳愛,許銑.復方參地湯與迪銀片聯合治療慢性斑塊型銀屑病的療效分析.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2001,21(I):15

13·劉秀琴,王繼升.中藥配合激光血療治療尋常型銀屑病療效觀察.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200],8(1):73

第九章 中西藥結合及其他治療

第一節中西藥結合治療

(一)康秋華採用內服外敷洋金花配合睡眠療法治療銀屑病

1.內服藥 自製復方洋金花膠囊,根據體重及體質適量給葯,日最大量不超過2g;當日晨起禁食,LI服洋金花膠囊20分鐘後肌注氯丙嗪、異丙嗪各25mg,作為誘導劑,後靜脈推注毛花苷丙(西地蘭)20mg,同時觀察體溫、脈搏、呼吸、血壓變化,每次睡眠6~8小時。30天為一療程。

2.外敷藥生洋金花5000g,土槿皮、土茯苓、白鮮皮、紫草、苦參、防風、天麻、僵蠶各2500g,蜈蚣、全蠍各100條,冰片250g,用95%乙醇15000ml,浸泡7天,過濾去掉藥渣,加蒸餾水將乙醇藥液配製為乙醇濃度為20%,再加入甘油1000g,分裝備用。每日2次外塗。

每療程僅服內服藥與睡眠療法2次,間隔15天,其他時問用外塗藥。觀察治療銀屑病210例,總有效率達96%。

(二)陳同生等採用摘除扁桃體摘除術加中藥外用治療銀屑病

方法:自手術前第l天起肌注青黴素80萬U,連用6天。

外洗中藥:蛇床子:30g,秦皮30g,荊芥15g,防風15g,菊花15g,苦參15g,蟬蛻15g,花椒15g,朴硝15g,枯礬15g。加水500ml煎至lOOml外洗,3天1劑,連用3劑。

臨床用上法治療尋常型銀屑病29例。半個月後複診,有10例尋常型皮損完全消退,另19例未愈者同時服用維生素B1,每次20mg、肌注維生素B12,每日0.5mg,15天後16例皮損完全消退。

(三)龍振華教授治療銀屑病經驗

1.點滴型:銀屑沖劑每次1袋,每日2次;利菌沙每次250mg,每日3次;塞庚啶 每次2mg,每日3次。

2.尋常型:復方青黛丸膠囊每次4粒,每日3次;利菌沙、塞庚啶用法用量同上;外用5%水楊酸軟膏與20%尿素乳膏等量混合塗患處。

3.斑塊型:復方青黛丸膠囊,用法用量同上;每次雙酮嗪0.2g,每日3次,連服2~3個月;雷公藤多苷片,每次20mg,每日3次。外用藥同上。

4.關節型:以雷公藤多苷片為主,乙亞胺為輔,甚者加服強的松,每次10mg,每日2次,不超過7天。

5.膿皰型:首選雷公藤多苷片,每次20mg,每日3次,1個月後減葯或用氨苯碸每次50mg,每日3次,2周後減量,1~2個月後停葯。注意檢查肝功、血常規。

(四)喬樹芳等採用內服皮炎2號沖劑,同時外用西藥治療銀屑病

1.內服皮炎2號沖劑:水牛角、荊芥、防風、生石膏、知母、牛蒡子、元參、生地黃、金銀花、白茅根、白芍、甘草。上藥製成沖劑,每次5g,每日2次,共服4周。

2.外用0.1%MTX軟膏,或O.1%曲安西龍(去炎松)霜。

臨床上將尋常型銀屑病94例分為:甲氨蝶呤(MTX)軟膏組48例、曲安西龍霜組46例。兩組皆內服皮炎2號沖劑,分別外用不同的西藥。結果:甲氨蝶呤軟膏組,痊癒12例、顯效22例、好轉9例、無效5例。曲安西龍霜組,痊癒8例、顯效12例、好轉14例、無效12例。說明甲氨蝶呤軟膏組優於曲安西龍霜組。

第二節 外用中藥治療

(一)孫玉德等報道

用吳茱萸10g,研末過100目篩,加藥用凡士林90g,攪勻備用。每日2次,外塗患處,1個月為l療程。外治銀屑病21例,痊癒15例、顯效3例、有效2例、無效l例。

(二)王東海等報道

用黃芪、丹參、白芷、青黛、狼毒按8:8:5:5:1的比例製成糊劑,外敷臍部並用膠布貼覆蓋,每次2g,隔日1次,30天為1個療程。治療銀屑病118例,結果:痊癒46例、好轉53例、無效19例,總有效率84%。 ,

(三)單筠筠報道

苦參20g,地膚子20g,蒲公英20g,蛇床子15g,生地黃15g,丹參15g,黃柏15g,蒼朮12g,蟬衣10g,荊芥lOg,防風10g,當歸10g,川椒10g。水煎20分鐘,取250ml浸泡手足皮損處20分鐘,每日早、晚各1次。

臨床用上述方法治療掌跖銀屑病30例,對照組18例患者,外用10%水楊酸軟膏,每日2次。均治療10日為1療程,治療1~3個療程後判定療效。結果:治療組痊癒9例,顯效8例,好轉10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0%;對照組痊癒3例,顯效5例,好轉4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66.67%。兩組有顯著差別。

(四)李宗明報道

克銀膏:乳香、沒藥、血竭、復方紫草浸膏(紫草、白花蛇舌草、半邊蓮、山慈菇)。上藥製成膏劑外用,用時將葯塗於患處,用手反覆摩擦10~15min,感覺皮損發熱為止,每日3~4次,皮損較厚者,可用紗布覆蓋,每天換藥1次,1個月為一療程,2個療程為限。

臨床將358例尋常型銀屑病患者分為兩組,治療組258例,外用克銀膏治療;對照組100例,外用皮炎寧酊。結果:治療組治癒193例、顯效25例、有效17例、無效23例;對照組治癒61例、顯效6例、有效8例、無效25例,兩組有顯著差別。

(五)張立新報道

普連膏:黃芩粉、黃柏粉各1份,凡士林8份。外塗患處,每日2次。

臨床用普連膏與5%的硼酸軟膏對照觀察治療銀屑病,連用3周判定效果,結果表明普連膏優於硼酸膏。

第三節針灸、埋線、蜜刺、葯浴治療

(一)陸明珍報道用針刺和電梅花針治療銀屑病

1.血分燥熱型 針刺風池、曲池、血海、印堂用捻轉法;針百會用迎隨瀉法;針肺俞、肝俞用平補平瀉法。

2.血瘀風燥型針刺風池、血海、曲池用捻轉法;針膈俞用平補平瀉法;針三陰交、足三里用捻轉法。按頭、上肢、下肢取上述l~2個俞穴,分成兩組,交替使用,留針30~60min,每隔5~10min行針1次,針刺後用自製的電梅花針叩刺督脈及膀胱經背部1、2側線及手足三陰、三陽經。隔日1次,10次為1療程。

(二)趙福蘊報道用拔罐加電針治療銀屑病

穴位:大椎、陶道、雙側肝、腎俞穴。

方法:用三棱針點刺後在其穴拔罐,留罐5~10min,每穴約出血0.3~0.5ml,再取胸5~6、腰1~2夾脊穴,配曲池、三陰交針刺,得氣後連接DG-1型電針治療儀,疏密波每分鐘20次,強度以患者耐受為宜,通電20分鐘。隔日一次,15次為一療程,療程間休息1周。

臨床治療尋常型銀屑病600例,痊癒370例(61.7%)、基本痊癒31例(5.1%)、顯效115例(19.2%)。其中有172例針刺3次後皮膚瘙癢消失,針刺15次後皮膚瘙癢204例,98%的人隨著瘙癢症的消失皮損也逐漸消退,大部分患者需要2~3個療程,有佔總數10%患者需要治療4個療程或更長一些時間。有10例患者針刺後瘙癢加重。

遠期療效:發出l00封隨訪信,回信95封,共複發19例,佔20%,其中一年內複發15例。

(三)何馨報道針刺治療銀屑病

主穴:合谷、三陰交、血海、曲池、皮損局部。

方法:皮損局部採用圍刺法;合谷、血海、曲池、風市、風池、風門、神門等用瀉法;三陰交、肺俞、膈俞、足三里用補法,留針30分鐘,每天1次,10次為一療程。

臨床隨症配穴,針刺治療銀屑病115例,3~5個療程後痊癒25例(21.7 9/6)、顯效54例(47.2%)、有效19例(16.5%)、無效17例(14.8%)。

(四)趙林玉等報道穴位埋線法治療銀屑病

穴位:銀屑病穴工(第六胸椎棘突下緣,相當於督脈靈台穴)。

銀屑病穴Ⅱ(第二胸椎棘突下緣,在陶道、身柱穴中點處)。

銀屑病穴Ⅲ(第五胸椎棘突下緣,相當於神道穴)。

方法:在銀屑病穴工、銀屑病穴Ⅱ、銀屑病穴Ⅲ,分別埋人0號醫用外科腸線1.5crn,每14天治療一次,3次為一療程。

臨床用穴位埋線法治療銀屑病120例,痊癒94例(78.33%)、顯效14例(11.67%)、好轉9例(8.5%)、無效3例(2.5%)。痊癒者平均天數為45.17天,1年內複發9例,

平均緩解時間為302.66天。

副作用:15例在埋線3~5天內感到肩背部酸麻不適,1周左右自行消失;2例在埋線的表皮下各發生一黃豆大半球狀結節,質地中等有壓痛,未做任何特殊處理,14天後自行消失。

(五)葯玲采報道穴位埋線配合自血療法治療銀屑病

穴位:取肺俞、靈台為主穴,脾俞、肝俞、足三里、血海、曲池為配穴,穴位埋線以背俞為主。

方法:每次選2~3個穴位,將0號羊腸線剪成2cm的小段,浸入75%酒精中備用,在無菌*作下,用1%利多卡因局麻,將16號穿刺針芯抽出,3cm,將備好的羊腸線裝入針內,快速刺入穴下約0.5~0.8寸,待病人有酸、麻、脹感時,將羊腸線送入穴位,邊推針芯邊抽針管,不使羊腸線外露,消毒針眼,用創可貼固定。每月2次,3次一療程。同時在局麻下用手術刀片挑破一側耳背靜脈,用裝有1m1枸櫞酸鈉抗凝劑的5ml注射器,抽取3~5ml血,用干棉球壓迫刀口處,膠布固定,將血分別注入選好的穴位內。10天一次,3次為一療程。

臨床用穴位埋線配合自血療法治療銀屑病500例,結果:痊癒125例(25%)、好轉357例(71.4%)、無效18例(3.6%).

(六)王葆琦報道穴位埋線加藥物封閉治療尋常型銀屑病

1.治療組

穴位:肺俞、腎俞、足三里。

封閉藥物:胸腺肽注射液。 、

方法:選一側的肺俞、腎俞。常規消毒皮膚,皮下浸潤麻醉,用持針器將角針及腸線縱行穿過穴位,深度約1.0crn,間距為3.0cin,將裸露皮外的羊腸線剪除,局部消毒後包紮。取胸腺肽注射液4ml(兒童減半),注射針直刺雙側足三里穴位,待出現酸、麻、脹、痛感後各注射2ml(兒童1m1),每3周穴位埋線、封閉各1次,3次為一療程。

2.對照組肌內注射胸腺肽4m1(兒童2m1),每日1次,60天為一療程。

臨床用穴位埋線加藥物封閉治療尋常型銀屑病52例,治療1療程後判定療效。結果:治療組痊癒率50%、顯效率28.8%、有效率13.5%、無效率7.7%、總有效率92.3%;對照組痊癒率22.2%、顯效率24.5%、有效率31.1%、無效率22.2%、總有效率77.8%。兩組之問有差別。

(七)李曄報道針葯結合治療銀屑病

1.內服藥

血熱型:土茯苓30g,生槐花30g,雞血藤30g,白茅根30g,生地黃30g,白鮮皮15g,紫草根15g,大青葉15g,丹參15g,赤芍15g。

血燥型:雞血藤30g,生地黃15g,熟地黃15g,威靈仙15g,當歸12g,丹參12g,桃仁9g,紅花9g,元參9g,天冬9g,麥冬9g,甘草6g。水煎內服,每日1劑。

2.穴位

主穴:大椎、曲池、合谷、血海、三陰交。

配穴:頭面配風池、迎香;上肢配支溝;下肢配足三里、豐隆。

方法:用0.32mm×40mm毫針直刺,取中等刺激,每日1次,留針30min,10次為一個療程,療程間休息2~3天。

結果:臨床用針葯結合治療銀屑病80例,有效率達91.3%。

(八)欒天慶採用內服中藥與針罐聯合應用治療銀屑病

1.中藥組成:生地黃、麥冬、金銀花、黃芩、當歸、紅花、丹皮、赤芍、蟬蛻、白僵蠶、烏梢蛇、甘草。

2.針罐穴位:以大椎、身柱、靈台為主穴,以肺俞、肝俞、腎俞、委中為配穴,選穴後用三棱針點刺,隨即扣上火罐,每次4~6罐,每罐20min,每日1次,連續內服外用20天。

臨床用上法治療尋常型銀屑病30例。結果,治癒25例、好轉4例、無效1例。

(九)石桂華採用蜂針治療銀屑病

穴位:雙側腎俞、陰陵泉、曲池、大椎、足三里、三陰交。

方法:局部常規消毒後用鑷子夾住蜜蜂的頭胸部,使其腹部末端接觸穴位皮膚,蜜蜂即彎腹伸出蜇針刺入皮膚,觀察30分鐘後用鑷子拔出蜇針,每日1次。用蜜蜂的個數逐漸增多,最多1次可達30餘只。蜂針後30分鐘進行礦泉浴1次,水溫38℃。

療效:用蜂針配合礦泉浴治療關節型銀屑病30例,痊癒20例、顯效10例。

第四節溫泉治療

(十)劉衛兵採用葯浴治療銀屑病

1.治療組藥用:黃芪、黃芩、黃連、黃柏各100g,瘙癢嚴重者,加地膚子100g,關節痛者,加威靈仙100g。上藥水煎30分鐘後取藥液4000ml,先用毛巾蘸藥液洗皮疹,然後將藥液與紗布包裹的藥渣一起放入水溫38~42℃的礦泉水20~30kg中,浸泡皮疹30~60rnin,每日1次,60天為一療程。

2.對照組用:口服青黛丸、單用礦泉浴。

臨床將138例銀屑病患者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78例,其中尋常型71例、關節型7例;對照組60例。結果:治療組痊癒42例(53.8%)、顯效20例(25.6%)、有效12例(15.4 %);對照組分別為24例(40.0%)、4例(6.7%)、14例(23.3%)。

參考文獻

1.康秋華.洋金花復方製劑內服外敷配合睡眠療法治療銀屑病.山東中醫雜誌,1999,18(10):453

2.陳同生,張守春,趙明貴.摘除扁桃體病灶加中藥外用治療銀屑病療效觀察.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1998,18(7):442

3.藍海冰.龍振華教授治療銀屑病經驗.京津冀2000年皮膚科學術年會論文彙編,146

4.喬樹芳,毛舒和,梁穎等.MTX外用配合中藥治療銀屑病48例分析.京津冀2000年皮膚科學術年會論文彙編,73

5.孫玉德,韓治和.吳茱萸治療牛皮癬21例.中醫藥信息,2000,(2):47

6.王東海,陳君霞.平銀糊膏敷臍治療銀屑病118例.中醫外治雜誌,1999,8(3):4

7.單筠筠.消銀湯浸泡治療掌跖銀屑病30例.浙江中醫雜誌,2001,36(1):13

8.李宗明,孫曉莉,康倉平,等.克銀膏治療尋常型銀屑病258例.實用中醫藥雜誌,2001,17(12):32

9.張立新,楊頂權,宋佩華,等.普連膏在銀屑病治療中的應用.中醫外治雜誌,2000,9(5):22

10.陸明珍.針刺治療銀屑病的療效觀察.中國針灸,1993,13(4):7

11.趙福蘊.拔罐加電針治療銀屑病60。例療效觀察.中國針灸,1991,11(2):3

12.何馨.針刺治療銀屑病115例療效分析.中國針灸,1999,19(3):157

13.趙林玉,車永強.穴位埋線治療銀屑病.中華皮膚科雜誌,1994,27(6):377

14.葯玲.穴位埋線配合自血療法治療銀屑病500例.中國針灸,1997,17(10):597

15.王葆琦.穴位埋線加藥物封閉治療銀屑病52例療效分析.白求恩醫科大學學報,2。01,27(5):569

16.李曄.針葯結合治療銀屑病80例.上海針灸雜誌,2000,19(5):21

17.欒天慶.中藥合針罐治療銀屑病30例臨床觀察.中醫藥學報,2001,29(5):32

18.石桂華.蜂針配合礦泉浴治療關節型銀屑病.中華皮膚科雜誌,1997,30(5):346

19.劉衛兵.中藥泡浴治療銀屑病78例.人民軍醫,1998,41(2):106

第十章常用治療銀屑病的中藥

第一節植物、動物中藥與銀屑病

一、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雷公藤泛指衛矛科落葉蔓性灌木雷公藤屬植物的全根或去皮根木質部。含有生物鹼、衛矛醇、二萜、三萜類,苷類、脂類等30餘種化合物,其中生物鹼和萜類是主要活性成分,包括雷公藤鹼、雷公藤定鹼、雷公藤春鹼、雷公藤內酯醇(甲素)、雷公藤內酯酮(乙素)、16一羥基內酯醇等。本品苦寒有大毒,歸心、肝經。雷公藤一名在早期的本草書中未見記載,最早見載於清朝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而李時珍《本草綱目》中將雷公藤的異名「黃藤」和昆明山海棠的異名「火把花」混載於鉤吻條中。《本草綱目》和清朝吳其浚《植物名實圖考》均有莽草的記載,此也是雷公藤的一種。雷公藤的原植物為藤本狀灌木,高達3m。但雷公藤屬植物繁多見表8:

表8雷公藤屬植物

科名

植物名

主要異名

衛矛科

蓼科

馬錢科

木蘭科

防己科

豆科

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昆明山海棠T.hypoglaucum

扛板歸Polygonum perfoliatum

鉤吻Gelsemium elegans

披針葉茴香Illicium lanceolatum

紅茴香I.Henryi

黃藤Fibraurea recisa

古山龍Arcangelisia loureiriri

毛瓣雞血藤Millettia lasiopetala

厚果雞血藤Milleftia pachycarpa

黃藤、斷腸草、水莽草、菜蟲葯

雷公藤、火把花、紫金皮、斷

腸草

雷公藤

胡蔓藤、黃藤、斷腸草、大茶葯

莽草

黃連藤、藤黃連

黃連藤、黃藤

雷公藤蹄

雷公藤

雷公藤的藥理作用有抗炎、抑制或調節免疫、抗腫瘤、抗生育等,其作用機制可能與它影響下丘腦一垂體一腎上腺皮質功能有關,表現為與糖皮質激素相似的藥理作用,但無糖皮質激素樣的副作用,與糖皮質激素合用時可提高療效,可加快減撤糖皮質激素的速度。此外,雷公藤製劑對免疫系統T、B淋巴細胞及其亞群,對IL-1、IL-2、IL-2R、IL-12等淋巴因子,對環核苷酸代謝等都有影響。

臨床發現雷公藤沖劑有免疫抑制作用,研究顯示其對二硝基氟苯所致遲髮型超敏反應有明顯抑制作用,能降低碳廓清除速度,減輕脾臟和胸腺的重量,用單克隆抗體觀察其對小鼠脾臟T細胞亞群的影響,表明雷公藤在小鼠體內直接激沽脾臟Ts,而發揮免疫抑制作用。許多實驗表明,雷公藤煎劑、乙酸乙酯提取物、雷公藤總生物鹼、雷公藤新鹼對2,4-二硝基氯苯(DNCB)所致的小鼠皮膚遲髮型超敏反應有顯著抑制作用。雷公藤對用DNCB誘導產生的豚鼠毒性接觸性皮炎無明顯作用,對用DNCB誘導產生的豚鼠變應性接觸性皮炎有明顯作用。雷公藤總苷系非甾體類免疫抑製劑,實驗表明,雷公藤總苷對內毒素脂多糖激活的小鼠腹腔巨噬細胞的氧化亞氮生成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並呈劑量和時間依賴關係。體外實驗結果,雷公藤總苷(5~20μg/ml)能下調人樹突狀細胞表面HLA-DR、CD80的表達,同時抑制人樹突狀細胞內IL-12 p40 mRNA的轉錄和分泌。提示,雷公藤總苷能通過抑制細胞表面分子的表達和細胞因子的合成而干擾人樹突狀細胞的成熟和功能。雷公藤總苷在無細胞毒作用的濃度下,能顯著抑制體外培養單個核細胞產生IL-5;能抑制脂多糖誘導的IL-6、IL-8產生;劑量>1tzgrnl時作用較明顯。其作用在單個核細胞培養條件下,雷公藤總苷的作用與氫化可的松

相似;在全血細胞培養條件下,雷公藤總苷的作用比氫化可的松弱。雷公藤總苷抑制IL產生的作用呈劑量依賴性。

南京中國醫學科學院皮研所李新宇等採用體外培養方法,比較研究環孢素A(CyA)、雷公藤內酯醇(To)抗銀屑病的作用機制,結果顯示,兩葯都具備抑制T淋巴細胞增殖及DNA合成的藥效。To對上皮細胞增殖有直接抑制作用,而CyA在藥理濃度下未表現出抑制作用,CyA的藥效可能是針對CD4+T細胞及有關細胞因子。北醫三院張倩採用MTT法檢測細胞增殖抑制,研究雷公藤多苷對角質形成細胞株(COLO-16)的增殖抑制及對凋亡的影響,並探討其治療免疫性皮膚病的機制。結果:用雷公藤O.25mg/L與角質形成細胞共育72小時後,角質形成細胞增殖活性受抑,此作用具有藥物濃度依賴性;雷公藤1.0mg/L作用於角質形成細胞72h,即可使片段化DNA含量及亞二倍體細胞百分數較對照組明顯增加,且隨藥物濃度增加而增高。雷公藤5.0mg/L可上調角質形成細胞bc1-Xs mRNA表達,並隨藥物作用時間延長而增強;但雷公藤對bc1-2 mRNA表達則無明顯影響。臨床治療銀屑病主要用雷公藤多苷為片劑(10mg/片),一般用於治療膿皰型、紅皮病型及關節型銀屑病,也可用於尋常型銀屑病的急性進行期,一般成人用量為每日60~90mg,分3~4次日服。

毒副作用:雷公藤的毒性主要源於二萜類,其次為生物鹼、三萜類及苷類,最多見的副作用是消化道和皮膚黏膜的反應,如噁心、胃不適、腹痛、腹瀉、口腔潰瘍、脫髮等,此外還可引起白細胞減少。大劑量可引起主要臟器損害,以心、肝、腎病變明顯,如心電圖改變、轉氨酶升高、尿蛋白出現等。長期服用可導致男性精子數量減少以至消失、精子活力下降甚者死精、睾丸縮小;女性可出現月經紊亂、閉經等,但這些是可逆的,停葯數月後可恢復。由於雷公藤的治療量與中毒量很接近,所以常規用藥時即可出現不良反應,故應嚴格掌握適應證,年老體弱者慎用。

臨床應用實例

(1)鄭和義以雷公藤多苷片每日60mg,口服;外用凡士林霜等保護性藥膏,治療7例膿皰型銀屑病(均有發熱、白細胞數>1.0×10 9/L)。結果:4~5周後膿皰基本消退,病情明顯改善,減量至每日40mg後出院,在以後的2個月內逐漸減量至停葯。5例觀察半年未見複發。僅1例出現ALT輕度增高,減量後恢復正常。未見白細胞減少。山東皮膚病研究所張福仁用本葯每日60mg治療進行期尋常型銀屑病52例,第4周末評價療效,結果:痊癒率為64%,總有效率為84%。

(2)楊雪源等將152例尋常型銀屑病患者(其中點滴狀79例、斑塊狀73例)隨機分為3組:治療組給予口服雷公藤、紅霉素、甘草甜素三種葯;對照一組給予口服紅霉素和甘草甜素;對照二組給予口服雷公藤和紅霉素。三組所用藥量及服藥方法相同,皆為雷公藤每次2片,每日3次;紅霉素每次0.25g,每日4次;甘草甜素每次150mg,每日3次。結果治療組的療效顯著高於對照組,但其複發率無顯著差異。

(3)中國醫學科學院皮研所在1977年報道用「513」溶液(即雷公藤製劑)治療某些皮膚病,其中9例銀屑病,結論是「療效評價尚不能肯定」。為進一步探索雷公藤製劑的療效,管汾等開始在「513」製作方法的基礎上添加中藥雞血藤和甘草兩味,製成「雙藤合劑」和「雙Ⅱ合劑」,觀察治療銀屑病193例。「雙藤合劑」和「雙Ⅱ合劑」的區別在於「雙藤合劑」是雷公藤乙醇浸劑,「雙Ⅱ合劑」是雷公藤水煎劑,兩者用藥比例相同,皆為每100ml葯中含雷公藤、雞血藤各50g,甘草10g。口服,每次50ml,每日2次,30天為1個療程,連用1~2個療程。結果:有效率「雙藤合劑」為86.20%;「雙Ⅱ合劑」為72.72%。其中有81人次發生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反應,如頭昏、乏力、胃痛、噁心、嘔吐、嗜睡、浮腫、皮膚出血、口腔潰瘍、停經等,在被檢查的50例患者中,有3例白細胞總數下降到3000/mm。以下。隨後用雷公藤單味或復方煎劑治療尋常型銀屑病共428例有效率達72.7%~95.0%。

(4)上海雷公藤協作組採用0.002%雷公藤內酯醇軟膏治療302例尋常型銀屑病,總有效率及顯效率分別為85.1%和44.2%。雷公藤生葯及粗提物毒副作用大,其多苷的副作用明顯減少。

二、青黛及靛玉紅、異靛甲

青黛為爵床科植物馬藍、蓼科植物蓼藍、十字花科植物菘藍、草大青、豆科植物木藍等葉經加工而得的色素。青黛性味咸寒,入肝經。功用為清熱解毒,涼血消斑,抗癌,抗鉤端螺旋體,瀉肝經實火。主含靛藍、靛苷、或菘藍苷,另含靛玉紅。靛玉紅是青黛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有效成分,屬吲哚類,是一種有效的抗癌成分;異靛甲(N-甲基異靛藍)為人工合成的靛玉紅結構類似物。N異靛甲是中藥青黛抗腫瘤有效成分的第二代合成物。低濃度異靛甲可顯著地促進體外培養的角質形成細胞分化,而細胞增殖不受抑制。臨床用靛玉紅治療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有效,靛玉紅對白血病異常增殖的細胞有抑制作用。動物實驗表明異靛甲能明顯促進鼠尾表皮的顆粒層生成,而對鼠陰道上皮細胞的有絲分裂無明顯抑制作用,提示異靛甲促進表皮分化而不直接抑制上皮細胞增殖,即作用機制不同於細胞毒藥物。青黛為青綠色粉劑,每片或每粒0.5g,每次服2~3g,每日2次,飯後服用,治療銀屑病總有效率在65%左右。靛玉紅為片劑,每片25mg,每次50mg,每日3~4次,治療銀屑病總有效率在80%左右;異靛甲為片劑,每片25mg,每日100~150mg,口服,治療銀屑病總有效率在75%左右。主要副作用是胃腸道反應,包括胃不適、胃痛、消化道出血等。

臨床應用實例

(1)莫啟忠報道:將180例尋常型銀屑病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1。0例,口服迪銀片每次5片,每日2次;對照組80例,口服復方青黛丸每次6g,每日3次。8周後判定療效。

結果:兩組分別痊癒61例、35例;顯效18例、16例;有效13例、9例;無效8例、20例;總有效率92%、75%,兩組對比有顯著性差異,表明迪銀片優於復方青黛丸。

(2)黃慶山等報道:將2。0例尋常型銀屑病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00例患者。治療組外用0.1%迪維霜、口服澱粉安慰劑;對照組外用大寶SOD蜜安慰劑、口服復方青黛丸。連續用藥4、8周後評定。結果:總有效率在4周時,兩組分別為80%、52%;8周時,分別為92%、63%,均有顯著性差異,表明維A酸霜優於復方青黛丸。

(3)復方青黛膠囊與復方青黛丸為同一處方不同劑型的中成藥,主要藥物為青黛、紫草、土茯苓、丹參、白芷等。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祛風止癢等功效,尤其適用於尋常型銀屑病的進行期。復方青黛膠囊是復方青黛丸的第二代產品。上海醫科大學中山醫院皮膚科·復方青黛膠囊治療銀屑病協作組報道:將300例患者隨機分為膠囊、丸劑兩組,但觀察結束時,膠囊組150例,丸劑組100例。膠囊組口服復方青黛膠囊,每次4粒,每日3次,1月為1個療程,連用2個療程後評定療效。結果:兩組分別痊癒25.3%、25.0%;顯效46.7%、45.0%;有效16.7%、17.0%;總有效率為72%、70%,兩組無顯著差異。但兩組不良反應有顯著性差異,膠囊組有5例,丸劑組有10例,其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3.3%、l0.0%。主要為輕度腹瀉、腹痛,停葯後消失,肝腎功能未見明顯變化。

(4)吳寧等報道復方青黛丸引起急性潰瘍性結腸炎二例:一例連續服藥54天,一例連續服藥近3個月。內窺鏡檢查:前者結腸至直腸均有黏膜充血水腫,黏膜下點狀出血,乙狀結腸及直腸尚可見密集的糜爛出血灶,個別形成淺表潰瘍。後者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上段散在分布20~30處,直徑在0.5~1.5cm的淺在潰瘍,表面覆薄苔,周邊黏膜充血水腫。

(5)凌茂薇報道用靛玉紅治療銀屑病26例,其副作用有:腹痛21例(80.8%),腹瀉16例(61.5%),上腹不適10例(38.5%),墜脹9例(34.6%),便血8例(30.8%),頭暈8例(30.8%),噁心7例(26.9%),嘔吐3例(11.5%)。並有6例因副作用太大而停用該葯。

三、甘草甜素

甘草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光果甘草的根及根莖。甘草性味甘平,入十二經。草甜素是甘草的主要成分,約佔6%~14%,為甘草酸的鉀鹽、鈣鹽,是甘草的甜味成分,常作為矯味劑使用。甘草甜素水解後可得甘草酸(甘草皂苷),再經半合成製得的甘草酸單鉀鹽,含量約96%。甘草甜素為五環形三萜類的齊墩果烷衍生物甘草次酸的二葡萄糖苷酸;甘草酸單鉀鹽的化學結構與皮質類固醇相似,具有去氧皮質酮樣作用和糖皮質激素樣作用,在動物及人體中證實本品具有解毒、抗炎、抗變態反應、改善脂肪代謝等作用,以及作為可的松、氫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的生產原料。甘草浸膏、甘草甜素、甘草次酸均有腎上腺皮質樣作用,能使多種動物尿量及鈉排出減少,鉀排出增加。過量服用還能使血鈣降低、腎上腺皮質小球帶萎縮、腎上腺重量增加,囊狀層幅度加寬,腎上腺內維生素C含量降低等。大量或長期持續口服草甜素時可出現高血壓、低血鉀、頭痛浮腫、心慌乏力等反應。年齡超過60歲的人已經患或易患心臟病、循環系統疾病的以及腎臟功能不全者更易受到甘草甜素的影響。而且研究顯示,因甘草甜素引起的高血壓病,用傳統的醫療方法難以治癒,對人體可造成不可逆的損害。

甘草甜素可誘生血清中干擾素,對補體及超氧陽離子有抑制作用,並可抑制肥大細胞釋放組胺和抑制花生四烯酸的遊離,具有抗炎、抗過敏、抑制病毒複製和免疫調節作用。因製作工藝不同,用量及療效略有差異。同類產品有:甘草甜素注射液:2ml/支,20ml/支。強力寧注射液:20ml/支。康體多注射液:2ml/支。強力解毒敏注射液:2ml等。

甘草酸二銨的商品又名甘利欣,其作用機制、副作用與甘草甜素相仿,具有較強的抗炎作用。其產品有注射劑和膠囊劑,注射劑為每支10ml(50mg),使用時必須稀釋後緩慢靜脈滴注;膠囊劑為50mg/粒。甘利欣膠囊治療尋常型銀屑病.成人一般用量為每次150mg,每日3次,連用2個月,總有效率可達80%左右。

臨床應用實例

(1)吳紹熙等用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試製的純度為97%以上的甘草甜素治療銀屑病18例,一般患者口服每次25mg,每日3次,個別患者每次50mg,每日4次,4周為1療程。結果有7例皮損消退在75%以上、6例皮損消退在50%~74%之間。經臨床觀察和血、尿常規檢查,均未見明顯副作用。

(2)陳建中用強力寧注射液80ml(兒童60m1)加入5%葡萄糖鹽水500ml靜滴,每日1次,連續4周為1療程。共治療銀屑病20例,治癒12例、顯效4例。有4例出現胸悶、口渴、血壓輕度升高的副作用,但可耐受,無需減量,停葯後反應即消失。

(3)溫海等(二軍大長征醫院)報道,用強力寧與甘利欣對比治療銀屑病。治療組:46例給予強力寧80mg加入5%葡萄糖鹽水500ml靜滴,每日1次。對照組:43例給予甘利欣150mg加入5%葡萄糖鹽水500ml靜滴,每日1次。結果:有效率分別為71.15%、86.48%,兩組有顯著差異。副作用:3例在用強力寧時出現短暫的頭暈和食慾下降。

(4)史毓傑(安徽蚌埠市三院)報道,用強力寧加丹參與普魯卡因對比治療銀屑病。治療組:30例給予強力寧注射液40~8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與丹參注射液250ml聯合靜滴。對照組:30例給予普魯卡因2.50rn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靜滴。皆為每日1次,2周為l療程。結果:總有效率分別為96.7%、80.3%,兩組有顯著差異。

(5)趙廣等(北京空軍總院)用阿維A(Tigason)與甘草甜素(強力寧)聯用治療銀屑病10例,其中紅皮病型6例、泛發性膿皰型3例、紅皮病伴關節炎型1例;10例中有6例曾用過皮質類固醇、4例用過乙亞胺,停葯後複發,並且病情比治療前明顯加重。用藥方法:阿維A每日30mg~80mg(每日30mg 5例、每日40mg 1例、每日50mg 3例、每日80mg 1例),同時用甘草甜素注射液60~80ml(20ml/支)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靜脈滴注,待癥狀明顯改善後開始減為維持量.阿維A每日20mg、甘草甜素每日40mg,1個月為1個療程,2個療程後評定療效。結果:基本痊癒6例、顯效2例、好轉2例。不良反應:1例服用維A酸每日80mg者出現明顯口唇、眼乾燥現象,血脂升高,γ球蛋白升高,減少藥量後癥狀緩解,未影響治療,出院一個月後複查血脂恢復正常。

四、昆明山海棠

又名紫金皮火把花、野火把花、黃藤根、紫金藤、胖關藤、金剛藤、紅毛山藤、粉背雷公藤、掉毛草、殺蟲藥等。昆明山海棠為衛矛科植物昆明山海棠的全株或根皮,有劇毒。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為同屬植物,兩者分布區域相同,區別特徵不甚大,所含成分也基本相同,但試驗結果表明雷公藤的毒性比昆明山海棠大,因而兩者不宜混用。昆明山海棠一名始見於清朝吳其浚《植物名實圖考》:「山海棠生昆明山中,樹高丈余,葉大如紫荊而粗紋,夏開五瓣小白花」;火把花一名見於李時珍《本草綱目》:「生滇南者花紅,呼為火把花」。昆明山海棠與雷公藤植物分布雖然相同,但昆明山海棠過去的商品多來自雲南,而雲南目前僅有昆明山海棠的分布,因而雲南來貨,混雜情況不存在。其他地區的貨物須注意。

昆明山海棠有祛風除濕、舒筋活絡、清熱解毒的功能,用於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跌打損傷、骨結核等。昆明山海棠的水提物具有較強的免疫抑制作用,能抑制單核一吞噬細胞系統功能,抑制特異性抗體生成,而以對遲髮型超敏反應的抑制作用為強;對佐劑關節炎的原發和繼發性損害也均有明顯抑制作用。昆明山海棠對切除了腎上腺的幼鼠沒有延長其存活時間、對因單側腎上腺切除而代償性肥大的另一側腎上腺沒有抑制作用、並且其抗炎作用與腎上腺是否存在無關,從而推測昆明山海棠無糖皮質激素樣的作用。昆明山海棠為片劑,每片1.0mg,含昆明山海棠干浸膏0.25g。成人一般用量為每次2mg,每日3次。本類葯見效快,但停葯後易複發,故要緩慢減量逐漸停葯。

臨床應用實例

(1)王紅兵昆採用明山海棠水煎劑觀察治療膿皰型銀屑病8例,其中泛發性5例、掌跖膿皰病3例,並設20例健康對照組。方法:昆明山海棠去皮根30g,水煎服,每日3次,連服4周。結果:1~2周後膿皰開始乾燥結痂,並逐漸消退。同時觀察患者治療前後的血栓素B2(TXB2)和6一酮一前列腺素F1α(6-keto-PGFlα)的變化:治療前血漿中TXB2、6-keto-PGFlα含量銀屑病患者明顯高於正常對照組,治療後接近正常對照組。副作用:1例出現輕度胃區不適。

(2)潘莉用昆明山海棠加山莨菪鹼治療尋常型銀屑病42例。方法:口服昆明山海棠片每次4片、氫溴酸山莨菪鹼片每次10mg,均每日3次,療程1個月。結果治癒21例,有效16例。

(3)王亞美等治療進行期、靜止期銀屑病各25例,其中膿皰型2例(進行期)、關節型1例(靜止期),其餘均為尋常型。藥用火把花片(每片含原生葯3g)每次5片,每日3次,1月為1個療程。緩解後改為每日5片,連服半年。進行期外用黑豆餾油軟膏、靜止期外用恩膚霜各1周。結果:總有效率為86%。靜止期的痊癒率(12例)高於進行期(8例)、而顯效率靜止期(4例)低於進行期(10例),兩組有效、無效率差異不大。不良反應:服藥期間,5例出現腹部不適、噁心;1例出現腹痛、食慾下降;1例出現頭昏、失眠,但仍能堅持服藥。50例均未見肝腎功能、血尿常規異常。

(4)刁慶春用火把花根片治療尋常型銀屑病56例,方法:口服火把花每次5片,每日2次,連服8周;第2~3周外用恩膚霜,每日2次,連用2周後停葯。結果:4周時觀察,痊癒22例;8周時觀察,痊癒32例、顯效16例、有效6例、無效2例。

(5)李紅兵將91例尋常型銀屑病患者分為治療與對照兩組,治療組50例,給予口服火把花根片每次4片,每日3次;對照組41例,給予口服雷公藤片每次4片,每日3次。兩組均同時外用10%尿素軟膏,每日3次,60天為1療程,l療程結束後判定療效。結果:治療組基本痊癒19例、顯效15例、有效10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68.0%;對照組分別為14例、12例、10例、5例,總有效率為63.4%。兩組比較無顯著差異。

五、丹參

丹參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參的根。丹參性味苦微寒,入心肝經。功用為活血祛瘀。安神寧心,排膿止痛。《日華子本草》日:有治「排膿止痛,生長肌肉,惡瘡疥癬,癭贅腫毒、丹毒等」。主要成分為丹參酮。丹參注射液可使眼球結膜微循環血流速度明顯增加,毛細血管網交點也顯著增加,紅細胞聚集程度減輕。吳京海等採用ELISA法和人臍靜脈內皮細胞粘附分析法,測定丹參對銀屑病患者外周血單個細胞粘附分子(ICAM-1)表達的影響顯示:①銀屑病患者外周血單個核細胞與人臍靜脈內皮細胞的粘附增強,且其表面粘附分子抗CD54的表達增強;②丹參素能夠明顯抑制銀屑病患者外周血單個核細胞與人臍靜脈內皮細胞的粘附,並能降低單個核細胞表面(ICAM-1)的表達。從而推測丹參治療銀屑病的機制之一可能就是通過降低粘附分子的表達而實現的。趙喜榮等對45例應用復方丹參注射液治療的銀屑病患者進行治療前後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脂質過氧化物產物丙二醛(MDA)含量、紅細胞體積(MCV)、紅細胞體積體積分布寬度(RDW)、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CHC)、平均血紅蛋白量(MCH)、等檢測,結果:治療前銀屑病患者紅細胞4項指標均異常,以McV、McHc最顯著;SOD活性下降;血漿中MDA水平增高。治療後MCV、MCHC改善,接近正常對照組;SOD活性升高;MDA水平下降。

臨床應用實例

(1)肖青林等對48例居住在海拔2260m以上的尋常型銀屑病患者,隨機分為大、中、小三個劑量組,給予復方丹參注射液(10ml/支,其中每ml含生葯丹參lg、降香1g)。分別

為:每日60~100ml、30~50ml、10~20ml,加入5%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5。Oml靜滴,15日為1個療程,3個療程後,採用PASI評分法評定。結果:大劑量組優於中劑量組和小劑量組。治療前後的血液流變學檢測顯示:與正常對照組相比(48例正常人),銀屑病患者除血漿比粘度差異無顯著性外,其餘各項指標差異均有顯著性,提示銀屑病患者存在紅細胞聚集性增強和變形能力減弱的病理生理改變。各治療組患者血液流變學改善情況以大劑量組最為顯著,其次為中劑量組。小劑量組與治療前比較,差異無顯著性。

(2)趙慶利採用復方丹參注射液、山莨菪鹼注射液、川芎嗪加低分子右旋糖酐對比觀察三者治療銀屑病的效果:一組44例,給予復方丹參注射液16ml加入5 9/6葡萄糖500ml靜滴;二組42例,給予鹽酸消旋山莨菪鹼注射液(654—2)30~40mg加入5%葡萄糖500rnl靜滴;三組42例,給予川芎嗪80mg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靜滴。均為每日1次,10天為l療程,連續3個療程後判定療效。結果3個組的總有效率依次分別為65.91%、90.48%、88.10%;顯示後兩組效果較好,且靜止期療效顯著優於進行期,錢幣狀、地圖狀療效顯著優於點滴狀。並提醒對進行期銀屑病慎用。

(3)張地君採用丹參注射液治療銀屑病58例。方法:將16ml丹參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靜滴,每日1次,15天為1個療程,2療程後判定。結果痊癒34例,顯效19例,好轉4例,無效1例。

(4)于秀敏等對228例銀屑病患者進行青黴素和丹參治療前後微循環改變觀察。患者中98例發病前有明顯的上呼吸道感染史,均為泛發。進行期184例、靜止期35例、紅皮症型7例、膿皰型2例。給藥方法:復方丹參注射液10~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內;青黴素480萬~800萬u加入生理鹽水500ml中靜滴,每日1次,2周為1個療程,休息5天,進行第二療程。結果:經1~2個療程治療,有89.47%患者達臨床痊癒或基本痊癒,其血液流變學及甲皺微循環於第一療程有明顯的改善;第二療結束後甲皺微循環進一步改善,而血液流變學改善不顯著,但並不呈負相關係。證明復方丹參除有改善微循環外,更重要的作用可能在於調節免疫反應。

(5)藜明將134例銀屑病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68例,對照組66例。治療組用復方丹參注射液,對照組用清開靈注射液,分別加人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靜滴。結果:總有效率分別為85.3%、56%,治療組優於對照組。

六、燈盞花

又名燈盞細辛、燈盞菊、細辛草、地頂草、地朝陽。燈盞花為菊科植物短葶飛蓬的全草。始載於《滇南本草》:「細辛草,味苦、辛,性溫。小兒膿耳,搗汁滴入耳內。左癱右瘓,風濕疼痛,水煎。點水酒服。』』燈盞花素是從多年生草本菊科短葶飛蓬植物燈盞花,內含植物甾醇、糖苷型鞣質、揮髮油等成分,具有散寒解表、活血舒筋之功效;從燈盞花中提取出來的有效成分燈盞乙素也具有散寒解表、活血舒筋、止痛消積等功效,是一味高效的活血化瘀葯,含總黃酮。總黃酮有擴張腎微血管作用。實驗證明燈盞花素可改善血液循環、降低血管阻力和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臨床多用於心腦血管病及中風後遺症。近年來有多篇報道說明該葯治療進行期銀屑病效果好。

臨床應用實例

袁耕採用燈盞花素治療銀屑病66例,其中尋常型63例、膿皰型2例、紅皮病型l例。方法:燈盞花素20in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靜脈滴注,每日1次,4周為1個/療程。結果:痊癒48例(72.7%)、顯效10例(15.1%)、有效6例(9.1%)、無效2例(3.0%),總有效率97%。一般用藥2~3周後皮損明顯好轉,4周後基本痊癒,靜止期頑固型銀屑病患者用藥時間需延長,約6~8周。

七、欖香烯

欖香烯是從中藥蓬莪術中提取的抗癌有效成分,是以β-欖香烯為主要成分的欖香烯類化合物,實驗藥理學和臨床試驗都證明欖香烯對腫瘤有確切療效。欖香烯具有抑制角質形成細胞增殖和誘導角質形成細胞凋亡的雙重作用,這些特性與維A酸有類似之處。劉振祥等(北京醫科大學三院)為探討銀屑病患者角質形成細胞凋亡情況以及維A酸、欖香烯對體外培養的角質形成細胞的影響,進行了多項研究,結果:①採用TUNEL法測定28例靜止期尋常型銀屑病患者的皮損和4例正常人皮膚作對照,結果顯示:正常表皮僅在顆粒層能見到少量凋亡細胞,而銀屑病患者中有19例可見大量凋亡細胞分布於表皮各層,9例凋亡細胞較少,分布在棘細胞層。提示銀屑病患者表皮不僅增殖過度,而且細胞凋亡也異常增多。②分別將不同濃度的維A酸、欖香烯加入正在培養的人角質形成細胞株的培養液中,應用流式細胞儀檢測和DNA片段化分析,結果顯示:維A酸、欖香烯皆可誘導體外培養的人角質形成細胞株凋亡,且在一定範圍內濃度越高,作用越強。提示維A酸和欖香烯可能在較低濃度範圍內主要誘導細胞凋亡,而在較高濃度範圍內則主要抑制或殺傷細胞。商品為0.5%β欖香烯注射液。治療銀屑病,成人可用0.5%β欖香烯注射液50mg加入0.9%葡萄糖生理鹽水500ml,靜脈滴注。

臨床應用實例

谷玉琴等用0.5%13欖香烯注射液50mg加入0.9%葡萄糖生理鹽水500ml,靜脈滴注,每2天增加50mg,直到250mg,以後維持在250mg,連續2個月。治療銀屑病53例,痊癒38例,以病程短、點滴狀皮損者療效好。副作用:半數以上患者靜注後出現局部刺激、周圍組織腫脹。

八、喜樹鹼

喜樹又名旱蓮、土八角、千張樹、水粟子等。喜樹為珙桐科植物喜樹的果實或根皮、樹皮、嫩枝及葉。喜樹全株皆含喜樹鹼。喜樹鹼是一種DNA拓撲異構酶抑製劑,局部外用對角質形成細胞的過度增殖有顯著的抑制作用。黃畋等利用小鼠陰道上皮和尾鱗表皮為動物模型,研究了甲氨蝶呤、喜樹鹼、苦參素(中藥廣豆根的主要有效成分)、腫節風浸膏對銀屑病有效的作用原理,結果顯示它們都具有顯著的抑制細胞有絲分裂的作用,其用以甲氨蝶呤和喜樹鹼的抑制作用最強,苦參素次之,腫節風浸膏最弱。其副作用主要是引起骨髓抑制。外用於斑塊狀銀屑病。其商品有10%~15%喜樹鹼二甲基亞碸溶液。

臨床應用實例

(1)王小波用喜樹鹼注射液與復方丹參注射液對比治療銀屑病各46例:治療組用羥基喜樹鹼注射液5mg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250ml靜滴;對照組用復方丹參注射液20in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或0.9%氯化鈉注射液250ml靜滴,同時口服迪銀片。兩組均每日1次,連續10~14天為1療程,1療程後判定療效,結果兩組總有效率分別為:93.47%、82.61%,有顯著差異。

(2)趙婕等將77例尋常型銀屑病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47例)和對照組(30例),治療組外用0.03%喜樹鹼軟膏;對照組外用恩膚霜(0.02%丙酸氯倍他索),每日1次,4周為1個療程。兩組除同時服用氨肽素、胱氨酸外均不用其他內服藥,且所有患者近一個月來未接受全身皮質類固醇激素、免疫抑製劑或其他方法治療。用上藥2個療程後評定療效。結果:兩組療效相近,總有效率分別為87.2%、90.0%。

(3)王愛民將184例銀屑病患者分為四組,其中喜樹果軟膏組86例、喜樹果酊組38例、喜樹果塗膜劑組40例、空白對照組20例。皆外用每日2次,30天為1療程,用2療程後判定療效。結果:分別治癒為36、13、25、1例;顯效為20、10、10、1例;進步為20、4、5、5例;無效為10、11、0、13例。以喜樹果塗劑組效果最好。

九、苦豆子總鹼

苦豆子總鹼為豆科槐屬植物苦豆子的根莖提取的生物總鹼。苦豆子為豆科植物苦豆子的全草及種子。苦豆子味苦、性寒,有毒。功用有清熱解毒、燥濕殺蟲、平喘止咳、抗癌消炎等。全草含生物鹼,主要有槐根鹼、槐定鹼、苦豆鹼、苦參鹼、氧化苦參鹼及多糖等。本品有毒,中毒時可見頭暈頭痛、噁心嘔吐、心悸心慌等。故不可過量服用,內服全草用量在3g以內。

臨床應用實例

任萬明用苦豆子總鹼注射液4ml(2ml/支,含總鹼40mg),每日1次,肌內注射。同時外擦2%苦豆子總鹼乳膏,每日2次,30日為1個療程。治療尋常型銀屑病120例,結果:痊癒率23.3%;基愈率16.7%;顯效率26.7%;有效率20%;無效率13.3%,總有效率86.7%。全部病例均無不良反應,對其中92例進行治療前後的血、尿常規和肝功能檢查,均未發現異常。

十、銀杏葉

銀杏葉為銀杏科植物銀杏的葉。銀杏又名白果、鴨腳子(《本草綱目》)、靈眼、佛指甲、佛指柑。銀杏為銀杏科植物銀杏的種子。銀杏性味甘苦澀平。《本草綱目》日:「銀杏,宋初始著名,而修本草者不收,近時方葯亦時用之。其氣薄味厚,性澀而收,色白屬金,故能人肺經。益肺氣,定喘嗽,縮小便.又能殺蟲消毒。然多食則收斂太過,令人氣壅臚脹昏頓,故《物類相感志》言銀杏能醉人,而《三元延壽書》言昔有飢者,同以白果代飯食飽,次日皆死也。」白果葉又名銀杏葉,入葯首見於《滇南本草》。銀杏葉味甘、苦、澀,性平。有斂肺平喘、澀腸止瀉、活血止痛等功能。臨床主要用於肺虛咳喘、瀉痢日久及冠心病、心絞痛、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心腦血管病變。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等報道,銀杏葉的乙醇提取物「舒血寧6911」母液或總皂苷元均能對抗腎上腺素所致的兔耳血管收縮;對家兔下肢灌流,有擴張血管的作用。

臨床應用實例

(1)胡敢將未經治療過的尋常型銀屑病患者分為3組。一組67例,口服銀杏葉片,每次2片,每日3次;二組35例,口服沙丁胺醇每次2.4mg,每日3次;三組69例,聯合用藥,即同時服上述兩葯。均4周為1療程,2個療程判定療效。結果總有效率分別為:80.6%、71.4%、95.7%。並顯示,前兩組的進行期療效優於靜止期;聯合用藥組的療效優於前兩組:聯合用藥組對靜止期的療效也顯著優於銀杏片組。

(2)陳威根據藥理研究,銀杏葉、五味子含有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劑,能通過阻斷血小板活化因子與嗜中性粒細胞膜特異性受體結合,抑制白細胞等炎症細胞向表皮趨化、聚集,講而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對角質形成細胞的間接增殖作用;黃芩苷對白三烯B4引起的中性粒細胞趨化反應有抑制作用;熟地黃有抑制上皮細胞增殖的作用而組方:銀杏葉、五味子、黃芩、熟地黃、石榴皮等,水煎濃縮。每次服100ml,每日3次。對54例尋常型銀屑病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6例。治療組服用上藥,對照組服用銀消沖劑(山東北方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每次15g,每日3次。均用藥1個月。結果:治療組有效率為88.89%,對照組有效率為72.20%。1年複發率,治療組低於對照組。

十一、延胡索酸

延胡索又名玄胡索、延胡、元胡索、元胡等。為罌粟科植物延胡索或齒瓣延胡索的塊莖。味苦微辛,性溫,入心包、肺、肝、腎經。有理氣止痛、活血散瘀、鎮靜安定等功能。延胡索主要含有多種生物鹼和少量巴馬汀。延胡索甲素、乙素、丑素具有鎮痛、鎮靜作用,能抑制中腦網狀結構和下丘腦的誘發電位,動物試驗表明乙素對大腦皮層及皮層下的活動都能抑制,並能明顯地抑制刺激皮膚引起的驚醒反應,能阻斷網狀結構上行激活系統及下行性功能,這說明乙素對皮膚的作用有一定選擇性。已有很多報道表明延胡索酸酯有抗增殖和免疫調節作用。口服該葯有一定副作用,如面部潮紅、腹痛、淋巴細胞減少和腎功能紊亂。此化合物在體外角質形成細胞及外周血單個核細胞培養體系中對IL-8、生長相關癌基因(GRO-α)、干擾素誘導的單核因子(MIG)、干擾素誘導蛋白10(IPlO)及IP9/I-TAC(γ-干擾素誘導性T細胞α化學趨化因子)的轉錄抑制呈劑量依賴關係,並以劑量依賴性抑制IL-8、MIG、IP-l0蛋白的產生,提示其治療作用與抑制趨化因子有關。該葯在我國內很少使用,但在歐美等國使用的不少。口服延胡索酸酯治療銀屑病的效果已被證實,甲基延胡索酸酯對尋常型及關節型銀屑病都有較好的療效。

十二、黃芪

黃芪又名黃耆、戴糝、獨椹等。黃芪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膜莢黃芪、蒙古黃芪的乾燥根。實驗證明,本品能增加末稍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營養狀況,並有增強機體抵抗力的作用。對甲、乙型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葡萄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黃芪本身無誘生干擾素的能力,但可促進小鼠肺對工型副流感病毒和新雞瘟病毒產生干擾素的能力,人體服用黃芪亦證明可明顯提高白細胞誘生干擾素的功能。實驗表明黃芪能顯著地增強網狀內皮系統的吞噬功能,其作用強度與卡介苗相近,與党參合用可增加這一作用。黃芪多糖為葡萄糖與阿拉伯糖的多聚體,分子量在2萬以下,可顯著激發胸腺體液反應,具有「宿主中介作用」,即不是直接,而是通過免疫活化作用來提高宿主的特異性免疫能力。

臨床應用實例

(1)李炎夏等觀察黃芪對銀屑病患者甲皺微循環的影響:治療組34例,用黃芪注射液20m1靜滴,每日1次,同時內服維胺脂膠囊每次50mg,每日3次。對照組30例,單用維胺脂膠囊,服法同治療組。兩組均用藥40天。觀察用藥前後的全身皮損及甲皺微循環情況:①治療組、對照組,皮損痊癒率分別為84.0%、53.6%,好轉率分別為12.0%、16.6%,總有效率分別為96.0%、70.3%;②聚集紅細胞完全解聚率分別為46.1%、20.2%,有效率為66.1%、31.2%;③微循環畸形消失率分別為76.6%、35.5%,畸形減輕率分別為18.6%、2.72%,總有效率分別為95.3%、62.7%。

(2)劉曉明報道用黃芪注射液治療銀屑病。方法:將62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l例,均口服抗組胺葯、昆明山海棠片,注射轉移因子、紅霉素、維生素C,外用硼酸軟膏和液體石蠟。治療組同時再加靜脈滴注黃芪注射液每次60ml/次(每2ml注射液相當於黃芪生葯2g),每日1次,用藥7~56天。結果顯示:治療組皮疹開始消退時間明顯提前、治癒率明顯高於對照組。通過對小鼠實驗表明:黃芪注射劑較黃芪煎劑作用強。

十三、黃芩

黃芩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黃芩、滇黃芩、粘毛黃芩、麗江黃芩的根。黃芩性味苦寒,人肺、心、膽、大腸經。有清熱燥濕、涼血安胎等功能。對同種或異種抗體所致被動工型變態反應有抑制作用。有明顯的抗菌消炎作用。黃芩對同種或異種抗體致被動性I型變態反應有抑制作用。給蛋清致敏的豚鼠,每天口服黃芩苷50mg/kg,連續1周,對動物再次吸人抗原引起的變態反應有保護作用,可使驚厥前期時間明顯延長。黃芩苷和黃芩素能明顯抑制致敏豚鼠離體小腸與離體氣管對抗原所產生的過敏性收縮反應,黃芩素的作用較強。對豚鼠與小鼠被動性全身性變態反應,仍以黃芩素效力強。

臨床應用實例

秦小衛等觀察黃芩苷對LTB4引起的銀屑病患者中性粒細胞趨化反應的影響,對20例銀屑病和20例健康對照組進行研究結果表明:黃芩苷對白三烯(LTB)引起的銀屑病患者的中性粒細胞趨化反應有抑制作用,並且此作用是特異的,即只抑制LTB4引起的反應,說明黃芩苷可能是作為LTB4受體拮抗劑而發揮作用。應用含黃芩苷及大黃醇浸膏粉的抗銀膠囊3號治療銀屑病比單用黃芩苷療效好,治癒率達62.23%。

十四、華蟾素

蟾蜍是蟾蜍科動物中華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全體。蟾蜍性溫味甘平有毒,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軟堅散結之功效。華蟾素又名蟾蜍毒素,是中華大蟾蜍耳後腺及皮膚分泌液中所含的多種強心甾體化合物等物質的總稱,是未被分解的天然化合物。蟾蜍皮提取物有抗腫瘤作用。對白血病細胞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小鼠精原細胞、腹水細胞、肝癌無抑制作用,但能延長其生存期,並增強網狀內皮細胞的功能,與環磷醯胺等抗腫瘤藥物合用對腫瘤有抑制作用。對感染甲型溶血型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局部的家兔,肌內注射蟾酥耳後腺新鮮分泌物加工製成的注射液或蟾酥水溶性總成分注射液均能阻止病灶擴散,使周圍紅腫消退。華蟾素注射液系中華蟾蜍全皮經一定加工處理而成,研究證明華蟾素有抑制細胞分裂增殖的作用。

臨床應用實例

(1)麻致中等用華蟾素注射液治療尋常型銀屑病98例,其中進行期70例、靜止期28例。方法:華蟾素2~4ml,每日1次,6周為1個療程,6周後進行療效判定。結果:98例中,痊癒19例;基本痊癒26例;顯效14例;有效17例;無效22例。進行期、靜止期的痊癒率分別為52.9%、28.6%;總有效率分別為84.3%、60.7%。提示:進行期的療效優於靜止期、點滴狀優於斑塊狀、無遺傳史者優於有遺傳史者,一般用藥1~2周即見效。複發率為16%。副作用:僅1例出現頭暈、乏力,並很快消失;部分病例治療前後的血尿常規及肝功能檢查均正常。

(2)周毅成等將尋常型銀屑病患者分為治療組36例,對照組28例。治療組用華蟾素注射液20ml;對照組用維生素B6注射液1.0g。上藥分別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靜滴,兩組均每日1次,30日為1個療程,成人所用華蟾素總量不超過1200ml。局部外用水楊酸軟膏。結果:分別痊癒24例、8例;顯效l例、1例;有效5例、2例;無效6例、17例;總有效率83.3%、39.3%。未發現明顯的不良反應。

(3)陳可設治療組、對照組各40例銀屑病患者,治療組用華蟾素注射液10ml;對照用復方丹參注射液20ml。上藥分別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ml靜脈滴注,兩組均每日1次,30日為1個療程。結果:分別痊癒19例、8例;顯效11例、5例;好轉6例、19例;無效4例、8例;總有效率90%、80%。遠期療效:隨訪半年,治療組與對照組的複發率分別為21%(4/19)、50%(4/8)。副作用:治療組有3例出現注射部位刺激反應,2例有短暫發冷發熱現象;對照組2例頭暈,2例女性患者月經提前並且經量增多,但都未影響繼續用藥。兩組患者治療前後的血尿常規及肝腎功能檢查,未發現異常。

十五、蝮蛇抗栓酶

蝮蛇為蝰蛇科動物蝮蛇除去內髒的全體,入葯始載於《名醫別錄》。蝮蛇味甘,性溫,有小毒。歸肝經。蝮蛇抗栓酶(又名清栓酶、蛇毒注射液)是從蝮蛇毒中獲得的提取物。研究證明蝮蛇抗栓酶能降低血小板數量和纖維蛋白原,使血液處於低凝狀態。臨床多用於各種閉塞性血管病。

臨床應用實例

(1)楊西群等用蝮蛇抗栓酶與普魯卡因對照治療銀屑病:治療組104例,用蝮蛇抗栓酶(每支含0.25u)0.5~0.75u加入5%葡萄糖250ml靜滴,每日1次,15~20日為1個療程,每療程間隔3~7日,用藥1~3個療程。對照組82例,用普魯卡因300~500mg、維生素C 3g加入5%葡萄糖250ml靜滴,用藥時間和療程同治療組。兩組結果分別為:痊癒率為55.77 %、39.02%;顯效率為21.15%、15.85%;有效率為20.19%、14.63%;無效率為2.88%、30.49%;總有效率為76.92%、54.88 9/6。兩組有明顯差異。

(2)王紅等用蝮蛇抗栓酶(0.25u/支)0.5u或0.75u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內靜滴,治療銀屑病47例;對照組3l例,用維生素C注射液5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內靜滴,兩組均每日1次,20日為1個療程,並外用恩膚霜或牛皮癬軟膏。結果:兩組分別治癒35例(74.5%)、17例(54.8%);好轉10例(21.3%)、7例(22.6%);無效2例(4.2%)、7例(22.6%)。

十六、斑蝥素

斑蝥為芫青科鞘翅目昆蟲南方大斑蝥或黃黑小斑蝥的乾燥全蟲。南方大斑蝥含斑蝥素1%~1.2%;黃黑小斑蝥含斑蝥素為0.97%~1.3%。《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0年版規定,本品含斑蝥素(C10H12O4)不得少於0.35%。斑蝥素是單萜類物質。在一定的實驗條件下,對腹水癌、肝癌、網織肉瘤有一定的延長生存期的作用,能引起小鼠腹水肝癌細胞明顯萎縮、退化、胞漿多空泡等改變。斑蝥素可使動物和人皮膚髮紅起皰。本品可刺激尿道黏膜反射,引起陰莖勃起,外塗可刺激毛根,促進毛的發生和生長。可用斑蝥素酊在人腕部皮膚外塗後發皰,取滲出液作巨噬細胞非特異免疫功能測定,因斑蝥素能刺激大量的巨噬細胞產生。用斑蝥素苯溶液(0.016%)塗抹小鼠皮膚,16個月後,發生皮膚瘤、惡性皮膚癌、網織細胞增多症和亞性淋巴瘤的動物佔60.3%,並有協同小劑量20一甲基膽葸的致癌作用。其他副作用有:泌尿系統、胃腸系統的刺激癥狀,個別患者服用期問可出現陣發性心動過速、手指局部麻木感。本品的半合成物羥基斑蝥胺、甲基斑蝥胺毒性較低。

斑蝥素主要外用於斑塊狀銀屑病。近年來內服治療銀屑病的報道不斷出現,近期療效是肯定的,但遠期療效不理想。

十七、長春鹼(vinblastine,VLB)、長春新鹼(vincristine,VCR)、秋水仙鹼(colchicine)

長春鹼、長春新鹼均是從夾竹桃科長春花植物中提取的生物鹼。秋水仙鹼是從百合科秋水仙屬植物秋水仙、山慈姑等中提取的生物鹼。這些生物鹼能與細胞分裂時出現的紡錘絲微管蛋白結合,使其變性,從而抑制細胞的有絲分裂,並抑制DNA合成。兩者的作用機制相似,對動物腫瘤的療效VCR超過VLB,對中樞和周圍神經系統的毒性VCR大於vLB,並且有些副作用是不可逆的。長春鹼的副作用主要是引起骨髓抑制;長春新鹼的副作用主要是引起外周神經病變癥狀,如運動障礙、手足麻木或異感、腱反射遲鈍、外周神經炎等,多在用藥6~8周出現。秋水仙鹼的副作用即有骨髓抑制又有外周神經病變癥狀,並且其中毒癥狀是遲發的。因毒副作用大,這類葯主要外用於斑塊狀銀屑病。

十八、靈菌素(prodigiosin)

靈菌素又名生白素、靈桿菌素、神靈桿菌脂多糖。靈菌素是從神靈桿菌細胞體中提取的脂多糖,是一種免疫激活劑。能激活垂體一腎上腺皮質系統,包括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刺激機體產生多種細胞因子,如IL-1、IL-2、IFN等。具有抗感染、抗腫瘤、抗過敏、影響細胞代謝及內分泌等。偶有發熱的不良反應,患有冠心病、過敏體、中樞神經系統損傷者禁用。可用於治療銀屑病。

十九、小紅參

小紅參(非紅參之小者)又名滇紫參、小紅葯、小茜草等。小紅參為茜草科植物,是茜草科茜草屬植物雲南茜草的根或全草。原是雲南民間藥物,用於治療月經不調、風濕痹痛等。

近年來研究表明該葯具有抗癌作用而被受關注。小紅參味甘、微苦,性溫。歸心、肺、胃經。昆明醫學院曾報道用小紅參針劑治療銀屑病,為研究其藥理作用,近來他們又作了以下研究:一般濃度的小紅參體內給葯(腹腔注射)能抑制小鼠脾臟T細胞增殖反應及其產生白介素2(IL一2)的能力,但對小鼠脾臟B細胞增殖反應無影響;小紅參蒽醌類及三萜類對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細胞增殖反應實驗顯示,兩者質量濃度在30μg/mL~100μg/mL。範圍內均有抑制作用。作者認為,由於銀屑病患者存在細胞免疫功能異常,輔助性T細胞(Th)可能在其發病中起到關鍵性的作用,推測小紅參治療銀屑病可能是通過蒽醌類及三萜類等免疫活性成分影響T淋巴細胞的功能而發揮作用。

臨床應用實例

昆明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報道:肌內注射小紅參針劑(每ml含原生葯1g),成人每次4ml,兒童每次2ml,每日1次,共治療銀屑病113例,結果痊癒19例(16.8%),顯效22例(19.5%),進步52例(46%),無效20例(17.7%)。一般在注射40針後開始見效。遠期療效:在痊癒的19例中,有13例於停葯後1~4個月複發,但再行治療仍然有效。

二十、8味中藥對銀屑病皮損中凋亡因子表達的影響

檢測指標:尋常型銀屑病患者皮損培養細胞中和白細胞刺激的體外培養角質形成細胞中的Fas和凋亡表達的抑制。正常表皮不表達Fas,銀屑病及體外培養的角質形成細胞表達Fas,以影響細胞凋亡。

中藥製備:取雷公藤、茯苓、紅花、白花蛇舌草、黃芩、板藍根、丹參、黃柏各10g,分別煎煮過濾除渣,濃縮提純至10ml,0.2μm無菌濾膜過濾除菌,分裝備用。

觀察組別:除8個中藥組外,設陰性對照組(生理鹽水組)和陽性對照組(地塞米松組)。

表9觀察結果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各中藥組與生理鹽水組比較P<0.00l。

第二節重金屬中藥與銀屑病

當一種藥物具有多種作用時,除治療作用之外的其他作用都可以認為是副作用。一般情況下,將一過性的、反應程度較輕、反應可隨藥物治療作用的消失而消失的作用稱為副作用(side effect);將可造成某種功能或器質性損害的反應稱為毒性反應(toxic reaction)。藥物不良反應(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則是指藥物在正常用法用量情況下所引起的有害的或不期望的反應。藥物不良反應除與藥物本身有關外,還與患者體質有關。藥物毒副作用反應的強度,雖然也與患者體質有關,但其作用性質是由藥物本身決定的。隨著對藥物認識的加深,中藥的毒副作用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尤其是在治療銀屑病方面更應關注。在最古老的中藥書《神農本草經》:「上藥為君,主養命以應天,無毒,多服久服不傷人……;中藥一百二十種為臣,……無毒有害,斟酌其宜;……下藥一百二十五味為佐使,主治病以應地,多毒,不可久服……」。可見中藥的毒副作用自古就被中醫所關注,概括地將我們常用的、多與銀屑病有關的中藥毒副作用可分類為:

1.循環系統疾病心律失常、血壓下降或升高、傳導阻滯等。如蟾酥、山豆根、山慈菇、蜈蚣、雷公藤、雄黃、烏頭、川楝子等。

2.呼吸系統疾病呼吸困難、發紺,急性肺水腫、過敏性哮喘等。如烏頭類中藥、川楝子、苦參、山豆根、雷公藤、雄黃等。

3.消化系統噁心嘔吐、腹痛腹瀉、急性胃黏膜病變、中毒性肝炎等。如黃葯子、雷公藤、雄黃、輕粉、鉛丹、青黛、斑蝥、山豆根、山慈姑、蜈蚣、虎杖等。

4.泌尿系統腰痛、尿少、尿閉、尿頻尿急、蛋白尿、腎炎、尿毒症、急性腎功能損害等。如關木通、雷公藤、斑蝥、雄黃、輕粉、硃砂、鉛丹、鉛粉、烏桕、山慈姑、蜈蚣、全蠍等。

5.造血系統出血、白細胞減少、粒細胞減少或缺乏、血小板減少、過敏性紫癜、溶血性貧血、再障等,主要是藥物毒性作用引起骨髓抑制或骨髓幹細胞及造血微循環損傷。如雷公藤、青風藤、蜈蚣、斑蝥、雄黃、狼毒等。

6.神經系統頭暈目眩、四肢麻木、瞳孔縮小或放大、視力障礙、意識模糊、精神失常、抽搐、驚厥等。如馬錢子、山豆根、北豆根、雷公藤、雄黃、蜈蚣、全蠍、山慈姑、烏頭類、獨活等。

在上述藥物中雄黃、輕粉、硃砂、鉛丹、鉛粉屬於重金屬類中藥,它們產生毒副作用的主要原因是因含有砷、汞、鉛等這些金屬所致。其中雄黃對各個系統都有毒副作用,輕粉、鉛丹等對消化系統和泌尿系統的毒副作用最大。這三味葯是從古至今被臨床常用於治療疥癬的外用藥,在現有的某些治療銀屑病中藥、藏葯中仍然存在,這些葯可在短期達到使銀屑病皮損消退的目的,但同時可使患者獲得難以消除的毒副作用。如雄黃在大量攝入時,可以抑制細胞生長,小量時則刺激細胞生長,而少量的雄黃可以在體內長期存在,這對細胞的癌變起到了促發作用。此外,一些中成藥中也含有少量的重金屬類藥物,因為銀屑病患者存在基因穩定性差的原因,所以不能與其他人一樣服用這類藥物。銀屑病患者常伴有咽喉疼痛等症,但不能以六神丸、牛黃解毒片(丸)成為常用藥;老年患者若伴有高血壓、關節痛時,不要以牛黃清心丸、壯骨關節丸為常用藥。

一、砷

含砷的中藥主要有雄黃、雌黃、砒石、砒霜,此外還有白降丹、紅升丹將在汞類葯中介紹。

雄黃又名石黃、腰黃、雄精、明黃、蘇黃;雌黃又名黃安。雄黃、雌黃皆為為硫化物類礦物的礦石,其主要成分為硫化砷(As2S2)。雄黃的砷含量約75%,硫含量約24.9%,及其重金屬鹽;雌黃主要成分是三硫化二砷,砷含量約61 %,硫含量約3l%。「生山之陽為雄黃,生山之陰為雌黃」,《名醫別錄》:「雌黃,生武都山谷,與雄黃同山,生其陰」,《本草綱目》:「雌黃、雄黃同產,治病則二黃之功亦彷彿,大要皆取其溫中、搜肝、殺蟲、解毒、祛邪焉爾」。「雄黃,乃治瘡殺毒要葯也,而入肝經氣分,故肝風、肝氣、驚癇、痰涎、頭痛眩暈、暑瘧泄痢、積聚諸病,

用之有殊功;又能化血為水。而方士乃煉製服餌,神異其說.

被其毒者多矣。」

砒石又名信石、信砒、砒黃、人言、砷華、毒砂。為氧化類礦物砷華的礦石,砷華是天然的三氧化二砷,因含有硫離子、鐵離子等雜質而呈紅色,故又稱「紅信石」。天然的砷華很少,是由含砷的硫磺礦物氧化生成。毒砂是分布最廣的砷礦物。常為多金屬礦床中伴生礦物。作為藥材有紅信石、白信石兩種,藥用以紅信石為主。紅信石又名紅砒、紅礬;自信石又名白砒。砒霜為信石經升華而得的精製品。《本草綱目》:「砒,性猛如貔(貔是傳說中的一種猛獸,貔與砒同音),故名。惟出信州,故人呼為信石」。又日:「砒乃大熱大毒之葯,而砒霜之毒尤烈」。砒石為劇毒藥,不入湯劑,外用需防吸收中毒。

砷(As)的化合物在自然界中主要是以硫化物等混合物的形式存在於各種金屬礦中。砷是一種原漿毒物,主要經呼吸道和消化道進人體內,皮膚亦可少量吸收。其毒性作用主要是與人體細胞中酶系統的巰基相結合,使酶系統受到破壞,失去作用,因而引起神經系統、新陳代謝、毛細血管及其他系統的功能及器質性病變。如:As2O3+6OH→2AsO3=+3O2H在鹼性環境中,酸離子AsO3-對細胞酶蛋白的巰基(SH)具有極強的親和力,因此制約了細胞的氧化過程。干擾了正常的代謝,因2一酮酸的氧化酶系統受到抑制,血中丙酮酸增加,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發生紊亂,導致毛細血管擴張,管壁不全性麻痹及滲透性增加。因個體差異的關係,對砷的敏感性不同,一般成人中毒量為10mg,致死量為0.1~0.2g。中毒的主要癥狀為口腔、食道、胃糜爛,黏膜腫脹、出血;中毒性肝炎,亞急性黃色肝萎縮;心臟脂肪浸潤;中樞神經系統缺氧、功能紊亂;腎小球損傷。

外用砷劑可引起包括皮膚癌在內的各種惡性腫瘤,砷相關皮膚病包括局部或廣泛的色素沉著、角化過度、鮑溫病、基底細胞癌及鱗狀細胞癌。臨床最多見到的毒性作用為皮膚嚴重角化、皸裂、色素沉著。由於目前盲目治療銀屑病的現象較普遍,中毒的人數在增加。給臨床進一步的治療造成難度。

研究發現在原代表皮細胞培養時,同時給予低濃度的砷,結果導致細胞增殖明顯增多,表現為細胞數目、c-myc基因的表達增多、細胞中DNA增多,並顯示砷可誘導轉化生長因子-α(TGF-α)、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粒細胞一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等細胞因子生成。在通過飲水接觸砷的患者皮膚樣本的基因分析顯示,有相應的生長因子的改變。以上結果說明,砷可通過角質形成細胞源性生長因子的慢性刺激促進皮膚腫瘤的發生。對有砷治療史的7例患者癌前或惡性皮膚損害進行p53的突變研究表明,砷暴露患者70%皮損有p53蛋白堆積。對砷相關的30例鮑溫病、10例基底細胞癌、8例鱗癌患者的皮損進行bcl一2、p53、Ki一67表達檢測,結果bcl 2在所有基底細胞癌中表達,鱗癌中無表達;p53在所有砷誘導皮膚癌中表達。抗癌蛋白p53在DNA修復中發揮重要作用,用一定濃度的砷處理角質形成細胞14天後,發現砷可降低p53水平,但伴隨p53調節蛋白mdm2水平升高,並呈現劑量和時間依賴性。mdm2可通過抑制p53的功能而促進細胞增殖,砷在體內由甲基轉移酶(Mtase)的甲基化而脫毒,因甲基轉移酶具有明顯物種差異,所以人與動物對砷的毒性反應有多樣性。 .

臨床報道

由於使用砷劑造成白血病、皮膚癌、砷角化症的臨床報道很多,已被大家熟知。但有些患者在使用某些含砷的葯數年後發生癌變時,即使血砷檢測陰性,也不能排除砷毒所為,這是需要大家關注的問題。為此摘取兩篇報道:

1.任萬明報道,銀屑病合併砷角化症和鱗狀細胞癌患者皮損發生於明確服用砷劑史5年,其血及發砷可正常。

2.患者男,55歲,銀屑病史37年,32年前曾服過白血

寧、22年前外用過芥子氣軟膏,間斷服用中藥,無明確光疔

史。半年前患者軀幹和下肢出現大小不等的數十處疣狀增牛

和角化皮損,7處直徑1~3cm浸潤性紅斑,表面皮損糜爛,並

有皮膚異色症樣表現,全身淺表淋巴結無腫大。病理診斷為

鱗狀細胞癌Ⅰ-Ⅱ級,癌變皮損集中於腰部以下。血和發砷檢

測陰性。作者認為,患者雖然無明確服用砷劑史,且血、發檢

測皆為陰性,但其皮膚異色症和多發角化皮損與砷角化相似,

不能排除砷劑所致的可能性。

二:汞

含汞的中藥主要有輕粉、粉霜、銀硃、硃砂、白降丹、紅升丹、紅粉等。

輕粉:又名膩粉、掃盆、峭粉、汞粉、水銀粉。輕粉為粗製的氯化亞汞(Hg2CL2)結晶物。是由水銀、白礬、食鹽炮製而成,30g汞可得輕粉24g。粉霜又名白雪、水銀霜、白靈砂、白粉霜,為輕粉升華精製而成,其乾燥品含氯化亞汞在99%以上,即是用升華法製得的甘汞。本品見光後毒性加劇。《本草綱目》日:「水銀乃至陰毒物,因火煅丹砂而出,加以鹽礬煉而為輕粉,加以硫磺升而為銀硃,輕飛靈變,化純銀為燥烈,其性走而不守,善劫痰涎,消積滯,故水腫風痰濕熱毒瘡,被劫涎從齒齦而出,邪郁為之暫開,.而疾因之亦愈。若服之過劑,或不得法,則毒氣被蒸,竄入經絡筋骨,莫之能出,痰涎既去,血液耗亡,筋失所養,營衛不從,變為筋攣骨痛,發為癰腫疳漏,或手足皸裂,蟲癬頑痹,經年累月,逐成廢痞,其害無窮」。

銀硃:又名靈砂、心紅、水華朱、猩紅、紫粉霜。為人工製成的赤色硫化汞。銀硃與靈砂都是人工製成的赤色硫化汞,目前藥材並不區分,但古時分作二條,因靈砂升煉時用的是硫磺,火力緩,時間長,銀硃則用含雜質較多的石亭脂(石硫赤),並且火力猛,煉時短,所以靈砂的質量比銀硃純。《本草綱目》:「銀硃,乃硫磺同汞升煉而成,其性燥烈,亦能爛齦攣筋,其功過與輕粉同也」。

硃砂:又名丹砂、辰砂、汞沙、赤丹、丹粟。為天然的辰砂礦石,其主要成分為硫化汞,理論上應含汞86.2%、硫13.8%,但實際中常夾雜雄黃、磷灰石等。其商品有朱寶砂,又名洋尖砂、澤光砂;鏡面砂,又名劈砂、片砂;豆瓣砂,又名豆砂、個砂。《吳普本草》:「黃帝、岐伯:苦,有毒。李氏:大寒」。《藥性論》:「有大毒」。《本經逢原》:「丹砂入火,則烈毒能殺人」。

升葯:又名靈藥、三白丹、三仙散、升丹。為粗製氧化汞。是由水銀、硝石、白礬放入碗中密封煉製,煉成後將碗取下,位於碗內周圍的紅色升華物為「紅升」;碗中央的黃色升華物為「黃升」;鍋底剩下的塊狀物即「生葯底」。紅升、黃升主要含氧化汞,另含硝酸汞等,其精製品是「紅粉」,漢口紅粉含HgO在98%以上。紅粉又名小升丹、三仙丹、紅升葯。《中藥志》:「紅升、黃升功用相同,惟紅升性較猛烈」。紅升丹:又名大升丹、紅粉霜、五升靈藥。是以水銀、火硝、白礬、雄黃等葯為主煉製而成,其主要成分為氧化汞。

白降丹:又名降葯、白靈藥、降丹。為二氧化汞和氯化亞汞的混合物。是由水銀、白礬、食鹽、皂礬、火硝、硼砂、硃砂、雄黃炮製而成。主要成分為氯化汞HgCl及氯化亞汞Hg2CL2,其含量比例依生產方法而有不同。

汞是一種原漿毒,汞化合物對人體具有強烈的刺激性和腐蝕性作用。汞鹽可以經消化道及皮膚吸收。當被吸收後對內髒的毒性很大,其中以升汞(高價汞)毒性為大。低價汞在吸收達到相當濃度時也可產生與高價汞同樣的毒性。毒性作用皆由汞離子所引起,汞離子與各器官組織蛋白結合成汞蛋白,從而導致細胞發生營養不良性改變,甚至壞死。汞在體內與各種酶的巰基具有特異的親和力,能抑制許多酶的活性.引起中樞神經和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汞可通過腎臟、肝臟和結腸黏膜排泄,以腎臟為主要排泄器官,約佔汞全部吸收的75%。汞經腎臟排泄時,可抑制。腎實質細胞巰基酶系統的活動。急性升汞中毒患者死亡的屍體解剖中可見到口腔、咽部、食管不同程度的腐蝕;胃黏膜可見到壞死;結腸表現為急性炎

症性病變,輕者充血水腫。升汞中毒量為0.1~0.2g,致死量為0.3~0.5g;甘汞的致死量為2~3g;氧化汞的致死量為1~1.5g。升汞對腎臟近端小管和腎小球有嚴重的破壞作用,但壞死性腎病往往在中毒後7天左右發生,此時胃腸反應已消退。汞吸收後可以經唾液腺排出,與口腔內的硫化物結合。形成具有強烈刺激性的硫化汞,引起口腔炎,甚者牙齒脫落,一般先為磨牙,尖牙次之,門牙最後。神經損害多見四肢麻木及手震顫,尤其是做精細動作和情緒緊張時震顫就更明顯。震顫可因皮質與視丘下部之問的調節發生障礙所致,也可能因小腦皮層萎縮所致,也可因運動神經元受損所致,總之機制尚未完全闡明。

以大鼠為實驗材料,探討口服硫化汞在體內誘發氧化損害:爆砂化學名為硫化汞(HgS),為一種穩定性汞鹽,在常溫下不溶於水,與其他汞化合物相比其毒性較低。給予大鼠口服硫化汞0mg/kg、5mg/kg、50mg/kg、250mg/kg、500mg/kg,連用3天,觀察其在肝及腎造成氧化性傷害的可能性。結果:肝臟中之谷胱甘肽及8-羥脫氧鳥苷(8-OH-dG),並未隨有變化;腎臟中未發現脂質過氧化現象,但是谷胱甘肽有下降之現象,而且。腎臟細胞中的8一羥脫氧鳥苷呈劑量關係之上升。腎臟汞含量也隨給汞量的增加而升高。電子顯微鏡顯示:腎小管近端細胞內溶酶體有明顯增加之趨勢。說明硫化汞雖不溶於水,但仍會被吸收,並在肝、腎器官中聚積,但只在腎中誘發8一羥脫氧鳥苷上升。汞已對腎細胞上的DNA造成氧化性傷害。

臨床中毒表現為:急性腐蝕性胃腸炎、壞死性腎病、周圍循環衰竭等。口服中毒即可出現口有金屬味及辛辣感、黏膜水腫、口渴、嘔吐,便血,因腎小管壞死而導致尿毒症。慢性職業性中毒表現,以神經衰弱綜合征為主,如患者表現為精神不安、興奮、易怒、鬱悶等。其次為口腔、消化道病變,如口中金屬味,流涎、牙齦腫脹、出血、牙齒鬆動脫落,牙根、牙齦上有黑色汞線等。可出現汞毒性震顫,震顫為對稱性。

臨床報道

1.汞造成。腎損害1例患者男,68歲,因尿蛋白3個月,加重10天,伴右側腰痛,全身浮腫,尿蛋白(++++),尿蛋白定量6~16.5g/24h,血BUN 5.5mmol/L,於1993年9月8日入院。患者因患銀屑病,某醫院給予含汞的外用藥膏全身塗抹治療,每周檢查尿常規,治療3個月後,尿常規顯示蛋白微量,即停葯,並給予口服頭孢氨苄、氨苄青黴素等治療。10天後尿常規顯示蛋白(++~+++),右側腰痛,全身浮腫,尿量2200ml/日,既往無腎臟病史。入院檢查:尿RBP0.09mg/L,Alb 2688mg/L,IgG 22.4mg/L,NAG 79.0u/L;血BUN 5.5mmol/L,Crl20μmd/L,IgG 12.42g/L,IgA0.34g/L,IgM 1.95g/L,C3 0.982g/L,C4 0.392g/L,β因子0.608g/I.,CH50l60U;T細胞亞群:CD3 50%0,CD4 29.41%,CD8 25%,CD4/CD8 1.18。莫氏試驗:尿比重1.004 1.016,尿滲透壓364mosm/HgH2O,尿汞0.02mg/L。腎圖顯示排泄顯著延遲,腎血流量正常;。腎穿刺活檢:光鏡示。腎小球9個,均未見明顯病變;腎小管上皮腫脹,問質輕度灶性炎症細胞浸潤及纖維化,小葉問靜脈可見局灶性靜脈內膜炎。給予二巰基丁二酸納(BAL)、強的松、速尿、硝苯啶、丹參等治療。一個月後複查:尿蛋白(一),尿蛋白定量0.44g/24h,血清總蛋白61g/L,白蛋白38g/L,球蛋白23g/L,尿汞0.003rng/L。莫氏試驗:尿比重1.006~1.017,腎圖正常。汞中毒腎病患者,出現高氯血症為可逆性。腎小管損害,少數人可出現大量尿蛋白。本患者已有尿蛋白、浮腫、低蛋白血症等腎病綜合征表現,同時腎穿刺證實腎小管也受到一定影響,雖經治療後尿蛋白、浮腫消失,但腎小管功能仍未完全恢復,至1996年9月(3年後)仍在隨訪治療中。本例也證實了以往的結論,腎臟是無機汞的主要排泄器官,並易在腎臟中積聚造成損害,通常汞中毒引起的腎臟損害以腎小管病變為明顯。

2.汞中毒誘發大皰性類天皰瘡1例 患者男,40歲,因患銀屑病10餘年,服個體行醫者自製藥丸、藥粉約2月,全身散起黃豆至花生米大小的水皰,口腔也起水皰,繼而糜爛、灼痛、噁心,進食、說話困難。實驗室檢查:尿鉛0.63umol/L,尿紫質(++),ZPP 15μg/gHb,尿汞4486.5nmol/L,血尿便常規、肝功、內臟B超均正常。診斷:大皰性類天皰瘡、尋常型銀屑病、亞急性汞中毒。

三、鉛

含鉛的中藥主要有鉛、鉛丹、鉛粉、密陀僧、

鉛:又名黑鉛、青鉛、青金、烏錫、黑錫、鉛精、水錫、素金、黑金、水中金。為一種灰白色的金屬,主要由方鉛礦的礦石中煉出。《本草綱目》:「鉛體重實,其性濡滑,內通於腎,故《局方》黑錫丹、《宣明》補真丹皆用之。治一切陰陽混淆,上盛下虛,氣升不降,發為嘔吐眩暈,噎嗝反胃,危篤諸疾。所謂鎮墜之劑,有反正之功,但性帶陰毒,不可多服,恐傷人心胃耳。鉛化為胡粉、黃丹、密陀僧、鉛白霜,其功皆與鉛同;但胡粉入氣分,黃丹入血分,密陀僧重墜下行,鉛白霜專治上焦胸膈,此為異耳」。

鉛丹:又名黃丹、鉛黃、桃丹、樟丹、朱丹、紅丹、丹粉、虢丹、真丹、國丹、松丹、東丹、廣丹、陶丹。為用鉛為原料加工製成的四氧化三鉛。為橙紅色或橙黃色鮮艷細膩之粉末。《本草衍義補遺》:「丹出於鉛而日無毒,又日涼,予觀竊有疑焉。曾見中年一婦女,因多子,於月內服鉛丹二兩,四肢冰涼強直,食不入口,時正仲冬,急服理中湯加附子,數帖而安,謂之涼而無毒可乎?」

鉛粉:又名宮粉、官粉、胡粉、定粉、杭粉、光粉、鵲粉、水粉、白粉、瓦粉、錫粉、粉錫、解錫、流丹、白膏、鉛白、鉛華。為有鉛加工製成的鹼式碳酸鉛,為細而滑膩的白色粉末。《桂海虞衡志》:「鉛粉,桂州所作最有名,謂之桂粉,其粉以黑鉛著槽瓮罨化之」。

鉛霜:又名鉛白霜。為用鉛加工製成的醋酸鉛。《本草圖經》所載鉛霜,其原料除鉛和醋外,尚雜有水銀少量,故其成品可含有微量的汞。

密陀僧:又名密陀僧、沒陀僧、金陀僧、爐底、金爐底、銀爐底、銀池、淡銀。密陀僧是少數民族語言的音譯,意思是爐底。因密陀僧是提煉鉛或煉銀時沉積於爐底的副產品,是粗製氧化鉛。鉛丹為純鉛經加工而成的四氧化三鉛(Pb3O4)。密陀僧可由鉛丹加熱熔煉而得。高溫時,黃丹中一部分氧化遊離成一氧化鉛的密陀僧。《本草綱目》:「密陀僧,原取銀冶者,今既難得,乃取煎銷銀鋪爐底用之;造黃丹者,以腳滓煉成密陀僧,其似瓶形者是也」。《本草綱目拾遺》:「粉錫,今杭城多有業此,名日粉坊。工人無三年久業者,以鉛、醋之氣有毒,能鑠人肌膚,且其性燥烈,坊中人每月必食鵝一次以解之,則其不能無毒可知。或日,其造制時則其氣有毒,若成粉便不毒。如果有毒,則前人方中何以入食劑,而又不遺制解之法。殊不知此物性能制硫磺,除酒酸,雌黃見之則黑,糟蟹得之不沙,入葯能墮胎,傅面多生粉痣,其剝蝕猛悍之性,等於砒硇,惟少服之則可」。

鉛是多親合性毒物,作用於全身各個系統,主要損害神經、造血、消化和心血管系統。鉛被吸收後,首先積聚在肝臟,後分布於全身各個組織,部分可經胃腸道排泄,95%以三鉛磷酸鹽的形式沉積於骨中.並保持平衡狀態。其化學反應式為3PbHPO4=Pb3(PO4)2+H3PO4當pH為7.45時,反應向右進行,即主要以三鉛磷酸鹽的形式存在,因三鉛磷酸鹽的溶解度小(0.13mg/L),而大量沉積於骨中;當血中酸度增高,反應向左進行,磷酸氫酸增多,其溶解度大(12.6mg/L),而進人血循環量增多,並可重新進入肝、肺、神經系統,引起急性中毒癥狀。鉛主要經呼吸道進人體內,其次為消化道。其中絕大多數的鉛是通過大小便排泄的,鉛有蓄積性。以乙酸鉛為例,成人口服致死量為50g,也有報道口服黃丹15.6g而致急性中毒者。

鉛中毒發病的主要機制是卟啉代謝紊亂。卟啉是血紅素合成過程的中問產物,卟啉在體內由醋酸和甘氨酸在細胞線粒體內酶的催化下合成,細胞線粒體內酶有多種,而關鍵的、對卟啉的代謝和血紅素合成速度形成負反饋調節作用的酶是△一氨基酮戊酸(ALA)合成酶,當人鉛中毒後ALA合成酶和AIA脫水酶,首先受到抑制,使卟膽原合成受到阻止,同時鉛又抑制血紅素合成酶使原卟啉與二價鐵的結合受阻,從而正鐵血紅素的合成發生困難。卟啉代謝紊亂可引起多種病變,與皮膚科關係密切的是源於卟啉是人體惟一的內源性光敏物質,吸收光以波長405nm時最敏感,正常人曬斑波在280~320nm之間,所以血卟啉患者即使用玻璃窗濾去曬斑波後,仍然可以發生光敏性皮膚損害。

中毒的臨床表現:早期自覺乏力、口內有金屬味(甜味).少數患者口腔可見由於硫化鉛沉積而形成的「鉛線」,為深灰、紫黑或藍色的帶狀或不規則斑塊,多位於牙齒邊緣。有些患者面色土黃或灰白即鉛性面容。其他癥狀:①神經系統病變,多有頭痛、頭暈、記憶力減退、睡眠障礙、煩躁易怒等;部分患者可有四肢末端呈手套樣感覺等多發性神經炎和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癥狀。②消化系統病變,呈食欲不振、腹脹、腹部不規則隱痛及輕度便秘。③小兒中毒時,x線檢查可見長骨幹骺端有「鉛線」。

臨床報道

口服鉛丹治療銀屑病引起鉛中毒一例。患者男,52歲,患尋常型銀屑病8年,1年前自服「秘方」治療銀屑病,用藥後3個月皮損明顯好轉,但出現不規則的臍周痛,未注意;繼續服藥,半年後皮損完全消退,但腹痛逐漸加重,並伴食欲不振、全身無力、雙下肢麻木。曾2次以腹痛待查及腸梗阻住院治療,1994年12月31日再次住院,檢查符合腸梗阻指標,但給予相應的治療不見效。於1995年1月12日行剖腹探查,見小腸充血、痙攣,余未見異常。追問病史,並經防疫站檢驗其所服用的黃色藥粉得知,該葯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鉛。但隨即檢查24小時尿鉛含量的結果是正常的。不過當給予依地酸鈣鈉5ml加生理鹽水50()ml靜脈滴注做排鉛試驗時,24小時尿鉛含量為3.6mg/L,(正常值<0.08mg/L=)。按鉛中毒治療29天痊癒。

參考文獻

l·管汾.中藥雷公藤治療190例銀屑病療效觀察.臨床皮膚科雜誌,1981,(2):91

2·鄭和義,王宏偉,王家壁,等.雷公藤治療膿皰型銀屑病7例.中國皮膚性病學雜誌,1998,12(3):162

3·高紹佐.雷公藤治療銀屑病療效分析.皮膚病與性病,1997,19(4):26

4·吳寧,晏洪波,楊智林.復方青黛丸引起急性潰瘍性結腸炎二例.中華皮膚科雜誌,1996,29(2):133

5·上海醫科大學中山醫院.復方青黛膠囊治療銀屑病療效觀察.巾華皮膚科雜誌,2000,33(2):139

6.溫海,劉曉剛,高兆興,等.甘利欣和強力寧治療銀屑病及濕疹的療效觀察.臨床皮膚科雜誌,1998,27(4):241

7.史毓傑.強力寧加丹參注射液聯合治療尋常型銀屑病療效觀察.皮膚病與性病,2000,22(1):26

8.楊雪源,劉訓荃,李慧珠,等.雷公藤、紅霉素和甘草甜素聯合治療尋常型銀屑病152例療效評價.中國皮膚性病學雜誌,2《300,14(3):

168.

9.趙廣,王毅俠,趙慶利.阿維A與甘草甜素聯用治療銀屑病及毛髮紅糠疹療效觀察.中華皮膚科雜誌,1999,32(2):136

10.潘莉.昆明山海棠加山莨若鹼治療銀屑病效果觀察.人民軍醫,1999。42(3):180 。

11.王紅兵,萬屏,衛江亮,等.昆明山海棠對無菌性膿皰病患者血栓素B2和6一酮前列腺素F1α的影響.雲南醫藥,2001,22(1):4

12.吳京海,楊思源,金嵐,等.丹參素對銀屑病患者外周血單個核細胞粘附分子表達的影響.上海醫科大學學報,1998,25(1):47

13.肖青林,司本輝,吳康智,等.不同劑量丹參治療銀屑病患者後血液流變學改變.中華皮膚科雜誌2000,33(6):414

14.趙慶利.復方丹參注射液、山莨菪鹼及川芎嗪加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療銀屑病療效對比觀察.中華皮膚科雜誌2001,34(1):69

15.張地君.丹參注射液治療尋常型銀屑病58例臨床報道.皮膚病與性病,1999,21(2):8

16.于秀敏,於小玲,王椿森.銀屑病患者青黴素和丹參治療前後做循環改變.中華皮膚科雜誌,1998,3l(2):110

17.藜明.復方丹參注射液治療尋常型銀屑病134例臨床觀察.中醫雜誌,1998,39(6):355

18.王亞美,李忠青.火把花根片治療銀屑病患者50例.中華皮膚科雜誌,2000,33(2):128

19.刁慶春.火把花根片治療尋常型銀屑病療效觀察.嶺南皮膚性病科雜誌,2001,8(3):145

20.袁耕.燈盞花治療66例銀屑病.中華皮膚科雜誌,1999,32(2):]35

21.李紅兵.火把花根治療尋常型銀屑病50例臨床療效觀察.臨床皮呋科雜誌,2002,31(12):773

22.劉振祥,李世蔭.銀屑病患者角質形成細胞凋亡以及維A酸與欖香烯的影響.中華皮膚科雜誌,1999,32(2):97

23.王小波.羥基喜樹鹼治療銀屑病的臨床觀察.皮膚病與性病,2001,23(1):30

24.趙婕,朱桂芝,宋文榮,等.喜樹鹼軟膏治療銀屑病47例.中華皮膚科雜誌,1999,(2):134

25.王愛民.喜樹果塗膜劑治療銀屑病.臨床皮膚科雜誌,1998,27(4):243

26.任萬明.苦豆子鹼治療銀屑病.中華皮膚科雜誌,1999,32(2):79

27.胡敢.銀杏葉片與沙丁胺醇聯合治療尋常型銀屑病69例.中華皮膚科雜誌,2001,34(2):107

28.陳威.自製銀杏石榴煎劑治療尋常型銀屑病54例.皮膚病與性病,2001,23(1):23

29.李炎夏,周起雲,陸石光,等.黃芪維胺酯聯合應用對銀屑病甲襞微循環的影響.中國皮膚性病學雜誌,1998,12(6):345

30.劉曉明,齊欣,宋智琦,等.黃芪注射液治療銀屑病患者的臨床觀察和實驗研究.中華皮膚科雜誌,2001,34(2):113

31.秦小衛,鄭茂榮,牟賢龍,等.黃芩苷對白三烯B4引起的銀屑病患者中性粒細胞趨化反應的影響.中華皮膚科雜誌,1998,31(2):¨6

32.麻致中,王美娜,李麗英,等.華蟾素治療銀屑病的臨床和實驗觀察,中華皮膚科雜誌,1989,22(4):236

33.陳可.華蟾素治療尋常型銀屑病療效觀察.中華皮膚科雜誌,1994,27(4):240

34.周毅成,李鶴玉,張峰,等.華蟾素治療尋常型銀屑病療效觀察.中華皮膚科雜誌,2000,33(2):128

35.楊西群,呂曉雅,杜宇,等.蝮蛇抗栓酶靜脈滴注治療銀屑病104例療效觀察.中國皮膚性病學雜誌,1999,13(3):185

36.王紅,徐桂香.蝮蛇抗栓酶綜合治療銀屑病療效觀察.中華皮膚科雜誌,1998,31(2):126

37.何黎,楊竹生,陳昆昌,等.小紅參對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細胞的增殖反應研究.中華皮膚科雜誌,2002,35(2):151

38.周利平,楊木蘭,江濤,等.銀屑病患者Fas及Bcl一2的表達及中藥的

作用.中華皮膚科雜誌,2002,35(2):146

39.Stoof TJ,Flier J,Sampat S,et al.The antipsoriatic drug dimethyl fumarate strongly suppresses chemokine production in human keratinocytes and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Br J Dermatol, 2001.144(6):1114~1120

40.張春玲.銀屑病反覆伴發鱗狀細胞癌一例.中華皮膚科雜誌,2002,35(2):107

41.任萬明.銀屑病並發砷性角化症及鱗狀細胞癌一例.中華皮膚科雜誌,1993,26(1):25

42.顧軍,畢新嶺.砷劑與角質形成細胞及其致癌機制的研究進展.國外醫學·皮膚性病學分冊,2001,27(3):150

43.鄭華,黃國范,田樹敏,等.汞造成腎損害1例.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學報,1998,18(2):109

44.張莉,楊安波,張鳳青,等.汞中毒誘發大皰性類天皰瘡1例.中華皮膚科雜誌,1995,28(1):57

45.劉宗榮,賈東明.硫化汞在體內誘發氧化傷害.中國藥理學與毒理學雜誌,1997,11(2):108

46.殷翠玲,張永玉.口服鉛丹治療銀屑病引起鉛中毒一例.中華皮膚科雜誌,1996,29(2):132

47.Germolec DR,Spaiding J,Yu HS,et a1.Arsenic enhancement of skin neoplasia by chronic stimulation of growth factors.Am J Pathol, 1998,153(6):1775~1785

48.Avermathy CO,Liu YP,Longfellow D,et a1.Arsenic;health effects, mechanisms of actions,and research issues.Environ Health Per spect,1999,107(7):593~579

49.Hsu CH,Yang SA,Wang JY,et a1.Mutational spectrum of p53 gene in arsenic-related skin cancers from the blackfoot disease endemic area of Taiwan.Br Jcancer,1999,80(7):1080~1086

50.Castren K,Ranki A,Welsh JA,et a1.Infrequent p53 mutations in arsenicrelated skin lesions.Oncol Res,1998,10(9):475--48251.Chang CH,Tsai RK,Chen GS,et a1.Expression of bcl一2,p53 andKi-67 in arsenical skin cancers.J Cutan Pathol,1998,25(9):475~462

52.Harmadeh HK,Vargas M,Lee E,et a1.Arsenic disrupts celluar 1ev els of p53 and mdm2:a potential mechanism of carcinogenesis.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1999,263(@):446~449

53.Col M,Col C,Sx:)ran A,et a1.Asenic—related Bowen』S disease,palmar

keratosis,and skin cancer.EnvironHeahh Perspect,1999,107(8)。687~689

54.Germolec DR,Yoshida T,Gaido K,et aI.Arsenic induces overexpression of growth factors in human keratinocytes..Toxicol Appl Pharmacol,1996,141(1):308~318

55.Goering PI.,Aposhian HV,Mass MJ,et a1.Theenigma of arsenic carcinogenesis:role of metabolism Toxicol Sci,1999,49(1):5~14

56.Luster MI,,Wilmer jI。,Germolec DR,et a1.Role of keratinocyte-derived cytokines in chemical toxicity.Toxicol Lett,1995,82—83

477

第十一章 重症銀屑病的臨床治療報道

第一節紅皮病型銀屑病的治療

紅皮病型銀屑病患者,多由尋常型演變而成,初發表現為紅皮者少,但可由膿皰型消退期轉型而致。誘發因素中以不規則或肌注、靜滴激素後突然停葯或減量太快為多,其次為外用藥刺激、感冒發熱等。患者可伴有肝功能受損,多數患者伴有尿蛋白陽性。治療以中藥為好,遠期療效穩定,但臨床中絕大多數患者都是曾使用過西藥的患者,單用中藥很難控制病情發展,所以一般採用的是中西方法治療。西藥的使用應根據患者曾用藥的情況來決定,原則是以最小的劑量來達到控制其急性發展即可,以中藥為主達到治療目的。主要應用的西藥有雷公藤多苷、阿維A酯、甲氨蝶呤、糖皮質激素、甘利欣(甘草酸二銨)、抗生素等。在治療過程中根據臨床反應選用1種即可。目前環孢素常被臨床用於難治療的皮病型銀屑病,該葯雖然效果快,但遠期效果不好,應儘可能不使用。上藥中糖皮質激素和甘利欣不要同時使用,因藥糖皮質激素反跳性大,若無特殊原因不作為首選藥物,可考慮用雷公藤製劑,雷公藤製劑反跳性比糖皮質激素小,停葯後出現反跳,一般用原量仍有效。治療紅皮病型銀屑病的一線葯應選體卡松或新體卡松,潤肺滋陰的中藥可以明顯改善該類藥引起的口乾癥狀。對伴有骨關節受累者,若肝腎功能正常、白細胞數量正常時,可考慮使用甲氨蝶呤。需要注意的是加強支持療法和皮膚護理。

(一)鄧丙戎採用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紅皮病型銀屑病

1.中藥煎劑藥物組成

毒熱熾盛型主方:羚羊角粉、生地黃、白茅根、丹皮、赤芍、板藍根、金銀花、公英、雞血藤、車前子等。水煎,口服,每日一劑。

血瘀陰虛型主方:桃仁、紅花、丹參、當歸、雞血藤、板藍根、玄參、土茯苓、沙參、石斛、白朮等。隨症選方加減。水煎,口服,每日一劑。

2.中成藥

清開靈(主要成分有牛黃、水牛角、黃芩、金銀花、梔子等),每日20ml,靜脈滴注,適用於毒熱熾盛、發熱明顯者。

復方丹參注射液,每日8~16ml,靜脈滴注,適用於皮色黯紅、日久不消者。

3.西藥雷公藤多苷片,每次20mg/d,每日3次;潑尼松,每日20~30mg;乙亞胺(雙酮嗪),每日0.4~0.6g;甲氨蝶呤(MTX)注射液,每周10~15mg或口服,每次2.5mg,12小時1次,每周連服3次。毒邪頑固者選用其中1~2種。

臨床治療紅皮病型銀屑病113例,其中毒熱熾盛型73例,血瘀陰虛型40例。毒熱熾盛型的73例中單純用中藥煎劑者37例(50.68%),加用中成藥製劑14例(19.18%)、

加用激素或免疫抑製劑22例(30.14%);血瘀陰虛型單純用中藥煎劑者16例(40.00%)、加用中成藥製劑11例(27.50%)、加用激素或免疫抑製劑13例(32.50%);其中82例既往有激素或免疫抑製劑用藥史者中有57例(69.51%)單用中藥煎劑或加用中成藥製劑治療取得成功,其餘25例(30.49%)則需用中藥煎劑加激素或免疫抑製劑治療。總治癒率達71.68%。

(二)馬林等採用中藥治療紅皮病型銀屑病

1.中藥煎劑藥物組成 水牛角10g、生石膏30g,知母15g,生地黃25g,丹皮15g,赤芍15g,金銀花50g,玄參15g,黃芩15g,黃連15g,苦參15g,青黛15g。水煎,口服,每日一劑。

2.中成藥 清開靈注射液,40~60ml加人生理鹽水5.0ml,靜滴,每日1次,15日為一個療程。

馬林認為清熱解毒、清氣涼血是法治療紅皮病型銀屑病的原則,用上述清氣涼血的中藥煎劑和清熱解毒中成藥清開靈治療紅皮病型銀屑病32例。結果:臨床治癒20例、好轉9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75%。

(三)閔仲生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紅皮病型銀屑病

1.中醫煎劑藥物組成水牛角15~30g,生石膏30g,生地黃15~20g,土茯苓30g,生槐花15~30g,丹皮10~15g,玄參10~15g蒲公英30g,大青葉15~30g,紫花地丁15~30g,大黃10~20g,,連翹各10~15g,金銀花15g,麥冬10g,竹葉10g,黃芩10g,黃連6g,、生甘草各6g。當疾病後期出現氣陰兩虛時,可合增液湯、黃芪、太子參、党參化裁。水煎,口服,每日1劑。

2.中成藥清開靈注射液,40~60ml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連用2~4周。

3.西藥雷公藤多苷片,每日60~80mg,口服,連用4~8周,4周後可酌情減量。加以紅霉素、阿維A酯及支持療法。

結果:採用以上綜合方法治療紅皮病型銀屑病34例,臨床治癒28例、顯效5例、有效l例、總有效率為100%。

(四)陳晴燕採用中西醫結合與西藥組分治紅皮病型銀屑病患者

1.中醫煎劑藥物組成

①用於早期,以清營解毒涼血為主:生石膏30g,金銀花25g,白茅根25g,連翹15g,土茯苓10g,紫草10g,生地黃10g,丹皮10g,梔子10g。水煎,口服,每日一劑。

②用於後期,以養血益氣、滋陰潤燥為主:以上方為基礎,加黃芪30g,党參20g,當歸10g,熟地黃10g,丹參10g。水煎,口服,每日一劑。

2.西藥地塞米松每公斤體重每日5mg(相當於潑尼松每公斤體重每日0.75mg)靜脈點滴注射,若劑量不足時用潑尼鬆口服補充。當熱退、周身潮紅基本消退、大片脫屑明顯減輕後開始減量。首次減潑尼松10mg,如果病情無反覆,以後每周減5mg。

陳晴燕將74例紅皮病型銀屑病患者,按其病情程度、病期分為中西醫結合治療組和西藥對照組兩組,中西醫結合組44例,西藥組30例。中西醫結合治療組,在服用西藥的基礎上,根據患者病情加服中藥湯劑;對照組單用地塞米松,不用中藥,地塞米松用法用量與治療組相同。以2個月為觀察期限。結果:治療組基本痊癒30例,顯效11例,有效3例,無效0例;對照組痊癒15例,顯效8例,有效6例,無效l例。兩組療效、平均治癒療程均無顯著性差異。但兩組激素開始減量的平均時間,有顯著性差異,治療組為18.9天,對照組為25.9天。兩組副作用出現率相近。

第二節關節型銀屑病的治療

關節型銀屑病由於患者感覺的差異和本身引起的反應不明顯,容易出現漏診、誤診現象。此外,從中醫角度講,關節型銀屑病既有「風寒濕三邪合而所致」的「寒痹」,也有「毒熱蝕骨」的「熱痹」,臨床不可以同痹而論,需要分別治之。糖皮質激素容易加重關節型銀屑病的骨關節病情,解熱止痛容易加重關節型銀屑病的皮損病情,而這些葯又是最容易被患者自行選用的藥物,所以在臨床辨證治療時,應綜合判斷患者病情發展的原因。對於關節型銀屑病主要採用中醫藥治療,因目前可用於銀屑病而對骨無損害的西藥太少,對嚴重者可以考慮中藥與甲氨蝶呤合用或交替使用。關節型銀屑病在臨床常見,但特殊嚴重的病例,臨床不多見,有報道關節病型銀屑病可伴有大關節脫臼和指趾末端骨殘毀,為提供臨床診斷經驗,一併介紹如下。

單純用中藥治療關節型銀屑病而且得到較好療效的報道很少,我們臨床治療體會是,首先分清是「寒痹」、還是「熱痹」。臨床治療結果顯示「熱痹」比「寒痹」容易得到較好的效果,這可能是我們治療經驗的局限性所致,而非病變本身所致。治療用藥基本以「紫蒿鱉甲宣痹湯」(紫草、青蒿、鱉甲、知母、丹皮、白鮮皮、土茯苓、當歸、赤芍、黃苓、黃柏、梔子、薏苡仁、白茅根)和「桃紅鱉甲四物湯」(桃仁、紅花、鱉甲、當歸、赤芍、川芎、生黃芪、土茯苓、白鮮皮、全蠍、甘草)為主。

病例一:樊某女42歲,10餘年前,不明原因於頭皮及肘關節部出現銀屑病樣皮損,同時即有關節不適感,反覆治療,雖然皮損發展不明顯,但關節疼痛越來越嚴重,指關節腫脹,屈伸不利。現用甲氨蝶呤,每周20mg,已2個月,關節癥狀改善不明顯,因出現白細胞減少,故求治於中醫。我們給予由「桃紅鱉甲四物湯」並隨時加服活血、祛濕等葯,同時逐漸減少甲氨蝶呤的用量。3個月後停用其他藥物,單純服用中藥,皮損和關節癥狀未改善但也未加重,患者情緒穩定;6個月時皮損加重,患者對治療失去信心,但診其舌脈以與前大不相同,如脈從沉弱轉為有力,舌苔的花剝現象緩解,勸其再服用觀察治療。9個月時皮損仍未見明顯好轉,有時還有加重的表現,咽部感染頻繁出現,但關節疼痛已可忍受。考慮此可能與患者使用免疫抑制,造成免疫功能下降,正氣在恢復階段,與邪相爭無力所致,故加服四君子湯。如此又服用半年左右,患者咽部感染癥狀及皮損明顯改善,再服藥半年,皮損局限於肘關節,指關節腫脹消失,但仍有不利感,患者自我感覺良好,包括睡眠和經前期煩躁症皆明顯好轉,患者及家屬相當滿意。患者連續服用中藥近2年,實屬不易,臨床能如此堅持治療的患者不多,且沒有一明確的特異性觀察指標,故給我們留下的疑問很多,為科學評價臨床療效留下了難題。我們要求患者在春秋兩季複查,並同時服藥預防,現患者仍間斷服藥,病情穩定。

病例二:李某男 45歲,患者16年前患銀屑病,多方求治,皮損時好時壞,呈大斑塊狀。5年前出現關節疼痛,近2年發展嚴重,指趾關節腫脹、屈伸不利,左足大趾跖趾關節尤為嚴重,右鎖骨疼痛、胸鎖關節腫脹。1年前開始注射甲氨蝶呤,從每周5mg,逐漸加至每周20mg,以此劑量已用了3~4個月,開始效果還可以,但近期關節癥狀又有所加重,外院醫生決定再加量治療,患者因有顧慮而來我院就診。我們給予「紫蒿鱉甲宣痹湯」加減,4周後關節癥狀明顯改善,8周後甲氨蝶呤用量為每周5mg。又如此聯用2個月(共4個月)後複診,關節已無紅腫,疼痛可忍受,皮損無改善。停用甲氨蝶呤,單純服用中藥4個月(共8個月),關節疼痛明顯減輕,指趾屈伸仍不利,皮損有所改善。又服藥2個月(共10個月),病情穩定,患者很滿意,但因資金問題,患者希望能停葯觀察,停葯3個月時,病情仍處於穩定現狀,時以入秋,天氣漸冷,患者雖已感不適但未服藥。待11月分冬季,關節、皮損皆加重,重新服用以上中藥,連續服用至第二年5月,關節、甲損明顯減輕。皮損穩定,停葯。第二年的11月初,患者未待關節加重即來服藥,至第三年3月,關節未有加重,雖然時有疼痛,但不明顯,皮損穩定性緩解。

病例三:張志禮治療一例關節型銀屑病患者,男性,42歲。患者11年前患銀屑病,3年前又出現關節痛,以指趾關節為重,曾服用乙亞胺、布洛芬等,1個月前又因肝功異常、白細胞減少停用。2天後出現高熱,體溫39.7℃,全身皮膚潮紅腫脹,大量脫屑,關節紅腫疼痛加重,不能端碗持物,口乾舌燥,不思飲食,大便乾燥小溲黃赤,又加服乙亞胺後仍無好轉。雙手、足、小腿高度腫脹,遠端指趾關節腫脹畸形屈曲困難。雙腋下、腹股溝淋巴結腫大伴壓痛。診查:全身情況差,急性重病容。體溫38.9℃,脈搏每分鐘120次。血沉每小時94mm,肝功異常,關節X線拍片顯示雙指趾遠端關節骨質破壞,關節間隙變窄,可見帽狀改變及遠端骨質侵蝕。

一診:中醫辨證為寒濕瘀阻經絡,郁久化熱,毒熱熾盛。治以清熱涼血解毒,活血通絡。處方:羚羊角粉0.6g(分沖),生地黃30g,天仙藤15g,雞血藤30g,忍冬藤30g,丹皮15g,紫草根15g,白茅根30g,板藍根30g,大青葉30g,白花蛇舌草30g,赤芍15g,丹參15g,重樓15g。繼續服用乙亞胺每日0.4g,外用普連膏,及其他對症處理。

二診:服藥5劑後體溫降為正常,精神食慾轉好,大便正常,關節疼痛減輕,皮疹轉暗,潮紅腫脹減輕,自覺瘙癢。前方去忍冬藤、天仙藤、加白鮮皮30g、車前子15g。

三診:服藥21劑,皮膚潮紅腫脹基本消退,但關節疼痛較重,尤以晨起受涼時為著。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緩。此為毒熱已解,寒濕之邪盛,經脈阻隔,氣血瘀滯之象。治以溫經散寒,活血通絡,佐以除濕解毒。處方:烏梢蛇10g,雞血藤30g,忍冬藤30g,首烏藤30g,土茯苓30g,絡石藤10g,天仙藤10g,苡米30g,白花蛇舌草30g,秦艽15g,紫草根15g,丹參15g,重樓各15g,制川草烏各6g。

四診:服上藥14劑,關節紅腫減,疼痛減輕,已不需解熱鎮痛葯,軀幹、下肢紅斑仍浸潤肥厚,有多層銀白色鱗屑。血沉每小時43mm。加強養血活血潤膚之品。處方:雞血藤30g,首烏藤30g,土茯苓30g,天仙藤10g,白花蛇舌草30g,秦艽15g,丹參15g,苡米30g,當歸10g,赤白芍各15g,三棱10g,莪術10g,桃仁10g,紅花10g,重樓15g。 五診:服藥28劑,全身皮損已退,僅小腿殘留小片皮疹,關節疼痛緩解。以乙亞胺每日0.2g維持,出院鞏固治療。

特殊病案報道:

病例一:於志湖等報道關節病型銀屑病伴大關節脫臼1例患者男 21歲,四肢關節時常痛5年,近8個月來全身起硬幣大小的鱗屑性斑丘疹,關節腫痛加重,活動受限,右肘腫脹屈曲,右手下垂,掌指呈雞爪樣攣縮;雙膝明顯腫脹屈曲,右股遠端凸突,脛、腓骨近端向股骨後上移位;全身布滿大小不等的潮紅斑,其上散布粟粒大膿皰,問雜鱗屑性斑丘疹。X線片示:兩膝關節骨紋模糊,皮質變薄;左側踝間凹陷變深,呈火山口樣變;右膝關節完全脫位,股骨向前下方錯位,上下關節面前後重疊;右腕橈骨向外錯位1/2,尺骨小頭向背側全脫位,掌指骨屈曲併攏。診斷:關節病型銀屑病伴大關節脫臼。

病例二:李在堯等報道殘毀性關節病型銀屑病1例:女38歲,因四肢關節腫脹疼痛、活動不便15年,於1993年8月23日入院。自1978秋無原因地四肢小關節疼痛、腫脹,1989年冬全身出現紅丘疹,上覆白色鱗屑,有癢感,自用偏方中藥外塗治療後,皮損加重並四肢關節疼痛腫脹。體檢:全身散在紅丘疹,以四肢伸側及胸背為重,上覆白色鱗屑,去鱗屑後有點狀出血面。兩腕關節輕度腫脹,右腕較明顯,活動稍受限,兩手十指均縮短,伸屈困難,觸之柔軟,內無骨質感;兩踝部輕度微腫脹,兩足十趾亦較正常縮短,伸屈活動受限;指及趾甲甲板混濁、肥厚、有的甲板有點狀凹陷,個別有縱嵴。實驗室檢查:Hg 92g/L,RBC 3.8×10 12/L,WBC 4.3×10 9/L,N0.75,L 0.23,。ESR 22mm/1h,尿酸400μmol/L,RF(一)。X線檢查:兩腕關節間隙變窄,構成關節之諸骨呈蟲蝕樣破壞且相互融合,雙側尺骨遠端骨骺與骨幹分離,界限極為清晰;諸第1節指骨近端骨質增生,遠端破壞變尖,第2指骨近端破壞吸收也變尖,與第1節指骨遠端相對應。兩足舟、楔骨骨密度減低,關節間隙模糊並變窄,跖骨遠端變尖以第5跖骨為著,呈筆尖樣,第2~5跖趾關節半脫位。肘關節間隙變窄,橈骨近端前側骨皮質呈破壞性增生。診斷:殘毀性關節病型銀屑病。

第三節膿皰型銀屑病的治療

泛發性膿皰型銀屑病的形成與紅皮病型銀屑的形成相似,多是由於使用糖皮質激素或免疫抑製劑後,撤減過快而引發者。對78例掌跖膿皰型銀屑病的發病因素進行分析,佔比例最大的是精神因素佔53%,其次是有病灶感染者佔36%;此外,還有一部分是在原發病灶不明的情況下,長期反覆地使用一些含有糖皮質激素的藥膏,致使原發病灶越來越嚴重。這類患者的特點是甲損不重,其他部位無銀屑病皮損,但掌跖部都有典型的膿皰疹。患者敘述的病史與掌跖膿皰病的發展過程不太符合,多有以手部濕疹為主述者,因此也不可排除因濕疹治療不當而引發明者。

對於膿皰型銀屑病我們主要採用「茵蟬歸貝散濕湯」和「茵陳紫草白虎湯」治療,急性期可合「五味消毒飲」加減應用,對掌庶膿皰疹型銀屑病,均可取得滿意療效,但對於泛發性膿皰型銀屑病患者,因多與患者曾用藥有關,尤其是與紅皮病型銀屑病交替出現者,需要綜合治療。

病例一:張志禮治療1例泛發性膿皰型銀屑病伴紅皮症及類固醇性糖尿病患者。患者男 50歲,12年前出現甲下膿皰,皮疹漸及四肢,於當地醫院診為「膿皰型銀屑病」。3個月前因酒後受涼而高熱,膿皰泛發全身,先後於多家醫院就診,服用布洛芬、氯滅痛、吲哚美辛、地塞米松、氨苯碸、甲碸黴素、林可黴素等治療。初診時,口服地塞米松,每日6片,已3個月。半個月來突然高熱煩躁,神昏譫語,心煩口渴,噁心納差,消瘦乏力,膿皰泛發全身並有全身皮膚紅腫,部分融合成膿湖,指趾甲大部分脫落,可見甲床積膿,卧床不起,極度衰竭,大便數日未行,小溲短赤,以急診送入病房。診查:一般情況差,體溫39.7℃,每分鐘脈搏120次,白細胞總數20.0×10 9/L,中性85%,尿糖(+++)。舌質紅絳無苔,有溝狀裂紋,脈弦數。

一診:中醫辨證為毒熱熾盛,氣血兩燔,有傷陰象。治以清熱解毒,涼血護陰,利水消腫。處方:羚羊角粉0.6g(分沖),生地黃30g,白茅根30g,板藍根30g,敗醬草30g,大青葉30g,白花蛇舌草30g,丹皮15g,赤芍15g,紫草根15g,元參15g,沙參15g,冬瓜皮15g,桑白皮15g,車前子15g,重樓15g。激素維持原量。外用1%氯氧油,根據細菌培養葯敏結果改用0.08%慶大黴素液浸泡手、足。配合對症治療。

二診:服藥7劑,體溫降致37.5℃,新發膿皰減少,又服14劑,精神食納好轉,心煩口渴癥狀明顯緩解,尿糖(+),皮膚潮紅腫脹明顯減輕。仍有低熱乏力,手足心熱,口苦咽干,動則大汗。於上方去羚羊角粉、冬瓜皮,加地骨皮15g,西洋參6g(另煎服)。繼續綜合治療。

三診:上方14劑,體溫恢復正常,精神好轉,可下床活動。紅皮變暗,軀幹膿皰基本消退,四肢膿皰部分融合呈片狀。舌紅,溝狀紋無苔,脈細數無力,兩尺尤甚。證為毒熱傷陰,氣血兩虛。擬養陰益氣,涼血解毒,清解餘熱。處方:板藍根30g,大青葉30g,蒲公英30g,苡米30g,重樓30g,白花蛇舌草30g,南北沙參15g,石斛15g,元參15g,生地黃15g,地骨皮15g,生黃芪15g,紫草根15g,茜草15g。激素開始減量,對局部乾枯的膿皰性皮損改用普連膏與化毒散膏混勻外用。同時口服新清寧,並繼續其他綜合治療。

四診:服藥28劑,皮疹全消。激素減至維持量,臨床治癒出院。

病例二:劉矗等採用中藥煎劑治療泛發性膿皰型銀屑病對43例。基本方葯:羚羊角粉、生石膏、生地黃、白茅根、蚤休、紫花地丁、生梔子、黃連、蓮子心、生甘草。隨症加減。結果:用藥2周後,痊癒34例、好轉7例、無2效例。但複發問題仍待解決。

病例三:鄭和義等治療7例膿皰型銀屑病,均伴有發燒、白細胞數增高等。藥用:內服雷公藤多苷片,每日60mg,酌情加用激素類葯;外用凡士林霜等保護性藥膏。治療4~5周後,膿皰皮疹基本消退,激素減少至停用。但此時仍需用雷公藤多苷片每日40mg以維持療效,至2個月後逐漸減量、停葯。

特殊病例報道:

1.佟菊貞報道膿皰性銀屑病反覆發作患者,男,50歲。曾因銀屑病服用糖皮質激素,後發現腰痛,經X線檢查證實有胸椎11、12及腰椎1、4壓縮性骨折,肢骨通透性增加,然而血清鈣、磷、鹼性磷酸酶等均正常。患者因膿皰性銀屑病反覆發作共住院7次,治療藥物有環孢素A、昆明山海棠、地塞米松、甲基潑尼松、降鈣素(密鈣息)等,均可緩解維持出院。但從緩解的時間、皮損程度及全身狀態看,病情在逐漸加重:1989年11月第一次住院時,膿皰僅限於雙手。1993年4月因指、趾膿皰住院;1994年5月因全身泛發小膿皰住院;1994年7月、10月因全身皮膚紅腫膿皰住院;199 E;年2月因全身皮膚紅腫、膿皰、高熱第六次住院,給予甲基潑尼松每日40mg、環孢素A每日250mg、間歇肌注降鈣素50IU,此時患者尚無骨痛、血清鈣正常,基本治癒,出院後以每天潑尼松27.5mg、環孢素A170mg維持;1996年3月,感冒低燒、皮損加重住院,X線片未見骨異常,住院172天後出院,以每天潑尼松4c)mg、環孢素A175mg維持。1996年10月左右檢查:X線片呈現胸椎11、12、腰椎1、4椎體變扁,呈楔形、扁平形,胸椎11、12椎體前部壓縮2/5。各椎體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質疏鬆、椎體變形。但脊柱生理曲度尚存在、關節活動無障礙。此次住院後繼續給予潑尼松每日22.5mg、環孢素A每日100mg;以隔日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5g來保持膿皰不再發展;降鈣素50lU,第一周每日1次、第二周隔日1次,同時服用骨化三醇(羅鈣全)、鈣爾奇D及維生素B1、C。經3周後好轉但仍不能坐起,改用骨磷300mg加入5%葡萄糖500ml靜注,連用5天,並加用卡馬西平0.2g,每日3次。一年後病情良好,可自行輕度活動,皮疹無複發已11個月。

2.朱智嶸等報道1例膿皰性關節病型銀屑病致肢端壞疽等患者,女,27歲,1年前無明顯誘因而發右膝關節紅、腫、熱、痛,曾以化膿性關節炎給予青黴素鈉160萬U,每日肌注2次,15天後癥狀好轉,但手足相繼出現麻木、疼痛等,口服吲哚美辛等無明顯療效。半年後突然高熱、畏寒,全身布滿丘疹、紅斑、膿皰。現體溫39.9℃,軀幹及四肢近端被污褐色、重疊堆積的鱗屑粘附著,其遊離緣有少量溢膿,剝去厚屑有一層薄薄的膿性分泌物,惡臭。頭部為堅實的硬韌厚痂緊貼在頭皮及毛根部,推之不移,凹凸不平。指趾問溢出灰黃色膿性分泌物,掌跖部位為一致性黃色粗糙而肥厚的角化性鱗屑。四肢關節強直,指、趾各小關節變尖攣縮,畸形,呈鷹爪狀,活動受限。右手無名指紅腫,熱痛,末端呈烏黑色,疼痛劇烈,余各指、趾甲板肥厚、混濁。閉經、雙側乳房及外生殖器平坦、萎縮。實驗室檢查:血紅蛋白79g/L,白細胞9.6×10 9/L,紅細胞2.2×10 12/L,血沉65mm/h,血糖2.9mmol/L,類風濕因子1:16,抗O<500U;免疫球蛋白及血ANA、ENA檢查均為陰性,尿常規、肝腎功能均正常。x線顯示:脊柱、髖、膝肘等關節均無異常。腕骨、掌指間關節骨質普遍疏鬆,指、趾吸收脫鈣變窄,各小關節間隙輕度變窄,以遠指端毀損為顯著,雙足跗、跖、趾骨骨質疏鬆,骨端輪廓模糊不清。入院後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頭部給予麻油封包每日2次、0.1%依沙吖啶(雷佛奴爾)糊每日1次,48~72小時後皮損脫落;手指清理後用紅光燈照射15min,每日2次,塗復方紫草油包紮,8周後癒合;全身洗浴清理後給予復方依沙吖啶爾軟膏包紮,每日1次,2周後皮疹好轉;給予阿維A 20mg每日2次,3周後減至每次10mg每日2次,2周後停葯,改用得克濕(鍀亞甲基二磷酸鹽)5ml靜脈注射每日1次,10天為一個療程,間隔10天後用第二個療程,2個療程後關節疼痛完全消失。隨訪1年,病情穩定。

3.Nymann等報道掌跖膿皰病是一種掌跖部位的慢性複發性膿皰性疾病,極少數患者伴有灶性骨損害,表現為慢性複發性多灶性骨髓炎和胸肋鎖骨骨肥厚。這兩種與掌跖膿皰病相關的骨病究竟屬獨立疾病還是僅表示其病情嚴重,目前尚不清楚。為此作者將18例女性掌跖膿皰病患者與相匹配的18例女性健康者對照研究,檢測其骨轉換生化指標和骨密度。結果:①兩組問骨轉換生化指標無差別;②掌跖膿皰病病情嚴重指數(膿皰數量、紅斑、角化過度損害的面積百分比)與程度、骨礦代謝、或骨密度之間無相關性;③兩組前臂及腰椎的骨密度均隨年齡增長而下降,但以掌跖膿皰病組更為顯著,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④掌跖膿皰病組多元回歸分析在去除年齡因素影響後表明前臂骨密度下降與病程顯著相關,進一步分析顯示,與對照組相比,骨密度的下降在病程≤2年者無差異,在病程≥2年者則顯著下降,其中前臂骨密度平均降低19.8%,腰椎骨密度平均降低17.4%。討論:這種在長時間內發生的微小改變的骨重建可能並不影響骨代謝生化指標。掌跖膿皰病患者的骨質疏鬆也有可能與外用皮質類固醇有關,但使用的體表面積均在4%以下,吸收率低,系統影響的可能性極小。故這種骨質疏鬆與掌跖膿皰病本身的發病機制可能相關,有可能是掌跖膿皰病的一種系統性表現。因此,慢性複發性多灶性骨髓炎和胸肋鎖骨骨肥厚很可能是其骨改變病譜中的一個極端表現。

從泛發性膿皰型銀屑病的治療中,應反思的問題很多,特殊病例中的第一例可體會到:①此患者反覆7次住院治療,一次比一次嚴重,這不能排除藥物造成的後果,僅患者服用糖皮質激素這一點,就不得不將其病變的發展與藥物相關性加以考慮。②患者已出現壓縮性骨折,X片呈現肢骨通透性增加等,然而血清鈣、磷、鹼性磷酸酶等均正常,這在提示,銀屑病與骨代謝存在複雜密切關係,臨床治療表明,補鈣藥物對緩解病情有效,這應為中醫臨床治療給予啟發。③療效應以什麼為標準。這些問題擺出來很明白,但實際中臨床醫生又很難朝著理想的方向去作。可見應思考的問題不是簡單的問題。特殊病例中的第二、三例又提示:①銀屑病是與骨病變緊密相關的病變,不只是關節型與骨病變有關,從上述病例看,膿皰型銀屑病與骨病變關係並不比關節型銀屑病輕,包括局限性膿皰型銀屑病。②銀屑病性關節病變與類風濕性關節病變不同,臨床癥狀雖相似,但病理變化不同,西醫以甲氨蝶呤統治之,而且將甲氨蝶呤引用於銀屑病的理由之一就是因為甲氨蝶呤治療類風濕關節炎有效,這種推理性本身存在問題,需要臨床給予反思。③中醫藥的臨床效果是在中醫理論下產生的,中醫對「寒痹」「熱痹」早有認識,而且有深厚的臨床基礎.中醫藥有系統、完整的理論,其作用機制與目前國際上所能接受的植物葯作用機制不同,植物藥理是以單味葯的有效成分為研究對象,無炮製、配伍等講究。中藥的臨床療效是上千年的人體實驗篩選出來的經驗科學,並不是尾隨著自然科學的發展而發展的,而是與自然科學同步前進的,所以中西醫兩者是相互促進、相互補充的關係,在臨床面對銀屑病這種多因素的疾病,採用中醫治療,可達到較好的整體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志禮.張志禮皮膚病臨床經驗輯要.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0

2.弓娟琴,滕傳遠,陳志強,等.紅皮病128例臨床分析.中華皮膚科雜誌,1999,32(2):112

3.汪新義,張福仁.88例紅皮病臨床分析.臨床皮膚科雜誌,1998,27(4):227

4.常寶珠.29例紅皮病型銀屑病治療分析.臨床皮膚科雜誌,1997,26(3):179

5.董玉蛾.33例銀屑病性剝脫性皮炎的臨床及治療回顧.皮膚病與性病,1998,20(4):13

6.鄧丙戎,張志禮,王萍,等.中西醫結合治療紅皮型銀屑病113例臨床分析.中華皮膚科雜誌,1998,31(2):123

7.馬林,史秀清.清開靈合用消銀飲治療銀屑病性紅皮病32例.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2000,7(4):58

l

d.閔仲生.中西醫結合治療紅皮型銀屑病34例.江蘇中醫藥,2002,23 (12):26

9.陳晴燕.中藥在紅皮病型銀屑病治療中撤減和緩解皮質類固醇副作用研究.臨床皮膚科雜誌,2002,31(12):759

10.楊海平,倪曉,孫建方,等.關節病型銀屑病26例分析.中華皮膚科雜誌,1998,3l(2):114

11.於志湖,郭愛華,張莉,等.關節病型銀屑病伴大關節脫臼一例.中華皮膚科雜誌,1995,28(1):54

12.李在堯,董明倉,李守旭.殘毀性關節病型銀屑病.中華皮膚科雜誌,1995。28(1):55

13.佟菊貞,徐棟樑.膿皰型銀屑病並藥物性骨質疏鬆一例.中華皮膚科雜誌,1998,31(2):78

14.王迎林,王英洲,姜慧,等.掌跖膿皰病347例發病因素分析.中華皮膚科雜誌,1998,3l(2):117

15.劉矗,楊慧敏,張志禮.泛發性膿皰型銀屑病43例臨床分析.中國皮膚病學雜誌,200O,14(4):251

16.鄭和義,王宏偉,王家壁,等.雷公藤治療膿皰型銀屑病7例.中國皮膚性病學雜誌,1998,12(3):162

17.朱智嶸,張春雷,張迎,等.膿皰性關節病型銀屑病致肢端壞疽伴性器官改變

評論這張

轉發至微博

轉發至微博

1人| 分享到: 閱讀(586)| 評論(0)| 轉載 (2) |舉報 《銀屑病中西醫結合治療》——3 《銀屑病中西醫結合治療》——5

歷史上的今天

最近讀者

登錄後,您可以在此留下足跡。

Feng

sage2972

宏偉

jibingma

huanhuan

君子自強

老馬
推薦閱讀:

2017西醫綜合複習 呼吸系統(九)胸膜疾病
1.01什麼是中醫公益講座——破執
中西醫治療濕疹的概況
中西醫結合治療前葡萄膜炎39例臨床觀察
選擇困難症:中、西醫治療「血小板減少」各有優劣,該咋選擇?

TAG:西醫 | 治療 | 中西醫結合 | 銀屑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