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傷寒論 1
為了計數方便,每條軌道都分為陽行日和陰行日,五行共十「日」,此即十「日」歷。十「日」歷將每一條太陽的運行軌道,即五行的每一行計數為72天,每「日」計數為36天,五行十「日」共360天,一個回歸年中餘5-6天為祭祀或過年日。 《管子·度地》: 一年之事畢矣,舉有功,賞賢,罰有罪,遷有司之吏而第之……不利作土木之事。 《管子·形勢》:孟春之朝,君自聽朝論爵賞校官終五日……。 《易傳》:以日至閉關,商旅不行,後不省方。 《易通卦辭》:正此之道以日,冬至日始,人主不出宮,商賈人眾不行者五日,兵革伏匿不起,人主與群臣左右從樂五日,天下人眾亦在家從樂五日,以迎日至之大禮。 馮時先生說:「剩下的五至六日為年節或祭祀日,這種曆法不僅使用起來十分方便,而且很像是從十日神話脫胎而來」,漢族農曆中的12月24日過小年,29或30日過大年,相隔5-6日,也是這種習俗的延續。 十「日」歷的歲首,並不是確定在冬至日,或夏至日,而是根據北斗星的斗柄南北指向來確定。即每年初一太陽升起的點,確定在斗柄正下指的大寒日,同時命名斗柄正上指為大暑日。說明十「日」歷雖然屬於太陽曆,但經過了改良,使用「龍抬頭」為年首,也就是「建寅」人歷。女媧建寅月為正(年首),就是以「虎」為一年之首的曆法,所「虎」是王權的象徵。這也與陳久金先生所說的「十日曆」是遠古西羌虎圖騰氏族的傳統曆法,相契合。 由這兩個寒、暑節令把一年均分為上、下兩個半年,每半年過一次新年,大寒期間為過年日;大暑期間過火把節。大寒之後是立春,氣候由寒轉暖;大暑之後是立秋,氣候由熱轉涼。這就將五行與陰陽的屬性聯繫在一起。 這個十日曆也就是《素問·臟氣法時論》中的曆法: 肝主春,…其日甲乙;…心主夏,…其日丙丁;…脾主長夏,…其日戊己;…肺主秋,…其日庚辛;…腎主冬,…其日壬癸。 其中的甲乙日、丙丁日、戊己日、庚辛日、壬癸日,就是指甲乙「月」、丙丁「月」、戊己「月」、庚辛「月」、壬癸「月」,即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 現在解釋甲骨文時,常常說古人「日」字和「月」字通用,這是不正確的。 現在的「彝族十月曆」用土、銅、水、木、火分別配以「公母」紀月,稱這10個月為10個「補摩」(公母),用土公、土母、銅公、銅母、水公、水母、木公、木母、火公、火母來表示這10個月。當然,這個「月」是用「日」字來表示的。 這10個月分為五季,夏季為土;秋季為銅;冬季為水;春季為木;春夏之交為火。漢族以春天為木,夏天為火,秋天為金,冬天為水,夏秋之交為土,二者的說法基本是一致的。土、銅、水、木、火即是漢族的五行,因為漢族所說的「金」最早就是指「銅」,公母、天地和陰陽則是同義語。彝族十月曆的五行配公母,與漢族的陰陽五行配屬五季基本一致。 舉報 | 回復 樓主:六氣 時間:2015-02-28 17:33:12(2)十乾和十二支 十「日」歷將太陽五條運行軌道分為十條幹線,每條軌道有2「日」,即十干(日);將每條幹線用十二屬相輪迴紀日,即十二支。在曆法中的干、支均是天數,至於天干、地支這樣的說法,那是後世的事了。 十「日」歷將太陽五條運行軌道的總歷時,定為一年,每一組軌道定為一個季節,一年共有5個季節,即五行。 再將每一運行軌道分為陽行幹線和陰行幹線共2條運行幹線,這樣一年中就有五個陽行幹線(即五個陽行「日」),五個陰行幹線(即五個陰行「日」),以單「日」為陽行幹線,以雙「日」為陰行幹線。 一年五條軌道中,天上太陽就有十個幹線運行:這就是把一年分紀十「日」,這種表示方法反映在天上就是有十個「日」幹線。以甲代表第一條幹線,第二條幹線稱為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第十條幹線稱為癸,這就是十干。 在十條幹線的基礎上,彝族十月曆用十二屬相輪迴紀日,即按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鼠、牛「十二獸」,一個屬相周為12天,即為1節。每輪迴三個屬相周為36天,便是一個「日」(月);每輪迴三十個屬相周,30節共為360日,便是一年。在一年十「日」(月)終了之後,另有五至六天置於歲末,作為「過年日」,過年日通常是5天,每隔三年加一天置閏,常年為365天,閏年為366天。 現行農曆的十二屬相不同,這個十二屬相不是用來紀月,而是用來紀日。十「日」歷以太陽的十個運行幹線為主幹,以「十二獸」輪迴紀日,即「十干」、「十二支」的天文學來源。 所謂「生肖」,就是「肖生動物」;所謂「屬相」,即「動物屬性」。嚴格來說,「十二獸」在十「日」歷系統中原本用來紀日,直到演化成為代表「十二生辰年」,才是名副其實的「十二生肖」或「十二屬相」。當「十二日」太陽曆的命名與「十二獸」相融合而配伍,才形成了「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這個曆法的優點是,總以太陽的運動軌道來定時,不論在曆法的演算法上存在多少天的誤差,均能在年終再次觀測太陽的軌道來修正過年日的天數,保證了曆法的精確性。但也有一個缺點,由於每一年的年終均要對曆法進行修正,所以每到過年日時,觀測者(部族裡的首領或巫師)都會舉行很隆重的儀式,很至誠地守歲,祈禱等待新一年的太陽在規定的觀測點上升起,才能確定新一年的開始時間,如果在年終時由於天氣的變化,例如連續多天都有雲霧遮擋,觀測不到太陽的出升與落下,或者由於各種原因導致觀測者(部族裡的首領或巫師)出現了意外或觀測錯誤,就會使一年的曆法出現混亂。在原始社會生產力十分低下的狀態下,曆法的混亂就等於農業生產的混亂,這對於一個部族來說就是陷入了滅頂之災。因此這種曆法在歷史進程中,逐漸湮沒在大山之中。 舉報 | 回復 樓主:六氣 時間:2015-02-28 17:33:44 (3)《管子·五行》曆法的實際應用(陳久金《陰陽五行八卦起源新說》) 將木、火、土、金、水作為一年五季的名稱,並不是只用於理論,而是要付諸實際應用的。最早和最具體的記載見於《管子·五行》: 作立五行,以正天時,以正人位,人與天調,然後天地之美生。 日至,睹甲子,木行御。天子出令,命左右士師內御。總別列爵,論賢不肖士吏。賦秘,賜賞於四境之內。發故粟以田數。出國衡順山林,禁民斬木,所以發草木也。然則冰解而凍釋,草木區萌。贖蟄蟲卵菱。春辟勿時,苗足本。不癘雛,不夭麑,毋傅速,亡傷襁褓。時則不調。七十二日而畢。 睹丙子,火行御。天子出令,命行人內御。令掘溝澮,津舊塗。發臧,任君賜賞。君子修游馳,以發地氣。出皮幣。命行人修春秋之禮於天下,諸侯通,天下遇者兼和。然則天無疾風,草木發奮,鬱氣息。民不疾而榮華蕃。七十二日而畢。 睹戊子,土行御。天子出令,命左右司徒內御。不誅不貞,農事為敬。大揚惠言,寬刑死緩罪人。出國司徒令,命順民之功力,以養五穀。君子之靜居,而農夫修其功力極。然則天為粵宛,草木養長,五穀蕃實秀大,六畜犧牲具。民足財,國富。上下親,諸侯和。七十二日而畢。 睹庚子,金行御。天子出令,命祝宗選禽獸之禁,五穀之先熟者,而薦之祖廟,與五祀,鬼神饗其氣焉,君子食其味焉。然則涼風至,白露下,天子出令,命左右司馬內御。組甲厲兵,合什為伍,以修於四境之內。諛然告民有事,所以待天地之殺斂也。然則晝炙陽,夕下露,地競環。五穀鄰熟,草木茂實,歲農豐,年大茂。七十二日而畢。 睹壬子,水行御。天子出令,命左右使人內御。其氣足,則發而止;其氣不足,則發撊凟盜賊。數劋竹箭,伐檀柘,令民出獵禽獸,不釋巨少而殺之。所以貴天地之所閉藏也。然則羽卵者不段,毛胎者不,孕婦不銷棄,草木根本美。七十二日而畢。 這段文字,按其內容主要有以下農事記載: ——木季時,冰解而凍釋,草木萌動。天子散發種子給農民,要及時播種。給禾苗壅土。出行時要衡順山林,勿傷禾苗。正是生長季節,要禁止砍伐,愛護草木。要挖去蟄蟲及卵,以防止害蟲孳生。春氣已和,不殺幼鳥,不傷幼獸。幼畜不可縛之過緊。 ——火季時,發地氣,天無疾風,草木發奮,鬱氣息。修掘溝渠,以利灌溉。男女相會,繁衍子孫。君子出遊,聘問諸侯。 ——土季時,天散其鬱結之氣,草木養長,穀物蕃實修大,六畜興旺,人民富足。農事緊急,應致力於農事。 ——金季時,涼風至,白露下,五穀熟。草木茂實,歲農豐。組甲厲兵,合什為伍。 ——水季時,削竹箭,伐檀拓,出獵禽獸,不擇巨少而殺之。然而羽卵者不殺,毛胎者不。 以上所述實在是一本完整的農事曆書,與《夏小正》、《月令》所載內容和性質完全相同。三者都記載天子在不同時節應進行的政治活動以及農事、物侯等。不同之處在於《管子·五行篇》以五季區分,《夏小正》以十月區分,《月令》則以十二月區分。「至日,睹甲子,木行御」,意即「冬至,遇甲子日,木行統治」。 從以上文字可以清楚地看出,五行即為五節。這種曆法以冬至為新年,冬至之日即甲子日,這就是五行中的第一行「木」的第一天。所以有「睹甲子,木行御」,「七十二日而畢」,即木行從甲子開始,共七十二天。甲子冬至後第七十三日為丙子,是第二行「火」的第一天,所以有「睹丙子,火行御」,「七十二日而畢」。冬至後一百四十五天為戊子,是第三行「土」的第一天,故有「睹戊子,土行御」,「七十二日而畢」。冬至後二百一十六日為庚子,是第四行「金」的第一天,故有「睹庚子,金行御」,「七十二日而畢」。冬至後二百八十八日為任子,是第五行「水」的第一天,故有「睹任子,水行御」,「七十二日而畢」。 經過五行五個七十二天,合計三百六十日,加上五至六天過年日,恰為一個周年。依照這個系統,當時以干支紀日,大約與現今小涼山彝族太陽曆的紀「日」方法一樣,過年日是不用干支紀日的,故每年冬至都為甲子日。 古代注《管子》的諸家,例如唐代的房玄齡(一說尹知章)等,把「日至」釋為「春日至」,把「睹甲子,木行御」釋為「睹甲子用木行御時也」,把「七十二日而畢」釋為「春當九十日,而今七十二日而畢者,則季月十八日屬土位故也」。可見他們是望文生義,對這段文字的科學意義根本不了解。歷代注家作出諸如此類的錯誤解釋以後,這本農事曆書的本來面目便被掩蓋了,千百年來成為十分神秘難解的東西。3.五行和十「日」的陰陽消長屬性 《說文解字》「行……人之步趨也」,行的本義是「人向前邁步走」,引伸義為「運動」,漢代《白虎通·五行》曰:「言行者,欲言為天行氣之義也」。 由於五行描述了一個太陽回歸年周期,陰陽的本質是太陽光和熱的多與少。所以五行與陰陽的概念緊密相連,五行就是一年中陰陽二氣消長的五個節段,在十日曆法中,其中的甲乙日、丙丁日、戊己日、庚辛日、壬癸日,實際上就是指甲乙月、丙丁月、戊己月、庚辛月、壬癸月,即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 (1)五行的基本屬性 木代表了甲乙太陽光和熱的生,火代表了丙丁太陽光和熱的長,金代表了庚辛太陽光和熱的收,水代表了壬癸太陽光和熱的藏,這裡的「土」位於火與金之間,也就是在從太陽光和熱的生長到收藏的轉化(化)過程。 《白虎通》:五行之性,或上或下何?火者陽也,尊故上。水者陰也,卑故下。木者少陽,金者少陰,有中和之性,故可曲直從革……。 《尚書·洪範》: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従革作辛,稼穡作甘。 二者描述五行的屬性是一樣的。 《孫子兵法·虛實》:五行無常勝,四時無常位,日有短長,月有死生。 《吳越春秋》記范蠡說:四時不並盛,五行不俱馳,陰陽更唱,氣有盛衰。 這是講五行的運動消長。 (2)五行的相生屬性 五行的相生、相剋屬性,是相對季節而言的。「相生」即五季(行)的更迭順序。如「五行相生順序轉化圖」所示,由木行開始,太陽在地球上的直射點發生有規律的變化: 木性生榮,向上往火行運轉。 木行生火行,火性蕃茂,火行不可能無限向上生長,故向土行運轉。 火行生土行,土性豐滿,其氣平,其用高下,其性順,轉化向上的趨勢為向下,向金行運轉。 土行生金行,金性堅斂,向下往水行運轉。 金行生水行,其化凝堅,水行不可能無限向下沉潛,故須向上往木行運轉,故水行生木行,周而復始再進入下一循環。 五行順序轉化的模式,將陽氣在一個周期的運轉規律、特性、五行相關屬性十分完美的融會貫通,優點十分明顯。但如果將這個理論應用於醫學中,這裡就有一個致命的缺陷,這個缺陷也是由「十日」歷系統的最大缺陷決定的:「土」位於火與金之間,也就是在從氣的升到降的轉化過程中。相對應的,從氣的降到升的轉化過程中,也是需要有這樣的一個過渡階段。在十「日」曆法之中,不存在這樣一個相對應的階段,是一步到位,沒有一個轉化屬性的土行在發揮作用。 如何完成其轉化過程?必須參照十日曆系統的法則,在餘下的5~6天的「過年日」中「守歲」,戰戰兢兢,兢兢業業「考定星曆,建立五行」,必須進行所謂的「閉關」,人為的創造出十分安靜的環境,藉助自身的力量或外來力量來完成這個轉化。 很多的武俠小說里也經常提到,一些武林功法修鍊到一定的程度後,必須閉關,才能登上這個功法的一下階層,如果不能閉關,或者在閉關時出現了意外,輕則走火入魔,重則小命不保。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五行就是一年中以太陽的視運動為基準的陰陽二氣消長的五個節段,屬於「天之陰陽術數系統」,《五運行大論》曰:「天地陰陽者,不以數推以象之謂也」,而非「數之可數,推之可推」的人中之陰陽術數系統,天地陰陽要「考定星曆,建立五行」,即根據實際的「天象(大自然的天氣變化)」來隨時調整。按古代中國天文曆法學的制定法則,不論是仰觀天文還是俯察地理,最終的結果都要落實到「人」以及「人」所生活的土地上。所以,五行只是「人中之陰陽」依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效法者,而非「數之可數」「人中之陰陽」的本身。
舉報 | 回復(3)五行的相剋屬性 五行的「相剋」屬性,即五季(行)的萬物生長、成熟的屬性。 《淮南子》: 木勝土、土勝水、水勝火、火勝金、金勝木,故禾春生秋死,菽夏生冬死,麥秋生夏死,薺冬生中夏死。 稻種植於木季(行)而收於金季(行); 菽(豆)種植於火季而收於水季; 麥種於金季而收於火季; 薺(稷jì,即黃糜子。《說文》:稷,齌也,五穀之長。)種於水季而收於土季。 在《淮南子》里少了一個種於土季而收於木季的農作物,說明《淮南子》時代的曆法已經發展到了用四季來劃分的「十二日」曆法系統了,只有「四谷」,用「十日」歷來劃分的真正「五穀」的概念已經消亡。 五行相剋,代表了五行屬性事物的始與止,木屬性的事物到了金屬性的環境則止(或曰有利於成熟),火屬性的事物到了水屬性的環境則止,土屬性的事物到了木屬性的環境則止,金屬性的事物到了火屬性的環境則止,水屬性的事物到了土屬性的環境則止。 董仲舒《循天之道》: 天地之物,乘其泰而生,厭於其勝而死,四時之變是也。故冬之水氣東加於春而木生,乘其泰也。春之生,西至金而死;生於金者至火而死。春之所生而不得過秋,秋之所生不得過夏。 董仲舒對五行相生相剋的解釋,屬於「一知半解」的類型,或者說是「藏著掖著」。 相剋並非病理性的狀態。相生、相剋,均是事物屬性的常態,均是生理性的狀態。4.五行相關內容附錄 (1)五穀與五畜 五穀即是在十日曆中,五個季節分而種植,五個季節均有收穫的穀物,在當時較低生產力水平的情況下,提高了複種指數,有利於增加糧食產量,保證一年五季均有食物供給,此即五穀豐登。 《詩·豳風·七月》: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剝棗。十月穫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註:當「祈求」)。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農夫。 這幾句詩十分形象地敘述了,當時的人們充分種植和利用自然界中各種時節成熟的瓜谷來生存。 《素問·五常政大論》: 黃帝問曰:太虛寥廓,五運逥薄,衰盛不同,損益相從,願聞平氣何如而名?何如而紀也? 岐伯對曰:昭乎哉問也。木曰敷和,火曰升明,土曰備化,金曰審平,水曰靜順。 帝曰:其不及奈何? 岐伯曰:木曰委和,火曰伏明,土曰卑監,金曰從革,水曰涸流。 帝曰:太過何謂? 岐伯曰:木曰發生,火曰赫曦,土曰敦阜,金曰堅成,水曰流衍。 帝曰:三氣之紀,願聞其候。 岐伯曰:悉乎哉問也。 敷和之紀,木德周行,陽舒陰布,五化宣平,其氣端,其性隨,其用曲直,其化生榮,其類草木,其政發散,其候溫和,其令風,其藏肝,肝其畏清,其主目,其谷麻,其果李,其實核,其應春,其蟲毛,其畜犬,其色蒼,其養筋,其病里急支滿,其味酸,其音角,其物中堅,其數八。 升明之紀,正陽而治,德施周普,五化均衡,其氣高,其性速,其用燔灼,其化蕃茂,其類火,其政明曜,其候炎暑,其令熱,其藏心,心其畏寒,其主舌,其谷麥,其果杏,其實絡,其應夏,其蟲羽,其畜馬,其色赤,其養血,其病(目閏)瘛,其味苦,其音徵,其物脈,其數七。 備化之紀,氣協天休,德流四政,五化齊修,其氣平,其性順,其用高下,其化豐滿,其類土,其政安靜,其候溽蒸,其令濕,其藏脾,脾其畏風,其主口,其谷稷,其果棗,其實肉,其應長夏,其蟲倮,其畜牛,其色黃,其養肉,其病否,其味甘,其音宮,其物膚,其數五。 審平之紀,收而不爭,殺而無犯,五化宣明,其氣潔,其性剛,其用散落,其化堅斂,其類金,其政勁肅,其候清切,其令燥,其藏肺,肺其畏熱,其主鼻,其谷稻,其果桃,其實殼,其應秋,其蟲介,其畜雞,其色白,其養皮毛,其病咳,其味辛,其音商,其物外堅,其數九。 靜順之紀,藏而勿害,治而善下,五化咸整,其氣明,其性下,其用沃衍,其化凝堅,其類水,其政流演,其候凝肅,其令寒,其藏腎,腎其畏濕,其主二陰,其谷豆,其果栗,其實濡,其應冬,其蟲鱗,其畜彘,其色黑,其養骨髓,其病厥,其味咸,其音羽,其物濡,其數六。 故生而勿殺,長而勿罰,化而勿制,收而勿害,藏而勿抑,是謂平氣。 《詩·豳風·七月》: 九月築場圃,十月納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麥。 《詩》、《素問·五常政大論》中均指出,五穀最早的特指和按收穫季節的排序,應為:麻、麥、稷、稻、豆。就是現在的火麻仁、紅色冬小麥、軟或硬黃糜子、稻米、黑飯豆。 麻種於土季,成熟收穫於木季,其色蒼; 麥種於金季,成熟收穫於火季,其色紅; 稷種於水季,成熟收穫於土季,其色黃; 稻種於木季,成熟收穫於金季,其色白; 豆種於火季,成熟收穫於水季,其色黑。 稷為土季成熟作物,其色黃。穋lù,《管子·地員篇》:「其種穋」。穋指後種先熟的穀類,重穋即種穋,意指黍與稷是同一穀物,只因生長階段不同而異名,即「黍」與「稷」共通。黍shǔ亦稱「稷」、「糜子」,《說文》:「黍,禾屬而黏者也」。《本草綱目》:「黏者為黍,不黏者為稷」,即現在黃土高原上的「黃糜子」,是人們的主要糧食之一,黍為軟黃糜子,稷為硬黃糜子。因其色黃屬土,故為五穀之長。 稻種於木季而收穫於金季,其色白,最為順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之天時的糧食;稻米分為秈米(秈型非糯性稻米)、粳米(粳型非糯性稻米)、糯米(包括秈糯米和粳糯米)。其中的粳米短而寬,人稱「肥仔米」,常見的有珍珠米、水晶米、東北大米等,屬於優質大米,米質脹性較小而粘性較強,適合熬粥,主要產於中國長江以北一帶稻區。秈米則外形修長苗條,常見的有中國香米、泰國香米、絲苗米、貓牙米等,米質脹性較大而粘性較弱,適合燜飯。《傷寒論》中常用粳米來煎藥,即取其粘性較強產生的懸浮液,其粘性又無糯米的粘滯之弊,且營養豐富:粳米含澱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A、E)及纖維素、鈣、磷、鐵等物質,除澱粉外的其他營養成分大多藏於米粒的胚芽和外膜中。現在市場上的大米,是在糙米經過數次加工,脫去了米糠層及胚芽後,碾成精白米,其成份其本上就是澱粉及少量蛋白質,而大量對人體有益的維生素、微量元素、纖維素就被去掉了。從人體的健康需求分析,廢棄米糠及胚芽實在是可惜了。 麥屬火行,其色為赤,按照小麥籽粒皮色的不同,即現在紅色冬小麥,紅色小麥(也稱為紅粒小麥)籽粒的表皮為深紅色或紅褐色。東漢時期,用麥粉做成的食物被稱為「餅」。現在的饅頭在當時稱為「炊餅」,現在的麵條在當時稱為「索餅」,這些名詞在古醫書中常常出現。 豆為水季成熟,其色黑,即現在的黑飯豆。 麻,中國古稱漢麻、火麻、枲、苴,直到三國以前,「麻」字是大麻(Cannabis sativa L)的專名。而原產我國,國外稱之為「中國草」的苧麻,在先秦以前的古籍稱為紵zhù,基本字義同「紵」,到三國以後「麻」才成為大麻、苧麻等所有麻類植物的共名。這裡的大麻,為桑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並非現在特指的「毒品大麻(Cannabis)」,「毒品大麻(Cannabis)」是蕁麻目大麻科草本植物,特指雌性植物經乾燥的花和毛狀體,其主要有效化學成份為四氫大麻酚(THC),THC在吸食或口服後有精神和生理的活性作用;「毒品大麻(Cannabis)」有在宗教、靈學的悠久應用歷史,特別是在印度,幾個世紀來為遊盪的「宗教、靈學聖人」們所使用。 在中國,「桑科大麻」有八千多年的種植歷史,是一種重要的農作物。其韌皮的纖維可以用於紡織麻布,製造繩索、麻線等。它的種子,被稱為火麻仁或大麻仁,火麻仁呈扁橢圓形,表面灰綠或灰褐色,具光澤樣,故曰「其色蒼」。在漢和漢以前,桑科大麻不僅是重要的衣物纖維來源,其種子還是主要的糧食,《詩經》中就有「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農夫」之語,《列子·楊朱》中所記:「昔人有美戎菽、甘枲莖、芹萍子者,對鄉豪稱之。鄉豪取而嘗之,蟄於口,慘於腹。眾哂而怨之,其人大慚」。由於大麻仁含有較多的脂肪油,過多食用可引起噁心、嘔吐,腹瀉,四肢麻木,煩躁不安等,漢以後一般就不食用了,只是作為一種救荒食物。現代研究表明,大麻仁富含不飽和脂肪酸、蛋白質、卵磷脂、油酸、亞麻酸、亞納酸、維生素及鈣、鐵礦物等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作為輔食或食品佐料,經常少量食之,有潤腸胃、滋陰補虛、助消化、明目保肝、祛病益壽之功效,對便秘、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腸胃病均有良好的預防作用。生活在廣西巴馬的居民一談到巴馬火麻,就會脫口而出:「天天吃火麻,活到九十八」。火麻仁是廣西巴馬主要的長壽綠色食品,很多專家學者在撰文記錄巴馬百歲老人的長壽食譜時,總是由火麻作為入點。巴馬的長壽品牌食品系列包括有「火麻豆腐」、「火麻苦菜湯」、「火麻粥」等。火麻仁可榨成火麻油,被壽鄉人稱為「長壽油」,是世界上唯一能夠溶解於水的植物油料。火麻油脂肪酸中含亞油酸和亞麻酸共達76.4%,是目前常見食用植物油中不飽和脂肪含量的最高者之一。其中α-亞麻酸(ALA)經過人體代謝,可以產生魚油中最重要的兩種成份,即EPA和DHA,是腦脂肪的主要成份火麻油被當地群眾稱之為「長壽麻」或「長壽油」。 隨著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和外來物種的引種,「五穀」成為了一個變化中的概念,與五行相剋理論卻相去很遠。在東漢以後,「五穀」的定義的排序就有了很多種變化: 《楚辭·大招》:「五穀六仞」,東漢著名文學家王逸註:「五穀,稻、稷、麥、豆、麻也」; 《周禮·天官·疾醫》:「以五味、五穀、五葯養其病」,東漢末年經學大師鄭玄註:「五穀,麻、黍、稷、麥、豆也」; 《孟子·滕文公上》:「樹藝五穀,五穀熟而民人育」,東漢經學家趙歧註:「五穀謂稻、黍、稷、麥、菽也」; 唐開元十四年,佛教密宗經典《蘇悉地經·卷中》:「五穀謂大麥、小麥、稻穀、大豆、胡麻」; 王冰注《素問·藏氣法時論》「五穀為養」時稱:「粳米、小豆、麥、大豆、黃黍也。」 中國現代農業作物的主要糧食前五名已經變成稻穀、小麥、玉米、大豆和馬玲薯,最為順應天時的稻米成為了五穀中當之無愧「首席」。 與「五穀」相對應的為「五畜」:犬馬牛雞豬,相對於「六畜」,「五畜」少了一個「羊」。「六畜」再加上鼠、虎、兔、龍、蛇、猴等六種屬相,就形成了完整的「十二日」太陽曆系統的專屬名詞。 《素問·臟器法時論》: 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和而服之,以補精益氣。 《素問·五常政大論》: 谷肉果菜,食養盡之。 《素問》將膳食分類為「谷肉果菜」四大類,這是營養學史上最早對膳食進行的分類。日本近代營養學家將膳食分為「六群」、「四群」,實質和《素問》是一致的。(2)五行與五音 《漢書·律曆志》: 商之為言章也,物成孰可章度也。角,觸也,物觸地而出,戴芒角也。宮,中也,居中央,暢四方,唱始施生,為四聲綱也。徵,祉也,物盛大而繁祉也。羽,宇也,物聚臧,宇覆之地。夫聲者,中於宮,觸於角,祉於徵,章於商,宇於羽,故四聲為宮紀也。協之五行,則角為木,五常為仁,五事為貌。商為金,為義,為言;徵為火,為禮,為視;羽為水,為智,為聽;宮為土,為信,為思。以君、臣、民、事、物言之,則宮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徵為事,羽為物。唱和有象,故言君臣位事之體也。 《漢書·律曆志》: 《虞書》曰「乃同律度量衡」。 古人將音律與曆法進行了關聯,「權衡規矩」都依黃鐘之數為基準,「執繩而治四方」、「土旺於四季」,提示了「土」位於中宮而又分配於四方,從統治學角度來說,土是五行之主,統攝木火金水。 《漢書·律曆志》: 都分天部,而閎運算轉歷。其法以律起歷,曰:「律容一龠,積八十一寸,則一日之分也。與長相終。律長九寸,百七十一分而終復。三複而得甲子。夫律陰陽九六,爻象所從出也。故黃鐘紀元氣之謂律。律,法也,莫不取法焉。」與鄧平所治同。於是皆觀新星度、日月行,更以算推,如閎、平法。法,一月之日二十九日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先藉半日,名曰陽曆;不藉,名曰陰曆。所謂陽曆者,先朔月生;陰曆者,朔而後月乃生。平曰:「陽曆朔皆先旦月生,以朝諸侯王群臣便。」乃詔遷用鄧平所造八十一分律歷,罷廢尤疏遠者十七家,復使校歷律昏明。 (3)延伸出來的鬼神 《漢書·藝文志》所列五行之書大都與曆法有關: 《書》云:「初一曰五行,次二曰羞用五事。」言進用五事以順五行也。貌、言、視、聽、思心失,而五行之序亂,五星之變作,皆出於律歷之數而分為一者也。其法亦起五德終始,推其極則無不至。而小數家因此以為吉凶,而行於世,浸以相亂。 《淮南子·說林訓》: 金勝木者,非以一刃殘林也。土勝水者,非以一壩塞江也。 將五行相剋理解為水來土擋,用金器殘木致死,此乃後世庸人陋見。 《路史·後紀二·注》引《麻姑仙人紫壇歌》: 女媧煉得五方氣,變化無形補天地,三十六世應知,七十二化處其位。 《奇門遁甲全書·奇門原始》: 是書謂之造宅三白之法,出自都天《撼龍經》八十一論。太乙紫微九總八卦者,天地之骨髓,星斗之樞機,八卦互變而及於無窮,五行推移而應乎無盡。以九星為之九總,以八門為之八卦,上可以補天地不全之化,下可以助君王不及之功,扶危助吉,發瑞生祥。既同游十二分之經圖,又殊配二十八宿之格局。此書者正天地之紀綱,明陰陽之經緯,幽探賾隱,顯達通玄,試其八卦門庭,配列九州蹊向。推遷六甲,驅使六儀。天乙直符使之運局,太乙直使使之指揮。奇以六儀,偶以八節,上下招搖,內外表應,三盤運局,八卦皆通,值其吉則萬事堪為,值其凶則一分莫舉。 《說文解字》: 補,完衣也。 補,即補充完整,補充完善之意。從以上的記錄中,我們就可看出,「女媧補天」的本義,並不是冶鍊石頭去補天上產生了大窟窿,而是「補天地」——即改革並補充完善前代曆法,「煉五色石」是攢簇五行,「五色石」是用來描述五個基本方位的標誌物(或者說是祭祀的法器),也是部族權力的象徵。 現在南方少數民族地區仍然保存著用「五色糯米飯」祭祖的傳統,應該與「五色石」有著某種聯繫。盤古開天地的傳說,其實也就是盤古帝區分天地陰陽,制定了古中國最原始的曆法,授民以時。由五行概念的延伸,常與歷史人文聯繫在一起,這也是五行常被人誤解的原因。 銀雀山出土漢初寫本《孫子兵法》佚文《黃帝伐赤帝》云: 南伐赤帝……東伐青帝……北伐黑帝……西伐白帝……已勝四帝,大有天下。 《孔子家語·五帝》: 昔丘聞於老聃曰,天有五行……分時化育,以成萬物,其神謂之五帝。古之王者,易代而改號,取法五行。 《古今注》: 程雅問董仲舒:「自古何謂稱三皇五帝」,對曰:「三皇,三才也,五帝,五常也」。 先秦時期流傳的,以五行的變化類比朝代的更替,來自鄒衍「五德始終說」。類似的記載還有: 《莊子》: 天有六極五常,帝王順之則治,逆之則凶。 《漢書·藝文志》: 五行者,五常之形氣也。 《白虎通》: 五行所以更王者何?以其轉相生,故有終始也。 司馬遷評稱鄒衍「五德始終說」為「深觀陰陽消息而作怪迂之變」。漢武帝就把這些「五行更王」理論稱為歪理邪說,漢武帝之前的曆法已十分混亂,莫知所從。 漢武帝經數十年的努力,終於制定出了太初曆。司馬遷、班固等在記述曆書時,將人物事迹記於紀傳中,鬼神事迹記之於《封禪書》中,改正朔記於《律書》、《曆書》、《律曆志》中,人神不得相混。至於改服色,也變成了一件很平常的事。 董仲舒說:「王者有不易者,有再而復者,有三而復者,有四而復者,有五而復者,有九而復者,明此通天地、陰陽、四時,明星辰、山川、人倫,德俘天地者稱皇帝。」提出皇帝想要「萬代不易」,實行「德治」是前提。 舉報 | 回復 (4)天時、地利、人和 在古代中國,上至帝王大臣,下至黎民百姓,皆視曆書為其一切言行的準繩,凡事必求吉於曆書。一切以天時及其各種變化節律為依據和準繩,凡事擇相應吉時而作,遇相應不吉時即凶時而不做。五行儼然成為了社會學、外交領域的行為指南。 人生每時每刻其實都面臨難以計數的選擇,若某人想去做的事與某個時間的陰陽五行屬性相合(即五行相生或可相互化合),我們就選擇這個時間做這件事,而這個時間對這件特定的事而言就是吉時;反之若要做的事與某個時間陰陽五行屬性相剋,則那個時間對那件特定的事而言就是凶時。 如果再考慮做「事」的「人」的陰陽五行狀態與做事時間的關係則問題就會更加複雜,一般最好是三者五行順生,即由時間、事、人三者之間五行生剋關係決定時間吉凶,擇吉時做事,避凶時做事。所以不僅要知道天時本質,主動順和天時,趨吉避凶。還要對「事」、「人」等各方面做大量的調查與研究,並做出正確的分析與判斷,這才是《老子》「順其自然」思想的本義所在。這也才是研究古代中國天文曆法學的真正科學內涵。 天時生事、事生人為大吉;天時生人、人生事為中吉;人生事、事生天時或事生人、人生天時,則一般不吉也不凶; 天時克事、事克人為大凶;天時克人、人克事為中凶;人克天時、天時克事和事克人、人克天時為小凶。 這種以曆法為依據的時本觀念和行為原則上並沒有錯,但事實上這種擇吉術也正是產生大量迷信的溫床。 迷信與科學的區別:對事物做出仔細的調查分析,確定事物的陰陽五行屬性,應用陰陽五行的屬性來思考問題,再按陰陽五行屬性的相互關係去解決問題,這是科學。如果不做仔細的調查分析,而是應用巫卜來確定事物的陰陽五行屬性,再以巫卜的結果,按陰陽五行屬性的相生相剋去解決問題,這就是所謂的迷信,其實這完全是一種投機的行為,完全把自己交給具有隨機性質巫卜,其結果是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 《搜神記》: 天有五氣,萬物化成,木清則仁,火清則禮,金清則義,水清則智,土清則思。五氣盡純聖德備也。木濁則弱,火濁則淫,金濁則暴,水濁則貪,土濁則頑。五氣盡濁,民之下也。中土多聖人,和氣所交也。絕域多怪,異氣所產也。苟秉此氣,必有此形,苟有此形,必生此性。故食谷者,智慧而文。食草者多力而愚,食桑者有絲而蛾,食肉者勇敢而悍。 迷信之所以有市場,原因無非兩個方面: 一者,實施這種投機行為的,如果失敗了,其代價是巨大的,甚至是失去生命,也亦無所謂的傳承;而對於成功者,則大特宣傳其成功,隱去其精華。《大學》曰:「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俗語說「小人得志」,應該指的就是這個吧。 二者,科學的應用陰陽五行的屬性去調查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已經得到了成功,但是「天機不可泄漏」,致使這類「聰明」的人,在傳承之時,除非「入室弟子」,才會點破其中的關鍵。 第一節附錄:天文曆法是古中國帝王最核心的統治工具 中國遠古賢人觀測天象,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觀象授時」。以當時的生產力水平,誰掌握了「觀象授時」,誰就能獲得氏族部落的統治權。 (一)天子劃治九州 在以農、牧、漁佔據幾乎所有經濟活動的古代中國,天文曆法就是最核心的生產力要素。隨著生產力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單純地「仰觀天文」、「觀象授時」已不能滿足生產力發展的需要。「俯察地理」並劃治地界,就成為更先進的知識。 《史記·夏本紀》描述大禹「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攆。左準繩,右規矩,載四時,以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令益予眾庶稻,可種卑濕。命后稷予眾庶難得之食。食少,調有餘相給,以均諸侯。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貢,及山川之便利。」大禹不僅勘察地理,協調疏導各部落的利益關係,並以江河大山為基點給大地劃界。大禹更進一步地統籌各地的農業生產,以及天下各地農產品的調配,這些都是王天下的根基。劃分為「九」,應該與「井田制」的發源存在某種聯繫,由於沒有考古證據,暫且寫下留存。 蘇州大學法學院的方瀟老師有一篇論文《禁私:中國古代對天學的法律控制》說:中國古人針對頭頂的天(星)空進行了中國式的獨特認知,並形成了獨特的「天文」之學——「天學」。由於人間的統治王權、統治天命、人君禍福乃至一切軍政大事的合法性、正統性和有效性都本源於「天」,所以「天象」成為統治者和官方密切關注的對象,「天學」也就成為了統治者和官方力求壟斷的學說。在這個天學中,一切天體如日、月、金木水火土五星等在天穹二十八個星宿間的各自和交錯運行而顯現出來的「天象」,都體現了那個無所不能、主宰一切而又人格化的神秘之「天」的意志和情感。為此,幾乎歷代王朝都制定了嚴厲的法律,禁止個人私藏天文器物、私習天文,禁止個人私為相關天文之事,從而對天學進行法律控制。 歷代開國帝王皆以獨霸制歷、獨行頒歷乃至獨佔歷學,為其首要的頭等大事,並以其朝歷代表天授其代天行道的權力和象徵其統治。《史記·曆書》給出的解釋是:「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順承厥意。」改朝換代打出來的旗幟就是修改曆法,通過修正前朝曆法之錯以順承天(時)之意,藉此名正言順的統治天下。 在漢武帝頒布《太初曆》之前,中國古代的諸侯各有自己的地方曆法,因此出現多軌制曆法。曆法混亂,成為了被討伐諸侯的罰行,《尚書·甘誓》中「威侮五行」即指司歷之過,罪莫大焉;《胤征》載仲康之所以出兵征討羲和,亦曆法之過也。《淮南子·天文訓》:「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共工制定的曆法誤差也確實太大,部族的生產活動、經濟實力大受影響,被打敗是情理之中的事。 共工的曾孫夸父,《山海經》有記載:「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後有成語「夸父追日」,成為自不量力的代名詞。《列子·湯問》:「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於隅谷之際。渴欲得飲,赴飲河渭。河渭不足,將走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夸父逐日」其實也就是夸父修訂曆法的歷史記錄,制定曆法能力不足導致了失敗,故曰「不自量力」。(二)私習曆法者死罪(方瀟) 由於天文曆法學涉及到古代統治王權及一切軍政大事之正統性、合法性及有效性的本源問題,所以其受到統治階級官方嚴格的法律控制,這種控制以禁止和打擊私人染指為主要內容。官方天文機構「仰觀天文」、「俯察地理」的行為受到嚴格控制,民間習歷受到嚴禁。《續資治通鑒長編·卷十六》:「辛丑詔:圖緯推步之書,舊章所禁,私習尚多,其申嚴之。自今民間應有天象器物,讖候禁書,並令首納,所在焚毀。匿而不言者,論以死。募告者,賞錢十萬。星算伎術人並送闕下。壬寅詔:司天監、翰林天文院職官、學生諸色人,自今毋得出入臣庶家,占課休咎,傳寫文書,違者罪之。」這樣的法律與秦始皇的「焚書坑儒」何等相似。 比較明確的禁令在晉代泰始三年就已存在,而在次年頒布的《泰始律》中更是明確規定私下傳習天文要處徒兩年。不過,較為全面、具體的法律禁止是出現在唐代,《唐律疏議》之「私有玄象器物」條規定:「諸玄象器物、天文圖書、讖書、兵書、七曜歷、太一、雷公式,私家不得有,違者徒二年。私習天文者亦同」。對這條律文,疏議進行了得當的詞句解釋:玄象者,玄,天也,謂象天為器具,以經星之文及日月所行之道,轉之以觀時變。易曰:「玄象著明,莫大於日月。故天垂象,聖人則之。」尚書云:「在璇璣玉衡,以齊七政。」天文者,史記天官書雲天文,日月、五星、二十八宿等,故易曰:「仰則觀於天文。」圖書者,「河出圖,洛出書」是也。讖書者,先代聖賢所記未來征祥之書。……七曜歷,謂日、月、五星之歷。太一、雷公式者,並是式名,以占吉凶者。私家皆不得有,違者,徒二年。若將傳用,言涉不順者,自從「造妖言」之法。「私習天文者」,謂非自有書,轉相習學者,亦得二年徒坐。 這些天文器物和資料由於直涉天學,用之習之即可通天,故嚴禁私家藏有,以免私人獲悉天機,覬覦天命大寶。既然私人藏有這些天文器物都為犯罪,更何況在藏有前提下又傳而用之呢? 依前引唐律疏議規定,若將傳用,言涉不順者,自從「造妖言」之法。唐律之「造妖書妖言」條規定:諸造妖書及妖言者,絞。造,謂自造休咎及鬼神之言,妄說吉凶,涉於不順者。可見,處罰十分嚴厲。疏議對本條律文又有明確解釋:「造妖書及妖言者」,謂構成怪力之書,詐為鬼神之語。「休」,謂妄說他人及己身有休徵。「咎」,謂妄言國家有咎惡。觀天畫地,詭說災祥,妄陳吉凶,並涉於不順者,絞。」對於私習天文者,不僅有此專門律文予以處罰規定,而且還不適用於自首。《唐律疏議》之「犯罪未發自首」條規定有:並私習天文者,並不在自首之例。 在「犯罪未發自首」條中,只發現針對「私習天文」是不適用自首,但並未規定有對「私有天文器物」作出不適用自首的情況。其實,這涉及到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對私習天文者不適用自首呢?《唐律疏議》並沒有進行回答。不過,清代律學家沈之奇在其著《大清律輯注》中對此進行了學理解釋:「名例私習天文者,不準自首,以其習學已成也。若習學未成,與收藏禁物者,並准自首」。可見,自首不適用於私習天文者,是因為私習者已經習學而成,掌握了知識,成為大腦信息庫中難以抹去的組成部分,這樣即使自首又有何用?而那些習學未成者與收藏者,由於並未掌握通天知識,故可自首無妨。但問題是,如何判斷是「習而未成」呢?這的確是個難以判別的問題。所以,唐律之私習天文者不適用自首之規定實為保險之舉也。宋承唐制,宋代對於私藏天文器物和私習天文的禁止規定,從律文到解釋與唐律疏議竟是一字不差,是為百分百的抄襲。(三)天子帝王的天機和民間的迷信 掌握「觀象授時」、「俯察地理」技能的賢人們已不能再自然地成為首領,而成為了「帝王、天子」的統治工具,成為了王權機構中的專職人員,而且被王權機構嚴密的管理。隱藏在民間的巫術逐漸成為了古代中國天文學重要的一個分支,並逐漸把「觀象授時」、「俯察地理」這些最精華的內容排向末流。 民間不能合理公開的學習曆法的原理,古代中國科技理論的傳承,也就變得神秘莫測。即使有人學會了,在書寫時,也就用詞怪異,也就是所謂的「黑話」,後人學之,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例如以「龍」指代「北斗七星」,「龍頭」即斗柄,斗柄指向的方位旋轉,即四季的交替,冬季時不能觀察到「龍」,而到了「龍抬頭」的時候就意味著春天來了。「龍」頭的指向方位旋轉還可以演伸為地理之四方八維九宮,是故龍生九子,也即地理之劃分九州。又如,由於北斗在北方,北斗亦稱為太一,五行屬水,故天一生水;六畜北方為豬,故也可以豬代稱北斗,等等。 例如,「世界」之「世」古文又寫做「卋」,本義指30年為一「世」。由於後來被引申成為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之「世」,其本義漸被遺忘。這個理由就是「天機不可泄露」,如果泄露了「天機」,必遭「天譴」,此「天譴」的「天」並非「神明」、「鬼怪」,而是「天子」之「天」,或者說是古代王朝統治階級的「」社會系統。 正是這種帝王以獨佔天下為目的地滅絕民間習歷政策,由此直接造成民間曆書的迷信化趨勢。易之著《我是個算命先生》,就是一本專門講民國時期,一群「阿寶」如何打著《周易》的旗號行騙到極致的小說,開篇就說:「看的是面相,算的是八字,捕捉的是問卦人臉上不斷閃爍的慾望:貪婪、虛榮、妒忌、恐懼、傲慢——人的命運,確實寫在臉上」、「算命的最高境界是心理揣摩術,揣摩術爐火純青了,就不愁搞不到銀子,騙不到美色,稍微懂點算命術的就能一直騙到老,基礎差點的可以打一槍換一個地方……」。鬼者,詭也,就是因為這些以欺騙為手段的學習曆法、學習《周易》狀態,更導致了現代人對傳統文化或持惟恐避而不及的態度,或者無知到,做出作賤本民族文化靈魂卻不自知的境地。(四)迷信與敬畏心(禮部尚書) 借用天涯社區上一篇名為「禮部尚書」的貼子,共享之: 現代人借物質文明高度發達唯心所欲,借社會財富聚增唯我獨尊,借社會公權集中膽大妄為。做人要有敬畏心,沒有敬畏之心,終究不會有太大的成就。不要攀比,不要急躁,長養敬畏心。 人類的先祖,曾經蜷居於洞穴之內,樹葉麻皮裹身,與自然萬物同生共處,與天地萬象親密接觸,對自然界充滿著敬仰與讚美,對動物界充滿著膜拜與信服,對一切生命、生靈充滿著敬畏之情。他們和平共處,相互依存。而當我們匯聚了天地之精氣,承載了自然之光華,以站立的姿態爬上了生物鏈的頂端,在走向自我文明的演變中卻漸漸疏離了自然。在人定勝天的口號聲中,削山、填海、圍湖、造田,林立的工廠覆蓋了田園牧歌,鋼筋水泥盤剝了綠色大地,潛水艇開進了龍王殿,宇宙飛船駛向了嫦娥的枕邊。人類變得為所欲為,認為自然界不再神秘。可正當人類沾沾自喜地享受著現代文明成果的同時,伴隨著自然界的種種懲罰不期而至。人類真正的強大,不在於戰勝了自然,而在於不斷地剋制自己。「人定勝天」不過是人類極其無知的盲目自大,「天意難違」則更是人類懦弱膽怯的搪塞借口。人,是應該常懷敬畏之心的。 常懷敬畏之心,就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謹慎態度;常懷敬畏之心,就是要有戰戰兢兢的體察心情;常懷敬畏之心,就是要有小心翼翼的戒懼意念;常懷敬畏之心,還應該有如負泰山的神聖責任。因為常懷敬畏之心,我們三思而後行,不再莽撞;因為常懷敬畏之心,我們審時度勢,永遠謙遜平和。只有常懷敬畏之心,才可能實現自我教育、自我審視、自我約束和自我節制;只有常懷敬畏之心,才能夠抵制和克服困惑、困難、誘惑、猶豫、躊躇和羈絆。同樣,為官者的一舉一動或一言一行,更要三思而後行,要尊重客觀規律,尊重自然和社會規律,尊重民心民意。通俗的說法,就是為官者要常懷「敬畏心」,必須「敬畏」自然規律、必須「敬畏」經濟社會規律、必須「敬畏」法律、必須「敬畏」老百姓。 常懷敬畏之心,讓我可以和自己對話;常懷敬畏之心,讓我們的生命疆域更加寬闊。人在自然面前仍然是渺小的,知道渺小不是害怕,是堅強,也是崇高。對自然懷有敬畏心,人可以減少盲目和少走彎路,多了睿智的思考,學習堅強不屈的精神。 展曰:知行合一者,方能返樸歸真,九五中庸坦坦蕩蕩,更能讓人體會到其骨子裡面的自信和霸氣,這又比所謂的敬畏之心又要高得太多。論理篇目錄 連載中…… 第一章 《兩小兒辯日》引出的經典中醫理論基石 第一節 近與遠的問題 第二節 大與小的問題 第三節 熱與涼的問題 第二章 古代中國天文曆法是陰陽術數的核心載體 第一節 曆法的是人類文明史的重要標誌 一、回歸年是制定曆法的最基本要素(科普知識) 二、接受太陽光和熱多與少的差別就是陰陽的本質 三、現代通行曆法的種類(科普知識) (一)公曆是基於精確數學模型的太陽曆法 (二)太陰曆是基於精確朔望月周期模型的曆法 (三)中國農曆屬於陰陽合曆 四、天文曆法是古中國帝王最核心的統治工具 第二節 天、地、人陰陽術數系統以天為基準點 一、天之陰陽術數的核心是太陽回歸視運動 (一)十「日」太陽曆系統與五行的陰陽屬性 (二)十二「日」太陽曆系統與四時的陰陽屬性 二、天、地、人之陰陽術數系統的協調關係 (一)陰陽合曆的基本組成概念(科普知識) (二)天地人三套陰陽術數系統的關係總則 三、地之陰陽術數的核心是方位 (一)河圖、洛書和八卦均是地面的季節方點陣圖 (二)地之陰陽術數系統運用於中醫學的嘗試及其缺陷 四、人中之陰陽的基石是器與生化 (一)人類生命的二種基本形態 (二)「生化」之六氣標本中氣之化 (三)「器」之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 (四)千般疢難,不越三條 第三章 《傷寒論》的文法特點和學習方法 第一節 《傷寒論》的體裁 第二節 語法、方言問題 第三節 學習《傷寒論》的方法 (一)中、西方尚武精神與中、西方醫學的秘密 (二)《素問》與《投機者的撲克》的心法 (三)庶可以見病知源,思過半矣(二)十二「日」太陽曆系統與四時的陰陽屬性 十二「日」太陽曆系統是古代中國的另一種太陽曆法,十日曆與十二日曆的產生誰先誰後無可考證。現在可以知道的是,與十日曆系統的十干與十二支相比較,十二日曆系統是以十二進位為紀月單位,十進位為紀日單位。十二日太陽曆系統並不單獨成歷,而是屬於陰陽合曆——農曆里的陽曆部分,在發揮作用。 1.用圭表實測太陽光影 原理仍然是以太陽的照射回歸規律來劃分,但是不使用以遠處的地平線為觀測參照物,而是發明了圭表。用圭表實測太陽光影,即以「晝參日影」觀測一年日影的軌跡,可以得到一個回歸圓周,每年周而復始,這就是太極○。 根據一個回歸年中十二次月相周期為進位單位,劃分一個回歸年的日影軌跡為24個等分,共十二節和十二氣。雖然這種曆法系統引入了12個月相周期作為算術的進位單位,但是還在以圭表測量太陽的運動軌跡為基準,所以這種曆法系統還是屬於太陽曆系統。 為便於區別和應用「十二日」,古人採用了十二個文字來命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在二十四節氣的紀「日」里,每個「日」里含兩氣,在前的叫「節氣」,在後的叫「中氣」。 十二節氣分別是子日小寒,丑日立春,寅日驚蟄、卯日清明,辰日立夏、巳日芒種、午日小暑、未日立秋、申日白露、酉日寒露、戌日立冬、亥日大雪。 十二中氣分別是子日冬至、丑日大寒,寅日雨水、卯日春分,辰日穀雨、巳日小滿、午日夏至、未日大暑、申日處暑、酉日秋分、戌日霜降、亥日小雪。 2.四時是十二日太陽曆系統的核心 《康熙字典》: 時,《說文》四時也。《釋名》四時,四方各一時。時,期也,物之生死各應節期而至也。《書·堯典》敬授人時。《傳》敬記天時以授人也。《禮·孔子閑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 《素問·至真要大論》: 謹候其時,氣可與期。 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六氣謂之時、四時謂之歲,而各從其主治焉。……時立氣布,如環無端。 在曆法上的劃分,以日影正好為夏至和冬至之和一半長度時為春分日(其由冬至日影變短而得)和秋分日(其由夏至日影變長而得)將二儀二分為四個日影區域,這就是四時。每時(季)為三個月,一年共十二個月,即以十二進位紀月。5日為候,3候為氣,6氣為時(季),4時為年,一年分24節氣,共72候,每候有一種相應的物候現象,即候應。 《論語·堯曰》: 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其中。 現代解釋:允:誠信;執:持;其:代詞,那個;中:不偏不倚。就是真誠地堅持中庸之道,比喻真正做到恰到好處。 其實所謂的「天之曆數」,即統治者獨佔的制定曆法。馮時先生說:「允執其中,就是把握好手中的圭表」,即「執大象」,考定星曆,讓曆數與星象統一而不偏離。 由於二十四節氣曆法要求更加精準了以後,必須以「天象」的觀測為標準參照物,不斷的對曆法進行修訂更正。那時的古人由於沒有找到象現代公曆那樣好的數學模型,一個回歸年分24節氣,72候,一共才360天,誤差十分大。於是古人就提出了天之曆數(曆法之數)不合陰陽,不可以推演,必須取之以象才能得,即根據實際的「天象」(實際是以太陽相對於地球的視運動規律)來隨時調整。這樣就有一個問題,二十四個節氣在一年之中的時間就不能相對的固定,每個節氣都需要按「天象」來進行時間的校正,其校正的頻次比十日曆系統更多,所以十二日太陽曆系統自成立以來作為校正陰陽合曆(農曆)的主要參照物而存在,從來沒有成為獨立的曆法。3.四時和十二日的陰陽屬性 節、氣以中氣為首要,因為中氣包含四時的標杆,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時的陰陽屬性相對於五行的陰陽屬性較為簡單,總括為: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生、長屬陽;收、藏屬陰。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 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 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 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 道者,聖人行之,愚者佩之。 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 從之則治,逆之則亂。 反順為逆,是謂內格。 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 夫病已成而後葯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如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 四時,實際上是在陰陽的基礎上生出新的陰陽,是陰陽的進一步變化。四時的每一時,無論是春生,還是夏長,或是秋收,或是冬藏,四者之間沒有轉化的過程,一步到位就順延下來,在陰陽的基礎上生出新的陰陽,沒有五行的相生相剋關係。由於四時就是一年中以太陽的視運動為基準的陰陽二氣消長的四個節段,與「五行」一樣屬於「天之陰陽術數系統」,非「數之可數」的「人中之陰陽」。
二、天、地、人之陰陽術數系統的協調關係 天、地、人之陰陽術數系統協調關係的切入點,即陰陽合曆術數體系。陰陽合曆是我國獨創的一種曆法,也是中國傳統曆法的主體。 現行的陰陽合曆就是農曆,也被稱為「殷歷」、「年曆」、「古歷」、「黃曆」、「舊曆」等。 農曆最早源自何時無從考究,據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中國典籍多有記載,現行的農曆規則一般認為源自殷商時期(前1600—前1028年)。從漢武帝開始,農曆作為官民日常通用的年曆。除我國使用外,還有一些周邊國家也使用,藏曆也屬於陰陽合曆。 陰陽合曆是以月亮圓缺的周期定月,這一點與太陰曆原則相同;以十二日太陽曆為基準,設置「閏月」以調整季節,使每年的平均長度儘可能接近太陽回歸年,集太陰、太陽兩歷的特點於一身的一種曆法。 (一)陰陽合曆的基本組成概念(百科之科普知識) 1.紀年 「年」的古字為「秊」,據《說文解字》指五穀成熟所用的時間,即表示五穀生、長、化、收、藏的周期,所以年曆又叫農曆。「季」本義與「老」相對,《說文》:「季,少稱」。「季春」、「季夏」、「季秋」、「季冬」為春夏秋冬的第三個月,後引申三個月為一季,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 2.紀歲 一歲即一個太陽回歸年。歲」的繁體字寫作「歲」,《說文解字》釋義為「木星」。其由「步」和「戌」形聲而成,其意為地上陽氣轉入土中之時。「步」即行走,表示木星在約每十二個太陽回歸年的時間回歸到黃道帶的原點(即約每十二年繞太陽一周)、月球在一個太陽回歸年中約有十二次朔望月的循環節律及其與二十四節氣之間的相互關係。所以「歲」是太陽曆中的專用名詞,太陽曆一周叫一歲。 3.紀月 月亮每圓缺一次,計為一月。農曆一年一般為12個月,一個月天數依照月亮圍繞地球運行周期而定,為29或30天,閏年為13月,中國農曆年平年為353或354天,閏年為384或385天,平均每年約為365.2422天(即太陽環繞地球一周的時間)。 置閏月:由於太陽年周期和以月相為周期的12個月不一致,現在實行的農曆採用置閏月的辦法,把回歸年與農曆年很好地協調起來,使農曆的元旦(春節)總保持在冬末春初。一年之中如不置閏則有12個月,若有置閏即為13個月。 置閏的月從「冬至」開始,當出現第一個沒有中氣的月份,這個月就是閏月,其名稱是在前個月的前面加一個「閏」字。由於二十四節氣在農曆中的日期是逐月推遲的,於是有的農曆月份,中氣落在月末,下個月就沒有中氣。一般每過兩年多就有一個沒有中氣的月,這正好和需要加閏月的年頭相符。每年的閏月位置都不太一致。例如公元2001年農曆四月二十九日是中氣小滿,再隔一個月的初一才是下一個中氣夏至,當中這一個月沒有中氣,就定為閏月,它跟在四月後面,所以叫閏四月。又如公元2004年2月只有一個節:驚蟄,沒有氣,所以將閏月增加到2月後為閏2月。雖然看起來很複雜,但卻使回歸年、朔望月得到了完美的結合。 4.紀日 一晝一夜,計為一日。平均月長度等於朔望月,即大約29.5天,所以每月長短可能為30日或29日。 初一:從戊寅元歷採用定朔法以來,以月亮運行到地球與太陽之間成一直線的那天(即以太陽和月亮同時升起,即在地球上看不到月亮的朔月日)為每個月的開始,稱為初一(朔日)。所以日食一般都是在農曆的某一個月的初一,而月食都是在某一個月的十五。由於以朔月即日、月、地成一直線,月在中間那天為初一;而望月即日、地、月成一直線,地球在中間的那一天,有時候是十五,有時候會是十六,所以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的說法。附:「春節」和「元旦」名稱的演變(百科之科普知識) 春節:本義並非年首,而是歲首。古代的春節為立春之節,立春標誌著春天的開始。 明·王象晉《群芳譜》: 立,始建也,春氣始而建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月節,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 古有「四立」,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指春、夏、秋、冬四季開始。 立春後氣溫回升,春耕季節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陸續開始。 自先秦以來,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所以古代民間都是在「立春」這一天過節,即是春節。周朝迎接「立春」的儀式,大致如下:立春前三日,天子開始齋戒,到了立春日,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東方八里之郊迎春,祈求豐收。 迎春的主要活動就是祭拜的句芒,亦稱芒神,即春神,居住在東方。 宋《夢粱錄》: 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稱賀。 迎春活動從郊野進入宮廷,成為官吏之間的互拜。到唐代,官方在立春節放假一天。到清代,迎春儀式更演變為社會矚目、全民參與的重要民俗活動。 元旦:農曆正月初一稱為「元旦」。 從1914年開始,官方將農曆的元旦改稱「春節」,而以格里曆即公曆的1月1日為「元旦」。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改用格里曆,將原有農曆年元旦(春節)的習俗提前至格里曆1月1日,所以現在日本的除夕(大晦日)是格里曆12月31日。 辛亥革命勝利後,孫中山於公曆1912年1月2日通令:「改用陽曆(即公元紀年)……陽曆(公元紀年)正月十五日補祝新年(注意:不是農曆正月初一)」,並改公曆1月1日稱為元旦。 臨時大總統的《命內務部編印曆書令》載出四條議決,其中有「新舊二歷並存」和「舊時習慣可存者,擇要附錄,吉凶神宿一律刪除」。 孫中山說: 光復之初,議改陽曆(公曆),乃應付環境一時權宜之辦法,並非永久固定不能改變之事。以後我國仍應精研曆法,另行改良。以求適宜於國計民情,使世界各國一律改用我國之歷。達於大同之域,庶為我國之光榮。 改用公曆的決議是在各省代表會議上經過爭議後作出的,「行夏之時」的觀點遭到革新派的反對,民間也並未嚴格遵從。 在此前後,高魯(我國現代天文學的創始人)和姚大榮先後提出了「世界歷」方案,但都因為單純從「為制定而制定」的角度草草編創,所以已經被歷史無情的拋棄。 袁世凱當上大總統後,1914年初,內務總長朱啟鈐呈擬《四時節假呈》: 擬請:定陰曆(農曆)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 兩天後就頒布《內務部訓令》: 大總統以陰曆(農曆)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國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員亦准給假一日,以順民意,而從習慣……。 從孫中山改制公曆1月1日為元旦,「陽曆正月十五日補祝新年」,到袁世凱當大總統時,把「春節」的名稱套到被孫中山廢除的「舊曆正月初一」上,以此實現「恢復舊曆」之實。為何袁世凱的這一舉措能夠成功?最根本的原因是:公曆年首處於冬至後約十日,距離立春約有34日之遙,天氣正在變得越來越冷。新年迎新春是中國人民的根深蒂固觀念,在公曆1月1日過「春的節日」當然要遭到人民的抵制。 相比之下,舊曆年節與立春相距最多才15日,給農曆的年節(元旦節至元宵節)加冠「春節」,自然容易為民眾接受,也迎合了中國人認為年首應為春首,即使是在立春前後15日內搖擺,也比公曆的新年1月1日好。從此,立春的春節就被農曆的年節「元旦」替代,農曆的年節「元旦」就被公曆的新年1月1日替代。這種以農曆正月初一作歲首,與春夏秋冬四季成歲的傳統天文概念存在著概念上的矛盾。 目前市場上的日曆、APP黃曆,二十四節氣太陽曆仍然是以立春為歲首,例如在傳統的六十干支紀年裡,干支轉換日仍然是立春日。在計算十二屬相時,仍從立春開始計算,確定屬相也是以立春為準,而不是以農曆正月初一為界,只不過不為百姓注意罷了。(二)陰陽合曆的三正法則是天地人三套陰陽術數系統的關係總則 從陰陽合曆的形成到現代,一直沒有一套十分精確完美的陰陽合曆,太陰曆與太陽曆之間總會存在著誤差。曆法的陰陽不調,很容易出現問題,從古代起,每個朝代都要「立正朔」。三正的核心內容就是「立正朔」,其本質就是協調天、地、人三者的陰陽。 劉俊男在《「三正」「五行」本義辨——兼論上古史若干問題》一文中說:三正者,天正、地正、人正也,亦即天統、地統、人統,赤統、白統、黑統;「三正」是以天、地、人為參照物而確定年首的制歷方法。 1.玄之又玄,眾眇之門 《老子》: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核心就是「三正」,「三正」就是「道」。「道」就是太極○。 《周易》:「一陰一陽之謂道」。「立天之道曰陰曰陽」。「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變通莫大乎四時」。《說文解字》的「道」字寫作「導」。「道」是通過測量得到的,或者說得「道」的方法是測量。 《老子》:「道可道也,非常道也;名可名也,非常名也」,「道」就是太極○,即一年日影的軌跡,可以通過圭表測量而掌握。 李陽波說:「名可名也」,由於有了「道」就產生了四時春夏秋冬、萬物生長收藏這樣的「名」。「非常道也」、「非常名也」的「常」,是「常一不變」,「非常」就是強調「道」與「名」不是「常一不變」,而是時時刻刻在運動著。 在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帛書《老子》中是這樣描述的「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恆無欲也,以觀其眇;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徼。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眇之門。」現代數學裡有一個名詞「常數」,對應「變數」,「常」就是「恆」、「固定不變」。 「常」字,不能用現代漢語的詞義解釋為「普通的」、「個般的」。讀古藉,一定要用古漢語的語境,這是基本原則。 運用「圭表」來測量出太陽的「晷影」,春、夏、秋、冬就可以由相應的晷影長度來確定。晷影長了,天氣就變冷;晷影短了,天氣就逐漸變熱。因為這個晷影是黑色的,所以叫做「玄」,「玄」就是晷影。「玄」有時長,有時短,長長短短的不斷的變化就叫「玄之又玄」。能夠把握這樣一個無時不刻都在運動著的「道」和「名」的東西就是「玄」。 通過「玄」長長短短的變化,就可以知道四時的交替變換。春天過後就是夏天,不會永久是春天;冬天以後就是春天,不會永久是冬天。所以「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所以「兩者同出,異名同謂」。 萬物的生、長、衰、老的變化叫做「眇」。由於太陽視回歸周期運動,「玄」在夏至的時候最短,在冬至的時候最長。就是根據這個玄的變化,就可以知道自然萬物該是春天生還是夏天長,該是秋天收還是冬天藏,所以說「玄」的變化是萬物生長變化之門,是「眾眇之門」。 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在玄之又玄,因此陰陽平衡不是靜止的,而是表現為動靜有常度:即地氣之四時節律循環平穩、有序,無「太過」,亦無「不及」,自然萬物生、長、化、收、藏轉化有度,決斷行止中正恰到好處,此即「陰平陽秘」。 《漢書·律曆志》: 三統者,天施、地化、人事之紀也。…… 《經》曰「春,王正月」; 《傳》曰:周正月「火出,於夏為三月,商為四月,周為五月」。 夏數得天,得四時之正也。三代各據一統,明三統常合,而迭為首,登降三統之首,周還五行之道也。故三五相包而生。 天統之正,始施於子半,日萌色赤。 地統受之於醜初,日肇化而黃,至丑半,日牙化而白。 人統受之於寅初,日孽成而黑,至寅半,日生成而青。 天施復於子,地化自丑畢於辰,人生自寅成於申。 故曆數三統,天以甲子,地以甲辰,人以甲申。孟、仲、季迭用事為統首。 三微之統既著,而五行自青始,其序亦如之。 由於地球和恆溫動物有一個緩衝系統,人、地感應天之氣,也需要一定的時間與天之氣同步。這就是所謂的天氣始於子(冬至、小寒),或子時一陽生;地氣始於丑(大寒、立春),或丑時二陽生;人氣始於寅(雨水、驚蟄),或寅時三陽生。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此即是也。在陰陽合曆系統中,這就是天之曆法、地之曆法與人之曆法的關係,也就是「三正」。 根據現代進化綜論(Modern evolutionary synthesis),人類或恆溫動物能夠生存的根本,必須是適應地球生態環境(地球緩衝系統),故稱「人法地」;而地球緩衝系統變化的規律,是根據太陽在地球上視回歸運動的變化而變化的,故稱「地法天」;「道」就是太極○,即一年日影周而復始的軌跡,故稱「天法道」。為什麼會有這個「道」,這個「一年日影的軌跡」為什麼會這樣周而復始的運動(太極○),現代科學還在研究,古代中國也沒有答案,老子說,這就是「自然」,故稱「道法自然」。 舉報 | 回復 樓主:六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從三正的「始之後子」、「受之於醜」、「受之於寅」可知,陰陽合曆中的陽曆採用的是十二日太陽曆系統。 (1)道生一 「三正」關係的實質,也就是天地人三套陰陽術數系統的關係。其核心點,即南正冬至日,太陽南至,便以冬至朔日為一歲之首,反映了太陽的運行規律。因此,古人以南正屬天神,祀天,春、秋二正是據此推算出來的。 《管子·幼宮》曆法,屬於十「日」太陽曆系統,從年初開始每12天為一節,一年有30節,無夏至這個節,反映了立三正的關鍵是測冬至日。 天統之正,始施於子半,子時(冬至)天陽生,即所謂的「天氣始於子(冬至)」。這就是子時一陽生,「一」為天數。從冬至日的朔日(即第二天)開始,「朔者蘇也,革也,言萬物革更,於是故統焉」,指冬至日後陽氣開始上升,即為新年的第一天,這就是天統歷年首。 這便是《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中的「道生一」。 (2)一生二 《爾雅·釋天》: 歲陰者,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為月。 地統受之於醜初,丑時(大寒)地陽生,即所謂「地氣始於丑(大寒)」。這就是丑時二陽生,「二」為地數。以冬至日後至大寒約30天為新年的第一天,即地統歷年首。 這時中國中原地區的氣溫降到最低點後,即開始逐漸轉暖。 這便是「一生二」。 (3)二生三 人統受之於寅初,寅時(雨水)人陽生,即所謂「人氣始於寅(雨水)」,也就是民間常說的「三陽開泰」。這就是寅時三陽生,「三」為人數。 以冬至日後至雨水,約60天為新年的第一天,即人統歷年首。 這便是「二生三」。 注意:是「三陽開泰」,而不是所謂的「三羊開泰」。 (4)三生萬物 寅屬木,木為五行之初。在這個時節,萬物開始發陳、生髮,中國中原地區的人們就可以開始春耕。 這便時「三生萬物」。由於寅月陰陽調和萬物始生,故初春寅月為「三陽開泰」,其義即源於此。 請注意,是「三陽開泰」,不是「三羊開泰」。 從《太初曆》開始,歷代都選含有寅月雨水中氣的朔望月為正月的年曆,這就是立正朔。 傳說中女媧煉五色石以補天地——女媧建寅月為正(年首),就是以「虎」為一年之首的曆法,所「虎」是王權的象徵。壯族先民以青蛙為年首屬相,青蛙開始萌動的時節也在寅月,所以同樣也是以建寅月為正。 這是制定和描述曆法的基本原則,並不是什麼「圖騰崇拜」之類的迷信說辭。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還有另一層意思,即一陰一陽謂之道,道就是太極○,即一年日影的軌跡,也就是「天圓之道」,是故「道生一」。 二陰二陽為四象,即地理之一年四季,是故「一生二」。 三陰三陽為六氣,詳見「六氣標本中氣之化」章節,是故「二生三」。武當山紫霄宮的「始判六天」牌匾,也就是道教的「六天」,其本義的源流,就是道家的「六氣」。4.改正者,非改天道也,但改日、月耳 《逸周書·周月解》: 夏數得天,百王所同。其在商湯…以建丑之月為正,易民之視,若天時大變,亦一代之事。亦越我周王伐於商,改正異械,以垂三統。至於敬援民時,巡狩祭享,猶自夏焉。 這是說朝代變更,就要改正,改正就是改天道。秦朝繼承了對三正含義的曲解,以亥為正,違三正規律,所以司馬遷譏曰:「然歷度閏餘未能睹其真」,所以秦朝曆法行至漢朝,不到幾十年而曆書大亂。 三正歷實為一個曆法,其規則,即一年多少天、多少節,如何安排節,等等,完全一樣,只是更換一年的年首而已。以建寅的人正歷最好地反映了人事活動的規律,最為實用。 《漢書·律曆志》: 三統者,天施、地化、人事之紀也。 《白虎通》引《尚書大傳》云: 以二月後為正者,萬物不齊,莫適所統,故必以三微之月也; 天道左旋,改正者右行何也?改正者非改天道也,但改日月耳,日月右行,故改正亦右行也。日尊於月,不言正日,言正月何也?積日成月,物隨月而變,故據物為正也。 所以說:「三正」的最後標準是「據物為正」,並不是因夏、商、周王朝的變更才有的三正。 《漢書·律曆志》: 天有三辰,地有五行,然則三統五星可知也。 《易》曰:參五以變,錯綜其數,通其變,遂成天地之文,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太極運三辰五星於上,而元氣轉三統五行於下,其於人,皇極統三德五事。 故三辰之合於三統也,日合於天統,月合於地統,鬥合於人統,五星之合於五行。 雖然《漢書·律曆志》中的「天、地、人」三統觀念雖然已經較為完備,但是《漢書·律曆志》的三正只是對應三辰,五行只是對應五星,認為五行亂(曆法計算錯誤)則五星也會亂。而且仍然將三正、五行對應人事之三綱五常、三皇五帝。雖然司馬遷、班固等在記述曆書時,已注意到人、神不得相混,但仍然同時存在這些諸多對應,而且所對應的項目中名稱又常常可以互換。 提示這些曆書的亮點和模糊同在,讓讀者迷糊。4.改正者,非改天道也,但改日、月耳 《逸周書·周月解》: 夏數得天,百王所同。其在商湯…以建丑之月為正,易民之視,若天時大變,亦一代之事。亦越我周王伐於商,改正異械,以垂三統。至於敬援民時,巡狩祭享,猶自夏焉。 這是說朝代變更,就要改正,改正就是改天道。秦朝繼承了對三正含義的曲解,以亥為正,違三正規律,所以司馬遷譏曰:「然歷度閏餘未能睹其真」,所以秦朝曆法行至漢朝,不到幾十年而曆書大亂。 三正歷實為一個曆法,其規則,即一年多少天、多少節,如何安排節,等等,完全一樣,只是更換一年的年首而已。以建寅的人正歷最好地反映了人事活動的規律,最為實用。 《漢書·律曆志》: 三統者,天施、地化、人事之紀也。 《白虎通》引《尚書大傳》云: 以二月後為正者,萬物不齊,莫適所統,故必以三微之月也; 天道左旋,改正者右行何也?改正者非改天道也,但改日月耳,日月右行,故改正亦右行也。日尊於月,不言正日,言正月何也?積日成月,物隨月而變,故據物為正也。 所以說:「三正」的最後標準是「據物為正」,並不是因夏、商、周王朝的變更才有的三正。 《漢書·律曆志》: 天有三辰,地有五行,然則三統五星可知也。 《易》曰:參五以變,錯綜其數,通其變,遂成天地之文,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太極運三辰五星於上,而元氣轉三統五行於下,其於人,皇極統三德五事。 故三辰之合於三統也,日合於天統,月合於地統,鬥合於人統,五星之合於五行。 雖然《漢書·律曆志》中的「天、地、人」三統觀念雖然已經較為完備,但是《漢書·律曆志》的三正只是對應三辰,五行只是對應五星,認為五行亂(曆法計算錯誤)則五星也會亂。而且仍然將三正、五行對應人事之三綱五常、三皇五帝。雖然司馬遷、班固等在記述曆書時,已注意到人、神不得相混,但仍然同時存在這些諸多對應,而且所對應的項目中名稱又常常可以互換。 提示這些曆書的亮點和模糊同在,讓讀者迷糊。一段話概括之,經典中醫使用陰陽術數體系來描述人體內環境調節(人體緩衝系統調節)的各個功能環節,由於太陽的視回歸周期運動,決定著地球緩衝系統的周期性變化,而人體緩衝系統必須適應地球緩衝系統的周期性變化,因此,陰陽術數體系就包括天、地、人三大部份,即「天之陰陽」、「地之陰陽」、「人中之陰陽」。天之陰陽以五行、四時來描述,五行、四時是太陽曆的核心;地之陰陽以河圖、洛書、八卦來描述,式盤是河圖、洛書、八卦的集中體現;人中之陰陽以六氣來描述,六氣的標本中氣之化和器的水火運化,是人體生命的基本形式。三者之間的關係總則,就是陰陽合曆中的「三正」原則。 進入正文之前,先談談這三種陰陽術數體系的基本定義、基本原理和三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影響,不明白這些,就不能明白經典中醫的誕生、成熟和發展的基礎,基本推演規律在哪裡,核心核心奧義到底是什麼。有興趣的看,沒興趣的,或者已經熟悉了這些定義、原理和關係的,可以跳過這段,等待直接進入第二部分論治的技術環節。三、地之陰陽術數的核心是方位 由於地球的四季變化,雖然延後於太陽回歸視運動,但還是依據太陽回歸視運動的變化而逐漸跟隨變化的,「地之陰陽」相對於「天之陰陽」處於從屬地位,「地」與「天」之間要有一個連接切入點,這就是「方位」,進而是「節氣」,「四方」將「四時」和「四象」等概念相互關聯到了一起,就是地之陰陽術數誕生的基礎。 河圖、洛書、八卦等內容,是地之陰陽術數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 《繫辭·上傳》: 是故〈易〉有大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懸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髙莫大乎富貴;備物致用,立成器以爲天下利莫大乎聖人,探賾索隱、鉤深致逺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龜。 《周易乾鑿度》: 孔子曰:《易》始於太極,太極分而為二,故生天地;天地有春夏秋冬之節,故生四時;四時各有陰陽、剛柔之分,故生八卦。八卦成列,天地之道立,雷風水火山澤之象定矣。 《易》原本就是來源於古中國天文曆法。三國·曹魏·王弼說:「卦者,時也;爻者,適時之變者也」。「卦」字由「圭」和「卜」字組成,「圭」指圭表,為測日影的工具;「卜」之「|」為測日影之象;「、」為在測量的過程中所做的標記。使用圭表觀測一年日影的軌跡,可以得到一個回歸圓周,每年周而復始,這就是太極○。周易即「道」、太極○的周而復始之義,而非周朝之《易》。 「道」、太極○的變化節律,是易的本義和精髓。 《易緯·通卦驗》講「陰陽律歷皆祖於《易》」,「本」與「末」倒置了。 由於四時為天之陰陽,根據「夜考極星」,在夜晚面北以北極星為中心觀測月相盈虧周期變化,月亮約每28天在以北極星為中心的天空中環行一周,好像月亮每天在天上睡了一宿(夜)一樣,所以將其每晚位置對應的一個星座稱為「宿」,共有「二十八宿」。 北斗柄所指四方,每方正好七宿,各自相連分別象一種動物,即「東方青龍、西方白虎、皆南首北尾;南方朱雀,北方玄龜,皆西首東尾」。 這就是四時的星辰應象,即四時的天象。有了四方,北斗「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也就是春、夏、秋、冬四時之正象,實為二分二至四節氣之象,即四時在地球的應象,即四時的地象。 (一)河圖、洛書和八卦均是地面的季節方點陣圖 本節約有一半文字,原文選錄和重新編排了馮時《中國天文考古學·第八章天數發微》,將地之陰陽術數一些雜亂的關係理清即可,具體的考古學考證過程請參閱馮時《中國天文考古學》。 1.河圖即北斗北極星出銀河天象表現在地球的季節方點陣圖(馮時) 現在普遍對「河圖」、「洛書」的理解,大多來自宋代理學家朱熹的論述。朱熹的門徒蔡季通自蜀地獲得的三幅圖,蔡季通做了些保留後,將其中兩幅交與朱熹觀看。朱熹把這兩幅圖列在《周易本義》的卷首,這就是所謂的「河圖」和「洛書」。如下圖:
事實上,對「河圖」、「洛書」的定名也不是從來沒有異說。北宋劉牧就曾提出過不同的看法:以九數為「河圖」,十數為「洛書」,大逆其道。從此形成了兩支彼此對立的門派。明代之後,由於朱熹學派的勢力太大,當朱熹的學說漸漸被人奉為圭臬,劉牧的說法反倒被人淡忘了。 (1)天地自然河圖(馮時) 在《太平御覽》引漢代《河圖挺佐輔》傳說,黃帝曾經夢見兩條巨龍,首挺一圖,五色俱備,名字叫做「錄圖」。在戰國時期的《墨子·非攻》篇中,其實也已記有「河出綠圖」的話,這句話在《藝文類聚》中被引作了「河出籙圖」,「錄」、「綠」,都是「籙」的借字,本指符籙之圖。漢代仍很流行以河圖與兩條巨龍有關的看法。
道教的太極圖據傳是宋代的陳摶所創,原叫「無極圖」。周敦頤的《太極圖》源自陳摶,陳摶的勢力很大,他的學說分為三派,邵雍傳他的《先天圖》,劉牧傳他的《河圖》、《洛書》,周敦頤傳他的《太極圖》。陳傳將《太極圖》與《河圖》、《洛書》分而為三,不過他的「太極圖」源於《參同契》,與《周易》的「太極」沒有什麼關係。 朱熹派他的門徒蔡季通親自遠赴蜀地,求得三幅原圖,有一幅圖始終秘而未宣,蔡季通作書時也沒有錄圖,而將圖藏於其孫蔡抗的密室,秘不示人。 這幅圖像一在元末明初得到了公布,趙搖謙《六書本義》列出了該圖的圖像,稱為「天地自然河圖」,並注文:「天地自然之圖,虙戲氏龍馬負圖出於滎河,八卦所由以畫也。……此圖世傳蔡元定季通得於蜀之隱者,秘而不傳,雖朱子亦莫之見。今得之陳伯敷氏,嘗熟玩之,有太極含陰陽,陰陽含八卦之妙」。
古彝文文獻《玄通大書》列有多幅「太極圖」圖像,古彝文寫作「宇宙」。《玄通大書》中的「太極圖」大率如一,但也存在一些微小的變化,反映了「太極圖」圖像的演變軌跡。最初的做法只是將一條白色的龍蛇狀物順勢盤環,陡然出現的黑色龍蛇狀物的來歷是由白色部分映襯的結果。白色迴環的部分像龍蛇一類東西,《玄通大書》中所附的另一幅圖也正說明它就是龍,這幅圖在古彝文中同樣稱作「太極圖」,而且只畫了一條龍,不難看出,早期「太極圖」所畫的正是這樣一條迴環盤繞的巨龍。 漢代的儒者把河圖稱作「龍圖」,宋明的儒者又把太極圖稱作河圖,這種對河圖的本質,以及河圖與太極圖關係的認識都是正確的,它們都以繪有捲曲的龍形而可同稱為「龍圖」。 (2)太極圖才是真正的河圖(馮時) 河圖由神龍銜出於黃河的說法,只不過是河圖歷經數千年之後,人們編織出的一則荒誕的神話。太極圖就是河圖,不過在這樣的演變過程中,黑白回互的現象只是太極圖發展到相當階段的產物。 太極圖的原本實際就是在一個象徵天蓋的圓圖上繪出了蒼龍(即北斗七星)星象。由於龍星東升西落,回天運轉,於是人們將其描繪成捲曲的形狀。這個圖像日趨抽象之後,映襯出兩龍盤環相繞,並逐漸演變成了黑白回互的圖像。古人的觀念中,天的顏色是黑色,地的顏色是黃色,這就是人們熟知的「天地玄黃」的比喻。 在彝族留存的太極圖中,象徵天蓋的圓圖被描繪成黑色,中間只留出白色的龍形空白。《周易·乾卦》記載,乾為陽,又為龍,龍既屬陽。太極圖以白色為龍,所以白為陽,當古人將白龍所映襯的那部分黑色也視為同樣形狀的另一條龍時,它的性質便自然被賦予了陰。太極圖所具有的這些原始含義及其演變過程構成了這個圖像極其清晰的發展軌跡。
從實際天象看,天上的銀河起於東方的箕宿和尾宿之間,龍體正是從銀河而出(北極北斗星於春季升於東方七宿的地平線上,即民間俗稱的「二月龍抬頭」),這與「龍馬出河」的傳說簡直再貼切不過了。 《周易·乾卦》:「初九,潛龍勿用;九二,見龍在田;九三,君子終日乾乾;九四,或躍在淵;九五,飛龍在天;上九,亢龍有悔;用九,見群龍無首」,這個描述正是北斗七星(龍)在北半球一年四季之中的視運動狀態。這些知識是人們通過長期周密的觀測得來的。 「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很好的解釋了《繫辭傳》里提到的「是故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因此《周易》源於天文曆法。 這個黑白回互的神秘圖像由於以渾沌的宇宙作為背景(展曰:應為「這個黑白回互的神秘圖像由於以古北斗北極星周旋一周指示了一個太陽回歸年」),因而古人叫它做太極圖,又由於接連有了龍銜籙圖從黃河而出的神話,所以又叫做河圖或龍圖,這三個概念其實是相互重疊的。 河圖即北斗北極星出銀河的天象所表現在地球上和季節方點陣圖。河圖、洛書、八卦等內容,是地之陰陽術數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式盤是河圖、洛書、八卦等內容的集中體現,河圖定時、八卦定位、洛書為運式口訣。五行、四時為因時;式盤運式為因地;器與生化為因人,組成了中醫理治核心「因時、因地、因人制宜」。2.洛書即四方五位與八方九宮術數體系(式盤的運式術數)(馮時) 安徽省含山縣凌家灘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了一套史前儀具。 (1)玉版呈長方形,剖面略呈拱形,通體呈牙黃色,內外兩而精磨。其中三條邊磨出榫緣,且兩條矩邊各鑽有5個圓孔,一條長邊鑽有9個圓孔,在沒有榫緣的另一條長邊鑽有4個圓孔。玉版正面雕琢有複雜的圖紋,中心部位刻有兩個同心圓,圓中心琢制一方八角圖像;兩圓之間以直線均分八區,每區內各琢一枚葉脈紋矢狀標分指八方,外圓之外又琢四枚矢狀標分別指向玉版四角。 (2)玉龜由背甲和腹甲組成,均呈灰白色,通體精心磨製。龜背甲為圓弧形,背上有脊,背甲兩邊各對鑽二孔,中央鑽有四孔;腹甲略呈弧形,兩邊與背甲鑽孔相應處也鑽有二孔,中央鑽有一孔。值得注意的是,出土時雕刻玉版夾放在玉龜腹甲和背甲之間。
(1)元龜銜符是最原始的洛書(馮時) 漢代的緯書中普遍流行著所謂「元龜銜符」、「元龜負書出」,「大龜負圖」的說法,《三國志·魏志·管寧傳》記載,魏明帝曹裁青龍四年(公元236年)張掖玄川溢涌,有寶石負圖而出,狀像靈龜。假如安徽含山凌家灘出土玉版真的能與那些神秘的圖書建立某種聯繫的話,那麼它就將第一次把「洛書」與神龜連在了一起。玉版夾放在龜甲之中,這個事實和歷來最難令人置信的神話般的怪談卻可以相互印證起來。
玉版的中心,繪刻了一種獨特的八角紋樣。之所以說它獨特,是因為與那種八角指向八個方向的圖形不同,它雖有八角,但卻並不正指八方,而是每兩角平行指向一方,因而八角實際標示的只是東西南北四方。中國新石器時代的遺物上,大量存在著這種的八角圖形。這種特殊八角圖形的分布地域廣泛,編年分析顯示,其延續時間至少應在二千年以上。這些發現於不同地區、不同時期、不同文化的八角圖形表現出了驚人的一致性,顯然它們不僅有著共同的含義,有著共同的來源。大汶口文化出現的最早一例八角圖形的中央卻被描繪得很像太陽,如果這些指向四方的八角具有某種方位象徵意義的話,那麼最早的方位概念顯然來源於古人利用太陽的一種辨方正位的活動。
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出現的這類八角紋,在今天西南少數民族的風俗中還可以見到,在彝、苗、僮(壯)、傈僳等民族的傳統圖案中,隨處可見這類圖形,它們與新石器時代出現於東部沿海地區的八角紋一脈相承。這種相似性並非偶然的巧合,雖然今日的人們已不甚明了八角紋的原始含義,但是這種形式卻被忠實地繼承了下來。 值得注意的是,壯族傳統圖案中存留的八角紋樣明確顯示了八角與八卦的聯繫,這一特點在彝族文化中甚至被表現得更為直接,因為彝語的「八卦」正稱為「八角」。參考傈僳族(傈僳語與彝語同屬彝語支)保留的八角紋與八卦相配屬的圖案,便可獲得這樣的認識:八角圖形至少可以與八卦建立起某種聯繫。表面看來這雖然簡單,但由八卦引申出的八方與數字的關係的內容則是豐富的。2)天數五點陣圖左旋與地數五點陣圖右轉的交互即九宮圖(馮時) 艾蘭《「亞」形與殷人的宇宙觀》: 人立足於大地之上,他會怎樣看待宇宙?二元對應顯然是不夠的,因為東的出現則意味著有西,而東、西的建立又意味著有南、北,人只有立於環形的軸心,或者說是四個方向的中央,才容易獲得和諧的感覺。 這造就了一連串相互遞進的方位概念,即四方、五位、八方和九宮。 四方和五位是方位的基礎,八方和九宮實際則是前兩個概念的進一步延伸。 《淮南子·天文訓》: 子午、卯酉為二繩,丑寅、辰已、未申、戌亥為四鉤。 東北為報德之維也,西南為背陽之維,東南為常羊之維,西北為蹄通之維。 五位是以四方為基礎而產生的平面概念,二繩交點的平面化便形成了中宮。 八方是由四條直線構成的方位坐標,兩條叫「二繩」,另兩條叫「四維」。「二繩」互交,構成東、西、南、北四方,「四維」互交併疊合於「二繩」之上,構成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 九宮既是在八方之中復加了一個中方,同時又是兩個五點陣圖的互交。按照傳統的理解,九宮是由九個方格組成的圖形,這與史前八角圖形區別很大。但是,就像八方是由「二繩」、「四維」相交而形成的一樣,具有一定空間概念的九宮方圖,同樣是由兩個五點陣圖交午而成的。 《繫辭》: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五,地數三十。 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 天數與地數實際代表著奇偶,用易理去衡量,奇偶也就是陰陽;用數理去衡量,奇偶加一或減一可以相互轉換,這恐怕也就暗示著陰陽的轉換。 商周數字卦成為易卦的濫觴,似乎正體現了這一思想。用這個天地數系統去配合九宮和洛書,可以得到滿意的答案。首先,我們必須模仿九宮的配數,將天數與地數分別布列在兩個五點陣圖中。 需要注意的是,先秦時期的方位觀念顯示,下位其實正是上位,天數與地數的布列次序必須是相反的。在這些原則的支持下,可以得到兩個形狀相同而布數各異的五點陣圖。
將此兩個五點陣圖仿效天左旋地右轉而相互交午,於是便可得到一幅中宮「五」的天數五點陣圖與中官「十」的地數五點陣圖彼此重合的九官圖,這個九宮圖也就是所謂的「洛書」。把兩個五點陣圖中相互重疊的部分加實畫出,而將其他的部分捨去,看到的正是一個史前文化中常見的特殊八角圖形。但是,這種特殊八角圖形來源於九宮圖的事實並不能使所有的疑點都得到解釋,一個相對複雜的圖形往往表達了相對複雜的概念。 這意味著一個特殊的八角紋,顯然要比那種一望可知指向八方的八角紋的含義豐富得多,這個問題直接涉及到了與所謂的「洛書」並存的另一幅圖形,那就是所謂的「河圖」。(3)生數五點陣圖與成數五點陣圖的彼此重疊即四方五點陣圖(馮時) 孔穎達《禮記正義》引鄭玄註: 天地之數五十有五。 天一生水於北,地二生火於南,天三生木於東,地四生金於西,天五生土於中。 陽無耦,陰無配,未得相成。 地六成水於北與天一併;天七成火與於南與地二並;地八成木於東與天三並;天九成金於西與地四並;地十成土於中與天五並也。 表明古人以一二三四五為生數,六七八九十為成數,生數為基本數,以生數為基礎,分別相加中央五,即可得到五個成數。根據鄭玄的解釋,天地數與生成數屬於兩套完全不同的數字體系,因此其布數次序都應有著自己的特點。 天數一生於北,地數二生於南,布數次序是互逆的。與天地數不同的是,生成數不考慮陰陽的關係,天一生水於北,地六成水於北且與天一併,生成數的布數次序完全相同。方位人選擇在古人觀念中是一項非常嚴肅的工作,中國古代的方位體系大致有兩種:一種是上南下北,左東右西,有時也作180度的轉位;另一種則是上南下北,左西右東。 先秦的方位體系雖然東西偶有互易,但上南下北的做法卻是普遍的和一貫的,不僅易圖的布列常常採用這種體系,而且九宮圖的布數實際也正遵循了這一原則。假如我們對生成數的布數次序作了這樣的調整,結果便看得很清楚,因為只要將兩個生成數五點陣圖重疊而不是交午,就可得到所謂的「河圖」圖形。
這個圖形實際並不是什麼「河圖」,而是洛書的一種不同變形。所謂「河圖」,其本質原來卻是一幅指向四方的五點陣圖,這種構圖比九宮圖顯然簡單得多。 從古人方位觀念的發展去分析,先有四方而後有八方應該是很自然的趨勢,而先有生成數後有天地陰陽數也應符合原始思維的過程。 將這樣兩個概念分別布圖:一幅是彼此重疊的兩個五點陣圖,即所謂的「河圖」;另一幅則是彼此交午的九宮圖,即所謂的「洛書」。而將這兩個概念融為一體,便是那個神秘的八角圖形。 事實上在今天看來,不論朱熹的門徒蔡季通,還是陳傳的傳人劉牧,對河圖、洛書的認識從一開始可能就是一種誤解,儘管二人的觀點是相反的。
從本質上看,宋人指定的「河圖」、「洛書」其實表現的只是兩個不同的布數過程,這兩個圖形在目前所見的古彝文文獻中仍然被完整地保存著。在古彝文中,與所謂的「河圖」相似的圖名為「五生十成圖」,與所謂的「洛書」相似的圖則名為「十生五成圖」。 這些名稱顯然也應較所謂的「河圖」、「洛書」之名更接近這類圖數的本質,不僅顯示了兩幅圖形實際是互異的兩個布數結果,而且有著共同的淵源。所謂「河圖」其實只是體現生成數體系的四方五點陣圖,而所謂「洛書」則是體現天地數體系的九宮圖。 蔡季通的「河圖」、「洛書」雖然也正是自彝區蜀地訪得,但他並沒有真正弄清楚它們本屬同一種圖的兩幅附圖,而錯誤地定為兩種不同的圖形。 河圖就是太極圖;洛書就是玉版及玉龜,四方五點陣圖、八方九宮圖組成的八角圖,是洛書的布數規則,是古人對生成數與天地數兩種不同術數觀的客觀反映。3.八卦與河圖、洛書術數的配合仍是「以象之謂」 八卦源於大極(太極○),即太陽光照的視回歸運動。八卦的畫卦,是自下面開始畫多爻,從處在下面的太極生出兩儀(一陰爻一陽爻)。以「—」表示陽爻,象徵太陽在一天之中連續不中斷;以「--」表示陰爻,象徵月亮在夜晚有圓有缺。 兩儀的一極陽爻上分別再生一陽爻或一陰爻而生四象,即陽爻上加一陽爻形成即太陽(陽之陽),陽爻上加一陰爻形成少陽(陽之陰);另一極陰爻上再分別生出一陽一陰,即一陰爻上加一陽爻形成少陰(陰之陽),一陰爻上加一陰爻形成太陰(陰之陰)。按同樣的原理,四象生八卦。按同樣的原理,八卦與八卦相錯,即生六十四卦。
此圖的八卦次序,即邵雍《梅花易數》第一篇之「周易卦數」: 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圖中的陽之陽、陽之陰、陰之陽、陰之陰,表陽氣的量或陰氣的量: 陽之陽,屬陽,陽氣的量最大,即太陽,對應夏天; 陽之陰,屬陽,但其量較少,即少陽,對應春天; 陰之陰,屬陰,陰氣的量最大,即太陰,對應冬天; 陰之陽,屬陰,但其量較少,即少陰,對應秋天。 注意:此定義與《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的太陰對應秋天,少陰對應冬天並不一樣,解析詳見《人中之陰陽》章節。 舉報 | 回復 樓主:六氣 (1)「先天八卦圖」即天之陰陽對稱均分疊加的順序布卦圖 試將太極生兩儀四象八卦圖(1)按陽儀上先加陽爻再加陰爻,陰儀上先加陰儀再加陽爻的次序規則布陰陽二爻,就能得到下圖:
將「太極生兩儀四象八卦圖(2)」的八卦直線次序圍成一個圓圈,即可得到所謂的先天八卦方位。
也就是說,先天八卦是一種基於天之陰陽按陽先加陽,陰先加陰的次序對稱均分,相互疊加的布卦圖,與地之陰陽術數的方位無關。 馮時先生說: 先天之學源出於《說卦》傳中「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的記載。……宋明以來,八卦的布列一直遵循著兩個不同的方位,即所謂的先天方位和後天方位。相傳先天方位為伏羲所創,後天方位為文王所創,兩個方位構成了兩個截然不同的圖形。先天八卦配屬所謂的「河圖」,後天八卦配屬所謂的「洛書」,這種神秘的配置關係始終令人一百思不解。其實問題並不是從一開始就這樣複雜,種種跡象顯示,所謂先天八卦方位至少在宋以前是根本不存在的,它是宋儒為迎合自己的學說杜撰出的一種奇怪東西。準確地說,宋以前的著作及遺物中根本找不到先天八卦配屬河圖的任何線索,而這種配屬關係在北宋名儒邵堯夫之後,卻被人反覆玩味,附會無窮。 ……其實先天八卦只是一種陰陽對稱相互疊加的次序,也就是《繫辭》所講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而並不是什麼方位圓圖。 ……馬王堆帛書本《易傳》則與今本不同,而作「天地定立(位),〔山澤通氣〕,火水相射,雷風相搏」,所言陰陽矛盾之理甚明,故今本《說卦》「水火不相射」衍「不」字,悖於易理。 ……宋人的先天圖雖以乾、坤、離、坎四卦分置南、北、東、西,但《說卦》中卻根本沒有講到八卦的具體方位,顯然這些方位的配置沒有根據。 ……很明顯,宋代以前只存在一種後天方位,宋人為區別所謂「河圖、洛書」,特意附會出先天方位,並用它配屬所謂的「河圖」,以顯示其與配屬後天方位的「洛書」的不同,這一切實際都是錯誤的。西方猶太教的神秘學的一些圖形也有相通之處、但不如易經八卦陰陽理論完備、也有西方人用他們的星座理論來分析八卦
只要是來源於天文的圖形,都會有相似之處。 但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里,相似的圖形就表達著不同的意思,體現著不同的思維模式。 源於古希臘的西方科學理論體系,是以建立在精確數學模型上的思維模式為主體。古代中國傳統科學是建立在以「中國天文曆法學」為核心的「天、地、人」陰陽術數體系上。我對猶太教不了解,所以不知道這個圖形是建立在怎麼樣的思維模式上。 用一種文明的思維模式去解析另一種文明的事物,可能在某一點上有相通,但在整體(面)上,就會牛頭不對馬嘴。就象所謂的「中西醫結合」,基本理論永遠結合不了,只能在技術層面結合,即以中醫思維模式使用西醫的技術,或以西醫的思維模式來利中醫藥……,目前來看,以中醫思維模式使用西醫的技術,更具有發展空間。(2)「後天八卦圖」即地之陰陽的分至啟閉八節方點陣圖(馮時) 儘管先天方位在宋以前的遺物中並未找到實證,但「後天八卦」與洛書九宮的配屬形式,在早期文獻及出土物中卻屢見不鮮,在《易傳》及《靈樞經》中讀到它們的具體方位,而且可以在漢代及其以後的式盤乃至藏曆圖上看到它的圖形。 《周易·說卦》: 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 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 齊乎巽,巽,東南也,齊也者,言萬物之潔齊也。 離也者,明也,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也。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向明而治,蓋取諸此也。 坤也者,地也,萬物皆致養焉,故曰致役乎坤。 兌,正秋也,萬物之所說也,故曰說言乎兌。 戰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陰陽相薄也。 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勞卦也,萬物之所歸也,故曰勞乎坎。 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八卦與八方的這種配合,實際有一種共同的來源,這就是天文學上的分至啟閉八節。 《國語·周語下》韋昭《注》: 正西曰兌,為金,為閶闔風。西北曰乾,為石,為不周。 正北曰坎,為革,為廣莫。東北曰艮,為匏,為融風。 正東曰震,為竹,為明庶。東南曰巽,為木,為清明。 正南曰離,為絲,為景風。西南曰坤,為瓦,為涼風。 南朝劉宋·沈文阿疏義引《樂緯》雲(載於唐·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卷三 隱三年,盡五年》): 坎主冬至,樂用管,律中黃鐘,廣莫風至; 艮主立春,樂用塤,律中太簇,條風至; 震主春分,樂用鼓,律中夾鍾,明庶風至; 巽主立夏,樂用笙,律中中呂,清明風至; 離主夏至,樂用弦,律中蕤賓,景風至; 坤主立秋,樂用磐,律中夷則,涼風至; 兌主秋分,樂用鍾,律中南呂,閶闔風至; 乾主立冬,樂用柷梧,律中應鐘,不周風至。 八節應八風,合八律,定八方,配八卦,漸成系統。 在洛書九宮與後天八卦方位的關係中可以看出:東、西、南、北四正分別配置震、兌、離、坎四卦,其數分別對應「九宮八角圖」中的方位數字:三、七、九、一;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維分別配置艮、巽、乾、坤四卦,其數分別對應「九宮八角圖」中的方位數字:八、四、六、二。
八卦配八方,以象徵分至啟閉八節,這個傳統相當古老,從文獻上甚至可以追溯到殷商時代的甲骨卜辭。按照傳統的理解,四正之卦,即震、兌、離、坎為四時卦,分別象徵二分二至,即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四維之卦,即艮、巽、乾、坤則分別對應四立,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從邏輯上講,五、十圖數的兩幅圖只是反映了不同的布數過程,由於九宮源於四方五位,因此九宮圖中的四正配卦與四方五點陣圖是相同的。 中國的許多早於宋代的古代文獻都顯示了這樣一種傳統,所謂後天八卦與四方五點陣圖具有一種固定的關係。北魏關朗在《洞極真經》中說: 《河圖》之文七前六後,八左九右,是故全七之三以為離,奇以為巽。 全八之三以為震,奇以為艮,全六之三以為坎,奇以為乾。 全九之三以為兌,奇以為坤。正者全其位,偶者盡其畫。 根據這段文字,可以建立八卦與四方五點陣圖的一種關係。
所謂「河圖」的配卦實際和所謂「洛書」的配卦一樣,正是後天方位。因為如果將該圖內圈的生數五點陣圖逆時針稍作偏轉,就可以得到一個完整的後天卦位。 從形式上看,八卦與四方五點陣圖及九宮圖的配置關係表現為所配數字的不同,但實質上它們與數字的關係並不比它們與方位的關係更重要。(展曰:數字只是描述方位的名稱代詞,不同布數序列就代表著不同的流派,這些神秘的布數序列,只是司職天文曆法的人員保護自己知識產權的一種手段而已。)在八卦與四方五點陣圖的配屬關係中,坎、離、震、兌四時卦主配成數五點陣圖,位於外圈,象徵東、南、西、北四正方向,其寓意與九宮圖吻合無間,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了這兩幅五、十數圖具有著相同的配卦形式。 確認這一點便使得所謂「河圖」、所謂「洛書」原本只屬於「同一類圖形的闡釋」變得不可動搖了。更是說明了八角圖即八卦方點陣圖,且為所謂的「後天八卦圖」。 圖中央的是河圖,即所謂的太極圖,是以北斗七星的斗魁(當時的極星)為座標原點,斗柄在一個恆星年中的指向為一個圓周(這就是所謂的天蓋),劃分天界的天文體系。 而圖外圍,是西方的「十二星座」,是以地球為座標原點,將黃道平面(地球環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劃分天界的天文體系。 按「十二星座」的天文體系,北斗七星屬於「大熊座」。如果這樣的話,在這個圖裡,太極圖是放在中央,還是放在周圍的「大熊座」位置?這是其一。 其二,即使說中央這個圖,不稱為「河圖」,而是稱為後世已經演化延伸的「太極圖」,太極○是以「晝參日影」觀測一回歸年日影的軌跡,可以得到一個回歸圓周,每年周而復始,回歸年是地球自轉軸的回歸性搖擺。而「十二星座」是黃道平面上地球環繞太陽公轉一周,這是一個恆星年。二者的座標原點完全不一樣。 結論:這個圖也太搞了。西方猶太教的神秘學的一些圖形也有相通之處、但不如易經八卦陰陽理論完備、也有西方人用他們的星座理論來分析八卦
----------------------------- 其他圖看不懂,但從這幅圖看,真是將馬嘴安裝在牛頭上了: 圖中央的是河圖,即所謂的太極圖,是以北斗七星的斗魁(當時的極星)為座標原點,斗柄在一個恆星年中的指向為一個圓周(這就是所謂的天蓋),劃分天界的天文體系。 而圖外圍,是西方的「十二星座」,是以地球為座標原點,將黃道平面(地球環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劃分天界的天文體系。 按「十二星座」的天文體系,北斗七星屬於「大熊座」。如果這樣的話,在這個圖裡,太極圖是放在中央,還是放在周圍的「大熊座」位置?這是其一。 其二,即使說中央這個圖,不稱為「河圖」,而是稱為後世已經演化延伸的「太極圖」,太極○是以「晝參日影」觀測一回歸年日影的軌跡,可以得到一個回歸圓周,每年周而復始,回歸年是地球自轉軸的回歸性搖擺。而「十二星座」是黃道平面上地球環繞太陽公轉一周,這是一個恆星年。二者的座標原點完全不一樣。 結論:這個圖也太搞了。西方猶太教的神秘學的一些圖形也有相通之處、但不如易經八卦陰陽理論完備、也有西方人用他們的星座理論來分析八卦
----------------------------- @六氣 2015-03-05 09:50:03 其他圖看不懂,但從這幅圖看,真是將馬嘴安裝在牛頭上了: 圖中央的是河圖,即所謂的太極圖,是以北斗七星的斗魁(當時的極星)為座標原點,斗柄在一個恆星年中的指向為一個圓周(這就是所謂的天蓋),劃分天界的天文體系。 而圖外圍,是西方的「十二星座」,是以地球為座標原點,將黃道平面(地球環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劃分天界的天文體系。 按「十二星座」的天文體系,北斗七星屬於「大熊座」。如果這...... ----------------------------- 倒數第二行,改為「二者的座標平面完全不一樣」。4.河圖與洛書的配合運式是天地陰陽「不以數推 以象之謂」的集中體現 雖然在幾千年的歷朝歷代民間或官方的注釋和演化,但是我們還是能夠在《易》中看到,「觀象授時」、「俯察地理」思想內容仍然佔據重要的地位。 金景芳、呂紹綱《周易全解》說: 乾,元亨利貞。元亨利貞,即《論語》里孔子說的『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恰是此義。是春夏秋冬不曰『春夏秋冬』而曰『元亨利貞』,因為若曰『春夏秋冬』就把『天行健』的特點說死了,而『元亨利貞』四個字是靈活的,可以因時制宜地適應一切具有乾健意義的人、事、物。 馮時先生說: 由於孔子好《易》以及它與儒學的牽涉,卻使《易》在逐漸強化了它的哲學傾向的同時,竟淡化了其原始的術數本質。隨著考古學所帶來的一系列發現,易卦被掩蓋的真義才逐漸為人們所認識。自宋代以來在商周青銅器上發現的一種特殊符號,實際就是最原始的「數字卦」(張政烺)。積累現有的考古資料,從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陶器刻畫到商周時期的甲骨、青銅器和陶器,乃至戰國簡牘,類似的「數字卦」已愈百例。 這些證據足以證明,古代易卦一直是以十進數位的「一」、「五」、「六」、「七」、「八」、「九」這六個數字表示的,早期甚至還用「十」(曹定雲)。事實證明,易卦不僅從原理上講是本之筮數,而且就連書寫形式也與古代數字無異。儘管有跡象表明陰陽爻與數字爻的發展可能在一段時間內是相伴而行的,但以數字布卦、寫卦則占絕對主導的地位。《漢書·律曆志上》:「自伏戲畫八卦,由數起。」師古註:「萬物之數,因八卦而起也。」俱明畫卦實乃布數之為
展曰:這幅圖,很形象的描繪了天之陰陽、地之陰陽的親密配合關係,也直觀地體現了所有的「式盤」基本原理。彝文文獻所載河圖與後天八卦配圖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了:這些數字元號所代表的歸原始的意義就是節氣方位,布數就是對某區域的方位節氣的測算,或者是對某區域的節氣方位變化關係特點的描述,具有天地陰陽術數「不以數推,以象之謂」的特點,也稱因地制宜。這也是中醫學生學習地之陰陽術數的最終目的。 古人運式時地盤不動,只轉天盤(展曰:即古人觀天象以地面為參照物,地面各方位不動,而天上的星象圍繞地面進行圓周「視運動」;天盤轉動後,式盤的整體局勢就發生了變化,象徵地盤所處這一區域的節氣方位,將可能跟隨天盤的轉動方向而按每年的常態產生變化,將天盤的方位和天象的實際方位相對比,就可以做出相應的預測),使之與地盤上的方位及時辰相配,而天盤的旋移方法則完全仿效太一行九宮的次序。 含山玉版雖天、地盤尚未分離,但太一神卻是獨立的。太一在九宮中到底怎樣循行呢?傳統的做法是從坎宮(1宮)開始,自此而入坤宮(2宮),又自此而入震宮(3宮),又自此人巽宮(4宮),所行過半以後,還息於中央之宮(5宮);——4、5。然後又自中宮入乾宮(6宮),又自此而入兌宮(7宮),又自此而人艮宮(8宮),又自此而入離宮(9宮),行完一周以後,又還息於回到紫宮(5宮)。——9、5。這就是鄭玄所說的「太一下行八卦之宮,每四乃還於中央,中央者,北神之所居,故因謂之九宮」。 太一下行九宮乃象八節風氣之消長,而其「每四乃還於中央」的運行之法,又顯然是一種原始進位制的體現。這些文字直接涉及了對玉版周緣布數原理的解釋。玉版圖像的最外層布列了四組特殊的數字,這些數字都是以鑽孔的形式表現的,下緣為4,上緣為9,左右兩緣為5。這個圖式如以下方正位起算,無論採用左旋還是右旋的方法釋讀,結果都是4、5、9、5。 含山玉版的這四重圖像的含義其實並不神秘,我們在後世的式盤上找到了它的痕迹。太一行九宮的規律是「每四乃還於中央」,也就是太一自一宮依次循行四宮以後,下一步便會回歸到中央五,從五開始再依次行移九宮,又重新還回到中央五。前一步的序數是一、二、三、四、五;後一步的序數是六、七、八、九、五。這兩步之後都要還於中央五,這就是玉版周緣布數4、5、9、5次序的由來。 現在我們可以準確地說,洛書的本質乃是最原始的式圖。 含山玉版圖像兼涉太一、六壬、遁甲三式的內容,既富八方九宮系統,配合八節、八卦,又備四方五位系統,配合四門,且列太一下九宮之法,顯然這是太一、六壬之類尚未分立之前古式盤的一種原始形式。 《史記·日者列傳》:今夫卜者,必法天地,象四時,順於仁義,分策定卦,旋式正棋。然後言天地之利害,事之成敗。 通曉天地必須首先法象天地,看來運式是古人通曉天地、預知禍福成敗的一項重要工作。天綱何以要旋而地不旋,這正是太一循行的道理。西漢太一式盤於九官之外以八方應對八節,且有憂、病、喜、謬、顯、死、盜爭、患等不同的占辭。因此應具有時占的功能。有關的內容還見於《靈樞·九宮八風》章,後者則是以八節來自於不同方向的風氣以及不同風氣的待點作為占測的手段。這些內容在含山玉版上己經具備,至少我們可以從它們相同的形式上體味出某些相同的內涵。 含山玉版中布洛書九宮,根據太一行九宮的原則,太一日行一宮,每行九日完成一個周期,經過五個周期共計45日,恰合八節的周期,八個周期便是一年,這個意義通過九宮之外布列的八方得到了充分體現。在我們真正了解了事實的真象之後,便會發現,河、洛的精蘊其實只是一些極為樸素的思想,而並不像後人附會演義的那樣神秘莫測。二)地之陰陽術數系統運用於中醫學的嘗試及其缺陷 由於地之陰陽術數系統中,區分五位的本質,是為了配屬五行,其中東、南、西、北四位象徵四方,中位既象中方,也象四維。這樣,八卦與五行的陰陽屬性就這樣聯繫起來了。八卦的相同象——基本屬性如下: 太陽之陽——乾卦。其數為一。後天方位是西北,屬金(陽性),季節為秋冬之交。 太陽之陰——兌卦。其數為二。後天方位是西,屬金(陰性),季節為秋。 少陽之陽——離卦。其數為三。後天方位是南,屬火,季節為夏。 少陽之陰——震卦。其數為四。後天方位是東,屬木(陽性),季節為春。 少陰之陽——巽卦。其數為五。後天方位是東南,屬木(陰性),季節為春夏之交。 少陰之陰——坎卦。其數為六。後天方位是北,屬水,季節為冬。 太陰之陽——艮卦。其數為七。後天方位是東北,屬土,季節為冬春之交。 太陰之陰——坤卦。其數為八。後天方位是西南,屬土,季節為夏秋之交。 1.八卦的五行配屬順序圖 由於上述的八卦配屬,其象為:天、澤、火、雷、風、水、山、地,雖可以配屬五行的「木火土金水」,即以四正雷配木(陽)、火配火、澤配金(陰)、水配水, 1.八卦的五行配屬順序圖 由於上述的八卦配屬,其象為:天、澤、火、雷、風、水、山、地,雖可以配屬五行的「木火土金水」,即以四正雷配木(陽)、火配火、澤配金(陰)、水配水,以東北維的山和西南維的地配土,西北維的天配金(陽),東南維的風配木(陰)。 按前文的「五行相生順序轉化圖」、「四氣順序轉化圖」,試作出「八卦的配屬五行順序圖」如下:
記號以後讀 來自UC瀏覽器 | 舉報 | 回復 樓主:六氣 時間:2015-03-06 09:57:27 有人在一些全國性的大活動、大會議中談到:「從根本上說,中醫學是文化,中醫理論與中華文化在本源上是一致的,首先研究的是道,然後才是以道論醫。」「(中醫藥)『三進(進農村、進社區、進家庭)』活動是文化活動,一定要看到中醫和西醫的不同,看到我們中華文化和中醫藥文化的這種關係,通過中醫中藥中國行活動讓大家真正回歸到中華文化、中醫藥文化的精髓上來」。 這話說得,看得一頭霧水,中醫界自己都說中醫是文化,難怪別人說中醫不是醫學,只是一個文化,研究一下「道」,再「以道論醫」,所以叫「道醫」。 不要說大眾,就是我本人,直接的感覺就是:中醫是「神棍」。 大眾問:「為什麼現在『張悟本』那麼多?」美其名曰: 「中醫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可以『自圓其說』的,那麼,利用中醫的這點就夠了,東拼西湊,甚至拿出古人的解釋和秘方,開發開發就很容易變成現代的寵物。」「社會上,那些想發財,想掙眼球的人,當然就會憑自己特有的『三寸不爛之舌』遊說中醫,甚至戲說中醫」。 ——既然中醫是文化,為什麼不能「戲說」呢? ——西醫是源自西方,難道西醫下基層,例如CCTV新聞天天講的解放軍軍醫下基層給邊區、老區、少數民數地區健康宣教、義診,就是下基層傳播西方文化?這不扯淡么! 大眾又問:「那麼怎麼回歸到中華文化、中醫藥文化的精髓上來呢?」你的回答是:「中醫藥學不是一般人能夠學習、了解和掌握的,需要有悟性。」 ——為什麼學習西醫不用「悟性」?只需要經過規範化的培訓和考核,就可以上崗了呢?看來所謂的「悟性」和學佛學禪一樣啊,不是一般人都能成佛的,學海無涯苦做舟,真的很辛苦的。 所以,目前之所以有反中醫潮流,並不是所謂的「反中醫鬥士」造成的,恰恰是中醫界內部知識面混亂引出來的事端。 其實,回答這些亂源很簡單:中醫首先就是醫學,就是治病。治不好病,說什麼都是扯! 可以治病是「實踐」,學術界在談「實踐」與「理論」的辨證關係時,是這樣說的: ——關於理論與實踐的關係,我們經常強調的是理論對實踐的「依賴」,卻往往忽視理論對實踐的「超越」,並因而在強化實踐意識的同時卻弱化了理論意識。 ——源於實踐的理論,並不僅僅是對實踐經驗的概括和總結,更重要的是對實踐活動、實踐經驗和實踐成果的批判性反思、規範性矯正和理想性引導。這就是理論對實踐的超越。 因為中醫可以治病,同時根源在中國,中國的科技思維文化就在理論上對「中醫經驗」進行概括和總結,然後對中醫實踐進行超越,形成了中醫的理論體系。 中醫理論和中醫實踐相互促進,理論形成後,就要實踐來檢驗,這個檢驗是用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人的生命來做的,不是用小白鼠、小白兔。 所以,你可以崇拜西方文化,質疑中國文化,進而以中國文化來質疑中醫理論,但是中醫可以治病這個事實,是可以經得起實踐經驗的。 大眾的要求很簡單,只要能夠治病就好。難道你到西醫院看病,你還會問醫生,你是怎麼治好我的病的?分子學、基因學原理是什麼?高血壓葯有好多種,為什麼給我用這種?病理生理學的機理是什麼?——你是西醫的博士研究生么,博士生導師的回答都不全面。有其中一個小知識點的創新,就可以得到諾貝爾生物醫學獎了。 知情同意權,只需回答到你是什麼病,這個病的預後是什麼,吃藥的方法是什麼,怎麼預防複發,生活上怎麼調理,就可以了。 中醫也是如此,是什麼病,治得好病,怎麼預防複發,生活上怎麼調理就可以了。在這個前提下,用什麼樣的理論回答,只要這個理論可以再次指導實踐,直至超越實踐,讓人獲得新的、有效的實踐,那麼,這就是真理。 舉報 | 回復 作者:夢陽01 時間:2015-03-06 10:45:38 樓主對古文化了解非凡,令人欽佩。 順便有幾個問題想請教: 金木水火土的概念是源於農業生活生產,還是天文五星? 八卦,五行,六氣是同一個系統,可以互融,還是它們屬於不同角度的各自獨立的觀察與總結? 這些觀察與總結在多大的地理與時間尺度上仍是有效的? 可否不吝解答。 來自手機版 | 舉報 | 回復 樓主:六氣 時間:2015-03-06 10:46:22 @六氣 2015-03-05 23:01:35 二者,八卦的本質是天之陰陽對稱均分疊加而成,…… 三者,在後面將會論述到,雖然八卦源於太極生兩儀四象,但在兩儀生四象這個節點上,由於陰陽的相對性屬性,八卦系統已經與人中之陰陽術數系統(中醫學術數系統)同源而異流,雖然所用的文字還是那些文字,但其所代表的含義已完全不相同。 ----------------------------- 中醫可以治病,同時根源在中國,中國的科技思維文化就在理論上對「中醫經驗」進行概括和總結。 中醫理論源於中國文化,與中國文化的主流「儒釋道」、「周易」同源,但「異流」,源一樣,但在「四象(即春夏秋冬)」這個節點以後,已經與主流文化分流,有它自己的獨立性,這點必須分清,不能模糊含混!要不然,不是自己把自己繞進去,每日「苦行僧」,就是所謂的「神棍」。就是說,八卦不是屬於中醫學的東西,六十四卦更不是。看《周易》,讀嶽麓書社陳戌國點校《四書五經》的原文,不明白,就看吉林大學出版社金景芳、呂紹綱《周易全解》,這是社會哲學方法學,很不錯。 我自己經常說,作為學習中醫,我熱愛中國傳統文化,但我本人十分不喜歡朱熹。對於目前教育界提出的學習中國文化,學習所謂的「中華經典」,就是「朱熹體系」的「四書五經原理」、「三字經」、「孝經」、「弟子規」等等,我十分反感!這是要我們的少年兒童回到明清八股的節奏。 例如,《二十四孝》中的第十七則「哭竹生筍」: 「孟宗,三國時期江夏人,年少的時候父親就早早就去世了,只有年老體衰的母親和他相依為命。一日母親深感不適,經過求醫問葯,得知用新鮮的竹筍做湯就可以醫好母親。因為正值凜凜寒冬,根本就沒有鮮筍,小孟宗非常希望母親的身體好起來,可是又無計可施。擔心憂愁中小孟宗獨自一人跑到竹林,扶竹而哭。他的哭聲打動了身邊的竹子,於是奇蹟發生了,只聽呼的一聲,地上就瞬間長出了許多的嫩筍。小孟宗看到時心裡特別的高興,他小心的摘取了竹筍,歡歡喜喜的回到了家裡。回到家之後,馬上用竹筍為母親熬好了筍湯。母親喝了筍湯之後身體果然大有好轉。孟宗後來大有作為,官至司空。」 ——「正值凜凜寒冬,根本就沒有鮮筍」,沒有常識么?不知道什麼叫「冬筍」?百度百科:《冬筍採收的鄉土經驗》 (1)「先看毛竹竹葉偏向那邊後挖鞭,碰到芽頭尖,嫩鞭追後老鞭向前牽」在12月底(農曆),在竹葉發黑又帶黃葉的大年竹周圍找竹鞭,挖到帶有尖筍芽時,如碰到嫩鞭往後追,老鞭向前挖一定有冬筍。 (2)「老鞭開叉追新鞭,追到十八步邊」追老竹鞭到頭時,往往有新發竹鞭,從發鞭起點開始追,到第18節(一般80 cm左右時,就有冬筍。 (3)「找不到鞭,春筍洞邊」指找不到竹鞭的時候,可追挖春筍筍穴內的竹鞭,一般在往年出春筍的附近往往就有冬筍。 (4)「開枝低,竹枝粗,雙開叉竹筍多」意思是指開枝低、竹枝又粗,最下層竹枝雙開叉的大竹,往往長得筍多。 (5)「下山鞭,鞭長、節長、筍少,上山鞭,鞭短、節短、筍多」。 二十四孝里還有《卧冰求鯉》: 晉朝的王祥,早年喪母,繼母朱氏並不慈愛,常在其父面前數說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親之疼愛。繼母朱氏時常想吃鯉魚,但因天寒河水冰凍,無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於冰上禱告,忽然間冰裂,從裂縫處躍出兩尾鯉魚,王祥喜極,持歸供奉繼母。 他的舉動,在十里鄉村傳為佳話。人們都稱讚王祥是人間少有的孝子。有詩頌曰: 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如果不熟悉洄遊鯉魚的習性,赤身卧於冰上禱告就得到鯉魚?看看東北查干湖冬捕的場面,你就會知道,沒有一定的技術經驗,冬天厚冰是吃不到魚的。赤身卧於冰等魚,這比「守株待兔」更加荒謬!不凍死才怪! ——因為孝,然後到竹林邊哭,然後就可以得到筍?然後還「官至司空」?這不是為了某階級的利益而編出來騙人的么,你到竹林邊給我哭一下,竹筍就得來啦? 如果有哪一個老師這樣子教育我的小孩,我一定會投訴他,如果投訴不成,可能我就會打他! 舉報 | 回復 樓主:六氣 時間:2015-03-06 11:02:25 2.八方八節的五行相生順序轉化圖 《白虎通》曰: 水位在北,北方者陰氣在黃泉之下,任養萬物,水為濡也,陰化濡任生木; 木在東方,東方者陽氣始動,萬物始生,木之為言觸也,陽氣動躍; 火在南方,南方者陽在上,萬物垂枝,火之為言委隨也,言萬物布施,火之為言化也,陽氣用事,萬物變化也; 金在西方,西方者陰始起,萬物禁止,金之為言禁也; 土在中央,主吐含萬物,土之為言吐也。何知東方生? 《樂記》曰: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土所以不名時,地,土別名也,比於五行最尊,不自居部職也。 按《白虎通》的描述,這其實就是在「四氣順序轉化圖」的中央加上一個「土」,但是土「比於五行最尊,不自居部職也」,是農事的載體土地,不是四氣的同類;後世中醫認為土是。這種陰陽分類法,屬於天之陰陽與地之陰陽的結合體,對中醫學的理論意義十分局限。 十二支以八方八節的布位進行五行配屬,據陳久金的說法:唐代的房玄齡(一說尹知章)等,把「七十二日而畢」釋為「春當九十日,而今七十二日而畢者,則季月十八日屬土位故也。」這是房玄齡等注家望文生義得出的結果。可得到以下圖形: 舉報 | 回復 樓主:六氣 時間:2015-03-06 11:03:00
舉報 | 回復 樓主:六氣 時間:2015-03-06 11:03:27 這個模型很漂亮,具備了「四方五點陣圖」和「八方九宮圖」的全部特性。立春至穀雨為春時(季),立夏至大暑為夏時(季),立秋至霜降為秋時(季),立冬至大寒為冬時(季)。即春時在丑、寅、卯、辰;夏時在辰、巳、午、未;秋時在未、申、酉、戌;冬時在戌、亥、子、丑。由於春季代表了木氣的生、夏季代表了火氣的長、秋季代表了金氣的收、冬季代表了水氣的藏。土居中央不居部職,又為五行最尊,統領四時四象之間的相互轉化。當四象之間氣的運動發生轉換的時候,中間要有一個過渡階段,這就是土。這在個模型里,「土」的位置放在哪裡就十分重要了。 寅、卯——木;巳、午——火;申、酉——金;亥、子——水。而丑、辰、未、戌剛好是處在四時的交叉點上,包含有相交的二個時,也就是剛好處在生、長、收、藏四者的中間,所以屬土。相對於「十日」太陽曆系統五行中「土」的屬性位於「木火」與「金水」之間,「十二日」太陽曆中的「土」,位於「木」、「火」、「金」、「水」的中間,即「木」、「火」、「金」、「水」之間,均由「土」來進行關聯轉接。 「八方八節的五行相生順序轉化圖」補充了「五行相生順序轉化圖」中無「土」轉化「金水」的降勢為「木火」升勢的不足。 舉報 | 回復 樓主:六氣 時間:2015-03-06 11:03:47 在醫學中最完美的運用這個模型的中醫診療技術就是針灸學中的「子午流注」針法理論。「子午流注」針法是古代針灸療配穴的一種方法,以十二經中的六十六個五腧穴為基礎,結合天干地支五行生剋,並隨日時的變易推論十二經氣血運行中的盛衰,開闔情況,作為取穴的依據。其治療獨特,熟練運用後,奇效非常。 但在這裡有2個問題值得思考:後天八卦的配屬五行,其優點是克服了「五行相生順序轉化圖」中缺少由降到升的轉化過程(土)的缺陷。但其缺點也是十分明顯的:因其本質是在「後天八卦圖」即地之陰陽的分至啟閉八節方點陣圖上,以象配屬陰陽,是地之陰陽的「以象之謂」也。其五行四時分至啟閉八節方位,與天之陰陽對稱均分疊加的次序布卦的「四象之爻」並不相配: 在此圖上,後天八卦與春、夏、秋、冬對應的「四象」,並非是春季對應少陽,夏季對應太陽,秋季對應少陰,冬季對應太陰。而是順序完全混亂:春天陽木配少陽之陰、春天陰木配少陰之陽;夏天火配少陽之陽;轉化土配太陰之陰;秋天陰金配太陽之陰、秋天陽金配太陽之陽;冬天水配少陰之陰。 在清末民國年間醫家彭子益《圓運動的古中醫學》的陰陽五行六氣整體圓運動順序,承襲了這些「四象」順序混亂的現象,不僅沒有能夠釐清五行六氣的運轉關係,反而越註解越混亂,致使信者越沉迷,不信者更惑,或更反。 舉報 | 回復 樓主:六氣 時間:2015-03-05 23:01:35 二者,八卦的本質是天之陰陽對稱均分疊加而成,雖然在後天八卦圖的布卦中,與至啟閉八節方位相對應,其已由五行動態的氣的意義,變成了靜態的形的意義。地之陰陽術數系統在方位「象」的靜態特點十分明顯,不具備五行順序轉化的模式(即太極○在一個周期的運轉規律特性),更不能完美將五行的動態屬性融會貫通,缺點十分明顯。 三者,在後面將會論述到,雖然八卦源於太極生兩儀四象,但在兩儀生四象這個節點上,由於陰陽的相對性屬性,八卦系統已經與人中之陰陽術數系統(中醫學術數系統)同源而異流,雖然所用的文字還是那些文字,但其所代表的含義已完全不相同。 舉報 | 回復 樓主:六氣 時間:2015-03-05 23:02:21 現今較為廣泛應用後天八卦於中醫學的技法,「靈龜八法」針灸技法是其中的代表,這是金元時代為針灸大家竇漢唧所倡導。實際上此法是八脈八穴配穴法與日、時干支所代表的時辰相配而組合成的。所以本法用穴與奇經八脈的交會關係,以及陰陽相配而成上下相應四對的取穴規律,都與八脈八穴配穴法相同。具體計算步驟是:將患者來診之日、時之干支所代表的基數相加之和,陽日除以9,陰日除以6,將不能盡除的所餘數求出,此餘數即是納於九宮八卦之數。所以要掌握八法逐日干支之基數,八法臨時干支之基數以及八穴納卦數。《針灸大全》八法歌:「坎一聯申脈,照海坤二五,震三屬外關,巽四臨泣數,乾六是公孫,兌七後溪府,艮八屬內關,離九列缺主」。 選穴十分依賴農曆時間,農曆時間可以說是選穴的決定性因素。中醫學的順應自然整體觀念的核心是「三因制宜」,即因時、因地、因人制宜,僅僅使用「因時」制宜,最多加入一個「因地」制宜,在為病人治療疾病時,雖說可以起到一些基礎性的作用,但是總會有失偏頗。因此,在本質上是屬於地之陰陽術數系統的後天八卦配屬五行順序配置,是不能完全適宜在中醫學上進行應用的。 舉報 | 回復 樓主:六氣 時間:2015-03-05 23:04:08 那麼先天八卦圖的五行配屬順序是如何的呢?同理得出下圖:
一者,先天八卦的配屬五行,四象順序十分有條理,雖然克服了後天八卦的五行配屬順序雜亂的現象,但是在八卦與五行配屬的排列方面,其五行相生順序又完全混亂。 二者,先天八卦同樣的也是以象配屬陰陽,是地之陰陽的「以象之謂」也。地之陰陽術數系統在方位「象」的靜態特點十分明顯,不具備五行順序轉化的模式(即太極○一個周期的運轉特性),更不能完美將五行的動態屬性融會貫通,缺點十分明顯。 因此,先天八卦方位配屬五行順序配置,也不可能在中醫學上進行應用。由於八卦術數系統在方位的布序上,不論是先天八卦的布位,還是後天八卦的布位,四象順序與五行相生順序不能共融。那麼,八方八節的布位能否可以呢? 舉報 | 回復 有人在一些全國性的大活動、大會議中談到:「從根本上說,中醫學是文化,中醫理論與中華文化在本源上是一致的,首先研究的是道,然後才是以道論醫。」「(中醫藥)『三進(進農村、進社區、進家庭)』活動是文化活動,一定要看到中醫和西醫的不同,看到我們中華文化和中醫藥文化的這種關係,通過中醫中藥中國行活動讓大家真正回歸到中華文化、中醫藥文化的精髓上來」。 這話說得,看得一頭霧水,中醫界自己都說中醫是文化,難怪別人說中醫不是醫學,只是一個文化,研究一下「道」,再「以道論醫」,所以叫「道醫」。 不要說大眾,就是我本人,直接的感覺就是:中醫是「神棍」。 大眾問:「為什麼現在『張悟本』那麼多?」美其名曰: 「中醫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可以『自圓其說』的,那麼,利用中醫的這點就夠了,東拼西湊,甚至拿出古人的解釋和秘方,開發開發就很容易變成現代的寵物。」「社會上,那些想發財,想掙眼球的人,當然就會憑自己特有的『三寸不爛之舌』遊說中醫,甚至戲說中醫」。 ——既然中醫是文化,為什麼不能「戲說」呢? ——西醫是源自西方,難道西醫下基層,例如CCTV新聞天天講的解放軍軍醫下基層給邊區、老區、少數民數地區健康宣教、義診,就是下基層傳播西方文化?這不扯淡么! 大眾又問:「那麼怎麼回歸到中華文化、中醫藥文化的精髓上來呢?」你的回答是:「中醫藥學不是一般人能夠學習、了解和掌握的,需要有悟性。」 ——為什麼學習西醫不用「悟性」?只需要經過規範化的培訓和考核,就可以上崗了呢?看來所謂的「悟性」和學佛學禪一樣啊,不是一般人都能成佛的,學海無涯苦做舟,真的很辛苦的。 所以,目前之所以有反中醫潮流,並不是所謂的「反中醫鬥士」造成的,恰恰是中醫界內部知識面混亂引出來的事端。 其實,回答這些亂源很簡單:中醫首先就是醫學,就是治病。治不好病,說什麼都是扯! 可以治病是「實踐」,學術界在談「實踐」與「理論」的辨證關係時,是這樣說的: ——關於理論與實踐的關係,我們經常強調的是理論對實踐的「依賴」,卻往往忽視理論對實踐的「超越」,並因而在強化實踐意識的同時卻弱化了理論意識。 ——源於實踐的理論,並不僅僅是對實踐經驗的概括和總結,更重要的是對實踐活動、實踐經驗和實踐成果的批判性反思、規範性矯正和理想性引導。這就是理論對實踐的超越。 因為中醫可以治病,同時根源在中國,中國的科技思維文化就在理論上對「中醫經驗」進行概括和總結,然後對中醫實踐進行超越,形成了中醫的理論體系。 中醫理論和中醫實踐相互促進,理論形成後,就要實踐來檢驗,這個檢驗是用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人的生命來做的,不是用小白鼠、小白兔。 所以,你可以崇拜西方文化,質疑中國文化,進而以中國文化來質疑中醫理論,但是中醫可以治病這個事實,是可以經得起實踐經驗的。 大眾的要求很簡單,只要能夠治病就好。難道你到西醫院看病,你還會問醫生,你是怎麼治好我的病的?分子學、基因學原理是什麼?高血壓葯有好多種,為什麼給我用這種?病理生理學的機理是什麼?——你是西醫的博士研究生么,博士生導師的回答都不全面。有其中一個小知識點的創新,就可以得到諾貝爾生物醫學獎了。 知情同意權,只需回答到你是什麼病,這個病的預後是什麼,吃藥的方法是什麼,怎麼預防複發,生活上怎麼調理,就可以了。 中醫也是如此,是什麼病,治得好病,怎麼預防複發,生活上怎麼調理就可以了。在這個前提下,用什麼樣的理論回答,只要這個理論可以再次指導實踐,直至超越實踐,讓人獲得新的、有效的實踐,那麼,這中醫可以治病,同時根源在中國,中國的科技思維文化就在理論上對「中醫經驗」進行概括和總結。 中醫理論源於中國文化,與中國文化的主流「儒釋道」、「周易」同源,但「異流」,源一樣,但在「四象(即春夏秋冬)」這個節點以後,已經與主流文化分流,有它自己的獨立性,這點必須分清,不能模糊含混!要不然,不是自己把自己繞進去,每日「苦行僧」,就是所謂的「神棍」。就是說,八卦不是屬於中醫學的東西,六十四卦更不是。看《周易》,讀嶽麓書社陳戌國點校《四書五經》的原文,不明白,就看吉林大學出版社金景芳、呂紹綱《周易全解》,這是社會哲學方法學,很不錯。 我自己經常說,作為學習中醫,我熱愛中國傳統文化,但我本人十分不喜歡朱熹。對於目前教育界提出的學習中國文化,學習所謂的「中華經典」,就是「朱熹體系」的「四書五經原理」、「三字經」、「孝經」、「弟子規」等等,我十分反感!這是要我們的少年兒童回到明清八股的節奏。 例如,《二十四孝》中的第十七則「哭竹生筍」: 「孟宗,三國時期江夏人,年少的時候父親就早早就去世了,只有年老體衰的母親和他相依為命。一日母親深感不適,經過求醫問葯,得知用新鮮的竹筍做湯就可以醫好母親。因為正值凜凜寒冬,根本就沒有鮮筍,小孟宗非常希望母親的身體好起來,可是又無計可施。擔心憂愁中小孟宗獨自一人跑到竹林,扶竹而哭。他的哭聲打動了身邊的竹子,於是奇蹟發生了,只聽呼的一聲,地上就瞬間長出了許多的嫩筍。小孟宗看到時心裡特別的高興,他小心的摘取了竹筍,歡歡喜喜的回到了家裡。回到家之後,馬上用竹筍為母親熬好了筍湯。母親喝了筍湯之後身體果然大有好轉。孟宗後來大有作為,官至司空。」 ——「正值凜凜寒冬,根本就沒有鮮筍」,沒有常識么?不知道什麼叫「冬筍」?百度百科:《冬筍採收的鄉土經驗》 (1)「先看毛竹竹葉偏向那邊後挖鞭,碰到芽頭尖,嫩鞭追後老鞭向前牽」在12月底(農曆),在竹葉發黑又帶黃葉的大年竹周圍找竹鞭,挖到帶有尖筍芽時,如碰到嫩鞭往後追,老鞭向前挖一定有冬筍。 (2)「老鞭開叉追新鞭,追到十八步邊」追老竹鞭到頭時,往往有新發竹鞭,從發鞭起點開始追,到第18節(一般80 cm左右時,就有冬筍。 (3)「找不到鞭,春筍洞邊」指找不到竹鞭的時候,可追挖春筍筍穴內的竹鞭,一般在往年出春筍的附近往往就有冬筍。 (4)「開枝低,竹枝粗,雙開叉竹筍多」意思是指開枝低、竹枝又粗,最下層竹枝雙開叉的大竹,往往長得筍多。 (5)「下山鞭,鞭長、節長、筍少,上山鞭,鞭短、節短、筍多」。 二十四孝里還有《卧冰求鯉》: 晉朝的王祥,早年喪母,繼母朱氏並不慈愛,常在其父面前數說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親之疼愛。繼母朱氏時常想吃鯉魚,但因天寒河水冰凍,無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於冰上禱告,忽然間冰裂,從裂縫處躍出兩尾鯉魚,王祥喜極,持歸供奉繼母。 他的舉動,在十里鄉村傳為佳話。人們都稱讚王祥是人間少有的孝子。有詩頌曰: 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如果不熟悉洄遊鯉魚的習性,赤身卧於冰上禱告就得到鯉魚?看看東北查干湖冬捕的場面,你就會知道,沒有一定的技術經驗,冬天厚冰是吃不到魚的。赤身卧於冰等魚,這比「守株待兔」更加荒謬!不凍死才怪! ——因為孝,然後到竹林邊哭,然後就可以得到筍?然後還「官至司空」?這不是為了某階級的利益而編出來騙人的么,你到竹林邊給我哭一下,竹筍就得來啦? 如果有哪一個老師這樣子教育我的小孩,我一定會投訴他,如果投訴不成,可能我就會打他!2.八方八節的五行相生順序轉化圖 《白虎通》曰: 水位在北,北方者陰氣在黃泉之下,任養萬物,水為濡也,陰化濡任生木; 木在東方,東方者陽氣始動,萬物始生,木之為言觸也,陽氣動躍; 火在南方,南方者陽在上,萬物垂枝,火之為言委隨也,言萬物布施,火之為言化也,陽氣用事,萬物變化也; 金在西方,西方者陰始起,萬物禁止,金之為言禁也; 土在中央,主吐含萬物,土之為言吐也。何知東方生? 《樂記》曰: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土所以不名時,地,土別名也,比於五行最尊,不自居部職也。 按《白虎通》的描述,這其實就是在「四氣順序轉化圖」的中央加上一個「土」,但是土「比於五行最尊,不自居部職也」,是農事的載體土地,不是四氣的同類;後世中醫認為土是。這種陰陽分類法,屬於天之陰陽與地之陰陽的結合體,對中醫學的理論意義十分局限。 十二支以八方八節的布位進行五行配屬,據陳久金的說法:唐代的房玄齡(一說尹知章)等,把「七十二日而畢」釋為「春當九十日,而今七十二日而畢者,則季月十八日屬土位故也。」這是房玄齡等注家望文生
這個模型很漂亮,具備了「四方五點陣圖」和「八方九宮圖」的全部特性。立春至穀雨為春時(季),立夏至大暑為夏時(季),立秋至霜降為秋時(季),立冬至大寒為冬時(季)。即春時在丑、寅、卯、辰;夏時在辰、巳、午、未;秋時在未、申、酉、戌;冬時在戌、亥、子、丑。由於春季代表了木氣的生、夏季代表了火氣的長、秋季代表了金氣的收、冬季代表了水氣的藏。土居中央不居部職,又為五行最尊,統領四時四象之間的相互轉化。當四象之間氣的運動發生轉換的時候,中間要有一個過渡階段,這就是土。這在個模型里,「土」的位置放在哪裡就十分重要了。 寅、卯——木;巳、午——火;申、酉——金;亥、子——水。而丑、辰、未、戌剛好是處在四時的交叉點上,包含有相交的二個時,也就是剛好處在生、長、收、藏四者的中間,所以屬土。相對於「十日」太陽曆系統五行中「土」的屬性位於「木火」與「金水」之間,「十二日」太陽曆中的「土」,位於「木」、「火」、「金」、「水」的中間,即「木」、「火」、「金」、「水」之間,均由「土」來進行關聯轉接。 「八方八節的五行相生順序轉化圖」補充了「五行相生順序轉化圖」中無「土」轉化「金水」的降勢為「木火」升勢的不足。 舉報 | 回復 在醫學中最完美的運用這個模型的中醫診療技術就是針灸學中的「子午流注」針法理論。「子午流注」針法是古代針灸療配穴的一種方法,以十二經中的六十六個五腧穴為基礎,結合天干地支五行生剋,並隨日時的變易推論十二經氣血運行中的盛衰,開闔情況,作為取穴的依據。其治療獨特,熟練運用後,奇效非常。 但在這裡有2個問題值得思考:
推薦閱讀:
※心靈感悟:得與失,是相對而言的
※中國五年內爆發經濟危機?《透視中國系列》座談會兩學者針鋒相對
※養心哲理篇 —— 欣賞《斷章》相對的美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