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深度分析】六個關鍵點詳解KPI體系

關於企業建立關鍵績效指標(KPI)體系的幾點思考

關鍵績效指標法同平衡記分卡、目標管理法一樣,都是一種系統化的績效考核技術。 

一般情況,一個優秀的員工,總是希望他的努力及努力的成果能被主管及高層所認知並欣賞;相反地,不努力的員工則是希望能夠濫竽充數,不為他人所發現。對企業而言,留住關鍵崗位的優秀人才,淘汰差的員工,保證企業健康發展,是企業的追求之一。而實施績效管理工作是一個有效的工具。毫無疑問,一個良好的員工績效考核系統,可以支撐企業持續產生高績效,保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在於如何設計一套適用於本企業的績效考核系統就顯得尤其重要。

  

一個企業可以選擇的績效考核方法有很多種,諸如排隊法、行為錨定法、關鍵事項法、360度考核等非系統的考核方法,也有關鍵績效指標法、平衡積分卡法和目標管理法等系統性的考核方法。絕大多數的諮詢顧問在對企業進行諮詢的過程中,都會建議企業採用以關鍵績效指標體系的考核方法。  

建立關鍵績效指標考核技術,首先需要進行企業的戰略梳理,諸如企業要明白這樣幾個問題:為什麼我們能夠成功,我們成功的領域在哪些方面,在過去成功的領域裡,哪些主要要素是至關重要的,事實上這些主要要素就是一個企業的KPI。  

在對江蘇某集團進行企業管理諮詢過程中,我們也引入了KPI體系,通過三個月的共同努力,目前已建立起了上自集團下至各公司各部門各員工的四級KPI體系。在引入KPI體系的過程中,有幾個方面是需要思考的。以下思考的來源是在對江蘇某集團下屬七個公司進行企業管理諮詢過程中獲得的。

1、KPI的設置,其最終目的是為了完成公司的目標

在制定部門級KPI時,有幾次出現了部門級指標上一級來源不清楚的情況。例如在制定行政人事部的KPI時,設置了一個指標,「環境衛生」。在審核時發現,不清楚該指標可以支撐上級的哪一個指標。於是重新制定。  

KPI指標的設置,是至上而下層層分解進行的,下一級的指標是為了完成上一級的指標。通過至下而上的匯總業績,才是最終公司的業績。只有這樣,才不會出現「一張皮」現象,即是部門和個人都達到甚至超過了預定的考核目標,而企業的整體績效並沒有得到預期的明顯的提高。

2、KPI的制定一定要考慮流程因素  

KPI制定時,在縱向上要考慮上一級的指標,在橫向上則要考慮流程因素,要清楚每一個工作的輸入與輸出及過程的要素是什麼。  

該集團是一個典型的製造配套企業,以銷定產。在對生產部進行指標設置時有一個是「降低庫存」。庫存主要是根據銷售部制定的銷售計劃來決定的,而銷售計劃又是根據客戶需求制定的,銷售計劃的準確與否就直接關係到庫存的數量。所以,在對生產部制定「降低庫存」這一指標時,一定要對銷售部制定「銷售計劃預測的準確性」這樣一個指標,才有可能減少銷售部與生產部之間的矛盾。因而在制定指標時,如果要測量輸出的結果性指標時,則一定要考慮這一結果的輸入因素,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對輸出的結果性指標的考核。所以,企業在進行KPI體系設計的時候,如果流程沒有梳理清楚,就會為以後的考核體系的實施留下很多的後遺症。

3、要確實能體現KPI中關鍵和少量的作用

  

在初期制定KPI時,企業尚能做到關鍵與少量,但當回頭對KPI進行審視時,又發現指標制定的太少,比以前實行目標管理時制定的指標少了很多。於是集團老總就擔心是否能全面的衡量一個企業的情況。該集團往年在對下屬公司第一把手制定指標的時候,非常詳盡,往往達到三十幾個,象「印鑒管理」這樣的指標也制定給了老總。這樣的情況在我們諮詢的企業里普遍存在,即是擔心少量的指標是否可以考到位。事實上,這樣的擔心是沒有必要的,能將一個企業一個部門80%的工作考到位那就已經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如果追求指標數量的多樣性,而另一方面企業的基礎管理工作又沒有到位,到頭來就會落入什麼指標都涉及到了,但什麼指標也沒有考到位的情況。  

KPI的制定,一般5-8個即可,太少的話,達不到平衡的作用,不能全面考慮到財務、客戶、流程與學習幾個方面;太多的話,顧此失彼,也沒有這麼多的精力。所以,制定指標不在於數量,而在於關鍵性,真正能反映企業成功要素的。

4、不追求所有指標的絕對量化  

往往越是管理基礎薄弱的企業,就越追求指標的量化,因為基礎薄弱,就會有很多的人為因素在裡面,而指標越量化就越能減少這種因素。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工作和工作的所有方面都需要予以精確量化的。時間、成本和數量基本上都好量化,但很多要求質量的地方,往往較難量化。事實上,企業內部的管理工作,很多會反映到質量的好壞方面。平衡積分卡中的「學習與發展」這一領域中的大多數指標,如優秀員工培養、人才結構調整、績效管理推動等指標,確實是很難去量化的。而這些軟性的指標又是一個企業在不同的時期的不同的選擇。例如該集團設置的「績效管理推動」這一KPI,就很難被精確的量化。也許該指標可以通過提供每一考核周期的考核結果來量化這一指標,但這只是這一指標的一個很小的成果。而該指標所反映的成果往往體現在過程中,並最終反映到銷售數量、成本降低等這些與數量和成本有關的指標上。在不可能做到足夠精確的地方要求精確,這很可能是最大的不精確。所以,對這一類指標,最好的辦法還是通過管理者的評估達到考核的目的。而過程則由實施考核的主體進行觀察、記錄來獲得主要的評估依據。

另外,KPI追求指標的量化,能夠量化的要儘可能的量化。但是僅僅能量化還遠遠不夠,還要有能力對量化的指標進行收集和整理,以便在對KPI進行檢查的時候,有事實的依據。在進行數據收集的時候,要明確各個指標的收集者,即是考核指標的來源。同時要指定專人對整個公司的KPI進行管理。

5、制定和管理KPI,不是為了應付上級,是管理者自身的任務  

在幫助該集團下屬公司部門進行KPI的制定過程中,我們發現部分部門主管認這這是在完成上級布置的任務,存在著應付的行為。要解決這個問題,一方面高層要不斷的對部門主管進行培訓,進行會議的交流,要施加必要的壓力,改變其觀念;另一方面則需要高層親自和部門主管以及部門的員工共同制定部門級的KPI。只有涉入的程度越深,他們理解和完成的可能性才越大。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年度進行KPI考核時,要確實將考核的結果與獎勵、晉陞掛鉤。儘管績效管理的小循環旨在改進工作、修正指標,但在其大循環過程中,則一定要實實在在將結果進行運用,並且是不參雜水分的應用。只有通過多種的措施,才能糾正管理者的思想觀念,讓他們真正認識到KPI是一種管理工具,也是自己的基本任務。

6、在制定KPI之前,企業的基礎管理工作要做到位  

如果企業的基礎管理工作沒有做到位,儘管制定了基於KPI的系統的考核體系,但最終仍有可能流於形式。基於KPI體系的考核系統,要求企業制定明確的戰略目標,而不論多麼好的戰略最終需要人來完成。KPI要求通過制定計劃,自上而下層層分解,並在過程中進行監控和輔導,然後在一個考核周期內進行檢查和反饋,這些都對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員工的個人素質等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所以,實施KPI體系,不僅僅是通過培訓改變管理者的觀念及提高管理水平,就能將此項工作推動下來的。必要的時候,要把不適合做管理工作的管理人員換掉,讓真正對KPI理解並有能力實施的人來承擔這一工作。

本文來自三茅專欄作家:何新雲

三茅註:

小微舞從小文子那裡挑選了一些超級實惠的正版電子書推薦給大家,喜歡看書的朋友不要錯過哦~


推薦閱讀:

你見到過哪些讀起來熱血、亢奮、深思的句子?
揭秘全球最深的洞穴,深度不斷增加,人類從未真正到達過洞底
警鐘長鳴(深度文章)
【賣鞋的】和【買鞋的】的故事
愛,是一種深度呼吸

TAG:深度 |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