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綜藝,從「啃骨頭」到「砸石頭」(藝文觀察)
①
②
③
④
2016年被稱為「人工智慧元年」,世界圍棋冠軍柯潔與阿爾法狗的「人機大戰」吸引了全社會的普遍關注,但同時也引發了對人工智慧的深入思考和激烈爭論。
在這一背景下,人工智慧受到電視綜藝節目的關注。央視的《機智過人》(圖①)、湖南台的《我是未來》(圖②)相繼出爐,《最強大腦》《一站到底》《漢字風雲會》《蒙面唱將猜猜猜》(圖③)等傳統綜藝節目中,也開始加入更多這類元素。而其中,表現最為搶眼的要數《機智過人》。央視與中科院的深度合作,使觀眾得以了解中國最強的人工智慧是什麼樣子、將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哪些變化;完全原創的節目形式,也突破了我國綜藝節目創意貧乏、模仿國外的弊病。
這些節目,從整體上拓展了電視綜藝的資源廣度、形態寬度和人性的厚度,也為科普事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具有參考價值的範例。
資源綜藝化的難度決定了節目的高度
在人們心目中,綜藝節目往往天然貼著「娛樂」的標籤,因為,只有把一個晦澀難懂的選題進行綜藝化表現,觀眾接受度才更高。但兩者絕不等同。拒絕「娛樂至死」的綜藝,需要拓展自身的廣度,容納多種多樣的題材。
中國社科院新聞所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冷淞提出,不同資源綜藝化的難度是不同的,可以用一個比喻來分類:「吃肉」「啃骨頭」和「砸石頭」。
「吃肉」的典型代表,就是央視三套的一系列節目,歌唱、舞蹈、雜技、魔術……可以說,傳統的文藝資源都是吃肉類型的。
當這些資源已經被過度開發,就迎來了「啃骨頭」的節目,包括詩詞大會、地理大會、成語大會等,文化領域開始進入綜藝的題材範圍,業內的人們也開始感受到創作的難度。然而,如今這類節目也已經過多了,打開電視,各衛視播出的詩詞類節目至少有五六檔,都在跟風。當然,除了詩詞,文化資源還有其他可以開發的空間,比如日記、四大名著等。
不難看出,我們正處於「啃骨頭」的時代,但「骨頭」還有得啃。
第三類就是「砸石頭」類的節目了。《機智過人》《我是未來》等科技節目就屬於這一類。其中,《機智過人》更是完全放棄了綜藝以往的娛樂化套路,十分難得。但節目並未因此就變得枯燥。人機對抗的形式,使其具備了天然的傳播性;每一個選題都有三番五斗的設計,形成了劇情類、紀實類的氛圍。
「形式即內容」,這句在藝術領域很常見的話,也可套用於綜藝節目。除去購買國外綜藝版權,國內的原創節目很少在形式感上有所突破。而《機智過人》體現了打造國際最前沿綜藝節目的一種追求。在舞美上,節目打破了傳統的舞台構建模式,讓觀眾席成為舞台的一部分,並且首次大量使用冰屏、AR、機械臂等「黑科技」產品技術,達成了內容與形式的高度統一。就在節目播出兩周之後,米高梅電影公司向節目組提出了購買播出版權的申請。
科學傳播更需人文視角
科學類節目往往強調理性精神,如何打破固有的冰冷氣息,讓節目變得有溫度?這就需要從人文的視角來切入。
人工智慧,本身就有「人」的元素。科幻電影里的人工智慧,不一定和人類有相同的外表,但都有更強大的能力,甚至有自己的情感,是毫不遜色於人類的智慧生命。即使不幻想那麼遙遠,當今社會,人工智慧也已經在越來越多的領域替代人類。這難免會讓人們思考一些哲學問題——「我們是誰?」「我們要往哪裡去?」關於人工智慧的發展前景、人類和人工智慧的關係的爭論鋪天蓋地,成為整個社會特別關心的一個話題。
在這一背景下,《機智過人》選擇「人機共生」作為節目的製作方向,無疑對解答人們疑問、引導公眾情緒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正如中國科協科普部傳播處副處長黃曉春所評價的,其所呈現的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雖然有比較和比賽,但不是對抗的、更不是有敵意的,而是合作的或者說和諧的。節目讓人們看到,人工智慧是如何成為人類的助手、同伴和朋友,人和人工智慧是如何相互學習相互促進。」
在一次研討會上,總導演陳齊藝曾這樣闡釋節目的精神內核:「人工智慧不只是對手,更像是人類的一面鏡子,它照出我們是誰,以及我們身上的未解之謎。而一次次的交鋒,體現的也不僅是人類和人工智慧的差異,更傳達一種人和機器的相處之道。」
的確,節目從題材、內容到表現手法,都充分體現了這種人文關懷。一些項目如會作詩、寫對聯的機器人等,更體現了科學與文化的交融,前沿科技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嫁接。
如何讓科學更長久地「領占」熒屏
向公眾展示科學並不容易,科學像一塊堅硬的冰糖,硬嚼說不定會把牙齒硌壞,硬咽下去也許會把喉嚨噎住。但是,電視綜藝以一種藝術的方式,像一杯溫水,把這塊冰糖慢慢溶化,變成一杯糖水,使人們能夠更容易、更愉快地吸收它。
傳統的科技類節目,多為專題形式——比如演講節目《未來架構師》(圖④)、科教頻道的紀錄片,有品質,但是相對小眾,瞄準的是高知人群。還有一類是新聞性節目,屬於「一次性」產品,經過短暫的討論消費之後就消失了,雖然每個重要的科技新發現都能佔領新聞的價值點,但不會像綜藝有傳播性和長尾效應。從這個意義上講,《機智過人》《我是未來》等科技綜藝節目,為科普傳播打開了一片新的天地。
當然,作為新生事物,這類節目還不夠成熟,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比如在節目剪輯上,《機智過人》被大量觀眾吐槽「過於拖沓」;《我是未來》的娛樂性噱頭較多,也影響了科技內容的含量。作為密度最大的「石頭」,科技綜藝顯然不像「肉」和「骨頭」那樣容易添加「佐料」,如果每期節目的時間長度還是因循傳統,難免有「摻水」之嫌。而在題材的選擇上,《機智過人》涉及司法工具領域的偏多,如人臉識別、步態識別相繼出現,造成了一定的重複感;大眾對人工智慧最關注的是解決人類痛點,交通、教育、醫療、消費……這些都是人工智慧的未來,在節目中體現不夠。《我是未來》的項目則參差不齊,有比較明顯的隨意性,參與方並不一定能代表該領域的發展程度和最高水準。另外,節目的參與感也還可以做得更好,讓觀眾能夠與節目產生更多互動,對人工智慧有更切身的體會。
小荷才露尖尖角。期待接下來會有更多主題的科學前沿走進綜藝,豐富我們的熒屏,也期待這些節目能夠讓科學更持久地閃耀著人文的光輝。
製圖:蔡華偉
推薦閱讀:
※Skyworth電視能放什麼格式的視頻?
※中國移動和阿里巴巴為何都開始熱衷智能硬體?
※【視界12期】因為美 不將就的電視背景牆 20款實用精美案例設計
※50款電視背景牆裝修效果圖 2013最潮流樣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