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時期的黃帝祭祀

中華民國時期的黃帝祭祀http://lsb8887300.blog.163.com/blog/static/72868852200932895317696 /lsb8887300的博客1935年4月,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監察委員會推舉委員張繼、邵元沖,國民政府派鄧家彥,陝西省黨務指導委員會、陝西省政府、西安綏靖公署公推邵力子、郭英夫、馮欽哉、雷寶華、李成鋼、宋志先等,致祭於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陵,並確定清明節為「民族掃墓節」,歲歲舉行儀式。掃墓代表原定於4月5日晨赴中部縣(今黃陵縣),因雨延期。6日下午5時抵達中部縣後,當即謁陵行禮。7日晨8時,各代表齊集陵前,中部縣各機關人員及民眾有5000多人參加了祭祀活動。

1936年清明節,中國國民黨特派陝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前往橋山祭陵。邵力子主祭,楊虎城陪祭,省府秘書高崇福讀祭文,中部縣縣長王幼成為司儀,祭儀完畢,並謁拜軒轅廟。

1936年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推動了國共兩黨的再次合作,一致抗日。1937年2月10日中國共產黨致電國民黨三中全會,提出五項要求和四項保證。從2月到9月中旬,國共兩黨就合作抗日問題進行了多次談判。1937年4月5日清明節,國共兩黨在軒轅黃帝陵前舉行了共祭儀式。上午10時,中國國民黨特派委員張繼、顧祝同,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特派陝西省政府主席孫蔚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和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朱德派代表林祖涵(林伯渠),各自攜帶祭文來到橋山,列隊鳴炮致祭,並各自宣讀祭文,參加祭祀的有千人以上。祭典由張繼、顧祝同、孫蔚如等主祭,陪祭者有廣西國內考察團張任民、梁壽笙、王贊斌、梁朝璣、王遜志、尹承剛、黃學禮等,與祭者有西京籌備委員會秘書主任龔賢明、西安綏署交通處長李百朋、省銀行經理李維城等,舉行掃墓典禮。祭台最前為主祭官,稍後為與祭團體代表,下為地方團體、學校及部隊之參加典禮人員。今黃帝陵廟碑亭立有毛澤東在1937年手書祭黃帝陵文稿碑。國共兩黨共祭黃帝陵,對於推動抗日統一戰線的建立,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1938年清明節,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西安行營主任蔣鼎文、國民政府代表陝西省政府主席孫蔚如致祭黃帝陵,張國燾以陝甘寧邊區政府副主席身份到黃帝陵參加祭禮。由省府秘書劉茵儂司儀。致祭事畢,由蔣鼎文、孫蔚如率全體與祭人員及學生、軍隊繞行陵墓一周,並登漢武帝祈仙台,拜謁軒轅黃帝廟。嗣後,程潛、蔣鼎文分別為大殿與廟門題寫了「人文初祖」、「軒轅廟」匾額。

1939年清明節,中國國民黨中央特派中委張繼、國民政府特派陝西省政府主席蔣鼎文(民政廳長王德溥代)等致祭軒轅黃帝。陝甘寧邊區政府主席林祖涵、陝甘寧邊區參議員高崗率代表團參加了這次祭祀活動。前一日,張繼等人步出縣城北門至橋山東麓,謁黃帝廟,瞻仰一周,並在七抱古柏及漢武帝掛甲樹前攝影留念。6日晨6時,省府人員及中部縣長盧仁山等先至橋山陵寢布置禮堂,地方各機關團體、學校部隊約千餘人,次第到達陵墓前列隊與祭。由周憲章司儀,張繼、王德溥主祭。

1940年清明節,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特派行營主任程潛、國民政府電派省政府主席蔣鼎文謁祭橋陵。程潛、蔣鼎文如儀行禮儀,全體謁陵人員繞陵寢一周,迨七時典禮告成。

1941年清明節,舉行致祭黃陵大典,由國民黨中央及國民政府代表彭昭賢主祭,陝西省教育廳長王捷三,保安處長徐砰濟及中部縣各界千餘人陪祭,禮成並謁陵寢一周。

1942年清明節,舉行恭祭黃陵大典。王陸一、熊斌代表中國國民黨中央、國民政府主祭,陝西省財政廳長周介春、審計處長蔡屏藩、省黨部書記王季高、委員章兆直等陪祭,地方各界約千餘人參加致祭。1942年冬,國民黨總裁、國防最高委員會委員長、國民政府軍事會委員長蔣中正計劃和胡宗南一起前往中部縣(黃陵)橋山致祭軒轅黃帝,後未能親自前來祭奠,題寫了「黃帝陵」三字,所刻碑石至今保存完好。

1943年清明節的祭陵大典,主祭官為國民黨中央代表王陸一、陝西省主席熊斌,陪祭官為省垣各機關代表張耀明、王保身、曹聲鐸、翟紹武、胡頤齡、楊鵬飛、胡寄聰等,參加者還有州師範、洛川中學師生、駐軍官佐共200多人。晨光初啟,曉陽穿林而入,祭陵代表陸續登臨。6時整,大典開始,主祭官國民黨中央代表、中委兼晉陝監察使王陸一,國民政府府代表、陝西省政府主席熊斌,于軍樂悠揚聲中,率全體致祭人員肅立就位。以次上香獻爵獻花後,恭讀祭文並向黃帝陵寢行三鞠躬禮,默念三分鐘。樂聲既止,鳴炮致祭。全體與祭人員,繞行陵墓一周。禮成,留影志盛。

1937年4月5日,這一天是清明節。毛澤東、朱德派林伯渠為代表,以鮮花水果之儀致祭民族始祖軒轅黃陵之墓。同祭的還有國民黨中央黨部特派員張繼、顧祝同,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和陝西省政府主席孫蔚如。

  林伯渠代表中共宣讀毛澤東親自撰寫的祭文:

  赫赫始祖,吾華肇浩;

  胃衍祀綿,岳峨河浩。

  ……

  頻年奮鬥,備歷險夷;

  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各黨各界,團結堅固,

  不論軍民,不分貧富。

  民族陣線,救國良方,

  四萬萬眾,堅決抵抗。

  民主共和,改革內戰;

  億兆一心,戰則必勝。

  還我河山,衛我國權;

  此物此志,永矢勿諼。

  經武整軍,昭告列祖;

  實鑒臨之,皇天后土。

  尚饗。

曾被稱之為「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內亂,無疑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一場災難。

但是,假如——當然只能是假如——中國不曾發生過這場內亂呢?

不糊塗的蟲蟲的回答是:假如沒有十年內亂,就不會產生鄧小平理論,某種意義上,也就沒有改革開放的今天。

這不是聳人聽聞。眾所周知,儘管早在十九世紀中葉,馬克思就創立了共產主義理論,但作為共產主義的低級階段的社會主義,其道路該怎麼走,是上個世紀初,通過以列寧為首的蘇聯馬克思主義者才付諸於實踐的。由於馬克思主義對此沒有現成的答案,在列寧手上的社會主義道路,始終是艱難曲折的探索,有成功的經驗,而更多的是失敗的教訓。雖然到了後來,列寧提出了「新經濟政策」,但此時列寧已經到了生命的晚期。走到了生命盡頭的列寧來不及將其發展完善,就去世了。列寧去世後,斯大林成了蘇聯和蘇聯共產黨的最高領導人。斯大林對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解跟列寧大相徑庭,特別是隨著列寧新經濟政策的倡導者布哈林,被斯大林的鐵腕扳倒後,列寧的新經濟政策就被塵封了,代之的是所謂的「斯大林模式」。「新經濟政策」不但不被後來出現的包括中國的社會主義國家所了解,接連蘇聯自己也基本上無人了解了。「斯大林模式」模式不僅貫穿了整個斯大林時期,甚至貫穿了赫魯曉夫和勃列日涅夫時期。並且作為群體認可的社會主義建設模式,被歐洲、亞洲的社會主義國家包括美洲的古巴所運用。雖然各社會主義國家在具體的實踐上有些差別,卻也只是枝末細節上的差別,根本的,還是「斯大林模式」。

新中國成立,經過了短短的幾年的過度階段後,中國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中國剛走上社會主義道路時,從中蘇關係上來說,中國與蘇聯的關係正處於「蜜月期」,從整個社會主義陣營來說,蘇聯是「老大哥」,是社會主義陣營的「領袖」,中國也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一樣,照搬蘇聯,亦步亦趨,即便是在和蘇聯交惡之後也基本沒有什麼重大的改變。對這一模式的認可,不僅毛澤東本人,而且是我國當時的整個最高決策層。

這就明白不過了,如果沒有文化大革命這個十年內亂,中國也就將在「斯大林模式」上越走越遠。

十年內亂,打倒了一大批德高望重的老幹部,鄧小平也在所難免。而正是鄧在政治生涯上的又一次災難,才促使這他對社會主義,對中國的社會主義道路該怎麼走有了深刻的思索,並且在他腦海里逐漸勾畫出藍圖,這是鄧小平理論的發端,而後,借粉碎四人幫這一契機,鄧重新走上中國的政治舞台,經過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在以鄧小平為首的第二代領導人的集體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做科學指導,開始走上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光輝道路。

從這點上來講,我們應該感謝十年內亂!

社會主義陣營的女同志在一起

社會主義陣營,是指二戰後,由前蘇聯為首的,橫跨歐亞大陸的,起初由12個社會主義國家組成的陣營。

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與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之間的長期對峙,是冷戰時期的主要內容。由於社會主義陣營成員主要在歐洲東方,西方國家稱之為東方集團(如英語為:Easternbloc),或稱之為蘇聯集團(Soviet bloc)。此外又稱為共產主義集團(但因為毛澤東拒絕這一稱呼,因此在中國流傳不廣)。

  

1949年時,社會主義陣營包括蘇聯、波蘭、民主德國、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中國、蒙古、朝鮮、越南等12個社會主義國家。

  

南斯拉夫雖然也是社會主義國家,但因為和蘇聯有矛盾,1949年時被逐出了社會主義陣營。但在1955年,和蘇聯關係正常化,但並沒有重新加入了社會主義陣營。

  

中國在1960年和蘇聯關係惡化,實質上退出了社會主義陣營。但仍聲稱是其中一員。之後,社會主義陣營成為「蘇聯集團」的代稱。所謂「社會主義大家庭」是該集團的又一個稱呼。上世紀末的蘇東波事件讓以前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徹底解體。

社會主義陣營最強勢的時期是1975年以後,當時社會主義國家在全世界已多達20個。有蘇聯、波蘭、民主德國、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中國、蒙古、朝鮮、越南、寮國、柬埔寨、南葉門、古巴、安哥拉、衣索比亞及阿富汗。其中除朝鮮、阿爾巴尼亞、羅馬尼亞、南斯拉夫和柬埔寨外均追隨前蘇聯反華。

新中國開國元勛的夫人列表

毛澤東:楊開慧、賀子珍、江青

劉少奇:楊氏 何寶珍謝飛 王前王健 王光美

周恩來:鄧穎超(難得)

鄧小平:張錫瑗、金維映、卓琳(浦瓊英)

「我蔣中正情願遵從上帝的意旨,娶你宋美齡為妻。從今以後,無論安樂患難康健疾病,一切與你相共,我必盡心竭力的愛敬你、保護你,終身不渝。」1927年的12月1日,蔣介石和宋美齡在上海舉行了婚禮。兩個人的結婚照被冠以「中美合作」的標題登在報紙上,廣為流傳。

蔣介石和宋美齡的結婚照,二人皆志得意滿。為了這次婚禮,蔣介石先棄「糟糠」,後改信基督教,才博得宋老夫人的歡心,娶得佳人。不過,老蔣介石這次是賺大發了,有了個「岳」家靠山不說,單單一個宋美齡,就讓蔣介石在國際關係上從容了不少。蔣介石也直言不諱,他說:「余確信余自今日與宋女士結婚以後,余之革命工作必有進步,余能安心盡革命之責任,即自今日始也。」

1929年6月15日,冰心與吳文藻在燕京大學臨湖軒舉行婚禮,司徒雷登主持,簡單的婚禮只花費了34塊銀圓。由於一時沒找到合適的住房,新婚之夜二人在北京西山大覺寺度過,非常浪漫。不過這個婚紗照是後來補照的,冰心的花冠樣式和宋美齡相似,可見這個樣式當時很流行。

1927年徐志摩和陸小曼的婚紗照,陸的婚紗看似比較繁複,這與她出身名門、生性豪奢有關係。由於兩人都是二婚,梁啟超很不情願地做了證婚人,在婚禮上毫不客氣地指責徐志摩性情浮躁、用情不專,並祝願這是二人最後一次結婚。

1929年3月21日梁思成與林徽因在加拿大溫哥華舉行婚禮。之所以選3月21日結婚,是為紀念宋代建築學大師李誡。梁啟超特別告誡二人結婚不要侈糜,因此林徽因自己設計製作了新娘的花冠,也沒有披婚紗,而是用棉布縫製了禮服。

1894年,孫中山在宋家第一次見到了一歲多的宋慶齡。彼時誰也不會想到這個可愛的女嬰竟會在21年後,不顧父母的反對,和大他27歲的孫中山在日本結婚。宋嘉樹追到日本,站在孫中山住所的門口,氣勢洶洶地吼道:「我要見搶走我女兒的總理!」孫中山出來對他說:「請問,您找我有什麼事?」豈料,暴怒的宋嘉樹突然「叭」的一聲跪在地上說:「我的不懂規矩的女兒,就託付給你了,請千萬多關照。」宋嘉樹阻婚未成,仍送了一套古傢具和百子綢緞,給宋慶齡做嫁妝。

結婚照上的宋慶齡正值青春年華,雖然志同道合,但兩人看起來像一對父女。

1929年8月8日,鄧穎超和周恩來舉行了簡樸的婚禮,由蔣介石的得意門生陳賡一手操辦。鄧演達、何應欽、錢大鈞、張治中和惲代英、熊雄、高語罕、陳賡、張婉華、李富春、蔡暢等都來了參加。婚禮雖然簡樸,但是卻很熱鬧。

這個簡單的結婚照顯然是看起來最甜蜜的一張。

朱德:蕭菊芳陳玉珍伍若蘭康克清

彭德懷:周瑞蓮 劉坤模浦安修(離異)(浦氏三姐妹———浦潔修、浦熙修、浦安修)

林彪:汪靜宜張梅(劉新民)葉群

劉伯承:汪榮華

賀龍:徐月姑 蹇先任薛明

陳毅:肖菊英 賴月明 張茜

羅榮桓:顏月娥 林月琴

徐向前:朱香蟬 程訓宣黃傑

聶榮臻:張瑞華

葉劍英:馮華 曾憲植 危拱之 吳博 李剛(離異)…… …… 呵呵,這個有意思,建國後幾任夫人暫查不到名字)

粟裕:楚青

徐海東:周東屏

黃克誠:唐棣華

陳賡:傅涯 王根英

譚政:陳秋葵 王長德 姚文奇

肖勁光:朱仲芷

張雲逸:韓碧

羅瑞卿:郝治平

王樹聲:楊炬

許光達:鄒靖華

蕭克:蹇先佛

王震:王季青

洪學智:張文

呂正操:劉莎

宋任窮:鍾月林

許世友:朱錫民 雷明珍 田普(田明蘭)

劉亞樓:翟雲英

葉飛:王於耕

李克農:趙瑛

肖華:王新蘭

鄧華:李玉芝

楊成武:趙志珍

甘泗淇:李貞(第一個女上將)

李大釗:趙紉蘭

陳獨秀:高大眾 高君曼 潘蘭珍

左權:劉志蘭

彭雪楓:林穎

羅炳輝:張明秀

張太雷:王一知

瞿秋白:楊之華

項英:張亮

葉挺:李秀文

王若飛:李培之

任弼時:陳琮英

王稼祥:朱仲麗 (朱仲芷之妹)

張聞天(洛甫):劉英

秦邦憲(博古):張越霞

王明:孟慶樹

張國燾:楊子烈

陳云:于若木

胡喬木:穀雨

李先念:林佳楣

楊尚昆:李伯釗

趙紫陽:梁伯琪

胡耀邦:李昭

附:

蔣介石:毛福梅 姚冶誠 陳潔如 宋美齡

張學良:于鳳至 谷瑞玉 趙一荻

閻錫山:徐竹青 徐蘭森

李宗仁:李秀文(和葉挺夫人重名了吧) 郭德潔 胡友松

馮玉祥:李德全

汪精衛:陳璧君(第一任,也是惟一的一任,亦難得)

推薦閱讀:

中華詩詞學院基礎二年級講義 (2)
中華五千年繪畫精品[50P]
辨工識玉 博物雜譚 中華博物
【轉】[原創]為什麼儒家思想成為中華文化核心? 【貓眼看人】
軟中華和硬中華有什麼區別?哪個好?

TAG:中華民國 | 中華 | 祭祀 | 黃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