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科考試考點記憶二

第四章 妊娠診斷第一節 早期妊娠的診斷臨床將妊娠全過程共柏周分為3個時期:妊娠13周末以前稱早期妊娠;第14~28周末稱中期妊娠;第28周及其後稱晚期妊娠。一、病史與癥狀(一)停經停經是已婚婦女可能妊娠最早與最重要的癥狀。(二)早孕反應乏力、嗜睡、噁心、晨起嘔吐。(三)尿頻由於增大的子宮在盆腔內壓迫膀胱所致。二、檢查與體征(一)乳房的變化乳頭增大,著色加深,乳暈周圍皮脂腺增生出現深褐色結節稱蒙氏結節。(二)婦科檢查:停經6~8周雙合診檢查子宮峽部極軟,感覺宮頸與宮體之間似不相連,稱黑加征。三、輔助檢查(1)妊娠試驗:血hCG增高。(2)超聲檢查:B型超聲檢查:停經6周妊娠囊內見胚芽和原始心管搏動,可確診宮內妊娠活胎。(3)宮頸黏液檢查:宮頸黏液量少、黏稠,塗片乾燥後光鏡下見排列成行的橢圓體。(4)基礎體溫測定:雙相型體溫第二節 中晚期妊娠的診斷一、病史與癥狀有早期妊娠的經過,並逐漸感到腹部增大和自覺胎動。二、檢查與體征(一)子宮增大根據手測宮底高度及尺測恥上子宮長度(下表),可以判斷妊娠周數。妊娠周數手測宮底高度12周末恥骨聯合上2~3橫指16周末臍恥之間20周末臍下l橫指24周末臍上l橫指28周末臍上3橫指32周末臍與劍突之間36周末劍突下2橫指40周末臍與劍突之間或略高口訣:3月聯合上23、臍恥臍下臍上1、臍3臍突劍下2(二)胎動指胎兒的軀體活動。一般在妊娠18周後B超檢查發現,20周後孕婦可感覺到胎動。正常胎動每小時3~5次。判斷胎兒安危最簡單的方法。(三)胎兒心音妊娠l8~20周用聽診器經孕婦腹壁能聽到胎兒心音。每分鐘110~160次。子宮雜音為血液流過擴大的子宮血管時出現的吹風樣低音響。腹主動脈音為咚咚樣強音響,兩種雜音均與孕婦脈搏數相一致。胎動音為強弱不一的無節律音響。臍帶雜音為與胎心率一致的吹風樣低音響。三、輔助檢查超聲檢查B型超聲顯像法不僅能顯示胎兒數目、胎產式、胎先露、胎方位、有無胎心搏動以及胎盤位置,且能測量胎頭雙頂徑等多條徑線,並可觀察有無胎兒畸形。超聲多普勒法能探出胎心音、胎動音、臍帶血流音及胎盤血流音等。第三節 胎產式、胎先露、胎方位一、胎產式胎體縱軸與母體縱軸的關係稱為胎產式。兩縱軸平行者稱為縱產式,兩縱軸垂直者稱為橫產式。二、胎先露最先進入骨盆入口的胎兒部分稱為胎先露。縱產式有頭先露及臀先露,橫產式為肩先露。

三、胎方位胎兒先露部的指示點與母體骨盆的關係稱胎方位(簡稱胎位)。

第五章 孕期監護及保健第一節 圍生醫學概念圍生醫學又稱圍產醫學,從妊娠滿28周(即胎兒體重≥l000g或身長35cm)至產後1周。第二節 孕婦監護一、產前檢查的時間首次產前檢查時間從確診早孕時開始。於妊娠20~36周為每4周檢查1次,自妊娠37周以後每周檢查一次,共做產前檢查9~11次。高危孕婦應酌情增加產前檢查次數。二、首次產前檢查(一)推算預產期推算方法是按末次月經第一日算起,月份減3或加9,日數加7。1、3、5、7、8、10、12(臘)三十一天永不差(二)骨盆測量(三個平面五條徑線)1、入口平面外測量:骶恥外徑——18~20cm內測量:對角徑——12.5~13cm減去1.5~2cm真結合徑——11cm2、中骨盆平面:坐骨棘間徑——10cm3、出口平面:坐骨結節間徑——8.5~9.5cm坐骨結節間徑<8cm,加測後矢狀徑:8~9cm4、恥骨弓角度:正常值為90度第三節 孕婦管理(一)孕產期系統保健的三級管理在我國城市開展醫院三級分工(市、區、街道)和婦幼保健機構三級分工(市、區、基層衛生院)。(二)孕產婦系統保健手冊出院時需將將手冊交還給產婦,由產婦交至居住的基層醫療保健組織,以便進行產後訪視(共3次,出院3日內、產後14日、28日)。第四節 胎兒宮內監護及胎兒宮內診斷一、胎動計數胎動計數≥6次/2小時為正常。<6次/2小時或減少50%提示胎兒缺氧。胎動可通過孕婦自測或B型超聲檢查監測。確定胎兒安危最簡便而準確的方法。二、胎心率的監測正常胎心率110~160次/分。擺動頻率:1分鐘內波動的次數,正常≥6次。基線擺動表示胎兒有一定的儲備能力,是胎兒健康的表現。FHR基線變平即變異消失或靜止型,提示胎兒儲備能力的喪失。一過性胎心率變化加速:是指子宮收縮後胎心率基線暫時增加15bpm以上,持續>15秒,這是胎兒良好的表現。減速:是指隨宮縮出現的暫短性胎心率減慢。減速可分為3種:早期減速:宮縮開始即出現,持續時間短、恢復快,是宮縮時胎頭受壓的表現。變異減速:與宮縮無固定關係,是臍帶受壓興奮迷走神經的表現。晚期減速:宮縮高峰後出現,下降慢,持續時間長。恢復慢,胎兒缺氧的表現。三、胎兒成熟度檢查1.羊水卵磷脂/鞘磷脂(L/S)比值該值>2,提示胎兒肺成熟。2.羊水泡沫試驗或振蕩試驗是一種快速而簡便測定羊水中表面活性物質的試驗。若兩管液面均有完整泡沫環,提示胎兒肺成熟。3.羊水肌酐值該值≥176.8/μmol/L,提示胎兒腎成熟。4.羊水膽紅素類物質用△OD450測該值<0.02,提示胎兒肝成熟。5.羊水澱粉酶值碘顯色法測該值≥450U/L,提示胎兒唾液腺成熟。6.羊水含脂肪細胞出現率該值達20%,提示胎兒皮膚成熟。7.B超檢查測定胎頭雙頂徑值>8.5提示胎兒成熟。四、胎盤功能的檢查1.胎動2.孕婦尿雌三醇和孕婦血清遊離雌三醇3.孕婦血清人胎盤生乳素(hPL)第六章 正常分娩妊娠滿28周及以後的胎兒及其附屬物,從臨產直至從母體全部娩出的過程,稱為分娩。妊娠滿28周至不滿37足周間分娩,稱為早產;妊娠滿37周至不滿42足周間分娩,稱為足月產;妊娠滿42周及其後分娩,稱為過期產。第一節 決定分娩的三因素決定分娩的三因素是產力、產道及胎兒。若三因素均正常並能相互適應,胎兒順利經陰道自然娩出,為正常分娩。一、產力將胎兒及其附屬物從子宮內逼出的力量,稱為產力。產力包括子宮收縮力、腹肌及膈肌收縮力和肛提肌收縮力。(一)子宮收縮力是臨產後的主要產力,臨產後的正常宮縮具有以下特點。1.節律性臨產開始時,宮縮持續約30秒,間歇期5~6分鐘。隨著產程進展,宮縮持續時間逐漸延長,間歇期逐漸縮短。宮口開全(10cm)之後,宮縮持續時間可長達60秒;間歇期可縮短至1~2分鐘。2.對稱性正常宮縮起自兩側子宮角部,以微波形式迅速向子宮底中線集中,左右對稱。3.極性宮縮以子宮底部最強最持久,向下則逐漸減弱,子宮底部收縮力的強度幾乎是子宮下段的2倍,此為子宮收縮的極性。4.縮復作用每當宮縮時,子宮體部肌纖維短縮變寬,收縮之後肌纖維雖又重新鬆弛,但不能完全恢復到原來的長度,經過反覆收縮,肌纖維越來越短,這種現象稱為縮復作用。(二)腹肌及膈肌收縮力腹肌及膈肌收縮力(腹壓)是第二產程時娩出胎兒的重要輔助力量。(三)肛提肌收縮力肛提肌收縮力有協助胎先露部在骨盆腔進行內旋轉的作用。肛提肌收縮力有助於胎盤娩出。二、產道產道是胎兒娩出的通道,分為骨產道與軟產道兩部分。(一)骨產道1)入口平面外測量:骶恥外徑——18~20cm內測量:對角徑——12.5~13cm減去1.5~2cm真結合徑——11cm2)中骨盆平面:坐骨棘間徑——10cm3)出口平面:坐骨結節間徑——8.5~9.5cm坐骨結節間徑<8cm,加測後矢狀徑:8~9cm4)骨盆軸與骨盆傾斜度①骨盆軸:連接骨盆各平面中點的假想曲線為骨盆軸。此軸上段向下向後,中段向下,下段向下向前。②骨盆傾斜度:指婦女站立時,骨盆入口平面與地平面所形成的角度為60°。骨盆傾斜度過大,影響胎頭銜接和娩出。(二)軟產道1)子宮下段的形成:子宮峽部非孕時長約1cm,臨產後長達7~10cm,成為軟產道的一部分。由於子宮肌纖維的縮復作用,子宮上段肌壁越來越厚,子宮下段肌壁被牽拉越來越薄,在兩者間形成一環狀隆起,稱生理縮復環。2)宮頸的變化①宮頸管消失:初產婦多是宮頸管先消失,宮口後擴張;經產婦多是宮頸管消失與宮口擴張同時進行。②宮口擴張:臨產前,宮頸外口僅容一指尖;臨產後當宮口開全(10cm)時,妊娠足月胎頭方能通過。(三)骨盆底、陰道及會陰的變化:會陰體變薄,分娩時注意保護會陰。三、胎兒胎兒能否順利通過產道,還取決於胎兒大小、胎位及有無造成分娩困難的胎兒畸形。(1)胎兒大小1.胎頭顱骨:在分娩過程中,通過顱骨輕度重疊使頭顱變形,縮小頭顱體積,有利於胎頭娩出。2.胎頭徑線主要有雙頂徑:胎兒成熟8.5cm,足月9.3cm枕額徑:正常11.3cm,胎兒以此徑線銜接枕下前囟徑:正常值9.5cm(二)胎位頭位是胎頭先通過產道,觸清矢狀縫及前後囟,即能確定胎位。因此,矢狀縫是確定胎位的重要標誌,囟門對判斷胎位也很重要。臀位時,胎臀先娩出,使胎頭娩出困難。橫位時,妊娠足月的活胎不能通過產道。(三)胎兒畸形胎兒先天畸形,如腦積水、聯體兒等,通過產道常發生困難。四、精神心理因素產婦一系列精神心理因素,能夠影響機體適應力和健康。給於安慰,開展家庭式產房,允許丈夫、家人或有經驗的人員陪伴分娩,使產婦精神狀態良好,體力充沛,順利度過分娩全過程。陪伴分娩能縮短產程,降低剖宮產率,減少圍生期母兒病率等。可見精神心理因素至關重要。第二節 枕先露的分娩機制分娩機制是指胎兒先露部隨著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態,被動地進行一系列適應性轉動.以其最小徑線通過產道的全過程。臨床上枕左前位最多見,故以枕左前位的分娩機製為例,詳加說明。一、銜接胎頭雙頂徑進入骨盆入口平面,胎頭顱骨最低點接近或達到坐骨棘水平,稱為銜接。二、下降胎頭沿骨盆軸前進的動作,稱為下降。三、俯屈胎頭以枕額徑進入骨盆腔後,胎頭枕部遇肛提肌阻力,變胎頭枕額徑為枕下前囟徑稱為俯屈。四、內旋轉胎頭為適應骨盆縱軸而旋轉,使矢狀縫與中骨盆及出口前後徑相一致,胎頭於第一產程末完成內旋轉動作。五、仰伸胎頭枕骨下部達恥骨聯合下緣時,以恥骨弓為支點,使胎頭逐漸仰伸,當胎頭仰伸時,胎兒雙肩徑沿左斜徑進入骨盆入口。六、複位及外旋轉胎頭娩出後,為使胎頭與胎肩恢復正常關係,胎頭枕部向左旋轉45°,稱為複位。胎肩在盆腔內繼續下降,前(右)肩向前向中線旋轉45°時,胎兒雙肩徑轉成與出口前後徑相一致的方向,胎頭枕部需在外繼續向左旋轉45°,以保持胎頭與胎肩的垂直關係。稱為外旋轉。七、胎兒娩出胎頭完成外旋轉後。胎頭及雙肩相繼娩出,胎體及胎兒下肢隨之順利娩出。點擊註冊我們的會員,免費獲得更多考試培訓資料!


推薦閱讀:

永久的曹禺(記憶)
抖抖身上的風塵,翻開記憶的篇章
楊少衡|清澈記憶
【引用】記憶中的老影星之八十二影壇常青李麗華
記憶那些夢想

TAG:記憶 | 產科 | 考試 | 科考 | 婦產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