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堂視頻20130714:食物中的「腦黃金」(1)賈竑曉講老年抑鬱症
專家提示,抑鬱的發病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種觀點認為,抑鬱的發作和大腦缺少某種「快樂素」有關。所以增加大腦中的「快樂素」,這是對情緒最直接的改善方法。詳情請看本期節目。
專家提示,5-羥色胺就是大腦內的「快樂素」,它可以影響大腦活動的每一方面,如調節情緒、增加精力、加強記憶力,甚至能改變人生觀、價值觀。5-羥色胺水平較低的人更容易發生抑鬱、衝動行為。有趣的是,女性大腦合成5-羥色胺的速度僅是男性的一半。詳情請看本期節目。
專家提示,氨基酸是構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不同種類的氨基酸具有不同的功效。而跟情緒關係較為密切的氨基酸是色氨酸。色氨酸進入大腦後,在酶的作用下,合成5-羥色胺。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大腦合成5-羥色胺的數量逐年減少。此時可以考慮通過改善飲食,增加體內「快樂素」的數量。詳情請看本期節目。
專家提示,小米和香蕉都是能讓人感到快樂的食物,小米中含有豐富的色氨酸,小米中的碳水化合物還能幫助色氨酸儘可能多的通過血腦屏障,從而促進5-羥色胺的合成。而香蕉中色氨酸的含量也比較豐富,此外香蕉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B6,有助於改善情緒。更多內容請收看本期節目。
20130714北京衛視養生堂:賈竑曉講老年抑鬱症養生堂 > 養生節目 > 北京衛視養生堂來源:三九養生堂責編:張興佳發表時間:2013-07-15 09:59現在的社會很忙碌,生活節奏很快,尤其是年輕人,整天顧著出去大拼,卻很少能夠在家陪陪家人父母,這對老人來說是很不利的,容易導致老年抑鬱症的發生。在本期的北京衛視養生讓節目中,我們就和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主任醫師賈竑曉教授一起來討論老年抑鬱症的相關情況!下面是該視頻的在線觀看和主要內容介紹:本期嘉賓介紹賈竑曉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北京大學心理系認知神經心理學博士後,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西醫精神病學博士,中國中醫研究院中醫學碩士,曾在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精神衛生研究所和倫敦大學聖喬治醫學院學習神經心理學及精神分裂症前驅期癥狀的識別和干預。目前是國際早期精神障礙研究協會會員。多年來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從事精神疾病的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擅長 精神分裂症早期癥狀的識別和干預,早期精神分裂症和抑鬱症的鑒別診斷及治療,人格解體的診斷治療,難治性精神分裂症、難治性抑鬱症和精神分裂症認知(記憶和注意等)損害的西醫診斷和治療,難治性精神病和精神病藥物副反應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曾主持和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和中國博士後基金等各種級別課題多項,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論文37篇,在SCI收錄的國外期刊發表論文4篇,申報國家專利1項。曾獲北京市衛生局「十百千」人才計劃「百」類人才資助,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局「125」人才計劃「學科帶頭人」類人才資助,北京市委組織部優秀人才資金資助。其中有關精神分裂症認知損害的研究獲2007年華夏高科技產業創新獎三等獎,排名第一。有關痴呆的研究2010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自然科學獎 2等獎),排名第五。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衛視,並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老年抑鬱症的癥狀受「老化」過程生理和心理變化的影響,老年期抑鬱障礙與青壯年期發病者之間的臨床表現還是存在一些差別,前者認知功能損害較為明顯,其他方面的表現相對較輕。典型抑鬱發作表現為心境低落、思維遲緩及活動減少等。老年期抑鬱發作臨床癥狀常不典型,多數患者有突出的焦慮、煩躁情緒,精神運動性遲緩和軀體不適的主訴也較年輕患者更為明顯。情感低落是抑鬱障礙核心癥狀。主要表現為顯著而持久的情緒低落,悲觀失望。患者常體驗到與過去明顯不同,生活沒有興趣,提不起精神,高興不起來,整日憂心忡忡、鬱鬱寡歡、度日如年、苦不堪言。在抑鬱發作的基礎上病人會感到絕望,對前途感到無比的失望,認為自己沒有出路)、無助(對自己的現狀缺乏改變的信心和決心)與無用(認為自己生活毫無價值,充滿了失敗,一無是處)。70%以上的老年抑鬱患者可有焦慮和激越,而表情緊張、惶惶不可終日。老年患者對憂傷的情緒往往不能很好表達,有時軀體焦慮完全掩蓋了抑鬱。也有的患者無故報怨別人對他不好,以致使人無所適從。思維遲緩患者思維聯想緩慢,反應遲鈍,言語少、語調低、語速慢。自覺「腦子較前明顯的不好使」。輕者可以進行言語交流,多為問多答少。初始交流還可以,繼續交流就越顯困難,嚴重者無法交流。意志活動減退患者可表現行為緩慢,生活懶散,不想做事,不願與周圍人交往,對任何事物都喪失興趣。患者不但喪失以往生活的熱情和樂趣,越來越不願意參加正常活動,如就餐、社交、娛樂,甚至閉門獨居、疏遠親友。感到精力不足,疲乏無力,以致越來越無精打采,精疲力竭,甚至日常生活都不能自理。輕者喪失參與活動的主動性,辦事拖拉。重者終日卧床,不語、不動、不食達到木僵狀態。老年患者這些表現相對少些。嚴重抑鬱發作的患者常伴有消極自殺觀念和行為。消極悲觀的情緒及自罪自責觀念致患者產生絕望的念頭,認為「自己是個沒用多餘的人」。進而發展成為自殺行為。老年抑鬱有慢性化趨勢,也有不堪忍受抑鬱的折磨,自殺念頭日趨強烈,以死求解脫。長期追蹤,抑鬱性障礙總的自殺死亡率15%~25%。軀體癥狀此類癥狀很常見,主要表現睡眠障礙、食慾減退、體重下降、性慾減退、便秘、軀體某部位的疼痛、陽痿、閉經、乏力等。約有80%的患者有睡眠障礙,主要是中段和末段睡眠差。可伴有入睡困難和噩夢,少數睡眠增多。典型的是早醒,晨2、3點醒後,即陷入白天如何過的痛苦絕望之中。抑鬱心境可有晝重夜輕的節律變化,晨起重,傍晚後心情平穩些,此點常作為內源性抑鬱診斷指征之一。軀體不適主訴可涉及各臟器,自主神經功能失調的癥狀也較常見,如心慌、心跳、出汗、噁心、嘔吐,患者常常糾纏於某一軀體主訴,並容易產生疑病觀念,進而發展為疑病和虛無妄想。由於自我評價低,患者總以批判的眼光,消極的態度,看待自己的過去、現在和將來,把自己說成一無是處,並堅信自己罪惡深重,將會被遺棄或受到懲罰,逐漸形成被害和罪惡妄想。有的患者可伴有幻覺。體重減輕與食慾減退不一定成比例,不典型抑鬱症病人則可表現為食慾增強、體重增加。性慾減退老年人較常見,男性為陽痿,女性為性感缺乏,也有的患者出現與其身份不符的行為,如揮霍無度及猥褻行為。老年抑鬱症的預防1、加強對老年人群的精神衛生知識宣傳,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2、堅持維持治療 藥物維持治療是預防老年期情感障礙複發的主要措施。情感障礙的治療分為三個階段:急性期治療、鞏固治療及維持治療階段。(1)急性期治療 通常持續6~12周,此期目的是縮短病程及使癥狀完全緩解,不能遺留未盡癥狀,否則極易復燃(或惡化)。主要指征是癥狀緩解,即患者恢復到病前水平或量表評分已達界限值以下。(2)鞏固治療 在老年人這一階段一般持續6個月,部分病情特別嚴重或複發頻繁的患者此階段可達2年,其目的是防止復燃及促使社會功能的良好恢復。主要指征是病情保持平穩狀態。(3)維持治療 有文獻報道,60歲以上的老年抑鬱患者,第一次發病後24個月內的複發率高達70%,發作次數越多緩解期也逐漸縮短。發病年齡越大,複發次數越多,再次複發的危險性也越高。可見老年期情感障礙的維持治療十分重要。大部分研究者主張,對60歲以上第一次起病的抑鬱患者,在達到臨床痊癒後至少應維持1年;若出現複發,則維持治療2年,以後再複發應終生服藥。3、營造良好的家庭生活環境和社會支持系統是預防老年期抑鬱症的重要環節。
推薦閱讀:
※曾經一次又一次的祈求,讓她漂亮,讓她健康......
※崇拜名利的年輕人易得憂鬱症
※抑鬱症有望通過大腦掃描確診
※開始與抑鬱症抗爭
※八字看哪些人容易患抑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