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中國好書」獲獎圖書作者札記|使優秀傳統文化真正活在當代人的觀念里

王充閭:當代散文大家,當今文學創作與學術研究的「通才」,尤以歷史散文見長,創作水平在國內首屈一指,文辭優美飽含文化底蘊。作品受到海內外各界讀者追捧,曾多次入選中小學教材及閱讀理解試題。與余秋雨齊名,在文壇享有「南秋雨,北充閭」之譽。

《國粹》這本書是當代文學大家王充閭的一部歷史文化散文。按照中華五千年的歷史順序,以優美的敘述筆法系統闡釋中國人文傳統、講述中華民族波瀾起伏的往事,通過對先祖、人文、河山、傳統的認知和感悟,寫出了中國人的人文情懷、精神世界、心靈空間及中國文化特有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讓人們身臨其境地感受中華民族的滄桑正道,領悟日常的安身立命之道、斯文優雅的人生理念、生存處世的生活智慧。語言優美,大開大闔,情感深郁,哲思蘊藉,與《文化苦旅》堪稱中國當代歷史文化寫作的「雙璧」,是中國新時代的一部國家人文史詩,也是一部中國人的心靈精神史。

《國粹》榮獲「2017年度中國好書」、「光明書榜」十佳圖書,並獲人民網、中國全民閱讀網等近百家媒體推薦。

《國粹:人文傳承書》

作者創作札記

王充閭/文

國粹,是一個民族獨特的文化特質、人生價值和生活智慧的結晶。守住國粹這盞古燈,才能知曉我們從哪裡來,往何處去。

為使優秀傳統文化真正活在當代人的觀念里與生活實踐中,充分釋放正能量,實現有活力、顯實效的傳承,而不僅僅封存於典籍中、書齋里,只是一些專家學者的研究對象,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必須按照習總書記所指示的:在實現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方面多下功夫。下面,就這一課題的認識與實踐談些個人體會。

1

從習總書記講話中汲取力量,明確方向

2014年10月、2016年11月,先後兩次聽到習總書記關於文藝工作的講話,覺得精神振奮,方向明確,有指針,有遵循,有規範,有底線,進一步增強了文化自信和用文學振奮民族精神的責任意識。

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為什麼中華民族能夠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傳、頑強發展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中華民族有一脈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質、精神脈絡。為此,他要求廣大文藝工作者要講好中國故事,厚植優秀傳統文化根基,增強文化軟實力;善於從中華文化寶庫中萃取精華,汲取能量。

總書記文代會上講話對大家提出的「四點希望」中,首要一條就是增強文化自信,從中華傳統文化中萃取精華。現在,傳統文化與國學研究受到普遍重視;但面臨一項重大挑戰,就是這方面人才「青黃不接」,老的寫不動了,年輕的功底不足,難以勝任。本著從自身優勢出發,我堅定了信心與決心,把研究、創作的重點,放在關於傳統文化與國學方面。這樣,就有了2017年7月北京大學出版社《國粹》的編輯、出版。

本書體現優秀傳統文化現代化對接與轉換的要求,對於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成分予以充分展示;運用綜合思維,對於中國傳統文化,不是從某派某家出發,而是綜合各個時代、各個學派的思想,熔儒、墨、道、法等為一爐,加以統盤觀照、整體研究,從而標舉出適應今天要求的新思想、新養分、新元素;體現大文化的觀念。本書的編纂側重於意識、精神,又兼顧河山大地,宇宙萬有。應該看到,綜合思維也好,大文化觀念也好,都是全面比較、分析、鑒別的結果,是與創新性發展緊密結合在一起的,都是著眼於新的時代要求。

2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需要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方面下功夫。

根據我的理解,創造性轉化,主要是立足於中華傳統文化本身而做出的努力,本體是中華傳統文化,目標是轉化,要求是創造性;而創新性發展則是以中華傳統文化為依託,從傳統文化中汲取思想養料,在現實條件下致力於文化提升和思想超越,讓傳統文化中的充沛價值理念,助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以創造性為特徵,就不是簡單地搬運、移植過來,而必須具有新蘊含、新樣式、新觀照。這樣,寫出的作品就應一頭聯結著傳統文化,一頭進入到新文化體系之中,讓傳統文化中的充沛價值理念、厚重文化資源,支撐現代化各項事業的發展,凝聚中華兒女,共襄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宏圖偉業。

既然是以中華傳統文化為依託,首要一項是對於古代經典的準確、深入的理解與闡釋。我的做法是分三步走:堅持精讀原著,從歷史語境出發,著力發掘、把握經典的原生意旨;廣泛涉獵有關典籍,盡最大限度開闊視野,對於時賢往哲的研究成果,本著「六經注我」的要求,斟酌去取,博採精收;在弄懂原生義的基礎上,再加以發揮,進行衍生義、轉生義的開掘。

現代闡釋學與接受美學認為,文本的意義並非由作者一次完成,閱讀過程中還會不斷擴展;文本永遠向著閱讀開放,理解總是在進行中,這是一個不斷充實、轉換以至超越的過程。由此聯想到閱讀方法問題。多年以來,研讀古籍,我都是借鑒東坡居士的「八面受敵」法:「每一書皆作數過盡之。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其所欲求者爾。故願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參照此說,我在研讀古籍時,每一篇「皆作數過盡之」,即從多個角度研索、深思,力求達到馮友蘭先生所說的,有洞見,有妙賞,有深情;我有多個札記本,每有所得,隨時記下,時日既久,所獲漸多;動用已有的學術積累,經過精心構思,逐漸形成擬寫的文章脈絡;進入寫作程序後,也還是反覆思索,不斷進行充實、修改、查核、釐正。可以說,沒有一篇文章是一次完成的,少經三五次修改、補充,多則十數次,不斷地賦予作品以新的意義,新的生命,新的活力。

3

現代性轉化的前提,是理性分析,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撰寫書稿過程中,首先要解決的課題,是對於傳統文化需要進行理性分析,不能「囫圇吞棗」,「剜到筐里就是菜」。傳統文化在其形成、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受到當時人們的認識水平、時代條件、社會環境的制約與影響,難免會存在某些陳舊過時或已經成為阻礙當今社會發展的東西。毛主席早在幾十年前,就提出對於傳統文化要吸取其精華、剔除其糟粕。為此,我在這方面下的功夫是很大的,努力使自己所剖析論斷、選擇擷取的與現代文化、現實生活相融合,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時代特徵。

何為精華,何為糟粕,這裡有個判斷標準問題。關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理念,當代學者多有論述,經我對照比較,覺得著名思想史家張豈之教授的論斷較為完善。他是這樣歸納的:天人和諧、道法自然、居安思危、自強不息、誠實守信、厚德載物、以民為本、仁者愛人、尊師重道、和而不同、日新月異、天下大同;中國古代文化中的人本精神、天人和諧、系統思維、辯證理性,以及「經世致用、知行合一」、「仁者愛人、以德立人」、「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禮之用和為貴」,「知常達變、革故鼎新」、「求同存異、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美與共」、「自強不息、艱苦奮鬥」、「崇尚人的價值、追求完整人格」等豐富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教化理念、倫理準則等,都可以為今天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的啟迪。

而那些打上封建意識的烙印,像三從四德、重男輕女、宗法觀念、等級意識、特權思想、封閉保守、人身依附、輕視科學與民主法制等等,應屬於落後的糟粕,予以拋棄和改造。這個問題比較複雜,比如,就整體看,「三綱五常」應在摒棄之列,但「五常」中的「信」卻是值得提倡的;不過,由於中國傳統習俗中帶有熟人文化、親親文化、圈子文化成分,所以「信」也帶有由近及遠的親疏等差之別,這在現代公民社會同樣是需要戒除和矯正的。正在熱映的《戰狼Ⅱ》中有一個情節:在非洲的華資工廠員工面臨危險,第二天會有中國的直升機來接他們撤離。廠里的負責人林志雄做出了只接中國員工的安排,中、非員工因此悲戚一片。這時,男「一號角色」冷鋒決定,飛機只接婦女兒童,其他人由他帶領離開。於是,現場一片歡騰,員工們圍著火盆跳起了桑巴。看得出來,林、冷二人的不同決策,反映出兩種劃然有別的取向。以利己始,固然已無出路;而狹隘的民族觀念,也受到了質疑。站在更高的層次上,中華文化同胞物與、和諧共榮的追求和世界普遍認同的同情弱者的觀念,更能獲得人心。

我的歷史文化散文,分為諸多系列,像愛情系列、友情系列、人性系列、君王系列、政要系列、文人系列、女性系列、經典系列等,君王中寫大禹,歌頌這個平民帝王、苦工皇帝;政要中宣揚李冰這位難得的既體恤民情、心繫百姓,以民為本的賢太守,又精通專業知識,富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傑出的水利工程師;女性中寫教子有方的孟母、岳母,寫張揚民族大義、建立卓越功勛的文成公主。正面宣揚之外,我還對反面進行批評:針對過去一個時期,影視劇中和百家講壇上充斥著美化皇帝、狂熱歌頌封建帝王的傾向,我用反諷、揶揄等解構手法,寫了一部《龍墩上的悖論》,以滲透著鮮明的主體意識的偶然性、非理性的弔詭、悖論,對那些所謂聖帝賢王進行政治的批判、藝術的消解。

我曾給遼寧電視台寫信提出意見:「當前電視節目中,封建帝王、特別是清代帝王的題材數量過大,而且頌揚失當,有的不該肯定的也大張旗鼓地宣揚;與此相聯繫,節目中過多地張揚了權謀文化,直接關涉到思想導向。」於是,著手寫了一批針鋒相對的歷史文化散文。我寫秦始皇貪慾無限,要萬世一系,結果只坐了三十六年龍墩;要長生不死,到處採藥求仙,最後勉強活了四十九歲;北築長城,備胡入侵,可是,中原兩個農夫揭竿而起;焚書坑儒,豈料「劉項原來不讀書」。我寫封建帝制的怪圈,兩千年解不開的死結——為了穩定地推行「家天下」的帝制,不致同室操戈,實行「嫡長子繼承製」,這就從體制上放棄了「賢能政治」,結果白痴、娃娃皇帝登基,最終糜爛不堪;老皇帝為了保住帝統,機關算盡,卻總是事與願違,「種下龍種,收穫跳蚤」。這些文章都收入到《國粹》一書中。

4

現代性轉化靠的是老根柢、新眼光

縱觀近現代一切在學術上做出重要成就、重大貢獻的學者,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古今匯通,中西合璧。我絕對不敢以此自封,因為我外語不行,西學的人文素養欠賬很多;但作為一個學者型作家,我一直在通過文學創作從事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性轉化工作,所憑藉的就是所謂「老根柢,新眼光」——充分發揮自己讀過八年私塾、受過系統傳統國學教育的優勢,而且自認具有一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這樣,也就可以運用現代的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的新的眼光、新的視角、新的觀念、新的語言,對於優秀傳統文化進行現代化的闡釋。

在這方面,我有如下幾點做法與體會:

(一)強化主體意識與現實針對性。

歷史是一個傳承積累的過程,一個民族的現在與未來都是對歷史的延伸。而文學,則是歷史敘述的現實反應,在人們對於文化的指認中,真正發生作用的是對事物的現實認識。針對有些歷史文化散文作者藉助史料的堆砌來救治心靈的枯竭、彌補精神的缺席,抹殺了散文表達個性、袒露自我的特長,把本應作為背景的史料當作文章的主體,見不到心靈的展示的偏向,寫作中,我特別注意強化主體意識,注重現實的針對性,努力做到以新見解、新發現、真性情、現實感灌注史料之中。

我認同這一說法:歷史是精神的活動,精神活動永遠是當下的,決不是死掉了的過去。事實正是如此,讀史與寫史,都是一種今人與古人的靈魂撞擊,心靈對接,生命叩問。俗話說,「看三國掉眼淚——替古人擔憂」。這種「替古人擔憂」,其實正是後世讀者一種心靈的參與和介入。它既是今人對於古人的叩訪、審視、勘核,反過來也是逝者對於現今還活著的人的靈魂的拷問。只要深入到人性的深處,靈魂的底層,加以省察、比證、對照,恐怕就不會感到那麼超然與輕鬆了。

(二)實現思、詩、史的有機結合。

歷史文化散文應該是亦文亦史,今古雜糅,哲思、詩性、史筆的有機融合。它們應是以史事為依託,從詩性中尋覓激情的源流,在哲學層面上獲取升華的階梯。通過文史聯姻,使文學的青春笑靨給冷峻、莊嚴的歷史老人帶來生機與美感、活力與激情;而閱盡滄桑的史眼,又使得文學倩女獲取晨鐘暮鼓般的啟示,在美學價值之上平添一種巨大的心靈撞擊力。

(三)體現深度追求。

當今廣大讀者,並不滿足於一般性的消遣、娛樂——這從披覽各種媒體中已經得到了饜足,他們還期待著通過閱讀來增長人生智慧,深入一步解悟歷史、叩問人生、認識自我,飽享超越性感悟的快樂。這也正是歷史文化散文備受青睞的原因。這就提出一個寫史通心,進入歷史深處,同已逝的古人進行生命對話的問題。我在寫作過程中,總是把古人的心靈世界看作是一種精神遺存,努力從中發掘出種種歷史文化精神。在同古人展開對話,進行心與心的交流過程中,著眼於以優秀民族傳統這把精神之火燭照今人的靈魂;在對古人進行靈魂拷問的同時,也進行著對於今人的靈魂拷問,包括作家自己的靈魂,一起在歷史文化精神中接受撞擊。從而在歷史和現實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樑,挺舉起作家人格力量和批判精神的槓桿。

(四)在準確理解古籍的前提下,盡最大努力增強文章的可讀性。

歷史文化散文關涉到古籍的引述與解讀,有些這類出版物隨意性較大,可讀性倒是較強,但科學性、準確性欠缺;而有些學術著作,文風謹嚴,但比較生硬晦澀。如何解決這一矛盾,突破兩難關口?是我在寫作中時刻都在思索的課題。我的做法是:

採用散文形式、文學手法,交代事實原委,展現人物精神風貌;盡量設置一些張力場、信息源、衝擊波,使其間不時地躍動著鮮活的形象、生動的趣事、引人遐思的叩問;為了增加情趣、吸引讀者,除了選用生動的語言,還廣泛聯想,徵引故實,取譬設喻,堅持抽象與具象結合;遇有細節勾勒、形象刻畫,都盡量做到出言有據,力戒信口開河。

即便是運用知性和理性結合的手法,也努力避免純政論式的沉滯與呆板,堅持從明確的思想認識和清晰的邏輯關係出發,選用清通暢達的性情化、個性化的語言,盡量增強作品的表現力與可讀性。立論採取開放、兼容態度,有時展列不同觀點,擇其善者從之。在這裡,說理往往成為一種恰到好處的點醒,有時是抒情、敘事的必要調劑。這種理,來自對生活的感悟,帶有強烈的個性色彩。

5

余話

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煙海;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工作任重而道遠。前一階段,以綿薄之力做一點嘗試,即獲得學術界與出版界的熱切關注、有力鼓舞,令我衷心感慰,想到今後如何進一步增強文化自覺,做出新的努力。計劃在新的一年裡,與北京大學出版社繼續合作,推出《國粹》的姊妹篇《文脈》: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要求,力求以融入現代社會形態的新蘊涵、新觀念、新形式與現代接軌,適應當代讀者思維特點進行轉化;既充分尊重傳統文化的精神根脈與思維特徵,又能服務於現實,讓中華民族的厚重文化資源,助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當今時代所面臨的新課題的認知與解決。

2018年3月8日


推薦閱讀:

《言葉之庭》作者新海誠的套路是什麼?
[詩詞入門] 古體詩詞寫作入門 作者:洪川霜葉
《厚黑學完全使用手冊》作者:霧滿攔江
小說人物取名寶典(二)少女篇--縱橫作者寫作資料分享平台
【佳作欣賞】中篇小說。沒有開啟的窄門(作者:杜璞君)

TAG:中國 | 文化 | 傳統文化 | 觀念 | 傳統 | 好書 | 優秀 | 當代 |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