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醫薛伯壽談養生與工作、智慧的關係
靜則健腦,靜則生慧;靜則神藏,躁則消亡。工作中要求心靜,不可煩躁。養身修鍊,既有動功,也有靜功,講究調心、調息、調形;重點是入靜,全身放鬆,呼吸綿綿,動作如行雲流水,一動百動,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剛中有柔,柔中有剛;
要求以德為本,性命雙壽,德壽共濟。傳統養身修鍊,諸如氣功、太極拳……等,既能強健五臟六腑功能,亦可健壯皮肉筋骨。自己修鍊不但強身、防病、祛病,更可開發智慧,因練功要求達到:"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其化神、還虛之內涵就是要健腦、開發智慧"!
科技興國,為人民服務,首先要依靠智慧之光,才能繼承開拓創新!才能發明創造、攀登科學高峰。養生修鍊,就是為了更好、更有成效地工作,不重視養生修鍊,就難有高的工作效率,難有承先啟後的繼承創新發明。
養生修鍊為最積極的休息,不會休息,也就不會工作。故養生修鍊,促進事業有成,延年益壽,造福於人民,奉獻於國家!太上老君養生楹聯奧旨:內煉精氣元神固其本――延年葯;外修真道玄德濟蒼生――益壽丹。
關於智慧《氣功心法》中闡明有得:"人生最寶貴的是什麼?應是迫求智慧。所謂智慧,有別於聰明與天才,乃是由那光輝圓滿的靈性所流露出來的一種領悟力。有了這種領悟力,則萬事萬物在它之前,了了分明,無所遁形,所以它能領悟一切真理而無所遺漏。聰明偏於感官的發達,不如智慧之圓滿與深沉;聖哲固然多具天才(某方面的天賦),但天才究竟比不上智慧的全面與完整。智慧是諸德之母。不智之忠是為愚忠,不智之孝是為愚孝,不智之信是為迷信,不智之愛是為痴愛,不智之仁容易被人利用,不智之勇往往自招其禍,缺乏智慧之果斷名為武斷,缺乏智慧之堅定名為頑固,精進而缺乏智慧可能愈精進而入邪愈深,創新而缺乏智慧往往只是表面功夫,換湯不換藥。"
理性是智慧的第一屬性:一個有智慧的人能把握自己的人生,所謂:"我命在我不在天",他能言其所當言,行其所當行,他博古而通今,見微而知著,監往而察來,他不但有自知之明,謙虛若谷,也能知人論世,既沒有理由自卑,也沒有理由自大。道法自然,尊道而貴德。
悲憫是智慧的第二屬性:一個有大智慧的人,必然具有偉大胸懷與情感,他心地廣大,愛心廣博,這種智慧湧出的愛是凈化的愛,真誠的愛,無危險的愛。行天道:"損有餘,補不足",以人為本,以民為本。
信念是圓滿智慧的第三屬性:大智慧者,由於了悟真理、胸有成竹,效法天地對萬物無私奉獻,"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為玄德",無為而無所不為,無私而無畏;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了追求真理、追求自然規律、探索自然奧秘,無論環境如何險惡,甚至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共產黨人必須立黨為公,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
和平是圓滿智慧的第四屬性:大智慧者,其心如無雲晴空、如浪靜大海,貫徹上善若水,執行慈儉謙遜,追求自然和諧發展,達到"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中國和世界若真正落實"三個代表"精神,不但國內和平,世界也就和平了!
總之,養生修鍊既能提高體質,更能開發智慧。健康的體魄,高明的智慧,為人生最大財富。我們每個人都要努力開發智慧、提高工作效率、開拓創新更好地服務於社會,為國家多做貢獻。
推薦閱讀:
※土登翁修堪布:有時候逃開也是一種慈悲和智慧
※淡定的智慧
※楊俊|孟母智慧:教育之道
※嘮嗑(五十二)心識
※隨緣 是人生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