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要告訴我們的是什麼?
06-11
子曰:吾道一以貫之。孔子的志向是什麼?值得深入思考。一、思考焦點孔子多次讓學生「各言爾志」,因為從志向可以了解一個人的生命藍圖與奮鬥目標。既然如此,為了認識孔子,上上之策不是要從孔子的志向入手嗎?孔子的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論語.公冶長》。這種志向實在太過遠大與偉大,孔子想做到:讓老年人都得到安養,讓朋友們都互相信賴,讓青少年都得到照顧。這是大同世界的理想。問題是:孔子一生未能實現這個志向,不僅如此,古今中外也不曾實現過這個志向。那麽,孔子所說的是不著邊際的烏托邦嗎?他曾教導學生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他自己應該很清楚為何要立定這樣的志向。因此,除非孔子是徒託空言,否則我們就要認真看待他的志向,並且,如果無法理解這種志向的根據何在,就不可能真正認識孔子。在這個志向中,「老者」與「少者」都是泛稱天下人,並且都屬於弱勢羣體。請問:孔子為何要承擔這麽大的責任?孔子所說的志向,是他個人的選擇,還是他為人類所做的選擇,若是為人類考慮,就必須由說明人性著手。二、血氣與仁孔子說過「性相近,習相遠」意即:人的本性是相近的,後天的習染使人千差萬別。如果未受教育或不知戒惕,就難免陷入困境。人有身體,隨之生成本能、衝動與慾望,這些統稱血氣。孔子說:「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論語.季氏)由血氣來看,人必須一生謹慎。不過,人還有心智。可以超越血氣的控制,自行選擇如何處世。這種選擇就是:要不要真誠?要不要發揮人性中異於生物血氣的那一部分?由真誠可以生成移動的力量,關鍵在於自覺的心。《論語.陽貨》「宰我問三年之喪」的一段數據,是我們了解孔子人性論的重要依據。我們由此整理出孔子的想法。首先,人的社會一定有「倫理」規範(如,為父母守喪三年的制度);其次,倫理規範的基礎在於人們普遍具有的「心理」情感(如,不守喪三年則於心不安);然後心理情感的共同來源是人類共同的「生理」狀態(如,小孩三歲才可離開父母之懷)。因此所謂人性,並非生來就固有的,而是在「生理、心理、倫理」的發展過程中逐步「體現」出來的。孔子知道心理情感的重要。所以在開導時,總是希望他們既能真誠自覺又能立志上進。這些都是個人可以把握及負責的。兩句話最具代表性:一是「我欲仁,斯仁至矣」,二是「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我們暫且把「仁」字理解為「行善」,那麽行善就看一個人是否願意,只要他願意,一定有力量可以做到。孔子這種兼顧「血氣與仁」的人性論是符合我們的經驗觀察的。三、一以貫之身為哲學家,孔子宣稱自己的學說是「一以貫之」的。他有一個中心思想,那是什麼?曾參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這個答案顯然不正確,因為一,曾參比孔子小四十六歲,並且資質魯鈍(參也魯);二,「忠恕」明明是兩個字,談不上一以貫之;三,曾參後來又說過:「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這個「仁」字才是孔子的一貫之道。在《論語》中,「仁」字出現一百餘次,綜合觀之,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一,「仁」是「人之性」:這時「仁」所指的是真誠;人只要真誠,則心理情感充分彰顯,形成一股力量,願意主動行善,實踐自己與別人之間的適當關係。這種人性可以稱為「向善」。二,仁是「人之道」:弟子問仁時,孔子因材施教,告訴他們如何「擇善固執」。三,仁是「人之成」,像「殺身成仁」一語即為明證,表示仁是人的生命之完成。在常規情況下,可以說是「止於至善」。由此可知,孔子是以一個「仁」字,把人類的生命貫穿起來。為了實現人生的目的,人需要受教育,明白道理,並且保持真誠的心,修練品德。知行配合,經由改善自己而造福社會。四、認清「善」是什麼世人無不強調行善避惡,但未必明白什麼是善。分析孔子所說,善是我與別人之間適當關係的實現。由於人性向善,所以每個人都對「別人」負有某種責任。「別人」一詞包括天下人在內,所以孔子的志向必須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我們大家的志向也同樣是如此。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我們需要異性朋友
※奇特的印度乘法口訣,比我們還快(快快轉給小朋友們)!
※慧律法師:【我們看世間人講《金剛經》嚴重的錯誤】
※在過去28佛中我們的菩薩苦行時間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