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鵝口瘡不煩惱,小兒推拿來忙

  鵝口瘡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由真菌感染,是兒童口腔的一種常見疾病。  在口腔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多見於嬰幼兒。本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這種真菌有時也可在口腔中發現,當嬰兒營養不良或身體衰弱時可以發病。  寶媽們,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小兒鵝口瘡的推拿吧~

 

小兒鵝口瘡的推拿方法

1、退六腑 100-300次

位置:六腑位於前臂尺側緣,肘腕之間的一條直線。

手法:用一隻手握住孩子的手腕,用另一隻手的拇指或食、中指二指螺紋面從孩子的肘部下推至腕部。

作用:清熱、涼血、解毒,多用於防止高熱、驚風、鵝口瘡、便秘、咽痛腮腺炎等症。

2、清天河水 100-500次

位置:天河水位於前臂正中總筋至洪池(曲澤)成一直線。

手法:用一隻手握住孩子的手腕,使其掌心向上,然後用中指、食指指腹自孩子腕橫紋推向肘橫紋,直推300-5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從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作用:食積多有鬱熱,清天河水以清散鬱熱。

3、清肝經 200次

位置:肝經位於食指末節螺紋面;

手法: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為清;

作用:清肝經能平肝瀉火,息風鎮驚,解郁除煩。

4、清脾經 100-500次

位置:脾經位於拇指橈側面指根到指尖成一條直線;

手法:順著拇指外側緣從拇指指根推至指尖;

作用:健脾胃、補氣血,多用於防止疳積、食欲不振、便秘等病症。

5、清胃經 100-300次

位置:胃經在手掌面拇指第一節;

手法:用一隻手固定孩子的手掌,露出拇指、然後用另一隻手的拇指或食指、中指從孩子掌根處推到拇指根部;

作用:清利濕熱、和胃降逆、瀉胃火、除煩止渴。多用於腹脹、便秘等症。

6、揉板門 100-300次

位置:在拇指下,手掌大魚際平面。

手法:以指端在大魚際平面的中點做揉法,稱揉板門。

作用:清熱涼血,止血除煩,消食化積,具有升降之功。

7、推小橫紋 100-300次

位置:在掌面示、中、環、小指掌指關節橫紋處。

手法:拇指側推,稱推小橫紋。

作用:開胸散郁,化痰涎。

8、揉小天心 100-300次

位置:在大小魚際交接處凹陷中;

手法:用指端揉,稱揉小天心;

作用:揉能清熱鎮驚,利尿,明目;掐搗能安神鎮驚。

9、揉大椎 1-3分鐘

位置:使孩子頭微低,用手摸到孩子頸後突起位置,往下摸凹陷處就是大椎穴;

手法:用一手拇指或中指指端揉之;

作用:清熱解表。

10、下七節骨 100-300次

位置:七節骨位於背部正中線第4腰椎至尾椎上端,成一直線。

手法:用一手拇指、或食指、中指外側緣自上而下直推

作用:泄熱通便,多用於便秘、脫肛等症。

1、補腎經 100-500次

位置:腎經位於小指末節螺紋面。

手法: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為補。

作用:補腎益腦、溫養下元(溫馨提示:腎經宜補不宜清)。

2、揉二馬 100-500次

位置:位於手背無名指與小指掌指關節之間;

手法:用一手拇指中指相對用力揉;

作用:補腎滋陰,利水通淋。

3、揉湧泉 30-50次

位置:湧泉穴位於足底,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足底第2、3跖趾縫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後2/3交點上。

手法:用拇指或者食指 中指指端揉30-50次。

作用:有滋陰退熱、降逆止嘔、理腸止瀉的作用。

推薦閱讀:

鼠年寶寶何時要月份掌握好
孕肚大小有差異,孕三月摸不到寶寶
漂亮的寶寶套裝,
寶寶八字取名要講究 4大要素要考慮到
寶寶消化不良 媽媽警惕6大危害

TAG:寶寶 | 煩惱 | 推拿 | 小兒推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