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無量壽經  (第四十八集)  1992/6  美國聖荷西迪安那大學  檔名:02-012-0048

主講人 : 淨空法師

無量壽經  (第四十八集)  1992/6  美國聖荷西迪安那大學  檔名:02-012-0048

  請掀開經本第七十一面,最後的兩句看起:

  【善人行善。從樂入樂。從明入明。惡人行惡。從苦入苦。從冥入冥。誰能知者。獨佛知耳。】

  這是這一品經最後的勸勉。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上一次沒有能夠講到一個段落,只講到「五道分明,善惡報應,禍福相承」,這是緊接著這一段經文來的。

  『善人』心善、『行善』。善與惡的標準,我們一定要牢牢的記住,凡是對人有利益的都是善,凡是對自己有利益而不利於他人的,這都是惡,這是善惡的定義,我們要辨別清楚。利益自己也能利益別人當然是更好;利益別人,不利於自己的,那也是善。佛法講這個利益要講長遠的利益,如果眼前有利,將來不利,這個不是善;眼前不利,將來有大利,這是善,所以佛法的眼光確實比我們一般世人要看得遠、要看得深,從這些地方看。存心利益眾生、利益社會,這就是菩薩行,所以他的果報就非常的殊勝,這是『從樂入樂』之因,將來得「樂」的果報。『明』是智慧,所謂是智慧增長。

  『惡人行惡』,這個心惡、行也惡,謂之自私自利。實在講這個善惡果報,這裡是總結,前面都說得很詳細了。雖然佛沒有能把一切這個生活當中的細節給我們說出,但是許許多多重要的原則、綱領都給我們說出來了,比一般戒經講得還要具體、還要詳盡。所以這一品經文確確實實是要牢牢的把它記住。「惡人」心惡、「行惡」,不知悔改,所以他造的「苦」因一定得「苦」果,得的這個「苦」報。

  『從冥入冥』,「冥」是愚痴、糊塗。那麼這些事情就是六道裡面的因緣果報,誰知道?誰看見了?『獨佛知耳』,唯獨佛對於這一些事情知道得非常的徹底究竟。菩薩也知,羅漢也知,他們所知沒有佛那麼透徹。這個天地鬼神也知,所以講有些小神通,那個能知道的就更有限了。唯獨佛才曉得透徹,所以佛給我們講得就非常的詳盡了。

  【教語開示。信行者少。生死不休。惡道不絕。如是世人。難可具盡。故有自然三塗。無量苦惱。輾轉其中。世世累劫。無有出期。難得解脫。痛不可言。】

  這個是惡業惡報的總結。『教語開示』是佛教給我們、教導我們、告訴我們這一個事實的真相,開導指示真正是苦口婆心。可是能接受的、能夠相信的、能夠依照佛教訓去做的,畢竟是少數。為什麼有人能信、有人不能信?哪些人能信?哪些人不能信?佛又何嘗不知道,知道得太清楚了。能夠信的人,這善根深厚,善根成熟,一聽到佛的教訓,他會想想,「很有道理」,他就接受了,就相信了。善根薄的人,機緣沒有成熟的人,聽了笑一笑而已,他不能相信,他也不能接受,根本就做不到,這業障很重。對這些人佛講不講?佛照講,照講做什麼?薰習。這善根怎麼養成的?生生世世接受諸佛菩薩的教導。那麼由此可知,我們今天遇到佛法能生歡喜心,依教奉行,這就是過去生中生生世世那個薰習,這個根差不多了,今天接觸才會生歡喜心。我們看到有些人接觸,這個歡喜心生不起來,不能完全信仰,就知道他還在薰習之中,他今天的情形就像我們過去生中那個狀況一樣,就是這麼一回事情。

  所以佛度眾生把眾生分做三等,第一等就是「根熟」,根熟的人就是他的善根福德成熟了,這一遇到佛法,遇到佛法是因緣,遇到這個因緣他就相信,他就能死心塌地念佛,他這一生決定往生成佛,這叫根熟的,這是最可貴的了。第二種就是「根沒熟的」,沒熟的,他能聽,他不能接受,或者能接受,他不能奉行,對於這個世間種種貪戀沒有法子放下,這是根沒熟的。沒熟的,幫助他成熟,就是不斷的薰習。第三種,「沒有善根的」,完全沒有善根的要給他種善根,給他這個機會種善根。所以眾生大別分做這個三類,三類,諸佛菩薩是普度,並不會偏重在哪一方面,一定是以平等心、清凈心、大慈悲心為眾生開導。

  正因為眾生業障習氣太重,所以『生死不休』,「休」是什麼?是停止,這個「生死」永遠沒有休息、沒有停止。「生死」,給諸位說,不是指一個人出生、死亡,那是大的段落,你看得明顯,其實這個「生死」是講生滅,生滅是「剎那生滅」。現代人這個科技發達,比從前一般人的常識豐富,我們這個身體裡面這是細胞組成的,這個細胞是剎那在新陳代謝。我們走進這個講堂,離開這個講堂,這個身體消滅的細胞不知道有多少,新生的又有多少,所以這個生滅的現象是剎那在生滅,永遠不停,這個苦。這是講「生死不休」。

  『惡道不絕』,為什麼有三惡道?前面跟諸位報告過,三惡道不是佛菩薩設立的,也不是上帝、不是閻羅王去造的,都不是的,是自己惡業變現出來的,業力變現出來的。他惡念、惡行「不絕」,所感到的這個三惡道也就不絕了。

  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沒有三惡道?不但三惡道沒有,三善道也沒有;這個天、人、阿修羅是三善道,他那裡也沒有。我們要是懂得這個理論,這一樁事情就決定沒有疑惑了。那一邊人不造惡,那一邊的人也不造善,換句話說,六道裡面的善業、惡業,他們都不造,他沒有因,哪來的果報?道理在此地。西方世界人所造叫「凈業」,這個「凈業」就是心地完全清凈。心裡有惡念,心不清凈;心裡有個善念,還是不清凈。所以他善惡念統統沒有,這個清凈。

  那我們要問,他造不造善、惡事?跟諸位說,造,他為什麼造善、惡事?度眾生。要用善的方法來度就用善的,要用惡的方法度就用惡的,善惡在他是度眾生的手段,所以他那個善也不能說他真的善,不是的,他作惡也不是真惡,所以他那個叫「清凈業」,這個心裏面沒有善、惡這些念頭。眾生應當用什麼手段去度他就使用什麼手段。就跟戲台上唱戲表演一樣,全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我們凡夫就樣樣都當真,沒有一樣是看到是假的。佛菩薩所謂是遊戲神通,遊戲在人間。無論是以善法、是以惡法,總而言之,他的目的是教眾生覺悟、是教眾生回頭、是教眾生認真學佛,他目的在此地,所以這個叫「凈業」。

  『如是世人,難可具盡』,這感嘆世間人業障習氣太重,不但沒有看到減少的現象,仔細去觀察這個世間眾生,惡念、惡行、惡業是天天在增長,歲歲在增加,這個事情佛都感嘆。

  『故有自然三塗』,這感得的惡報就是地獄、餓鬼、畜生。《楞嚴經》上,佛跟我們講得很明白,《楞嚴》是一切經裡面對世間法講得最詳細的。我們這裡常看到的是五趣,一般大乘經上常看到是六道,《楞嚴經》講七趣,六道外面還加一道,加什麼?加神仙,所以講得很詳細。《楞嚴經》上的結論是告訴我們七趣本無,本來沒有。五種陰魔,學佛的人一定要預先認識它,認識它,才不會受害。那個魔為什麼會害人?你不認識它,你要親近它,這個麻煩就來了。你對它很了解、很清楚,對它敬而遠之,它對你也無可奈何,它沒有你辦法的。所以《楞嚴》確確實實是幫助我們認識環境。這個古人講「開智慧的《楞嚴》,成佛的《法華》」,說得是很有道理。那麼這個『三塗』是業力變現出來的,你沒有這個業,換句話說,就沒有這個境界,真是見都見不到。人沒有貪慾、沒有瞋恚、沒有嫉妒,這個餓鬼道跟這個地獄道,你見不到的,也就是說你沒有這個業力,這個境界不會現前,如果你有這個業力,這個境界會現前,這是業力變現的,所以叫「自然三塗」,六道都是屬於自然的。

  這個裡面有『無量』的『苦惱』,諸位要念念《地藏菩薩本願經》就知道了。經典裡面所說的實在說真是叫掛一漏萬,地獄那個苦的狀況怎麼能說得盡!不過是略舉幾端而已。那個略舉幾端,我們仔細去思惟,已經就覺得受不了了,何況有說不盡之苦。這苦從哪來的?都是惡念惡行所感得來的。

  『輾轉其中,世世累劫,無有出期』。這是講「輾轉其中」,就是在惡道裡面輪迴。實實在在說,只要在三界之內的所有一切眾生,佛給我們講老實話,我們今天得人身,或者生到天上,這個時間都短。天上時間雖然長,壽命長,比起三惡道,那他就不算長了,他就是短,所以時間最長的是三惡道。三惡道進去很容易,出來很難,出來是業要消盡,人的心向善,人心向善,知道自己錯了,這才能回頭,所以這相當不容易。

  雖然地獄、餓鬼、畜生道里都有佛菩薩在那裡教化,佛菩薩也是講經說法在那裡勸導,能接受、能相信的那就更少了,更為希有了。那是什麼人能相信、能接受?差不多他的罪在那裡受得快滿了,他這個有悔過的意思,能對於這個善法能稍稍能聽得進去,這個才能夠離開惡道。離開惡道,這又得人身了,得人身,假如沒有緣分,遇不到佛法,那個事情就又麻煩了。這個社會上惡的人多,惡的環境多,必然被薰染,這一接觸,無始劫裡面那個惡習氣的種子又現行,又做錯事,所以《地藏經》講頭出頭沒,地藏菩薩好不容易勸你回頭了,這生到人道了,沒幾天又回去了,這是真的,而且太多太多。菩薩實在講真正慈悲,你再回去,他也不怪你,還是慢慢再勸導你。由此可知,真的要脫離太難太難了。

  那麼由此可知,如果我們這一生這個緣,可以說是無量劫無量劫,今天這個緣是第一殊勝,這個自己要知道。遇到這個緣,我這個問題可以總解決了。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問題解決了,永遠脫離六道輪迴了。但是這個法門雖然容易,你要能把這個世間能夠擺脫掉,你才能去得了。如果對這個世間還有絲毫牽掛,這都是麻煩,這是必定要覺悟的。凡是障礙往生的,我們統統都要把它舍掉,都要把它斷掉。

  哪些事情是障礙往生的?這個經裡面講得太清楚了、太明白了。所以經,我勸大家讀要讀熟。我在一般場合都是勸人要念三千遍,三千遍念熟了,一般大致上都可以背誦。讀經,給諸位說,不能往生,要修行。三千遍熟了之後,我們處事待人接物,在這個世間總歸納起來不外乎對人對事對物,這把我們的生活範圍全包括了。我們的起心動念會想到佛經上教給我們,「這個事情我能不能做?」這叫修行。佛教我們要做的,我們認真努力去做;佛教我們不能做的,我們連這個念頭都不能生,這樣才能往生,這叫修行。「行」就是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這些行為,要跟佛教導我們的一致。換句話說,三千遍之後,我們的重點是在修行。

  這一部《無量壽經》就是我們思想、行為的準則,我樣樣要符合它,這就了不起。因為這個經典裡面所說的是阿彌陀佛的心、阿彌陀佛的願、阿彌陀佛的行,你以阿彌陀佛為標準,你統統做到了,那麼你就成了阿彌陀佛了,那哪有不到西方世界的道理!必定上上品往生。這是諸位一定要知道的。

  所以其他經典都可以放下了,為什麼?太多了,多了就貪多嚼不爛。不熟,對於自己的思想言行是一點幫助都沒有。我們死心塌地守住這一本就夠了,這個分量不多,很容易修學;在這一個世界、這一個社會非常適用。所以經本,我們除了印大本之外,還印了很多小本,小本是便利你們攜帶,你們錢包口袋都可以放,便利攜帶,時時不離開身體,這樣才能夠決定得生,那就是決定永遠脫離六道輪迴了。縱然將來再回到這個世界來,回到這個世界來度眾生,那叫乘願再來,那個時候不管你作善作惡都叫凈業,不是善惡業,為什麼?那個善惡是度化眾生的手段,決定不是業力,因為你的心清凈、平等、慈悲,所以那是手段而已,決定不是事實。

  【如是五惡五痛五燒。譬如大火。焚燒人身。】

  這是比喻。『五惡』是你在造惡因,就是前面講的「殺盜淫妄」,末後的第五段說「酒」也可以,因為它裡面有說。說成十善,這個「意業」的「貪瞋痴」也可以,因為經文都非常的明顯。那麼此地講的「五惡」實際上就是講五惡、十惡,你造這個業,你就得的『五痛』。「五痛」,我們講是花報,俗話講現世報,你這一生你所受的就不自在,這是現世的果報。『燒』是來生三惡道的果報,這個三惡道比人間受的那就更苦了,就好比『大火焚燒人身』,這是比喻。

  【若能自於其中一心制意。端身正念。言行相副。所作至誠。獨作諸善。不為眾惡。身獨度脫。獲其福德。可得長壽泥洹之道。是為五大善也。】

  這是勸我們,如果我們能夠回頭,能夠從五惡、十惡回歸過來,那這就是『大善』了。這個回頭最重要的,就是此地第一句話所講的『若能』,我們如果真正能自己在心中『一心制意』,這句話是關鍵。「意」是什麼?念頭。不好的念頭,惡念,我們能在這裡下功夫,把這個惡念控制住,這個「制」就是克制,制伏住,不許自己起一個惡念。

  惡念起來的時候怎麼辦?這惡念會起來的,因為習氣,這個惡的習氣太深了,時時刻刻它會現前,有的時候自己會現前,有的時候接觸到外面境界它會現前,你一定要知道警覺,這是生死輪迴的根本,這是大患。如果不能把它控制住,我們來生還是要搞六道輪迴,出不了輪迴,決定長時間在三惡道。想到惡道苦,想到輪迴的恐怖,那個惡念自然就沒有了,就消失了,這個是要覺悟,這是真實之事,一點都不假。

  本宗它妙,妙在這個佛號功德不可思議,惡念才起來,「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用這一句阿彌陀佛把它轉過去,它惡念就沒有了,所以這個比其他宗派用功夫,那要殊勝得多。其他宗派,用觀想、用定力,用其他的方法。我們這是一句阿彌陀佛把這個念頭馬上換掉,我們可以想阿彌陀佛的功德、阿彌陀佛的莊嚴、阿彌陀佛在因地裡面的修行,建造西方極樂世界,幫助十方世界一切眾生永離苦海、圓成佛道,我們常常想這些事情。

  你要問這些事情怎麼想呢?這經上所講的全是這些事情。你經讀熟了,常常想經裡面所說的,把其他所有一切妄念都斷掉,都把它止住,專想西方極樂世界,這樣就對了,這叫真正的修凈土。到這一個功夫真正得力,到這個境界,這才是永明大師所講的有凈土,你心裡頭真的有凈土了,有凈土就決定得生凈土。修凈土,如果心裡頭沒有凈土,還是不能往生。要緊的是心裡頭真的有了,念念都有阿彌陀佛,念念都有西方凈土,這心裡頭真有。所以一定首先要「一心制意」,把這個妄想克服住。

  『端身正念』,身體真正能做到不殺生、不偷盜,至少要做到不邪淫,這是在家,那麼能夠做到不淫慾,這是最好了,那是最上乘了,你心才會真正清凈。『言行相副』,身端,口也端。『所作至誠』,「所作至誠」才是真正發菩提心,「菩提心」就是真誠之心。無論是念佛,無論是思惟彌陀「依正莊嚴」功德,都是用的真誠,乃至於日常生活對人對事對物,無一不真誠,這才叫「發菩提心,一向專念」。

  『獨作諸善,不為眾惡』,這一句話要緊。我們看世間人,他們所造作的,他們作惡,我對於這個事實真相看得清楚、看得明白,我決定不跟他一樣去作惡;他作惡,我做我的善,這必須把這個理事環境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才能做得到,才不會受環境的動搖。現在你要是做一點善事,人家都說你是傻瓜,甚至於你的想法都落伍了,不適合這個時代了,這一概不管,你合你的時代,我合我的時代,要有這個認識,要有這個毅力、決心。『身獨度脫』,我們知道他所造的、所行的,以及將來他所得到的是什麼,我們清楚;我今天所想所做,我將來得到什麼,我也明白。

  下面這是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獲其福德』這個「福德」就是往生,往生是一切福德當中第一大福德,沒有比這個更大了,佛門裡面任何的福德都比不上往生。諸位要知道,這一往生就等於成佛,所以說它是第一大福德。往生不退,一生決定圓成佛道。『可得長壽泥洹之道』,到西方極樂世界,西方世界第一德就是無量壽,到那邊壽命無量。「泥洹之道」就是成就無上菩提,圓教的佛果。我們講成佛,佛有四種:藏、通、別、圓,以圓教佛是最究竟的、最圓滿的,這是講的圓教的佛果。

  『是為五大善也』,我們只要能夠從這個五惡、十惡回過頭來,知道這個五惡、十惡是決定不能犯,你要是犯了,果報決定在三途,決定障礙往生,你這個佛號念得再好也沒用處。佛號念得好,口善;心不善、行不善,不能往生,所以它變成了嚴重的障礙,必須口善、心善、行善。西方世界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我們在此地培養我們的善根,培養我們的善行,那麼自自然然跟西方世界就相應了。你是這麼一個善人,六道裡頭找不到這個環境,你到哪去?六道之外,西方世界是這個環境,自然就入他們的俱樂部去了,志同道合,你看到他們歡喜,他們看到你也歡喜。所以不善怎麼行?這非常重要。我們再看底下一品:

  【重重誨勉第三十六。】

  這一品經還是緊接著前面經文的。要告訴我們,惡因惡果,一定要明白、要清楚、要戒慎畏懼。經文末後勸我們正心誠意,不忘修學的功夫,才保證在這一生圓滿的成就。我們看經文:

  【佛告彌勒。吾語汝等。】

  『吾』是佛自稱,告訴你們大家,『汝等』是大家。

  【如是五惡五痛五燒。輾轉相生。敢有犯此。當歷惡趣。】

  這個經原來沒有分品的,這個品就是段落,這個段落是夏蓮居老居士分的。但是也不是他一個人開端的,我們在古本裡面看到的,最初會集分這個段落的是王龍舒居士,這宋朝時候的,他的會集本裡面就分這個段落,每一個段落加一個小標題,原來的經上沒有的,所以這個經文是銜接的、緊接的。但是佛在說經的時候,在說法的時候,叫著當機的名字,下面這幾句話就特別重要。他叫著名字是提醒你注意,底下這幾句話就非常重要,這真的給我們提出了嚴重的警告、真實的教誡。

  『五惡』:殺、盜、淫、妄、酒,實際上包括了「十惡」,身業,「殺、盜、淫」;口業,「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意業,「貪、瞋、痴」,我們在前面一品統統讀過。『五痛』,「痛」是花報,我們這個本子是老師的眉注,他上寫的「因、花、果」,造惡是因,你在造因;五痛,花報是現世報;先開花,後結果,這個花不好,果就不好。所以這不好的花與果是比喻惡報,好的花果是比喻善報,比喻在三善道的果報。

  『輾轉相生』,怎麼「輾轉相生」?他造惡的時候不相信因果報應,受到果報的時候,他又不服氣,這一不服氣,那個心行更惡了,換句話說,將來果報是愈墮愈嚴重,它不會消除,慢慢愈來愈輕的,不可能的,是愈墮愈重,愈陷愈深,這個很可怕,很不容易回頭,「輾轉相生」。

  我們很冷靜來觀察現前的社會,甚至於不要看別人,就看自己,自己學了佛之後,那是明了了,想到我沒有學佛之前,沒有學佛之前一肚子怨天尤人,看不到自己的過失,都看到自己不錯,別人都不如我,為什麼我所得的不如人?怨天尤人。學佛之後才曉得原來不是這麼一回事情,「一飲一啄,莫非前定」,這個「前定」就是因緣果報。這個事實明了了,一肚子的怨氣就沒有了,就化掉了,心情就舒服多了,就開朗多了,心也清凈多了,煩惱少了,智慧就增長,這是佛法的好處。如果不學佛的時候,不知道又做多少罪業。這個叫「輾轉相生」。

  『敢有犯此,當歷惡趣』,這一句是佛給我們提出的警告,教我們特別要留意。只要犯了這個,他也往生,生三惡道,不是西方世界,這個事情要搞清楚。念佛也得要到地獄去。我是早年初學佛沒多久,第一次讀《大勢至菩薩圓通章》的疏鈔,是慈雲灌頂法師的,這個本子我們印了不少。那時候在老師的會下,念到了這個法師註解末后里頭說念佛人的一百種不同的果報。其實念佛人果報無量無邊,各個不同,他把它歸納成一百類,頭一條就是墮地獄,我對這個事情非常懷疑,我說念佛再不好,怎麼可能會墮地獄?我就把這個事情拿去問老師,我說我對這個疑惑,我想不通。老師一看這個,「這是大問題」,他說我不跟你一個人說,我講經的時候會跟大家講。

  為什麼會墮地獄?就是此地講的,念佛人他也造「五惡」。造五惡,這一句佛號沒有辦法幫助他不墮地獄,他照墮不誤,還是要墮地獄。也正是古德所說的「心口不相應」,口裡面念佛,心裡頭有惡念,心口不相應,「喊破喉嚨也枉然」。真正念佛人要把阿彌陀佛的本願功德,用這一句佛號把它變成自己的本願功德,這叫念佛人。我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存的什麼心,我的心跟他一樣;阿彌陀佛發的什麼願,我的願跟他一樣;阿彌陀佛是什麼行持,我的行持也要跟他一樣,這就對了,這叫做「會念佛」,這種人叫真正念佛。心口不相應,那是假念佛,那個不算數的,沒有用處的,所以這一句話是很嚴重的教訓,必須要記住。這個五惡、十惡是決定不能犯,如果我們想這一生真正往生的話,不可以犯,犯了的話,決定對往生產生障礙。

  【或其今世。先被病殃。死生不得。示眾見之。】

  下面就是說明「當歷惡趣」,再給我們做詳細的說明。「敢有犯此,當歷惡趣」,「惡趣」,先講花報,也就是先講現世報,這個現世報是你在這個現在世,在世的時候你得了重病,這個重病是『死生不得』,求生不能生,求死,他也死不了。老師在旁邊這個註解裡面舉了一個例子,「悟達禪師,人面瘡事」,老師在旁邊寫了這幾個字,舉一個例子。實在講這個事情太多太多了,不好說,說了都得罪人,所以把古人拿出來,讓大家好好的反省反省。

  悟達國師,傳記裡面記載他是唐朝時候人,這個人道行很深,道德、學問、修持都好。你想想看,皇帝拜他作老師,這稱國師。有一天,皇帝送他一個沉香寶座。沉香,真正的沉香見到的人不多。台灣這些年富有了,這些名貴的香在台灣已經有得賣,在從前很難。真正沉香一兩,現在台幣大概要好幾萬。你說那一個寶座,就是太師椅,那多重!沉香是沉香木頭放在水裡頭會沉下去的,你想它的重量很重,不像普通這木材它浮在上面的,它這個沉水的,叫沉水香。

  他接受了皇帝送的這個沉香寶座,他就生了傲慢心了,覺得自己確實很了不起了,皇帝對他這麼恭敬。這個念頭一起,護法神就走掉了。本來真正修道的人是有護法神日夜保護,諸佛護念,冤家債主找不上門來,沾不到邊的。這護法神走了,冤家債主來了,膝蓋上長了個「人面瘡」,膝蓋上長個瘡,那個樣子像人臉一樣,叫「人面瘡」,這個是古書上都有記載的。他這個病是冤家債主找到他頭上來,實在講他這一生當中該遭這個難。

  在他沒有發達的時候,做小和尚的時候,曾經在路上遇到一個也是一個出家人,非常可憐,生病,一身都是膿血,躺在路邊。他看到之後,他心裡生了一念慈悲心,來照顧這個生病的和尚。這個膿血他用舌頭去舔這個瘡口,所以那個法師也很感激他,他說你很難得,就告訴他「你將來有大難的時候,你來找我,我住在四川」,地名告訴他,「我住在那個山上,那個山上有兩棵樹長在一起的,你到那個樹邊去喊我的時候,就能找到我」。這個事情他也沒有在意。到這個時候長「人面瘡」,這是皇帝的老師,國家一流的醫生都請到了,束手無策,他忽然想起從前他曾經幫助過這個和尚。實際上這個和尚是示現的,看看他有沒有慈悲心的,那是個阿羅漢變化的,覺得他還是有一點道心,還真正有一點慈悲,別人做不到的,他能做得到。所以也就知道他將來有這個難,那麼這是告訴他。「人面瘡」之後,束手無策,想到了,就跑到四川,果然找到這個山,找到這個地方。

  這個因緣就遇到了這個阿羅漢,是迦諾迦尊者。我們這個世間「凡聖同居土」,那個山是一片荒山,什麼也沒有,他到那個樹上一搖的時候就看到裡面有宮殿、有樓閣,這現出來了,他進去了,見到迦諾迦尊者。那麼這位阿羅漢就給他治這個病,就告訴他這個因緣,就說你是十世的高僧,修行十世,十世高僧沒有破戒,你今天才有這個地位,有這個聲望。你接受沉香寶座,你一念傲慢心生起,你戒破了,護法神都走了,冤家債主找來了。這個冤家是誰?晁錯,漢朝時候的。他們兩個人都是大臣,誣陷了他,把他殺掉了,這個冤魂跟了他十世,時時刻刻要報復他,但是他有護法神保護,始終沒有辦法接近,他是窮追不捨,這一下護法神走了,這就來報復要他命了。所以迦諾迦尊者給他說法,等於調解,對方接受了,就離開了。用三昧水給他洗這個「人面瘡」。「慈悲三昧水懺」,在台灣常常拜這個水懺,這個水懺就是迦諾迦尊者給悟達國師治病的這個懺法。

  所以這個殺業之中,特別是人,他這個怨恨念念不忘,這是人不服屈死,不該死,屈死。畜生也如此,我前面跟諸位報告的,我們台灣廣化法師,雞吃得太多,現在也是病得很重,不亞於悟達國師。悟達國師還遇到迦諾迦尊者給他治好了,廣化法師就遇不到阿羅漢,遇不到佛菩薩來給他治病。所以這一些重病,生死不得,都是惡業。千萬不要以為這個惡業沒有報,報到你頭上了,你後悔莫及了,那個時候就遲了。

  知道這個事實真相,現在就要防範。我過去造的惡業,從今天起,我決定不造,真正不造,緣就斷掉了。過去造的是因,你現在再繼續造是緣,有因有緣,果報就很快現前。雖有惡因,我現在沒有惡緣,我現在心善、行善、口善,我沒有這個惡的緣,縱有惡因,不會受惡報,所以現在一定要把惡緣徹底斷掉。像這些事情我們在現前社會常常可以看到,看到別人就要想到自己,他是已經報了,我們這個惡業還沒有成熟,還沒有報在現前,足以值得我們警惕。再看底下這一段:

  【或於壽終。入三惡道。愁痛酷毒。自相燋然。】

  這也是現世報。前面這個現世報是得病,這個是在命終,命終就是我們講的死得不好,死得非常痛苦,這就不是好事情。好死決定好生,死的時候非常好,神智非常清楚,乾乾淨淨,沒有痛苦,縱然不學佛,也不墮『三惡道』,必定得人天福報。死的時候非常痛苦,那個樣子非常難看,決定入三途。這是在臨終時候你所看到的現象,這個現象就是果報。

  【共其怨家。更相殺傷。從小微起。成大困劇。】

  這幾句話是佛從因行上來勸勉我們、提醒我們。這些痛苦的報應從哪裡來的?從殺生,冤冤相報。往往這種仇恨這種心是從很小的、微不足道的這個小怨開始。『成大困劇』,「困」是困苦,「劇」是劇烈的報復,這是我們要看破的,要想開的。與人往來不要太認真、不要太執著、不要太計較,受一點小委曲,算了,這個冤家就到此為止了,決定不能存報復之心,那就錯了。

  欠債的,這個在社會上是常見的一樁事情。學佛的人,學佛是要學覺悟,人家來向我們借貸,我們首先就自己衡量,我有沒有能力借他?有能力借給他,還也好,不還也好,要用這個心態,這個交情才能保全。本來都是好朋友,由於債務的糾紛變成了冤家對頭,冤冤相報,這又何苦來?沒有這個能力,我就不借;借給你,我絕對不想你再還給我。還給我,很好;不還,我早就沒有意思要你還,這個多自在!你一生就快樂。別人對我有誤會,讓時間慢慢來證明,不一定要去爭執,努力修善就好。心善、行善,三寶加持,護法神保佑,我們身心安穩。生活清苦一點好,把多餘的幫助別人,這叫真正修福,以真誠心去幫助別人。底下也舉了幾個具體的例子:

  【皆由貪著財色。不肯施惠。各欲自快。無復曲直。痴欲所迫。厚己爭利。】

  人與人間那個糾紛,「因」也從這兒來的,「緣」也從這兒來的,「果報」還是從這兒來的,真的要看破,絕對不是好事情,所以這個東西是禍害。五欲七情都是禍害,遇到了要提高警覺,小心謹慎,它不是好事情。世間人貪著,他愚痴,換句話說,不知道利害,這就是糊塗,就是愚痴,是非、邪正、利害都不能夠辨別。這個「利」,古人有比喻叫「刀口舐蜜」,那個刀刃上塗的蜂蜜,很甜,去吃它,甜頭嘗到了,舌頭也完了,所以這一定要把它認清楚。認清楚,你對這些事情,你看得自然就淡,自然就不執著,就不受它的害。

  『財色』,下面還有「名利」,這就省略掉了,財色名食睡、名聞利養,這些東西,兩個字全都代表了,都包括了,沒有一樣是好東西。『不肯施惠』,這就是獨佔、佔有,不能退讓,不肯讓給別人。『各欲自快』這個「快」,實在講時間很短暫,你能佔有多久?你能夠快樂幾時?何況這個極短暫的「自快」要付出多大的代價!得不償失。說實在,這個世間迷惑顛倒的人多,真正覺悟清醒的人很少,迷惑的人常常恥笑這個清醒的人,說他消極、迷信,不知道享受。我們學佛常常會被人家罵,被人家責備,不知道享受,其實過幾年之後,他才曉得我們才是真正懂得享受。

  我那個時候年輕學佛,我的同事、長官、朋友都罵我,都說我消極,「年紀輕輕的,你看搞這個,肉也不吃,皮鞋也不穿,好衣服也不穿,那一點薪水都拿去捐掉,何苦來!」都恥笑。但是現在見到我的時候,態度不一樣,「還是你的路走對了」。我在那個時候,我也告訴他,我說我不是不知道享受,我也很會享受,不過我把享受時間給它調動一下,你們享受在年輕,我希望我的享受在晚年,我講這些話他們都聽不懂,現在知道了,來不及了。

  所以人一定要有深遠的眼光,我年輕吃一點苦,不覺得,沒有覺得在吃苦,天天歡歡喜喜、自自在在,老年受苦那叫真苦。老年人,我們看到多少老年人,在美國看住老年公寓的,誰照顧他?縱然有兒孫,兒孫也不能天天伺候他;縱然你有錢,你想請一個人照顧你,說實在話今天也沒有人願意做下女來伺候你,沒有了,美國這邊找不到,台灣也找不到了。現在有錢,到大陸上可以,還能夠請到人照顧,其他地區已經相當困難了,不容易。所以為什麼不把享福推到後面去,我現在有福報,我不享,怎麼不享?把我的福報布施,送給別人,這個福報留在晚年享。

  一定要相信佛的話。我們在這個世間,任何一個人,古今中外這都沒有兩樣的,求財富、求智慧、求身體健康強壯不生病,外國人也求這個,求得到嗎?真求得到。財布施,你一生在財用上不會缺乏;法布施,你頭腦會清楚,不會老化,不會老年時候糊裡糊塗,有智慧,清清楚楚;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這個無畏布施裡面最基礎的,「不吃肉」。你不吃眾生肉,眾生看到你不害怕,你不會害它。「放生」、「幫助疾病的人」。這個害病的人,幫助他醫藥費。他在這個清苦的時候,需要用醫藥的時候,幫助他。你把醫藥費都幫助別人了,你自己就不會生病。

  所以在美國常常都是買醫藥保險,那個醫藥費存在那裡,這個觀念就是準備將來有病要用的。你有這個念頭,你將來一定會生病,否則的話,那筆錢不能開銷。如果你的念頭轉一轉,那就變成菩薩了,我每個月捐出這些是幫助那些有病的人,只要這個念頭一轉,你就不生病,為什麼?你沒有醫藥費了,我這個醫藥費是幫助那些生病的人,就是念頭上轉一轉就不一樣,果報就不相同。同樣付醫藥保險,為什麼不把念頭轉過來?為什麼自己一定要生病,去享受它?何不把它布施掉、把它舍掉?自己就不生病了。轉念頭很重要,覺迷就在一念之間,凡聖也在一念之間。所以在美國這個社會,念頭一轉都是菩薩,都超凡入聖;念頭不轉,全是為自己的利益,殊不知那才叫受罪。

  『無復曲直』,這是愚痴,是非曲直顛倒了。『痴欲所迫』,追究其根源就是對於真妄、善惡、是非、利害完全顛倒。『厚己爭利』,現在這個社會是競爭的社會,好像不『爭』就不能夠生存,要想活在這個世間就一定要「爭」,一定要爭,爭到最後就是三途出現了,就爭到那裡面去了。真正明了事實真相,「於人無爭,於世無求」,照樣活下去,還活得很痛快,何必去跟人爭!這個要覺悟。

  以我們現前民主國家政治的例子,中外都一樣,要出去競選,聽說競選要花很多錢,為什麼不把那些錢拿來布施造福社會?所得到的真實功德利益。聽說選上了會發財,選不上就破產了,這叫大賭博,就跟這個經上完全一樣,「無復曲直,痴欲所迫,厚己爭利」,那是大賭博,所以真正頭腦清醒的人、真正聰明人決定不幹這個傻事。所以在這個社會只要能夠吃得飽、穿得暖,安居樂業,這是真正的幸福。尤其是遇到佛法,一心在道,決定能出離,這個利益也只有佛知道,除佛以外,這樣殊勝的功德利益,知道的人不多。我們能夠信佛語,能夠接受佛的教誨,依教奉行,這是真實大福德之人。

  尤其是遇到這一部經典,這是非常非常難得,因為這個經典夏蓮居老居士會集到今天還不到五十年。會集成之後,因為是個新的本子,新的本子出來總有不少人批評阻礙,換句話說,這最近幾年才真正流通。我們提倡這個本子,到處宣揚介紹,是在八二年開始,沒有幾年,所以能夠遇到這個本子,這個緣分、福氣超過過去一切人,古今人都超過,因此我們更要珍惜這一個因緣。確實像夏老居士所講的「佛言難信真難信,萬億人中一二知」,比武則天寫的開經偈,「百千萬劫難遭遇」還不容易,所以一定要珍惜這個因緣,認真努力來讀誦、來探討、來修行,依照經典的教訓修正自己的想法、看法、做法,這叫真正修行,功德利益必定像經上所說的。好,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推薦閱讀:

洛杉磯獨棟別墅2017年最後一個月房價走勢
出錢出力推動學運 美國謀劃佔中已八年
分享:中國 美國 加拿大生活初體驗
如何在燈塔國警察槍口下活下來-- 分析一份0分案例視頻
美國體操性侵案判決公布,美國體操一姐拜爾斯被性侵是怎麼回事?

TAG:美國 | 大學 |