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孫式三體式(3)身法

這種45度斜向前方,是孫式拳的基本姿勢。這是一個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看陰似陽,看陽又陰,既不太順也不太背的姿勢,不單是形意,太極,八卦也如此,因為都是來自三體式,有共同的基礎。現在許多人站三體式都是後胯有毛病,沒抽住,後腳跟沒坐滿,身體太正,這樣,要一軸到底就很困難,軸在胯那裡拐彎、變形了。道理很簡單,由於兩腿一前一後,那麼兩胯的連線就必定與你手伸出去的方向有一個大約45度的夾角,如果你的身體太正(兩肩的連線與面對的方向垂直),那麼只有兩種可能,一是你的兩胯連線不是斜對著前方,而是與前進的方向垂直了,胯不可能抽住,整個身體就過於順而無逆,大平板對著前方,不符合技擊的基本原則;再有就是胯斜著而肩順過來了,肩與胯不合,軸在腰那裡被扭曲了。我們說軸重要,是因為這是你的骨架,又是基準坐標,一切都要以之為準。軸有毛病,偏了,那麼一切判斷和反應就失真;而胯就是對軸起著至關重要作用的部位。胯為什麼那麼重要?因為三個原因:一.它是承上啟下的;二.它是全身最大、最有力的關節;三.它的活動能力最強、活動範圍最大。整個軸上,頭頸和胯是兩處最最關鍵的部位。但頭雖然居於領導地位,領起全身,但本身不承擔多大重量,活動範圍也有限;而且稍有不正,一眼便可看出,糾起偏來很容易。胯就不同,本身在中軸之外(不在正中),承受著上半身的全部重量,活動範圍大,活動能力強,容易出偏,且在衣服的重重包裹中,有偏差不容易發覺,糾正起來困難,不是很有經驗的老師,很不容易發現。很多情況下,有些姿勢上面的小毛病,不用手摸,都不容易檢查出來。所以,初學者在練習時,對胯要格外注意。許多人擔心,使勁抽胯,會不會翻臀(撅屁股)?應該承認:在一開始腿力不夠時,在所難免,但這也比扭著軸、站不穩強。在老版的《太極拳學》上,有孫老先生與孫存周先生父子推手的照片,上面孫存周先生就明顯地在極力抽著胯,從外表看,就是有些撅屁股。道理很簡單,只有這樣才能站得穩,才能和老先生推得起來,否則即使以孫存周的功夫,也仍然站不穩。所以初學者不必擔心翻臀的問題,先站穩了再說。等以後功夫長了,慢慢就會斂臀,切不可犧牲抽胯、去照顧臀部的美觀,莫「務虛名而處實禍」。等你的腰真正立直了,塌住了,胯自然不會有大的翻起,塌腰與抽胯,是互相制約的「閥門」。頭:頂頭的問題與抽胯有類似之處,寧可在開始的時候過分些,也不要不足。開始時梗點脖子,不要怕人家說脖子僵直,總比曲頸、勾頭強得多。等待養成豎項的習慣後,再往回松一點,就恰到好處。沒有練過功的人,頭是頂不住的,沒有人天生地、自覺地去頂頭,所以「矯枉必須過正,不過正不能矯枉」,先過點再往回找。頭頂好了,肩、背、胸、肘都不會有大毛病,腰也能夠被帶起來了。肩:除了沉肩、松肩外,還有個縮字,「兩肩里根極力後縮」,對這一點光靠肩本身找有困難,要和手、臂配合起來,就容易多了。縮肩與手臂前伸是對應互動的,手臂極力前伸時,肩自然就在後縮。再與松和沉配合,實際上整個肩是在三個方向上運動:後縮,下沉和外開,光縮和沉還不夠,還要向外開,撐開、撐圓。存周先生說過,形意是在十字中討生活,一橫一豎,一個橫軸一個縱軸,上面是肩向外撐開,下面是胯向外打開,共同構成了橫向的這個—軸,所以,若肩打不開,架子就搭不牢。有人會問:肩真的能開嗎?當然能。而且,只有肩真正打開了,前面的松,沉,縮才有意義。沉,縮,開,在三維空間上的合力(兩肩合起來看)把肩做成一個穩穩噹噹,下面有根的圓弧面,也就是把後背撐成一個拱形,這不就是含胸拔背所要達到的嗎?臂和手:前手極力伸出,立掌,虎口撐開,拇指橫平,另四指中食指上挑,其餘三指在伸直的同時微向里扣,掌心不可外腆,要有從勞宮穴向內吸之意。小臂以平為度,不可傾斜,肘自然下垂,既不能翻起來,也不能過分里裹。上海王禧奎先生曾經說,前手整個應該像從腰上直接長出來的,非常形象、到位。肩完全鬆開,力的傳遞中間沒有絲毫的阻礙,根節發的力可以直接達到梢節,在大小和時間上都不打折扣。後手臂自然彎曲,不可翻肘,大拇指根靠在肚臍上。也有主張用虎口捧肚臍的,初學者最好不用,因為這樣的動作如果肩肘控制不好,容易僵勁,等練到一定程度,肩肘怎麼動都不會緊張了,或可一試。捧虎口對背,肩,胯的撐圓有幫助,但在兩肘之間的配合上有難度,等待手臂都抻開了,自如了,再捧虎口就不會有問題了。兩手之間的配合要如拉弓,或像有一根粗彈簧拴在兩個大拇指上,手在拉著勁。形意拳:手的意念集中在大魚際,走陰經,而八卦是在小魚際,走陽經。太極拳的在勞宮穴。肩松得越開,手伸出去的越長,胳膊的沉重感就越強,先是自己覺得重,覺得胳膊在變粗,此時站三體式就不僅是腿累了,手臂也累,全身的整體感就開始有了。隨著功夫的增加,別人會覺得你的手臂很沉重,而你自己卻沒有絲毫的用力。你越放鬆,手臂就越沉重,打在別人身上的分量就越大。而你越是想加把勁,使勁打,打在人身上越沒有分量。這大概就是拳中的辯證法吧,其實前人之述備矣,只是一般人總也不相信。佛說:捨得。有舍才有得,不舍就不會有得。舍什麼?舍掉你的拙力,舍掉你的一相情願的主觀意識,才會得到整力,活力,真力。太極拳講捨己從人,也是一個道理,只是取捨的範圍更大了。總之,妄想執著就不能捨得,所以佛要我們戒一切妄想執著,習內家拳者,尤須將此理悟通。膝:如果胯和腳對了,兩頭卡住,膝應無大礙。但現在的情況是,許多人由於胯的問題,總是在不斷折磨著自己的膝。膝怎麼是對?只有一條原則,即膝尖的方向要和腳尖的方向始終保持一致,決不可向內扭。因為膝關節與肩、肘、髖、踝關節不同,膝是人體最大的一對承重關節;關節面上薄薄一層軟骨沒有再生能力,十字韌帶較薄弱,只在關節內部起固定作用。因為膝的生理結構只是讓你彎曲、伸展的,沒有扭動的功能。如果你非要去扭它不可,比如:一定要膝也去纏絲,年輕時或許還不覺得;中年以後,氣血一旦衰退,膝會走不了路。前輩拳家中有不少名人,年輕時好生了得,而五十以後卻不良於行,其中原因之一,就是膝的使用方法有問題,姿勢過於低矮和過多的扭動是直接原因。大、小腿之間的夾角小於90度時,便成死角,氣血到此則不暢通,膝以下的部位經常處於氣血不足的狀態,怎麼能夠不落下病根?年輕力壯時或可頂過去,並不覺得怎樣,但終究埋下隱患,成為定時炸彈。過於低矮已經使膝蓋不堪其負,再要去扭它,更是雪上加霜。人的姿勢一過矮,步子就會分得很大,比如大弓步出去,再向後坐時,因步子太大,重心不可能完全收回到後腳上,這個時候後腿的膝一定是被向里扭著的,表面看起來是在扣膝,實際膝是被壓癟下去的。所以,孫式拳的優勢:站樁行拳,都要求膝尖與腳尖一致,這樣最飽滿有力,膝蓋得到最好的保護,即使到了老年,也不會因膝關節的傷病而走不了路。足:足踏湧泉穴。既然坐滿在後腳跟上,怎麼又要踏湧泉穴呢?二者豈不矛盾?不。坐滿腳跟,不等於全在腳跟,而腳掌虛浮。腳跟固然是主要支撐點,但我們不是以一個點在與地面接觸,而是以一個面貼在地上,而且不是一般的挨著就行了,是要有很好的親和力,要像章魚或壁虎的吸盤一樣,牢牢吸在地面上,不光是中間要好象沒有空隙,而且還要好象沒有空氣,被大氣壓壓得非常緊密。這就是腳感,光靠腳後跟是遠遠不夠的。也就是說,腳不是戳在地上的,而是扣在地上。或者說,承重在腳跟,而控制,掌握,運用則在湧泉穴。所以,在自己練功站三體式時,要用臨界態方法,即坐滿後腳跟,而在用三體式時,就要用意念再把重心往前抓一點,從腳後跟抓到湧泉穴上,讓自己的軸從湧泉穴上入地,這樣的穩定性更高,更有利於運動時,腳的蹬和拔;因為向前蹬時,不只是足跟用力,腳掌也要用力;腳的彈跳力主要是靠腳掌(或叫足弓)的力量,湧泉穴恰好是連接後跟與前掌的關鍵部位,起著居中協調、調度整合的作用。坐滿腳跟在靜止不動時可以,動起來就不夠了。臨界態是不穩定的狀態,要有閥門調控,閥門就是湧泉穴。與腳趾不抓地相反的另一種偏差是抓地太過,所謂「過猶不及」了,那就是抓地太狠,以至把腳都抓空了,不是全腳掌吸在地上,而是只有幾個點在與地面接觸,這怎麼能站得穩?有人把練拳時腳附著於地的感覺稱為「敷」,也很貼切。用什麼字來表達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腳要與地親和,找到那種親密接觸的感覺。地不是死硬的,而是活的,有生命力的;你與它交流得好,它就會支持你,幫助你。想想看,我們一切發力的源泉都是來自於地,「消息全憑後腳蹬」,蹬什麼?不就是蹬地嗎?所以,練拳一定要找腳感,這和跳舞,滑冰一樣,那種感覺是精緻細膩的,微小的變化就可以影響整個上層建築。這種腳感在站樁階段就要注意培養,養成習慣。總之,腳也不能僵硬,也要軟著陸,有彈性又有粘性。附帶還要說說:如何運用腳腕(踝關節)的技巧。胯和腳腕所能發揮的作用要遠遠超過膝,腳腕的活動性和彈性是巨大的,我們只要用手摸一摸腳後跟的那根筋(跟腱)有多麼粗壯就知道了。在胯,膝,腕三者中,膝是最脆弱的,要盡量少用膝關節,能夠用腳腕解決的移動問題,就不必去麻煩膝。以向前縱躍為例,事實上,胯一松,腳腕一使勁,人就躥出去了,動作小,隱蔽性強,速度快;而若用膝來完成就要麻煩得多。說這些,是提醒多用腳和腳腕,既保護了膝又提高了動作的質量。腳腕的運用關鍵在如何巧妙地,無障礙地把重心從腳跟移到腳掌上,這也就是足踏湧泉穴的意義。
推薦閱讀:

[轉載]本人最喜歡的一張三體式
宋世榮先生對三體式單雙重的論述
淺談三體式    ---童旭東

TAG:三體 | 三體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