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朝鮮半島為何是唇齒相依,中華國運繫於此

中國和朝鮮半島的關係,常用一個成語來形容:唇齒相依。

何謂唇齒相依,就是牙齒和嘴唇互相依靠,無法分割。從古至今,中國和朝鮮半島確實是如此,朝鮮半島的政治局勢變化,往往會直接影響中國的國運。也由於這種緊密的關係,在任何一個時代,中原王朝都對朝鮮半島的變化非常關注,而且會主動採取一些措施,來維護自身的利益。

歷史上朝鮮半島由於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常常成為大國角力的舞台,甚至是戰場。古代在朝鮮半島上角力的大國主要是中國和日本,近代以後,加入了俄羅斯和美國。

我們回顧一下從七世紀到十九世紀的1200年內,中國和日本因為朝鮮半島的問題發生過三場戰爭,這三場戰爭對東亞政治秩序和各國國勢消長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由此我們或許能更真切地感受到為什麼對朝鮮問題中國無法置身於外。

第一次是白江口之戰,白江口是今天韓國的錦江入海口。公元663年,也就是唐高宗龍朔三年,日軍4.2萬人,戰船1000餘艘與唐軍共1.3萬人,戰船170艘,在百濟白江口展開了激烈海戰。唐大將劉仁軌指揮船隊將日軍圍住,致其艦隻相互碰撞無法迴旋,士兵大亂。戰爭結果是日軍戰船全部被焚毀,數萬日軍被殺或溺死。

這場戰爭的遠因可以追溯到自隋朝就開始的征伐高麗之戰。朝鮮半島在唐朝初年存有高句麗、百濟與新羅三個政權。其中,高句麗實力最強大,隋煬帝亡國,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征伐高句麗,激發國內矛盾。唐朝建立後,高句麗仍然對唐朝採取敵對態度。唐太宗在位時,數次征伐,都未能取勝。

當時百濟和新羅在朝鮮半島南部,與日本隔海相望。百濟和日本關係密切,且與高句麗組成聯盟,一起欺負新羅,新羅只好向唐朝求援。唐朝數次出兵,一直到唐太宗駕崩,都沒有解決這個問題。高宗李治即位後,繼續其父親未竟的事業,終於在白江口之戰中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白江口之戰,日本大敗後,終於認識到與大唐在諸方面的差距。日本這個民族能知恥而後勇,打不過你,就虛心向你學習。此後數百年間,日本一直不斷地派遣唐使和留學生向唐朝學習,逐漸形成其一整套政治、經濟、文化制度。直到明萬曆年間,豐臣秀吉侵略朝鮮,近一千年間日本是對中國甘拜下風的。

到了16世紀末17世紀初,明朝萬曆年間,日本又久靜思動,放不下他們從海島踏上大陸的民族夢。萬曆朝有三大征,分別是平定寧夏哱拜之亂、播州楊應龍之亂,和援朝驅日。

明朝從太祖朱元璋開始,就一直和朝鮮維持著密切的宗藩關係。當時的朝鮮對明朝的忠誠是實心實意的,從制度到文化全面學習中國。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後,休養生息,讓多年戰亂的日本一時間國泰民安。此後,他見日本國力增強,遂萌發野心,想征服朝鮮,再來征服中國。

1592年,豐臣秀吉出兵20萬侵略朝鮮,一時勢如破竹,先後攻佔朝鮮的王京漢城與陪都平壤,並迅速大量攻佔朝鮮境內的主要城市,直趨明朝邊境。朝鮮王馬上向明朝求救。最忠誠的藩屬國有難,明朝不能不管,於是派李如松率兵入朝對日作戰。這場戰爭一直延續到1598年,豐臣秀吉在失望中死去,群龍無首的日本不得不和明朝議和,撤軍。日本以朝鮮半島為跳板,逐步進入東亞大陸的夢又破滅了。日本又老實了近四百年。

到了清朝末年,日本經過明治維新國力開始上升,而清朝和他的藩屬國朝鮮仍然在固步自封。國力稍微有點起色的日本,又把覬覦的目光盯住朝鮮半島。於1876年找了個借口和朝鮮簽訂了《江華條約》,朝鮮對日本打開大門。

當時的朝鮮政治架構和清朝有些相似。清朝時慈禧太后垂簾聽政。朝鮮是高宗李熙即位,他的生父大院君李罡應攝政。高宗的妻子閔妃精明強幹,后妃干政,與公公大院君產生矛盾。

本來保守的大院君是親華的,閔妃則親日,她聘請日本教官訓練新軍。由於新軍的待遇高,舊式部隊的將士不滿意,1882年爆發了「壬午兵變」,這些反叛的軍人闖進王宮,又燒了日本使館,殺死日本教官。這事就鬧大了,日本準備以此為借口派兵朝鮮。

當時大清朝駐日本的公使叫黎庶昌,他獲得情報後馬上拍電報給清廷,要求儘快處理這個事兒,不能給日本以口實。清廷派吳長慶率領慶軍坐船,搶在日本前頭登陸,進入了漢城,平定了局勢,懲處了造反的軍人,將背後煽風點火的大院君逮捕,並送到中國軟禁。

壬午兵變後,袁世凱和慶軍的一部分就留在了漢城,然後對朝鮮的一些權力進行接管。

這時候朝鮮官員階層中有一部分人對大清朝失望,他們提出要親近並學習日本,要求改革,擺脫清朝的控制。這一派叫開化派。

1884年是農曆甲申年。開化派的大臣利用一次聚會,挾持了國王李熙,把一些親華派的官員殺掉,強迫國王發出詔書改革政府。這次「甲申政變」是日本公使策划下的。袁世凱聞訊後,在來不及獲得朝廷批准的情況下,冒著極大的風險,當機立斷,率兵進入王宮,殺死叛亂的官員解救了朝鮮國王,又牢牢地控制了局勢。那以後,袁世凱幾乎成了朝鮮的太上皇。

但是,清朝在朝鮮半島與日本的幾次交手都沒有吃虧,是非常僥倖的,完全靠袁世凱這樣的能吏個人所起的巨大作用,對朝鮮問題清廷沒有從根本上進行思考,繼而尋求解決之道。這一年,清朝內部發生了「甲申易樞」。慈禧太后突然下發詔書,解散了以恭親王為首的軍機處,所有的軍機大臣都被驅逐,重用了光緒皇帝的生父醇親王。恭親王可以說是滿清王室中最懂洋務的,也明了世界大勢,因此受到了嫂子慈禧太后和弟弟醇親王的嫉恨。這位醇親王志大才疏,所用的一幫人多是眼光短淺之徒。

從1884到1894年這10年內,看起來清朝仍然控制了朝鮮半島的主動權,但日本從來沒有放棄過對朝鮮的滲透,包括培植親日派,擴大對朝鮮的貿易量,收集朝鮮和中國的情報,他們等待攤牌的那一天。

這十年間不是說沒預警,一些有識之士建議當機立斷,徹底解決朝鮮問題。或者乾脆進一步,廢除其藩屬國地位,把朝鮮變成大清朝一個行省。但清朝沒有這樣的能力,列強環伺下自顧不暇,哪敢這樣做;或者給予朝鮮完全獨立的地位,大清朝只是它一個友好鄰邦,從朝鮮半島脫身。可廢除幾百年的藩屬關係,守舊派肯定不幹,最高執政者也下不了這個決心。朝鮮的問題,就一直這麼拖下去。

1894年1月,朝鮮發生東學黨起義,朝鮮官府無力鎮壓,求助於清廷。清政府派葉志超率軍赴朝。日本政府得訊後,急派駐朝公使大鳥圭介率軍趕赴朝鮮。清帝國和日本在朝鮮爆發了衝突,引發了「甲午之戰」。這場戰爭的結局是清帝國大敗。從此日本成為了東亞的霸主,而清帝國進一步淪落為列強誰都敢收拾的半殖民地。

從甲申年到甲午年,整整十年,清朝從太后到大臣,一直就是得過且過,敷衍了事,讓朝鮮半島的問題終於到了不可收拾的底部,最後直接影響到清帝國的自身安全。甲午一戰,清帝國從此一蹶不振,只過了十七年就滅亡了。


推薦閱讀:

中華名硯-----端硯[50P]
中華面相學【講座】從面相看命運 - 專輯
中華帝國興亡史——西楚篇
中華聖賢經--第二卷
讀《讀歷史 悟美德》傳承中華五千年文明

TAG:中國 | 朝鮮 | 朝鮮半島 | 中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