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羊品種介紹和雜交技術

肉用羊品種介紹和雜交生產技術2012-11-29 來源:問:由於我國原有綿、山羊的生產力比較低,要想提高它們的生產性能,給農民們帶來更大的效益,就需要對原有地方品種或已被改良的低產雜種羊進行改良,為此,在品種改良中應注意什麼?答:進行品種改良時,要注意我國優良畜禽資源的保護。由於引入外來優良肉用羊品種,對我國現有肉用生產性能低的羊品種進行改良,給廣大農民和畜牧業生產帶來較大的經濟效益,尤其是波爾山羊原計劃在國內的中原地區幾個省(區)先試進行改良,但很快就波及到20個省(區)市,有些地區已經對我國現有的20個地方山羊品種中的12個山羊品種進行了改良,還對我國經過幾十年努力改良成功,並形成品種的奶山羊進行了改良。追求眼前的短期的經濟效益,畜種的改良是必要的,是可以提高其生產力,但要注意保護我國地方品種不能將多少世代選留的地方品種給改掉,也不能在我國北方產絨的山羊地區:蒙古高原、新疆的部分地區、黃土高原(陝西、山西的部分地區,甘肅、寧夏的大部分地區),青藏高原(青海、西藏以及四川省的甘孜、阿壩地區)、太行山、燕山、沂蒙山區(山東、河北、河南的部分地區)進行波爾山羊的改良。家畜遺傳資源問題,是當代全球性生物資源問題的組成部分,涉及到人類未來的生存與發展。從總體上看,近十幾年來,我國家畜遺傳資源貯備,在急速衰減,在統計的432個畜種中,有158個由於種群規模銳減,已在很大程度上喪失了原有的育種潛力。在129個固有品種中,至少有32個在目前技術條件下,已不可能再作為品種加以挽救,或者已經絕種,動物遺傳資源一旦消失,也就意味著歷經幾億年進化和積累的許多優良基因的永遠丟失。我們無法預測未來如何利用這些遺傳資源,但有了這些遺傳資源,我們人類就能夠經受更大的挑戰,獲得更好的生存空間,因此現在我們應盡最大的努力,保護這些遺傳資源。問:社會上有一種說法,認為發展山羊生產,是造成我國草原、草地退化,沙化的根源,是這樣嗎?答:各種草食家畜(包括馬、牛、綿羊、山羊等)的發展都是在人們的規劃安排下進行的,而我國在草場使用上,首先是把好的草場讓給牛、馬利用,而牛、馬不能再利用和那些生長較矮的草地被羊利用,先是讓綿羊利用,綿羊再不能利用時,才讓適應性更強、耐飢苦的山羊利用,山羊為了生存就要在貧瘠草場上抱、啃想辦法吃飽,結果造成草場的退化,之後沙化,如果不是放牧山羊而仍放牧牛、馬、綿羊,它們為了生存,也會使草場利用過度。這種把造成草場退化,沙化的責任,轉架給山羊是不公平的,應該說,造成草場破壞退化的責任是人,追人的責任,追究管理者的責任。今後只要合理利用草場,擴大羊只舍飼飼養的範圍期間,草場的退化、沙化問題就可以得到解決,羊只發展的數量將會迅速增長。問:什麼樣的自然生態條件,適宜何種經營,發展何種羊只?答:(一)集約經營地區:這個地區氣候溫暖、雨量充沛,適於飼料種植,有大量農副產品、或是一些平原和丘陵地區,自然條件好,飼料豐富距城市近、人口密度大、有市場。以飼養肉毛兼用和肉用綿羊和以產肉為主的山羊。(二)半集約經營地區:這些地區氣候溫和,雨量中等,主要是半旱或丘陵地區,天然草場較好,有的地區還可以裁培牧草或飼料作物,這樣地區。飼養的品種為肉毛或毛肉兼用半細毛羊,除了生產半細毛外,還生產肉羊和肥羔,同時採取地區分工的辦法,如山區純種羊進行純種繁育,羔羊斷奶後轉售(賣)到平原地區育肥,母羔用早熟肉用品種雜交,充分利用地區條件特點,又利用雜交優勢,從而獲得最大效益。問:近年來,我國羊肉產量增長快,但仍供不應求,是何原因?其發展前景如何?(一)由於羊肉為天然瘦肉,與其它肉類相比具有以下優點:1、含膽固醇低,據測定每100克羊肉中僅含29毫克膽固醇,而牛肉含75毫克,豬肉含74.5-126毫克;2、羊肉被看成人類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的賴氨酸含量豐富,使其具有特殊的營養價值;3、含有對人體合成膠原有利的丙氨酸,甘氨酸、脯氨酸,這對正在生長發育的兒童,以及對特殊病人,有特殊的營養作用;4、羊肉脂中必需脂肪酸的含量明顯高於豬油、黃油;5、羊肉及其內髒的醫療補養作用,我國史書中很早有記載。(二)我國人均羊肉佔有量僅2千克(而目前我國人均豬肉佔有量30千克以上),遠不能滿足人們對羊肉增長的需求,從人們的需求看達到人均10千克也不算多,要達到人均10千克,就要使目前的羊只年出欄量增加5倍,為此在中國大力發展肉用綿山羊是有著廣闊前途,而且歐、美、中東各國對羔羊肉的需求量近年來也增長,僅中東地區每年就要進口活羊2000多萬隻。問:以上已從在我國發展羊肉生產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其發展前景等方面做了講述,那麼從技術上又涉及那些內容呢?答:在技術方面涉及的內容較多,將要分為幾講講述,今天講的是肉羊生產的主要要素,它包括大量使用並推廣優良肉用羊和國內肉用性能好的綿、山羊品種;雜交優勢的利用;調整羊群結構;由生產成年羊肉轉為生產羔羊肉;向集約化方向發展;改良草原和建立人工草場等內容。問:肉羊應具有哪些特點?答:肉羊生產的主要要素:(一)首先是大量使用優良肉用羊和肉用性能好的綿、山羊品種。若干世紀以來,在自然生態環境條件的影響和人類有意識或無意識的選擇和培育下,全世界已形成綿羊品種和品種群600多個,山羊品種和品種群200多個,其中純屬肉用方向的品種約佔10%,這些綿、山羊品種具備如下特點:1、肉羊應具備特點:(1)體型外貌:皮膚薄而疏鬆,頭短而寬,頸呈圓筒形,背腰寬平,背部肌肉厚實,臀部肌肉豐滿,胸腔圓而寬深,且肋骨開張良好,四肢短而細,前肢開張良好而寬,堅實有力。(2)早熟性(表現為體成熟和性成熟):體成熟早表現為未到成年羊的幼羊,其體重已達到成年羊體重的70%-75%或以上;性成熟早表現為初情期早。(3)體重大,生長速度快,胴體品質好,如肉用綿羊成年公羊體重100千克以上,母羊70千克以上;有的品種羔羊出生後4-6周斷奶日增重可達350-400克;5-6月齡羔羊胴體重達18-22千克,屠宰率48%-50%。羔羊肉質好,體表脂肪少,瘦肉多,肉色也佳,眼肌面積大等。(4)繁殖力高:高繁殖力是發展肉羊業的一個最重要的經濟性狀。作為雜交母本,不僅性成熟早,生長發育快,還要具有一年兩產或兩年3產的特性,同時還要一胎產仔在兩羔或兩羔以上。(5)經濟效益高:表現為飼養期短,周轉快,充分利用季節性的飼草資源,達到當年屠宰,當年收益。問:適宜我國羊肉生產的引進綿羊都有那些品種?答:引進的肉用綿羊品種有:(a)德國肉用美利奴羊:產於德國,是世界上著名的細毛肉用羊品種,對氣候條件適應性強,耐粗飼、該品種早熟、羔羊生長發育快,肌肉發達、出肉率高、繁殖力強,被毛品質好,成年羊體重,成年公羊120-140千克、母羊70-80千克、羔羊生長發育快,日增重300-350克、130天可屠宰活重達38-45千克、胴體重18-22千克。毛長10厘米以上,細度60-64支(64支為主),剪毛量,公羊7-10千克,母羊4-5千克,凈毛率50%以上,常年發情,二年三產或一年二產,一胎平均產羔率180%-250%。作為父本與黑龍江省細毛雜種羊雜交一代,10-30日齡日增重208克、30-65日齡(斷奶)日增重215克、優於當地細毛羊22.86%。(b)特克賽爾羊:原產於荷蘭,具有適應性強,放牧性強,採食能力強,在世界上多作為生產肥羔的父本品種,生長快,體大,產肉和產毛性能好,成年羊體重,公羊110-140千克、母羊80-90千克,初生至斷奶(60-65天)公、母羔日增重為367克和300克,斷奶重,公羔28.90千克,母羔25千克,羊毛細度46-50支,毛長22-26厘米,為季節性多次發情(每年8月至第二年2月),一胎平均產羔率230%左右。在黑龍江省,特克賽爾羊X細毛雜交羊一代,10-30日齡平均日增重258克,比細毛羊高47%,30-65日齡(斷奶)平均日增重320克,比細毛羊高68%。(c)無角多賽特羊:產於大洋洲的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具有性早熟(8月齡發情),生長發育快,常年發情,母羊產奶量高,育羔能力強,耐熱及適應乾燥 氣候的特點。成年羊體重,公羊90-110千克,母羊60-80千克,剪毛量2-3千克,毛長7.5-10.0厘米,毛細48-58支,一胎平均產羔率130%-170%。無角多賽特與小尾寒羊雜交一代,3月齡重29千克,6月齡重40.50千克。胴體重24.24千克;在黑龍江與細毛雜交羊一代,6月齡活重42.36千克,胴體重18.48千克。比細毛羊分別提高22.60%和37.39%。(d)薩福克羊:產於英國。在英、美等國用作終端父本的主要公羊。該品種性早熟,生長發育快,產肉性能好,肌間脂肪分布均勻。成年羊體重:公羊100-110千克、母羊60-70千克、剪毛量3-4千克,3月齡羔羊胴全重17千克、黑龍江省薩×細雜一代,6月齡重44.64千克、胴體重20.31千克、分別比同齡細毛羊提高29.20%和51.0%。(e)夏洛來羊:產於法國,是生產肥羔的優良品種。該羊無角,頭部無毛、額寬、耳大、體軀長,胸深寬,背腰平直、後軀寬大、肌肉豐滿,被毛同質、白色、性早熟、耐粗、飼,採食能力強、對寒冷潮濕或乾燥氣候、適應性強。成年公羊體重110-140千克,母羊80-100千克,周歲公羊70-90千克,母羊50-70千克,4月齡肥羔35-45千克,屠宰率50%,4-6月齡羔羊胴體重20-23千克、胴體質量好,瘦肉多、脂肪少、羊毛長為7厘米以上、細度56-60支、剪毛量3-4千克、性成熟早表現為80%母羊在7月齡時可配種,1周歲時分娩,一般平均產羔率175%-192%。在河北省102日齡的本地羊平均體重16.6千克,而雜交一代羊平均23.24千克,提高約40%。問:請張研究員繼續給我們講述肉羊生產技術。答:前面,我已在引進國外肉用綿羊品種方面做了介紹,今天我首先介紹引進的國外山羊品種。引進的山羊品種:(a)波爾山羊:原產於南非乾旱亞熱帶地區,適應性強,是世界上被公認的專用肉用山羊品種。從南緯45度到北緯50度均有此羊飼養,體型大,成熟早,生長快,繁殖率高。成年羊體重:公羊95-105千克,母羊65-75千克,100日齡重25-28千克,6月齡公羊42千克,母羊37千克。常年發情,一胎產羔率180%-200%。在國內其雜交羊5月齡公母羔可達25.75千克和22.68千克,6月齡達33.97千克和28.52千克。(b)英國努比山羊:原產於非洲,後經歐洲及美國引進培育,形成乳、肉、皮兼用的山羊品種。毛色雜,其特點是體格大,生長速度快。成年羊體重,公羊86.72千克左右,母羊67.2千克左右。母羊平均一胎產羔羊192.8%(產雙羔以上的母羊佔72.9%),努比山羊與四川本地山羊雜交,其羯羊6.9月齡體重分別比本地山羊提高86%和91.5%,鮮皮面積增加30.1-98.6%,製革面積增加61.5%-75.6%。(c)薩能奶山羊:是世界上公認的著名奶山羊品種,80多年前就由外國傳教士帶入中國。成年羊體重:成公98.56千克,成母62.86千克,一個泌乳期平均產奶800千克以上。性成熟早,母羊3-4月齡,公羊3月齡即可發情。每年8月中旬至第二年2月中旬為發情季節,一胎平均產羔羊200%左右。用其改良我國本地山羊其體重可提高40%以上,產奶量也得到提高。問:我國都有哪些肉用性能好的綿、山羊品種。國內肉用性能好的綿羊品種有:(a)小尾寒羊:產于山東省西南部,河北省東部,以山東省較優,該品種繁殖力強,常年發情,公、母羊性成熟早,5-6月齡就可發情,當年就可產羔。二年三產或一年二產,一胎多的產羔率為260%左右。成年羊體重,公羊95千克、母羊49千克,3月齡羔羊重為16-18千克、胴體重8.5千克、在正常放牧條件下,日增重公羔為160克、母羔為115克、改善飼養條件可達200克、周歲育肥公羊宰前活重72.80千克、胴體重40.48千克、屠宰率55.6%,但肉色淡,肌間脂肪少。適合舍飼飼養,不宜放牧飼養。小尾寒羊可作為肉羊生產體系的母本。(b)湖羊:產於浙江省北部、江蘇省南部的太湖地區,該品種繁殖力強,常年發情,性成熟早,母羊5月齡性成熟,當年可產羔,二年三產或一年二產,一胎平均產羔率260%以上。耐濕熱,適於舍飼,又可在乾旱地區(如新疆)放牧飼養。早期生長發育快,3月齡體重可達21千克,6月齡可達40.60千克,湖羊又以初生羔皮呈美觀的水波狀花紋而著稱於世。湖羊可作為肉羊生產體系的母本。夏洛來和湖羊雜交,2月齡(斷奶)重24.35千克,日增重341.3克。國內肉用性能好的山羊品種有:(a)南江黃羊:四川省南江縣經過30多年採用雜交育種方法培育的南江黃羊,是目前國內肉用性能好的山羊品種,該 山羊適於我國南方及中原廣大地區,現已推廣到我國21個省(區)市。早期生長快,6月齡體重20千克,8月齡羯羊胴體重10.78千克(國內其它地方山羊一般為7-8千克),肉質好,皮板質量好,泌乳力強、5個月泌乳162千克,性成熟早,常年發情、一年二產或二年三產,一胎平均產羔率200%左右。(b)雷州山羊:產於廣東省湛江地區及海南省。適應熱帶生態條件飼養。肉質好,脂肪分布均勻,育肥羯羊無膻味,皮板質量好,早期生長發育快,6月齡公、母羊體重為21.24千克和17.70千克。乳羊(5月齡以下)帶皮的屠宰為65-70%(當地喜食帶皮羊肉)。常年發情,一年二產或二年三產,一胎平均產羔率為200%(c)隆林山羊:產於廣西,肉用性能好,是我國南方體型較大的山羊品種。成年公、母羊體重分別為57千克和44.7千克。8月齡胴體重11千克。常年發情,一年二產或二年三產,一胎平均產羔率為195%。(d)貴州白山羊:產於貴州省,產肉性能好,繁殖力高,皮板質量好,一歲羯羊胴體重11.45千克。常年發情,一年二產或二年三產,一胎平均產羔率達273.6%。問:我們經常聽到雜交優勢這個概念,現在有雜交水稻,雜交棉花等等,在肉羊雜交利用上如何進行呢?答:先說說雜交優勢的利用:選擇合宜的公、母羊品種雜交,充分利用雜交優勢是搞好羔羊肉生產的重要環節。肥羔生產常常根據不同的生態條件,選擇不同品種雜交,雜交能提高生產力,尤其是繁殖力,羔羊成活率和羔羊生長速度,試驗表明兩品種雜交,子代產肉量比父母品種平均值提高12%,三品種雜交,更能顯著地提高產肉量和飼料報酬,同時提高產奶量,體重和剪毛量。在生產肥羔上已廣泛採用雜交方法,對毛用羊及其雜種羊,用肉用品種雜交,能改進羔羊的肉用品質,提高產肉量,產毛性能強,在養羊發達的國家,已廣泛利用雜交優勢。兩個不同品種雜交都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而要通過選擇和在相同的條件下進行雜交組合比較,找出最適當的雜交組合與配種程序,以提高其效果。一般講,差異較大品種雜交,所蕕得的雜種優勢,也較大。對生產肥羔講要求其生長發育快,早熟,多次發情(或常年發情),多胎和泌乳性能高,產肉能全年均衡供應。在英國、法國等國家,越來越多的羊群採用雜交繁殖方法,生產的雜種羔羊占羔羊總數的73%,澳大利亞用美利奴利母羊與英國早熟的肉毛兼用或肉用品種公羊(通常用邊區菜斯特羊)雜交,所生羔羊體格大,生長快,體軀豐滿,肉質鮮嫩,雜交母羊再同其它肉用品種公羊雜交,通常用薩福克,無角多賽特羊。但不能忽視推廣良種和利用雜種優勢必須與改善飼養管理相結合,才能取得預期的結果。問:我國在雜交優勢利用的現狀及前景如何?答:從全國來看,不同地區,不同的綿、山羊品種都在廣泛地開展,雜交利用的試驗與應用。利用雜種優勢是取得養羊優質、高產、高效益的主要途徑。在我國山羊與分布於全國各個省(區)、綿羊主要分布在北方,東北省(區)以及少數在中原地區省(區),廣大的南方省(區)除個別省(區)外,有極少數綿羊外,幾乎不飼養綿羊。綿羊的雜交利用:我國過去約四十多年,綿羊生產主要抓羊毛生產,經過四十多年的努力我國羊毛生產不僅在質量上,產量上都得到提高和增產,已能滿足國內毛紡工業需求量三分之一以上,但隨著國內外毛紡織品向輕薄、柔軟、挺括、高檔方向發展,對羊毛的品質要求也就更高了,僅從羊毛細度上看對66支及支以上細度的羊毛需求量增大,而且越來越大,而60-64支的羊毛在也越來越下降,但生產66支以上的綿羊,在我國綿羊生產地區不是都能飼養的,他要求的條件高,這樣就有很多地區(可以說涉及到飼養毛用羊的所有省(區)相當大數量生產以60-60支為主的綿羊地區,由於所生產的羊毛賣不上價錢,而社會上又對羊肉需求量大,很多地方出現了用土種(地方)綿羊倒改毛用綿羊(為了增加產肉量)這樣做雖然利用雜交多產了些羊肉,但幾十年的改良成果被毀於一旦,羊毛由同質變為異質,變為花羊、羊毛利用價值低。為了提高其產肉性質,而又不破壞其羊毛同質性,甚至還能保持他的原有的羊毛細度,一些省區已經開展了用肉用綿羊(羊毛同質改良粗型細毛羊或質量差的細毛羊,這樣就保持了羊毛的同質性 (有些還保持了同樣細度)有些還提高了產毛量,最主要的是增加了羊肉的產量,並且能實施當年出欄、上市或羔羊肉生產(4-6月出欄上市)例如,德國肉用美利奴羊×黑龍江細毛羊雜交一代,10-30日齡平均日增重208克、30-65日齡(斷奶)日增重215克、優於細毛羊22.86%。特克賽爾羊×黑龍江細毛羊雜交一代,10-30日齡,平均日增重258克比細毛羊高47%,30-65日齡重(斷奶)平均日增重320克,比細毛羊高68%。多賽特 (陶賽特)×山西細毛羊一代4月齡平均增重26.17kg比本地同齡細毛羊為16.241kg體重增長61.11%多賽特 (陶賽特)×山西細毛羊二代,4月齡平均體重28.84kg比本地同齡細毛羊16.24kg體重增長77.59%。我國地方綿羊品種,雖然具有某些優良性狀,如常年發情,多胎(一年產二胎或二年產三胎),如小尾寒羊和湖羊,但其生長速度,產肉性能不高,需要與國外引入的肉用性能好的品種進行雜交,這樣既可保持他們的優良繁殖性能,又提高了其早期生長發育和產肉量。如夏洛來×小尾寒羊一代,2月齡重11.70kg、6月齡42.30kg、而後代的繁殖率還可保持在270%以上。夏洛來×小尾寒羊一代,4-5月齡(經肥育30天),體重達38.50kg平均日增重為257克;邊區萊斯特羊×小尾寒羊一代,3-4月齡(經配育20天)體重達32.40kg,平均日增重365克。無角多賽特(陶賽特)×小尾寒羊一代,3月齡(斷奶)重29.00kg,6月齡40.44kg(經肥育可達44.60kg時,胴體重24.20kg)夏洛來×湖羊一代,2月齡(斷奶)重24.35kg,從初生到斷奶日增重為341.3克,6月齡重32.10kg,從初生至6月齡平均日增生184克。無角多賽特×灘羊一代,4日齡胴體重15.50kg薩福克×灘羊一代,4日齡胴體重16.80kg無角多賽特×新疆蒙古羊一代,6日齡體重38.18千克胴體重19.43kg,比當地同齡羊增長17.83%。薩福克×烏珠穆心羊一代,100日齡重大32kg,比當地羔羊重35%,6-8日齡重40.5-51.2kg,比當地同齡羊重提高8-12kg。夏洛來×河北本地綿羊一代,7月齡(經30天短期育肥8月齡時)胴體重達20.76kg,比本地同齡同樣育肥30天的羊只胴體重高出6.79kg,增長48.60%。從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我國中原地區(山東、河南、河北)的小尾寒羊,浙江、江蘇的湖羊,河北的蒙古羊、內蒙古、浙江的蒙古羊,寧夏的灘羊、新疆的阿勒泰羊並與引進的肉用公羊雜交後,其後代生長快,產肉多,而且繁殖性能得到保留(如小尾寒羊、湖羊)有的還得到提高(如蒙古羊、灘羊等並繁殖率低,但雜交後代母羊的繁殖羊得到提高)。根據近年來本地綿羊的引種實踐表明,小尾寒羊因適合舍飼,不宜放牧,過冷,過熱地區等不適宜,但適於在我國中原地區(山東、河北、河南、山西、陝西、江蘇北部)的農區、半農半牧區舍飼飼養,但不能作為種公羊用,小尾寒羊是一個非常好的雜交組合中的母本;湖羊除繁殖率近20年經選育已得到提高,與小尾寒羊基本相同,而且,其早期生長快,尤其是的適應性強,他不僅適於南方炎熱、潮濕多雨的氣候條件,也適應北方寒冷、乾燥的氣候條件,他不僅適合舍飼飼養也適合於大群放牧飼養,在新疆利用湖羊已育成多胎細毛羊品種,育成新疆卡拉庫爾羊。湖羊不僅在南方江浙一帶飼養,也可以在中原廣大地區,以致我國的西北廣大地區飼養他是雜交組合中一個很好的母本,是一個非常有發展前途的地方綿羊品種,但他也不能被用作父本。山羊雜交方面:我國的山羊除保留一些毛用、羔皮用,裘皮用山羊外,以及約3-5%的山羊將向奶用方面發展外,將主要是向肉用和絨用方面發展,絨用方面約35%,約55-60%的山羊將向肉用方向發展。1)我個人認為,我國中原及南方廣大地區的幾個省(區),既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重慶、天津以及北京、河北、山西、山東、河南、四川、雲南、貴州、陝西的大部分地區將為肉用山羊發展區。2)這些地區的大部分山羊將被奶山羊、波爾山羊等改良。早在八十年代初期,在我國中原及南方廣大地區為了提高本地山羊的產肉量,很多地區都開展了利用奶山羊改良本地山羊的工作,本地山羊經改良後,使其羊只個體增大,活重比原品種提高了20-30%,產肉量也增加了。如江蘇海門,奶山羊×本地山羊,雜交後代,當年出欄胴體重由原來的8千克提高到期10千克,板皮均達一級標準;江蘇豐縣利用薩能奶山羊×本地山羊,雜交後代8月齡公羊的胴體重達11.26千克,屠宰率達52.64%;英國努比山羊×四川簡陽本地山羊,雜交一代其6月齡活重是22千克,本地山羊為15.17千克,增加了6.83千克,增長45.02%;9月齡相應為31.42千克、17.33千克,增加14.09千克,增長81.30%。河南省利用山東薩能奶山羊×槐山羊雜交一代4月齡活重15.9千克,比同齡的槐山羊高4.5千克,增長39.4%,8月齡雜交一代(F1)30.22千克,比同齡槐山羊提高7.4千克,增長32.43%,8月齡胴體重14.29千克,比本地槐山羊提高4.65千克,增長48.24%。到1998年我國普通山羊改良的比例至少有30%。自1995年首次由德國引入波爾山羊以來,用其改良我國本地山羊,優於奶山羊的改良效果,其雜交後代(一代)的體重比本地羊至少提高50%以上。如波爾山羊×川東本地山羊雜交一代,100日齡宰前活重23.15千克,胴體重達11.35千克,屠宰率49.77%, 波爾山羊 ×江蘇海門山羊,F1的6月齡重28.67千克,比本地同齡山羊重13.79千克,提高了107.9%,波爾山羊×山西黎大青山羊F16月齡重28.50千克(本地山羊為)17.75千克提高60.56%,胴體重14.28千克(本地山羊為8.55千克),凈肉重10.89千克(本地山羊6.55千克),波爾山羊,薩能奶山羊分別與安徽山羊雜交,在同等條件下6月齡活重分別為波×安徽山羊F1代是26.40千克,(本地山羊11.45千克)、薩×安徽山羊22.40千克,其(30)胴體重分別為12.95千克,6.32千克和11.20千克;波爾山羊、薩能奶山羊分別與徐淮山羊雜交,在同等條件下,其斷奶重波爾山羊×徐淮F116.78千克,本地山羊8.71千克,薩×徐淮F114.31千克,很多地區的波爾山羊雜交羊,平均水平是,5月齡公、母羊可達25.25千克和22.68千克,6月齡為33.97千克和28.52千克,9月齡為46.35千克和39.33千克,這些都表明波爾山羊雜交改良我國本地山羊的效果是明顯的。目前我國引入波爾山羊的省(區)已超過20個,全國純種波爾山羊已有3萬多隻(僅陝西省已超過1萬隻)。在引入波爾山羊的省(區)有我國地方優良山羊品種15個,占我國地方優良羊品種的四分之三。為此,在大力開展波爾山羊改良之時,必須注意我國地方優良山羊品種的保護,應劃定品種保護區,對地方品種的優良種群進行保護,並進行選育提高,使其不被衝擊。決不能將我們祖先幾千年經過多少世代選留的地方品種給改掉。這樣做是對我們子孫後代不負責任的行為,除應引起各級地方政府的重視外,還應在法律上給予保護。還有,在波爾山羊改良中,有些地方把經過解放後幾十年的培育成功的新品種,也要去改良。這種改良不是在原有方向上提高其性能,而是改變了其方向,如將奶山羊改為肉用山羊。目前雖然還未形成一種趨勢,但應引起有關地區政府部門的重視。還有的地方,用波爾山羊去改良絨山羊(在內蒙古錫盟的少數地方),這樣做也值得考慮。在綿羊改良和山羊改良中,我們舉的例子,僅能作為你們在羊只雜交改良中的參考,具體到應用何種種公羊(如肉用德國肉用美利奴羊、夏洛來羊、杜泊羊、無角道賽特羊、薩福克羊)山羊種公羊(波爾山羊還是努比山羊、薩能奶羊、南江黃羊)都要根據你省你縣或你所在地的社會、經濟條件。不同品種對你處生態條件的適應性,不同品種雜交的生長發育狀況,不同雜交組合投入成本到產生效益,那種更合理等等考慮,總之,採用雜交就是為了獲取更多更大的效益。問:如何調整羊群結構?答:目前全國繁殖母羊占羊只總數量的比例大約是,綿羊為53.76%,山羊為46.54%,如將可繁殖母羊的比例達到60%以上,後備母羊佔20%-30%,則每年凈增肥羔20%以上,羊群可繁殖母羊比例由60%提高到80%,則每100隻母羊的產肉量可增加28%,羊毛產量提高13%,而飼料消耗僅增加16%-18%。問:為何要由生產成年羊肉轉為生產羔羊肉?答:羔羊肉有精肉多,脂肪少,鮮嫩,多汁易消化,膻味輕等優點,很受國內外市場歡迎,羔羊生後最初幾個月生長快,飼料報酬高(羔羊為3-4:1,成年羊為6-8:1),產品成本低,而鮮肉價格高,所以養羊業,發達的國家都在繁育早熟肉用品種的基礎上,以及利用雜交優勢進行肥羔肉的專業化生產,並且逐步由生產成年羊肉轉向生產羔羊肉。很多國家建立了自已的肥羔生產體系,並且有專門企業進行,每批可育肥萬隻以上。目前在國際市場銷售的羊肉主要為肥羔,4-6月齡屠宰的肥羔胴體重可達12-20千克。英國每年上市的羊肉中,90%以上是羔羊肉。在紐西蘭、沃大利亞和法國,羔羊肉的產量佔70%。歐美、中東各國羔羊肉需求量很大,僅中東地區每年進口活羊約2000萬隻以上。問:養羊生產怎樣做就是向集約化方向發展了?答:近20年來,由於育種,畜牧機械,牧草改良和利用,以及全價配合飼料工業方面的飛快發展,過去那種靠天養畜的粗放經營,逐漸被集約化經營所取代,實行了綿山羊良種化,採用輪牧草場圍欄,充分利用草地和建立人工草地,很多生產環節都使用機器操作,從而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尤其是羔羊肉的生產專業化,實現了工廠化,加速了周轉,每年可生產幾批,提高了經濟效益。首先重視育種工作和應用雜交優勢,國外對綿羊育種,繁殖工作非常重視,不少國家建立了各種綿羊品種育種協會,專門領導綿羊育種工作,並進行良種登記和頒發證書,以及組織比賽和出版專門刊物,對綿羊質量的提高起到了促進和保證。除根據國民經濟需要、羊種特點,自然條件,飼養管理等因素來決定羊的育種方向外,還根據品種建立各種羊場,羊場亦專業化,使羊群質量取得快的遺傳進展。國外在綿羊生產中,不僅草地的播種,施肥等實現了機械化,用飛機播種,施肥和撒施農藥,乾草和青飼草料的收割,加工調製,以及包裝也實現了機械化。此外綿羊的剪毛,葯浴也利用機械操作進行,在放牧管理中一般牧場周圍利用機械裝置柵欄,綿羊分牧區自由採食,定期移動牧柵,平時很少有人管理,由於各項工作實現了機械化操作,提高了勞動生產率。改良天然草場和建立人工草場,綿羊營養需要的70-90%來源於天然草場,改良天然草場,可以提高產草量和載畜量,改良的主要措施有:(1)灌溉草場,進行灌溉後,草地生產力可以提高2-3倍,高的可以提高草地載畜量9倍左右,除利用河流,修建水庫,利用機井,自流井外,新的方法是採用人工除雨,如美國東部草地主要使用人工除雨;(2)施肥,按照土壤和植被的不同情況,進行施肥,包括氮肥,過磷酸鈣及各種微量元素等;(3)補播優良牧草,對低產草地和牧草品質不好的地方,補播優良牧草,以提高產草量和牧草的營養價值,如澳大利亞在不同地區補播無芒雀麥,黑麥草,苜蓿,紅三葉,白三葉等。近幾十年來,為了更集約化地利用草地資源提高載畜量,主要建立人工草場,人工草場產草量可以提高6-9倍,並培植高產優質的牧草和飼料作物,可以保證充分滿足母羊繁殖所需要的營養。合理利用草地和劃區輪牧,在草場利用上主要根據草場的不同情況和家畜特點進行合理安排,有做試驗證明,不分區輪牧的草場畝產乾草100-200千克,粗放利用的輪牧草場畝產乾草300-400千克,刈牧交替輪牧的草場畝產乾草600-650千克。採用劃區輪牧,不僅是提高產草量的有效措施,也是預防寄生蟲感染的辦法。此外,亦採用牛羊混牧的辦法,充分利用草場,牛可以起到割草機的作用,吃掉羊不能利用粗硬和高的草,有助於優良牧草的生長,如紐西蘭一般按36-38畝地的面積放進1頭牛。工廠化生產技術措施,是為了適應羔羊肉工廠化生產,使產品規格化,常採用一整套人為生產控制技術。利用激素和人工授精技術,既可使母羊同期發情,又可同時受孕,從而使產羔時間大體一致,便於成批生產,採用誘發分娩便於調節同期產羔,誘發分娩的辦法,一般是在母羊懷孕後期(140天左右)注射16毫克皮質類固醇或在預產期前3天用雌二醇苯酸鹽,前者12小時後,70%母羊產羔平均間隔48小時,這可能因品種而異;後者90%母羊可在48小時內產羔,並對泌乳產生良好的效應。為了變季節配種為全年配種,選擇發情期長,甚至全年可以發情的母羊,結合羔羊早期斷奶(1個月左右),以使母羊一年兩胎或兩年產三胎,達到密集產羔的目的。選擇早熟品種、早齡配種早產、並盡量選育多胎品種,增加每胎產羔數。附件【關閉窗口】
推薦閱讀:

景天科多肉雜交基本規律
讓人毛骨悚然的動植物雜交?動植物竟能合體!
李克強向5國領導人贈雜交稻 袁隆平講解(圖)|李克強|雜交稻

TAG:技術 | 雜交 | 介紹 | 品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